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结构与受力分析》课程改革尝试
建筑结构课程教学改革思路与实践
建筑结构课程教学改革思路与实践建筑结构课程是土木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是培养工程技术人才的重要环节。
当前的建筑结构课程存在一些问题,如教学内容与实际工程存在脱节、缺乏实践性教学和创新意识培养等。
为了提高建筑结构课程的教学效果,需要进行教学改革思路与实践。
一、教学改革思路1.从实际工程出发:建筑结构是应用学科,因此教学内容必须与实际工程相结合。
可以通过案例分析、工地参观等方式,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工程相结合,使学生能够深入理解和掌握建筑结构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技术。
2.强调实践性教学:建筑结构是需要实践操作技能的学科,因此必须加强实践性教学。
可以通过实验教学、课程设计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可以设置一些与实际工程相近的设计任务,让学生进行独立设计和结构计算,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加强教师团队建设:教师是推动教学改革的关键力量,因此需要加强教师团队建设。
可以通过教师培训、学术交流等方式,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能力。
可以加强教师之间的合作和交流,共同探讨教学改革的思路和实践。
4.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建筑结构是需要创新思维的学科,因此需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可以通过课堂讨论、学术论文写作等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和提出创新的观点和方法。
可以鼓励学生参与科研项目,培养他们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教学改革实践1.引入实际案例:在教学中引入一些实际工程案例,让学生通过分析和讨论,深入了解建筑结构的设计原理和实际应用。
可以选取一些建筑工程项目,让学生研究其结构设计及施工过程,并进行报告和讨论。
2.强调实践操作:在教学中加强实践操作,可以通过实验教学、课程设计等方式。
在实验室中进行模型试验,让学生亲自操作和观测,从而加深对建筑结构的理解和认识。
3.培养创新能力: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可以通过开展研究课题,让学生主动参与科研工作。
可以组织学生参与科研项目,让他们提出并解决实际问题,从而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思维能力。
建筑结构课程教学改革思路与实践
建筑结构课程教学改革思路与实践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建筑行业的不断壮大,建筑结构课程在建筑类专业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面对日新月异的建筑技术和理论,传统的建筑结构课程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和行业的发展。
建筑结构课程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本文将从教学改革的思路与实践两个方面进行探讨,并为建筑结构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
一、思路1. 调整课程结构,强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传统的建筑结构课程重视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结合。
教学改革的首要思路是调整课程结构,强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可以通过增加实践环节、引入案例教学、开设设计与施工一体化课程等方式,加强学生对建筑结构理论知识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能力。
只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真正培养出具备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建筑结构人才。
2. 引入前沿技术,拓展课程内容建筑行业的发展日新月异,各种新技术、新理论不断涌现。
教学改革的另一个重要思路是引入前沿技术,拓展课程内容。
可以通过增设前沿技术专题讲座、组织学生参与科研项目、引入BIM技术等方式,使学生不仅了解建筑结构的经典理论,同时也能够深入了解建筑结构领域的最新发展动态,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发展潜力。
3. 培养独立思考与团队合作能力建筑结构工作需要学生具备独立思考和团队合作的能力。
教学改革的另一重要思路是培养独立思考与团队合作能力。
可以通过采用项目驱动教学、组织学生参与实践项目、开展团队合作训练等方式,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锻炼学生在团队中协作、沟通、领导的能力,使学生在未来能够胜任复杂的建筑结构工程项目。
二、实践在课程教学方面,可以通过调整课程结构,拓展实践环节,来强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比如增加工程实践课程,让学生亲自动手制作模型、进行结构测试;增加设计案例分析课程,让学生通过分析实际工程案例,了解理论知识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开设设计与施工一体化课程,让学生在课堂上就能模拟真实工程场景,学习工程施工中的各个环节。
“建筑构造”课程研究与教学改革探索
“建筑构造”课程研究与教学改革探索建筑构造是建筑学专业中的重要课程之一,主要内容是学习和掌握建筑物的结构构造、施工工艺和材料应用等知识,为学生提供基本的建筑构造理论与技术能力。
传统的建筑构造课程教学存在一些问题,如教学内容过于理论化、教学方式单一、缺乏实践环节等。
进行建筑构造课程研究与教学改革探索,对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建筑构造课程的研究应该加强对于实践性教学的重视。
通过增加实践教学环节,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课程内容,并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中。
