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光学系统的成像分析
物理光学教程 第五章 傅里叶光学
G( fξ , fη )
(5-66) 66)
ε ( fξ , fη )
G( fξ , fη )
ex { j Φε ( fξ , fη ) Φg ( fξ , fη ) } p
[
]
3. 相干传递函数与光瞳函数的关系
相干传递函数在空间频率坐标(f ξ,fη)的值 相干传递函数在空间频率坐标 (fξ,fη) 的值 , 与光瞳函数在空间坐标 (f 的值, (ξ=-λdf η=-λdfη)处的取值相等 处的取值相等. (ξ=-λdfξ,η=-λdfη)处的取值相等.
上一页 下一页 目录
5.1.1 薄透镜的位相变换因子
按照波动光学的观点,透镜的作用只不过是一个位相变换器, 按照波动光学的观点,透镜的作用只不过是一个位相变换器,它通过位相延迟 位相延迟的大小正比于透镜孔径内各点的光学厚度. 改变入射光波的波前 ,位相延迟的大小正比于透镜孔径内各点的光学厚度. 透镜的位相变换因子为: 透镜的位相变换因子为:
2. 线性系统与叠加积分
对于均匀各向同性媒质的近轴光学系统,在微扰原理成立的前提下, 对于均匀各向同性媒质的近轴光学系统,在微扰原理成立的前提下, 均可看做是线性系统. 均可看做是线性系统. 线性系统的最显著特征是,它对任意复杂函数的响应, 线性系统的最显著特征是,它对任意复杂函数的响应,能够表示为对 一系列"基元"函数响应的线性叠加. 一系列"基元"函数响应的线性叠加.系统对基元函数的输入输出性 质清楚了,它对任意复杂输入的响应特性也就清楚了, 质清楚了,它对任意复杂输入的响应特性也就清楚了,这是线性系统 分析的基本方法. 分析的基本方法. 对于光学系统,无论是相干光系统还是非相干光系统, 对于光学系统,无论是相干光系统还是非相干光系统,也不论系统是 否用于成像的目的, 否用于成像的目的,最直接的方法是将输入面上的光场分布分解为一 系列点光源的线性叠加. 系列点光源的线性叠加.
51光度学中的基本量及单位
第五章 光度学光能是系统设计中另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由于任何一个接收器件,所能接收的光能都有一个最低阈值。
以人眼为例,它所能感受到的最低照度为(勒克斯),相当于一支蜡在之外产生的光照度。
可见人眼对光是相当灵敏的,我们希望所设计的系统所成的像具有足够好的照度/足够多的能量。
lx 910−km 30§5-1 光度学中的基本量及单位一、辐射量―――指描述电磁波的物理量描述电磁波的物理量比较多,例如:辐通量、辐照度、辐出射度等。
1、辐射能(表示)――指以电磁辐射形式发射、传输或接收的能量。
单位:(J 焦尔)e Q 它是由辐射体发出的,常见的辐射体分为二大类:一次辐射源――本身发射辐射能的物体,例如:太阳、各种灯;二次辐射源――受别的辐射体照射后,反射/透射能量的物体,例如:月亮,被照明的物体。
2、辐通量(e φ)――单位时间内发射、传输、接收的辐射能叫辐通量。
单位:W (瓦)对某一辐射体而言,它发出的辐射能具有一定的光谱分布(即由各种不同的波长组成),而每种不同的波长其辐通量也不同。
总的辐通量=各个组成波长的辐通量总和。
若设在极窄的波段范围λd 内,所辐射出的辐通量为e d φ,则有:λλφφd d e )(=式中)(λφ――是辐通量随波长变化的函数;上式表示的是小量值,那么在整个波段内所辐射的总的能量为: λλφφd e ∫=)(此外,还有:辐出射度()、辐照度()、辐亮度()等等。
e M e E e L 二、 光学量对于光辐射中的物理量是比较多的,其意义与辐射量的意义也基本相同,故为了区别起见,我们用符号进行区别,它们的主符号是相同的,但是下角标有区别:辐射量――下角标e ;光学量――下角标v 。
1、接收器的光谱响应物体经过系统进行成像,最终的像都是由接收器类进行接收的,接收器的不同,对光谱响应的范围也各不相同。
对于目视光学系统而言,人眼对不同的波长响应程度也相差非常大,在这里引入了光谱光视效率的概念加以理解。
1几本国外经典《光学》教材的特色与启示doc
几本国外经典《光学》教材的特色与启示张立彬1,张功2(1.南开大学外国教材中心,天津,300071;2.南开大学泰达应用物理学院,天津,300071)摘要:本文主要评介了几本在国际上较有影响力的经典《光学》教材,着重从内容、风格方面介绍了它们的特色,也分析了它们的共同特点。
通过评介这几本引进经典光学教材,笔者提出了对国内编写光学教材的几点建议.关键词:教材评介;光学教材;引进教材;光学教材编写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光学是高等院校物理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也是物理学一级学科下属的一个子学科.光学既是一门古老的学科,也是一门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焕发着生机和活力的一门学科,光学的进步推动着整个科学技术和生产的迅速发展.笔者调研发现,国内的光学课程所采用的教材都是国内大学教授编写的几种经典的教材,如北京大学赵凯华的《光学》、复旦大学章志明的《光学》、中国科大郭光灿的《光学》、华东师大姚启钧的《光学教程》,引进的国外教材只是作为教学参考书供学生参考阅读.实际上,有几种国外光学教材因其编写质量之高而流行于全世界,如Eugene Hecht 编写的“Optics”、 M.H. Freeman 编写的“Optics”、Ajoy Ghatak编写的“Optics”、Max Born编写的“Principles of optics : electromagnetic theory of propagation, interference and diffraction of light”,这些教材也都被我国各一流大学所引进.借助于国外优秀教材,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弥补本土教材的不足之处,可以体会西方学者对问题的阐述思路和方法,也可以借鉴国外教材光学原理的清晰阐述和一些有代表性的例题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门课程.另外,国外经典光学教材也为我国光学教材的编著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例,有利于提高我国光学教材的编写质量.对于学生来说,国外优秀教材也许比国内教材更容易理解,概念表述的也更准确,例题也更贴切.它能够帮助学生加深对光学理论的理解,或许还能给学生提供一种全新的思路.再者,阅读英文原版教材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专业英语水平,可为以后从事科研过程中阅读学术论文和著作打下基础,更有助于学生出国后继续深造.本文着重从教材内容方面介绍,评价并比较几本引进的经典光学教材,以期使读者对这几本教材有所了解.[1]一、简介本文所评介的几本教材分别是Eugene Hecht的《Optics》,2002(4th edition);Ajoy Ghatak的《Optics》,2005(3rd edition);Max Born的《Principles of optics:electromagnetic theory of propagation, interference and diffraction of light》,1999(7th edition); M.H. Freeman的《Optics》, 2005(11th edition).Eugene Hecht所编《Optics》是几十年来美国高校最流行的光学教材之一,至今仍被世界各国广泛使用并广为称道,在1974-2006年间,该书被译成6种语言,被世界各国发行57个版本,和被全世界1497个图书馆收录.该书1974年发行第一版,至今已出至第四版,我国首次中译本出版于1979年,由秦克诚、詹达三、林福成等译.它除了传统内容之外,还反映了现代光学的基本内容,本书基本覆盖了我国光学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课程体系也和国内光学教学相接近.按“光学”课程的教学要求,张存林对其进行了针对性的改编,使本书在保持原书特色的基础上具有很强的教学适用性,张存林改编版发行于2005年.原版第四版由世界著名出版商Addison-Wesley 于2002年出版发行,全书共13章,698页.[2] Ajoy Ghatak 所编《Optics》是西方大学最流行的基础光学教材之一,从写作内容到编排顺序都与国内基础光学教材较接近,比较符合国内基础光学的教学习惯,是一本非常合适的基础光学的双语教材.该教材自1977年发行第一版,最新的为2009年发行的第四版,我国首次中译本出版于1984年,由梁铨廷、胡宏章译.