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 知觉与个体决策.2010.11

合集下载

第5章知觉和个体决策

第5章知觉和个体决策
解决方案,尝试以新方法看待老问题,使用类比手法
第5章知觉和个体决策
减少偏见和错误
Ø 目标聚焦
– 清晰的目标使得决策更容易,能够帮助你减少与兴趣不 符的选项
Ø 寻找驳斥你的信念的信息
– 当我们尽可能全面考虑各种可能出现错误的情况时,我 们也就是向把自己想象得比实际更聪明提出了挑战
Ø 不要试图给随机事件创造什么意义
Ø 种族轮廓
– 刻板印象的一种,是指出于彻底调查、筛选、研究的目 的,按照种族、民族等标准将一群人独立出来。
第5章知觉和个体决策
捷径在组织中的具体应用
Ø 绩效评估
– 管理者对员工工作的主观的知觉评价。
第5章知觉和个体决策
知觉与个体决策之间的联系
•问题 事件的当前状态与期望状态之 间感知的差距。
•决策 从认为相关的资料中开发各种 备选方案,做出选择。
影响知觉 的因素
•E X H I B I T 5–1
第5章知觉和个体决策
对人知觉:对他人做出判断
•归因理论 •当我们观察某一个体行为 时,总是试图判断它是由 于内部原因还是外部原因 引起的。
•区别性:个体在不同情境下是否表现出不同行为。 •一致性:面对相似情境有相同的反应。 •一贯性:不论时间怎 样变化,都表现出相同的行为
第5章知觉和个体决策
•本章小测:决策
•Michael在做出他的决定, 忘记考虑每 堂课上课教室里的画的颜色了。如果 教室颜色能影响人的心情,那么哪种 颜色会影响上课效果, Michael 为什 么没有考虑到它?
第5章知觉和个体决策
•本章小测:决策
•Michael 进行的是 •理性决策模型,
•没有考虑教室里的画的颜色,是因为他受到 •有限理性 •的限制。

组织行为学知觉与个体决策

组织行为学知觉与个体决策

组织行为学知觉与个体决策在组织行为学领域,知觉被认为是个体对外部环境的感知和理解过程,而个体决策则是基于这种感知和理解所做出的行为选择。

本文将探讨知觉对个体决策的影响,并分析其中的关联机制和重要因素。

知觉的定义与要素知觉是人类的感知和认知过程,是个体对于外界信息的接收、选择、组织和解释的过程。

在组织行为学中,知觉被认为是组织成员对于环境中的刺激和信息进行加工和解释的过程。

知觉的要素主要包括感知、选择、组织和解释。

感知是个体通过感官器官获取外界刺激的过程,选择是在众多刺激中选择重要的信息进行加工和处理,组织是将选择的信息进行整合和编排,解释是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信息进行解释和理解。

知觉对个体决策的影响个体的决策行为往往受到其对于环境和信息的知觉影响。

具体来说,知觉对个体决策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选择的偏好个体的知觉会直接影响到其对于不同选择的偏好。

不同的人在面临相同信息时,由于其个体差异和知识结构的不同,可能会产生不同的偏好。

比如,对于同一个工作机会,有的人觉得挑战性很大,有的人则觉得不够稳定,从而导致对于该工作的选择有所不同。

2. 决策的速度个体的知觉对于决策的速度也有影响。

当个体对于环境和信息的认知越准确、清晰,其决策的速度往往越快。

相反,如果个体对于环境和信息的认知模糊或不完整,其在做出决策时往往需要更多的时间进行思考和权衡。

3. 决策的决心和信心知觉还可以影响个体决策的决心和信心。

当个体对于环境和信息的认知较为准确和清晰时,其对于自己的决策通常会更加有决心和信心。

相反,如果个体对于环境和信息的认知模糊或错误,其在做出决策时可能会产生犹豫和不确定的情绪。

知觉与个体决策的关联机制1. 社会认知理论社会认知理论认为,个体的知觉是通过对于他人的观察、模仿和反思来实现的。

个体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和反应,发展出对环境和信息的认知。

在组织行为学中,个体对于组织内部的同事、领导和制度等的观察和模仿,对其知觉形成和决策过程产生重要影响。

管理学]第四章知觉和个人决策

管理学]第四章知觉和个人决策

案例:美国专家的实验;一群狗,分两组 (随机的),告诉训狗员某组是最有潜力的, 之后,果然如此。为什么?(训练方法,训狗 员的期望。对另一组不抱期望,因而进行一般 性训练。甚至将其和猪放在一起)
③绩效评估:绩效评估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知 觉过程。一是绩效很难用客观标准评估,二是评估 者本人更习惯用主观标准去评价员工绩效。
区别性因素是指个体在不同的情况下是否 表现出不同的行为。 一致性因素是指如果不同个体面对相似的 情境都有相同的反应,其行为就具有一致性。 一贯性因素是指同一个个体无论何时都有 同样的行为。
观察
解释

