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寡人之于国也》阅读练习及答案
《寡人之于国也》高考文言文阅读练习及答案(四)
阅读下在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教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苸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节选自《寡人之于国也》)
15.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的一项是
A. 斧斤以时入山林斤:斧子
B. 谨痒序之教痒序:古代的地方学校
C.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负戴:负担、背负
D. 王无罪岁无罪:没有罪过
16. 下列句子中“之”的意义和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 鸡豚狗彘之畜
B. 臣之壮也
C.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D. 不知日之入
17. 下列对选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孟子陈述了“民加多”的措施与统治者应持的态度,侧面阐释了“民本、仁政”思想。
B. 从“王道之始”到“王道之成”,说理逻辑明晰,层次递进,显示了孟子雄辩的艺术。
C. 选文通过“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的比喻,批评了统治者的错误认识。
D. 选文描绘了理想社会的图景:丰衣足食,安居乐业,普行教化,老有所安,幼有所教。【答案】15. D 16. A 17. D
中职《寡人之于国也》练习题(含答案)
八寡人之于国也
复习指导:
1.《孟子》是记载_____时期思想家______言行的书,由_____________编成。共七篇,与《论语》同属于_____体散文集。
2.孟子,名_____,字_______,战国邹人,先秦______思想的代表人物之一。同步练习:
一、基础知识
1.下列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
A.曳.兵(yè) 数罟
..(cù gǔ) 洿.池(wū)
B.鸡豚.(tún) 狗彘.(zhì) 庠.序(yǎng)
C.孝悌.(tì) 饿莩.(piáo) 供.养(gōng)
D.衣.帛(yī) 王.天下(wàng) 不可胜.用(shēng)
2.下列加点字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河内凶.(有战乱) B.邻国之民不加.(增加)少
C.填然鼓之.(代词,代“鼓”) D.弃甲曳.( 拖着)兵而走
3.下面加点字意义不同的一组是( )
A.涂有饿莩而不知发.春心莫共花争发.
B.弃甲曳兵.而走斩木为兵.
C.或.五十步而后止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D.是.亦走也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4.下列句中“于”作“比”讲的一项是( )
A.寡人之于国也 B.移其粟于河内
C.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D.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5.下列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B.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C.王无罪岁 D.谨庠序之教
6.对下列各句中“之”的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斯天下之民至焉②鸡豚狗彘之畜
③树之以桑④未之有也⑤邻国之民不加少
A.①②⑤ / ③ / ④ B.①③⑤ / ② / ④
C.①②④ / ③⑤ D.①②⑤ / ③④
《寡人之于国也》同步练习附答案
《寡人之于国也》同步练习附答案
一、基础达标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凶:收成不好,荒年
B.邻国之民不加.少加:更
C.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检:同“捡”,捡拾
D.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罪:归咎、归罪
【解析】选C。检:同“敛”,收敛,积蓄。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解析】选A。A.既,均为“已经”。B.则,连词,就;连词,表转折,却。
C.焉,语气词;代词,哪里,怎么。
D.而,连词表承接;表转折,却。
3.对下列各句中加点介词“于”的意义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
①寡人之于国也
②则移其民于河东
③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④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⑤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
A.②④相同
B.②③⑤相同
C.①⑤相同
D.①②③④⑤各不相同
【解析】选D。①为“对于”,②为“到”,③为“比”,④为“在”,⑤为“跟”。
二、课内阅读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4~7题。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寡人之于国也》练习(含答案)
《寡人之于国也》练习(含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13小题)
1.选出没有通假字的一项()
A.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B.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C.直不百步耳 D.弃甲曳兵而走
2.加点词活用情况与其他各项不同的一项是()
A.填然鼓之 B.树之以桑 C.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D.谨庠序之教
3.选出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与例句加点词的活用情况完全相同的一组()例:养生丧死无憾
A.然而不王者 B.王无罪岁
C.既泣之三日,乃誓疗之 D.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4.选出加点实词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
A.或百步而后止(或许)无如寡人之用心者(及,比得上)B.请以战喻(请您) 谷不可胜食也(尽,完)
C.申之以孝悌(兄弟友爱)之义涂有饿莩而不知发(打开官仓) D.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通“班”)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约束)5.选出加点的“以”字,意义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 )
A.请以战喻 B.以五十步笑百步 C.斧斤以时入山林 D.申之以孝悌之义
6.选出“之”字相同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 )
①寡人之于国也②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③树之以桑④申之以孝悌之义
⑤王道之始也⑥填然鼓之⑦无如寡人之用心者
⑧未之有也⑨察邻国之政⑩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A.①④⑥ B.②③⑦ C.③④⑧ D.⑤⑨⑩
7. 选出对下列各句中加点介词“于”字意义解说正确的一项( )
