痞满的鉴别诊断
中医疾病鉴别诊断学
中医疾病鉴别诊断学
一、中医痞满鉴别诊断: 1.痞满与胃痛:两者病位同在胃脘部,且常相兼出现。然胃痛以疼痛为主,胃痞以满闷不适为患,可累及胸膈;胃痛病势多急,胃脘部可有压痛,而胃痞起病较缓,压之无痛感,两者差别显著;此患者无明显胃脘部疼痛,故属痞满。 2.痞满与结胸:两者病位皆在脘部,然结胸以心下至小腹硬满而同,拒按为特征;痞满则在心下胃脘,以满而不痛,手可按压,触之无形为特点。该患者胃脘、腹部柔然,压之不痛,不属结胸。
3.痞满与鼓胀:二者均有胀满感,鼓胀以腹部外形胀大如鼓为特征,胃痞则自觉满闷,外无胀大之形;鼓胀病位在大腹,或有形或无形,胃痞病在胃脘,均为无形;鼓胀按之腹皮急,胃痞按之柔软。
4.痞满与胸痹心痛:胃痞常伴有胸膈满闷,胸痹偶有脘腹不舒,但二者有病在心胸和病在胃脘之不同,可予区别。胸痹心痛属胸阳痹阻,心脉瘀阻,心脉失养为患,以胸痛,胸闷,短气为主症,伴有心悸、脉结代等症状;胃痞系脾胃功能失调,升降失司,胃气壅塞所致,以胃脘痞塞满闷不舒为主症,多伴饮食减少,得食则胀,嗳气则舒等症状。二、胁痛鉴别诊断: 1.胁痛与悬饮:悬饮可表现为胁肋疼痛、但表现为饮留胁下、胸肋胀痛、持续不已伴咳嗽、咳痰、呼吸疼痛时加重、常喜向病侧睡卧,侧肋间饱满,叩呈浊音,或见发热,一般不难鉴别。 2.胁痛与胸痛:胸痛以胸部胀痛为主,可涉及胁肋部,常伴有胸闷不舒,心悸短气,咳嗽喘息,痰多等心肺病证候;胁痛部位在一侧或两侧胁肋部胀痛或窜痛为主,常伴口苦、目眩等肝胆病症状。 3.胁痛与胃脘痛:胃脘痛部位在上腹中部胃脘处,兼有恶心嗳气,吞酸嘈杂等胃失和降的症状;而胁痛部位在上腹两侧胁肋部,常伴恶心,口苦等肝胆病症状。三、黄疸的鉴别诊断: 1.黄疸与萎黄:黄疸的发病与感受外邪,饮食劳倦或病后有关,其病机为湿滞脾胃、肝胆疏泄,胆汁外溢;其主症为目黄、身黄、小便黄。萎黄之病因与饥饱劳倦、病后失血有关,其病机为脾胃虚弱、气血不足、肌肤失养。其特征是双目不黄,常伴有眩晕、气短、心悸等
痞满的中医辨证和治疗
痞满的中医辨证和治疗
痞满是以胃脘部痞闷满胀不舒无痛,触之无形,按之柔软为临床表现的病证。多因情志所伤、饮食失节、劳逸失调、痰瘀内阻、脾胃虚弱以及外邪侵袭等,导致脾失健运,
胃失和降而成。
【范围】
西医学中慢性萎缩性胃炎相当于痞满。消化系统其它胃部疾病若出现以胃脘部痞闷胀满不舒为主要症状者,均可参照本篇辨证论治。
【病因病机】
一、病因
1.脾胃虚弱先天禀赋不足,或久患胃疾不愈,或它疾久不愈累及脾胃,或年老体衰致脾胃自衰,均可使脾胃虚弱,脾失运化,胃纳失司,纳运失常,致升降失和,中焦失畅,食入难化,水谷不化精微,气血生化乏源,胃体失于荣养,渐而枯萎,则发为痞满。
2.胃阴不足素体阴津亏虚或禀赋不足,或因肝肾阴虚,或久服香燥辛温之品等原因,均可使胃阴不足,久则胃体失于荣养,渐而枯萎,而发为痞满。
3.情志因素多因长期抑郁寡欢,所愿不遂,忿怒急躁,或中年以后随着肝肾阴虚而阳气易盛,性情多乖癖等原因,而致情志失和,气机郁滞,持续不解,影响脾胃,使脾胃升降异常,胃纳失司,脾失健运,清气不升,浊气不降,清浊相干于胃,中焦壅塞,气机久滞则胃之络脉自痹,气血运行受阻,胃体失于荣养,渐而枯萎,发为痞满。
4.饮食因素
(1)饥饱失宜长期过饥则气血化源不足,津液气血阴精亏虚,胃失濡养,渐而枯萎;或长期摄入过量,或因饮食滋腻肥甘,皆可致食纳而难化,积于胃腑,壅滞气机,久则损胃,胃体失荣养,渐而枯萎,发为痞满。
(2)饮食不洁长期食用污染的水或食品,毒邪(幽门螺杆菌Hp)经口而入胃,客居于胃体络脉,久则胃体失荣,渐而枯萎,发为痞满。
中医内科学资料—痞满
中医内科学——痞满
细目一:概述
一、痞满的概念及源流
1.痞满的概念
痞满是指以自觉心下痞塞,胸膈胀满,触之无形,按之柔软,压之无痛为主要症状的病证。按部位痞满可分为胸痞、心下痞等;心下痞即胃脘部。本节主要讨论以胃脘部出现上述症状的痞满,又可称胃痞。
