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密度对夏玉米穗位叶片解剖结构的影响
不同种植密度对玉米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不同种植密度对玉米生长和产量的影响作者:赵品来源:《河南农业·综合版》2024年第05期农业是人类社会的基础产业,它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经济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社会的稳定。
河南省作为一个农业大省,拥有丰富的农业资源和巨大的发展潜力。
在农业生产中,玉米作为一种重要的农作物,其用途广泛,既可作为食品,又可作为动物饲料,工业原料。
因此,提高玉米的产量对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农业生产中,根据玉米品种特性,土壤地力,水肥灌溉条件及气候条件等确定合理的种植密度是影响玉米生长和产量的重要因素。
一、种植密度对玉米生理特性和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玉米的生理特性和产量构成因素是影响玉米生长和产量的重要方面。
在农业生产中,种植密度可以影响玉米的生理特性和产量构成因素,从而影响玉米的生长发育和产量。
(一)种植密度对玉米养分吸收的影响玉米种植密度过大,植株土壤养分的吸收量也会增加。
这是因为高种植密度可以增加单位面积内的玉米植株数量,从而增加了植株对养分的需求和吸收量。
但是,当种植密度过高时,玉米植株之间养分竞争加剧,导致养分吸收效率下降,反而影响玉米的生长和产量。
(二)种植密度对玉米的光合作用影响玉米适当提高种植密度可以增加单位面积内的叶面积,提高玉米植株的光合作用效率。
但是,过高的种植密度会导致玉米植株之间相互遮光,影响光合作用。
另外,种植密度过高还会影响植株的光照时间和强度,进而影响光合作用产物的形成和分配。
(三)种植密度对玉米的细胞分裂等生理过程的影响细胞分裂是玉米植株生长发育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而种植密度可以影响细胞分裂的速率和方向,从而影响玉米的生长和发育。
过高的种植密度会导致细胞分裂受阻,影响玉米植株的生长和发育,导致玉米产量下降。
(四)种植密度对玉米的生理特性和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在农业生产中,种植密度对玉米的生理特性和产量构成因素具有显著的影响。
选择合适的种植密度可以促进玉米的养分吸收、光合作用和细胞分裂等生理过程,从而进一步提高玉米的产量和质量。
种植密度对不同品种鲜食玉米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
本试验以鲜食水果玉米为试验材料,采用田间试验的方法,通过在三个不同密度,分别为:3.5万株·hm-2(B1)、4.5万株·hm-2(B2)、5.5万株·hm-2(B3)下种植探究对鲜食玉米万糯8号、雪甜7401不同农艺性状的影响。
分别进行以下处理:将万糯8号编码为A1,将雪甜7401编码为A2,设置三种密度种植,采用随机区组试验。
对各试验组成熟期鲜食玉米植株进行株高、成株叶片数、叶长、叶宽、茎粗、叶绿素含量及产量等农艺性状指标进行了测定与分析。
其目的是探究种植密度对不同品种鲜食玉米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同时根据理论依据及试验数据,确定不同品种鲜食玉米最佳种植密度,进而达成试验目的。
鲜食玉米是一种具有独特香味和口感的新品种,也被称为“水果玉米”。
与一般的玉米相比,其口感更甜、软、香、味美,在市场营销等方面更具有竞争力。
鲜食玉米从品质上分为甜玉米、超甜玉米、甜糯玉米几大类,从籽粒颜色可以分为黑色、紫色、白色、黄色等。
目前,在国内外市场中鲜食玉米都具有非常好的市场前景。
鲜食玉米是在乳熟期采收,并像水果、蔬菜一样食用其鲜嫩果穗的一类特用玉米。
鲜食玉米具有营养价值高的特点,在鲜食玉米营养成分中含有一种神奇物质———谷胱甘肽,在某些程度上,谷胱甘肽能够预防人体内癌细胞的产生,所以大家经常将谷胱甘肽认为是抗癌物质。
鲜食玉米是一种节水作物,可以节省大量的水资源,这也是国家提倡的节水农业政策。
本试验采用不同种植密度的方法,从生育期、植株果穗性状、产量等方面分析了不同品种鲜食玉米的适宜种植密度,为鲜食玉米优质生产提供科学依据,同时提高单位面积果穗产出数量,增加种植户和加工企业收益。
一、材料与方法1、试验地选择试验从2022年5月至2022年8月开展,此试验地地理坐标为东经123°45’北纬41°63’之间,该试验区地平均海拔较低,无霜期较短,且气候适宜,适合鲜食玉米种植。
不同密度对夏玉米郑单958产量的影响
摘 要:响水县常年种植夏玉米 12 667hm2,是主要的饲料作物,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试验重点探讨夏播玉米
郑单 958 在本地区的适宜种植密度,旨在为以后种植该品种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通过小区比较试验和方差
统计分析,郑单 958 夏播不同密度对产量的影响有明显差异,4 500 株/667m2的产量显著高于 5 500 株/667m2
同一水稻品种,控失性复合肥由于控释放,前期影响分
蘖,而常规肥料更有利于促进较多的有效分蘖。
表 2 茎蘖动态调查(万/667m2)
处理
日期(月/日)
6/20 6/25 6/30 7/5 7/10 7/15 7/20 7/25 7/30 8/5
