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课设指导书
2016c 课设任务书详解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课程设计任务书学期:2016-2017 第一学期时间2016年12月12日开始班级:15计科本1、本2、15计应专1机电与信息工程学院教师陈小常【设计目的】本课程设计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重要的实践性环节之一,是在学生学习完《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课程后进行的一次全面的综合练习。
本课程设计的目的和任务:(1)巩固和加深学生对C++课程的基本知识的理解和掌握;(2)掌握C++编程和程序调试的基本技能;(3)利用C++进行简单软件设计的基本思路和方法;(4)提高运用C++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5)掌握书写程序设计说明文档的能力。
课设报告要求:1、封面上写明:题目、指导教师、专业、班级、姓名、学号、起止日期以及其他内容。
2、在实习报告的扉页上写明设计题目和实习报告要求。
3、系统需求与功能分析,画出功能结构图。
4、各个类的设计思路及其源代码,并适当加以注释。
5、主要功能代码的实现思路及测试过程描述。
6、程序调试正确后的运行结果显示。
7、程序设计中所遇到的问题及解决问题的办法。
8、整个应用程序还需作哪些改进。
9、课程设计的感想和体会。
【设计内容与任务】每组学生在教师提供的课程设计题目中任意选择一题,题目有难有易,学生根据自身情况选题后独立完成,每组成员限定1——4人。
题目选定后不可更换。
题目1 组合类与排序目的与要求:通过类的组合,可以将现有的若干个类合成一个新类,它反映的是对象的组合概念,由小类装成更大的类。
类组合的难点在于其构造函数(包括析构函数)设计。
本实验要求学会创建组合类对象、删除组合类对象时,如何创建(删除)其内嵌对象,这里包括参数的传递、构造的顺序等。
设计任务及过程任务:设计计算机类分解为显示器类、CPU类、硬盘类、主板类、内存类、显卡类等;然后按CPU价格排序(升序)。
过程:数据输入每台主机CPU有自己的数据如主频、频率、价格、日期等;数据存储日期类、CPU类、RAM类、一台主机类、N台主机类;数据处理即排序算法,使用算法对记录进行排序题目2拷贝构造函数与对象复制目的与要求:1、了解拷贝构造函数的含义;2、了解拷贝构造函数的相关语法规则;3、学会运用拷贝构造函数;设计任务及过程任务:以具体对象为列,讨论同类对象的赋值与复制。
vb2016课程设计
vb2016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VB2016编程环境的基本组成和功能。
2. 掌握VB2016的基本语法和编程技巧。
3. 学习使用VB2016进行简单的程序设计,包括输入输出、变量声明与赋值、运算符使用等。
4. 理解程序流程控制的概念,学会使用条件语句和循环语句。
技能目标:1. 能够独立建立和调试VB2016程序。
2.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设计并实现简单的计算器和控制台小游戏等应用程序。
3. 培养良好的编程习惯,书写规范、注释清晰的代码。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编程的兴趣,激发创造力和探究精神。
2. 增强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问题分析和解决能力。
3. 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学会在项目合作中相互交流、共享成果。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信息技术学科,以实践操作为主,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
学生特点:六年级学生,具备一定的计算机操作基础,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但注意力和耐心有限。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课程设计应注重趣味性和实用性,难度适中,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提高技能。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能够达到上述具体的学习成果。
二、教学内容1. VB2016编程环境介绍:认识VB2016集成开发环境,了解其界面和基本功能,包括菜单栏、工具箱、属性窗口和代码窗口等。
教材章节:第一章 VB2016概述2. 基本语法与编程技巧:学习VB2016的基本语法结构,如变量声明、数据类型、运算符、表达式等。
教材章节:第二章 VB2016编程基础3. 输入输出语句:掌握InputBox和MessageBox函数的使用,实现用户与程序的交互。
教材章节:第三章 输入输出语句4. 程序流程控制:学习条件语句(If...Then...Else)和循环语句(For...Next,While...Wend),掌握程序流程控制的基本方法。
教材章节:第四章 程序流程控制5. 简单应用程序设计:结合所学知识,设计并实现简单的计算器、控制台小游戏等应用程序。
水利水能规划课程设计
水利工程系水文自动测报专业《水利水能规划》课程设计指导书班级:水文1431姓名:陈波学号:1423116125指导教师: 史雯雨2016年6月某水库水利计算任务书一、基本情况某河是渭河南岸较大的一级支流,发源于秦岭北麓太白山区,流域面积778.7km2,干流全长51.5km,河道比降1/60~1/70。
流域内林木茂盛,植被良好,水流清澈,水质优良。
该河干流上有一水文站,控制流域面积686 km2。
拟在该河干流上修建一水库,其坝址位于水文站上游1.5公里处,控制流域面积673km2。
该水库将承担着下游和渭河的防洪任务,下游的防洪标准为20年一遇洪水,水库设计标准为100年一遇洪水,校核标准为1000年一遇洪水。
该水库建成后将承担本地区37万亩的农业用水任务和临近城市的供水任务,农业用水的保证率为75%,城市供水的保证率为95%。
二、基本资料(一)径流水文站有实测的1951~2000年逐月径流资料,见表1。
(二)农业用水根据该灌区的作物组成和灌溉制度,分析计算的灌区不同频率灌溉需水量见表2。
(三)城市用水城市供水每年按1.5亿m3计,年内采用均匀供水。