2.痞满的源流
痞满病名最早见于《内经》,称之为“否”、“否塞”和“否膈”等,对病因病机初步认识为饮食不节,起居不适和寒气为患等。张仲景提出病名概念,《伤寒论》:“满而不痛者,此为痞”,又创诸泻心汤,一直为后世医家所效法。《诸病源候论》:“其病之候,但腹内气结胀满,闭塞不通。”《丹溪心法》将其与胀满作鉴别:“胀满内胀而外亦有形;痞者内觉痞闷,而外无胀急之形也。”明清时期,张介宾所著《景岳全书》分虚实论治。
二、痞满与西医病名的关系
胃痞的临床表现与西医学的慢性胃炎(包括浅表性胃炎和萎缩性胃炎)、功能性消化不良、胃下垂等疾病相似。
细目二:病因病机
一、痞满的常见病因
内因:内伤饮食,暴饮暴食,恣食生冷,过食肥甘,嗜酒无度;情志失调,抑郁恼怒,肝气郁滞;或忧思伤脾。外因:感受外邪,邪盛入里,或误下伤正。
二、痞满的病机及转化
痞满的基本病位在胃,与肝、脾的关系密切。基本病机为中焦气机不利,脾胃升降失职。病理性质不外虚实两端,实即实邪内阻(食积、痰湿、外邪、气滞等),虚则如脾胃虚弱(气虚或阴虚),虚实夹杂则两者兼而有之。病理演变:初病多实,久病致虚,虚实兼杂。
细目三:诊断和类证鉴别
一、痞满的诊断要点
1.临床以胃脘痞塞,满闷不舒为主症,并有按之柔软、压之不痛,望无胀形的特点。
痞满的类证鉴别和辨证论治
痞满的类证鉴别和辨证论治
痞满
一、概述
1.痞满的定义指以自觉心下痞塞,胸膈胀满,触之无形,按之柔软,压之无痛为主要症状的病证。按部位痞满可分为胸痞、心下痞等。心下痞即胃脘部·。本节主要讨论以胃脘部出现上述症状的痞满,又可称胃痞。
2.痞满的源流痞满在(内经}中称为“痞”、“痞塞”和“痞隔”等,认为其病因是饮食不节、起居不适和寒气为患等,痞满病名首见于《伤寒论》,将痞满与结胸作了鉴别,并创诸泻心汤治疗,一直为后世医家所效法。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诸否候》则结合病位病机对病名要领作出定义。金元时代,朱震亨《丹溪心法·痞)则简明云:“痞者与否同,不通泰也。,’且作了与胀满的鉴别:“胀满内胀而外亦有形;痞者内觉痞闷,而外无胀急之形也。’’至明清时期,张介宾在《景岳全书·痞满》中更明确地指出:“痞者,痞塞不开之谓;满者,胀满不行之谓。盖满则近胀,而痞则不必胀也。”并指出:“凡有邪有滞而痞者,实痞也,无物无滞而痞者,虚痞也。有胀有痛而满者,实满也;无胀无痛而满者,虚满也。实痞实满者,可消可散,虚痞虚满者,非大加温补不可。”这种虚实辨证对后世痞满诊治颇有指导意义。
3.主要相关西医疾病的诊断慢性胃炎:主要表现为非特异性的消化不良症状,如上腹不适、饱胀、钝痛、烧灼痛,这些症状一般无明显节律性,进食后较重。也可有食欲不振、嗳气、反酸等症状。
二、病因病机
1.痞满的常见病因(1)感受外邪外感六淫,表邪人里,或误下伤中,邪气乘虚内陷,结于胃脘,阻塞中焦气机,升降失司,遂成痞满。如《伤寒论》曰:“脉浮而紧,而复下之,紧反人里,则作痞,按之自濡,但气痞耳。”(2)内伤饮食暴饮暴食,或恣食生冷,或过食肥甘,或嗜酒无度,损伤脾胃,纳运无力,食滞内停,痰湿阻中,气机被阻,
中医疾病鉴别诊断(32个病证)
中医疾病鉴别诊断(32个病证)
一、中医痞满鉴别诊断:
1.痞满与胃痛:两者病位同在胃脘部,且常相兼出现。然胃痛以疼痛为主,胃痞以满闷不适为患,可累及胸膈;胃痛病势多急,胃脘部可有压痛,而胃痞起病较缓,压之无痛感,两者差别显著;此患者无明显胃脘部疼痛,故属痞满。
2.痞满与结胸:两者病位皆在脘部,然结胸以心下至小腹硬满而同,拒按为特征;痞满则在心下胃脘,以满而不痛,手可按压,触之无形为特点。该患者胃脘、腹部柔然,压之不痛,不属结胸。