可以借助实验室、模型制作、实地考察等方式,让学生亲自动手参与到建筑构造的过程中,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模型制作实践,让他们亲自操刀,从而更加深入地了解建筑构造的原理。
建筑构造课程的教学改革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建筑构造是一个涉及到多个学科和领域的综合性课程,需要学生具备跨学科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在教学中可以设置一些开放性问题和课程设计,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创造力,培养他们对于建筑构造问题的独特见解和解决方案。
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文献综述和科研实践,让他们了解当前研究领域的最新动态,并鼓励他们开展自己的研究项目。
建筑构造课程的研究还应该注重与实际工程实践的结合。
建筑构造是建筑实践的重要环节,课程的教学内容应该与实际工程实践相结合,学生可以通过参观工地、参与实际项目等方式,了解建筑构造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与实施。
这样不仅能够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还能够使他们更好地理解课程的实际意义和应用背景。
建筑构造课程的研究还应该关注教材教辅的改进。
传统的建筑构造教材大多以理论知识为主,缺乏实践操作的指导和案例分析。
在教学中可以引入一些国内外经典或典型的建筑构造案例,结合实际工程实践,分析其构造原理、施工工艺和材料应用,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掌握建筑构造知识。
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通过查阅文献、参加学术交流等方式,扩展他们的知识面,培养他们的学术研究能力。
“建筑构造”课程研究与教学改革探索
“建筑构造”课程研究与教学改革探索《建筑构造》课程是建筑学专业本科阶段的一门核心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建筑物结构原理和施工工艺的理论与实践能力。
随着建筑学科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推进,对《建筑构造》课程的研究与教学改革也日益受到重视。
本文将从课程的研究和教学改革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课程研究1. 需求分析:《建筑构造》课程作为建筑学专业的核心课程,其课程设置应该符合学生的学习需求。
通过对学生学习特点和就业需求的调查,可以更好地确定课程的教学目标和内容,同时也可以为后续的教学改革提供依据。
2. 教材选择:教材是课程设置和教学的基础,需要选用优质的、适合本专业的教材。
可以结合国内外建筑学科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成果,选择那些内容系统、结构清晰、案例丰富的教材,以满足学生对知识的需求。
3. 课程设置:《建筑构造》课程应该围绕建筑物的结构原理和施工工艺展开讲解,包括建筑结构的基本原理、力学计算方法、主要构造体系的构造原理和设计要求,以及常见的施工工艺和质量控制方法等。
同时还应该结合实践案例,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实践教学:《建筑构造》课程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因此实践教学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可以通过实地考察、实验教学、模拟施工等方式,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课程内容,培养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
二、教学改革探索1. 教学方法创新:传统的课堂讲授方式会让学生产生审美疲劳,缺乏参与感。
可以尝试采用互动式教学,包括案例讲解、问题讨论、小组合作学习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知识的探索和交流。
2. 群体实验:《建筑构造》课程中的实验教学可以引入群体实验,即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完成一项实践任务。
通过组织学生进行结构设计、模型制作等实践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
3. 翻转课堂:翻转课堂是一种倒置教学的方式,可以将课堂上的讲解和演示转移到课后自学,而将课堂时间留给问题探讨和实践训练。
工程造价专业《建筑结构》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探索
工程造价专业《建筑结构》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探索随着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各专业课程教学改革都在如火如荼地进行,而《建筑结构》是工程造价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内容覆盖面广、难度大,一直是高职工程类专业教学中的一个重点和难点。
文章分析了传统高校建筑结构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工程造价专业学生的就业岗位及岗位的能力要求,从能力素质、课程设置、教学手段及实践教学等方面探讨了一些教学改革的具体措施。
标签:建筑结构教学改革实践《建筑结构》课程是一门相对较难、较复杂的专业必修课,当前的《建筑结构》教材中80%左右的篇幅介绍结构构件的设计计算,理论性太强,高职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常感到较吃力。
而对于工程造价的学生来说,他们主要的工作岗位是造价员、施工员、资料员,很少有去从事设计工作的,如果按照教材并沿袭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授课,则越来越无法适应学生的要求,也偏离了高职以工作为导向的培养目标,因此《建筑结构》这门课的改革已是当务之急,下面笔者就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这几个方面来谈谈《建筑结构》的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1 课程目标1.1 总体目标通过常州凯宏铝业有限公司办公楼的安全校核与钢筋放样、常州武进区邹区镇工业集中区标准厂房的安全校核与钢筋放样等项目训练,学生能完成民用框架结构施工图的识读;能正确运用规范、标准图集,能进行施工图会审,能对框架结构的安全进行校核;能按施工图进行钢筋放样以确保工程质量目标、费用目标、进度目标达到预期要求。
