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动画电影视域中的英雄情结

合集下载

美国动画电影中的英雄形象

美国动画电影中的英雄形象

美国动画电影中的英雄形象

【摘要】

美国动画电影中的英雄形象一直是吸引观众的重要元素。本文首

先探讨了英雄的定义及特点,指出英雄往往具有勇气、正义感和牺牲

精神等特质。其次介绍了美国动画电影中的典型英雄形象,如超级英雄、神奇动物师等。随后分析了英雄形象的演变,以及英雄在挑战中

成长的过程。然后深入探讨了英雄的使命与责任,强调英雄不仅要保

护人类,还要承担起守护世界的责任。在文章强调了美国动画电影中

的英雄形象对观众的影响及重要性,并展望了未来美国动画电影英雄

形象的发展趋势。通过本文的探讨,可以更深入地了解美国动画电影

中的英雄形象对于引导观众塑造积极正面的人生价值观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

美国动画电影、英雄形象、定义、特点、典型、演变、挑战、成长、使命、责任、重要性、影响、发展、未来

1. 引言

1.1 美国动画电影中的英雄形象

美国动画电影中的英雄形象在影视作品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他们通常被描绘为具有高尚品质和勇气的人物,承担着救世主或者保

护弱者的使命。这些英雄不仅在战斗中展现出无与伦比的力量和技能,更是在面对挑战和危机时展现出坚韧不拔的意志和无私奉献的精神。

美国动画电影中的英雄形象多样且丰富,有的是拥有超凡能力的超级英雄,如蜘蛛侠、钢铁侠等;有的是普通人通过努力和勇气发挥潜能,如《超人》中的克拉克·肯特;还有的是动物或非人类角色,如《狮子王》中的辛巴。这些不同类型的英雄形象各具特点,但他们共通之处在于义无反顾地面对恶势力,保护人类或者自然界的和平与正义。

随着时代的变迁,美国动画电影中的英雄形象也在不断演变。从最初简单的黑白卡通形象,到如今细致精湛的三维立体动画角色,英雄们的形象和性格塑造也越发丰富和复杂。他们不再是简单的正义使者,而是具有复杂内心和矛盾情感的立体人物,更具有观众的情感共鸣和认同感。

中西方英雄主义的异同 以功夫熊猫为例

中西方英雄主义的异同 以功夫熊猫为例

辅修学位毕业论文( 2013届)

从电影《功夫熊猫》看 中西方英雄主义

外国语学院

英语语言文学 12010240802 2011级

刘玉琢

题目 学 院 专 业

年 级 学生姓名 学生学号

指导教师

文莉

2013年5月

Analyze Chinese and western heroism from the film Kong fu

Panda

A Thesis Submitted to the difference of the heroism in china and western

country

Ningxia University

In Partial Fulfillment of the Requirements

For the Degree of

Second bachelor of English

by

Liuyuzhuo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Ningxia University

May, 2013

Acknowledgements

I would like to express my gratitude to all those who helped me during the writing of this thesis. I gratefully acknowledge the help of my supervisor, Ms. WenLi, who has offered me valuable suggestions in the academic studies. Without her patient instruction, insightful criticism and expert guidance, the completion of this thesis would not have been possible.

美国影视动画中的中国元素

美国影视动画中的中国元素

美国影视动画中的中国元素

美国的影视动画中经常会出现与中国有关的元素,不论是中国风的服装、景色,还是

中国文化的符号、传说都在其中。这些元素不仅使得作品更加多样化,同时也能促进中美

文化交流,增进两国人民之间的了解。下面将介绍几个具有代表性的例子。

1.《花木兰》(Mulan)

《花木兰》是迪斯尼公司于1998年出品的一部动画电影,讲述了一个叫木兰的中国女孩为了防止父亲去打仗而冒充男子上战场,最终成功保家卫国的故事。影片充满中国特色,从服装到音乐,从建筑到食品都力求符合中国文化,同时还采用了传统的中国画风格来表

现人物和场景,使得整部电影更加具有艺术性和民族特色。

2.《功夫熊猫》(Kung Fu Panda)

《功夫熊猫》是梦工厂公司于2008年出品的一部动画电影,讲述了熊猫波和他成为一名功夫大师的故事。电影的场景和人物均取材于中国的传统文化,如熊猫的外貌、武术、

配乐等元素,都充斥着中国特色。同时,影片中还涉及到中国的哲学思想,如阴阳五行、道、禅等,使得作品更加深入浅出地展现了中国文化的魅力。

《功夫熊猫3》作为《功夫熊猫》系列的第三部作品,依旧延续了以前的风格,但在讲述故事方面更加偏向中国的文化传说。电影中的主人公波和他的父亲李珂,展现了中国传

统父子关系中的重视传承、尊重长辈等道德观念。影片中的神龙、魔鬼等元素也来自中国

文化传说,并被融入到整个故事情节中,使得影片更加具有中国特色。

4.《熊出没》(Boonie Bears)

《熊出没》是一部中国出品的动画电影,但由于其故事情节和人物造型有许多可爱的

美国动画电影中英雄形象的建构

美国动画电影中英雄形象的建构

美国动画电影中英雄形象的建构

美国动画电影中英雄形象的建构

自电影诞生起,英雄形象一直是各个国家电影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元素。英雄形象代表着勇气、正义和力量,能够激发观众的情感共鸣,并塑造出一个令人信服的故事。在美国动画电影中,英雄形象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将就美国动画电影中英雄形象的建构展开讨论。

