环境分析与监测第九章

合集下载

环境监测 课程教案

环境监测 课程教案

环境监测课程教案第一章:环境监测概述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环境监测的定义、作用和意义。

使学生掌握环境监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培养学生对环境监测工作的兴趣和热情。

1.2 教学内容环境监测的定义和意义环境监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环境监测的目标和任务环境监测的现状和发展趋势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环境监测的定义、作用和意义,以及基本原理和方法。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的环境监测案例,让学生了解环境监测的实际应用。

1.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环境监测基本概念和方法的理解。

小组讨论:让学生探讨环境监测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并提出自己的看法。

第二章:空气监测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空气监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使学生掌握空气污染物的种类、来源和危害。

培养学生对空气监测工作的认识和重视。

2.2 教学内容空气监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空气污染物的种类和来源空气污染物的危害和控制措施空气监测的现状和发展趋势2.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空气监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以及空气污染物的种类和来源。

互动教学法:让学生参与讨论空气污染物的危害和控制措施。

2.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空气监测基本概念和方法的理解。

小组讨论:让学生探讨空气监测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并提出自己的看法。

第三章:水质监测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水质监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使学生掌握水污染物的种类、来源和危害。

培养学生对水质监测工作的认识和重视。

3.2 教学内容水质监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水污染物的种类和来源水污染物的危害和控制措施水质监测的现状和发展趋势3.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水质监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以及水污染物的种类和来源。

互动教学法:让学生参与讨论水污染物的危害和控制措施。

3.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水质监测基本概念和方法的理解。

小组讨论:让学生探讨水质监测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并提出自己的看法。

第四章:土壤监测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土壤监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奚旦立《环境监测》笔记和课后习题考研真题详解(环境污染自动监测)【圣才出品】

奚旦立《环境监测》笔记和课后习题考研真题详解(环境污染自动监测)【圣才出品】

第九章环境污染自动监测9.1 复习笔记【知识框架】【重点难点归纳】考点一:环境空气质量连续自动监测系统★★★1.环境空气质量连续自动监测系统的组成及功能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系统是一套无人守值的在程序控制下连续运行的区域性空气质量实时监测网络。

(1)环境空气质量连续自动监测系统的组成该系统由一个中心站、若干个子站(包括移动子站)、质量保证实验室、系统支持实验室及信息传输系统组成。

(2)环境空气质量连续自动监测系统中心站的功能①向各子站发送各种工作指令,管理子站的工作;②定时收集各子站的监测数据,并进行数据判别、检查和存储,建立数据库;③统计处理、分析数据,打印各种报表,绘制污染物质分布图;④当发现污染指数超标时,向污染源行政管理部门发出警报,以便采取相应的对策;⑤对监测子站的监测仪器进行远程诊断和校准。

2.子站布设及监测项目(1)子站数目和站位选址数目可用经验法、统计法、模式法、综合优化法确定。

经验法是常用的方法,包括人口数量法、功能区布点法、几何图形布点法等。

(2)监测项目监测项目分为两类,一类是温度、湿度、风速等气象参数,另一类是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一氧化碳等污染参数。

3.子站内的仪器装备★子站内装备有自动采样和预处理装置、污染物自动监测仪器及其校准设备、气象参数监测仪、计算机及其外围设备、信息收发及传输设备等。

4.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仪器(见表9-1-1)表9-1-1 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仪器5.气象观测(1)地面常规气象观测定义:指对地面的气象参数进行观测,观测项目有风向、风速、温度、湿度、降水量等。

(2)梯度气象观测定义:指在一定高度的气层内观测温度、风向、风速等参数随高度变化情况。

考点二:地表水水质自动监测系统★★★1.地表水水质自动监测系统的组成与功能地表水水质自动监测系统由地表水水质自动监测站(简称水站)和监测数据平台(简称数据平台)组成。

2.水质自动监测站的布设及装备根据建站条件、环境状况、水质代表性、监测长期性、系统安全性和运行经济性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确定建站的位置、监测断面、监测垂线和监测点。

《环境分析与监测》考试试卷(F)

《环境分析与监测》考试试卷(F)

《环境分析与监测》考试试卷(F)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在放射性检测仪器中,最常用的检测器有三类,即、、检测器。

