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成设计第二章形式美法则教案
平面构成的形式美法则教案
平面构成的形式美法则教案
教案标题:平面构成的形式美法则教案
教案目标:
1. 了解平面构成的形式美法则的基本概念和原则。
2. 掌握平面构成的形式美法则在设计中的应用。
3. 培养学生对平面构成的形式美法则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教学重点:
1. 平面构成的形式美法则的基本概念和原则。
2. 平面构成的形式美法则在设计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
1. 学生对平面构成的形式美法则的观察和分析能力培养。
教学准备:
1. 平面构成的形式美法则的相关教材和资料。
2. 平面构成的形式美法则的实例图片或设计作品。
教学过程:
步骤一:导入(5分钟)
1. 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的环境中的设计,如海报、广告、书籍封面等。
2. 提问:你认为这些设计中有哪些共同的特点?为什么它们看起来美观?
步骤二:讲解平面构成的形式美法则(15分钟)
1. 介绍平面构成的形式美法则的基本概念和原则,如对称、平衡、重复、对比等。
2. 通过实例图片或设计作品,解释这些法则在设计中的应用。
步骤三:讨论和分析(15分钟)
1. 分组讨论:请学生分成小组,观察并分析一些设计作品,找出其中运用了哪
些平面构成的形式美法则。
2. 小组展示:每个小组选择一幅设计作品进行展示,并分享他们的观察和分析
结果。
步骤四:设计实践(20分钟)
1. 要求学生选择一个主题或场景,设计一个海报或广告,运用平面构成的形式
美法则。
2. 学生可以使用纸和铅笔进行初步的草图设计,然后使用电脑或其他绘图软件
进行最终的设计。
步骤五:展示和评价(10分钟)
1. 学生展示自己的设计作品,并解释他们是如何运用平面构成的形式美法则的。
设计教案-第二章-服装设计的美学原理-形式法则
第三节服装形式美的法则
形式美法则,是人们在审美活动中对现实中许多美
的形式的概括反映。如比例与尺度、对称与均衡、节奏与韵律、
对比与调和、统觉与错觉、省略与夸张、条理与反复、衬托与
呼应、强调与补正等。这些形式美的法则不是一成不变的,而
是经历了一个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研究
形式美的法则,主要是为了提高美的创造能力,培养对形式变
化的敏感,并从内容出发选择最适当的形式,以加强美和艺术
的表现力。
服装造型设计的形式美法则,主要体现在服装款型
构成、色彩配置,以及材料的合理配置上,要处理好服装造型
美的基本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必须依靠形式美的基本规律和
法则。
服装反映人的精神风貌与审美意识。对美的追求是人类
的天性也是心理需求,人们正是通过服装这一无声的语言来表
现自己的内心世界与独特的风格。美是没有固定的标准,它因
不同的时代、不同的需求及人类观念的转变而发生变化。
服装设计的形式美法则核心是规范化和程式化,规
范化是理性的秩序创造,程式化是自然形态进行理性处理的艺
术格式。要设计出新颖的服装款式及明快和谐的色彩,就要遵
循一定的形式美法则并掌握其形式构成规律。
比例与分割
成功的服装设计作品,是利用各种比例分割关系使
服装达到和谐的整体美感,使得服装形态优美,穿着舒适合体
大方。服装的比例要吻合穿衣人的体型,但穿衣人不一定都具有标准的体型,为了弥补这些不理想的体型,采用服装来调整人体上的缺陷。为此,就必须考虑到服装
与各部位的比例关系,使比例分割合理。比例是服装设计的重要因素之一。
一、比例
(一)比例的概念
世界上任何一件统一整体的事物,都是由一个或几个部分配置组合而成的。整体与部分、或部分与部分之间的数量关系称为比例。比例美是人
平面构成教案课程
平面构成教案
教案首页
课程名称:平面构成
教学目的:平面构成是一门设计专业的基础课程,是一门专门研究造型要素的分割与组合。研究视知觉与表现形式探讨形式美的课程。
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更高层次的造型能力,审美
判断力。
通过学习,明确构成设计的目的,理解造型的基本要素,掌握构
成的基本原理,熟悉设计法则,能将构成的知识运用到专业设
计中。
教学重点:平面构成的造型元素及形式。
教学难点:形式美法则的理解及灵活运用。
教学内容:1.平面构成概论.
2.设计中形式美的基本要素.
3.平面构成成的造型要素.
4.基本形.
5.骨骼.
6.平面构成的形式.