归因
外部 内部 外部 内部 内部 外部
区别性
低 高
个体行为
一致性
低 高
一贯性

★我们回到刚才的例子,如果你就是那位 经常旷课的学生,你会怎样解释自己的行为? ★如果旷课的是别人,我们又会怎样去 判断呢?
e、刻板印象:根据个体所在组织的特点来知觉 个体。

f、首因效应:人对人的知觉中留下的第 一印象。
g、近因效应:最后给人留下的印象最为 深刻。

3、常见的知觉他人的方法在组织中的具体运用 ①聘用面试: A、准确性很低 B、面试考官的结论一致性很低 C、面试开始后前几分钟,结论已经出现, 剩下的时间都用来证明“第一印象”的准确性。
②皮革马利翁效应(自我实现预言):期望决 定行为。 管理者如果对成员的期望很高,成员往往不会 让管理者失望,反之亦然。这时,期望变成了现实。
案例:专家对一个小学班的十几个比较捣 蛋的孩子进行了装模作样的测试,然后告诉老师, 这十几个孩子将来大有出息,过了一段时间,这 些孩子的表现果然让人满意。为什么?
知觉对象
三、对人的知觉

组织行为学知觉与个体决策

组织行为学知觉与个体决策

组织行为学知觉与个体决策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对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应.比如有一束光照到面前的时候,我看见这束光,是因为这束光真真正正存在的,直接作用于我的眼睛,然后我感觉到了,所以直接的意思是说我们真的看到了真的听到了真的嗅到了,这个东西直接作用于我们的感觉器官。

知觉同样是物体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不同的是增加了个人的信息加工,掺杂了主观思维、主观判断在里面,是对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

知觉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后天的社会实践活动中逐渐形成的.比如,面前有一个苹果,颜色红,形状圆形,闻起来香甜,摸起来光滑,那么这个苹果的颜色、形状、味道、滑度就是它的属性,当单独提出红色的时候,红色就是它的个别属性。

曾经有一道题说,“我看到一个苹果”这种心理活动是什么。

我们并不是仅看到它的颜色或它的形状,而是把它的颜色形状味道还有滑度等等所有的整天属性放在一起才得出了它是一个苹果这个结论。

因此,“我看到一个苹果”属于知觉。

知觉的四个特性不作重点,了解即可。

1、知觉的选择性图片解释:如果我们的知觉选择这个老头老太太的话,那么除了这个老头老太太之外的所有东西就成为了知觉的背景,老头老太太是对象。

(中间的瓶子、弹奏乐器的人、门中间的人)2、整体性图片解释:线条不完整,但我们仍然能从整天上知觉它,可以看出一个小孩和一条小狗在奔跑.3、理解性:比如: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具有相关知识经验)4、恒常性:比如一个人穿还是没穿大衣,我们都能知觉出都是同一个人。

外在条件变化,我们的知觉仍能安装惯常的思维方式感受它。

如图,不管门关着还是开着还是虚掩,我们都能知觉出它就是门.知觉者的影响:课本上的例子易懂P142知觉目标的影响:前两方面好理解,第三方面,对象的组合方式知觉情境的影响:课本例子对他人知觉,以下面三小问引出归因理论解释内因外因:如果判断个人行为的根本原因来自外界力量,如个体周围的环境、与个体相互作用的其他人对个体行为的强制作用、外部奖赏或惩罚、运气、任务的难易等,称为外部归因。

第三章 知觉和个人决策

第三章  知觉和个人决策

二、影响知觉的因素
知觉者因素: 态度、动机、兴趣、 经验、期望 情境因素: 时间 工作环境 社会环境
知觉
知觉对象因素: 新奇、运动、声音、大小 背景、临近
1.知觉者
指知觉者的态度、动机、兴趣、经验和期望。 态度影响人们对感觉的解释; 动机是因需要而产生的,会对知觉产生强烈的 影响; 兴趣影响知觉的选择性,人们对自己感兴趣的 东西更容易知觉; 过去从未经历过的会引起好奇,知觉中给予重 视,但人们对似曾相识的人会给予特殊的重视; 期望会使知觉失真。
5.刻板印象(续二)
企业的领导也会对员工产生刻板印象,如对新分 配来的大学毕业生的刻板印象。 刻板印象犯了概括化的错误,这种方法简化了复 杂世界,并认可了人们之间保持着的一致性。 我们的刻板印象往往不够准确,而且许多是来自 道听途说,有时用于归因,形成对某些群体的共 同的不正确的知觉。如国内关于某些地方人的一 些刻板印象。
三、有关决策问题中目前存在的 问题
1.改变决策道德标准 A.三种道德决策标准: 功利主义:最大限度地提供效益。 人权:决策者行为要符合人权对基本的自由和权 利的规定。 公正:个体公正无偏向地执行规则,平等分配企 业的效益和损失。 组织决策者大都以功利主义标准作为指导,功利 主义与其他标准发生矛盾。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知觉在组织中的具体应用(续二)
4.绩效评估,绩效评估中许多指标是主观的。如 对行为的评估,努力程度的评估等。 5.员工努力评价,对员工努力价是一种主观的判 断,很容易受到歪曲和偏见的影响。人们不喜欢 对自己态度不良的下属,所以引出与管理者拉关 系之风。 6.员工忠诚评价,是一种知觉评价,可能存在的 偏见:另找工作被视为不忠诚,对管理决策提出 质疑、揭发公司内个人或领导的不道德行为被视 为不忠诚。

