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六年级下册第期末测试题(含答案)阅读理解技巧

合集下载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试题 期末测试卷(一)含答案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试题    期末测试卷(一)含答案

统编版2021年六年级(下)语文期末测试卷(一)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年级班级姓名cán bào fěi túzhèn jìng1.在()的()面前,父亲非常()。

míng mèi qīng cuì2.今天阳光(),不远处传来一两声()的鸟鸣声,多么美好的一天呀!l iúluò huānɡdǎo qīliáng3.鲁滨逊()到()后,倍感()。

二、查字典,按要求填空。

(5分)1.“聊”字用部首查字法应查部,再查画。

写字母,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大写字母,再查音节。

2.“临”字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部,再查画。

“临”在字典中的解释有:①到,来;②临时;③挨、靠;④照着字画模仿。

“身临其境”的“临”应选第种解释。

用“临”字写三个成语:、。

二、把词语补充完整,再归类。

(填序号)(12分)①语重心()②()风暴雨③()象更新④()灯()彩⑤目瞪口()⑥坚持不()⑦精()求精⑧忐忑不()⑨()()动听⑩鱼贯而()⑪欣喜若()⑫()拥而至1.描写动作的词:2.描写心情的词:3.描写语言的词:4.描写神态的词:5.描写景物的词:6.描写品质的词:四、用“心”组词后填空。

(4分)学校经过挑选,让我们班参加市“六一”文艺演出,同学们都地笑了。

“六一”那天,我们都地打扮了一下,来到学校。

老师看着我们,脸上露出了的微笑。

五、从下列短语中选择合适的填写在横线上。

(4分)A.甜蜜的絮语B.明亮的眸子C.飘逸的长发D.宽广的胸怀大自然多像一位伟大的母亲!广袤的大地是她,茂密的森林是她,温暖的太阳是她,和煦的轻风是她 .......六、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是()(2分)A.《北京的春节》的作者是被誉为“人民艺术家”老舍写的。

B.看着眼前的毕业照,不由想起六年来和同学们一起春游,一起劳动,一起上课。

C.暑假期间,杭州各影院准备上映20多部古今中外的新影片。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质量测试卷(4套)附参考答案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质量测试卷(4套)附参考答案

部编版六年级语下册期末真题卷(1)(用时:100分钟总分:100分)题号一二三总分得分一、积累运用。

(共45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坦.克(tǎn) 论.语(lún)雨.雪霏霏(yù)B.缝.隙(fènɡ) 澄.碧(chénɡ) 一曝.十寒(pū)C.单调.(diào) 处.境(chù) 戛.然而止(jiá)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精兵减政轻歌曼舞破琴绝铉潮汛B.别出心裁专心至志全神贯注占据C.司空见惯余音绕梁见微知著惊惶3.指出下列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手法。

(4分)A.比喻B.夸张C.引用D.对偶E.拟人(1)“情以物迁,辞以情发。

”写文章就像说话一样,要抒发自己的真实感受。

( )(2)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

( )(3)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 )(4)住方家大院的八儿,今天喜得快要发疯了。

( )4.根据要求选出合适的一项。

(4分)(1)下列姓名拼写不正确的一项是( )A.欧阳修——OuanɡXiu B.孟浩然——MenɡHɑoranC.颜真卿——Yɑn ZhenqinɡD.朱熹——Zhu Xi(2)下列是对赵孟楷书书法的欣赏,评价不恰当的一项是( )A.运笔自然,点画圆润多姿。

B.龙飞凤舞,奔放流畅。

C.结构严谨端正,平正宽绰。

D.秀丽柔美,稳健大方。

(3)根据上联,下联所缺的词是( )上联:中华儿女文武双全建伟业下联:炎黄子孙( )展宏图A.奋发图强B.才华横溢C.知识渊博D.德才兼备(4)下列对句中词语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你问我成功的秘诀是什么?成功有诀无秘,早已公开——喜新厌旧,得寸进尺,见利忘义,无法无天。

A.“喜新厌旧”是指追求创新,不守旧。

B.“得寸进尺”是指不满足已取得的成绩,永远向更高的目标奋进。

C.“见利忘义”是指只要有利可图,就发奋努力。

2023年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测试卷【附答案】

2023年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测试卷【附答案】

2023年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测试卷【附答案】班级:姓名: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题序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总分得分一、读拼音,写词语。

hè sèniàn dao dān wu zhà lanfù gài liú shìbō nòng pāo qì二、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读音。

曝.晒(pùbào)劲.挺(jìng jìn)瞟.了一眼(piáo piǎo)东奔西窜.(cuān cuàn)叉.腿(chàchǎ)戛.然而止(gājiá)入场券.(juàn quàn)追悼.(dào diào)叱咤.(chàzhà)驰骋.(chěng chéng)三、比一比再组词:崇(_________)峻(_________)砖(_________)仗(_________)踪(_________)俊(_________)传(_________)杖(_________)四、把词语补充完整,并选择一个你喜欢的造句。

操(____)自(____)极目(____)(____)(____)(____)自得(____)(____)发光(____)尊(____)优(____)不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

A.头晕目眩B.垂头丧气 C.聚精会神D.没完没了1.他(______)地从牛棚里走了出来。

2.他们一看见猫便住了嘴,装着(_______)地在地上刨虫子吃。

3.那些鸡(______)地叫着4.他飞得那么快,男孩都感到(______)了。

六、按要求改写句子。

1.老师笑着对我说:“我教你毛笔字的写法。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课外阅读》专项精品试卷 附答案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课外阅读》专项精品试卷 附答案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17. 课外阅读时间:40分钟满分:100分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___一、读文言文《王安期不鞭书生》,完成后面的习题。

(50分)王安期不鞭书生王安期作东郡太守,世乱.,令曰:夜不得私行。

吏系①得一夜行人。

王问:“何处来?”云.:“从师家授业还,不觉日晚。

”吏曰:“鞭.乎?”王曰:“鞭挞书生以立威名,恐非致②治之本!”释.之,并令吏护送其归家。

(有改动)【注】①系:抓。

②致:达到。

1. 解释文中加点的字。

(20分)(1)乱:______________ (2)云:______________(3)鞭:______________ (4)释:______________2. 下列加点的“之”与“释之”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8分)A. 久而久之.B. 求之.不得C. 君将何之.D. 井底之.蛙3. 借助注释,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0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 读了这则故事,你认为王安期是一个怎样的人?他的做法说明了什么道理?(1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50分)寻找妈妈的寻人启事①作文课,老师教完了寻人启事的写法后,当场给学生们布置了一个题目:假设自己的妈妈丢了,请每一个人写一则寻人启事。

