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体和溶解度计算
胶体的性质及应用知识点及练习题及其答案
胶体的性质和应用一、分散系相关概念1. 分散系:一种物质(或几种物质)以粒子形式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所形成的混合物,统称为分散系。
2. 分散质:分散系中分散成粒子的物质。
3. 分散剂:分散质分散在其中的物质。
4、分散系的分类:当分散剂是水或其他液体时,如果按照分散质粒子的大小来分类,可以把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
分散质粒子直径小于1nm 的分散系叫溶液,在1nm -100nm 之间的分散系称为胶体,而分散质粒子直径大于100nm 的分散系叫做浊液。
⎢⎢⎢⎢⎢⎢⎢⎢⎣⎡⎩⎨⎧→→⎩⎨⎧→→→→⎥⎦⎤乳浊液悬浊液浊液胶气溶胶;液溶胶;固溶粒子胶体:分子胶体胶体溶液分散系分散剂分散质 二、下面比较几种分散系的不同:分散系 溶 液 胶 体 浊 液分散质的直径 <1nm (粒子直径小于10-9m ) 1nm -100nm (粒子直径在10-9 ~ 10-7m ) >100nm (粒子直径大于10-7m ) 分散质粒子 单个小分子或离子 许多小分子集合体或高分子 巨大数目的分子集合体 实例溶液酒精、氯化钠等 淀粉胶体、氢氧化铁胶体等石灰乳、油水等 性质外观 均一、透明 均一、透明 不均一、不透明稳定性 稳定 较稳定 不稳定 能否透过滤纸 能 能 不能 能否透过半透膜能 不能 不能 鉴别无丁达尔效应有丁达尔效应静置分层注意:三种分散系的本质区别:分散质粒子的大小不同。
三、胶体1、胶体的定义:分散质粒子直径大小在10-9~10-7m 之间的分散系。
2、胶体的分类:①. 根据分散质微粒组成的状况分类:如:3)(OH Fe 胶体胶粒是由许多3)(OH Fe 等小分子聚集一起形成的微粒,其直径在1nm ~100nm 之间,这样的胶体叫粒子胶体。
又如:淀粉属高分子化合物,其单个分子的直径在1nm ~100nm 范围之内,这样的胶体叫分子胶体。
②. 根据分散剂的状态划分:如:烟、云、雾等的分散剂为气体,这样的胶体叫做气溶胶;AgI 溶胶、3)(OH Fe 溶胶、3)(OH Al 溶胶,其分散剂为水,分散剂为液体的胶体叫做液溶胶;有色玻璃、烟水晶均以固体为分散剂,这样的胶体叫做固溶胶。
第一章溶液和胶体
[学生练习]
1 .在100ml水中,溶解17.1g蔗糖(C12H22O11),溶液 的密度为1.0638g/ml,求蔗糖的物质的量浓度,质量
摩尔浓度。
• 解:(1)
V mB mA 17.1 100 110.1(m l)
1.0638
nB
mB
/
MB
17.1 342
0.05(m ol)
Δp= K bB
二、溶液的沸点升高
难挥发非电解质稀溶液的沸点升 高与溶液的质量摩尔浓度成正比, 而与溶质的本性无关。
Tb=Tb-Tb=KbmB
式中为mB质量摩尔浓度, Kb为溶 的沸点升高常数。应用上式可以测
定溶质的摩尔质量M。
几种溶剂的Tb和Kb
溶剂 名称
水 苯 四氯 丙酮 三氯 乙醚
化碳
解:(1)先计算溶液浓度 查知樟脑的Tf=452.8K, Kf=39.7 bB = (0.115 / M) /(1.36×10-3)
(2) 再计算结晶的摩尔质量 ∵△Tf = Kf·bB
(452.8-442.6)= 39.7×0.115/(M×1.36×10-3) 解之得:M = 329 g/mol
XB=nB/Ʃn XB组分B的摩尔分数,无量纲。
2.质量浓度
质量分数
溶质的质量mB与溶液的 体积V之比,称为质量浓
度,用符号ρB表示,其 表达式为
ρB=mB/V 单位可用g·L—1、mg·L—1、 g·mL—1、ug·L—1等。
溶液中某种组分B的质量占 溶液总质量的百分数,其表 达式为
ωB=WB/ƩW x100% XB组分B的质量分数,无量 纲。
c(B)
nB V
专题五 溶液和胶体
5、结晶相关知识 、 (1)结晶:从溶液中析出晶体的过程。 (2)结晶水:以分子形式结合在晶体中的水。如: Na2CO3·10H2O→Na2CO3 +10H2O, (3)结晶水合物:含有结晶水的化合物。 常见的结晶水合物: : Na2CO3·10H2O(纯碱) CuSO4 5H2O(胆矾) FeSO4·7H2O(绿矾) ZnSO4·7H2O(皓矾) MgCl2·KCl·6H2O(光卤石) KAl(SO4)2·12H2O CaSO4·2H2O(石膏) H2C2O4·2H2O(草酸)
(1)金属氧化物(如CuO、Fe2O3、Ag2O)、金属氢氧化物[
9、关于胶体的几点说明 、
(1)胶体的电荷是指胶体中胶体微粒带有的电荷,而不是胶体 带电荷,整个胶体是电中性。 (2)高分子胶体微粒大都不带电,如淀粉溶液。 (3)胶体制备的方程式时生成的不溶物不写“↓”符号。 (4)制备Fe(OH)3 胶体溶液是向沸水中滴加FeCl3饱和溶液。制 备AgI胶体是将8~10滴0.01mol/L的AgNO3溶液滴入10mL AgI 8 10 0.01mol/L AgNO 10mL 0.01mol/L 的KI溶液中. (5)电解质溶液聚沉作用大小一般是:离子的电荷数越多,离 子半径越小,聚沉能力越大. 阳离子的聚沉能力:Al3+>Fe3+ 阴离子的聚沉能力: [Fe(CN)6]4->[Fe(CN)6]3- 淀粉胶体微粒因不吸附离子而不带电荷,所以加入少量电解 质不凝聚,也无电泳现象。
