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生物《4-5人体内废物的排出》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四单元《第五章人体内废物的排出》教学设计
4.通过学习人体内废物的排出,使学生了解到人体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增强他们的生命观念。
5.引导学生关注健康,关爱生命,尊重他人,培养他们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
二、学情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在经过上半学期的生物学习后,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物学基础,对生物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有了初步的认识。在此基础上,学习人体内废物的排出,有助于他们进一步理解人体生理功能,提高生物学素养。然而,由于此章节内容涉及生理学知识,学生可能对尿液形成过程、排泄途径等概念的理解存在一定难度。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以下几点:
-结合课本、实验手册等,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学活动设计:
-利用图片展示不同环境中的人体,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在炎热的环境中,我们会出很多汗?这些汗液对我们有什么作用?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人体通过汗液排出多余的水分和废物,维持内环境的稳定。这节课,我们将学习人体内废物的排出。
c.拓展排泄的其他途径,如汗液、二氧化碳的排出,使学生全面了解人体内废物的排出。
(3)巩固与拓展:设计具有挑战性的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提高思维能力。
3.教学评价:
-采用形成性评价,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及时给予反馈,提高教学效果。
-结合终结性评价,通过测试、作业等方式,评估学生对本章节知识的掌握程度。
2.教学活动设计:
-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以下问题:
a.人体内废物排出的意义是什么?
b.排泄异常可能导致哪些疾病?
-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给予评价和指导。
3.教学目的: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4.5人体内废物的排出优秀教学案例
4.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及时发现问题,进行针对性的指导。
5.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关注健康问题,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利用多媒体展示一张人体内部图片,引导学生关注人体内的废物。
2.提出问题:“你们知道人体内会产生哪些废物吗?这些废物是如何被排出的?”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实验、图片等,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2.运用小组讨论、自主学习等方法,提高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自主学习能力。
3.利用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4.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健康问题,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学生的生命素养。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利用多媒体展示人体排泄废物的动画,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排泄过程。
2.设计模拟实验,如制作二氧化碳的吹气实验,让学生亲身参与,增强实感。
3.创设生活情境,如设置情景剧,让学生扮演医生、患者等角色,讨论排泄废物对健康的影响。
4.运用图片、数据等资料,展示排泄废物过多的危害,引发学生的思考。
(二)问题导向
1.设计有针对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排泄废物的重要性。
2.通过提问,检查学生对排泄废物概念、种类和特点的理解。
3.引导学生思考排泄废物过多的危害,以及如何保持人体内环境的平衡。
4.提出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如饮食习惯、运动等,让学生探讨如何减少排泄废物。
(三)小组合作
1.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对排泄废物的理解和观点。
4.反思与评价提高自我认知:通过引导学生反思学习过程和评价自己的学习情况,提高了学生的自我认知和自我调节能力。例如,让学生评价自己在小组合作中的表现,发现优点和不足,培养学生的自我反思和自我改进的能力;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及时发现问题,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果。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4.5 人体内废物的排出 教案设计
《人体内废物的排出》教案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泌尿系统的组成;2.理解肾脏的结构及与尿形成有关的结构的特点。
3.说出排尿的意义。
(二)过程与方法1阐明尿的形成过程并叙述尿的排出(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获得自主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
