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古霉素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_2011版_f89579da_421b_4d2e_
万古霉素临床合理应用中国专家共识_2011版_摘录_
一般 4~7 天给药 1 g, 并结合血药浓度调整 给药方案。
一般每隔 24~48 小时 给药 0.5 g,并结合血药 浓度调整给药方案。
注:老年患者由于器官功能衰退和感染,多数患者(>65 岁)有不同程度肾功能的受损,除非肌酐清除率检测证实 为肾功能正常,否则剂量应该按照轻度肾功能不全的调整剂量给药,即 0.5 g,2 次/日。
红人综合征是以颜面部、上 胸部充血表现为主的一种不良 反 应 ,严 重 者 可 能 导 致 患 者 喘 憋、呼吸困难、血管神经性水肿、 血压下降等,主要源于药物导致 肥 大 细 胞 脱 颗 粒 ,组 胺 释 放 有 关。万古霉素导致红人综合征 与药物纯度和输注速率有关,由 于药物纯度提高,如果 1 g 万古 霉素输注速率≥60 分钟,一般不 会发生这种反应。
肾功能不全患者的应用 万 古霉素在肾功能正常患者推荐 给药方案为 15~20 mg/kg,静滴 每 12 小时 1 次。肾功能不全患者 肾小球滤出会减少,因为万古霉 素肾小球滤出和肌酐具有相同机 制,故以血肌酐值为参考,计算给 药剂量进行给药方案调整。可根 据肌酐清除率调整或列线图查询 的方式设定用药方案。一般采 用单次给药剂量不变而延长给 药间歇的给药方案,这样可以保 证万古霉素血药谷浓度不致过 高或者维持剂量降低。
CHINESE COMMUNITY DOCTORS
栏目编辑:张丽敏 电话:(010)58302828-6867 美编:李响
指南·规范
9版
2011 年 11 月 11 日
编者按 20 世纪五六十年代,全世界死于感染的人数每年<700 万,而到了 20 世纪末的 1999 年,因为耐药菌越来越多,死于感染的人数上升到 2 000 万,其中 40%死于耐药菌。而据一项涉及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的儿童药敏试验发现,近 9 成门诊呼吸道感染患儿出现抗生素耐药的情况。其中,对青霉素不敏感的有 70%, 头孢呋辛耐药率为 65.6%,红霉素耐药率则高达 99.6%。专家表示,耐药性的提高与抗生素的滥用存在某种联系。人们每使用一种抗生素,那些没有被杀死的细菌就 会记住这种药,从而会“聪明”地摇身一变,成为耐药菌。在人类与细菌的赛跑中,1980~1990 年,人类跑得比细菌快,那时,人类以为战胜细菌指日可待,但到了 2000 年后,细菌比人类跑得快多了,耐药上升远远快于新药开发,人类已经面临“今天不采取行动,明天将无药可用”的尴尬境地。
万古霉素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
万古霉素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2011版)万古霉素(vancomycin)已问世半个多世纪了,随着其临床应用的日益广泛,人们对该药的认识也日益加深。
近年来在医院感染中,革兰阳性菌的比例呈上升趋势,特别是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MRS)的感染更加引人瞩目,其治疗也颇为棘手。
众所周知,万古霉素至今依然是治疗MRS的首选药物。
但是如何规范合理地应用万古霉素,如何用新近获得的临床微生物学、临床药理学及相关的循证医学证据来指导治疗,依然存在较多的问题。
为此,由《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发起,组织国内临床微生物学、临床药学和各临床相关学科的专家共同起草和制定《万古霉素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以供临床医师、药师在临床工作中参考。
本共识共包括药学、抗菌作用与药敏检测及临床应用三大部分。
药学部分主要阐述了本品药学特点、注射用溶液配制、配制各溶液稳定性、药物PK/PD、肾功能不全剂量调整以及药物相互作用;抗菌作用与药敏检测部分介绍了本品抗菌作用机制、药敏检测及其临床意义、折点改变及其影响以及当前细菌敏感检测状况;临床应用部分包括在呼吸、血液、中枢神经系统,骨关节感染,心内膜炎,皮肤软组织感染以及在新生儿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感染及儿童患者在以上各系统感染中应用方法与经验。
药学药学特点美国礼来公司1956年天然产品筛选计划从印度尼西亚婆罗州土壤中发现了一种新放线菌“东方链霉菌”产生的活性成分,其杀菌活性强,几乎可杀灭所有葡萄球菌,且基本不诱导耐药。
该活性成分最初命名为化合物05865,后定名为万古霉素。
1958年美国FDA 批准了其临床使用。
1 化学结构万古霉素为三环糖肽类抗生素,结构复杂,含有一个七肽核心分子式为C66N75C12N9024,分子质量为148 5.74。
现临床应用为高效液相层析技术纯化产品——盐酸万古霉素,在pH3~5酸性环境中本品稳定,其万古霉素B含量不低于95%,发酵中其他杂质<4%,为乳白色冻干粉针,溶解后为透明溶液。
万古霉素临床合理应用中国专家共识(2011版)摘录
万古霉素临床合理应用中国专家共识(2011版)摘录佚名【期刊名称】《中国社区医师》【年(卷),期】2011(027)042【摘要】药学静脉应用注射液配置和稳定性静脉输注液配制本品0.5 g用10ml灭菌注射用水溶解后,可用5%葡萄糖溶液或0.9%氯化钠溶液或乳酸林格液载体稀释成最终浓度为5 g/L溶液供静滴.输注速率5 g/L静脉输注,至少滴注1小时,或最大输注速率应< 10 mg/分.稳定性室温(1~30℃)下保存,配制后的溶液应尽早使用,若必须保存,则可保存于室温、冰箱内,在24小时内使用.药物相互作用●碱性药物会影响万古霉素稳定性,不得合并输注.万古霉素在pH 3~5环境下稳定,故不宜与碱性药物合并输注,包括氨茶碱、磷酸地塞米松、苯巴比妥钠以及碱性溶液等.●由于万古霉素潜在肾损害危害,故一般不应与具有肾损害的其他药物合用,包括利尿药、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物等.●由于万古霉素为阳离子药物,故一般不应与其他经肾小管排泄阳离子的药物合用,例如二甲双胍、曲司氯胺等.●由于万古霉素能增强神经肌肉阻断作用,故当与雷库溴胺等阻断剂合用时应调整阻断剂剂量.●万古霉素与华法令合用时会影响凝血酶原时间,增大出血风险,万古霉素可使华法令作用增强45%.【总页数】2页(P9,15)【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防治葸环类抗肿瘤药物心脏毒性的中国专家共识(2011版) [J],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中华血液学会;哈尔滨血液病肿瘤研究所2.选择性胆固醇吸收抑制剂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2011版) [J], 中国老年学学会心脑血管病专业委员会;中国医师协会循证医学专业委员会3.老年高血压的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11版) [J], 中国老年学学会心脑血管病专业委员会;中国医师协会循证医学专业委员会4.老年高血压的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11版) [J],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国老年学学会心脑血管病专业委员会5.老年高血压的降压治疗及相关问题——老年高血压的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11版)解读 [J], 刘梅林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万古霉素临床应用剂量中国专家共识