对照区 6.4 8.9 13.3 18.7 20.2 21.6 24.4 22.1 20.2 17.8
表 1 不同密度玉米生育期
处理
播种期 出苗期 抽雄期 吐丝期 成熟期 全生育 (月/日) (月/日) (月/日) (月/日) (月/日) 期(d)
1
6/19 6/30 8/12 8/15 10/9 112
2
6/19 6/30 8/12 8/15 10/9 112
3
6/19 6/30 8/12 8/15 10/9 112
的产量;4 000 株/667m2 和 5 000 株/667m2 的产量均好于 5 500 株/667m2 的产量,相互间有差异但不显著;4
500 株/667m2的产量好于 4 000 株/667m2和 5 000 株/667m2的产量,相互间有差异但不显著。结合不同密度对各
生育期生长和产量结构的影响状况,试验表明郑单958在该地区夏播适宜种植密度为4 500~5 000株/667m2。
种植密度对玉米新品种全玉1233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玉米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也是重要的工业原料及畜牧业饲料作物。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生物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世界范围的能源危机越来越严重,玉米逐渐成为不可缺少的重要战略物资之一,市场上对玉米的需求逐年增加[1]。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玉米等作物的种植面积逐渐减少。
在此背景下,为了满足社会发展对玉米的需求,需要在提高玉米产量方面加大研究力度,玉米产量的增加可通过优选高产稳产品种、增加种植密度等途径来实现[2]。
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积极在玉米生产中优选高产、耐肥、抗倒伏能力强、耐密植的品种,开展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改善灌溉条件、科学耕作,提高病虫害防治的科学水平,增加种植密度,成为各地玉米增产的关键措施之一,是未来玉米种植的大势所趋。
全玉1233由安徽荃银高科种业股份有限公司选育而成,为夏播杂交玉米品种,中熟,品种来源为533×512,于2016年通过安徽审定(编号为皖玉2016001)。
该品种茎秆粗壮,为半紧凑株形,籽粒为马齿形,个体较大。
近几年,该品种在阜南县推广种植,为了明确其在当地的最佳种植密度,设置了不同的种植密度,比较了不同种植密度下全玉1233玉米品种的主要农艺性状、产量、抗性水平等方面的变化情况,以期为进一步推广全玉1233品种、提高种植效益提供参考。
1材料与方法1.1试验地概况试验地安排在阜南县农业科学研究所试验田内进行,土壤类型为砂姜黑土,肥力水平中等偏上,有良好的排灌条件;前茬作物为小麦,产量水平在8250kg/hm 2左右;前茬小麦收获后进行整地、增墒、播种。
1.2供试材料供试玉米品种为全玉1233,由安徽荃银高科种业股份有限公司提供;玉米种植中需要的肥料、机械等,均来源于当地市售。
1.3试验设计试验共设置5个种植密度处理,分别为6.00万、6.75万、7.50万、8.25万、9.00万株/hm 2。
每个处理2次重复,每个小区面积约60m 2,种植10行,行长为10m ,行距为50cm [3]。
玉米种植密度对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玉米种植密度对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摘要:通过提高种植密度来增加玉米产量的想法已为大多数育种者所接受。
实践证明,增加人口密度是提高玉米单产的有效途径之一。
但是,种群密度的增加将对玉米产生许多不利影响,例如降低抗倒伏性、增加空茎比、增加秃顶生长、增加株高和穗位置、降低谷粒重量和粒重以及其他质量特征。
以代表性的玉米单交种为材料,根据生产实践设计不同的种植密度,以及不同种植密度对关键农业特性和玉米产量的影响,为选择玉米品种和高产栽培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玉米种植密度;产量和品质;提升策略引言:在我国的农业耕作体系中,玉米是我国重要粮食来源,也是国家战略粮食储备的重要资源,因此有效提高玉米产量对我国粮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此基础上,有必要分析各种种植密度和品种,调查其对玉米产量和性状的影响,在试验和分析过程中采用科学方法,并对问题株高进行深入讨论,讨论茎长和空心率高的因素,探索科学的玉米种植策略,增加玉米的产量,并确保我国的粮食供应和粮食安全。
1种植密度对玉米产量以及品质的影响1.1种植密度对玉米产量的影响玉米的种植密度对玉米产量的影响较大,从某种意义上说,玉米的种植密度决定了玉米的产量。
相较于其他类型的农作物而言,玉米对于种植密度有着严格的要求。
在科学种植密度阈值下所种植的玉米种子,其产量可以达到相应标准,甚至超出预计数值。
在种植前期,种植者需根据实际需求设定种植密度,单位面积内玉米苗数应控制在科学密度阈值内,确保不会出现种植密度过大或过小的问题。
如果玉米的种植密度过大,个体生长情况会与整体生长情况产生一定的矛盾,因为如果种植间距较小,每个玉米所能吸收的土壤、光照、水分等因素都会有所下降,最后的成穗率会降低。
当玉米种植密度过大时,玉米无法抵御自然因素的影响,产量也会随之下降,如果遭遇极端天气,会给种植者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