第四版全书29章,共542页,由McGraw-Hill出版公司出版发行.[3]Max Born 和 Emil Wolf所编《Principles of optics:electromagnetic theory of propagation, interference and diffraction of light》是一部经典光学世界名著,是光学领域的奠基性教科书,它历经50年而长盛不衰,在国际上吸引着一代又一代的读者,甚收稿日期:;修回日期:基金项目:教育部2009年度研究项目“中美一流大学物理教育比较研究”(2009-220)资助.作者简介:张立彬(1964—),男,河北石家庄人,教育部南开大学外国教材中心副教授,主要从事信息文化、信息技术与物理至有人称它为光学的“圣经”.本书首次出版于1959年,其前身是诺贝尔奖得主马科斯•玻恩(Max Born)的《Optik》一书,目前的最新版本是1999年第七版,全书共15章,952页,由剑桥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4]M.H. Freeman 编写的《Optics》第11版,前身是W.H.A. Fincham 于1934年编写的《optics》第一版.第一版的内容是基于作者W.H.A. Fincham在伦敦北安普顿理工学院应用光学系的讲稿,该书的主要内容是视光学、光学仪器和棱镜设计.自从第8版开始,M.H. Freeman成为该书的编者,W.H.A. Fincham于1977年去世.在第11版,C.C. Hull 成为该书的第二作者,第15章“作为一种光学仪器的眼睛”由眼科光学领域的顶尖专家W.N. Charman编写.第11版共15章,563页,由Butterworth-Heinemann于2005年出版发行.[5]二、共同特点1.编者都是名家和从事教学一线的学者笔者发现,本文所评介的四本光学经典著作的作者都是教育教学方面的专家,他们长期从事光学方面的研究和教学工作,故而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能够编出结构合理,内容易于学生理解,以学生为导向的教材.Eugene Hecht 是位于美国纽约的Adelphi 大学物理系最受欢迎的教授,主要教授大学物理和光学课程.Eugene Hecht对于物理与数学、物理与艺术之间的关系造诣极深,著作颇丰,自1967年以来,他共写了97部作品,这些著作被译成10种语言,全世界7870个图书馆藏有他的著作,其中最经典的便是他编写的这本光学教材.除此之外,他还编著了《Schaum's outline of theory and problems of college physics》、《Schaum's outline of theory and problems of optics》、《Physics : calculus》、《Physics in perspective》、《Physics : algebra,Physics》等经典教材.为此,Eugene Hecht 在1989年度获得了美国艺术图书奖.Max Born 是上个世纪世界著名物理学家,他因在量子力学领域的卓越贡献而获得1954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他创立了矩阵力学,做出了著名的对量子力学波函数的波恩统计解释,他在物理学的其它分支领域也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如晶体的晶格动力学理论等.在这里我们要说明的是,波恩不仅是一位杰出的物理学家,还是一位优秀的教育家,他在哥廷根大学创立了国际顶尖的理论物理研究中心,当时,只有玻尔建立的哥本哈根理论物理中心可以和它匹敌,这使哥廷根大学对物理学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玻恩讲课也很生动,浅入深出,教学很有成绩.玻恩先后培养了两位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海森堡(1932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泡利(因为提出不相容原理获1945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还有我国著名物理学家、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黄昆.除了本文所述的他所著的《光学原理》成为光的电磁理论方面的一部公认经典著作外,1954年他和我国著名物理学家黄昆合著的《晶格动力学》一书,也被国际学术界誉为有关理论的经典著作.Max Born 1921年成为哥廷根大学物理系主任.1936年直到1953年退休任爱丁堡大学教授,1937年当选为英国伦敦皇家学会会员.Max Born 还是一位多产的作者,他发表了约300篇论文,编写了约30本书.《光学原理》合著者Emil Wolf 是Rochester大学光物理学威尔逊教授,他于1951年与Max Born合作编写Principles of optics 一书,也是波恩最后一位助手,他在光学领域做出过卓越的贡献,他一生也获得许多奖项,包括七个荣誉博士学位,他还是1978年OSA(美国光学学会)主席和美国、澳大利亚和印度光学学会荣誉会员.Ajoy Ghatak,曾获得德里大学硕士和康奈尔大学博士学位,博士毕业后工作于布鲁克文国家实验室,曾任新德里印度理工学院物理系主任和教授,OSA(美国光学学会)会士, 现为印度莱普Disha 教育研究院著名研究员,他因在光学科学和工程教育方面的杰出贡献而获得2003年的Esther Hoffman Beller 奖,该奖由美国光学学会设立.Ajoy Ghatak的研究兴趣在光纤光学和量子力学领域,他编写的《Introduction to Fiber Optics》、《Fiber Optic Essentials》、《Contemporary optics》、《Lasers: Fundamentals and Applications》都是光学领域广受欢迎的经典书籍.M.H. Freeman是曼彻斯特理工大学视光学和神经科学系访问教授,也是视光学领域的专家,C.C. Hull是该大学视光学和视觉科学系的高级讲师,主讲诊断和视觉光学.故他们编写的教材偏重于视光学方面.2. 内容各有侧重,体系科学合理四本书的内容虽然各有侧重,各有特点,这个在后面将会详细讨论,但他们的各自的体系都很科学合理,自成体系.Ajoy Ghatak编写的“Optics”与Eugene Hecht 编写的“Optics”内容与我国本科光学课程的内容接近,它们在第一章都先向读者介绍光学史,这是一个有趣的部分,引导读者轻松地进入光学的世界;接着Ajoy Ghatak 介绍“光是什么?”,直接与读者讨论光的本质属性——波粒二象性,即从量子的观点来看待光是什么,包括:辐射的粒子性、物质的波动性、不确定原理、物质波的几率解释、对干涉现象的理解等;然后是几何光学部分,在几何光学之后,物理光学之前,Ajoy Ghatak安排了振动与波这一部分,笔者觉得这是非常必要的,因为这是后面的物理光学内容的基础,没有这个基础,学生是无法深入地理解物理光学的内容的.Eugene Hecht是在几何光学部分之前介绍波动与电磁理论的.《光学原理》全书都是基于电磁理论的,所以Max Born 在书的一开始前两章就深入讲述电磁理论,以便让读者具有完备的电磁理论基础进入后面的学习.而M.H. Freeman的“Optics”的重点不是物理光学,是在几何光学和视光学上.故其将平面的折射与反射、球面的折射与反射、薄棱镜、厚棱镜与棱镜系统、光学仪器、像差和光纤追踪、非球面与分段光学表面、光源与探测器、辐射度量学与光度学、光学设计、眼睛等内容分章进行详细讨论.3. 及时更新再版光学是一个正在迅速发展的学科,光学与其它学科和技术相结合开拓出了一个又一个新的科研和应用领域, 推动着整个科学技术和生产的迅速发展,这些年来出现一些光学领域的新技术、新理论,如激光、全息等,非常有必要在普通的光学教材里讲述,因此紧跟科技发展的步伐,突出教材的时代性是很重要的, 这也是一项艰巨的工作. 时代性反映了教材的活力,除此之外,教材在初编时往往存在一些内容编排不合理的地方,可能还有一点错误和版误,所以教材的更新再版,与时俱进是非常重要的,这使得教材日臻完善,并能够跟上时代发展的脚步.本文所述教材都经过了数次的再版和更新.[1]见表1.《Optics》自1934年以来,目前已出至第11版.由此可以看出,国外教材的更新的频繁程度.反观我国诸多高校中所采用的经典光学教材——赵凯华《光学》,该书1984年的版本仍然沿用至今,其他的国内光学教材没有发行超过三版的.[7]三、各自特色1. 内容Eugene Hecht 的第四版《Optics》主要内容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1-4章主要介绍光学基础知识,为后面的内容提供预备.