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王维
王维-字摩诘-人称诗佛-唐
经历
◇王维生于公元701年,开元九年(721年) 中进士,任太乐丞,因伶人舞黄狮子受累, 贬为济州司仓参军。张九龄执政,擢为右 拾遗,又迁察御监史。开元二十五年奉命 出塞,为凉州河西节度幕判官。此后半官 半隐居。安史之乱被捕后被迫出任伪职, 战乱平息后下狱。后官至尚书右丞。
人物简介
(701年-761王维年),字摩诘(mó jié) ,人称诗佛 ,名字合之为维摩诘,维 是佛教中一个在家的大乘佛教的居士,是著名的在家菩萨,意译以洁净、没有染污而著称的人。可 见王维的名字中已与佛教结下了不解之缘。王维生前,人们就认为他是“当代诗匠,又精禅理。” (苑咸《酬王维序》),死后更是得到了“诗佛”的称号。王维出生在一个虔诚的佛教徒的家庭 里,根据王维写的《请施庄为寺表》云:“亡母故博陵县君崔氏,师事大照禅师三十余右丞集注》 卷二五,有一篇《大荐福寺大德道光禅师塔铭》,文中述及了诗人同当代名僧道光禅师的关系时 说:“维十年座下."可见王维确实也与佛家因缘不浅,其晚年更是过着僧侣般的生活。据《旧唐 书》记载:“在京师,长斋,不衣文俯伏受教,欲以毫末度量虚空,无有是处,志其舍利所在而 已。”采,日饭十数名僧,以玄谈为乐,斋中无所有,惟茶铛药臼,经案绳床而已。退朝之后, 焚香独坐,以禅颂为事。”此时的王维俨然是一僧侣了。 王维青少年时期即拥有文学才华。开元九年(721年) 中进士第,为大乐丞。因故谪济州司仓 参军。后归至长安。开元二十二年(734年)张九龄为中书令。王维被擢为右拾遗。其时作有《献始 兴公》诗,称颂张九龄反对植党营私和滥施爵赏的政治主张,体现了他当时要求有所作为的心情。 二十四年 (736)张九龄罢相。次年贬荆州长史。李林甫任中书令,这是玄宗时期政治由较为清明 到日趋黑暗的转折点。王维对张九龄被贬,感到非常沮丧,但他并未就此退出官场。开元二十五 年,曾奉使赴河西节度副大使崔希逸幕,后又以殿中侍御史知南选,天宝中,王维的官职逐渐升 迁。安史乱前,官至给事中,他一方面对当时的官场感到厌倦和担心,但另一方面却又恋栈怀禄, 不能决然离去。于是随俗浮沉,长期过着半官半 王维在诗歌上的成就是多方面的,无论边塞、山水诗、律诗还是绝句等都有流传人口的佳篇。 他的诗句被苏轼称为“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他确实在描写自然景 物方面,有其独到的造诣。无论是名山大川的壮丽宏伟,或者是边疆关塞的壮阔荒寒,小桥流水 的恬静,都能准确、精炼地塑造出完美无比的鲜活形象,着墨无多,意境高远,诗情与画意完全 融合成为一个整体。 山水田园诗派是盛唐时期的两大诗派之一,这一诗派是陶渊明、谢灵运、谢朓的后继者,这 一诗派的诗人以擅长描绘山水田园风光而著称,在艺术风格上也比较接近,通过描绘幽静的景色, 借以反映其宁静的心境或隐逸的思想,因而被称为“山水田园诗派”。其主要作家是孟浩然、王 维、常健、祖咏、裴迪等人,其中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是王维和孟浩然,也称为“王孟”。
诗佛——王维
诗佛——王维王维(692年-761年,一说699 759),字摩诘,号摩诘居士,祖籍山西祁县,其父迁居于蒲州,遂为河东人。
盛唐山水田园派诗人、画家,外号诗佛,今存诗400余首。
重要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
王维受母亲影响,精通佛学,其字摩诘,是取自佛教的《维摩诘经》。
与孟浩然合称王孟。
诗佛王维的生平王维祖籍祁县,生于蒲州[2]。
开元九年(721年)进士,官大乐丞,随即因为署中伶人舞黄狮子犯禁[3],受了牵连而谪为济州司仓参军。
十四年(726年)调淇上,十六年辞官隐居淇上。
十七年入长安闲居。
二十二年秋赴东都洛阳,献诗张九龄,然后隐居嵩山。
二十三年返东都。
二十四年,在东都任右拾遗,当年冬随玄宗还长安,又为监察御史,二十八年(740年),迁殿中侍御史,是冬,知南选,自长安经襄阳、郢州、夏口至岭南。
隔年北归,过瓦官寺谒璇禅师。
天宝一年(742年),转左补阙。
三年购得宋之问故居蓝田辋川别业。
五年转库部员外郎。
九年春,丁母忧,离朝屏居辋川。
十一年拜吏部郎中。
天宝十五年(756年),安禄山攻占长安,王维被安禄山胁迫作了他的官员。
但是他并不愿意,长期居住于辋川别墅,曾作诗表达了心迹。
当安禄山兵败后,王维本以六等定罪,其弟王缙请削己职以赎兄罪,后来以《凝碧诗》得到了赦免,并任太子中允,加集贤殿学士,后转给事中、尚书右丞,故世称王右丞。
晚年居辋川,过着亦官亦隐的优游生活。
上元初卒[4]。
开元一九年(731年),丧妻不娶,鳏居三十年。
诗佛的诗风王维青年时期有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政治抱负,写成陇西行等一类关于边塞、游侠的诗篇,运用歌行的体裁,描写各方面的题材,具有岑参、高适那种雄浑的气派。
王维后期歌咏山水的作品,真正代表其诗歌艺术。
作品以五言为主如《鸟鸣涧》,描写退隐生活、田园山水,追求清静闲适的精神生活,风格恬静清朴。
王维作品佛道和退隐思想浓厚,政治上的挫折,妻子的去世等,给他造成心灵上的创伤,佛教思想的介入,成为他晚期避世的主导思想。
试论佛教对王维的救赎