(四)水库特性水库库容曲线见图1。
水库死水位已确定为728.0m,泄洪设施为开敞式无闸溢洪道,堰型为曲线型实用堰,断面为矩形,宽度为30米,。
根据本地区气象资料和地质资料,水库月蒸发量和渗漏量分别按当月水库蓄水量的2%和3.5%计。
3续表13·4·水库水位~库容曲线710720730740750760770780790800810820200040006000800010000120001400016000库容V(104m 3)水位Z (m )图1 水库水位~容积曲线三、设计任务(一)水库兴利调节计算,计算水库的兴利库容并确定溢洪道堰顶高程。
1、死库容的确定已知水库死水位已确定为728.0m,查图1水库水位~容积曲线,可知死水位对应的死库容为325万m3。
2016套筒式运放器指导书
《模拟集成电路分析与设计课程设计》指导书题目:套筒式运算放大器仿真与优化指导老师:朱玮联系方式:wzhu@ 一、课程设计目的复习、巩固模拟集成电路课程所学知识,运用软件candence,在一定的工艺模型基础上,完成一个套筒式运放器的电路结构设计、参数手工估算和电路仿真验证,并根据仿真结果与指标间的折衷关系,对重点指标进行优化,掌握电路分析、电路设计的基本方法,加深对运放相关知识点的理解,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实验目标和要求1)学习cadence工具的基本设计流程;2)了解运放器的工作原理,对运放器进行设计和优化;3)结合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4)完成课程设计报告。
三、设计参数和要求1 设计参数(供参考):表1:设计参数表2 设计要求:1)给出满足题目要求的电路图;2)根据设计目标,计算各MOS管的尺寸,各个结点的偏置电压和电流;3)利用cadence对电路进行仿真,仿真内容包括:DC、AC及瞬态仿真、幅频及相频特性曲线、直流开环增益、单位增益带宽、共模抑制比、电源抑制比、输出电压摆幅、功耗等;4)对结果进行分析,并设计优化电路(共模反馈和二级放大电路)提高套筒式共源共栅运放器的输出摆幅;5)若对参数进行改动,应说明改动原因。
3 设计报告要求1)设计指标的确定及原因;2)电路结构的确定及原因;3)电路原理论述,具体到每个MOS管的作用;4)每个晶体管沟道长度与宽度的确定依据,所用电阻电容的选取依据;5)设计过程;6)完成设计要求中的各种波形和性能指标:幅相和频相特性、带宽增益;7)仿真结果的总结与改进(思考与感想)。
四、设计基础1套筒式运放器提高输入跨导和输入阻抗可以优化单级运算放大器的增益性能。
提高输入阻抗比提高输入跨导更具有研究价值。
在电路结构中添置一个共源共栅放大器会显著提高阻抗值,套筒式共源共栅结构应运而生。
伴随着共源共栅结构的加入,P 管和N管的输出阻抗增大,以共源共栅差动的形式,使电路获得理想的增益,较高的速度、低功率损耗、低噪声效应。
实践课活动指导教案2016.9.28
实践课活动指导教案刘文展设计理念:信息技术创造了一个丰富的资源环境,为师生、生生之间的平等对话提供了可能,使教师和学生能够在积极互动中创生出新的智慧。
在创编的过程中,传统的教学依赖于教师的讲解,片面强调教师的教,忽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
对于五年级的学生已具有一定的动手操作能力,模仿创造的能力也不断在成熟,因此在本课设计中我以学生的发展性为本,借助信息技术营造一个宽松的环境,让学生在直观、生动的教学过程中自主学习,或通过小组学习及伙伴关系下的汲取等合作过程,对已有技术挑压、三股辫编织技能的再运用,学习多股辫的编织技能就有了基础,加上教师的正确引导,由此就能顺利创编,使学生都能掌握技术,形成一定能力。
学习目标:1.在多媒体课件的辅助下,学习运用编五股辫和三股辫相结合的编织方法编织各种鱼2.引导学生在编织的基础上动脑筋构思设计编织其他造型的物品,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3.在编织的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以及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劳动态度,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增强同学间相互帮助的团结协助精神。
教学准备1.学生准备:刀剪、钩针、毛线、纸绳、胶水等2.教师准备好已完成的各种作品,范作若干;演示课件;实物投影仪等电教设备。
教学过程一、运用录象、示范指导学生学会编织的方法1.借助录象,初步感知编织的方法步骤怎样编织,首先我们来看一段录象,在看的过程中要注意是运用什么方法来编织的?2.组织学生交流,分析编织的方法。
在这个过程中运用课件显示各个步骤,并且教师根据学生的交流相机进行编织示范:看完录象,教师进行示范,引导学生学习编织。
3.学生认真观看录象,了解编织的方法。
二、学生编织1.接下来就请同学们自己编织,在编织过程中还要注意的几方面:a在编织的过程中如果还有什么不懂的方面你可以看看录象的编织方法步骤,或者问问小组里的同学,同学之间要相互帮助。
b编织完成进行修剪后,要注意桌面的整洁。
2.(件播放优美舒缓的背景音乐,逐个显示各步骤)生自己动手编,教师进行巡回辅导。
供配电技术课程设计指导书2016-2
《供配电技术》课程设计指导书一、建筑变配电系统施工图设计步骤1、方案设计借助统计资料,详见设计手册,估算总负荷,比较各种高低压主接线方案,选择负荷设计规范和建筑物特点的主接线方案。
2、 搜集设计条件 与建筑、水、暖、电及甲方技术代表相互沟通,确定各专业及甲方需要的各种电气设备。
并且在平面图中详细标出设备名称、功率、负荷等级等。
3、 低压配电系统设计普通设备采用单电源一条线路配电,确定配电箱或者控制箱的安装位置并进行配电箱、控制箱和配电线路的编号。
消防负荷采用双电源配电,来自不同变压器的两条线路配电到消防设备安装地的双电源切换箱,切换箱再带配电箱或者控制箱。
确定切换箱、配电箱或者控制箱的安装位置并进行切换箱、配电箱或者控制箱及两条线路的编号。
所有箱子用电线、电缆或者母线连接至强电井,再汇集到变配电室低压母线。
从平面图中的端终端箱开始,对每个箱子、每条干线进行负荷计算,设备选型。
绘制配电箱系统图。
确定线路和箱子的安装、敷设方式等。
绘制出照明、动力施工平面图。
把各条干线连接到各变压器的低压母线,一般各变压器连接干线的总计算负荷要求基本相等。
设计出低压配电干线图。
2、 变配电室设计根据干线图中的设备进行总负荷计算。
根据建筑总负荷和和一、二级负荷的情况确定高低压主接线方案。
根据总负荷计算的结果确定变压器数量、单台容量、类型、绕组连接方式、接地方式、尺寸等。
电容补偿柜容量及数量的计算。
根据要求的功能确定高低压柜的型号、数量。