3.痞满与鼓胀:二者均有胀满感,鼓胀以腹部外形胀大如鼓为特征,胃痞则自觉满闷,外无胀大之形;鼓胀病位在大腹,或有形或无形,胃痞病在胃脘,均为无形;鼓胀按之腹皮急,胃痞按之柔软。
4.痞满与胸痹心痛:胃痞常伴有胸膈满闷,胸痹偶有脘腹不舒,但二者有病在心胸和病在胃脘之不同,可予区别。胸痹心痛属胸阳痹阻,心脉瘀阻,心脉失养为患,以胸痛,胸闷,短气为主症,伴有心悸、脉结代等症状;胃痞系脾胃功能失调,升降失司,胃气壅塞所致,以胃脘痞塞满闷不舒为主症,多伴饮食减少,得食则胀,嗳气则舒等症状。
二、胁痛鉴别诊断:
1.胁痛与悬饮:悬饮可表现为胁肋疼痛、但表现为饮留胁下、胸肋胀痛、持续不已伴咳嗽、咳痰、呼吸疼痛时加重、常喜向病侧睡卧,侧肋间饱满,叩呈浊音,或见发热,一般不难鉴别。
2.胁痛与胸痛:胸痛以胸部胀痛为主,可涉及胁肋部,常伴有胸闷不舒,心悸短气,咳嗽喘息,痰多等心肺病证候;胁痛部位在一侧或两侧胁肋部胀痛或窜痛为主,常伴口苦、目眩等肝胆病症状。
3.胁痛与胃脘痛:胃脘痛部位在上腹中部胃脘处,兼有恶心嗳气,吞酸嘈杂等胃失和降的症状;而胁痛部位在上腹两侧胁肋部,常伴恶
脾胃系病证
脾胃系病证
一、痞满
辨证要点
实痞为痞满能食,食后尤甚,饥时可缓,伴便秘,舌苔厚腻,脉实有力。虚痞饥饱均满,食少纳呆,大便清利,脉虚无力者。
寒证:痞满绵绵,得热则减,口淡不渴,或渴不欲饮,舌淡苔白,脉沉迟或沉涩者属寒。热证:痞满势急,口渴喜冷,舌红苔黄,脉数者为热。
1、实痞
(1)饮食内停证---保和丸加减
脘腹痞闷而胀,进食尤甚,拒按,嗳腐吞酸,恶食呕吐,或大便不调,矢气频作,味臭如败卵,舌苔厚腻,脉滑。
常用药:山楂、神曲、莱菔子、半夏、陈皮、茯苓、连翘。
加减:
A、食积化热,大便秘结者,加大黄、枳实,或用枳实导滞丸。
B、兼脾虚便溏者,加白术、扁豆,或用枳实消痞丸。
C、还可选用大安丸、平胃散、枳术丸等。
(2)痰湿中阻证---平陈汤(平胃散合二陈汤)加减
1)症状:脘腹痞塞不舒,胸膈满闷,头晕目眩,身重困倦,呕恶纳呆,口淡不渴,小便不利,舌苔白厚腻,脉沉滑。
2)常用药:制半夏、茯苓、陈皮、苍术、厚朴、藿香、甘草。
3)加减:
A、若痰湿盛而胀满甚者,可合用半夏厚朴汤以加强化痰理气。
B、痰湿郁久化热而见口苦、舌苔黄者,改用黄连温胆汤。
C、若胃气虚弱,痰浊中阻,气逆不降,而见心下痞硬,噫气不除者,可用旋覆代赭汤。
D、还可辨证选用二陈汤、甘遂半夏汤、三仁汤等。
(3)湿热阻胃证---泻心汤合连朴饮加减
1)症状:脘腹痞闷,或嘈杂不舒,恶心呕吐,口干不欲饮,口苦,
纳少,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2)常用药:大黄、黄连、黄芩、厚朴、石菖蒲、半夏、芦根、栀子、豆豉。
3)加减:
A、嘈杂不舒者,可合用左金丸。
B、如寒热错杂,用半夏泻心汤苦辛通降。
中医关于“胃痞、痞满”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和辨证要点
中医关于“胃痞、痞满”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和辨证要点
一、诊断
1.以脘腹满闷不舒为主症,并有触之无形、按之柔软、压之无痛的特点。
2.起病可急可缓,病程可长可短,时轻时重,反复发作。
3.多由外感、饮食、情志等因素诱发,或继发于体虚久病者。
4.胃镜检查、X线钡餐检查、腹部CT检查、幽门螺杆菌检查及焦虑抑郁量表测试等有助于本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二、鉴别诊断
1.胃痛胃病与胃痛病位同在脘腹部,常相兼出现。胃痛以胃气阻滞,不通则痛为主要病,以疼痛为主症,胃以脘腹满胀闷不适为患。胃痛病势多急,压之可痛,而胃痞起病较缓,压无痛感。
