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设备维修、保养制度
设备运行、维修、保养制度(5篇)
设备运行、维修、保养制度一、设备运行1、机电设备必须在完好状况下运行,严禁带病和超负荷运转。
2、操作设备的各种司机必须持合格证上岗。
3、司机必须按各自的操作规程的规定操作设备。
4、司机在开动设备前应进行全面的检查。
5、司机必须经常检查设备各轴承部位的温升及润滑情况。
6、司机在交班前对设备及环境卫生进行全面清理,经常保持设备清洁。
二、设备的维护及保养1、设备维修、保养,主要是抓好管、用、修三个环节,确保设备的完好状态,使设备的完好率在____%以上,待修率在____%以下,事故率在____%以下,井下设备消灭失爆。
2、各使用设备单位的维修工接班后,要认真对所管辖内设备的运行情况及安全保护装置进行全面的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3、在检修中要做到一摸、二听、三看、四查。
一摸:各转动单位轴承、轴瓦、电机、减速器、闸瓦是否温度超高,和有松动现象。
二听:设备运转部位声音是否正常,有无杂音。
三看:各部件有无缺少,各种指示仪表是否正常,各种保护是否完整齐全。
四查:刹车系统是否起作用,信号和各种保护是否灵活可靠,电气设备的防爆性能是否良好,漏电继电器是否灵活可靠,接地保护有无损坏。
4、在检查时,对设备要进行清洗加油和更换不合格的零部件。
5、为了提高设备的维修、检修质量,防止机电事故的发生,必须以预防为主,实行计划检修,切实做好机电设备的运行、维修和保养工作。
设备运行、维修、保养制度(2)是企业为了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延长设备寿命,提高工作效率而制定的一系列规定和程序。
以下是设备运行、维修、保养制度的常见内容:1. 设备运行规定:- 设备的开启、关闭、操作、调整、停机等规定。
- 设备的使用环境要求,如温度、湿度、通风等。
- 设备使用的限制,如禁止超负荷运行、禁止操作非授权人员等。
- 设备运行时间、报警、检修记录等规定。
2. 设备维修规定:- 设备维修的责任和权限划分,明确谁负责维修、维修的范围等。
- 维修部门的成立和组织,明确维修部门的人员、设备和资金等配备要求。
机械设备维护保养制度(3篇)
机械设备维护保养制度机械设备在工业生产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保证生产的正常进行和提高生产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保持机械设备的良好状态,延长设备寿命,保证生产安全和质量,制定并执行机械设备维护保养制度是必不可少的。
下面,我将详细介绍机械设备维护保养制度的内容。
一、制度目的及依据1. 制度目的: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延长设备寿命,提高设备稳定性和可靠性,保证生产安全和质量。
2. 制度依据:a.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设备安全法》b. 企业设备使用管理制度c. 设备制造商的维护保养说明书d. 设备使用和维护经验总结二、机械设备维护保养分类1. 定期保养:按照设备制造商的维护保养说明书进行定期保养,主要包括设备清洁、润滑、检查和调整等。
2. 状态巡检:定期对设备进行巡检,主要包括设备运行状态、温度、噪音、震动等方面的检查,及时发现并解决潜在问题。
3. 故障维修:当设备发生故障时,立即进行维修,确保设备能够尽快恢复正常运行。
三、机械设备维护保养流程1. 制定维护保养计划:根据设备使用情况、维护保养周期和维护保养内容,制定维护保养计划。
2. 维护保养准备:准备所需的工具、耗材和维修设备,确保能够顺利进行维护保养工作。
3. 维护保养工作:按照维护保养计划进行设备清洁、润滑、检查和调整等工作,及时发现并解决设备问题。
4. 维护保养记录:记录每次维护保养的时间、内容和维护保养人员,形成维护保养记录,方便日后追溯和分析。
5. 故障维修处理:当设备出现故障时,及时进行故障分析和维修处理,确保设备能够正常运行。
6. 维护保养评价:定期对维护保养工作进行评价,评估维护保养工作的有效性和改进措施。
四、机械设备维护保养要点1. 设备清洁:定期对设备进行清洁,保持设备外观整洁,并清除设备表面的灰尘和污垢,防止进入设备内部。
2. 设备润滑:按照设备制造商的要求进行设备润滑,确保设备运行平稳,减少磨损和摩擦。
3. 设备检查:定期对设备进行全面的检查,包括设备运行状态、温度、噪音、震动等方面的检查,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项目部机械设备维修保养制度(3篇)
项目部机械设备维修保养制度一、目的:为了保证项目部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制定本维修保养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维修保养制度适用于项目部所有机械设备。
三、维修保养责任:1.项目经理负责机械设备的维修保养工作,指派专人负责设备的检查、维修和保养工作。
2.维修保养人员必须具备相应的资质和技能,并按照规定的操作流程进行维修保养工作。
四、维修保养内容:1.定期检查机械设备的各项指标,包括设备的运行状态、零部件的磨损情况等。
2.及时发现机械设备的故障,并进行维修,确保设备能够正常运行。
3.定期对机械设备进行保养,包括清洁设备、润滑部件、紧固螺栓等。
5、维修保养计划:1.项目经理根据设备的使用情况,制定维修保养计划,并及时通知维修保养人员进行执行。
2.维修保养人员按照计划进行设备的维修保养工作,并及时上报维修保养情况。
六、维修保养档案:1.每次维修保养完成后,维修保养人员必须填写维修保养记录,包括维修保养的日期、维修保养内容、维修保养人员等信息。
2.将维修保养记录整理归档,建立机械设备的维修保养档案,以备查档使用。
七、监督检查:1.项目经理对机械设备的维修保养工作进行定期监督检查。
2.发现问题及时进行整改,并对维修保养人员进行培训和指导,提高维修保养质量。
以上就是项目部机械设备维修保养制度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项目部机械设备维修保养制度(2)一、施工机械设备的操作人员必须身体健康,并按规定经过安全技术培训,取得操作证后,方可独立操作。
二、施工机械操作人员和配合工作人员,都必须按规定穿戴劳动保护用品,长发不得外露。
高处作业必须挂好安全带,不得穿硬底鞋或拖鞋。
严禁从高处投掷物件。
三、进场施工机械设备安装后必须按规定进行验收,合格方可使用,做好验收记录,验收人员履行签字手续。
四、施工机械设备应按其技术性能的要求正确使用。
缺少安全装置或安全装置已失效的施工机械设备不得使用。
严禁使用倒顺开关控制设备。
机械设备维修及保养制度
机械设备维护和修理及保养制度机械设备维护和修理及保养制度一、维护和修理及保养目的1.确保机械设备正常运行,保证工作效率和生产本领;2.延长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节省企业维护和修理成本;3.防止机械设备突发故障,削减因设备故障带来的生产停顿和损失;4.符合安全生产和环保要求,保证生产安全和环境保护。
二、维护和修理及保养的范围1.机械设备的润滑、清洁和紧固;2.机械设备的部件更换和维护和修理;3.机械设备的电气检查和电气维护和修理;4.机械设备的液压检查和液压维护和修理;5.机械设备的排放系统检查和排放系统维护和修理。
三、保养周期1.机械设备日常保养:每日保养一次,依照设备保养说明书进行,包括润滑、清洗和紧固等;2.机械设备周保养:每周保养一次,依照设备保养说明书进行,包括更换部件、检查电气和液压系统等;3.机械设备月保养:每月保养一次,依照设备保养说明书进行,包括更换润滑油和滤芯等;4.机械设备季度保养:每季度保养一次,对设备进行全面检查和维护和修理,防止设备显现故障。