溶解度曲线
例题4.有一种盐的溶解度曲线如 例题 右图,现有组成处于P点上的该 溶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此盐 不含结晶水)( ) A.加入10 g该盐,必变成饱和溶液 B.50 ℃时,若该盐溶液含A克溶质, 保持温度不变,加入A/4 g溶质,溶液必变成饱和溶液 C.50 ℃时,140 gP点溶液最少需蒸发掉20 g水才能形成饱和 溶液 D.该溶液冷却至0 ℃时,析出溶质10 g
胶体化学考点
胶体化学考点一、σ的定义:恒温恒压下,可逆地增加单位表面积,环境对体系所做的功,单位J〃m-2定义表面张力(σ):单位长度液体表面的收缩力,单位N〃m-1(或mN〃m-1)表面过剩:表面浓度与体相浓度之差接触角:在固、l、g三相交界处,作l-g界面的切线,由此切线经液体内部与液固界面所成的夹角二、L ap l ace方程:三种特殊情况下的表达式1、曲面为球面,则R1=R2=R,ΔP=2σR2、曲面为柱面,则R1=R,R2=≦,ΔP=σ/R3、气泡存在两个g-l界面,且R1=R2=RΔP=4σ/R三、沾湿、浸湿、铺展,润湿过程的热力学判据,接触角判据。
•热力学判据沾湿 - Wa=σg-l(1+cosθ)≥0 θ≤180°浸湿 A=σg-l cosθ≥0 θ≤90°铺展 S=σg-l(cosθ-1)≥0 θ≤0°•接触角判据:通常真截将θ作为润湿与否的依据,θ>90°时,称为不润湿;θ<90°时,称为润湿;θ≤0°时(或不存在)铺展。
四、吸附等温线的类型类型Ⅰ:单分子层吸附,远低于P时,即吸满单分子层,P上升, 不再增加类型Ⅱ:S型吸附等温线(常见),低压下为单分子层,压力增加,产生多分子层吸附,图中B是低压下曲线的拐点,通常认为吸满了单分子层,B也即计算比表面的依据,如-195℃下氮在铁催化剂上的吸附。
类型Ⅲ:较少见,一开始即为多分子层吸附。
类型Ⅱ、Ⅲ在P→P0时,曲线趋于纵轴平行线的渐近线,表明产生了吸附质的凝聚,如低温下(-137.7~-58℃)溴在硅胶上的吸附。
类型Ⅳ:低压下产生单分层吸附,压力增加,吸附剂的孔隙结构中产生毛细凝聚,急剧上升,毛细孔中装满吸附质后, 不再上升。
如常温下,苯在硅胶上的吸附。
类型Ⅴ:低压下即产生多分子层吸附,压力增加,毛细凝聚五、单分子层吸附理论假设(1)被吸附分子间无作用力,因而分子脱附不受周围分子的影响。
胶溶指数测定方法
胶溶指数测定方法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胶溶指数是一种常用的胶体化学指标,用于描述胶体溶液中胶体颗粒的稳定性。
胶溶指数的测定方法对于评价胶体系统的性能和研究其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介绍胶溶指数测定方法的相关内容。
一、原理胶溶指数是指在胶体溶液中存在着两种胶体颗粒——胶体A和胶体B时,胶体A的溶解度和对溶质的吸收能力。
胶溶指数的数值越大,说明胶体A的溶解度越高,对溶质的吸收能力越强,胶体系统的稳定性越好。
二、测定方法1.准备实验器材和试剂:包括恒温槽、分光光度计、烧杯、移液管等。
2.制备样品:取一定量的胶体A和胶体B,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得到胶体混合物。
3.将胶体混合物置于恒温槽中,控制温度并均匀搅拌。
4.将样品取出,使用分光光度计测定其吸光度。
5.根据测定结果计算胶溶指数,通常采用经验公式进行计算。
三、注意事项1.在测定过程中要控制好温度和搅拌速度,以确保实验的准确性。
2.样品的制备要注意比例和混合方式,以保证胶体混合物的均匀性。
3.测定结果要进行多次试验以验证准确性,并与标准值进行比较。
4.测定过程中要注意实验器材的清洁和消毒,防止外界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胶溶指数的测定方法虽然相对简单,但对实验条件和操作技巧要求较高,需要在实验过程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通过测定胶溶指数,可以评估胶体系统的稳定性和应用性能,为胶体化学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第二篇示例:胶溶指数是指橡胶在一定条件下被加热软化并溶解的特性。
它是橡胶材料的重要性能指标之一,也是评价橡胶耐热性和热老化性能的重要依据。
胶溶指数的测定方法是通过实验室测试而得到的,本文将介绍关于胶溶指数测定方法的相关知识。
一、胶溶指数的意义二、胶溶指数测定方法1. 实验仪器:(1)胶溶指数计:胶溶指数计是用于测定橡胶胶溶指数的专用仪器,由温控系统、试样夹具、载荷系统等组成。
(2)实验室天平:用于称取样品及标准黏度合成物的天平。
(3)热平板:用于放置试验样品,保持试验样品平稳。
高中化学01-4溶解度
(100 S ) g m( 溶液)
注意:结晶水合物,结晶水按溶剂计
4.固体溶解度与质量分数的关系
( 溶质)
S
m ( 100 %
m ( 溶质) m ( 溶剂 )
饱和溶液:
S 100 S
100 %
5. 溶解过程中的热效应
吸热过程:电离、扩散 放热过程:水合 总效应: ①明显放热:强酸、强碱的溶解 ②明显吸热:硝酸铵固体的溶解 ③热效应不明显:NaCl的溶解
如何用化学平衡原理解释上 述规律?