1.2种植密度对玉米质量的影响对于玉米种植者而言,种植密度不仅影响玉米产量,也会影响玉米质量。
不同种植密度对夏玉米产量的影响
目前 , 在 玉 米 生产 中 , 存在 种植 密度 过 高 、 过 低 的 问题 ,
成 为 制约 玉 米 生产 的主要 瓶 颈[ 。 为进 一 步 促进 玉 米 的发
m) 。 采取 等 行 距 种 植 , 行距 6 0 c m, 株距分别 为 3 2、 2 8 、 2 5 、
2 2 、 2 0 c m, 小区 间距 为 1 m, 四周设 1 . 5 m保护 行 。
下小雨 , 6月 2 9曰夏玉 米 出苗 。 7月 1 2日间定苗 , 追施 尿 素
1 5 0 k m ; 7月 1 5 日、 8月 2 5日分别 喷施 除草 剂 、 人 工除草 1 次, 8月 2 5日叶面 喷 施氧化 乐果防 治玉米 螟 : 7月 2 8日追施
尿素 3 0 0k g / h m 。
2 . 3 不 同 种 植 密 度 对 玉 米 产 量 的 影 响
表 2 玉 米 不 同 种 植 密 度 试 验 产 量 统 计
从表 2可 以看 出 , 以处理 D的产量最 高 , 平均单 产 8 6 3 0 k m , 分 别 比 处 理 C增 产 3 6 5 k g / h m ̄ , 增幅 4 . 4 2 %; 比C K 增产 8 6 0 . 0k g / h m , 增幅 1 1 . 0 7 %; 比处理 B增 产 1 4 6 0k g , h m , 增幅 2 0 . 3 6 %; 比 处 理 A增 产 1 4 8 5 k g / h m , 增幅 2 0 . 7 8 %; 除 和处理 C差 异不显 著外 , 与处 理 A、 B 、 C K均达 到显 著或极 显 著水平 。 产量 位居 第 2位 的是处理 C, 平 均单产 8 2 6 5 k 蜀 / l l m , 分别 比 C K增产 4 9 5 k m , 增幅 6 . 3 7 %; 比处 理 B增 产 1 0 9 5 k g / h m , 增幅 1 5 . 2 7 %; 比处理 A 增产 1 1 2 0 k g / h m , 增 幅 1 5 . 6 8 %; C K位 居 第 3位 , 分 别 比处 理 B和处 理 A增 产 6 0 0 、
种植密度对玉米产量及经济效应的影响
种植密度对玉米产量及经济效应的影响玉米是世界上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 在农业生产中,适宜的种植密度可以有效地提高玉米产量,并且对经济效益也具有重大的影响。
我们通过该文档来探讨种植密度对玉米产量及经济效应的影响。
一、种植密度的概念和作用种植密度指在一定面积内,种植的作物株数,它是影响玉米产量和经济效应的重要因素之一。
种植密度的大小直接影响到作物的亩产量,过于密集的种植会导致作物竞争土壤、水分和养分的情况加重,从而导致单株产量的下降。
而过于稀疏的种植则会浪费土地资源,使单位面积的产量较低,降低了作物的经济效益。
因此,对于不同地域、不同类型的玉米,选择适宜的种植密度是十分重要的。
二、种植密度对玉米产量的影响玉米产量与种植密度之间具有一定的技术关系,对于不同种类的玉米,选择适宜的种植密度将能够有效地提高其亩产量。
下面我们从两个方面来说明种植密度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1、不同种类的玉米适宜的种植密度不同由于玉米的种类、生长环境和栽培管理等因素影响,不同种类的玉米适宜的种植密度不同。
例如,对于白皮质高粱玉米,其适宜的种植密度为每亩14~15万株;而对于甜玉米,其适宜的种植密度为每亩12~13万株。
适宜的种植密度能够让每株玉米拥有足够的生长空间和养分,从而获得更高的亩产量。
2、种植密度对玉米单株产量的影响除了不同品种适宜的种植密度不同外,种植密度也会直接影响到单株玉米的产量。
一些研究显示,对于同一品种的玉米,不同的种植密度会导致不同的单株产量。
在适宜的种植密度范围内,玉米单株产量会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大而增加。
但是随着密度的继续增大,玉米单株产量就会出现下降的趋势,因为过于密集的种植会导致玉米之间的竞争加剧,养分、水分等资源无法充足地分配给每一株作物。
三、种植密度对经济效应的影响种植密度还会对玉米经济效应产生影响,影响的方向也不尽相同。
1、种植密度对玉米成本的影响当种植密度不断增高时,单亩种子数量也不断增多,相应的种植成本也逐步提高。
不同种植密度及品种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不同种植密度及品种对玉米产量的影响玉米作为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产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粮食安全和农民的收益。
然而,玉米的种植密度和品种对其产量有着显著的影响。
本文将介绍不同种植密度及品种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种植密度是影响玉米产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过低的种植密度会使得玉米生长缓慢,形成的秸秆细小,叶面积小,通风不良,水分分配不均,从而导致产量低下。
而过高的种植密度会使得玉米每株生长受限,分布不均,夺取养分不足,也会影响产量。
因此,科学合理地制定种植密度是非常重要的。
一般来说,玉米的种植密度在4-8万株/公顷之间为宜。
过去的实践表明,当玉米的株密度增加到一定程度时,虽然单株产量会减少,但总体产量会增加。
玉米品种的选择也对其产量有着显著的影响。