四、保养记录1.对每次保养进行记录,包括保养时间、保养人员、保养内容、保养结果等;2.对设备使用寿命、更换部件记录进行统计和分析。
五、维护和修理管理1.设立专门的维护和修理部门或专职维护和修理人员,依照制度进行机械设备的维护和修理和保养;2.对维护和修理人员进行培训,把握机械设备的维护和修理和保养技术;3.对故障设备进行分类管理,依照故障类型和紧急程度进行处理;4.对维护和修理情况进行定期统计和分析,提出改善建议和措施。
六、保养和维护和修理的注意事项1.在机械设备的维护和修理和保养过程中,应当采纳正确的工具和方法,防止设备损坏;2.对机械设备维护和修理和保养过程中发觉的问题,要适时报告,并进行处理;3.机械设备维护和修理和保养过程中要注意安全,防止人员损害和设备损坏;4.对机械设备的维护和修理和保养应当进行记录和分析,总结阅历和教训,提高维护和修理和保养水平。
机械设备的保养、修理制度范文(三篇)
机械设备的保养、修理制度范文1. 引言机械设备是企业生产活动的重要工具,为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延长设备寿命,保养和修理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提供一份机械设备的保养、修理制度范本,帮助企业建立完善的保养、修理制度,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有效维护。
2. 设备保养2.1 定期保养定期保养是指经过一段固定时间间隔对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的工作。
定期保养的具体内容包括:设备的清洁、润滑、检查各部件的磨损情况、紧固螺丝、清理滤网等。
定期保养的时间间隔根据设备的使用频率和使用环境而定,通常为每季度或每半年。
定期保养工作由设备操作人员负责,并记录在设备保养登记表上。
2.2 预防性保养预防性保养是指在设备正常运转期间,提前对设备进行一定的维护和保养,避免设备出现故障和停机的情况。
预防性保养的具体内容包括:设备的清洁、润滑、清理滤网、更换易损件等。
预防性保养工作由设备操作人员负责,并记录在设备保养登记表上。
3. 设备修理3.1 故障维修设备出现故障时,需要进行维修工作,以恢复设备的正常运行。
故障维修的具体步骤包括:排除故障原因、检修设备、更换故障部件、调试设备等。
故障维修工作由设备维修人员负责,并记录在设备维修登记表上。
3.2 大修计划为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延长设备寿命,需要定期进行设备的大修工作。
大修计划包括设备大修项目、工期、预算等。
大修工作由设备维修人员负责,并记录在设备维修登记表上。
4. 设备检测设备检测是为了了解设备的运行状态和性能,及时发现和排除设备中可能存在的问题。
设备检测的具体内容包括:设备的外观检查、运行状态检查、设备性能测试等。
设备检测由设备运行人员负责,并记录在设备检测报告中。
5. 维修备件管理为保证设备维修工作的顺利进行,需要进行维修备件的管理工作。
维修备件管理包括备件的采购、入库、分类存放、领用和库存管理等。
维修备件管理工作由设备维修人员和仓库管理员共同负责,并记录在维修备件管理记录表中。
6. 结论建立完善的机械设备的保养、修理制度,对于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延长设备使用寿命至关重要。
设备维修保养管理制度十篇
设备维修保养管理制度十篇设备维修保养管理制度篇1一、设备的保养设备的维修保养应贯彻预防性维修为主的方针,通过日常保养加计划检修的制度加以实施,即在设备故障发生之前按照检修计划或相应的技术规定进行维修保养。
机修工对设备负有维修的责任,定时和经常检查设备的运转情况并经常向操作工了解设备运转的状况,发现隐忧及时予以消除。
⑴ 设备的日常保养①设备的日常保养的目的是维护设备的正常使用状态,它是设备维护的基础,是预防事故发生的积极措施,是由设备的操作负责人实施的。
②设备的日常保养通常是在设备使用结束后,在下班前的一定时间里由设备的操作人员进行,具体要求有:设备的清洁,设备的检查,必要的设备润滑等,使设备处于整齐、清洁、安全、润滑良好的状态。
③设备的保养原则为:设备完好,部件和零件完整。
④具体保养要求:a. 运转设备使用前先进行空转,确认设备声音正常,润滑良好,方可进行操作。
b. 检查螺栓的紧固程度,对松的螺栓进行紧固处理,以防在使用中脱落。
c. 对各个传动部件进行润滑加油,检查传动系统各操作手柄、电器开关位置正确无松动,操作灵活可靠。
⑵一级保养(运行300h)机械部分:①清洁各部位及死角②检查三角带、皮带有无裂缝,如有损坏及时更换③清洗自动放泄过滤器④各仪表是否正常,有损坏的及时修理或更换⑤上死点停止位置的确认⑥离合器、制动器有无异常声音。
电气部分:①减速器油量是否充足②各部位给油是否充分③检查润滑管路各连接头有无泄漏。
⑶二级保养(运行3600h)机械部分:①电机V带张度的检测,用手压传动V带张度下陷16mm深之弧度状态最佳②检查平衡器气缸内壁的状况检查③传动轴承组合间隙的调整④滑块调整装置校模是否准确⑤检查各安全装置动作是否可靠电气部分:①检查电气线路有无裸露、损,加以改善②对电气部分进行全面紧固处理③更换老化失效的`元件⑷三级保养(运行5000h)机械部分:①带磨损的状况,视情况更换。
②离合、制动器的’分解检查③检查滑块导板间隙是否正常③各传动部件的拆检。
维修保养管理制度6篇
维修保养管理制度6篇做好机械设备修理保养与安全检查工作,是保障机械设备正常安全运转的根本条件,对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保证企业的持续进展非常重要。
本着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指导方针与国家对特种设备制定的相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结合起重机械的特点与我公司十几年来积存对塔吊的修理保养阅历,特制定本治理制度:一、操作人员1、熟知所操作机械设备的性能特点、构造原理及相关安全操作规程,娴熟把握操作技术正确安全地操作设备。
2、娴熟把握修理保养技术等学问,在运行中发觉特别马上停机检查,准时精确地判定故障并同时制定修理措施快速排解故障。
3、不能排解的应准时上报公司派专业修理技术人员解决,严禁使设备带病作业;发生重大机械故障或机械事故时应爱护好现场,并快速向公司主管领导报告。
4、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
司机在交接班时肯定要仔细认真检查设备,确认设备运行状态良好,并做好交接班记录。
5、机长组织组员每天进展日常检查,按“十字作业法”修理保养所操作设备,并做好修理保养记录定期反应到公司修理技术部门。
6、在每次例行检查、修理或保养时要按规定实行安全措施,司机长或修理组长应对参与人员进展书面交底。
7、对修理保养工作不仔细或不负责的操作人员,按公司相关制度赐予惩罚教育或开除。
二、修理技术人员1、修理技术人员应具有良好的业务素养,熟知公司现有每台设备的性能特点、构造原理及相关专业修理技术学问,并定期组织学习相关学问。
2、修理技术人员在接到机组故障报告后,应快速赶到现场排解故障。
3、重大故障应制定合理安全的修理措施方案,尽快、彻底地将故障设备修复,不得留下安全隐患。
4、对每台设备都建立修理档案,对每次修理过程都做好记录并签字。
5、每次修理时都要做好安全防范措施,修理塔吊等进展高空作业时肯定系好安全带。
6、发觉重大故障不能排解的应急躁细致地查找故障缘由,或者联系生产厂家技术人员解决,严禁私自盲目修理。
三、安全质量检查人员1、安全质量检查人员应熟知安全生产与机械设备安全运转等专业学问,在日常工作中肯定严格仔细地要求自己。