空 门 , 其 心 灵 并 未 真 正 逃 离煎 熬 。 但 关键词 : 教 佛 王维 救 赎 文 献标 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0 0—80 (00)4— 7—10 10 752 1 0 9 0 中 图分 类 号 : 9 I9 2
但是这样 做 , 内心又充满 了矛 盾和 痛苦 。正是 这一 切 , 他 使他 接受佛 教 的“ ” , 图用 看“ ” 空 理 企 空 一切 来 消除 内心 的痛 苦 , 获得 精神 上 的安慰 。他是 借 佛 教 的 “ ” 空 理来 排 遣忧 闷。从 此 以后 , 更 潜心 佛 教 。后 李 林 甫 他 为相, 王维 宦海沉 浮 , 加 消沉 , 是必 然结 果 。李 林 甫 在位 十 九年 , 行 的是 一 条 地 地道 道 的“ 我 者 昌 , 更 这 实 顺 逆 我者亡 ” 的路线 , 对依从 于 他的人 大力 提拔 , 以要 职 , 果 有谁 胆敢 与 他作 对 或妨 碍他 , 不顾 一切 的 排 任 如 则 斥之 、 陷害之 , 必置之 死地 而后快 。他 培养 了像 吉温等一 批酷 吏为他 剪 除异 己 , 形成 了一 手遮天 , 断专行 的 独
佛禅 的修习, 王维 自己在诗文 中也经 常谈到 。在 时文及史传 中也都有清楚地记载 , 苑咸《 酬王维》 诗序说 :
“ 王兄 当代诗 匠 , 又精禅 理 。 _ 《 ”2 旧唐 书 ・ 维传 》 :维弟 兄 俱奉 佛 , 常 蔬食 , 茹 荤 血 。 因此 复相顾 。 ( 偶然作》 ”《 之三) 二来 , 儒家济世思想在其生命中一直处于重要地位。
其 《 献兴公 》 :所不卖 公器 , 为苍 生谋 ” 始 云 “ 动 。他 的仕 进 思想 和 “ 生 谋 ” 苍 的观念 至 老 不 变 , 即使 是 他 自己 饱受挫 折之后 , 在政 治上 已无所 求而 遁人 “ 境 ” 时 , 禅 之 还始 终 以献 身社会 而建 功立 业 的儒 家信 条激 励其 它 的人 , 终 为别人 在政 治上 的积 极进 取而 高兴 。 并始 但 王维从小 就受 虔心事 佛 的母 亲及 佞佛 社会 风气 的影 响而 学佛 , 以后 辗转仕 隐 , 求佛 思想 日 牢 固。如 益
王维与佛的渊源
王维与佛的渊源王维是盛唐诗坛上最负盛名的山水田园诗人,是一位被誉为“诗佛”的虔诚奉佛的大诗人。
下面是店铺分享的王维与佛的渊源,一起来看一下吧。
王维与佛的渊源王维,出身于官宦世家,受到良好的传统文化教育和书香的熏染,能诗善画,精通音律,多才多艺。
早年有儒家治世之抱负,中年具道家隐逸之风采,晚年得佛家治心之精髓,很符合古代传统士大夫“入于儒,出于道,逃于佛”的理想人格。
王维晚年沉迷佛法,与早年家庭环境有关。
温柔敦厚的母亲长年诵经奉佛,潜移默化。
其弟王缙是大照禅师的弟子。
浓郁的家庭氛围,深刻影响了王维的思想。
王维信佛还与当时佞佛的社会风气有关。
开元、天宝年间,禅宗大盛。
北宗神秀初到长安,曾受武则天、唐中宗礼遇,安史之乱前兴盛一时。
然而王维信佛,更多地受个人经历的影响。
开元十三年,因伶人舞狮子案受牵连,被贬济州,任司仓参军,后经张九龄擢拔。
张九龄被贬后,李林甫上台,政治日益黑暗。
王维失去了政治依靠,也失去了早年博取功名的雄心,隐逸思想占据主流。
安史之乱中,“禄山陷两都,玄宗出幸,(王)维扈从不及,为贼所得。
维服药取痢,伪称暗疾。
禄山素怜之,遣人迎置洛阳,居于普施寺,迫以伪署。
”乱后,王维在安史之乱期间任职伪署的事被揭发,面临重罪。
其弟王缙自削官职为兄赎罪,王维仅降为太子中允,后终仕尚书右丞,史称“王右丞”,此事对他打击很大。
他是一个洁身自好,忠君爱国的人,如果说张九龄的被贬,已使他对政治失望至极的话,这个一生挥之不去抹之不掉的人生污点,更让他心灰意冷。
为报唐肃宗赫宥之恩,也为了调节内心的痛苦,他把全身心投向了佛教,奉佛参禅。
佛理对王维的影响王维是十分精通佛理的诗人,在他生前,友人就评价他是“当代诗匠,又精禅理”。
禅宗主张“自性自悟”,强调的是修道者通过自性的顿悟理解佛法大义。
这种禅悟与艺术创作中的妙悟,有近似之处。
禅宗思想对于形成王维山水田园诗那种“澄澹精致”,“浑厚闲雅”的独特风格起了积极作用。
禅趣,又叫“禅悦”,是指进入禅定时体验到的那种轻安寂静、闲淡自然的意味,体现了禅宗追求“静心”的宗旨。
浅谈佛教禅宗对王维诗歌的影响
浅谈佛教禅宗对王维诗歌的影响王维是唐代著名诗人,终生信奉佛教,是一名虔诚的佛教徒。
佛教思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他的诗歌创作,尤其是山水田园诗,本文主要谈谈佛教的禅宗思想,进而论述王维信奉佛教禅宗的原因,以及佛教禅宗对王维诗歌的影响。
标签:佛教禅宗;王维;诗歌一、佛教的禅宗思想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发源于印度,由乔达摩·悉达多所创。
东汉时期传入我国。
在不间断的发展中,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逐渐彼此渗透,并最终二者相融合,发展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佛学。
隋唐时代佛学在中国快速生长,是其发展的鼎盛时期,在隋末农民起义失败后,唐朝的统治者汲取隋朝灭亡的教训,为了缓和社会矛盾,巩固自己的政权,以防止农民战争的再起。
同时在思想领域为了缓和儒释道三教之间的矛盾,采取了三教并用的方法,使他们各自发挥自己对社会有用之处。