在不同的环境和管理条件下,不同品种的玉米会产生不同的表现。
例如,在高条件下,一些耐旱品种的产量明显高于其他品种。
此外,玉米品种的生长周期、抗病性、耐逆性等因素也会影响产量。
因此,在种植玉米时,应根据不同的种植条件选择合适的品种。
在低龄土壤或灰裂石地等贫瘠的土地上,应选择生长快、抗旱、耐盐碱的品种;在高产田地里,应选择高产性、早熟性好的品种。
3. 种植密度和品种的综合影响在实际操作中,应根据不同的环境和管理条件综合考虑种植密度和品种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在良好的条件下,高密度种植和高产量品种的组合可以产生最高的产量。
例如,在河南省平顶山市的一个试验站的实验结果表明,当种植密度为6.25万株/公顷时,采用杂交玉米品种“郑单698”和“淮25”组合的产量最高,分别为1143.5和1120.7千克/亩。
总之,种植密度和品种对玉米产量的影响是相互作用的,只有在科学合理地制定种植密度,选择合适的品种,综合考虑各种因素,才能生产出更多的玉米,提高粮食生产能力,为国家的经济发展和农民的生活带来更多的贡献。
探讨玉米种植密度对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探讨玉米种植密度对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玉米是我国的重要粮食作物之一,其种植密度是影响玉米产量和品质的重要因素。
本
文将探讨玉米种植密度对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种植密度是指单位面积上的植株数,通常以万株/亩为单位。
经过多年的研究表明,
玉米种植密度对产量有着很大的影响。
1. 种植密度过低会导致产量下降
当玉米种植密度过低时,植株之间的竞争小,日照充足,养分供应充足,但是由于每
个植株的空间更大,株高和总穗粒数会增加,导致每株穗粒数减少,从而导致单株产量下降。
研究表明,当种植密度低于6万/亩时,玉米产量下降比较明显。
3. 适宜的种植密度能够最大限度地提高产量
适宜的种植密度可以使每株植株之间的空间适中,光合作用、养分吸收和利用等生长
过程相对平衡,从而达到最佳的生长状况,产量也会相应提高。
研究表明,适宜的玉米种
植密度为8-9万株/亩,可以获得最高的产量。
除了对产量有影响之外,玉米种植密度还对玉米的品质有一定的影响。
1. 种植密度过低和过高都会影响玉米品质
种植密度过低时,每株玉米的穗粒数较少,但是每个穗粒会更加粗大,导致单株玉米
的产量变低,但蛋白质含量较高,若是用于饲料作物,不如用于食用作物。
而在种植密度
过高的情况下,植株之间的竞争加剧,每个穗粒的养分分摊更多,单个穗粒的产量会减少,但是玉米的叶绿素含量较高,玉米的着色也更加鲜艳,与玉米的品质关系较大。
综上所述,玉米种植密度是影响玉米产量和品质的一个重要因素。
在种植玉米时,应
根据土地、气候、品种、肥料等不同条件,选择适宜的种植密度,从而实现玉米高产高
质。
玉米合理种植密度对产量和品质影响试验及实践性措施
N o n g j i t u i g u a n g玉米作为全球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其种植密度对产量的影响始终是农业生产中的关键研究领域。
详细探讨了玉米种植密度与产量之间的关系,并对相关的实验材料、方法进行了分析。
考察了土壤类型、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等多方面的因素。
此外,还讨论了如何根据不同的土壤和气候条件调整种植密度,以及如何利用现代农机设备进行精准播种。
最后,提出针对病虫害管理和土壤养护的策略建议。
其生产管理技术尤为关键。
种植密度,作为决定单位面积产量的重要因子,一直是农学家和农业技术人员所关注的焦点。
正确的种植密度不仅能够确保每株玉米得到充足的水分和养分,而且可有效预防玉米病虫害问题,进而提高当地玉米的产量与质量。
本文旨在为农业生产者提供出关于如何确定玉米的适宜种植密度的综合指南。
一、明确玉米种植密度与产量之间的关系1、基本原理种植密度是决定单位面积植株数的主要因素,它直接影响到玉米的日照、空气流通、土壤养分利用等生长因子。
当种植密度过低时,土地利用率不高,玉米可以充分吸收阳光和养分,但单位面积产量可能不高。
当种植密度过高时,植株之间的竞争加剧,可能导致水分、养分和阳光的不足,从而降低单株产量。
2、产量与种植密度的关系曲线在初期,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单位面积产量也相应增加。
这是因为增加了单位面积的植株数。
达到某一点后,进一步增加种植密度,单位面积产量的增幅开始减少,直到产量出现下降。
这是因为植株间的竞争过于激烈,导致生长条件恶化。
3、影响因子气候条件:在水分充足的地区,增加种植密度可能更有利于提高产量;而在干旱地区,过高的种植密度可能导致水分争夺过于激烈,降低产量。
土壤肥力:土壤养分丰富的地块可支撑更高的种植密度。
玉米品种:不同的玉米品种对种植密度的适应性不同,选择适当的品种对应适当的种植密度是提高产量的关键。
4、现代农业实践在现代农业生产中,科技的应用已经变得尤为重要,特别是对于像玉米这样的主要粮食作物来说。
密度和品种对玉米田杂草及玉米产量的影响
玉 米 是 重 要 的 粮 食 和 饲 料 兼 用 作 物 ,在 我 国
田间调查采用 0 x . m样方 ,每小区对角 .m 0 5 5 线5 点取样 ,测定杂草的种类 、数量和地上部生物 量 。玉米成熟后 ,于 8月 2 4日进行收获 , 统计收
获前每小区所有穗数 、空秆率 ,各小区选取中间 2 行代表 I植株 1 株考种 ,考察 :穗行数 、行粒数 、 生 0
13 研究 方 法 .