授课方式:讲授,实训,多媒体,范例
第一章平面构成概论
教学目的:认识构成的理念,阐述平面构成的意义.
教学重点:平面构成的概念,构成设计的理念.
教学难点:构成设计作为造型训练的一种手法与传统,美术具象手法的差异与关联.
授课方式:讲授
课题导入:包豪斯:
1919年,德国建筑大师沃尔特.格罗皮乌斯建立"国家包豪斯学院" 是欧洲现代主义设计
核心。
包豪斯奠定了平面设计的思想和风格基础,将构成纳入现代教学体系。
包豪斯构成主义摆脱纯艺术目的,把它与艺术结合,为生活服务。
1923年伊顿辞职,由匈牙利出生的艺术家纳吉接替他负责基础课程。纳吉是构成派的追随者,他将构成主义的要素带进了基础训练,强调形式和色彩的客观分析,注重点、线、
面的关系。通过实践,使学生了解如何客观地分析两度空间的构成,并进而推广到三度空
间的构成上。这些就为工业设计教育奠定了三大构成的基础,同时也意味着包豪斯开始由
平面构成 教案
平面构成教案
教案首页
课程名称:平面构成
教学目的:平面构成是一门设计专业的基础课程,是一门专门研究造型要素的分割与组合。研究视知觉与表现形式探讨形
式美的课程。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更高层
次的造型能力,审美判断力。
通过学习,明确构成设计的目的,理解造型的基本要素,
掌握构成的基本原理,熟悉设计法则,能将构成的知识
运用到专业设计中。
教学重点:平面构成的造型元素及形式。
教学难点:形式美法则的理解及灵活运用。
教学内容:1.平面构成概论.
2.设计中形式美的基本要素.
3.平面构成成的造型要素.
4.基本形.
5.骨骼.
6.平面构成的形式.
授课方式:讲授,实训,多媒体,范例
第一章平面构成概论
教学目的:认识构成的理念,阐述平面构成的意义.
教学重点:平面构成的概念,构成设计的理念.
教学难点:构成设计作为造型训练的一种手法与传统,美术具象手法的差异与关联.授课方式:讲授
课题导入:包豪斯:
1919年,德国建筑大师沃尔特.格罗皮乌斯建立"国家包豪斯学院" 是欧洲现代主义设计核心。
包豪斯奠定了平面设计的思想和风格基础,将构成纳入现代教学体系。
包豪斯构成主义摆脱纯艺术目的,把它与艺术结合,为生活服务。
1923年伊顿辞职,由匈牙利出生的艺术家纳吉接替他负责基础课程。
纳吉是构成派的追随者,他将构成主义的要素带进了基础训练,强调形式和
色彩的客观分析,注重点、线、面的关系。通过实践,使学生了解如何客观
地分析两度空间的构成,并进而推广到三度空间的构成上。这些就为工业设
计教育奠定了三大构成的基础,同时也意味着包豪斯开始由表现主义转向理
形式美 法则教案
形式美法则教案
教案标题:形式美法则教案
教学目标:
1. 了解形式美的概念和重要性;
2. 掌握形式美的法则和应用方法;
3. 培养学生对形式美的敏感性和创造力。
教学内容:
1. 形式美的概念和重要性:
a. 介绍形式美的定义和内涵;
b. 分析形式美在生活中的应用和影响。
2. 形式美的法则和应用方法:
a. 对称与不对称:解释对称和不对称的概念,以及它们在设计中的应用;
b. 比例与尺度:讲解比例和尺度的关系,以及如何运用它们创造出美感;
c. 色彩与光影:探讨色彩和光影在形式美中的作用,如何运用它们增强视觉
效果;
d. 简洁与丰富:说明简洁和丰富之间的平衡,如何避免过度装饰或过于简单;
e. 动静结合:介绍动静结合的原则,如何通过形式的变化创造出动感。
3. 培养学生对形式美的敏感性和创造力:
a. 观察与分析: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的事物,并分析其中的形式美特点;
b. 创作与表达:鼓励学生进行形式美的创作,如绘画、摄影、设计等;
c. 反思与改进:引导学生对自己的作品进行反思,提出改进意见,并分享经验。
教学步骤:
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美感强烈的图片或物品,引起学生对形式美的兴趣和好
奇心。
2. 知识讲解:依次介绍形式美的概念和重要性,以及形式美的法则和应用方法。
3. 实例分析:选取一些具有形式美的作品进行分析,引导学生发现其中的形式
美特点。
4. 创作实践:组织学生进行形式美的创作实践,如设计一幅画、拍摄一张照片等。
5. 反思总结: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进行反思和讨论,分享彼此的创作心得
和体会。
6.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拓展对形式美的理解和应用,鼓励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发
形式美法则教案
形式美法则教案
教案标题:形式美法则教案
教案目标:
1. 了解形式美法则的概念和重要性;