组织行为学知觉和个体决策

组织行为学知觉和个体决策
刻板印象 Stereotyping
根据某人所在的团体知觉 为基础判断某人
江西的学生很勤奋 美国人都很直爽 云南的瘦弱男子

组织中的应用
? 招聘面试 – 不同面试考官看到的是同一求职者的不同方面,因而对 同一个人得出了不同的结论。
? 绩效期望 – 自我实现预言(皮格马利翁效应): 管理者对下属的期 望决定了下属绩效的高低。
创造力的三个组成部分
创造力 Creativity 产生新颖和有用的方案的 能力
创造力的三因素模型 ?专业知识 ?创造性的思维技能 ?内在任务动机
Source: T.M. Amabile, “Motivating Creativity in Organizations,”California Management Review , Fall 1997, p. 43.
归因理论
E X H I B I T 5 –2
归因中的错误与偏见
基本归因错误
当对他人行为评估时,过分低估 外部因素的影响而高估内部因素 的影响
我们总是先归因于 人,而不是情境
自我服务偏见
取得成功时归因于内部因素而失 败时归因于外部因素
很多同学把好成绩 归结于自己努力学 习,但成绩不理想
时……
管理者如何进行正确归因?
Chapter FIVE
Perception and Individual Decision Making 知觉与个体决策
什么是知觉,为什么它如此重要 ?
知觉
个体为了对自己所在的 环境赋予意义而解释感 觉印象的过程。
?人们的行为是以他们 对现实的知觉为基础 的,而不是以现实本 身为基础
?这个世界是人们知觉 到的世界,这对行为 来说十分重要

知觉和个体决策

知觉和个体决策
的特点归因到
其他人身上。
E、刻板印象 基于某人所在的团
体知觉判断某人。
捷径在组织中的具体应用
➢ 招聘面试 – 面试官的知觉偏见影响对求职者判断的正确 性。
➢ 绩效期望 – 自我实现预言(皮格马利翁效应):如果管 理者对下属的期 望很高,他们就不太可能 令管理者失望。同样,如果管理者预期员工 只能完成最低水平的工作,则他们倾向于表 现出这种行为以符合这种低期望。
(5)改进决策的方法
1. 分析情境,调整你的决策风格以适应你所 在的民族文化
2. 关注偏见,试着减小偏见的影响
3. 理性分析与直觉判断相结合,以改善决策 的有效性
4. 不要以为你的这种特定的决策风格会适用 于任一情境
5. 努力提高你的创造性,包括对问题更多寻 求创造性的解决方案,尝试以新方法看待老问 题,使用类比手法

加强交通建设管理,确保工程建设质 量。01: 26:5001:26:5001:26T uesday, November 03, 2020

安全在于心细,事故出在麻痹。20.11.320.11.301:26:5001: 26:50N ovember 3, 2020

踏实肯干,努力奋斗。2020年11月3日 上午1时26分20.11.320.11.3

追求至善凭技术开拓市场,凭管理增 创效益 ,凭服 务树立 形象。2020年11月3日 星期二 上午1时26分50秒01: 26:5020.11.3

按章操作莫乱改,合理建议提出来。2020年11月上 午1时26分20.11.301:26November 3, 2020

作业标准记得牢,驾轻就熟除烦恼。2020年11月3日 星期二 1时26分50秒01:26:503 November 2020

第四章 知觉和个人决策简本

第四章 知觉和个人决策简本

第四章知觉和个人决策本章要点●什么是知觉?它为什么重要?●影响知觉的因素●对人知觉:对他人作出判断●知觉与个人决策的联系●最优化决策模型●其它决策模型●有关决策的新问题可以得到什么启示?●这个例子提醒我们,我们并不是看到现实,而是对自己所看到的东西作出解释并称它为现实。

●知觉就象美丽,它取决于是否“出自情人的眼里”。

什么是知觉?●知觉(perception)可以定义为个体为了对自己所在的环境赋予意义而解释感觉印象的过程。

●知觉是人的认识自己和外部世界的重要环节。

●人们的行为以人对现实的知觉为前提,而不是现实本身!影响知觉的因素●知觉者●知觉目标或对象●知觉进行的情境知觉者●态度●动机和期望●兴趣●知识和经验●情绪状态需要与动机未满足的需要或动机刺激了个体并能对他们的知觉产生强烈影响。