1 . 调 查取样 方 法 .1 3
杂草种类 、密度和生物量等随玉米生育期 的变化 规 律 ,以期充分 了解玉米 田杂草 的发生与发展 , 旨在 为生产上 如何根据玉米品种类型确定适 宜 的
基金项 目 :国家 现代 玉米 产业 技术 体 系及 四川 创新 团 队
作者简介 :杨继芝 ( 92年生 ) 17 ,女 ,讲师,硕士 ,主要从事农药与杂草方面的研究。Emal jg y 2 - m - i zx @16c :y 0 通信作者:张敏 ( 92年生 ) 16 ,副教授 ,硕士生导师。E ma :yl m n 2 com - i aa i@16 l n
Fr n h e a . o a c .t v S
玉米种植密度的增加水芹和水花生的重要值降低 , 而湿生性杂草稗草和圆叶节节菜随密度 的增加有 升高 的趋势 。 23 杂草 总数 量 . 由表 2可 以看 出 ,不 同品种 对玉米 田问杂草 总 数 量 的影 响差 异不 显著 ,在玉 米苗期 、拔 节期 和成 熟期 ,半紧凑型品种 A 长玉 l ) 2( 3 的杂草总量 比 紧凑型品种 A1( 正红 6 ) 号 分别降低了 1.1 25 %、 1. %和 1. %。 米不 同种植 密度 对各 杂草 总数 65 7 08 玉 6 量 的影 响差 异显 著 ,随种植 密度 的增 加杂 草总量 显 著降低 ,高密度 B 6 0株/ 2 与常规密度 4(4 0 5 h ) m
玉米种植密度对不同玉米品种生长产量影响
玉米种植密度对不同玉米品种生长产量影响牛海臣玉米的种植密度不同会影响不同玉米品种的生长、产量,这些因素对于玉米的形状、产量、光合作用等都能予以显示,玉米种植密度不同,不同的品种,其产量等影响较为明显,可以通过指标测定的方式,针对不同成长期的玉米加以测量,我们可以看出不同品种的玉米,其形状和密度之间联系紧密,从而可以找出最佳种植密度,有效的为合理密植提供理论依据。
玉米种植密度不同,直接关乎玉米的成长、产量,种植密度的不同对于玉米生长过程中的各个重要因素均有密切关系,这样就会对玉米的生长状况、最终产量等产生影响。
一、种植密度对不同品种玉米生长和产量造成影响的原因1、影响玉米主要农艺形状据相关资料显示,一般而言,玉米种植密度越大,如果玉米品种不同,其株高也一般较高,且随着植株的增高,玉米的位也会随着增高。
但是玉米植株的茎秆却随着其增高不断变细。
总结而言,玉米种植密度增加,植株株高增高且变细。
2、影响玉米籽粒产量玉米的种植密度能够影响不同玉米品种的籽粒产量,主要原因是每种玉米都有最适合自己的种植密度,当此种类型的玉米满足最适合自己的种植密度,玉米的产量才能达到最高。
一般情况下,当种植密度较小时,会有较高的玉米单株产量,然而由于植株的数量较少,总体的产量想要实现最高仍旧难以达到。
当种植密度过大时,植株的数量非常多,但是在这种情况下通常是比较少的单株籽粒数量,这样想要达到最高产量也是不可能的。
3、影响穗部性状种植密度对玉米部性状也产生一定的影响,密度不同,玉米获取的成长空间和光照也有所不同。
一般情况下,种植密度越大,玉米即使品种不同,但是穗长、穗粗却都是降低的,若达到过大的种植密度,就会形成大面积的玉米秃尖,最终造成玉米植株个体产量降低。
4、影响玉米光合性能玉米品种对于植株之间的光合作用的影响不高,其密度影响差异不是十分明显,一般情况下,种植密度越大,单个玉米植株获取的阳光也就不断减少,光合作用能力也不断减弱,单株面积以及叶绿素含量不断降低。
玉米不同种植密度对叶片光合性能及产量的影响
1 材 料 与 方 法
1 . 1 试 验地概 况
试验 于2 0 1 0~ 2 0 1 2年 在 山西 省农 业 科 学 院 东
作者简介 : 王创云 , 硕士 , 主要从 事作物 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研究 赵丽 为通信作者 , 硕士, 主要 从事作物栽 培与土壤肥料 的
品种 在不 同地 区的 适宜 种 植 密度 是 不 同的 , 本研 究
旨在研究郑单 9 5 8 的不同种植密度对叶片光合性能
及其 产量 的影 响 , 探索 山西 地 区玉 米高产 、 稳 产 的适 宜种 植密 度 , 为 当地 玉米高 产提供 理论依 据 。
的C I 3 4 0光 合测定 系统在 玉米不 同生 育时期 对 叶片 的净光 合速率 ( P n ) 进行 测定 。 1 . 3 . 3 产 量及 其 穗部 性 状 在 收获 期 每小 区取 中 间 2行 , 收获面积为 1 0 . 0 m , 记 录 取样 穗 数 。收 获 后 随机选取 2 O个 果穗统计 穗长 、 穗行数 、 行粒 数 、 穗 粒数、 秃尖长、 百 粒 重 。将 收 获 的果 穗 晒 干 后 脱 粒 计产 。
关键 词 玉 米 ; 种 植 密度 ; 叶 面积指 数 ; 净 光合
速率; 产量
随着人 口的增加和社会经济的发展 , 玉米作为
中 国主要 的粮 食作 物 , 用 途越来 越广泛 , 对 玉米 的需 求 量也 逐年递 增 。在我 国耕地 面积保 持不 变或 略有 下 降 的情况下 , 已经 不能 依 靠 增加 玉 米 播 种面 积 来 满足对 玉米 的需求 。杨 国虎 等 … 指 出 , 增 加种 植 密 度是 获得 玉米群 体产 量 的重要 措 施 之一 , 针对 种 植 密度对 产量 影 响 的研 究 前 人也 做 了大 量 工 作 ,
密植条件下去叶处理对夏玉米籽粒灌浆及产量的影响
密植条件下去叶处理对夏玉米籽粒灌浆及产量的影响陈均治;贾志宽;王懿茜;解君;李香云;付筱;聂纪鲁;朱伟;刘铁宁;韩清芳【摘要】增加种植密度是当前玉米增产的重要举措之一.然而,随着密度的提高,群体拥挤,叶片之间郁闭遮阴,导致群体中下部叶片光合速率下降,致使籽粒灌浆受阻,粒质量降低,严重限制高密度条件下产量的进一步增加.因此,如何提高密植玉米群体对光能的有效利用,增强群体光合能力进而提升产量成为当前玉米高产栽培的关键问题.2016年在种植密度为82 500株/hm2的大田试验条件下,以紧凑型玉米‘郑单958'和半紧凑型玉米‘强盛101'为试验材料,于吐丝后7d进行不同程度去叶处理,即分别去除顶部1片叶(S1),2片叶(S2),3片叶(S3),4片叶(S4),以不去叶为对照(CK).结果表明,去叶可显著改善密植玉米群体冠层透光率(LT),去除顶部2片叶(S2)能延缓密植夏玉米冠层中下部叶片的衰老,延长群体LAI高值持续期,同时还有效提高功能叶SPAD值.此外,去除顶部2片叶(S2)还显著增加灌浆中期籽粒的灌浆速率,使收获期粒质量增加,进而表现增产.其中成熟期,‘郑单958'S2处理较对照增产13.1%,‘强盛101'增产12.7%.可见,去除顶部2片叶(S2)能显著改善籽粒灌浆中后期冠层中下部叶源光照环境,保证籽粒灌浆期间有较高的源叶面积,籽粒灌浆速率得以显著提高,成熟期粒质量得以明显增加,最终收获较高的群体产量.