1.2 知识目标1.2.1 掌握常见建筑、结构基本类型的施工图(结构平面、梁体平面配筋图、基础平面布局图)内容,并且能够将内容正确表达出来。
1.2.2 学习房屋局部节点构造的详图内容,确定其位置以及其隐藏的建筑、结构力学原因,以便于更好地应用于施工中去。
1.2.3 熟悉现场讲解施工图以及解决建筑、结构施工图错误的相关知识,并且能够做简单的协调、变更方案。
2 课程内容2.1 课程内容的选取按照工程造价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以岗位工作任务为载体,通过工作任务分析实现典型工作任务到行动领域转换,通过工作过程分析实现行动领域到学习领域转换,再通过教学过程分析实现学习领域到学习情境转换,形成基于工作过程进行工学结合课程开发与构建的思路与途径,明确课程的学习内容、能力目标、考核方法等,突出工学结合、一体化项目教学,培养学生信息收集、方案设计、组织能力。
“建筑构造”课程研究与教学改革探索
“建筑构造”课程研究与教学改革探索建筑构造是建筑学专业中的一门重要课程,它是建筑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环节。
学生通过学习建筑构造课程,可以了解建筑物的结构原理,掌握建筑构造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提高自己的设计与施工能力。
传统的建筑构造课程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传统的建筑构造课程注重理论知识的灌输,而缺乏实践环节的培养。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只是被动接受知识,很少有机会亲自动手实践,这导致了他们对于实际工作中的建筑构造问题缺乏解决能力。
传统的建筑构造课程内容固定,难以适应快速变化的建筑行业需求。
建筑行业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新材料、新技术不断涌现,传统的建筑构造课程内容无法及时更新,不能满足学生对于新知识的需求。
传统的建筑构造课程缺乏与实际工作的衔接,学生学完课程后很难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项目中。
这使得学生在毕业后需要重新学习与实践,增加了他们的就业压力。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们需要进行建筑构造课程的研究与教学改革探索,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适应能力。
建筑构造课程的教学内容应该从理论知识向实践技能转变。
可以增加案例分析、模型制作等实践环节,使学生能够亲自动手解决实际建筑构造问题。
可以组织学生参与实际建筑项目的施工,让他们亲自体验和参与到建筑构造的过程中。
建筑构造课程应该增加实践性强、前沿性强的内容。
可以邀请行业专家、企业代表来讲述最新的建筑构造技术和应用案例,让学生了解行业的最新动态,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专业素养。
建筑构造课程与实际工作应该有更紧密的衔接,可以通过校企合作、实习实践等形式,让学生有机会参与到真实的建筑项目中,锻炼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还可以组织学生参加建筑竞赛,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建筑构造课程的教学方法也需要改革创新。
可以采用案例教学、团队合作、项目驱动等方式,让学生更加主动地参与学习,培养他们的综合能力和创新精神。
《建筑结构与受力分析》课程改革尝试
《建筑结构与受力分析》课程改革尝试作者:李晶来源:《大学教育》2012年第08期[摘要]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学习领域及专业内容广泛,包括了以往专业体系中的建筑力学、混凝土结构、钢结构以及建筑材料中的部分内容。
在教学中,遵循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是:学生的学习和需要是教学的主体,学生的专业学习目标不是结构设计,而是结构主体施工管理。
[关键词]建筑结构建筑力学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437(2012)08-0105-02《建筑结构与受力分析》是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通过对该课程的学习,让学生在力学分析的基础上熟悉建筑结构的设计原则和设计方法,增强结构施工图的识图能力,能够对建筑结构进行简单的受力分析计算并运用到施工技术中。
一、课程设置《建筑结构与受力分析》课程内容选取充分考虑针对性和适用性,紧紧围绕施工员核心岗位所需要的素质和能力要求,以结构构件实体为载体,以项目带内容,以结构设计步骤阶段成果为学习情境,环环相扣,以载体引出步骤,以结果对照载体,方便理解;载体受力由易至难,循序渐进,巩固加深。
本课程学习领域及专业内容广泛,包括了以往专业体系中的建筑力学、混凝土结构、钢结构以及建筑材料中的部分内容。
在教学中,我们遵循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是:学生的学习和需要是教学的主体,学生的专业学习目标不是结构设计,而是结构主体施工管理。
二、课程目标本课程的学习领域在整个专业学习中处于一个专业核心课的学习位置。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掌握一般杆件的受力分析和内力图绘制;掌握常用结构构件的基本计算、设计和验算;掌握建筑力学与结构知识,并运用这些知识处理工程施工中一般结构问题;掌握施工临时结构和建筑结构的类型和特点。
2.能力目标:具有对一般结构进行受力分析、内力分析和绘制内力图的能力;具有测试强度指标和构件应力的初步能力;具有对构件进行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计算的能力;具有正确识读和熟练绘制结构施工图的基本能力;具有正确选用各种常用结构材料的能力;具有对常用结构构件进行计算、设计和验算的基本能力;具有处理施工中有关结构问题的一般能力。
建筑结构课程教学改革思路与实践
建筑结构课程教学改革思路与实践一、引言建筑结构课程是建筑类专业中的重要课程之一,它对学生的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有着重要的影响。
传统的建筑结构课程教学存在着诸多问题,如教学内容滞后、教学方法单一、教学资源匮乏等。
本文将围绕建筑结构课程的教学改革思路和实践进行探讨,旨在提高建筑结构课程教学的质量和水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建筑结构课程教学改革的必要性1.社会需求随着建筑行业的迅速发展,建筑结构设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传统的建筑结构课程内容已经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新的知识和技术需要被引入到建筑结构课程中来。
