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下游河道淤积特征浅析
浅谈黄河下游河段冲淤变化趋势
浅谈黄河下游河段冲淤变化趋势发布时间:2021-12-23T10:57:46.950Z 来源:《防护工程》2021年27期作者:王兵1 丁慧敏2 姜凯轩1 [导读] 得出黄河下游干流在2004~2018年发生普遍冲刷,且上游冲刷更明显,2018~2021年高村以上河段有所淤1.黄委水文局河南郑州 450004;2.黄委山东水文水资源局山东济南 250100摘要:近年来,黄河下游河道冲淤发生明显变化。
本文以淤积测验断面资料作为基础数据,在黄河下游干流建立数值模型,通过固定高程计算过流面积、固定过流面积计算相应水位两种方法,结合年输沙量资料,得出黄河下游干流在2004~2018年发生普遍冲刷,且上游冲刷更明显,2018~2021年高村以上河段有所淤积,高村以下河段缓慢冲刷的结论。
关键词:黄河下游;河道冲淤;数值模型1研究背景黄河流经黄土高原,具有水少沙多、泥沙年内年际分布不均的明显特点。
自2002年小浪底水库启动调水调沙运用后,2000~2017年黄河下游河道累计冲刷20.38亿t,使下游河道冲淤状况、水沙规律发生明显变化,主槽最大过洪能力恢复到5000m3/s以上。
本文将黄河下游干流河道作为研究对象,以干流河段369处淤积测验断面资料作为基础数据建立数值模型,选取2004~2017年(小浪底水库调水调沙)和2018年~2020年(小浪底水库异重流排沙)两个研究时段,通过固定高程计算过流面积、固定过流面积计算相应水位两种方法,结合相应年份输沙量资料,分析小浪底运用以来黄河下游河道冲淤变化规律。
2资料与方法2.1研究资料本文采用黄河下游369个淤积测验断面资料作为基础数据。
按照小浪底运行调节模式,采用2004年、2009年、2014年、2018年汛前统测资料,对比分析2004~2017年小浪底水库调水调沙运用时期河道冲淤变化情况;采用2018年、2019年、2020年、2021年汛前统测资料,对比分析2018~2020年小浪底水库异重流排沙运用时期河道冲淤变化情况。
黄河下游长平滩区河道冲淤变化分析
2 0 1 3 年第 6 期
黄 河 下游 长 平滩 区河道
冲 淤 变化 分析
刘 宝贵 刘巧 元 董 磊 左传 翠 辛 齐
( 黄 河水 利 委 员会济 南勘 测局 ,山东 济 南 2 5 0 1 0 8 )
【 摘
要 】 根据 黄河 下游 长平滩区河段近 1 0年实测大断面测验资料,利用 “ 断面法 ”对该河 段冲淤变化进 行了 计算分析 ,结果表 明:整个河 段沿 呈冲刷状态,1 O年来主槽累计冲刷量为 4 7 0 7万 Ⅱ l 3 ,不 同的来水来 沙情况 ,河道 冲淤 量变化不 同,上游 来水量大,河道冲刷效果好 ,因此 在不影响工农业用水及 防汛 的情 况下,加 大上游 水库下泄量从而减轻游河道淤积; 以及 利用数字 高程 模型 ( D E M )新技术研 究河 道冲 淤变 化的必要性 。
河 段增 加 了 3 个 河 道测验 断 面并对 测 量时 间进 行 了 统 一部 署 ,汛前 4 ~ 5份测量 简 称统 1 ,汛 后 1 0月 份 测量称 为 统 2 。 小 浪 底 建 成 后 ,为 了研 究 小浪 底 水 库运 用初 期 下 游 河 道 沿 程 冲淤 变 化 情 况 ,1 9 9 8年 在 该 河 段 又 增 加 了 3个 断 面 ;2 0 0 2年 黄 河 下游 开 始 调 水 调 沙, 2 0 0 3  ̄2 0 0 4 年 黄 河 下 游 进 行 了测验 体 系建 设 , 长 平 滩 区河 段 河 道 测 验 断 面 的布 设数 量 由 原来 的 1 0个 、 1 6个 断 面增 加 到 现 在 的 4 0个 ,断 面平 均 间距 由最初 的 l 1 . O k m减 少 的现 在 的 2 . 5 k m ,断面 密 度 增 加 , 同时 表 明 用 断 面 法计 算 冲 淤 量 的准 确 度逐步提高。 ・ 笔者 根 据 2 0 0 4年黄 河 下游测 验体 系建 成后 艾 山至 北 店 子 河 段 实 测 大 断 面 资 料 对 长 平 滩 区河 段
黄河下游河道淤积特征浅析
黄河下游河道淤积特征浅析【摘要】黄河下游是一条多泥沙堆积性平原河流,以水少沙多为其特征,形成了世界上著明的地上悬河。
70年代以来,河床以淤积为其主要特征,尤其80年代以来,随着人类工程对河床流路的规范化,河床的淤积速率明显增大。
黄河下游河床淤积物中,上段较下段粗,深层比表层粗,河床比漫滩粗。
游荡性宽河段的泥沙淤积量较大,其次为过渡性河段,弯曲性窄河段淤积量较小。
黄河下游河道变化受地质地理、地质构造和人为作用等各种因素影响。
【关键词】黄河;河道淤积;地上悬河;河道变化1. 引言(1)黄河是我国第二大河,发源于青海省巴颜喀拉山北麓,向东流经九个省区,先后跨越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和黄河下游冲积平原三个地形地貌阶梯。
据地质地貌和河流水文特征,将黄河划分为上、中、下游三个部分。
上游自河源地至内蒙的托克托,河道长3472Km,落差3846m,比降1.11‰,流域面积38.6万Km2,占全流域的51.3%;中游自托克托至河南的桃花峪,河道长1206Km,落差890m,比降0.74‰,区间流域面积34.4万Km2,占全流域的45.7%;下游自桃花峪至山东垦利河口,长786Km,落差95m,比降0.12‰,区间流域面积2.3万Km2,占全流域面积的3%。
(2)黄河下游是一条多泥沙堆积性平原河流,在进入下游的近16亿吨泥沙中,约1/4输入深海,约1/2沉积于入海三角洲,其余约1/4堆积于下游河道内,使黄河下游河道逐渐淤积抬高,年均淤积厚度0.05~0.10m,临背差3~5m,部分河段最高达10m以上,是世界上著明的地上悬河。
