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列复习教案01
数列复习课教学设计
课题名称:《数列》复习课教学背景分析(一)本课时教学内容的功能和地位数列在高考中占有重要的位置,也是高考命题的热点之一 .由于数列内容的丰富性,应用的广泛性和数列属性的多样性,决定了数列在高考中地位的特殊性 . 这就要求我们在数列的复习中,要重视基础知识和方法的学习,理解和掌握等差、等比数列的基本知识与方法,帮助学生自我构架数列知识框图,实现对数列整体把握、多样解读数列属性的目标 .(二)学情分析在北京市面对全体高中学生的调研中,多数同学认为在高中阶段的课程中,《数列》部分是最难的 .在复习《数列》之初,本人亦进行了学生的问卷调查,学生更多地觉得数列难在方法技巧多、观察分析变形难等等 .本讲面对的是进入一轮复习的高三学生,对《数列》的相关知识点有一定的掌握,学生具备一定的探究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缺乏对《数列》的整体把握和研究数列的一个“主线”,学生往往就事论事,只是一味地考虑解题情况 .(三)教学准备学生调查问卷、前测题目.教学目标( 1)通过数列复习,使学生理清本章知识网络,归纳整合知识系统.(2)通过师生整理、点评、分析的过程,诊断学习等差数列的问题,学会突破难点的基本方法;通过交流诊断分析学习数列的难点,使学生深化对数列的理解,并形成一定的元认知能力。
(3)通过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团队协作中,自我探究,进一步让学生学会思考问题的方法,严谨的推理,多角度思考问题。
教学重点和难点诊断学习数列的难点及分析、尝试寻找如何突破难点的一些对策。
教学方法启发式、讨论式 .教学过程教学环师生活动节(一)教师活动:数据1.PPT 展示学生前测题目的答题情况(柱状与表现图) .反馈2.PPT展示学生完成调查问卷的反馈情况.学生活动:观看反馈情况.设计意图前测题目立足于学业水平测试,难度不太高,综合性不强 .通过这些问题对学生前面的学习效果作一反馈;通过调查问卷,了解学生学习数列的难点 .(二)教师活动:知识整1. PPT 展示学生在调查问卷中画出的《数体把握列》一章的“知识框图” .2.PPT展示学生代表的“知识框图”与前测答题情况的对比 .3.PPT 展示老师画的“知识框图” ,并举例说明由等差数列的定义到通项公式经历的认知过程 .学生活动1:三名学生代表说说自己画的结让学生自己动手构建知识框图,了解学生对数列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的掌握情况 .通过学生间的讨论互评,查找漏洞 .通过教师展示的“知识框图”,让学生体会,知识整体把握及理清知识间关系的重要性 .通过对比三名同学的“知识框图”和答题情况,引导学生感构框图 .学生活动 2:其他同学结合“知识框图”谈自己的想法 .前测题目:( 1 )如果数列的前 n项和S n a1 a2a n满足条件 log 2 S n n ,那么 { a n} ()A.是公比为 2 的等比数列B.是公比为 1/2 的等比数列C.是公差为 2 的等差数列D.既不是等差数列,也不是等比数列( 2)如果等差数列{ a n} 的前n 项和 S n,a4 =2, S1010 ,那么 a n =受题目不会做背后的原因,其实是数列本身的知识没有掌握,对知识的整体把握不够,知识间的联系不清楚 .( 3)已知数列 { a n } 中,a n 13an2( n∈3),且 a3+a5+a6+a8=20,那么 a10等于()A.8B.5C.26D.7 3( 4 )在数列 { a n } 中,已知前n 项的和S n4n2n ,那么 a100等于()A.810B.805C. 800D.795( 5)等比数列 { a n} 中, a4 =2, a5 =5 ,则数列 {lg a n} 的前 8 项和等于 ()A.4B.5C.6D.7( 6)数列 a n的通项公式为a n 2n 49 ,当 S n达到最小时,n等于().A.23B.24C.25D.26(三)教师活动:结合前测题目中多数同学存在问通过前面“知识框图” 的解题任题的第 4 题.整体把握,使原本没做出务分析1.让原本没思路的同学谈想法 .题目的同学可以谈出新的想法;通过题目做对的2.挑选做对的同学谈解题过程 .同学谈解题过程,引导学3.结合对知识框图的完善和第 4 题的讲评,生能够说出“看待数列问让学生小组讨论后谈谈对数列新的认识 .题应该是多角度的” .师生共同评价、整理意见,4.教师进行汇总归纳,数列的难点在于其丰完成对数列的诊断与分富多样的属性:析,并尝试给出一些对通项公式策 .通过尝试找出突破数递推式列之“难”的一些对策,表示S n从而实现对数列内容的数列属性“整体把握” .一般函数特殊学生活动:1.学生代表(前测没做出此题)谈新的想法.2.学生代表(前测做出此题)谈解题方法.3.小组讨论,学生代表谈对数列的新认识.(四)教师活动:由学生整理对数列反馈、小结概1.结合本节课,谈谈你的想法 .诊断、分析后的“处方”。
高三一轮数列复习教案
数列第一课时 等差数列【重要知识】1.等差数列的概念:(1)一个数列{}n a :若满足1(n na a d d +-=为常数),则数列{}n a 叫做等差数列(2)等差数列的证明方法:定义法1(n n a a d d +-=为常数) 或112(2)n n n a a a n -+=+≥。
(3)等差中项:若,,a A b 成等差数列,则A 叫做a 与b 的等差中项,且2a bA +=。
2.等差数列主要公式:(1)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11(1)()n a a n d dn a d n N =+-=+-∈; (2)两项之间的关系式:d m n a a m n )(-+= (3)前n 项和公式为:1()2n n n a a S +=1(1)2n n na d -=+3.等差数列主要性质:(1)若公差0d >,则为递增等差数列,若公差0d <,则为递减等差数列,若公差0d =,则为常数列。
(2)当m n p q +=+时,则有q p nm a a a a +=+,特别地,当2m n p +=时,则有2m n p a a a +=(3)若{}n a 是等差数列,232,,n n n n n S S S S S -- ,…也成等差数列,公差D=dn2。
(4)在等差数列{}n a 中,当项数为偶数2n 时,S S nd =偶奇-;项数为奇数21n -时,S S a -=奇偶中,21(21)n S n a -=-⋅中(这里a 中即n a );)1(:-=n n S S 偶奇:。
(()n n a n S 1212-=- )(5)若等差数列{}n a 、{}n b 的前n 和分别为nA ,n B ,且()nnA f nB =,则2121(21)(21)n n n n n n a n a A b n b B ---==-(21)f n =-. (6)“首正”的递减等差数列中,前n 项和的最大值是所有非负项之和;“首负”的递增等差数列中,前n 项和的最小值是所有非正项之和。
第2章数列复习上课学习上课学习教案
第2章数列复习教案本资料为woRD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教学设计整体设计教学分析本章知识网络本章复习建议本章教材的呈现方式决定了本章的复习方法,一方面让学生体会数列是一种特殊函数,加深对函数概念和性质的理解,对数列的本质有清晰的认识和把握;另一方面,通过数列概念引入以及数列应用的过程,体会数列问题的实际应用.数列可以看成是定义域为正整数集N*的函数,当自变量顺次从小到大依次取值时对应的一列函数值,而数列的通项公式则是相应的函数解析式.由于数列的项是函数值,序号是自变量,所以以序号为横坐标,相应的项为纵坐标画出的图象是一些孤立的点.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是两种最基本、最常见的数列,它们各有五个基本量:首项a1、公差d或公比q、项数n、通项an、前n项和Sn;两个基本公式——通项公式和前n项和公式将这五个基本量连接起来,应用函数与方程的思想方法,认识这些基本量的相互联系,由已知推求未知,构成了数列理论的基本框架,成为贯穿始终的主线.本章的重点是等差和等比数列的基本性质及其应用,难点是等差和等比数列的基本性质的综合应用.因此注意等差、等比数列与相应函数的关系也就成了复习的重点.数列在高考中占有重要的位置,也是高考命题的热点之一.由于数列内容的丰富性、应用的广泛性和思想方法的多样性,决定了数列在高考中地位的特殊性.这就要求我们在数列复习中,要重视基础知识和方法的学习,理解和掌握等差与等比数列的基本性质,帮助学生自我架构数列知识框架,提高综合运用数列知识和方法的能力.数列的通项是数列最重要、最常见的表达形式,它是数列的核心,应弄清通项公式的意义——项数n的函数;理解通项公式的作用——可以用通项公式求数列的任意一项的值,及对数列进行一般性的研究.数列的递推式是数列的另一种表达形式,常见方法有错位相减法、裂项相消法、分解转化法、倒序相加法,若涉及正负相间的数列求和常需分类讨论.在处理这类问题的时候要注意项数.数列一章是高中多个数学知识点的交汇,也是多个数学思想方法的聚会,因此本章教学要善于挖掘教材内容的延伸和拓展.本章小结中的题目,缺少代数、三角和几何的综合的基本练习题,在设计的例题中有所涉及.但仍不够,可再适当增加些.如三角形的三内角成等差数列等问题的探究.本章复习将分为两课时,第1课时重点是系统化本章知识结构,优化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提升数学表达的能力;第2课时重点是灵活运用数列知识解决与数列有关的问题.为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可借助信息技术复习本章内容.通过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给学生展示一个更加丰富多彩的“数列”内容.本章《新课程标准》要求是:1.