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胃虚弱慢性胃炎的症状与治疗

合集下载

脾胃虚寒型慢性胃炎中医治疗和护理进展

脾胃虚寒型慢性胃炎中医治疗和护理进展

脾胃虚寒型慢性胃炎中医治疗和护理进展【摘要】慢性胃炎是胃黏膜慢性炎症,主要表现有嗳气反酸、胃脘疼痛及恶心欲吐等,

其病程时间较长,容易反复发作。近几年来,中医治疗慢性胃炎的疗效十分显著,已成为人

们治疗慢性胃炎常用的方法之一。笔者对脾胃虚寒型慢性胃炎的中医治疗和护理进展进行了

研究,进一步探讨中医治疗与护理对慢性胃炎患者病情的安全性与有效性,从而慢性胃炎的

治疗提供指导。

【关键词】脾胃虚寒;慢性胃炎;中医治疗;护理

慢性胃炎主要是由不同病因引起的慢性炎症细胞浸润性炎症[1],其发病率在各种胃病中

居首位。据统计,慢性胃炎发病率极高,在各种胃病中居首位,约占接受胃镜检查患者的90%以上[2]。该病病程长,易反复发作,临床以上腹小适、疼痛、胀满、食欲不振、恶心、呕吐

等为主要表现[3],随年龄的增长而逐年增高,给病人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诸多不便。且慢性

萎缩性胃炎与胃癌的发生关系密切,严重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及生活质量的提高,危及生命

健康。慢性胃炎是消化道最常见的疾病之一,诊断标准参照2006年全国慢性胃炎研讨会共

识意见。慢性胃炎因饮食、气候、情绪变化等导致急性发作或使其症状加重,属于中医胃脘

痛范畴[4]。2003年拟定的《慢性胃炎的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进行中医辨证,分为肝胃不和证、脾胃虚弱(含虚寒)证、脾胃湿热证、胃阴不足证、胃络瘀阻证、脾虚气滞证等六型,

而中医辨证论治中脾胃虚寒证型是最为常见的。

中医护理是在中医基本理论指导下的护理工作,是中医的重要构成部分,相关的临床资

料表明,中医护理在近几年取得了较为积极的临床应用价值,受到了众患者及专家的一致推崇。传统的中医资料表明,自古以来,中医治病常以个体行医为主,除了诊断处方还需兼顾

慢性胃炎的治疗方法

慢性胃炎的治疗方法

慢性胃炎的治疗方法

慢性胃炎是很多人的常见病痛,胃炎一般没什么,但是疼起来要人命,吃不下、睡不好,疼痛难忍,就跟牙疼差不多!那么,得了慢性胃炎怎么办?下面小编带你一一了解!

慢性胃炎的治疗方法

1、麦冬二参茶

【配方】枸杞、麦冬、太子参、北沙参、玉竹各9克,青果、生甘草各6克。

【制法】以上七味共研粗末置杯中,滚开水冲泡,加盖焖约10分钟,待温度适宜后即可饮用。

【主治】适用于胃阴不足证。胃脘部隐隐不适,伴面色萎黄,形体消瘦,可用于胃酸分泌减少的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调理。

2、健胃茶

【配方】黄芪6克,大乌梅1枚,炙甘草3克。

【制法】将所有材料放入盛有约1000毫升水的锅中煮沸约5分钟,放凉后代茶饮用。或将所有药味以滚开水冲泡,加盖焖约10分钟,待温度适宜后即可饮用。

【主治】适用于脾胃虚弱证。用于脾胃虚弱所致的胃脘部隐隐作痛,绵绵不休,喜温喜按,空腹痛甚,得食则缓,劳累后加重。此类患者常伴有饮食量少,手足不温,神疲易倦等。

引起慢性胃炎的原因

1、幽门螺杆菌感染

多见于急性胃炎之后,胃黏膜病变经久不愈而发展为慢性浅表性胃炎。主要指幽门螺杆菌感染。

2、刺激性物质

长期饮烈性酒、浓茶、浓咖啡等刺激性物质,可破坏胃黏膜保护屏障而发生胃炎。

3、药物

有些药物如保泰松、消炎痛、辛可芬及水杨酸盐、洋地黄等可引

起慢性胃黏膜损害。

4、慢性感染

口腔、咽部的慢性感染。

5、胆汁反流

胆汁中含有的胆盐可破坏胃黏膜屏障,使胃液中的氢离子反弥散进入胃黏膜而引起炎症。

慢性胃炎的症状

1、中上腹不适,饱胀、钝痛、烧灼痛

尤其是在进食后症状比较重,同时还会出现食欲不振、嗳气、泛酸、恶心、气顶胸闷、打嗝。少数患者会无明显临床症状,也有的患者会出现头晕眼花、失眠、贫血等并发症。

慢性胃炎的辨证分型,医生手把手教你如何选择中成药

慢性胃炎的辨证分型,医生手把手教你如何选择中成药

慢性胃炎的辨证分型,医生手把手教你如何选择中成药

慢性胃炎主要是发生在胃黏膜的慢性炎症,其发生的机制就是胃黏膜发生不同程度的损害。慢性胃炎在中医术语胃脘痛的范畴。那么中医上慢性胃炎都分哪些类型,如何选择药物呢,今天为大家详细分析一下慢性胃炎的辨证论治与中药选择。