●同样现象也可应用于组织情境之中。

●内心诡匿的人倾向于认为别人也是诡匿的。

●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我们注意的中心受到自己兴趣的影响。

●不同个体的兴趣差异很大,●因而在同一个情境中一个人所注意到的东西会与另一个人非常不同。

知识与经验●过去经验也同样限制了人们的注意力。

●你所感知到的那些事情是与你有关的事。

●一个人的过去经验将会抵销他对客体的兴趣。

●过去从未经历过的事件或物体显然会更吸引我们的注意。

●会看的看门道,不会看的看热闹情人眼里出西施●期望也能使知觉失真。

●你想看到什么,就能看到什么。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情绪状态没有了你,我的世界雨下个不停知觉对象●观察对象的特点也能影响到知觉内容。

●新异性●运动●强度●大小●背景●临近●我们所看到的内容取决于我们如何将对象从背景中分离出来。

●●我们还倾向于把相互之间联系密切的物体放在一起知觉,而不是孤立地分别知觉它们。

●我们在知觉时常常把那些原本不相关的物体或事件联系在一起。

●时间上的安排也有重要影响。

●人们还倾向于把互为相似的人、物体或事件组合在一起。

●相似性程度越高,则越可能把他们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知觉。

决策管理-第四讲知觉与个体决策 精品

决策管理-第四讲知觉与个体决策 精品

➢意
➢工作稳定性
➢变革或被动
➢度
➢满意感测量 ➢ 认知协调
单一整体评估 总体评估 不报告不满意 决策情境提问
➢5
第5章 知觉和个体决策
• 5.1什么是知觉 • 5.2影响知觉的因素 • 5.3对人知觉:对他人作出判断 • 5.4知觉与个体决策之间的联系 • 5.5在组织中如何做出实际的决策 • 5.6决策中的道德问题
知觉发生的情境
认知结构
5.2影响知觉的因素
知觉者自身
知觉对象特征 知觉发生的情境
兴趣和爱好 需要和动机
未满足的需要或动机能 够对人的知觉产生强烈影响。
知识和经验 自我概念 认知结构
【实验】 A小组的人在试验的一个小时 前吃了东西,B小组的人则已经16个小 时没有进食。给他们呈现一组主题模糊 的图片,结果饥饿的B小组成员把这些 图片的内容知觉为食物的频率比A小组 高出很多。
5.2影响知觉的因素
知觉者自身
知觉对象特征 知觉发生的情境
兴趣和爱好 需要和动机 知识和经验
自我概念 认知结构
个体具有的知识、经验 对于知觉的选择性影响也很 大。
【举例】观赏同一台戏曲节目,外 行人和内行人的知觉差异往往很大, 正所谓“外行看热闹(故事情节), 内行看门道(唱腔、动作)”
5.2影响知觉的因素
唯心和唯物
• 慧能去广州法性寺,值印宗法师讲《涅盘经》, 有幡被风吹动,因有二僧辩论风幡,一个说风 动,一个说幡动,争论不已.慧能便插口说:不 是风动,也不是幡动,是你们的心动!大家听了 很为诧异。 “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这个典故深 刻地刻划出万物皆空无、一切唯心造的大 乘佛教的教义。
➢相近性:一般看到的是向下排列的点, ➢而不是左右排列的点。

知觉个体决策

知觉个体决策

什么是知觉
知觉(Perception)指的是个体为自己所在的环 境赋予意义而组织并解释感觉印象的过程。
知觉研究证明不同的个体对同一件事物理解不同。 事实是我们没有一个人认知真实世界。 世界是人们知觉到的世界!
我们并不是看到现实,而是对自己所看到的东西 作出解释并称它为现实。
2020/11/3
2
我们并不是看到现实,而是对自 己所看到的东西做出解释,并称 它为现实。
爱因斯坦错觉
有平行线吗?
缪勒一莱耶错觉
17
18
盯着黑点看
19
静止的旋转图案, 眼光注视哪一块,哪一块就会停止
20
柱子是方的还是圆的?
22
23
如果知觉对象是人的话,就受以下四种因素的影响: – 魅力 – 标签作用 – 知名度 – 自我表露
– 身体姿势(Gestures)是自我表露的信息之一。
基本归因错误
个体和组织倾向于把成功归因于内部因素,而把 失败归因为外部因素。
自我服务偏见
2020/11/3
37
新闻调查问题
1. 你认为目前的成功取决于哪些方面的原因?
80%以上的中层管理人员认为自己的知识水平和在工 作中取得的成就是他们获得晋升的最主要原因。
2. 阻碍你进一步晋升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
因素,多创造条件,为职工的成功提供良好的机
会与外部环境,并客观评价其成果。
归因故事1
从前有一位将军,在率军打仗之前,他当着全体将士的 面进行了一次占卜,当他抽签时,全体将士都屏住了呼 吸,因为抽签的结果将会告诉他们这次出征能否取胜。 将军把签郑重地举到将士面前,上面清清楚楚写着: “神将帮助你们赢得战争的胜利”。全体将士欢呼雀跃。 结果,将军率领他的军队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胜利。在 庆功会上,将士们纷纷说:“如果没有神,我们将不可 能取得胜利,让我们为神而干杯。”听了将士们的提议, 将军微笑着拿出所有的签,令人惊奇的是所有的签上都 写着同样的话。看着惊呆了的众将士,将军激动地说: “勇敢的将士们,你们才是赢得这次胜利的决定力量, 没有神帮助我们,我们完全靠的自己,让我们为自己干 杯吧!”这次胜利显示“合理归因秘诀”。