2. 掌握运用形式美法则进行教学设计的方法;
3. 培养学生对形式美的欣赏能力。
教学内容:
1. 形式美法则的概念和分类;
2. 形式美在不同学科和领域中的应用;
3. 运用形式美法则进行教学设计的实例分析。
教学步骤:
引入活动:
1. 利用一幅美丽的图画或一段优美的音乐作为引入,激发学生对形式美的兴趣。导入知识:
2. 介绍形式美法则的概念和分类,如对称美、比例美、色彩美等,并通过图片
或实物展示进行说明。
知识拓展:
3. 分析形式美在不同学科和领域中的应用,如建筑、绘画、音乐、服装设计等。引导学生认识到形式美的普遍存在和重要性。
实例分析:
4. 选择一个学科或领域,如绘画,通过分析一幅经典的艺术作品,解读其中的
形式美法则,并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思考。
教学设计:
5. 学生分组,根据所学的形式美法则,设计一个小组项目,如绘画作品、服装设计、音乐演奏等。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展示自己对形式美的理解和创造力。
总结回顾:
6. 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强调形式美在教学设计中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发现和欣赏形式美的存在。
作业布置:
7.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领域或学科,通过研究和分析,找出其中的形式美法则,并写一篇小论文或制作一个展示海报。
教学评估:
8. 针对学生的小组项目和作业,进行评估,包括对形式美法则的正确应用和对形式美的理解程度。
教学延伸:
9. 鼓励学生参观艺术展览、音乐会等文化活动,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和对形式美的欣赏能力。
平面构成的形式美法则教案
平面构成的形式美法则教案
教案标题:平面构成的形式美法则教案
教案目标:
1. 了解平面构成的形式美法则,包括对称、平衡、重复、对比和节奏等。
2. 能够运用形式美法则进行平面构成的设计和创作。
3. 提高学生对形式美的欣赏和审美能力。
教学准备:
1. 平面构成的形式美法则的相关知识和案例。
2. 平面构成的形式美法则的图片和示例。
3. 绘画和设计工具,如纸张、铅笔、彩色笔等。
教学过程:
引入活动:
1. 展示一些平面构成的形式美法则的图片和示例,引起学生对形式美的兴趣和好奇。
2. 向学生介绍平面构成的形式美法则的概念,并解释每个法则的含义和作用。知识讲解:
1. 详细讲解对称的概念和作用,如何在设计中运用对称来达到平衡和美感。
2. 解释平衡的概念和不同类型的平衡,如水平平衡、垂直平衡和放射性平衡,并展示相关案例。
3. 探讨重复的作用和方法,如何通过重复来增加视觉效果和统一感。
4. 介绍对比的概念和运用,如颜色对比、形状对比和大小对比等,展示相关案例。
5. 解释节奏的概念和种类,如重复节奏、交替节奏和渐变节奏,并展示相关案例。
案例分析:
1. 提供一些平面构成的形式美案例,让学生观察和分析其中运用的形式美法则。
2. 引导学生讨论每个案例中形式美法则的作用和效果,以及如何运用到自己的
设计中。
实践活动:
1. 学生根据所学的形式美法则,选择一个主题进行平面构成的设计和创作。
2. 学生可以使用绘画和设计工具,将所学的形式美法则应用到自己的设计中。
3. 学生展示自己的设计作品,并与同学分享彼此的创作过程和体会。
总结反思:
形式美法则教案课程
班次
日期
课题平面构成---形式美法则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对于艺术创作非常重要的八对形式美的法则,即重复与交错、节奏与韵律、对比与调和、比例与适度、变异与秩序、虚实与留白、变化与统一,并能合理地进行初步的运用,以适应不同设计的需求,为今后的造型打下良好的基础。
(2)能力目标:通过引导、讨论、归纳等程序,教给学生学会研究问题的方法;通过讲练结合,借助多种教学媒体,培养学生分析、判断、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求变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八对形式美的法则,即重复与交错、节奏与韵律、对比与调和、比例与适度、变异与秩序、虚实与留白、变化与统一。
教学难点:理解形式美法则对于艺术设计的重要性,并能运用这些法则分析设计作品。
课型与课时:
理论讲授课 2课时
主要教学方法:
多媒体教学,引导教学、分组讨论、课题训练
教学过程教学方法
时间分配
Ⅰ、复习提问:(5分钟)
1.构成的概念?
