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实验总结及试题

合集下载

物理高中实验题总结归纳

物理高中实验题总结归纳

物理高中实验题总结归纳物理实验是高中物理学习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通过实验可以观察现象、验证理论,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在高中阶段,我们学习了很多物理实验,并从中收获了很多宝贵的知识与经验。

本文将对几个常见的物理高中实验题进行总结归纳。

1. 电流与电阻实验在电流与电阻实验中,我们通常会用电流表和电压表对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进行测量,然后通过计算电阻的大小。

在实验中,我们发现在串联电路中,电流的大小相等,而电压的大小则根据电阻值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在并联电路中,则是电压相同,而电流则根据电阻值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通过这个实验,我们更加深入地理解了欧姆定律。

2. 光的折射实验在光的折射实验中,我们使用光箱和折射角的测量仪器,观察光线经过不同介质时的折射现象。

我们发现光线在从光疏介质射向光密介质时,会向法线方向弯曲,并且折射角会小于入射角;而从光密介质射向光疏介质时,则会离开法线方向,折射角则大于入射角。

通过这个实验,我们认识到了光线在介质之间传播时发生的折射现象,并深入学习了折射定律。

3. 声音的传播速度实验声音的传播速度实验是通过测量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时间和距离来确定声音传播的速度。

实验中,我们利用定距离测量声音的传播时间,并用公式v=d/t计算声音的传播速度。

通过这个实验,我们了解到声音的传播速度在不同介质中是不同的,并学习到了声音的传播速度与介质的压力、温度以及密度等因素的关系。

4. 重力加速度实验重力加速度实验是通过利用自由下落物体的运动规律来测量地球上的重力加速度。

为了减小空气阻力的影响,我们通常选择较重的物体,并通过连续测量物体的下落时间,并用公式g=2h/t²计算重力加速度。

通过这个实验,我们更加深入理解了重力加速度的概念,并学习到了物体自由下落的运动规律。

总结而言,物理高中实验题的学习对于我们深入理解物理原理、培养实践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非常重要。

通过不断进行实验,我们可以通过观察、测量和计算来验证理论,加深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高中物理实验总结

高中物理实验总结

高中物理实验总结1.长度的测量会使用游标卡尺和螺旋测微器,掌握它测量长度的原理和方法.1、游标卡尺的两种读数方法:法一:加法先读主尺读数:读出游标尺零刻度线对应的主尺位置再读游标读数:找出游标尺上的第几条刻度线与主尺上某一刻度线对齐两次数值相加得出被测工件的尺寸法二:减法先读主尺读数:读出主尺上与游标尺对齐的主尺刻度线的读数再算游标长度:算出游标上与主尺对齐的游标刻度线前端的长度两次数值相减得出被测工件的尺寸2、螺旋测微计(千分尺)读数公式:测量值=固定刻度值+固定刻度的中心水平线与可动刻度对齐的位置的读数×0.01mm2.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一、实验目的:1.练习正确使用打点计时器,学会利用打上点的纸带研究物体的运动.2.掌握判断物体是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方法.3.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2.利用纸带判断物体运动状态的方法(1)沿直线运动的物体在连续相等时间内不同时刻的速度分别为v1、v2、v3、v4、…,若v2-v1=v3-v2=v4-v3=…,则说明物体在相等时间内速度的增量相等,由此说明物体在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即(2)沿直线运动的物体在连续相等时间内的位移分别为x1,x2,x3,x4…,若Δx=x2-x1=x3-x2=x4-x3=…,则说明物体在做匀变速直线运动,且三、实验器材电火花计时器(或电磁打点计时器),一端附有定滑轮的长木板、小车、纸带、细绳、钩码、刻度尺、导线、电源、复写纸片.四、实验步骤1.仪器安装(1)把附有滑轮的长木板放在实验桌上,并使滑轮伸出桌面,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在长木板上没有滑轮的一端,连接好电路.(2)把一条细绳拴在小车上,细绳跨过定滑轮,下边挂上合适的钩码,把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并把它的一端固定在小车的后面.实验装置见图3所示,放手后,看小车能否在木板上平稳地加速滑行.2.测量与记录(1)把小车停在靠近打点计时器处,先接通电源,后放开小车,让小车拖着纸带运动,打点计时器就在纸带上打下一系列的点,换上新纸带,重复三次. (2)从三条纸带中选择一条比较理想的,舍掉开头一些比较密集的点,从后边便于测量的点开始确定计数点,为了计算方便和减小误差,通常用连续打点五次的时间作为时间单位,即T=0.1 s.正确使用毫米刻度尺测量每相邻两计数点间的距离,并填入设计的表格中(3)利用某一段时间的平均速度等于这段时间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求得各计数点的瞬时速度.(4)增减所挂钩码数,再重复实验两次.3.数据处理及实验结论(1)由实验数据得出v-t图象①根据表格中的v、t数据,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仔细描点,如图:所示可以看到,对于每次实验,描出的几个点都大致落在一条直线上.②作一条直线,使同一次实验得到的各点尽量落到这条直线上,落不到直线上的点,应均匀分布在直线的两侧,这条直线就是本次实验的v-t图象,它是一条倾斜的直线.(2)由实验得出的v-t图象进一步得出小车运动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有两条途径进行分析①分析图象的特点得出:小车运动的v-t图象是一条倾斜的直线如图5所示,当时间增加相同的值Δt时,速度也会增加相同的值Δv,由此得出结论:小车的速度随时间均匀变化.②通过函数关系进一步得出:既然小车的v-t图象是一条倾斜的直线,那么v随t变化的函数关系式为v=kt+b,显然v与t成“线性关系”,小车的速度随时间均匀变化.五、注意事项1.交流电源的电压及频率要符合要求.2.实验前要检查打点计时器打点的稳定性和清晰程度,必要时要调节振针的高度和更换复写纸.3.开始释放小车时,应使小车靠近打点计时器.4.先接通电源,打点计时器工作后,再放开小车,当小车停止运动时及时断开电源.5.要区别打点计时器打出的计时点与人为选取的计数点,一般在纸带上每隔四个计时点取一个计数点,即时间间隔为T=0.02×5 s=0.1 s.6.小车另一端挂的钩码个数要适当,避免因速度过大而使纸带上打的点太少,或者速度太小,使纸带上的点过于密集.7.选择一条理想的纸带,是指纸带上的点迹清晰.适当舍弃开头密集部分,适当选取计数点,弄清楚相邻计数点间所选的时间间隔T.8.测x时不要分段测量,读数时要注意有效数字的要求,计算a时要注意用逐差法,以减小误差.考点一完善实验步骤考点二纸带数据的处理答题技巧:实验原理迁移创新高考实验题一般源于教材而不拘泥于教材,即所谓情境新而知识旧.因此做实验题应注重迁移创新能力的培养,用教材中实验的原理、方法和技巧处理新问题.纸带的处理、游标卡尺的读数、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以及牛顿第二定律等,都是教材中的重点知识,只要熟练掌握,就不难解答。