【期刊名称】《西北农业学报》【年(卷),期】2018(027)009【总页数】9页(P1296-1304)【关键词】密植;去叶;夏玉米;籽粒灌浆;产量【作者】陈均治;贾志宽;王懿茜;解君;李香云;付筱;聂纪鲁;朱伟;刘铁宁;韩清芳【作者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陕西杨凌712100;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旱区节水农业研究院/农业部西北黄土高原作物生理生态与耕作重点实验室,陕西杨凌712100;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陕西杨凌712100;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旱区节水农业研究院/农业部西北黄土高原作物生理生态与耕作重点实验室,陕西杨凌712100;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陕西杨凌712100;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陕西杨凌712100;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旱区节水农业研究院/农业部西北黄土高原作物生理生态与耕作重点实验室,陕西杨凌712100;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陕西杨凌712100;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陕西杨凌712100;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陕西杨凌712100;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陕西杨凌712100;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陕西杨凌712100;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旱区节水农业研究院/农业部西北黄土高原作物生理生态与耕作重点实验室,陕西杨凌712100;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陕西杨凌712100;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旱区节水农业研究院/农业部西北黄土高原作物生理生态与耕作重点实验室,陕西杨凌7121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513当前高产玉米的种植密度在70 000~90 000株/hm2[1]。
不同种植密度对玉米杂交种和育187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
玉米品种的耐密性是现代育种考察的重要农艺性状之一。
以郑单958和先玉335为代表的耐密品种在国内受到欢迎并迅速推广,品种的耐密性就成为玉米育种的重要指标之一。
国内外玉米生产实践表明,在密度过低的情况下,单株产量虽然增加,但作物群体效益较低[1-2]。
玉米产量随密度的增加而提高,当密度达到一定程度之后,群体之间和个体之间对光照、水分等养料的竞争加剧,空秆和倒伏率提高,产量下降。
因此,合理密植可以使群体和个体协调发展[3-5]。
合理增加种植密度是提高单产的核心和关键。
实践证明,增加群体密度是玉米增产的有效措施之一。
但随着群体密度的增加会给玉米带来很多负面影响,如抗倒伏能力降低、空秆率增加、秃尖增大、株高和穗位提高、籽粒容重和百粒重下降,商品品质降低[6-7]。
只有在适宜的密度下,玉米的群体与个体间发育较协调,群体生产力得到了充分的发挥,才有助于提高产量、稳定农艺性状。
因此,根据品种的特性和栽培条件进行合理的密植,成为指导生产的重要标准,以确保产量达到最高值[8-9]。
和育187是大德长丰农业生物技术有限公司选育的高产、优质、抗病、中早熟玉米杂交种[10](审定编号:国审玉20170014、吉审玉2012011)。
和育187生育期125d 左右,需有效积温2500℃左右。
和育187在吉林省中早熟区表现较优良,为了提高和育187的增产潜力,探索和育187适宜的栽培密度和不同密度下农艺性状的变化范围,结合生产实践有针对性的设计不同种植密度,研究不同种植密度对玉米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为探索玉米品种最佳种植方式、选育和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
1材料与方法1.1试验材料试验品种为玉米杂交种和育187,属中早熟品种。
1.2试验方法2018年在延边州龙井市进行田间测试,田间设置7种密度,分别为4.50万株/hm 2、5.25万株/hm 2、6.00万株/hm 2、6.75万株/hm 2、7.50万株/hm 2、8.25万株/hm 2、9.00万株/hm 2。
玉米种植密度对耐密性状的影响
玉米种植密度对耐密性状的影响玉米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在种植过程中,密度是决定产量和品质的重要因素。
不同的种植密度会对耐密性状产生不同的影响。
本文结合相关文献和实验数据,就玉米种植密度对耐密性状的影响进行探讨。
一、耐密性状的定义玉米的密植栽培方式是在同一土地上种植较多的玉米植株,这种种植方式会导致植株之间的竞争加剧,从而影响到植株的生长和发育,这种情况下玉米可表现出耐密性状。
耐密性状是指植株在高密度种植条件下仍能保持较高产量和稳定性的特性。
1. 影响产量和品质玉米的产量和品质是农民种植时所关心的重点,密度是影响产量和品质的主要因素之一。
研究表明,夏玉米种植密度在每公顷5万株以下时,产量随密度的增加而上升,当达到5万株时,产量达到最高值,从此以后随着密度的增加产量下降。
同时玉米在高密度种植下轴茎伸长受限,穗位向上升高,玉米叶片膨大度减小,DU值减低,抗旱性降低,从而影响玉米的品质。
2. 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密度对玉米光合作用产生了显著的影响。
在不同密度下,玉米叶片面积、干重和叶绿素含量等指标存在明显的变化,同时随着密度的增加,玉米叶片的光合速率减缓,气孔阻力增加,呼吸强度增加,透过系数降低,从而导致玉米的光合作用能力降低,影响了玉米的生长和发育。
3. 对根系的影响密度对玉米的根系发育和活动也有很大的影响,密度增加会使玉米植株根系发育不良,使根系最大深度和总根长减少,从而影响玉米植株对养分和水分的摄取,妨碍了玉米的生长和发育。
密度对玉米的穗排形成和穗重产生影响。
研究表明,夏玉米种植密度在每公顷5万株以下时,随着密度的增加穗条数增多,每穗的冠黄比、穗重都增加,达到最高值,随着密度的增加穗重下降。
三、结论综上所述,玉米种植密度对耐密性状有着显著的影响。
在高密度种植下,玉米植株之间的竞争加剧,不但影响了玉米的生长和发育,还会导致产量和品质的下降,因此在玉米的种植过程中,需要选择适当的种植密度,以确保玉米的良好产量和品质。