首先,美国动画电影常常通过英雄的外貌和个性特点来塑造角色形象。在许多经典动画片中,英雄通常被描绘为外貌俊美,身材健硕,并具备特殊技能或超能力。例如,超人拥有超人类的力量和飞行能力,蜘蛛侠拥有爬墙和蜘蛛感应能力。这些特殊的外貌和能力让英雄在观众心目中成为强大和无所不能的代表。

其次,美国动画电影通过英雄的品德和价值观来塑造角色形象。大多数英雄角色都拥有崇高的品德,他们正直、勇敢、无私并且为正义而战。他们的行为常常受到公众的赞美和崇拜。例如,超人总是不顾个人安危去拯救世人,而蜘蛛侠则经常在扮演超级英雄的同时也肩负起普通人的责任。这些品德和价值观的体现赋予了英雄角色深刻的内涵和感染力。

此外,英雄角色在美国动画电影中常常是一个寓言般的象征,代表着社会的价值观和理念。通过塑造英雄形象,导演和编剧们试图传递一些特定的信息和教育意义。例如,蝙蝠侠以他黑暗的形象和个性象征着正义和报复的力量。他不仅仅是一个超级英雄,更代表着对社会腐败的抗议和对罪恶的斗争。在《超人:钢铁之躯》中,超人作为外星人在地球上寻找他自己的身份和目标,既代表了拥有超能力的人物矛盾心理的探索,

也隐喻了移民的故事和身份认同的问题。通过这些寓言的象征,观众可以从中得到启发和思考。

动画花木兰赏析

动画花木兰赏析



节奏是动画高潮的法宝,节奏来源于 对比。
《花木兰》高潮节奏细节分析
1.交战双方的数量 匈奴方:千军万马 木兰方:寥寥几个将士 2.交战双方所占面积 匈奴方:千军万马在雪地上如潮水般涌来 木兰方:躲在大石头后面 3.环境与人:巨大的山石 ,在雪山的环境 下,所有的人都显得很渺小。
动画高潮往往是在情节矛盾最尖锐的 时候出现。既然力量对比悬殊,那么又是 靠什么来解决故事中的矛盾呢? 早期动画:正义最终会战胜邪恶。 主要靠精神的力量或是靠巧合取胜 当今动画趋势:靠工具创新取胜

经典动画高潮道具使用情况

《小鸡快跑》:小鸡们最终使用自己制作的 飞机,飞向自由的世界。 《玩具总动员》:胡迪最后靠着巴斯光年的 玩具飞行器,飞向主人身边。
区域文化的全球化模式 ——《花木兰》
美国动画改编世界各国题材一览表
一、《花木兰》的美国主题
《花木兰》中式风味的保留
由好莱坞执导的《花木兰》并没有将其改编的面目全 非,影片中仍保留了许多西方人眼中的属于东方的东西。
1、忠义
迪斯尼影片《花木兰》中,忠义精神无所不在,在 花木兰身上体现的更为典型。面对外敌匈奴的进攻,举国 上下募兵保国,各壮士战死沙场,是忠;木兰父亲年迈多 病,国难当头时,不顾个人利益,执意要为国效力的精神, 是忠;李翔家族世代为将,带兵打仗,保家卫国,义不容 辞,是忠;花家木须龙,为保护花家小姐,费尽心思,吃 尽苦头,是忠;而花木兰代父从军,隐瞒性别十二年,屡 屡受伤,最终设计将敌人消灭,使皇帝安然脱险,更是忠。 忠义精神渗透在炎黄子孙的骨子中,让华人自豪,也更让 西方人称赞。

中美电影中英雄主义对比

中美电影中英雄主义对比

中美电影中英雄主义对比

作者:王鲁妹

来源:《大观》2017年第07期

摘要:英雄主义自古至今都受到人们的追捧,电影中也塑造了许许多多英雄主义形象。但是,不同文化背景下成长起来的普通人尚且有很大的差异,那么不同国家的电影中的英雄又会有怎样的不同。本文以中美两国电影中的英雄形象为例,区别其不同,并分析造成英雄主义差异的原因。

关键词:中美电影;英雄主义;差异分析

电影,是由活动照相术和幻灯放映术结合发展起来的一门视觉和听觉的现代艺术,也是一门可以容纳悲喜剧与文学戏剧、摄影、绘画、音乐、舞蹈、文字、雕塑、建筑等多种艺术的现代科技与艺术的综合体。电影一诞生,就深受人们的喜爱,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电影已深入到人类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是人们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电影具有超越其它一切艺术的表现手段,通过展现真实的贴近生活的场景,其物质形式与艺术形式在相互影响中不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能动的反映生活、对客观世界做出不同的审美评价,所以在不同文化、不同价值观的国家,电影已成为不同文化和意识形态的载体,体现着不同的价值观念。看过中美各种各样的电影,最受大家欢迎,以及最具表现力的应该是对“英雄主义”的表达。“英雄崇拜”几乎存在于古往今来所有的社会文化中,英雄主义的核心在于评价英雄的社会价值,体现着一定社会的道德标准和价值追求,而且每个社会所树立的英雄形象,又会成为大众追捧的对象,影响社会的发展。不同文化之间的分歧就在于怎样的人能被视为英雄,中美两种不同的文化在对英雄主义的表现上就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点,在本文中我们会通过对中美两国电影的对比来看中美两国不同的“英雄主义”观。中美两国按照各自的文化价值体系创造了各自的英雄。

