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生物复习 生态环境的保护练习题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三生物课后习题(含答案)课时规范练34生态环境的保护

人教版高三生物课后习题(含答案)课时规范练34生态环境的保护

课时规范练34生态环境的保护1.(2019河南周口期末调研)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与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A.解决粮食短缺问题的一个重要措施是大量开垦森林、草地等B.外来物种入侵会导致生物多样性低落,引入其天敌是最有效的控制措施C.水资源短缺、土地荒漠化及雾霾等都属于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D.我国实行的二孩政策可进步出生率,主要目的是调整年龄组成2.下图所示是墨西哥和瑞士两国的生齿年事构成比力,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该图可以帮助预测两国未来人口的增长趋势B.人口增长率:墨西哥>瑞士C.根据该图不能预测两国人口的数量D.墨西哥如果一对匹俦只生两个孩子,则人口数量将维持稳定3.2016年我国已经全面实施二孩政策,从种群特性来阐发,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二孩政策可直接调节人口的出生率和死亡率B.二孩政策可使我国人口的环境容纳量逐渐增大C.二孩政策可导致我国人口数量呈“J”型曲线增长D.二孩政策可使我国人口的年龄组成类型发生变化4.(2019山东泰安3月质检)习总书记多次夸大,要高度重视和正确处理生态文明设置装备摆设题目。

空气质量检测的一项重要指标是PM2.5的浓度,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 μm 的颗粒物,内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易通过肺部进入血液。

下列推测正确的是( )A.PM2.5进入人体的肺泡中,成为人体内环境的成分B.PM2.5大概成为过敏原,其诱发的过敏反应有利于维护机体功能C.PM2.5进入呼吸道引起咳嗽的反射活动中枢不在大脑皮层D.PM2.5中的一些酸性物质进入人体血液会导致血浆呈酸性5.(2019山东济南期末)生态浮床是将水生植物植入预制好的漂泊载体莳植槽内,让植物在类似无土种植的情况下生长。

植物根系自然延伸并悬浮于水体中,吸附、吸收水中的含氮、磷等的有机污染物质,使得水体中的营养物质得到转移。

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生态浮床是一种在物质上自给自足的人工生态系统B.生态浮床可形成新的城市园林景观带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C.生态浮床可促进水体中藻类的大量繁殖,改善水体环境D.生态浮床能增大水体中的溶氧量6.(2019山东日照期末)下图所示的生态浮床技术通常用于生态修复、水体污染治理或设置装备摆设都会湿地景区。

高中高三生物总结复习生态环境的保护练习试题

高中高三生物总结复习生态环境的保护练习试题

课后限时练(三十五) 生态环境的保护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 小题,每题 4 分,共64 分 )( )1.以下有关生态学原理或规律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①在果园中适合增添食品链,能提升该生态系统的稳固性②低碳生活方式有助于保持生物圈中碳循环的均衡③生态农业实现了废物质源化利用,提升了能量的转变效率,减少了环境污染④湿地生态系统调理天气的作用表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A .①③④B.①②④C.①②③D.②③④分析此题考察生态系统的功能与稳固性的有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理论联系实质的能力。

适当增添食品链,能够提升生态系统的稳固性,① 正确;低碳生活方式使CO 2 的排放量大大降低,有助于保持生物圈碳循环的均衡,② 正确;设计农业生态系统是为了实现物质循环利用和能量的多级利用,提升了能量的转变效率,减少了环境污染,③ 正确;湿地生态系统调理天气的作用是其生态功能,表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④错误。

综上所述,正确的组合是①②③ ,选项 C 项正确。

答案 C2. (2014 东·北三校联考)在水库的上游,将荒弃农田和盐碱地改造成大面积芦苇湿地,经过生物降解、汲取,能够有效解决城市生活污水和农业生产对水源造成的污染问题,使水库水质获取显然改良,有关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芦苇湿地构成了一个在物质和能量上自给自足的生态系统B.从荒弃的农田到芦苇湿地的变化属于次生演替,该过程表现了人类对群落演替的影响C.湿地中生物种类多样,可利用正反应调理保持湿地生态系统构造和功能的稳固D.大批栽种芦苇的原由是芦苇能够汲取城市污水和农业用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分析此题考察生态系统的功能、稳固性及群落演替的有关内容,意在考察考生对有关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芦苇湿地生态系统中有外面有机物的输入, A 项错误。

湿地生态系统经过负反应调理保持其构造和功能的稳固, C 项错误。

城市污水和农业用水中的有机污染物需被分解者分解后,才能被芦苇利用, D 项错误。

2022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限时集训35 生态环境的保护

2022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限时集训35 生态环境的保护

2022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限时集训35 生态环境的保护年级:姓名:生态环境的保护(建议用时:40分钟)1.下列关于人类与环境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 )A.水土流失的冲积物、河泥中的细菌都属于水体中的污染物B.大量猎杀野生动物、引进外来物种都可能造成生物多样性降低C.全球降雨格局改变、二氧化碳含量增加都是温室效应影响的结果D.大力发展科技、提高生产力是解决资源、粮食短缺问题的唯一出路B [水土流失的冲积物、被排放到水体中的微生物病原体都属于水体中的污染物,河泥中的细菌属于生态系统的分解者,不能笼统地说属于污染物,A错误;二氧化碳含量增加是温室效应的原因,全球降雨格局改变是温室效应影响的结果,C错误;设法降低出生率,做到自我控制,是解决资源、粮食短缺问题的唯一出路,D错误。

] 2.下列关于人类对全球环境影响的叙述,错误的是( )A.化石燃料的燃烧产生大量CO2,吸收反射热导致温室效应B.氟利昂的大量使用会使臭氧的分解作用大于生成作用C.在调查某淡水区域水质时,温度一般不会作为测量的项目D.酸雨中所含的酸主要是硫酸和硝酸,其pH值可以低于5.6C [水质调查的测量项目包括温度、细菌含量、溶解氧及细菌含量等,C错误。