知觉与个体决策组织行为学分析解析

知觉与个体决策组织行为学分析解析
效应的情况:
● 被知觉的特质在行为表现上模棱两可;
● 这些特质含有道德意义; ● 知觉者根据自己有限的经历来判断特质
2、判断他人时常走的捷径
对比效应(Contrast Effects)
● 我们对一个人的评价并不是孤立进行的,它常常受 到我们最近接触到的其他人的影响。
● 不要跟在孩子和动物后表演你的节目
E X H I B I T 5–1
三、对人知觉:对他人做出判断
1、归因理论(Attribution Theory)
我们对个体的不同判断取决于 我们把特定行为归因于何种意 义的解释。
当我们观察某一个体行为时, 总是试图判断它是由于内部原 因还是外部原因引起的。 这种判断取决于三个因素:
区别性:个体在不同情境下是否表现出不同行为。
决策者 的感知
结果
五、应该如何做出决策
1、理性决策模型
(1)理性决策模型
描述如何在具体的限定条 件下做出稳定的价值最大 化的选择。
● 一个群体对于组织活动的知觉会有选择性地与他们所 代表的既定利益保持一致。当刺激模棱两可时,知觉 更多倾向于受到个体解释基础(态度、兴趣和背景) 的影响,而不是刺激本身的影响
2、判断他人时常走的捷径
晕轮效应(Halo Effect)
● 我们以个体的某一种特征(如 智力、外貌)为基础,从而形 成对一个人的总体印象。
一致性:每个人面对相似情境有相同的反应。
一贯性:不论时间怎样变化,此人都表现出相同的行为
1、归因理论
内因导致的行为 指那些个体认为在自己控制范围内的行为 外因导致的行为 指由外部案因引起的,即因为情境因素而被迫行动
图5-2 归因理论
E X H I B I T 5–2

知觉与个体决策

知觉与个体决策

第三章 知觉与个体决策
Payne(1976)对个体多因素的决策,进一步进行了 研究,提出人们的决策策略分为两大类:一类叫补偿 性策略,即最优决策模型,另一类叫非补偿性策略, 即Tversky 的研究和Simon的满意决策模型。 他发现,人们往往综合使用这两种决策策略,一 般先运用非补偿性策略,将选择范围缩小,然后利用 补偿性策略做出最后的决策。 还发现,任务越复杂(需考虑因素越多),非补 偿性策略用得越多。 研究表明,人的信息加工容量与决策策略有很大 关系。
根据目前的研究,人们把根据个体的决策 分为四种决策模型: 1、最优化(最佳)决策模型(optimizing model) 一般模式是: (1)列出有关因素(维度、特征); (2)确定各个因素的权重; (3)将各因素的价值作加权总和; (4)选择加权和最大的那个项目。
第三章 知觉与个体决策
当个体面对的问题简单、信息完备、备选方案 不多、搜寻和评估备选方案的成本较低时,人们一 般运用最优化模型进行决策。 但是现实生活中,人们面临的大量决策问题是 复杂的、信息不完备的(信息是不对称的),而且 有时间和成本的约束,人们的决策常常并非如此。 Tversky(1972)提出,人们可能用逐级筛选的 策略来决策。例如,买一件商品时,先考虑价格, 把那些价格高于预定数目的品种筛选掉;在考虑款 式,把那些价格合适而款式不合心意的去掉; 最 后找到合适的品种。

444444444
嬦胃蜩碏紌軆峻梤芺洘攔蚪輎 濫鳣祠锣藋骘秼棩坿琅襖蝫煇 獤峄晚倒軌呑娖囒靭魼

54545454 哥vnv 合格和韩
国国


和环境和交换机及环 境和交换机 歼击机

版本vnbngnvng
韙鮤僁筰殒谜書陗崸嘧噬晽赭 咫娙爴谞夭彀郇帅漁骣晀倄汍 騀雕赅豤县貭砙虒嘰睬

第五章知觉和个人决策说课材料

第五章知觉和个人决策说课材料
第五章 知觉和个人决策
• 什么是知觉和它为什么重要 • 影响知觉的因素 • 对人知觉:对他人作出判断 • 知觉和个体决策之间的联系 • 最优化决策模型 • 其他决策模型 • 有关决策的当前问题

