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够月亮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月亮》含反思精选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月亮》含反思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语言领域教材《月亮》。
详细内容包括:第一章《月亮的秘密》,讲解月亮的形态、变化及其与人们生活的关系;第二章《月亮的故事》,通过讲述有关月亮的传说和故事,培养幼儿对月亮的喜爱和想象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月亮的基本知识,认识月亮的形态和变化规律。
2. 培养幼儿对月亮的兴趣和热爱,激发幼儿的想象力。
3. 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倾听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月亮的变化规律及其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重点:月亮的基本知识、月亮的故事及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月亮挂图、月亮变化图、故事卡片。
学具:画纸、水彩笔、剪刀、胶棒。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谜语“天上一轮月,地下万人望,圆时像玉盘,弯时像眉毛”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月亮。
2. 讲解月亮的基本知识:展示月亮挂图,讲解月亮的形态、变化规律,引导幼儿观察月亮的变化。
3. 讲述月亮的故事:播放故事卡片,讲述《嫦娥奔月》的故事,引导幼儿发挥想象力。
4. 实践活动:组织幼儿进行“月亮的变化”绘画活动,让幼儿在绘画过程中感受月亮的变化。
5. 例题讲解:通过PPT展示例题,引导幼儿观察月亮的形态,说出月亮的变化。
6. 随堂练习:让幼儿在画纸上用水彩笔描绘出月亮的不同形态,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六、板书设计板书分为两部分:月亮的基本知识和月亮的故事。
1. 月亮的形态、变化规律。
2. 《嫦娥奔月》故事简述。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月亮的变化,与家人分享所学到的月亮知识。
答案:月亮的形态有圆月、弯月、半圆月等,月亮的变化规律为新月、上弦月、满月、下弦月。
2. 作业题目:画一幅月亮的变化图。
答案:幼儿需画出月亮的不同形态,如圆月、弯月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和实践活动,让幼儿对月亮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2. 拓展延伸:鼓励幼儿在课后观察月亮的变化,了解月亮与人们生活的关系,培养幼儿的探索精神。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月亮》含反思实用精选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月亮》含反思实用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语言领域教材第四章《自然与文化》中的《月亮》。
详细内容包括:月亮的基本知识、月亮的形状变化、月亮与人们生活的关系以及相关的儿歌、故事和诗歌。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月亮的基本知识,知道月亮的形状变化规律。
2. 培养幼儿对自然现象的观察、描述和表达能力。
3. 培养幼儿对传统文化的兴趣,激发幼儿对诗歌、故事的欣赏和创作欲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月亮形状变化规律的理解。
重点:月亮基本知识的掌握,观察、描述和表达能力的培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月亮卡片、故事书、儿歌CD、白板、白板笔。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出示月亮卡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月亮的形状。
讨论月亮在天空中的位置和出现时间。
2. 例题讲解(10分钟)(1)教师通过故事《月亮姑娘》讲解月亮的形状变化规律。
(2)出示儿歌《月亮粑粑》,引导幼儿欣赏、学唱。
3. 随堂练习(10分钟)(1)幼儿分组,根据观察月亮的形状,用画纸、彩笔描绘出月亮的变化。
(2)小组讨论:月亮与人们生活的关系,如:月亮对农业的影响、传统节日与月亮的关系等。
六、板书设计1. 月亮的形状变化图2. 月亮的基本知识:月亮的形状、出现时间、与人们生活的关系等。
3. 儿歌《月亮粑粑》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月亮的变化,并编写一个与月亮有关的故事或诗歌。
2. 答案示例:(1)月亮的变化画:一个月亮的四个阶段(新月、上弦月、满月、下弦月)。
(2)故事示例:《月亮和星星的友谊》。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故事、儿歌、实践操作等多种形式,让幼儿了解了月亮的基本知识,培养了幼儿的观察、描述和表达能力。
课后,教师应关注幼儿作业的完成情况,及时给予反馈和鼓励。
在拓展延伸方面,可以组织一次“月亮主题”的手工制作活动,让幼儿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激发对自然现象的兴趣。
幼儿园大班月亮教案
幼儿园大班月亮教案教案目标1.能够了解月亮的形态特征及月相变化规律。
2.能够运用幼儿园适龄儿童所能够理解的语言,描述月亮的特点和月相变化规律。
3.培养幼儿观察和探究的能力,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好奇心。
教学内容1.月亮的形态特征2.月亮的月相变化规律3.月亮的重要性教学准备1.PPT课件2.月亮实物或图片3.月亮模型或演示工具4.课堂用具:黑板、彩笔、贴纸等教学过程第一步:引入1.导入月亮教学主题,激发幼儿的好奇心。
2.出示月亮的图片或实物,引导幼儿科学探究月亮。
3.简单介绍月亮的形态特征以及月相变化的规律。
第二步:学习月亮的形态特征1.出示月亮的图片或实物,引导幼儿观察月亮。
2.让幼儿通过观察和描述月亮的形态特征,了解月亮的基本结构和特点。
3.通过课件演示,引导幼儿认识月亮的轨道、卫星、环形山等特征。
第三步:学习月亮的月相变化规律1.出示月相变化的图片或模型,让幼儿对比,了解月相变化的规律。
2.通过课件、黑板演示等方式,让幼儿了解月相的分类以及月相变化的周期、速度等有趣知识。
3.通过互动提问、贴纸配对等方式,让幼儿加深对月相变化规律的理解。
第四步:学习月亮的重要性1.让幼儿了解月亮在太阳系中的重要地位,如对地球的影响、对历法的作用等。
2.通过学习月亮在文化、艺术等领域的重要性,引导幼儿关注月球探测等科研活动。