2. 现黄河下游河道淤积特征(1)现黄河下游河道是1855年兰阳铜瓦厢决口,夺山东大清河由利津入海改道形成的。
1855年以来,黄河下游河道各河段淤积变化各有不同特点,铜瓦厢决口初期,东坝头以上河段溯源冲刷形成高滩深槽,以下则漫流淤积。
1875~1905年,东坝头河段陆续修筑堤防,沁河口至东坝头河段由溯源冲刷相应转变为溯源淤积或塌滩淤槽。
黄河下游河道淤积影响因素及对策探讨
黄河下游河道淤积影响因素及对策探讨作者:齐海龙来源:《科技传播》2011年第23期摘要黄河是世界上最为复杂难治的河流,治黄之关键在治沙,黄河下游之所以成为举世闻名的地上悬河,进而形成“二级悬河”,其症结正在泥沙。
本文从黄河的水沙关系和边界条件入手,分析影响黄河下游河道淤积的内因和外因,探讨提出解决黄河下游河道淤积的基本对策。
关键词河道治理;黄河滩区;泥沙淤积中图分类号TV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1)56-0071-021 黄河下游河道、淤积的基本情况黄河下游河道上宽下窄,比降上陡下缓,花园口至高村河段两岸堤距为5km~10km,最宽处达20多km,河道比降2.65~1.72;高村至陶城铺堤距1.4km~8.5km,河道平均比降1.15;陶城铺至垦利宁海河段,堤距0.4km~5km,一般为1km~2km,河道平均比降1左右。
河道排洪能力上大下小,花园口、高村、孙口站的设防流量分别为22 000m3/s、20 000m3/s和17500m3/s,而艾山以下仅为11 000m3/s。
根据黄委水科院《黄河下游断面法冲淤量分析与评估》,1952年~1999年黄河下游小浪底-渔洼间的淤积量56.34亿m3。
1965年以后河口段河道(渔洼至罗13或清7)的累计淤积量为5.92亿m3,若包括1952年~1964年在内,淤积量估计将超过8亿m3。
全下游总淤积量估计将达到64.3亿m3以上。
大断面测量成果显示,郑州花园口以下除局部高滩外,河道基本呈“二级悬河”形态,从滩唇到滩根普遍存在较大的断面横比降。
其中东坝头-陶城铺河段滩唇普遍高于大堤附近滩面2m以上,最严重的河段滩唇已高出堤根滩面4m多,滩地高出背河地面4m~6m;主槽过洪能力只有3 000m3/s左右,洪水一旦漫滩,偎堤水深为3m~5m,临背水头差一般为7m~11m。
2 影响淤积的原因分析近几年黄河下游部分堤段“二级悬河”发展很快,有研究者认为是由于1986年以后径流量减小,水流夹沙能力降低所致,也有研究者认为是受滩区生产堤影响的结果。
黄河泥沙特点及治理实践评述
黄河泥沙特点及治理实践评述黄河,全长约5464公里,流域面积约79.5万平方公里,是中国境内长度仅次于长江的河流,它发源于青海省青藏高原的巴颜喀拉山脉北麓的卡日曲,呈“几”字形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山西、陕西、河南及山东9个省,最后流入渤海。
在中国历史上,黄河及沿河流域的人类文明带来很大的影响,是中华民族最主要的发源地之一,所以中国人一般称其为“母亲河”。
黄河是中国第二长河,世界第五大河。
目前的研究状况及进展一、黄河由于中段流经中国黄土高原地区,因此夹带了大量的泥沙,所以它被称为世界上含沙量最高的河流。
笔者经阅读多篇论文对黄河水沙的基本特点和变化趋势概括如下:(一)黄河水沙基本特点1.深化和完善,水少沙多,含沙量高黄河是世界罕有的多沙河流,实测年平均水量464亿m3,沙量15.6亿t,平均含沙量33.6 kg/m3,年沙量和含沙量是中国各大江河之首。
黄河的水量不及长江的1/20,沙量却是长江的3倍。
像黄河这样沙量大、水量少、含沙量高的河流,在世界大江大河中是罕见的。
2.水沙异源,分布不均黄河流域自然地理条件差别较大,水沙来源地区分布非常不均。
水量主要来自河口镇以上,占总水量的54%,而且是清水,该地区来沙量仅占到总来沙量的9%;沙量主要来自河口镇~龙门区间,来沙量占到55%,来水量仅占14%。
黄河上游的水量主要来自贵德以上。
而产沙集中在中游的黄土丘陵沟壑区,黄河的泥沙和粗泥沙总量中,约有3/4集中在11和10万km2区域,其中一半又分别来自5和3.8万km2区域。
3 . 水沙年际变化大,年内分配不均匀黄河水沙存在丰、枯水年交替出现,年际变化大的特点,如花园口站实测水沙量变化过程出现了1922~1932年11年和1969~1974年连续6年的枯水系列。
由于暴雨落区的不同来水并不完全与来沙同步,出现各种丰、平、枯水沙年组合。
水沙量年际间差别较大,年水量最大最小的比值约为3.1~3.4,年沙量最大最小的比值约为4~10。
黄河下游河道冲淤分布模式及冲淤特征
2024年4月水 利 学 报SHUILI XUEBAO第55卷 第4期文章编号:0559-9350(2024)04-0468-13收稿日期:2023-05-16;网络首发日期:2024-01-03网络首发地址:https:??link.cnki.net?urlid?11.1882.TV.20240102.1701.002.html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U2243218);清华大学水沙科学与水利水电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自主课题(2023-KY-02)作者简介:马子普(1988-),博士后,主要从事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研究。
E-mail:ma.zi.pu@163.com黄河下游河道冲淤分布模式及冲淤特征马子普,吴保生,沈 逸,薛 源,覃 超,汪 舸(清华大学水圈科学与水利工程全国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84)摘要:为揭示黄河下游河道的沿程冲淤分布模式及分布特征,对黄河下游1952—2021年间共70年的河段实测冲淤量数据进行了系列统计分析。