教学改革是必然的选择。
2.学生需求学生对于建筑结构课程的学习兴趣和动力较低,主要原因是教学内容缺乏新颖性和实用性。
需要通过教学改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3.教学资源传统的建筑结构课程大多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学资源匮乏,难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教学改革可以通过引入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资源,提升建筑结构课程的教学质量。
1.更新教学内容建筑结构课程的教学内容需要与时俱进,引入新的材料和技术。
可以增加新型结构和材料的教学内容,如钢结构、混凝土和玻璃等。
也可以引入一些先进的设计理念和方法,如数字化设计、BIM技术等。
2.改善教学方法传统的建筑结构课程教学方法比较单一,以理论为主,缺乏实践性。
可以通过案例教学、实验教学、工程实践等方式来改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
建筑结构课程的教学资源应该是全面的、多样化的。
可以通过引入虚拟仿真技术、实验室设备升级、专业书籍和期刊的更新等方式来优化教学资源,提高建筑结构课程的教学质量。
在更新教学内容方面,可以通过定期组织教师参加学术研讨会、行业交流会等活动,加强教师的学术研究和学科建设工作,推动教学内容的更新和改进。
还可以鼓励教师和学生参与科研项目,积极探索新的教学内容。
在改善教学方法方面,可以通过加强实验教学、案例教学和实践教学,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方面得到锻炼。
“建筑构造”课程研究与教学改革探索
“建筑构造”课程研究与教学改革探索建筑构造是建筑学科中的重要课程之一,它是建筑设计和实施的基础。
随着建筑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建筑工程的不断升级,建筑构造课程也需要不断更新和改革,以适应时代的需求。
本文将探讨建筑构造课程的研究与教学改革,以期为建筑教育质量的提高做出贡献。
一、建筑构造课程的研究建筑构造课程的研究是对建筑材料、构造形式、工程实施细节等方面进行系统研究的过程,旨在深入了解建筑构造的本质和规则,为实际工作提供指导和支持。
建筑构造的研究需要充分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建筑物的基本形式建筑物的基本形式包括平面形式和立面形式。
在建筑构造课程中,应达到对不同平面形式和立面形式的建筑物熟悉和了解,掌握平面、立面、断面、立面与构造的关系等知识。
2.建筑材料和构筑技术建筑材料和构筑技术是建筑构造课程的重要内容。
建筑材料包括混凝土、钢筋、砖石、玻璃等,而构筑技术则涉及到建筑物的各个方面,如基础、结构、墙体、屋顶等部分。
在研究建筑材料和构筑技术的同时需了解它们的相关特点和使用方法。
3.建筑施工和管理建筑施工和管理是建筑构造课程研究的重要内容。
在课程中,需要学生充分了解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各种工程材料和设备,以及施工现场的安全、环境保护等方面的要求。
此外,还需了解建筑工程的管理体系、标准和国家政策等方面。
随着时代发展和建筑工程的不断升级,建筑构造课程也需要进行教学改革,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具体而言,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革:1.教学方式的改革教学方式应当更加灵活,让学生在不断探究过程中学习,同时应该注重实践与理论的结合。
建筑构造课程可以采用“理论+实践”模式,让学生在课堂上了解相关知识并进行模拟操作,在实践过程中发现和解决问题。
2.教材体系的完善教材体系需要更加完善。
教材内容应着重介绍建筑构造的基本原则和规则,并着重强调建筑构造与实践的结合,使学生能够系统性地掌握建筑构造知识及应用技能。
3.实践教学的推进实践教学应与课堂教学相结合,注重实践操作的程序实现,建议实践训练课程在专业工作环境中开展,由专业教师指导学生学习各种工程操作技能和施工质量要求。
《建筑结构》课程教学改革与研究
《建筑结构》课程教学改革与研究把握建筑结构的基本规律,建立一个适合多变的社会需求的建筑结构学习体系,是建筑结构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的建筑结构需求也在发生改变,迫使建筑结构学习体系要不断更新和完善。
本文从具体内容入手,结合实际情况和实验数据,分析了建筑结构课程教学改革的若干重要问题。
首先,强调建筑结构学习体系的灵活性。
新建筑材料不断出现,新建筑结构技术不断发展,建筑结构学习体系要充分考虑新材料和新技术的特性,要灵活配置和掌握,以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的需求,不能死记硬背。
其次,强调建筑结构课程教学改革的优先性。
建筑结构课程是与建筑设计和结构构造息息相关的学科,它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建筑结构理论和设计能力。
因此,要灵活运用建筑结构课程的教学内容,重点强调实践活动,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以增强其学习建筑结构的能力。
再次,强调建筑结构学习体系的实践性。
建筑结构学习应注重实践知识的培养,要求学生在实验室中按照既定的程序和方法进行实验,有效地利用实验数据,以增强学生关于建筑结构的理论和实践能力。
同时,应该引入新的实践设备和实验课程,从多方面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丰富学习内容。
再次,强调建筑结构学习体系的综合性。
建筑结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整个系统观念,一体化把握建筑结构运动规律,理解建筑结构的实践意义,并能根据实际应用情况,灵活运用知识和技能,解决建筑结构中具有普遍性和实用性的问题。
因此,在教学改革中,要积极引入综合性教学,培养学生的综合施工技术。
最后,强调建筑结构学习体系的实用性。
建筑结构课程是建筑设计的基础,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实际操作能力,这也是建筑结构学习体系的重要内容。
有效提高建筑结构设计与施工能力,重在实践应用和设计创新。
同时建筑结构教学改革中,要搭建科学的阶梯教学的模式,分步完善学生的能力,以促进建筑结构的科学发展。
总之,建筑结构课程教学改革要紧密结合建筑结构的实践应用,着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建筑构造”课程研究与教学改革探索
“建筑构造”课程研究与教学改革探索一、教学目标的转化传统的“建筑构造”课程教学,通常以理论知识的传授为主,注重对工程结构的分析与计算,而缺乏对实际工程项目施工过程的了解。