]3.(2020·潍坊市高三三模)在对待地球家园的问题上,人类不能只知索取,不知保护;更不能只图眼前利益,不顾长远利益;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才是人类唯一正确的选择。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通过建立自然保护区来提高环境容纳量,是保护野生大熊猫的根本措施B.利用群落演替规律,可在不同阶段种植不同植物来改良盐碱化的草原C.根据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特点确定草场的载畜量,保持畜产品的持续高产D.降低人类的干扰程度,才能保证农田生态系统的稳定和高产D [建立自然保护区,提高环境容纳量是保护大熊猫的根本措施,A正确;依据群落演替的规律在不同阶段种植不同的植物以改造盐碱化的草原,B正确;合理确定草场的载畜量,才能保持畜产品的持续高产,这是人们利用能量流动的原理,合理调整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的具体事例的体现,C正确;人类对生态系统干扰并不全是有害的,比如在林业生产上,如果采用科学合理的砍伐,使森林依然能够保持持续的更新能力,就可以长期维持稳定的生产,所以对生态系统的利用应该适度,不应超过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D错误。

2022版高三生物人教版一轮复习课时作业:三十三 生态环境的保护

2022版高三生物人教版一轮复习课时作业:三十三 生态环境的保护

温馨提示: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课时作业梯级练三十三生态环境的保护(30分钟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1小题,每小题5分,共55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2021·遵义模拟)在生态环境的研究及生物多样性的保护过程中,下列方法与目的不相符的是( )A.利用昆虫信息素诱杀有害昆虫,可降低有害昆虫的种群密度B.建立濒危动物精子库,有利于保护濒危动物的基因多样性C.采用许多恢复生态学技术来治理退化的生态系统D.沼气池中的沼液、沼渣作为肥料还田,可加速物质和能量的循环利用【解析】选D。

利用昆虫信息素诱杀有害昆虫中的雄性个体,可改变有害昆虫的性别比例,降低其种群密度,A正确;建立濒危动物精子库,有利于保护濒危动物的基因多样性,B正确;采用许多恢复生态学技术来治理退化的生态系统,提高其抵抗力稳定性,C正确;能量不能循环利用,D错误。

2.(创新性·模拟温室效应)温室效应是指由于全球二氧化碳等气体的排放量不断增加,导致地球平均气温不断上升的现象。

如图是某兴趣小组设计的模拟生物圈“温室效应”的实验装置,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M和N是一组对照实验,其中起对照作用的是NB.图中生态瓶内有河水、水草、小鱼、泥沙等成分,因此生态瓶实质上就是一个群落C.如果N内的温度比M内的低,则可证明“温室效应”与二氧化碳含量升高有关D.为了减缓温室效应,人类应倡导低碳生活【解析】选D。

该实验是模拟温室效应的实验,图中的M应是对照组,A 错误;生态瓶实质上是一个生态系统,除生物群落外,还有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B错误;如果M内的温度比N内的低,则能说明温室效应与二氧化碳含量升高有关,C错误;为减缓温室效应,应多种植绿色植物,还应倡导低碳生活,D正确。

3.海洋酸化是继“温室效应”之后又一由CO2过量排放而引起的全球性环境问题。

高三生物复习总结-生态环境的保护练习题

高三生物复习总结-生态环境的保护练习题

课后限时练(三十五)生态环境的保护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4分,共64分)1.下列有关生态学原理或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是()①在果园中适当增加食物链,能提高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②低碳生活方式有助于维持生物圈中碳循环的平衡③生态农业实现了废物资源化利用,提高了能量的转化效率,减少了环境污染④湿地生态系统调节气候的作用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A.①③④B.①②④C.①②③D.②③④解析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功能与稳定性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适当增加食物链,可以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①正确;低碳生活方式使CO2的排放量大大降低,有助于维持生物圈碳循环的平衡,②正确;设计农业生态系统是为了实现物质循环利用和能量的多级利用,提高了能量的转化效率,减少了环境污染,③正确;湿地生态系统调节气候的作用是其生态功能,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④错误。

综上所述,正确的组合是①②③,选项C项正确。

答案 C2.(2014·东北三校联考)在水库的上游,将废弃农田和盐碱地改造成大面积芦苇湿地,通过生物降解、吸收,可以有效解决城市生活污水和农业生产对水源造成的污染问题,使水库水质得到明显改善,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芦苇湿地构成了一个在物质和能量上自给自足的生态系统B.从废弃的农田到芦苇湿地的变化属于次生演替,该过程体现了人类对群落演替的影响C.湿地中生物种类多样,可利用正反馈调节维持湿地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稳定D.大量种植芦苇的原因是芦苇可以吸收城市污水和农业用水中的有机污染物解析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功能、稳定性及群落演替的相关内容,意在考查考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芦苇湿地生态系统中有外部有机物的输入,A项错误。

湿地生态系统通过负反馈调节维持其结构和功能的稳定,C项错误。

城市污水和农业用水中的有机污染物需被分解者分解后,才能被芦苇利用,D项错误。

答案 B3.自然界中,有些新植物或动物物种的出现会打破原来固有的生态循环系统,有时甚至给当地环境带来压力和灾难,造成生态系统退化。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能力训练14 生态系统与环境保护(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全册生物试题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能力训练14 生态系统与环境保护(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全册生物试题

专题能力训练十四生态系统与环境保护一、判断题1.土壤中的硝化细菌是异养生物,因而不属于生产者。

( )2.消费者都是异养生物,主要有动物、营寄生生活的微生物。

( )3.保护生物多样性是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遗传多样性较低的种群适应环境的能力强。

( )4.食物网中两种生物之间只有一种种间关系。

( )5.生态系统中的组成成分越多,食物网越复杂,生态系统恢复力稳定性越大。

( )6.光合作用推动碳循环过程,促进了生物群落中的能量循环。

( )7.生物圈的物质是自给自足的,能量需要不断补充。

( )8.生态系统中的信息来源于其他生物。

( )9.碳对生物和生态系统具有重要意义,碳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主要以CO2的形式进行。

( )10.所有生态系统均可通过信息传递调节种间关系。

( )11.相邻两个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不会小于10%,也不会大于20%。

( )12.物质循环是能量流动的载体,能量流动是物质循环的动力,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信息传递沿食物链从低营养级向高营养级进行。

( )13.负反馈调节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其不存在于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

( )14.城市生态系统不具有自我调节能力,抵抗力稳定性低。

( )15.沼渣、沼液可肥田,使能量流向农作物,避免了能量的浪费。

( )16.富营养化水体出现“水华”现象,可以说明能量流动的特点。

( )17.输入某一生态系统的能量可能是太阳能,也可能是现成有机物中的能量,如人工鱼塘、工厂排出的有机废物。

( )18.湿地能调节气候属于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 )答案: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二、选择题1.(2019某某某某质检)大量生活污水的排放会导致湖泊污染。