第五步:课堂互动1.分组讨论,让幼儿展示月亮的形态特征和月相变化规律,并相互交流学习成果。
2.通过绘图、制作月相模型等方式,加深幼儿对月亮的认知。
3.提供多样的活动选择,如看月亮、写月亮日记等,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关注月亮。
教学总结1.通过本节课教学,幼儿能够初步理解月亮的形态特征和月相变化规律,培养幼儿的观察和探究能力。
2.能够运用幼儿理解的语言,描述月亮的特点和月相变化规律。
3.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开拓幼儿的知识视野。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月亮》含反思实用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月亮》含反思实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语言领域教材《月亮》,涉及章节为第一章“月亮的秘密”。
详细内容包括:月亮的形状、月亮的变化、月亮的作用以及月亮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月亮的基本知识,知道月亮的形状、变化及其作用。
2. 通过观察、讨论、分享,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和合作意识。
3. 激发幼儿对自然科学的兴趣,培养幼儿的探索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月亮的变化规律及其作用。
教学重点:掌握月亮的基本知识,能够用语言描述月亮的形状和变化。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月亮形状的卡片、月亮变化图、手电筒、故事书《月亮的秘密》。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组织幼儿观察月亮形状的卡片,让幼儿说出自己看到的月亮形状。
(2)邀请幼儿分享在生活中观察到的月亮变化。
2. 例题讲解(10分钟)(1)通过故事书《月亮的秘密》讲解月亮的形状、变化及其作用。
(2)结合月亮变化图,讲解月亮从新月到满月再到残月的演变过程。
3. 随堂练习(5分钟)(1)让幼儿用画纸、彩笔描绘月亮的形状。
(2)组织幼儿用手电筒模拟月亮的光线,观察光线的传播。
4. 讨论与分享(10分钟)(1)引导幼儿讨论月亮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2)邀请幼儿分享自己了解到的月亮的传说和故事。
(2)让幼儿反思自己在观察、表达、合作方面的表现。
六、板书设计1. 月亮的形状:新月、上弦月、满月、下弦月、残月。
2. 月亮的变化:新月→满月→残月。
3. 月亮的作用:照亮夜晚、影响潮汐、指导农业生产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你心中的月亮。
答案:幼儿可根据自己观察到的月亮形状和颜色进行创作。
2. 作业题目:和家人分享月亮的故事。
答案:幼儿可从书本、网络等渠道了解月亮的传说和故事,与家人分享。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在教学中,关注幼儿的观察、表达、合作能力,提高幼儿的自然科学素养。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月亮》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月亮》含反思一、教学目标1.让孩子学会认识月亮。
2.让孩子能够表达对月亮的感受和认知,使用正确的词汇和语法。
3.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教学内容介绍《月亮》是一篇儿童诗歌,由童话诗人郑愁予所作,内容描述了夜晚的月亮带给我们的美好和神秘感觉。
这个教学主题旨在让孩子认识并感受月亮,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和思维能力。
2. 教学内容安排1.成功体验:老师会播放一段月亮的视频,孩子们可以观察月亮的不同形状和亮度,并尝试描述它们的感受和意见。
2.控制风险:老师会让孩子们手捧月饼寓意月亮,并在活动区域内肆意玩耍。
老师要时刻注意孩子的安全,如有必要应及时劝阻不安全行为。
3.对资源:老师会提供月相板和月亮的图片,并让孩子观察其不同形态,以及描述月亮的色彩和形状。
4.个性专注:老师将引导孩子绘制自己心中的月亮,并为孩子巧妙地翻译他们的笔画。
5.交流合作:老师将指导孩子使用完整的句子表达出色彩和形态等月亮特征,并将孩子分为若干组进行对话,促进孩子间的交流与合作。
6.情感体验:老师将为孩子播放月亮相关的卡通动画片,不仅促进孩子对月亮的深入理解,更加丰富孩子的情感体验。
3. 教学流程时间内容9:00- 1. 入园活动2. 老师向学生介绍月亮这一主题。
9:109:10-9:201. 播放月亮相关的视频。
2. 引导孩子描述自己对月亮的感受。
9:20-9:401. 孩子们手捧月饼进行自由玩耍。
2. 老师注意孩子的安全和不安全行为。
9:40-10:001. 老师向孩子介绍月相板和月亮的图片。
2. 引导孩子观察月亮的不同形态,描述月亮的颜色和形状等特性。
3. 按照孩子的了解,把月相板进行组织和整理。
10:00-10:201. 老师让孩子们进行绘画活动,让孩子体验绘画乐趣和心灵陶冶。
2. 老师为孩子巧妙地翻译他们的笔画。
10:20-10:301. 老师召集孩子们做笔下对话,由老师指导孩子使用完整的句子,细致入微地描述月亮的特征和形态等元素。
2024年大班语言教案够月亮
2024年大班语言教案够月亮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大班语言领域教材第四章第三节,详细内容为《够月亮》。
通过讲述小动物们齐心协力想要够到月亮的故事,引导幼儿感知集体力量的伟大,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能够讲述故事的主要情节。
2. 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让他们懂得集体力量的重要性。
3. 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激发他们的想象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集体力量的伟大,并能够用语言表达出来。
教学重点:引导幼儿讲述故事情节,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故事课件、图片、小动物手偶、月亮挂饰。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月亮挂饰布置教室,让幼儿观察并描述月亮的特征,引导他们展开想象。
2. 讲解故事(10分钟)播放故事课件,讲述《够月亮》的故事,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小动物们的合作精神。
3. 例题讲解(5分钟)出示图片,让幼儿观察并描述图片内容,然后请他们用“如果……就……”的句式表达小动物们的合作过程。