因此,在教学目标方面,需要对传统的目标进行转化,将教学重点转移到实际工程项目的应用上,以便学生掌握实用技能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达到传授基础知识和建构思维体系的同时,需要让学生了解不同工程结构的实际应用和施工过程,并掌握现代建筑技术的发展趋势。
二、教材内容的更新由于建筑学科涉及面广泛,建筑构造课程的教材内容也应尽可能地更新与补充。
如对目前常用的建筑材料结构性能、加工工艺等内容做以详细介绍;对不同建筑结构的特点、优缺点等方面做出明确的分类;同时,也要加入一定的新技术、新材料的应用,让学生了解现代建筑技术的前沿和应用。
三、教学方法的改进传统“建筑构造”课程教学中,多采用各种平面投影图、斜投影图等图解和简化计算方式,但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而缺乏实际应用。
在实践能力方面,应加强目标导向及知识联系,结合实际工程项目案例,引导学生探究问题,了解现实工程中实际应用,培养良好的实践能力。
四、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在现代建筑施工中,实践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因此,应将实践部分与理论学习相结合,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注重对建筑现场实际操作的培养,让学生在实践中熟悉不同工程的材料、结构、设计以及施工方法等知识,增强实践操作经验。
同时,应针对不同学科和工程建设,从项目创新、工艺创新、技术创新的角度开展综合、实用性的实践教学。
综上所述,“建筑构造”课程的研究与教学改革探索是非常重要的。
在教学目标的转变、教材内容的更新、教学方法的改进和实践教学环节的强化等方面,需要对传统模式进行改变,引导学生对建筑结构的实用性和可持续性有更深入的理解,了解现代建筑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只有这样,才能为建筑行业培养出更优秀的人才。
“建筑构造”课程研究与教学改革探索
“建筑构造”课程研究与教学改革探索“建筑构造”课程是建筑学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是培养学生建筑设计、施工与工程管理等能力的重要基础。
当前建筑构造课程存在着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法单一、教学资源不足等问题,需要进行研究与教学改革探索。
需要更新教学内容,紧跟建筑行业发展的最新动态。
建筑行业在不断发展变化,新的建筑材料、新的建筑构造理论和技术层出不穷。
教师需要密切关注行业动态,及时更新教学内容,使学生能够接触到最新的建筑构造知识。
还可以引入一些国际前沿的建筑构造案例,通过对比分析,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创新能力。
应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传统的建筑构造课程教学大多以讲授为主,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得不到充分发挥。
可以采用案例教学、问题驱动等教学方法,鼓励学生主动思考和参与。
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建筑构造模型制作等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和感受建筑构造的过程,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还应该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专业素质。
建筑构造课程的教学需要有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来保证教学质量。
教师应具备扎实的建筑构造理论知识,熟悉国内外的建筑构造实践经验,能够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可以组织教师参加建筑行业的培训和学术交流活动,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
还应加强教学资源的建设,提供丰富的教学参考资料和实验设备。
建筑构造课程需要有一定的实验教学环节,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建筑构造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
学校应提供必要的实验设备和实验室,为教师的教学提供良好的条件。
建立完善的教学资料库,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丰富的教学参考资料,增加学生的学习资源。
“建筑构造”课程的研究与教学改革探索包括更新教学内容、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和教学资源建设等方面的工作。
只有不断创新与改革,才能提高建筑构造课程的教学质量,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建筑人才打下坚实基础。
建筑结构课程教学改革思路与实践
建筑结构课程教学改革思路与实践一、引言建筑结构作为建筑工程专业的重要课程,承担着培养学生工程设计和结构分析能力的重要使命。
在传统的建筑结构课程教学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如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法单一等,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和社会的发展要求。
建筑结构课程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本文将结合建筑结构课程的特点和教学实践,提出一些教学改革的思路,并分享一些实际的教学实践经验,旨在为建筑结构课程教学改革提供一些参考。
二、建筑结构课程特点分析1. 知识面广泛建筑结构课程涉及到了大量的工程力学和结构力学方面的知识,包括静力学、变形理论、材料力学等,知识面非常广泛。
2. 抽象性强建筑结构课程是一门抽象性较强的专业课程,很多概念和理论都是抽象的,给学生带来一定的学习困难。
3. 实践性强建筑结构课程与建筑工程实际工作密切相关,学生需要具备一定的实际工程问题分析和解决能力。
基于建筑结构课程的这些特点,我们需要在教学改革中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三、建筑结构课程教学改革思路1. 优化教学内容建筑结构课程的教学内容需要与时俱进,及时更新课程内容,加入一些新颖的理论和实践案例,使课程内容更加符合工程实践需求。
可以通过引入一些前沿的研究成果,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改进教学方法建筑结构课程的教学方法过去较为单一,主要是传统的讲授式,缺乏互动性和实践性。