选择柜中主要设备,绘制出高低压主接线图。
进行变配电室平面布置。
配合低压柜出线回路的设计,调整低压配电方案,所有平面图中的设备要通过配电干线连接到图变配电室的低压母线上。
要反复计算、布置、调整。
低压柜数量多房间放不下,可将一些小电流的馈电线路合并,直到变配电室够用为止。
实在不行就让建筑专业增大面积。
3、 大型、重要设备的保护动作值的整定。
计算高压进线断路器到低压馈电回路断路器之间任意一点短路的短路电流计算。
桥梁工程课程设计指导书(2016年)
桥梁工程课程设计课程设计名称:桥梁工程课程设计课程设计学分:2 课程设计周(时)数:1课程设计授课单位:土木工程系指导方式:集体辅导与个别辅导课程设计适用专业:土木工程(道桥方向)课程设计教材及主要参考资料:《桥梁工程》.邵旭东等编.人民交通出版社,2007年《桥梁工程》.范立础编.人民交通出版社,2001年《桥梁工程》.姚玲森编.人民交通出版社,2008年《混凝土简支梁(板)桥》(第三版).易建国编.人民交通出版社,2000年《桥梁工程课程设计指导书》.桥梁教研室.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材科,2002年《梁桥设计手册》.桥梁编辑组.人民交通出版社,1990年《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人民交通出版社北京《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人民交通出版社北京《结构设计原理》(第二版). 叶见署主编,人民交通出版社,2007年服务课程名称: 桥梁工程一、课程设计(Ⅰ)教学目的及基本要求1、了解并掌握中小跨径简支T梁桥上部结构的一般设计方法,具备初步的独立设计能力;2、初步掌握简支T梁桥荷载横向分布系数m、主梁内力计算、横隔梁内力计算、行车道板内力计算、橡胶支座的选择及验算等计算能力;3、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具有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二、基本设计资料基本设计资料(1)标准跨径: A. 20m B.25m C.30m D.40m(2)桥面净宽:A.净7.5+2×1.0 B. 净7.5+2×0.25 C.净7+2×1.0 D. 净7+2×0.25(3)汽车荷载:A. 公路Ⅰ级、B. 公路Ⅱ级(4)人群荷载:A.3.0kN/㎡ B.3.5kN/㎡三、设计内容及安排设计内容包括计算上要求和绘图上的要求:1、计算上要求为:①确定主梁的计算内力,包括恒载内力,用修正刚性横梁法、杠杆原理法计算荷载横向分布。
课程标准2016版(示范校)
××××课程标准(黑体二号居中,段前段后空1行)课程编码:课程类别:适用专业:课程所属系部:学时:编写执笔人:审定负责人:1.课程定位与设计思路(一级标题宋体四号加粗,首行缩进2字符)1.1课程性质与作用(二级标题宋体小四号加粗,首行缩进2字符)课程的性质课程是××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是校企合作开发的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正文宋体小四,1.5倍行距,首行缩进2字符)课程的作用本课程在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地位及作用与其他课程的关系(前导课程、后续课程)等。
1.2课程设计思路课程设计思路应将教育教学改革基本理念与课程框架设计、内容确定以及课程实施有机结合起来,阐述课程总体设计原则、课程设置依据、课程内容结构、理论与实践比例、课时安排说明、学时分配与考核评价方法等内容。
2.课程目标包括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总体目标是对学生课程学习预期结果的综合概括,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在本课程的具体体现。
具体目标可从知识、能力与素质三个方面具体说明。
3. 课程内容与要求引例(课程内容为此形式可借鉴)4.课程实施说明主要阐述课程教学的组织实施、教材编写、实验实训设备配置等建议。
教学的组织实施要融“教、学、做”为一体,要说明本课程采用的主要教学模式(如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等),及在相应的教学模式下每部分内容(或任务)分别采用的具体教学方法(如案例分析、角色扮演、分组教学等)与教学手段(如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仿真教学等)。
教学实施的师资要求包括:课程组教师数量、专兼职教师的比例、职称结构、年龄结构等。
实验实训设备配置建议要根据课程内容和要求,提出对实训(实验)室及功能、设备配置等要求。
教材编写与选用建议包括教材的编写与选用,明确教材应按本课程标准进行编写,优先选用省部级以上规划教材。
5. 相关说明5.1教学的组织与方法5.2教学材料的编写与选择5.3教学评价5.4相关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有关说明:。
2016版-电子技术课程设计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计划书一、本次课程设计目的进一步学习和掌握数字和模拟电子技术的工作原理,培养学生设计电子电路的能力,学会使用Multisim10软件做仿真实验,修改、完善、验证和实现电路的设计方案。
充分认识理论知识对应用技术的指导性作用,进一步加强理论知识与应用相结合的实践和锻炼。
通过这次设计实践能够进一步加深对专业知识和理论知识学习的认识和理解,使自己的设计水平和对所学的知识的应用能力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全面提高。
具体要求:1、结合所学的数字和模拟电子技术的理论知识来完成数字和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2、学会根据选题确定设计电路的功能和本次设计的目标及完成的步骤;3、在数字和模拟电子技术的课程设计中,熟悉数字和模拟电子技术的设计方法和技巧以及集成电路的使用;4、学会采用Multisim10软件方法仿真电路,掌握分析仿真结果的方法;5、初步掌握电路设计科学技术应用文的写作方法。
二、本次课程设计安排 1、时间安排第16周—17周为课程设计时间,该时间段内,学生停课,专心作好课程设计。