设备检修保养安全管理制度(5篇)
设备检修保养安全管理制度1、保养、检修人员必须穿戴好劳动保护用品,禁止吸烟、饮酒、打闹,检修人员不得带病工作。
2、在检修保养工作进行前,首先,检修人员应通知现场值班人员,由现场值班人员配合检修人员进行检修保养工作。
3、在检修保养工作进行前,由现场值班人员和检修人员一起关掉被检修保养机械的电源,并在控制柜处悬挂“有人工作,禁止合闸”的安全警示牌。
4、上下机械时尽量使用梯子,同时注意梯子与地面夹角,并由专人看护,防止梯子滑倒摔伤检修人员。
5、当必须蹬踏机械时,禁止蹬踏机械的转动、传动部件及电器部件。
雨雪天气时,检修人员须先清理干净鞋底,然后再登梯子或设备。
6、工作之前,检查使用工具是否完好,并尽量使用专用工具。
上下传递工具时,不得抛掷,防止砸伤工作人员。
7、工作位置高出地面____米时,工作人员必须系好安全带,方可进行工作。
井边、池边作业时应与池边保持____米的安全距离,井口、池中作业时应系好安全带,并设专人监护。
8、工作时,各种废弃物不得随意丢弃,防止绊倒摔伤工作人员,使用工具不得随意放置,防止掉下砸伤工作人员。
9、工作中作业人员应相互配合,分工明确,不得拥挤,听从指挥,安全顺利完成检修保养工作。
10、工作完毕,清理工作现场,做到场清、地净。
并把使用工具擦拭干净,放回原来位置。
设备检修保养安全管理制度(2)是一个组织内部建立的管理制度,旨在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提高设备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制度的内容通常包括以下方面:1. 设备管理责任:明确相关人员的职责和权限,确保设备管理工作的责任到人。
2. 设备检修保养计划:制定设备的检修保养计划,包括定期保养、计划检修和突发检修,确保设备按时检修保养。
3. 检修保养流程:明确设备的检修保养流程,包括申请、计划、执行、记录等环节,确保每个环节按照规定进行。
4. 设备检修保养标准:制定设备的检修保养标准,包括保养内容、方法、频率等,确保设备检修保养工作的标准化。
5. 设备安全操作规程:制定设备的安全操作规程,包括操作流程、安全注意事项等,确保设备在操作过程中的安全性。
设备、工器具保养及维修管理制度(5篇)
设备、工器具保养及维修管理制度当班班组长在自己的职责范围内组织进行设备及工器具的维护保养,发现异常,及时整改。
1.班组机械设备性能良好,能够在规定荷载下正常运行,外观整洁干净,无跑、冒、滴、漏等现象。
2.电动设备接地良好,内外部线路按规定进行布设,无破损。
3.手持式电动工具的外壳、手柄、负荷线、插头、开关等应完好无损,使用前应作空载检查,运转正常方可使用。
4.移动电动机械,应使用软橡胶电缆,严格实行“一机、一闸、一漏、一箱”。
5.现场设备铭牌齐全,编制相应的安全操作规程,对危及人身安全的部位,应按规定设臵警示标志和防护装臵。
6.设备操作人员应按规定进行安全知识和操作技能培训,经考试合格后,方能操作。
设备、工器具保养及维修管理制度(2)设备、工器具的保养及维修管理制度是为了保障设备、工器具的正常运行,延长使用寿命,降低故障率,提高工作效率而制定的规章制度。
以下是一个典型的设备、工器具保养及维修管理制度的内容框架:1. 目的和适用范围:- 确定本制度的目的和适用范围,明确所涉及的设备、工器具范围。
2. 责任分工:- 设立设备、工器具管理人员,明确其职责和权限,包括设备、工器具的保养、维修和报废等事项的相关工作。
3. 设备、工器具分类及登记:- 将设备、工器具进行分类,建立相应的登记表,包括设备、工器具的名称、型号、数量、购买日期、供应商等信息。
4. 保养管理:- 制定设备、工器具的保养计划,包括保养周期、保养内容、保养方法等。
- 确定保养人员,明确其保养工作的职责和要求。
5. 维修管理:- 设立维修申请流程,明确维修申请的提交、审批和执行等流程。
- 设立维修记录,包括故障原因、维修人员、维修时间、维修费用等信息。
6. 设备、工器具报废:- 设立设备、工器具报废审批流程,明确报废申请的提交、审批和执行等流程。
- 确定报废标准,包括设备、工器具的损坏程度、无法修复的故障等标准。
7. 培训管理:- 定期组织设备、工器具的使用和保养培训,提高员工的操作和保养能力,降低故障率。
机械设备使用与维修保养制度(3篇)
机械设备使用与维修保养制度1、机械设备应有专人负责管理、使用。
凡执行操作证的设备,必须实行“管用结合,人机固定”的原则,执行定人、定机、定岗位责任的“三定”制度。
多班作业时,必须有交接班制度。
2、大型设备(多人或多班组作业)要委任司机机长,一般设备要委任责任司机。
3、机械设备操作人员要熟悉本机情况,做到“四懂,三会”,即:懂原理、懂结构、懂性能、懂用途,会操作、会维修保养、会排查排除故障。
4、在用的机械设备应保持技术性能良好,运转正常,安全装置齐全、灵敏、可靠。
“失修”或“带病”的机械设备不得投入使用。
5、严格执行日常保养、换季保养、走合期保养、停放保养制度。
加强机械设备在作业前、运行中、作业后所进行的“清洁、牢固、调整、润滑、防腐”十字作业,保持设备的应有效能,消除事故隐患。
6、大型机械设备要实行日常检查和定期检查,并做好记录。
归档备查。
机械设备使用与维修保养制度(2)机械设备的使用与维修保养制度需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1. 设备使用规范:明确机械设备的使用要求和操作方法,包括设备的开启、使用、关闭等步骤;规定设备的使用范围和限制;提供设备的安全操作指南,包括操作人员的安全技能要求和注意事项等。
2. 设备巡检与保养制度:制定定期巡检和保养计划,明确巡检的内容和周期;规定巡检记录的填写要求,包括巡检项目、巡检时间、巡检结果等;明确保养的方法和要求,包括设备的清洁、润滑、紧固、调整等;规定保养记录的填写要求。
3. 设备故障维修制度:建立设备故障报修的流程和责任分工,包括故障报修的联系人和方式;制定故障维修的优先级和响应时间要求;明确故障维修人员的技能要求和责任;规定故障维修的记录和反馈要求。
4. 设备备件管理制度:建立设备备件管理的制度,包括备件的购买、入库、出库和盘点等;建立备件库存管理和消耗分析机制,确保备件的充足和及时补充。
5. 设备安全使用管理制度:明确机械设备的安全保护设施和安全操作要求,包括防护罩、安全开关、警示标识等;规定设备的安全操作流程和操作人员的安全培训要求;建立事故和故障的记录和分析机制,及时整改存在的安全隐患。
现场施工机械维护、保养制度(5篇)
现场施工机械维护、保养制度一、操作人员必须执行机械设备的安全操作规程,操作参见国家和上海市的有关法律,法规。
项目部的安全员应向操作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二、大型设备的司机应按照规定认真填写《施工起重机械运行记录》,记录每班作业试验情况,各安全装置,电气电路检查情况,设备作业情况,发现设备有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机检查维修,排除故障后方可继续进行,同时将具体情况填写记录存档。
三、大型设备由操作人员负责日常保养,保持设备整齐,清洁,润滑和安全经济运行,大型机械设备零件松动,运行有异响,振动及漏油,漏水现象,要及时维修,由安全员,机械操作工,电工负责人,填写机械设备检维修保养记录。
四、外租的机械设备由外租单位负责维修保养,并交项目部安全资料管理存档。
五、机械设备的大修和中修必须到经国家认证与相应资质的维修厂进行,项目部要和其签订合同保证修理质量。
六、定期保养:定期保养是指工作时间后进行的停工检修工作。
现场施工机械维护、保养制度(2)是为了确保施工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行,提高工作效率和安全性而制定的一系列规章制度和操作流程。