2知道人体结构与功能相互适应的生物学观点,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二教学重点:尿的形成过程和排尿的意义三教学难点通过对肾脏内部结构特点和肾小球、肾小囊壁的过滤作用及肾小管重吸收作用的分析,体会尿的形成与血液循环的关系。
四教学过程:教师:水对人体非常重要,而排尿却会排出很多的水。
那么,人为什么还要排尿呢?人体内产生的尿素和无机盐等废物,必须溶解在水中才能排出体外的过程叫排泄。
排泄需要泌尿系统,,这一节我们就来学习人体内废物的排出。
教师:出示自学探究,七分钟后找学生回答问题一、泌尿系统的组成有哪些?二、肾的结构和功能单位是什么?三、肾单位由什么构成的?四、肾小球由什么组成?肾小球有什么特别之处?五、尿的形成是怎样的?六、尿液的排出路径是什么?七、尿液的其它排出途径有哪些?学生:根据自学探究的问题,阅读72—到76页的内容,分组回答问题。
教师:出示泌尿系统的组成的挂图学生:学生先看课本P73页的图片,然后找学生上讲台指出器官名称师生:肾脏:形成尿液输尿管:输送尿液膀胱:暂存尿液尿道:排出尿液教师:展示肾的图片,讲解肾的位置,形状,颜色学生:形象记忆师生得出:位置:腹腔后壁、脊柱两侧形状:像蚕豆颜色:红褐色教师:肾的结构和功能单位——肾单位学生:观察图片教师:肾单位的结构学生:观察图片,讨论思考师生:肾小球、肾小囊、肾小管肾小囊壁和肾小管壁为单层细胞教师:肾小球的构成学生:观察,讨论师生:肾小球是个血管球肾小球和肾小囊外面缠绕大量的毛细血管教师:尿的形成与排出的流程图学生:思考,交流师生:肾小球的过滤:形成原尿,肾小管重吸收:形成尿液教师:展示尿液的形成视频学生:观看,思考教师:血液经过泌尿系统的成分变化学生:思考原尿,尿液的区别教师:比较四种液体成分学生:观察,比较师生:1、血液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大分子蛋白质、血细胞2、血浆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大分子蛋白质3、原尿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4、尿液水、无机盐、尿素教师:巩固练习学生:思考尿液,血浆,原尿的成分区别教师:尿液的排出流程图学生:观看,思考,讨论教师:排尿的意义有哪些?学生:讨论,总结。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4.5人体内废物的排出教学设计
在课堂练习环节,我会设计以下练习题:
1.选择题:关于人体排泄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2.填空题:请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以下关于尿液形成过程的填空。
3.简答题:请简要说明如何通过健康生活方式维护排泄系统的健康。
(五)总结归纳
在总结归纳环节,我会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概括人体内废物的排出过程、泌尿系统的组成与功能,以及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性。
-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完成研究报告或小论文,培养他们的探究和合作能力。
4.强化情感态度的培养,提学生的健康意识。
-通过课堂讨论和反思,使学生认识到健康生活的重要性,激发他们自我管理的动力。
-结合环保教育,让学生了解个人行为对环境的影响,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5.实施分层次教学,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4.结合课堂练习题,完成以下作业:
-选择题:自主设计5道关于人体排泄系统的选择题,包括单选题和多选题,要求涵盖本节课的重点知识点。
-填空题:根据尿液形成过程,设计5道填空题,旨在巩固学生对尿液形成过程的理解。
-简答题:针对排泄系统健康生活方式,设计2道简答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如何保持排泄系统健康。
1.通过观察图表和模型,增强对排泄系统结构和功能直观认识。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泌尿系统的模型,通过互动提问,加深对排泄过程的理解。
2.利用实验和实例分析,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安排小组实验,如模拟肾小球滤过作用,以增强学生对肾脏功能的理解。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探讨某些疾病状态(如肾炎、肾结石)对排泄的影响。
2.结合生活实例,提高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
-通过分析生活中常见的泌尿系统疾病案例,让学生了解疾病与排泄功能的关系。
初中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下册4.5人体内废物的排出 教案 教学设计
4.5人体内废物的排出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描述人体泌尿系统的组成及肾单位的结构。
2.概述尿的形成和排出过程。
3.描述人体的排泄途径。
【过程与方法】通过资料分析,进一步提高处理信息、解决问题和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关注肾脏的保健,养成良好的饮食和生活习惯。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肾单位的结构,尿的形成过程。
【教学难点】尿的形成过程。
课前准备课件、泌尿系统模型等。
教学过程情境导入同学们在每天的课间时不时地都要往一个地儿去。
这地儿是哪里?去干什么?人为什么要排尿、排便?引导学生阅读本章引言。
一个人只要是活着,每天都要从外界摄取什么,同时体内会产生什么?人体内会产生哪些废物呢?人体内废物过多会怎样?出示泌尿系统多媒体课件。
讲授新课指导学生看书72页观察与思考,提问:泌尿系统由哪些器官组成?各有什么功能?尿是在哪儿形成的?这个器官与血管相连吗?有哪些血管?你认为尿液的形成与血液循环有没有关系?引导学生思考,鼓励学生提出疑问,给予评价,并鼓励其他学生回答。
在总结后质疑:尿液在泌尿系统中是怎样形成的呢?再次提问肾脏的作用,引出尿的形成。