数列的概念和简单表示法.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实例,了解数列的概念和几种简单的表示方法,了解数列是一种特殊函数.2.等差数列、等比数列.通过实例,理解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概念;探索并掌握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与前n项和的公式;能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发现数列的等差关系或等比关系,并能用有关知识解决相应的问题;体会等差数列、等比数列与一次函数、指数函数的关系.三维目标.通过本章复习,使学生理清本章知识网络,归纳整合知识系统,突出知识间内在联系,能用函数观点进一步认识数列.2.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复习及归纳的意识,激励学生思维创新.3.认识事物间的内在联系和相互转化,培养探索、创新精神.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概念、通项、前n项和,及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灵活应用数列知识解决问题.教学难点:用函数的观点认识数列并用数列知识灵活解决实际问题.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1课时导入新课思路1.让学生阅读课本的小结内容.根据教材内容的呈现方式回答有关问题,同时也给学生以数列整体知识结构的记忆.由此展开新课.思路2.本章是通过对一般数列的研究,转入对两类特殊数列——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研究,然后让学生根据本章学习的进程,回忆本章学习了哪些主要内容?用到了哪些思想方法?本章知识流程图留给学生自己操作.相比之下,这种引入对学生的思维要求较高,难度大,但却更能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教师可结合学生的活动出示相关多媒体.推进新课新知探究提出问题1怎样理解函数与数列的关系?2回忆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定义、通项公式、求和公式及性质各是什么?3回忆“叠加法”“累乘法”“倒序相加法”“错位相减法”的含义是什么?4对任意数列{an},若前n项和为Sn,则an与Sn具有怎样的关系?怎样理解这个关系式?它有哪些应用?活动:教师引导学生充分探究,自行总结,不要将归纳总结变成课堂上的独角戏,辅助可制成如下表格形式:数列等差数列等比数列定义通项公式递推公式性质前n项和公式点拨学生注意,重新复习数列全章更应从函数角度来认识数列,这是学好数列、居高临下地把握数列的锦囊妙计.深刻认识数列中数的有序性是数列定义的灵魂.数列可以看成是定义域为正整数集N*的函数,当自变量顺次从小到大依次取值时,对应的一列函数值.而数列的通项公式则是相应的函数解析式.反映到图象上,由于数列的项是函数值,序号是自变量,所以以序号为横坐标,相应的项为纵坐标画出的图象是一些孤立的点,所以说数列是一类特殊的函数,复习本章应突出数列的这一函数背景.对两类特殊数列——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的函数理解则是:等差数列是一次型函数,是最简单的递推数列;等比数列是指数型函数.它们具有函数的一般性质,都借助了数形结合的思想研究问题.关于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与前n项和公式的推导方法以及“叠加法”“累乘法”等,可由学生回忆并进一步理解,这里不再一一列出.教师应特别引导学生关注an与Sn的关系.对于任何数列{an},若前n项和为Sn,则an=S1,Sn-Sn-1,n=1,n≥2,常因忽略对n=1的讨论或忽略n≥2这一条件而出错.这个关系式要深刻理解并灵活运用.用此关系式求an 时,若S1满足Sn-Sn-1的形式,则用统一的形式表示通项公式an.若S1不满足Sn-Sn-1的形式,则分段表示通项公式an.因此这个关系式的应用有两个方面:既可用此式求通项公式an,又可将an转化为Sn-Sn-1的形式解决问题.应让学生明确用本章知识主要解决的问题是:①对数列概念理解的题目;②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中五个基本量a1,an,d,n,Sn 知三求二的方程问题;③数列知识在生产实际和社会生活中的应用问题.讨论结果:~略.应用示例例1设{an}是公比为q的等比数列,Sn是它的前n项和,若{Sn}是等差数列,求q的值.活动:这是一道关于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性质的题,起点比较低,入手的路子宽.让学生独立思考,列式、求解,组织学生交流不同的解题思路,概括出典型的解题方法.解法一:利用定义,∵{Sn}是等差数列,∴an=Sn-Sn-1=…=S2-S1=a2.∴a1•qn-1=a1•q.∵a1≠0,∴qn-2=1.∴q=1.解法二:利用性质,∵{Sn}是等差数列,∴an=Sn-Sn -1=Sn-1-Sn-2=an-1,a1•qn-1=a1•qn-2.∵a1≠0,q≠0,∴q=1.解法三:利用性质,∵2S2=S1+S3,∴2=a1+a1+a2+a3,即a2=a3.∴q=1.点评:还可以用求和公式、反证法等.变式训练设等比数列{an}的前n项和为Sn,若S10∶S5=1∶2,则S15∶S5等于A.3∶4B.2∶3c.1∶2D.1∶3答案:A解析:方法一:设等比数列的公比为q,则S10=S5+S5•q5,S15=S5+S5•q5+S5•q10,由S10∶S5=1∶2,得1+q5=12,q5=-12,∴S15∶S5=1+q5+q10=12+14=34.方法二:∵S10∶S5=1∶2,∴S10=12S5.∵2=S5,∴2=S5.∴S15S5=34.例2设数列{an}的前n项和为Sn=n2+2n+4.写出这个数列的前三项;证明数列除去首项后所成的数列a2,a3,…,an,…是等差数列.活动:学生很容易解决第题,第题是要证明一个数列是等差数列,这里的关键是要注意条件中的“除去首项后”.解:a1=S1=7,a2=S2-S1=22+2×2+4-7=5,a3=S3-S2=32+2×3+4-=7,即a1=7,a2=5,a3=7.证明:∵an=S1,n=1,Sn-Sn-1,n>1,∴当n>1时,an=Sn-Sn-1=n2+2n+4-[2+2+4]=2n+1.an+1-an=2,即数列{an}除去首项后所成的数列是等差数列.点评:注意书写步骤的规范,理解第题中n>1时的讨论,准确表达推理过程,理解重要关系式an=S1,Sn-Sn -1,n=1,n≥2的应用.例3设等差数列{an}的前n项和为Sn,已知a3=12,S12>0,S13<0,求公差d的取值范围;指出S1,S2,…,S12中哪一个值最大,并说明理由.活动:这是一道经典考题,很有训练价值.教师引导学生观察题目条件及结论,寻找解题的切入点,鼓励学生多角度思考.对于第个问题,目标是关于d的范围的问题,故应当考虑到合理地选用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的哪一个公式.其次,条件a3=12可以得出a1与d的关系,列式中可以用来代换掉另一个量,起到减少未知量的作用.在教师的引导下,列出式子,将问题化归为一个关于d的不等式.对第个问题的思考,可以有较多的角度,让学生合作探究,充分挖掘题目中的条件,寻找更好的思路.积极活动,在交流中受到启发,得到自己的成功的解法.教师收集、整理出学生的不同思路,公布优秀的思考方法和解题过程.解:依题意有S12=12a1+12×12×11d>0,S13=13a1+12×13×12d<0,即2a1+11d>0,①a1+6d<0.②由a3=12,得a1=12-2d,③将③式分别代入①②式,得24+7d>0且3+d<0,∴-247<d<-3为所求.方法一:由知d<0,∴a1>a2>a3>…>a12>a13,因此,若在1≤n≤12中存在自然数n,使得an>0,an+1<0,则Sn就是S1,S2,…,S12中的最大值.由于S12=12a1+12×12×11d=6=6>0,S13=13a1+12×13×12d=13=13a7<0,∴a6>0,a7<0.故在S1,S2,…,S12中,S6最大.方法二:Sn=na1+12nd=n+12d=d22-d5-24d28.∵d<0,∴2最小时,Sn最大.而当-247<d<-3时,有6<5-24d2<6.5,且n∈N,∴当n=6时,2最小,即S6最大.方法三:由d<0,可知a1>a2>a3>…>a12>a13,因此,若在1≤n≤12中存在自然数n,使得an>0,an +1<0,则Sn就是S1,S2,…,S12中的最大值.由S12>0,S13<0,有2a1+12×12×11d>0 a1+5d>-d2>0;3a1+12×13×12d<0 a1+6d<0.∴a6>0,a7<0.故在S1,S2,…,S12中,S6最大.方法四:同方法二得Sn=d22-d5-24d28.∵d<0,故Sn的图象是开口向下的一条抛物线上的一些点,注意到S0=0,且S12>0,S13<0,知该抛物线与横轴的一个交点是原点,一个在区间内,于是抛物线的顶点在内,而n∈N,知n=6时,有S6是S1,S2,…,S12中的最大值.点评:解完本例后,教师引导学生反思解法,充分发挥本例的训练功能.第问通过建立不等式组求解属基本要求,难度不大.第问难度较高,为求{Sn}中的最大值.方法一是知道Sk为最大值的充要条件是ak≥0且ak+1<0;方法二是可视Sn为n的二次函数,借助配方法求解.它训练了等价转化的数学思想、逻辑思维能力和计算能力,较好地体现了高考试题注重能力考查的特点;而方法三则是通过等差数列的性质,探寻数列的分布规律,找出“分水岭”,从而得解.