一、慢性胃炎的中医辨证论治

慢性胃炎分为肝胃不和证、脾胃湿热证、脾胃虚弱证、胃阴不足证、胃络瘀阻证5种证型。

1、肝胃不和证,分为肝胃气滞证与肝胃郁热证,可伴有胃食管反流。

肝胃气滞证表现为胃脘胀满或胀痛、胁肋部胀满不适或疼痛,症状因情绪因素诱发或加重、嗳气频繁发作。治疗以疏肝理气,和胃降逆为主。

肝胃郁热证表现为胃脘灼痛、两胁胀闷或疼痛,心烦易怒、反酸、口干、口苦、大便干燥。治疗以清肝泻热,和胃止痛为主。

2、脾胃湿热证表现为脘腹痞满或疼痛、身体困重、大便黏滞或溏滞,食少纳呆、口苦、口臭、精神困倦。治疗以清热化湿,和中醒脾为主。

3、脾胃虚弱证,分为脾胃气虚证与脾胃虚寒症。

脾胃气虚证表现为胃脘胀满或胃痛隐隐、餐后加重、疲倦乏力,纳呆、四肢不温、大便溏薄。治疗以益气健脾,和胃除痞为主。

脾胃虚寒证表现为胃痛隐隐、绵绵不休、喜温喜按,劳累或受凉后发作或加重、泛吐清水、精神疲倦、四肢倦怠、腹泻或伴不消化物。治疗以温中健脾,和胃止痛为主。

4、胃阴不足证表现为胃脘灼热疼痛、胃中嘈杂,似饥而不欲食、口干舌燥、大便干结。治疗以养阴健脾,益胃止痛。

5、胃络瘀阻证表现为胃脘痞满或痛有定处,胃痛日久不愈、痛如针刺。治疗以理气活血,化瘀止痛为主。

上述症候可单独出现,也可混合出现。

慢性胃炎中医辩证论治

慢性胃炎中医辩证论治

慢性胃炎中医辩证论治

胃炎中医名为胃痞,胃脘痛,反酸,嘈杂。慢性胃炎是一种常见的多发病,其发病率居各种胃病之首,主要是胃粘膜上皮遇到各种致病因子,发生慢性持续性炎症性病变。

【病因病机】

慢性胃炎的病因较复杂,其病位皆在于胃脘以下,始则与脾胃有关,继而损及肝、肾。其病机多由脾胃素虚,内外之邪乘而袭之,使脾之清阳不升,胃之浊阴不降所致。各种致病因素往往互相关系,病机有虚实之分,始之初起以实邪为主,外感六淫,情志郁结,或因食、气、痰、湿、热所致;久病则以虚为主,或虚实相兼,寒热错杂。

1.饮食所伤,由于过饮过饱,恣食生冷,酒食不节,损伤胃阳,影响脾胃的受纳升降,遂致气机紊乱,脾胃不和。

2.情志失和,如多思则气结,暴怒则气上,悲忧则气郁,惊恐则气乱。气机逆乱,升降不利则见胃脘痞满不舒。

3.痰湿中阻,多因脾胃失健,不能运化水湿,酿生痰浊,壅塞中焦,使清阳不升,浊阴不降而为腹痛。

4.脾胃虚弱,平素脾胃不健,或年老体弱、中气久虚,或病中过用寒凉克伐之剂,重耗脾胃之气,或病后胃气未复,皆能导致胃纳呆纯,脾胃失健,胃脘痞满。

5.误治失治,伤寒表邪,误治失治,由表及里,影响脾胃;或五脏疾病,失于调治;或滥服药物,以致脾胃乃伤,升降失司。

西医认为主要是胃粘膜上皮遇到各种致病因子,发生慢性持续性炎症性病变。慢性胃炎的病因尚未完全阐明,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1.从急性胃炎演变而来。