高中物理实验大全总结

高中物理实验大全总结

高中物理实验大全总结实验一:运用杠杆测量物体的质量实验目的通过实验,掌握杠杆的原理,利用杠杆实现测量物体的质量。

实验仪器杠杆装置、物品、斗秤。

实验过程1. 将货物放到一个杠杆上。

2. 调整杠杆的平衡点,使杠杆达到平衡状态。

3. 使用斗秤测量并记录所需的力。

实验原理物理学的杠杆原理。

实验结论可通过测量施加的力和所需的力来计算物体的质量。

实验二:用水银气压计测定大气压力实验目的通过实验,了解测量大气压力的原理和方法。

实验仪器水银气压计。

实验过程1. 在一盆水中,先向上提高水银管口,以增加水银柱的高度。

2. 打开气压计的塞子,使水银柱缓慢下降。

3. 通过读取水银柱头部的数字,确定当前大气压力。

实验原理大气压力是通过将水银柱的高度转换为相应数字来测量的。

实验结论通过使用水银气压计,可以测量大气压力,并得出这一指数。

实验三:测量热传导实验目的通过实验,了解热传输的基本原理,掌握测量热传导的方法。

实验仪器3片相同的金属片,点火器,温度计。

实验过程1. 当前三个金属片平且靠近,然后将一个板加热15秒钟。

2. 使用温度计测量金属片的结束温度,并记录它。

3. 重复步骤1和2,直到所有金属片的温度都被计量。

实验原理热传导原理。

实验结论通过对三个金属片进行测量,可以比较它们在相同时间内吸收的热量。

实验四:研究串联电路的特性实验目的通过实验,了解串连电路的基本原理,掌握测量串连电路电流、电压的方法。

实验仪器电路板,电流计,电压表,开关。

实验过程1. 用电路板配置一个串联电路。

2. 使用电流计和电压表测量电路的电流和电压。

3. 重复此操作,更改电路的电阻,以了解串联电路的特性。

实验原理串联电路理论。

实验结论通过对电流和电压的测量,可以比较串联电路中的不同电阻。

以上实验方法适用于高中物理实验培训,目的在于引导学生掌握物理课堂中的基础实验技能,并通过实验理解物理原理。

高中物理实验归类总结

高中物理实验归类总结

高中物理实验总结力学实验实验一: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含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1.打点计时器是一种使用交流电源的计时仪器,电磁打点计时器4-6v 交流电,电火花220v 交流电,它每隔0.02s 打一次点(电源频率是50Hz )。

2.由纸带判断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方法:连续相等的时间间隔内的位移之差为恒量。

求任一计数点对应的即时速度v :2T s s 1)(n n ++==v v n ;如Ts s v 2322+=(其中T =5×0.02s=0.1s ) 3.由纸带求物体运动加速度的方法:(1)利用上图中任意相邻的两段位移求a :如223T s s a -=(2)用“逐差法”求加速度:(T 为相邻两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求⇒++=⇒===3a a a a 3T s -s a ;3T s -s a ;3T s -s a 321236322522141()()23216549T s s s s s s a ++-++= (3)用v-t 图法:即先根据2T s s 1)(n n ++=n v ;求出打第n 点时纸带的瞬时速度,再求出各点的即时速度,画出如图的v-t 图线,图线的斜率即加速度。

[实验步骤][注意事项]1.纸带打完后及时断开电源。

2.小车的加速度应适当大一些,以能在纸带上长约50cm 的范围内清楚地取7~8个计数点为宜。

3.应区别计时器打出的轨迹点与人为选取的计数点,通常每隔4个轨迹点选1个计数点,选取的记数点不少于6个(即每隔5个时间间隔取一个计数点),是为求加速度时便于计算。

4.不要分段测量各段位移,可统一量出各计数点到计数起点0之间的距离,读数时应估读到毫米的下一位。

所取的计数点要能保证至少有两位有效数字5.平行:纸带和细绳要和木板平行.6.两先两后:实验中应先接通电源,后让小车运动;实验完毕应先断开电源后取纸带.7.电压若增大,打点更清晰;频率若增加,打点周期更短;8.若打出短线,增加振针与复写纸的距离;9.若初速度为0,则选1,2点距离为2mm 为宜;实验二: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 [注意事项]1.不要超过弹性限度:实验中弹簧下端挂的钩码不要太多,以免超过弹簧弹性限度.2.尽量多测几组:要使用轻质弹簧,且要尽量多测几组数据.3.使用数据时应采用0L L X 即弹簧长度变化量.4.统一单位:记录数据时要注意弹力及弹簧伸长量的对应关系及单位.实验三: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注意事项]1.用弹簧秤测拉力时,应使拉力沿弹簧秤的轴线方向,橡皮条、弹簧秤和细绳套应位于与纸面平行的同一平面内。

高中物理实验总结报告

高中物理实验总结报告

高中物理实验总结报告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目的是通过实际操作和数据采集,加深对物理定律和实验原理的理解,并培养学生的实验技巧和科学思维。

实验装置和材料本次实验使用的装置和材料如下: - 弹簧振子装置 - 计时器 - 钢珠 - 杆状物体 -千分尺 - 电子天平实验原理实验中所涉及的物理原理主要有:弹簧振子的等效质量、谐振频率和周期、简谐运动的特性等。