老师还给每个人发了一份寻人启事样本,大家可以照葫芦画瓢,但是,里面的内容必须根据自己母亲的真实情况来写。

②面对着寻人启事样本,学生们一时都不知道该如何下笔。

③见学生们都没什么动静,老师说:“这样吧,我再讲一遍寻人启事的要点,大家一边听,一边写。

2023年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测试卷(附答案)

2023年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测试卷(附答案)

2023年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测试卷(附答案)第一部分听力考查(4分)一、听录音,选择正确的答案,将序号写在括号里。

(每题2分)1.列文虎克的玩具指的是()A.眼镜B. 照相机C. 放大镜D. 望远镜2.让列文虎克得到了英国女王和俄国沙皇的赏识主要原因是()A.他会看守大门,并定时到钟楼去敲钟。

B.他看到了蚊子的腿像兔子的腿。

C.他发现了“小人国”。

“小人国”里的“居民”,比地球上的居民要多得多。

D.他最早发现了微生物,发现了一个全新的世界。

第二部分积累与运用(28分)二、按要求选择正确的答案,将序号写在括号里。

(每题2分)3.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正确的是()A.炊(cuī)烟B. 栅(zhà)栏C. 玻璃( lí)D. 牺牲(sēng)4.下列词语中字形全部正确的一组是()A.灌溉书藉B. 倾覆唯恐C. 网洛低贱D. 惯彻峻工5.下列成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见微知著B.暴露无遗C. 顾名思议D. 司空见惯6.依次填入下面语段中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生活中平凡的故事,常常给我们很多启迪,它们,它们,能让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脚步更,步伐更。

A.感悟阅读踏实稳健B. 阅读感悟踏实稳健C.感悟阅读稳健踏实D. 阅读感悟稳健踏实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同桌滔滔不绝地提起他很欣赏的一本书,这也是我最喜欢的一本书。

B.看着老师捧着试卷表情凝重地走进教室,我忽然变得忐忑不安起来。

C.生态环境建设不是油然而生的事,如果等到环境恶化时再做就迟了。

D.听了叔叔对景区的详细介绍,我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景区的美丽。

8.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字,顺序正确的一项是()花争别子A.瓣辩辨辫B. 辩瓣辫辨C.辨瓣辩辫D. 辫辨瓣辩9.以下不能体现老舍“京味儿”语言特点的句子是()A.住方家大院的八儿,今天喜得快要发疯了。

B.腊月和正月,在农村正是大家最闲在的时候。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考试卷(含答案)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考试卷(含答案)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考试卷(含答案)六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试卷一、我会拼写:(7分)Pìjìng jiǎo bàn róng yùduàn liàn fěi cuìpàn nìdúlà二、给下面的句子选择正确的字或正确的读音(用“∨”表示):(4.5分)1、离间(jiān jiàn)计是多采用造谣挑拨的方式使亲密无间(jiān jiàn)的人彼此之间(jiān jiàn)产生间(jiān jiàn)隙。

2、一(yìyī)无所有的唐东杰布,招来的只有一(yíyi)阵哄(hōng hòng)堂大笑。

3、乱(哄哄洪洪轰轰)的屋子里响起了老村长(宏洪哄)钟般的声音。

三、辨真识伪(8分)1、下列句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在她的眼中,月的阴晴圆缺不再各具风韵,反倒险象迭生,勾起了无穷的得失之患。

....B从飞船上可以看到美丽的月球已经可望不可即,它发着美丽的银光,静静地悬在飞.....船的上方。

C蔚蓝色的海洋,波涛汹涌,无边无际。

....D耳朵灵敏的人,能听到四周的绿叶丛中,蝈蝈在窃窃私语。

....2、下面各组词中,搭配精确的一组是()A磨练——意志珍惜——粮食坚持——真理拔高——效率B改进——方法改善——生活改正——缺点改变——面貌C发扬——传统精致——生活发生——冲突大战——出产D感情——深厚爱戴——老人声音——低沉爱护——儿童3、对下面句子的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A我从来不敢轻易丢弃一张纸,总是留着——留着。

(反复)B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比喻)C可是你会猜得出这就是你小小的影子吗?(反问)D我们的心都要气炸了。

(夸大)4、与“疑案皮袄企鹅”的拼写规则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委婉答案麻利B酷爱延安白鹅C鲜嫩女儿马虎D取得激昂大怒四、按要求做题(14.5分)(一)词语对对碰(6分每个词语1分)1、透露表现创新的成语3个:2、描写色彩的成语3个:(二)按课文内容填空(8.5分每一个填空0.5分)1、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思而射之。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总复习 阅读技巧及解答 (1)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总复习  阅读技巧及解答 (1)