研究表明:(1)黄河下游河道存在7种沿程冲淤分布模式,其中全线冲刷、全线淤积、上冲下淤、上淤下冲等4种为基本模式。
上淤下冲模式的冲淤临界位置在孙口附近,上冲下淤模式的冲淤临界位置在游荡性河段。
各模式对河道整体冲淤的贡献率存在较大差异,两边冲中间淤模式对冲刷量的贡献率最大,全线淤积模式对淤积量的贡献率最大;(2)1952年以来,黄河下游河道沿程冲淤分布模式的变化过程可分为1952—1959年、1960—1985年、1986—1999年、2000年后共4个阶段;(3)各河段冲淤量大小以0点为中心近似呈偏态分布,冲淤量在多年尺度下具有沿程减小的趋势性特征以及“冲久必淤、淤久必冲”的周期性特征;(4)各河段整体冲淤发生年数差别不大,反映了河道冲淤的平衡趋向性;70年内淤积于黄河下游河床底部的泥沙有一半左右被冲走,花园口到孙口河段的累计冲淤量接近下游总冲淤量的8成,孙口以下河段很小;(5)全线冲刷模式为小浪底水库运用后下游河道的主要冲淤模式,小花段前期淤积的泥沙基本被冲完,夹高段、高孙段及孙艾段仅冲走了前期淤积泥沙的二到三成。
黄河下游艾山以下河道淤积厚度的分析研究
1济南黄河河底隧道工程
济南黄河河底隧道工程右(南)岸接济洛路,左(北)岸接309国道,地质剖面图见图1。由两堤之间的勘探成果(主要是6、7、8号孔)结合场区地层分布分析,(3-1)、(3-2)层亚粘土、粘土之上较符合近代的河床变迁河湖相冲淤特征,土层主要由粉土夹粉质粘土组成,且分布于两堤之间。7号孔在地面6.20m(22.75m高程)以下发现厚0.80m的人类活动遗迹(粉性土夹大青砖、岩块组成的填土)。综合分析,推断可能的河床床底数据见表4。
表4左、右堤间河床床底数据表
位置(钻孔)
6
7
8
距左岸堤脚距离(m)
300
868
1339
距表面深度—淤(沉)积值(m)
7.9
8.00
8.10
床底高程(m)
21.23
20.95
20.48
地表地貌位置
左滩地
左滩地
右堤脚
2济德路济南黄河大桥(1996年)
济德路济南黄河大桥北岸(左岸)在齐河县焦斌乡南董庄(桩号122+000)、南岸在槐荫区吴家堡镇杨庄(桩号15+230),地质剖面图见图2。老河床床底以上主要有两层土:上部为亚砂土,下部为粉砂。下伏土层为亚粘土、粘土。粉砂止于右岸堤脚处,亚砂土在右岸堤内(背河)仅以薄层少量分布。亚砂土中夹有粘土,粉砂中夹有亚砂土、底部出现粗砂透镜体。综合分析,下伏的亚粘土应为原床底并被水流冲刷,其上的粉砂、亚砂土为其后淤积而成。河床沉积层中,从(2-3)层粉砂的颗粒组成看,既有黄河沉积物的特点,又有其他河流沉积物的一般特征,应为黄河下切冲刷后再淤积形成,属两河交互沉积物。其上的(2-1)层亚砂土为黄河冲积层。横断面不同位置的分布情况见表5。
浅析黄河下游的堆积历史和发展趋势
浅析黄河下游的堆积历史和发展趋势一历史和现代的黄河下游河床堆积形态本文所指的堆积状况,是指在较长的历史时段中河道冲淤累积的宏观结果,探索首先通过大量的水文钻孔,结合文物考古工作,对华北大平原的堆积作出概估,为估算干流河床堆积,提供了宏观的基面。
西汉时豫北浚滑、濮阳一带河床埋深8-l0m,当时床砂由中砂向细砂转化,表明曾有剧烈加积。
从西汉初到北宋初,黄河河床积厚3-4m,宋金时期积厚4.5m,床砂向极细砂、粉砂转化[1]。
豫东的明清黄河,15世纪初在开封黄河上下,尚无系统堤防;明代天顺年河决,“城中水丈余”,河漫滩至少已高于地面2-3m;崇桢年河决没城,泥沙淀积,滩地竟高于城市地面5-6m,明末至清道光年,市区淤厚达7-8m。
累计15世纪中至19世纪中,开封河漫滩累积淤厚达11.5—13.5m。
兰考以下,北股河道利用临背差判断堆积厚,1495—1781年淤厚7.0-10.0m;南股河道新筑南堤高6-8m,到1855年黄河改道前,新河积厚6-9m.利用文物资料及太行堤内外地层资料,曹(州)考(城)河段1494—1781年积厚7.0—10.0m,1534年刘天和比较北流与南枝河段,北流高出1.5丈,概估在1494—1546年的分流期内,堆积约占总积厚的一半。
兰(封)睢(州)河段的临背差显示了堆积厚,1783—1855年积厚4.0—8.1m.商(丘)虞(城)河段临背差已不反映实际积厚,利用始建南堤时原地面高,得1572—1855年积厚8.8—12.0m。
对苏皖两省明清故道的研究,参考南京师范大学所作地貌考查成果。
上述工作皆忽略了地壳垂直升降的影响.综合以上工作,参照复原后的黄河故道平面形态[2],分析、黄河下游各河段、各时期的堆积状况(表1)。
可见:1)黄河下游的堆积,在西汉初到金元,明清、现行河道三个时期不同河道中,河床形态具有相对可比*,各期堆积速率呈一定规律变化。
从豫河看,北宋前堆积小于0.30—0.35cm/a,宋金时期存在一加积时段,典型的滑(州)澶(州)段已与明清豫河接近;元明时贾鲁大河堆积率又高于滑澶河段。
黄河下游2000~2015水沙变化及河道冲刷特征
黄河下游2000~2015水沙变化及河道冲刷特征小浪底水库运用初期,黄河流域历经枯水少沙系列年,大洪水较少;一般情况下水库下泄清水,洪水期间水库以异重流为主排出细泥沙,进入下游河道的泥沙明显减少。
2000~2015年,黄河下游河道发生了持续冲刷,累计冲刷泥沙量为8.895亿m3,河道淤积萎缩的局面得到有效遏制。
标签:黄河下游;小浪底水库;河道冲刷;调水调沙1、黄河下游水沙变化过程2000~2015年,年均进入下游水量223.10亿m3,较多年均值偏少44%,年均进入下游沙量0.648亿t,较多年均值偏少94%,属于枯水枯沙系列。
其中汛期平均水沙量分别为82.10亿m3 和0.63亿t,较多年同期均值分别偏少62%和94%。
年平均含沙量 2.9kg/m3,汛期平均含沙量7.7kg/m3,与多年年均值(29kg/m3)和多年汛期均值(48kg/m3)相比,大幅度减少。
2000~2015年,汛期下游水流过程以1000 m3/s流量级以下的小流量为主。