2、简要表述下列符号所代表的意义:PM10DO BOD5CODTSP 。

3、“中国环境优先污染物黑名单”中包括种化学类别,共种有毒化学物质。

4、生活垃圾的主要处理方法是:;;;。

5、《环境空气质量标准》规定,SO2、NO2的一小时浓度采样时间不得少于分钟;其日平均浓度采样时间,每天不得少于小时。

6、《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规定:III类水BOD5的浓度限值为。

7、植物样品采集时应注意样品的“三性”是:;;。

1、电离型检测器、闪烁检测器、半导体;2、可吸入颗粒物(飘尘)、溶解氧、生化需氧量、化学需氧量、总悬浮颗粒物;3、14、68;4、填埋、堆肥、焚烧、回收再利用;5、45、18;6、4 mg·L-1;7、代表性、典型性、适时性。

二、选择题(每题1.5分,共15分)1、监测河流水质的对照断面应设于距本区第一个排污口()A、下游1000~1500m处B、下游500~1000m处C、下游100~500m处D、上游100~500m处2、在下列液体中滴加酚酞指示剂,溶液显红色的是()A、普通电热蒸馏水B、全玻二次蒸馏水C、已被固定的测氰废水D、已被固定的测氨氮废水3、大气采样时,多孔筛板吸收管气体入口应是()A、球形上部的导管口B、球形旁边的长导管口C、上述两个导管口都可以D、随便哪一个导管口4、未经任何处理的清洁水样最长存放时间为()A、24hB、48hC、72hD、96h5、采集重金属污染的土壤样品,其采样工具应为()A、铁制B、铅制C、不锈钢制D、塑料制6、Saltzmain系数一般是()A、理论值B、经验值C、实验值D、其他7、采集溶解氧水样应在现场固定,固定方法是()溶液 B、加入碱性 KI溶液A、加入MnSO4C、加入MnSO和碱性 KI溶液 D、只要塞紧瓶塞48、为便于了解大气污染物对不同区域的影响,布点方法是()A、同心圆B、螺线C、扇形D、功能区法9.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分为()A、3类B、五级C、Ⅲ级D、五类10、动物体内各器官对吸人的污染物都有转化功能,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哪一器官()A、肝B、肾C、胃D、肠三、解释下列概念:(每小题2分,共10分)1、环境质量标准:2、垃圾高热值:3、优先污染物:4、精密度:5、加标回收法:1、环境质量标准:在一定的时间空间范围内,对环境质量所做的限制性规定。

环境监测和环境分析有何区别

环境监测和环境分析有何区别

第一章绪论1.环境监测和环境分析有何区别?2.为什么要分别制定环境质量标准和排放标准?3.制定环保标准的原则是什么?是否标准越严越好?4.对污染物的排放用浓度控制和总量控制各有什么特点?第二章水和废水监测1.怎样制订地面水体水质的监测方案?以河流为例,说明如何设置监测断面和采样点?2.对于工业废水排放源,怎样布设采样点和确定采样类型?3.水样有哪几种保存方法?试举几个实例说明怎样根据被测物质的性质选用不同的保存方法。

4.水样在分析测定之前,为什么进行预处理?预处理包括哪些内容?5.25℃时,Br2在CCl4和水中的分配比为29.0,试问:⑴水溶液中的Br2用等体积的CCl4萃取;⑵水溶液中的Br2用1/2体积CCl4萃取;其萃取率各为多少?6.怎样用萃取法从水样中分离富集欲测有机污染物质和无机污染物质?各举一实例。

7.现有四个水样,各取100mL,分别用0.0200mol/L(1/2H2SO4)滴定,结果列消除干扰?两种方法各有什么优缺点?9.简述用气相分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氨氮、亚硝酸盐氮和硝酸盐氮的原理。

10.简述COD、BOD、TOD、TOC的含意;对一种水来说,它们之间在数量上是否有一定的关系?为什么?11.高锰酸盐指数和化学需氧量在应用上有何区别?二者在数量上有何种关系?为什么?12.下表所列数据为某水样BOD5测定结果,试计算每种稀释倍数水样的耗氧率和13.比较重量法、红外分光光度法和非色散红外吸收法三种测定水中石油类物质的原理和优缺点。