高考生物生态环境的保护专项提升练习(含解析)

高考生物生态环境的保护专项提升练习(含解析)

高考生物生态环境的保护专项提升练习(含解析)现代生物技术综合基因工程、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遗传学、细胞生物学、胚胎学、免疫学、有机化学、无机化学、物理化学、物理学、信息学及运算机科学等多学科技术。

以下是生态环境的爱护专题提升训练,请考生及时练习。

一、选择题(共12小题)2.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的叙述,正确的是()A.基因重组可导致多种等位基因的产生,从而提高遗传多样性B.生物入侵可增加生物种类,从而提高生态系统的抗击力稳固性C.森林能够涵养水源、调剂气候等,这能表达生物多样性的直截了当价值D.就地爱护可爱护生物及其生境,是最有效的爱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答案:D3.随着人口的急剧增长,生物圈受到的压力越来越大。

为了减轻对生物圈的压力,人们应采取下列哪一项食物结构()A.以植物性食物为主B.以淡水养殖的鱼虾为主C.以禽类、蛋类为主D.以猪等家畜的肉类为主解析:人口急剧增长导致人类各种需求增加,从而会导致粮食短缺。

为了提高能量的利用率,人们能够通过以食用植物性食物为主来减少能量损耗。

答案:A4.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态与爱护的描述中,错误的是()A.生物多样性是保持生态系统稳态的重要条件B.爱护生物多样性,关键是和谐好人与生态环境的关系C.爱护大熊猫的全然措施是建立自然爱护区,提高环境容纳量D.在草原生态系统中,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不存在负反馈调剂答案:D5.环境问题是全世界人民紧密关注的问题,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低碳经济模式越来越成为促进国家经济连续增长和可连续进展的重要经济模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煤、石油和天然气的大量燃烧,致使大气中的CO2急剧增加B.大气中CO2进入生物群落的方式只能是植物的光合作用C.生物群落中的碳元素进入大气的方式只能是微生物的分解作用D.大力植树造林是缓解温室效应的唯独方法解析:近代工业的迅速进展,导致化学燃料被大量燃烧,打破了生物圈中碳循环的平稳,因此减缓温室效应的重要方法是减少化学燃料的燃烧;光合作用和化能合成作用都能够固定大气中的CO2;动植物的呼吸作用和微生物的分解作用都能开释CO2。

三年高考-高考生物试题分项版解析 专题14 生态系统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全册生物试

三年高考-高考生物试题分项版解析 专题14 生态系统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全册生物试

生态系统和生态环境的保护1.(2016某某卷.20)人工繁殖的濒危野生动物在放归野外前通常要进行野外训练。

如果将人工繁殖的濒危大型食肉森林野生动物放在草原环境中进行野化训练,通常很难达到野化训练目的。

对于这一结果,下列解释最合理的是A.野化训练的时间太短,不足以适应森林环境B.草本植物矮小,被野化训练的动物无法隐藏身体C.没有选择正确的野化训练环境,训练条件不合适D.草原上食肉动物与野化训练动物激烈争夺实物【答案】C【解析】人工繁殖的濒危大型食肉森林动物应在森林环境中进行野化训练,在草原环境中进行野化训练不能使其适应森林生活。

【考点定位】生物与环境【名师点睛】生物与其生活的无机环境形成了一个统一的整体,即生物适应环境,环境影响生物,故将某生物转移至新环境中,可能会导致生物体无法生存。

2.(2016某某卷.21)在某一生态系统的下列组分中,能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的是A.田螺 B.小球藻 C大肠杆菌 D.草鱼【答案】B【考点定位】生产者【名师点睛】根据生物类型判断生态系统的成分(1)判断生产者的主要依据是是否为自养型生物,若为自养型生物,则为生产者,包括绿色植物、蓝藻、光合细菌以及化能合成细菌等。

(1)判断消费者时要特别注意“异养型”“非腐生”等关键词,植物、微生物都有可能成为消费者。

(3)判断分解者的主要依据是能否把动植物的遗体、残枝败叶转变成无机物,分解者是腐生生物,也包括少数的动物(如蚯蚓)。

3.(2016某某卷.3)在丝瓜地生态系统中,丝瓜、昆虫甲、昆虫乙存在捕食关系。

下图为某年度调查甲、乙两种昆虫种群数量变化的结果。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丝瓜地的碳循环在丝瓜、昆虫与无机环境之间完成B.依据随机取样原则统计成虫数量可计算出昆虫种群密度C.乙与甲的数量比值代表两种昆虫间的能量传递效率D.乙数量的增加会减少甲种群对丝瓜的摄食量【答案】D【考点定位】本题考查种群、食物链、生态系统的功能。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传递效率的概念和食物链中生物数量变化。

碑碎市碰碗学校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章种群和群落 生态系统及其稳性 生态环境的保护课后作业31

碑碎市碰碗学校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章种群和群落 生态系统及其稳性 生态环境的保护课后作业31

感碍州碑碎市碰碗学校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后作业第4、5、6章种群和群落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生态环境的保护(30)(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60分)1.(2012·大纲全国卷)一块农田中有豌豆、杂草、田鼠和土壤微生物等生物,其中属于竞争关系的是( )A.田鼠和杂草B.豌豆和杂草C.豌豆和其根中的根瘤菌D.细菌和其细胞内的噬菌体【解析】准确把握四种种间关系的概念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存在竞争关系的生物有共同的生活资源,如食物、空间等。

A项中田鼠和杂草是捕食关系,错误。

B项中豌豆和杂草对光、水、肥、空间等资源形成竞争,正确。

C项中豌豆和其根中的根瘤菌是共生关系,错误。

D项中细菌和其细胞内的噬菌体是寄生关系,错误。

【答案】B2.(济南原创题)图甲表示弃耕农田的群落演替情况,图乙、丙、丁表示演替过程中各种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下列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甲乙丙丁A.图甲中,b点时不存在群落的垂直结构,d点时不存在水平结构B.图乙可表示演替过程中物种丰富度与时间的关系C.图丙可表示该地块上恢复力稳定性与时间的关系D.图丁可表示草本植物数量随时间变化的情况【解析】b、d点时都存在群落的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A错。