①寡人之于国也②则移其民于河东③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④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⑤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
A.②④相同
B. ②③⑤相同
C. ①⑤相同
D. ①②③④⑤各不相同
8.选出对下列句子中句式相同能归类在一起的一项()
《寡人之于国也》习题及答案
【河内凶】
古义:谷物收成不好,荒年
今义:常指人或运动暴躁,心肠狠
【邻国之民不加少】
古义:更,再,副词
今义:常指增加
【或百步而后止】
古义:有人,有时
今义:选择连词
【兵刃既接弃甲ຫໍສະໝຸດ Baidu兵而走】
今义:兵器
古义:战士,士兵;
【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古义:逃跑
今义:行
【谷不可胜食也】
古义:尽
今义:胜利
⑴申之以孝悌之义
⑵树之以桑
⑶则无望民之多于领国也
2、宾语前置句:
未之有也
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未有之也。
【省略句】
1、何也
省主语“此”。
2、弃甲曳兵而走
省主语“将士”。
《寡人之于国也》
练习一
1•下面各句中的通假字及其本字有误的一项(C)
A. 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无通毋)
2.下面句子中划线词的词义相同的一组是(D)
特殊句式
【判断句】
1、是亦走也 这也是逃跑。
2、非我也,岁也
这不是我的过错,这是年成不好。(否定判断肯定判断)
3、非我也,兵也
这不是我杀的,这是兵器杀的。(同上)
4、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这就是让百姓对生养死葬没什么不满
5、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寡人之于国也》练习(含答案)
《寡人之于国也》练习(含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13小题)
1.选出没有通假字的一项()
A.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B.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C.直不百步耳 D.弃甲曳兵而走
2.加点词活用情况与其他各项不同的一项是()
A.填然鼓之 B.树之以桑 C.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D.谨庠序之教
3.选出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与例句加点词的活用情况完全相同的一组()例:养生丧死无憾
A.然而不王者 B.王无罪岁
C.既泣之三日,乃誓疗之 D.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4.选出加点实词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
A.或百步而后止(或许)无如寡人之用心者(及,比得上)B.请以战喻(请您) 谷不可胜食也(尽,完)
C.申之以孝悌(兄弟友爱)之义涂有饿莩而不知发(打开官仓) D.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通“班”)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约束)5.选出加点的“以”字,意义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 )
A.请以战喻 B.以五十步笑百步 C.斧斤以时入山林 D.申之以孝悌之义
6.选出“之”字相同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 )
①寡人之于国也②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③树之以桑④申之以孝悌之义
⑤王道之始也⑥填然鼓之⑦无如寡人之用心者
⑧未之有也⑨察邻国之政⑩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A.①④⑥ B.②③⑦ C.③④⑧ D.⑤⑨⑩
7. 选出对下列各句中加点介词“于”字意义解说正确的一项( )
①寡人之于国也②则移其民于河东③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④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⑤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
A.②④相同
B. ②③⑤相同
C. ①⑤相同
D. ①②③④⑤各不相同
8.选出对下列句子中句式相同能归类在一起的一项()
寡人之于国也小练习及答案
《寡人之于国也》课后练习
班级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选出没有通假字的一项()
A.涂有饿莩而不知发B.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C.直不百步耳D.弃甲曳兵而走
2.选出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A.河内凶.,则移民于河东(年成坏,受灾) B.弃甲曳兵而走.(跑)
C.养生
..不王..丧死无憾(保养生命) D.然而
者(这样却)
3.加点词活用情况与其他各项不同的一项是( )
A.填然鼓.之B.树.之以桑C.五十者可以衣.帛
矣 D.谨.庠序之教
4.选出与“未之有也"句式相同的一项()
A.时不我待B.兵不血刃C.莫衷一
是D.自愧弗如
5.选出加点实词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
A.或.百步而后止(或许)无如.寡人之用心者(及,比得上)
B.请.以战喻(请您)谷不可胜.食也(尽,完)
C.申之以孝悌.(兄弟友爱)之义涂有饿莩而不知发.(打开官仓)
D.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通“班")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约束)
6.选出加点的“以"字,意义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 )
A.请以.战喻 B.以.五十步笑百步C.斧斤以.时入山林D.申之以.孝悌之义
7.选出“之”字相同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
①寡人之.于国也②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③树之.以桑④申之.以孝悌之义⑤王道之.始也
⑥填然鼓之.⑦无如寡人之.用心者⑧未之.有也⑨察邻国之.政⑩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A.②④⑥B.①⑦⑩ C.③⑥⑧D.④⑤⑨
8。选出对下列各句中加点介词“于”字意义解说正确的一项( )
①寡人之于国也②则移其民于河东③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寡人之于国也》练习题
寡人之于国也练习题及答案
一、双基夯实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数(cù)罟洿(kuā)池弃甲曳(yè)兵
B.孝悌(tì) 饿莩(fú) 养生丧(sānɡ)死
C.狗彘(zhì) 鸡豚(tún) 庠(xiánɡ)序之教
D.衣帛(bó) 畜(chù)养请以战喻(yù)
【答案】C(A.洿:wū;B.莩:piǎo,D.畜:xù)
2.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邻国之民不加少牺牲玉帛,弗敢加也
B.直不百步耳系向牛头充炭直
C.弃甲曳兵而走斩木为兵,揭竿为旗
D.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日出江花红胜火
【答案】C(A加:①更,②夸大;B直:①只,不过,②通“值”,价钱;C兵:兵器;D 胜:①尽,②超过,胜过。)