实验步骤以下是本次实验的步骤:1.打开弹簧振子装置,将弹簧挂在支架上,使其处于自然长度的状态。

2.将钢珠系在弹簧的下端,并使其静止。

3.将钢珠稍微拉开一段距离,然后松手使其自由振动。

4.启动计时器,记录下钢珠振动的时间,重复多次以获得准确的平均值。

5.使用千分尺测量弹簧的长度、直径和细丝的直径,并记录测量结果。

6.利用电子天平测量钢珠的质量,并记录测量结果。

7.将杆状物体固定在水平台上,并调整其倾斜角度。

8.将计时器启动,记录下杆状物体自由下滑的时间,重复多次以获得准确的平均值。

实验数据处理与分析1.弹簧振子实验的数据分析:根据测量得到的弹簧参数和振动时间,可以计算出弹簧的等效质量和谐振频率。

通过对数据的分析,我们可以验证弹簧振子的质量对振动频率的影响,并进一步了解简谐振动的特性。

2.杆状物体自由下滑实验的数据分析:通过测量杆状物体自由下滑的时间和倾斜角度,我们可以计算出物体受到的重力加速度。

这个实验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斜面上物体的运动规律,并验证重力加速度的大小。

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对弹簧振子和自由下滑物体的运动特性和物理规律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实验结果表明,振动频率和杆状物体下滑的时间与实验参数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验证了相应物理定律的正确性。

实验总结本次实验通过实际操作和数据采集,使我们更加深入地理解了物理学中的某些重要概念和定律。

我们在实验过程中也培养了实验技巧和科学思维,提高了我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这样的实验学习,我们更好地理解了物理学知识的实际应用和意义。

物理高中实验总结

物理高中实验总结

物理高中实验总结引言在高中物理学习过程中,实验是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

通过实验,我们可以观察物理现象,验证理论知识,并培养实际操作和科学思维能力。

本文将总结我在高中学习期间所进行的物理实验,包括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步骤、实验数据及结论等内容。

一、简易物理实验:测量光与物体的交互作用实验目的通过测量光与物体的交互作用,探究光的反射、折射和透射等现象。

实验原理根据光的特性,当光线遇到物体时,会发生反射、折射和透射现象。

实验中我们将使用光学仪器来观测这些现象,例如使用凸透镜进行折光实验,使用玻璃板和光栅进行透射实验。

实验步骤1.准备实验所需材料和仪器:凸透镜、玻璃板、光栅等。

2.设置实验装置,确保实验环境光线充足且稳定。

3.以一定角度射入光线,观察光线经过凸透镜后的折射现象,并记录相关数据。

4.使用玻璃板进行透射实验,调节入射角度和出射角度,观察光线的透射情况。

5.利用光栅对光进行衍射实验,观察光的干涉现象。

实验数据与结论通过实验观测和数据记录,我们得到了以下结论: 1. 光线在通过凸透镜时会发生折射现象,入射角度和折射角度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符合折射定律。

2. 玻璃板的透射实验中,光线的透射角度受入射角度的影响,存在一定的关系。

3. 光栅的衍射实验中,我们观察到了光的干涉现象,进一步验证了光的波动性。

二、力学实验:研究物体的运动规律实验目的通过力学实验,研究物体的运动规律,包括匀速直线运动、自由落体运动和斜抛运动等。

实验原理运动学是力学的一个分支,研究物体的运动规律。

实验中我们将使用各种力学装置,如直线运动轨道、计时器等,来观测物体在不同情况下的运动规律。

实验步骤1.准备实验所需材料和仪器:直线运动轨道、小车、计时器等。

2.设置实验装置,确保实验环境不受外力干扰。

3.在直线运动轨道上设置小车,记录小车在不同斜角下的运动时间。

4.利用自由落体装置,测量物体自由下落的时间,并记录相关数据。

5.使用斜抛装置,测量物体在不同发射角度下的飞行距离和时间。

高中物理实验总结大全

高中物理实验总结大全

高中物理实验总结大全一、匀速直线运动实验1. 实验原理:通过纸带测量时间,根据匀速直线运动的规律计算瞬时速度和加速度。

2. 实验步骤:安装器材,打纸带,测量数据,处理数据。

3. 注意事项:平衡摩擦力,确保纸带匀速运动,避免手抖动。

二、牛顿第二定律实验1. 实验原理:通过控制变量法,探究加速度与力和质量的关系。

2. 实验步骤:安装器材,打纸带,测量数据,处理数据。

3. 注意事项:平衡摩擦力,控制小车的拉力,确保小车做匀加速运动。

三、自由落体运动实验1. 实验原理: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g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2. 实验步骤:打开电磁铁,释放小球,打纸带,测量数据,处理数据。

3. 注意事项:确保小球在自由落体过程中不受干扰,测量多次取平均值。

四、碰撞实验1. 实验原理:碰撞过程中动量守恒,能量守恒。

2. 实验步骤:安装器材,打纸带,测量数据,处理数据。

3. 注意事项:确保两小球在同一直线上碰撞,控制小球的初始速度。

五、电磁感应实验1. 实验原理:电磁感应现象是指磁场变化时会在导体中产生感应电流。

2. 实验步骤:连接电路,调节磁场,观察电流表的变化。

3. 注意事项:确保电路连接正确,注意磁场的变化和电流表的正负极。

六、电阻定律实验1. 实验原理:电阻定律是描述电阻与长度、横截面积和材料的关系。

2. 实验步骤:连接电路,调节电阻值,测量电流和电压。

3. 注意事项:确保电路连接正确,注意保护电阻不被烧坏。

七、焦耳定律实验1. 实验原理:焦耳定律是描述电热与电流、电阻和时间的关系。

2. 实验步骤:连接电路,调节电阻值,测量电流、电压和时间。

3. 注意事项:确保电路连接正确,注意保护电热丝不被烧坏。

高中物理实验总结大全

高中物理实验总结大全

高中物理实验总结大全一、引言高中物理实验是学生掌握物理理论知识、培养动手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