唐太宗李世民自己并不相信佛教,可他却认为佛教对“治国”有利,并加以扶持。
除唐太宗之外,武则天女皇也利用佛教来为她当皇帝制造舆论,如此等等,这样在李唐王朝的倡导下,佛教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并出现了一大批僧侣贵族,在朝廷的支持下,佛教在社会上更加广泛的流行起来。
在此时期,陆续创立了好几个宗派,有华严宗、天台宗和禅宗等,也是影响最为深远的几个宗派。
中国僧人慧能创造性地建立了禅宗,这在中国佛教史上,是具有开辟性的改革和意义的,印度的佛教与此大有差别,印度的佛教没有禅宗,只有禅学。
禅,梵语为禅那,含义是静思打坐,是印度各宗教共有的修行方法。
佛教也把坐禅作为修行的方法。
他们的这种方法是坐下静虑,使心中无任何杂念,最终达到一种绝对虚静的境界。
禅宗在唐代时期创立,并体现为南北宗。
神秀提倡北宗,主张“渐悟成佛”,他奉行的是印度的禅学,即不断地修炼,甚至是几个世代的修行。
慧能的南宗与此大不相同,它摒弃繁琐的宗教仪式,不要求累世修行和布施财物,不追求念经拜佛,不要求非要有文字,甚至是也不主张坐禅,他强调通过精神的领悟掌握佛教义理,倡导“顿悟”成佛说,“一切皆空”和“佛在心中”的教義。
王维与佛教
结合的高度艺境界。 王右承集》存诗400余首。 有《 , 著名的 《 过香积寺》 “ 写: 不知香积寺, 数里人雪峰。古木无人径, 深
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 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 安禅制毒 龙。” 此诗写得超逸浑成,一气盘旋, “ 灭尽针线之迹”赵殿 ( 成《 王右集注》。 ) 但从结末两句来看, 仍属前期禅宗的思想, “ 毒龙” 妄心, 尚需用“ 安禅” 渐修的手段去“ 制伏” 。 王维在隐居时的许多作品, 充满禅机和佛老思想。 在对 死亡 、 异己力量的隐忍 , 退让 、 调和的背后是对生活深刻的 爱惜, 他早已“ 倦于仕途, 厌于奉制”而所以“ , 沉吟未能去”
于佛禅, 借重于文学的炉砧进行熔冶锻打, 创造了量多特优 的诗歌篇什, 铸就了王维诗歌的独特风格, 山水田园诗到了 王维那里, 形成了中国诗歌史上最为壮丽的奇观。 王维的诗精致巧妙, 颇具禅味, 王维与神会禅师的结识
交游是其创作生涯的重要转披点, 这催动了王维晚期诗风的 形成。 他受神会请托为六祖慧能作碑铭, 其中说到“ 弟子 日 神
会, 遇师于晚景, 闻道于中年” 能禅师碑》, (《 ) 六祖圆寂后, 神 会不惜身命, 躬行高蹈, 于开元二十年在滑台大云寺设无遮 大会, 建立南宗宗旨。 后世学者认为, 神会才是中国佛教真正 建立者, 甚至连中国佛教的经典《 坛经》 也是神会所作。可以 说, 在中国佛教史上, 没有第二个人有这样博大功勋, 永久的 影响。慧能, 神会教义的主要之点即顿悟, 、 之争是 “ “ 顿” 渐” 中国佛教生死枚关的大关目, 顿悟之说确立, 则一切仪式, 念 经念佛, 经典戒律都可视为可废之物, “ 一念相应, 便成正觉” (《 神会语录》 卷一) , 由是“ 不立文字, 教外别传, 直指人心, 见 性成佛” 才成为可能, 抑或使用了“ 文字”那也是诗的别称而 , 已, “ 不死句下”“ , 活泼泼地” 把握生命、 生意方是正觉、 正道, 可以说王维晚岁的诗作均达到了如此胜境, 试看《 鸟鸣涧》 :
古代十大诗人及称号
古代十大诗人及称号(上):
1、诗仙——()
2、诗圣——()
3、诗佛——()
4、诗魔——()
5、诗鬼——()
古代十大诗人及称号(上)答案:
1、诗仙——(李白)诗想象丰富奇特,风格雄浑奔放,色彩绚丽,语言清新自然,被誉为“诗仙”。
2、诗圣——(杜甫)其诗紧密结合时事,思想深厚.境界广阔,人称为“诗圣”。
3、诗佛——(王维)除了有王维诗歌中的佛教意味和王维的宗教倾向之外,也表达了后人对王维在唐代诗坛崇高地位的肯定。
4、诗魔——(白居易)白居易写诗非常刻苦,正如他自己所说:“酒狂又引诗魔发,日午悲吟到日西.”过份的诵读和书写,竟到了口舌生疮、手指成胝的地步.所以人称“诗魔”。
5、诗鬼——(李贺)其诗善于熔铸词采, 驰骋想象,运用神话传说创造出璀璨多彩的鲜明形象,故称其为“诗鬼”。
古代十大诗人及称号(下)
1、诗豪——()
2、诗骨——()
3、诗狂——()
4、诗囚——()
5、诗奴——()
古代十大诗人及称号(下)·答案:
1、诗豪——(刘禹锡)其诗沉稳凝重,格调自然格律粗切,白居易赠他“诗豪”的美誉。
2、诗骨——(陈子昂)其诗词意激昂,风格高峻,大有“汉魏风骨”,被誉为“诗骨”。
3、诗狂——(贺知章)秉性放达,自号“四明狂客”。
因其诗豪放旷放,人称“诗狂”。
4、诗囚——(孟郊)作诗苦心孤诣,惨淡经营,无好问,曾称之为“诗囚”。
5、诗奴——(贾岛)一生以作诗为命,好刻意苦吟,人称其为“诗奴”。
王维生平
王维于武则天长安元年(701年)出生在蒲
州(今山西)。与其小一岁的弟弟王缙 幼年均聪明过人。
王维出生在天下五大望族之一 的太原王氏,他的母亲则出身另一 大望族——博陵崔氏。小的时候王 维读书画画就很刻苦,有的时候还 拿母亲经常读的书来抄。
王维从小就深受母亲崔氏的影响,
他家里的兄弟姐妹都非常爱他们的母亲。
王维在辋川山谷买了一所别墅,亲自设计每一个细节, 他要把这里建成自己心中的世外桃源。
《鸟鸣涧》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使至塞上》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他会在有月亮的晚上弹起古琴,周围的竹子随风发出飒飒的响声:
《竹里馆》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江上赠李龟年》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61岁,王维逝世。 临终时,他从容写信和各位好友告别,然后平静地微笑着离开 了这个世界。
他经历了人世间的大繁华,而后又一无所有。 他放空了自己,身心和大自然融为一体,和整个宇宙融为一体,他达到了 人生最高“境界”。
王维的母亲出生贵族,知书达理, 画得一手好画,气质姿容大约可列入金 陵十二钗,同时笃信佛教。
王维的兄弟们后来都是虔诚的佛教 徒,根本不吃肉,也是因为受了母亲的
影响,“弟兄俱奉佛,居常蔬食,不茹 荤血。”
9岁,父亲王处廉去世。
母亲被迫遣散家奴,变卖家产,除了拜佛念经之外,她还天天 刺绣拿出去卖,补贴家用。王维则每天在家门外摆摊卖他的画, 比他小一岁的弟弟王缙也经常私下帮人写文章赚取稿费。母亲 没有放弃对孩子的教育,每天生活依旧很有规律。
被称为诗佛的诗人是谁
被称为诗佛的诗人是谁被称为诗仙的是李白,诗史的是杜甫,那被称为诗佛的诗人是谁?下面是店铺为你搜集被称为诗佛的诗人是谁,希望对你有帮助!王维简介王维被人称为“诗佛”,因为他将禅意融入到了诗中。
他出生于一个世代信佛的家庭,母亲在其出生前梦到维摩诘菩萨进入了居室,所以为他取名王维,字摩诘。
受到家庭信佛的影响,王维也成为了一名佛教徒,皈依过荷泽神会禅师,天性孝悌,对母亲很孝顺,母亲死后,用自己的住宅改成寺庙,弟弟生病,亲自端上汤药照顾,诵读佛经是他每天必做的事。
王维写的诗,风格自成一体,充满了浓郁的禅味,展现了他的佛学修养。
王维作为盛唐时期成就较高的诗人,跟李杜等人一样,或因名字有别称,或因作品和才华被人冠以特定的名号,以表明他在文坛上的地位。
王维的名号不多,但是都很贴切地概括了他。
王维有摩诘居士和“王右丞”之称,前者源自他的字,后者源自他担任的官职。
王维字摩诘,于公元721年考中进士,由于精通音律,被朝廷委以大乐丞之职,很快因舞黄狮事件被贬到济州赴任司仓参军。
张九龄当上丞相,王维被召回长安担任右拾遗,后担任殿中侍御史、给事中等职,最终官至尚书右丞,故称“王右丞”。
王维与孟浩然合称叫什么王维与孟浩然都是唐朝著名的诗人,他们的诗对后世都产生了极深远的影响力。
同时,他们也都是山水田园诗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世人将他们合称为“王孟”。
王维是唐朝有名的诗人和画家,他的山水田园诗和边塞军旅诗是他主要的著作。
苏轼曾这样评价王维的诗:“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所以,诗与画的完美结合是王维诗作的重要特色。
另外,王维的山水诗情景交融,浑然天成,简单的语句里饱含着浓情。
而且王维还是一个虔诚的佛教徒,在他诗里渗透着深刻的禅意,流动而又空灵。
王维的很多诗都是清冷而幽寂的,仿佛脱离了尘世纷扰,充满了禅意。
而孟浩然未曾入仕,以隐士终身。
他是唐朝山水田园诗派的第一人。
他的诗主要是表达隐居生活的闲情逸致以及羁旅生活的愁思,其诗风清淡而自然。
王维介绍
王维介绍王维(701年-761年),字摩诘,汉族,祖籍山西祁县,盛唐诗人的代表,创造了水墨出水画派,有“诗佛”之称。
开元九年(721年)中进士,任太乐丞。
今存诗400余首。
王维精通佛学,受禅宗影响很大。
佛教有一部《维摩诘经》,是王维名和字的由来。
王维擅书画,亦通音律,多才多艺。
与孟浩然合称“王孟”。
有《王摩洁文集》等行世。
世有“李白是天才,杜甫是地才,王维是人才”之说,后人亦称王维为诗佛,此称谓不仅是言王维诗歌中的佛教意味和王维的宗教倾向,更表达了后人对王维在唐朝诗坛崇高地位的肯定。
王维不仅是公认的诗佛,也是文人画的南山之宗(钱钟书称他为“盛唐画坛第一把交椅”),并且精通音律,善书法,篆的一手好刻印,是少有的全才。
王维诗在其生前以及后世,都享有盛名。
史称其“名盛于开元、天宝间,豪英贵人虚左以迎,宁、薛诸王待若师友”(《新唐书》本传)。
唐代宗曾誉之为“天下文宗”(《答王缙进王维集表诏》)。
杜甫也称他“最传秀句寰区满”(《解闷》十二首之八)。
唐末司空图则赞其“趣味澄复,若清沈之贯达”(《与王驾评诗书》)。
昔人曾誉王维为“诗佛”,并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并提。
以思想内容而言,王维诗远不能与李、杜相提并论;而在艺术方面,王维确有其独特的成就与贡献。
唐刘长卿、大历十才子以至姚合、贾岛等人的诗歌,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到王维影响。
直到清代,王士祯标举神韵,实际上也以其诗为宗尚。
但这派诗歌,往往陶情风景,缺乏社会内容。
诗集特色他是盛唐诗人的代表。
王维长年在京师做官,又多与亲王贵主交接往来,文名盛极一时,被公认为开元、天宝时期的文宗。
他擅长五言诗,又因他精通音乐,故其所作五言诗容易合乐,传播既广,声名亦高。
王维写的近体诗,严守声律,意态豪放,他写的风景诗多是情景并胜。
殷璠评价他的诗说:“维诗辞秀调雅,意新理惬,在泉为珠,着壁成绘,一字一句,皆出常境。
”王维在写诗的技巧上有着很高的成就,但由于他有消极遁世的思想,在其不少诗篇中,含有逃避现实的消极因素。