3.下列句子中不含实词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①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②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
③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④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⑤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
⑥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⑦斯天下之民至焉
⑧移其粟于河内
A.⑤⑦⑧B.①③⑤
C.③⑥⑧D.②④⑤
【答案】A(①鼓,名词动用;②王,称王;③树:种植;④衣,穿;⑥丧,埋葬。) 4.下列句子的句式与“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相同的一项是()
A.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B.夫晋,何厌之有
C.非其夫人之所织则不衣
D.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答案】B(都是宾语前置)
5.下列各项中都属于孟子的“仁政”措施的是()
①养生丧死无憾②不违农时③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④五亩之宅,树之以桑⑤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⑥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寡人之于国也》《劝学》《过秦论》《师说》阅读练习及答案
《寡人之于国也》、《劝学》、《过秦论》、《师说》
文言基础知识训练
一、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1.写出下列通假字的本字,并解释其义
《寡人之于国也》
(1)直.不百步耳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涂.有饿莩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劝学》
(5)以为轮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虽有.槁暴.,不复挺者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则知.明而行无过矣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君子生.非异也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过秦论》
(9)合从.缔交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而倔.起阡陌之中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寡人之于国也》阅读练习及答案
《寡人之于国也》阅读练习及答案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8~10小题。
寡人之于国也
XXX:“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①,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②少,寡人之民不加多,XXX?”
XXX对曰:“XXX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曰:“XXX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③,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④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XXX食人食而不知检,涂⑤有饿莩⑥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XXX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XXX,斯天下之民至焉。”
(选自《孟子•梁惠王上》,有删改。)
【注】①凶:谷物收成不好,指荒年。②加:更,再。③数(cù)罟(gǔ)不入洿(wū)池:密网不入深池。④庠序:古代的乡学。⑤涂:通“途”,道路。⑥莩:同“殍”,饿死的人。
8.对下列加点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谷不可胜食也胜:跨越B.勿夺其时夺:违反
C.然而不王者王:称XXX.XXX无罪岁罪:归咎
《寡人之于国也》阅读练习及答案(三)
《寡人之于国也》阅读练习及答案(三)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寡人之于国也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上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20. 以下加点的“数”,读音和意义相同的一项为哪一项
①数罟不入洿池②数口之家③范增数目项王
④不过数仞而下⑤识盈虚之有数
A. ①与②
B. ②与③
C. ④与⑤
D. ②与④
21. 以下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为哪一项
例句: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A.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B. 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C. 杳不知其所之也。
D. 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
《寡人之于国也》课后练习题
《寡人之于国也》课后练习题
《寡人之于国也》课后练习题
一、选择题。
1.下列加黑的字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河内凶(有战乱)
B.邻国之民不加(增加)少
C.填然鼓之(代词,代“鼓”)
D.弃甲曳(拖着)兵而走
2.下面的加黑的字意义不同的一组是()
A.涂有饿殍而不知发
春心莫共花争发
B.弃甲曳兵而走
斩木为兵
C.或五十步而后止
人固有一死,或轻于鸿毛,或重于泰山
D.是亦走也
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3.对下列各句中“之”的.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斯天下之民至焉②鸡豚狗彘之畜③树之以桑④未之有也⑤邻国之民不加少
A.①②⑤/ ③/ ④ B.①③⑤/ ②/ ④
C.①②④/ ③⑤ D.①②⑤/ ③④
4.下列各句中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句是()
A.请以战喻B.寡人之于国也
C.王无罪岁D.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
5.选出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A.尽心焉耳矣——总算尽了心啦
B.请以战喻——请让我用打仗来作说明
C.直不百步耳——只是没有(跑)百步罢了
D.斧斤以时入山林——斧头按时进入山林
二、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6.选出与“谷不可胜食也”的“也”用法相同的一项()
《寡人之于国也》教材课后练习题答案
《寡人之于国也》教材课后练习题答案
自考大学语文《寡人之于国也》教材课后练习题答案
1、概括本文所体现的孟子王道政治的主要内容。
(1)以民为本,统治者要养民、教民。
(2)反对暴政,提倡仁政:①大力发展经济,尤其是农业、林业、渔业。②注重文化、道德教育。
(3)反对兼并战争,提倡以仁政来统治天下。
2、文章是以什么为线索展开论述的?