论美国动画电影中的英雄主义精神

论美国动画电影中的英雄主义精神

作者: 柳文芳;孙蕊

作者机构: 河北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天津300401

出版物刊名: 电影文学

页码: 116-118页

年卷期: 2017年 第21期

主题词: 美国动画 贵族崇拜 个人价值 梦想追寻

摘要:美国动画电影开端于20世纪初,在经历了百余年的发展历程后,美国动画电影已经成为美国文化的重要承载,其中关于英雄的故事和英雄主义精神的阐释也获得了越来越多不同地域、不同年龄、不同文化背景的观众的喜爱。本文从展现美国动画电影发展历程入手,解读古典英雄、平民英雄及超能英雄三类美国动画电影中的英雄形象,探析其中的贵族崇拜、个人价值和梦想追寻,对美国动画电影中的英雄主义精神进行研究。

美国动画电影中的英雄形象

美国动画电影中的英雄形象

美国动画电影中的英雄形象

【摘要】

美国动画电影中的英雄形象在影响观众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从传

统英雄形象到反英雄形象的崛起,再到多样化的英雄形象的出现,英

雄形象在美国动画中经历了演变。这些英雄形象不仅激发了观众的情

感共鸣,还影响了他们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从积极影响社会到可能

出现的新型英雄形象,美国动画电影所展现的英雄形象具有永恒的魅力。未来,随着社会的变化,新型英雄形象可能会涌现,为观众带来

新的启示。美国动画电影中的英雄形象不仅是故事情节的推动力,更

是社会价值观的反映,对观众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

美国动画电影、英雄形象、影响力、重要性、传统英雄、反英雄、多样化、演变、观众、社会影响、新型英雄、永恒魅力

1. 引言

1.1 动画电影的影响力

美国动画电影作为世界动画电影的领军者,其影响力更是不可忽视。从迪士尼经典动画到皮克斯的创新作品,美国动画电影在全球范

围内都具有极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它们不仅塑造了无数经典角色,

也传递了许多深刻的价值观念和人生哲理。动画电影在儿童成长过程

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潜移默化地引导着他们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动

画电影也吸引了成年观众的关注,通过对现实社会的反思和探讨,引

发人们对世界的思考和探索。

1.2 英雄形象在美国动画电影中的重要性

在美国动画电影中,英雄形象一直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英雄

形象不仅代表了正义、勇气和智慧,也是观众们喜爱的焦点和榜样。

这些英雄角色在电影中的表现不仅令观众们激动和感动,更是在潜移

默化中塑造了观众们对于勇气、友谊、责任和正义等价值观的认同和

追求。通过这些英雄形象,电影创作者们不仅为观众营造了一个令人

电影中看中西方“英雄主义”的不同

电影中看中西方“英雄主义”的不同

中外文学作品中的“英雄”对比

一、西方电影《复仇者联盟》

内容概要:

一股突如其来的强大邪恶势力对地球造成致命威胁,没有任何一个超级英雄能够单独抵挡。长期致力于保护全球安危的神盾局感到措手不及,其指挥官尼克.法瑞意识到他必须创建一个“史上最强”的联盟组织,云集各方超级英雄一起发威,才能拯救世界于水深火热,抵御黑暗势力的侵袭。于是由六大超级英雄——“钢铁侠”、“雷神”、“美国队长”、“绿巨人”、“黑寡妇”和“鹰眼”组成的“复仇者联盟”应运而生。他们各显神通,团结一心,终于战胜了邪恶势力,保证了地球的安全。

二、中国电影《红海行动》

内容概要:

本片根据也门撤侨事件改编。中东国家伊维亚共和国发生政变,武装冲突不断升级。刚刚在索马里执行完解救人质任务的海军护卫舰临沂号,受命前往伊维亚执行撤侨任务。舰长高云派出杨锐率领的蛟龙突击队登陆战区,护送华侨安全撤离。谁知恐怖组织扎卡却将撤侨部队逼入交火区,一场激烈的战斗在所难免。与此同时,法籍华人记者夏楠正在伊维亚追查威廉·柏森博士贩卖核原料的事实,而扎卡则突袭柏森博士所在的公司,意图抢走核原料。混战中,一名隶属柏森博士公司的中国员工成为人质。为了解救该人质,八名蛟龙队员必须潜入有150名恐怖分子的聚集点,他们用自己的信念和鲜血铸成中国军人顽强不屈的丰碑!

电影中看中西方“英雄主义”的不同

关于英雄,所看的相关小说不多,但是电影却看了一大堆。在电影中,我们可以发现中西方在英雄主义的解读上,非常明显的反映了各自的文化背景和价值追求。以美国为代表的“超级英雄”类电影往往是影院热片:美国队长、钢铁侠、雷神、超人、蝙蝠侠……这些被冠以“超级英雄”之名的电影角色,通常拥有一身超凡能力,在危机时挺身而出,凭一己之力与邪恶势力作战,维护宇宙的和平与稳定,保护普通人的安全。回顾以往的中国英雄电影,我们可以发现《英雄》、《金陵十三钗》、《红海行动》等近几年的大片多是以愿意自我牺牲的人联手对抗方式的拯救他人。这种牺牲包括对家庭,个人生活,甚至生命的牺牲。

中美动画电影视域中的英雄情结_史国娟

中美动画电影视域中的英雄情结_史国娟

M O V I E L I T E R A T U R E /动漫研究 

2010年第1期 

中美动画电影视域中的英雄情结

□史国娟

(吉林艺术学院,吉林长春 130012)