“诗佛”王维
“诗佛”王维“诗佛”王维王维(701,761)中国唐代诗人,画家。
字摩诘。
祖籍太原祁(今山西祁县),其父迁家蒲州(今山西永济) 。
开元九年(721)进士,因通音律授大乐丞。
40多岁时,先后隐居终南山和辋川,亦官亦隐。
思想日趋消极,佛教信仰日益发展。
安史乱中被俘,被迫做伪官。
乱平,降为太子中允。
后复累迁至给事中,以尚书右丞终,世称王右丞。
王维的大多数山水田园之作,在描绘自然美景的同时,流露出闲居生活中闲逸萧散的情趣。
或静谧恬淡,或气象萧索,或幽寂冷清,表现了诗人对现实漠不关心甚至禅学寂灭的思想情绪。
加之艺术技巧很高,颇为后人所推崇。
他的应制诗、唱和诗及宣扬佛理的诗,偶有名篇佳句,多不足取。
王维生前及后世均享有盛名,有“天下文宗”、“诗佛”的美称。
对后人影响很大。
以禅入诗,为唐诗注入特有禅趣的王维(七?一至七六一,一作六九八至七五九),出生时,他的母亲梦见维摩诘进入室中,故取字号“摩诘”。
开元九年(七二一),举中进士。
张九龄为宰相时,擢升他为右拾遗,不久转任监察御史;一直到他辞官退朝之前,官拜至尚书右丞,当时的人尊称他为“王右丞”。
归隐后,时常与高僧共游,又和处士裴迪等日谈经典,兴趣浓厚,不觉疲乏。
曾经皈依荷泽神会禅师,从之参禅。
他是唐代著名的诗人、画家、书法家,兼通音乐。
当时有被推崇的诗仙李白、诗圣杜甫,而王维则被称为“诗佛”,三人在盛唐诗坛上多有建树,可说是居三足鼎立的重要地位。
王维早年就信仰佛教,曾“十年座下,俯伏受教”于道光法师。
他一生习禅,与南、北二系的禅师均有交往,先受北宗神秀一系禅学思想的薰陶,又受南宗荷泽一系禅学思想的影响。
他的母亲崔氏曾“师事大照禅师三十余岁,褐衣蔬食,持戒安禅,乐住山林,志求寂静”,大照禅师就是神秀的高足普寂。
王维并写有《为舜闍黎谢御题大通大照和尚塔额表》、《谒璇上人并序》、《过福禅师兰若》等,大通就是神秀的諡号,璇上人就是瓦官寺的道璇,出于神秀门下,福禅师就是受神秀亲传,与普寂同门的义福或惠福,可见王维与北宗禅师有密切的接触交往。
王维咏佛诗文集
王维咏佛诗文集王维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也是一位信佛者。
他的诗歌中常常表达着对佛教思想的尊重与信仰,以此反映出他的心灵境界。
以下是王维咏佛的诗文集。
《塔经》古塔高耸入云空,香烟袅袅草木中。
远望都城眉黛间,此间夙愿谩忘忧。
《赠僧》相期翠微寺,一听清莲响。
半生修行处,独立白云上。
《入行堂上禅和赠悠然》乃知禅道本无文,竹影穿簷在眼前。
一叶珍馐腹中足,灵源常在忽难得。
休言所见非常境,示汝元是言犹新。
赠卿悠然天地外,披草对月多清晖。
《送宏嵩扈赴新安宜卧维山途中入寺感怀一绝》行人到此盘山路,屈指从前此已孤。
万事自知人不问,莲花才合出池徐。
《和戎昭上人日处》夜静山寺钟三声,悠悠九月如霜清。
安排静室常依旧,梦见林泉自在情。
《酬僧智通》万事今已归无有,一身犹自负禅机。
云来雨往江山在,坐看红叶落空枝。
《新晋县南西华严峰寺塔影》青松影里紫霞明,古刹高耸凝碧空。
天上佛今无住处,念起西天万里东。
《观绝壁佛》绝壁孤云影,空广欲何投?少林无限景,天赐此奇沟。
坐来已有时,长缨拂石秋。
应忆旧禅客,笙箫极寂流。
《赋得三皈依》百生荣旦大忏完,圣主旗开希庙空。
无点无尘清复净,寻常混浊谔谔中。
禅心不用逢净土,佛语徒当识真宗。
道德山前玉壶见,偶然三皈即如同。
王维资料
王维王维(701年-761年),字摩诘(mójié),唐代诗人、画家。
祖籍太原祁(今山西祁县),其父迁家蒲州(在今山西永济),遂为蒲人。
他官终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
有《王右丞集》。
人称诗佛,名字合之为维摩诘,维摩诘乃是佛教中一个在家的大乘佛教的居士,是著名的在家菩萨,意译以洁净、没有染污而著称的人。
可见王维的名字中已与佛教结下了不解之缘。
王维出生在一个虔诚的佛教徒的家庭里,其晚年更是过着僧侣般的生活。
退朝之后,焚香独坐,以禅颂为事。
”此时的王维俨然是一僧侣了。
诗坛上开宗立派的大师他的诗句被苏轼称为“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王维诗现存不满400首。
有《王右丞集》。
其中最能代表其创作特色的是描绘山水田园等自然风景及歌咏隐居生活的诗篇。
王维描绘自然风景的高度成就,使他在盛唐诗坛独树一帜,成为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
他继承和发展了谢灵运开创的写作山水诗的传统,对陶渊明田园诗的清新自然也有所吸取,使山水田园诗的成就达到了一个高峰,因而在中国诗歌史上占有重要的位置。
与孟浩然并称,是唐代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
王维山水诗在前人的基础上踵事增华,学陶之自然浑成,取谢之细丽精工。
加之王维有高度的文学、绘画和音乐修养,因此,王维一生创作了许多不朽的诗作,成为诗坛上开宗立派的大师。
此乃其山水诗形成的文学基础。
纵观王维的一生,大约可以四十岁为界,划分为前后两期,前期仕途顺利,政治热情高涨,充满济世之志。
并写下了很多咏政诗,边塞诗,风格也较为热烈豪放。
四十岁后,随着李林甫执政,唐代政治逐渐走向腐败,他的政治热情受到压抑,逐步走上一条回避政治斗争,追求的闲适的生活道路。
他先是在终南山、蓝田、辋川等地隐居,身为官吏,却全身远祸于林下。