在第一部分光学的基础知识中,作者首先在第一章回顾了光学的历史,从公元前1200年古埃及讲起,直到20世纪的光学,其中提到了毕达哥拉斯、德谟克利特、柏拉图、亚里士多德、阿尔哈曾、开普勒、伽利略、笛卡尔、费马、牛顿、惠更斯、菲涅尔、麦克斯韦和爱因斯坦等人对光学的研究和贡献. 第二章介绍波动的知识,包括简谐波、叠加原理、复数表示、平面波、球面波和柱面波,以及三维波动微分方程.第三章主要介绍电磁理论,光子和光的基础知识,包括电磁理论的基本定律(法拉第感应定律、安培环路定理、高斯定理、麦克斯韦方程等)、电磁波、辐射和量子理论基础(其中介绍了经典理论和量子理论对光的描述以及对比,和光的传播等).第四章介绍了光的传播,包括散射、反射、折射以及对他们的处理方法,还有光与物质相互作用的一些日常现象.第二部分5-6章,第五章介绍了几何光学的内容,包括透镜、棱镜、光阑、光学系统、光纤光学、波前重塑等,最后介绍了引力透镜效应.第六章是几何光学的深入拓展,介绍了厚透镜和透镜组、解析法光线描迹、像差、GRIN(梯度折射率)系统;第三部分7-12章,是物理光学的内容,为了更好地学习干涉、衍射和偏振,作者首先在第七章独立介绍了光的叠加规律,包括同频率和不同频率光波的叠加,非简谐周期波和非周期波的傅里叶处理方法.第八章论述偏振.第九章论述干涉,先介绍干涉条件,再分别论述分波前干涉仪与分振幅干涉仪,然后讨论干涉条纹的类型与位置,最后论及多光束干涉,在干涉的应用方面,介绍了单层膜和多层膜的应用,干涉量度学的应用.第十章论述衍射,分别讨论了夫琅禾费衍射和菲涅尔衍射,基尔霍夫标量衍射理论,最后还介绍了边界衍射波的内容.第十一章讨论傅里叶变换及其在光学中的应用,即傅里叶光学.第十二章介绍了相干理论,包括可见度、互相干函数和相干度的问题.第四部分即第13章,是现代光学的内容,使读者了解了现代光学的发展,开拓了读者的光学视野.每章最后都有一定量的习题,用于读者练习,全书的最后还附有部分习题的详细解答.书的最后除了参考文献之外,还列出了名词索引,便于读者快速查阅.附录1为电磁理论,包括麦克斯韦方程的微分形式及其推导过程,和电磁波动方程及其推导过程,附录2为基尔霍夫衍射理论.[2]Eugene Hecht 第四版《Optics》的内容极为丰富,它不仅包括所有光学教材共有的几何光学和物理光学传统内容,还在本书前几章介绍了光学的基础预备知识,如光学简史、波动和电磁理论,这为读者学习后面的光学主题知识打下基础. 先引入波动和电磁理论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因为许多读者学习之前并没有掌握波动和电磁理论,否则会导致后面的干涉、衍射、偏振和傅里叶光学的学习很吃力.所以,在进入干涉衍射偏振之前,单独列出一章(第七章)介绍叠加原理,这种安排也是很合理的.另外,对光学的主体部分—几何光学和物理光学,该书每一章节的知识都非常细致和丰富,几乎比国内任何一本光学教材内容都丰富得多.Ajoy Ghatak的《Optics》,全书分为七部分,基本内容也是几何光学和物理光学,但是与Eugene Hecht 《Optics》光学不同的是:Ajoy Ghatak在第二部分单独讲述了振动与波,内容深入,甚至包括傅里叶级数、狄拉克函数、傅里叶变换等高等数学的内容,这为读者以后学习物理光学打下了深厚的数学和物理基础.在偏振方面,Ajoy Ghatak没有Eugene Hecht讲述的详细,Eugene Hecht将偏振单列一章,内容非常全面,包括偏振光的性质、起偏器、二向色性、双折射、散射和偏振、反射引起偏振、延迟器、圆起偏器、多色光的偏振、旋光性、感生光学效应—光调制器、液晶、偏振的数学描述等.而Ajoy Ghatak只论及了偏振光的产生和分析等理论性的内容,并没有介绍一些偏振器件.在现代光学方面,Ajoy Ghatak只介绍了激光和光纤,而Eugene Hecht除了激光和光纤外,还介绍了包括光信息、全息术和非线性光学、光学冷却、波前重塑、引力透镜效应、梯度折射率系统、超光速与亚光速、延迟器、光调制器和液晶、单层膜和多层膜的应用、雷达干涉仪、零阶贝塞尔光束等[3]特点,首先就阐述电磁理论基础,然后以麦克斯韦宏观电磁理论为基础,系统阐述光在各种媒质中的传播规律,包括反射、折射、偏振、干涉、衍射、散射以及金属光学(吸收媒质)和晶体光学(各向异性媒质)等.几何光学也作为极限情况(波长λ→0)而纳入麦克斯韦方程系统,并从衍射观点讨论了光学成像的像差问题.新版增加了计算机层析术、宽带光干涉、非均匀媒质光散射等内容.该教材内容极为丰富,理论性较强而且严谨.本书引文丰富且所涉广泛,上溯历史,下至近代,旁及有关学科和应用,故能于一专著中给读者以宽阔视野与充分求索之空间.全书共十五章,前半部分为基础内容,后半部分层次较深.此书在国内更多地作为研究生的专业课教科书.[4,6]见表3.而M.H. Freeman的Optics的重点并不在物理光学,而是几何光学和视光学,故其将平面的折射与反射、球面的折射与反射、薄棱镜、厚棱镜与棱镜系统、光学仪器、像差和光纤追踪、非球面与分段光学表面、光源与探测器、辐射度量学与光度学、光学设计、眼睛等内容分章详细讨论.该书偏重于讲述几何光学、视觉系统、视觉光学仪器的内容,物理光学的内容很少,只有11、12、13三章分别讲述光学材料:光与物质相互作用,干涉和衍射等物理光学的内容.本书几乎没有激光、光纤、光信息、全息术、非线性光学、量子光学等重要的现代光学的知识,所以该书非常适合于视觉科学、验光学和眼科学专业的学生,笔者认为并不适合作为我国大学物理专业的光学课程教材.[5]2. 风格虽然Ajoy Ghatak的《optics》与Eugene Hecht的《Optics》的内容与我国大学基础光学课程内容都比较接近,但前者主要是原理性、理论性的知识,在光学的物理和数学理论方面讲解透彻详细,但较少地介绍一些光学仪器和器件;而后者在光学理论和光学仪器与器件的介绍方面取得了一种平衡,能够在一本书中兼顾两者.两书在光学的几乎各个方面,突出原子散射的中心角色,尽早地使读者从傅里叶理论的角度深刻理解光学,从书的一开始就明确光的量子本质. Ajoy Ghatak对光学原理的论述非常易于理解,非常清晰,以一种直观的方式呈现许多概念和结论,它不仅适合本科生,也适合研究生和其他自学者,因为它出色地、清晰地、漂亮地介绍了光学理论.十年来, Eugene Hecht 《Optics》一直在众多的光学教材中处于领导地位,它以一种活泼的易于理解的方式论述,它以其精确、权威、全面的视野和出色的配图而著称.Max Born和Emil Wolf的《Principles of Optics——electromagnetic theory of propagation, interference and diffraction of light 》一书如同它的名字,以光的电磁理论为基础,对光的传播、干涉、衍射及光学系统进行理论化的、系统的、深入的讨论.与国内的光学教材首先介绍几何光学不同,它一开始在前两章便深入讲解电磁理论,这为本书后面各个专题的论述奠定了理论基础.它将光的电磁理论贯穿始终,用光的电磁理论来论述光的传播、干涉、衍射、偏振、散射和光与物质相互作用等几乎一切主题,使读者在更基础的层面上,从本质上掌握光的规律,而不是对光仅仅停留在唯象地认识层面上,因为光的本质就是一种电磁波.所以学习Max Born的《Principles of Optics》将会大大加强学生的光学理论深度,为科研打下坚实的基础.笔者在研究生阶段从事光的研究中,渐渐认识到光的电磁理论是多么重要,也开始学习此书.几乎所有现代光学的问题都要用光的电磁理论来解决,如光纤光学、表面等离子体、非线性光学、导波光学.这就是为什么Principles of Optics/ Max Born虽然没有涉及激光、光纤通信、光学仪器等现代前沿光学和应用光学的内容,但是它仍然历经50年而长盛不衰,在国际上吸引着一代又一代的读者.当然,由于本书较为理论化,需要很深的数学水平,要掌握书中的内容对于大二的本科生来说是很难的,故主要作为光学类专业的研究生用书为宜.M.H. Freeman的《Optics》继承之前版本的理念,主要面向有需求的大学低年级对基础光学学生,强调对光学原理定性的理解,而不需要学生具有较强的数学基础,该书避免用微积分和复数进行数学表示,所以学生只需要一些基本的数学能力便可以很容易学习此书的内容.作者认为:数学有助于定量地理解光学,但本质上与光学密不可分,数学在其它的许多教材上的大量使用是为了训练物理学家.所以,该书对近代光学的主题——物理光学内容介绍的很少很浅显,现代光学更是没有提及.由于不涉及高等数学,所以它没有也无法深入地讨论物理光学的内容.如前所述,M.H. Freeman的《Optics》有自己的特色,它的重点并不在物理光学,而是几何光学和视光学,这不正是此书的独到之处吗?所以该书至今发行了11版.四、对国内编写《光学》教材的启示1. 先将光的电磁理论讲清楚作为一本基础的光学教材,笔者认为首先应该使学生理解光的物理本质,这就要求光学教材首先必须论述光的基本理论,在论述基本理论的时候,尽量更多地使用电磁理论,我们发现不管是Principles of Optics/ Max Born还是Optics/ Eugene Hecht,均在一开始便引入光的电磁理论,而国内的教材几乎都不引入光的电磁理论,一开始便介绍几何光学,然后是物理光学的内容包括光的干涉、衍射和偏振,最后是现代光学的简单介绍.