例4已知数列{an}为12,13+23,14+24+34,15+25+35+45,…,若bn=1anan+2,求{bn}的前n项和Sn.活动:教师点拨学生解决问题的关键是找出数列的通项,根据数列的通项特点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显然an=1+2+…+nn+1=n2,bn=1anan+2=4nn+2=2.由此问题得以解决.解:由题意,知an=1+2+3+…+nn+1=n2,∴bn=1anan+2=4nn+2=2.∴Sn=2=2=3n2+5nn+1n+2.点评:本例巩固了数列的求和知识方法,通过探究,明确解决问题的关键是先从分析通项公式入手,找出规律,再用裂项法求解.变式训练等差数列{an}的各项均为正数,a1=3,前n项和为Sn,{bn}为等比数列,b1=1,且b2S2=64,b3S3=960.求an与bn;求1S1+1S2+…+1Sn的值.解:设{an}的公差为d,{bn}的公比为q,则d>0.依题意,得S2b2=6+dq=64,S3b3=9+3dq2=960,解得d=2,q=8或d=-65,q=403.故an=3+2=2n+1,bn=8n-1.Sn=3+5+…+=n,所以1S1+1S2+…+1Sn=11×3+12×4+13×5+…+1nn+2=12=12=34-2n+32n+1n+2.知能训练设{an}是公比大于1的等比数列,Sn为数列{an}的前n 项和,已知S3=7,且a1+3,3a2,a3+4构成等差数列.求数列{an}的通项;令bn=lna3n+1,n=1,2,…,求数列{bn}的前n项和Tn.解:由已知得a1+a2+a3=7,a1+3+a3+42=3a2.解得a2=2.设数列{an}的公比为q,由a2=2,可得a1=2q,a3=2q.又S3=7,可知2q+2+2q=7,即2q2-5q+2=0.解得q1=2,q2=12.由题意得q>1,∴q=2.∴a1=1.故数列{an}的通项为an=2n-1.由于bn=lna3n+1,n=1,2,…,由得a3n+1=23n,∴bn=ln23n=3nln2.∴{bn}是等差数列.∴Tn=b1+b2+…+bn=nb1+bn2=n3ln2+3nln22=3nn+12ln2.课堂小结.由学生自己总结本节复习的内容与方法,回顾通过本节复习,对数列的认识提升了哪些?都有哪些收获?2.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涉及的知识面很宽,与其他内容的交汇较多,但不管怎样变化,只要抓住基本量,充分运用方程、函数、化归等数学思想方法,合理选用相关知识,任何问题都能迎刃而解.作业课本本章小结巩固与提高3、4、5.设计感想.本教案设计加强了学生学习的联系.数学学习绝不是孤立的学习,数学学习的联系性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另一方面是数学内部之间的联系,表现为数学知识内容之间的相互联系.本教案设计充分体现了这一数学学习特征.2.本教案设计加强了学生的数学探索活动.数学学习不是简单的镜面式反映,而是经过观察、实验、猜测、归纳、类比、抽象、概括等过程,经过交流、反思、调整等完成的.本章内容的复习设计,充分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一特点,给学生留有了充分发挥和自主学习的空间.3.本教案设计突出了数学思想方法的训练,尤其突出了一般到特殊、特殊到一般的思想方法,函数思想、类比思想贯穿整章内容.另外还有数形结合思想、方程思想等.第2课时导入新课思路1.上一节课我们总结了数列的有关概念、方法、公式等.本节继续通过例题探究、变式训练等活动,进一步加深和提高解决问题的灵活性.要求通过本节复习,对等差、等比数列有更深刻的理解,逐渐形成灵活熟练的解题技能.思路2.通过以下练习、讲评作为新课的切入点.某养猪场养的猪,第一年猪的重量增长率是200%,以后每年的重量增长率都是前一年增长率的12.当饲养4年后,所养的猪的重量是原来的多少倍?如果由于各种原因,猪的重量每年损失预计重量的10%,那么经过多少年后,猪的重量开始减少?解:依题意,猪的重量增长率成等比数列,∴设原来猪重为a,则四年后为a•=454a.答:4年后猪的重量是原来的454倍.由an≥an+1知an≥an,得2n-1≥9,∴n≥5.故5年后猪的重量会减少.推进新课新知探究提出问题1等差数列、等比数列有哪些重要性质?怎样运用这些性质快速解题?2怎样建立数列模型解决实际问题?3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怎样识别数列的等差关系或等比关系,并用有关知识解决相应的问题?活动:教师引导学生对所学等差、等比数列的性质进行回忆,特别提示学生在使用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的性质解决问题时,一定要注意下标的起始以及下标间的关系,防止误用性质或求错结果.等差、等比数列的性质是两种数列基本规律的深刻体现,巧用性质、减少运算量在等差、等比数列的计算中非常重要.应用等差、等比数列的性质解题,往往可以回避求其首项和公差或公比,使问题得到整体解决.能够在运算时达到运算灵活、方便、快捷的目的,因而一直受到重视,高考中也一直作为重点来考查.数列应用题大致可分为三类:一类是有关等差数列的应用题,这类问题在内容上比较简单,建立等差数列模型后,问题常常转化成整式或整式不等式处理,计算较容易;二类是有关等比数列的应用题,这类问题建立模型后,弄清项数是关键,运算中往往要运用指数或对数不等式,常需要查表或依据题设中所给参考数据进行近似计算,对其结果要按要求保留一定的精确度,注意答案要符合题设中实际问题的意义;三类是有关递推数列中可化成等差、等比数列的问题,这类问题要掌握将递推数列化成等差、等比数列求解的方法.解决数列应用题的一般方法步骤与解其他应用题相似.审题,明确问题属于哪类应用题,弄清题目中的已知量,明确所求的结论是什么.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将已知与所求联系起来.明确是等差数列模型还是等比数列模型,还是递推数列模型,是求an,还是求Sn,n是多少.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大量问题:如人口增长,产量增加,土地减少,成本降低,存款利息,购物中的定期付款,经济效益等应用问题,都是数列所要解决的问题.因此,数列的有关知识,在应用上有着广泛的前景和用武之地.讨论结果:略.建立数列模型的关键是分析题中已知量与未知数据之间的关系.应用示例例1已知公差不为零的等差数列{an}和等比数列{bn}中,a1=b1=1,a2=b2,a8=b3.试问:是否存在常数a、b,使得对于一切自然数n,都有an=logabn+b成立?若存在,求出a、b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活动: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本题的条件,与学生一起探究.由于本题涉及到两个数列{an}和{bn}之间的关系,而已知中的三个等式架起了两个数列间的桥梁,要想研究an、bn 的性质,应该先抓住数列中的什么量呢?由于{an}是等差数列,{bn}是等比数列,所以应该先抓住基本量a1、d和q.由已知a1=b1=1,a2=b2,a8=b3,可以列出方程组1+d=q,1+7d=q2.解出d和q,则an、bn就确定了.进一步探究:如果an和bn确定了,那么an=logabn +b就可以转化成含有a、b、n的方程,如何判断a、b是否存在呢?如果通过含有n、a、b的方程解出a和b,那么就可以说明a、b存在;如果解不出a和b,那么解不出的原因也就是a和b不存在的理由.解:设等差数列{an}的公差为d,等比数列{bn}的公比为q,则+d=q,1+7d=q2.解得d=5,q=6.所以an=5n-4,而bn=6n-1.若存在常数a、b,使得对一切自然数n,都有an=logabn+b成立,即5n-4=loga6n-1+b,即5n-4=loga6+b,即n+=0对任意n∈N*都成立,只需loga6-5=0,b-loga6+4=0成立.解得a=615,b=1.所以存在常数a、b,使得对于一切自然数n,都有an=logabn+b成立.点评:本题的关键是抓住基本量:首项a1和公差d、公比q,因为这样就可以求出an和bn的表达式.an和bn确定,其他的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可见,抓住基本量是解决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综合问题的关键.变式训练已知数列{an}满足:a1=1,an+1=12an+n,n为奇数,an-2n,n为偶数.求a2,a3;当n≥2时,求a2n-2与a2n的关系式,并求数列{an}中偶数项的通项公式.解:a2=32,a3=-52.∵a2n-2+1=a2n-2-2,即a2n-1=a2n-2-2.∵a2n-1+1=12a2n-1+,即a2n=12a2n-2-+,∴a2n=12a2n-2+1.∴a2n-2=12.∴a2n=-n+2.例2设{an}是正数组成的数列,其前n项和为Sn,并且对于所有的自然数n,an与1的等差中项等于Sn与1的等比中项,求数列{an}的通项公式.活动:教师引导学生将文字语言转化为数学语言,即an +12=Sn,然后通过an与Sn的关系求通项.解:方法一:依题意,有Sn=an+124,∴an+1=Sn+1-Sn=14[2-2].∴2-2=0,即=0.∵an>0,∴an+1-an=2.又a1=1,∴{an}是首项为1,公差为2的等差数列.∴an=2n-1.方法二:∵an+12=Sn,∴S1=a1=1.当n≥2时,2Sn=an+1,即2Sn=Sn-Sn-1+1,即2-2=0,∴=0.又∵an>0,S1=1,∴Sn+Sn-1-1≠0.∴Sn-Sn-1=1.∴Sn=n.从而an=2Sn-1=2n-1.点评:利用数列通项an与前n项和Sn的关系:an=S1,n=1,Sn-Sn-1,n≥2,与题设条件建立递推关系是本题求解的关键.例3已知数列{an}满足3Sn=an,其中Sn为前n项的积,a1=2.