通过实验,学生能够深刻理解物理规律,提高实验操作技能,锻炼逻辑思维和实验设计能力。

本文将总结一些高中物理实验,包括实验目的、实验装置、实验操作与观察现象、实验结果与分析以及实验结论等内容。

二、实验一:杨氏静力学实验实验目的:验证胡克定律,研究绳线对物体的力学性质。

实验装置:弹簧,质量盒子,刻度尺,细绳等。

实验操作与观察现象:将弹簧固定在一个支架上,质量盒子挂在弹簧下方,实验者测量质量盒子位置和拉力的变化,记录数据。

实验结果与分析:根据拉力和质量盒子位置的关系,绘制力与位移的图像。

根据胡克定律的公式,计算弹簧的劲度系数。

实验结论:在弹簧的弹性变形范围内,拉力与位移呈线性关系,并且力的大小与弹簧的劲度系数成正比。

三、实验二:简谐振动实验实验目的:研究弹簧振子的振动规律,探究简谐振动的特性。

实验装置:弹簧振子,计时器,测量尺等。

实验操作与观察现象:将弹簧振子悬挂在一个支架上,拉动振子释放后,实验者测量振子的振动时间和振幅,记录数据。

实验结果与分析:根据振动时间和振幅的关系,绘制振动周期与振幅的图像。

计算振动频率和角频率。

实验结论:在一定范围内,振动周期与振幅呈线性关系,而振动频率与振幅无关。

四、实验三:光的折射实验实验目的:验证光的折射定律,探究光的折射规律。

实验装置:光盒,三棱镜,刻度尺等。

实验操作与观察现象:打开光盒,通过狭缝射出单色光,实验者调整角度使光线经过三棱镜,并观察光线的折射现象。

实验结果与分析:根据入射角和折射角的关系,验证折射定律。

计算折射率。

实验结论:光从一种介质向另一种介质传播时,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和折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之间满足折射定律。

五、实验四:电磁感应实验实验目的:通过实验验证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研究电磁感应现象。

实验装置:导体线圈,磁铁,电流计等。

实验操作与观察现象:实验者将导体线圈放置在磁铁附近,快速改变磁场强度,观察电流计的指示。

高中物理实验总结大全

高中物理实验总结大全

高中物理实验总结大全高中物理实验总结大全在高中物理实验课程中,经过一学期的学习和实践,我积累了很多宝贵的经验和知识。

以下是我对一些经典物理实验的总结。

一、弹簧振子的实验总结弹簧振子是高中物理实验中常见且重要的实验之一。

通过实验,我了解到弹簧振子的运动特点及其与弹性力的关系。

实验中,我可以通过改变振子的质量、振幅和弹簧的劲度系数来观察振子的周期和频率的变化。

通过这些实验,我将理论知识与实际运用相结合,深化了对弹簧振子的理解。

二、光的反射与折射的实验总结通过光的反射与折射的实验,我深刻体会到光在不同介质中传播时的特性。

在实验中,我使用平面镜和凸透镜,观察了光的入射角、反射角以及折射角之间的关系。

我发现光的入射角与反射角相等,而折射角与入射角之间满足折射定律。

这些实验让我明白了光的传播规律,也加深了对光学知识的理解。

三、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总结牛顿第二定律是力学中非常重要的定律之一。

通过实验,我验证了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在物体上的净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实验中,我对不同质量的物体施加不同大小的力,并通过测量物体的加速度来验证定律。

这些实验让我对牛顿第二定律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四、电学实验的实验总结电学实验是高中物理实验中的重要部分。

通过实验,我了解了电路的基本组成和基本规律。

在实验中,我通过搭建不同电路,观察了电流、电阻和电压之间的关系。

我还学会了使用万用表和电流表来测量电流和电压。

这些实验不仅加深了我对电学知识的理解,还培养了我动手实验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声音的实验总结声音是物理学中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

通过声音的实验,我了解了声音的传播特性和听力的原理。

在实验中,我使用声音发生器和共鸣筒,观察了声音频率与共鸣筒长度之间的关系。

我还学会了使用声音级计来测量声音的强度。

这些实验让我对声音的产生、传播和测量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总结起来,高中物理实验是学习物理知识的重要环节。

通过实验,我们可以深化对物理原理和规律的认识,锻炼动手实验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高中物理实验总结3篇

高中物理实验总结3篇

高中物理实验总结第一篇:电子束在磁场中的偏转实验电子束在磁场中的偏转实验是高中物理实验中的一项重要实验。

该实验基于洛伦兹力的作用机理。

在实验中,我们通过观察电子束在不同强度的磁场中的偏转情况,验证了洛伦兹力的存在和电子荷质比的测量方法。

实验原理当电子在磁场中运动时,它所受到的洛伦兹力为F=q(v×B),其中F为电子所受到的洛伦兹力,q为电子的电荷量,v为电子的速度,B为磁感应强度。

从公式中可以看出,在磁场中,电子的运动轨迹会被打偏。

如果电子束的速度、电荷量和磁场的磁感应强度都已知,那么通过测量电子束的偏转角度就可以计算出电子的质量。

实验步骤1.将阴极和阳极接通电源,使阴极发射电子束。

2.在电子束发射器的出口处放置一个铁环,其作用是增强磁场强度。

3.在电子束传输管中放置一个磁铁,这个磁铁的作用是在管内产生一个横向的匀强磁场。

4.测量电子束在磁场中的偏转角度。

5.根据偏转角度和其他参数计算电子的质量。

实验注意事项1.需小心操作,防止高压和射线辐射的危害。

2.铁环和磁铁要保持一定的距离,以避免相互干扰。

3.实验过程中应尽量减小外部干扰。

实验结果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可以得到电子荷质比的近似值为:e/m = 1.76×10^11C/kg。

结论本实验验证了洛伦兹力的存在和电子荷质比的测量方法。

实验结果表明电子的质量非常小,电子所受到的洛伦兹力很大,这也是电子在磁场中偏转的原因之一。

此外,实验中可能存在的误差源如温度变化和实验环境的微小变化都会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因此在实验过程中要尽量控制这些误差因素。