国内教材在论述物理光学的内容时,仅仅是一种唯象的讨论,而不是用光的电磁理论进行深入地本质地讨论,在少数内容不得不用电磁理论时,也只是直接引入几个电磁波的公式,而不去说明为什么要这样引入?这些公式的意义是什么?这显然对初学者来说比较唐突,不能很好地理解它们.国内教材虽然不涉及许多理论知识,学起来简单容易,但很难使学生深刻地理解光的物理本质,很多学生学完了干涉、衍射、和偏振以后,仅仅是记住了一些干涉、衍射和偏振现象,记住几个简单的公式,对于这些现象背后的物理本质仍然是一头雾水.稍夸张地说,国内这类教材既不利于通过学习物理来探究事物及其变化的本质,也不利于学生以后在光学领域进一步得学习和研究,其根本的原因乃是“光学的电磁理论是现代光学及其应用的理论基础”.掌握基础理论才是发展和创新的根本,根深叶茂,本固根荣.[4,5]鉴于此,笔者认为,将来国内的光学教材也应该首先介绍光学的电磁理论,在论述干涉、衍射、偏振等物理光学的内容时也使用光的电磁理论进行讨论,但要兼顾本科学生的实际水平,不可讨论得过深,否则学生很难掌握,毕竟Principles of Optics/ Max Born更适合研究生水平.同时,这些光学理论的应用——一些重要的光学仪器,如干涉仪、光栅、波带片等也要多加介绍.2. 加入重要的现代光学的内容现代光学技术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各个角落,渐渐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笔者就学习光学的体会,深知光学这个能够广泛应用于科技进步的学科如今的发展非常迅速,像光纤通信、光纤传感、激光、表面等离激元、量子光学、非线性光学、纳米光子学、微结构光学、光电子学、导波光学、光信息处理、光全息、成像、光学材料等一大批光学分支学科都在日新月异的发展并必将在不久的将来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深远的影响.因此光学教材有必要提及重要的现代光学技术与仪器,如激光、光纤通信、LED、液晶、全息术、傅里叶光学等内容,使学生能够了解世界光学科技的最前沿.当然,对于基础的光学教材,重要的是把光学的基本理论完整并清晰地讲述,不必对这些分支领域进行讨论,而应仅仅简单地介绍它们,只讲解最基本的原理即可.要知道它们中的每一个领域都可以独立成书,对于基础的光学教材,其介绍现代光学技术的目的在于开拓学生的视野,使学生能够了解现代光学技术的成就与发展,我们不能够想象一个学过光学的人不知道激光的基本原理等等.有兴趣的学生也许在课外主动深入地学习它所感兴趣的前沿知识,并在大二大三阶段就积极参与本校教师的研究课题中,这显然对提高我国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有极大地帮助,有利于他们在研究生阶段直接进入研究状态.于此同时,他们也能为自己的本科简历积累资本,为他们在申请国外更好的学校或研究组织过程中加分.因此,光学教材要内容丰富、结构合理,特别注重对物理思想、物理概念的透彻讲解,并在传统内容的基础上,编写若干反映现代光学新成就的内容.许多光学现象充斥于我们日常生活中,因此在光学教材中可以以课后问题或者知识拓展的形式提及这些日常生活中的光学现象,让学生用学过的光学理论进行自主思考.有人不禁要问,一本基础的本科光学教材,既要首先讲述光的电磁理论,然后把光学的基本理论讲清楚,讨论一些重要的光学仪器,最后还需介绍现代光学技术的知识,还要包含一些问题,这样一本光学教材得多少页啊?教师又要多少课时量才能讲完这些内容?实际上,引进教材Optics/ Eugene Hecht第四版已经为我们做出了很好的范例.3. 编写各有特色的光学教材本文所评介的四本光学教材各具特色,我国学界也应编写适合于不同学科学生,不同层次,各有偏重点的光学教材.如编写面向工程类、医学类、物理类学生的光学教材;编写面向低年级本科生与高年级本科生及研究生的光学教材;编写分别以基础理论、几何光学、物理光学、仪器和应用和近代光学等为主要特色的光学教材,或者编写如同Eugene Hecht 的“Optics”一样综合的优秀的光学教材.4. 常更新,多再版本文所评介的四本书至少发行至第四版,Max Born “Principles of Optics”发行了7版,再加上多次修订重印,从1959年第一版以来,更新了近20次;M.H. Freeman 《Optics》至今更新到了第11版.首先,光学是一个正在迅速发展的日新月异的学科,会出现一些新的技术和理论,一些旧的东西或许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科技的发展,也有必要加进教材中向学生介绍,因此教材的内容需要更新;其次,每一本书的出版不可能尽善尽美,随着编者阅历的。
mtf光学系统成像质量评估方法
MTF(Modulation Transfer Function)是光学系统成像质量评估的重要指标之一,它描述了光学系统对高对比度物体细节信息的成像能力。
在光学系统设计和优化过程中,对其成像质量的评估是至关重要的,而MTF的测量和分析是评估光学系统成像质量的重要方法之一。
本文将介绍MTF光学系统成像质量评估方法。
1. MTF的基本概念MTF是指光学系统在特定空间频率下的成像对比度传递函数,描述了光学系统对不同空间频率下物体细节信息的成像能力。
在实际应用中,MTF通常被表示为对比度相对于空间频率的函数图。
通过分析MTF曲线,可以直观地了解光学系统在不同空间频率下的成像能力,判断其成像质量优劣。
2. MTF的测量方法(1)光栅法光栅法是最常用的MTF测量方法之一,通过将空间周期状物体(如光栅)成像,利用光栅的传递函数与系统MTF进行卷积,得到系统的MTF曲线。
这种方法简单直观,适用于对于大部分光学系统的MTF评估。
(2)差动法差动法是一种通过对比不同空间频率下的目标物体图像和参考图像,得到系统的MTF曲线。
这种方法适用于对成像设备不便携的场合,但需要精确的图像处理技术和系统校准。
(3)干涉法干涉法是通过干涉条纹的形成来测量MTF的一种方法,它能够直接测量相位信息和幅度信息,对系统MTF的测量有很好的灵敏度和分辨率。
但是,干涉法对环境要求较高,且实验操作相对复杂。
3. MTF的分析与评估(1)MTF曲线的解读MTF曲线通常会显示出在低空间频率时,成像对比度随空间频率的增加而逐渐降低,而在高空间频率时,成像对比度急剧下降。
通过分析MTF曲线的特征,可以评估光学系统的成像能力。
(2)MTF的指标评价在评估光学系统的MTF时,需要使用一些指标来描述其成像质量,如MTF50、MTF20等,它们分别表示MTF曲线上50、20的空间频率对应的成像对比度。
这些指标能够量化地描述光学系统的成像能力,为光学系统的设计和优化提供依据。
光电成像原理
光电成像原理
7
第五章 直视型真空成像器件物理及其成像系统
像管成像物理过程、器件性能参数,微光夜视光电 成像系统构成及特性分析
第六章 固体成像器件物理及其成像系统
CCD器件的物理基础与工作原理、结构特性与性 能参数,电视型光电成像系统特性分析
第七章 红外成像器件物理及其成像系统
红外探测器工作原理、工作条件与性能参数,典 型红外探测器,红外热成像系统构成与特性分析
光电成像原理
8
三、学习要求
参考书
① 白廷柱、金伟其,光电成像原理与技术 光电成像原理与技术, 光电成像原理与技术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② 向世明、倪国强,光电子成像器件原理 光电子成像器件原理, 光电子成像器件原理 国防工业出版社 ③ 安毓英、曾小东,光电探测原理 光电探测原理, 光电探测原理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④ 王庆有,光电技术 光电技术,电子工业出版社 光电技术 ⑤ 常本康、蔡毅,红外成像阵列与系统 红外成像阵列与系统, 红外成像阵列与系统 科学出版社
——对于变像管,输入物理量为红外、紫外、X射 对于变像管,输入物理量为红外、紫外、 射 对于变像管 线等非可见光辐射, 线等非可见光辐射,输出物理量为可见光辐射 数学表达式
荧光屏出射亮度
L G= E
光敏面入射照度
∞ ∂ L= Km M m ∫ K ( λ ) M ( λ ) d λ ∂ω 0 θ = 0
Ri = di dP
分类
或
Ru = du dP
根据输出信号形式:电压灵敏度、 根据输出信号形式:电压灵敏度、电流灵敏度 根据输入辐射:光谱灵敏度、 根据输入辐射:光谱灵敏度、积分灵敏度
光学系统的像差
如光学系统存在正畸变即实际像高大于 理想像高,所成的像为枕形,负畸变则 成桶形。
畸变只引起变形,不影响像的清晰度
21
畸变
光学系统对共轭面上不同高度的 物体垂轴放大率不同产生畸变.