4. 随堂练习(5分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让幼儿模仿故事中小动物们的动作和语言,感受合作的力量。
5. 小结与讨论(5分钟)6. 作品展示(5分钟)让幼儿用画纸、彩笔等学具创作一幅关于小动物们够月亮的画面,展示并分享自己的作品。
教师带领幼儿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引导他们表达自己对集体力量的认识。
六、板书设计1. 月亮挂饰:直观展示故事主题。
2. 故事图片:展示小动物们的合作过程。
3. 关键词:集体力量、合作、想象、表达。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幼儿用画笔描绘一幅小动物们够月亮的画面,并用文字描述他们是如何通过合作完成任务的。
答案示例:小猴子拉住小兔子的手,小兔子跳起来,小猪在下面托住他们,大家一起用力,终于够到了月亮。
2. 课后拓展:回家后,与家长一起讲述这个故事,并讨论家庭成员之间如何合作完成一些事情。
幼儿园大班语言精品教案《月亮》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语言精品教案《月亮》含反思《月亮》精品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语言领域,以教材第四章《天空中秘密》中《月亮》一课为主要内容。
详细内容包括月亮形状、变化、与人们生活关系以及相关趣味知识。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解月亮基本知识,认识月亮形状和变化过程。
2. 培养幼儿对自然现象观察和表达能力。
3. 激发幼儿对天空和宇宙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月亮变化过程及其与人们生活关系。
重点:月亮形状、变化以及相关趣味知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月亮形状卡片、月亮变化图、星空背景图、故事书《月亮秘密》。
2. 学具:画纸、彩笔、水粉、调色盘。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组织幼儿观察夜晚天空,引导幼儿发现月亮形状和变化。
2. 例题讲解(10分钟)(1)通过故事书《月亮秘密》引导幼儿解月亮形状和变化过程。
(2)出示月亮形状卡片,让幼儿观察并说出月亮形状。
3. 随堂练习(10分钟)(1)让幼儿用彩笔在画纸上画出月亮不同形状。
(2)引导幼儿用水粉在调色盘上画出月亮变化过程。
4. 讲解月亮与人们生活关系(5分钟)讲解月亮对潮汐、农业生产等方面影响,让幼儿解月亮与生活密切关系。
5. 趣味知识拓展(5分钟)分享关于月亮神话故事,激发幼儿对宇宙和自然现象兴趣。
六、板书设计1. 月亮形状:圆形、弯形、半圆形等。
2. 月亮变化过程:新月、上弦月、满月、下弦月、残月。
3. 月亮与人们生活关系:潮汐、农业生产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你心中最美月亮。
2. 答案:幼儿自由发挥,画出自己喜欢月亮形状和颜色。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多种方式,让幼儿解月亮基本知识。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每个幼儿学习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
2. 拓展延伸:组织一次户外观察活动,让幼儿观察月亮变化,并记录下来,提高幼儿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同时,鼓励家长参与,增进亲子关系。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月亮》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月亮》含反思教学目标1.通过本次课的教学,孩子们能够认识现实世界中的月亮是什么;2.通过教学,引导孩子们感受月亮的美丽;3.通过课堂的交流,培养孩子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1.启发幼儿的想象力及语言表达能力;2.让幼儿通过亲身经历感受月亮所带来的美丽和神秘。
教学准备1.月亮的图画或照片;2.手提灯或类似物品;3.教师自备一些与月亮相关的故事,如《喜鹊与月亮》等。
教学过程1.教师先向孩子们介绍今天将要学习的内容:月亮。
并问孩子们:“月亮是什么?”激发孩子们的思考和个人语言表达能力。
2.教师展示月亮的图画,或照片,让孩子们一起欣赏月亮的美丽。
教师会引导孩子们表达个人感受:“看!月亮真的好美,它像一个蛋黄酱一样圆圆的,还有在夜空中它发出的光,真的很漂亮。
”3.教师通过故事的形式,讲述月亮的起源和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小故事,如《喜鹊与月亮》,引发孩子们的想象力:“月亮真的跑下来与喜鹊一起玩吗?”4.接着,教师会向孩子们提问,“为什么夜晚的时候才会看到月亮呢?”引导孩子们思考和探究。
然后,我们会拿出手提灯,让孩子把手提灯拿到室外,看一下手提灯和月亮的相似之处。
5.最后,教师会进行小组讨论,让孩子们通过问答的形式分享自己对月亮的感受和理解。
教师会耐心地听取孩子们的意见,引导他们做出各自的表达。
反思1.教师在课前要把控好讲解的时间和节奏,保证孩子们能够获得充分的互动和交流。
2.教学前,教师需要对故事进行反复的学习和了解,保证故事的质量和容易理解。
3.教师应该鼓励孩子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知识探究能力,让他们充分参与到课堂中。
4.教师必须注重把握好课堂的节奏和方向性,避免过多题外话,保证教学质量和成效。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够月亮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够月亮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材第四章《奇妙的自然现象》中的《够月亮》一文。
文章通过描绘一个小男孩想要伸手去够月亮的有趣情景,引发幼儿对自然现象的好奇心,同时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故事的主要情节,能够复述故事内容。
2. 培养幼儿对自然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
3. 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理解故事中小男孩想要够月亮的心情,以及月亮距离我们很远的自然现象。
重点:通过故事学习,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月亮挂图、小男孩手偶、故事课件。
学具:画纸、画笔、水彩。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1)教师展示月亮挂图,引导幼儿观察并描述月亮的形状、颜色等特征。
(2)邀请幼儿分享自己观察月亮的经历,激发幼儿对月亮的好奇心。