万古霉素临床应用剂量中国专家共识2011年《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发表了“万古霉素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为进一步规范和优化万古霉素在不同人群中的合适剂量,来自感染科、呼吸科、肾内科、血液科、重症医学、微生物学和临床药理方面的专家,再次共同讨论起草了“万古霉素临床应用剂量中国专家共识”,以下为万古霉素临床应用剂量的建议,供临床医师参考。
背景万古霉素作为第一个问世的糖肽类抗生素,已广泛用于治疗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和其他革兰阳性菌感染。
万古霉素上市50年来,随着临床医师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认识的深化,感染人群的多样化,特别是对不同人群中万古霉素药代动力学差异认知的加深,如何科学、合理、规范化地使用万古霉素已成为临床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2011年《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发表了“万古霉素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为进一步规范和优化万古霉素在不同人群中的合适剂量,来自感染科、呼吸科、肾内科、血液科、重症医学、微生物学和临床药理方面的专家,再次共同讨论起草了“万古霉素临床应用剂量中国专家共识”,以下为万古霉素临床应用剂量的建议,供临床医师参考。
一、肾功能正常患者的推荐剂量(一) 一般原则万古霉素常规推荐剂量是每天2g,每12 h1 g,可按年龄、体质量、病情严重程度适量增减。
根据2011年美国感染病协会MRSA指南推荐,万古霉素给药剂量为每次15~20 mg/kg(依据实际体质量计算),每8~12 h给药1次。
单次剂量不超过2 g,日剂量一般不超过4 g。
高剂量给药时应监测肾功能和血药浓度。为降低相关不良反应(如红人综合征、低血压等),万古霉素的输注速率应维持在10~15mg/min(1000 mg输注时间应>1h)。如因输注过快或剂量过大出现红人综合征,或发生过敏反应时的风险较高,可延长输注时间至2 h,或采用负荷剂量前给予抗组胺药。
肥胖患者因需要剂量更大,输注时间应维持在2~3 h。
建议万古霉素血药谷浓度应保持在10 mg/L以上;对于MRSA引起的复杂感染及重症感染患者,建议将万古霉素血药谷浓度维持在15~20 mg/L。(二)负荷剂量对于重症感染患者,首剂负荷剂量有助于万古霉素迅速达到理想的血药谷浓度,并有效治疗疾病。
最新万古霉素临床应用剂量中国专家共识
万古霉素临床应用剂量中国专家共识(一)万古霉素作为第一个问世的糖肽类抗生素,已广泛用于治疗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和其他革兰阳性菌感染。万古霉素上市50年来,随着临床医师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认识的深化,感染人群的多样化,特别是对不同人群中万古霉素药代动力学差异认知的加深,如何科学、合理、规范化地使用万古霉素已成为临床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2011年《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发表了“万古霉素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为进一步规范和优化万古霉素在不同人群中的合适剂量,来自感染科、呼吸科、肾内科、血液科、重症医学、微生物学和临床药理方面的专家,再次共同讨论起草了“万古霉素临床应用剂量中国专家共识”,以下为万古霉素临床应用剂量的建议,供临床医师参考。一、肾功能正常患者的推荐剂量(一)一般原则万古霉素常规推荐剂量是每天2g,每12 h1 g,可按年龄、体质量、病情严重程度适量增减。根据2011年美国感染病协会MRSA指南推荐,万古霉素给药剂量为每次15~20 mg/kg(依据实际体质量计算),每8~12 h给药1次。单次剂量不超过2 g,日剂量一般不超过4 g。高剂量给药时应监测肾功能和血药浓度。为降低相关不良反应(如红人综合征、低血压等),万古霉素的输注速率应维持在10~15mg/min(1000 mg输注时间应>1 h)。如因输注过快或剂量过大出现红人综合征,或发生过敏反应时的风险较高,可延长输注时间至2 h,或采用负荷剂量前给予抗组胺药。肥胖患者因需要剂量更大,输注时间应维持在2~3 h。建议万古霉素血药谷浓度应保持在10 mg/L以上;对于MRSA引起的复杂感染及重症感染患者,建议将万古霉素血药谷浓度维持在15~20 mg/L。(二)负荷剂量对于重症感染患者,首剂负荷剂量有助于万古霉素迅速达到理想的血药谷浓度,并有效治疗疾病。适用人群:重症感染(如血流感染、脑膜炎、重症肺炎及感染性心内膜炎等)患者。负荷剂量:25~30 mg/kg(依据实际体质量计算)。(三)万古霉素在各系统感染中的使用及疗程1、呼吸系统感染:万古霉素在呼吸系统感染中主要用于MRSA、青霉素不敏感肺炎链球菌(PNSP)等耐药革兰阳性球菌的治疗。美国相关研究表明,金黄色葡萄球菌在医院(呼吸机)获得性肺炎及医疗护理机构相关肺炎中检出率均>40%,社区获得性肺炎为25.5%。美国医疗护理机构相关肺炎中MRSA占金黄色葡萄球菌的56.8%,中国台湾医院(呼吸机)获得性肺炎中MRSA占金黄色葡萄球菌的73%。美国社区获得性肺炎中MRSA检出率较低,为所有病原菌的2.4%,但MRSA占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比例为60%。我国PNSP发生率儿童高于成人,2010年中国细菌耐药性监测(CHINET)数据显示,在儿童及成人中检出率分别为29.7%和7.7%,较2009年有所上升。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和肠球菌在呼吸道感染中所占比例存在争议,一般认为极少引起呼吸道感染。疗程:对于医院获得性或社区获得性MRSA 肺炎,推荐疗程为7~21 d,具体疗程依据感染程度和治疗反应决定。2、血流感染:CHINET和卫生部全国细菌耐药监测网监测数据显示,血流感染的病原菌以革兰阳性菌为主,占所有致病菌的54%~64%。医院获得性血流感染的革兰阳性菌主要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肠球菌属等。耐药葡萄球菌和肠球菌已成为医院内血流感染最常见的病原菌。疗程:非复杂性血流感染成年患者推荐疗程至少为2周;复杂性血流感染患者依据感染的严重程度建议疗程4~6周。非复杂性血流感染的定义为患者细菌血培养结果阳性,但无心内膜炎,无植入假体.治疗2~4 d后血培养转阴,经有效治疗后72 h内热退,无迁移性感染灶。复杂性血流感染则定义为血培养阳性,且不符合上述非复杂性血流感染的标准。治疗评估时机:由于MRSA的中位清除时间为7~9 d,对于持续存在血流感染的患者,多数专家建议治疗7 d时依据患者临床治疗反应、万古霉素血药谷浓度、微生物学结果如药物敏感等评估药效,并决定是否更换治疗方案.3、心血管系统感染:感染性心内膜炎的常见病原体因疾病不同而呈现出多元化状态。自身瓣膜感染性心内膜炎病原体通常为草绿色链球菌、葡萄球菌和肠球菌;静脉吸毒者感染性心内膜炎常见病原体为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MSSA),其他病原菌少见;人工瓣膜感染性心内膜炎、起搏器或除颤器感染、化脓性心包炎、心室辅助装置相关感染等均以金黄色葡萄球菌或表皮葡萄球菌常见。早发型(术后2个月以内)人工瓣膜感染性心内膜炎常见感染病原体为表皮葡萄球菌或金黄色葡萄球菌;而晚发型(术后2个月以后)常见病原体则为表皮葡萄球菌或草绿色链球菌、肠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疗程:感染性心内膜炎成年患者万古霉素的推荐疗程至少6周。注意:①通常需要联合治疗;②起搏器或除颤器感染患者必须去除装置;③对于心室辅助装置相关性感染者,建议对血液、伤口、导线、埋藏部位及泵尽可能做细菌培养;④有手术指征者应及时予以手术治疗。4.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社区获得性脑膜炎的主要病原菌为肺炎链球菌、脑膜炎奈瑟菌和流感嗜血杆菌,其中肺炎链球菌包括青霉素中介的肺炎链球菌(PISP)、青霉素耐药肺炎链球菌(PRSP)等。