练习
氯化铵溶解度曲线如 右图。现有90℃时饱和 氯化铵溶液342 g,蒸 发掉100 g水,并降温 至40℃ ,将析出__g氯 化铵固体(不带结晶水 )。
16.右图是几种盐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40℃时,将35 gNaCl溶于100 g水中,降温至0℃, 有NaCl晶体析出 B.20℃时,KNO3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是31.6% C.60℃时,200 g水中溶解80 gCuSO4,溶液达到饱和 ,当降温至30℃,可析出30 g CuSO4晶体 D.30℃时,将35 gKNO3和35 gNaCl同时溶于100 g水 中,将溶液蒸发时,首先析出的是NaCl晶体
第一章 第四节
胶体、溶解度
• 胶体的性质 • 溶解度及其计算
1.分散系:胶体
• • • • • 丁达尔效应 布朗运动 电泳 渗析 聚沉
讨论练习
下列有关胶体性质的原理是什么? (1)工业制皂中的盐析 (2)江河入海口三角洲形成 (3)伤口上用氯化铁溶液止血 (4)土壤保肥 (5)工业高压电除尘 (6)卤水点豆腐 (7)清晨森林中“光柱” (8)血液透析
溶解度
1. 溶解度概念
高三化学胶体和溶液知识精讲
高三化学胶体和溶液【本讲主要内容】胶体和溶液【知识掌握】【知识点精析】一、分散系由一种物质(或几种物质)以粒子形式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的混合物,统称为分散系。
分散系中分散成粒子的物质叫做分散质;分散系中的另一种物质叫做分散剂。
注意:△粒子——可以是单个分子或离子,也可以是离子、分子的集合体△分散剂——可以是固态、液态、气态的物质△分散系是混合物二、胶体1、胶体的概念:分散质粒子直径在1nm~100nm之间的分散系。
胶体的本质特征:胶体粒子直径在1nm~100nm之间。
2、胶体的分类3、胶体的重要性质(1)丁达尔效应:光束通过胶体,形成光亮的“通路”的现象叫丁达尔效应。
丁达尔效应是胶体的性质特征,这是由于胶体粒子的大小正好可以发生光的散射。
常用于胶体的鉴别,区分胶体和真溶液。
(2)布朗运动:胶体粒子受分散剂分子撞击,形成不停的、无序的运动,叫做布朗运动。
布朗运动不是胶体独有的性质,并且需要在超显微镜下才可观察到,所以一般不用于胶体的鉴别。
(3)电泳现象:在外加电场作用下,胶体粒子在分散剂里向电极作定向移动的现象,叫做电泳。
产生电泳现象的原因是胶体粒子具有相对较大的表面积,能吸附某些离子而使其带有电荷引起的。
一般说来,金属氢氧化物、金属氧化物的胶体微粒吸附阳离子,带正电荷;非金属氧化物、金属硫化物的胶体微粒吸附阴离子,带负电荷。
注意:“胶粒”带电荷,而“胶体”呈电中性。
4、胶体的制取(1)物理法:研磨如制豆浆研墨直接分散如制蛋白胶体制NaCl(分散剂是酒精)胶体(2)水解法如制 F e(O H)3胶体(3)复分解法如制AgI胶体5、胶体的聚沉同种胶体粒子带同种电荷,同性相斥,胶体粒子之间不易聚集沉降。
加入某些物质,中和了胶体粒子所带的电荷,胶体粒子聚集长大,发生沉降,这个过程叫聚沉。
(1)加入电解质溶液:中和胶粒所带电荷,使之聚成大颗粒。
显然,胶粒带正电,所加电解质中阴离子所带负电荷越高,阴离子浓度越大,聚沉效果越明显;胶粒带负电,所加电解质中阳离子电荷愈高、离子浓度愈大,聚沉效果越明显。
溶液与胶体
4.转移
5.洗涤
6.定溶
7.摇匀
将配好的溶液倒入试剂瓶中,盖上瓶塞,贴
8.装瓶贴签 上标签。
实验所需仪器
托盘天平、药匙、烧杯、玻璃棒、 250ml容量瓶、、胶头滴管、、量筒
、
二、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配制:
步 骤 配制250mL 0.5mol•L-1的NaCl溶液
1.计算 2.称量 3.溶解 4.转移 5.洗涤 6.定溶 7.摇匀 8.装瓶贴签
溶液与胶体
第一节溶液的基本概念
• 知识目标
1、理解分散系的概念,了解分散系的 分类及其特点。 2、掌握溶液各种浓度的表示方法及有 关计算。
• 能力目标:
1、能熟练进行溶液各种浓度间的相互换 算。
• 实验目标:
1、能掌握溶液配制方法。 2、熟练掌握有关溶液配制操作。
清晨,当太阳升起时,你漫步在茂密的森林 里,会看到缕缕阳光穿过林木的枝叶铺洒在地 面上。你知道为什么会产生这美丽的景象吗?