汛期花园口小于500m3/s流量级的历时为49.7d;500~1000 m3/s流量级为51d。
小浪底水库运用初期(1999~2015年),花园口洪峰流量大于2000 m3/s的洪水仅16场,年平均仅2.4场,较多年平均偏少60%;洪峰流量大于4000 m3/s的洪水没有一场,多年平均3.6场,洪水场次明显偏少。
七年中花园口最大洪峰仅3970 m3/s,洪峰流量减小明显。
2、黄河下游河道冲刷特征2000~2015年,水库除调水调沙和洪水期间外,以下泄清水为主,下游河道全程持续冲刷,河道淤积萎缩的局面得到有效遏制。
根据实测大断面资料计算,16年下游累计冲刷量为8.895亿m3,其中汛期冲刷量为5.993亿m3,占全年冲刷量的67%,14次调水调沙冲刷1.954億m3,占汛期冲刷量的33%。
16年中,除2002年调水调沙期间滩地淤积0.477亿m3外,其余冲淤均发生在河槽。
浅析黄河泥沙特点及治理对策
浅析黄河泥沙特点及治理对策摘要:“水少沙多”是黄河洪水威胁的症结所在,也是黄河治理的难点,本文通过介绍黄河水沙特点并指出治理黄河的各项对策尤其是坚持10年的调水调沙,对防洪、治河、减淤等发挥了巨大作用,同时为确保黄河下游河道不抬高、不淤积、不断流,使得下游河道长期安全使用,为我国经济发展和沿黄地区的生命财产安全做出了巨大贡献,也具有较大的效益。
关键词:黄河泥沙治理调水调沙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她孕育了灿烂的华夏文明。
黄河泥沙造就了广袤的黄淮海平原,又用其乳汁浇灌两岸大地,哺育了炎黄子孙。
但是,黄河又性格乖戾,下游因泥沙淤积而成为“地上悬河”,洪水泛滥给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
从2001年开始,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在利用黄河有限的水资源保障流域和沿黄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坚持这10年的调水调沙,成效巨大,社会反响强烈。
一、黄河水沙的基本特征1.黄河泥沙是宝贵的自然资源千万年来黄河泥沙作为一种自然资源,履行着“填海造陆”使命。
广阔的黄淮海平原正是由于黄河泥沙的存在,得以形成、扩大,中华儿女有了繁衍声息的场所和丰富的土地资源。
因此黄河泥沙是国土资源的一部分,不仅过去是,现在和将来也是。
黄河泥沙还是天然的肥料,富含氮、磷、钾,大家知道黄河滩地种出来的水稻最香。
黄河泥沙还可以用来做什么?这是一个有待研究开发的课题。
长江流域流传着一句顺口溜:滚滚长江向东流,流的都是煤和油。
涛涛黄河给我们带来的也是宝贵的自然资源。
2.水少沙多,含沙量高黄河是世界罕有的多沙河流,黄河多年平均输沙量为16亿吨,多年平均含沙量约35公斤/立方米,输沙量和含沙量是中国各大江河之首。
黄河的水量却不及长江的1/20,沙量却是长江的3倍。
在我国古籍中,常以“河水一石,其泥六斗”等语言描述黄河多泥沙的天性。
像黄河这样沙量大、水量少、含沙量高的河流,在世界大江大河中是罕见的。
与世界多泥沙河流孟加拉国的恒河和美国的科罗拉多河相比,黄河年输沙量为科罗拉多河的12倍,含沙量约为恒河的9倍。
黄河下游(山东段)主要生态环境地质问题及对策
黄河下游(山东段)主要生态环境地质问题及对策杨询昌石阳冯守涛王成明柴建林(山东省鲁北地质工程勘察院,德州 253015)摘要:本文在收集分析大量最新资料基础上,阐述了黄河下游(山东段)存在的水质污染、地下水资源衰竭、地面沉降、地裂缝、地面塌陷、砂土液化、土壤盐渍化及黄河堤防河道稳定性等主要生态环境地质问题,并提出了区内主要生态环境地质问题的防治对策,这对黄河下游(山东段)国土资源开发、防灾、黄河“治黄”与防洪减灾、地质生态环境保护及管理等,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环境地质问题、河道稳定性、对策、黄河、山东0 引言黄河下游是我省经济最发达地区,国内生产总产值超2000亿元。
由于自然和人类社会经济工程活动影响,区内水质污染、水资源衰竭、地面沉降、地裂缝及黄河堤防稳定性等环境地质问题日益向恶化方向发展,阻碍了该区经济可持续发展,并对我省人民生存环境构成潜在威胁。
因此,加强区内生态环境地质问题的认识与研究,并提出相应的防治对策,这对区内国土资源开发、改善生态与投资环境、防灾减灾等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1 黄河下游地质环境概述1.1 自然地理黄河自邙山桃花峪以下至入海口为下游,流经我省菏泽、聊城、德州、滨州、东营、济宁、泰安、济南、淄博等市(地),经我省8市25县(市、区),流域面积1.83×104km ,人口约500万人。
本次研究区位于山东省鲁西北平原,主要为黄河下游山东段引黄灌区(图1)。
该区属暖温带半湿润、半干旱气候区。
全年四季分明,年均气温12.3~14℃,年均降水量60O~700m ,50%以上集中在6~9三个月,多年平均蒸发量1000~1300mm,5、6月蒸发最为强烈。
黄河下游山东段河道全长628km,年平均来水量4.23×1010m3(高村站),年平均输砂量1.06×108t,平均含砂量25kg/m3[1]。
1.2 区域构造黄河下游山东段在大地构造单元上属华北板块(Ⅰ级),聊考断裂、齐广断裂将其划分为两个Ⅱ级构造单元。
高含沙水流游荡型河道滩槽冲淤演变特点及机理分析
高含沙水流游荡型河道滩槽冲淤演变特点及机理分析摘要:黄河下游游荡型河道河床逐年淤积抬升的众多影响因素中,高含沙洪水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根据概化模型试验结果和野外实测资料,分析了高含沙水流游荡型河道滩槽冲淤演变特点,特别提出窄深河槽一方面由高含沙水流自身塑造,另一方面游荡型河道中由高含沙水流塑造的窄深河槽又表现出相对的不稳定性。