以下是一个简单的现场施工机械维护、保养制度的范例:一、机械设备的维护责任:1. 项目经理/工地主管负责制定和执行机械设备的维护、保养计划,并委托具备相应技术和经验的专职人员进行日常维护、保养工作。
2. 机械设备操作人员负责日常设备的运行监控和简单维护,及时反馈设备异常情况,确保机械设备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维修。
3. 专职维修人员负责对机械设备进行定期检查、维护和维修,并做好维修记录。
二、机械设备的维护计划:1. 每台机械设备应有一份维护计划,包括设备的日常保养内容和维护频率。
2. 维护计划应根据设备的使用频率和工作环境的要求来制定,并定期进行评估和更新。
三、机械设备的日常保养:1. 每天开始工作前,机械设备操作人员应仔细检查设备的工作状态,包括润滑油、液位、制动器、电气线路等。
2. 设备操作人员应按照操作手册和维护人员的要求,及时添加润滑油、清洁设备,并对设备进行必要的调整和检查。
机械设备维修保养制度
机械设备维修保养制度第一条机械设备保养1、各类机械设备保养要贯彻“定期、定项强制执行,养修并重,预防为主”的原则,保持机械设备经常处于完好状态。
2、各类保养必须定期强制进行,保养时间间隔和作业项目必须按原机出厂说明书的规定和技术要求逐项进行,不得漏保或不保。
3.爱护机械做到“五勤”(勤清洗、勤检查、勤调整、勤紧固、勤润滑),注意防腐蚀,附属装置与随机工具保持完整齐全,选用正确的燃料、油料,保持机械完好。
日检:每天作业前应检查下列项目:——各类极限位置限制器、制动器、离合器、控制器等的性能是否正常;——作业环境及基础、轨道等的状况是否符合要求;——吊钩、钢丝绳、及滑轮组等的状况是否符合要求;月检:每月至少检查下列项目:——安全装置、制动器、离合器等有无异常;——吊钩、钢丝绳、滑轮组等有无损伤;——电气线路、集电装置、配电盘、开关、控制器等有无异常;年检:每年至少应检查下列项目:——包含每月应检查的项目;——主要受力结构件有无变形、开裂等情况;——主要受力部位的连接有无异常;——进行额定负荷试验,检查起升、行走、回转、变幅等机构的安全技术性能有无异常(可结合实际吊装过程进行)。
4、保养工作分例行保养、定期保养和特殊保养三类。
例行保养是日常性作业,由操作人员负责执行,作业主要内容是在开机前、使用中和停机后对机械设备进行清洁、润滑、紧固、调整、防腐、补给和安全检视工作。
重点是润滑系统、冷却系统及操作、转向、行走等部位。
定期保养分为一级保养、二级保养,二保加项修三类。
一级保养。
由操作人员负责执行,作业中心内容除例行保养作业项目外,以清洁、润滑、紧固为主,检查有关制动操纵安全等部件;二级保养。
以维修人员为主,操作人员参加共同负责执行。
其作业中心内容除一级保养内容外,以检查调整为主;二保加项修。
是指二级以上的保养作业,由维修人员负责完成,操作人员未经领导批准安排其它工作的,必须参加本机保养,除执行一、二级保养作业内容外,主要以总成解体清洗、检查、调整、项目检修为中心。
机械设备维护保养制度范文(4篇)
机械设备维护保养制度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保障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行,提高设备的利用率和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所有机械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
第三条机械设备指公司内使用的各种工业机械设备、生产设备、办公设备等。
第四条保养维修工作由设备管理部门负责,各部门按照制度的要求配合工作。
第二章保养维修内容第五条机械设备保养维修按照计划进行,包括定期的保养工作和突发的维修工作。
第六条定期保养工作包括设备的日常保养和定期维护计划。
第七条日常保养工作包括设备的清洁、润滑、检查等工作。
第八条定期维护计划由设备管理部门制定,根据设备的使用频率、工作环境等因素制定,具体内容包括:关键零部件的检查、润滑剂更换、紧固件的检查、各种参数的测量等。
第九条突发维修工作是指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故障,需要进行紧急修复的情况。
第十条突发维修工作由设备管理部门组织维修小组进行,根据故障的程度和影响范围进行分级处理。
第三章维护保养计划第十一条设备管理部门应根据设备的使用情况制定维护保养计划。
维护保养计划应明确包括:设备名称、设备编号、维护保养内容、责任部门、保养时间、保养周期等信息。
第十二条设备管理部门应定期检查维护保养计划的执行情况,及时对计划进行调整和优化。
第四章保养维修标准第十三条保养维修工作应按照相关技术标准和操作规程进行,保证工作质量。
第十四条保养维修工作人员应具备相关的知识和技能,了解设备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第十五条保养维修工作人员应按照制度要求进行日常的清洁、润滑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上报。
第十六条维修工作人员应做好故障的分析和记录,及时归档,为以后的维修工作提供参考。
第五章维修保养记录第十七条设备管理部门应在每次保养维修后及时记录工作情况,包括:设备的维护保养情况、维修工作人员的姓名、维修日期、维修内容和维修结果等。
第十八条设备管理部门应建立维修保养记录档案,并定期进行检查和归档工作。
第六章责任和奖惩第十九条设备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和管理保养维修工作,定期检查和评估相关工作。
机械设备维修及保养制度范文(3篇)
机械设备维修及保养制度范文为使机械设备处于良好的安全正太啊,确保机械设备对环境影响达标,延长使用寿命,应对机械设备实行单级或多级的定期保养,定期保养时贯彻预防为主的原则,特制定本制度。
(1)设备的定期保养周期、作业项目、技术规范,必须遵守设备各组成和零部件的磨损规律,结合使用条件,参照说明书的要求执行。
(2)定期保养一般分为例行保养和分级保养:分级保养分二级保养,以清洁、润滑、紧固、调整、防腐为主要内容。
(3)例行保养是由机械操作工或设备使用人员在上下班或交接时间进行的保养,重点是清洁、润滑检查,并做好记录。
(4)一级保养由机械操作工或机组人员执行,主要以润滑、紧固为重点,通过检查、紧固外部紧固件,并按润滑图表加注润滑脂,加添润滑油,或更换滤芯。
(5)二级保养由机管员,协同机操工,、机修工等人员执行,主要以紧固调整为重点,除执行一级保养作业项目外,还应检查电气设备、操作系统、传动、制动、变速和行走机构的工作装置,以及紧固所有的紧固件。
(6)各级保养均应保证其系统性和完整性,必须按照规定或说明书规定的要求如期执行,不应有所偏废。
(7)项目部机管员应每月督促操作工进行一次等级保养,并保存相应记录,这里汇总后备查。
(8)机械设备的修理,按照作业范围可分为小修、中休、大修和项目修理:1)小修:小修是维护性修理,主要是解决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发生的故障和局部损伤,维护设备的正常运行,应尽可能按功能结合保养进行并做好记录。
2)项目修理:以状态检查为基础,对设备磨损接近修理极限前的总成,有计划地进行预防性、恢复性的修理,延长大修的周期。
3)中休:大型设备在每次转场前必须进行检查与修理,更换已,磨损的零部件,对有问题的总成部件进行解体检查,整理电气控制部分,更换已损的线路。
4)大修:大多数的总成部分即将到达极限磨损的程度,必须送生产厂家修理或委托有资格修理的单位进行修理。
(9)通过定期保养,减少施工机械在施工过程中的噪音、振动、强光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在保养过程中产生的废油、废弃物,作业人员及时清理回收,确保其对环境影响达标。
设备检查维护保养制度(5篇)