期间创作了许多优美的山水田园诗。
此乃其山水诗。
创作的社会基础和思想基础。
作品风格关键词:1.绘影绘形,有写意传神、形神兼备之妙。
王维写佛的诗及其禅意诗精选
佛教自西汉末年传入我国后,经过魏晋南北朝的广泛传播,到了唐代,便正式走向独立开展的阶段,佛教的影响普及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寺院经济蓬勃开展,具有不同特点的中国佛教八大宗派,都在这个时期相继形成。
源远流长的中国古代文学,进入唐朝,开展到了一个全面繁荣的新顶峰,整个文坛出现了自春秋战国以来所未有的百花齐放,万紫千红的局面。
尤其是诗歌的开展,更到达了高度成熟的黄金时代。
顺应这一历史因缘,王维这位精通禅学,擅长诗歌,首创泼墨山水画,熟谙音律的艺术巨匠出现了。
据?旧唐书·王维传?记载,王维字摩诘,武那么天长安元年(701)诞生于今山西省祁县。
其父王处廉,后迁居蒲州,遂为河东(今山西省永济县)人。
王维幼年聪颖过人,九岁知属辞。
其弟王缙,官至丞相。
王处廉去世较早。
其母崔氏,是一个虔诚的佛教徒。
王维成名后,在?请施庄为寺表?中写道:“故博陵县(今河北省蠡县南)君崔氏,师事大照禅师三十余岁,褐衣蔬食,持戒安禅,乐住山林,志求寂静。
〞大照禅师即普寂,为禅宗北派祖师神秀(约606-706)的大弟子。
神秀示灭后,其法众即由普寂统领。
?宋高僧传?记述:开元十三年(725)即王维二十四岁时,普寂由洛阳移居长安,“王公大人,竞来礼谒〞。
崔氏得拜这样一个高僧为师,守戒习禅三十多年,自然是一个颇有修养的居士了。
生长在佛教气氛如此浓厚的家庭,在母亲的影响下,王维和王缙“弟兄俱奉佛,居常蔬食,不菇荤血。
〞(?旧唐书·王维传?) 开元九年(721),二十岁的王维进士及第,授官大乐丞。
后因伶人舞黄狮子事,贬为济州(今山东省茌平县)司库参军。
约在开元二十一年(733)回到长安,得到丞相张九龄的提拔,任右拾遗,累迁监察御史、吏部朗中、给事中等官职。
所以说王维青壮年时期也曾积极从政,对张九龄“不卖公器,动为苍生谋〞(王维?献始兴公?)的贤明政治,表示了明显的支持。
开元二十五年(737),张九龄为奸相李林甫所陷害,被罢相,贬官荆州。
被称为诗佛的诗人是谁
被称为诗佛的诗人是谁被称为诗仙的是李白,诗史的是杜甫,那被称为诗佛的诗人是谁?下面是为你搜集被称为诗佛的诗人是谁,希望对你有帮助!王维被人称为“诗佛”,因为他将禅意融入到了诗中。
他出生于一个世代信佛的家庭,母亲在其出生前梦到维摩诘菩萨进入了居室,所以为他取名王维,字摩诘。
受到家庭信佛的影响,王维也成为了一名佛教徒,皈依过荷泽神会禅师,天性孝悌,对母亲很孝顺,母亲死后,用自己的住宅改成寺庙,弟弟生病,亲自端上汤药照顾,诵读佛经是他每天必做的事。
王维写的诗,风格自成一体,充满了浓郁的禅味,展现了他的佛学修养。
王维作为盛唐时期成就较高的诗人,跟李杜等人一样,或因名字有别称,或因作品和才华被人冠以特定的名号,以表明他在文坛上的地位。
王维的名号不多,但是都很贴切地概括了他。
王维有摩诘居士和“王右丞”之称,前者源自他的字,后者源自他担任的官职。
王维字摩诘,于公元721年考中进士,由于精通音律,被朝廷委以大乐丞之职,很快因舞黄狮事件被贬到济州赴任司仓参军。
张九龄当上丞相,王维被召回长安担任右拾遗,后担任殿中侍御史、给事中等职,最终官至尚书右丞,故称“王右丞”。
王维与孟浩然合称叫什么王维与孟浩然都是唐朝著名的诗人,他们的诗对后世都产生了极深远的影响力。
同时,他们也都是山水田园诗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世人将他们合称为“王孟”。
王维是唐朝有名的诗人和画家,他的山水田园诗和边塞军旅诗是他主要的著作。
苏轼曾这样评价王维的诗:“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所以,诗与画的完美结合是王维诗作的重要特色。
另外,王维的山水诗情景交融,浑然天成,简单的语句里饱含着浓情。
而且王维还是一个虔诚的佛教徒,在他诗里渗透着深刻的禅意,流动而又空灵。
王维的很多诗都是清冷而幽寂的,仿佛脱离了尘世纷扰,充满了禅意。
而孟浩然未曾入仕,以隐士终身。
他是唐朝山水田园诗派的第一人。
他的诗主要是表达隐居生活的闲情逸致以及羁旅生活的愁思,其诗风清淡而自然。
王维与佛教文化的关联
王维与佛教文化的关联概述王维是唐代著名诗人,他的作品以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内心情感为主要特点。
然而,在他的诗作中也能看到明显的佛教文化影响。
本文将探讨王维与佛教文化之间的关联,并分析其在王维诗歌中的具体体现。
佛教对王维创作风格的影响1. 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和描绘王维在他的诗作中经常描绘各种自然景色,如山水、花草等。
这些描写鲜明而生动,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
这一特点与佛教中注重观察和领悟自然之美的精神相符合。
王维通过借鉴佛教思想,将自然景色与人类情感融为一体,使读者产生启迪和冥想。
2. 内心宁静与超脱尘世之境界王维创作中常常表达对世俗繁忙生活状态的厌倦和追求内心宁静的期待。
这种追求与佛教中追求超脱尘世境界的思想相契合。
王维在他的诗作中通常表达了对于人间烦忧的抵触,借佛教观念描绘了一片宁静、超脱物欲的世界。