实验再现
讨论
• 定容时俯视或仰视刻度线,对溶 液的浓度有何影响?
俯视
仰视
俯视或仰视刻度线对溶液浓度的影响
• 俯视刻度线,实际加水量未到刻度 线,使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增大;
• 仰视刻度线,实际加水量超过刻度 线,使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减小。
• 在配讨制论溶液中还有 哪些操作可能引起 溶液浓度的误差?
mA =——
1-W
=——
S
mB
W
(2)一定温度的饱和溶液中溶液与溶质的 质量关系
100g+s ——----
mA =——
1
=——
s
mB
W
练习
• 1.2molNaOH配成200mL溶液,其物质的量浓 度为____mol/L。
基本概念复习三――分散系
基本概念复习三――分散系[知识归纳]分散系是物质存在的一种重要形式,而且许多化学反应都是在溶液中进行的,是高考的热点之一。
内容主要涉及胶体的制备、性质、鉴别、提纯,溶解度及溶解度曲线的应用与计算。
物质的粒子分散于另一物质里所组成的体系叫分散系。
其中被分散的物质称做分散质,分散其他物质 的物质称做分散剂。
即:分散系=分散质十分散剂分散系包括:溶液、悬浊液、乳浊液和胶体。
一性匝:均"、稳定,透明旳成:塔懈、榕轉过崔的热效就(町用于区别物质〕一成分,溶质」溶剂分类:啊和落槪•不诲和落液[粮瀋淮.稀溶液一洛駅度殳固怵.气体X 濬解性©定性衷示);溶蒔度的计算-杭齡及计冀—浓度:溶质的质肚分數+物质的址浓度•其他—定义:分胶质(■胶粒)宜桂:IJ7m~107m (l nm-10Dnm )制备:井散法.水轉法.圮分幕法成分:胶鲨'分战捌■-捕制「樓析(■阳半透膜〕—「达尔现象{光学性质)布朗运以1(动力学性质)一电泳{电学性质)一聚沉〔热力学性质)一凝般:胶粹龊舉氐*胶坤的徴粒和分散刑凝在一起成为•种不流动的拣状物浊液•悬浊液(分散庫为固悴小颗粒)■I"I [分散质粒子L 乳渔槪冷散质为小液裔、半径〉lc--m一.溶液1、概念: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所形成的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
_分散质粒子半:i m 4分战系1鼻音嵋] -胶体(上面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晶体间的关系是一般转化关系,有例外情况)溶质:被溶解的物质(即分散质)溶剂: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即分散剂)说明:(1)溶液是分散系中的一种,其分散质通常是分子或离子,大小为10—9m以下(2)溶液的特点是:均一、稳定、多为透明。
2、常用的溶剂无机溶剂:HO,NH(液),HF(液)等。
23有机溶剂:CHOH,O(CH),丙酮,苯,CCl,氯仿(CHCl),CS,汽油等。
252524323、溶液的分类:①按状态分成固体“溶液”:例如合金液体“溶液”:例如水溶液气体“溶液”:例如空气②按饱和程度分类饱和溶液:一定温度下一定体积的溶液不能再溶解某溶质时叫做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
高考化学知识点溶液与胶体(基础)
高考总复习溶液和胶体【考纲要求】1.了解分散系的概念、分类2.了解胶体的概念、制备、性质、应用3.了解溶解度的概念及其影响,利用溶解度表或溶解度曲线获取相关物质溶解度信息4.理解溶液的组成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物质的量浓度等概念,并能进行相关计算【考点梳理】考点一:分散系及其分类1、分散系定义:把一种(或多种)物质分散在另一种(或多种)物质中所得到的体系,叫做分散系。
前者属于被分散的物质,称作分散质;后者起容纳分散质的作用,称作分散剂。
按照分散质或分散剂的状态。
要点诠释:分散系的分类【高清课堂:溶液和胶体】按照分散质或分散剂的聚集状态(气、固、液)来分,分散系可以有以下9种组合:2.溶液、胶体和浊液——三种分散系的比较不同的分散系,其外观、组成等不同,其根本原因是分散质粒子大小不同。
现将三种分要点诠释:当分散剂是水或其他液体时,按照分散质粒子的大小,可以把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
溶液中分散质粒子小于1nm,溶液中的分散质我们也称为溶质;浊液中的分散质粒子通常大于100nm;胶体中的胶体粒子大小在1nm~100nm之间。
因此,溶液和胶体的分散质都能通过滤纸,而悬浊液的分散质则不能通过滤纸。
这三类分散质中,溶液最稳定;浊液很不稳定,分散质在重力作用下会沉降下来;胶体在一定条件下能稳定存在,稳定性介于溶液和浊液之间,属于介稳体系。
考点二:胶体及其性质1、定义:分散质粒子大小在1nm~100nm之间的分散系称为胶体。
常见的胶体:Fe(OH)3胶体、淀粉溶胶、蛋白质溶液、肥皂水、有色玻璃、牛奶、豆浆、粥、江河之水、血液等。
2、胶体的分类:分散剂是液体——液溶胶。
如Al(OH)3胶体,蛋白质胶体(1)按分散剂的状态分分散剂是气体——气溶胶。
如雾、云、烟分散剂是固体——固溶胶。
如烟水晶、有色玻璃。
(2)按分散质的粒子分粒子胶体——胶粒是许多“分子”的集合体。
如Fe(OH)3胶体。
分子胶体——胶粒是高分子。
胶体的制备与性质 (全,可做教案)