第三章空气和废气监测1.已知处于100.30kPa、10℃状况下的空气中SO2的浓度为2×10-6(V/V),试换算成标准状况下以mg/m3为单位表示的浓度值。

2.直接采样法和富集采样法各适用于什么情况?怎样提高溶液吸收法的富集效率?3.已知某采样点的气温为27℃,大气压力为100.00kPa。

用溶液吸收法采样测定空气中SO2日平均浓度,每隔4h采样一次,共采集6次,每次采集30min,采样流量0.5L/min。

2024年水电水利工程环境保护设计规范

2024年水电水利工程环境保护设计规范

2024年水电水利工程环境保护设计规范合同目录第一章:总则1.1 规范目的和适用范围1.2 环境保护设计的原则1.3 术语和定义第二章:设计要求2.1 环境保护设计的基本要求2.2 环境影响评估2.3 生态保护和修复措施第三章:水资源保护3.1 水资源利用的合理性3.2 水质保护措施3.3 水资源的节约与循环利用第四章:土地资源保护4.1 土地利用的合理性4.2 土地侵蚀与污染控制4.3 土地复垦与生态恢复第五章:生物多样性保护5.1 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目标5.2 保护措施的制定与实施5.3 物种保护与栖息地维护第六章:大气环境保护6.1 大气污染控制标准6.2 排放控制与监测6.3 清洁能源与减排技术第七章:固体废物管理7.1 固体废物的分类与处理7.2 废物减量化与资源化7.3 废物处置与环境风险评估第八章:噪声与振动控制8.1 噪声与振动的控制标准8.2 控制措施的设计与实施8.3 监测与评估第九章:环境监测与评价9.1 环境监测计划9.2 环境影响评价9.3 监测数据的记录与分析第十章:环境风险管理10.1 环境风险评估10.2 风险控制措施10.3 应急预案与事故处理第十一章:公众参与与信息公开11.1 公众参与的机制11.2 信息公开与透明度11.3 反馈与沟通第十二章:合同管理12.1 合同的签订与管理12.2 合同的变更与解除12.3 违约责任与争议解决第十三章:签字与生效13.1 签字栏13.2 签订时间13.3 签订地点第十四章:附则14.1 规范的解释权14.2 规范的修订与更新14.3 其他规定合同编号:_______第一章:总则1.1 规范目的和适用范围本规范旨在指导水电水利工程的环境保护设计,确保工程的实施对环境的影响降至最低,适用于所有水电水利工程的环境保护设计工作。

1.2 环境保护设计的原则环境保护设计应遵循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实现工程与环境的和谐共生。

1.3 术语和定义本规范中使用的特定术语和定义,详见附录A。

《环境监测》课程复习

《环境监测》课程复习

环境监测课程习题.思考题第一章绪论一、名词解释1、环境监测2、环境优先污染物3、环境标准4、环境优先监测二、填空1、按监测目的可将监测分为监视性监测、特定目的监测、研究性监测。

2、环境监测的特点有综合性、连续性、追踪性。

三、思考题1、环境监测的主要任务是什么?环境监测的主要内容和特点是什么?环境监测按监测目的可分为哪几类?2、根据环境污染的特点说明对近代环境监测提出哪些要求?3、环境监测和环境分析有何区别?4、我国目前环境监测分析方法分哪几类?5、为什么分光光度法在目前环境监测中还是较常用的方法?它有何特点?发展方向是什么?6、试分析我国环保标准体系的特点。

6、为什么要分别制定环境质量标准和排放标准?7、既然有了国家排放标准,为什么还允许制订和执行地方排放标准?10、制订环保标准的原则是什么?是否标准越严越好?11、环境污染和环境监测的特点各是什么?12、环境监测的目的是什么?、13、简述环境监测发展趋势。

14、简述优先污染物筛选的原则。

、15、简述环境监测的过程。

第二章水和废水监测一、名词解释1、水质污染2、水体自净3、水质监测4、瞬时水样5、混合水样6、流速仪法7、湿式消解法8、干灰化法9、富集或浓缩10、混合水样11、综合水样12、凯式氮13、化学需氧量14、高锰酸盐指数15、生化需氧量16、总需氧量17、平均比例混合水样18、酸度19、PH值20、酚酞酸度21、碱度22、臭阈值23、总残渣24、总可滤残渣25、悬浮物(SS)26、地下水27、离子交换法28、共沉淀29、细菌总数30、污泥体积指数31、溶解氧32、真色33、表色二、思考题1、简要说明监测各类水体水质的主要目的和确定监测项目的原则。

2、如何制订水污染监测方案?以河宽< 50m 的河流为例,说明如何布设监测断面和采样点?3、对于工业废水排放源,怎样布设采样点和采集有代表性的水样?工厂废水采样点应如何设置?4、解释下列术语,说明各适用于什么情况?瞬时水样;混合水样;综合水样;平均混合水样;平均比例混合水样。

《环境分析与监测》八套试题与答案

《环境分析与监测》八套试题与答案

《环境分析与监测》考试试卷(A)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 测定是酸雨调查最重要的项目。