2.鼓胀胃病与鼓胀均可自觉脘腹胀满,胃病为中焦气机不利,脾胃升降失司所致,以自觉满闷不舒、外无胀形为特征;鼓胀基本病理变化为肝、脾、肾受损,气滞、血瘀、水停腹中,以腹部胀大如鼓、皮色苍黄、脉络暴露为主症。
3.积聚胃痞与积聚均可见脘腹满闷,胃痞为中焦气机不利,脾胃升降失司所致,积聚的病机主要为气机阻滞,瘀血内结。胃自觉脘腹满闷不适,无腹部包块;积聚的临床特征是腹内结块,或伴有腹痛或腹胀。
三、辨证要点
1.辨虚实
实多见于体壮者,自觉脘腹痞满,按之加重,食后为甚,舌苔厚腻,脉实有力。虚病多见于体虚者,脘腹痞满,反复发作,喜揉喜按,食少纳呆,舌象可见少苔,脉虚无力。
2.辨寒热
寒痞遇寒则甚,口淡不渴,或渴不欲饮,舌淡苔白,脉沉迟。热痞可见烦热满闷,常口渴喜饮,舌红苔黄,脉滑数。
倪海厦-痞满的辨证论治
倪海厦-痞满的辨证论治
辨寒热虚实痞满绵绵,得热则舒,遇寒则甚,口淡不渴,苔白,脉沉者,多为寒;痞满势急,胃脘灼热,得凉则舒,口苦便秘,口渴喜冷饮,苔黄,脉数者,多为热。
一、辨证要点
辨寒热虚实痞满绵绵,得热则舒,遇寒则甚,口淡不渴,苔白,脉沉者,多为寒;痞满势急,胃脘灼热,得凉则舒,口苦便秘,口渴喜冷饮,苔黄,脉数者,多为热;痞满时减复如故,喜揉喜按,不能食或食少不化,大便溏薄,久病体虚者,多属虚;痞满持续不减,按之满甚或硬,能食便秘,新病邪滞者,多属实。痞满寒热虚实的辨证,还应与胃痛互参。
二、治疗原则
胃痞的基本病机是脾胃功能失调,升降失司,胃气壅塞。因此,其治疗原则是调理脾胃,理气消痞。实者分别施以泻热、消食、化痰、理气,虚者则重在补益脾胃。对于虚实并见之候,治疗宜攻补兼施,补消并用。治疗中应注意理气不可过用香燥,以免耗津伤液,对于虚证,尤当慎重。
三、分证论治
实痞
1、邪热内陷
症状:胃脘痞满,灼热急迫,按之满甚,心中烦热,咽干口燥,渴喜饮冷,身热汗出,大便于结,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脉滑数。
治法:泻热消痞,理气开结。
方药:大黄黄连泻心汤。
方中大黄泻热消痞开结,黄连清泻胃火,使邪热得除,痞气自消。可酌加银花、蒲公英以助泻热,加枳实、厚朴、木香等以助行气消痞之力。若便秘心烦者,可加全瓜蒌、栀子以宽中开结,清心除烦;口渴欲饮者,可加花粉、连翘以清热生津。
2、饮食停滞
症状:胃脘痞满,按之尤甚,嗳腐吞酸,恶心呕吐,厌食,大便不调,苔厚腻,脉弦滑。
治法:消食导滞,行气消痞。
方药:保和丸。
方中山楂、神曲、莱菔子消食导滞,半夏、陈皮行气开结,茯苓健脾利湿,连翘清热散结,全方共奏消食导滞,·行气消痞之效。若食积较重,脘腹胀满者,可加枳实、厚朴以行气消积;若食积化热,大便秘结者,可加大黄、槟榔以清热导滞通便;若脾虚食积,大便溏薄者,可加白术、黄芪以健脾益气。
中医关于“胃痞、痞满”的证治分类
中医关于“胃痞、痞满”的证治分类
一、实痞
(一)饮食内停
1.临床表现:脘腹满闷而胀,进食尤甚,吸腐吞酸,厌食呕吐,或大便不调,矢气频作,味臭如败卵,舌苔厚腻,脉滑。
2.证机概要:饮食停滞,胃失和,气机塞塞。
3.治法:消食和胃,行气消痞。
4.代表方:保和丸。
5.常用药:山楂、神曲、莱子消食导滞,行气除胀;半夏、陈皮和胃降逆,行气消痞;茯苓健脾渗湿,和中止泻;连翘清热散结。
若食积较重,食欲减退者,加鸡内金、谷芽、麦芽消食开胃;胀满明显者,加枳实、厚朴、大腹皮理气导滞;食积化热,大便秘结者,加大黄、槟榔,或用积实导滞丸消食导脾虚便溏者,加白术、扁豆,或用实消痞丸。
(二)痰湿中阻
1.临床表现:脘腹痞塞不舒,胸膈满闷,身重困倦,头昏纳呆,嗳气呕恶,口淡不渴,舌苔白厚腻,脉沉滑。
2.证机概要:痰湿阻滞,脾失健运,气机不和
3.治法:除湿化痰,理气和中。
4.代表方:平胃散合二陈汤加减。前方燥湿运脾,行气和胃,