阅读技巧及解答11.标题作用:(1)全文的线索,推动情节发展(2)总结文章内容,点名主旨(突出主题)(3)形式新颖,吸引读者(4)反映人物情感变化2.动词理解:XX生动表现了人(事)物XX的特点(情状)(或描绘出一幅……的场景),反映了人物……的心情3.句子分析:(1)分析句子里词语的表达效果(2)分析:修辞+修辞作用例题:请问文中划线部分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比喻:用XX比喻XX,表现了(事物)……的特点,表达了(人物)……拟人:把XX拟人化(或赋予人的情感),生动形象的表现了……(或描绘出……的画面,写出了事物……的特点)排比:使句式更整齐,气势更强调了(事物)的……,突出了(事物)……的特点反问:这个反问句的意思是……,以强烈的语气表达了(人物)……的感情设问:开头出现,其作用通常为“设置悬念,吸引读者”文中或结尾出现,其作用通常为“引起了对……的问题的关注(或引人深思),给人以启迪,突出了文章的主旨”借代:用XX代XX,使被借代的更加具体,生动表达了什么感情或特点引用:引用诗句,其作用通常为“增强文章的诗情画意,使文章语言更优美(或引用诗句是为了说明……)”引用故事,神话传说,其作用通常为“增强文章的趣味性,吸引读者”4.文章运用表现手法作用:例题:请问这题用了怎样的写作手法,读文章有何好处(意义)?(1)对比,作用:XX和XX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人(事)物XX的特点(2)象征,作用:使文章立意深远,含蕴深刻(3)伏笔,作用:对将要出现的XX事物作暗示,为情节发展作铺垫(4)照应,作用:使文章结构严谨,使文章主题更加鲜明,使文章更加严密(5)烘托、渲染,作用:表现环境,营造氛围,抒发情感,突出主题5.某段起什么作用:(1)开头,作用:A、引起下文B、点名所要描写的对象C、照应文章标题D、设置悬念,吸引读者E、为情节发展埋下伏笔(2)此段在文中,作用:A、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B、为情节发展埋下伏笔,推动情节发展(3)结尾,作用:A、总结全文B、揭示文章主旨C、照应前文D、照应题目E、引人深思6.文中画线句、段运用何种描写方法,有何作用:(1)人物:外貌、语言、动作、心里、神态、正面、侧面描写作用:表现人物XX的特点,突出人物XX的性格(品质、思想)(2)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作用:烘托一中XX的气氛,表达一种XX的思想感情7.用简洁的言语概括文章(或文段)内容:谁+干什么+结果怎么样8.本文(某段)运用什么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议论、说明、抒情9.简要概括文中事物特点:首先分析文章的结构,注意文中的连接词(首先、其次、还、然后、也、最后、此外……),这些词语外面的句子往往就是事物的特点。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期末专项复习(课外阅读)附答案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期末专项复习(课外阅读)附答案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期末专项复习——课外阅读(一)伯牙绝弦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

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1.选择加点字的正确解释,把序号填入括号。

(1)绝:①断绝②穷尽③走不通的④独一无二的⑤极、最伯牙绝.弦( ) 斩尽杀绝.( ) 绝.处逢生( ) 美妙绝.伦( )绝.大多数( ) 悬崖绝.壁( )(2)善:①擅长、善于②好③善良④容易,易于⑤办好、弄好伯牙善.鼓琴( ) 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 心怀不善( )多愁善.感( ) 善.始善终( ) 英勇善.战( )2.句子停顿不恰当的一句是( )A.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

B.善哉,洋洋/兮若/江河!C.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D.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3.按课文内容填空并回答问题。

(1)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①句子含义:②从这个句子我体会到:(2)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

①句子含义:②从这个句子我体会到:(二)变①马市长放下手里的茶杯,望着女儿说道:“现在农村的条件的确差些,有些人只顾自己的利益和前途,不愿到农村去,而这个女大学生敢于摆脱传统观念的束缚,敢于舍弃自己的利益,她这种精神很值得表扬,我们一定要大力支持。

”②“有什么事就说吧。

”③“我们单位有个刚分配来的大学生,放着清闲的工作不干,偏要到农村搞什么乡镇企业,您说她是不是太傻了?”④马市长吃罢晚饭,在客厅里悠闲地品着香茶。

女儿笑吟吟地走过来:“爸,我想请教您一个问题。

”⑤“什么?”马市长顿时收敛了笑容,“你怎么能这样,这绝对不行!”⑥“哦,那么她爸爸是谁?”马市长问道。

⑦“就是您老人家呀!”⑧女儿神秘地笑了笑,说:“不对,我认为应该表扬她爸爸,因为她爸爸十分支持她。

”1.这篇文章的顺序被打乱了,请用序号按正确的顺序重新排列,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2023年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测试卷含答案

2023年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测试卷含答案

2023年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测试卷含答案班级:姓名: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题序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总分得分一、看拼音写词语。

bān diǎn kū wěi dǐ yùyīn sùkǎo cháxì liècè shìyǎng qì二、用“√”画出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咆.哮(bāo páo)徘徊.(huíhuái)水浒.(hǔxǔ)开凿.(záo zuó)哗.然(huāhuá)恐怖.(bùbú)三、辨字组词。

蹦(______)缝(______)梁(______)遮(______)颜(______)崩(______)篷(______)粱(______)蔗(______)谚(______)四、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余音绕(____)响遏(____)云高山(____)水惟(____)惟肖笔走龙(____)画龙点(____)阳春白(____)巧(____)天工天(____)之音五、选词填空我最行。

成绩成就成果1.在奥运会上,我国运动员取得了优异的(______)。

2.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______)辉煌。

3.少工委举办了科技小发明(______)展览。

回味品味4.李明说,他爸爸的朋友——小张叔叔是个很有(__________)的人。

5.(__________)当年那一幕幕动人的情景,真让人心潮起伏。

六、句子乐园。

1.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

(缩写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沙地上种着西瓜。

(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闰地是闰月生的。

他的父亲叫他闰土。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总复习 阅读技巧及解答 (3)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总复习  阅读技巧及解答 (3)

阅读技巧及解答3第一部分基本步骤1.通读全文,掌握大意。

快速浏览全文,重视标题(中心)、开头段(观点)、结尾段(结论)及各段落的首句(主题句),不管生词难句。

2.浏览考项,细读答题。

浏览题目,然后带着问题仔细的阅读第二遍,以到有目的的阅读。

3.复读全文,验证答案。

答题完毕时,同学们应对照答案将整篇文章从头到尾再看一遍,以确保答案的正确,同时答案要求:准确,简洁,全面。

第二部分基本知识1.写作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事情发展顺序、总分总顺序(包括总分、分总)、参观或游览顺序、事物的不同方面或不同类别顺序。

2.表达方法有五种:记叙、描写、说明、议论、抒情(小学一般只出现前三种)3.记叙的顺序:顺叙、倒叙、插叙(一般只会考“倒叙”)4.描写有人物描写、场面描写、细节描写、侧面描写等。