从图甲可以看出,随时间的推移,物种数量逐渐增多,丰富度增加,抵抗力稳定性逐渐升高,恢复力稳定性逐渐降低,故B、C均正确。

在灌木和乔木占优势以前,草本植物的种类、数量逐渐增加,在灌木、乔木占优势后,草本植物的种类、数量减少,最终趋于稳定,D对。

【答案】A3.(2011·安徽高考)某岛屿由海底火山喷发形成,现已成为旅游胜地,岛上植被茂盛,风景优美。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该岛屿不同地段物种组成上的差异是群落水平结构的体现B.该岛屿形成后最初进行的群落演替属于次生演替C.旅游可能使岛上的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进行D.该岛屿一定发生过漫长的群落演替过程【解析】此题考查群落的结构和演替,具体分析如下:4.(2011·海南高考)南极冰藻是以硅藻为主的一大类藻类植物,长期生长在南极海冰区-2~4 ℃的环境中,其最适生长温度为2 ℃,磷虾主要以南极冰藻为食,企鹅主要以磷虾为食,自1975年以来,磷虾种群密度下降高达80%。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习题及解析 生态环境的保护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习题及解析 生态环境的保护

课时规范训练(35)【基础题组】1.由于人口增长会造成一系列环境问题,直接影响人体健康。

所以如果人口增长得不到有效控制,则造成()①水资源短缺②耕地面积大幅度减少③生物多样性锐减④环境污染加剧A.①②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②③④解析:选D。

人口过多和过快增长会直接影响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人的生存需要一定空间,同时也离不开食物,因此就需要耕地,人口增长往往促使人们过度利用耕地和开垦出更多的农田。

所以,人口过度增长会造成粮食供应不足、就业压力加大、教育经费短缺、环境污染加剧、森林资源、水资源和能源短缺、生物多样性锐减等问题。

2.粮食问题一直备受关注,当前国际粮价上涨,有的国家出现缺粮的现象。

为了解决粮食生产和环保问题,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下列措施不可行的是()A.合理开发海洋,寻找新的粮食资源B.开荒种地,围湖造田,扩大粮食种植面积C.控制人口增长,使人与自然和谐发展D.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培育高产作物品种解析:选B。

为了解决粮食生产和环保问题,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应合理开发海洋,寻找新的粮食资源,控制人口增长,使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培育高产作物品种等。

开荒种地,围湖造田,可导致水土流失和洪水泛滥,故B项措施不可行。

3.通常天气预报中会有“紫外线指数”的内容,提醒市民注意避免紫外线伤害。

造成地面紫外线照射增强的直接原因是() A.滥伐森林B.水体污染C.南极冰川融化D.臭氧层破坏解析:选D。

臭氧层可吸收紫外线,臭氧层被破坏后,照射到地面上的紫外线增多,使皮肤癌发病率增加,农作物等植物的产量和质量下降。

4.某同学设计了如下三个实验装置验证水体富营养化问题,在适宜的温度、光照条件下放置一段时间,不能得到的结论是()A.甲、乙对照可验证水体富营养化与水体中含大量的N、P等矿质元素有关B.甲、丙对照可验证生活污水导致水体富营养化C.乙、丙对照可验证生活污水中的有机质被微生物降解后,产生大量的N、P等矿质元素D.甲、乙、丙对照可知,生活污水的排放是水体富营养化的唯一因素解析:选D。

高三生物新题专项汇编:考点15 生态系统及生态环境的保护(解析版)

高三生物新题专项汇编:考点15 生态系统及生态环境的保护(解析版)

高三生物新题专项汇编(1)考点15 生态系统及生态环境的保护1.(2020·永寿县中学高三开学考试)在生态系统中,营养级越高的生物获得的总能量越少。

下列解释错误的是A.各营养级中总有一部分能量被分解者利用B.能量金字塔顶层的生物数量少,需要能量少C.生物维持自身的生命活动消耗一部分能量D.各营养级中的能量一部分以热能形式散失【答案】BA.各营养级中,生物个体的残枝败叶、遗体残骸等被分解者利用,所以总有一部分能量流向分解者,A正确;B.营养级越高的生物,获得的能量就越少,但个体生命活动需要的能量多少与营养级获得的能量多少无直接关系,B错误;C.生物同化的能量有一部分通过呼吸作用释放,以维持自身的生命活动,C正确;D.各营养级中的生物呼吸作用释放的能量一部分转移到ATP中,一部分以热能形式散失,D正确。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特点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特点为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只能从第一营养级流向第二营养级,再依次流向后面的各个营养级,能量传递率为10%-20%,所以营养级越高,获得的能量越少。

2.(2020·湖北武汉高三开学考试)某地盛产大桃,但果园大量废弃枝条和落叶乱堆乱放占用土地,被焚烧后污染环境。

为解决此问题,当地政府建设了“生态桥”工程,将废弃枝条和落叶加工成有机肥后施加到果园土壤中,减轻污染的同时提高了桃的产量。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将有机肥施加到果园中,土壤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会发生改变B.“生态桥”工程的实施,使果园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变得更复杂C.果园属于人工生态系统,其自我调节能力高于当地自然生态系统D.流入果园生态系统的能量包括果树光合作用固定的能量和有机肥中的化学能【答案】A生态系统结构包括两方面:营养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和组成成分(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物质和能量)。

高考生物专题练习卷:生态系统与环境保护

高考生物专题练习卷:生态系统与环境保护

生态系统与环境爱护1.(2019海南卷,19)某同学将一面镜子直立在一棵树旁,该树上的一只小鸟飞到镜前,对着镜子中的“小鸟”生气地啄击扑打。

下列关于该事务中信息传递的叙述,错误的是()A.小鸟啄击扑打的动作本身是一种行为信息B.小鸟的眼睛能够感受镜子发出的物理信息C.小鸟把镜子传递的信息当作来自入侵者的信息D.激怒小鸟的信息是干脆来自非生物的化学信息【答案】A2.(2019浙江卷,2)下列属于防止大气圈臭氧削减的措施是()A.削减氟利昂的运用B.增加化肥的运用C.增加污染物的排放D.增加汽车尾气的排放【答案】A3.(2019海南卷,20)某地在建设池塘时,设计了如图所示的食物网,鲫鱼和鲢鱼生活在不同水层。

关于该池塘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A.鲫鱼既是初级消费者又是次级消费者学/科**网B.消耗等量藻类时,鳜鱼的生长量少于鲢鱼C.通气可促进水体中生物残骸分解为无机物D.藻类固定的能量小于流入次级消费者的能量【答案】D【解析】鲫鱼既是初级消费者又是次级消费者,A正确;鳜鱼的养分级比鲢鱼高,消耗等量藻类时,鳜鱼的生长量少于鲢鱼,B正确;通气有利于水体中分解者的呼吸作用,促进残骸分解为无机物,C正确;藻类固定的能量大于流入次级消费者的能量,D错误。