关键词:游荡型河道高含沙水流河道演变1 黄河高含沙水流对游荡型河道演变的重要作用黄河下游游荡型河道河床的逐年淤积抬高和平面上主流的游荡多变是造成下游防洪威胁的重要原因之一,而其根源和问题的关键则是泥沙问题,在泥沙问题中,高含沙水流又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据资料统计分析[1],黄河三门峡站1950~1977年出现的11次高含沙量洪水,历时仅104天,来水量、来沙量分别只占同期总量的2.2%和15.5%,但造成的河道淤积量却达37.3亿吨,占同期淤积总量的57%,可见淤积在下游河床上的泥沙,大部分来自高含沙水流。
另外,这11次洪水不仅含沙量高,而且粒径粗,泥沙主要是来自中游黄土高原的粗泥沙来源区,粒径d>0.05mm的一般占全沙的40%以上;不仅淤积量大,而且淤积强度也大,平均每天淤积1880×104~6100×104t。
由于流量不大,这些粗沙主要淤积在河槽中,难以被水流挟带冲走,给治理造成很大困难。
过去的实践及研究成果均表明[2,3,4],漫滩高含沙水流常造成游荡型河道的槽冲滩淤和整个河段的严重淤积,其剧烈程度远大于一般挟沙水流,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漫滩高含沙水流所形成的主槽,往往并不稳定,有时伴随冲刷滩地发生滚河现象,一次滚河幅度可达数公里左右。
另外,根据资料分析,由于黄河中上游干流水库的兴建和蓄清排浑方式的运用,以及不合理的用水用沙,黄河来水来沙的发展趋势可能使高含沙水流出现的机会越来越多。
关于游荡型河道的演变规律和高含沙水流引起的冲淤演变特点,过去的研究成果很多,取得了显著进展,但由于问题的复杂性,有些问题仍应进一步探索,特别是滩槽冲淤的机理和窄深河槽的稳定性。
心得体会:黄河下游漫滩洪水的淤滩刷槽作用
心得体会:黄河下游漫滩洪水的淤滩刷槽作用多沙河流发生漫滩洪水时出现的滩地淤积、主槽冲刷或少淤现象,称为淤滩刷槽。
黄河是著名的多沙河流,下游河道断面形态为复式断面,尤其是受1855年铜瓦厢决口改道影响的东坝头以上河段断面形式更为复杂,可分为枯水槽、嫩滩、二滩、高滩四部分,枯水槽与嫩滩合称为主槽,淤滩刷槽的槽指的是主槽,滩指的是主槽以外的部分。
漫滩洪水的滩槽冲淤特性1957年汛后,花园口断面主槽是黄河下游输水输沙的主要通道,漫滩洪水期间,其过流能力一般可达全断面过流能力的70%,输沙能力可达全断面的90%。
若以花园口水文站洪峰流量大于平滩流量的洪水作为黄河下游漫滩洪水,则1950至1999年黄河下游共发生漫滩洪水51次,其中洪水漫滩系数(洪峰流量与平滩流量之比)大于1.5的大漫滩洪水17次,平均3年一次。
黄河下游大漫滩洪水的水沙特点:①洪峰流量大。
17次大漫滩洪水中,花园口水文站洪峰流量最大为22300立方米每秒(1958年7月),平均为10310立方米每秒。
②含沙量高。
黄河水沙年内分布不均,泥沙主要集中于汛期,汛期泥沙又集中于洪水期,因此黄河下游洪水期泥沙含量很高,许多大洪水就是高含沙洪水。
17次大漫滩洪水中,6次为每立方米含沙量大于200千克的高含沙漫滩洪水。
其中1977年8月大漫滩洪水,花园口水文站最大洪峰流量10800立方米每秒,最大含沙量达546千克每立方米。
③滩槽水沙交换剧烈。
涨水时,主流两侧滩地阻力大,主流区水面高于两侧水面,形成由主流区流向两侧滩地的环流,并把一部分泥沙由主槽搬运到滩地。
同时,因滩地上有串沟、汊河,水流漫滩后,主槽的泥沙通过串沟、汊河送至滩地。
另外,黄河下游河道平面形态为宽窄相间,当水流由窄河段进入宽河段时,一部分水流由主槽进入滩地,滩地水深小、流速缓,进入滩地的泥沙大量淤积;当水流从宽河段进入下一个窄河段时,来自滩地的较清水流与主槽的水流掺混,降低了进入下一河段的含沙量。
浅析河南黄河河道泥沙淤积
浅析河南黄河河道泥沙淤积作者:吴媛媛吴朝阳吴绘来源:《科技视界》2014年第19期【摘要】本文简要概括了河南黄河河道工程的建设历程,提出了河南黄河河道治理的难点是由泥沙淤积引出的悬河态势加重、河道宽浅散乱问题,分析了河南段泥沙淤积的成因,提出了新环境下加强河南河道行洪能力,有效解决河道泥沙淤积问题的可行举措是对主河槽进行清淤挖深。
【关键词】泥沙淤积;河道治理;黄河河南段1 河南黄河防洪工程发展概况河南黄河西起灵宝,东至台前,境内河道长711公里,流域面积3.62万平方公里,占黄河流域总面积的5.1%,占河南省总面积的21.7%。
截至2001年底,境内黄河堤防长638.6公里,河道工程长403.034公里,有河道工程257处,坝垛4704道。
1.1 堤防工程建设历程人民治黄以来,对大堤的低矮残缺薄弱堤段和险工堤段进行加固和修复,采取了修筑黏土斜墙及抽槽换土、前后戗工程、截渗墙、放淤固堤等一系列加固处理措施,进行了四次大规模的加高培厚大复堤建设。
1950年至1957年进行了第一次加高培厚复堤建设,完成土方3836.88万立方米。
1963年到1967年进行了第二次加高培厚复堤建设,完成土方808.5万立方米。
1973年开始了第三次加高培厚复堤建设,至1985年底,完成土方13833万立方米;1990年至1997年,濮阳市修堤26.7公里,完成土方396.38万立方米。
1998年“三江”大水后,开始第四次大规模复堤建设,至1999年培修堤防160.1公里,完成土方1613.29万立方米。
1.2 河道整治工程规划方向自1959年到2002年,河南黄河河道整治先后制定了9次规划方案:1959年方案整治流量6000立方米每秒,拟定整治河宽2.5公里;1964年方案整治流量6000~8000立方米每秒,拟定整治河宽1300米;1972年方案整治流量8500立方米每秒,拟定整治河宽1200米;1979~1992年间有四次方案,整治流量均为5000立方米每秒,拟定整治河宽均为1200米;1999年方案整治流量4000立方米每秒,拟定整治河宽600~1200米;2002年《黄河下游游荡性河道整治方案拟定项目任务书》整治流量3000立方米每秒,拟定整治河宽800米。