种植密度对玉米茎秆解剖结构及结构性物质合成的影响
种植密度对玉米茎秆解剖结构及结构性物质合成的影响种植密度对玉米茎秆解剖结构及结构性物质合成的影响摘要:玉米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茎秆是植株的支撑和物质传导的关键器官。
本研究通过调整种植密度,研究了不同种植密度对玉米茎秆解剖结构和结构性物质合成的影响。
结果显示,适宜的种植密度有利于促进茎秆结构性物质的积累和提高杆秆的强度,从而增加了玉米的产量和品质。
关键词:种植密度,玉米,茎秆,解剖结构,结构性物质合成引言:玉米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在全球粮食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
玉米的茎秆起着支撑作用,是植株的重要器官之一。
茎秆的解剖结构和结构性物质合成对玉米的生长发育、抗性能力以及产量和品质产生重要影响。
因此,研究种植密度对玉米茎秆解剖结构及结构性物质合成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材料与方法:本实验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选取相同生长期和生育指标的玉米品种。
将种植密度分为高密度、中密度和低密度三组,分别为80,000株/亩、60,000株/亩、40,000株/亩。
进行了茎秆的解剖结构观察和结构性物质含量分析。
结果与讨论:1. 种植密度对茎秆的解剖结构的影响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茎秆的横切面秆皮和内部组织中的细胞数量增加。
这表明,种植密度的增加可以促进茎秆的细胞分裂和细胞扩展,增加茎秆的直径和厚度。
高密度种植条件下,细胞间隙较小,细胞紧密排列,茎秆的硬度和韧性较强。
2. 种植密度对茎秆的结构性物质合成的影响种植密度的增加有助于提高茎秆中结构性物质的合成水平。
我们测定了茎秆中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的含量。
结果显示,种植密度增加会显著提高茎秆中这些结构性物质的含量。
这可能是由于茎秆的生长速度加快,导致了更多的结构性物质合成。
3. 种植密度对玉米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种植密度的调整对玉米产量和品质具有重要影响。
适宜的种植密度可以提高玉米的产量。
在我们的实验中,中密度种植条件下的玉米产量最高。
此外,种植密度的增加还可以改善玉米的品质,提高玉米粒的淀粉含量和蛋白质含量。
不同密度下玉米生长期叶片叶绿素及氮含量检测研究
种植密度对玉米生长期单株叶片叶绿素含量和产量的影响鹿红卫,王昌亮,卢瑞乾,李建军,吴勇,章慧玉,苏玉杰(鹤壁市农业科学院鹤壁458031)摘要:为研究种植密度与玉米叶片叶绿素含量(SPAD值)的相关性及叶绿素含量(SPAD 值)与玉米产量的关系。
本试验选取‘浚单29’‘浚单509’‘浚单3136’三个夏玉米品种作为参试品种,通过设置5.25~9.00万株/hm2六个种植密度,研究玉米叶片叶绿素含量和玉米产量与种植密度的关系。
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玉米单株叶片叶绿素含量相应减小,但减小较少;随着密度的增加玉米产量呈先增后减趋势,三个参试品种的最适种植密度分别为6.75 亩/hm2~7.50hm2亩/hm2、6.25亩/hm2~6.75亩/hm2、 7.50亩/hm2~8.25亩/hm2;玉米叶绿素含量随种植密度的变化对玉米产量的影响还不够明显,有待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玉米;叶绿素;SPAD值;产量Effects of Planting Density on the growth period of leaf chlorophyll content and yield of Maize Lu Hongwei, Wang Changliang, Lu Ruiqian, Li Jianjun, Wu Yong, Zhang Huiyu, Su Yujie(Hebi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Hebi 458031, Henan, China)Abstract: The objective of experiment was to study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planing density of maize and leaf chlorophyll content (SPAD value) as well as that between leaf chlorophyll content and Maize yield. A field trial involving with three maize varieties, including Xundan 29, Xundan 509 and Xundan 3136, was conducted in Hebi and Henan province, China in 2011. In the field trial, six different planting densities (ranging from 52.5 to 90.0 thousand plants/ hm2)were prepared. Results showed that with the increase of planting density, the maize leaf chlorophyll content slightly decreased. It was also indicated that with the increase of planting density, the maize yield increased, reached a peak and then decreased. And the suitable planting density ranges for Xundan 29, Xundan 509 and Xundan 3136, were 6.75-7.50 plants/ hm2、6.25-6.75 plants/ hm2、7.50-8.25 plants/ hm2, respectively. More work was needed to study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planing density and leaf chlorophyll content as well as the yield.Key words: Maize; Chlorophyll content; SPAD value; Yield夏玉米产量的形成与其群体光合作用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形成产量的有机物都直接或间接来自光合产物,所以说光合作用是物质生产的基础【1】。