4.(2019海南卷,21)对于一个结构和功能处于复原过程中的生态系统,下列推论错误的是()A.适当的物质和能量投入可加快生态系统的复原B.随着生物多样性的提高,系统的自我调整实力增加C.复原后的生态系统,其结构和功能可接近受损前的状态D.生物多样性提高后,某养分级的能量可全部流入下一养分级【答案】D5.(江苏省徐州市2019届高三考前模拟检测生物试题)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的叙述,正确的是()A.群落演替过程中生物多样性一般会渐渐降低B.建立动植物园是爱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C.湿地能调整气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干脆价值D.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答案】D【解析】生物群落在自然演替过程中的生物多样性一般会渐渐增加,但由于人类活动的干扰生物多样性不肯定会增加,A错误;就地爱护可爱护生物及其生存环境,这是对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爱护,B错误;湿地能调整气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C错误;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D正确。

高考生物专题第36讲 生态环境的保护

高考生物专题第36讲 生态环境的保护

高考生物专题第36讲生态环境的保护一、单选题1. ( 2分) (2020·浙江选考)下列关于人类与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A. 酸雨会破坏水体生态平衡B. 人口在地球上可以不断地增长C. 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D. 人类活动会影响臭氧层的稳定2. ( 2分) (2020·浙江模拟)下列有关全球人口问题及其解决对策的叙述,错误的是()A. 当前的全球人口状况和人类活动还未影响到地球的生态平衡B. 全球人口还将在几十年内继续增长C. 人口剧增将使得人均淡水资源、粮食资源日益减少D. 控制人口的目标是在低出生率、低死亡率的基础上保持平衡3. ( 2分) (2020高二下·丽水期末)人类排放到水体中的污染物不包括()A. 矿物质和化学品B. 制冷剂中的氟利昂C. 化学肥料D. 水土流失的冲积物4. ( 2分) (2020·浙江模拟)下面关于人类活动致使臭氧减少危及地球生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 大气圈对流层的臭氧可以保护地球生物免遭长波辐射的伤害B. 人类大量使用氟利昂使臭氧的分解作用大于生成作用C. 臭氧减少会改变全球降雨格局,影响农作物产量D. 大气圈上层的臭氧层空洞会使地球的俘获热增加5. ( 2分) (2020高二下·重庆期中)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与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A. 水资源短缺、土地荒漠化及雾霾等都属于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B. 外来物种入侵会导致生物多样性降低,引人其天敌是最有效的控制措施C. 解决粮食短缺问题的一个重要措施是大量开垦森林、草地等D. 我国实行的二孩政策可提高出生率,主要目的是调整年龄组成6. ( 2分) (2019高三上·湖州期中)下列关于全球环境问题的叙述,错误的是()A. 臭氧层空洞会导致紫外线辐射增强B. 温室效应会导致人类皮肤癌患者数量增加C. 酸雨会导致树木生长缓慢并容易感染病害D. 水体富营养化是水域生态系统稳态失衡的结果7. ( 2分) (2019高二下·嘉兴期末)下列人类活动中,与酸雨形成密切相关的是()A. 煤的大量燃烧B. 氟利昂的使用C. 工业废水的排放D. 外来物种的迁入8. ( 2分) (2019高二下·湖州期末)下列不属于臭氧减少导致的危害的是()A. 南极冰盖开始融化B. 农作物产量减少C. 人体免疫功能减退D. 皮肤癌患者增加9. ( 2分) (2020高二下·盐城期末)下列叙述能体现生物多样性具有间接价值的是()A. 冬虫夏草是珍贵药材B. 豌豆是良好的杂交实验材料C. 森林能够防风固沙,保持水土D. 某种生物对人类的作用尚不清楚10. ( 2分) (2020高三下·哈尔滨月考)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新冠病毒可靠飞沫传播,说明病毒可独立进行代谢B. 创可贴“透气”是为了保证伤口组织细胞有氧呼吸C. 二孩政策是为了调控我国人口性别比例D. 煮鸡蛋时高温会导致蛋白质变性,但鸡蛋的营养价值不变11. ( 2分) (2019高三上·大同开学考)随着人口的增多,人类活动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地球的环境,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人类可以改造环境,不断扩展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的程度和范围,从而不断提高人口的环境容纳量B. 由于环境容纳量有限,现在即使不控制人口数量,到了一定阶段,人口也会出现了S型增长,所以不必担心人口增长过度带来的一系列问题C. 环境污染问题是人口增长和人类生产活动共同作用的结果,随着科学水平的进步,人口数量增加,对环境的压力将大大减轻D. 人口增加,大量工农业废弃物和生活垃圾排放到环境中,影响了环境的纳污量以及对有毒有害物质的降解能力,加剧了环境污染12. ( 2分) (2019·江西模拟)如图是反映人与环境关系的三种模式,请分析下列对“环境容纳量”的理解错误的是( )A. 按照人与环境关系的理想程度排列,三种模式的顺序依次为Ⅰ、Ⅱ、ⅢB. 曲线图中的环境容纳量是指生态系统对人口的最大承载能力C. 现在的人口问题造成环境恶化,环境容纳量有下降的趋势D. 据图可知人类能改造环境,使人口数量超越环境容纳量13. ( 2分) (2020高二下·银川期末)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越来越受到各国的普遍关注。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9.36生态环境的保护规范训练(含解析)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9.36生态环境的保护规范训练(含解析)

【全优课堂】2016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9.36生态环境的保护规范训练(含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有关生物多样性叙述错误的是( )A.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B.建立自然保护区和进行易地保护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有效方法C.生物多样性保护就是要保护所有的野生动物和所有的野生植物D.保护生物多样性要防治环境污染,协调好人与生态环境的关系【答案】C2.生物多样性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A.遗传信息的多样性B.蛋白质的多种多样C.物种的多样性D.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答案】A3.广州南沙区拥有面积达200多公顷的湿地,这是多种候鸟南下过冬的重要栖息地,被誉为广州的“南肾”。