心得体会:黄河下游漫滩洪水的淤滩刷槽作用
心得体会:黄河下游漫滩洪水的淤滩刷槽作用多沙河流发生漫滩洪水时出现的滩地淤积、主槽冲刷或少淤现象,称为淤滩刷槽。
黄河是著名的多沙河流,下游河道断面形态为复式断面,尤其是受1855年铜瓦厢决口改道影响的东坝头以上河段断面形式更为复杂,可分为枯水槽、嫩滩、二滩、高滩四部分,枯水槽与嫩滩合称为主槽,淤滩刷槽的槽指的是主槽,滩指的是主槽以外的部分。
漫滩洪水的滩槽冲淤特性1957年汛后,花园口断面主槽是黄河下游输水输沙的主要通道,漫滩洪水期间,其过流能力一般可达全断面过流能力的70%,输沙能力可达全断面的90%。
若以花园口水文站洪峰流量大于平滩流量的洪水作为黄河下游漫滩洪水,则1950至1999年黄河下游共发生漫滩洪水51次,其中洪水漫滩系数(洪峰流量与平滩流量之比)大于1.5的大漫滩洪水17次,平均3年一次。
黄河下游大漫滩洪水的水沙特点:①洪峰流量大。
17次大漫滩洪水中,花园口水文站洪峰流量最大为22300立方米每秒(1958年7月),平均为10310立方米每秒。
②含沙量高。
黄河水沙年内分布不均,泥沙主要集中于汛期,汛期泥沙又集中于洪水期,因此黄河下游洪水期泥沙含量很高,许多大洪水就是高含沙洪水。
17次大漫滩洪水中,6次为每立方米含沙量大于200千克的高含沙漫滩洪水。
其中1977年8月大漫滩洪水,花园口水文站最大洪峰流量10800立方米每秒,最大含沙量达546千克每立方米。
③滩槽水沙交换剧烈。
涨水时,主流两侧滩地阻力大,主流区水面高于两侧水面,形成由主流区流向两侧滩地的环流,并把一部分泥沙由主槽搬运到滩地。
同时,因滩地上有串沟、汊河,水流漫滩后,主槽的泥沙通过串沟、汊河送至滩地。
另外,黄河下游河道平面形态为宽窄相间,当水流由窄河段进入宽河段时,一部分水流由主槽进入滩地,滩地水深小、流速缓,进入滩地的泥沙大量淤积;当水流从宽河段进入下一个窄河段时,来自滩地的较清水流与主槽的水流掺混,降低了进入下一河段的含沙量。
黄河下游河道淤积影响因素及对策探讨
黄河下游河道淤积影响因素及对策探讨摘要黄河是世界上最为复杂难治的河流,治黄之关键在治沙,黄河下游之所以成为举世闻名的地上悬河,进而形成“二级悬河”,其症结正在泥沙。
本文从黄河的水沙关系和边界条件入手,分析影响黄河下游河道淤积的内因和外因,探讨提出解决黄河下游河道淤积的基本对策。
关键词河道治理;黄河滩区;泥沙淤积1 黄河下游河道、淤积的基本情况黄河下游河道上宽下窄,比降上陡下缓,花园口至高村河段两岸堤距为5km~10km,最宽处达20多km,河道比降 2.65~1.72;高村至陶城铺堤距1.4km~8.5km,河道平均比降1.15;陶城铺至垦利宁海河段,堤距0.4km~5km,一般为1km~2km,河道平均比降1左右。
河道排洪能力上大下小,花园口、高村、孙口站的设防流量分别为22 000m3/s、20 000m3/s和17 500m3/s,而艾山以下仅为11 000m3/s。
根据黄委水科院《黄河下游断面法冲淤量分析与评估》,1952年~1999年黄河下游小浪底-渔洼间的淤积量56.34亿m3。
1965年以后河口段河道(渔洼至罗13或清7)的累计淤积量为5.92亿m3,若包括1952年~1964年在内,淤积量估计将超过8亿m3。
全下游总淤积量估计将达到64.3亿m3以上。
大断面测量成果显示,郑州花园口以下除局部高滩外,河道基本呈“二级悬河”形态,从滩唇到滩根普遍存在较大的断面横比降。
其中东坝头-陶城铺河段滩唇普遍高于大堤附近滩面2m以上,最严重的河段滩唇已高出堤根滩面4m多,滩地高出背河地面4m~6m;主槽过洪能力只有3 000m3/s左右,洪水一旦漫滩,偎堤水深为3m~5m,临背水头差一般为7m~11m。
2 影响淤积的原因分析近几年黄河下游部分堤段“二级悬河”发展很快,有研究者认为是由于1986年以后径流量减小,水流夹沙能力降低所致,也有研究者认为是受滩区生产堤影响的结果。
笔者认为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有水流自身的因素,也受边界条件的影响,还有两者共同作用的结果。
浅析河道淤积的原因及治理措施
浅析河道淤积的原因及治理措施【摘要】近年来,我国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特别是洪涝灾害给人民的生活和生活带来严重的影响,同时也直接威胁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河道具有排灌、泄洪、防涝及保护生态环境的功能,但近年来,很大一部分河道淤积的较为严重,严重影响了河道正常功能的发挥,所以加大对河道进行清淤的处理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河道;淤积;清淤;措施当前我国水利水电工程大量的建设,在对其运行维护管理工作中其河道淤积已是一个突出的问题。
当前由于城市引水和灌溉用水量的不断增加,导致上游来水量不断减少,废弃物不断增加,从而使河道不断的淤积,河床抬高,降低了河道原有的防洪、抗涝标准和蓄水能力的调整。
所以需要加强对河道现有工况的治理,采取各种有效的措施和手段,加强河道的水环境改善和生态环境修复,使河道更加通畅,满足河道通航及防洪的能力。
1 河道淤积的原因一条近年来,许多河道都出现严重的淤积情况,不能影响了河道的通航和泄洪能力,同时对河道的生态功能也起到一定的破坏作用。
发生河道淤积的原因有河流动力所导致的泥沙相互转换,也有人为破坏所带来的影响。
陆海间的泥沙相互转换是全球剥蚀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而许多河道由于常年没有进行疏导和维护,从而使其淤塞现象开始逐年上升。