桶形畸变 负畸变
枕形畸变
物
正畸变
像
像失真,但不影响像 的清晰度(是由于垂 轴放大率不同).
22
畸变使像变形
23
理想成像的要求 出入射光束为同心光束,只有近轴区成
像才是理想成像。
1
像差概念的导出
实际光学系统中,存在着远轴区产生的实际 像与近轴区产生的理想像之间的偏离。此时, 从物体上任一点发出的光束通过光学系统后 不能会聚为一点,而形成一弥散斑,使像不能 严格地表现出原物体形状,这就是像差。
2
实际光学系统中轴上点的成像
30
近轴物近轴光线成像的色差
123
不同波长的光,焦距不同,像的位置不 同.在1,2,3三截面上,形成的光环半
径不同.
31
色差严重影响光学系统成像性质,一般 光学系统都必须校正色差。可以用正负 透镜适当组合来校正位置色差。
32
影响位置色差的主要因素:
随孔径角的增大而增大 与光学材料的折射率和色散率有关 与透镜的焦距有关
五、色像差
用白光进行成像时,除了每种单色光仍会产生 五种单色像差外,还会因不同色光有不同折射率 造成的色散,而使不同的色光有不同的传播光路, 从而呈现出因不同色光的光路差别而引起的像差, 称之为色像差(简称色差)。色像差因性质不同 而分为位置色差和倍率色差两种。
24
•色差:
位置(轴向)色差 倍率(横向)色差
B
37
倍率色差随视场的增大而增大,由于倍 率色差的存在,使物体边缘呈现彩色, 从而,造成白光所成的像呈现彩色斑。
光学透镜设计及应用研究
光学透镜设计及应用研究第一章:绪论光学透镜是光学系统中的核心部件之一,具有对光线的聚焦和分散作用。
通过合理的透镜设计可以实现多种光学应用,如成像、激光聚焦和光学通信等。
本文将探讨光学透镜的设计原理和应用研究。
第二章:光学透镜的基本原理2.1 光学透镜的种类根据透镜的形状和功能,光学透镜可以分为凸透镜和凹透镜。
凸透镜能够将平行光线聚焦到一个点上,称为实焦;而凹透镜则将平行光线分散开来。
2.2 光学透镜的光学参数光学透镜的光学参数主要包括焦距、倍率、孔径和相对孔径等。
理解并合理运用这些参数是进行透镜设计的关键。
2.3 光学透镜的成像原理光学透镜能够通过折射和反射来实现光线的聚焦和分散,从而实现物体的成像。
了解光学透镜的成像原理是进行透镜设计和应用研究的基础。
第三章:光学透镜的设计方法3.1 光学透镜的设计流程光学透镜的设计流程包括需求分析、初始设计、优化设计和制造验证等步骤。
只有经过细致严谨的设计流程,才能得到高质量的光学透镜。
3.2 光学透镜的优化方法光学透镜的设计优化方法主要包括非球面透镜设计、渐变折射率透镜设计和双面透镜设计等。
这些方法能够提高透镜的成像质量和性能。
3.3 光学透镜的制造技术光学透镜的制造技术包括传统的加工技术和先进的光学制造技术。
如何选择合适的制造技术对透镜的性能和成本具有重要影响。
第四章:光学透镜的应用研究4.1 光学成像系统光学透镜在成像系统中起到关键作用,如相机镜头、显微镜和望远镜等。
了解光学透镜在不同成像系统中的应用,可以有效提升成像效果。
4.2 光学系统的激光聚焦激光聚焦是激光技术中的重要应用之一,光学透镜能够将激光束聚焦到极小的焦点上。
探索激光聚焦的原理和方法,有助于发展激光加工和光学通信等领域。
4.3 光学通信系统光学透镜在光学通信系统中也有广泛应用,如光纤通信和光无线通信等。
优化设计光学透镜能够提高光信号的传输效率和质量。
第五章:光学透镜设计与应用的前景展望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 光学透镜设计和应用也将迎来更广阔的发展前景。
光学系统的光阑
整理ppt
视场光阑设在像面
孔径光阑
视场光阑
y'
F
物在有限远
y
y'
物在无限远
整理ppt
tg y ' f'
视场光阑设在物面
视场光阑 B y A
孔径光阑
y D视 2
tg y
空间深度 • 近景深:对准平面以近能成清晰像的物
空间深度 • 景深为近景深与远景深之和。
整理ppt
z2 z1
2a z'2
z'1
对准平面 B1
A B2
入射光瞳 出射光瞳 P'1
P1 P P'
景像平面 B"2
A'
P2
P'2
B"1
1
2
p2
p
p 1
p'1 p' p'2
z1 p1 p
D
p1
p1
Dp D z1
题解图
整理ppt
入瞳和出瞳
• 孔径光阑在物方空间的共轭“像”称为入 射光瞳,简称入瞳
• 孔径光阑在像方空间的共轭像称为出射光 瞳,简称出瞳
• 孔径光阑、入瞳、出瞳三者互为共轭关系 • 入瞳在整个系统的物方对光束进行限制,
出瞳在整个系统的像方对光束进行限制
整理ppt
入瞳和出瞳
C.R. M.R. 物
整理ppt
焦深
一个物平面能够获得清晰像的空间深度称为焦深
入瞳 出瞳
D D'
z'1 z'2
第5章光学系统中的光阑
应. 用 光. 学
5.1 第 五 章
光学系统中的光阑
3、视场光阑:限制成像范围的光阑称为 视场光阑。
4、渐晕光阑:轴外点光束被拦截的现象 称“渐晕”,产生渐晕的光阑称为“渐晕光 阑”。
5、消杂光光阑:用来拦掉光学系统中非 成像或因折射面反射产生的杂光光阑称
“消杂光光阑。”
第5章光学系统中的光阑
应. 用 光. 学
x
' z
f'
xz
n1
n
' k
f
' z
,
x
' z
f ' z
f
'
n
' k
f
n1
f
n1
n
' k
f'
= n1
f'
x
' k
n
' k
x
f'
同理,光瞳处的放大
x1
p
x
z
,
x
' k
p'
x1
p
n1
n
' k
f
' z
,
x
' k
再利用牛顿公式 x1xk' ff
率可写为
可得 第5章光学系统中的光阑
z 1 n1 1 p' p nk' z
由物面中心通过入射光瞳边缘的光线称为第一辅 助光线。同理,使所有的光学零件通光孔通过其
后面的光学零件成像到像空间去,则出射光瞳对 像面中心孔角最小第;5章光学系统中的光阑
应. 用 光. 学
5.2 第 五 章
光学系统中的光阑
光电成像原理-第五章 直视型电真空成像物理
像管中常用的电子光学系统有: 纵向均匀静电场的投射成像系统; 轴对称的静电聚焦成像系统; 准球对称的静电聚焦成像系统; 旋转对称的电磁场复合聚焦成像系统等。 二代像管中常使用微通道板(MCP),利用二次电子 发射来实现电子流密度的倍增,从而实现.3
上一页
下一页
在实际应用中,为了获得更高的亮度增益,常常 用光学纤维面板将完全相同的像增强器进行多级耦 合,因此像增强器的输入窗和输出窗多由光学纤维 面板制成,以便将球面像转换为平面像,完成极间 耦合。由于每级像增强器都成倒像,故为获得正像, 耦合级数多为奇数,通常为三级。三级级联的像增 强器也称为第一代像增强器。
电子图像的发光显示
为把光电子图像转换成可见的光学图像,通常 需要使用荧光屏。像管中常用的荧光屏材料有多 种,基本材料是金属的硫化物、氧化物或硅酸盐 晶体等,掺杂后具有发光特性。 实验证明,荧光屏由高速电子激发发光的亮度 除与发光材料的性质有关外,主要取决于入射电 子流的密度和加速电压值。当像管中光电子图像 的加速电压一定时,荧光屏的发光亮度正比于入 射光电子流的密度。由此可知,像管的荧光屏可 以将光电子图像转换成可见的光学图像。
M L GL
L
EV
上一页
下一页
3.背景特性 合适的亮度是人眼观察图像的必要条件,除了有用 的成像(信号)亮度以外,还存在一种非成像的附加 亮度,称之为背景(或背景亮度)。像管的背景包括 无光照射情况下的暗背景和因入射信号的影响而产生 的附加背景,称为信号感生背景(或光致背景)。暗 背景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光阴极的热电子发射和颗粒引 起的场致发射。产生信号感生背景的主要原因是阴极 透射光、管内散射光、离子反馈、光反馈所致。 为了 反映背景对像管图像对比度的影响,引入两个参数: 等效背景照度和对比恶化系数。
光电检测原理与技术第5章 光学系统与专用光学元件
2. 望远系统
(1)伽俐略望远镜( Galileo telescope )
结构 发散透镜作目镜,会聚 透镜作物镜,物镜的像 方焦点和目镜的物方焦 点重合。
光路 Q Q ' Q "
远物 Q 射来的平行光束,经物镜会聚后,原来应成实像于 Q', 这对于目镜来说应作虚物,最后成正立像P"Q"于无穷 远处。
非近轴情况下,三次幂以上项不能忽略
球面系统不能理想成像
出现三级以上像差
u3 u5 u7 u9 sin u u 3! 5! 7! 9!