[摘 要] 中国与美国是当今世界两个大国,但在动画电影方面,发展现状却有着很大的差异。当然,这与两国的文化背景、经济发展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但是,中美两国的许多动画电影中,无疑都展现同一个主题:英雄情结。文章从历史与现实的角度,深入分析这种英雄情结产生的原因,从而寻找动画电影主题表现的未来。[关键词] 动画电影;英雄情结;个人英雄主义 如果从1906年美国摄影师勃拉克顿(S t u a r t B l a c k t o n )开始摄制动画电影算起,那么,动画电影发展到今天,已经走过了100多年的历史;而这种动画与电影的结合,让动画电影从一开始就十分关注典型人物。无论电影刻画的是古代的人物、现代的人物抑或是想象中的人物,他们无一例外,都是以英雄和反英雄的姿态出现。当然,无论电影中的矛盾多么尖锐,情况多么复杂,最终的胜利者往往是英雄。如果从心理学的角度去分析,这就是人们所称的英雄情结。当然,与剧场版电影不同,英雄情结在动画电影中可能更夸张一些。而现实中,由于各国社会文化背景的不同,动画电影中对英雄情结的表现也有所不同。以下笔者对照中国和美国的动画电影分别举例分析。

一、美国:极度张扬的个人英雄主义

众所周知,美国是一个欧洲移民国家,而且是一个建国历史很短的国家。所以,美国文化最早继承的当然是占主流的欧洲文化,而这种文化是源于欧洲大陆的基督清教文化。在这种文化的统治下,“人们相信自己是上帝的选民,相信天定命运,崇尚自由、宽容、自律、契约以及美国式的个人主义。”①所以,我们今天都知道有一个叫做“美国梦”的存在,它激励着每一个美国人为之奋斗。那么,在“美国梦”的实现过程中,最鲜明的表现就是美国人崇尚的极度张扬的个人英雄主义。如果说欧洲传统的清教文化主张的是一种相对的保守,那么,美国的新清教文化则是清教文化与北美土著文化长期糅合和异化的结果。虽然与欧洲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它已经完全形成了自己的一种特殊的文化形式。这种文化形式体现在美国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当然,作为一种综合的艺术形式,电影中体现的这种文化当然是最为显著的。

中美电影中花木兰形象的审美维度比较

中美电影中花木兰形象的审美维度比较

中美电影中花木兰形象的审美维度比较

摘要:本文从审美的造型维度、性别维度、精神维度及教化维度四个方面,对美国迪士尼影片?木兰?和国产电影?花木兰?中的主人公形象进行比照分析,解读了中美花木兰电影所呈现出的审美维度的差异。该研究为开展中美两种不同文化下花木兰形象差异研究,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同时,该成果也有助于中华文化的跨文化传播。关键词:中美电影花木兰审美维度形象差异基金工程: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21年度课题“基于大数据的大学英语‘翻转课堂’个性化教学研究〞〔B-a/2021/01/028〕中国历史故事“花木兰替父参军〞刻画了一位保家卫国、恪守孝道的巾帼英雄的形象,这一故事也因其彰显了中华传统美德和精神品质而流传至今。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木兰辞?对其進行了更具文学性的加工,短短332个字,精简凝练,将花木兰的果敢善战与女儿柔情表达得淋漓尽致。1998年,美国迪士尼公司将这一经典的中国历史故事改编,搬上银幕,推出了其第36部动画电影?木兰?。该影片获得巨大的成功,在取得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将花木兰这一中国传统女英雄的形象推向了西方世界〔左娜,2021〕。在国内,有关花木兰题材的艺术创作也层出不穷,继脍炙人口的豫剧?花木兰?后,香港导演马楚成于2021年将这一故事翻拍成电影?花木兰?。该部国产影片在国内掀起木兰热的同时,也成为群众认可度最高,受众群体最为广泛的花木兰改编作品。两部电影有同样的取材、同样的热度、同样收视效果,但有截然不同的改编方式,这使学者们开始聚焦于这两部以中国传奇故事为蓝本改编的影片的研究上。目前学术界关于花木兰形象的研究丰富多样。如学者吕继红对?木兰辞?进行了深入研究,对其题注、产生的社会影响、社会背景及写作风格进行分析,指出花木兰已经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象征和代表〔2021〕。学者王树娟探讨了美国迪士尼影片?木兰?中的女性意识,并将中美花木兰的形象差异归结为文化的冲突与碰撞〔2021〕。学者赖曦基于自己的研究,认为迪士尼公司改编的动画电影?木兰?是全球化背景下后现代主义解构经典的典型案例,它实现了花木兰故事由单个教育典范到群众消费文化的转变〔2021〕。这些学者从不同的视角,研究了花木兰形象,丰富了有关花木兰的研究,但鲜有从审美角度,探讨中美电影花木兰形象差异。本文将从审美的造型维度、性别维度、精神维度及教化维度四个方面,探讨中美花木兰电影所呈现的花木兰形象的审美维度差异。一、造型维度造型维度是众多审美维度中最根本也是最为直观的一面,既是人物品质外化的表现形式,又影射出民族元素和民族性格。因此,人物造型特征的塑造对于表达角色个性以及影片主题思想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能否成功获得观众认可的关键。中美电影中花木兰的形象在审美维度上都呈现出了鲜明的民族特色。在保存木兰东方身份的同时,迪士尼影片创作者们又对其进行了大胆改造。他们凭借西方人对东方面孔的整体认知,将其塑造成了西方人眼中的中国古典美女形象〔左娜,2021〕。首先,影片中,木兰身着中国古代传统服饰:上身穿粉色的紧身衫褥,腰间系大红色腰彩,下着暗红色长裙,曳地而飘逸,全身衣着均为丝绸质感。一张小巧精致的鹅蛋脸上,细眉丹凤眼颇具神韵。就整体形象而言,木兰似乎浑身都散发着古典美感,但其小麦色的皮肤,稍厚的嘴唇却与东方美人的设定大相径庭。其次,影片线条的灵活运用将木兰的一跑一跳,一颦一笑,都注入了不受拘束的青春与活力,其举手投足间柔美,灵活又透出刚健之气。相比之下,国产影片中的花木兰形象那么更符合国人的审美标准,花木兰扮演者赵薇那水灵的大眼睛,高挺的鼻梁,浓密的眉毛十分契合国人对于东方美女的期望。影片中花木兰的服饰依旧遵循时