医院获得性脑膜炎,尤其是颅脑手术后有脑室引流、脑部医用装置者,主要病原菌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不动杆菌属、克雷伯菌属、其他肠杆菌科细菌、铜绿假单胞菌等。疗程:MRSA脑膜炎推荐疗程至少2周;脑脓肿、硬膜下积脓和硬脊膜下脓肿、细菌性海绵窦或静脉窦栓塞等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推荐疗程4~6周,根据脑脊液常规、生物化学和病原学检测指标决定是否停药。注意:中枢神经系统MRSA感染首选万古霉素。青霉素高度耐药的肺炎链球菌[最低抑菌浓度(MIC)>1 mg/L)],可选用万古霉素单用或联合利福平。β-内酰胺类药物过敏或耐药的B组链球菌感染患者,及氨苄西林耐药或青霉素过敏的肠球菌感染患者,可选用万古霉素。万古霉素常规剂量静脉给药,在血脑屏障存在炎性反应时,其脑脊液浓度为6.4~11.1 mg/L时,可达到有效的治疗浓度。少数情况全身治疗效果不佳时可予万古霉素5~20 mg,每日1次脑室给药。如单用效果不佳,可联合治疗。在常规治疗剂量无效的情况下,可以考虑连续、大剂量地静脉持续应用万古霉素,即初始剂量15 mg/kg,之后以50~60 mg·kg-1·d-1持续静脉滴注。5.中性粒细胞(ANC)缺乏伴发热患者的经验性治疗:ANC缺乏是指ANC<0.5×109/L,或预期之后48 hANC<0.5×109/L的患者。万古霉素治疗指征:①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或有其他严重脓毒症证据;②血培养检出革兰阳性菌,不必等待最终鉴定和敏感性检测结果;③MRSA或PRSP定植;④严重黏膜炎,尤其是应用氟喹诺酮类药物预防者;⑤胸部X线片确诊的肺炎;⑥临床疑有严重导管相关感染(如经导管输液时发冷或寒颤和导管出入部位周围蜂窝织炎);⑦皮肤或软组织感染。疗程:应持续用于整个ANC缺乏期间,直至ANC≥0.5×10 9/L;如临床需要,用药时间可再延长。如未发现临床或革兰阳性菌感染证据时应于给药2 d后停用。6.其他复杂感染及外科预防:骨关节感染。化脓性骨髓炎最常见的病原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感染首选万古霉素。MRSA骨髓炎患者推荐疗程为至少8周,部分专家建议联合口服用药继续治疗1~3个月。成人化脓性关节炎最常见的病原菌也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治疗需全身应用抗菌药物,并行关节引流,推荐疗程为3~4周。皮肤及软组织感染。链球菌与金黄色葡萄球菌是皮肤和软组织感染的常见细菌。复杂性皮肤及软组织感染患者(如深部软组织感染、手术或外伤伤口感染、大脓肿、蜂窝织炎、感染的溃疡或烧伤等)可考虑万古霉素治疗,推荐疗程为3~4周。艰难梭菌感染(CDI)。定义为患者每日排不成形粪便3次或以上,且粪便检测艰难梭菌毒素阳性或培养产毒素艰难梭菌阳性;或结肠镜检查或组织病理学证实为假膜性肠炎。CDI的初始治疗首选甲硝唑,但重症患者可首选万古霉素口服,125 mg/次,每日4次,疗程10~14 d。严重复杂的CDI推荐万古霉素口服给药(若发生肠梗阻也可直肠给药),单用或联合甲硝唑静脉滴注,万古霉素剂量为每次500 mg,每日4次,口服,或500 mg溶于100 mL 0.9%氯化钠溶液,每6 h1次保留灌肠。CDI首次复发治疗方案通常与初次发作相同,治疗第2次或以后的CDI复发可选用万古霉素。外科预防。MRSA及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是心胸外科、血管外科、骨科、整形科及神经外科手术所致术后手术部位感染的重要病原菌之一。在MRSA检出率高的医疗机构的高危患者,如进行人工材料植入手术(如人工心脏瓣膜置换、永久性心脏起搏器置入、人工关节置换等),可考虑选用万古霉素预防感染。推荐于术前1~2 h预防应用万古霉素1.0 g,或根据体质量计算剂量(15~20 mg/kg)。万古霉素临床应用剂量中国专家共识(二)二、特殊人群的推荐剂量(一)负荷剂量对于接受高通量血液透析的感染患者、儿科重症感染患者心一等特殊人群,推荐负荷剂量为20~25 mg/kg(依据实际体质量计算),并应根据实际情况作相应调整。(二)维持剂量1.肾功能减退患者:万古霉素体内基本不代谢,给药剂量的90%以原形经肾脏清除。肾功能正常时万古霉素t1/2β为4~6 h;儿童万古霉素t1/2β为5~11 h,早产儿为4.3~21.6 h;肾功能减退者,万古霉素t1/2β延长,无尿患者万古霉素平均t1/2β为7.5 d,但有个别报道长达17.8~19.8 d。因此,肾功能减退患者在使用万古霉素前需评估肾功能,并根据肾功能调整给药剂量,见表1。在新生儿口81、儿童ICU患者、肥胖者、重症患者等人群中的研究均证实,对于部分患者(34%~78%)而言,沿用的万古霉素剂量无法使其达到指南推荐的理想血药谷浓度(10~20 mg/L),提示在这些人群中,需要调整剂量。英国抗微生物化疗学会(BSAC)进行了一项剂量调整研究,并证实按照表1所推荐的万古霉素剂量,可有71%的患者万古霉素血药浓度维持在10~20 mg/L之间,而沿用的万古霉素剂量仅22%达到该浓度,曲线下面积(AUC)/MIC比值≥400的患者比例也显著升至87%。肾功能应用以下公式进行评估,即计算肌酐清除率(Ccr)的Cockcroft-Gault公式:Ccr(mL/min)=(140-年龄)×体质量(kg)/(血肌酐值×K)。当血清肌酐(Scr)单位为mmol/L时,K=0.81;当Scr单位为mg/dL时,K=72。女性患者上述计算结果再乘以0.85;肥胖患者需要把体质量换算为理想体质量进行计算。这个公式并不适用于高龄(80~90岁)、低龄、过胖、过瘦及截瘫的患者。老年患者应计算24 h肾小球滤过率(GFR);儿童患者则应用Shwartz公式评估肾功能。Shwartz公式:GFR(mL••min-1•1.73m-2)=0.55×L/Scr[L为身高cm,Scr为血清肌酐(mg/dl)]。透析患者的万古霉素使用剂量应征求肾内科和(或)感染专科医师的会诊意见进行调整。低通量血液透析对万古霉素清除很少,给药剂量为15~20 mg/kg,每周1次;但高通量血液透析能清除约30%的万古霉素,给药剂量为负荷剂量15~20mg/kg,每次透析结束后给予500 mg维持剂量。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如持续静脉-静脉血液透析/持续静脉-静脉血液透析滤过/持续缓慢低效血液透析)对万古霉素的清除要远高于普通透析,如连续12 h持续静崩卜静脉血液透析可以清除55%,给药剂量为15~20mg/kg,每24 h追加500 mg或每48 h追加1500 mg维持。由于血液透析方式、透析时间、透析剂量、透析器膜的特性存在差异,药物浓度监测是指导万古霉素给药方案及调整剂量的主要方法,尽量使血药谷浓度维持在15 mg/L以上。腹膜透析患者因全身感染需静脉应用万古霉素治疗时,给药剂量为每天500 mg。应用万古霉素治疗由革兰阳性球菌导致的腹膜相关性感染时,腹腔给药剂量一般为15~30 mg/kg(间断给药方式);负荷剂量1000 mg/L,维持剂量25 mg/L(持续给药方式)。用药频率均为每5~7 d 1次。具体剂量调整应根据万古霉素血药谷浓度和残肾功能决定。2.儿童:推荐万古霉素的治疗剂量是15 mg/kg,每6 h 1次,静脉滴注。肾功能正常患儿万古霉素每日剂量必须分次使用,最佳药代动力学监测参数是其谷浓度,在分次用药至第4次给药前测定万古霉素血药谷浓度,最佳值应达到15~20 mg/L,此时AUC/MIC常可达到400,药物组织穿透力和临床预后均可能明显改善。3.老年患者:65岁以上患者,在万古霉素用药前应评估肾功能,并根据肾功能结果给予合适剂量。有条件者应在用药期间对患者进行血药浓度及肾功能监测,据此调整剂量。三、维持剂量的调整(一)基于血药谷浓度的调整万古霉素血药谷浓度是指导剂量调整最关键和最实用的方法,应在第5次给药前,测定万古霉素血药浓度。既往推荐的万古霉素维持治疗血药谷浓度在5~10 mg/L,但近年来国际上所有的指南和共识均建议万古霉素血药谷浓度应保持在10 mg/L以上;对于MRSA引起的复杂及重症感染(如血流感染、脑膜炎、重症肺炎及感染性心内膜炎等),建议将万古霉素血药谷浓度维持在15~20 mg/L,因剂量不足易导致侵袭性MRSA感染,如血流感染或重症肺炎治疗失败率升高,而更高的万古霉素血药谷浓度可显著改善预后;另外,万古霉素血药谷浓度过低(<10 mg/L)易诱导耐药。