2.鼻、口、咽喉部局部病灶的细菌及其毒素吞入胃内,长期对胃的刺激。

3.经常习惯地服用对胃粘膜有刺激性的烈酒,浓茶,咖啡,过烫(冷)等饮食。

慢性胃炎的诊断及中西医治疗良方

慢性胃炎的诊断及中西医治疗良方

慢性胃炎的诊断及中西医治疗良方

【概述】

慢性胃炎是胃粘膜上皮遭到各种致病因子的经常反复侵袭,发生持续性慢性病变,由于粘膜再生改造,最后导致固有的腺体萎缩,甚至消失。并可伴有肠上皮化生及异型增生或非典型增生的癌前组织学病变。慢性胃炎是一种常见多发病,其发病率居各种胃病之首,并随年龄增加而发病率增高。目前对于本病的命名和分类尚不统一,有分为慢性浅表性、慢性萎缩性和慢性肥厚性三种者,有分为漫性浅表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慢性糜烂性胃炎、慢性肥厚性胃炎四种者,有根据病变好发部位和血清中壁细胞抗体存在与否将萎缩胃炎分为A型(胃体胃炎)和B型(胃窦胃炎)者。现在通常所说的慢性胃炎,一般是指慢性浅表性胃炎和慢性萎缩性胃炎,前者约占慢性胃炎的51.7~85.45%,后者约点慢性胃炎的10.07~32%。在同一病例中,两者可同时存在,故又有慢性浅表-萎缩和慢性萎缩-浅表性胃炎之称。

本病缺少特异性临床症状,患者经常以胃脘胀闷、胃痛、暖气、食欲不振、吞酸嘈杂的症状来诊。按照证候学属于中医的“胃脘痛”、“痞满”、“吞酸”、“嘈杂”

“纳呆”等病证。

【病因病理】

一、西医病因病理

慢性胃炎的病因尚未完全阐明,但根据实验研究与临床实践推测,其发病与中枢神经功能失调,各种有害因素的刺激和感染有关。

(一)精神因素 慢性胃炎的发生原因与精神状态有着密切的关系。在过度的精神刺激、忧郁、劳累以及其他精神因素的反复作用下,由于强烈的病理性冲动不断传人大脑皮层,造成皮层神经细胞的过度紧张,兴奋过程和抑制过程之间的平衡失调,结果皮层机能弱化,甚至衰竭。此外,皮层下中枢失去来自皮层的抑制,其兴奋性过度升高首先在视丘下部产生了优势兴奋灶。神经细胞长期处于兴奋状态,因而引起植物神经的机能失调,导致胃出现各种病理改变,如胃壁血管产生痉挛性收缩,形成缺血区,使胃粘膜营养不良,胃腺分泌异常等。长期的失调可产生器质性病变,成为慢性胃炎。在临床上,经常可发现情绪与食欲有密切关系,即为此理。

慢性胃炎效验良方

慢性胃炎效验良方

慢性胃炎效验良方

慢性胃炎是以长期上腹部隐痛、腹胀、嗳气、纳差和上腹压痛为主要临床特征的胃黏膜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

【病因病机】

西医学认为其发病的主要原因是急性胃炎迁延不愈而转变成慢性。口腔、鼻腔或咽喉的慢性感染灶的细菌或其毒素,外来刺激因素如进食过急,喜进食过热食品,长期食用辛辣调味品、生冷粗硬食物,饮浓茶烈酒,过度吸烟,长期服用水杨酸类药物等均可导致本病的发生。此外,由于精神因素造成神经系统功能紊亦可导致本病发生,且部分慢性胃炎的发生还与自体免疫反应有关。

本病属于中医“胃脘痛”“痞气”范畴。中医认为多由肝郁气滞、脾胃不调所致。饮食不节,过食辛辣、生冷、长期饮酒或暴饮暴食;或忧思恼怒;或病久入络;或脾胃素虚,皆可产生本病。

忧思恼怒,气郁伤肝,肝失疏泄,横逆犯胃,气机阻滞,胃失和降而发病。嗜食辛辣、烟酒,湿热内生,蕴于脾胃,中焦气机不畅而发病。

素体脾胃虚弱,或饥饱失常,过食生冷;或劳倦过度;或久病损及脾胃,致中焦虚寒,脉络失于温养而发病。热病伤阴,或胃火素亢,加之过食辛辣炙燥之品,耗伤阴液,或久病不愈,耗伤气阴,或先有气虚,邪热内蕴,日久伤阴,而致气阴两虚,胃失濡养而发病。

本病初病在气,久痛入络,气滞日久则血脉凝涩,脉络受损,气血失和而致瘀血作痛。

【治疗思路】

本病主要因其肝郁气滞、脾胃不调所致,故以疏肝理气、健脾和胃为基本治则。由于胃为阳明之腑,多气多血,以通降为顺,胃病势必气机郁滞,气则滞及血,则血行不畅,故当佐以活血。

【辨证施治】

肝胃不和多见于慢性浅表性胃炎及慢性萎缩性胃炎。证见胃脘胀痛连胁,痛无定处,饱闷不适,食后尤甚,情志不舒则加剧,或见

中医对于慢性胃炎(老胃病)的辩证治疗方略

中医对于慢性胃炎(老胃病)的辩证治疗方略

中医对于慢性胃炎(老胃病)的辩证治疗方略

慢性胃炎中医病名诊断以症状诊断为主。以胃痛为主症者,诊为“胃脘痛”;以胃脘部胀满为主症者,诊为“痞满”。若胃痛或胃脘部胀满症状不明显者,可根据主要症状诊断为“反酸”“嘈杂”等病。