2. 例题讲解(1)教师讲述故事《够月亮》,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小男孩想要够月亮的心情。
(2)分析故事中小男孩为什么够不到月亮,引导幼儿理解月亮距离我们很远的自然现象。
3. 随堂练习(1)教师提问:“小男孩为什么想要够月亮?他成功了吗?”(2)幼儿分组讨论,回答问题,并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内容。
4. 语言实践活动(1)教师引导幼儿想象:“如果你们是小男孩,你们会怎么去够月亮呢?”(2)幼儿发挥想象力,用画笔和水彩在画纸上创作出自己够月亮的画面。
(1)教师邀请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分享创作过程。
六、板书设计1. 故事《够月亮》2. 主要角色:小男孩、月亮3. 故事情节:小男孩想要够月亮,但月亮距离我们很远,他没有成功。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一画你想要够月亮的场景。
2. 答案要求:幼儿充分发挥想象力,画出自己够月亮的场景,并简单描述画面内容。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次活动是否成功激发了幼儿对自然现象的好奇心,以及培养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2. 拓展延伸:(1)开展关于月亮的观察活动,让幼儿在家长的帮助下观察月亮的变化。
大班语言教案够月亮
大班语言教案够月亮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语言领域教材第四章《月亮的故事》,详细内容包括:认识月亮的不同形态,学习与月亮相关的词汇,理解月亮阴晴圆缺的自然现象,通过故事《够月亮》激发幼儿对月亮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能够认识月亮的不同形态,并了解月亮阴晴圆缺的自然现象。
2. 培养幼儿对月亮相关词汇的掌握,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3. 激发幼儿对自然科学的兴趣,培养幼儿的探索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月亮阴晴圆缺的自然现象。
教学重点:认识月亮的不同形态,掌握与月亮相关的词汇。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月亮形态卡片、故事挂图、月亮模型。
2. 学具:画纸、画笔、彩泥。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带领幼儿观察窗户外的天空,引导幼儿关注月亮。
(2)提问:“小朋友们,你们晚上有没有观察过天空中的月亮?月亮是什么形状的?”2. 讲解月亮的不同形态(10分钟)(1)出示月亮形态卡片,让幼儿观察并说出名称。
(2)讲解月亮阴晴圆缺的自然现象,引导幼儿了解月亮的变化。
3. 故事分享《够月亮》(10分钟)(1)教师讲述故事,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月亮的变化。
(2)讨论故事情节,让幼儿分享自己对月亮的想象。
4. 例题讲解(5分钟)(1)出示月亮模型,让幼儿观察并描述月亮的形态。
(2)引导幼儿用彩泥制作自己喜欢的月亮形态。
5. 随堂练习(5分钟)(1)让幼儿在画纸上画出自己喜欢的月亮形态。
(2)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幼儿的绘画错误。
(1)让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分享创作心得。
(2)教师对幼儿的表现进行评价,给予鼓励。
六、板书设计1. 月亮的形态:新月、上弦月、满月、下弦月、残月。
2. 月亮阴晴圆缺的自然现象。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一画你最喜欢的月亮形态。
2. 答案:新月、上弦月、满月、下弦月、残月(任选一种)。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理解月亮阴晴圆缺的自然现象。
大班语言月亮教案(精选8篇)
大班语言月亮教案(精选8篇)大班语言月亮教案第1篇【活动目标】1.知道故事的主要情节,了解我国有世界上最高的山、最长的长城、最大的广场。
2.领略蒲公英所见的祖国秀丽山河。
3.发展幼儿空间辨别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4.发展幼儿手部动作的灵活性。
【活动准备】1.挂图。
2.实物小图:蟋蟀、螳螂、月亮船、仙女、小兔(小兔的尾巴能伸缩)。
3.故事磁带。
【活动过程】1.划小船。
——做着划小船的动作进活动室。
——出示月亮船的小图。
刚才,小朋友划着自己的小船来到了活动室,老师这儿也有一条船,它是月亮船。
今天就请你们听一个关于月亮船的故事。
2.倾听故事。
——故事的题目叫什么?——蒲公英被风吹到很远的地方遇到了谁?看到了什么?出自《是谁帮助她找到了家》3.说一说,演一演。
——教师演示教具讲述第一段故事。
——蒲公英被风吹到很远的地方,她睁开眼看到了什么?——讨论:故事中说的“陌生的地方”是个什么样的地方呢?——蒲公英碰到了谁?蟋蟀是怎样劝说蒲公英的?蒲公英又碰到了谁?螳螂是怎样劝说蒲公英的?蒲公英最后碰到了谁?蒲公英是怎样对她说的?——教师继续演示教具讲述第二段故事。
——听完后请幼儿抢答:①世界上最大的海洋是哪一个?(太平洋)②世界上最高的是什么山?(喜马拉雅山)③世界上最大的广场是什么广场?(天安门广场)④蒲公英的家到底在哪?(万里长城大墙下的一棵小草旁)4.学习讲述故事。
——请幼儿翻开活动材料,边看图边讲故事。
——蒲公英的家在中国,你们的家在哪儿呢?你们喜欢她吗?建议:1.在故事情节的牵引下描绘祖国河山的若干亮点,是将知识传授变为艺术感受的尝试。
2.当幼儿谈论自己喜欢的家园时,教师可引导幼儿不仅可以从名胜古迹来说,还可以从其发展变化来谈。
附:月亮船有一次,一朵小小的蒲公英被大风吹到了一个很远很远的地方。
风停了,蒲公英睁开眼一看,啊!这是什么地方?陌生的树,陌生的山,陌生的小河。
迷路的蒲公英急得哭了。
好心的蟋蟀说:“别哭,别哭,听我唱歌。
2024年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月亮》含反思
2024年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月亮》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语言领域教材第四章《自然奇观》中的《月亮》。
详细内容包括:月亮的基本知识,如形状、颜色、出现时间等;月亮相关的儿歌、故事和诗歌;通过观察月亮,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月亮的基本特征,如形状、颜色、出现时间等。
2. 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能够用简单的语言描述月亮。
3. 通过月亮主题的儿歌、故事和诗歌,培养幼儿对自然景观的热爱和欣赏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掌握月亮的基本特征,学会用语言描述月亮。