美国感染病协会和美国医院药师学会仅对以下人群推荐进行血药谷浓度监测:①应用大剂量万古霉素来维持其血药谷浓度在15~20 mg/L,并且推荐疗程较长的患者;②肾功能减退、老年患者、新生儿等特殊群体;③联合使用其他耳、肾不良反应药物的患者。(二)基于万古霉素MIC的治疗指导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公布的万古霉素药物敏感试验敏感折点为MIC ≤2 mg/L。对于大部分肾功能正常患者而言,当MIC≤1 mg/L时,给予万古霉素15~20 mg/kg每8~12 h 1次,可达到理想的血药谷浓度并获得较好治疗效果;1 mg/L<M1C≤2 mg/L,根据患者临床治疗反应决定是否继续使用;若MIC>2 mg/L 且临床治疗反应不佳,则采用替代治疗。四、结语本共识以国际多项万古霉素指南和使用剂量的研究证据为基础,以完善我国不同人群的万古霉素给药剂量为目的,经由各领域的专家多次会议讨论,几易其稿而成。共识通过汇集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与出席专家的临床用药经验,从以下几个方面对万古霉素临床给药剂量进行了总结及推荐:明确万古霉素的临床用药原则、规范和优化万古霉素在不同人群中的标准给药剂量、强调万古霉素用药过程中的监测及剂量调整,并指导特殊人群的万古霉素个体化治疗。。
《万古霉素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在沪发布
・
简讯 ・
万 古 霉 素 临床 应 用 中 国专 家 共 识 在 沪 发 布
全 国 临 床微 生 物 学 、 临 床 药 学 和 各 临 床 相 关 学 科 绍 了 万古 霉 素 的药 学 特 点 、 注射用溶液配制 、 配 置各 溶 液稳定性 、 药代动力学 ( P K) / 药效 动 力 学 ( P D) 、 肾功 能 不 全 剂 量 调 整 以及 药 物 相 互 作 用 。抗 菌 作 用 与 药 敏 检 测 部 分 主要 分 析 了 万 古 霉 素 抗 菌 的 作 用 机 制 、 药 敏 检 测及 临 床 意 义 、 折 点 改变 及 影 响 、 当前 细 菌 敏 感 检 测 状 况 等 。临床 应 用 部 分 分 别 对 成 人 、 新 生 儿 以 及 儿 童 在 呼 吸 系统 、 血液 系统 、 中枢 神 经 系 统 、 骨关节感 染 、 心 内
我 国著 名 抗 感染 专 家 、 复 旦大 学 附 属华 山 医院 翁 心
华 教 授 在 新 闻发 布 会 上 指 出 , 它 的制定 与推 广 有 望 为 规
范我 国临 床 万古 霉 素 合 理 运 用 提 供 一 个 有 参 考 价 值 的
文献 资料 。 众所 周 知 , 问 世 已逾 半 个 世 纪 的万 古 霉 素 至今 依 然
中国 临 床 医 学 , 2 0 0 4 , 1 1 ( 5 ) : 8 3 7 — 8 3 8 .
度 为 吗啡 的 6 0  ̄8 0 倍 。与 吗啡和 哌替 啶相 比 , 它 作 用迅 速 , 维 持时 间 短 , 不 释 放组 胺 、 对 心 血管 功 能 影
[ 2 ] 吴 新 民.咪 唑 安 定 的 临 床 应 用 [ J ] . 中华 麻 醉 学 杂 志 ,1 9 9 8 ,
中国专家共识:万古霉素的临床使用
中国专家共识:万古霉素的临床使用在我国,万古霉素作为一种重要的抗生素,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
作为一名医生,我深知责任重大,必须确保药物的正确、合理使用,以充分发挥其疗效,同时避免不必要的副作用。
一、万古霉素的基本情况万古霉素是一种糖肽类抗生素,主要通过抑制细菌细胞壁合成而发挥抗菌作用。
其抗菌谱广,对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厌氧菌等多种细菌有效。
万古霉素主要用于治疗严重感染,如败血症、肺部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等。
二、万古霉素的临床应用1. 适应症万古霉素适用于治疗下列感染:(1)由敏感菌株引起的败血症、菌血症、心内膜炎等严重感染;(2)难治性或多重耐药菌株引起的肺部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尿路感染等;(3)手术后预防性使用,降低手术部位感染发生率;(4)其他敏感菌株引起的感染。
2. 用法用量万古霉素的用法用量应根据患者病情、体重、肾功能等因素调整。
一般而言,万古霉素静滴速度为1g/h,每日剂量为12g,分24次给药。
治疗过程中应定期监测血药浓度,以确保药物疗效。
3. 疗程万古霉素的疗程应根据患者病情、感染类型及细菌药敏试验结果确定。
通常,败血症、心内膜炎等严重感染的治疗疗程不少于2周,皮肤软组织感染、肺部感染等治疗疗程不少于1周。
4. 注意事项(1)在使用万古霉素前,应详细询问患者过敏史,避免过敏反应的发生;(2)监测肾功能,根据肾功能调整剂量,避免药物积累导致毒性反应;(3)注意药物相互作用,避免与可能降低万古霉素血药浓度的药物联用;(4)观察患者用药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如皮疹、肌肉酸痛等,及时处理。
三、万古霉素的不良反应及处理1. 过敏反应万古霉素可能导致皮疹、瘙痒、发热等过敏反应。
一旦出现过敏反应,应立即停药,并给予抗过敏治疗。
严重过敏反应需紧急处理,如肾上腺素注射、糖皮质激素治疗等。
2. 肾脏毒性万古霉素可导致肾脏损伤,表现为肾功能减退、氮质血症等。
使用过程中应定期监测肾功能,如发现异常,应立即停药,并根据病情给予相应治疗。
万古霉素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
万古霉素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2011版)万古霉素(vancomycin)已问世半个多世纪了,随着其临床应用的日益广泛,人们对该药的认识也日益加深。
近年来在医院感染中,革兰阳性菌的比例呈上升趋势,特别是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MRS)的感染更加引人瞩目,其治疗也颇为棘手。
众所周知,万古霉素至今依然是治疗MRS的首选药物。
但是如何规范合理地应用万古霉素,如何用新近获得的临床微生物学、临床药理学及相关的循证医学证据来指导治疗,依然存在较多的问题。
为此,由《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发起,组织国内临床微生物学、临床药学和各临床相关学科的专家共同起草和制定《万古霉素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以供临床医师、药师在临床工作中参考。
本共识共包括药学、抗菌作用与药敏检测及临床应用三大部分。
药学部分主要阐述了本品药学特点、注射用溶液配制、配制各溶液稳定性、药物PK/PD、肾功能不全剂量调整以及药物相互作用;抗菌作用与药敏检测部分介绍了本品抗菌作用机制、药敏检测及其临床意义、折点改变及其影响以及当前细菌敏感检测状况;临床应用部分包括在呼吸、血液、中枢神经系统,骨关节感染,心内膜炎,皮肤软组织感染以及在新生儿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感染及儿童患者在以上各系统感染中应用方法与经验。
药学药学特点美国礼来公司1956年天然产品筛选计划从印度尼西亚婆罗州土壤中发现了一种新放线菌“东方链霉菌”产生的活性成分,其杀菌活性强,几乎可杀灭所有葡萄球菌,且基本不诱导耐药。
该活性成分最初命名为化合物05865,后定名为万古霉素。
1958年美国FDA 批准了其临床使用。
1 化学结构万古霉素为三环糖肽类抗生素,结构复杂,含有一个七肽核心分子式为C66N75C12N9024,分子质量为148 5.74。
现临床应用为高效液相层析技术纯化产品——盐酸万古霉素,在pH3~5酸性环境中本品稳定,其万古霉素B含量不低于95%,发酵中其他杂质<4%,为乳白色冻干粉针,溶解后为透明溶液。
_万古霉素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_在沪发布