在教学改革中,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案例分析、课堂讨论、实验教学等,增强教学互动性,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3. 强化实践教学建筑结构课程的实践性很强,因此需要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加强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可以通过实验教学、工程案例分析等方式,让学生接触到真实的工程问题,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
4. 提高教学质量建筑结构课程教学改革的目的是提高教学质量,因此在改革中需要注重教学质量监控和评估。
可以建立完善的教学质量评估体系,对教学效果进行定期评估和反馈,及时调整教学计划,保证教学质量的提升。
《建筑力学与结构》课程改革尝试
《建筑力学与结构》课程改革尝试浅析高职建筑装饰专业《建筑力学与结构基础》的教学模式[摘要]: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毕业生主要从事家装设计、施工管理、家居策划,对建筑结构部分的要求不高,建筑力学与结构基础最基本的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建筑安全意识,教学内容的深浅要适度,以够用实用为原则,知识面宽而不深。
[关键词]:建筑装饰建筑力学与结构基础思维教学方法《建筑力学与结构基础》对于高职建筑装饰专业的同学来说,历来都是较难学习的科目,其中力学知识抽象,结构实践性强,同时一直是高职土建类专业学生专业学习的难点。
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的学生与同系其他专业的学生相比,其他科目对计算的要求不高,因此学习该课显得很难得心应手。
现分析下该科目对于专业的作用,探索进一步提高教学水平的途径。
一、课程作用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毕业生主要从事家装设计、施工管理、家居策划,不会直接涉及到建筑结构的设计,因此,对建筑结构部分的要求不高,主要要求了解各类民用建筑常采用的建筑结构类型,在面对客户及自己的方案设想时,对能拆不能拆、能改不能改、能加不能加、拆多少、改多少、加多少能作出准确的判断,该课的知识对于建筑装饰从业者来说,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而力学,是学习建筑结构的基础。
力学的知识不仅与结构紧密相连,还与建筑装饰构造与施工密切相关,有助于更理性地理解建筑装饰构造与施工。
因此,该门课一直为本专业的必修课。
该本课最基本的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建筑安全意识,能对建筑构件进行简单的力学分析,能对基本构件的承载力与材料、截面尺寸的关系有个大体的了解,对不同功能建筑空间荷载的取值方法了解。
二、教学内容安排与改革1、调整教学内容,使其具有针对性。
建筑结构课程教学改革思路与实践
建筑结构课程教学改革思路与实践随着社会发展和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建筑结构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也需要进行改革和创新。
建筑结构是建筑学中的重要课程,掌握建筑结构的原理和设计方法对于建筑设计师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从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两个方面探讨建筑结构课程的教学改革思路和实践。
建筑结构课程的教学内容需要与现实建筑行业的需求相结合。
传统的建筑结构课程主要注重理论知识的讲解和计算方法的演示,忽视了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
在课程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可以增加建筑结构设计案例的讲解和分析,让学生通过实际案例的学习,了解建筑结构的实际运用和设计要求。
还可以增加一些实际建筑工程的考察和实践操作的环节,让学生亲身体验建筑结构的施工和实际应用,提高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
在教学方法上,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教学技术,提高教学效果。
传统的建筑结构课程教学多采用讲授和板书相结合的方式,这种方式效果有限,学生容易产生厌倦和不感兴趣的情绪。
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技术,利用电子白板、幻灯片等多媒体教具进行课堂教学,将抽象的概念和原理转化为形象化的图像,使学生更易理解和接受。
还可以利用计算机仿真软件进行建筑结构的模拟实验和计算分析,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掌握建筑结构的设计方法和计算技巧。
在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能力上,可以采用多种评价方式,综合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传统的建筑结构课程评价多采用考试形式,只注重学生的理论知识掌握程度,忽视了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在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时,可以采用项目实践评价、课堂讨论评价等方式,综合评价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能力,为学生提供多方面的发展机会。
建筑结构课程的教学改革需要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两个方面进行改革和创新。
通过增加建筑结构设计案例的讲解和分析,增加实际建筑工程的考察和实践操作的环节,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采用多媒体教学技术和计算机仿真软件进行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果;采用多种评价方式,综合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建筑结构课程教学改革思路与实践
建筑结构课程教学改革思路与实践一、背景建筑是人类生活、工作和生产的重要场所,建筑结构是建筑学专业核心课程之一。
在建筑结构课程教学中,传统的理论讲解和书本知识传授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也无法满足建筑业对人才的需求。