物理实验知识点总结高中

物理实验知识点总结高中

物理实验知识点总结高中一、光学实验知识点总结1. Young 双缝干涉Young 双缝干涉实验是用来观察光的干涉现象的经典实验。

在实验中,光通过两个非常接近的狭缝后,形成了一系列的明暗条纹。

这些条纹是由光的波动性造成的,是光的干涉现象的结果。

实验目的:观察光的干涉现象,验证光的波动性。

实验原理:当两束相干光通过两个狭缝后,形成了一系列的明暗条纹。

这是由于两条光的相位差造成的干涉现象。

通过测量这些条纹的间距,可以计算出光的波长,从而验证光的波动性。

2. 赫兹实验赫兹实验是用来观察光的散射现象的经典实验。

在实验中,光通过一个狭缝后,会发生散射现象,形成了一系列的明暗条纹。

这些条纹是由光的波动性造成的,是光的散射现象的结果。

实验目的:观察光的散射现象,验证光的波动性。

实验原理:当一束光通过一个狭缝后,形成了一系列的明暗条纹。

这是由于光的波动性造成的。

通过测量这些条纹的间距,可以计算出光的波长,从而验证光的波动性。

3. 单色光的干涉条纹实验单色光的干涉条纹实验是用来观察单色光的干涉现象的经典实验。

在实验中,一束单色光通过一个狭缝后,形成了一系列的明暗条纹。

这些条纹是由光的波动性造成的,是单色光的干涉现象的结果。

实验目的:观察单色光的干涉现象,验证光的波动性。

实验原理:当一束单色光通过一个狭缝后,形成了一系列的明暗条纹。

这是由于光的波动性造成的。

通过测量这些条纹的间距,可以计算出光的波长,从而验证光的波动性。

二、力学实验知识点总结1. 弹簧振子实验弹簧振子实验是用来观察弹簧振子的振动现象的经典实验。

在实验中,一根弹簧上挂着一个质量,观察该质量的振动情况。

通过改变弹簧的劲度系数、质量和振幅,可以研究弹簧振子的振动规律。

实验目的:观察弹簧振子的振动现象,研究弹簧振子的振动规律。

实验原理:当弹簧振子达到平衡位置后,受到外力的作用,开始振动。

振动的频率与弹簧的劲度系数、质量和振幅有关,可以通过实验测量这些参数,研究弹簧振子的振动规律。

高中物理电学实验总结

高中物理电学实验总结

高中物理电学实验总结导言:电学实验是高中物理课程中重要的一环,通过实际操作可以帮助学生理解电学知识,并培养其实验技能与科学思维能力。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总结我在高中物理电学实验中的一些经验和收获,并分享一些有关电学实验的重要原理和技巧。

实验一:欧姆定律的验证欧姆定律是电学基础中的重要定律之一,它描述了电流、电阻和电压之间的关系。

通过实验验证欧姆定律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个定律。

首先我们搭建了一个简单的电路,包括一个电源、一个电阻和一个安培表。

我们通过改变电阻的大小和电压的大小来观察电流的变化,并记录实验数据。

实验结果显示,当电压增大时,电流也随之增大。

根据欧姆定律的公式 I=V/R,可以得出结论:在一定条件下,电流和电压成正比,与电阻成反比。

这也验证了欧姆定律的正确性。

实验二:串联和并联电阻的等效性在这个实验中,我们研究了电阻的串联和并联对电流和总电阻的影响。

首先,我们分别搭建了串联和并联的电路,测量了电压和电流的数值,并计算了总电阻的值。

实验结果表明,串联电路的总电阻等于各个电阻的和,而并联电路的总电阻等于各个电阻的倒数之和的倒数。

这就是串联和并联电阻的等效性。

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并应用此原理,对电路的设计和分析提供指导。

实验三:电阻和电压的温度变化关系在这个实验中,我们研究了电阻与温度之间的关系。

电阻与温度的变化关系是一个重要的热学现象,也是我们理解电器设备的工作原理的重要基础。

我们通过控制环境温度,并改变电阻的温度来观察电阻值的变化。

实验结果表明,电阻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加。

这个现象可以通过热胀冷缩的原理来解释,也提醒我们在电器设计和使用时要注意温度的影响。

实验四:电能转换的效率在这个实验中,我们研究了电能转换的效率。

电能转换效率是衡量电能转换过程中能量损耗的重要指标,也是我们设计节能电器的重要参考。

我们通过搭建一个简单的电路,将电流的变化和电压的变化转化成热能的变化,再通过测量得到的数据进行计算。

高中物理实验大全归纳总结

高中物理实验大全归纳总结

高中物理实验大全归纳总结
本文档旨在对高中物理实验进行全面总结和归纳,为学生提供参考和研究。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高中物理实验及其相关内容。

1. 实验一:测量物体的质量
实验目的
测量物体的质量,了解质量的概念和测量方法。

实验材料
- 电子天平
- 不同质量的物体
实验步骤
1. 首先将天平置于水平地面上,并调零天平。

2. 将待测物体放在天平盘上,等待天平示数稳定。

3. 记录天平示数,即可得到物体的质量。

实验结果与分析
通过测量天平示数,我们可以得到不同物体的质量。

质量是物体的固有属性,可以用质量单位千克(kg)表示。

2. 实验二:测量物体的体积
实验目的
测量物体的体积,了解体积的概念和测量方法。

实验材料
- 量筒
- 水
- 待测物体
实验步骤
1. 先将一定量的水倒入量筒中,并记录初始水平。

2. 将待测物体完全浸入量筒中的水中,观察水平变化并记录。

3. 计算待测物体的体积差,即为物体的体积。

实验结果与分析
通过测量水的体积变化,可以推算出物体的体积。

体积以立方米(m³)为单位。

......
通过以上示例可以看出,高中物理实验涵盖了不同的内容和实验方法。

这些实验旨在帮助学生加深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并培养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的能力。

希望本文档对学生们的研究和实践有所帮助!
参考资料
- 高中物理教材,作者X
- 物理实验指导书,作者Y
> 注意:本文档中的内容仅供参考,具体实验要根据教师指导和安全规范进行操作。

高中物理常见实验项目总结

高中物理常见实验项目总结

高中物理常见实验项目总结1. 弹簧振子实验- 实验目的:研究弹簧振子的运动规律。

- 实验装置:弹簧、物块、支架、计时器。

- 实验步骤:1. 将物块与弹簧相连,固定在支架上。

2. 将物块拉至一定位置,释放并启动计时器。

3. 记录物块运动的周期及振幅。

- 实验结果分析:分别绘制周期和振幅与物块质量的图表,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

2. 斜面上滑动物体实验- 实验目的:研究斜面上物体的运动规律。

- 实验装置:斜面、滑块、固定支架、计时器。

- 实验步骤:1. 将滑块固定在支架上,放置在斜面上。

2. 记录滑块的下滑时间及滑过的距离。

3. 分别改变斜面的倾角,重复实验步骤。

- 实验结果分析:分析滑块下滑的时间与滑过的距离的关系,探究斜面的倾角对物体下滑的影响。

3. 光的折射实验- 实验目的:研究光在不同介质中的折射规律。

- 实验装置:光源、凸透镜、直尺等。

- 实验步骤:1. 将光源放置在一定距离外,以一定角度照射到凸透镜上。

2. 测量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角度。

3. 改变光线入射角度,重复实验步骤。

- 实验结果分析:通过观察角度的变化,探究光在不同介质中的折射规律。

4. 电流和电阻实验- 实验目的:研究电流和电阻之间的关系。

- 实验装置:电池、电流表、电阻器等。

- 实验步骤:1. 将电流表、电阻器依次与电池连接。

2. 测量电流表上的电流大小。

3. 分别改变电阻器的阻值,重复实验步骤。

- 实验结果分析:分析电流和电阻之间的关系,通过绘制电流与电阻的图表得出结论。

5. 牛顿三定律实验- 实验目的:验证牛顿三定律。

- 实验装置:滑轮、弹簧、物块等。

- 实验步骤:1. 将滑轮和弹簧与物块相连,固定在支架上。

2. 以一定的力拉动物块,使其加速度产生变化。

3. 记录物块的质量、施加的力和加速度。

- 实验结果分析:通过分析物块质量、施加的力和加速度之间的关系,验证牛顿三定律。

以上是高中物理常见实验项目的简要总结,这些实验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物理原理并培养动手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