由于近年来多项大型石油化工项目落户南沙,引起环保专家对南沙自然环境的关注。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湿地的破坏不会影响该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B.负反馈调节是湿地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C.南沙湿地群落的物种丰富度会保持不变D.南沙开发应追求经济发展第一,不用考虑对环境的影响【答案】B4.下列关于人口增长与开垦土地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口增长→人均耕地减少→开垦土地→植被破坏→自然灾害频繁B.人口增长→人均耕地减少→植被破坏→自然灾害频繁→开垦土地C.人口增长→开垦土地→人均耕地减少→植被破坏→自然灾害频繁D.人口增长→人均耕地减少→开垦土地→自然灾害频繁→植被破坏【答案】A5.(2014·东莞质检)人工湿地是为了处理污水人为设计建造的、工程化的湿地生态系统(如图所示)。

对该人工湿地的作用效果进行检测,结果见表。

其中化学耗氧量(COD)表示在强酸性条件下重铬酸钾氧化污水中有机物所需的氧气量;生化耗氧量(BOD)表示微生物分解水体中有机物所需的氧气量。

调查结果显示此人工湿地生态系统中( )AB.植物的吸收作用可降低水体富营养化程度C.群落结构多样有利于生态系统稳态的维持D.物质的分解只依靠厌氧呼吸的微生物完成【答案】B【解析】由题意可知,COD、BOD值越高,表明污染程度越高;从总氮量下降可以看出,植物可吸收水中的氮等,降低富营养化程度;由调查结果不能得出群落结构多样有利于生态系统稳态的维持的结论;物质的分解主要依靠的是需氧呼吸的微生物。

高三生物练习题:环境保护与生态平衡

高三生物练习题:环境保护与生态平衡

高三生物练习题:环境保护与生态平衡
1. 概述
环境保护与生态平衡是当今全球面临的重要议题之一。

随着人类活动的日益扩大和资源的过度利用,我们正面临着环境退化和生态系统崩溃的威胁。

本文将通过一系列生物练习题,帮助高三生了解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的重要性,并提供解决方案。

2. 生态系统
a. 生态系统由什么组成?
b. 解释生态位和生态位重叠的概念。

c. 根据营养方式,生态系统可以分为哪几种类型?
3. 生物多样性
a. 什么是生物多样性?为什么生物多样性对生态平衡至关重要?
b. 列举三种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方法。

c. 解释为什么破坏一个物种可能会对整个生态系统产生影响。

4. 捕食者和食物网
a. 解释食物链和食物网的概念。

b. 为什么食物链和食物网对维持生态平衡至关重要?
c. 消费者种群数量的变化可能对食物网产生什么影响?
5. 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a. 解释污染和全球变暖的概念。

b. 列举三种人类活动对环境产生负面影响的例子。

c. 提供两种解决方案,以减轻人类活动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6. 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a. 解释环境保护对人类和其他物种的重要性。

b. 列举三种环境保护的好处。

c. 提供两种个人行动,以支持环境保护和促进生态平衡。

7. 总结
环境保护与生态平衡是我们必须认真对待的全球问题。

通过理解生态系统、生物
多样性、食物网以及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我们可以采取积极的行动来保护我们珍
贵的自然资源。

只有通过合作和关注,我们才能确保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和健康的地球。

高考生物环境保护专题练习含答案

高考生物环境保护专题练习含答案

注:表中“1+”表示鱼的年龄大于等于1、小于2,其他以此类推。

回答下列问题:(1)通常,种群的年龄结构大致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分别是_________。

研究表明:该鱼在3+时达到性成熟(进入成年),9+时丧失繁殖能力(进入老年)。

根据表中数据可知幼年、成年和老年3个年龄组个体数的比例为________,由此可推测该鱼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是_________。

(2)如果要调查这一湖泊中该鱼的种群密度,常用的调查方法是标志重捕法。

标志重捕法常用于调查______强、活动范围广的动物的种群密度。

(3)在该湖泊中,能量沿食物链流动时,所具有的两个特点是_______。

【答案】(1)增长型、衰退性、稳定型(3分)1︰1︰1(2分)保持稳定(2分)(2)活动能力(1分,其他合理答案也给分)(3)单向流动、逐级递减(2分)2015年高考(课标卷Ⅱ)4.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答案】BA.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中含有非生物成分B.生态系统相对稳定时无能量的输入和散失C.生态系统维持相对稳定离不开信息传递D.负反馈调节有利于生态系统保持相对稳定2015年高考(课标卷Ⅱ)31.(8分)某生态系统总面积为250km2,假设该生态系统的食物链为甲种植物→乙种动物→丙种动物,乙种动物种群的K值为1000头。

回答下列问题:(1)某次调查发现该生态系统中乙种动物种群数量为550头,则该生态系统中乙种动物的种群密度为_______;当乙种动物的种群密度为_______时,某种群增长速度最快。

(2)若丙种动物的数量增加,则一段时间后,甲种植物数量也增加,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

(3)在甲种植物乙种动物丙种动物食物链中,乙种动物同化的能量(填“大于”、“等于”、或“小于”)丙种动物同化的能量。

【答案】(1)2.2头/km22头/km2(每空2分,共4分)(2)由于乙种动物以甲种植物为食,丙种动物的数量增加导致乙种动物的数量减少,从而导致甲种植物数量增加(3分,其他答案合理也给分)(3)大于(1分)②2016年全国卷只有Ⅰ卷和III卷有涉及,分值降低了。

学2017高三生物一轮复习练习36(生态环境的保护)(附答案)

学2017高三生物一轮复习练习36(生态环境的保护)(附答案)

高三一轮复习练习( 36 ) 生物环境的保护1.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从分子水平看,性状具有多样性的根本原因是蛋白质的多样性B.从整个生物圈来看,不同的生态环境中分布着不同类型的群落,这反映了生态系统水平的多样性C.从进化角度看,生物性状多样性是生物生存的同一环境对生物进行不同方向的自然选择造成D.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就是在基因、物种、群落三个层次上采取保护战略和保护措施2.一只黑脊鸥的亲鸟对小鸟发出报警鸣叫时,小鸟作出隐蔽反应。

从信息分类角度分析,亲鸟的报警鸣叫属于()A.物理信息B.化学信息 C.行为信息D.对信号刺激的反应3.我国的宁夏境内15年前还有许多一望无际的大草原,到处是风吹草低见牛羊或芳草碧连天的景象。

但是,由于近10年来宁夏人口过快的增长和眼前经济利益的驱动,人们不是过度放牧,就是垦荒种地,结果使宁夏的许多牧场、草原、特草退化、土地荒漠,不仅牛没了,羊少了,就连土壤中的蚯蚓、昆虫都几乎见不到了。