临床儿科杂志第29卷第10期2011年10月J Clin Pediatr Vol.29No.10Oct .20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优越性。
因此,我们认为无乳糖奶粉联合炎琥宁治疗轮状病毒性肠炎可缩短病程,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1]胡亚美,江载芳,诸福棠.实用儿科学[M ].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294.[2]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消化学组,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感染组,《中华儿科杂志》编辑部.儿童腹泻病诊断治疗原则的专家共识[J ].中华儿科杂志,2009,47(8):634-635.[3]Mirazimi A ,Nilsson M ,Sevensson L.The molecular chape-rone calcium interacts with the NSP4enterotoxin of rotavirus in vivo and in vitro [J ].J Virol ,1998,72(11):8705-8709.[4]王慕逖.儿科学[M ].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265.[5]张志敏.实用小儿腹泻病学[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160.[6]姚英民,欧巧群,李宁.小儿轮状病毒血症与临床发病特点关系初探[J ].中华儿科杂志,2005,43(11):867.(收稿日期:2010-12-08)由《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发起,召集全国临床微生物学、临床药学和各临床相关学科的专家,制定了《万古霉素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以下简称为“《共识》”),旨在进一步规范临床合理应用万古霉素。
该《共识》日前已在《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2011年8月第30卷第8期正式发布。
该《共识》由我国著名神经外科专家周良辅院士、抗感染专家翁心华教授和临床药理学家黄仲义教授等20余位专家参与撰写,是我国第一部针对万古霉素临床应用而制定的专家共识。
中国专家共识:万古霉素剂量掌控
中国专家共识:万古霉素剂量掌控在临床应用中,万古霉素是一种重要的抗生素,广泛用于治疗严重感染,如革兰氏阳性菌感染、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感染等。
然而,由于万古霉素具有较大的毒副作用,如肾毒性、耳毒性和神经毒性等,因此,合理掌控万古霉素的剂量,确保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显得尤为重要。
在我国,万古霉素的使用已经历经数十年的时间,临床医生对其药理特性、疗效和副作用有了深入的了解。
在此基础上,我国专家针对万古霉素的剂量掌控达成了一致共识,以指导临床医生在实际工作中更加科学、合理地使用万古霉素。
万古霉素的给药方式以静脉滴注为主,推荐给药剂量为1520mg/kg,每68小时给药一次。
在给药过程中,应根据患者的体重、肾功能状况、感染严重程度以及药物浓度监测结果调整剂量。
对于严重感染的患者,可以考虑负荷剂量给药,以快速达到有效血药浓度。
再次,万古霉素的治疗疗程应根据患者的感染情况和疗效进行判断。
通常情况下,疗程为714天。
在治疗过程中,应定期监测患者的肾功能、听力、血压等指标,以及药物浓度,以确保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如患者出现肾功能损害、听力下降等副作用,应立即停药,并根据患者情况调整治疗方案。
对于儿童患者,万古霉素的剂量应根据体重进行调整,推荐剂量为10mg/kg,每68小时给药一次。
在给药过程中,应密切关注儿童患者的肾功能、听力等指标,以确保药物的安全性。
我国专家共识对万古霉素的剂量掌控提出了明确的指导原则,旨在为临床医生提供科学的依据,以确保万古霉素在治疗严重感染中的疗效和安全。
在实际应用中,医生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给药,同时密切监测患者的不良反应,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在逻辑思维方面,我注重文章的条理性和连贯性,确保每一篇文章都有明确的主题和观点,并通过合理的论证和例证来支持我的观点。
我相信,只有通过严密的逻辑推理,才能使文章具有说服力和深度。
我也注重思想深度的挖掘。
中国专家共识:万古霉素的剂量
中国专家共识:万古霉素的剂量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医生,我深知万古霉素在治疗严重感染疾病中的重要地位。
万古霉素是一种广谱抗生素,主要用于治疗耐药性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其他细菌感染。
然而,关于万古霉素的剂量,一直存在一些争议。
为了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我们制定了中国专家共识,以帮助医生在实际工作中做出更为合理的决策。
我们需要了解万古霉素的药代动力学特点。
万古霉素在体内的吸收主要发生在胃肠道,且吸收率受到食物的影响。
因此,在给患者用药时,应尽量在空腹状态下进行,以提高吸收率。
万古霉素在体内的分布广泛,但不易透过血脑屏障,因此对于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应考虑增加剂量。
根据患者的年龄、体重、肾功能和病情严重程度,万古霉素的剂量会有所不同。
对于成年患者,推荐剂量为1520毫克/千克,每6小时一次。
对于儿童患者,剂量可根据体重进行调整,每公斤体重给予10毫克,每6小时一次。
需要注意的是,万古霉素的最大剂量不应超过600毫克/日。
在实际应用中,医生还需关注患者的肾功能状况。
对于肾功能正常的患者,无需调整剂量。
然而,对于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应根据肌酐清除率进行剂量调整。
肌酐清除率在3059毫升/分钟的患者,万古霉素剂量应减半;肌酐清除率小于30毫升/分钟的患者,应进一步减量。
万古霉素的使用还需注意药物相互作用。
例如,万古霉素与某些利尿剂合用时,可增加低钾血症的风险。
因此,在联合用药时,医生应充分考虑这些因素,以确保患者的安全。
在中国专家共识中,我们还对万古霉素的疗程进行了讨论。
一般来说,万古霉素的疗程应根据患者病情的改善情况来决定。
对于严重感染,疗程通常为14天。
在治疗过程中,医生应定期评估患者的疗效和副作用,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剂量。
万古霉素作为一种重要的抗生素,在治疗严重感染疾病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然而,合理掌握万古霉素的剂量,关注患者的肾功能状况和药物相互作用,对于确保疗效和降低副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希望通过这篇文档,能帮助医生在实际工作中做出更为合理的决策,为患者的康复贡献力量。
中国专家共识:合理使用万古霉素
中国专家共识:合理使用万古霉素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抗生素治疗专家,我深知合理使用抗生素的重要性。
在此,我想分享一下关于万古霉素的使用经验。
万古霉素是一种糖肽类抗生素,通过抑制细菌细胞壁合成而发挥抗菌作用。
近年来,由于多种抗生素的广泛使用,细菌耐药问题日益严重,万古霉素在这种情况下成为了治疗多种感染的重要选择。
然而,万古霉素的使用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万古霉素的不良反应较多。
常见的包括肝功能异常、肾功能损害、听力下降等。