证明数列{an}的通项公式为an=n.求数列{1an}的前n项和Tn.是否存在无限集合m,使得当n∈m时,总有|Tn-1|<110成立?若存在,请找出一个这样的集合;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活动:教师引导学生分析题目中的已知条件:an与Sn 的关系,结合题目中的结论,显然需利用an=Sn-Sn-1消去Sn,由此打开解题的通道.可让学生自己探究操作,教师适时地给予点拨.解:证明:由3Sn=an,得3Sn-1=an-1.两式相减,得3an=an-an-1,即an=an-1,∴anan-1=n+1n-1.∴an-1an-2=nn-2,…,a3a2=42,a2a1=31,a1=2.叠乘,得an=n.1an=1nn+1=1n-1n+1,∴Tn=1-12+12-13+13-14+…+1n-1n+1=1-1n+1=nn+1.令|Tn-1|=|nn+1-1|=1n+1<110,得n+1>10,n>9.故满足条件的m存在,m={n|n>9,n∈N*}.例4已知数列{an}是公差不为零的等差数列,数列{akn}是公比为q的等比数列,且k1=1,k2=5,k3=17,求k1+k2+k3+…+kn的值.活动: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本题条件,共同探究.本题可把k1+k2+…+kn看成是数列{kn}的求和问题,这样我们着重考查{kn}的通项公式,这是解决数列问题的一般方法,称为“通项分析法”.从寻找新旧数列的关系着手,即可找到解决问题的切入点,使问题迎刃而解.解:设数列{an}的公差为d,d≠0,则a5=a1+4d,a17=a1+16d.因为a1,a5,a17成等比数列,则2=a1,即2d2=a1d.又d≠0,则a1=2d.所以an=a1+d=2d+d=d.因为数列{akn}的公比为q,则q=a5a1=5+1d1+1d=3,所以akn=ak1•3n-1=a1•3n-1=2d•3n-1.又akn=d,则2d•3n-1=d.由d≠0,知kn=2•3n-1-1.因此,k1+k2+k3+…+kn=2•30-1+2•31-1+2•32-1+…+2•3n-1-1=2-n=2•3n3-1-n=3n-n-1.点评:此题的已知条件中,抽象符号比较多,但是,只要仔细审题,弄清楚符号的含意,看透题目的本质,抓住基本量,不管多复杂的问题,都是能够解决的.变式训练设数列{an}满足a1+3a2+32a3+…+3n-1an=n3,n∈N*.求数列{an}的通项;设bn=nan,求数列{bn}的前n项和Sn.解:∵a1+3a2+32a3+…+3n-1an=n3,①∴当n≥2时,a1+3a2+32a3+…+3n-2an-1=n-13,②①-②,得3n-1an=13,an=13n.在①中,令n=1,得a1=13,∴an=13n.∵bn=nan,∴bn=n•3n.∴Sn=3+2×32+3×33+…+n•3n.③∴3Sn=32+2×33+3×34+…+n•3n+1.④④-③,得2Sn=n•3n+1-=n•3n+1-31-3n1-3,∴Sn=2n-13n+14+34.例5已知数列{bn}是等差数列,b1=1,b1+b2+…+b10=145.求数列{bn}的通项bn;设数列{an}的通项an=loga,记Sn是数列{an}的前n 项和,试比较Sn与logabn+13的大小,并证明你的结论.活动:这是一道1998年的全国高考题,至今解来仍很新颖.难度属中高档,教师与学生共同探究.首先,数列{bn}的通项容易求得,但是它是攀上这个题目顶端的第一个台阶,必须走好这一步.解:设数列{bn}的公差是d,由题意得b1=1,0b1+12×10×d=145,解得b1=1,d=3.∴bn=3n-2.由bn=3n-2,知Sn=loga+loga+…+loga=loga[…],logabn+13=loga33n+1,因此要比较Sn与logabn+13的大小,可先比较 (33)+1的大小.取n=1,有>33×1+1,取n=2,有>33×2+1,……由此推测…>33n+1.若式成立,则由对数函数性质可断定:当a>1时,Sn>logabn+13,当0<a<1时,Sn<logabn+13.〔对于式的证明,提供以下两种证明方法供参考〕下面对式加以证明:证法一:记An=…=21×54×87×…×3n-13n-2,Dn=33n+1,再设Bn=32×65×98×…×3n3n-1,cn=43×76×109×…×3n+13n,∵当k∈N*时,k+1k>k+2k+1恒成立,于是An>Bn>cn.∴A3n>An×Bn×cn=3n+1=D3n.∴An>Dn,即…>33n+1成立.由此证得:当a>1时,Sn>logabn+13.当0<a<1时,Sn<logabn+13.证法二:∵3n+1=41×74×107×…×3n+13n-2,因此只需证1+13k-2>33k+133k-2对任意自然数k 成立,即证3k-13k-2>33k+133k-2,也即3>2,即9k>5.该式恒成立,故1+13k-2>33k+133k-2.取k=1,2,3,…,n并相乘即得An>Dn.点评:式的证明还有一些其他的证明思路,比如说,数学归纳法、反证法等.有待于今后的学习中学会了这些方法后再应用.例6假设某市XX年新建住房400万平方米,其中有250万平方米是中低价房,预计在今后的若干年内,该市每年新建住房面积平均比上一年增长8%.另外,每年新建住房中,中低价房的面积均比上一年增加50万平方米,那么到哪一年底,该市历年所建中低价房的累计面积将首次不少于4750万平方米?当年建造的中低价房的面积占该年建造住房面积的比例首次大于85%?活动:教师引导学生认真审题,确定数列模型,深刻挖掘题目中的数量关系,这是解决本题的锦囊妙计.由题意知,第题属等差数列模型,需求和.第题属等比数列模型.解:设中低价房面积构成数列{an},由题意可知,{an}是等差数列,其中a1=250,d=50,则Sn=250n+nn -12×50=25n2+225n.令25n2+225n≥4750,即n2+9n-190≥0,而n是正整数.∴n≥10.∴到XX年底,该市历年所建中低价房的累计面积将首次不少于4750万平方米.设新建住房面积构成数列{bn},由题意可知,{bn}是等比数列,其中b1=400,q=1.08,则bn=400•n-1.由题意可知an>0.85bn,有250+×50>400×n-1×0.85,由计算器解得满足上述不等式的最小正整数n=6.∴到XX年底,当年建造的中低价房的面积占该年建造住房面积的比例首次大于85%.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等差、等比数列的求和,不等式基础知识,考查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变式训练某地区发生流行性病毒感染,居住在该地区的居民必须服用一种药物预防.规定每人每天早晚8时各服一片,现知道药片含药量为220毫克,若人的肾脏每12小时从体内滤出这种药的20%,在体内的残留量超过386毫克,就会产生副作用.某人上午8时第1次服药,问到第二天上午8时服完药时,这种药在他体内还残留多少?长期服用此药,这种药会不会产生副作用?解:依题意建立数列模型,设此人第n次服药后,药在体内的残留量为an毫克,则a1=220,a2=220+a1×=220×1.4,a3=220+a2×=343.2.。
《数列复习》教学设计
《数列复习》教学设计一、《考纲》要求:(1)了解数列的概念和几种简单的表示方法(列表,图像,通项公式)(2)了解数列是自变量为正整数的一类特殊函数。
教师注解:这是对知识的低层次要求,对所列知识的含义有初步的、感性的认识,知道这一知识内容是什么,按照一定的程序和步骤照样模仿,并能(或会)在有关的问题中识别它。
这一层次所涉及的主要行为动词有:了解、知道、识别、模仿、会求、会解等。
二、教学三维目标:(一)知识与技能:低层次目标——了解数列的概念,能根据数列的前几项写出简单数列的通项公式,知道数列的几种分类,已知s n会求a n 。
中层次目标——体会数列是一类特殊函数,类比函数理解数列的几种表示方法(列表,图像,通项公式)能用不同的方式对数列分类,会求简单数列的通项公式。
高层次目标——会画简单数列的图像,运用不同方法求a n 。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分析、归纳、猜想,让学生经历数列的概念,理解数列的顺序性,感受数列是刻画自然规律的数学模型。
(2)借助类比、对比,体会数列是一种特殊函数。
(3)通过化归转化、推理、分类讨论等方式体会数列之间的变量依赖关系。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实例,体验探索的乐趣,发现数字的魅力。
(2)进一步体会从特殊到一般、从一般到特殊的规律,培养严谨的科学观。
三、教学重点:数列的表示、求通项公式。
四、教学难点:通项公式的求法五、学情分析:学生已经了解数列的概念,表示方法,及简单的通项公式的求法,在此基础上,我们紧扣2009、2010年考纲要求复习本节内容。
师:请基础比较薄弱的同学参阅课本回答,深化数列的不同分类方式和表示方法知识评点:(1)利用数列的单调性定义可以证明数列的单调性,还可以解决数列中的最大(或最小)值问题,常数列既是等差数列,公差为0,也是等比数列(各项为0除外),公比为1. (2)用函数的观点认识数列是重要的思想方法,一般情况下,函数有三种表示法,数列也不例外。
数列复习教学案