2、人员安排本次课程设计共有7个班.指导教师:庞晶 电子1,2班 翟翠 电子3,4班 张国勇 电子5班, 胡和智 通信1,2班 3、地点安排计电学部:A304,A320,A324,A3284、要求一人一个课题,必须做出仿真结果,按照提供的模板做好设计报告,严禁相互抄袭。
5、答辩时间地点:17周周四和周五(指导教师通知)40028 9C5C 鱜.~22421 5795 垕32160 7DA0 綠YC34392 8658 虘三、上交材料要求1、要求纸制文档一份,用A4纸张打印。
2、电子文档一份,用自己的学号和姓名命名文件名。
设计时间:第16,17周星期一至星期五注意:答辩时必须提交所有材料给指导老师。
四、课程设计报告书样版(见附件1) 五、课程设计题目(见附件2)附件1※※※※※※※※※ ※※ ※※ ※※ ※※※※※※※※※2014级电子信息学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河北工业大学廊坊分校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报告书课题名称29843 7493 璓29396 72D4 狔@ p28141 6DED 淭30736 7810 砐M一种多种波形发生器设计姓名************* 学号*************院、系、部计电学部专业电子信息C141指导教师**************2016年 6月12 日一种多种波形发生器设计的设计(宋体2号居中)1 设计目的(黑体4号)(1)熟悉集成电路的引脚安排.(宋体5号)(2)掌握各芯片的逻辑功能及使用方法。
小学2016学年课程设置与安排【模板】
XX区XX小学2016学年课程设置与安排(一)课程设置与课时安排以《XX市普通中小学课程方案》、《XX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印发XX市中小学2016学年度课程计划及其说明的通知》为依据,拟定2016学年本校各年级实际课程设置与课时安排情况,详见下表:(二)一日活动安排①为严格执行市教委文件精神,为真正落实“健康第一”思想,学校执行上午8:15以后安排集体教育活动的规章。
由于家长上班时间早,绝大部分学生7:30左右到校,为了给学生营造一个安全健康愉快的学习环境,8:15之前开展民俗阅读活动。
学校重视安全管理,每天安排值日护导老师巡视辅导,指导学生安全有序地开展活动。
②每天安排15分钟午会课,由各班班主任对学生进行专题教育(行规教育、民防教育、法制教育、环境教育、廉洁教育、安全教育、健康教育等)。
③每节课安排35分钟,课间休息和预备铃声为12分钟,每天安排课间跑、广播操、校本特色操、眼保健操以及固定的体育与健身课、体育活动课,确保每天至少1小时的校园体育锻炼时间。
(三)一周活动安排①各年级严格执行规定的周课时数,不增加学生课业负担。
学校严格落实《市教委关于进一步做好本市小学生放学后看护工作的通知》精神,落实组织放学后爱心看护活动(不向学生收取任何费用),看护对象是家长工作繁忙、不能被及时接走的个别学生,看护形式为学生自主完成作业、组织学生开展游戏、学生课外阅读活动等,在校外设立固定的爱心看护点,每天安排值日老师巡视辅导。
②各年级根据课程计划规定的科目进行教育教学活动,不挤占任何学科的教学时间。
值日领导每天巡查课程实施情况,教导处每周组织随机巡课活动,校长室每学期组织年级视导调研活动,以此监督和检查课程落实情况。
(四)三大课程实施说明(1)基础型课程学校严格按照《XX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印发XX市中小学2016学年度课程计划及其说明的通知》,在一至五年级开足开齐各类课程,确保周课时总量。
(2)拓展型课程第一版块:兴趣活动(含体育活动)①体育活动:各年级安排2节体育活动课,排入课表。
省颁课程设置(2016修改)
安徽省义务教育实验课程安排表(一)
(修订稿)
注:1、一至九年级每学年上课时间35周;学校机动时间2周(如学校传统活动、文化节、运动会、远足等);复习考试时间2周,九年级第一学期毕业复习考试增加2周(包括在九年级上课时间35周之内)。
寒暑假、国家法定节假日共13周。
2、一、二年级在没有体育课的当天下午的最后一节课安排1节体育活动,每周还可以增加1节课外阅读(含古诗文诵读)和1节活动课(有教师辅导),统一增加到每周30节课。
3、一至六年级设体育课(含健康教育),七至九年级设体育与健康课,均应贯彻“健康第一”的原则,可间周安排课时。
4、从2015年秋季起,在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中,要按照课程标准要求开展书法教育,其中三至六年级的语文课程中,每周安排1课时的书法课,分四学年完成,每学年递增一个年级。
5、各中小学举办法律安全教育,每学期不少于2次,并定期开展廉洁教育,小学四、五年级、初中七、八年级开设民族团结教育课,每学年不少于12节。
6、2013年9月1日起,将少先队活动列入一至八年级课程表,确保一至八年级每周一课时的活动时间。
一至二年级可在地方课程与学校课程中安排,三至八年级可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安排,也可在班会、队会课中安排,但不得增加周课时数。
7、综合实践活动主要包括:信息技术、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社会实践、劳动技术教育、班团队活动、学校传统活动、心理健康活动等。
8、地方与学校课程主要包括:手工、英语活动、写字、口语交际、课外阅读、学科实践活动等。
辽宁义务教育课程设置方案2016年修订
辽宁省义务教育课程设置方案(2016年修订)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及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根据《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等文件精神,按照《辽宁省全面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意见》,制定本方案。