提问引导
2.构成的分类?
3.平面构成的概念?
Ⅱ、导入课题:(5分钟)
现代化的大厦,电视铁塔,工厂的烟囱,高高的白桦林,它的结构
轮廓都地高耸的垂直线.而垂直线在艺术上给人带来的印象是向上,
高大,威严等感受,当我们看到了草原,大海,地平线,又会产生开阔,
徐缓,平静的等形式感,再如古埃及的金字塔已正三角形给人以稳
定,安全,坚固的感受,而倒立的三角形就会有相反的感觉.这些源于
生活积累的共识,使我们逐渐发现了形式美的诸要素.
Ⅲ、讲授新课:(65分钟)
帆船的桅杆、电缆铁塔、工厂烟囱、高楼大厦……我们的视觉经验是什么感觉?
其结构轮廓都是高耸的垂直线,因而垂直线在艺术形式上给人以上升、高大、严格等感受。
《图案基础》教案: 第二课 图案构成的形式美法则
《图案基础》教案:第二课图案构成的形式美法则
[教学目的与要求]
要求学生了解掌握图案构成的形式美法则,并能熟练应用。
[教学重点]
图案构成的形式美法则
[教学难点]
各图案构成形式美法则之间的综合应用
[教具]
图案样画、课件等
[授课内容]
图案是一门装饰性、规律性极强的艺术.注重外在形式的美,这种规律性与形式美是人类千百年来通过观察自然界客观存在的美的形象,总结归纳提炼而成的,我们称之为形式美据则。它是我们表现不同图案内容,取得完美装饰效果的共同原则。
一、变化与统一
自然界的物种是丰富多彩、千变万化的.每个物种在各式各样的形态变化中均存在着一种统一的形式和内在的联系。如叶子的形状有成千上万种.但它们大多被统一在一种扁平的形态中,同一种叶子在相同的外形与颜色中又有着细微的个体差异与变化;
蝴蝶有变幻奇丽的色彩和多样的形状,但它们都拥有特征统一的外形;
人类具有区别于其他物种的固有特征,而每一种族又有各自的体形.相貌和肤色特点。每个人面目各异,但形态结构却是统一的,人还可以通过服饰和动作的一致性实现群体的统一。宇宙中不同种类的物体都有其共同的特征与个体变化。变化与统一的形式法则存在于自然界中的一切物种中。
变化与统一的形式法则是一切事物存在的规律,它来源于自然.也是图案构成法则中最基本的原则。
变化即多样性、差异性;统一即同一性,一致性。图案的变化是追求各部分的区别和不同,图案的统一是追求各部分的联系和一致。变化是指图案不同的构成因素:大小、方圆、长短,粗细、冷暖、明暗、动静.疏密等;一是指这些因素之间的台理秩序和恰当关系。变化与统一是相互矛盾、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二者缺一不可。变化要在统一之中,多样性要建立在整体陛之上。统一是变化的基础.变化则相对于统一而存在。只有统一而无变化,图案会显得单调、呆板、缺乏生气;变化过多而无统一,图案易杂乱无章.缺少和谐美。
形式美法则教案
形式美法则教案.构成平面·色彩·立体
2
构成平面·色彩·立体
3
构成平面·色彩·立体
4
构成平面·色彩·立体
5
构成平面·色彩·立体
6
平面·色彩·立体构成
五、比例与适度比例0.618
:11.黄金比:
9……5、7、3等差数列比:2. 1、、……、、3.等比数列:12、48、16 617 1费勃纳齐数列比::4. 局部与人的生理或心理的某些特定标准之间的是整体、适度:
也就是形体或画面构成要适合受众的视大小关系,从视觉角度而言,觉心理。
7
平面·色彩·立体构成
金黄永恒的金三角六、变异与秩序变异是规律的突破,是一种在整体效果中的局部突变。这一是最动突变之处往往就是整个画面的重点,是本质上的视觉中心,可依据大小、感、最引人关注的焦点,也是含义延伸或转折的关键,方向、形状的不同来构成特异效果。以求实现视觉和谐有组织地安排各构成部分,秩序是有条理、的状态。七、虚实与留白就是指设计的实体“计白守黑”这一说法,中国传统美学上有,此处的“白”可以是空白,也,小心处理的却是“白”内容是“黑”可为细弱文字、图形或色彩。留白是“虚”的特殊表现手法,其形式、大小、比例,决定着画面的是中国传统道家文化对空灵追求的一种体效果。留白能给人轻松感,讲究空白之美,是为了更好地衬托巧妙地留白,现。在设计构成中,多媒体主题,集中视线和造成版面的