数列复习专题(一)教学目标:系统掌握数列有关概念和公式并会运用解决问题. 重点难点:等差、等比数列的概念和公式. 引入新课1.数列的概念,通项公式,数列的分类,从函数的观点看数列. 2.等差、等比数列的定义. 3.等差、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 4.等差中项、等比中项.5.等差、等比数列的前n 项和公式及其推导方法.例题剖析(1)已知等差数列的第p n k ,,项构成等比数列的连续3项,如果这个等差数列不是常数列,则等比数列的公比为 .(2)182 ,,,,z y x 成等比数列,则=x .(3)三个数成等比数列,它们的积为512,如果中间一个数加上2,则成等差数列,这三个数是 .(4)一个数列的前n 项和为n S n n 1)1(4321+-++-+-= ,则=++503317S S S .(5)一个数列}{n a ,当n 为奇数时,15+=n a n ,当n 为偶数时,22nn a =,则这个数列前m 2项的和为 .(6)已知正项等比数列}{n a 共有m 2项,且)(94342a a a a +=⋅,++++ 321a a a)(426422m m a a a a a ++++= ,则=1a ,公比=q .例1(7)设}{n a ,}{n b 都是等差数列,它们的前n 项和分别为n S ,n T ,已知1235-+=n n T S nn ,则=nn b a ;=55b a .(8)已知方程022=++m x x 和022=+-n x x 一共四个根组成一个首项为3的等差数列,则=-n m .(9)一个直角三角形三边长组成等差数列,则它的三边长从小到大的比值为 .例2 某三个互不相等的数组成等差数列,如果适当排列此三数,也可成等比数列,已知这三个数的和等于6,求这三个数.课堂小结等差、等比数列的概念和公式.课后训练一 基础题1.若直角三角形的三边的长组成公差为3的等差数列,则三边长分别为( ) A .5,8,11 B .9,12,15 C .10,13,16 D .15,18,21 2.设{}n a 是等比数列,有下列四个命题:(1){}2na 是等比数列;(2){}1+n na a 是等比数列;(3)⎭⎬⎫⎩⎨⎧n a 1是等比数列;(4){}||lg n a 是等比数列;其中正确命题的序号为 .3.写出数列的一个通项公式,使它的前4项分别是下列各数:(1)16795431,,,; (2)978756534312⨯⨯⨯⨯,,,;(3)11,101,1001,10001; (4)818929432--,,,;二 提高题4.已知四个数依次成等差数列,且四个数的平方和为94,首尾两数之积比中间两数之积少18,求此等差数列.5.等差数列{}n a 中,前m 项(m 为奇数)和为77,其中偶数项之和为33, 且181=-m a a ,求通项公式.6.在等差数列{}n a 中,已知)(q p p S q S q p ≠= =,,求q p S +.三 能力题7.如图是第七届国际数学教育大会)7(-ICME 的会徽图案轮廓,它是由一串直角三角 形组成的,其中18732211=====A A A A A A OA ,记821OA OA OA ,,, 的长度所组成的数列为{}n a )81(≤≤ ∈+n N n ,,写出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8.一个正方形被分成九个相等的小正方形,将中间的一个正方形挖掉,再将剩余的每个正方形都分成九个相等的小正方形,并将中间的一个正方形挖掉,如此继续下去…… (1)第三次分割时共挖掉了多少个正方形?(2)设原正方形边长为a ,第n 次分割时共挖掉了多少个正方形?这些正方形的面积和为多少?12 7A 8数列复习专题(二)教学目标: 进一步掌握数列的有关概念和公式的应用;对等差、等比数列有更深刻的理解,逐渐形成熟练技巧.重点难点: 等差、等比数列的概念和公式. 例题剖析例1 求下列数列的前n 项和: (1)求数列 ++++,,,,,nn 21813412211的前n 项和;(2)设6666660个.n n a =; (3)431321211⨯⨯⨯, , ,…,)1(1+n n ,…; (4)数列 , , , , , 1222221221211-+++++++n 前99项之和是 .求和:12321-++++=n n nxx x S .若数列{}n a 的前n 项和n S =322+-n n ,求通项公式n a .从盛有盐的质量分数为%20的盐水kg 2的容器中倒出kg 1盐水,然后加入kg 1水,以后每次都倒出kg 1盐水,然后再加入kg 1水,问:(1)第5次倒出的的kg 1盐水中含盐多少g ?(2)经6次倒出后,一共倒出多少kg 盐?此时加kg 1水后容器内盐水中盐的质量分数为多少?例2 例3 例4课后训练一 基础题1.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是)(11N n n n a n ∈ ++=,若前n 项和为10,则项数为___.2.数列 ,,,,9999999999的前n 项和为 . 3.设])1([2n n n a ---=,则=10S .4.已知等差数列{}n a 中,===n n n S S S 3210025,, . 二 提高题 5.设)52)(12(1++=n n a n ,求n S .6.已知数列: ⨯⨯⨯⨯⨯,,,,,,nn 211614813412211,求n S .7.已知数列 ,,,,,na a a 21,求n S .8.设13233331-+++++=n n a ,求n S .9.利用等比数列前n 项和公式证明ba babb ab a a n n nn n n --=++++++--11221.三能力题10.根据美国学者詹姆斯·马丁的测算,近十年,人类知识总量已达到每三年翻一番,到2020年甚至要达到73天翻一番的空前速度。
数列复习课教案
数列复习课教案(一)民立中学夏芝晨(区学科带头人)数列是一类特殊的函数,它的定义域是自然数集N或N的有限子集,通项公式就是这一函数的解析表达式。
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是两种最基本、最常见的数列。
它们各有五个基本量:首项、公差或公比、项数、通项、前项和;两个基本公式——通项公式和前项和公式,将这五个基本量连接起来,应用函数与方程的思想方法,认识这些基本量的相互联系,由已知推求未知,构成了数列理论的基本框架,成为贯穿始终的主线。
第一课时复习课题:数列、等差数列、等比数列。
复习目标:理解数列的概念,掌握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概念。
复习重点:掌握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概念。
复习难点:用函数的观点来研究数列。
教学过程:知识要点:(1)数列可看作定义域为自然数集N或其子集的函数。
数列的各项即是自变量(项数)从1开始自小到大依次取自然数时对应的一系列函数值。
数列的一般形式:简记为数列。
项数有限的数列叫有穷数列,项数无限的数列叫无穷数列。
(2)表示函数的常用方法有列表法、解析法和图象法三种。
相应地,表示数列也可用上述三种方法。
如果能用解析法表示数列,那么这种解析式就称为数列的通项公式。
数列的图象法表示与函数的图象法表示有区别,前者只是一些孤立的点,后者一般是一段或若干条曲线。
(3)数列中,若(常数),对都成立,则数列叫等差数列,常数叫数列的公差。
数列中,若(常数),,对都成立,则数列叫等比数列,常数叫数列的公比。
(4)三数成等差,即是的等差中项;三数成等比,即是的等比中项。
例一:根据下列数列的前项的值,写出满足反映给出规律的一个通项公式。
(1)3,5,9,17,33,……(2)0,3,8,15,24,……(3)(4)0,1,0,1,0,1,……解:分析与项数之间的对应关系:(1)联想数列2,4,8,16,32,……即数列,可知。
(2)联想1,4,9,16,25,……即数列,可知。
(3)这是一个分数数列,分子为偶数数列,分母为,是两个连续奇数的积,所求的通项公式是。
《数列复习》教学设计-优质教案
重点、难点是:如何解数列的解答题;通过知识的归类总结,构建数学知识的体系。
5. 学习评价设计通过课堂强化训练进行评价,通过学生的行为表现判断学习目标的达成度。
题组强化:(课件投影)基础练习,温故知新:1.各项为正数的等比数列中,a 1=3,前三项和为21,则a 3+a 4+a 5= ( ) A. 33 B. 72 C. 84 D. 189 2. 记等差数列{a n }的前n 项和为S n ,若a 1=21,S 4=20,则S 6=( ) A . 16 B. 24 C. 36 D. 48 3. 设等比数列{a n }的公比q=2,前n 项和为S n ,则24S a =( ) A. 2 B. 4 C.215 D. 217 4. 将全体正整数排成一个三角形数阵: 1 2 34 5 67 8 9 10 11 12 13 14 15 ……………据此规律,数阵中第n(n ≥3)行的从左至右的第3个数是_____6.学习活动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环节一:激活思维1.记S n 为等差数列{a n }的前n 项和.若3S 3=S 2+S 4,a 1=2,则a 5=( ) A .﹣12B .﹣10C .10D .122.已知等比数列{a n }的前n 项和为S n ,S 4=1,S 8=3,则a 9+a 10+a 11+a 12=( ) A .8 B .6 C .4D .23.已知等比数列{a n }的前n 项和为S n ,a 1+a 3=,且a 2+a 4=,则等于( )A .4n ﹣1B .4n ﹣1C .2n ﹣1D .2n ﹣14.已知数列{an}为等差数列,Sn是它的前n项和,若S4=20,a4=8,则S8=()A.52 B.72 C.56 D.645.已知等差数列{an}的前n项和为Sn,S10=﹣10,a5=a3+4,则S30=()A.10 B.180 C.570 D.178教师活动11.已知等比数列{an}公比为q,其前n项和为Sn,若S3、S9、S6成等差数列,则q3等于()A.﹣B.1 C.﹣或1 D.﹣1或2.已知等差数列{an}的前n项和为Sn,若2a11=a9+7,则S25=()A.B.145 C.D.1758.记Sn为数列{an}的前n项和.若Sn=2an+1,则S6= .3.等比数列{an}的各项均为实数,其前n项和为Sn,已知S3=,S6=,则a8= .学生活动1学生完成练习,发现问题。
数列复习课教案正式版
数列复习课
一、教学目标:
深化数列的概念,体会数列就是一种特殊的函数,经历对比一次函数、二次函数和指数函数研究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的过程,培养学生积极探索的精神.