因此,在使用万古霉素时,我们需要密切关注患者的各项生理指标,以确保药物的安全性。
万古霉素的耐药问题也日益凸显。
万古霉素耐药菌株的出现,使得万古霉素的疗效受到很大影响。
因此,在选用万古霉素时,我们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感染菌群、耐药状况等因素,以确保药物的疗效。
那么,如何合理使用万古霉素呢?我们需要严格把握万古霉素的适应症。
万古霉素主要用于治疗严重的革兰阳性菌感染,如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球菌等引起的败血症、肺部感染等。
对于其他类型的感染,我们应该优先考虑其他抗生素。
我们需要合理选用万古霉素的给药方式。
万古霉素可以采用静脉滴注和口服给药。
静脉滴注是常用的给药方式,可以迅速达到有效血药浓度。
口服给药则适用于病情较轻的患者。
在选用给药方式时,我们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生理指标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
我们需要注意万古霉素的剂量调整。
万古霉素的剂量需要根据患者的体重、肝肾功能等因素进行调整。
过大或过小的剂量都会影响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
因此,在治疗过程中,我们需要密切关注患者的生理指标,适时调整剂量。
我们需要加强万古霉素使用的监测。
万古霉素的使用过程中,我们需要密切关注患者的病情变化、生理指标、药物不良反应等。
一旦发现异常,我们需要及时采取措施,确保患者的安全。
合理使用万古霉素是一项重要的工作。
作为一名抗生素治疗专家,我们有责任确保万古霉素的安全、有效使用,为患者的康复贡献力量。
希望通过我的经验分享,能为大家在使用万古霉素时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
万古霉素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
万古霉素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一、本文概述万古霉素是一种重要的抗生素,自问世以来,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多种严重革兰阳性菌感染。
随着医学的快速发展和临床实践的深入,万古霉素的临床应用也面临着一系列新的挑战和机遇。
为了进一步提高我国临床医师对万古霉素的认识,规范其使用,减少耐药性的发生,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我们组织专家编写了《万古霉素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
本文旨在总结万古霉素的药理学特性、药代动力学、适应症、用法用量、不良反应及预防措施等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和临床经验,为临床医师提供科学、规范、实用的用药指导。
本文也关注万古霉素在特殊人群(如老年人、儿童、孕妇等)及特殊疾病(如肾功能不全、肝功能不全等)中的应用,以期提高用药的针对性和安全性。
我们希望通过《万古霉素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的发布,能够为我国的临床医师提供一份全面、权威、实用的万古霉素应用指南,推动我国抗生素合理使用水平的提升,为保障人民健康做出积极贡献。
二、万古霉素的药理作用与药代动力学万古霉素是一种糖肽类抗生素,主要通过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发挥杀菌作用。
它对多种革兰阳性菌,包括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耐甲氧西林表皮葡萄球菌(MRSE)、肠球菌属等均有强大的抗菌活性。
这使得万古霉素在临床中成为治疗严重革兰阳性菌感染的重要药物。
万古霉素在体内分布广泛,主要经肾脏排泄。
其血浆蛋白结合率约为55%,但可因肾功能受损而增加。
肾功能正常者,单次静脉注射万古霉素后,其血药浓度呈双相曲线下降,半衰期约为6小时。
肾功能受损时,半衰期可延长至40~100小时。
万古霉素在体内几乎不代谢,主要以原形经肾小球滤过排出。
由于万古霉素具有显著的后效应,其血药浓度超过MIC的时间并非决定其疗效的唯一因素,药物在感染部位的浓度、组织穿透性以及细菌的敏感性等因素也至关重要。
因此,在制定给药方案时,需综合考虑患者的肾功能、感染部位、感染严重程度以及病原菌的敏感性等因素。
1 万古霉素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2011版
165 uv 2345 H H m Zt uv ,{ n vw <2=S >? 2 q wx Q 16> 16>63 16>61 16>65 16>6>
万古霉素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2011版.pdf
7=,%@ 5 G B ] ]$ & 0 k : fA3BQ2345a
;< p , A 3 $ & - R 2 , w B D E t ( , D 2 qrs gh BC/ $ _L R ; Q y 52 0,M 9;3Q O r,(=,YwB@5kkq>\$&,(]m {l}]]$&,BCq>\X>?vOQR1 @A D Z , G * B$ vw *37 8 12 0, M :,;3+ < 8 qrs gh Q B ,&’ C DB w Q y > , X < 8 q rs ghv O A@B Qw= bc qrs gh , [ j t D EwBbvw2345,NFfbcI@5kk q>\$&G,wBQ2345{8$&\q9 QBQR-S,k72345<8H>\C./ ISIQQ@A:>,2345H>\%$&R I / $ L Rk 7 , (/ $ L R b 3 42 0, M 9;3 D XL2H>\Q>?$&-Rk’5B$C,s,H>\62JGKBQ2345L$tuC BC t DEM ‘ H> \A3BQ NHO,Pg:Zw[\QRc4a+cS /weC[\t01A,23Cis<8BCT U4-.VW4/o12\CX4/YU(g, ef Z 3 $ & < 8 [ b * \ ] ^ _ , F u J ] k 7Q2345<8NHO,P%$&-RIBk OP k 7 , A 3 $ & - R k’ , ( = 3 , 2345 B k OP t G @2 0#$ , [ j t X D2 ‘ \ 1 AQ 2345@5t01Aa[\bc/1A4 kl c d e f 4 y ^ 1 A 4 / n g 7 Q 4 7 * \ 7 Q 4 h 0 _ * \ v O g , ’D2 P ij 2 Q !7 !" # !$ ;<!=>?@ 2345g k k[ R]2 5 t ( A*HIJ +C r $ " k \ ] ]$Q2 345Jmno] l * ] HIJ w 3 8 1 " A?B QT [ RLR+%H,@]]u(%@n$$mHLR b 3 KL! C r $ *M N KL! + k 7 , o n e ] L R w > 8 7 o KL! , Q y @ L Rt ,@ / $ lL R ’ 2%e](pK7,e]q%‘JLR"k\e j Q r & WX q ? S5 &’ HO P H) @A x =?s t ‘ 2 345&’ I * ] 3 u ( C HO P H) X u w
万古霉素在中国:专家共识剂量
万古霉素在中国:专家共识剂量在中国,万古霉素作为一种重要的抗生素,被广泛用于治疗严重感染病。
然而,由于其具有潜在的严重副作用,如肾毒性和听力损失,医生在使用时需要格外小心,确保患者接受安全有效的治疗。
为此,中国医生和专家在多年临床经验的基础上,形成了关于万古霉素使用的专家共识剂量,以指导临床实践。
只有在其他抗生素无效或禁忌的情况下,才考虑使用万古霉素。
这意味着医生需要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确保万古霉素是治疗患者当前感染的最佳选择。
医生应根据患者的体重、年龄和肾功能状况,计算其适当的万古霉素剂量。
这是因为万古霉素在体内的代谢过程与这些因素密切相关。