高中物理12个实验总结

高中物理12个实验总结

高中物理12个实验总结实验一:测量物体的密度在这个实验中,我们使用简单的公式密度=质量/体积,通过测量物体的重量和尺寸来计算密度。

通过实验,我们可以掌握测量工具的使用方法,提高数据处理和分析的能力。

实验二:测量力的大小和方向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可以了解如何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不同物体受到的力的大小和方向。

同时也能够理解力的平衡和合力的概念,从而深入理解牛顿力学的基本原理。

实验三:研究简谐振动现象这个实验主要让我们了解简谐振动的基本规律,包括振幅、周期和频率等概念。

通过调整不同参数,我们可以观察振动系统的变化,并深入理解振动的特性。

实验四:测量重力加速度通过实验四,我们可以通过自由落体实验来测量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

这不仅可以加深我们对重力的理解,还可以让我们学会如何设计实验,收集数据,并进行分析和结论。

实验五:分析动能和势能的转化这个实验让我们研究了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过程,通过实验数据的分析,我们可以计算物体在不同位置的动能和势能,并理解守恒定律的重要性。

实验六:探究压强与面积的关系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可以了解压强的概念,并探究压强和表面积之间的关系。

实际操作中,我们可以通过改变压力平台的面积来观察压强的变化,从而加深对压强的理解。

实验七:验证牛顿定律这个实验通过观察不同物体的受力情况,验证牛顿运动定律的正确性。

通过实验数据的收集和分析,我们可以证明力和加速度之间的定性关系,加深对牛顿定律的理解。

实验八:探究功和功率的概念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可以了解功和功率的定义和计算方法。

实际操作中,我们可以测量物体所受的力和位移,计算所做的功,从而深入理解功和功率的物理意义。

实验九:研究波的传播性质这个实验让我们了解波的基本性质,包括波长、频率和波速等概念。

通过实验数据的收集和分析,我们可以观察波的传播现象,加深对波的传播规律的理解。

实验十:探究光的反射和折射规律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可以探究光的反射和折射规律。

通过调整入射角度和介质的折射率,我们可以观察光的反射和折射现象,加深对光学规律的理解。

高中物理五大实验类型实验总结

高中物理五大实验类型实验总结

高中物理五大实验类型实验总结高中物理五大实验类型验证性实验一、验证力的平等四边形定则1.目的:验证平行四边形法则。

2.器材:方木板一个、白纸一张、弹簧秤两个、橡皮条一根、细绳套两个、三角板、刻度尺,图钉几个。

3.主要测量:a.用两个测力计拉细绳套使橡皮条伸长,绳的结点到达某点O。

结点O的位置。

记录两测力计的示数F1、F2。

两测力计所示拉力的方向。

b.用一个测力计重新将结点拉到O点。

记录:弹簧秤的拉力大小F及方向。

4.作图:刻度尺、三角板5.减小误差的方法:a.测力计使用前要校准零点。

b.方木板应水平放置。

c.弹簧伸长方向和所测拉力方向应一致,并与木板平行.d.两个分力和合力都应尽可能大些.e.拉橡皮条的细线要长些,标记两条细线方向的两点要尽可能远些.f.两个分力间的夹角不宜过大或过小,一般取600---1200为宜二、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原理:两小球在水平方向发生正碰,水平方向合外力为零,动量守恒。

m1v1=m1v1/+m2v2/本实验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验证上式成立。

两小球碰撞后均作平抛运动,用水平射程间接表示小球平抛的初速度:OP-----m1以v1平抛时的水平射程OM----m1以v1’平抛时的水平射程O‘N-----m2以V2’ 平抛时的水平射程验证的表达式:m1OP=m1OM+m2O/N1.实验仪器:斜槽、重锤、白纸、复写纸、米尺、入射小球、被碰小球、游标卡尺、刻度尺、圆规、天平。