欧美电影中英雄主义文化体现——以《美国队长2》为例

欧美电影中英雄主义文化体现——以《美国队长2》为例

56

外国电影评论

Forein Films Review

电影《美国队长2》海报

欧美电影中英雄主义文化体现

——以《美国队长2》为例

王毖婷 梁小栋

英雄主义电影塑造为数众多的英雄形象,得到世界年轻人的喜欢和崇拜。《蜘蛛侠》《X战警》《超人》《绿灯侠》等,他们侠肝义胆,拥有超凡的力量、一往无前的勇气和百折不挠的毅力,以拯救国家为己任,进而成就令世人瞩目的英雄业绩。2014年上映的《美国队长2》由罗素兄弟担任导演,克里斯·埃文斯主演。本片在曲折离奇的故事中塑造出光芒万丈的英雄形象,将一个对现代生活没有任何经验的男人扔进凶险难测的现代世界,他却可以屡屡死里逃生,在对抗与迷失中寻找那消失不见的兄弟情谊。其中体现出的英雄主义精神和人文魅力打动了亿万观众。

一、 欧美文化内涵中的英雄主义

欧美英雄主义思想的诞生和心理意识因素及宗教因素有直接关系。《圣经》指出,人类经常迷失自己,需要得到上帝的救赎和指引。欧美人的观念是:能力与责任成正比,有多大能力就要担负起多大的责任。美国是超级大国,他们认为自己要承担起拯救世界、保护人类的重任。当国家、人民面临危险时,是英雄就一定要勇敢站出来。英雄的价值观及使命感在欧美地区根深蒂固具有其宗教因素。

最先移民美洲大陆的英国人都是清教徒,他们受到宗教的迫害,在新大陆上建立起自己的美好家园。清教徒崇拜上帝选择论,遵守严格的教义,他们以非凡的宗教热情及对未来丰富物质的渴望,只用200年的时间,就将蛮荒之地建设成超级大国。这些深层次的思想意识对美国英雄主义理念有重要的影响。另外欧洲拥有源远流长的骑士精神,以拯救他人为已任,进而体现出英雄主义文化理念。所以欧美

中西方影视作品中的英雄主义对比研究

中西方影视作品中的英雄主义对比研究

中西方影视作品中的英雄主义对比研究

作者:郭欣

来源:《艺术评鉴》2020年第21期

摘要:电影是独特的文化产品,在日常生活中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同时,作为大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电影承载着向世界各国观众传播本国文化精神与意识形态的功能。因此,電影和文化密切相关。国产影片《流浪地球》和美国电影《世界末日》同为科幻题材,均以人类拯救即将毁灭的地球为主题,但两部影片所塑造的英雄形象却大为不同,也反映出中西文化的巨大差异。

关键词:英雄主义电影中西文化对比

中图分类号:J9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3359(2020)21-0167-03

电影是人类技术文明伟大进步的产物,它利用生动、形象、逼真的视觉和听觉效果带给观众直观享受。电影首先是一种可以大量发行、娱乐大众的商品,同时也是人民生活变迁、社会动态发展的见证者,更是一个国家文化精神和意识形态的传播者。因此,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电影所反映出的文化差异尤为明显。本文以英雄主义为研究对象,以2019年2月上映的国产科幻电影《流浪地球》和同为科幻题材的1998年美国电影《世界末日》为主要研究材料,对比和分析了中西方英雄主义的不同之处,以期减少跨文化交际中的障碍,促进中西方文化交流。

一、英雄主义

历史可谓是英雄的传记,每个国家或民族都拥有着自己的英雄史诗和对英雄及英雄主义特殊的态度和期望。英雄主义反映了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社会价值。同时,英雄主义也可以被看成是人类生活中的重要推动力之一,它来自于人们在逆境中克服困难的经历,影响着社会的发展,是一种鼓舞人心的力量。这也是为什么以英雄主义为主题的影片能够一直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并且活跃在各国的荧幕上。

花木兰影片赏析

花木兰影片赏析

花木兰影片鉴赏

视觉142

潘宏媛

201406422 8

花木兰影片赏析

《花木兰》由美国著名动画公司迪斯尼制作出品。本片改编自中国传统经典故事《花木兰》,但完全由现代美国式精神理念构成影片核心,讲述主人公花木兰勇于突破传统意识框架束缚,追求个性释放,努力挑战自身,抗击社会及外来压力,实现自我价值的故事。

该片巧妙的将现实的内在立意,与富于神秘色彩的东方经典传说相结合,获得不同文化、不同年龄观众群体的普遍接受,在全球范围获得巨大成功。

木兰的事迹在每一位中国人的心中已经超出了历史传说的范畴,她是每一位中国人心目中的英雄,是每一位中国人的骄傲。她与民间四大传说一起成为了我国千古流传的民间故事。然而,1999年,由迪斯尼制作的动画影片《花木兰》似乎在给我们开了一个不大不小的玩笑,当我们看完了这部由西方人导演的中国神话,我们会不约而同地惊呼道:木兰还是那个我们千百年来代代流传中的木兰吗?答案是否定的。

在我们心中,花木兰已经不是一个简单的代父从军的巾帼英雄,而是一个集结着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女性写照。是坚强、勇敢、孝道、爱国的象征。而由西方人制作的《花木兰》,虽然是一部取材于中国故事的影片,但不论是木兰奶奶的开放思想,还