后方燥湿化痰,理气和中。
5.常用药:苍术、厚朴燥湿除满;半夏、陈皮化痰理气;茯苓健脾利湿;甘草健脾和胃。
若痰湿盛而满闷者,加紫苏梗、桔梗、藿香等;痰阻气逆,心下痞硬,吸气不止者,加旋覆花、代赭石,或用旋覆代赭汤加减;渴不欲饮,水入即吐,合五苓散;痰湿郁久化热而口苦、舌苔黄者,改用黄连温胆汤;脾胃虚弱者,加党参、白术、砂仁。
(三)湿热阻胃
1.临床表现:脘腹胀闷不舒,灼热嘈杂,恶心呕吐,口干不欲饮,口苦,纳少,大便干结或黏滞不畅,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2.证机概要:湿热内蕴,困阻脾胃,气机不利。
3.治法:清热化湿,和胃消痞
痞满的病因病机常见证型及临床表现治法和方药
痞满的病因病机常见证型及临床表现治法和方药
痞满是由于感受外邪,或饮食、情志内伤,或脾胃素虚,导致中焦气机不利,脾胃升降失常,以自觉心下痞塞,胸膈满闷,触之无物,按之柔软,压之无痛,外无胀形为主要特征的一种脾胃病证。按照部位痞满可分为胸痞、心下痞等;心下即剑突下胃脘部。本节主要讨论胃脘部出现上述表现者,故又称“胃痞”、“心下痞”。
痞满在《内经》中被称为“否”、“满”、“痞塞”、“否满”等,《素问·太阴阳明论》云:“食饮不节,起居不时者,阴受之…阴受之则入五藏…入五藏则填满闭塞。”《素问·异法方宜论》云:“藏寒生满病。”《素问·至真要大论》云:“太阳之复,厥气上行…心胃生寒,胸膈不利,心痛否满。”对痞满的病因病机有了初步认识,认为饮食不节,起居不适和寒气是痞满发病的病因。《伤寒论》对结胸和痞满做了鉴别:“若心下满而硬痛者,此为结胸也,大陷胸汤主之。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柴胡不中与也,半夏泻心汤主之。”张仲景所创之诸泻心汤,一直为后世医家所效法和推崇。《诸病源候论》云:“诸否者,营卫不和,阴阳隔绝,脏腑否塞而不宣,故谓之否”,“其病之候,但腹内气结胀满,闭塞不通。”指出其病位在脏腑,病机为气结,症状为腹内胀满。《丹溪
心法·痞》将痞与胀作了症状鉴别:“胀满内胀而外亦有形;痞者内觉痞闷,而外无胀急之形也。”王肯堂进一步把痞与胀进行了病位鉴别。《证治准绳·杂病》曰:“胀在腹中,痞在心下,胀有形,痞无形。”张介宾提出了按照虚实进行辨证的原则:“痞者,痞塞不开之谓;满者,胀满不行之谓。盖满则近胀,而痞则不必胀也”;“凡有邪有滞而痞者,实痞也,无邪无滞而痞者,虚痞也。有胀有痛而满者,实满也;无胀无痛而满者,虚满也。实痞实满者,可消可散,虚痞虚满者,非大加温补不可。”这种虚实辨证理论对后世痞满诊治颇有指导意义。
中医之痞、满、燥、实
中医之痞、满、燥、实
阳明腑实证,主要有四大表现,即痞、满、燥、实。
痞是自觉胸脘闷塞不舒;
满就是脘腹胀满,按之有抵抗感;
燥是肠中燥屎干结不下;
实是实热内结,或是热结旁流。
痞、满、燥、实是阳明腑实症状的概括。
所谓的痞是自觉证,满是他觉证。
过去中医把这种痞、满、胀这些分得很清。
所谓痞是自觉胸脘闷塞不舒,说“心下痞,按之濡”,“按之濡”就是没有抵抗感,完全是一种自觉证状,是一种闷塞不舒,按下去仍然是软的,是一种自觉证状。病人主诉讲出来。
满就是脘腹胀满,按之有抵抗感,那就是他觉证状。
比较起来,医生诊断的时候,他就有一种抵抗感,他觉(医生的感觉)证状,不是纯属自觉证状。这两类有区分的。
燥指的燥伤津液。燥伤津液首先就反映在肠中有燥屎。热实互结,是热和饮食糟粕这些互结,灼伤津液,使得这糟粕成为燥屎干结不下。
主要形容其燥,津伤,舌苔黄燥,也是严重的。黄燥,焦黑都是指津伤的程度。热越重越津伤。体现出热邪和津伤的程度。
痞满燥实的实,主要反映两个。一个大便秘结不通,一个腹痛拒按。脉实有力是佐证。佐证说明它正气不虚。因为正气虚了,单纯泻下不行了,要攻补兼施。所以痞满燥实四症俱全,是大承气汤症的证候特点。