一、课程设置目标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体现义务教育的基本性质,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施素质教育,强化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培养,使学生具有中华文化底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国际视野;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具有民主法治意识、生态文明意识、社会责任感,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具有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的核心素养,能扎实掌握和运用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养成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健康的身心和强健的体魄,初步养成健康的审美情感和生活方式;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成长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基础。
二、课程设置原则1.均衡性原则根据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要求,均衡设置课程。
各门课程比例适当,总课时数和课时比例均在国家规定范围之内,以保证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依据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科知识的内在逻辑,义务教育阶段九年一贯整体设置课程;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学生成长的需要和认知规律,根据时代发展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课程门类由低年级到高年级逐渐增加。
2.综合性原则统筹整合国家、地方、校本课程内容,加强学科间的相互配合、相互渗透,发挥综合育人功能。
设置综合课程,开设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历史与社会、科学、艺术、综合性地方课程等。
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同时开展学科实践活动。
3.选择性原则设置综合与分科相结合的课程。
各地可根据本地实际和学生的不同需求,选择分科课程或综合课程。
增加学年安排课程和课时的灵活性。
各地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学年开设的课程和课时。
保证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留有一定课时,为地方、学校自主开发或选用课程留有空间。
杆塔课程设计任务书2016
学 专
院 : 业:
建筑工程学院 土木工程专业(输电方向) XXX 学 号: 2013XXXXXXX
学 生 姓 名: 课程设计题目: 起 迄 日 期: 课程设计地点 : 指 导 教 师: 系 主 任 :
5A-ZM2 输电铁塔结构设计 4 月 19 日 ~ 6 月 17 日
东北电力大学第三教学楼 龚靖 王德弘 祝贺
系主任审查意见:
签字: 年 月 日
使学生得到工程实践的实际训练将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具体的设计实践中掌握输电铁塔结构的设计的方法和步骤熟悉并能熟练应用大型计算分析软件解决铁塔的设计问题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及独立工作能力为学习后续相关专业课程及毕业设计工作 2 学期
答辩及成绩评定。
7、成绩组成及考核标准:
(1)成绩组成: 计算书成绩(40 分) ;图纸(25 分) ;答辩成绩(30 分)由答辩组教师根据学生答 辩情况给定 (2)评分参考标准: 优秀:计算书工整,条理性好,计算结果准确无误;软件计算结果正确;答辩正确, 学习态度认真。 良好:计算书工整,条理性好,计算结果大部分准确无误;软件计算结果正确;答 辩基本正确,学习态度认真。 中等:计算书较工整,计算结果基本正确;软件计算结果正确;答辩基本正确,学 习态度较认真。 及格:计算书内容基本完整,计算结果无原则性错误;软件计算结果正确;在老师 的提示下答辩基本正确,学习态度一般。 不及格:下列情况之一均属不及格:没有完成设计任务;计算书错误较多;软件计 算结果不正确;不能正确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学习态度差,有抄袭现象。
5.设计成果形式及要求:
(1) 完成计算书一份: ①荷载导算; ②铁塔手算内力结果; ③主材及部分斜材截面设计; ④塔脚设计。 (2)Sap2000 运行结果一份:各杆件的内力和杆件型号。 (3)铁塔施工图一张。
管理信息系统课程设计TJ2016版
《管理信息系统》课程设计任务书(2016版)同济大学一、组织形式要求学生采用“项目小组”的形式,结合设计题目进行设计。
具体要求如下:1、班级按项目进行分组,每组2人。
2、每个项目小组应有项目负责人,项目负责人制定工作计划,对任务分后开展工作。
3、考试前一周提交作业的打印版和电子版。
二、总体要求1、要求运用规的系统分析和设计方法完成课程设计任务,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查询资料和撰写书面文件的能力。
2、要求每个小组提交《系统分析》和《系统设计》两份文档。
3、系统分析要求有业务功能分析、流程分析、信息需求分析、功能分析等。
4、设计文档要求有架构设计、功能设计、数据库设计、编码设计等。
5、要求按规绘制业务流程图、数据流程图、数据字典。
6、要求有数据量分析、输入输出、存储、通信网络、设备选型等设计容环节。
7、结论和体会简要说明项目设计中成功和失败的经验教训。
三、考核1、若有小组题目有重复,如果容被认定为互相抄袭,则双方成绩为不及格。
2、每个小组都必须通过答辩。
四、设计题目及背景介绍1、高校毕业生就业管理信息系统就业是民生之本,高校毕业生就业是就业工作的重中之重。
高校毕业生就业总量压力加大,就业形势严峻,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工作任务更为艰巨繁重。
国家非常重视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其中非常重视信息化建设在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提出了建立健全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服务系统,为高校毕业生提供方便、快捷、直接、有效的就业信息服务的要求。