空间层次。八、变化与统一演示,缺统一中求变化,变化寓于统一中,两者相辅相成互为补充, 8
构成平面·色彩·立体
9
构成平面·色彩·立体
10
构成平面·色彩·立体
11
构成平面·色彩·立体
12
构成平面·色彩·立体
构成设计第二章形式美法则教案
第二章平面构成的基本原理
一、引入新课
在自然界中,各种事物都以完美的状态存在,悦目人们的视线,美化人们的心灵,这些美丽的事物都蕴藏着极为丰富的美的因素。如:海螺的生长结构,符合数学秩序的规律性;向日葵的葵花籽,生长结构从小到大、从密到疏、从中心向外渐次扩散,都具有优美的比例关系和较强的韵律。这些美的因素,通过人们的视觉器官接受以后,在长期的社会生活实践中积累起来,逐渐形成了一整套视觉经验。
二、讲解新知
第二节平面构成的基本形
造型设计领域中的“形”,是指那些通过人的知觉系统,进行积极的视觉组织而建构的形,而不是客体本身所固有的。造型艺术中的形,应是具有高度组织水平的知觉整体,它从背景中清晰地显示,形与形之间关系明确,并且每个“形”都有独立的品格。虽然“形”是由基本造型要素组成,但并非是所有构成成分的总和。
一、形的概括
现实中借鉴的形纷繁复杂,作为设计元素进行运用时,需要对其进行变化改造。在把握形的本质特征基础上尽可能将其概括成简单的甚至几何化的形。形的概括过程也是抽象化的过程,如何在艺术实践中把握形的概括,大师们的作品为我们树立了很好的典范,毕加索的作品《公牛的变形过程》
二、形的省略
不完全的形往往意味着艺术上的更高阶段。成熟的作品中反映出来的以少胜多,以一当十的艺术魅力使人回味无穷。
在形的创造中,如何通过形的省略使形式感和视觉冲击力增强,是艺术家造型的重要任务。
三、形的组织
形的组合涉及到空间关系,图形中形的组织,有“形”与“形”的空间关系问题,也有“图与底”的关系问题。
(一)、“图与底”的空间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平面构成的基本原理
一、引入新课
在自然界中,各种事物都以完美的状态存在,悦目人们的视线,美化人们的心灵,这些美丽的事物都蕴藏着极为丰富的美的因素。如:海螺的生长结构,符合数学秩序的规律性;向日葵的葵花籽,生长结构从小到大、从密到疏、从中心向外渐次扩散,都具有优美的比例关系和较强的韵律。这些美的因素,通过人们的视觉器官接受以后,在长期的社会生活实践中积累起来,逐渐形成了一整套视觉经验。
二、讲解新知
第二节平面构成的基本形
造型设计领域中的“形”,是指那些通过人的知觉系统,进行积极的视觉组织而建构的形,而不是客体本身所固有的。造型艺术中的形,应是具有高度组织水平的知觉整体,它从背景中清晰地显示,形与形之间关系明确,并且每个“形”都有独立的品格。虽然“形”是由基本造型要素组成,但并非是所有构成成分的总和。
一、形的概括
现实中借鉴的形纷繁复杂,作为设计元素进行运用时,需要对其进行变化改造。在把握形的本质特征基础上尽可能将其概括成简单的甚至几何化的形。形的概括过程也是抽象化的过程,如何在艺术实践中把握形的概括,大师们的作品为我们树立了很好的典范,毕加索的作品《公牛的变形过程》
二、形的省略
不完全的形往往意味着艺术上的更高阶段。成熟的作品中反映出来的以少胜多,以一当十的艺术魅力使人回味无穷。
在形的创造中,如何通过形的省略使形式感和视觉冲击力增强,是艺术家造型的重要任务。
三、形的组织
形的组合涉及到空间关系,图形中形的组织,有“形”与“形”的空间关系问题,也有“图与底”的关系问题。
(一)、“图与底”的空间关系
“图与底”是由对比、衬托产生出的关系。在平面设计中,“图与底”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有时甚至是反转的关系。“图”有明确的形象感、视觉印象强烈、在画面中较为
突出。“底”没有明确形象感、没有形体轮廓、视觉印象模糊。
(1)“图与底”的正负变化:限定黑白两色表现,设黑色为正形白色为负形,则有4种配置方式。白图白底或黑图黑底均不显示图形,称作“消失”。黑底上的白图称为负形,白底上的黑图成为正形;黑底上的白图为“图”黑底为“底”,白底上的黑图为“图”白底为“底”。