是媒婆的穿着、造型,完全被夸张化了,或者说是西化了。总之,影片里处处透漏着西方文化的气息,连约翰逊都坦率表示,《花木兰》没有成功表现中国文化,“连影片中的山都是哥伦比亚山的样子,而不是中国山的地貌。”因此,我们可以毫不犹豫地说这是一部对中国文化的颠覆和扭曲的影片。

从花木兰的身上可以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影片中花木兰是一个好玩好动的开朗活泼女子。即使,她被迫打扮成一个窈窕淑女的形象遵从父母之命去相亲,还是改变不了自己的性情。当从棋盘经过她会忍不住的伸手动动棋子;见到小孩在玩闹她也会上去插一手;面对心仪的人,她会像一般少女一样的面红耳赤;甚至,被识破女儿身后,被众人离弃在雪山中,孤身一人,伤心绝望的她,回想自己当初偷偷离开家替父从军的初衷,只是想借机会向大家证明自己的价值,不是为了父亲,而是在为了自己。这完全不是上述中讲到的中国女性的行为,而是一位美国当代女生的开放作为。不得不说这是西方文化对中国文化的一次颠覆的和解构。

论美国电影中的英雄主义情结(双语)

论美国电影中的英雄主义情结(双语)

论美国电影中的英雄主义情结

随着大众传媒的日益普及和深入,电影作为一个国家文化表达的重要载体和渠道的地位得以进一步巩固。好莱坞电影作为美国电影的大本营,则集中展现了美国多元文化中的林林总总,其中最为大众熟知并乐道的当属英雄主义文化。

好莱坞电影为何对英雄主义情有独钟,背后自有其深厚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积淀做支撑。纵观美国历史便会发现,出现这种浓厚的英雄主义情结绝非偶然。众所周知,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发迹于新大陆时期,其开国元勋硬是从英属殖民地上活生生剥离出一块儿土地,建立一个全新的国家,将开拓者的精神发挥到极致,这种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争取自由独立的热血渴望,以及在这一漫长曲折的斗争进程中所起到的举足轻重的历史作用,使得这些人成为美国国民心目中类似于古希腊奥德修斯般的英雄原型。

每个踏入美洲大陆的人都踹怀着一个梦想,英雄们也不例外,正是由于英雄们是最有能力实现自己的梦想的人,所以这些伟大的英雄们便顺理成章的成为了这些普通民众精神上的象征,美国梦的最佳代言人。时代在变迁,英雄的形象也随之改变,这一点可以由好莱坞荧屏中轮番出现的各色英雄面目便可见一斑。从把西部牛仔的边疆拓荒形象表现的淋漓尽致的西部片,到随之而来的超人硬汉形象,每一部都深入人心。当大众对这些落入窠臼的超级英雄模式产生审美疲劳的时候,好莱坞的一些聪明导演便随之塑造了去除神圣化的平民英雄,这些褪去耀人光环的平民英雄没有遥不可及的超级能力,却多了几分人性的光辉,多了几分真实,有血有肉,敢爱敢恨,原来英雄也有喜怒哀愁,也有辛酸苦辣,这就使英雄们更加平易近人,也更加温暖可爱。

析两国文化对英雄的异同理解

析两国文化对英雄的异同理解

中国“英雄”电影的发展
主旋律“英雄”电影阶 段
to 类型探索“英雄”阶 段
to
新“英雄”阶段
爱国主义“英雄”形象
根正苗红的共产主义革命战士
富有满腔的爱国主义精神与热情 不畏牺牲、甘愿为革命的胜利与人民的 解放奉献宝贵的生命 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 “完美性”
战国末期六国征战,其中以秦国最 强,而秦始皇(陈道明)也就成了 各国的敌人。大侠无名(李连杰)、 残剑(梁朝伟)、飞雪(张曼玉)、 如月(章子怡)、长空(甄子丹) 都要刺杀秦王。残剑在知道了秦王 一统天下的大志后,为了天下苍生 的安宁,放弃了刺杀秦王的机会。 在长空、飞雪、残剑的帮助下,来 自秦国的无名获得了离秦始皇只有 十步之遥的机会——无名最厉害的 剑术是“十步一杀”。在为秦始皇 讲述了他是如何杀死三位大侠的谎 言后,无名拔剑刺向秦王。 《英雄》在西方受到广泛好评,但 由于语言和文化的障碍(在外国上 映的《英雄》为汉语发音,外文字 幕,而电影本身的故事情节对于西 方人来说比较复杂,但对于东方人 来说,却又过于简单),许多西方 观众只为电影的图像美感叹为观止, 却难以理解电影的内容和精神实质。
Movie is my favorite !
The transform of the Hero images in American movie
西部英雄(Western Heroes)wenku.baidu.com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MOV IEL ITERATUR E/动漫研究 

2010年第1期 中美动画电影视域中的英雄情结

■史国娟(吉林艺术学院,吉林长春 130012)

[摘 要] 中国与美国是当今世界两个大国,但在动画电影方面,发展现状却有着很大的差异。当然,这与两国的文化背景、经济发展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但是,中美两国的许多动画电影中,无疑都展现同一个主题:英雄情结。文章从历史与现实的角度,深入分析这种英雄情结产生的原因,从而寻找动画电影主题表现的未来。