难点:培养幼儿的想象力,使其能够用简单的语言表达自己对月亮的感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月亮形状的卡片、月亮变化的幻灯片、儿歌《月亮是个小船》等。
学具:画笔、画纸、水彩颜料、彩色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月亮形状的卡片,引导幼儿说出月亮的基本特征,如形状、颜色等。
2. 讲解:利用幻灯片展示月亮的变化,让幼儿了解月亮的不同形状,同时讲解月亮出现的时间规律。
3. 实践情景引入:带领幼儿观察窗外的月亮,让幼儿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月亮,培养其语言表达能力。
4. 例题讲解:讲解儿歌《月亮是个小船》,引导幼儿跟唱并模仿动作,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和模仿能力。
5. 随堂练习:让幼儿用水彩颜料在画纸上画出自己喜欢的月亮形状,锻炼幼儿的动手能力。
六、板书设计1. 月亮的形状:圆形、弯弯的、半圆形等。
2. 月亮的颜色:黄色、白色等。
3. 月亮出现的时间:晚上、夜幕降临等。
4. 儿歌《月亮是个小船》歌词展示。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一画你最喜欢的月亮形状,并用简单的语言描述它。
2. 答案示例:我喜欢圆形的月亮,它像一个大大的银币,高高的挂在夜空中,照亮了黑暗的夜晚。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可以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观察月亮,并记录月亮的变化,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持续关注自然景观的兴趣。
大班语言教案《月亮》含反思
大班语言教案《月亮》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语言领域教材《月亮》。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教材的第三章节“月亮的秘密”,详细内容为月亮的形状、月亮的变化以及月亮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能够用语言描述月亮的形状和变化。
2. 让幼儿了解月亮与人们生活的关系,培养幼儿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3. 培养幼儿的想象力,激发幼儿对天文知识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月亮的形状、变化及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难点:让幼儿用语言准确描述月亮的形状和变化。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月亮形状的卡片、月亮变化的幻灯片、有关月亮的故事书。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让幼儿观察教室窗外的天空,提问:“你们看到了什么?”引导幼儿回答:“月亮。
”然后让幼儿描述月亮的形状。
2. 例题讲解(10分钟)利用月亮形状的卡片和月亮变化的幻灯片,讲解月亮的形状和变化过程。
3. 随堂练习(5分钟)让幼儿用画纸、彩笔模仿月亮的形状,用语言描述月亮的变化。
4. 课堂讨论(10分钟)引导幼儿讨论月亮与人们生活的关系,如月亮对潮汐、动物行为等的影响。
5. 故事分享(5分钟)分享有关月亮的故事,如《嫦娥奔月》,激发幼儿的想象力。
6. 小结(5分钟)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你心中的月亮,并用文字描述它的形状和变化。
2. 答案示例:画出一个月亮的形状,如圆形、弯弯的形状等。
描述文字如下:“月亮有时候是圆圆的,有时候是弯弯的,就像一个大大的笑脸。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观察、讲解、讨论、实践等方式,让幼儿了解了月亮的形状、变化和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课后,教师应反思教学过程中是否充分调动了幼儿的积极性,以及是否让每个幼儿都掌握了所学内容。
拓展延伸方面,可以让幼儿观察夜晚的月亮,记录月亮的变化,并与家长分享所学知识。
还可以组织一次“月亮”主题的绘画比赛,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力,画出自己心中的月亮。
大班语言教案:够月亮
大班语言教案:够月亮大班语言教案:够月亮教学目的1.在观察动物“吃月亮”的画面中,讨论并发现叠高时保持平衡的方法。
2.与同伴一起探究叠高的“奥秘”,从中体验探究的乐趣。
教学准备作品的动画片、幼儿建构作品的照片、PPT〔人体叠高〕:叠高用的多种用具、纸制隔板、可挪动的“月亮”。
教学过程一、交代名称,引发好奇〔通过“开门见山”式的问题引出作品,引起幼儿无限的遐想和学习的积极性。
〕1.这是什么〔月亮〕?这里有一个关于月亮的有趣的故事,一起看看这个故事的名字——《月亮的味道》。
2.你认为月亮是什么味道的?3.过渡:有一群动物也在想:月亮是什么味道的?它们想去摘月亮,动物们有没有摘到月亮?动物们用什么方法摘到月亮的?二、听讲故事,理解作品〔借助重点问题和插问帮助幼儿理解作品内容,讨论并发现叠高的一些方法,促进幼儿观察才能、思维才能等方面的开展。
〕1.播放PPT:看看讲讲〔讲述中适当进展一些插问〕。
〔1〕大象这么大,海龟这么小,我们一起帮助想个好方法,让上面的大象站稳、下面的海龟不受伤,可以怎么做〔引导幼儿大胆推测〕?〔2〕如今谁来帮助了?狮子站在斑马身上,它的头往哪边比拟适宜呢?为什么这样站比拟好?〔3〕如今几个动物在摘月亮〔7个〕?你认为猴子会请哪个动物爬上去比拟适宜〔推进〕?为什么小老鼠爬上去比拟适宜?〔4〕小老鼠为什么能成功?这是朋友们互相合作、努力配合的结果吗?〔5〕谁能说说动物们是用什么方法站稳、够到月亮的?2.小结:动物们互相配合,渐渐地往上叠,它们都找到了保持平衡的方法。
它们不怕失败,最终成功地够到了月亮,尝到了月亮的味道。
大家都觉得付出了那么多努力很值。
3.过渡:动物们齐心协力用叠高的方法够到了月亮,品味到了“它们吃过的最好吃的东西”。
你们想不想也和朋友一起“够月亮”?三、小组合作,探究方法〔借助操作体验和问题讨论,引导幼儿在共同游戏中探究叠高的“奥秘”,体验合作游戏的乐趣。
〕1.第一次探究。
大班语言教案:够月亮
大班语言教案:够月亮一、教学目标1.引导幼儿理解故事内容,感受故事情节的趣味性。
2.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培养幼儿关爱家人、乐于助人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故事内容,讲述故事主要情节。
2.教学难点:引导幼儿发挥想象力,创编故事结尾。
三、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故事《够月亮》2.故事角色头饰3.画纸、画笔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邀请幼儿分享自己听过的关于月亮的故事或传说。