3. 人生哲理与修行道路佛教倡导修行和智慧开悟,这种修行之道也影响了王维的创作。
他在诗作中经常探讨生命和存在的意义,引发读者对于人生、时间和空间等问题的思考。
王维通过对佛教思想的反复体悟,将这些哲学问题融入到他的诗歌创作中,并向读者提出了具有启发性的问题。
具体案例分析1. 《登鹳雀楼》这首诗以王维亲临南京秣陵江边登高眺望为背景,描述了广阔壮丽景色,并融入个人情感色彩。
从佛教角度来看,此诗展示了作者超越尘俗纷扰、投身自然与心灵解放之境地。
2. 《送别》该诗描述了王维与友人离别的场景。
通过诗人目送友人艇辞去的情景描写,表达了对生命流逝和分别的思考。
从佛教视角来看,这首诗揭示了众生无常性质以及对于离别与死亡真谛的关注。
3. 《相思》这首诗表现了作者在异地怀念爱侣的心情,并以山水自然作为借喻。
从佛教智慧来看,此诗将相思之情融入大千世界之中,彰显出作者对于人际关系中烦恼、迷失与解脱的思索。
结论王维的诗歌创作受到了佛教文化的深刻影响,在其作品中体现出对自然景色、内心宁静、修行道路等方面的追求。
通过对王维及其部分代表作进行具体案例分析,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王维与佛教文化之间的关联,并感受到他们共同追求智慧开悟和超凡脱俗之境界。
王维诗歌中的佛性观
王维诗歌中的佛性观佛教是在两汉之际传入我国,到了南北朝时期得以弘扬,至唐代到达鼎盛时期。
这种佛教文化的蓬勃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潜移默化地影响了唐代文人的创作。
体味王维诗歌中的佛性观,首先要了解王维的生长环境。
王维的名、字合之为维摩诘。
维摩诘梵文音译为维摩罗诘、毗摩罗诘,略称维摩或维摩诘。
维摩诘,意译为净名、无垢尘,意思是以洁净、没有染污而著称的人。
佛教中用来指在家的大乘佛教的居士、著名的在家菩萨。
这是因为王维的母亲崔氏就是信佛之人,家庭中的浓厚佛教气氛必然会感染青年时的王维。
其弟王缙亦信佛。
王维生活的时代社会上崇佛、佞佛风气浓厚,文人士大夫多习佛、好佛。
禅宗,尤其是南宗禅的兴起,契合了文人士大夫们的人生观和生活情趣,也与老庄自然无为、退隐适意的人生哲学趋于一致,因此受到文人士大夫的普遍推崇。
“外服儒风,内修梵行”在当时文坛上相当流行。
其次,还需要了解王维的仕途经历。
王维在开元九年(721),进士擢第为太乐丞。
同年秋因太乐署中伶人舞黄狮子事件受到牵连,贬为济州司马参军。
开元十四年(729),自济州离任到淇上做官,不久便弃官隐居。
约为开元十七年(729),跟从荐福寺道光禅师学佛。
后受张九龄引荐为右拾遗,因张九龄被排挤而被贬谪为荆州长史。
后几经各地为官,起起落落,终于开元二十九年春辞官隐于终南。
因此可以看出王维在遭遇挫折时总是退避回内心世界,佛教禅门便成为其精神寄托之地。
也是这些仕途上的坎坷和精神打击使王维一步步走上一条奉佛人世的道路。
一、空无观――人空法空人空法空的佛性观。
空,是佛教中的一种基本思想。
可以分为人空和法空。
“人空”的反面,就是“人我”,即人类自身的偏执,认为能主宰一切。
“法空”,就是万事万物皆是虚空,没有实体存在。
但是人不能清楚地认识这一点,执著于“人我”、“法我”,认为众生不空,万法实有,过分偏执,从而造就种种障业,产生痛苦。
《胡居士卧病遗米因赠》首句提到的“四大”,是小乘佛教所说造成一切色法的基本元素。
王维的介绍
王维的介绍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号摩诘居士,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
唐朝著名诗人、画家,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有“诗佛”之称。
王维是开元十九年(731)的状元。
通过官方收集文物的权利,监督建议,河西我们的法官。
唐玄宗天宝年间,王维拜吏部郎中,赐职。
安禄山攻占长安时,被迫接受假帖。
长安收复后,被指授太子钟云。
王维参加禅宗,学习庄心道,精通诗、书、画、乐等。
他以开元、天宝诗著称,对山水田园赞不绝口。
后人推他为南宗山水画始祖。
人物生平:王维,武则天长安元年(701)生于周浦(今郓城永济市)。
王维才华早显,与其小一岁的弟弟王缙幼年均聪明过人。
十五岁时去京城应试,由于他能写一手好诗,工于书画,而且还有音乐天赋,所以少年王维一至京城便立即成为京城王公贵族的宠儿。
有关他在音乐上的天赋,《唐国史补》曾有这样一段故事:一次,一个人弄到一幅奏乐图,但不知为何题名。
王维见后回答说:“这是《霓裳羽衣曲》的第三叠第一拍。
”请来乐师演奏,果然分毫不差(根据沈括《梦溪笔谈》卷十七“书画”的考证,《霓裳羽衣曲》第三叠并没有拍,是散曲,白居易的句子“中序擘騞初入拍”也可以说明这一点。
沈括精通音律,其言可信。
王维工于音律,是正史所载之事,但这个故事却是编造的)。
唐玄宗十九年(731),王维为状元。
任乐成因参与舞黄狮被降职济州司库参军。
开元二十三年(735),张九龄上台,王维升任为右收舍利。
开元二十四年(736),调任监察御史。
之后奉命填塞,在凉州河西任祭幕判官。
做官后,王维利用官僚生活的闲暇,在北京南蓝天山脚下建了一座别墅,修养身心。
这座别墅的主人是初唐诗人宋·文志。
这是一个非常广阔的地方,有山,有湖,有树林,有山谷,还有一些房子散布其中。
王维和他的密友过着悠闲的生活,过着半仕半隐的生活。
天宝十四年(755),安史之乱爆发。
至德元载(756年),长安被叛军攻陷,王维被捕后被迫出任伪职。