[关键词] 动画电影;英雄情结;个人英雄主义

如果从1906年美国摄影师勃拉克顿(Stuart B lackt on)开始摄制动画电影算起,那么,动画电影发展到今天,已经走过了100多年的历史;而这种动画与电影的结合,让动画电影从一开始就十分关注典型人物。无论电影刻画的是古代的人物、现代的人物抑或是想象中的人物,他们无一例外,都是以英雄和反英雄的姿态出现。当然,无论电影中的矛盾多么尖锐,情况多么复杂,最终的胜利者往往是英雄。如果从心理学的角度去分析,这就是人们所称的英雄情结。当然,与剧场版电影不同,英雄情结在动画电影中可能更夸张一些。而现实中,由于各国社会文化背景的不同,动画电影中对英雄情结的表现也有所不同。以下笔者对照中国和美国的动画电影分别举例分析。

一、美国:极度张扬的个人英雄主义

众所周知,美国是一个欧洲移民国家,而且是一个建国历史很短的国家。所以,美国文化最早继承的当然是占主流的欧洲文化,而这种文化是源于欧洲大陆的基督清教文化。在这种文化的统治下,“人们相信自己是上帝的选民,相信天定命运,崇尚自由、宽容、自律、契约以及美国式的个人主义。”①所以,我们今天都知道有一个叫做“美国梦”的存在,它激励着每一个美国人为之奋斗。那么,在“美国梦”的实现过程中,最鲜明的表现就是美国人崇尚的极度张扬的个人英雄主义。如果说欧洲传统的清教文化主张的是一种相对的保守,那么,美国的新清教文化则是清教文化与北美土著文化长期糅合和异化的结果。虽然与欧洲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它已经完全形成了自己的一种特殊的文化形式。这种文化形式体现在美国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当然,作为一种综合的艺术形式,电影中体现的这种文化当然是最为显著的。

电影艺术发展到今天,已经成为现代科技文明和经济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国电影,特别是动画电影中种种卡通形象,非常强烈地透露出美国人主张的个人英雄主义色彩,这些色彩也深刻地反映了美国人的个人价值观:一是崇尚个人和独立,追求正义和尊严;二是这种追求中又隐含着个人与社会秩序、暴力之间的矛盾。在美国动画电影中,电影作者往往将这种个人英雄主义夸大,并将其置于复杂的社会秩序和暴力矛盾内,使这种美国式的个人价值观在其中无限放大,从而达到感人的效果。

其实,早期的美国动画电影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电影,它往往表现的是一些简单的人物,几乎没有什么情节,而是运用画面和背景音乐等元素,纯粹反映一个简单的事实。比如迪斯尼1928年出品的《米老鼠与唐老鸭》、1945年的《猫和老鼠》(1945)。直到1977年的《救难的小英雄》,是美国新旧动画转型的一个过渡作品。影片中开始自觉不自觉地加入了一些个人英雄主义的色彩。

20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以前,美国很多动画电影都是单纯的动画素材,而且大都是二维动画。在人物表现上,虽然也往往是一些超级英雄形象,但往往情节比较简单。比如迪斯尼1985年制作的《黑神锅传奇》,自始至终都表现的是美国传统的个人英雄主义。

所以,20世纪90年代以前,美国动画电影中虽然很多展现的是个人英雄主义,但很多时候并没有脱离现实,比如“超人”的角色,“虽然他也同样具备飞檐走壁的超能力,但是和别的超级英雄不一样的是,他有着和普通人一般的弱点,比如能被子弹打中、会喝醉酒,也可能被人击倒……他甚至还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精神问题。”②

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动画电影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时期。代表作品如《风中奇缘》(1993)。另外,在这个时期,除了传统的个人英雄主义色彩在电影中不断加强外,美国动画还注意到许多外来文化的表现。比如,迪斯尼公司1998年出品的《花木兰》,是第一步以中国故事为背景的动画片,特别是在很多画面处理上,加入了许多中国画工写结合、虚实浓淡的意境元素。③虽然如此,但是影片完全由现代美国式精神理念构成影片的核心,讲述主人公花木兰勇于突破传统、追求个性解放、抗击社会外来压力、实现自我价值的故事。影片运用中国元素和美国精神相结合,将美国式的个人英雄主义发挥到极致。

进入21世纪以来,美国动画电影进入了一个多产期。当然,这一方面是因为现代科技手段的丰富,使得三维动画的运用普遍起来;更重要的是,随着全球化加剧,各种文化交流频繁。这个时期比较经典的作品有《恐龙》(2000)、《暑假保卫战》(2001)、《怪物史莱克》(2001)、《海底总动员》(2003)、《超人特工队》(2004)、《功夫熊猫》(2008)等。

这个时期的动画电影,在典型形象的塑造上,不仅更加体现艺术的真实性,更重要的是将场景真实化、人物突出化。比如迪斯尼公司耗资一亿拍摄的三维动画电影《恐龙》,作品采用幽默方式展现主人公恐龙阿拉达的勇敢、机智和自我奋斗的个人英雄主义精神。④梦工厂在2008年推出的《功夫熊猫》,虽然重新拾起了中国功夫,却不是李小龙和成龙。那个身穿唐装一板一眼朝天瞪的主角,正是憨态可掬的胖胖大熊猫。当然,这部影片更多的是搞笑的元素,

052

 动漫研究/MOV IEL ITERATURE

2010年第1期 

也曾经引起中国许多观众的质疑,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

在个人英雄主义的旗帜下,美国人考虑的可能没有那么多。

二、中国:完美英雄

中国动画电影开始于20世纪20年代的上海。特别是万籁鸣等万氏四兄弟,他们是中国动画电影的拓荒者。受美国动画电影的影响,结合中国的走马灯、皮影戏等传统手艺,万氏兄弟先后拍摄出了《铁扇公主》等许多风靡亚