出示动态的从肾剖面到肾单位的放大的课件,结合课件讲述,通过提问,引导学生认识肾和肾单位。
提问:你能大致描述肾的内部结结构吗?采用竞赛方式,鼓励学生参与探究并对学生的描述给予积极评价。
质疑:血液流经一个肾单单位的过程中,血液会不会发生变化,血液会发生怎样的变化?指导看书82页资料分析,引导学生进行推测。
展示肾的内部结构课件,帮助学生理解肾小球、肾小囊壁和肾小管的功能。
引导学生:比较血桨和肾小囊中液体的成分有什么变化,这说明肾小球和肾小囊壁有什么作用?在肾小囊中出现葡萄糖而在尿液中却没有,这说明肾小管有什么作用?比较尿液和血浆的成分,你认为排尿主要排出哪些物质?引导学生阅读课文第74-75页,理解尿的形成及排出过程,并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对学生的质疑给予积极评价,并鼓励其他学生解答。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教案设计:4.5人体内废物的排出
人体内废物的排出一、教材分析(一)教材定位《人体内废物的排出》是七年级下册第五章的内容。
本节是在学生了解血液循环的基础上,对人体泌尿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进行深入探究。
其中尿的形成过程有利提高对学生读图解图的能力。
因此,本节是知识讲授与学生自主学习的集中体现。
(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泌尿系统的组成及各器官的位置和功能,理解排泄的概念,掌握肾脏的结构与尿液的形成过程。
能力目标:通过观察泌尿系统模式图、肾结构示意图、尿的形成示意图,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目标:1.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探索精神。
2.让学生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三)重点和难点1.本章的重点是排泄的概念,肾脏的结构和尿液的形成过程。
因为:(1)学生对排泄的概念常常有不确切的认识。
他们从大众传播媒体得知排便、排尿都是排泄,这种错误认识往往是根深蒂固的。
若学习了人体生理卫生还不能扭转这个错误认识,不懂排泄的正确含义,本章的学习就失败了,故排泄的概念是重点。
(2)肾脏是尿液形成的结构基础,尿液是排泄的主要途径。
本章的主题是排泄,主要介绍泌尿系统的结构与功能,故肾脏的结构和尿液的形成是重点。
2.肾单位的结构和尿液的形成过程是难点。
因为:(1)肾单位结构复杂,又不能用眼直接看到,学生也很难找到完整的肾单位。
而肾单位是产生尿液的结构单位,是看不到却很重要的关键知识点。
突破肾单位这个难点可为尿液的形成打好基础。
(2)尿液的形成过程难度大。
肾小球的滤过作用涉及到原尿的形成与成分;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涉及到终尿形成与成分。
这里必须让学生明白肾单位中血液的来龙去脉和尿液的产生与排出途径,也就是说要血路、尿路都清楚。
二、教法与学法教学方式主要采用自主学习、互助学习、教师评价和归纳相结合的方式。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观看视频:捐肾救母,孝道感动天下的孝子——田世国。
提问:捐肾救母有何感人?肾对人体有什么作用?(二)新课讲授1、泌尿系统的组成结合书本P72“观察与思考”自学,想一想泌尿系统由哪些器官组成?它们在人体内的具体位置怎样?它们的功能分别是什么?2、尿的形成(1)形成尿液的器官——肾投影出示肾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学生分组讨论,完成五道讨论题。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4.5人体内废物的排出教学设计
5.鼓励学生进行家庭实验:观察一天内饮水量与尿液量的关系,记录实验数据,并分析原因。通过此实验,让学生深入了解尿液的形成过程,培养观察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作业要求:
1.学生需认真对待作业,书写工整,保持作业整洁。
3.目标:
-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生物学素养。
-通过练习,发现并纠正学生的错误观念,提高学习效果。
(五)总结归纳
1.教学活动设计: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排泄的概念、途径、意义。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提出疑问,教师解答。
2.教学内容:
-强调排泄在人体健康和内环境稳定中的重要作用。
-引导学生关注生物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学生能够理解排泄在维持人体内环境稳定中的重要性。
2.学会运用生物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例如:为什么剧烈运动后会有大量的汗液排出?为什么会有尿液的形成?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排泄知识解释运动后出汗的原因,如运动产生热量,通过汗液蒸发散热以维持体温恒定。
-学生能够解释尿液的形成过程,理解肾小球、肾小管等结构在排泄过程中的作用。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4.5人体内废物的排出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并掌握排泄的概念、途径及其意义,能够描述人体主要的排泄器官及其功能。
-学生能够明确排泄是细胞代谢终产物排出体外的过程,主要包括二氧化碳、水、无机盐、尿素等物质。
-学生能够掌握排泄的三条途径:皮肤排出汗液、呼吸系统排出二氧化碳和水、泌尿系统排出尿液。
-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健康经验,促进知识与实践的紧密结合。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第四单元第五章《人体内废物的排出》教学设计
“今天我们将学习人体内废物的排出,了解它对我们身体健康的重要意义。”
(二)讲授新知
1.介绍人体内废物的种类、排泄途径及排泄器官的功能。
“人体内废物主要包括二氧化碳、尿素、尿酸等,它们通过呼吸、泌尿、皮肤等途径排出体外。接下来,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这些排泄途径和器官。”