三级像差(或初级像差)----5种: 1) 球差(spherical aberration) 2) 慧差(coma) 3) 像散(astigmatism)和场曲(curvature of field) 4) 畸变(distortion)
表5-1 不同波长时焦 深的计算结果
nf 2 nD 2 x 2 2 2 ( F )
(5-6)
(3)最小弥散斑及其角直径 光学系统中影响成像质量的因素主要是像差和衍射。系统的 像差按照不同的设计有很大的差别。而衍射作用的大小可用计算 艾里斑的方法来估计。当斑内占总衍射能量的84%时,所对应的 角直径分别为 (5-7) 2.44
D
—— 探测光辐射的波长。
4 2L ' ( F ) 2 n
' 0
以可见光、中红外和远红外三个光谱区中,三种典型波长的 焦深为例,说明这一关系。计算结果列于表5-1中。表中可见,当 ' =0.5μm,2 L = 8μm,说明像面有确定的位置,随着波长增加, 0 L'0 2 按正比增加,当 =10μm,2 = 160μm L'0 ,这时很难断定像 面的确切位置。这是红外系统的特点之一。 与焦深相对应的物空间中。物移动某一 ' 距离x,只要其像面移动不超过 L0,那 么仍可得到清晰的像。所以,对应焦深 在物空间中的范围就是景深。利用牛顿 公式可以计算出x为
应用光学第五章光度学
光在同一介质中传播,忽略散射及吸收,则在传播中的任 一截面上,光通量与亮度不变。光束的亮度就是光源的亮度
d1 d2
L1 L2
折射情形 dA位于n1介质内。入射光束的光亮度L1,在O点附近 取一微元dA,则过dA输出的光通量:
d1 L1dAcos I1d1 L1dAcos I1 sin I1dI1d
Ω
r dΦ
光出射度-光源上不同位置的发光特性
• 用单位面积所发射的光通量描写光源上某点的发光本领 • M=dΦ/ds,面光源上A附近的面积元ds辐射的光通量 • 单位:勒克斯,1lx=1lm/m2 dΦ A ds
透射面或反射面接受光通量,又可作为二次光源发出光 通量。M= ρE,ρ为透射率或反射率,与波长有关,因而物体呈 现彩色 。 对所有波长ρ 趋于0的物体,黑体
n1 sin I1 n2 sin I 2 n1 cos I1dI1 n2 cos I 2 dI2
L2 n 2 2 L1 n1
2
L2 L1 2 2 n2 n1
当光线处于同一介质,同前L2=L1
反射情形,L2=L1 综上,光束在均匀介质中传播,或在两种介质分界面 上的反射时的光亮度变化,都看成折射时的特例
dΦ=683VλdΦe=683×0.24×10×10-3=1.6152流明
d Ω=πθ2=3.14× (10-3)2 L=dΦ/(ds· dΩ)=6.553×107st L太阳=1.5×105st LHe-Ne=440L太阳 “勿对着眼睛照射” “激光致盲武器”
§5.2朗伯余弦定律及朗伯源
发光强度空间分布可用式Iθ= INcosθ表示的的发光表面 只有绝对黑体是理想的余弦 辐射体,具有粗糙表面的发 光体与余弦发光体接近 对朗伯源,发光强度向量Iθ端 点轨迹是一个与发光面相切 的球面 余弦辐射体在和法线成任意 I I cos I L n n Const dA cos dA cos dA 角度方向的光亮度 朗伯源的光亮度Lθ与方向无关,只是I随θ变化而变化
光学仪器概论第五章
第五章 光学系统的质量指标如何评价光学系统的光信息传递质量,即对非成像光学系统的光束传输质量怎样?成像光学系统的成像质量如何?一直是光学工作者极为重视且不断探讨的问题。
如对成像光学系统,传统的评价方法是星点法和分辨率法。
星点检验是观察点光源通过光学系统所得到的像斑形状。
光学系统没有几何像差时,像斑为标准的艾里圆,有几何像差或离焦时,光强分散。
光学系统有中心误差,装配应力或玻璃折射率不均匀等,均会使星点形状不对称或不规则。
但这种方法属主观检验,不同的观察者看法存在差别,是定性和半定量的,它的规定也只能是比较抽象和笼统的。
分辨率法比较简单、方便、意义明确,能够用数量表示。
但它只能表述细节能不能分辨的界限,对于较粗线条的成像质量,不能作出定量的评价,就是说,有两个物镜分辨率一样,但粗线条的明晰度可能不一样。
实际上是一个物镜质量好,一个较差,但分辨率法反映不出来。
此外,尚会出现为分辨情况,测出的分辨率可能比理论分辨率还高。
1900~1904年德国光学工作者哈德曼(Hartman )基于几何像差的概念,用米字形光阑模拟光线,测量除畸变、倍率色差外的其它五种几何像差。
其优点是§测量结果可直接与光线追踪结果相比较。
但它没考虑衍射,且测量工作量大。
此外还有阴影法、干涉法,它们比较适用于非成像光学系统,对于成像光学系统主要用于测量轴上点成象质量,测量范围受限制。
电视出现以后,同样涉及到像质评价问题。
从事电学行业的人和光学行业的人思维模式不同,他们将时域的问题扩展为空域,引入了空间频率的概念。
发现菲涅耳—基尔霍夫衍射积分公式如将积分域拓宽到无穷大恰为傅里叶变换式,从而出现了傅里叶光学,推动了现代光学的发展,这恰恰证明了交叉学科的碰撞出现了科学进步的火花。
对于像质评价则产生了光学传递函数法。
从而使像质评价更为客观、合理。
§ 5.1分辨率如前所述分辨率是以光学系统所能分辨开两垂轴靠近像点的能力为准。
第五章-光学系统中成像光束的选择
2.视场光阑:
①视场光阑的位置是固定的,总是设在实像面或中间实像面 上。如:照相机底片。如果系统没有这种实像面,则不存在 视场光阑。 ②形状可以是圆形的,如显微系统和望远系统;可以是方形 的,如照相系统。 ③物、像方线视场:物、像高的2倍——线视场 视场角:物方视场角 2 和像方视场角 2 。是物像方线视场 上下边缘主光线之间的夹角。
在照相机中:孔径光阑—可变光阑 视场光阑---底片框
光阑的位置:
1.视场光阑——一般设在实像面或中间实像面上
2.孔径光阑——随系统而异 有特定要求的,如目视光学系统,孔径光阑或孔径光阑 的实像一定要在外面,眼睛能与之重合,以接受全部成像光 束,远心光学系统,孔径光阑在焦面上 3.其他的,可以选择,以改善成像质量。合理的选择光阑 的位置可以改善轴外点的成像质量。
30
F’物
D D' 5mm 6 D 30 mm D'
对于轴向光束,物镜口径最大,目镜口径较小
为满足光学特性的要求,各光学元件的通光口径至少应保证轴 向光束通过。
2、轴外光束传播情况
a b a b a-a b-b 物镜 30 60 棱镜 加大 加大 F’物
目镜 加大 最大
应使所有光孔处于同一空间
M1
p1 p1
A
A
U
P
p2
M2
透镜
孔径光阑
p2
入 瞳