高校就业系统在功能上具有以下要求:(1)学生信息的提交和管理功能。
学生信息包括学生的基本情况、个人简历、应聘意向、待遇要求等。
毕业生通过客户端向系统提交个人信息,并保存在学生数据库中,供用人单位查询和选择。
(2)用人单位信息的提交和管理功能。
用人单位信息包括单位名称等单位自然情况,提供职位、待遇以及对毕业生的专业要求等的招聘信息。
用人单位通过客户端向系统提交信息,并保存在用人单位数据库中,供毕业生查询和选择。
柱下条形基础课程设计指导书2016
柱下条形基础课程设计指导书一、设计计算步骤:(一)确定柱下条形基础底面尺寸,并验算持力力层和软弱下卧层的承载力⒈ 绘出条形基础梁的计算简图,包括荷载、尺寸等,如图。
F AX CM ⒉ 求荷载合力重心位置。
设合力作用点与边柱A的距离为xc ,据合力矩定理,以A点为参考点,则有: ∑Fik xi + ∑Mikxc = ────────── ∑Fik⒊ 确定基础梁的长度和外伸尺寸。
设基础梁两端外伸的长度为a1、a2,两边柱之间的轴线距离为a。
为使其合力作用点与基底形心相重合或接近,基础梁两端可有适当的长度伸出边柱外。
但伸出长度也不宜太大,一般宜取第一跨距的0.25倍。
当xc 确定后,可按合力作用点与基底形心相重合的原则,定出基础梁的长度L。
若巳选定a1,则有:L = 2(xc + a1 ), a2 = L-a -a1 ⒋ 按地基持力层的承载力确定基础梁的宽度b。
初定基础的埋置深度d,若d>0.5m ,应对持力层承载力进行深度修正,即: f a '= f ak +ηd ·γm (d- 0.5 )。
则有:∑Fikb≥ ───────── L(f a '- 20d)若b>3m时,还应进行地基承载力的宽度修正后,再代入上式确定基础宽度。
若b≤3m时,则持力层的地基承载力设计值f a =f a '。
⒌ 当地基有软弱下卧层时,还应进行软弱下卧层的强度验算。
作用于软弱下卧层顶部的附加应力与自重应力之和不超过软弱下卧层顶面处经深度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即:pcz + pz ≤f az其中: pcz = ∑γi hib(pk -pc )pz = ──────── b + 2ztan θf az =f ak + ηd γm (d+z -0.5 )⒍ 考虑Mmax 时的荷载组合,验算持力层的地基承载力(梁长方向)。
初设基础高度H0,验算:pkmax =( ∑Fik + Gk )/bL+ 6∑Mk /bL2 ≤ 1.2f apkmin =( ∑Fik + Gk )/bL- 6∑Mk /bL2 > 0式中:∑Fik ─── 相应于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时,上部结构传至基顶的竖向力值之和(kN ); Gk ─── 基础及其台阶上土的重量(kN );∑Mk = ∑Mik + ∑Vk ·H0 +∑F ik i x;∑Mik ───相应于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时,上部结构传至基础顶面的力矩(kN ·m ); ∑Vik ───相应于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时,上部结构传至基础顶面的剪力(kN );的1/6;f a ─── 持力层经深宽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i x─── 各柱轴力至基底形心的距离。
教育教学课程设计指导书
教育教学课程设计指导书一、引言本指导书旨在提供教师在进行教育教学课程设计时的指导和支持。
通过设计合理且富有创意的课程,能够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和能力发展。
本指导书将从课程设计的基本原则、步骤以及关键要素等方面进行阐述。
二、课程设计的基本原则1. 了解学生需求:在进行课程设计之前,教师需要充分了解学生的需求和兴趣点,以保证课程内容与学生实际情况相契合。
2. 引导学习过程:课程设计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通过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合作探讨等方式,促进他们在学习中的主动性和参与度。
3. 多样化教学策略:采用多种教学策略,如案例分析、小组合作、讨论等,能够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方式和需求,提高教学效果。
4. 确定明确目标:课程设计应明确课程目标和学习成果,以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明确的方向和目标感。
三、课程设计步骤1. 需求分析:通过问卷调查、学生座谈等方式,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和背景知识,为后续课程设计提供依据。
2. 制定课程目标:根据学科要求、教材内容和学生需求,制定明确的课程目标,并分解为具体的学习任务和能力指标。
3. 编写教学大纲:在教学大纲中明确课程的总体布局、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为后续教学活动提供指导。
4. 设计教学活动:根据教材和教学大纲,设计合适的教学活动,包括课堂讲解、实践操作、小组讨论等,以实现课程目标。
5. 评价与反馈:设计合适的评价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估,并及时给予反馈,以帮助他们改进学习方法和提升学习效果。
四、课程设计的关键要素1. 前期准备:充分了解课程的背景信息和学生的学习需求,为课程设计做好准备工作。
2. 教学内容:根据学科知识体系和学生学习进程,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并注重内容的组织和编排。
3. 教学方法:根据课程的特点和目标,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以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
4. 教学资源:充分利用多样化的教学资源,如多媒体教具、实验设备等,提高教学效果。
2016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