答:本文紧紧围绕“民不加多”和如何使“民加多”边一线索展开论述。
3、本文抑扬兼施、循循善诱的说理方法表现在什么地方?
答:本文先批评梁惠王的治国方法不当,然后再提出实行王道的具体措施;先揭露统治者不顾人民死活的行径,然后再说只要君不怪罪年成不好就可以使“民至焉”:这都是先抑后扬的表现。在打消梁惠王矜傲情绪的同时,又能抓住他渴望民众拥戴的潜在心理进行诱导;在阐述实行王道的具体措施时,采取先易后难、步步推进的程序:这都是循循善诱的体现。
4、孟子用“五十步笑百步”的比喻来说明什么问题?
答:孟子用这个比喻主要是为了说明梁惠王虽然自以为对国家尽了心,实际上他跟其他的国君在本质上并没有什么两样,都是喜好战争,因而百姓也不会增多。
历年考题及解析
1、(2007.10,多选21)下列议论文,善于运用比喻说理的有
A.《寡人之于国也》
B.《秋水》
C.《五代史伶官传序》
D.《论毅力》
E.《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
答案为ABD。
[解析]《寡人之于国也》中,孟子善用比喻。如“以五十步笑百步”的比喻,来说明梁惠王的治国方法与邻国没有什么质的差别,收到了把抽象的道理说得非常形象、生动而:深刻的效果。《秋水》中,所用比喻往往连类而及,层见叠出,引人联想,发人思,从而将抽象的道理阐发得十分鲜明透彻。《五代史伶官传序》是一篇著名。的史论,以例举典型的历史事实阐明观点。《论毅力中,层递和比喻等修辞手法,的运用,不仅增强了说理的逻辑力量也使道理显得深入浅出。《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中,演说主要采用对比论证方法,主题突出,针对性强。
《寡人之于国也》课后练习题
《寡人之于国也》课后练习题
一、选择题。
1.下列加黑的字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河内凶(有战乱)
B.邻国之民不加(增加)少
C.填然鼓之(代词,代“鼓”)
D.弃甲曳(拖着)兵而走
2.下面的加黑的字意义不同的一组是()
A.涂有饿殍而不知发
春心莫共花争发
B.弃甲曳兵而走
斩木为兵
C.或五十步而后止
人固有一死,或轻于鸿毛,或重于泰山
D.是亦走也
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3.对下列各句中“之”的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斯天下之民至焉②鸡豚狗彘之畜③树之以桑④未之有也⑤邻国之民不加少
A.①②⑤/ ③/ ④ B.①③⑤/ ②/ ④
C.①②④/ ③⑤ D.①②⑤/ ③④
4.下列各句中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句是()
A.请以战喻B.寡人之于国也
C.王无罪岁D.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
5.选出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A.尽心焉耳矣——总算尽了心啦
B.请以战喻——请让我用打仗来作说明
C.直不百步耳——只是没有(跑)百步罢了
D.斧斤以时入山林——斧头按时进入山林
二、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6.选出与“谷不可胜食也”的“也”用法相同的一项()
寡人之于国也练习(含答案)
第8课寡人之于国也
精选练习
一、积累与运用
1.选出没有通假字的一项()
A.涂有饿莩而不知发B.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C.直不百步耳D.弃甲曳兵而走
2.选出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A.河内凶.,则移民于河东(年成坏,受灾)B.弃甲曳兵而走.(跑)
C.养生
..不王者(这样却)..丧死无憾(保养生命) D.然而
3.加点词活用情况与其他各项不同的一项是()
A.填然鼓.之 B.树.之以桑
C.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D.谨.庠序之教
4.选出与“未之有也”句式相同的一项()
A.时不我待B.兵不血刃
D.莫衷一是D.自愧弗如
5.选出加点实词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
A.或.百步而后止(或许)无如.寡人之用心者(及,比得上)B.请.以战喻(请您) 谷不可胜.食也(尽,完)
C.申之以孝悌.(兄弟友爱)之义涂有饿莩而不知发.(打开官仓) D.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通“班”)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约束)
6.选出加点的“以”字,意义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 )
A.请以.战喻 B.以.五十步笑百步
C.斧斤以.时入山林D.申之以.孝悌之义
7.选出“之”字相同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 )
①寡人之.于国也②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③树之.以桑
④申之.以孝悌之义⑤王道之.始也⑥填然鼓之.