2.实验条件:a.入射小球的质量m1大于被碰小球的质量m2(m1 >m2)b.入射球半径等于被碰球半径c.入射小球每次必须从斜槽上同一高度处由静止滑下。

d.斜槽未端的切线方向水平e.两球碰撞时,球心等高或在同一水平线上3.主要测量量:a.用天平测两球质量m1、m2b.用游标卡尺测两球的直径,并计算半径。

c.确定小球的落点位置时,应以每次实验的落点为参考,作一尽可能小的圆,将各次落点位置圈在里面,就把此圆的圆心定为实验测量数据时所对应的小球落点位置。

高中物理12个实验总结

高中物理12个实验总结

高中物理12个实验总结本文总结了高中物理学科中的12个实验,涵盖了力学、光学、电学等多个方面。

这些实验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物理原理,并培养他们的实验思维和动手能力。

实验一:测量小物体的密度实验目的通过测量小物体的质量和体积,计算物体的密度,并掌握使用天平和微量容器的实验技巧。

实验步骤1.使用天平称量小物体的质量。

2.使用水容器装满水,记录初始水平面。

3.将小物体放入水容器中,记录水容器的最终水平面。

4.计算小物体的体积,并计算出它的密度。

实验结果与讨论通过实验我们发现,小物体的密度是与质量和体积相关的。

本实验的结果可以应用于其他密度相关的问题。

实验二:测量重力加速度的实验实验目的通过测量自由落体的加速度,了解重力对物体的作用,并掌握使用计时器和测高器的实验技巧。

实验步骤1.在垂直高度上设置一个测高器。

2.从测高器的初始位置,让物体自由下落,并记录下物体下落所经过的时间。

3.重复上述步骤,分别记录不同高度下物体的下落时间。

4.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出重力加速度。

实验结果与讨论通过实验我们得出结论,重力对物体的作用是使其以加速度自由下落。

同时,通过实验数据我们还可以计算出地球上的重力加速度。

实验三:测量光的折射率实验目的通过测量光在不同介质中的折射角,计算出介质的折射率,并掌握使用光源、直尺和量角器的实验技巧。

实验步骤1.设置一个光源和一个由折射介质构成的透明介质。

2.发射一束光线进入透明介质中,测量光线的入射角和折射角。

3.通过实验数据计算出透明介质的折射率。

实验结果与讨论通过实验我们发现,当光线从空气中射入介质中时,其方向会发生改变。

这一现象是由介质的折射率引起的。

实验四:测量电阻的实验实验目的通过测量电阻的阻值,了解电阻对电流的影响,并掌握使用电源、电流表和电阻器的实验技巧。

实验步骤1.使用电源、电流表和电阻器搭建电路。

2.分别测量不同电阻下的电流和电压,记录实验数据。

3.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出不同电阻的阻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物理实验总结实验一: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一)实验目的1.学会用打上点的纸带研究物体的运动。

2.掌握判断物体是否做匀变速运动的方法。

3.会利用纸带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

4.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二)实验原理1.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特点(1)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时,若加速度为a ,在各个连续相等的时间T 内发生的位移依次为x1、x2、x3、…、xn ,则有:x2-x1=x3-x2=…=xn -xn-1=aT2,即任意两个连续相等的时间内的位移差相等。

可以依据这个特点,判断一个物体是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2)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该段时间内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

2.由纸带求物体加速度的方法(1)逐差法设相邻相同时间T 内的位移分别为x1、x2、…、x6,则x2-x1=x3-x2=x4-x3=…=x6-x5=aT2x4-x1=3a1T2x5-x2=3a2T2x6-x3=3a3T2得加速度a =(a1+a2+a3)/3= (2)图象法 以打某计数点时为计时起点,然后利用vn =(xn+xn+1)/2T 测出打各点时的速度,描点得v-t 图象,v-t 图象的斜率即为加速度,如图所示。

(3)由纸带求物体速度的方法 “平均速度法”求速度,即vn =(xn+xn+1)/2T ,如图所示。

(三)实验器材电火花计时器或电磁打点计时器,一端附有滑轮的长木板、小车、纸带、细绳、钩码、刻度尺、导线、电源、复写纸片。

(四)实验步骤1.把附有滑轮的长木板放在实验桌上,并使滑轮伸出桌面;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在长木板上没有滑轮的一端;连接好电路,再把一条细绳拴在小车上,细绳跨过滑轮,下边挂上合适的钩码;将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并把它的一端固定在小车的后面。

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2.把小车停在靠近打点计时器处,接通电源后,放开小车,让小车拖着纸带运动,打点计时器就在纸带上打下一系列的点。

换上新纸带,重复三次。

3.从三条纸带中选择一条比较理想的纸带,舍掉开头比较密集的点,在后边便于测量的地方找一个开始点,在选好的开始点下面记作0,0后面第5个点记作1,1后面第5个点记作2,...依次标出计数点3,4,5,6,两相邻计数点间的距离用刻度尺测出,分别记作x1、x2、 (x6)4.根据测量结果和前面计算公式,计算出a1、a2、a3的值,求出a 的平均值,它就是小车做匀变速运()()415263456123222211()33339x x x x x x x x x x x x T T T T ---++=++-++⎡⎤⎣⎦F 6=x 6=L 6=6﹕﹕﹕﹕L 3=3F 2=x 2=L 2=2F 1=x 1=L 1=1L 0=0弹力F 伸长量x n =L n -L 0刻度钩码个数动的加速度。

同学们还可先画出v-t 图象,再求小车做匀变速运动的加速度。

(五)注意事项1.要在钩码落地处放上软垫或砂箱,防止撞坏钩码。

2.要在小车到达滑轮前用手按住它或放置泡沫塑料挡板,防止撞坏小车。

3.小车的加速度宜适当大些,可以减小长度的测量误差,加速度大小以能在约50 cm 的纸带上清楚地取出7~8个计数点为宜。

4.纸带运动时尽量不要让纸带与打点计时器的限位孔摩擦。

5.要先接通电源,待打点计时器工作稳定后,再放开小车;放开小车时,小车要靠近打点计时器,以充分利用纸带的长度。

6.不要分段测量各段位移,应尽可能地一次测量完毕(可先统一量出各计数点到计数起点0之间的距离),读数时应估读到毫米的下一位。

(六)误差分析本实验参与计算的量有x 和T ,因此误差来源于x 和T 。

1.由于相邻两计数点之间的距离x 测量不够精确而使a 的测量结果产生误差。

2.市电的频率不稳定使T 不稳定而产生误差。

实验二: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一)实验目的1.探究弹力与弹簧伸长的关系。

2.掌握利用图象研究两个物理量之间关系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1.如图所示,弹簧在下端悬挂钩码时会伸长,平衡时弹簧产生的弹力与所挂钩码的重力大小相等。

2.用刻度尺测出弹簧在不同钩码拉力下的伸长量x ,建立坐标系,以纵坐标表示弹力大小F ,以横坐标表示弹簧的伸长量x ,在坐标系中描出各点(x ,F),然后用平滑的曲线连结起来,根据实验所得的图线,就可探知弹力大小与伸长量之间的关系。

(三)实验器材轻质弹簧一根、钩码一盒、刻度尺、重锤、坐标纸、三角板。

(四)实验步骤1.如图所示,将铁架台放于桌面上(固定好),将弹簧的一端固定于铁架台的横梁上,在挨近弹簧处将刻度尺(最小分度为mm)固定于铁架台上,并用重锤线检查刻度尺是否竖直。

2.记下弹簧下端不挂钩码时所对应的刻度L0。

3.在弹簧下端挂上一个钩码,待钩码静止后,记下弹簧下端所对应的刻度L1。

4.用上面方法,记下弹簧下端挂2个、3个、4个…钩码时,弹簧下端所对应的刻度L2、L3、L4…,并将所得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5.用xn =Ln -L0计算出弹簧挂1个、2个、3个…钩码时弹簧的伸长量,并根据当地重力加速度值g ,计算出所挂钩码的总重量,这个总重量就是弹簧弹力的大小,将所得数据填入表格。