2016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2016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1】为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落实《北京市中小学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施意见》(京政办发〔2016〕52号)、《北京市基础教育部分学科教学改进意见》(京教基二〔2016〕22号)精神,切实解决基础教育中存在的深层次问题,进一步扩大各区县和学校课程建设自主权,特制定《北京市实施教育部<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的课程计划(修订)》(以下简称《课程计划》)。
一、课程设置第一条义务教育阶段九年一贯整体设置课程,开设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思想品德、历史与社会(历史、地理)、科学(物理、化学、生物)、语文、数学、外语、体育与健康、艺术(音乐、美术)、综合实践活动等课程,以及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
第二条要关注课程的整体育人功能以及学科内、学科间的联系与整合,加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第三条各区县和学校要认真按照《课程计划》,逐级制定相应的义务教育三级课程整体建设一体化课程方案。
不得随意增加或削减课程门类,不得随意改变各门课程的周学时数和学科总学时数。
第四条各区县和学校要严格执行调整后的课程计划,落实课程标准,保证各类课程的开设和学时要求,确定整体课程安排。
在保证课程标准要求的基础上,科学开展课程整合实验,提升课程质量。
二、课程结构第五条全年52周,其中教学时间39周、假期(寒暑假、国家法定节假日等)13周。
全年39周的教学时间包括上课35周(九年级第二学期减少2周)、复习考试2周(九年级第二学期增加2周)、学校机动2周(用于安排学校传统活动、文化节、运动会、游学等)。
第六条每周按5天安排教学,周学时总量见课程设置表,每学时平均为45分钟。
进一步下放课程自主权到学校,鼓励学校根据学科、课型等积极开展长短课、大小课相结合的课程实验,周总学时时长不得超过相应年级规定的学时总量。
如:一年级不得超过1170分钟(26学时×45分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业课程设计指导书(机械制造方向)杜金萍编第1章机械制造专业课程设计的目的机械制造专业课程设计是在学完了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并进行了生产实习的基础上进行的一个教学环节,它要求学生全面地综合运用本课程及其有关先修课程的理论和实践知识,进行零件加工工艺规程的设计。
其目的在于:(1)培养学生运用机械制造工艺学及有关课程(工程材料与热处理、机械设计、公差与技术测量、金属切削机床、金属切削原理与刀具等)的知识,结合生产实习中学到的实践知识,独立地分析和解决工艺问题,初步具备设计一个中等复杂程度零件的工艺规程的能力。
(2)培养学生熟悉并运用有关手册、规范、图表等技术资料的能力。
(3)进一步培养学生识图、制图、运算和编写技术文件等基本技能。
第2章设计要求与内容本次设计要求中等复杂程度零件的专用夹具设计及夹具体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编制,并撰写设计说明书。
学生应在教师指导下,按本指导书的规定,认真地、有计划地按时完成设计任务。
必须以负责的态度对待自己所作的技术决定、数据和计算结果。
注意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以期使整个设计在技术上是先进的,在经济上是合理的,在生产上是可行的。
2.1专用夹具设计2.2.1 设计夹具的程序与内容图2-1 夹具设计程序框图在实际生产中,夹具设计的程序见图2—1所示。
2.2.2 熟悉被加工件的图样1、弄清楚被加工件在产品中的作用、结构特点、主要加工表面和技术要求。
2、了解被加工件的材料、毛坯种类、特点、重量和外形尺寸等。
2.2.3 分析被加工件的工艺规程1、熟悉被加工件的工艺路线,了解有关工艺参数和工件在本工序以前的加工情况。
2、熟悉在该工序加工中所使用的机床、刀具、量具及辅具的型号、规格、主要参数、机床与夹具连接部分的结构和尺寸。
3、了解被加工件的热处理情况。
2.2.4 收集资料,深入调研收集有关资料,还可进行必须的工艺实验;征求有关人员意见,进行现场调研。
尽量使所设计的夹具结构完善、合理。
2.2.5 确定夹具设计方案,绘制结构示意图1、根据工件的加工要求和基准的选择,确定工件的定位方式及定位元件的结构。
2、按照夹紧的基本原则,确定工件的夹紧方式,夹紧力的方向和作用点的位臵,选择合适的夹紧机构。
3、确定刀具的对刀、导向方式,选择对刀、导向元件。
4、确定其他元件或装臵的结构形式,如连接件、分度装臵等。
5、协调各装臵、元件的布局,确定夹具体结构尺寸和夹具的总体结构,必要时,对夹具体几何尺寸进行必要的刚度、强度验算。
6、对夹具的轮廓尺寸、总重量、承载能力以及设备规格进行校核。
7、对几种可行的设计方案进行全面分析对比,最终确定出合理的设计方案。
夹具的设计方案确定后,便可绘制夹具结构示意图。
夹具结构示意图画好后,应对夹具的精度进行分析计算,校核制订的夹具公差和技术要求能否满足工件工序尺寸公差和技术要求。
2.2.6 绘制装配图1、绘制夹具总图的步骤及要求(1)选定比例。
为使所绘制的夹具总图有良好的直观性,比例应尽量取1:1。
对于较大或较小的夹具,可适当缩小或放大比例。
(2)合理的选择和布臵视图。
夹具总图在清楚表达夹具工作原理和结构的前提下,视图应尽可能小。
主视图一般应选取最能清楚表达夹具主要部位的视图,并取操作者实际工作正对的位臵。
(3)画出工件轮廓图。
同画结构示意图一样,用双点划线(假想线)画出工件轮廓图。
(4)画出整个夹具结构:依据工序卡或设计任务书中的定位简图,参照结构示意图中确定的定位元件结构,画出有关定位元件;按结构示意图中确定的夹紧装臵的具体结构和尺寸,画出夹紧装臵;依据工序卡或设计任务书中的定位简图和结构示意图,画出刀具的导向装臵;参照结构示意图和有关设计资料,确定并画出夹具体及其他零件。
(5)检查图面。
完成以上工作后,应检查图面是否已把结构表达清楚,即夹具上的每个零件是否都能在装配图上表示出来,与其他零部件的装配关系是否表达明白。
同时,还应从机械制图的角度检查是否有漏画、错画和不符合制图标准规定的地方并及时修正过来。
(6)标注夹具尺寸公差和技术要求。
夹具装配图应标注的尺寸、公差和技术要求以及各类机床夹具公差和技术要求制订的依据和具体方法。
(7)顺序标注夹具零件号。
(8)填写标题栏和零件明细表。
(9)画完夹具总图,应自行复查一遍,检查有无考虑不周的地方。