这一现象明显地告诉我们()A.蚯蚓仅能生活在潮湿的土壤中B.岩石圈是生物的重要组成部分C.土壤圈是生物圈的重要组成部分D.蚯蚓和昆虫的活动影响土壤的结构4.下列关于生物与环境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A.黄鼠狼捕食一只家鸡,获得家鸡体内能量的10%~20%B.易地保护是对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保护措施C.捕食对被捕食者的生存和发展有积极意义D.人与肠道内的大肠杆菌竞争食物5.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生物多样性对维持生态系统稳定性具有重要作用,体现了其直接价值明显大于它的间接价值B.栖息地的丧失是生物多样性面临的主要威胁,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C.地球上所有生物及其所拥有的全部基因以及各种各样生态系统共同构成了生物的多样性D.从进化角度看生物多样性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环境对生物进行定向选择,使基因频率向不同方向改变的结果6.在生态环境的研究、保护过程中,下列方法与目的不相符的是()A.建立盐城丹顶鹤自然保护区,主要是防止滩涂被破B.利用昆虫信息素诱捕有害昆虫,可降低有害昆虫的种群密度C.建立濒危动物精子库,有利于保护濒危动物的基因多样性D.建立缓冲带,减少人类干扰,使被破坏的湿地依靠自然恢复7.下列对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生态系统的稳态就是指生态系统的各种成分稳定不变B.生态系统具有完整而且稳定不变的营养结构C.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的收支稳定不变D.生态系统具有保持系统中各组成成分相对稳定的能力8.有一山区由于开采露天小铁矿等活动,自然生态系统完全被破坏,成为一片废墟,为尽快使该山区恢复到原有自然生态系统状态,应采取的最好措施是在这片废墟上()A回填土壤,引进多种外来物种,重建新的生态系统B.撤出人类全部活动,实行全面封闭,等待自然恢复C回填土壤,栽培当地经济农作物,发展农业生产D回填土壤,栽种多种当地原有的植物,实行封山育林9.江苏省农林厅于2004年12月9日向全省下达了紧急“剿杀令”——《关于切实做好加拿大“一技黄花”防控工作的通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后限时练(三十五)生态环境的保护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4分,共64分)1.下列有关生态学原理或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是()①在果园中适当增加食物链,能提高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②低碳生活方式有助于维持生物圈中碳循环的平衡③生态农业实现了废物资源化利用,提高了能量的转化效率,减少了环境污染④湿地生态系统调节气候的作用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A.①③④B.①②④C.①②③D.②③④解析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功能与稳定性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适当增加食物链,可以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①正确;低碳生活方式使CO2的排放量大大降低,有助于维持生物圈碳循环的平衡,②正确;设计农业生态系统是为了实现物质循环利用和能量的多级利用,提高了能量的转化效率,减少了环境污染,③正确;湿地生态系统调节气候的作用是其生态功能,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④错误。

综上所述,正确的组合是①②③,选项C 项正确。

答案 C2.(2014·东北三校联考)在水库的上游,将废弃农田和盐碱地改造成大面积芦苇湿地,通过生物降解、吸收,可以有效解决城市生活污水和农业生产对水源造成的污染问题,使水库水质得到明显改善,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芦苇湿地构成了一个在物质和能量上自给自足的生态系统B.从废弃的农田到芦苇湿地的变化属于次生演替,该过程体现了人类对群落演替的影响C.湿地中生物种类多样,可利用正反馈调节维持湿地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稳定D.大量种植芦苇的原因是芦苇可以吸收城市污水和农业用水中的有机污染物解析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功能、稳定性及群落演替的相关内容,意在考查考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芦苇湿地生态系统中有外部有机物的输入,A项错误。

湿地生态系统通过负反馈调节维持其结构和功能的稳定,C项错误。

城市污水和农业用水中的有机污染物需被分解者分解后,才能被芦苇利用,D项错误。

答案 B3.自然界中,有些新植物或动物物种的出现会打破原来固有的生态循环系统,有时甚至给当地环境带来压力和灾难,造成生态系统退化。

下列关于生物入侵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生物入侵会使原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受到严重威胁B.生物入侵会使生态系统的成分和营养结构变复杂,抵抗力稳定性增强C.生物入侵会打破生态系统中生物间的制约关系,破坏生态系统的稳态D.适当引入外来物种,可增加物种多样性,使当地的生态平衡更加稳定解析根据生态学原理可知,引入外来物种适当,可建立新的食物链,增加物种多样性,使当地的生态平衡更加稳定,达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

但如果引种不当造成外来物种入侵,则会使当地的物种减少,从而破坏当地的生物多样性。

答案 B4.关于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建立植物园、动物园等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B.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大熊猫的目的是保护遗传多样性和物种多样性C.为保护生物多样性就要禁止开发和利用现有资源D.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明显大于它的间接价值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能力。

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最有效措施是就地保护,而建立植物园、动物园等属于易地保护,A项错误;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大熊猫的目的是保护大熊猫这个物种,保护大熊猫这个物种所特有的基因,因此,保护大熊猫的目的是保护遗传(基因)多样性和物种多样性,B项正确;保护生物多样性只是反对盲目地、掠夺式地开发利用,而不意味着禁止开发和利用,C项错误;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明显大于它的直接价值,D项错误。

答案 B5.(2014·石家庄检测)近年来赤潮在我国时有发生,当赤潮发生时,海水中某些微小的浮游生物大量繁殖,使水体呈红、紫等颜色,并对其他海洋生物造成危害。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赤潮是水体富营养化的结果B.含磷洗涤剂的广泛使用与排放是发生赤潮的原因之一C.在封闭的海湾更易发生赤潮D.发生赤潮的水体中生物全部死亡解析本题考查生态环境保护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能力。

赤潮是生活污水和含有N、P的工业废水流入海洋后使水体“富营养化”的结果。

发生赤潮的海水中某些藻类过度生长,使水面形成藻层,且藻类释放的毒素能毒杀鱼虾和贝类等,并使水体产生恶臭。

封闭的海湾内,由于污染物不能被稀释,更容易发生赤潮。

发生赤潮的水体中有大量的浮游藻类以及分解者,并不是没有活的生物。

答案 D6.(2014·云南检测)如图表示某湖泊生态系统的部分生物所组成的食物网,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丙和丁、乙和丁都存在竞争关系B.若该湖泊受到DDT污染,则甲体内DDT浓度最高C.丁每获得1 kJ能量,至少需要甲固定10 kJ太阳能D.若丙的数量下降,则该生态系统稳定性将下降解析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功能、稳定性及种间关系等内容,意在考查考生的识图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