二、常见的临床表现

慢性胃炎是胃黏膜的慢性炎性反应,多数慢性胃炎患者可无明显临床症状,有症状者主要表现为非特异性消化不良,如上腹部不适、饱胀、疼痛、食欲不振、嗳气、反酸等,部分严重者还可有健忘、焦虑、抑郁等精神心理症状。

三、临床上中医分型及治疗

1、肝胃不和证

1.1、肝胃气滞证:

主症:①胃脘胀满或胀痛;②胁肋部胀满不适或疼痛。

次症:①症状因情绪因素诱发或加重;②嗳气频作。

舌脉:①舌淡红,苔薄白;②脉弦。

治法:疏肝理气和胃。主方:柴胡疏肝散(《景岳全书》)。药物:柴胡、陈皮、枳壳、芍药、香附、川芎、

甘草。加减:胃脘疼痛者可加川楝子、延胡索;嗳气明显者,可加沉香、旋覆花。

1.2、肝胃郁热证:

主症:①胃脘灼痛;②两胁胀闷或疼痛。

次症:①心烦易怒;②反酸;③口干;④口苦;⑤大便干燥。

舌脉:①舌质红,苔黄;②脉弦或弦数。

治法:清肝和胃。主方:化肝煎合左金丸

2、脾胃湿热证

主症:①脘腹痞满或疼痛;②身体困重;③大便黏滞或溏滞。

次症:①食少纳呆;②口苦;③口臭;④精神困倦。

舌脉:①舌质红,苔黄腻;②脉滑或数。

治法:清热化湿。

主方:黄连温胆汤。

常见药物加减:

腹胀者可加厚朴、槟榔;嗳食酸腐者可加莱菔子、神曲、山楂。

3、脾胃虚弱证

3.1、脾胃气虚证:

主症:①胃脘胀满或胃痛隐隐;②餐后加重;③疲倦乏力。

浅表性胃炎:胃隐痛3年,中医四君子汤合四逆散,可治愈

浅表性胃炎:胃隐痛3年,中医四君子汤合四逆散,可治愈

浅表性胃炎:胃隐痛3年,中医四君子汤合四逆散,可治愈

李某,女,36岁。

患者无规律性胃脘胀满,隐痛3年。曾在多家医院诊治,疗效不满意,3个月前在经电子胃镜检查诊断为慢性浅表性胃炎,HP(+)。

近日因情志不畅而致胃脘胀满,疼痛加重,甚则两胁胀痛,伴嗳气,善太息,心烦,纳差,大便溏,舌质淡红,苔薄白,左关脉弦,右脉细而浮。

脘腹部软,中脘穴压痛明显,且局部有条状结节。四诊合参,证属肝郁脾虚,肝胃不和。治法疏肝健脾,理气和胃。

方药用四君子汤合四逆散化裁:党参18g,白术、茯苓、白芍、救必应各15g,柴胡、鸡内金、陈皮各10g,延胡索12g,炙甘草6g。

4剂,每日1剂,水煎服。7月15日复诊,脘腹胀痛已明显减轻,纳食增多。上方去救必应,加香附10g,服7剂,自觉症状消失。

嘱注意饮食和保持心情舒畅,并服用逍遥散调理1个月。复查胃镜胃黏膜光滑呈橘红色,未见溃疡和糜烂,HP(-),病愈。

慢性胃炎胃脘部胀满痞等症,是由于胃病日久,脾胃受损,脾胃虚弱,运化升降,功能失调,气机逆乱所致,脾胃虚弱,运化升降失常是病变的关键所在,处方时在健脾益胃基础上选用一二味理气药即可。

此时见胃脘部胀满痞等症,则完全用辛燥理气破气药物治疗,多数是愈消愈胀,况且其有耗散中气、化燥伤阴致变证丛生之弊,此种现象在临床中很常见,应引起重视。

其实如果被诊断为浅表性胃炎的问题,首先不必紧张,紧张反而会导致病情加重或更加不易治愈,首先不妨先问问自己,在生活中,有没有好好爱护自己的胃。

从生活上注意养胃,减少胃黏膜的刺激,胃黏膜本身也会有一定的自我修复功能。

脾胃虚弱是萎缩胃炎发病的决定性因素,中医4款药方可调理

脾胃虚弱是萎缩胃炎发病的决定性因素,中医4款药方可调理

脾胃虚弱是萎缩胃炎发病的决定性因素,中医4款药方可调理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以胃粘膜变薄、腺体减少或消失为特征的消化系统疾病。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