、。

、。

4.在一条采样垂线上,当水深小于或等于5米时,只在水面米处设一个采样点。

后水的颜色。

8.地下水的水质比较稳定,一般采集水样,即能有较好的代表性。

9.分光光度法中吸光度(A)与透光率(T)的关系是。

10.由于底质(沉淀物)比较稳定,一般每年在期采样1次。

11.当河流断面宽度在100~1000米时,监测断面上应设条采样垂线。

12.从土壤和水体中吸收污染物的植物、其污染物分布量和残留量最多的部位是。

、两种。

14.一条理想的标准曲线,对其相关系数r的绝对值的要求是。

不同,而达到组分的富集与分离。

17.沿河、渠排放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因渗漏可能造成带状污染,此时地下水样的采集宜用设置监测井。

二.选择题1.原子吸收光谱是由下列哪种粒子产生的()?A、固体物质中原子的外层电子 B、气态物质中基态原子的外层电子C、气态物质中激发态原子的外层电子 D、气态物质中基态原子的内层电子2.色谱法作为分析方法的最大特点是()。

A、进行定性分析B、进行定量分析C、分离混合物D、分离混合物并分析测定3.在下列液体中滴加酚酞指示剂,溶液显红色的是()。

A、普通电热蒸馏水B、全玻二次蒸馏水C、已被固定的测氰废水D、已被固定的测氨氮废水4.大气采样时,多孔筛板吸收管气样入口应是()。

A、球形上部的导管口B、球形旁边的长导管口C、上述两个导管口都可以D、随便哪一个导管口5.未经任何处理的清洁水样最长存放时间为()。

A、24小时B、48小时 C、72小时 D、96小时6.采集金属污染的土壤样品,其采样工具应为()。

A、铁制B、铅制C、不锈钢制D、塑料制2测定结果计算公式中要除以转换系数,其值为()。

A、0.72B、0.74C8.采集溶解氧水样应在现场固定,固定方法是()。

A、加入MnSO4溶液B、加入碱性KI溶液C、加入MnSO4和碱性KI溶液 D、只要塞紧瓶塞9.为便于了解大气污染物对不同区域的影响,布点方法是()。

环境质量及污染源自动监测系统 - 环境质量及污染源自动监测系统

环境质量及污染源自动监测系统 - 环境质量及污染源自动监测系统
一、地表水污染连续自动监测系统的组成
采水设备、水质污染监测仪器及附属设备,水 文、气象参数测量仪器,微型计算机及无线电台。
任务是对设定水质参数进行连续或间断自动监 测,并将测得数据作必要处理;接受中心站的指令; 将监测数据作短期贮存,并按中心站的调令,通过无 线电传递系统传递给中心站。
二、水质自动监测站的布设及装备
• 日常巡检 • 巡检频率:至少7天一次 • 巡检项目:运行状况记录、系统校准、系统清洁和维护等
• 日常维护保养 • 保养内容 • 保养周期 • 故障的及时维修:大于72小时可用备用仪器替换
• 校准和校验 • 按质量保证要求定时定期进行 • 校准时应进行全系统的标定
6 CEMS日常运行质量保证
责任主体பைடு நூலகம்
第九章 环境污染自动监测
第一节 空气污染连续自动监测系统
一、系统的组成及功能
空气质量 监测仪
污染源 监测仪
气象监测仪
子站
网络
环境 微机
电台
电台
中心站
计 打印机 算 机 绘图机
磁带机 打印机
磁带读出机
二、子站布设及监测项目
(一) 子站数目和站位选址
决定于监测目的、监测网覆盖区域面积、地形地貌、气 象条件、污染程度、人口数量及分布、国家的经济力量等因 素,其数目可用经验法或统计法、模式法、综合优化法确定。 经验法是常用的方法,包括人口数量法、功能区划分法、几 何图形法等。
β射线吸收PM10自动监测仪
气 相 色 谱 法 ( FID )气相色谱总烃自动监测仪、
差分吸收光谱法
差分吸收光谱自动监测仪
(二)SO2监测仪器
1.脉冲紫外荧光SO2监测仪
图9-2 SO2监测仪荧光计工作原理示意图

环境生态学第九章

环境生态学第九章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下第九章生态系统管理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归根结底是一个生态系统管理的问题,也就是如何运用生态学、经济学、社会学和管理学的有关原理,对各种资源进行合理管理的问题,这样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构成损害。

所以我们就先先来学习第一节生态系统管理的内涵。

生态系统管理是随着生态学的发展逐渐形成的。

它的定义就是指一、定义在充分认识生态系统整体性与复杂性的前提下,以持续地获得期望的物质产品、生态及社会效益为目标,并依据对关键生态过程和重要生态因子长期监测的结果而进行的管理活动。