丙、丁都以乙为食,乙和丁都以甲为食,它们之间都存在着竞争关系,A项正确。

DDT沿食物链富集,丁所处营养级最高,体内DDT浓度最高,B项错误。

丁获得1 kJ能量,至少需要甲固定的能量按最大传递效率20%计算,为1÷20%=5(kJ),C项错误。

题图所示为生态系统中部分生物组成的食物网,丙种群数量下降,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可能不受影响,D项错误。

答案 A7.下面是反映人与环境关系的三种模式图(如图所示),请分析下列对“环境容量”的理解错误的是()A.环境容量是指生态系统对人口的承载能力B.随着生产的发展,环境容量在不断加大C.人类可以局部地改造环境,但却不能使人口数量超越环境容量D.生物圈的稳态是人类生存的前提和人类改造自然的基础解析本题以生态系统为核心,考查生态系统的功能、稳态以及人类与环境的关系等知识点,综合考查识图和图文转换能力、从新信息中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综合三个图可知,人口数量总是低于环境容量,即使暂时高于环境容量(图②、③),最终还是要降下来。

由此可知,环境容量就是指生态系统对人口的承载能力,是一定的,不但不会扩大,在遭到破坏时反而会缩小;所以,人类活动要以生态系统的稳态为基础,否则就会受到自然环境的惩罚。

答案 B8.对下列两条食物链的分析正确的是()①玉米→人②玉米→牛→人A.一个吃玉米的人获得的能量一定比一个吃牛肉的人获得的能量多B.能量沿食物链单向流动,传递效率随营养级升高而逐级递减C.长期坚持素食可缓解世界粮食短缺问题D.若种植玉米的土壤中含相同浓度的某重金属盐,则②中的人比①中的人重金属元素积累少解析能量的传递效率是10%~20%,与营养级高低没有直接关系,故B项错误。

长期坚持素食,可减少能量传递过程中的损失,有利于缓解世界粮食短缺问题,故C项正确。

重金属元素在食物链中流动时存在富集现象,营养级越高,富集作用越强,所以②中的人体内重金属元素积累相对较多,故D项错误。

答案 C9.长白山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能长时间保持相对稳定,是因为该生态系统()①处于大量物种更替的过渡阶段②生物的种类和数量相对稳定③物质和能量的输入和输出相对平衡④有比较复杂的食物链和食物网⑤能量的收支随气候周期性变化⑥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⑦生产者数量大于消费者和分解者数量A.①②③④⑥B.②③④⑤⑥C.②③④⑥⑦D.①②③④⑤⑥⑦解析长白山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能长时间保持相对稳定,说明物种更替较少,保持相对稳定。

答案 B10.春天某树林中,栖息着大量的候鸟池鹭,一些幼鹭练习飞行时,掉落树下,面临着饥饿的威胁。

人们为这些体弱的小鹭提供食物,一些体强的小鹭也飞来分享食物。

当秋季来临时,依赖人类喂养的池鹭不能长途迁飞。

据上述情景,对池鹭种群保护最有利的做法是() A.春天将这片树林保护起来,避免人类干扰B.春天将全部幼鹭圈养起来,待秋天放归自然C.秋季终止投喂,促使池鹭迁飞D.秋天将不能迁飞的池鹭圈养起来,待来年春天放归自然解析每种生物都有独特的生存习性,有的人类善意的“举动”会破坏它们正常的生长过程。

研究者认为,当今物种灭绝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人的活动导致生物栖息地大面积消失引起的,剩下的栖息地变小了,并且支离破碎,其质量也因污染而下降。

因此,为了保护物种,首先要做的就是保护它们的栖息地。

答案 A11.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的叙述,正确的是()A.四川地震灾区的部分大熊猫转移到成都、北京等地饲养属于就地保护B.共同进化导致生物多样性的形成C.生物的多样性包括物种、种群、生态系统三个层次D.森林能调节气候属于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解析就地保护是指在原地对被保护的生态系统或物种建立自然保护区以及风景名胜区等,A 所描述为易地保护。

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相互影响不断发展导致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生物的多样性包括基因、物种、生态系统三个层次。

森林能调节气候属于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答案 B12.下列哪项不属于生态系统为维持稳态而进行的反馈调节()A.生物种群密度的调控B.异种生物种群之间的数量调控C.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的相互调控D.群落的演替解析生态系统为维持自身稳态而进行的反馈调节可表现为生物种群密度的调控、异种生物种群之间的数量调控以及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的相互调控等。

答案 D13.(2014·泉州单科质量检测)人工湿地是将污水、污泥有控制地投放到人工建造的湿地上,利用土壤、人工介质、微生物的作用对污水、污泥进行处理的一种技术。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合理搭配植物以提高系统的稳定性B.尽量使用本地物种以减少外来物种的入侵C.选择合适的人工介质以利于好氧微生物的分解作用D.增大引入湿地的污水总量以提高能量传递效率解析本题考查生态系统及环境保护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知识应用能力。

生态系统中各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在10%-20%之间,相邻营养级的传递效率是一个固定值,不能人为地提高或降低,故D项错误。

答案 D14.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上的牧民以养羊为主业。

近年来的过度放牧致使草原退化,也使分布在这里的野生黄羊种群密度大幅度下降,濒临灭绝。

针对这一事实,下列观点不正确的是() A.过度放牧降低了草原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B.家羊是草原生态系统的外来入侵物种C.野生黄羊与家羊之间是竞争关系D.草原生态保护与牧业发展之间产生了矛盾解析外来物种是指该地区的非原有物种,家羊一直生活在当地的草原上,不属于外来物种。

答案 B15.有人认为转基因生物有可能成为“入侵的外来物种”,威胁生态系统中其他生物生存。

他的依据是()A.转入的外源基因有可能与感染转基因生物的某些细菌杂交,形成新的病原体B.转基因植物的抗除草剂基因有可能通过花粉传播进入杂草,使之成为“超级杂草”C.科学家赋予转基因生物某些特殊性状,增强了它们在该地区生存条件下的竞争力D.转基因植物花粉传播的距离有限,但能在种植区以内繁殖解析入侵的物种在当地缺少天敌,竞争力较其它物种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