对于儿童和老年人,更应注意个体化剂量的调整,以避免过量或不足。
第三,医生在给患者使用万古霉素前,应进行基线肾功能检查,并在治疗过程中定期监测肾功能。
这有助于及时发现肾毒性反应,采取相应措施,避免严重后果。
第四,在使用万古霉素期间,医生应密切观察患者的听力状况,以便发现任何可能出现的听力损失。
一旦发现异常,应立即停药,并根据患者情况调整治疗方案。
第六,医生在开具万古霉素处方时,应告知患者其潜在的副作用,并指导患者正确使用药物,以降低副作用风险。
医生应积极参与研究和分享万古霉素使用的经验和教训,以不断提高我国万古霉素使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万古霉素在中国医生和专家的共识剂量下,被视为一种重要的抗生素治疗手段。
然而,在使用过程中,医生需遵循严格的原则和指南,以确保患者的安全和治疗效果。
通过这份专家共识,我们期待万古霉素在我国的临床应用将更加规范和安全和有效。
在我国,万古霉素作为一种重要的抗生素,被广泛用于治疗严重感染病。
然而,由于其具有潜在的严重副作用,如肾毒性和听力损失,医生在使用时需要格外小心,确保患者接受安全有效的治疗。
为此,中国医生和专家在多年临床经验的基础上,形成了关于万古霉素使用的专家共识剂量,以指导临床实践。
我深知,作为一名医生,我的责任重大。
每一次开出处方,我都必须全面评估患者的情况,确保万古霉素是治疗他们当前感染的最佳选择。
万古霉素的治疗建议万古霉素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2011版-精品
万古霉素的治疗建议(万古霉素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2011版)
注释:
①建议遇有下列情况时应覆盖MRSA:重症肺炎,且影像学呈现坏死性肺炎;流感并发细菌性肺炎;免疫功能低下或罹患多种严重基础疾病;群聚或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军营中的士兵、监狱中的犯人等;从事身体密切接触的某些体育运动(如橄榄球)的运动员(主要为皮肤感染,重症患者可能累及肺部);静脉毒瘾;其他参考因素,如当地检出率高、有MRSA感染或定植病史、与感染患者有密切接触史等。
②有相关危险因素时需要加用抗MRSA治疗:长期住院特别是长期住ICU,或来自护理院
的患者,或近90d内曾住院22次以及在门诊接受化疗、透析和伤口处理者;年龄265 岁;机械通气治疗25d;近3月内接受抗菌药物治疗史;下呼吸道分泌物涂片镜检见到革兰阳性球菌;严重脓毒症或脓毒症休克;其他参考因素,与CAP同。
具备22项危险因素者经验性抗MRSA治疗的指证更强。
是否需要加用万古霉素应当考虑其特定指证:血液动力学不稳定或有其他严重脓毒症证
据;在最终鉴定和敏感性检测结果出来前,血培养革兰阳性菌阳性;MRSA或PRSP定植;
严重粘膜炎,尤其是应用氟喳诺酮类药物预防;X线摄片检查确认的肺炎;临床怀疑有严重导管相关感染;任一部位的皮肤或软组织感染。
万古霉素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与要点
万古霉素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与要点万古霉素(vancomycin)已问世半个多世纪了,近年来在医院感染中,革兰阳性菌的比例呈上升趋势,特别是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MRS)的感染更加引人瞩目,其治疗也颇为棘手。
总所周知,万古霉素至今依然是治疗MRS的首选药物。
一、药物安全性万古霉素所导致的肾功能损害发生率约为1%~5%,与其他常用抗菌药物没有差别。
常规用药剂量(15~20mg·kg-1)导致肾功能损害少见。
为了避免肾功能损害,一般不推荐使用大剂量万古霉素,也需要避免和其他具有肾毒性药物联合使用。
肾功能不全患者可根据肌酐清除率调整用药方案。
一般采用单次给药剂量不变而延长给药间歇的给药方案,这样可以保证万古霉素血药谷浓度不致过高或者维持剂量降低。
由于药物纯度提高,如果1g万古霉素输注速率不<60min,一般不会发生红人综合征。
万古霉素其他不良反应还包括胃肠道反应、注射部位疼痛、过敏反应、血小板减少、白细胞减少、嗜酸粒细胞增加等,但发生率都很低。
目前万古霉素成人常用量为1g,每12h给药1次。
二、抗菌作用与药敏检测临床应用超过半个世纪的万古霉素,在全球仅发现9株耐万古霉素金黄色葡萄球菌(VRSA)菌株。
㈠抗菌机制万古霉素对多种革兰阳性菌有杀菌活性。
万古霉素对葡萄球菌,特别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包括耐甲氧西林菌株)、肺炎链球菌、化脓性链球菌、肠球菌具有抗菌作用。
艰难梭状芽孢杆菌和其他梭状芽孢杆菌通常对万古霉素高度敏感。
芽孢杆菌、单核细胞李斯特菌、乳杆菌、厌氧球菌和部分放线菌、棒状杆菌、乳酸杆菌和李斯特菌常对万古霉素敏感。
所有革兰阴性菌、明串球菌、分支杆菌对万古霉素天然耐药。
万古霉素对葡萄球菌具有杀菌作用,但对肠球菌主要为抑菌作用。
万古霉素PK/PD分类属于非浓度依赖性抗菌药物,具有一定抗菌药物后效应。
三、临床应用㈠呼吸系统感染1 耐药革兰阳性球菌肺部感染2 经验性抗MRSA治疗的指证2.1 社区获得性肺炎(CAP)借鉴国际经验,建议遇有以下情况时应考虑覆盖MRSA :⑴重症肺炎,且影像学呈现坏死性肺炎;⑵流感并发细菌性肺炎;⑶免疫功能低下或罹患多种严重基础疾病;⑷群聚或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军营中的士兵、监狱中的犯人等;⑸从事身体密切接触的某些体育运动(如橄榄球)的运动员;⑹静脉毒瘾;⑺其他参考因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万古霉素(vancomycin)已问世半个多世纪了,随着其临床应用的日益广泛,人们对该药的认识也日益加深。
近年来在医院感染中,革兰阳性菌的比例呈上升趋势,特别是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MRS)的感染更加引人瞩目,其治疗也颇为棘手。
众所周知,万古霉素至今依然是治疗MRS的首选药物。
但是如何规范合理地应用万古霉素,如何用新近获得的临床微生物学、临床药理学及相关的循证医学证据来指导治疗,依然存在较多的问题。
为此,由《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发起,组织国内临床微生物学、临床药学和各临床相关学科的专家共同起草和制定《万古霉素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以供临床医师、药师在临床工作中参考。
本共识共包括药学、抗菌作用与药敏检测及临床应用三大部分。
药学部分主要阐述了本品药学特点、注射用溶液配制、配制各溶液稳定性、药物PK/PD、肾功能不全剂量调整以及药物相互作用;抗菌作用与药敏检测部分介绍了本品抗菌作用机制、药敏检测及其临床意义、折点改变及其影响以及当前细菌敏感检测状况;临床应用部分包括在呼吸、血液、中枢神经系统,骨关节感染,心内膜炎,皮肤软组织感染以及在新生儿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感染及儿童患者在以上各系统感染中应用方法与经验。
药学药学特点美国礼来公司1956年天然产品筛选计划从印度尼西亚婆罗州土壤中发现了一种新放线菌“东方链霉菌”产生的活性成分,其杀菌活性强,几乎可杀灭所有葡萄球菌,且基本不诱导耐药。
该活性成分最初命名为化合物05865,后定名为万古霉素。
1958年美国FDA批准了其临床使用。
1化学结构万古霉素为三环糖肽类抗生素,结构复杂,含有一个七肽核心分子式为C66N75C12N9024,分子质量为1485.74。
现临床应用为高效液相层析技术纯化产品———盐酸万古霉素,在pH3~5酸性环境中本品稳定,其万古霉素B 含量不低于95%,发酵中其他杂质<4%,为乳白色冻干粉针,溶解后为透明溶液。
2静脉应用注射液配置和稳定性2.1静脉输注液配制本品0.5g用10mL灭菌注射用水溶解后,可用5%葡萄糖溶液、0.9%氯化钠溶液、乳酸林格液载体稀释成最终浓度为5g·L-1溶液供静脉滴注。
2.2输注速率5g·L-1静脉输注,至少滴注1h,或最大输注速率应<10mg·min-1。