设备检查维护保养制度为了加强机械设备管理,正确使用机械设备,延长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减少人为的机械事故,保证机械设备的完好率,对机械设备的检查维修保养特作如下规定。
一、教育机械设备操作人员爱护自己所开的机械设备,保证机械设备经常处于完好状态。
二、项目部所有施工用机械设备必须按照机械设备使用说明书进行检查维修保养。
三、所有机械设备在出车前,运行中,收车后都必须认真进行检查,进行必要的紧固润滑,特别是转向系统、制动系统、行走系统,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四、所有的机械设备都必须定期更换柴油滤芯、空气滤芯、机油转子等,确保其正常工作。
五、施工用机械设备必须定期进行二级保养。
六、项目部要适时安排机械设备进行车辆大修。
七、机械设备交接班时上班要对下班讲清机械设备运行情况以及该处理的问题所在。
八、严禁带故障出车。
机械设备在作业过程中若发现异常,应立即停止作业,待查明原因排除故障后再行作业。
设备检查维护保养制度(2)是组织和管理设备维护保养工作的一套规范和流程,旨在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保值,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和提高工作效率。
以下是设备检查维护保养制度的一般内容:1. 制度目的:明确设备检查维护保养的目标和重要性,确保设备始终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2. 责任与权限:明确设备维护保养的责任主体和相关人员的权限范围。
3. 维护保养计划:制定设备维护保养计划,包括维护保养周期、内容、方法和工作责任人等。
4. 设备检查:制定设备检查的具体要求和标准,确保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和隐患。
5. 故障处理:明确设备故障的处理流程和责任分工,包括故障报告、评估、修复和记录等。
6. 预防性维护:制定预防性维护措施,包括定期更换易损件、润滑、清洗和校准等工作。
7. 维护保养记录:建立维护保养记录和档案,详细记录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包括故障信息、维修记录、维护工作量等。
8. 绩效评估:制定设备维护保养工作的绩效评估指标和评价体系,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改进。
设备维护保养管理制度模板(8篇)
设备维护保养管理制度设备维护保养管理制度模板(8篇)在日新月异的现代社会中,大家逐渐认识到制度的重要性,制度是一种要求大家共同遵守的规章或准则。
制度到底怎么拟定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设备维护保养管理制度模板(8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设备维护保养管理制度模板(8篇)11.目的为进一步提高电气改造及检修的质量,严格各级验收,明确各级职责,保证电气设备改造和检修后安、稳、长、满、优运行,特制定本规定。
2.适用范围本规定适用于公司重要电气设备、设施及材料的改造和检修(至少应包括:动力变压器、100KW及以上的电机和变频器、UPS、直流电源、1KV及以上系统动力电缆、低压进线母联柜、6KV及以上开关或开关柜、母线、自动保护装置等设备设施的安装、试验、继电保护效验及清扫检修等)。
本规定主要包括电气设备改造检修验收的各级职责、分类、内容、要求。
3.引用标准依据电气设备改造及验收应依据:《制造标准》、《石油化工设备维护检修规程》、《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继电保护和电网安全自动装置检验规程》、《电力设备交接和预防性试验规程》、《引进电气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集团公司及分公司设备管理制度等。
4.验收职责4.1各单位设备管理部是此规定执行的主管部门,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确定须启动验收规定的电气检修改造项目,负责各级验收的管理和监督,负责各验收记录的保存。
4.2 各单位的运行维护部门严格执行本规定,严格验收,确保检修改造后电气设备设施投运后安全稳定运行,并在验收记录上签名备查。
5.验收要求5.1为了确保电气设备及设施的改造和检修质量,各级验收应严格执行本规定,严格按照国家相关规范进行验收,采用查资料、查现场等各种手段进行检查验收。
检修改造单位应确保改造、试验、校验及检修清扫后的电气设备一二次连接和端子紧固完好,验收时应在安全措施落实的情况下,对一二次接线和端子抽检是否紧固完好。
机械设备使用、维修、保养、修理制度(3篇)
机械设备使用、维修、保养、修理制度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所有机械设备的使用、维修、保养和修理事宜,目的是保障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延长其使用寿命。
一、机械设备的使用:1. 使用人员应遵守相关设备的操作手册和安全操作规程,确保正确使用设备;2. 在使用机械设备前,必须进行设备检查,确保设备处于正常工作状态;3. 不得擅自修改机械设备的结构、参数或使用方式,如有需要,必须事先征得设备管理人员同意;4. 在设备使用过程中发现异常情况或故障,应停止使用并及时报告设备管理人员。
二、机械设备的维修与保养:1. 设备管理人员负责制定设备的定期保养计划,并按计划组织保养工作;2. 定期对机械设备进行保养,包括设备的清洁、润滑、紧固等维护工作;3. 保养过程中发现设备故障或损坏,应及时修理或更换配件;4. 在进行设备保养和维修时,必须按照设备管理人员的指导和操作规程进行,严禁擅自操作或修理设备。
三、机械设备的修理:1. 发现机械设备的重大故障或无法修复的损坏,应及时报告设备管理人员,并停止使用设备;2. 设备管理人员根据情况决定是否委托专业维修单位进行修理;3. 修理工作必须由具备相应技能和证书的人员进行,严禁非专业人士进行修理;4. 修理完成后,需进行设备的验收和测试,确保设备能够正常运行。
四、设备使用记录和报废处理:1. 使用人员应按规定填写设备的使用记录,记录设备的使用时间、使用情况、维护保养情况等;2. 设备管理人员负责保管设备的使用记录,并及时整理归档;3. 设备因严重故障或达到使用寿命而需要报废时,应及时报告设备管理人员,并按公司规定的流程进行报废处理。
本制度的制定和执行由设备管理部门负责,各部门和人员应严格遵守。
违反本制度的,将视情节轻重给予相应的处理和纪律处分。
机械设备使用、维修、保养、修理制度(2)一、概述机械设备使用、维修、保养、修理制度是指企业为了确保机械设备正常运行和延长设备使用寿命,制定的一系列规范、流程和措施。
机械设备维修保养制度
机械设备维修保养制度机械设备维修保养制度篇1一、责任分工1、使用后的机械设备交回时,由物资设备部维修车间检验员填写“机械设备入库验收单”,与使用方设备员共同签字认可,验证设备除正常磨损外,是否有总成及零配件,仪表、附件等缺损,以便分清责任。
2、从工地交回的机械设备,由维修车间负责维修保养,保证设备再次投入使用时运转正常。
3、根据设备的技术状况,确定修理类别并填写《施工设备维修保养记录》,其正常费用摊入项目成本。
由于违反设备维修保养规程,非正常使用而造成的机械设备损坏,其修理费用由使用方承担。
4、凡是已出库投入工地使用的设备,日常维护保养由操作工负责,经常性修理由使用单位的设备员及机修班负责。
5、维修后的设备出库时,由物资设备部与使用方共同签字认可,并填写《施工设备、机具器材需用表》,不合格设备不准出库使用。