6.在坐标纸上建立坐标系,以弹力为纵坐标,弹簧伸长量为横坐标,描出每一组数据(x,F)所对应的点。

7.根据所描各点的分布与走向,作出一条平滑的曲线(不能画成折线)。

8.以弹簧伸长量为自变量,弹力大小为因变量,写出曲线所代表的函数。

首先尝试写成一次函数的形式,如果不行,写成二次函数的形式或其他形式。

9.研究并解释函数表达式中常数的物理意义。

(五)注意事项1.安装时,要保持刻度尺竖直并靠近弹簧。

2.实验时,要尽量选择长度较大、匝数较多,但软硬程度(劲度系数)适中的弹簧,以每挂一个钩码(20g)弹簧伸长量增大1~2 cm为宜。

3.读取弹簧下端所对应的刻度时,要用三角板,并且视线垂直于刻度,力求读数准确,并且要等钩码静止时,再读数。

4.实验中悬挂钩码时注意不要太多,以免弹簧被过分拉伸,超过弹簧的弹性限度。

5.要使用轻质弹簧,且要尽量多测几组数据。

6.建立坐标系时,要选择合适标度,以使所画曲线占据整个坐标纸。

7.画图线时,不一定要让所有各点都正好在曲线上,但应注意使曲线两侧的点大致相同,偏离太远的点要舍弃。

(六)误差分析本实验的误差主要来自以下两个方面:1.弹簧的长度测量不精确。

2.描点、画图不精确。

实验三: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一)实验目的1.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2.掌握弹簧秤的构造、调节方法和使用方法。

(二)实验原理如果两个互成角度的共点力F1、F2作用于橡皮筋的结点上,与只用一个力F′作用于橡皮筋的结点上,所产生的效果相同(橡皮条在相同方向上伸长相同的长度),那么,F′就是F1和F2的合力。

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作出两共点力F1和F2的合力F的图示,应与F′等大同向。

(三)实验器材方木板一块、白纸、弹簧秤(两只)、橡皮条、细绳套(两个)、三角板、刻度尺、图钉(几个)。

(四)实验步骤1.用图钉把白纸钉在方木板上。

2.把方木板平放在桌面上,用图钉把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A点,橡皮条的另一端拴上两个细绳套。

(固定点A在纸面外)3.用两只弹簧秤分别钩住细绳套,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使橡皮条伸长,结点到达某一位置O。

(如图所示,位置O须处于纸面以内)4.用铅笔描下O的位置和两细绳套的方向,并记录弹簧秤的读数。

5.从力的作用点(位置O)沿着两细绳套的方向画直线,按选定的标度作出这两只弹簧秤的拉力F1和F2的图示,并用平行四边形定则作出合力F的图示。

6.只用一只弹簧秤通过细绳套把橡皮条的结点拉到同样的位置O,记下弹簧秤的读数和细绳的方向。

用刻度尺从O点按同样标度沿记录的方向作出这只弹簧秤的拉力F′的图示。

7.比较力F′的图示与合力F的图示,看两者是否等长、同向。

8.改变两个力F1和F2的大小和夹角,再重复实验两次。

(五)注意事项1.不要直接以橡皮条端点为结点,可拴一短细绳再连两细绳套,以三绳交点为结点,使结点小些,便于准确地记录结点O的位置。

2.不要用老化的橡皮条,检查方法是用一个弹簧秤拉橡皮条,要反复做几次使橡皮条拉伸到相同的长度看弹簧秤读数有无变化。

3.弹簧秤在使用前应水平放置,然后检查、校正零点。

将两弹簧秤互相勾着水平拉伸,选择两只读数完全一致的弹簧秤使用。

4.在同一次实验中,使橡皮条拉长时结点O的位置一定要相同。

5.用两只弹簧秤钩住细绳套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时,夹角不宜太大,也不宜太小,以60°~100°之间为宜。

6.读数时应注意使弹簧秤与木板平行,并使细绳套与弹簧秤的轴线在同一条直线上,避免弹簧秤的外壳与弹簧秤的限位孔之间有摩擦。

读数时眼睛要正视弹簧秤的刻度,在合力不超出量程及在橡皮条弹性限度范围内的前提下,拉力的数值应尽量大些。

7.细绳套应适当长一些,便于确定力的方向,不要直接沿细绳套的方向画直线,应在细绳套末端用铅笔画一个点,取掉细绳套后,再将所标点与O点连直线确定力的方向。

8.在同一次实验中,画力的图示所选定的标度要相同,并且要恰当选取标度,使所作力的图示稍大一些。

(六)误差分析本实验的误差主要来自以下五个方面:1.用描点法记录的拉力方向不够准确;2.所作平行四边形的对边不严格平行;3.拉橡皮条时,没有做到橡皮条及两细绳套平行于木板,使在纸上所描下的拉力方向并不是拉力的真实方向;4.没有校准弹簧秤的零点,两只弹簧秤的刻度不准确;5.弹簧的拉杆与限位孔有摩擦,使弹簧秤读数并不能真实地表示细绳中拉力的大小。

实验四:验证牛顿运动定律(一)实验目的验证牛顿第二定律,即质量一定时,加速度与作用力成正比;作用力一定时,加速度与质量成反比。

(二)实验原理采用控制变量法,当研究对象有两个以上的参量发生牵连变化时,我们设法控制某些参量不变,而研究其中两个参量之间的变化关系的方法,是物理实验中经常采取的一种方法。

本实验的参量有F、m、a三个参量,研究加速度a与F及m的关系时,我们先控制一个参量,验证牛顿第二定律实验要求先控制小车的质量m不变,讨论a与F的关系后,再控制小盘砝码的质量不变,即F不变,改变小车的质量,讨论a 与m的关系。

(三)实验器材打点计时器、纸带及复写纸片、小车、一端附有定滑轮的长木板、薄木板、小盘、细绳、低压交流电源、两根导线、天平(带有一套砝码)、刻度尺、砝码。

(四)实验步骤1.用天平测出小车和小盘的质量m和m0,把数值记录下来。

2.按图3-4-1把实验器材安装好,只是不把悬挂小盘的细绳系在小车上(即不给小车加牵引力)。

3.平衡摩擦力:在长木板的不带定滑轮的一端下面垫上一块薄木板,反复移动木板的位置,直至小车在斜面上运动时保持匀速运动状态,这时小车拖着纸带运动时受到的摩擦力恰好与小车所受的重力在斜面方向上的分力平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