1.理解并掌握人体内废物的种类、排泄途径及排泄器官的功能。
2.掌握尿液形成过程,特别是肾脏的过滤、重吸收、分泌等关键环节。
3.培养学生关注人体健康,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环保意识。
(二)教学设想
1.教学内容组织:
(1)以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思考人体内废物的来源、排出及其对健康的影响。
(2)结合生活实例,讲解排泄途径和排泄器官的功能,使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
4.教学评价:
(1)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如提问、实验操作、小组讨论等。
(2)终结性评价:通过单元测试、期末考试等形式,检测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点的掌握。
(3)情感态度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合作意识、环保意识等表现。
5.教学支持:
(1)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如实验器材、多媒体课件、网络资源等。
2.撰写排泄系统科普文章: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一种排泄系统疾病,撰写一篇科普文章,内容包括疾病成因、症状、预防措施及治疗方法。文章要求语言简练、通俗易懂,字数在500字左右。
3.家庭实践作业:观察并记录自己一天的排泄情况,包括排尿次数、尿量、尿液颜色等,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培养关注健康的习惯。
4.研究性学习:针对以下问题进行调查研究,形成书面报告:
3.掌握排泄系统疾病的预防与治疗原则,提高学生在生活中关注自身健康、预防疾病的能力。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 4.5人体内废物的排出 教案
第五章人体内废物的排出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了解排泄和排遗的概念,人体内有哪些废物。
(2)了解人体泌尿系统的组成和肾脏,肾单位的结构及关系。
(3)概述尿液形成和排出的大致过程。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肾单位结构和功能的学习,认同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辩证观点。
3、能力目标(1)通过学习泌尿系统的组成,养成观察和思考的能力。
(2)通过对图片,视频动画的观察、分析比较,养成生物科学推测、思维、总结的能力。
(3)结合生活实际进行分析学习,养成应用所学知识解释日常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1)尿的形成过程;(2)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难点:学生对肾小球的过滤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理解不够(因为这是一个动态连续的过程)。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看图回答问题: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发生了哪些物质交换?2、新课讲解①废物的排出方式:排泄:排遗:②泌尿系统的组成: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③尿的形成肾的结构和功能单位——肾单位肾小球:肾小囊:肾小管:④尿的形成过程第一步,肾小球对血液的过滤作用,形成原尿。
肾小球和紧贴着它的肾小囊壁起过滤作用。
第二步,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形成尿液。
⑤血液、原尿和尿液的比较:帮我释疑:人体每天形成原尿150升,而每天排出尿液约为1.5升,为什么有如此大的不同呢?想一想一个小男孩在公园撒了一泡尿,过了一会儿,尿的旁边出现了很多的蚂蚁,如果是肾有疾病,请分析可能是肾的哪个部位出现了病症?⑥排尿的意义1.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2.调节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平衡;3.维持组织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
三、小结1、泌尿系统的组成,肾和肾单位的结构2、尿的形成过程3、排尿的意义四、反馈巩固1.出入肾小球的血管()A.均为小动脉B.入球为小动脉,出球为小静脉C.均为小静脉D. 出球为小动脉,入球为小静脉2.当尿液中发现蛋白质和血细胞时,肾脏发生病变的部位是()A、肾小囊B、集合管C、肾小球D、肾小管3.血液流经肾脏后,发生的主要变化是()A.养料增加B.尿素减少C.氧气增加D.尿素增加4.尿液的形成是连续的,可是尿液的排出是间歇的,这是因为()A、肾小球的滤过作用B、肾小管有重吸收作用C、集合管有吸收尿液的作用D、膀胱有贮存尿液的作用5.某人的尿量比正常情况下增加数倍,推测其发生病变的部位是()A.肾小球B.肾小囊C.肾小管D.肾小囊壁6. 下面是某医院提供的几个样本的原尿和尿液的化验数据,请分析并回答有关问题:(注:表中“-”表示很少或无,“+”表示较多,“++”表示很多)(1)原尿是样本,因为其中含有。
七年级生物下册4.5《人体内废物的排出》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 学生在听讲过程中能够认真记录重点内容,对排泄系统的基本概念和运作原理有了初步的理解和记忆。
2. 小组讨论成果展示:
- 各小组在讨论中能够围绕主题展开,成员之间有良好的沟通和合作,展示成果时能够清晰地表达观点和结论。
4. 增强社会责任感:了解生活中不良习惯对排泄系统的影响,提高自我保健意识,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为社会健康贡献力量。