建筑结构课程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需要不断创新教学模式和手段,为学生提供更加高效、全面的学习体验,培养具备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建筑人才。
二、思路1. 强调实践应用建筑结构是一门实用性非常强的学科,学生需要掌握大量的实践技能和应用知识。
建筑结构课程应该注重实践应用,教师要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案例相结合,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实际案例分析,深入理解课程知识,提高应用能力。
2. 引入案例教学建筑结构课程的教学应该引入大量的实际案例,通过真实的建筑案例,让学生了解各种不同结构形式的特点和应用场景,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
通过案例教学,学生可以更加直观地理解结构原理和设计方法。
3. 强化实验教学实验教学是建筑结构课程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环,通过实验教学可以直观地观察到结构的变形、破坏等情况,让学生了解结构的力学特性。
建筑结构课程教学改革应该加强实验教学的内容和方法,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验机会和实验设备,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实验,提高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
4. 注重综合设计建筑结构课程教学应该注重综合设计,让学生在课堂上能够进行结构设计、分析与计算,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通过综合设计课程,学生可以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项目中,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结构设计与施工的全过程。
5. 强化实践环节除了课堂教学外,建筑结构课程还应该加强实践环节的设置,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习机会和实践活动。
通过实践环节,学生可以深入到建筑工地、建筑设计院等实际场所,了解建筑结构的实际应用情况,培养实际操作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
三、实践四、总结建筑结构课程教学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教师、学校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在实施建筑结构课程教学改革中,应该充分发挥教师的主体作用,注重实践应用、引入案例教学、强化实验教学、注重综合设计和加强实践环节,为学生打造更加高效、全面的学习体验,培养具备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建筑人才。
建筑结构课程教学改革思路与实践
建筑结构课程教学改革思路与实践建筑结构课程作为建筑学专业核心课程之一,在培养学生成为合格建筑师、工程师和研究人员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近年来,随着建筑结构复杂度的提高,课程教学的改革也愈加迫切。
本文从课程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探讨建筑结构课程的教学改革思路,并结合实践进行探讨。
一、课程目标建筑结构课程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掌握建筑结构的基本理论与设计方法,具备初步的结构计算和分析能力,从而能够为建筑师和工程师提供结构设计方案。
但是,在现实生产与工程中,仅掌握这些技能还不足以满足越来越丰富的设计需求。
因此,建筑结构课程的目标需要结合时代背景和社会需求进行调整,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1.强化计算机辅助设计技能如今,计算机技术已经广泛应用到建筑结构设计的各个环节中。
因此,在建筑结构课程中,应该增加计算机辅助设计技能方面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熟练掌握常见的结构分析软件和设计软件,了解它们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
这样能够提高学生的结构设计和计算能力,为未来的实践工作做好充分准备。
2.注重结构材料的选用与环境保护在建筑结构设计中,材料的选用至关重要。
而随着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问题的日益加剧,建筑结构材料的绿色化、可持续化和节能化已成为设计师不可忽视的因素。
因此,在建筑结构课程中,应该强调学生在结构材料选用上兼顾安全性、可靠性和环境保护,培养绿色材料使用和设计理念。
3.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随着建筑结构的日趋多样化,单一的设计模式无法满足现代建筑的需求。
因此,除了掌握基本的结构设计理论外,建筑学生还应该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
在建筑结构课程中,可以通过案例分析、设计竞赛、创意设计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同时,课程中也应注重知识的跨学科应用,为学生和工程师提供多样化、创新性的设计思路和解决方案。
二、教学内容建筑结构课程的教学内容与建筑结构设计紧密相关。
因此,教学内容的组织应从结构分析和计算方法,到结构构造和材料选用,再到结构设计和优化等多个方面进行。
建筑结构课程教学改革思路与实践
建筑结构课程教学改革思路与实践建筑结构课程是建筑学专业的重要课程之一,它作为建筑设计和施工的重要基础,对于培养学生的建筑设计和施工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传统的建筑结构课程教学模式存在一些问题,例如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滞后,与社会需求脱轨,缺乏实践性,学生缺乏主动学习的积极性等。
对建筑结构课程进行教学改革,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
1. 教学内容更新建筑结构课程的内容应当及时更新,与建筑设计和施工的最新发展保持同步,增加现代建筑结构工程的案例教学,引入先进的建筑结构设计理念和工程实践,使学生能够了解最新的建筑结构设计标准和规范以及建筑结构材料和技术的最新发展动态,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践动力。