多见上腹饱胀、嗳气、胃纳减退等消化不良症状,或胃痛,或胃部难受无可名状,或泛酸烧心,或嘈杂不适等等。中医称为“胃脘痛”“腹胀”等。

中医认为饮食不节,劳倦所伤,七情所伤是本病最常见病因。脾胃虚弱是本病发生决定性因素。气滞、湿热、阴虚、邪毒、血瘀是本病常见病机。

中医分型:脾胃虚弱型、胃阴不足型、脾胃湿热型、气滞血瘀型、脾胃不和型。

中医治则:调理脾胃、调节气机升降;消痞除胀、清胃热;祛瘀通络、补益气血;化湿浊、醒脾胃及滋养胃阴等。

药膳食疗(仅供参考):

1、适用于治疗脾胃虚弱所致的纳少、消化不良等症

萝卜山药内金汤取胡萝卜250g,淮山药30g,鸡内金15g。将胡萝卜洗净并切块,与山药、鸡内金同煮,30分种后加入红糖少许,沸后即可服汤。胡萝卜、山药益气健脾,鸡内金开胃消食,可健脾胃助消化。

2、此汤有补益脾胃作用,适用于脾胃虚弱型胃炎及溃疡病

党参粟米汤取党参30g,粟米(即小米)100g,先将党参切碎,小米炒熟,再将两味同入锅,加水1000ml,煮至一小时代茶饮服。

3、适用于治疗脾胃虚寒型胃痛

猪肚姜桂汤取猪肚150g、生姜65g、肉桂15g。先将猪肚洗净放于碗内,然后放入生姜和肉桂,并加入食盐和水适量,隔水炖至猪肚熟烂后分次饮汤食猪肚。猪肚补益脾胃,生姜、肉桂温中散寒。三味共用可温中健脾养胃。

4、适用于脾胃俱虚的胃脘痛

糯米百合莲子粥取糯米100g、百合50g、莲子25g同入锅煮粥,每天服一次,连服7―15天。糯米补脾胃,且能止痛;百合滋阴清热;莲子健脾胃。

慢性胃炎的中医辨证论治

慢性胃炎的中医辨证论治

慢性胃炎的中医辨证论治

慢性胃炎的中医辨证论治

慢性胃炎是临床上的常见疾病,根据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系统疾病专业委员会2003年制订的标准,可分为肝胃不和、脾胃虚弱(寒)、脾胃湿热、胃阴不足、胃络瘀血及脾虚气滞6个证型进行中医的辨证论治。一、中医证型1、肝胃不和证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东院中医科程勇(1)主要症候:①胃脘胀痛或痛窜两胁。②嗳气频繁。

③嘈杂泛酸。④脉弦。(2)次要症候:①胃黏膜急性活动性炎症。②胆汁反流。③舌质淡红,苔薄白。(3)证型确定:具备主证2项加次证1次,或主证第1项加次证2项。2、脾胃虚弱(含虚寒)证(1)主要症候:①胃脘隐痛。②喜按喜暖。③食后脘闷。④纳呆少食。⑤便溏腹泻。⑥四肢乏力。

⑦舌质淡红,有齿印,苔薄白或白。(2)次要症候:①胃黏膜可见红斑或粗糙不平。②粘液稀薄而多。③胃酸偏低。④脉沉细。(3)证型确定:具备主证3项加次证1项,或主证2项加次证2项。3、脾胃湿热证(1)主要症候:①胃脘灼热胀痛。②口苦口臭。③脘腹痞闷,渴不欲饮。④舌质红,边尖深红,苔黄厚或腻。(2)次要症候:①胃黏膜急性活动性炎症,充血糜烂明显。②小便黄。③脉滑或濡数。(3)证型确定:具备主证2项加次证1项。4、胃阴不足证(l)主要症候:①胃脘灼热疼痛。②口干舌燥。③大便干燥。④舌

红少津无苔或剥苔或有裂纹。(2)次要症候:①胃黏膜呈颗粒状或血管显露。②胃黏膜干燥,黏液少或胃酸偏低。③黏膜充血水肿或小糜烂。④脉细数或弦细。(3)证型确定:具备主证2项加次证1项,或主证1项加次证2项。5、胃络瘀阻证(1)主要症候:①胃脘痛有定处,不喜按或拒按。

胃炎有5种类型,症状表现不一,一定要防治!

胃炎有5种类型,症状表现不一,一定要防治!

胃炎有5种类型,症状表现不一,一定要防治!

每天上午09:55打开电视

锁定山东卫视《大医本草堂》

您的健康管家正在为您守候

如今,人们的生活水平是不断提高了,但是对于自己身体的健康却也越来越不重视。而胃炎则是在众多人群中最为常见的一个病,不管是青少年还是老年,都有可能会因为不注意身体而患上胃炎。那么,胃炎都有什么临床表现?如何预防呢?

今天《大医本草堂》特邀请到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消化科主任医师李志红主任为大家详细讲解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常见证型以及预防小妙招!