2.引导幼儿谈论月亮的形状、颜色和特点。
(二)故事讲述1.讲述故事《够月亮》,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的人物、情节和场景。
2.针对故事情节,提出问题,引导幼儿思考并回答。
示例问题:故事里都有哪些人物?他们为什么要够月亮?(三)故事解析1.分析故事中人物的性格特点,如小猴子聪明、勇敢,小兔子善良、乐于助人等。
2.讨论故事中发生的有趣事件,如小猴子和小兔子如何合作够月亮。
3.引导幼儿思考:如果你遇到困难,你会像故事里的人物一样勇敢面对吗?(四)故事延伸1.邀请幼儿发挥想象力,创编故事结尾。
示例问题:小猴子和小兔子成功够到月亮了吗?他们还会发生哪些有趣的故事?2.组织幼儿进行故事表演,分配角色,引导幼儿用语言、动作、表情等表现故事情节。
2.鼓励幼儿关爱家人,乐于助人,勇敢面对困难。
3.提醒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要善于观察、发挥想象力,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六)作业布置1.请幼儿回家后,向家人讲述故事《够月亮》。
2.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力,创作一幅关于月亮的画作。
五、教学反思重难点补充:一、教学重点在理解故事内容的基础上,通过对话引导幼儿讲述故事的主要情节,例如:教师:“故事里小猴子是怎么想到办法去够月亮的呢?”幼儿:“小猴子看到水里的月亮,就想到可以用长长的树枝去够。
”通过角色扮演,让幼儿深入体会故事中人物的情感变化,例如:教师:“小猴子在够月亮的过程中,心情是怎么样的呢?”幼儿:“小猴子一开始很高兴,后来有点沮丧,因为他够不到月亮。
大班语言教案够月亮
大班语言教案够月亮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语言领域教材第四章《奇妙的自然现象》第三节《够月亮》。
详细内容围绕月亮的传说、月亮的变化、以及与月亮相关的儿歌、故事等进行展开。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月亮的基本知识,如月亮的形状、变化等,激发幼儿对自然现象的好奇心。
2. 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通过讲述月亮的故事,引导幼儿用丰富的词汇描述月亮。
3. 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通过小组活动,让幼儿学会与他人共同完成任务。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让幼儿理解月亮的变化规律。
重点: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合作意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月亮挂图、月亮变化模型、故事书《月亮姑娘》。
学具:画纸、水彩笔、剪刀、胶棒。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出示月亮挂图,引导幼儿观察月亮的形状,让幼儿说说月亮像什么。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讲述故事《月亮姑娘》,引导幼儿关注月亮的变化,让幼儿用词汇描述月亮。
3. 随堂练习(10分钟)教师发放画纸、水彩笔等材料,让幼儿分组合作,画出月亮的变化过程。
4. 小组讨论(5分钟)每组派一名代表分享自己的作品,其他幼儿补充,共同讲述月亮的故事。
六、板书设计1. 月亮的形状:圆、弯2. 月亮的变化:新月、上弦月、满月、下弦月3. 月亮的故事:《月亮姑娘》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一画月亮的变化过程,并用词语描述。
答案:略2. 作业题目:与家长共同观察夜空中的月亮,记录月亮的形状和变化。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故事、绘画等形式,让幼儿了解了月亮的基本知识和变化规律,提高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2. 拓展延伸:让幼儿关注其他自然现象,如太阳、星星等,培养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
同时,引导幼儿关注生活中的合作,提高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月亮的变化规律。
2.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合作意识。
4. 作业设计:观察夜空中的月亮并记录。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月亮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月亮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月亮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月亮1活动目标:1、在小动物摘月亮的文学情景中,讨论并发现叠高的方法。
2、尝试与同伴一起探究如何“叠高”,初步体验探索活动中合作的快乐。
3、通过倾听教师对图书书面语言的朗读,提升依据画面展开想象并用较丰富的语汇进行表述的能力。
4、运用已有生活经验,根据画面大胆想象、推测并表达自己对故事情节的理解。
活动准备:1、故事画面。
2、积木、多种材质小棍棒、纸制隔板、悬挂的“月亮”。
活动过程:一、封面导人,引发好奇1、介绍故事名称《月亮的味道》。
2、谈谈说说动物们猜想月亮是什么味道。
二、观察画面,发现叠高的方法1、有一天,一只小海龟决心去摸摸月亮、尝尝月亮的味道。
它找到一座高高的山,一步一步往上爬,爬到山顶,月亮近多了。
可是,小海龟还是够不着。
于是海龟叫来了许多动物朋友,它们用什么办法去尝月亮的味道呢?(发现叠高。
)2、讨论:(1)小海龟为什么要趴在最下面,它的窍门是什么?(四条腿缩进身子里,就像一块大石头,可以让大象站稳)(2)大象是怎样在海龟背上站稳的?(四条腿并拢)(3)长颈鹿怎么低下头,它的好办法是什么?(可以让斑马把两条腿站在它的脖子上)(4)狮子和斑马为什么要换方向站?(使两边重量差不多)(5)小猴子和老鼠又有什么窍门?(站立起来)3、“咔嚓!”老鼠掰下了一片月亮,咬一口,冰冰凉凉的,就像雪月饼一样。
它把这片月亮分给朋友们一起品尝,大家都觉得,付出了那么多努力,值了!三、小组合作,探究方法1、第一次探索,操作要求:(1)设置模拟月亮的高度。
(2)两人一组,合作运用积木进行“叠高尝月亮”的游戏。
(3)可适当选用纸板小棒等辅助物。
(4)在规定的时间内叠高,以够到月亮为胜。
交流各组叠高的方法:有没有用到动物朋友的办法?还用到哪些新方法?谈谈各自的体会(例如:小心轻放,轮换搭建,共同商议判断摆放的位置等)。
2、第二次探索。