6、设备出库后,日常保养及经常性修理等费用由使用单位承担;遇有无力维修保养项目,可委托物资设备部维修车间修理,所发生的费用由使用单位负责。
二、修理类别及方法1、大修:机械设备的大修间隔只有一个参考依据,是否需要大修主要看其技术状况是否符合大修技术条款来确定。
需大中修的要填写《施工设备大中修计划》报物资设备部审批。
A、机械设备需大修的技术条件如下:1)发动机a.动力性能显著下降(一般降低20%以上)b.有严重烧机油现象(机油消费量超过定额1倍以上)c.发动机走热后,气缸压力过低(达不到标准的60%)2)机械部分a.传动机构的主要零件达到极限磨损程度,使机械设备在运转达中有偏摆、异响或撞击抖动现象。
b.转向操纵机构磨损,间隙过大,操纵失灵。
c.变速箱齿轮轴磨损严重换档困难或经常跳档。
d.机架主体严重变形或开裂。
e.行走机构磨损严重,无法正常工作。
f.制动机械磨损严重,操作失灵,制动能力下降或失效,无法调整。
g.工作装置磨损严重,操作失灵,不能完成正常的工作量或者作业精度达不到要求。
上述各种情况,均已无法利用调整和小修的方法消除,继续使用将导致严重的事故后果,只有解体大修,才能恢复机械设备的技术性能。
机械设备维修保养制度
机械设备维修保养制度Quantity, price, time and space are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s in investment.机械设备维修、保养制度机械设备的修理保养工作要坚持“养修并重、预防为主”的原则,严格遵守机械设备技术保养规程和修理制度,坚持例保、定期检查、预防检修和定检定项维修制度.其目的:1使设备经常处于良好的技术状况,充分发挥其效能.2保证设备正常运转,防止非正常磨损或损坏.`3在使用过程中保持燃、润滑油的正常消耗,提高经济效益.4延长修理周期和使用寿命1机械修理分类大修指机械设备的多数总成达到极限磨损的程度,经过技术鉴定需要进行一次全面、彻底的恢复性修理,使机构设备的技术状况和使用性能达到规定的技术要求.中修总成大修指机械设备在两次大修之间有计划、有组织的平衡性修理,其目的消除总成间损坏不平衡的状态,以尽可能延长大修间隔期.小修指维护修理,主要是消除机械设备在使用中发生的临时性故障和局部损伤,使机械设备正常运转.零件修理旧件修复指集中机械设备在修理和保养中换下的损坏零件.采取相应的处理工艺,恢复其使用性能.2修理计划编制和执行机械设备大修理计划是施工生产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各单位在安排生产计划的同时,必须安排好机械设备大中修理计划,保证施工生产正常运行.公司所属各应将大修计划在年底前报公司技术科,由公司审核后下达次年年度大修计划.由于施工生产任务的轻重不同,机械会出现计划外的大修.计划外的大修必须及时补充报告审批,以便进行大修理.各单位领导要重视机械修理计划的执行,各项目部要确保修理计划的,对不执行修理计划造成事故严肃处理.3机械设备修理机构各项目部要成立机械修理班,配齐维修人员,健全维修机构.公司技术科指导检查修理项目的实施.修理机构要本着专业分工,相互协作的原则,积极配合,共同完成维修任务.对于不便进车间的维修设备,要安排维修人员到现场进行维修.项目部要加强修理成本的核算,制定修理定额并严格执行,健全核算的基础工作,努力降低修理费用.4机械设备修理的技术规定各单位要通过机械设备日常使用、保养和定期检查以及操作工的反映,掌握机械设备的技术状况,发生技术状况变坏需要送修的机械设备,要通过技术鉴定,确定是否送修和修理类别.机械设备送修时,双方应签订设备送修表或任务单,内容为进出厂时间、修理类别项目、质量要求、配件供应、费用结算、保证期等.技术鉴定除测试机械设备全部和部分状况外,还需审阅本机技术档案和有关记录资料,考核燃油、润滑油的消耗,进行综合经济分析.机械各总成需要大修的技术条件:1动机性能显着降低,比一般正常的情况要降低一个档.2有严重烧机油现象,机油消耗量超过定额一倍以上.3发动机走热后,测量各气缸压力达不到规定标准值的60%.4发动机运转时有严重异响.5传动机构的主要零件达到极限磨损程度,致使机械在运转中偏摆、异响以及撞击发抖现象.6转向及操纵机构磨损,间隙过大,操纵不灵.7转向及操纵机构磨损严重,换档困难或跳档.8机体主架严重变形或开裂.9行走机构磨损严重,不能正常工作.10基础件变形,需要解件检测校正.经过技术鉴定确定送修的设备,项目部应及时组织修理.机械需要送外单位修理时,机管员应向承修单位介绍机械情况,填写修理项目,经双方会同检验后,确定修理方案及有关事宜,并办理进厂交接手续.送检机械进厂应清洗干净,除少量螺丝、开口销等通用件允许缺少外,其他装置等均齐全,不得在进厂送检前拆换,经承修单位检查清点,填写交接清单,随机工具及机上备品等不属于机械附件的用品,应自行保管.送检单位如需增加原机没有装置或改造原机装置,需经公司批准,其费用另行结算,在更新改造基金中支付.5机械设备修复出厂和验收规定机械设备修复出厂机械进行技术试验,达到“机械修理大修验收技术标准”的要求,才能通知出厂.修理单位应将修理过程的检验记录交验收人查验,如修理单位不能提供这些记录时,送检单位对有疑问的部位,可以提出重新拆检,由于客观条件限制,机械个别部件,总成达不到质量标准时,修理单位应事先征得送修单位的同意,并办理手续.修理单位要做好过程检验和竣工检验,通过技术试验后达到一次交验,对对送修单位的验收中提出的问题,要积极负责、认真处理.机械修复验收内容1外部检查:主要是机械装置的完整性和质量的可靠性,其中包括润滑情况,坚固情况及有无漏油、漏水、漏气现象.2空运转试验和负荷试验,主要是试验机械的性能,包括有起动性能、操纵性能、制动性能和安全性能是否达到机械正常使用的技术要求.3机械试验后的复查,主要是检查机械通过各种试验后有无不正常情况,消除试验中发现的缺陷和故障,并进行必要的调整、坚固等工作.机械验收合格后,承修单位填写机械修竣验收单,并附主要要部件和总成装配检查记录、试验检查记录等资料,经双方签章后即可办理结算和出厂手续.使用单位对大修的设备,保修期内机械修理质量符合规定要求.在保修期内,机械发生严重故障或提前损坏时,应立即通知承修单位派人共同检验,分析原因,明确责任.1由于修理造成的损坏或故障,由承修厂无偿修复.2由于利用旧件或外购配件质量不良引起的损坏和故障,由承修单位负责修复,不再收取工时费用,材料费用由承修单位承担.3由于未执行走合期规定,操作不良或保养不善而造成的故障和损坏,由送修单位负责.4承修单位在维修过程中发现其他故障虽不属于责任范围,也应予以修理,其费用由送修单位负责.回修机械的运输费用:符合1、2应由承修单位负担.因修理质量造成返修的机械,承修单位应优先安排修复.6机械设备修理质量管理检验人员在工作中必须认真负责,坚持原则,对违反操作规程,不遵守工艺等质量行为,应即进行纠正.检验人员因检验不严,或不能坚持原则造成的产品质量不良或废品事故,应给予批评教育或罚款处理,对造成废品或事故直接责任者也应做出相应的处理.进厂检验:由技术人员会同检验人员根据送检单位提出的修理项目等情况,对机械进行进厂检验,了解机械需修情况,制订修理方案.解体检验:由技术人员会同检验,确定可用、需修、不可用三类,编制备料和加工计划.过程检验:在修理或装配过程中,必须对零部件和总成通过检验及装合格后的性能检验,凡检验不合格的或总成,不得装用.竣工检验:机械装合后,必须按照机械修理质量标准进行竣工检验、对验,对检验中暴露出来的缺陷,要及时调整和消除.经检验合格的机械应由检验人员及检验部门负责在机械设备“保养修理及技术鉴定表”上签字后方可办理出厂手续.制作配件:在每一项工序完毕后,应由制作人负责自检,其中复杂工序由检验人员复验合格后,才能转入下一工序.使用代作材料或改变工艺在求时,要经修理机构技术负责人审批,未经批准,不得擅自就更.机械修理过程中,应认真做好进厂、解体、修理过程和竣工检验记录、装配数据、更换主要配件及代用材料等均填写在“机械设备保养、修理及技术鉴定表”上作为修理技术资料存档.二、保养定期保养制度是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作业的内容主要是:清洁、润滑、坚固、调整、防腐.