【简介】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消化科主任医师,中医内科消化专业医学博士、临床硕士研究生导师、师从国内著名中医消化科专家田德禄教授、第四批全国中老名医继承人。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常见证型

慢行萎缩性胃炎的临床表现多为食欲减退、恶心、嗳气、上腹部饱胀或钝痛等,根据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情况及其临床特点,中医一般将其分为以下几种基本证型:

01

肝胃气滞证

胃脘胀满或胀痛;胁肋胀痛;胸闷不舒;舌质淡红;苔薄白;有齿痕。

02

肝胃郁热证

胃脘饥嘈不适或灼痛;心烦易怒;嘈杂反酸;口干口苦;大便干燥;舌质红苔黄。

03

脾胃虚弱证 (脾胃虚寒证)

胃脘胀满或隐痛;胃部喜按或喜暖;食少纳呆;大便稀溏;倦怠乏力;气短懒言;食后脘闷;舌脉:舌质淡。

04

脾胃湿热证

胃脘痞胀或疼痛;口苦口臭;恶心或呕吐;胃脘灼热;大便黏滞或稀溏;舌脉:舌质红,苔黄厚或腻。

05

胃阴不足证症

胃脘痞闷不适或灼痛;饥不欲食或嘈杂;口干;大便干燥;形瘦食少;舌脉:舌红少津,苔少。

06

胃络瘀血证

胃脘痞满或痛有定处;胃痛拒按;黑便;面色暗滞;舌脉:舌质暗红或有瘀点;瘀斑。

慢性胃炎中医诊疗专家共识意见

慢性胃炎中医诊疗专家共识意见

慢性胃炎中医诊疗专家共识意见

一、本文概述

慢性胃炎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其发病率逐年上升,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近年来,中医药在慢性胃炎的治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其独特的理论和治疗方法得到了广泛的认可。为了规范慢性胃炎的中医诊疗行为,提高治疗效果,我们组织专家对慢性胃炎的中医诊疗进行了深入研究和讨论,形成了《慢性胃炎中医诊疗专家共识意见》。本文旨在总结慢性胃炎的中医诊疗经验,明确诊疗原则和方法,为临床医生提供科学的指导,以期更好地服务于广大慢性胃炎患者。

二、慢性胃炎的中医病因病机

慢性胃炎在中医理论中,多归属于“胃脘痛”“痞满”等范畴。其病因病机复杂,涉及饮食不节、情志失调、外邪犯胃、脾胃虚弱等多个方面。

饮食不节:长期饮食不规律,或过食生冷、辛辣、肥甘厚味,均可损伤脾胃,导致气机升降失调,发为慢性胃炎。

情志失调:情绪不稳定,长期忧思恼怒,导致肝气郁结,横逆犯胃,

胃失和降,亦可引发慢性胃炎。

外邪犯胃:外感风寒湿热等邪,侵入胃腑,损伤胃气,使胃失和降,亦可导致慢性胃炎的发生。

脾胃虚弱:先天禀赋不足,或后天调养失当,导致脾胃虚弱,运化无权,升降失常,水谷精微不得输布,气血生化乏源,胃失濡养,发为慢性胃炎。

慢性胃炎的中医病因病机以脾胃受损、气机升降失调为核心,涉及饮食、情志、外邪、脾胃虚弱等多个方面。因此,中医治疗慢性胃炎时,需综合考虑患者的整体状况,采用个体化治疗方案,以恢复脾胃功能,调和气机升降,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

三、慢性胃炎的中医诊断

慢性胃炎的中医诊断主要依据病史、临床症状、舌象、脉象等四诊合参。中医认为慢性胃炎多因饮食不节、情志失调、劳倦过度、感受外邪等因素导致脾胃受损,气机升降失调,从而出现胃痛、胃胀、嗳气、反酸、恶心、呕吐等症状。

慢性胃炎的中医治疗

慢性胃炎的中医治疗

治法:疏肝健脾。
推荐方药:四逆散或逍遥散加减,选用党 参、柴胡、白芍、茯苓、炒白术、半夏、陈 皮、川芎、枳壳、当芍等。
中成药:舒肝解郁胶囊,逍遥丸等。
谢谢观赏!
2020/11/5
42
胃气,损伤胃阴,使脾失健运,胃失和降, 受纳运化失司而发病。
辨证要点
辨气血 气:以胃脘部胀痛为主证,痛无定处,攻
撑走窜,常有嗳气、矢气频作,多有情志 不舒等因素。 血:痛处固定,持续不断,以刺痛多见, 入夜尤甚,舌紫暗或见瘀点瘀斑
辨证要点
辨寒热 寒:畏寒喜热,得热症减,遇冷症增,喜
温热饮,局部热敷可舒,口淡,易吐清水, 舌淡白,苔白 热:脘腹胀满,喜冷饮,畏热饮,口臭, 吐酸水,大便秘结,尿黄,舌红,苔黄
气滞胃痛颗粒---柴胡、元胡、枳壳、香 附、白芍、甘草---舒肝和胃—5克,tid
仙人掌胃康胶囊---仙人掌,木香,蜘蛛 香,陈皮,刺梨,枯萝卜-----苗药---清热 养胃,行气止痛----0.4*3-4粒,tid
2.肝胃郁热证:
胃脘嘈杂不适或胃脘灼热疼痛,心烦易 怒,嘈杂泛酸,口干口苦,大便干燥,
内镜下将慢性胃炎分为慢性非萎缩性胃炎( 即 旧称的慢性浅表性胃炎) 及慢性萎缩性胃炎两大基本 类型。 如同时存在平坦或隆起糜烂、 出血、黏膜皱裳 粗大或胆汁反流等征象, 则可依次诊断为慢性非萎缩 性胃炎或慢性萎缩性胃炎伴糜烂、 胆汁反流等。