5.人物描写有五种:外貌、语言、心理、动作、神态。

6.说明方法有:列数字、分类别、打比方、作比较、(画图表、引资料、下定义……)7.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夸张、排比、设问、反问、(对偶、反复……)8.感情一般有:歌颂、赞美、热爱、喜爱、感动、高兴、渴望、震撼、眷恋、惆怅、淡淡的忧愁、惋惜、思念(怀念)、厌倦、憎恶、痛苦、惭愧、内疚、痛恨、伤心、悲痛、遗憾……9.品质一般有:诚实、守信、勤奋、专心、坚强、善良、执着、勇敢、团结、爱国……坚贞不屈、机智勇敢、临危不惧、舍己为人、乐于助人、顾全大局、知错能改、大公无私、艰苦朴素、铁面无私、以身作则、纯洁善良、见义勇为……第三部分基本方法一、概括全文内容1.本文写了在什么时候什么地点什么人做了什么事结果怎样。

2.本文记叙了一个什么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3.找出每大段的段意串起来。

二、概括中心思想1.本文表现了谁的怎样的精神。

2.本文表达了谁对谁(什么)的怎样的思想感情。

三、某句话是什么句,有什么作用。

1.中心句,突出中心(或点明中心)2.过渡句,承上启下3.总起句:总领全文、引起下文4.其他作用:和开头呼应、设置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为下文做铺垫、与下文进行对比,四、人称的好处第一人称的好处:内容真实可信。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期末语文阅读理解测试试题(比较难)及解析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期末语文阅读理解测试试题(比较难)及解析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期末语文阅读理解测试试题(比较难)及解析一、阅读理解1.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温暖的小刀那年春末,我到一所中学去监考。

发卷的时候,我发现靠近讲台的一个女生怪怪的,左手藏在袖口里,遮遮掩掩,不愿伸出来。

和我一起监考的是另一所学校的一位女老师。

大约她也注意到了这个细节。

随后,我俩便开始留意这个女生。

在我们想来,她袖口里的那只不愿示人的手,一定藏着什么秘密。

考场里静悄悄的,学生们都在全神贯注地答题。

只有这个女生,一边答题,一边有意紧藏着她的那只手,一边还不自觉地环顾着左右,神色紧张而怪异。

这愈加坚定了我们的怀疑:她的手里一定攥着小纸条或者其他用来作弊的什么东西。

然而,我们错了。

半小时后,也许女生做题做得太过专注,一不小心,露出了自己的左手——天哪,这个女生的左手居然没有手指头。

原来,她竟是一个有残疾的学生!这多少有些出乎我们的意料。

愧怍之余,不禁心生悲悯……那位女老师,更是一脸的痛楚,小声地嘟着:“怎么会是这样,多可怜的孩子啊,多可怜的孩子。

”考试进行到一半的时候,有一道地理题需要改动。

办公室送来了一沓纸片,纸片上,印着一个阿拉伯国家的地形图。

我们分发给了学生,然后让他们各自粘贴在试卷的答卷纸上。

由于是临时赶印出来的,太过匆忙,这些纸片裁剪得很粗糙,考生们只有自己动手把四个毛边撕去,大小合适,才能贴在试卷上。

这下,可难为了这个女生。

大约,她还是不愿让别人看到她的那只手,就用左胳膊使劲压紧纸片,右手一点一点地撕。

可是,那张小纸片仿佛不听话,只要地一用力,就从她的胳膊下跑出来,再压下去,再跑出来。

她急得都有些冒汗了。

“这位女同学,我可以帮你吗?”女老师走过去,俯下身子,声音低低地征询女生的意见。

女生抬起头,看了看,迟疑了一下,还是把纸片给了她。

然而,女老师并没有立即动手,她把那张纸片放在讲台上后,便在满考场里寻找着什么。

我有些纳闷,这不是很简单的一件事,她究竟想要干什么呢?不一会儿,女老师从一个学生那里找到了一把小刀。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总复习 阅读技巧及解答 (4)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总复习  阅读技巧及解答 (4)

阅读技巧及解答41.文章体裁是什么?此文是一篇:说明文、议论文、记叙文……。

2.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要会找六要素。

3.如何找文章的中心句?文章的中心句就是能揭示文章中心思想的句子。

捕捉文章的中心句,首先要熟读文章,理解文章内容,再找出能揭示文章中心的句子。

其次,是要掌握文章中心句子的特点。

那么如何找中心句呢?一般在开篇,或结尾,一般是议论性总结性的句子。

1)从题目去找。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往往有的题目就是中心句。

2)从总起句去找。

文章开头的总起句,一般都揭示了全文内容,所以就是中心句。

3)从结尾上去找。

有些文章的结尾,往往总结全文,点明中心。

4)从反复句上去找。

有的文章为了突出某种意思,并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往往反复出现同一个句子,它就是中心句。

5)从议论句上去找。

文中议论处往往透露出文章的中心,因此,议论句中的关键句就是中心句。

6)从哲理性句上去找。

有的句子很有哲理性,这个句子就是中心句。

7)从含义深长的句子上去找。

有的句子中意义含而不露,蕴藏着深长的意义,这个句子就是中心句。

8)从过渡句上去找。

有的文章往往用过渡句来点明中心句。

4.如何概括文章内容?(方法:看题目、人物(事物)、事件,进行综合、概括。

)答:此文记叙了(描写了、说明了)……,表现了(赞美了、揭示了)……。

5.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途径1)借助题目。

2)要素归纳法。

3)摘录主要句子。

4)合并段意。

格式1:1此文记叙了(描写了、说明了)……的故事(事迹、经过、事件、景物)。

即谁做了什么。

2表现了(赞美了、揭示了、讽刺了、反映了、歌颂了、揭露了、批判了)……。

3抒发了作者的……的感情。

格式2:①简略式:人物+事件②详尽式:(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6.划分段落?(1)按时间划分(找表示时间的短语)(2)按地点划分(找表示地点的短语)(3)按事情发展过程(找各个事件)(4)总分总(掐头去尾)关键还是看文章的意思。

六年级(部编语文)六年级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分析及练习题(含答案)含解析

六年级(部编语文)六年级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分析及练习题(含答案)含解析

(部编语文)六年级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分析及练习题(含答案)含解析一、六年级语文阅读理解训练1.睡在噪音里的母亲牧徐徐母亲是一个特别爱静的人,尤其是在睡觉时,不能受到一点声响的打搅,否则就易失眠。