通过学生收集易错题,整合易错题以及从教材中寻找解题的依据,探索如何防止错误,使学生学会阅读教材,学会“学习”,从而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
等差、等比数列的概念,及其通项公式、前n项和公式的应用.
三、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用函数的观点探索产生错误的原因,通过改错,使知识系统化、网络化.
四、课型:复习课
五、教学过程:
1
2。
高三数学《数列》复习教案
1、芯衣州星海市涌泉学校等差、等比数列的概念一、 考纲要求1、理解数列的概念和几种简单的表示方法〔列表、图象、通项公式〕,理解数列是一种特殊函数。
理解通项公式的意义,理解通项公式是给出数列的一种方法,并能根据递推公式写出数列的前几项。
2、理解等差数列的概念,掌握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
3、理解等比数列的概念,掌握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
二、知识梳理1.数列的概念:数列是按一定的顺序排列的一列数,在函数意义下,数列是定义域为正整数N*或者者其子集{1,2,3,……n}的函数f(n).数列的一般形式为a1,a2,…,an…,简记为{an},其中an 是数列{an}的第项. 2.数列的通项公式一个数列{an}的与之间的函数关系,假设可用一个公式an =f(n)来表示,我们就把这个公式叫做这个数列的通项公式.3、数列{n a }的前n 项和n S 与通项n a 的关系:11(1)(2)n nn S n a S S n -=⎧=⎨-⎩≥二、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三、 课前小题训练1、在等差数列{an}中,〔1〕假设12,3a d ==,那么10a =______,〔2〕假设 71,8,3d a =-=那么1_____a =。
2、 数列{an}为等比数列,2418,8,a a ==那么5____a =。
3、 等差数列{an}中,1251,4,33,_____3n a a a a n =+===则。
4、 在等差数列{an}中,假设345672850,_____a a a a a a a ++++=+=则。
5、 在等比数列{an}中,假设12345630,120,______a a a a a a +=+=+=则。
6、 {an}是等比数列且15,a a =23540_____x x a -+==是方程的两个根,则。
四、例题分析题型一、等差、等比数列的断定1、数列{an}满足以下条件,问数列{an}能否构成等差数列。
〔1〕na knb =+〔k,b 为常数〕〔2〕n s 为数列{an}的前n 项和,2ns an bn =+〔a,b 是常数〕。
数列复习课教案
9、数列 , , , ,…,的通项公式为____。
10、数列的通项公式为an=(-1)n+1·2+n, 则a10=_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__。
11、已知等比数列1,-4,16,…,此等比数列的公比q=____,第四项a4是____.
12、已知等比数列27,9,3,…,此此等比数列的公比q=____,第四项a4是____.
三、解答题:
1、在等差数列{an}中,a1=25,a5=33,求s6;
2、在等差数列{an}中,a3=-2,a7=10,求s7;
3、在等比数列{an}中,a3=4,a5=16,求s6;
作业
整理笔记
预习
复习第七章平面向量
教学反思
2、1,4,7,10,(),16,…;
3、-1,2,-3,4,(),6,…。
4、数列an=n(n-1)的第____项是30.
5、数列an= 的第4项是____。
6、已知等差数列-1,4,9,14,…,此等差数列的公差d=____,第五项a5是____.
7、已知等差数列24,20,16,12,…,此等差数列的公差d=___,第五项a5是____.
13、在等比数列{an}中,a3=5,a6=15,则
a9=____.
14、在等比数列{an}中,a1=2,a4=16,则
a7=____.
二、选择题:
1、已知数列{an}的通项公式an=(-1)n· ,则该数列的第3项是( );
A.4B. C.- D.-3
2.前n个正整数的和等于( )
A.n2B.n(n+1) C. n(n+1) D.2n2
数列章末复习教案
若 为 的二次式,则可设
类型4递推公式为 (其中p,q均为常数, )。
把原递推公式转化为: ,其中 ,再利用换元法转化为等比数列求解。
例6.已知数列 中, , ,求 .
【 】
变式:
数列{a }满足a =1, ,求数列{a }的通项公式。
【 】
类型5递推公式为 (其中p,q均为常数, )。(或 ,其中p,q, r均为常数)
例3:已知数列 满足 ,求数列 的通项 ,求 。
解析:
【 】
类型2递推公式为
解法:把原递推公式转化为 ,利用累乘法(逐商相乘法)求解。
例4.已知数列 满足 , ,求 。
【 】
变式:
数列 中,已知 ,求 。
【 】
类型3递推式:
只需构造数列 ,消去 带来的差异.
例5.设数列 : , ,求 .
【 】
变式:
数列 满足 =0,求数列 的通项公式。
【 】
二、数列求和的常用方法
1、错位相减法
数列 的等比数列,数列 是等差数列,则数列 的前 项和 求解,可用错位相减法。
例1:设 是等差数列, 是各项都为正数的等比数列,且 , ,
(Ⅰ)求 , 的通项公式;
(Ⅱ)求数列 的前 项和 .
【 , , 】
变式:
本课时教学资源的使用
教学过程
学习要求或学法指导
教师二次备课栏
一、数列通项公式的求法
1、定义法:直接利用等差数列或等比数列的定义求通项的方法叫定义法,这种方法适应于已知数列类型的题目.
例1:等差数列 是递增数列,前 项和为 ,且 成等比数列, ,求数列 的通项公式
【 】
利用定义法求通项不能用错定义,设法求出首项与公差(公比)后再写通项。
《数列复习》优秀教案
数列题型整理考点一 已知数列的前n 项归纳通项公式例1 1已知数列{a n }为2,5,8,11,…,则数列{a n }的一个通项公式是________.2已知数列{a n }为错误!,错误!,-错误!,错误!,-错误!,错误!,…,则数列{a n }的一个通项公式是________.3 已知数列{a n }为5,55,555,5555,…;则数列{a n }的一个通项公式是______练习 2把1,3,6,10,15,21,…这些数叫做三角形数,这是因为用这些数目的点可以排成一个正三角形如图所示.则第7个三角形数是A .27B .28C .29D .3032021·石家庄模拟数列{a n }:1,-错误!,错误!,-错误!,…的一个通项公式是A .a n =-1n +1错误!n ∈N *B .a n =-1n -1错误!n ∈N *C .a n =-1n +1错误!n ∈N *D .a n =-1n +1错误!n ∈N *42021·青岛模拟数列1,3,6,10,15,…的一个通项公式是A .a n =n 2-n -1B .a n =n 2-1C .a n =错误!D .a n =错误!考点二 由递推关系求通项公式例5已知数列{a n },a 1=1,以后各项由a n =a n -1+错误!n ≥2给出.1写出数列{a n }的前5项;2求数列{a n }的通项公式.6 设数列{a n }中,a 1=2,a n +1=a n +n +1,则a n =________变式7.若将“a n +1=a n +n +1”改为“a n +1=1n n a n ”,如何求解?8.若将“a n +1=a n +n +1”改为“a n +1=2a n +3”,如何求解?9.若将“a n +1=a n +n +1”改为“a n +1=22+n n a a ,如何求解? 变式: 数列{a n }满足a 1=1,a n +1+2a n a n +1-a n =010.若将本例条件换为“a 1=1,a n +1+a n =2n ”,如何求解?总结:由递推关系式求通项公式的常用方法1已知a 1且a n -a n -1=fn ,可用“累加法”求a n2已知a 1且1-n n a a =fn ,可用“累乘法”求a n 3已知a 1且a n +1=qa n +b ,则a n +1+=qa n +其中可由待定系数法确定,可转化为等比数列{a n +}. 4形如a n +1=CBa Aa n n + A ,B ,C 为常数的数列,可通过两边同时取倒数的方法构造新数列求解. 5形如a n +1+a n =fn 的数列,可将原递推关系改写成a n +2+a n +1=fn +1,两式相减即得a n +2-a n =fn +1-fn ,然后按奇偶分类讨论即可.考点三 利用a n 与S n 的关系求通项公式例11 2021·全国设数列{a n }满足a 1+3a 2+…+2n -1a n =2n1求{a n }的通项公式;2求数列{12+n a n }的前n 项和.12.在数列{a n }中,a 1+错误!+错误!+…+错误!=2n -1n ∈N *,且a 1=1,若存在n ∈N *使得a n ≤nn+1λ成立,则实数λ的最小值为________.13已知下列数列{a n }的前n 项和S n ,求{a n }的通项公式.①S n =2n 2-3n ;②S n =3n +b14 设数列{a n }的前n 项和为S n ,且S n =3)14(1-n a ,若a 4=32,则a 1=________15已知:数列{a n }的前n 项和为S n ,满足S n =2a n -2n n ∈N *.1求数列{a n }的通项公式a n ;2若数列{b n }满足b n =og 2a n +2,而T n 为数列错误!的前n 项和,求T n总结: 已知S n ,求a n 的步骤(1)当n =1时,a 1=S 1;2当n ≥2时,a n =S n -S n -1;3对n =1时的情况进行检验,若适合n ≥2的通项则可以合并;若不适合则写成分段函数形式.考点四 数列与函数的关系方向1 数列的周期性16 数列{a n }满足a n +1=na -11,a 8=2,则a 1=____ 17若数列{a n }满足a 1=2,a 2=3,a n =错误!n ≥3且n ∈N *,则a 2 018等于A .3B .218数列{a n }中,a 1=1,a 2=6,a n +2=a n +1-a n ,求a 2 014方向2 数列的单调性19已知数列{a n }的通项公式为a n =n 2-9n +2021试问2是否是数列{a n }中的项?2若a n ≤0,求n3求数列中最大的项2021已知数列{a n }中,a n =1+)1(21-+n a n ∈N *,a ∈R ,且a ≠0.①若a =-7,求数列{a n }中的最大项和最小项的值;②若对任意的n ∈N *,都有a n ≤a 6成立,求a 的取值范围.21 已知数列{a n }的通项公式a n =n +1·n )1110(,则数列的最大项为________. 22.2021·东北三校联考已知数列{a n }满足a 1=1,a 2=3,且2na n =n -1a n -1+n +1a n +1n ≥2且n ∈N *,则错误!的最大值是________.