胶体的制备与性质第一节 胶体的制备和净化胶粒:1—100 nm ,原则上可由原子、分子凝聚成胶体(凝聚法),也可由大块物质分散成胶体(分散法)。
一、胶体制备的一般条件1. 分散相在介质中的溶解度必须极小,浓度低OH H C S 52+——真溶液)溶胶(溶解度极小,滴入水中O H S 2/−−−→−低溶解度是形成溶胶的必要条件之一,同时还需要反应物的浓度很稀,生成的难溶物晶粒很小而又无长大条件时才能得到胶体。
若反应物浓度很大,细小的难溶物颗粒突然生成很多,易形成半固体状的凝胶。
2. 必须有稳定剂存在分散胶体体系中存在巨大的界面积,属热力学不稳定体系,胶体需要稳定剂作用才能稳定存在。
二、胶体的制备方法1. 分散法:机械分散、电分散、超声分散和胶溶法通过不同的能量或作用方式分散大块物体→胶粒胶溶法是某些新生成的沉淀中加入适量的电解质或置于某一温度下使胶体重新分散成溶胶。
如正电胶MMH (moled metal hydroxide )或MMLHC :mixed metal layered hydroxide compound在一定比例的AlCl 3·MgCl 2 混合溶液中,加入稀氨水,形成混合金属氢氧化物沉淀(半透明凝胶状),经多次洗涤后(目的在于控制其中的氯离子浓度),置该沉淀于80℃下恒温,凝胶逐渐形成带正电的溶胶。
MMH 用途很广——钻井液添加剂、聚沉剂、防沉剂等。
胶溶法:新形成的洗涤过的溶液沉淀加入少量33)(FeCl OH Fe →搅拌→沉淀转化为红棕色的3)(OH Fe 溶胶→机械粉碎——球磨机、振动磨、冲击式粉碎机、胶体磨、离心磨。
研磨过程中,增大增大,S A G S ,颗粒有聚集倾向(颗粒间有吸引力;颗粒增大,S G 减小)。
分散⇔聚集平衡,颗粒不再磨细。
要提高研磨效率,防聚可采取溶剂冲稀或加入稳定剂吸附表面——工业SAA ,油漆工业,研磨色料(SAA 保护)电分散:电弧使金属气化,分散于溶剂中,得到溶胶。
高考第一轮复习——胶体和溶液(学案含答案)
一. 教学内容:胶体和溶液二、教学目标1、了解分散系的概念及其分类依据,制备、重要性质、分离和应用。
2、了解溶液的涵义、组成,理解不饱和溶液、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度、结晶和结晶水合物等概念。
理解温度等条件对溶解度的影响,了解溶解度曲线的涵义。
3、掌握有关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度的计算及其与物质的量浓度的相互换算。
掌握一定质量分数溶液的配制方法及步骤。
三、教学重点、难点1、胶体的制备与性质2、溶液浓度的有关计算[教学过程]一、胶体:把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在另一种(或几种)物质中所得到的体系叫分散系,前者属于被分散的物质,称作分散质;后者起容纳分散质的作用,称作分散剂。
当分散剂是水或其他液体时,如果按照分散质粒子的大小来分类,可以把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
分散质粒子直径小于1nm的分散系叫溶液,在1nm-100nm之间的分散系称为胶体,而分散质粒子直径大于100nm的分散系叫做浊液。
说明:(1)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分散质粒子直径在1nm-100nm之间;(2)胶体可通过滤纸而不能透过半透膜,证明滤纸上的小孔大于半透膜上的小孔,因此,可用过滤法分离胶体和浊液,用渗析法分离胶体和溶液。
(3)丁达尔效应是用来鉴别胶体和溶液的最有效、最简单的方法。
(4)胶体具有介稳性的原因是由于同种胶粒吸附相同的离子,带有同种电荷,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因此胶粒之间不能相互聚集在一起形成颗粒较大的粒子沉降下来。
但整个胶体是呈电中性的,不显电性。
(5)一般说来,金属氢氧化物、金属氧化物的胶粒吸附阳离子带部分正电荷,非金属氧化物、金属硫化物等胶粒吸附阴离子带部分负电荷,同种胶粒吸附相同的离子带同种电荷。
(6)胶体聚沉的原因是由于破坏了胶粒所带电荷之间的相互排斥,从而使胶粒之间可以相互聚集在一起形成颗粒较大的粒子沉降,加入电解质和带相反电荷的胶体,都可以破坏胶体内部的电荷平衡,使胶体聚沉,同时加热、加入酸碱等也可以使胶体聚沉。
高考化学 溶液和胶体 溶液和胶体解析
基本概念三――溶液和胶体 5. 溶液和胶体[考点扫描]1.溶液、悬浊液、乳浊液的涵义。
2.溶液的组成,溶液的形成过程,溶质溶解时的吸热和放热现象。
3. 溶解度的概念,温度对溶解度的影响及溶解度曲线。
4. 溶解度与溶液里溶质质量分数的换算。
5. 胶体的概念及其重要性质和应用。
[知识指津]1.三种分散系的区别2.溶液[范例点击]例1.氯化铁溶液与氢氧化铁胶体具有的共同性质是()A.分散质颗粒直径都在1nm一100nm之间B.能透过半透膜C.加热蒸干、灼烧后都有氧化铁生成D.呈红褐色解析:胶体粒子直径在1—100nm之间,溶液的分散质粒子直径小于1nm;半透膜只能使溶液中分子或离子透过而不能使胶粒透过,以此用渗析法分离胶体与溶液;黄色的氯化铁溶液加热蒸干过程中促进了氯化铁的水解,产生氢氧化铁,灼烧后转化为氧化铁;而红褐色氢氧化铁胶体在加热蒸干过程中先凝聚成氢氧化铁沉淀,灼烧后也转化为氧化铁。
故选C。