以前,母亲一直住在乡下老家,村子里的白天夜晚都特别安静。

因此,她习惯了在这样的环境里入睡。

我在很小时便知道母亲喜欢清静,所以,不敢在她睡觉时发出喧哗声,更不敢轻易去打搅她。

母亲睡觉时爱静的这一特性保持了很多年,直到来到我这里。

我的新房正好位于城市两条主干道的交叉口,一天到晚都是车流不断,喧嚣不已,晚上的光污染也很重,窗外的灯光亮得如同白昼。

我知道这样吵闹的环境,母亲自然受不了,于是便事先给她的卧室窗户安了加厚的双层隔音玻璃,还挂上了一层厚厚的隔光窗帘。

我想,这样便能有效地阻隔掉外面的噪音和灯光,能让母亲睡得安稳些。

但母亲晚上睡觉时却不愿意关窗户和拉窗帘,理由是“窗户关起来,一点风都进不来,太闷了”。

夏天来临时,晚上卧室里热得很,可母亲却不愿意开空调,说空调吹出来的冷气让她不舒服。

其实,她是觉得开空调费电,勤俭、朴素是她一贯的秉性。

“不开会热坏您身体的!”我坚持让她开。

“哪有这么娇贵,我在老家过了几十个三伏天,也从没用过空调呀!”母亲反驳。

“可城里比老家热呀,左右邻居都开,他们的空调外机将热量全都排到我们家了。

”我摆开事实,想让母亲清楚这个道理。

可母亲到底还是坚持不开空调,再热的夜晚,她也只是拿着那把从老家带来的蒲扇,给自己扇些风来,她说:“扇累了,困乏了,自然就能睡看,睡着也就不知道热了。

”一天晚上,我走到母亲的卧室边,一打开们便是一股热浪,让刚从空调房里出来的我十分不舒服,但我发现母亲居然睡着了,睡在很大的噪音和一股股热浪之中。

从窗外射进来的灯光,毫不留情地打在她瘦弱、单薄而又苍老的身上。

我有一种流泪的冲动,母亲一个睡觉爱静的人,居然改变了一辈子的特性,变得不在乎喧嚣,不在乎嘈杂,不在乎不黑下来的夜晚,更不在乎扑面而来的闷热,就这么慢慢地睡熟了……母亲,她是真累、真乏了。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测试卷及参考答案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测试卷及参考答案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测试卷及参考答案班级:姓名: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题序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总分得分一、读拼音,写词语。

hú tu nóng chóu kě kào cāi xiǎngfěn suìwài tào chéng rèn jiǎo huò二、给下列加点的多音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表示。

1.这座大山之中蕴藏.(cáng zàng)着许多神秘的宝藏.(cáng zàng)。

2.这个蒙.(méng měng)古包是我读书启蒙.(méng měng)的地方。

3.当我们遇到困难一定要沉着.(zhuózhāo),不要着.(zhuózháo)急。

4.在一阵哄.(hōng hòng)笑声中,大家一哄.(hōng hòng)而散。

三、辨字组词。

难(______)阅(______)跤(______)崖(______)肢(______)瘫(______)悦(______)绞(______)涯(______)之(______)四、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

(____)神(____)注(____)身(____)骨(____)山倒(____)(____)出心(____)(____)步(____)星汹(____)澎(____)五、选词填空。

怀念眷恋留念1.我们热爱大地,就像初生的婴儿(_______)母亲温暖的怀抱一样。

干枯枯竭干涸2.有人会说,宇宙空间不是大得很吗,那里有数不清的星球,在地球资源(_______)的时候,我们不能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吗?创造制造开创3.就在如此险恶的地方,我对面这位手端一杆旱烟袋的瘦小老头,竟(_______)了这块绿洲。

六、按要求完成句子。

1.金星是一颗缺氧、缺水,有着浓厚云层的行星。

2022—2023年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测试卷(及参考答案)

2022—2023年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测试卷(及参考答案)

2022—2023年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测试卷(及参考答案)班级:姓名: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题序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总分得分一、读拼音,写词语。

lĭn lièxĭng wùchóu bèi jŭ sàngqīng sùcí chăng shā mòbān diăn二、给下列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蝎.子(xiēxēi)钵.子(bō běn)蜇.人(zhē zhé)华.罗庚(huá huà)不屑.(xièxuè)逆.(nìlì)时针三、形近字组词。

染(_________)泽(_________)陨(_________)指(_________)柴(_________)择(_________)损(_________)脂(_________)四、将下列成语补充完整。

(____)(____)吞枣张(____)李(____)不(____)思(____)(____)(____)不安日(____)同(____)余(____)(____)梁五、选词填空。

静寂安静平静宁静1.回想起初到草原时蒙古同胞热情欢迎的场面,我心里久久不能(__________)。

2.(__________)的草原热闹起来。

3.同学们都愿意在(_________)的教室里学习。

4.雪后的夜晚,山村显得(__________)而祥和。

六、句子乐园。

1.缩写句子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将下列句子改为反问句。

农作物到了该长的时候不长,或是长得太慢,就没有收成的希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说一说下面谚语的大意。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 期末测试卷 (含答案)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  期末测试卷 (含答案)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测试卷一、填空题(共8题;共32分)1. ( 8分) 看拼音,写词语。

xiū zhǐjīng huáng yòu zhìqiè ér bù shě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dèng yǎn qiān yízhēng biàn jiàn wēi zhī zhù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2. ( 3分) 找出划线字的正确读音。

茅草____(máo māo)魂魄________(bò pò)诙谐________(huī hūi)开拓____(tòu tuò)咀嚼______(jué jiáo)湘江________(xiān xiāng)3. ( 7分) 按要求填写四字词语。

(1)照样子,写词语。

例:呼唤——呼风唤雨①安乐——安________乐________ ②精简——精________简________③古今——古________今________ ④东西——东________西________(2)下列词语都有“看”的意思,请根据表达的意思写四字词语。