⑦无如寡人之.用心者⑧未之.有也⑨察邻国之.政
⑩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A.②④⑥B.①⑦⑩C.③⑥⑧D.④⑤⑨
8.翻译句子
①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②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③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文言文阅读《孟子与梁惠王》练习及答案译文
二、古代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10. 对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义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寡人之于国也寡人:古代君主对自己的谦称
B. 邻国之民不加少加少:更减少
C. 王好战,请以战喻好战:喜欢打仗
D. 养生丧死无憾丧死:死亡,安葬
11. 下列句子中的“之”字意义和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邻国之.政②填然鼓之.③王道之.始也④树之.以桑⑤未之.有也⑥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⑦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8~10小题。
寡人之于国也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①,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
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②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
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曰:“王
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③,鱼鳖不可胜
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
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
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谨庠序④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⑤有饿莩⑥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
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选自《孟子•梁惠王上》,有删改。)【注】①凶:谷物收成不好,指荒年。②加:更,再。③数(cù)罟(gǔ)不入洿(wū)池:密网不入深池。④庠序:古代的乡学。⑤涂:通“途”,道路。⑥莩:同“殍”,饿死
的人。
8.对下列加点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谷不可胜食也胜:超过 B.勿夺其时夺:违背
C.然而不王者王:称王D.王无罪岁罪:归咎
9.为文中画波浪线的语句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A.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B.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C.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D.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10.依据文本,下列不属于孟子的思想与主张的一项是()
A.加强军备,使百姓高枕无忧。 B.让利于民,使百姓休养生息。
C.重视教化,使百姓通情达理。D.施行仁政,使百姓安居乐业。
11.将第三大题文言文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8.A(胜:尽,完。)
9.B(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10.A(文中无依据。)
11.共4分,“直”“不百步”“走”各1分,省略成分补全、语气正确、句意正确、句子通顺1分。
【答案示例】(梁惠王)说:“不行,只不过没有跑到一百步罢了,这也是逃跑啊。”
文言文参考译文:
梁惠王说:“我对于国家,尽了心啦。河内遇到饥荒,就把那里的老百姓迁移到河东去,把河东的粮食转移到河内;河东遇到饥荒也是这样做。了解一下邻国的政治,没有像我这样用心的。邻国的百姓不见减少,我的百姓不见增多,这是为什么呢?”
孟子回答说:“大王喜欢打仗,请允许我用战争来做比喻。咚咚地敲响战鼓,两军已经交战了,战败的扔掉盔甲拖着武器逃跑。有人逃了一百步然后停下来,有的人逃了五十步然后停下来。凭自己只跑了五十步而耻笑别人跑了一百步,那怎么样呢?”梁惠王说:“不行,只不过没有跑到一百步罢了,这也是逃跑啊。”孟子说:“大王如果认定的是这个道理,就不要指望自己的百姓比邻国多了。不耽误农业生产的季节,粮食就会吃不完。密网不下到池塘里,鱼鳖之类的水产就会吃不完。按一定的季节入山伐木,木材就会用不完。粮食和水产吃不完,木材用不完,这就使百姓对生养死葬没有什么不满了。百姓对生养死葬没有什么遗憾,这是王道的开端。“五亩大的住宅场地,种上桑树,五十岁的人就可以穿绸缎了;鸡、猪、狗的畜养,不要耽误它们的繁殖时机,七十岁的人就可以吃肉食了;百亩大的田地,不要耽误它的耕作时节,一家几口人就可以不受饥饿了;认真地兴办学校教育,把尊敬父母、敬爱兄长的道理反复讲给百姓听,须发花白的老人就不会背负或头顶重物在路上行走了。七十岁的人能够穿上绸缎、吃上肉食,百姓没有挨饿受冻的,如此这般却不能统一天下称王的还从未有过。“猪狗吃人所吃的食物,不知道制止;道路上有饿死的人,不知道开仓赈济。百姓死了,就说:‘这不是我的过错,是因为年岁不好。’这种说法与拿刀把人杀死后,说‘杀死人的不是我,是兵器’有什么不同?如果大王不归罪于年成,那么天下的百姓就会来归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