毕业论文模板:不同品种和密度对玉米生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毕业论文模板/毕业论文模板:不同品种和密度对玉米生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不同品种和密度对玉米生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杨娜,席吉龙,郝佳丽,王珂(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山西运城044000)摘要:在晋南小麦玉米两作区,采用裂区设计,研究拟推品种和不同密度对玉米光合速率、叶面积指数、干物质积累及产量的影响。
结果表明,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两个品种的光合速率随密度增加而降低,叶面积指数和群体干物质积累都呈增加的趋势,而单株干物质则呈降低趋势,产量表现为先增加后降低。
正大16在任何密度下,均比大丰133显著增产,正大16和大丰133的适宜种植密度分别为82 500株/hm2和75 000株/hm2。
关键词:玉米;品种;密度;生理特性;产量0 引言玉米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是集粮食、饲料、工业原料于一体的三元农作物[1],玉米产量的提高源自杂种优势的应用和栽培技术的提高[2];利用玉米新品种是最有效的增产途经,针对新品种研究适宜的栽培密度和恰当的管理措施,可更好地发挥玉米产量潜力。
前人对玉米品种密度的研究已有较多报道[3-9]。
国内外生产实践表明,玉米产量随种植密度的增加而提高,但当密度达一定程度后,产量又随密度的增加而降低[10]。
因此,研究不同品种不同密度下玉米的产量变化及生长规律,对确定适宜当地生产的合理密度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针对晋南小麦玉米两作区的生态条件和生产实际,以拟推品种大丰133和正大16为试研材料,分析不同密度下玉米的生理特性及产量变化规律,找到适宜本地区的高产栽培措施,为建立玉米高产栽培技术体系及大面积示范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概况试验于2016年6月至10月在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牛家凹农场进行。
试验地前茬为小麦,播前土壤有机质12.14g/kg,全氮0.95g/kg,速效磷15.4mg/kg,速效钾181mg/kg。
播前施尿素450kg/hm2,重过磷酸钙326kg/hm2。
玉米不同种植密度对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通过增加种植密度来提高玉米单产的思路被多数育种者所接受,实践证明,增加群体密度是玉米增产的有效措施之一。
但群体密度的增加会给玉米带来很多负面影响,如抗倒伏能力降低空秆率增大秃尖增长、株高和穗位提高、子粒容重和百粒重等品质性状下降,本研究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玉米单交种为材料,结合生产实践有针对性的设计不同种植密度,研究不同种植密度对玉米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为玉米品种选育和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
一、材料与方法1、试验材料与设计本实验研究的是不同种植密度对主要农药性状和产量的影响,要求对实验种植的玉米植株密度进行梯度设计,以达到研究的目的。
本次实验选用10个玉米的不同品种,分块种植,在每一个玉米种植区内设置5个不同的植株密度梯度(3500、4000、4500、5000、5500),其他的行长、行宽和区域面积等其他条件都是一样的,然后进行种植实验,管理方法都相同。
2、调查项目与方法在整个玉米的生长周期内,要定期检验记录,对倒伏株数、叶长、株高、穗位高度和病害情况等等一一记录在案,对成熟收获后的玉米进行抽查,对玉米棒的行粒数、籽粒长度、凸尖情况、百粒重量和单棒重量等等进行数据收集。
将所有采集的数据输入电脑,进行各方面的比对分析,获得较科学的分析数据。
二、结果与分析1、不同种植密度株高和穗位高度的变化根据分析的结果可以看出,5种不同的植株密度,从玉米的长势可以看出差别。
随着玉米种植密度的增加,玉米植株的高度逐渐递增,植株逐渐变得纤细,颜色也由深变浅,植株太密的地块出现了大面积的倒伏情况,穗位高度也逐渐变高。
而植株密度小的地块,玉米植株的根茎粗壮,植株高度比较均匀,穗位高度几乎处于同一高度,长势喜人。
2、不同种植密度玉米穗位角的变化动态穗夹角随着密度的增加而减小,可能是因为随着密度的不断增加,植株间和叶片间相互遮挡,通风透光条件差,使穗轴不能很好的自由伸展,穗夹角减小,穗夹角减小会影响植株的授粉。
因为玉米是异花授粉作物,穗夹角太小,雌穗的花丝不能很好地接受雄穗上落下的花粉,没有经过授粉的花丝就不能形成子粒,这样就降低了结实率,进而影响总产量的提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种植密度对夏玉米穗位叶片解剖结构的影响
作者:李春奇, 王庭梁, 程相文, 曹偌遥, 李芸, 芦鹏, 李潮海, LI Chun-Qi, WANG Ting-Liang,CHENG Xiang-Wen, CAO Ruo-Yao, LI Yun, LU Peng, LI Chao-Hai
作者单位:李春奇,LI Chun-Qi(河南农业大学农学院/农业部玉米区域技术创新中心,河南郑州450002;河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河南郑州450002), 王庭梁,曹偌遥,李芸,芦鹏,WANG Ting-Liang,CAO Ruo-Yao,LI Yun,LU
Peng(河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河南郑州,450002), 程相文,CHENG Xiang-Wen(河南省浚县农业科学研
究所,河南浚县,456284), 李潮海,LI Chao-Hai(河南农业大学农学院/农业部玉米区域技术创新中心,河
南郑州,450002)
刊名:
作物学报
英文刊名:Acta Agronomica Sinica
年,卷(期):2011,37(11)
本文链接:/Periodical_zuowxb201111023.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