例:表示看的东西多而混乱。

——眼花缭乱①表示看得认真专心。

——目不________②表示粗略地观察事物。

——走马________③表示看到美好的景物而心情舒畅。

——赏心________4. ( 2分) 选词填空。

试图企图(1)许多________过江的百姓,被咆哮的洪水吞噬了。

(2)敌人________从李大钊的口中得知党的机密,真是白日做梦。

5. ( 4分) 在括号里填入恰当的关联词。

①________天鹅不能享受到足够的独立,使它毫无奴役俘囚之感,它________不会逗留在那里,不会在那里安顿下去。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测试卷 附答案 (3)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测试卷 附答案 (3)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测试卷(二)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根据语境,看拼音写词语。

(8分)六年的光阴似晨雾被zhēnɡ rónɡ()了,你可曾jué chá()?校园里蟋蟀的叫声,神秘的yǐ xué(),让人开阔眼界的shū jí(),同学们qīnɡcuì()的读书声……一切都是那么让人liú liàn()。

忘不了帮我赶走jìmò()的同学,更忘不了xī shēnɡ()休息时间帮我补课的老师。

二、选一选。

(12分)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读音相同的一项是()。

A.藏.戏虽然简朴,但蕴藏.着浓郁的地域文化特色B.春节在正.月十九结束了,学生去上学,大人们正.常去做事C.和他相处.久了,我发现他的处.境很艰难D.我发.现妈妈又长了几根白发.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演译鞭炮通宵燃放B.糊涂严竣倒霉赤裸裸C.蚯蚓唾沫防御幼稚D.哄亮徘徊截然乱蓬蓬3.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运用错误的一项是()。

A.爸爸那独具家乡特色的普通话,让周围的人都嫣然一笑....B.观众被小品演员幽默诙谐的表演逗得捧腹大笑....C.我们静静地坐在窗边,彼此心照不宣,相视而笑....D.奶奶明明戴着眼镜,还在满屋子找眼镜,真令人啼笑皆非....4.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北京的春节》的作者是被誉为“人民艺术家”的老舍写的B.看着眼前的毕业照,不由想起六年来和同学们一起上课,一起劳动,一起春游C.许多附近的居民都跑来欢迎凯旋的英雄D.科技改变生活,生活又推动科技发展5.下列与上联“猪八戒义激美猴王”对应最恰当的一项是()。

A.大观园试才题对额B.武行者夜走蜈蚣岭C.关云长刮骨疗箭毒D.孙行者智降大魔头6.元元希望自己遇到困难时,懂得从多角度想办法,而不是一味地钻牛角尖。

下列适合作为她的座右铭的一项是()。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测试卷(参考答案)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测试卷(参考答案)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测试卷(参考答案)班级:姓名: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题序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总分得分一、看拼音,写词语。

chōu tiɡē da diāo kètuí rányīn sùjiē kāi bān diǎn cí chǎnɡ二、用“√”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颤.抖(chàn zhàn)白皙.(xī xì)稚嫩.(nèi nèn)衣襟.(jīn jìn)赫.然(hè hǎo)猝.死(cù zú)生涯.(ài yá)执.教(zí zhí)沮.丧(jǔ zú)三、形近字组词。

捶(______)豌(______)诀(______)憔(______)瘫(______)睡(______)碗(______)决(______)瞧(______)滩(______)四、将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并按要求写词语。

和(____)可(____)威风(____)(____)别出(____)(____)暴露(____)(____)(____)(____)有词心(____)肉(____)描写语言的词语: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五、选词填空。

辽阔广阔1.我们的远洋舰乘风破浪,航行在祖国(_______)的大海上。

2.科尔沁大草原(_______)无边,是个美丽的牧场。

虽然……但是……不仅……而且……如果……就……3.(_______)你走进大自然,(_______)会看到很多美丽的风景。

4.诺贝尔(_______)是一位伟大的发明家,(_______)是一位举世闻名的企业家。

5.人类(_______)有肤色的区别,(_______)没有优劣之分。

六、按要求写句子。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测试卷(附答案) (3)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测试卷(附答案) (3)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测试卷(二)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请认真读题,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4分)1.下列加点字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卓.有成效(高超)见微.知著(细小)B.万象更.新(变更)侃侃..而谈(从容不迫)C.开山鼻祖..(创始人)随.心所欲(顺从)D.锲而不舍.(居住)语.重心长(言辞)2.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A.通国/之善弈/者也。

B.使弈秋/诲二人/弈。

C.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D.孰为/汝多/知乎?3.下面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北京虽是城市,可是它也跟着农村一齐过年,而且过得很是分外热闹。

B.藏戏就是这样,一代一代地师传身授下去。

C.父亲一向是慈祥的,从没有打过我们,更没有骂过我们。

D.他紧紧地不得不用两只手抓住雄鹅的羽毛。

4.依次填入横线处的句子排列正确的一项是()春日踏青,青绿如毯,____________;夏日听雨,雨声淅沥,__________;秋日看花,花叶相映,___________;冬日观雪,雪花烂漫,_________。

好诗如四季,岁岁不相同。

①诗是千缕缤纷下那一丝虚幻的朦胧②诗是玉田琼屋上那一份惊艳的洁白③诗是绿茵遍野时那一抹久违的清新④诗是红叶清风里那一派无尽的潇洒A.③④②①B.④③①②C.③①④②D.④②③①5.下列选项中,对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

(排比、比喻)B.于是,除夕噼里啪啦大笑着走来,又噼里啪啦大笑着离去。

(拟人)C.住在方家大院的八儿,今天喜得快要发疯了。

(夸张)D.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反问)6.下列选项中,人物与后面相关资料对应正确的一项是()A.司马迁(明代史学家)杜甫(诗圣)B.朱自清(不领救济粮)孔子(儒家)C.郑燮(郑板桥)赵孟(唐代画家)D.老舍(《腊八粥》)文天祥(爱国诗人)7.根据课文内容判断,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学弈》选自《孟子·告子上》,说明了学习应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六年级下册第期末测试题(含答案)阅读理解技巧一、语文阅读理解专项训练以及模拟试题1.痴心石①许多年前,当我还是一个十三岁的少年时,着见街上有人因为要盖房子而挖树,很心疼那棵树的死亡,就站在路边呆呆地看。