这个是热实互结于胃肠这个主治。
热结旁流症,表面上看起来是下利清水、色纯青、其气臭秽。但是关键的这个鉴别诊断,脐腹疼痛,按之坚硬有块,而且往往脉实有力。当然这是指的它没有伤筋耗气,没有到邪实正虚这种程度。
胃炎--痞满
首次病程录
患者,汪成田,男,65岁,皖来安大英镇人。因“反复上腹部胀痛不适5年,加重2周”入院。
一、病例特点:
患者于5年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上腹部胀痛不适,时轻时重,受凉和劳累后明显,偶有反酸,无恶心呕吐,常伴有大便稀软不成形,无颜色改变,自诉口服奥美拉唑、吗丁啉等后有所好转(具体不详),但上述症状反复发作,并加重,夜间明显。近日无明显诱因,患者上述症状再发并加重,口服上述药物后好转不明显,伴有伴有纳差,腹胀,口淡无味,进食后稍感加重,大便稀软不成形,每日2-3次。门诊拟“慢性胃炎”收入我科。病程中偶有头晕及视物模糊,无明显恶心呕吐,厌油症状,无恶寒发热,咳嗽咽痛,恶心症状,夜眠尚可,精神一般,小便正常。近来体重未见明显变化。
平素身体状况一般,无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病史。
查体:T36℃,P60次/分,R20次/分,BP145/80mmHg,神清,精神可,步入病房,查体合作,全身皮肤黏膜无黄染,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两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口唇无紫绀,颈软,无抵抗,颈静脉无怒张,两肺呼吸音粗,未闻及明显干湿性啰音,HR60次/分,心律齐,各瓣膜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软,剑突下及左上腹部压痛(+),肠鸣音不亢,肝脾肋下未及,肾区无叩痛,四肢无畸形,肌张力正常,双下肢无浮肿。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
二、中医辨病辩证依据及鉴别诊断:
四诊摘要:上腹胀痛,时轻时重,纳呆便溏,受凉劳累后加重,舌淡,苔薄白,脉细。中医辨病辩证分析:患者以脘腹胀痛不舒为主症,属中医痞满范畴。脾胃同居中焦,脾主运化,胃主受纳,共司饮食水谷消化、吸收与输布。当饮食不节、青志失调,影响到脾胃,中焦气机不利,脾胃升降失常,而发为痞满。痞满初期多为实证,日久可至虚痞。临床也可见虚实互见,寒热错杂,时轻时重,反复发作。本患者以上腹胀痛,时轻时重,纳呆便溏为主,属脾胃虚弱证,舌淡、苔薄白,脉细均为佐证。
《中医内科学》_第二节痞满_中医世家
《中医内科学》_第二节痞满_中医世家
、痞满是由表邪内陷,饮食不节,痰湿阻滞,情志失调,脾胃虚弱等导致脾胃功能失调,升降失司,胃气壅塞而成的以胸脘痞塞满闷不舒,按之柔软,压之不痛,视之无胀大之形为主要临床特征的一种脾胃病证。本证按部位可划分为胸痞心下痞等,心下即胃脘部,故心下痞又可称为胃痞。本节主要讨论胃痞。
胃痞是脾胃肠病证中较为常见的病证,中医药治疗本病具有较好的疗效。