5. 发展沟通与合作能力:在小组讨论、实验操作等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交流,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与课本内容紧密相关,旨在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提高学生的生物学科素养,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 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与家人分享,提高家庭健康意识,促进健康生活方式的形成。
- 建议学生通过思维导图、小论文、实验报告等形式,将课后拓展的学习成果进行整理和展示。
- 教师可以组织课后拓展成果分享会,让学生在班级内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促进相互学习和交流。
八、教学反思
在完成《人体内废物的排出》这一章节的教学后,我进行了深入的反思。首先,我发现学生们对排泄系统的组成和功能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尤其是在案例分析环节,他们积极讨论肾脏如何过滤血液并形成尿液。通过动画和模型展示,学生们对肾脏的滤过和重吸收过程有了更直观的理解。然而,我也注意到有些学生在理解肾脏的滤过作用和重吸收作用的具体过程上存在困难,这可能是因为这部分内容较为抽象和复杂。
- 收集和整理医学期刊、健康杂志中关于排泄系统健康维护的文章,了解如何通过饮食、运动等方式保持排泄系统的健康。
2. 拓展建议:
- 学生可以结合教材内容,制作排泄系统的思维导图,梳理各器官的功能和相互关系,形成系统的知识结构。
人教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下册教案-4.5 人体内废物的排出46
第五章《人体内废物的排出》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描述人体泌尿系统的组成;描述其他排泄系统。
2、能力目标:能概述尿液的形成和排出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同肾脏的结构是与它承担的功能相适应的.二、教学重点:1、肾单位的结构及其功能;2、尿的形成和排出。
三、教学难点:尿的形成过程。
四、教学方法与策略:通过生活实例以及与泌尿系统相关的疾病,引出泌尿系统的作用。
了解泌尿系统的结构,并对肾脏有一个新的认识。
通过课本、课件以及资料的分析,让学生试着描述原尿中的成分种类有哪些,以及原尿与尿液的区别。
通过教师的详细讲解,对肾单位的结构以及尿的形成和排出有了一定的认识。
通过学生已有知识的学习,引导学生迁移人体还有哪些其他的排泄途径。
五、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一:排泄和排遗二:泌尿系统的组成: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三:肾单位:肾小球、肾小囊、肾小管四:尿的形成五:尿的排出: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六:其他排泄途径难忘的一天今天,太阳照着大地,就像闪闪发光的金子一样,到处都是暖洋洋的,我的心里也是暖洋洋的。
我早早就起了床,不是因为天气热,也不是因为我想出去玩,而是我们得回学校了。
我来到学校的时候已经是7时35分了。
进入校门的时候,有一位老师摸了摸我的头,微笑着说:“跳跳,你真厉害,考了个全班第一!”我腼腆的笑了笑。
“老师,同学们,早上好!”一个声音从广播里传出来,“现作文在公布全级期末考试成绩排名前二十名同学的名单……”顿时,大家都安静了下来,心里既紧张又充满了期待。
“第四名,202,王跳跳。
第五名……”这时全班同学都尖叫了起来,纷纷看着我,眼里充满了羡慕。
我也开心得差点就跳起来了。
这次期末,我得了好多好多奖:年级第四名、文明生、三好学生……放学后,我跟着思颐去她家。
她家很好看,很精致。
我们一起当老师,很好玩,很开心。
难忘的一天今天,太阳照着大地,就像闪闪发光的金子一样,到处都是暖洋洋的,我的心里也是暖洋洋的。
七年级生物《4-5人体内废物的排出》教案
人教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下册教案
人体内废物的排出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说出排泄的途径。
2.识别人体泌尿系统的各个器官,并说出其功能。
3.说出肾单位结构和功能。
4.概述尿液的形成和排出过程。
能力目标:
通过资料分析等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
1.进一步形成人体结构与生理功能相适应的基本观点。
2.体验肾脏结构的精巧,感悟生命的宝贵。
[教学重点]尿的形成,
[教学难点]
1.肾单位——尿液形成的结构和功能的单位
2.尿液形成的两个过程
[教学方法]“学案引领”教学、多媒体教学和讲授法等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1
1
1。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4-5人体内废物的排出教案
课题
人体内废物的排出
课型
新授课
课时序数
14
备课人
审核人
授课人
授课
日期
教
学
目
标
知识
目标
1、描述人体泌尿系统的组成及各器官的功能
2、知道肾单位的结构
3、掌握尿液的形成和排出过程
4、了解人体的其他排泄途径
能力
目标
通过观察图片、分析资料,增强学生读图及从资料中获得有用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
价值观
通过调查生活中人粪尿的处理方法,培养学生爱护环境及废物再利用的意识。
1.学生谈学习收获。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都有哪些收获?谈一谈.
2.学科班长评价本节课活动情况。
(四)作业设计
完成本节练习册。
板书设计
人体内废物的排出
1、泌尿系统的组成: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
2、肾单位的组成:肾小球、肾小囊(过滤作用)和肾小管(重吸收作用)
3、尿液的形成、排出
4、其他排泄途径
作业布置
A、肾小囊B、集合管C、肾小球D、肾小管
3.尿液的形成是连续的,可是尿液的排出是间歇的,这是因为()
A、肾小球的滤过作用
B、肾小管有重吸收作用
C、集合管有吸收尿液的作用
D、膀胱有贮存尿液的作用
4.某人的尿量比正常情况下增加数倍,推测其发生病变的部位是()
A.肾小球B.肾小囊
C.肾小管D.肾小囊壁
(三)全课总结
三、质疑再探:(3分钟)
1.现在,我们已经解决了自探问题。下面我们再回看一下,开始我们提出的问题还有那些没有解决?