2. 强化实践教学在建筑结构课程的教学中应大力加强实践教学,通过模拟实验、实际工程案例分析等方式,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技能。
3. 提倡项目式教学建筑结构课程教学改革应当提倡项目式教学,引导学生通过团队合作的方式参与建筑结构工程项目的设计和施工,进行综合素质训练和实践能力培养,通过设计、预算、施工等环节的参与,使学生更好地体验和理解建筑结构工程实践中的种种难题和挑战,拓展学生的视野和思维,增强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4. 引入现代信息技术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现代信息技术在建筑设计、结构分析和施工管理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建筑结构课程教学改革应当积极引入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加强数字化建模、虚拟仿真、远程互动等现代技术手段的应用,提高学生对建筑结构理论和实践的理解和掌握。
5. 开展交叉学科合作建筑结构课程教学改革应当开展与其他交叉学科的合作,如结构力学、工程力学、材料力学、土木工程、建筑设计等学科的合作,增加建筑结构课程的综合性和前瞻性,促进学科交叉融合,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筑结构与受力分析》课程改革尝试
[摘要]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学习领域及专业内容广泛,包括了以往专业体系中的建筑力学、混凝土结构、钢结构以及建筑材料中的部分内容。
在教学中,遵循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是:学生的学习和需要是教学的主体,学生的专业学习目标不是结构设计,而是结构主体施工管理。
[关键词]建筑结构建筑力学高职建筑工程技术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2095-3437(2012)08-0105-02
《建筑结构与受力分析》是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通过对该课程的学习,让学生在力学分析的基础上熟悉建筑结构的设计原则和设计方法,增强结构施工图的识图能力,能够对建筑结构进行简单的受力分析计算并运用到施工技术中。
一、课程设置
《建筑结构与受力分析》课程内容选取充分考虑针对性和适用性,紧紧围绕施工员核心岗位所需要的素质和能力要求,以结构构件实体为载体,以项目带内容,以结构设计步骤阶段成果为学习情境,环环相扣,以载体引出步骤,以结果对照载体,方便理解;载体受力由易至难,循序渐进,巩固加深。
本课程学习领域及专业内容广泛,包括了以往专业体系中的建筑力学、混凝土结构、钢结构以及建筑材料中的部分内容。
在教学中,
我们遵循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是:学生的学习和需要是教学的主体,学生的专业学习目标不是结构设计,而是结构主体施工管理。
二、课程目标
本课程的学习领域在整个专业学习中处于一个专业核心课的学习位置。
具体目标如下:
1.知识目标:掌握一般杆件的受力分析和内力图绘制;掌握常用结构构件的基本计算、设计和验算;掌握建筑力学与结构知识,并运用这些知识处理工程施工中一般结构问题;掌握施工临时结构和建筑结构的类型和特点。
2.能力目标:具有对一般结构进行受力分析、内力分析和绘制内力图的能力;具有测试强度指标和构件应力的初步能力;具有对构件进行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计算的能力;具有正确识读和熟练绘制结构施工图的基本能力;具有正确选用各种常用结构材料的能力;具有对常用结构构件进行计算、设计和验算的基本能力;具有处理施工中有关结构问题的一般能力。
3.素质目标:具有勤奋向上、严谨细致的良好学习习惯和科学的工作态度;具有创新与创业的基本能力;具有爱岗敬业与团队合作精神;具有公平竞争的意识;具有自学的能力;具有拓展知识、接受终身教育的基本能力。
三、课程内容和要求
打破传统的“建筑力学”与“建筑结构”的学科界限,重点突出
课程内容的内在逻辑联系,避免学习力学的抽象感和空洞感;增加临时结构构造及计算模块;介绍钢模板、脚手架或其他支撑系统的有关结构计算模型建立、荷载统计、构件验算等,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打好基础。
增加结构施工图的识读模块,强化结构施工图的识读。
针对工程领域平法技术的普及,熟练地运用平法知识识读结构施工图是学生就业必须掌握的重要技能,同时也是体现建设技术发展、解决人才培养脱离工程实际的有效途径。
(一)学习领域课程总体设计(见下表)
(二)实施建议
1.教学方法建议
教学情境的实施以结构构件实体为载体,以项目带内容,以结构设计步骤计算成果为学习情境,环环相扣,以载体引出步骤,以结果对照载体,方便理解;载体受力由易至难,循序渐进,巩固加深。
2.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1)注重实验实训指导书和实验实训教材的开发和应用。
(2)注重课程资源和现代化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这些资源有利于创设形象生动的工作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3)积极开发和利用网络课程资源。
充分利用诸如电子书籍、电子期刊、数据库、数字图书馆、教育网站和电子论坛等网上信息资源,使教学从单一媒体向多媒体转变;教学活动从信息的单向传
递向双向传递转变;学生从单独学习向合作学习转变。
(4)产学合作开发实验实训课程资源。
充分利用本行业典型的生产企业的资源进行产学合作,建立实习实训基地,实践“做中学、学中做、边做边学”的育人理念,满足学生的实习实训,同时为学生的就业创造机会。
(5)建立本专业开放实验及实训基地,使之具备现场教学、实验实训的功能,实现教学与实训合一、教学与培训合一,满足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的要求。
《建筑力学与结构》的教学改革任重而道远,课题组成员将这一改革持续改进,和同行业的兄弟院校交流沟通,达到把学生培养成具有熟练职业技术能力、扎实专业应用知识、具备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李克彬.高职工民建《建筑结构》课程的教学改革[j].高教论坛,2004(12):151-152,156.
[2]胡兴福.建筑力学与结构[m].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
[3]白俊,黄丽华.高职土建监理专业建筑力学与结构课教学研究[j].辽宁高职学报,2010,12(7).
[4]马景善,康丽娟.发展高职教育走工学结合之路教学做的探索[j].中国科教创新,2007.
[5]中国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
[责任编辑:钟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