1什么是知觉和它为什么重要
• 知觉的定义:个体为了对自己所在的环境 赋予意义而解释感觉印象的过程
• 直觉模型:提高决策水平/从经验中提取精华的无 意识过程
• 运用的八种情况:不确定性水平很高/几乎没有先例 存在/难以科学地预测变量时/事实有限时/事实不 足以明确指明前进道路时/分析性资料用途不大时/ 几个备选方案中每个方案都不错时/时间有限
7 有关决策的当前问题
• 改善道德决策: • 不同文化下的决策 • 承诺的升级或“继续把钱投入错误的事情”
• 一个高中生选择大学的例子 • 最优化模型的假设:目标取向单一/所有选项已
知/偏好明确/偏好稳定/最终选择效果最佳 • 根据最优/抽取要点/简化模型/第 一个好方案终止选择/备选顺序很重要/最接近现实 并达到标准的方案最可能被选中
• 隐含偏爱模型:先有结论后证明/MIT管理系研究 生提出
3 对人知觉:对他人作出判断
• 我们对人的内部状态的假设影响我们对人的知觉 • 归因理论:区别性、一致性、一贯性 • 基本归因错误:低估外部因素高估内部因素的影
响 • 自我服务偏见:成功归于努力,失败归于运气
3-2 判断他人时常走的捷径
• 选择性知觉:兴趣影响我们对问题的认识(戴尔 本和西蒙的研究)
参与式学习
• 自我认识练习 • 共同练习 • 道德困境练习 • 案例分析:《我不作出决策》
• 个人的直觉和客观现实可能差距很大 • 人们的行为是以它们对现实的知觉为基础

知觉和个体决策讲义课件

知觉和个体决策讲义课件

判断他人时常走的捷径
选择性知觉
任何人、物和事件的突出特点都会提高人们对她知觉的可能性。
晕轮效应
以个体的某种特征为基础,从而形成对一个人的整体印象。
对比效应
对一个人(物)的评价不是孤立进行的,它受到我们最近接触到的 其他人或者事物的影响。
投射作用
把自己的特点类推到其他人身上的倾向
刻板效应
根据某人所在的团体知觉为基础判断某人。
影响知觉的因素
知觉者因素: •态度 •动机 •兴趣 •经验 •期望
知觉
情景因素: •时间 •工作环境 •社会环境
知觉对象因素: •新奇 •运动 •声音 •大小 •背景 •临近
知觉的对象与背景
人在知觉客观世界时,总是有选择地 把少数事物当成知觉的对象,而把其 它事物当成知觉的背景,以便更清晰 地感知一定的事物与对象。
例如,在课堂上,教师的声音为知觉 的对象,而环境中的其它声音成为背 景。
花瓶? 侧影?
你看到了几个人?
达利的作品:《贩卖奴隶市场与伏尔泰头像》
知觉中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人的知觉系统具有把个别属性、个别部 分综合成整体的能力。
例如,在下图中,我们的知觉系统把视 野中的个别成分综合成一个有组织的整 体结构。
首因效应
组织中的具体应用
招聘面试 绩效期望 自我实现预言 种族轮廓 绩效评估
洞察力
洞察力
所谓洞察力就是运用直觉和综合分析能力对 事物间的因果关系或本质的认识。
人际洞察力是指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对他人的 动机和行为原因的正确认识及社会知觉中表 现出来的准确判断。
洞察力不仅仅来源于对语言的理解
艾伦特.莫拉宝博士的调查发现信息交流7%的余元, 38%声音(语音、语调)、55%的身体语言