2.本节的知识已经学完,对于本节的学习,谁还有什么问题或不明白的地方?请提出来,大家一起来解决.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4.5《人体内废物的排出》教案
第五章人体内废物的排出1.描述人体泌尿系统的组成。
2.概述尿液的形成和排出过程。
3.描述其他排泄系统。
4.认同肾脏的结构是与它承担的功能相适应的。
人体生命活动中会产生许多废物,这些废物必须及时通过各种途径排出体外,否则体内废物积聚多了,会影响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甚至危及生命。
同学们听说过为自己的亲人甚至是陌生人换肾的故事吗?我们为之感动的同时也在思考,人体的肾脏与排泄有什么关系?尿是如何形成和排出的?二、师生互动,传授新课知识点一排泄和泌尿系统的组成◎新知梳理1. 排泄是人体将二氧化碳、尿素、以及多余的水和无机盐等排出体外的过程。
2.人体产生的废物中,尿素、多余的水和无机盐主要是通过泌尿系统排出的。
3.泌尿系统主要由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组成。
◎互动交流【问题1】肾脏呈什么颜色? 据此可以推测出什么结论?【交流点拨】肾脏呈紫红色,由此可以推测出肾脏内含丰富的毛细血管。
【问题2】尿是在哪儿形成的? 这个器官与哪些血管相连? 血液如何进出该器官?【交流点拨】尿液在肾脏形成。
肾脏与肾动脉、肾静脉相连。
血液经肾动脉流入肾脏,经肾静脉流出肾脏。
◎典例引导【例1】泌尿系统中,形成尿液的器官是(A)A.肾脏B.输尿管C.膀胱D.尿道【点拨】选A。
本题考查泌尿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肾脏是泌尿系统的主要器官,是形成尿液的场所,输尿管、膀胱和尿道都是排尿的通道,膀胱有暂时储存尿液的功能。
【例2】肾脏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D)A.肾小球B.肾小囊C.肾小管D.肾单位【点拨】选D。
本题考查肾脏的基本单位。
肾单位是肾脏的结构和功能单位,包括肾小球、肾小管和肾小囊。
◎学法指导【名师点睛】排泄与排遗:排泄排出的是人体生命活动产生的废物,如二氧化碳、尿素、多余的水分和无机盐等;排遗排出的是人体内的食物残渣。
知识点二尿的形成、排出和其他排泄途径◎新知梳理二、尿的形成和排出1.肾脏是形成尿液的器官,每个肾脏包括大约100万个肾单位,每个肾单位由肾小球、肾小囊和肾小管等部分组成。
人教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下册教案-4.5 人体内废物的排出48
第五章人体内废物的排出一、教材分析《人体内废物的排出》是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五章的内容。
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了解了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和循环系统,知道营养物质经消化吸收后通过循环系统进入到组织细胞,在组织细胞的线粒体中与通过呼吸运动获得的氧气相结合,从而释放能量为人体利用。
人体的这一过程与工厂生产相类似,在消耗原料营养物质和氧气的同时,也会产生废物,这些废物在人体的积累必将导致人体机能受损,故在消化、呼吸、循环系统之后安排了人体废物排出相关知识,起到一个延伸和完善的作用。
通过学生观察与思考,要学生了解泌尿系统的组成,在安排学生进行资料分析,理解尿的形成,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它在本册书中是一个教学的重点,也是一个难点,与前面所学知识联系紧密,因此学好《尿的形成和排出》这节内容,有利于将前面所学的知识贯穿起来,并为以后的学习《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奠定基础,所以本节起到了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掌握肾脏的结构与尿液的形成过程。
2.通过观察肾脏的内部结构(实物),通过观察泌尿系统模式图、肾脏结构示意图、尿的形成示意图,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能力目标:1、通过对图片的观察和对表格的讨论,尝试归纳尿液的形成过程2、运用小组讨论的形式说明肾小球的过滤作用和肾小管重吸收作用3、运用尿液形成的知识说明透析原理,运用储尿排尿的知识解释及时排尿与经常喝水的原因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确立肾单位结构与其功能相适应的观点2、通过对血液透析机的分析,认同技术是连接科学与社会的桥梁3、通过对泌尿系统保健的讨论,认同养成良好的生活与卫生习惯的重要性教学重点1、肾单位的结构2、尿的形成和排出过程教学难点:尿的形成过程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人体细胞内的有机物在分解时回产生许多的废物,它们在人体内积聚多了,对人体有害,必须及时排出体外。