二、生态系统管理的内涵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1.生态系统管理要求将生态学和社会科学的知识和技术,以及人类自身和社会的价值整合到生态系统的管理活动中;2.生态系统管理的对象主要是受自然和人类干扰的系统;3.生态系统管理的效果可用生物多样性和生产力潜力来衡量;4.生态系统管理要求科学家与管理者确定生态系统退化的阈值及退化根源,并在退化前采取措施;5.生态系统管理要求利用科学知识做出最小损害生态系统整体性的管理选择;6.生态系统管理的时间和空间尺度应与管理目标相适应。

所以,生态系统管理是人类以科学理智的态度利用、保护生存环境和自然资源的行为体现,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手段和重要途径。

我们来看第三个大问题生态系统管理的基本原则:生态系统管理是以人为主体的管理行为,因为人既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分(被管理者),又是管理的实施者,管理是靠人来执行和实现的。

所以只有加强规范人的行为的法规、政策和制度的建设,提高全人类的环境保护意识,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才能真正实现可持续的生态系统管理。

另外,生态系统管理应遵循的原则还有几个方面,它们是1.整体性原则。

整体性是生态系统的基本特性,各种自然生态系统都有其自身的整体运动规律,人为的随意地分割就会给整个系统带来灾难。

我们建拦河大坝,就会造成枯水期的延长。

因此在管理中我们要遵循系统的整体性原则,切忌人为切割。

环境工程学实验教案

环境工程学实验教案

环境工程学实验教案第一章:环境工程学概述1.1 实验目的了解环境工程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目标。

掌握环境工程学的主要研究领域和应用范围。

1.2 实验原理环境工程学的定义和重要性。

环境工程学的基本原理和理论基础。

1.3 实验内容介绍环境工程学的主要研究领域,如水处理、大气污染控制、固废处理与资源化等。

分析环境工程学在实际应用中的案例。

1.4 实验方法与步骤讲解环境工程学实验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示范环境工程学实验的操作技巧。

第二章:水处理技术实验2.1 实验目的学习水处理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了解不同水处理技术的应用和效果。

2.2 实验原理过滤、沉淀、吸附等水处理技术的原理。

水质指标和水质评价方法。

过滤实验:使用砂滤池去除水中的悬浮物。

沉淀实验:利用化学沉淀法去除水中的重金属离子。

吸附实验:使用活性炭吸附水中的有机物和异味。

2.4 实验方法与步骤讲解每个水处理实验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示范实验设备的组装和操作方法。

第三章:大气污染控制实验3.1 实验目的学习大气污染控制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了解不同大气污染控制技术的应用和效果。

3.2 实验原理燃烧控制、过滤、静电除尘等大气污染控制技术原理。

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和空气质量评价方法。

3.3 实验内容燃烧控制实验:通过调整燃烧条件减少废气中的污染物排放。

过滤实验:使用袋式过滤器去除废气中的颗粒物。

静电除尘实验:利用静电原理去除废气中的粉尘。

3.4 实验方法与步骤讲解每个大气污染控制实验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示范实验设备的组装和操作方法。

第四章:固废处理与资源化实验学习固废处理与资源化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了解不同固废处理与资源化技术的应用和效果。

4.2 实验原理固废分类、固废处理与资源化的技术原理。

固废处理与资源化的环境和经济效益。

4.3 实验内容固废分类实验:对不同类型的固废进行分类和识别。

固废处理实验:如压实、破碎、生物降解等。

固废资源化实验:如废纸回收、塑料再生、废电池处理等。

《环境分析与监测》考试试卷(H)及答案

《环境分析与监测》考试试卷(H)及答案

《环境分析与监测》考试试卷(H)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测定水样颜色时,对悬浮物产生的干扰,正确的消除方法是。

2、为保证BOD5测定值准确可靠,要求稀释水5日溶解氧≤,培养液的5日溶解氧消耗量≥,剩余溶解氧≥。

3、测定水样中悬浮固体含量时烘干温度应控制在。

取100mL曝气池混合液静沉30min时活性污泥所占体积为30%,将此样品过滤,烘干至恒重,过滤器重量增加0.3000g,该水样MLSS (g/l)= ,SVI= 。