如果图形是实形,这时“底”就是实行周围的空白的空间,这种形象就是“正形”。反之,如果图形是“底”所包围后形成的空白空间,这种形就叫做“负形”。
(2)两个形相遇,则有几种结合方式:分离相遇复叠透叠联合减缺差叠重合
(二)、形的组合
(1)共用组合:两形相遇,便有共用的部分轮廓,即共用线或共用形。共用线使形与形之间的近似因素有机结合,因而使主题得以深化。
(2)重叠组合:形象在相互遮挡中显示出前后的位置关系,产生空间层次感,并使形与形之间互相牵制,产生凝聚、强化的作用。
(3)透叠组合:在透叠中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图形的—部分相互叠加,各自争夺共同相交的部分,于是,我们面临一种空间尺度的矛盾,到底是此还是彼。解决这—矛盾必须假定图形有一种透明性,即它们能相互渗透而彼此不被破坏。
(4)移动组合(基本形的群化构成)
移动组合是由形与形之间一系列近似的变化组合而成的,是多种叠加的组合。移动组合又是运动的知觉整体,显示出同一物体在运行中的不同体位,以时空观念的四维手法呈现出物像内在的变化特征。
(三)、分解形
分解的实质是“减”。从一个较大的形中切除一个个较小的形,分解后的形也会产生新的形象特征。将一个形直接切分则可产生若干近似的、新的形,将这些新的形象进行再组合,会产生出人意料的画面效果。
第三节形式美法则和应用
形式美的法则在美的创造中的意义有:1、研究、探索形式美的法则,能够培养我们对形式美的敏感,指导人们更好地去创造美的事物。2、掌握形式美的法则,能够使我们更自觉地运用形式美的法则表现美的内容,达到美的形式与美的内容高度统一。
一、对称与平衡
1、对称:形本用对折的方法,基本上可以重叠的图形称为对称。它们是等形等量的配置关系,最容易得到统一,是具有良好的稳定感的最基本形式。
(1)轴对称:“以对称为中心。左右、上下或倾斜一定的角度的等形的对称图形(2)中心对称:对称的图形,对称点在中心就称为中心对称。
(3)旋转对称:一个图形按照一定的相同的角度旋转,成为放射状的图形,称为旋转对称,旋转90度的图形,称为回旋对称。旋转180度的图形彼此相逆,叫逆对称,也称反转对称。
(4)移动对称:图形按照一定的距离或按某种一定的规则乾地平行移动所得到的图形称为移动对称。
(5)扩大对称:图形按一定的比例放大,称为扩大对称。
2、平衡:从视觉上来指一种等量和不等形的力的平衡状态。如均衡、适称。平衡比对称在视觉上显得灵活、新鲜,并富有变化的统一的美感。
二、对比、调和
1、对比:对比是互为相反因素的东西,同时设置在一起的时候所产生的现象,使它们各自的特点更加鲜明突出。
运、静、刚硕、柔软,高、矮、强、弱放在一起的形成对经。大小关系放在起时比它们单独地放置时,大的显得更大,小的显得更小。强弱关系放在一起时,也会产生同样的感觉。通常在构成设计中运用这种对比关系寻求变化和刺激,创造具有各种特性的画面效果。
2、调和:调和不是自然发生的,是人为的,有意识的合理配合。调和和对比是互为相反的因素。最后在画面上要达到既有对比又有调和的统一的画面,就必须通过设计者进行艺术加工,达到合理的配合才能得到调和。因此必须注意以下合理的组合方法,以达到调和的目的。
(1)同种元素的组合:同种元素,如形状为圆形的不同数量的大圆形和小圆形进行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最容易得到统一,但由于这种结合比较简单,因此容易显单调和平常。
(2)类似元素的组合:形状的类似。以几何形中的正方形为例,平行四边形、近似于方形的矩形、有机形的方形、比较形状接受于以上的图形均为类似形。类似还包括形状、大小多少的类似和方向、距离、速度的类似等。类似元素结合比同种元素结合更具备良好的配合条件,它既有形状的变化又有对比,并包括了较多的共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