人体是怎样将这些废物排出体外呢?教师:人体排出废物的途径有多种,但以尿液为主要形式。
七年级生物下册 4.5《人体内废物的排出》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第五节人体内废物的排出核心素养:本节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泌尿系统的组成示意图、肾单位模型等,增强学生对肾脏结构的认知,同时引导学生体会泌尿系统功能的重要性,关注泌尿系统的卫生保健。
一、教学目标:(一)知识方面1.描述人体泌尿系统的组成及肾单位的结构。
2.概述尿的形成和排出过程。
3.描述人体的排泄途径。
(二)能力方面通过资料分析,进一步提高处理信息、解决问题和语言表达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关注肾脏的保健,养成良好的饮食和生活习惯。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肾单位的结构,尿的形成过程。
难点:尿的形成过程。
三、教学设计思路本节课的知识容量较大,涉及了排泄的途径和概念、泌尿系统的组成、尿的形成和排出等内容,而且有关肾单位和尿的形成过程的知识比较微观抽象,学生不易理解。
因此本节课我在教学中充分利用观看视频、观察实物、分析模型、进行模拟活动和资料分析等多种方式来辅助教学,变静为动、化难为易地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达成学习目标。
四、教学准备白板课件、导学案、视频资料(《人体工厂》、《尿的排出》、微课《肾脏的结构》)、新鲜的猪肾、小组合作活动相关材料用具(自制肾单位模型、烧杯、标签纸)、筛子和一包混有沙子的杂粮。
五、教学过程情感升华讲述排尿的重要意义,简单介绍我国慢性肾脏病的患病率和“世界肾脏日”,提出保护肾脏的小建议,提倡养成良好的饮食和生活习惯,保护好肾脏!倾听、认同排尿的重要性和肾脏的重要作用。
关注肾脏的保健,养成良好的饮食和生活习惯。
引起学生对肾脏保健的重视;介绍“世界肾脏日”,拓展视野;列举肾脏保健的小建议,对生活具有指导作用。
六、板书设计七、教学反思1、本节课的知识容量较大,时间紧任务重,而且有些内容的微观性和抽象性,使学生不易理解。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了直观教学,利用肾脏实物为学生认识肾脏的形态和颜色提供了最直观的感受和体验;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肾单位的结构和尿的形成与血液有关这样微观抽象的难点知识,我利用注射器、输液管、漏斗等制作了肾单位模型,让学生通过贴名称、观察等活动来进行突破难点知识。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4.5《人体内废物的排出》教案
第五章人体内废物的排出
教材分析:通过创设情景,组织学生看图,让学生描述人体泌尿系统的组成,知道肾脏是形成尿液的主要器官。
通过图表分析,利用插图概述尿液的
形成和排出过程。
学情分析:学生对尿的形成和排出这一生理现象虽熟悉,但尿是怎样在肾脏中形成还不清楚。
尤其肾脏的构造和功能,学生不易理解。
所以教师要注
意多从生活实际出发,通过图片分析和CAI展示,帮助学生加深理
解和认识。
教学目标:
1、描述人体泌尿系统的组成
2、概述尿液的形成和排出过程
教学策略:创设情景---看图自学----分析讨论---教师点拨---相互交流---得出结论教学过程:。
新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4.5《人体内废物的排出》优秀教案(重点资料).doc
第四单元第五章人体内废物的排出复习目标:1.知道泌尿系统的组成和各部分功能(重点)2.知道肾的结构和特点(重点)3.知道尿的形成过程和排出过程(重点、难点)4.人粪尿利用的价值(重点)5.学会人粪尿无害的处理(难点)复习过程:1 2 3 5DC B1.人粪尿中含有的 经过某些生物的分解作用,可以转化为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多种无机盐。
2.、 、、 和等优点。
3. 和其他有 害的物质,不处理就会危害人和畜禽的健康。
4.、 、 等。
5.沼气池和高温堆肥可以杀死各种病菌和虫卵的原因是 。
任务二:知识的应用与拓展1.在生态系统中,哪些生物能利用和分解人粪尿中的有机物?2.比较尿液和血浆、原尿三者的成分的变化。
3.识图题(1)血液从[ ] 滤过到[ ] 成为 。
(2)当原尿流经[ ] 时,原尿中有用的物质如 、 和 被重新吸收回血液。
(3)B液体与尿液相比,含多。
[1]中的液体与尿液相比,含多。
(4)若[4]末端液体中含葡萄糖,则病变部位可能是[ ] 。
(5)[1] 和 [3 ] 内流的血依次为血、血。
(6)人体每天约形成150升原尿,而每天排出的尿液只有1.5升,这与图中[ ] 有关。
4.请用简练的语言概括出高温堆肥和利用沼气池对人粪尿处理的原理。