作业的范围、深度和周期因设备类型、运行条件、材料品质和差异而不同,作业项目按周期长知分级定期执行.各级定期保养周期、作业项目、技术规范,必须遵循设备总成和零部件的磨损规律性,作业项目按周期长短分级定期执行.为了切实贯彻定期保养制度,各单位必须做好下列和项技术措施:1必须建立机械管理责任制和机械操作责任制.2必须制定不同机型的保养规程.3必须配齐随机工具和保养专用工具,按时供应润滑油及必要的备品、备件.4必须正确及时提供机械统计资料,认真填写机械运转和各级保养执行情况的记录.5必须设置相应的保养机构,配备一定的保养力量,并对操作、保修人员进行技术培训,提高保养作业的技术能力.6必须处理好保养与生产之间的关系,在安排生产时,要考虑机械设备保养和所需的时间,时行保养作业时,尽量利用非生产时间或少占生产时间,减少对施工生产的影响.2定期保养的分级和内容定期保养包括每班例保和按规定的分级保养.结构复杂的大型机械实行项修制,车实行三级保养制,小型机械实行一级或二级保养制.定期保养作业范围以清洁、润滑、坚固、调整、防腐为主要内容.每班保养又称例行保养,操作人员在上下班和交接班的时间进行的保养工作,重点是检查、清洁、润滑,每班保养分工作前、工作中、工作后进行.一级保养以润滑、坚固、为中心,通过检查、紧固外部紧固件,并按润滑周期规定加注润滑油或润滑脂,清洗滤清器等.二级保养以紧固、调整为中心,除执行一级保养作业项目外,通过检查调理发动机、电气设备、操作、传动、转向、制动、变速和行走机械的工作装置,以及紧固内外所有的紧固件,更换润滑油滤清器等.三级保养以消除隐患为目的,作业内容除执行一、二级保养作业项目外,可对部分总成进行解体检查.对调整后不能符合性能的零部件,可酌情更换,并对机身进行必要的除锈、补漆作业.各级保养均有系统性和完整性,必须按照保养规程规定和周期作业项目上、作业深度,按期执行.根据施工机械不易集中的特点,保养作业尽可能在机械所在地进行.大型机械一级以下的保养和中小型的各级保养,都应由机械操作人员负责执行.如操作人员不能胜任的保养作业,可由保养专业人员协助.二级以上保养由专业人员承担,机操人协助.定期保养以外的机械保养要求:1停放保养:机械设备停用超过一个月以上,在使用前必须进行一次相当于一级保养作业内容的检查、保养.在停放期间,必须按要求进行.2走合期保养:新机械或经过大修的机械,按机械走合期规定进行保养,由操作人员进行.3换季侧足而立:机械设备在入冬、入夏前进行的季节性保养,主要内容是更换适当的润滑油和采取防寒降温措施,这项保养尽可能结合定期保养进行.4项修是指大型机械设备在使用过程中根据运转情况经过有经验维修人员检查或通过仪器检测对磨损严重的零件及时给予更换以达到机械设备正常运转.3保养计划的编制和执行保养计划是组织机械设备按时时行保养的依据,使用单位在安排施工生产和机械设备使用计划的同时,必须安排好保养计划,并作为生产作业的组成部分,在检查生产计划执行情况的同时要检查保养计划的执行情况,必须切实保证保养计划按期执行.保养计划应按月度编制,由项目部机管员于月前根据每台设备已运转的时间,结合下月需要机械设备的情况,按照保养周期确定每台机械设备进行的保养级别和日程,经技术科审定后下达执行.为了保证保养计划的顺利进行,项目部应负责保证保养计划规定所需的时间,操作工和维修工必须分工保证机械保养作业按期完成,对拖延保养导致机械损坏要查明原因,并做出处理.各项目部应检查、督促保养计划的实施,在机械到达保养周期时,要及时下达保养任务单,通知操作工和维修工进行保养,如因生产任务需要必须拖延执行时,需经公司技术科同意,拖延时间不得超过规定周期的10%.保养任务完成后,执行人要认真填写保养除例保外记录.二级以上保养作业完成后,由公司技术科审查保养记录,并将资料归档.4保养机构与侧足保养工作组织各单位应根据机械设备数量,设置相应的保修机构,配齐必要的保修人员.机械保养人员要面向施工现场,在组织机械临进故障的抢修时,必须全力以赴,缩短修停时间.机械操作人员要学习修理技术,做到既作使用,又会维修保养,机械设备由专业人员保修时,操作工必须随同参加作业.严格执行质量检验制度,做到保修质量好、速度快、成本低.对机械设备较多,工地又分散的单位,应实现保修服务到现场,进行现场保养和小修.5保养检验要求机械设备保养作业的一般要求:1清洗:保养前应将机械清洗干净.总成解体检查时,应清洗拆下的零部件,铲除积碳、结胶、锈斑,使油、水和通气管道畅通.2润滑:按照润滑图表和规定牌号润滑油脂润滑,更换润滑油或按规定进行补充.3坚固:应将各部坚固件如螺栓、螺母和锁紧装置等按规定顺序拧紧如有短缺的要配齐.4调整:对各部间隙应按规定数据进行调整,对压力、真空度、自由行程等技术性能数据应通过测试、调整使其性能符合要求.保养作业必须严格按照规定的修理项目和技术要求逐项进行,执行中不得漏项、漏保,也不得任意扩大保养范围.保养中如发现超过保养范围的修理项目,应按小修理作业另行下达修理任务单.公司技术科必须设专人对保修质量进行全面监督检查,对保修中各项资料进行分析,掌握设备技术状况.要对设备进保前的鉴定和保养后的检验做好记录,为保养准备必要油料和配件.保修机构要保质按期完成保修任务,保证施工生产正常运行.保修人员要对保修机械设备的质量全面负责,经自检后提请专职检验人员复验,并在保修任务单上签字.各级保养作业完成后,执行人员要将保养级别、附加修理项目,更换主要配件等内容填在保修任务单上,由项目部机管员审查、存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械设备维修、保养制度机械设备的修理保养工作要坚持“养修并重、预防为主”的原则,严格遵守机械设备技术保养规程和修理制度,坚持例保、定期检查、预防检修和定检定项维修制度。
其目的:(1)使设备经常处于良好的技术状况,充分发挥其效能。
(2)保证设备正常运转,防止非正常磨损或损坏。
`(3)在使用过程中保持燃、润滑油的正常消耗,提高经济效益。
(4)延长修理周期和使用寿命1机械修理分类1.1大修指机械设备的多数总成达到极限磨损的程度,经过技术鉴定需要进行一次全面、彻底的恢复性修理,使机构设备的技术状况和使用性能达到规定的技术要求。
1.2中修(总成大修)指机械设备在两次大修之间有计划、有组织的平衡性修理,其目的消除总成间损坏不平衡的状态,以尽可能延长大修间隔期。
1.3小修指维护修理,主要是消除机械设备在使用中发生的临时性故障和局部损伤,使机械设备正常运转。
1.4零件修理(旧件修复)指集中机械设备在修理和保养中换下的损坏零件。
采取相应的处理工艺,恢复其使用性能。
2修理计划编制和执行2.1机械设备大修理计划是施工生产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各单位在安排生产计划的同时,必须安排好机械设备大中修理计划,保证施工生产正常运行。
2.2公司所属各应将大修计划在年底前报公司技术科,由公司审核后下达次年年度大修计划。
由于施工生产任务的轻重不同,机械会出现计划外的大修。
计划外的大修必须及时补充报告审批,以便进行大修理。
2.3各单位领导要重视机械修理计划的执行,各项目部要确保修理计划的,对不执行修理计划造成事故严肃处理。
3机械设备修理机构3.1各项目部要成立机械修理班,配齐维修人员,健全维修机构。
3.2公司技术科指导检查修理项目的实施。
3.3修理机构要本着专业分工,相互协作的原则,积极配合,共同完成维修任务。
3.4对于不便进车间的维修设备,要安排维修人员到现场进行维修。
3.5项目部要加强修理成本的核算,制定修理定额并严格执行,健全核算的基础工作,努力降低修理费用。
4机械设备修理的技术规定4.1各单位要通过机械设备日常使用、保养和定期检查以及操作工的反映,掌握机械设备的技术状况,发生技术状况变坏需要送修的机械设备,要通过技术鉴定,确定是否送修和修理类别。
4.2机械设备送修时,双方应签订设备送修表(或任务单),容为进出厂时间、修理类别项目、质量要求、配件供应、费用结算、保证期等。
4.3技术鉴定除测试机械设备全部和部分状况外,还需审阅本机技术档案和有关记录资料,考核燃油、润滑油的消耗,进行综合经济分析。