4、测定颗粒物中有机化合物时需要先进行提取和分离,提取的目的是,分离的目的是。

5、在COD测定过程中加入HgSO4的目的是,加入Ag2SO4的目的是。

6、在BOD5测定过程中水样通常都要稀释才能进行测定,稀释水应满足、的条件。

7、水样常见的保存方法有、、。

8、在环境监测中原子吸收的主要作用是。

9、固体废弃物的酸碱腐蚀性是指,电化学腐蚀性是指,易燃烧性是指。

二、选择题(每题1.5分,共15分):1、河流水质监测时,当水面宽为50-100米时,每个断面应布设_____条采样垂线。

A、1B、2C、3D、42、关于二苯碳酰二肼分光光度法测定六价铬,以下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贮存样品的容器应用铬酸洗液浸泡过夜B、在酸性溶液中,六价铬和三价铬能与二苯碳酰二肼反应生成紫红色化合物C、次氯酸钠对测定无干扰D、水样采集后,加入NaOH调PH约为83、《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规定的最高允许排放浓度是指_______。

A、任何一次瞬时浓度B、任何一小时浓度平均值C、8小时浓度平均值D、24小时浓度平均值4、下列各组中,全是第一类污染物的是______。

A、总α放射性、总银、总汞、总铬B、挥发酚、总氰化物、总烷基、总铬C、总铬、总铅、总铜、苯并(a)芘D、总铜、总铅、总汞、总银5、关于重铬酸盐测定化学需氧量,以下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化学需氧量是指在一定条件下,经重铬酸钾氯处理时,水样中的溶解性物质所消耗的重铬酸盐相对应氯的质量浓度在酸性重铬酸钾条件下,水样中所有有机物全部被氯化B、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应在每次使用前标定C、Ag2SO4作滴定剂,消除Cl-干扰D、HgSO4作催化剂。

环境分析与监测.ppt

环境分析与监测.ppt
⑶生物技术
返回目录
1.4 环境分析与监测网络和环境自动监测
环境分析与监测网络
国内外关于监测网络的建立大致有两种类型: 一是要素型,即按不同环境要素来建立监测网络,如 美国国家环保局的监测网络即为此种类型;美国国家 环保局设有三个国家级监测实验室(大气监测研究中心, 水质监测研究中心,噪声、放射性、固体废弃物及新 技术研究中心),分别负责全国各环境要素的监测技术、 数据收集处理工作。 二是管理型,即按行政管理体系建立网络,我国环境 保护系统的监测网络即为此种类型;监测站按行政层 次设立四级(国家、省、市、县),测点由环保部门 控制。
返回目录
1.5 环境标准
环境标准的作用:
(1)环境标准既是环境保护和有关工作的目标,又是环 境保护的手段。它是制订环境保护规划和计划的重要 依据。
(2)环境标准是判断环境质量和衡量环保工作优劣的准绳。 评价一个地区环境质量的优劣、评价一个企业对环境 的影响,只有与环境标准相比较才能有意义。
国家环境监测信息中心
“管理型”监测网络
国家环保总局
国家网
国家环境监测 管理部门
国家监测中心 (总站)
部委监测管理 部门或总结
省级网 省级管理部门
省级监测中心站 部门监测中心站
市级网 地市级管理部门
地市级监测站
行业地区站
县级网 县区级管理部门
县区级监测站
企业、单位站
环境自动监测
环境自动监测系统的工作体系由一个中心站和若干 个固定的监测分站(子站)组成,自动监测系统24小 时连续自动地在线工作。自动监测系统在正常运行时 一般不需要人的参与,所有的监测活动包括采样、检 测、数据采集处理、数据显示、数据打印、数据贮存 等,都是在电脑的自动控制下完成的。