注:光学系统的孔阑是对给定位置的物体而言的。如果物体 位置发生变化,原来的孔阑失去作用,光束被其他光阑所限 制。
P 1
A
Q1
U
孔 阑
l1
Q2
l2
P 2
光学系统
入瞳
《现代光学》课件第5章
第5章 光学信息处理
如果滤波器中心的遮挡部分很小,只阻断频谱中的零 频分量,则有R→0,R sinc(Rxi)→1,rect(xi/l)*comb(xi/p)* [R sinc(Rxi)]为一常数C′。所以,像面的复振幅分布为
(5.1-10) 即为光栅像减去一个常数。最后得到对比度翻转的像面光 强分布,其过程如图5.1-3 所示。
16
第5章 光学信息处理
图 5.1-4 二元振幅滤波器示意图 (a) 低通滤波器; (b) 高通滤波器; (c) 带通滤波器; (d) 方向滤波器
17
第5章 光学信息处理
5.1.2 泽尼克相衬显微镜和相位滤波器
为了说明相衬显微镜和相位滤波器空间滤波的原理,
我们把相位物体的振幅透射系数写成
其中j(x0,y0)为该相位物体的相位分布。假定j (x0,y0)很小,
(5.2-5)
27
第5章 光学信息处理
1) 单透镜滤波系统 单透镜滤波系统的光路如图5.2-3所示。
28
第5章 光学信息处理
图 5.2-3 单透镜滤波系统
29
第5章 光学信息处理
根据有关透镜的傅里叶变换作用的讨论可知,当用 轴上点光源照明,输入面位于透镜前d0(d0>f)处时,可以在 光源的共轭面得到输入物体的准傅里叶变换,而输出面P3 必须和输入面P1成像共轭。这时物像的横向放大率可由几 何光学方法得到: M=-d/d0。
第5章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光学信息处理
2. 光学滤波系统 典型的光学滤波系统如图5.2-2所示。
24
第5章 光学信息处理
图 5.2-2 典型光学滤波系统
25
第5章 光学信息处理
若输入面P1所放置的透明片的振幅透射系数为f(x0,y0), 并由单位振幅的轴向平行光照明,透镜L2对其进行傅里叶 变换,则得到频谱面P2上的复振幅分布
第五章+扫描电镜及其应用[1]
2.粉末试样
先将导电胶或双面胶纸粘结在样品座上, 再均匀地把粉末样撒在上面,用洗耳球吹去未 粘住的粉末,再镀上一层导电膜,即可上电镜 观察。
3.液体试样 如何制备?
4. 镀膜
镀膜的方法有两种,一是真空镀膜,另一种是离子 溅射镀膜。离子溅射镀膜的原理是:在低气压系统中, 气体分子在相隔一定距离的阳极和阴极之间的强电场 作用下电离成正离子和电子,正离子飞向阴极,电子 飞向阳极,二电极间形成辉光放电,在辉光放电过程 中,具有一定动量的正离子撞击阴极,使阴极表面的 原子被逐出,称为溅射,如果阴极表面为用来镀膜的 材料(靶材),需要镀膜的样品放在作为阳极的样品 台上,则被正离子轰击而溅射出来的靶材原子沉积在 试样上,形成一定厚度的镀膜层。
可以通过电子学方法有效地控制和改善图像的质 量。如通过γ调制可改善图像反差的宽容度,使图 像各部分亮暗适中。采用双放大倍数装置或图像选 择器,可在荧光屏上同时观察不同放大倍数的图像 或不同形式的图像。 可进行多种功能的分析。与X射线谱仪配接,可在 观察形貌的同时进行微区成分分析;配有光学显微 镜和单色仪等附件时,可观察阴极荧光图像和进行 阴极荧光光谱分析等。 可使用加热、冷却和拉伸等样品台进行动态试验, 观察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相变及形态变化等。
镜筒阀V4
热偶规TC4
冷规
电子枪
显示器
聚光镜 扫描 放大器 扫描线圈 物镜 试样 二次电子 探测器 信号 放大器
扫描电镜光学系统及成像示意图
扫描电镜特点
可以观察直径为0~30mm的大块试样,制样方法简 单。 场深大、三百倍于光学显微镜,适用于粗糙表面 和断口的分析观察;图像富有立体感、真实感、易 于识别和解释。 放大倍数变化范围大,一般为15~200000倍,最 大可达10~300000倍,对于多相、多组成的非均匀 材料便于低倍下的普查和高倍下的观察分析。 具有相当的分辨率,一般为3~6nm,最高可达2nm。
第五章 微光学器件与系统技术I
• 应用3——折/衍混合光学成像系统
二、衍射光学技术和二元光学技术
★ 衍射光学元件(DOE): - 振幅型全息元件,位相型全息元件,计算全息 和闪耀相息元件: 衍射效率不高,工艺不易控制, 成像质量欠佳。 - 连续面型DOE: 得益于微细加工技术的进步 ★ 二元光学元件(BOE): - 是一种位相值被量化了的相息图,微细工艺批 量制造。
二元光学技术
设 计
光学功能 解析法: 数值法:复杂微结构元件
Fresnel微透镜
光学元件的位相函数 薄型连续面浮雕分布 台阶型衍射浮雕微结构 制造
理论: 几何光学、标量衍射理论、矢量衍射理论 优化算法: Gerchburg-Saxton算法 模拟退火算法(Simulated Annealing Algorithm) 遗传算法(Genetic Algorithm) 杨—顾算法(Y-G)
凸透镜阵列
凹透镜阵列
折/衍微透镜
• 应用1——提高传感器的填充系数
红外 CCD - 波长:紫外—可见—红外 - 材料:硅,玻璃,聚合物 - 类型: 折射型,衍射型 可见光 CCD
• 应用2——光束微扫描 ——
传统光学透镜扫描器 微透镜阵列扫描器
体积大,运动路径 大,速度慢
体积小,移动距离小, 速度高
N ( L −1)
u (r 2 ) =
∑
k =0
⎡ r 2 − krp 2 / L − rp 2 /(2 L) ⎤ ⎛ − i 2πk ⎞ exp⎜ ⎥ ⎟rect ⎢ 2 rp / L ⎝ L ⎠ ⎢ ⎥ ⎣ ⎦
在 z = 2λn , n = jL − 1, j ∈ Z 处有一系列焦点,且产生会 聚和发散两种作用。各焦点处的光强为:
比较折射透镜和衍射透镜的焦距:
工程光学第五章光度学与色度学
N2 P1d1 P2d2 L
PdM N3 M
1, 2分别为冕牌玻璃和火石玻璃与空气所成界面
反射比;
P1, P2,L , PM 分别为M 种介质各自的透明率;
为反射面的反射比;
N1为冕牌玻璃个数; N2为火石玻璃个数;
d1, d2,L , dM为M 种介质的中心厚度.
20
§5-4 颜色的分类及匹配
光学系统中,常用反射面来改变光的进行方向,反射元 件对光的透射和吸收,使反射面的反射比ρ<1。
当入射光的光通量0,反射光的光通量1 0,则
光通量损失:1 1 0
镀银反射面 0.95;镀铝反射面 0.85;抛光良好 19
的棱镜全反射面 1.