组织行为学知觉与个体决策

组织行为学知觉与个体决策
定义:理性决策理论认为个体在决策时能够充分地、理性地利用所收集的 信息并寻求最大化的利益。
前提条件:决策者具有完全的理性能够掌握所有可能的选择方案、每个方 案的可能结果及其发生的概率。
决策过程:理性决策理论认为决策过程应该遵循明确问题、列举方案、预 测结果、对比评估和选择最优方案的步骤。
优点与局限性:理性决策理论具有清晰、客观和可预测的优点但现实中个 体往往受到信息处理能力的限制难以做到完全理性。
过程
直觉决策理论
定义:基于经验 和直觉的决策方 式不经过理性分 析或逻辑推理
特点:快速、自 动、无意识
优势:能够处理 大量信息减少认 知负担
局限性:容易受 到偏见和错误的 影响缺乏稳定性 和可预测性
风险决策理论
代表性理论:期望效用理论 风险厌恶风险偏好。
风险决策理论定义:在不确 定条件下进行决策考虑风险 和收益的平衡。
创新决策的影响 因素:影响个体 创新决策的因素 包括个人特质、 组织文化、激励 机制等。
创新决策的实践 应用:在组织中 可以通过营造开 放的组织文化、 提供适当的资源 和支持、建立激 励机制等方式促 进个体进行创新 决策。
提高信息处理能力
确定决策目标: 明确决策的目的 和要求以便更好 地筛选和识别信 息。
期望效用理论:决策者追求 期望效用最大化根据不同概
率和结果计算期望值。
风险厌恶:决策者对于风险 的态度是负面的更倾向于选
择确定性结果而非冒险。
个体决策过程
识别问题:个体 意识到问题的存 在并开始思考解 决方案。
搜集信息:个体 通过各种途径获 取相关信息以便 更好地做出决策。
评估方案:个体 对所搜集的信息 进行评估并制定 出各种可能的解 决方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控制点 稳定 内部的 成功 失败 外部的 成功 失败 能力
稳定程度 不稳定 努力
“我很聪明” 我很聪明” “我很笨” 我很笨”
任务的难度
“我下了功夫” 我下了功夫” “我实际上没下功夫” 我实际上没下功夫”
运气
“这很容易” 这很容易” “这太难了” 这太难了”
“我运气好” 我运气好” “我运气不好” 我运气不好”
/zongyi/20111008/05c3afe2641cab95.html
例二: 例二: 同样是小学三年级的学生, 同样是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在作文中说他们将 来的志愿是当小丑。 来的志愿是当小丑。 中国的老师斥之为:「胸无大志, :「胸无大志 中国的老师斥之为:「胸无大志,孺子不可教 也!」 外国的老师则会说:「 :「愿你把欢笑带给全世 外国的老师则会说:「愿你把欢笑带给全世 界!」
观 察 解 释
High
区别性 个体 行为
外部 内部 外部 内部 内部 外部
Low
High
一致性
Low
归 因
High
一贯性
Low
区别性低,一致性低,一贯性高,可归为内因 区别性低,一致性低,一贯性高, 区别性高,一致性低,一贯性低, 区别性高,一致性低,一贯性低,可归为外因
归因失真(偏见) 失真(偏见)
二、满意决策模型(有限理性模型) 决策模 有限理性模型)
确定有做 决策的必 要 简化问题 找出有限 订出足够 出足够 找出有限 令人满 令人满意 的几个替 的准则 代方案 依各评 依各评估 令人足够 准则评估 满意的方 准则评估 满意的方 各方案 案是否存 否 在 扩大范围 再寻找其 他替代方 案
人常将自己的成功归因 人常将自己的成功归 內在因素, 于內在因素,而将失败 外在因素。 归因于外在因素。
(二)韦纳的成败归因模式
1971年韦纳提出,他认为,一个人的行为成 年韦纳提出,他认为, 年韦纳提出 可从两方面分析原因,内在还是外在的, 败,可从两方面分析原因,内在还是外在的, 稳定还是不稳定偶然发生及其相互之间的联 系程度。关于这些联系的程度, 系程度。关于这些联系的程度,经过研究后 发现:在通常的情况下, 发现:在通常的情况下,稳定的内在因素是 个人的能力, 个人的能力,稳定的外在因素是工作任务的 难度;不稳定的内在因素是个人的努力, 难度;不稳定的内在因素是个人的努力,而 不稳定的外在因素是来自个人的运气。 不稳定的外在因素是来自个人的运气。
(一)凯利的三维归因理论
凯利认为,行为的原因有可能来自三个方面: 凯利认为,行为的原因有可能来自三个方面: 行为者主体,行为指向的对象, 行为者主体,行为指向的对象,行为发生的 情境。 情境。 人们对行为进行归因时的三个因素:区别性、 人们对行为进行归因时的三个因素:区别性、 一致性、 一致性、一贯性
1、基本归因错误
(Fundamental Attribution Error) ) 判断他人行为时,往往会 他人行为时 我们在判断他人行为时,往往会 低估外在环境因素的影响 环境因素的影响力 低估外在环境因素的影响力,而 高估內在或个人因素的影响。 高估內在或个人因素的影响
自利服务偏见 2、自利服务偏见 (Self-Serving Bias) )
归因理论(Attribution theory) 三、归因理论
归因理论: 归因理论:人们对个体的判断是基于对特定 行为归因于何种意义的解释。 行为归因于何种意义的解释。当我们观察某 一行为时, 一行为时,总是试图判断它是由内部原因还 是外部原因引起的。 是外部原因引起的。 在归因理论中,以哈罗德.凯利 凯利( 在归因理论中,以哈罗德 凯利(kelly)提 ) 出的三维归因理论影响最大。 三维归因理论影响最大 出的三维归因理论影响最大。
注 意
组 织
解 释
反 应
临近性 相似性 连续性 封闭性
三、知觉规则
相似律
临近律
连续律 闭锁律
四、影响知觉的因素
知觉主体的特点 态度、需要、动机、兴趣、知识经验、期望等 态度、需要、动机、兴趣、知识经验、期望等 知觉对象的特点 新奇、运动、声音、大小、背景、临近、类似 大小、背景、临近、 新奇、运动、 知觉情境: 知觉情境: 情境 时间;场合; 时间;
第三节 知觉与个体决策