等差数列考点一 等差数列的基本运算23在等差数列{a n }中,a 2=4,a 3+a 7=2021a 8=A .8B .12C .16D .24242021·新课标等差数列{a n }的首项为1,2,a 3,a 6成等比数列,则{a n }前6项的和为A .-24B .-3C .3D .8252021·合肥第二次质检等差数列{a n }的前n 项和为S n ,且S 3=6,S 6=3,则S 10=B .0C .-10D .-1526.2021·新课标全国卷Ⅰ记S n 为等差数列{a n }的前n 项和.若a 4+a 5=24,S 6=48,则{a n }的公差为A .1B .2C .4D .827已知等差数列{a n }的前n 项和为S n ,且S 3=6,a 3=0,则公差d 等于A .-1B .1C .2D .-228设等差数列{a n }满足a 5=11,a 12=-3,其前n 项和S n 的最大值为M ,则g M =A .1B .-1C .2D .-2考点二 等差数列的判定与证明29.若等差数列{a n }的公差为d ,则数列{a 2n -1}是A .公差为d 的等差数列B .公差为2d 的等差数列C .公差为nd 的等差数列D .非等差数列30在数列{a n }中,若a 1=1,a 2=21,21112+++=n n n a a a n ∈N *,则该数列的通项为 A .a n =n 1 B .a n =12+n C .a n =22+n D .a n =n3 31 数列{a n }满足a 1=1,a 2=2,a n +2=2a n +1-a n +2①设b n =a n +1-a n ,证明:{b n }是等差数列;②求{a n }的通项公式.32 已知数列{a n }满足a 1=1,a n +1=1-错误!,其中n ∈N *1设b n =错误!,求证:数列{b n }是等差数列,并求出{a n }的通项公式.2设c n =错误!,数列{c n c n +2}的前n 项和为T n ,是否存在正整数m ,使得T n 错误!11956=a a 911s s 21103126=s s 93s s 613141910,S 8-S 5S 9-S 5|a 8| B .|a 7|0,公差d ≠0,前n 项和为S n n ∈N *,有下列命题:①若S 3=S 11,则必有S 14=0;②若S 3=S 11,则必有S 7是S n 中的最大项;③若S 7>S 8,则必有S 8>S 9;④若S 7>S 8,则必有S 6>S 9其中正确命题的个数是A .1B .2C .3D .4等比数列考点一等比数列的基本运算45.2021·新课标全国卷Ⅲ设等比数列{a n}满足a1+a2=-1,a1-a3=-3,则a4=________46设{a n}是由正数组成的等比数列,S n为其前n项和.已知a2a4=1,S3=7,则S5等于472021·江苏卷等比数列{a n}的各项均为实数,3=错误!,S6=错误!,则a8=________ 482021·新课标全国卷Ⅱ我国古代数学名著《算法统宗》中有如下问题:“远望巍巍塔七层,红光点点倍加增,共灯三百八十一,请问尖头几盏灯?”意思是:一座7层塔共挂了381盏灯,且相邻两层中的下一层灯数是上一层灯数的2倍,则塔的顶层共有灯A.1盏B.3盏C.5盏D.9盏492021·北京卷若等差数列{a n}和等比数列{b n}满足a1=b1=-1,a4=b4=8,则错误!=________ 50.2021·广州综合测试一已知等比数列{a n}的各项都为正数,且a3,错误!a5,a4成等差数列,则错误!的值是考点二等比数列的判定与证明51设数列{a n}的前n项和为S n,n∈N*已知a1=1,a2=错误!,a3=错误!,且当n≥2时,4S n+2+5S n=8S n+1+S n-11求a4的值;2证明:错误!为等比数列.52.已知{a n},{b n}都是等比数列,那么A.{a n+b n},{a n·b n}都一定是等比数列B.{a n+b n}一定是等比数列,但{a n·b n}不一定是等比数列C.{a n+b n}不一定是等比数列,但{a n·b n}一定是等比数列D.{a n+b n},{a n·b n}都不一定是等比数列53.对任意等比数列{a n},下列说法一定正确的是A.a1,a3,a9成等比数列B.a2,a3,a6成等比数列C.a2,a4,a8成等比数列D.a3,a6,a9成等比数列=1,1,a n=n,n=错误!n-1-n-1,n-1+n-1n≥2,n∈N*,则下列命题正确的是1A.{|a n|}是等比数列,且公比为错误!B.{|a n|}是等比数列,且公比为错误!C.{|a n|}是等差数列,且公差为错误!D.{|a n|}是等差数列,且公差为错误!考点三等比数列的性质及应用55已知数列{a n}为等比数列,若a4+a6=10,则a7a1+2a3+a3a9的值为A.10 B.2021 C.100 D.202156在等比数列{a n}中,若a7+a8+a9+a10=错误!,a8a9=-错误!,则错误!+错误!+错误!+错误!=________57.各项均为正数的等比数列{a n}的前n项和为S n,若S n=2,S3n=14,则S4n=A.80 B.30C.26 D.1658.等比数列{a n}满足a n>0,n∈N*,且a3·a2n-3=22n n≥2,则当n≥1时,og2a1+og2a2+…+og2a2n=________-159设等比数列{a n}中,前n项和为S n,已知S3=8,S6=7,则a7+a8+a9等于B.-错误!60.设等比数列{a n}的前n项和为S n,若错误!=错误!,则错误!=________61等比数列{a n}的首项a1=-1,前n项和为S n,若错误!=错误!,则公比q=________62 公比为2的等比数列{a n}的各项都是正数,且a3a11=16,则og2a10等于A.4B.5C.6D.763已知等比数列{a n}的首项为1,项数是偶数,所有的奇数项之和为85,所有的偶数项之和为170,则这个等比数列的项数为A.4 B.6 C.8 D.10642021·沈阳模拟在等比数列{a n}中,公比q=2,前99项的和S99=30,则a3+a6+a9+…+a99=________错误!错误!错误!=mSm,为大于1的正整数.考点一分组求和法求和66已知等差数列{a n}的前n项和为S n,且满足S4=24,S7=631求数列{a n}的通项公式;2若b n=2a n+-1n·a n,求数列{b n}的前n项和T n67已知数列{a n},{b n}满足a1=5,a n=2a n-1+3n-1n≥2,n∈N*,b n=a n-3n n∈N*.1求数列{b n}的通项公式;2求数列{a n}的前n项和S n考点二错位相减法求和682021·天津卷已知{a n}为等差数列,前n项和为S n n∈N*,{b n}是首项为2的等比数列,且公比大于0,b2+b3=12,b3=a4-2a1,S11=11b41求{a n}和{b n}的通项公式;2求数列{a2n b2n-1}的前n项和n∈N*.69.已知数列{a n}的前n项和为S n,且a n=n·2n,则S n=____=n+n-1×2+n-2×22+…+2×2n-2+2n-1的结果是A.2n+1+n-2 B.2n+1-n+2C.2n-n-2 D.2n+1-n-2考点三裂项相消法求和71设数列{a n}的各项均为正数,其前n项和为S n,且2错误!=a n+1n∈N*.1求数列{a n}的通项公式;2记b n=错误!,若b1+b2+…+b n>1,求正整数n的最小值.72.已知函数f=a的图象过点4,2,令a n=错误!,n∈N*,记数列{a n}的前n项和为S n,则S2 017=________考点四数列与其他知识的综合732021·江西南昌一模已知2+2=4,在这两个实数,之间插入三个实数,使这五个数构成等差数列,那么这个等差数列后三项和的最大值为________.74设S n为数列{a n}的前n项和,若错误!n∈N*是非零常数,则称该数列为“和等比数列”.若数列{c n}是首项为2,公差为dd≠0的等差数列,且数列{c n}是“和等比数列”,则d=________。
数列专题复习教案
年级 数学科辅导讲义(第讲)数列专题复习题型一:等差、等比数列的基本运算 例1、已知数列{a n }是等比数列,且a 2a 6 2a 4,则a s a sB . 2例2、在等差数列{a n }中,已知a 4+a 8=16,则该数列前11项和 变式1、等差数列{a n }中,a i +a 5=10,a 4=7,则数列{a n }的公差为学生姓名授课教师:授课时间:A . 1S i =a 1 a 3 8,a 2 a 4 12, (1)求数列{a n }的通项公式; ,若ai,a k ,S k 2成等比数列,求正整数 k 的值。
题型二:求数列的通项公式例1 :已知数列a n 中,a 1 2,a n a n 1 2n变式 已知数列{a n }满足a 1 22 , a n 1 a n2n a n , a 1 1,求数列{a n }的通项公式。
2、若等比数列 a n 满足a 2a 4 1 2—,贝Ua i a 3a 52⑴.已知关系式a n 1 a n f (n),可利用迭加法 (累加法)(2).已知关系式 an 1 anf(n),可利用迭乘法 (累积法) 例2、已知数列 a n 满足:a n a nn 1 --- (n 2),6 2,求求数列a n 的通项公式;n 13、已知{a n }为等差数列,且(n)记{a n }的前n 项和为S .1(n 2),求数列a n 的通项公式;2n ,求数列{ a n }的通项公式.变式已知数列{a n }满足 a n 1(3).构造新数列1 °递推关系形如“an 1pa n q ”,利用待定系数法求解例、已知数列a n中,a i 1,a n 1 2a n 3,求数列a.的通项公式.变式已知数列an中,a1 2,a n 1 4a n 5,求数列a.的通项公式。
2°递推关系形如“an 1pa n q n”两边同除p n 1或待定系数法求解例、已知a1 1, an 1 2an3n,求数列a n的通项公式.变式已知数列a n,a n3a n 6n,a13,求数列a n的通项公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4
a n -1 +
3 4
bn -1 +1 且
(1) 令 C n = a n +b n ,求数列 C n 的通项公式; (2) 求数列 a n 的通项公式,及前 n 项和公式 S n 。 解析: (1)由题设得 a n +b n =( a n -1 +b n -1 )+2( n 2) ,即 C n =C n -1 +2
公式 2: S n na1
d;
2
2.若数列{an}的前 n 项和 Sn=An +Bn,则数列{an}为 等差数列 . 3.若已知等差数列{an}的前 n 项和为 Sn,则 an 可用 Sn 表示: a n
1 2 3 2 15 2
S n S n 1 ( n 2 ) S1
n
。
,求数列 b n 的通项公式
(2) 求数列 a n 的前 n 项和。 解析: (1)由已知得 a1 = b1 =1 ,且
a n +1 n +1 = an n + 1 2
n
,即 bn +1 =b n +
1 2
n
(2)由(1)知 a n = n (2n -1
1 2
n -1
)= 2 n -
17 ( a 1 a 17 ) 2
=17a9,
S17′=
=17b9,∴
a9 b9
S 17 S 17
2 17 3 3 17 1
37 50
2
.