胃痞在《内经》称为痞、满、痞满、痞塞等,如《素问·异法方宜论篇》的“脏寒生满病”,《素问·五常政大论篇》的“备化之纪,……其病痞”,以及“卑监之纪,……其病留满痞塞”等都是这方面的论述。《伤寒论》对本病证的理法方药论述颇详,如谓“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心下痞,按之濡”,提出了痞的基本概念,;并指出该病病机是正虚邪陷,升降失调,并拟定了寒热并用,辛开苦降的治疗大法,其所创诸泻心汤乃治痞满之祖方,一直为后世医家所赏用。《诸病源候论·痞噎病诸候》提出“八痞”、“诸痞”之名,包含了胃痞在内,论其病因有风邪外人,忧恚气积,坠堕内损,概基病机有营卫不和,阴阳隔绝,血气壅塞,不得宣通。并对痞作了初步的解释:“痞者,塞也。言腑脏痞塞不宣通也。”东垣所倡脾胃内伤之说,及其理法方药多为后世医家所借鉴,尤其是《兰室秘藏·卷二》之辛开苦降,消补兼施的消痞丸、枳实消痞丸更是后世治痞的名方。《丹溪心法·痞》将痞满与胀满作了区分:“胀满内胀而外亦有形,痞则内觉痞闷,而外无胀急之形。”在治疗上丹溪特别反对一见痞满便滥用利药攻下,认为中气重伤,痞满更甚。《景岳全书·痞满》对本病的辨证颇为明晰:“痞者,痞塞不开之谓;满者,胀满不行之谓。盖满则近胀,而痞则不必胀也。所以痞满:—证,大有疑辨,则在虚实二字,凡有邪有滞而痞者,实痞也;无物无滞而痞者,虚痞也。有胀有痛而满者,实满也;无胀无痛而满者,虚满也。实痞、实满者可散可消;虚痞、虚满者,非大加温补不可。”《类证治裁·痞满》将痞满
痞满的病因病机常见证型及临床表现治法和方药
痞满的病因病机常见证型及临床表现治法和方药
痞满是由于感受外邪,或饮食、情志内伤,或脾胃素虚,导致中焦气机不利,脾胃升降失常,以自觉心下痞塞,胸膈满闷,触之无物,按之柔软,压之无痛,外无胀形为主要特征的一种脾胃病证。按照部位痞满可分为胸痞、心下痞等;心下即剑突下胃脘部。本节主要讨论胃脘部出现上述表现者,故又称“胃痞”、“心下痞”。
痞满在《内经》中被称为“否”、“满”、“痞塞”、“否满”等,《素问·太阴阳明论》云:“食饮不节,起居不时者,阴受之…阴受之则入五藏…入五藏则填满闭塞。”《素问·异法方宜论》云:“藏寒生满病。”《素问·至真要大论》云:“太阳之复,厥气上行…心胃生寒,胸膈不利,心痛否满。”对痞满的病因病机有了初步认识,认为饮食不节,起居不适和寒气是痞满发病的病因。《伤寒论》对结胸和痞满做了鉴别:“若心下满而硬痛者,此为结胸也,大陷胸汤主之。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柴胡不中与也,半夏泻心汤主之。”张仲景所创之诸泻心汤,一直为后世医家所效法和推崇。《诸病源候论》云:“诸否者,营卫不和,阴阳隔绝,脏腑否塞而不宣,故谓之否”,“其病之候,但腹内气结胀满,闭塞不通。”指出其病位在脏腑,病机为气结,症状为腹内胀满。《丹溪
心法·痞》将痞与胀作了症状鉴别:“胀满内胀而外亦有形;痞者内觉痞闷,而外无胀急之形也。”王肯堂进一步把痞与胀进行了病位鉴别。《证治准绳·杂病》曰:“胀在腹中,痞在心下,胀有形,痞无形。”张介宾提出了按照虚实进行辨证的原则:“痞者,痞塞不开之谓;满者,胀满不行之谓。盖满则近胀,而痞则不必胀也”;“凡有邪有滞而痞者,实痞也,无邪无滞而痞者,虚痞也。有胀有痛而满者,实满也;无胀无痛而满者,虚满也。实痞实满者,可消可散,虚痞虚满者,非大加温补不可。”这种虚实辨证理论对后世痞满诊治颇有指导意义。
中医内科学痞满已完成
表邪入里,结于心下 食滞中阻
痰湿阻滞
中焦气机不利 升降失司
胃痞
多思则气结 暴怒则气逆 悲忧则气郁 惊恐则气乱
情志失和
三、病机小结 一 、病位及涉及脏腑
痞满的病位在胃与肝、脾的关系密切 二 、病机关键
脾胃升降失职为导致本病发生的病机关键 三 、病性
病理性质不外虚实两端
实:实邪内阻 食积、痰湿、外邪、气滞留
• 黄芪、党参、白术、炙甘草益气健脾,鼓舞脾胃 清阳之气;
• 升麻、柴胡协同升举清阳; • 当归养血和营以助脾; • 陈皮理气消痞。
• 胀闷较重 • 四肢不温 • 纳呆厌食 • 舌苔厚腻
加枳壳、木香、厚朴; 加制附子、干姜,或合理中丸; 加砂仁、神曲; 加制半夏、·茯苓,或改用香砂 六君子汤加减。