树太大了,不好整棵地运走,于是工地的人拿出了锯子,把树分解。

就在那个时候,我鼓足勇气,很不好意思地问,可不可以把那个剩下的树根送给我。

那个人笑着看了我一眼,说:“只要你拿得动,就拿去好了。

”我说我拿不动,可是拖得动。

②父母看见当时发育不良的我提回来那么一个大树根,不但没有嘲笑和责备,反而帮忙清洗、晒干,然后将它搬到我的睡房中去。

③以后的很多年,我检过许多奇奇怪怪的东西回家,父母并不嫌烦,反而特别看重那批不值钱但是对我有意义的东面。

我和父母,其实很少一同欣赏同样的事情。

他们有他们的天地,我,埋首在中国书籍里。

④我的父母并不明白也不欣赏我的那些怪瓣,可是他们能包涵。

我也并不想父母能够了解我对于“美”这种主观事物的看法,只要他们不干涉,我就心安。

⑤有一次,我答应了跟父母和小弟全家去海边。

结果前一天晚上又去看书,看到天亮才睡去。

全家人在次日早晨等着我起床一直等到十一点,母亲不得已叫醒我,又怕我不跟去会失望,又怕叫醒了我要丧失睡眠,总之,她很为难。

半醒了,我只挥一下手,说:“不去。

”醒来发现父亲留了条子,叮咛我一个人也得吃饭。

⑥中午起床,奔回不远处自己的小房子去打扫落花残叶,弄到下午五点多钟才再回父母家中去。

妈妈迎了上来,责问我怎么不吃中饭,我问爸爸在哪里,妈妈说:“嗳,在阳台水池里替你洗东西呢。

”我拉开纱门跑出去喊爸爸,他应了一声,也不回头,用一个刷子在刷什么,刷得好用力的。

过了一会儿,爸爸又在厨房里找毛巾,说要擦干什么的,他要我去客厅等着。

⑦一会儿,爸爸出来了,妈妈出来了,两老手中各捧着一块石头。

⑧爸爸说:“你看,我给你捡的这一块,上面不但有纹路,石头顶上还有一抹淡红,你觉得怎么样?”妈妈说:“我挑挑拣拣,才得了一个石球,你看它有多圆!”我注视着这两块石头,眼前立即看见年迈的父母弯着腰,佝着背,在海边的大风里辛苦翻石头的画面。

⑨看着比我还要瘦的父母,看着这两块没有任何颜色可以配上的、世间最朴素的石头,一时里,我想骂他们太痴心,可是开不了口,只怕一讲话声音马上哽住。

父母的爱——一生一世的爱,都藏在这两块不说话的石头里给了我。

1.本文第①②段写了“我”少年时拖树根回家的事,有人认为这件事与标题“痴心石”无关,应该删去,你认为呢?2.作者为什么用“痴心石“作为文章题目?3.“我注视着这两块石头,眼前立即看见年迈的父母弯着腰,佝着背,在海边的大风里辛苦翻石头的画面。

”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4.文中“我”的父母理解、尊重孩子的“怪癖”,对此,你肯定很有感受,请结合你的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1.不应删去,理由:①通过对拖树根后父母的一系列动作描写,表达了父母对“我”的包容和理解;引出“我”后来的种种怪癖,表现了父母对“我”的包涵。

②为下文父母在海边为“我”寻找“痴心石”打下伏笔。

2.“石头”是文中传递情感、表达爱意的物品。

用“痴心”修饰石头,表达了父母对“我”的爱达到了痴迷的程度,切中文章主旨。

3.作者描写“我”的心理活动(或:通过“我”的联想与想象)细腻地表达了“我”对父母“痴心之爱”的醒悟、感动和自责。

4.提示:肯定或否定这种做法均可以,但必须写出充足的理由。

2.我在第三根树下等你陈柏清①记得中考那年,学校要求上晚自习,爸爸每天晚上9点就到校门口来接我。

我到家他会给我加餐,有次他问我吃什么,我说要吃手擀面,我去洗漱的时候,他已经把一碗面条摆在我面前。

我接过汤碗时,没想到那么热,手一抖,碗落地上了,他有点生气。

我手正疼得难过,气恼地喊:“我又不是故意的!”然后一下把筷子拍在桌上,气呼呼地回了房间。

②第二天我放学,看见他在校门口等着我,我趁着夜色,混在同学中走过去。

虽然走进胡同时,黑暗和恐惧使我的心砰砰乱跳,可我还是想让他着急,让他知道我多么重要。

果然,我到家没多久,他急匆匆跑回来,我隔着房门听见他上气不接下气地问妈妈:“女儿回来没?”妈妈说:“回来一会儿了,你怎么还没接着?”他如释.重负地说:“人太多了,没看清。

”③后来,顺着门缝飘进一张字条:“爸爸今晚在第三棵树下等你。

”连个道歉也没有,倒像是约会,我把字条扔在桌子上。

放学了,我缩在人群中,看见爸爸果然站在校门口的第三棵小杨树旁边,正死死地盯着校门口看,我一低头,又走了过去。

快到路口的时候,我回头望望,他还在那儿身躯前探,我想他一定是在努力辨认自己的女儿。

④人流在减少,他依然一动不动地往前看。

终于学生都走完了,只剩几个老师稀稀拉拉地走出来。

爸爸赶上前去,跟他们说着什么,然后又迅速地往这边跑来,他在昏暗的路灯下追上了我,喘着粗气,隔着夜色我也能感觉到他眼中冒出火焰。

他跟在我身后,一边走一边说:“你一个女孩子,自己走夜路,出了事儿可怎么办?”我自顾自地走,心里却不以为然。

⑤再大一点,我的所谓懂事就是学会小心翼翼地与爸爸保持和谐的距离,看人家父女拉着手走在路上,其乐融融,无话不谈,我与他却从没有过。

直到上高中,我和爸爸都拧着,我要学文科,他要我学理科。

我们就这样同在一个屋桃下小心翼翼又疙疙瘩瘩。

⑥毕业了,果然如爸爸所言,我的专业遇冷。

妈妈打电话让我回家,说爸爸给我联系好了工作。

他为了我的工作甚至坐了两夜火车!⑦爸爸的爱伤害了我的自尊,可我找不到拒绝的理由。

因为他挑落我内心的遮羞布,让我那么自卑地蜷在角落里忧伤地感受他高大的父爱。

⑧好在他有妈妈陪伴,我可以堂而皇之继续躲藏。

有一天妈妈给我打电话,说爸爸一天没回来。

我急忙到他常去的地方找,给亲戚打电话,从我哆嗦的语音、颤抖的双腿,我终于明白我多么害怕失去他。

@一夜未睡,第二天要报警时,他回来了,我问他去了哪里。

他却有些懵懂,想了想说迷路了,在公共汽车站待了一晚。

带他去医院检查,医生悄悄告诉我们这是怕金森综合征的早期反应。

⑩他变得时而明白时而糊涂。

面对他的病,我觉得自己的倔强和自尊一文不值。

其实我和爸爸之间既没有隔着一堵墙,也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只是一缕风,在彼此的爱中无足轻重的风。