综合练习:一.选择题:1.肾小球内流动的液体是()A.原尿B.尿C.动脉血D.静脉血2.人体内的肾单位大约有()A.10多万个B.20多万个C.100多万个D.200多万个3.肾小球、肾小囊、肾小管中流出的液体分别是()A.血浆、原尿、尿B.血液、原尿、尿C.血浆、原尿、原尿D.血液、原尿、尿4.患尿毒症的人要定期去医院做透析,目的是为了排出()A.二氧化碳B.水C.无机盐D.尿素5.下列能被肾小球滤过,但不能被肾小管重吸收的物质是()A.葡萄糖B.蛋白质C.尿素D.无机盐6.关于排尿的意义,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排出废物B.调节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平衡C.调节血液和组织液的平衡D.维持细胞正常的生理机能7.尿的形成是连续的,而尿的排出是间歇的,原因是()A.肾小球的滤过B.肾小管的重吸收C.膀胱贮存尿液D.肾盂贮存尿液8.高温堆肥的原料不包括下列哪项()A.化学肥料B.人粪尿C.畜禽粪尿D.农作物秸秆9.下列哪项不是人粪尿优于化学肥料的特点()A.广B.养分全C.肥效持久D.成本高10.沼气池能产生沼气,起作用的主要是沼气池中的()A.细菌B.真菌C.动物D.植物二.分析说明题:下表位每100毫升的血浆、原尿和终尿的主要成分对比表(单位:克)分析表中内容,回答下列问题:(1)原尿中除蛋白质外,其他物质都与血浆相同,为什么?(2)终尿与原尿相比没有葡萄糖,其原因是什么?(3)终尿中的氨明显增加的原因是什么?(4)与原尿和血浆相比,100毫升终尿中尿素含量增加的原因是什么?综合练习答案:一.1.C 2.C 3.D 4.D 5.C 6.C 7.D 8.A 9.D10.A二.(1)因为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不能通过肾小球过滤到肾小囊腔中(2)当原尿经过肾小管时,全部的葡萄糖被重吸收(3)肾小管上皮细胞分泌的氨进入肾小管管腔中(4)肾小管吸收掉大部分水,使尿液中尿素等物质的浓度增大。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教案:4.5人体内废物的排出
4.5人体内废物的排出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描述人体泌尿系统的组成;2.概述尿液的形成和排出过程,描述其他排泄途径【能力目标】通过资料分析活动,培养根据实验数据进行科学推测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关注身体健康,体验生命的价值二、教学重难点重点:(1)肾单位的结构(2)尿的形成和排出过程难点:尿的形成过程三、课时安排(1课时)四、教具准备肾脏和肾单位挂图多媒体视频五、教学过程教学内容学生活动教师活动情境导入 1.观看图片,积极回答2.小组讨论,各抒己见1.展示儿童小便图片,提出问题:尿是怎么形成的?人为什么必须排尿?2.展示尿毒症患者图片启发思考尿毒症患者为什么要换肾?新一、泌尿系统的组成和功1.联系自身实际,小组讨论得出排泄的概念人体内代谢废物排出体外的过程,称为排泄。
人体内的水、无机盐、尿素等废物主要由泌尿系统排出体外2.阅读教材,小组归纳,总结相关概1.提问:人体在生命活动过程中,会产生哪些废物?它们又是如何被排出体外的?2.组织学生阅读教材归纳概念(1)代谢废物:二氧化碳、尿素、多余的水和无机盐等知探究能念3. 认真观看和观察,交流讨论,分析并完成相关问题教师分发和相关教具,指导学生观察分析。
学生根据观察现象和泌尿系统结构图分析归纳完成相关问题。
总结:泌尿系统的组成:肾脏(形成尿液)输尿管(输送尿液)膀胱(暂时贮存尿液)尿道(排出尿液)(2)排泄:人体将二氧化碳、尿素、多余的水和无机盐等排出体外的过程。
(3)排泄途径:泌尿系统、皮肤、呼吸系统3. 出示泌尿系统的模型、挂图,并播放相关视频。
设问:(1)泌尿系统主要是由哪些器官组成的?(2)注意观察肾动脉和肾静脉以及肾的颜色,根据你所学的知识,想像一下肾脏里血管的分布状况是怎样的?血液是怎样进出肾脏的?(3)你认为尿液的形成与血液循环有没有关系?新知探二.尿的形成和排出1.观看挂图、视频等,明确肾单位的结构肾脏的结构:由100万个肾单位构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下册教案
人体内废物的排出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说出排泄的途径。
2.识别人体泌尿系统的各个器官,并说出其功能。
3.说出肾单位结构和功能。
4.概述尿液的形成和排出过程。
能力目标:
通过资料分析等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
1.进一步形成人体结构与生理功能相适应的基本观点。
2.体验肾脏结构的精巧,感悟生命的宝贵。
[教学重点]尿的形成,
[教学难点]
1.肾单位——尿液形成的结构和功能的单位
2.尿液形成的两个过程
[教学方法]“学案引领”教学、多媒体教学和讲授法等
[课时安排] 1课时
肾小球 肾小管
板书设计:
第五章 人体内废物的排出 一、废物的排出
1.排泄:排出无机盐、尿素和多余的水
2.排便:排出食物残渣 二、泌尿系统的组成及功能
1.肾脏(形成尿液)
2.输尿管(输送尿液)
3.膀胱(暂时贮存尿液)
4.尿道(排出尿液) 三、尿的形成
1.肾单位的结构 (肾小球 肾小囊 肾小管)
2.尿的形成
血液 原尿 尿液 过滤作用 重吸收作用 四、尿的排出
肾 输尿管 膀胱 尿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