同时许多河道的闸门常年处于关闭状态,从而使河道的水流自然流动性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削弱了河道的自净能力。
另外大量的强降雨,将地表中的土壤颗粒挟带到河流中,从而形成粘附力较强的淤泥,在不断的淤积下导致河道发生严重的堵塞,使其河道的正常功能受到较大的影响。
1.1 流砂使河底抬高河道中的泥沙即为沙性土壤,其具有易流性,所以在河道治理结束后,在河道无水的情况下,由于地下水渗出而导致挠动的沙开始流动,而当河道水位升高后,流沙也不会停止流动,从而卖到河道水位被抬高,而当河道水位发生急剧下降时,地下水渗出后,由于沙土含水量较大,不仅渗水快,流动性也快,从而导致河底被抬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黄河下游河道淤积特征浅析作者:彭建阳张和军来源:《中华建设科技》2013年第03期【摘要】黄河下游是一条多泥沙堆积性平原河流,以水少沙多为其特征,形成了世界上著明的地上悬河。
70年代以来,河床以淤积为其主要特征,尤其80年代以来,随着人类工程对河床流路的规范化,河床的淤积速率明显增大。
黄河下游河床淤积物中,上段较下段粗,深层比表层粗,河床比漫滩粗。
游荡性宽河段的泥沙淤积量较大,其次为过渡性河段,弯曲性窄河段淤积量较小。
黄河下游河道变化受地质地理、地质构造和人为作用等各种因素影响。
【关键词】黄河;河道淤积;地上悬河;河道变化1. 引言(1)黄河是我国第二大河,发源于青海省巴颜喀拉山北麓,向东流经九个省区,先后跨越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和黄河下游冲积平原三个地形地貌阶梯。
据地质地貌和河流水文特征,将黄河划分为上、中、下游三个部分。
上游自河源地至内蒙的托克托,河道长3472Km,落差3846m,比降1.11‰,流域面积38.6万Km2,占全流域的51.3%;中游自托克托至河南的桃花峪,河道长1206Km,落差890m,比降0.74‰,区间流域面积34.4万Km2,占全流域的45.7%;下游自桃花峪至山东垦利河口,长786Km,落差95m,比降0.12‰,区间流域面积2.3万Km2,占全流域面积的3%。
(2)黄河下游是一条多泥沙堆积性平原河流,在进入下游的近16亿吨泥沙中,约1/4输入深海,约1/2沉积于入海三角洲,其余约1/4堆积于下游河道内,使黄河下游河道逐渐淤积抬高,年均淤积厚度0.05~0.10m,临背差3~5m,部分河段最高达10m以上,是世界上著明的地上悬河。
2. 现黄河下游河道淤积特征(1)现黄河下游河道是1855年兰阳铜瓦厢决口,夺山东大清河由利津入海改道形成的。
1855年以来,黄河下游河道各河段淤积变化各有不同特点,铜瓦厢决口初期,东坝头以上河段溯源冲刷形成高滩深槽,以下则漫流淤积。
1875~1905年,东坝头河段陆续修筑堤防,沁河口至东坝头河段由溯源冲刷相应转变为溯源淤积或塌滩淤槽。
现阶段花园口以上河段老滩已不明显,以下河段还保存有老滩,但高差已逐渐减小,老滩滩面上的淤积物为1855年前堆积,其它则为近年堆积。
1935~1985年,受花园口改道后的溯源冲刷和三门峡水库运行影响,花园口以上河道冲淤基本平衡,以下河段则淤积明显。
现阶段小浪底水库已开始运行,花园口以上河段已具有一定的冲刷能力。
(2)黄河下游河床淤积物中,上段较下段粗,深层比表层粗,河床比漫滩粗。
黄河水携带的泥沙中,小于0.025mm的泥沙约占全部沙量的50%,主要在洪水漫滩时淤积在滩上(约占滩地淤积物的一半),淤积在主槽的很少(一般不到主槽淤积物的5%)。
大于0.025mm的泥沙占全部沙量的50%,但在下游河道的淤积量中却占70~80%;大于0.05mm较粗颗粒泥沙,仅占全部沙量的20%,但在淤积量中却占50%,在主槽淤积量中更多,占到80~90%;大于0.1mm的粗泥沙,几乎全部淤积在主槽内。
从测量断面中可看出,黄河主河槽在两岸大堤之间摆动频繁,形成多个粉细砂透镜体。
(3)据黄委会1935~1985年实测资料计算,黄河下游河道淤积总量80~90亿吨,其中沁河口——东坝头淤高约1m,平均淤积速率2cm/a;高村——陶城铺淤高2.5~3.5m,平均淤积速率5~7cm/a;陶城铺以下淤积厚度逐渐减小,一般2~0.5m,平均淤积速率4~1cm/a。
另据叶青超等研究,1954~1982年,花园口——东坝头段沉积厚度2.10m,平均沉积速率7.4cm/a;东坝头——艾山段沉积厚度2.86m,平均沉积速率10.2cm/a;艾山——利津段沉积厚度1.98m,平均沉积速率7.1cm/a;花园口——利津平均沉积速率8.2cm/a。
由此可看出,黄河河道在逐年淤积抬高,纵剖面的下凹度逐渐变小,淤积速率表现为中段大,两头小;河槽大,滩地小。
横剖面则再现为床滩差变小,东坝头——高村段已出现床高滩低的“二级悬河”的不利局面。
3. 河道冲淤特征与变化(1)河道淤积变化宏观上受控于不同的河流地貌子系统。
河床是水沙运移通道,也是大洪水的主要通道,人类工程对黄河水流动力作用的控制作用越来越强烈,控导工程在不断地限制和缩小河水游荡范围,规范河床边界,并保护河漫滩不受一般中常洪水的侵袭。
(2)漫滩只有在大洪水条件下才具有部分水沙输移功能。
花园口至高村宽河段同时具有滞洪和落淤功能,河流地貌断面的形态与输水输沙的能力有较大的关系,理想的断面是宽滩深槽,这样可增强防洪功能,提高河道的稳定性,但是近年来河流地貌断面的发展却不尽人意,随着河道整治程度的提高,已由1960年前的淤滩为主演变为1960年以后的淤槽为主,使河床淤积抬高。
3.1 河道冲淤量变化。
从近年来不同河段河道冲淤量统计表(表1)中可以看出,1986~1999年间各河段均处于淤积状态,属于游荡性宽河段的花园口——高村段淤积量较大,其次为高村——孙口的过渡性河段,弯曲性窄河段淤积量较小。
3.2 近期河道横、纵剖面变化。
3.2.1 河道淤积速率。