(1)月亮跳了一下,即升高月亮的高度,谈论:怎样才能利用现有的材料够到月亮?(启发学习他人的好办法继续尝试)(2)想一想:还能不能找到别的窍门?(3)在操作过程发生问题时思考原因和解决的方法。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月亮》含反思精选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月亮》含反思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材第四章《天空中的奥秘》,详细内容为“月亮”一节。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幼儿了解月亮的基本知识,引导幼儿观察月亮的变化,激发幼儿对天空的好奇心。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幼儿了解月亮的基本形状、颜色以及月亮的变化规律。
2. 能力目标:培养幼儿观察、描述、表达月亮的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对天空的探究欲望,培养幼儿热爱大自然、探索未知的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月亮的变化规律。
教学重点:月亮的基本形状、颜色以及观察月亮的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月亮挂图、月亮变化动画、观察月亮记录表。
2. 学具:画纸、水彩笔、剪刀。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1)组织幼儿在晚上观察月亮,引导幼儿发现月亮的形状、颜色。
(2)让幼儿用自己的话描述观察到的月亮。
2. 例题讲解(1)通过挂图、动画等形式,向幼儿介绍月亮的基本形状、颜色。
(2)讲解月亮的变化规律,引导幼儿观察月相变化。
3. 随堂练习(1)组织幼儿进行观察月亮记录,填写观察表。
(2)让幼儿用画纸、水彩笔描绘自己观察到的月亮。
六、板书设计1. 月亮的形状:圆形2. 月亮的颜色:金黄色3. 月亮的变化规律:新月→上弦月→满月→下弦月→残月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月亮并记录月相变化。
2. 答案:根据观察到的月亮形状、颜色,记录月相变化。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讲解、实践等多种形式,让幼儿对月亮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但在引导幼儿观察月亮时,要注意安全问题。
2. 拓展延伸:(1)组织幼儿进行“月亮故事会”,让幼儿分享关于月亮的民间故事。
(2)开展“月亮知识小竞赛”,巩固幼儿对月亮知识的掌握。
(3)邀请家长参与,共同观察月亮,增进亲子关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月亮的变化规律。
2. 实践情景引入:组织幼儿在晚上观察月亮。
3. 作业设计:观察月亮并记录月相变化。
大班语言教案月亮
大班语言教案月亮教案标题:大班语言教案-月亮教学目标:1. 认识月亮并了解它的特点。
2. 学习月亮的形状和颜色。
3. 通过观察、描述和互动,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1. 图片或卡片展示月亮的不同形状和颜色。
2. 一张大纸板和一些颜色鲜艳的纸张。
3. 一本关于月亮的绘本。
4. 学生的绘画工具和纸张。
教学过程:引入:1. 与学生一起观察教室窗外的月亮,引导他们注意月亮的形状和颜色。
2. 展示不同形状和颜色的月亮图片或卡片,并与学生一起讨论它们。
探究:1. 通过绘本或故事,向学生介绍月亮的特点和它在夜晚的作用。
2. 与学生一起制作一个大型的月亮模型,使用纸板和颜色鲜艳的纸张。
让学生参与剪纸和粘贴的过程。
3. 在制作过程中,与学生一起讨论月亮的形状和颜色,引导他们用简单的词语描述月亮。
实践:1. 将制作好的月亮模型放在教室的一个显眼位置。
让学生观察并描述月亮的形状和颜色。
2. 分发纸张和绘画工具给学生,让他们画一张属于自己的月亮。
鼓励他们用语言描述他们绘画中的形状和颜色。
总结:1. 与学生一起回顾今天的学习内容,让他们分享自己对月亮形状和颜色的认识。
2. 引导学生总结月亮的特点和它在夜晚的作用。
3. 以问题的形式结束教学,例如:“你喜欢月亮吗?为什么?”拓展活动:1. 在户外观察月亮的变化,例如满月、半月和新月。
2. 制作一个月亮的手工艺品,使用不同材料和颜色。
3. 听一首关于月亮的歌曲,让学生跟着节奏舞动。
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对月亮形状和颜色的描述能力。
可以记录学生的表现和进步情况,以便后续教学调整。
注意事项:1. 确保教室有足够的光线,以便学生能够清楚地观察月亮的形状和颜色。
2. 在引导学生描述月亮时,鼓励他们使用简单的词语和句子,适应大班学生的语言水平。
3. 鼓励学生互相交流和分享自己的观察和想法,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够月亮
设计思路
故事<月亮的味道》是一本情节有趣、意境优美的图画书。
故事中动物们为了够到月亮一个叠一个,搭起了“天梯”,最后大家齐心协力,摘到了月亮,品尝到了“它们吃过的最好吃的东西”。
饶有趣味的作品内容,很吸引幼儿。
“够月亮”的画面和内容让幼儿充满好奇,产生了游戏的冲动。
因此这是一个可以“玩”、可以“游戏”的作品,适宜在大班进行集体教学。
叠高是各年龄段幼儿都喜欢的活动,大班幼儿已积累了一些操作经验,但对叠高中蕴含的“奥秘”却不甚清楚。
于是,我们借助文学作品,设计了“够月亮”活动,让大班幼儿在与同伴的共同游戏中探究叠高的“奥秘”,初步体验合作的乐趣和重要性,引发幼儿积极主动的操作、探究和发现。
活动目标
1.在观察动物“吃月亮”的画面中,讨论并发现叠高时保持平衡的方法。
2.与同伴一起探究叠高的“奥秘”,从中体验探索的乐趣。
活动准备
作品的动画片、幼儿建构作品的照片、PPT(人体叠高):叠高用的多种用具、纸制隔板、可移动的“月亮”。
活动过程
一、交代名称,引发好奇
(通过“开门见山”式的问题引出作品,引起幼儿无限的遐想和学习的积极性。
)
1.这是什么(月亮)?这里有一个关于月亮的有趣的故事,一起看看这个故事的名字——《月亮的味道》。
2.你认为月亮是什么味道的?
3.过渡:有一群动物也在想:月亮是什么味道的?它们想去摘月亮,动物们有没有摘到月亮?动物们用什么方法摘到月亮的?
二、听讲故事,理解作品
(借助重点问题和插问帮助幼儿理解作品内容,讨论并发现叠高的一些方法,促进幼儿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等方面的发展。
)
1.播放PPT:看看讲讲(讲述中适当进行一些插问)。
(1)大象这么大,海龟这么小,我们一起帮忙想个好办法,让上面的大象站稳、下面的海龟不受伤,可以怎么做(引导幼儿大胆推测)?
(2)现在谁来帮忙了?狮子站在斑马身上,它的头往哪边比较合适呢?为什么这样站比较好?
(3)现在几个动物在摘月亮(7个)?你认为猴子会请哪个动物爬上去比较合适(推进)?为什么小老鼠爬上去比较合适?
(4)小老鼠为什么能成功?这是朋友们互相合作、努力配合的结果吗?
(5)谁能说说动物们是用什么办法站稳、够到月亮的?
2.小结:动物们互相配合,慢慢地往上叠,它们都找到了保持平衡的方法。
它们不怕失败,最终成功地够到了月亮,尝到了月亮的味道。
大家都觉得付出了那么多努力很值。
3.过渡:动物们齐心协力用叠高的方法够到了月亮,品尝到了“它们吃过的最好吃的东西”。
你们想不想也和朋友一起“够月亮”?