2
【解法二】 ∵{an}{bn}是等差数列,∴可设 Sn=An +Bn,Sn′=A’n +B′ 、
n(A、B、A′、B′∈R),∵
2
Sn Sn '
1 2 ( a n a n 1 )
d 2
(常数)
( n 2, n N ) {bn } 是等差数列。 。 【例 5】已知等差数列{an}满足:Sp=q,Sq=p,求 Sp+q(其中 p≠q). p ( p 1) d q 【解】由已知 Sp=q,Sq=p 得 pa1+ ① 2
l (iii) 摆动数列 任 意 k, N ,
设计意 图
有 a k 1 a k ,也有 a l 1 a l , 例如 1, 2, 4, 6, 8, ; (iv) 常数列: 任 意 n N , a n 1 a n ; (v)有界数列:存在正整数 M 使 | a n | M ; (vi)无界数列:对任意正整数 M 总存在 a n 使 | a n | M . 例 1】写出下面数列的一个通项公式,使它的前 4 项分别是下列各数: 1 1 1 1 (1) ,, ,. 1 2 23 3 4 45 (2)0, 2, 0, 2 教学过程 分析:写出数列的通项公式,就是寻找 a n 与项数 n 的对应关系 a n f n 【解】(1) 这个数列的前 4 项的绝对值都等于序号与序号加 1 的积的倒数,且奇数项为正, 1 n 1 偶数项为负,所以它的一个通项公式是: a n ( 1) n ( n 1) (2) 这个数列的奇数项为 0,偶数项为 2,所以它的一个通项公式是: a n 1 ( 1) 点评:(1)将数列的整数部分和分数部分进行分别处理,然后再整体合并; (2) 将数列进行整体变形以便能呈现出与序号 n 相关且便于表达的关系. 【选修延伸】 例如:已知数列 a n 的通项为 a n 2 n 7 ,判断 2 m 7( m N ) 是否为数列中的项? 提示:可把 2 m 7( m N ) 化成通项公式的形式,即 2 m 7 2( m 7) 7 ,因为 m N , 所以 m 7 N 满足通项公式的意义,所以 2 m 7 是数列中的第 m 7 项. 【追踪训练】 1. 若数列{an}满足 a1=
3.已知数列 a n , a n A. 9 B. 10
1 n ( n 2)
( n N ) ,那么
1 120
是这个数列的第
(
)项.
C. 11
D. 12
二、递推数列问题 例 1:在数列 a n 中, a1 =1 , a n +1 =(1+ (1) 设 bn =
an n 1 n )a n + n +1 PPTS Learning Center
例 2】已知两个等差数列{an}{bn} 、 ,它们的前 n 项和分别是 Sn、Sn′,若
Sn Sn
'
2n 3 3n 1
,
求
a9 b9
.
【解法一】 ∵2a9=a1+a17,
17 ( a 1 a 17 ) 2
2b9=b1+b17,∴S17=
王新敞
奎屯 新疆
d
n (a 1
2
d
分析 条件中的 8 项可分为 4 组,每组中的两项与数列的首、尾两项等距。 21 67 22 , 【解】 a1 a n a 2 a n 1 a 3 a n 2 a 4 a n 3 a1 a n 4 n ( a1 a n ) Sn 11n 286 , 2 n 26 。
1 2
n
,an=1-
1 a n 1
,n≥2,n∈N*,则 a2003 等于(
)
第1页
教学设计方案
XueDa PPTS Learning Center
A.
1 2
B.-1 C.2
D.1
a1 1 2.已知数列{an}的递推公式为 a n n∈N*,那么数列{an}的通项公式为______. a n 1 2 a 1 n
2
Sn n
} 成等差数列去求解.
(二)延伸 1.等差数列{an}的公差为 d,前 n 项和为 Sn,那么数列 Sk,S2k-Sk,S3k-S2k……(k∈N*)成等 2 差数列,公差为 k d. 2.在等差数列{an}中,若 a1>0,d<0,则 Sn 存在最大值.若 a1<0,d>0,则 Sn 存在最小值. 3.对等差数列前项和的最值问题有两种方法: (1)利用 a n :当 a n >0,d<0,前n项和有最大值 可由
要已知其中的三个量,就可以求出余下的两个量. 例:2】 在等差数列 an} 已知第1项到第 10 项的和为 310, 11 项到第 20 项的和为 910, { 中, 第 求第 21 项到第 30 项的和. 【解】
即
解得
思维点拔
数列{an}是等差数列,前 n 项和是 S n ,那么 S m , S 2 m S m , , S k 1 m S km , k N 仍成
王新敞
奎屯 新疆
a n ≥0,且 a n 1 ≤0,求得n的值
王新敞
奎屯
新疆
当 a n <0,d>0,前 n 项和有最小值 可由 a n ≤0,且 a n 1 ≥0,求得 n 的值
王新敞
奎屯 新疆
王新敞
奎屯
新疆
(2)利用 S n :由 S n
) n 二次函数配方法求得最值时n的值 2 2 例 1】已知一个等差数列的前四项和为 21,末四项和为 67,前 n 项和为 286,求数列的项数 n。
等差数列,公差为 m d ( m 为确定的正整数) 例 3】根据数列{an}的前 n 项和公式,判断下列数列是否是等差数列. 2 (1)Sn=2n -n 2 (2)Sn=2n -n+1 【解】 (1)a1=S1=1 2 2 当 n≥2 时,an=Sn-Sn-1=(2n -n)-[2(n-1) -(n-1)]=2(2n-1)-1=4n-3 ∵n=1 时也成立,∴an=4n-3 an+1-an=[4(n+1)-3]-[4n-3]=4∴{an}成等差数列 (2)a1=S1=2 a2=S2-S1=5 a3=S3-S2=9 ∵a2-a1≠a3-a2 ∴{an}不是等差数列. 点评: 已知 Sn,求 an,要注意 a1=S1,当 n≥2 时 an=Sn-Sn-1,
数列的概念,通项公式与前 n 项和的关系;递推数列的问题
教学目标 个性化学习问题解决 教学难点 通项公式与前 n 项和的关系;递推数列的问题 一.数列的概念及其通项公式 数列的分类: 按 a n 的增减分类: (i) 递增数列: 任 意 n N ,总有 a n 1 a n ; (ii)递减数列: 任 意 n N ,总有 a n 1 a n ;
n 2
n -1
。令 Tn =
k =1
n
k 2
k-1
,则 2Tn =
k =1
n
k 2
k-2
,
于是 Tn =2Tn -Tn =
k =0
1 2
k-1
-
n 2
n -1
,
例 2 : 已 知 数 列 a n , b n 满 足 a1 = 2 , b1 = 2 , 且 n 2 时 , bn =
2 a n +1为 bn 与 bn +1 的等比中项, n N 。
*
(1) 求 a 2 , b 2 的值; (2) 求数列 a n ,的通项公式。
二.等差数列 (一)基本性质运用 1. 等差数列的前 n 项和:公式 1: S n
n ( n 1) 2
n ( a1 a n ) 2
是等差数列。 【证明】设等差数列的公差为 d ,前 n 项的和为 S n ,则 S n
bn bn 1 a1 a 2 a n n
n ( a1 a n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