答案:C例2.下图是几种盐的溶解度曲线。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40℃时,将35克食盐溶于100克水中,降温至0℃时,可析出氯化钠晶体B.20℃时,硝酸钾饱和溶液的质量百分比浓度是31.6%C.60℃时,200克水中溶解80克硫酸铜达饱和。
当降温至30℃时,可析出30克硫酸铜晶体D.30℃时,将35克硝酸钾和35克食盐同时溶于100克水中,蒸发时,先析出的是氯化钠解析:A中40℃时食盐的溶解度曲线的点所示的是大于35g/100g水;0℃时也是如此。
由此可知40℃时,制成的仅是不饱和的氯化钠水溶液。
降温至0℃时,仍未超过35.7g,不能析出晶体。
B中20℃硝酸钾的溶解度查曲线可知是31.6g,其质量分数必然小于此值。
所以B选项不正确。
C中析出的应为CuSO4·5H2O,得不到无水硫酸铜。
所以此题选D。
答案:D例3.将某温度下的KNO3溶液200g蒸发掉10g水,恢复到原温度,或向其中加入10g KNO3固体,均可使溶液达到饱和。
专题二溶液 胶体和分散系
专题二溶液、胶体和分散系[学习要求]1.认识物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的关系。
了解化学反应的本质及变化过程中所遵循的原理和规律。
2.掌握根据物质的组成对物质分类的方法,理解几种常见的不同类型物质的相互联系和转化关系。
3.了解胶体是常见的分散系,了解胶体与溶液的简单鉴别方法和胶体的重要应用。
〔胶体的渗析、凝聚、布朗运动和电泳等性质不作要求〕。
4.理解溶解度、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
[学习重点]胶体的概念和有关性质[学习难点]理解溶解度、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学法指导]要求大家能够从分散质粒子直径的大小来分析各种不同分散系.熟练掌握溶液中的一些基本计算,尤其不同物理量之间的换算.了解胶体的概念及其重要性质,并学会分析胶体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知识梳理]一、分散系概念以及三种分散系比较1.分散系:分散系包括:二、胶体1.定义:2.胶体的分类:按分散质的组成分为:粒子胶体:如分子胶体:如按分散剂的状态分成:液溶胶:如固溶胶:气溶胶:3.胶体的制备:利用水解反应制备Fe〔OH〕3胶体反应方程式:4.胶体的性质和应用丁达尔现象①定义:②解释:③应用:例1、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A.产生布朗运动 B.产生丁达尔现象C.胶体微粒不能穿透半透膜D.分散质直径在10-7~10-9m之间例2、.不存在丁达尔现象的分散系是()A.纯水 B. 蔗糖溶液C.淀粉溶液D.蛋白质溶液三、溶液1.概念:说明:〔1〕溶液是分散系中的一种,其分散质被分散成分子或离子,大小为1 nm以下。
〔2〕溶液的特点是:均一、稳定、多为透明。
〔3〕常用的溶剂:无机溶剂:H2O,NH3(液),HF(液)等。
有机溶剂:C2H5OH,C2H5OC2H5,丙酮,苯,CCl4,氯仿(CHCl3),CS2,汽油等。
2.溶液的分类:〔1〕按状态分〔2〕按饱和程度分3.溶解度固体溶解度〔S〕:气体的溶解度:〔1〕温度对固体物质溶解度的影响:例3:40℃时等质量的两份饱和石灰水,一份冷却至10℃,另一份加少量CaO并保持温度仍为40℃。
9下化学溶解计算公式
9下化学溶解计算公式在化学实验中,溶解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过程。
溶解是指将固体溶质溶解于液体溶剂中的过程,形成溶液。
在化学实验中,我们经常需要计算溶解的一些参数,比如溶解度、溶解度积等。
本文将介绍9下化学溶解计算公式,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化学溶解计算。
1. 溶解度的计算公式。
溶解度是指在一定温度下,单位溶剂中最多能溶解的溶质的量。
溶解度通常用g/L或mol/L来表示。
溶解度的计算公式为:溶解度 = 溶质的质量 / 溶剂的体积。
例如,如果我们有100g的NaCl溶解在500mL的水中,那么NaCl的溶解度为:溶解度 = 100g / 0.5L = 200g/L。
2. 溶解度积的计算公式。
溶解度积是指在一定温度下,溶质在溶剂中达到饱和溶解时,溶质的浓度。
溶解度积通常用mol/L来表示。
溶解度积的计算公式为:溶解度积 = [溶质离子1]的浓度× [溶质离子2]的浓度。
例如,对于BaSO4的溶解度积,根据其溶解平衡方程BaSO4(s) ⇌ Ba2+(aq) + SO42-(aq),可以得到溶解度积的表达式为:溶解度积 = [Ba2+] × [SO42-]3. 离子积的计算公式。
离子积是指在一定温度下,溶质在溶剂中达到饱和溶解时,溶质离子的浓度的乘积。
离子积通常用mol2/L2来表示。
离子积的计算公式为:离子积 = [溶质离子1]的浓度× [溶质离子2]的浓度。
与溶解度积的计算公式相同。
4. 溶解度积常数的计算公式。
溶解度积常数是指在一定温度下,溶质在溶剂中达到饱和溶解时,溶解度积的数值。
溶解度积常数通常用Ksp来表示。
溶解度积常数的计算公式为:Ksp = [溶质离子1]的浓度× [溶质离子2]的浓度。
与溶解度积的计算公式相同。
5. 溶解度积常数与溶解度的关系。
溶解度积常数与溶解度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