2.3稳定性室温(1~30℃)下保存,配制后的溶液应尽早使用,若必须保存,则可保存于室温、冰箱内,在24h内使用。
药动学1治疗药物浓度1.1谷浓度1.1.1万古霉素血药谷浓度临床上应控制在10~20mg·L-1,至少要保持在10mg·L-1以上,以避免发生耐药。
1.1.2对复杂性感染,包括由MRS引起心内膜炎、骨髓炎、脑膜炎、医院获得性肺炎等,万古霉素血药谷浓度应达到15~20mg·L-1,以保证达到治疗目标和提高临床有效率[1]。
1.2峰浓度1.2.1万古霉素以1g滴注1h经多次给药后,平均峰浓度滴注结束时为63mg·L-1,结束后2h为23mg·L-1,11h后为8mg·L-1。
1.2.2万古霉素以0.5g滴注30min经多次给药后,平均峰浓度滴注结束后为49mg·L-1,结束后2h为19mg·L-1,6h后为10mg·L-1。
2吸收、分布、代谢、消除过程2.1吸收2.1.1腹腔内给药生物利用度为38%。
2.1.2口服几乎不吸收,生物利用度可忽略不计。
2.2分布2.2.1蛋白结合率范围为30%~55%,终末期肾衰患者平均降低18%。
2.2.2除脑脊液外在各种体液中均广泛分布,包括胸腔液、心包液、腹水、滑膜液、尿液等。
2.2.3据报道脑膜没有炎症时,脑脊液中万古霉素的浓度为0~4mg·L-1,而有炎症的时候浓度可达到6.4~11.1mg·L-1[2]。
2.2.4脑室内注射10mg·d-1×9d,脑脊液中浓度可达606mg·L-1[3]。
[文章编号]1007-7669(2011)08-0561-013万古霉素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2011版)2.2.5表观分布容积可达0.2~1.25L·kg-1。
2.3代谢万古霉素体内基本不代谢,所给剂量90%以原型经肾消除。
2.4消除2.4.1肾清除率为1.09~1.37mL·kg-1·min-1。
2.4.2肾消除:万古霉素主要经肾消除,相当于所给剂量90%在给药后24h内从尿中排出。
2.4.3胆汁消除:微量2.4.4消除半衰期(t蚝虔β)2.4.4.1正常肾功能时万古霉素t蚝虔β为4~6h。
2.4.4.2儿童万古霉素t蚝虔β为5~11h,早产儿为4.3~21.6h[2]。
2.4.4.3肾衰竭者,万古霉素t蚝虔β延长,无尿患者万古霉素平均t蚝虔β为7.5d,但有个别报道长达17.8~19.8d(2例)。
2.4.5体外消除2.4.5.1普通血透不能清除万古霉素,但高通量血液透析能够清除,连续4h透析可以清除10%~60%。
持续血液超滤也能清除万古霉素,如连续12h持续静脉-静脉血液透析(CVVHD)可以清除55%。
因此,血液透析患者使用万古霉素时,要根据谷浓度给予维持量。
2.4.5.2腹透不能清除,但也有报道连续透析15h 以上可清除相当所给剂量40%。
3药物相互作用3.1碱性药物会影响万古霉素稳定性,不得合并输注。
万古霉素在pH3~5环境下稳定,故不宜与碱性药物合并输注,包括下列药物:氨茶碱、磷酸地塞米松、苯巴比妥钠以及碱性溶液等。
3.2由于万古霉素潜在肾损害危害,故一般不应与具有肾损害的其他药物合用,包括利尿药、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物等。
3.3由于万古霉素为阳离子药物,故一般不应与其他经肾小管、排泄阳离子的药物合用,例如二甲双胍、曲司氯胺等。
3.4由于万古霉素能增强神经肌肉阻断作用,故当与雷库溴胺等阻断剂合用时应调整阻断剂剂量。
3.5万古霉素与华法令合用时会影响凝血酶原时间,增大出血风险,万古霉素可使华法令作用增强45%。
药物安全性万古霉素最初的外号叫“密西西比污泥”,因为其早期制剂的外观呈灰褐色,纯度只有70%左右。
杂质多可能是其不良反应比较多的原因[4]。
20世纪60年代,礼来公司的万古霉素产品纯度提高到75%,1985年纯度提高到92%~95%[5]。
同时,严重不良事件的报告也减少了。
万古霉素所导致的肾功能损害发生率约为1%~5%,与其他常用抗菌药物没有差别[1]。
万古霉素上市之初,由于药物纯度低,使用方法不当,发生肾功能损害患者血药谷浓度多超过30mg·L-1。
同时,如果合并使用其他具有肾毒性药物,如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物,患者肾毒性会明显增加。
近期研究发现,常规用药剂量(15~20mg·kg-1)导致肾功能损害少见,临床每日用量超过4g会导致肾功能损害增加[6]。
为了避免肾功能损害,一般不推荐使用大剂量万古霉素,也需要避免和其他具有肾毒性药物联合使用。
万古霉素所致间质性肾炎少见。
近年来,有关万古霉素导致耳毒性的报道愈来愈少。
研究表明,万古霉素耳毒性与药物纯度和血药浓度有关,当血药浓度大于80mg·L-1方会产生耳毒性。
随着药物纯度提高及用药的合理化,耳毒性已经非常罕见。
万古霉素单药治疗的患者不推荐监测耳毒性[1]。
红人综合征是表现为一种颜面部、上胸部充血为主的一种不良反应,严重者可能导致患者喘憋、呼吸困难、血管神经性水肿、血压下降等,主要源于药物导致肥大细胞脱颗粒,组胺释放有关。
万古霉素导致红人综合征与药物纯度和输注速率有关,由于药物纯度提高,如果1g万古霉素输注速率不<60min,一般不会发生这种反应。
万古霉素其他不良反应还包括胃肠道反应、注射部位疼痛、过敏反应、血小板减少、白细胞减少、嗜酸粒细胞增加等,但发生率都很低。
药物PK/PD及给药方案设计万古霉素是具有一定抗生素后效应(PAE)的时间依赖性抗菌药。
万古霉素对葡萄球菌属细菌PAE为1~2h[7]。
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其抗菌疗效与其给药间隔内浓度大于MIC的时间(T>MIC)有关,最佳杀菌浓度为4~5倍MIC,超过此浓度后,其血药峰浓度高低与杀菌效力无关,杀菌模式呈非浓度依赖性特点。
动物感染模型以及临床PK/PD研究结果显示预测万古霉素临床和细菌学疗效的PK/PD参数为AUC0-24h/MIC。
并且在实验室研究中发现AUC0-24h/MIC预测疗效的作用受到万古霉素对致病菌的MIC值、感染部位致病菌菌量的影响。
临床研究揭示万古霉素治疗MRSA所致的下呼吸道感染患者时,当AUC0-24h/MIC≥400时,可使细菌清除迅速和临床症状好转快。
研究发现当万古霉素血药谷浓度过低(<10mg·L-1)与出现万古霉素中介金黄色葡萄球菌(VISA)和异质性万古霉素中介金黄色葡萄球菌(hVISA)有直接关系,因此认为万古霉素谷浓度应保持在10mg·L-1以上。
基于万古霉素在组织、体液中穿透性不高,因此美国感染病学会制订的《成人金黄色葡萄球菌(金葡菌)感染万古霉素治疗与监测实践指南》(以下简称IDSA《MRSA指南》)[8]建议治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复杂感染时,如菌血症、心内膜炎、骨髓炎、脑膜炎和医院获得性肺炎,为了使感染灶内药物浓度达到有效杀菌浓度,建议将万古霉素血药谷浓度(总浓度)维持在15~20mg·L-1。
目前万古霉素成人常用量为1g,每12h给药1次,此给药方案在治疗肾功能正常患者MIC≤1mg·L-1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时可达AUC0-24h/MIC≥400靶值和有效谷浓度。
如果患者病情严重时,可考虑给予25~30mg·kg-1负荷剂量(根据实际体重),使其尽快达到有效谷浓度。
已有的研究显示万古霉素剂量≥4g·d-1肾毒性明显高于万古霉素<4g·d-1。
当单次剂量超过1g(即1.5或2g)时,输液时间需延长至1.5~2h,但无需采用持续静脉输注给药方式[6]。
对于MIC≥2mg·L-1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者,将难以达到AUC0-24h/MIC ≥400靶值,应考虑选用其他抗菌药物进行治疗[1]。
肾功能不全患者的应用万古霉素在肾功能正常患者推荐给药方案为15~20mg·kg-1,静脉滴注每12h一次。
肾功能不全患者肾小球滤出会减少,因为万古霉素肾小球滤出和肌酐具有相同机制,故以血肌酐值为参考,计算给药剂量进行给药方案调整。
可根据肌酐清除率调整或列线图查询的方式设定用药方案。
一般采用单次给药剂量不变而延长给药间歇的给药方案,这样可以保证万古霉素血药谷浓度不致过高或者维持剂量降低。
1肌酐清除率由患者血肌酐值根据Cockcroft-Gault公式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