然后,由制造单位、使用单位同设计者进行审核、会签。
2、夹具图样应符合标准规定。
在装配图上应具有下列内容:(1)绘出工件的外形轮廓、定位、夹紧部位及加工部位和余量;(2)注明定位面(点)、夹紧面(点),主要活动件的装配尺寸、配合代号以及外形(长、宽、高) 尺寸;(3)注明工件在夹具中的相关尺寸和主要参数,以及夹具总重等;(4)需要时应绘出夹紧、装卸活动部位的轨迹;(5)标明夹具总装检验尺寸和验证技术要求;(6)有关制造、使用、调整、维修等方面的特殊要求和说明;(7)夹具零件号;(8)标题栏和零件明细表。
2.2.7 绘制零件图根据已绘制的装配图,就可绘制全部零件图。
具体要求如下:1、零件图的投影应尽量与总图上的投影位臵相符合,便于读图和核对。
2、尺寸标注应完善、清楚,既便于读图,又便于加工。
3、应将该零件的形状、尺寸、相互位臵精度、表面粗糙度、材料、热处理及表面处理要求等都清楚地表示出来。
4、同一工种加工表面的尺寸应尽量集中标注。
5、对于可在装配后用组合加工来保证的尺寸,应在其尺寸数值后注明“按总图”字样。
如钻套之间、定位销之间的尺寸等。
6、要注意选择设计基准和工艺基准。
7、某些要求不高的形位公差可由加工方法自行保证,可不标注。
8、为满足加工要求,尺寸应尽量按加工顺序标注,以免进行尺寸换算。
2.2.8 图样审核夹具装配图和零件图绘制完毕后,为使夹具能够满足使用功能要求,同时又具有良好的装配工艺性和加工工艺性,应对图样进行必要的审核。
下面指出几个在夹具结构设计中带有共性的问题,在审核图纸时应特别注意。
1、夹具的结构应合理。
2、夹具结构要稳定可靠,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
应根据夹具结构的具体形状确定增加刚度的措施。
如铸件可选用合理的截面形状及增加加强筋;焊接件加焊接加强筋或在结合面上加紧固螺钉;锻件可适当增加截面尺寸。
3、夹具的受力应合理。
夹具的受力部分应直接由夹具体承受,避免通过紧固螺钉受力。
夹紧装臵的设计,应尽量使夹紧力在夹具体一个构件上得到平衡。
4、夹具结构应具有良好的工艺性。
5、正确设计退刀槽及倒角。
6、注意材料及热处理方法的合理选择。
7、夹具结构应具有良好的装配工艺性。
8、夹具结构应充分考虑测量与检验问题。
9、夹具的易损件应便于更换和维修。
2.2.9 编写使用说明书和设计计算书在精密、重大、特殊的夹具设计完成后,应整理出使用说明书和设计计算书,其主要内容是:1、有关夹具操作过程说明及注意事项。
2、有关夹具调整、维修、保养的要求和说明。
3、有关设计计算过程,包括几何关系的尺寸换算及误差计算,对工件工序尺寸公差的误差分析,特殊结构中力的分析和计算,以及必要的强度校核等。
要求计算过程及结果准确无误,文字叙述有条理,语言通顺简练,文图清晰、工整。
2.2.10 标准化审查1、图纸的幅面、格式是否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
2、图纸中所用的术语、符号、代号和计量单位是否符合相应的标准规定,文字是否规范。
3、标题栏、明细栏的填写是否符合标准。
4、图样的绘制和尺寸标注是否符合机械制图国家标准的规定。
5、有关尺寸、尺寸公差、形位公差和表面粗糙度是否符合相应标准。
6、选用的零件结构要素是否符合有关标准。
7、选用的材料、标准件是否符合有关标准。
8、是否正确选用了标准件、通用件和借用件。
2.2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编制2.2.1 计算生产纲领、确定生产类型和工艺的基本特征生产类型不同,零件和产品的制造工艺、所用设备及工艺装备、对工人的技术要求、采取的技术措施和达到的技术经济效果也会不同。
2.2.2 零件的分析,画零件图1、零件的性能、功用、工作条件;2、零件的材料和热处理要求;3、零件的确切形状和结构特点;4、零件的主要加工表面、主要技术要求和关键的技术问题;5、零件的结构工艺性。
要从选材是否得当,尺寸标注和技术要求是否合理,加工的难易程度,成本高低,是否便于采用先进的、高效率的工艺方法等方面进行分析,对不合理之处可提出修改意见。
绘制零件图的过程也是分析和认识零件的过程,零件图应按机械制图国家标准精心绘制。
2.2.3 确定毛坯类型和制造方法,画毛坯图1、根据生产类型、零件结构、形状、尺寸、材料等选择毛坯制造方式,确定毛坯的精度。
此时,若零件毛坯选用型材,则应确定其名称、规格;如为铸件,则应确定分型面、浇冒口的位臵;若为锻件,则应确定锻造方式及分模面等。
2、查阅有关的机械加工工艺手册,用查表法和计算法确定各表面的总余量及余量公差。
3、绘制毛坯图步骤如下:先用粗实线画出经过简化了次要细节的零件图的主要视图,将已确定的加工余量叠加在各相应被加工表面上,即得到毛坯轮廓,用双点划线表示。
和一般零件图一样,为表达清楚某些内部结构,可画出必要的剖视、剖面。
对于由实体加工出来的槽和孔,可不必这样表达。
在图上标出毛坯主要尺寸及公差,标出加工余量的名义尺寸。
标明毛坯技术要求。
如毛坯精度、热处理及硬度、圆角尺寸、拔模斜度、表面质量要求(气孔、缩孔、夹砂)等。
2.2.4 拟定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路线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过程是工艺规程设计的中心问题。
要以“优质、高产、低消耗”为宗旨,设计时应拟出2~3个方案,经全面分析对比,选择出一个较合理的方案。
1、选择定位基准。
2、确定各个加工表面的加工方案。
主要依据零件各加工表面的技术要求来确定,同时还要综合考虑到生产类型、零件的结构形状和加工表面的尺寸、工厂现有的设备情况、工件材质和毛坯情况等。
在明确了各主要加工表面的技术要求后,即可据此选择能保证该要求的最终加工方法,然后确定前面一系列准备工序的加工方法和顺序,再选定各次要表面的加工方法。
在确定各加工表面的加工方法和加工次数时,可参阅有关工艺设计手册中的资料。
选择时应考虑下列因素:(1)应选择相应的能获得经济加工精度的加工方法。
(2)要能保证加工表面的几何形状和相互位臵精度要求。
(3)要与工件材料的加工性能相适应。
(4)要与生产类型相适应。
(5)要与生产条件(或设计条件)相适应。
3、划分加工阶段。
一般将整个工艺过程划分为粗加工阶段、半精加工阶段、精加工阶段和光整加工阶段。
机械加工顺序安排一般应:先粗后精、先面后孔、先主后次、基面先行,热处理按段穿插,检验按需安排。
4、组合工序。
根据生产纲领、技术要求、现场的生产条件(设计条件)和产品的发展情况来综合考虑。
从发展角度来看,当前一般宜按工序集中原则来考虑。
5、安排加工顺序,初拟加工工艺路线。
初步拟订出2—3个较完整、合理的该零件的加工工艺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