在一定温度下,溶质的溶解度与其溶解度积常数之间存在以下关系:如果溶质的溶解度大于其溶解度积常数,那么会发生过饱和现象,即会有溶质析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碱的分类
强碱: NaOH、KOH、Ca(OH) 2、Ba(OH)2
按强弱
弱碱:NH3· 2O 、Cu(OH)2、Mg(OH)2、 H
Fe(OH) 3、 Zn(OH)2
碱
按溶解性
可溶性碱:
KOH NaOH Ba(OH)2 NH3.H2O
难溶性碱:
Cu(OH)2 Fe(OH)3 Mg(OH)2 Zn(OH)2
10、将某温度下的KNO3溶液200g蒸发掉10g水, 恢复到原温度,或向其中加入10gKNO3固体, 均可使溶液达到饱和,试计算: (1)该温度下KNO3的溶解度 (2)原未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KNO3 入10g水就 溶液 加10gKNO 固体 3 200g 饱和溶液210g 形成饱和溶
液
蒸发掉10g水 饱和溶液190g 即相当于 10gKNO3加
一、物质的组成和构成
二、物质的分类
分类角度多样 交叉分 类法 特点:物 质类别间 有相交叉 的部分
特点:同 层次中各 类别间相 互独立
树状分 类法
分类标准唯一
常见物质分类方法 金属单质 非金属单质 单质 稀有气体 氧化物 酸 化合物 碱 盐
纯净物
物质
混合物
单质的分类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
1、右图是几种盐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40℃时,将35克食盐溶于 100克水中,降温至0℃时, 可析出氯化钠晶体 (B)20℃时,硝酸钾饱和 溶液的质量百分比浓度 是31.6% (C)60℃时,200克水中 溶解80克硫酸铜达 饱和.当降温至30℃ 时,可析出30克 硫酸铜晶体 (D)30℃时,将35克硝酸钾 和35克食盐同时溶于100克水中,蒸发时,先析出的是氯化钠。
C、26.5%
∵ 3.5: (3.5+6.5) > 26.5:100
∴加3.5g氯化钠未全溶,而温度不变,故选C
7、在一定温度下,向足量的饱和Na2CO3溶液中 加入1.06 g无水Na2CO3,搅拌后静置,最终所 得晶体的质量( ) D A、等于1.06 g B、大于1.06 g ,小于2.86g C、等于2.86g D、大于2.86g 解析:无水盐加入到该盐的饱和溶液中,会有结 晶水合物析出。在析出含结晶水的盐时,又带出 了水,还会有晶体析出,向足量的饱和Na2CO3溶 液中加入1.06 g无水Na2CO3,会析出2.86g Na2CO3· 2O,并使饱和溶液中的水减少,所以 10H 最终所得晶体的质量应大于2.86g
(其它氧化物) CO、H2O
酸的分类
强酸、弱酸 按酸性强弱:
含氧酸H2SO4、HNO3、H3PO4(磷酸)
按是否含氧 元素:
H2CO3
酸
按含氢原子 数目:
无氧酸HCl、H2S(氢硫酸) 一元酸HCl、 HNO3 二元酸H2SO4 、H2CO3、 H2S
三元酸H3PO4 …… 挥发性酸、难挥发性酸 按挥发性: ……
5、某温度时,化合物A的饱和溶液mg中含有 溶质ag,化合物B的饱和溶液mg中含有溶质bg, 则在此温度时,A、B两化合物的溶解度之比为 ( ) D A、a/b B、 (am-b)/(bm-a)
C、a(m-a)/b(m-b)
D、a(m-b)/b(m-a)
6、某温度下,100g饱和氯化钠溶液中含有氯化 钠26.5g。若向此溶液中加3.5g氯化钠和6.5g 水,则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 ) A、30% 26.5+3.5 B、 ×100% 100+6.5 26.5+3.5 D、 ×100% 100+6.5+3.5
3、已知某盐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如下表)
T/℃ 0 10 20 30 40
S(g/100g水) 11.5
11.51
19.4
24.4 37.6
若把质量分数为22%的该盐溶液由60 ℃逐渐冷却, 则开始析出晶体的温度应在( D ) A、0℃~10℃ B、10℃~20℃ C、20℃~ 30℃ D、30℃~40℃ 解析: 设质量分数为22%的该盐在某温度下达饱和,其 溶解度为S,则 S=(22/78) ×100= 28.2(g)
实例 空气 云、雾 烟 泡沫 牛奶、酒精 糖水 泡沫塑料
珍珠 有色玻璃、合金
溶液 微粒直径 微粒组成 特点 能否通过 滤纸 光照 能否通过 半透膜 实例 <1n m 分子或离子
胶体
浊液 >100n m
1~100n m
分子的集合体 或高分子
均一、稳定、 均一、稳定、 透明 透明
小液滴或固体 小颗粒 不均一、不稳定、 不透明 不能
A ①③
①④ B
C
②③ D ③④
2、溶解度 (1)固体的溶解度: 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g溶剂中达到饱 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 剂里的溶解度 S=m质/m剂×100克 (2)气体的溶解度: 气/V水 =V 气体的溶解度是指某气体在压强为101kPa,一定温 度时溶解在一体积水中达到饱和状态时的气体体 积 (3)外界条件影响固体、气体的溶解度?