70年代以来,河床以淤积为其主要特征,尤其80年代以来,随着人类工程对河床流路的规范化,出现了河床的淤积速率明显增大(表2)。
沿河道纵向上,1975~2000年间,花园口——东坝头河段的河床淤积速率为4~4.32cm/a左右;东坝头——高村河段河床淤积速率增大,最大达23.9cm/a;高村以下河床淤积速率明显减小,如孙口断面仅为2.6cm/a。
3.2.2 滩、床高差的变化。
(1)从不同河段黄河横断面图和不同时期滩、床平均高差变化统计(表3)结果可以看出。
(2)花园口——东坝头河段:50年代以来,除60年代初三门峡水库蓄浑排清造成河床冲刷,滩床高差略有增大外,其它时期均处于淤积状态。
目前该河段河床与一级河漫滩高差已基本消失,局部地段出现了一级漫滩滩唇明显高于滩根的现象,同时由于一级漫滩的断续上水与淤积抬高,一级漫滩与二级漫滩的高差在不断缩小。
现状高差一般1~1.5m。
(3)东坝头——高村河段:该河段滩、床高差最小,80年代开始出现河床平均高度大于滩地平均高程,逐渐形成二级悬河,此后不断发展,滩、床高度倒挂的现象越来越严重。
1992年高村断面的河床平均高程较滩地高出0.52m,2000年马寨断面的河床平均高度较两岸滩地高出1.0m左右。
(4)高村——艾山河段:该河段河道淤积强度相对较弱,处于床、滩同时淤高状态,但床、滩高差也处于缩小趋势。
3.2.3 河床纵剖面特征。
不同河段的河床纵坡降分别为:花园口——东坝头0.20‰,东坝头——高村0.16‰,高村——孙口0.12‰,孙口——艾山0.13‰,即沿程坡降总体呈减小趋势。
随着时间的推移,河床持续抬高。
3.2.4 河床变化。
天然来水来沙条件下,桃花峪——高村段,河道平面形态状如藕枝,河道宽浅,河心沙洲多,水流散乱,主槽变化剧烈是其主要特征。
河道平面变化的一般规律:小水坐湾,改变流势,往往形成“一湾变,湾湾变”的连锁反应;坐湾刷尖,还将塌滩淤槽。
高村——陶城埠段,两岸工程控制程序较高,河床相对较稳定。
近年来,黄河下游兴建了大量的控导护滩工程,起到了控导主流,稳定河势,护滩保堤的作用,河床更加稳定。
根据不同时段河道带遥感解译结果:花园口——东坝头段主河槽由宽、浅、散、乱向窄稳发展,其原因主要是工程对主流的控制程度不断加强和径流量的相对减小与相对稳定;东坝头以下河段除东坝头——高村段略有摆动外,主槽相对稳定。
遥感成果显示,黄河下游自1986年以来,深水河槽及河床浅滩、边滩面积均有所减小(见表4)。
其河床的滚动可通过河床南北两侧漫滩面积的变化来反映(见表5)。
4. 河道变化的影响因素黄河下游河道变化受地质、地理、河流地貌、河床演变和人为作用等各种因素影响。
4.1 河道淤积抬高的必然结果。
黄河流域面积75万Km2,其中黄土高原面积58万Km2,处于干旱、半干旱气候区,在7、8、9月暴雨集中时段内,黄土侵蚀强烈,人类活动加速了侵蚀的发展,黄土高原大部分地区的侵蚀模数,平均每年达3700Kg/Km2,平均每年输沙量高达16.3亿吨,年平均含沙量达37.6Kg/m3。
进入下游平原后,河流比降渐减,流速降低,河床宽浅,泥沙大量淤积,平均每年有4亿多吨泥沙,而且多数又是大于0.05mm的粗泥沙,沉积在下游河道里,造成下游河床不断淤积抬高,形成高悬在平原上的“地上悬河”,河床越淤越高,行洪排沙能力下降,必然导致决口改道。
4.2 地质构造活动的影响。
(1)黄河下游古河道多北流或东流行河于北部裂谷沉降带,并且沉降幅度北部大南部小,因而符合河流特征,相对稳定,行河时间长。
南流多系人为改道,流经断块隆起区,为异向流,行河不顺,河势紊乱,河患不断,行河时间不长。
(2)当河流穿行活动断隆时,河道猝然收缩,河床窄狭,形成“门坎”或“瓶颈”,行洪排沙不畅,必然在上段强烈断陷区的宽河带滞洪淤积,河床迅速抬升。
(3)历史上下游黄河所发生的四次自然大改道,其决口部位均位于裂谷断隆带边缘;宿胥口决口位于内黄凸起南段西缘;魏郡和商胡埽决口位于内黄凸起段东缘;铜瓦厢决口位于荷泽凸起西南角边缘。
并且都发生在与北西西活动断裂的交汇带上,因北西西活动断裂为压剪性,水平错动强烈,不仅发生垂直变形,而且还有水平位移,从而更加危及河道稳定。
4.3 人为作用。
4.3.1 筑堤束河、固定流路加速悬河形成。
筑堤防洪、排水排沙入海是一直是人们的主要治河措施。
这固然解决了黄河一时自由泛滥的问题,但也使得泥沙局限于河道内堆积而加速形成地上悬河,人为增大了黄河决口泛滥的潜在危险。
4.3.2 以水代兵、促发河道变化。
历史上曾多次人为扒堤造成黄河决口。
如1938年6月国民政府为阻日西犯,扒开花园口大堤,使得黄河循贾鲁河入淮达9年之久。
4.3.3 综合施治、河水安澜五十载。
建国后,在逐渐形成的“上拦下排,两岸分滞”的治黄策略指导下,黄河中上游相继修建了一系列拦洪发电水利工程、下游也三次加高两岸大堤,兴修了大量的护滩、控导工程,基本归顺了中水河槽,使得黄河出现50年伏秋大汛安澜无恙的历史少见的小康局面。
5. 结语从黄河的形成、河道淤积特征可以看到,黄河河道的变化和流路在一定程度上受控于区域地质构造的格局和活动性,受控于地质地貌条件和河流水动力条件,也受控于人类活动,所以说黄河下游悬河稳定性受环境地质条件、河流动力地质作用、人类工程活动等多重因素制约。
随着社会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对黄河泥沙之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入,通过多学科、多技术手段的溶合,最终达到根治黄河,实现除害兴利之目标。
参考文献[1] 叶青超,黄河下游河流地貌.北京:科学出版社,1990.[2] 周景芍,1986~1995年黄河下游河势变化特点分析.人民黄河,1996(5).[3] 燕长海等,黄河下游(河南段)悬河稳定性评价.人民黄河,199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