4.4机械各总成需要大修的技术条件:(1)动机性能显著降低,比一般正常的情况要降低一个档。
(2)有严重烧机油现象,机油消耗量超过定额一倍以上。
(3)发动机走热后,测量各气缸压力达不到规定标准值的60%。
(4)发动机运转时有严重异响。
(5)传动机构的主要零件达到极限磨损程度,致使机械在运转中偏摆、异响以及撞击发抖现象。
(6)转向及操纵机构磨损,间隙过大,操纵不灵。
(7)转向及操纵机构磨损严重,换档困难或跳档。
(8)机体主架严重变形或开裂。
(9)行走机构磨损严重,不能正常工作。
(10)基础件变形,需要解件检测校正。
4.5经过技术鉴定确定送修的设备,项目部应及时组织修理。
4.6机械需要送外单位修理时,机管员应向承修单位介绍机械情况,填写修理项目,经双方会同检验后,确定修理方案及有关事宜,并办理进厂交接手续。
4.7送检机械进厂应清洗干净,除少量螺丝、开口销等通用件允许缺少外,其他装置等均齐全,不得在进厂送检前拆换,经承修单位检查清点,填写交接清单,随机工具及机上备品等不属于机械附件的用品,应自行保管。
4.8送检单位如需增加原机没有装置或改造原机装置,需经公司批准,其费用另行结算,在更新改造基金中支付。
5机械设备修复出厂和验收规定5.1机械设备修复出厂机械进行技术试验,达到“机械修理大修验收技术标准”的要求,才能通知出厂。
5.2修理单位应将修理过程的检验记录交验收人查验,如修理单位不能提供这些记录时,送检单位对有疑问的部位,可以提出重新拆检,由于客观条件限制,机械个别部件,总成达不到质量标准时,修理单位应事先征得送修单位的同意,并办理手续。
5.3修理单位要做好过程检验和竣工检验,通过技术试验后达到一次交验,对对送修单位的验收中提出的问题,要积极负责、认真处理。
5.4机械修复验收容(1)外部检查:主要是机械装置的完整性和质量的可靠性,其中包括润滑情况,坚固情况及有无漏油、漏水、漏气现象。
(2)空运转试验和负荷试验,主要是试验机械的性能,包括有起动性能、操纵性能、制动性能和安全性能是否达到机械正常使用的技术要求。
(3)机械试验后的复查,主要是检查机械通过各种试验后有无不正常情况,消除试验中发现的缺陷和故障,并进行必要的调整、坚固等工作。
5.5机械验收合格后,承修单位填写机械修竣验收单,并附主要要部件和总成装配检查记录、试验检查记录等资料,经双方签章后即可办理结算和出厂手续。
5.6使用单位对大修的设备,保修期机械修理质量符合规定要求。
5.7在保修期,机械发生严重故障或提前损坏时,应立即通知承修单位派人共同检验,分析原因,明确责任。
(1)由于修理造成的损坏或故障,由承修厂无偿修复。
(2)由于利用旧件或外购配件质量不良引起的损坏和故障,由承修单位负责修复,不再收取工时费用,材料费用由承修单位承担。
(3)由于未执行走合期规定,操作不良或保养不善而造成的故障和损坏,由送修单位负责。
(4)承修单位在维修过程中发现其他故障虽不属于责任围,也应予以修理,其费用由送修单位负责。
5.8回修机械的运输费用:符合5.7(1)、(2)应由承修单位负担。
5.9因修理质量造成返修的机械,承修单位应优先安排修复。
6机械设备修理质量管理6.1检验人员在工作中必须认真负责,坚持原则,对违反操作规程,不遵守工艺等质量行为,应即进行纠正。
6.2检验人员因检验不严,或不能坚持原则造成的产品质量不良或废品事故,应给予批评教育或罚款处理,对造成废品或事故直接责任者也应做出相应的处理。
6.3进厂检验:由技术人员会同检验人员根据送检单位提出的修理项目等情况,对机械进行进厂检验,了解机械需修情况,制订修理方案。
6.4解体检验:由技术人员会同检验,确定可用、需修、不可用三类,编制备料和加工计划。
6.5过程检验:在修理或装配过程中,必须对零部件和总成通过检验及装合格后的性能检验,凡检验不合格的或总成,不得装用。
6.6竣工检验:机械装合后,必须按照机械修理质量标准进行竣工检验、对验,对检验中暴露出来的缺陷,要及时调整和消除。
经检验合格的机械应由检验人员及检验部门负责在机械设备“保养修理及技术鉴定表”上签字后方可办理出厂手续。
6.7制作配件:在每一项工序完毕后,应由制作人负责自检,其中复杂工序由检验人员复验合格后,才能转入下一工序。
6.8使用代作材料或改变工艺在求时,要经修理机构技术负责人审批,未经批准,不得擅自就更。
6.9机械修理过程中,应认真做好进厂、解体、修理过程和竣工检验记录、装配数据、更换主要配件及代用材料等均填写在“机械设备保养、修理及技术鉴定表”上作为修理技术资料存档。
二、保养1.2 定期保养制度是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作业的容主要是:清洁、润滑、坚固、调整、防腐。
作业的围、深度和周期因设备类型、运行条件、材料品质和差异而不同,作业项目按周期长知分级定期执行。
1.3各级定期保养周期、作业项目、技术规,必须遵循设备总成和零部件的磨损规律性,作业项目按周期长短分级定期执行。
1.4为了切实贯彻定期保养制度,各单位必须做好下列和项技术措施:(1)必须建立机械管理责任制和机械操作责任制。
(2)必须制定不同机型的保养规程。
(3)必须配齐随机工具和保养专用工具,按时供应润滑油及必要的备品、备件。
(4)必须正确及时提供机械统计资料,认真填写机械运转和各级保养执行情况的记录。
(5)必须设置相应的保养机构,配备一定的保养力量,并对操作、保修人员进行技术培训,提高保养作业的技术能力。
(6)必须处理好保养与生产之间的关系,在安排生产时,要考虑机械设备保养和所需的时间,时行保养作业时,尽量利用非生产时间或少占生产时间,减少对施工生产的影响。
2定期保养的分级和容2.1定期保养包括每班例保和按规定的分级保养。
结构复杂的大型机械实行项修制,车实行三级保养制,小型机械实行一级或二级保养制。
2.2定期保养作业围以清洁、润滑、坚固、调整、防腐为主要容。
2.3每班保养又称例行保养,操作人员在上下班和交接班的时间进行的保养工作,重点是检查、清洁、润滑,每班保养分工作前、工作中、工作后进行。
2.4 一级保养以润滑、坚固、为中心,通过检查、紧固外部紧固件,并按润滑周期规定加注润滑油或润滑脂,清洗滤清器等。
2.5二级保养以紧固、调整为中心,除执行一级保养作业项目外,通过检查调理发动机、电气设备、操作、传动、转向、制动、变速和行走机械的工作装置,以及紧固外所有的紧固件,更换润滑油滤清器等。
2.6三级保养以消除隐患为目的,作业容除执行一、二级保养作业项目外,可对部分总成进行解体检查。
对调整后不能符合性能的零部件,可酌情更换,并对机身进行必要的除锈、补漆作业。
2.7各级保养均有系统性和完整性,必须按照保养规程规定和周期作业项目上、作业深度,按期执行。
2.8根据施工机械不易集中的特点,保养作业尽可能在机械所在地进行。
大型机械一级以下的保养和中小型的各级保养,都应由机械操作人员负责执行。
如操作人员不能胜任的保养作业,可由保养专业人员协助。
二级以上保养由专业人员承担,机操人协助。
2.9定期保养以外的机械保养要求:(1)停放保养:机械设备停用超过一个月以上,在使用前必须进行一次相当于一级保养作业容的检查、保养。
在停放期间,必须按要求进行。
(2)走合期保养:新机械或经过大修的机械,按机械走合期规定进行保养,由操作人员进行。
(3)换季侧足而立:机械设备在入冬、入夏前进行的季节性保养,主要容是更换适当的润滑油和采取防寒降温措施,这项保养尽可能结合定期保养进行。
(4)项修是指大型机械设备在使用过程中根据运转情况经过有经验维修人员检查或通过仪器检测对磨损严重的零件及时给予更换以达到机械设备正常运转。
3保养计划的编制和执行3.1保养计划是组织机械设备按时时行保养的依据,使用单位在安排施工生产和机械设备使用计划的同时,必须安排好保养计划,并作为生产作业的组成部分,在检查生产计划执行情况的同时要检查保养计划的执行情况,必须切实保证保养计划按期执行。
3.2保养计划应按月度编制,由项目部机管员于月前根据每台设备已运转的时间,结合下月需要机械设备的情况,按照保养周期确定每台机械设备进行的保养级别和日程,经技术科审定后下达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