故有 m 100 160n/250
=
100﹢90n/250
9、已知t℃时,某物质的不饱和溶液ag中含溶质 mg,若该溶液蒸发bg水并恢复到t℃时,析出溶 质m1g,若原溶液蒸发cg水并恢复到t℃时,则 析出溶质m2g,用S表示该物质在t℃时的溶解度, 下式中正确的是( ) A、S=100m/(a﹣m) B、S=100m2/c C、S=100(m1-m2)/(b-c) D、S=100(m-m1)/(a-b) 解析:
8、某温度下,在100g水中加入mgCuSO4或加入 ngCuSO4· 2O,均可使溶液恰好达到饱和, 5H B 则m与n的关系符合( ) B、m=1600n/(2500+9n) A、m=160n/250 C、m=1600n/(2500+16n) D、m=1600n/(2500+25n)
解析:∵同温,∴质剂比相同
-b
不饱和 溶液ag -c
饱和溶液 +溶质m1g b-c m1-m2 饱和溶液 +溶质m2g
S
100
=
m1-m2
b-c
理解二:
已知某饱和溶液蒸发ag水,析出bg溶质后恢 复到原温度,则有S/100=b/a成立 现为不饱和溶液,两次蒸发都有溶质析出即 都变为饱和,设第一次蒸发的水多,则析出溶质 也一样多。把第一次蒸发分为两步,即先完成第 二步,这时蒸发了cg水,析出m2g溶质,溶液一定为 饱和。在此基础上多蒸发了(b-c)g水,多析出溶 质为(m1-m2)g,所以有S/100 = (m1-m2)/ (b-c)
1mL
5-10mL
带负电
生活中的胶体知识:
1、明矾的净水、豆腐的形成、止血剂、三角洲的形成、墨水混用——胶体聚沉 2、静电除尘——电泳原理 3、血液透析——渗析原理
13、(上海2000)用特殊方法把固体物质加工到 纳米级(1-100nm,1nm=10-9m)的超细粉末粒子, 然后制得纳米材料。下列分散系中的分散质的微粒 直径和这种粒子具有相同数量级的是 A.溶液 B.悬浊液 C. 胶体 D.乳浊液
3、 溶 解 度 曲 线
溶解度曲线变化规律 1.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湿度升高而增大, 曲线为"陡升型",如硝酸钾。 2.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湿度的影响很小,曲 线为“缓升型”,如氯化钠。 3.极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湿度的升高而减小, 曲线为“下降型”,如氢氧化钙。 4.气体物质的溶解度均随湿度的升高而减小(纵 坐标表示体积),曲线也为“下降型”,如氧气。 溶解度曲线的应用 1.查找指定温度时物质的溶解度,并根据溶解度 判断溶解性。 2.比较相同湿度时(或一定湿度范围内)不同物 质溶解度的大小。 3.比较和确定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的程度, 并据此确定物质结晶或混合物分离提纯的方法。 4.确定溶液的状态(饱和与不饱和)
……
பைடு நூலகம்
二、分散系及其分类
分散系:把一种(或多种)物质分散在另一种 (或多种)物质中所得到的体系。
分散质: 被分散的物质 分散剂: 起容纳分散质作用的物质
分散系的分类:
气 气
液
液
固
固
按分散质和分散剂的聚集状态分(9种类型)
分散质 气 液 固 气 液 固 气 液 固
分散剂 气 气 气 液 液 液 固 固 固
14.(上海2001)氯化铁溶液与氢氧化铁胶体具 有的共同性质是 A、 分散质颗粒直径都在l~100nm之间 B 、能透过半透膜 C 、加热蒸干、灼烧后都有氧化铁生成 D 、呈红褐色
胶体相关高考题2
15、(广东2000)下列关于胶体的叙述不正确 的是 A.布朗运动是胶体微粒特有的运动方式, 可以据此把胶体和溶液、悬浊液区别开来 B.光线透过胶体时,胶体发生丁达尔现象 C.用渗析的方法净化胶体时,使用的半透 膜只能让较小的分子、离子通过 D.胶体微粒具有较大的表面积,能吸附阳 离子或阴离子,故在电场作用下会产生电泳 现象
4、将60℃的硫酸铜饱和溶液100g,冷却到2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A、溶液质量不变 B、溶剂质量发生变化 C、溶液为饱和溶液,浓度不变 D、有晶体析出,溶剂质量不变
解析:
将100g 60℃的CuSO4饱和溶液冷却至20℃时 要析出CuSO4· 2O晶体,这个过程中溶液质量 5H 减少;20℃的饱和溶液的浓度因为溶解度不同而 比60℃的小;有晶体析出,同时带出水,溶剂质 量减少。
按分散剂
液溶胶 气溶胶 固溶胶 粒子胶体 如 Fe(OH)3胶体 烟、云、雾 有色玻璃 AgI胶体 如
按分散质
分子胶体
淀粉胶体
2、胶体的重要性质
-主要决定于胶体胶粒的直径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