慢性胃炎的中医辨证论治

慢性胃炎的中医辨证论治

慢性胃炎的中医辨证论治

发布时间:2021-11-01T06:32:48.216Z 来源:《健康世界》2021年17期作者:韦瑞[导读] 周末休息回家的时候,发现小妹在床上趴着,给她买的零食,她也不吃,问她咋了,她说自从放了暑假之后,自己就经常肚子疼,刚开始还是轻微的,现在就很难受了。

韦瑞

安徽省阜阳市临泉县人民医院 236400周末休息回家的时候,发现小妹在床上趴着,给她买的零食,她也不吃,问她咋了,她说自从放了暑假之后,自己就经常肚子疼,刚开始还是轻微的,现在就很难受了。我就让妹妹平躺着,用手摸了摸,发现妹妹是胃在疼,而不是肚子。就问她是不是吃凉了,还是吃了什么不该吃的东西。她说:“我昨天到现在就吃了昨天晚上的一顿,没有吃别的东西”。她这话一出来,我就问她,是不是自从放了暑假就

没去三餐按时吃了,她说:“嗯,早上起不来,中午刚起来不饿,也就晚上饿了吃”。这话一说,还有什么不明白的,那肯定是出现轻微的慢性胃炎了。她说平时吃药就不疼了,但是今天不管用。虽然吃了药胃不疼了,但是病还是在的,这时我告诉小妹,可以找中医调理一下。

这时有人就好奇了,胃疼吃药不疼了就好,为什么还有去找中医调理呢?要想知道为什么要去找中医进行治疗,首先就要了解一下,什么是慢性胃炎?

1、什么是慢性胃炎?

慢性胃炎是一种由多种病因导致我们的胃黏膜出现慢性的炎症病变,进而导致我们出现胃痛和反胃等症状。通常情况下,会把慢性胃炎分为两种:慢性浅表性的和慢性萎缩性的胃炎,又把慢性萎缩性的胃炎分为A型和B型,其中A型就是我们常说的胃体病变,B型是胃窦病变。而慢性胃炎这个病,在中医的眼里就是因为胃膜受伤和胃气失和等原因,因此,治疗的过程中,主要还是行气以及修复胃黏膜为主,采用辩证的方式进行治疗,以此实现养胃的目的。

慢性胃炎的中医辨证药膳食疗方

慢性胃炎的中医辨证药膳食疗方

慢性胃炎的中医辨证药膳食疗方

脾胃虚弱胃脘绵绵作痛, 脘闷呕吐, 不思饮食, 消瘦倦怠, 或伴见便溏, 舌体胖大, 边多有齿痕, 苔白, 脉细弱。可选用薏苡仁猪肚汤:薏苡仁50g, 莲子肉、党参各10g, 猪肚1个, 姜、盐、黄酒、味精各适量。先将薏苡仁、莲子肉用清水浸透, 猪肚洗净, 把薏苡仁、莲子肉、党参均放入猪肚中, 同时加入姜、盐、黄酒适量。文火炖至熟后, 加入适量味精调和, 可分2天服用, 1日2次。

脾胃虚寒上腹部隐隐作痛, 胃脘部自觉发冷, 喜温喜按, 或泛吐清水, 神疲乏力, 四肢不温, 舌淡苔薄白, 脉缓或细而无力, 或见脘腹胀满或疼痛, 不思饮食, 肠鸣, 腹泻, 舌苔白腻, 脉沉弦。可用当归羊肉汤, 药用当归10g, 砂仁6g, 花椒6g, 葱白10g, 羊肉100g, 生姜3片, 植物油、料酒、盐少许, 方法是将以上羊肉和药物同放在砂锅里熬, 先用急火煮开, 后慢慢熬熟烂, 倒出药汤, 羊肉直接吃, 1日分3次。