洲的动画影片。⑤

新中国成立后,动画电影走上了一个快速发展的道路,特别是到文革前期,出现了《神笔》(1955)、《大闹天宫》(1964)、《草原英雄小姐妹》(1965)等许多经典影片。

中华民族自古就有英雄情结,不管是传统神话中的精卫填海、女娲补天、夸父逐日,还是后来的三国人物、梁山好汉、天国豪杰等,都在国人心中打下深深烙印。所以,这些历史记载的人物也好,还是传说中的神仙人物也好,都成为中国动画电影的创作素材。上海电影制片厂1955年拍摄的动画片《神笔》就取自民间故事。影片叙述放牛娃马良用树枝和木炭作笔,苦练绘画,后得神仙赠予的神笔,画出的东西都能变成真的。从此马良以笔画画,救助穷苦农民;贪官得知后,逼马良画座金山;马良利用其贪欲,以神笔画海和风浪,在海中心画了一座金山,当贪官和其奴才乘船去搬金子时,狂风巨浪将他们吞没。影片既有浓厚的民族风格,又有木偶片的假定性特征,两者浑然一体。特别是马良的救苦济贫的英雄主义精神,更是让人称道。

从电影史的发展来看,动画电影是一种特殊的存在,但随着技术的发展,特别是三维特技的发展,动画电影还是要走向三维,从而与最早期的电影形成融合。当然,电影作为一种艺术存在形式,它仍然是一种“非现实性”的

存在。⑥

因为,既然是艺术,当然就不是原本的“纪实”,即使那些纪录片,也存在着艺术加工的成分。像动画电影中的人物,无论是群体还是个人,当然更是如此。

1961至1964年,同样是上海电影制片厂摄制的动画电影《大闹天宫》,受当时“中国美术片要走民族风格之路”观点的影响,影片取材于中国四大名著的《西游记》,展现的是孙悟空不畏强权、敢于斗争而大闹天宫的英雄主义形象。影片将孙悟空这个具有猴的特征、神的威力、人的感情的中国式的神话英雄,生动地再现于银幕,获得了全世界的认可。

当然,传统中国是不主张个人主义的,而是崇尚集体主义;但是,在电影艺术中,突出某个人的形象还是十分常见的表现手法。动画电影以虚构和夸张的方法来揭示生活本质,不仅能体现出那些直接产生于现实中的东西,而且还能体现出那些只存在于作者想象中的东西;同时运用夸张手法,强调、突出、夸大影片的内容和形式,使其产生特别强烈的艺术效果。之所以这样,是夸张手法的运用给《大闹天宫》涂上了一层浓重的浪漫色彩;另一方面,电影中丰富的想象会引起艺术上的虚构和夸张,从而在自然形态中变化出来,达到艺术的效果。正因为影片造型有夸张有虚构,才使作品奇特、新鲜、生趣盎然,给观众以一种崇高的审美享受。

改革开放以后20年间,中国的动画电影一度处于十分尴尬的地位,当然这与中国动画人的水平有关,在专业素

质上还无法与美国、日本等国相比。加上美日韩等国文化的冲击,特别是日本动漫占据中国荧屏很长的时间,更使

中国的动画电影失去了群体接纳对象。⑦

2000年,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推出的《宝莲灯》,多少给人眼前一亮。影片虽然同样取材于《西游记》,但已经开始注意平民化和现实主义的展现,使得人物形象更加真实。特别是摒弃了以前中国动画电影不展现人物感情世界,而单纯表现理想化英雄主义的习惯,改为全面展现一个活生生的人,特别是加入了亲情、爱情的元素,使得人物形象一个个都鲜活起来。比如,三圣母与书生刘彦昌的爱情,沉香英雄的成长,孙悟空的惩恶扬善等等,都让这部影片成为一个展现中国式英雄的动画经典。

三、结 论

自从电影产生的那天起,它就被赋予了很多意义。电

影是艺术,同时也是符号;电影是个体的心理审美过程,同时也是群体的社会反映。今天,电影更成为一个产业。而无论怎样去界定,电影作为一个存在,英雄情结仍旧是其未来表现的非常重要的主题。

中国与美国有着不同的历史、不同的文化、不同的经济社会制度,但是,在人类本质的追求上,却是一致的。这种一致性不仅体现在其他艺术形式上,更体现在动画电影中,昨天、今天以至明天。注释:

①齐瑾:《从好莱坞电影看美国的个人英雄主义价值观》,《安顺学院学报》,2009年第1期。

②刘见林:《由漫画翻拍电影看美国人的超级英雄情结》,《华盛顿观察》,2003年第30期,。

③④⑤⑦赵东:《外国优秀动画电影100部》,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8年版,第137页,第51页,第269页,第270页。

⑥王志敏:《电影学:基本理论与宏观叙述》,中国电影出版社,

2002年版,第139页。

[参考文献]

[1]李泽厚.中国思想史论[M ].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2]王志敏.电影学:基本理论与宏观叙述[M ].北京:中国电影

出版社,2002.

[3]陈晓云,等.作为文化的影像[M ].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

社,1999.

[4]赵东.外国优秀动画电影100部[M ].北京:中国时代经济

出版社,2008.

[5]邵牧君.西方电影史论[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6]陈太胜.西方文论研究专题[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

社,2008.

[7]范志忠.百年中国影视的历史影像[M ].杭州:浙江大学出

版社,2006.

[8]齐瑾.从好莱坞电影看美国的个人英雄主义价值观[J ].安

顺学院学报,2009(01).

[9]刘见林.由漫画翻拍电影看美国人的超级英雄情结[J ].华

盛顿观察,2003(30).

[作者简介]史国娟,吉林四平人,吉林艺术学院动漫学院副院长,副教授。

05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