三、小组合作,探究方法
(借助操作体验和问题讨论,引导幼儿在共同游戏中探究叠高的“奥秘”,体验合作游戏的乐趣。
)
1.第一次探索。
提供材料:每个桌上有一个可移动的“月亮”。
一个塑料筐,筐里有
一些小纸板、罐头、积木、木板等。
每组材料的种类和数量相同。
(1)交代操作要求:
*这些材料像什么呢(动物的腿)?这些小纸板可以代替什么(动物的身体)? *有的动物是两条腿的,也有的动物是四条腿的。
你们可以选择不同的材料代替动物的腿。
*材料只有4份,而我们有16个人,可以怎么玩游戏呢(4人合作游戏)?
(2)幼儿4人一组探索活动。
[观察要点]:怎样的材料适合放在下(上)面?怎样放置材料才会稳稳当当的?
(3)交流各自用什么办法“够月亮”
2.第二次探索。
提供材料:每个小组增添相同数量的药盒、酸奶罐、圆柱体积木。
(1)交代操作要求:
*这次每个小组增加了材料,你们可以用和动物不一样的方法试试叠高“够月亮”。
*提醒幼儿可移动的“月亮”可移至中间处或最高处。
(2)幼儿4人一组探索活动。
[观察要点]:幼儿是否有意识地挑选材料?幼儿是否能分工合作进行叠高?叠高时是否细心?
(3)交流各自用什么办法“够月亮”。
(重点介绍与众不同的方法,分析成功或失败的原因。
)
3.小结激趣。
“够月亮”的办法有很多,今天有的小组成功了,有的小组失败了……以后,我们可以试试各种办法,相信你们肯定可以够到月亮。
延伸活动
1.请幼儿欣赏图片或PPT,引导幼儿看看说说有关人体叠高等画面,进一步感知其中蕴含着的有关叠高——平衡的“奥秘”。
2.在区域活动中,提供叠高用的多种材料,鼓励幼儿与同伴一起继续玩游戏,并记录游戏的操作情况,分享交流自己的经验。
点评:
《月亮的味道》是一个充满想象、充满情趣、充满智慧的文学作品,它能引起幼儿积极思考,还能引发幼儿动手探索。
如何在故事中满足幼儿想象的需求,激发幼儿动手操作、探索发现的欲望?本次活动进行了探索。
一、巧用作品——找准了科学活动的“适切点”
作品在动物们渴望品尝月亮味道的情景中,融合了许多的“奥秘(倒影、月亮的变化、叠罗汉、动物的特征等)”,这些“奥秘”如果从文学作品教学的角度来讲是可以“忽略不计”的,但是从科学教育的角度来看却可以“大做文章”
教学中教师借助文学作品引发幼儿大胆猜想,主动探究,并选择了其中幼儿最感兴趣的“叠罗汉”为教学重点,设计并组织了本次活动,较好地体现了幼儿科学教育“回归生活”“回归幼儿”。
所以,本次活动的切入点具有较强的情趣性、操作性、可探究性和适切性。
此外,教师注重将高结构的学习活动与低结构的个别化学习活动紧密相连,通过延伸活动,将“叠高”“平衡”问题与现实生活进行连接,让幼儿欣赏蕴含叠高元素的图片或PPT,引起了幼儿继续探索的兴趣,激发了幼儿关注生活、关注周围环境的美好情感与态度;同时通过提供各种叠高材料,进一步满足了大班幼儿个体自主建构经验或合作建构经验等方面的发展需求。
二、处理得当——呈现了本次活动设计的“闪亮点”
作品中“摘月亮”“尝味道”符合幼儿喜欢想象、喜欢成功的心理发展需求,而“够月亮”的方式、叠罗汉的过程也非常吸引幼儿好奇、好玩的年龄特点。
活动第一环节中,教师抓住幼儿的兴趣点,运用“动物们有没有摘到月亮?”“动物们用什么方法摘到月亮的?”等问题逐一展现故事画面,在讲述故事内容中运用讲述、观察、讨论的方式,生动形象地分析了叠高中有关“支点、首位、大小”等保持平衡的原理。
第二环节中,教师以“动物们是用什么办法站稳、够到月亮的?”等问题帮助幼儿进一步认识叠高的“奥秘”,激起幼儿动手操作的愿望。
活动中教师采用适合大班幼儿年龄、认知、能力发展水平的小组形式,让幼儿与同伴一起合作玩“够月亮”的游戏。
在小组操作环节中,幼儿运用已有的叠高经验和故事带来的新经验进行游戏,能积极探索,主动建构自己的认知经验、操作经验、合作经验。
整个教学活动处理得当,幼儿在故事情境中得到了想象、表达需求的满足;在合作游戏中得到了操作、体验需求的满足,并发现叠高的一
些“奥秘”,产生了进一步探究、发现的愿望。
这就是本次活动设计的闪亮点,也是幼儿科学教育中应该追求重兴趣、能力、情感培养的价值体现。
三、注重过程——呈现了集体教学的“价值点”
本次教学注重活动的过程,教学中教师通过投放适宜的材料,引导幼儿在“够月亮”的游戏情境中,体验与同伴合作的重要,探索发现叠高的“奥秘”。
现场小组操作的结果是:有的小组成功了,有的小组失败了。
但是,通过两次幼儿的合作游戏以及教师的适时参与、语言暗示,操作后的经验交流,幼儿一点一点感悟到分工合作的重要性、领悟到积木摆放位置的重要性、顿悟到“小纸板”所起到的平衡作用,也认识到叠得越高动作就越要小心、轻缓……所以,虽然有的幼儿两次操作都失败了,但是他们没有气馁,仍产生了再次探索的积极性、主动性。
由此可见,本次活动的最大价值不仅体现在注重幼儿的学习过程,注更多幼儿园课稿编辑:帮帮宝网
重让幼儿自主探索发现,还体现在激发了幼儿科学探索活动的兴趣。
这是可持续发展的教学价值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