环境监测教材

环境监测教材

See you in summer term!第一章绪论 (7)第一节环境监测的目的和分类 (7)一、环境监测的目的 (7)二、环境监测的分类 (7)第二节环境监测特点和监测技术概述 (8)一、环境监测的发展 (8)二、环境污染和环境监测的特点 (8)三、监测技术概述 (9)四、环境优先污染物和优先监测 (9)第三节环境标准 (9)一、分类“三级六类”标准体系 (9)二、制订环境标准的原则 (10)三、水质标准 (10)四、大气标准 (11)五、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12)六、固体废物控制标准 (12)七、噪声标准 (12)八、辐射标准 (13)九、其他标准 (13)十、环境保护行业标准 (13)十一、未列入标准的物质最高允许浓度 (14)第二章水和废水监测 (14)第一节水体污染与监测 (16)一、水质污染 (16)二、水质监测的对象和目的 (16)三、水质污染监测项目 (16)四、水质监测分析方法 (17)五、污染物形态分析 (17)六、水域功能区 (18)第二节水质监测方案的制订 (18)一、地表水水质监测方案的制订 (18)二、地下水水质监测方案的制订 (21)三、水污染源监测方案的制订 (22)第三节水样的采集和保存 (24)一、水样的类型 (24)二、地表水样的采集 (24)三、地下水样的采集 (29)四、废水样品的采集 (31)五、底质样品的采集 (33)六、排污总量监测 (33)七、应急监测 (34)第四节水样的预处理 (37)一、水样的消解 (37)二、富集和分离 (38)第五节物理指标的检验 (40)一、水温 (40)二、臭和味(水样采集后,最好在6h内完成检验) (40)三、色度 (41)四、浊度: (42)五、透明度:指水样的澄清程度 (42)六、残渣 (43)七、电导率: (43)八、矿化度 (44)九、氧化还原电位 (44)第六节金属化合物的测定 (44)一、铝 (44)二、汞(Hg)(Hg、Cd、Cr、As、Pb)“五毒” (45)三、镉(Cd) (46)四、铅 (47)五、铜 (48)六、锌 (48)七、铬 (48)八、砷 (50)第七节非金属无机物的测定 (50)一、酸度和碱度(2-5℃,暗处,最好现场测定) (50)二、PH值(PH=-lg[H+]) (52)三、溶解氧(DO)采样现场加MnSO4-KI固定,冷暗处,几小时之内测定。

海洋环境监测的内容和方法

海洋环境监测的内容和方法
5、计划的执行 (1)计划经批准后,必须严格执行。若需变动时,要经主管部门批准。 (2)作业中有关航行安全,在制定计划时应予充分考虑。一般在执行任务中,不得 以航行安全为由而任意弃站。遇恶劣天气未能作业的测站应尽可能补齐。 (3)应急监测计划不宜过细,项目负责人或首席科学家在现场有权根据实际情况对 计划进行修改和补充。 (4)常规监测中,发现重要海洋现象或海损事件,技术负责人有权决定跟踪探索, 但必须同时上报主管部门。
(4)实验室间应尽量使用相同的检测方法和仪器。
5、文件资料和成果归ຫໍສະໝຸດ ,必须符合质量标准五、海洋监测实施计划的编制
1、目的 按计划任务,上级指定或合同设计监测范围 、站位、项目、 频率、层次。在上述 基础上,各专业组进行采样及检测方法的技 术设计。编制监测实施计划。
2、计划编制应遵循下述原则 (1)由任务技术负责人主持编制; (2)必须符合任务书,上级指定(或合同)和GB/T17378.1~17378.7的技术 要求; (3)充分利用前人文献和资料; (4)立足现有人员的技术状况和物质保证条件。
6、专项调查 specific survey 为某一专门需要的调查。如废弃物倾倒场,资源开发,海岸工程环境评 价等进行的调查。
第二节 监测程序
一、监测站点布设原则
1、测站布设的基本要求*
(1)依据任务目的确定监测范围,以最少数量测站,所获取的数据能满 足监测目的需要。 (2)基线调查站位密,常规监测站位疏;近岸密,远岸疏;工业人口多 密,原始海岸疏。 (3)尽可能沿用历史测站,适当利用海洋断面调查测站,照顾测站分布 的均匀性和与岸边固定站衔接。
3、实验室质量保证
(1)对实验室应定期考核,并取得合格证书方能承担检测任务。
(2)固定级实验室应具有100级超净实验室;海区级应有10万级简易洁净实验 室;一般实验室应具备重金属水样前处理用超净工作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节: 环境标准物质 第七节: 环境监测管理 第八节: 质量保证检查单和环境 质量图
第一节:质量保证意义和内容

质量保证的意义:
环境监测的对象成分复杂 , 时间、空间 量级上分布广泛,且随机多变,不易准确 测量,这就要求各个实验室从采样到结果 所提供的数据有规定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以便作出正确结论。



一级用于精密的分析工作,在环境分析 中用于配制标准溶液 二级用于配制定量分析中普通试液 三级用于配制半定量,定性分析中试液 或清洁液 另外,还有高纯试剂,质量高于一级, 用“9”的数目表示产品纯度
2.3 实验室的环境条件

超净实验室的要求:
达到清洁度为100号标准,空气进口必
须用高效过滤器过滤,实验室四壁涂环氧

环境标准物应具备的条件 选择环境标准物的原则

环境监测的质量控制样品
6.2 标准物质的制备和定值

标准物质制备的一般过程
固体标准物质的制备可分为采样、粉碎、 混匀和分装等几步 液体和气体的标准物质是用人工模拟天 然样品的组成制备的


稳定性和均匀性的研究和检验 标准物质的分析与定值

第七节:环境监测管理 7.1 环境监测管理的内容和原则
2.1 实验用水

蒸馏水:

金属蒸馏水 玻璃蒸馏水 石英蒸馏水 亚沸蒸馏器

去离子水:
用阳离子交换树脂和阴离子交换树脂 以一定型式组合进行水处理。

特殊要求的纯水



无氯水 无氨水 无二氧化碳水 无铅水 无砷水 无酚水 不含有机物的蒸馏水
2.2 试剂和试液

分级:
树脂油漆,桌面用聚四氟乙烯或聚乙烯膜,
地板用整块塑料地板,门窗密闭,采用空
调,室内略带正压,通风柜用层流。
2.4 实验室的管理及岗位责任制





对监测分析人员的要求 对监测质量保证人员的要求 实验室安全制度 药品使用管理制度 仪器使用管理制度 样品管理制度
第四节:实验室质量保证
4.1 名词解释

准确度
分析结果与真值之间符合程度的度 量,反映分析方法或测量系统存在的系统 误差和随机误差两者的综合指标。


绝对误差 相对误差
评介方法:


分析标准物质 回收率实验

精密度
用一特定的分析程序在受控条件下 重复分析均一样品所得测定值的一致程 度,它反映分析方法或测量系统所存在 随机误差的大小。

环境监测管理的内容
监测数据的五方面的质量特征 准确性 精密性 完整性 代表性 可比性


环境监测的原则:

实用原则:监测是一种手段。

监测数据不是越多越好,要讲究实用。 监测手段不是越现代化越好,而是讲究 准确、可靠、实用。

经济原则—技术经济论证

内容:

环境监测质量保证是整个监测过程的全
面质量管理。

环境监测质量控制是环境监测质量保证
的一个部分,包括实验室内部质量控制
和外部质量控制。
第二节:监测实验室基础

监测实验室的要求:



仪器的正确使用和定期校正 玻璃仪器的选用和校正 化学试剂和溶剂的选用 溶液的配制和标定 试剂的提纯 实验室的清洁度和安全工作 分析人员的操作技术和分离操作技术

检测限
某方法在给定的可靠程度内可以从样 品中检测待测物质的最小浓度或量。

测定限
测定上限:在一定的置信度下能准确定量测定
待测物质的最大浓度或量。
测定下限:在一定的置信度下能准确定量测定
待测物质的最小浓度或量。
4.2 实验室内质量控制

质量控制图的绘制及使用

原理:每一种方法都存在随机误差, 当某一个结果超出了随机误差的允 许范围时运用数理统计的方法,可 以判断这个结果是异常的、不足信 的。
100%


灵敏度
该方法对单位浓度或单位量的待测物 质的变化所引起的响应量变化的程度,常 用标准曲线的斜率来度量。

空白试验
指用蒸馏水代替试样的测定,所加 试剂 和操作步骤与试验测定完全相同。

校准曲线
描述待测物质的浓度或量与相应的测 量仪器的响应量或其它指标量之间的定量 关系的曲线。


工作曲线:绘制标准曲线的标准溶液 的分析步骤与样品分析步骤完全相同。 标准曲线:绘制标准曲线的标准溶液 的分析步骤与样品分析步骤相比有所 省略,如省略样品的前处理等。

要达到所要求的检出限度 能提供足够小的阿随机和系统误差 对各种环境样品能得到相近的准确度 和精密度 也要考虑技术、仪器的现实条件和推 广的可能性

第六节 环境标准物质 6.1 环境标准物质及其分类

环境计量

环境化学计量:测定有害物质含量 环境物理计量:测定噪声等物理量


基体和基体效应 环境标准物质

质量控制图的基本组成

使用方法: 取两份平行的控制样品,随环境样 品同时测定,将控制样品的测定结果依 次点在控制图上,根据规定检验分析过 程是否处于控制状态。
4.3 实验室间质量控制


实验室质量考核 实验室误差考核
第五节 标准分析方法和分析方法 标准化 5.1 标准分析方法

如何选定标准分析方法:



平行性 重复性 再现性
平均偏差
( x x)
i 1 i
n
极差 xmax xmin
n
相对平均偏差
n
( x x)
i 1 i
n
n x
100%
标准偏差
2 ( x x ) i i 1
n 1
2 ( x x ) i i 1 n
相对标准偏差
n 1 x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