肝胃不和胃院胀闷, 攻撑作痛, 连及胁下或左或右, 泛酸嘈杂, 嗳气频多, 吞酸嘈杂, 口干口苦, 性情抑郁, 善太息, 神疲食少, 舌质淡红或红, 舌苔薄白脉沉弦或弦细。可选廋肉陈皮汤:瘦肉50g, 白萝卜50g, 陈皮6g, 白芍10g, 植物油、盐、黄酒、葱适量, 煮开后, 炖烂, 吃肉喝汤, 1日1次, 胡萝卜性味甘、平, 有健脾化滞宽胸的功用。陈皮辛温, 有理气调中作用。瘦猪肉性味甘、咸、平, 入脾胃经, 可滋阴、润燥、益气。白芍酸甘养肝阴, 三者配伍, 达到利胸膈、养脾胃、疏肝柔肝调气目的。

慢性胃炎的治疗进展及新的疗法探索

慢性胃炎的治疗进展及新的疗法探索

慢性胃炎的治疗进展及新的疗法探索慢性胃炎是一种常见的胃部疾病,其特点是病程较长且反复发作。

随着医学科技的不断发展,对于慢性胃炎的治疗也取得了新的进展。

本文将探讨当前慢性胃炎治疗的现状以及新出现的疗法。

一、慢性胃炎的治疗现状

1. 传统药物治疗

传统药物治疗慢性胃炎常常采用抗酸药物,如质子泵抑制剂(PPIs)和H2受体拮抗剂。这些药物通过降低胃液的酸度和分泌量来缓解患者

的症状。然而,长期使用这些药物可能引发一些副作用,如头痛、腹

胀和恶心等。

2. 幽门螺杆菌的治疗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感染是慢性胃炎的一个重要原因。目前,针对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治疗方案主要包括三联疗法和四联疗法。三联疗法常用的药物组合包括质子泵抑制剂、阿莫西林和克拉霉素,

而四联疗法则在此基础上再加用一种抗菌药物,如甲硝唑。

二、新的慢性胃炎治疗疗法

1. 中药治疗

传统中医认为,慢性胃炎是由于脾胃虚弱,湿热内蕴等问题引起的。因此,一些中草药被应用于慢性胃炎的治疗中,如黄连、陈皮等中药。

这些中药被认为具有抗炎、抗酸和保护胃黏膜的作用,对于改善慢性

胃炎症状有一定的帮助。

2. 食疗

饮食是慢性胃炎患者非常关注的问题。一些研究表明,低脂、低盐、低咖啡因的饮食习惯对于控制慢性胃炎的症状很重要。此外,多摄入

一些富含维生素C和纤维素的食物,如水果和蔬菜,也有助于保护胃

黏膜。

3. 微生态调节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慢性胃炎与肠道菌群失衡密切相关。因此,调节肠道菌群成为慢性胃炎治疗的新方向。益生菌和益生元的

应用被认为有助于改善肠道菌群的平衡,从而减少胃炎的发生和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生活常识分享脾胃虚弱慢性胃炎的症状与治疗

导语:脾胃虚寒又称作为肠胃疾病,多数会发生在很多年轻人的身上,相信很多人都知道这是一种常见的肠胃消化疾病,对身体的健康比较有太大的影响,

脾胃虚寒又称作为肠胃疾病,多数会发生在很多年轻人的身上,相信很多人都知道这是一种常见的肠胃消化疾病,对身体的健康比较有太大的影响,脾胃健康分为几种,每一种的类型都是不一样的,有的人出现了脾胃虚弱,慢性胃炎会出现恶心呕吐,身体乏力,身体无力,患者肠胃不易消化,那么接下来的这篇文章当中为大家介绍一下脾胃虚弱慢性胃炎的症状与治疗有哪些呢。

说到慢性胃炎相信很多人都知道,是一种生活中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对人们的生活健康有很大的影响,但慢性胃炎也分为很多种类型,类型不同它的治疗方法也是不同的。所以想要治疗慢性胃炎就要想了解它的不同类型。

慢性胃炎

根据患者的症状、舌象、脉象,可分为脾虚肝胃不和、脾胃气虚挟气滞、脾胃湿热、脾胃气阴两虚和气滞血瘀五型。以脾虚肝胃不和、脾胃气虚夹气滞和脾胃湿热三型最多,且脾虚贯穿于各型之中。脾胃湿热、脾胃气虚夹气滞和脾虚肝胃不和型,病变以脾胃运化功能受损,中焦湿热内蕴、气机阻滞为病机核心。而气滞血瘀和气阴两虚型疗效较差,与病程长、病位深有关。

脾虚肝胃不和型:胃脘胀痛或痛窜两胁,嗳气频繁,嘈杂泛酸,与情绪有关;舌质淡红,苔薄白;脉弦。治拟疏肝理气,和胃降逆。柴胡疏肝散合香砂六君子汤加减。处方:柴胡12g,白豆蔻6g(后下),炒白芍15g,炒白术12g,神曲15g甘草6g。伴胆结石者加用大叶金钱草30g,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