我难过但也感到幸运,相对那些失去后痛哭流沸的人,毕竟我还有机会挽回。

这就像一幅画,从那第三棵树开始涂回去,涂上更综纷的颜色。

(有删改)1.给文中加点的字注音。

如释.重负()蜷.在角落()2.第④段中画线语句主要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何作用?3.从“其实我和爸爸之间既没有隔着一堵墙,也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只是一缕风,在彼此的爱中无足轻重的风。

”一句中,你读懂了什么?4.文中的“我”是因为什么事开始意识到父亲在“我”心中的重要的?古人说:“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请你结合本文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

1.shi quan2.动作描写。

“赶”“跑”“追”“喘”等动词,准确生动地写出了父亲为找到女儿的急切不安和对女儿故意躲避的愤怒,突显出父爱的真挚。

3.示例:每个人与父母之间不应该有感情的隔膜,我们要学会理解父母对我们的爱,要学会主动地去关心父母,去爱父母。

4.父亲一夜未归,并在回来后查出了帕金森综合征早期,由此我才意识到我多么害怕失去父亲。

正如古人所说,我们总是在失去之后才会懂得珍惜,就像文中的作者,在父亲生病后才意识到他们之间的父女情,而庆幸的是她还有机会换回。

在生活中我们也应对家人多加理解关爱、不要等到失去之后再来后悔。

3.火车六年不到站我到武警医院看望哥哥时,意外遇到两个老乡。

他们是兄弟俩,弟弟因为车祸住进医院。

“你弟弟住院多久了?”“六年。

”“六年?”我震惊。

他弟弟能说能笑,只是走不了路,记忆力很差。

他记不起任何人,除了他哥哥。

半夜,我听到弟弟说:“哥,什么时候下车,别忘了喊我起来。

”“知道了。

”这样的对活,一晚上至少有五次。

第二天,我问起这事,他告诉我,弟弟是在六年前春节回家时被车撞的,出事时,刚下火车,所以醒来后,一直以为自己还在火车上。

他总是趁弟弟睡着的时候,默默地踱到外面抽会儿烟。

他从25岁到现在,把自己最美好的青春全耗在这个医院。

这天,弟弟吃了药,睡得很沉。

他找到我,说:“你去不去逛街?”我惊讶地问:“这里有街吗?”他兴冲冲地说:“我带你去。

”从医院走出来,他兴奋地说,他要去买件衣服,很久没有买新衣服了。

这里是开发区,很荒凉,过了河才有集市。

我们乘船过去,那里只有十几家商铺,他却来来回回逛了好几趟。

最后,他买了只烧鸡,说他弟弟从小就爱吃烧鸡。

准备往回走的时候,他看着手表惊呼:“下午4时了,弟弟一定醒了。

”我们飞快地往回跑,到了江边,发现一只船停在岸边。

他扯开喉咙喊:“开船的呢?”旁边商店的老板说,那人回家吃饭去了,要一个多小时才能回来。

他很着急,我安慰他:“你弟弟醒来,护士会照顾他的。

”他不听,开始脱衣服。

我惊呼:“你干吗?”“我游过去。

”“天这么冷,你会冻坏的!”他挣脱我的手,跳进河里。

那可是冬天啊!街上的人全跑来看热闹:“有人跳河了厖”我看着河面,他把衣服和烧鸡顶在头上一点一点地向对岸游去。

直到他上岸,我才松了口气。

他在对岸向我挥挥手,然后一边穿衣服一边向医院跑去。

两小时后,我回到医院,看到他换了衣服,坐在床上看着弟弟吃烧鸡。

弟弟好像哭了很久,一边抽泣,一边吃烧鸡:“哥,我以为你先下车了呢。

”“怎么会呢?要下车,我一定会喊你一起下的。

”弟弟点点头:“那我们大概什么时候可以下车?”他肯定地说:“明天就到了。

”我转过头,泪流满面。

这路真长,火车一坐就是六年,也许,还要坐很多年……1.文章重点描写了哥哥担心弟弟醒来,着急赶回医院的情形。

请从文中找出相应的动作描写,依次填写在横线上。

惊呼→脱衣服→向对岸游去→。

2.文中两次写到“弟弟”和“哥哥”的对话,试分析第二次对话描写的作用。

3.对本文分析鉴赏有误的一项是()A.本文采用第三人称进行叙述,线索明晰,情节简单。

B.本文运用了对话、动作等描写方法,人物形象生动感人。

C.文中的“哥哥”非常善良,富有责任感,令人油然而生敬意。

D.本文通过刻画“哥哥”这个人物,赞美了不离不弃的浓浓亲情,歌颂了真诚、善良等美好品德。

4.你认为“火车六年不到站”这个标题取得好不好?为什么?1.飞快往回跑(扯开喉咙喊)跳(跳进河里)一边穿衣服一边向医院跑去2.内容上表现哥哥对弟弟的悉心呵护,不离不弃,突出人物品质,使文章主题更鲜明,结构上与前文第一次对话相呼应(或前后照应)。

3.A(第一人称,“我”是哥哥行为的叙述者、见证人)4.好。

这个标题新颖,能引起读者兴趣;其次,这也象征了哥哥六年来对弟弟不离不弃的照顾,体现了哥哥对弟弟的手足情深和高度责任感。

4.孙子的麦收乌云从南面的天空急急地飞过来,眼看就到头顶上了,大老刘急忙抱起塑料布往麦场里跑,今天收的麦子不能被雨水冲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