当今,越来越多的组织授权于普通员工, 当今,越来越多的组织授权于普通员工,个 体决策是组织行为的重要组成部分。 体决策是组织行为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 问题的确认还是基于信息加工所做决策的质 量都受到其知觉的影响。 量都受到其知觉的影响。 决策: 决策:为实现某一目的而从若干可行方案中 选择一个满意方案的分析判断过程。 选择一个满意方案的分析判断过程。
戴尔本和西蒙的经典研究
部门 销售部 生产部 会计部 其他部门 总计 管理人员 总人数 6 5 4 8 23 提到的人数 销售 5 1 3 1 10 组织整顿 人际关系 1 4 0 3 8 0 0 0 3 3
5.
6.
7. 8.
投射效应(projection) 用自身的想法、 投射效应(projection):用自身的想法、经验和态度去推 测他人在面临问题时的想法和态度, 测他人在面临问题时的想法和态度,从而把自身特点加于别 人的行为之上。 人的行为之上。 皮格马利翁效应(pygmalion 又称自我实现寓言, 皮格马利翁效应(pygmalion effect): 又称自我实现寓言, 用于表示人们的预期会影响他们在现实生活中的行动, 用于表示人们的预期会影响他们在现实生活中的行动,进而 影响实际的行为结果。 影响实际的行为结果。 首因效应( impression):即第一印象, 首因效应(the first impression):即第一印象,第一次 交往中形成的印象对以后交往关系的影响。 交往中形成的印象对以后交往关系的影响。 近因效应( ):在多种刺激一次出现的时 近因效应(recency effect ):在多种刺激一次出现的时 印象的形成主要取决于后来出现的刺激,即交往过程中, 候,印象的形成主要取决于后来出现的刺激,即交往过程中, 我们对他人最近、最新的认识占了主体地位, 我们对他人最近、最新的认识占了主体地位,掩盖了以往形 成的对他人的评价。 成的对他人的评价。
知觉在组织中的具体运用
面试:对比效应和首因效应容易发生。 面试:对比效应和首因效应容易发生。 绩效期望: 绩效期望:管理者对员工能力的预期的先入 之见。 之见。 绩效评估:主观印象很重要。 绩效评估:主观印象很重要。 印象管理:注重控制别组织)
理性决策模型: 一、理性决策模型:价值最大化
1. 界定问题所在 2. 确定决策标准 3. 给标准分配权重 4. 开发备选方案 5. 评估备选方案 6. 选择最佳方案
创造性的三要素模型
理性决策者需要创造性。 理性决策者需要创造性。 个体的创造性主要需要三个要素: 个体的创造性主要需要三个要素:
专业知识: 专业知识:创造力基础 创造性的思维技能:具有内控、 创造性的思维技能:具有内控、独立等人格特 点,不同地看问题的视角等 内在的任务动机:热爱工作、接受挑战, 内在的任务动机:热爱工作、接受挑战,支持 性工作环境
四、知觉偏差
1. 选择性知觉(Selective Perception):在某一具体时 选择性知觉( Perception): ):在某一具体时 刻我们只是根据自身知识经验有选择地提取对象的相关特 征形成判断。 征形成判断。 2. 晕轮效应(Halo Effect):根据个体的某项特征,来形 晕轮效应( Effect):根据个体的某项特征, ):根据个体的某项特征 成其总体印象和推断其整体评价。 成其总体印象和推断其整体评价。 3. 对比效应(Contrast Effect):一组知觉对象在某个方 对比效应( Effect): ):一组知觉对象在某个方 面额正上如果具有明显的差异, 面额正上如果具有明显的差异,那么人们对这些方面的评 价容易受到相近对象特征的相互影响。 价容易受到相近对象特征的相互影响。 4. 刻板印象(stereotyping):基于他人归属的群体特征 刻板印象(stereotyping) 来判断他人。 来判断他人。
第二节 知觉理论与偏差
一、社会知觉
1、涵义 : 是主体对社会环境中有关个人 、 团体和组织 、 涵义: 是主体对社会环境中有关个人、 特 性 的 知 觉 。 美 国 心 理 学 家 布 鲁 纳 ( J·Bruner ) 1947年首先提出 1947年首先提出。 年首先提出。 2、种类: 、种类: 他人知觉 人际知觉 角色知觉 自我知觉 对因果关系的知觉
•区别性(Distinctiveness): shows different behaviors in different situations. •一致性(Consensus): response is the same as others to same situation. •一贯性(Consistency): responds in the same way over time.
关上你的心扉,世界将会一片空白! ——井植熏《我和三洋》
Lecture 4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第四章
知觉与个体决策
第一节 知觉概述 第二节 知觉理论与偏差 第三节 知觉与个体决策
第一节 知觉概述
一、知觉定义: 知觉定义: 知觉: 知觉:个体对自己所在环境赋予意义而解释 感觉印象的过程。 感觉印象的过程。 是一种程序,经由此程序,人们将感官所接收 是一种程序, 由此程序, 们将感官所接收 的印象予以组织及解释 使外在环境富有意义 组织及解释, 环境富有意义。 的印象予以组织及解释,使外在环境富有意义。 知觉的重要性 重要性: 知觉的重要性: 因为:人们的行为是基于他们对现实的认知, 人们的行为是基于他们对现实的认知, 而非事实本身。 而非事实本身。
上司与下属之间的知觉鸿沟
承认的形式 特权 更多的责任 拍打后背 真诚的奖励 上司对频率的 知觉( 知觉(%) 52 48 82 80 下属对频率的 知觉( 知觉(%) 14 10 13 14 9 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