半夏辛开散结温中以和阴。共有散水泻火、和 胃消痞之用。《方剂学》说“综观全方,寒热并 用以和阴阳,苦辛并进以顺其升降,补泻同施以 调其虚实,立法周全、面面兼顾,使胃气得和,升 降复常,则痞满、吐、泻等症可愈。
嗳腐吞酸,恶心呕吐 ;
兼症:大便不调,矢气频作,味臭如败卵 ;
舌脉:舌苔厚腻,脉滑 。
证机概要: 饮食停滞,胃腑失和,气机壅塞
治法:
消食和胃,行气消痞
代表方: 保和丸加减
常用药:
加减:
2.痰湿内阻证
症状:
主症: 脘腹痞塞不舒,胸膈满闷 ; 兼症:头晕目眩,身重困倦,呕恶纳呆,口
中医关于“胃痞、痞满”的病因病机和治则治法
中医关于“胃痞、痞满”的病因病机和治则治法
饮食不节、情志失调、体虚久病、药物所伤等可引起中焦气机阻滞,脾胃升降失常,而发生痞满。
一、病因
1.饮食不节
饥饱失常,或恣食生冷,或嗜食辛辣,或过食肥甘,或茶酒无度,损伤脾胃,纳运无力,食滞内停,痰湿中阻,胃气塞塞,升降失司,而成痞满。《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云:“谷不化,腹中雷鸣,心下痞硬而满。”
2.情志失调
抑郁恼怒,情志不遂,肝气郁滞,失于疏泄,横逆乘脾犯胃,脾胃升降失常,或忧思伤脾,脾气受损,运化不利,胃腑失和,气机不畅,发为痞满。《景岳全书·痞满》云:“怒气暴伤,肝气未平而痞。”《诸病源候论》云:“由忧气积,或坠堕内损所致。”
3.体虚久病
久病脾胃虚弱,中焦升降无力或气虚日久渐至阳虚,中,中焦失于泪运,或痰湿之邪、肝气郁滞日久,化火伤阴阴伤则胃失运化,受纳属热无,而成虚病。如《兰室秘藏·中满腹胀》云:“或多食寒凉,及脾胃久虚之人,因生治
4.药毒误治
因病长期误用、滥用药物,损伤脾胃。或因感脉证并治》,陷,结于胃脘,阻塞中焦气机,升降失司,遂成痞满。《伤寒方》谓:“因服冷药大下后,复发汗,心下痞。”《太平圣惠方·治乳石发动心膈满腹痛诸方》谓:“因服冷药太过,致心膈痞满。”
二、病机
1.脾胃同居中焦,脾主运化,胃主受纳共司饮食水谷的消化、吸收与输。脾主开清,胃主降浊,清升浊降则气机调畅。肝主疏泄,调节脾胃气机,肝气条达,则脾开机顺畅。饮食不节、情志失调、体虚久病或药毒误治等病因均可影响到胃,并涉及脾、肝,使中焦气机不利脾胃升降失职,而发痞满,此为胃的基本病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痞满的鉴别诊断
一、诊断
1、以胃脘痞塞,满闷不舒为主要临床表现,其痞按之柔软,压之不痛,视之无胀大之形。
2、常伴有胸膈满闷,饮食减少,得食则胀,嗳气则舒等症。
3、发病和加重常与饮食、情志、起居、冷暖失调等诱因有关。
4、多为慢性起病,时轻时重,反复发作,缠绵难愈。
5、纤维胃镜检查、上消化道K线检查、胃液分析等的异常,有助于本病的诊断。
二、鉴别诊断
1、胃痛胃痛与胃痞的病位皆在胃脘部,且胃痛常兼胀满,胃痞时有隐痛,应加以鉴别。胃痛以疼痛为主,胃痞以痞塞满闷为主;胃痛者胃脘部可有压痛,胃痞者则无压痛。
2、鼓胀鼓胀与胃痞同为腹部病证,且均有胀满之苦,鼓胀早期易与胃痞混淆。鼓胀腹部胀大膨隆,胀大之形外现;胃痞则自觉满闷痞塞,外无胀大之形。鼓胀按之腹皮急;胃痞胃脘部按之柔软。鼓胀有胁痛、黄疽、积聚等疾病病史;胃痞可有胃痛、嘈杂、吞酸等胃病病史。B型超声波和纤维胃镜等检查,有助于二病证的鉴别。
3、胸痹心痛胸痹心痛可有脘腹满闷不舒,胃痞常伴有胸膈满闷,但二者有病在心胸和病在胃脘之不同,应予区别。胸痹心痛属胸阳痹阻,心脉瘀阻,心脉失养为患,以胸痛,胸闷,短气为主症,伴有心悸、脉结代等症状;胃痞系脾胃功能失调,升降失司,胃气壅塞所致,以胃脘痞塞满闷不舒为主症,多伴饮食减少,得食则胀,嗳气则舒等症状。心电图和纤维胃镜等检查有助于鉴别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