④光学系统的总透射比
0
1 1
N1
1 2
18
光通量为Φ的光束通过厚度为dl的薄介质层,被介质吸 收的光通量dΦ与光通量Φ和介质厚度dl成正比,即:
d Kdl 0eKl 0 pl
p eK表示光通过单位厚度1cm介质层时,出射光通
量与入射光通量之比,为介质的透明率。
因此光通量损失为: 0 1 ekl 0
③反射面的光能损失
cos dAd
sr m2 )
六个辐射量,对所有的光辐射都适用,是纯物理量。
3
4
对可见光,常用光学量来度量
二、光学量
①光通量Φv:标度可见光对人眼的视觉刺激程度的量。 单位为流(明)lm。 ②光出射度Mv:光源单位发光面积发出的光通量,即:
Mv
dv dA
,单位流每平方米lm m2
.
③光照度Ev:单位受照面积接受的光通量,即:
Lv
dv
cos dAd
Iv ,单位坎每平方米(cd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光源:
1,初级光源:如果物体是自身发光,则称为初级光源.
2,次级光源:如果物体被其他光源照明,则成为次级光源.
(二)、像:
1,实像:光线确实交汇在一点所形成的像
2,虚像:光线并不交汇,但光线看起来都来自一个点形成的像
(三)、限制条件
对光学系统的研究,除特别情况外,通常都要再加一个限制条件:只研究轴对称系统。
用几何方法可以方便的得到透镜的厚度函数 。令光轴为Z轴,取原点在第一球面的顶点处,这样由前面所述的符号法则有: 由图5.2.7所示的几何关系可得:
(5.2.10)
(5.2.11)
对于傍轴光线有: 。
上两式变为: (5.2.12)
(5.2.13)
(5.2.14)
将式(5.2.12)~式(5.2.14)代入式(5.2.9),可得:
(一)透镜的一般变换性质
问题:如图5.3.1所示,将一个平面透明物置于透镜前方相距 处的输入平面,即物平面 ,该物体被某种光源照射后,在物平面前表面的光场负振幅为 ,那么在透镜后方相距为 处的像平面 上的光场分布 为何?
图5.3.1透镜的一般变换关系
4.薄透镜的相位变换及其物理意义·····················13
前言
光学成像系统可以看成一种光学信息处理系统,采用频谱分析方法和线性系统理论全面研究光学系统成像的过程,已经成为现代光学中的一种重要手段,并且是光学信息处理技术的重要理论基础。
前面提到,要在衍射屏后的自由空间观测夫琅禾费衍射,其条件是相当苛刻的。于在近距离观测夫琅禾费衍射,就需借助会聚透镜来实现。在单色单位平面波垂直照射衍射屏的情况下,夫琅禾费衍射就是衍射屏函数的傅里叶变换。所以透射物体的夫琅禾费衍射就是实现傅里叶运算的物理手段。
(5.2.21)
在傍轴近似下,这是一个球面波的表达式。对于正透镜,焦距f大于0,这是一个向透镜后方距离f处的焦点F会聚的球面波,如图5.2.8(a)所示;对于负透镜,焦距f小于0,这是一个由透镜前方距离 处的虚焦点F发散的球面波,如图5.2.8(b)所示,透镜使使入射波面发生了变化,即由入射平面波变换为球面波,这正是由于透镜具有 的相位因子,能够对入射波前施加相位调制的结果。当然,这一结果是在傍轴条件下得到的。
图5.2.8垂直入射平面波的效应
以上结果虽然是根据双凸透镜推导出来的,但只要按照几何光学中关于焦距正负的规则,式(5.2.17)同样适用于如图5.2.1所示的各种形式的透镜。
5.3透镜的傅里叶变换性质
会聚透镜最突出和最有用的性质之一,就是它具有进行二维傅里叶变换的功能。傅里叶变换运算一般要使用复杂而昂贵的电子学频谱分析仪才能完成,这种复杂的模拟运算可采用一个简单的光学装置来实现,而且运算速率非常快捷。
(2)法线:球心到入射光线与顶平面交点的直线
(3)基点:基点有六个,如图所示,焦点F1,焦点F2,主点P1,主点P2,节点N1,节点N2
(4)主面:第一主面和第二主面分别是通过第一主点和第二主点而垂直于光轴的面
(a)(b)
图5.2.2透镜的基点及主面
从图5.2.2(a)可以看出,把发自F1的光线的入射光线和出射光线延长,它们在第一主面上相交,在后一情况下,入射光线和出射光线在第二主面上相交。两个主面在光轴附近经常会非常接近于平面,所以通常把它们叫做主平面。
2、厚度函数的计算
图5.2.7厚度函数的计算
由图5.2.7所示,在点 处的透镜厚度记作 ,表示该薄透镜的厚度函数,对应于 和 的拱高分别为 和 。对于薄透镜来说表面的曲率半径比透镜最大厚度 大得多。为了求出厚度函数 ,将沿垂直于Z轴的方向剖成三部分,于是有:
式中: 、 、 分别表示图5.2.7中三部分 坐标处的厚度。
(5.2.16)
式中: ,其中 表示光波经过透镜的相位延迟,这个入射波的波前在透镜上的各点都受到了一个正比于厚度 的相位延迟,光线通过 点时总的相位延迟为:
(5.2.17)
上式右边的第一项是光通过透镜而产生的相位延迟;第二项表示光通过两个平面之间剩下的自由空间区域产生的相位延迟,对放置在空气中的透镜, 。因此,透镜的作用可以等效的用一个形式为:
(.4)
像高与物高之比成为横向放大率,它与上述各量之间的关系如下:
(5.2.5)
对负焦距,即 时,有:
(三)、薄透镜的厚度函数
正透镜的厚度包括三个部分。两个表面分别在两边产生弧拱,另外必须有一定的边缘厚度。
问题:如何求凸透镜的厚度函数?
图5.2.6博透镜的侧视和前视
1、厚度函数:
如图5.2.6(a)和(b)分别是透镜的侧面图和前视图,z轴与透镜的主光轴重合,曲率半径分别为 和 ,中心最大厚度为 ,折射率为n。设在坐标( )处的厚度为 ,显然 是坐标 的函数,称为厚度函数。
有效焦距(简称焦距):从任一主点到对应焦点的距离。
当透镜置于真空或空气中时,其焦距为:
对于薄透镜,很小,则上式可化为:
且有
对于薄透镜,通常假定其两个主平面重合,如图5.2.3所示。
(二)、透镜的成像
对正焦距,即 >0时,有:
(5.2.3)
上式常称为透镜定律,而满足这个表达式的物平面和像平面称为共轭平面。还有:
(5.2.15)
式中: 。
从式(5.2.15)可以看出,式中所表示的透镜厚度函数实际是用旋转抛物面来近似表示透镜的球面。
(五)薄透镜的相位变换及其物理意义
如图5.2.6(a),设有一单色平面波沿z轴正向入射至薄透镜表面,若入射光波在入射平面P内的光场分布为U(x,y),仅靠透镜之后P’平面内的光场分布为U‘(x,y),则有:
(5.2.18)
的相位变换来表示。将式(5.2.15)代入式(5.2.18),可得到近轴近似下透镜的透过率函数为:
(5.2.19)
将式(5.2.2)代入上式,可得:
(5.2.20)
上式即为透镜的负振幅透射率函数,表示光波通过透镜时,所受到的相位调制。设有一单位振幅的单色平面波沿光轴方向垂直入射至透镜表面则有U(x,y)=1,由此得到透镜后侧场的负振幅为:
5.2透镜的结构及变换作用
(一):透镜的结构
1.定义:顾名思义,透镜是由透明物质制成的,通常是一块曲面玻璃,它的两个表面是凸(凹、平)形的曲面,这种曲面玻璃就称为透镜。
正透镜:焦距为正
2.透镜
负透镜:焦距为负
3.常见类型:
图5.2.1各种类型的透镜
4.透镜的基点及主面:
(1)光轴:通过表面的曲率中心作一直线,这条直线就是光轴
本科课程论文
《光学系统的成像分析》
课程名称信息光学
姓名姜婷婷
学号1415222007
专业电子科学与技术
任课教师任洪亮
开课时间第1周~第18周
教师评阅意见:
论文成绩
评阅日期
课程论文提交时间:2016年12月nn日
第5章光学系统的成像分析
3.薄透镜的厚度函数····························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