诗人王维介绍精选
王维是唐朝诗人、画家,字摩诘,号摩诘居士。
出身河东王氏,开元十九年〔731年〕,王维状元及第。
王维之所以被世人称之为“王右丞〞,是因为王维官至尚书右丞。
而“诗佛〞之称,那么是因为王维的诗中皆是禅意,王维在仕途上的不如意,使他一心向佛,以佛为情感寄托,从而摆脱俗世的烦恼。
王维所处的时代,佛教已经盛行,而在王维早年的时候,就已经信奉佛教了。
王维虽然对官场的生活感到厌倦,但又恋栈怀禄,不能下定决心离去,所以王维一直都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
随着政局越来越动乱,王维自身也受到了一系列的打击,使得他逐渐消沉,彻底一心向佛。
在晚年的时候,他隐居于辋川,于道友互相往来,写下了大量的山水田园诗。
而王维的诗中,蕴含了大量的佛教的哲理。
他对佛理已经有了深刻的理解,在不经意间就已经将佛理与诗句结合在了一起。
在王维的诗中,往往渗透着禅意,似乎已经远离了尘世,不沾染俗世的尘烟。
所以,在王维的山水诗中,描写的自然之景也已经超越了一般的美,而是融入到宗教中去。
王维字摩诘,王维对佛教的虔诚,从此处就可以看出来,佛理已经影响了王维对生活、对政治的看法与态度。
佛已经左右了王维的思想,完全融入到王维的生活中去了。
王维的诗类型题材多样,但成就最高也最让人津津乐道的还是王维的山水田园诗,提到王维的山水田园诗便让人不禁联想到一幅幅清新秀丽的画卷。
正如苏轼所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
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王维生活在盛唐时期,在这样一个繁荣开放的时期尤其是艺术上很是辉煌灿烂,加之自身的努力,使得王维不仅在诗歌上造诣很高而且对绘画、音乐、书法也非常精通并取得了很高成就,他在其?偶然作?中就曾说过“宿世谬词客,前身应画师。
不能舍余习,偶被世人知。
〞正因为王维对画如此精通,所以其诗才美如画,让人陶醉。
王维诗中中画意王维诗中绘画技巧王维诗画的相融王维的诗中通常运用了多种绘画手段和技巧。
首先,王维山水诗的景物描写中十分注意构图,“清代蒋骥在?山水诀?中说:‘山水章法如作文之开合,先从大处定局,开合清楚,中间细碎处,点缀而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王维虽然没有真正的从始至终归隐山林,只
是到了晚年才过上了向往已久的自由生活。
虽然它也没有出家。但是他的一生所作所为 都遵循佛教的那种随心自由,他的情绪始终 是平和恬淡的,心中一派宁静,认为万事万 物都会生机无限。心中一切皆空,不会因为 外在环境影响自己的心情。一切任其自然, 一切都不放在心上。这种生活态度和禅宗宣
当时武则天召见慧能进京讲学,慧能都没接受召见。在当 时社会,这种氛围很浓烈。诗人也特别接纳和关注佛教, 并且与禅僧谈诗论道。在他们的言谈举止中体现了浓重的 宗教色彩。
王维佛学修养很高,王
维的母亲就是佛教的信
徒。他是一个特别虔诚 的佛教信徒,他把很多 对于佛家的行为和心中 所想都放到他的诗歌创
作中《终南别业》就是
扬的随缘不谋而合。
具有浓重的禅宗色彩的 代表。
《终南别业》这首诗是王维刚隐居在终南山时 所作。王维受母亲的影响,从小对佛教很熟悉,
这种环境也对他喜好静的性格产生了很大影响,
王维妻子很早就过世了,所以对于这种喧嚣的 尘世他是很排斥的。 诗人将诗中的“中岁”和“晚年”作对比,王维中年时期就 渴望隐居,而到了晚年愿望才得以实现。隐居以前是一种漫
兴致来了去看水,但却走到了水的尽头,这本来是件悲伤 的事,但是佛教中的四大皆空那种思想,世界上的一切都 是空虚的,既然看不到水,那就坐下看云起吧,只要心中 一切宁静平和 万事万物都会有生机。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偶然间遇到一个老乡亲,与他谈 笑聊天每每忘了回家。一切任其自然,一切都不放在心上,无 思无虑,无牵无挂。这种生活态度正是佛教所倡行的随缘。
佛教 -------王维
学号:20130101379 班级:语教1308班 姓名:周慧
终南别业
王维Βιβλιοθήκη 中岁颇好道, 晚家南山陲。 兴来每独往, 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 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 谈笑无还期。
王维是唐朝诗人。唐朝时期,由于国家繁荣 社会安定,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佛教也 受到了上至帝王下至百姓的接纳和关注。佛 教的地位得到了空前的提高。
长的等待,而隐居以后这种心想事成使得王维心情畅快。诗
里“中岁颇好道”的“道”指的应该就是佛家思想。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兴趣来了就独 自出去走走,这种随心的佛家态度不求别人懂 ,自己知道其中的乐趣就足够了。表现了作者
“彻悟后没有杂念的人生态度”和禅悟体验带
给诗人无限的快意。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这是诗人在山中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