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国际关系新秩序建立中的中国外交政策
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在建立国际新秩序中的作用
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在建立国际新秩序中的作用摘要: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国际秩序也在不断演变,因此许多国家正
在谋求建立一种新的国际秩序。
中国作为一个重要的国家,已经发挥着积
极的作用,建立国际新秩序。
本文将简要概述中国在建立国际新秩序中的
作用,并从中分析中国的主要贡献点。
建立国际新秩序的核心是在全球层面构建一种多边的、基于平等互利
原则的、和平与发展的新型国际关系,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自然肩负起了积极支持和促进国际新秩序建立的责任。
1、大力推进和平全球化
中国坚持推动和平发展,认为国内外发展必须结合、国际关系要建立
在和平之上、外交政策应以和为贵、外交实践应当心无旁骛、和平发展是
最好的发展。
这就要求中国要积极参与解决多种国际和地区热点问题,在
国际领域起到积极的作用。
2、积极推动多边主义
中国坚持多边主义这一核心原则,在发展中倡导“共同而有序地开放”,提倡建立和平、稳定、信任和合作的国际秩序和国际关系,推动全
球治理体系。
中国将一如既往地在地区和全球治理中发挥重要作用,是主
要国际多边机制的重要参与者和贡献者。
如何看待中国的外交政策
如何看待中国的外交政策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周边外交历来在其整个外交战略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中国的国家安全、政治稳定、经济发展乃至国际地位的改善都需要一个和平的、发展的、稳定的周边环境,这是中国历届政府力图实现的基本外交目标。
大体来讲,中国的周边外交政策受到国际格局变迁、中国对外战略调整以及周边环境变化的影响与制约,这同时也和中国决策者的主观认识和世界战略思想发展变化有关。
一、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中国坚定不移地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维护中国的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为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创造一个良好的国际环境,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1、中国始终奉行独立自主的原则。
2、中国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3、中国积极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4、中国愿意在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同所有国家建立和发展友好合作关系。
积极发展同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加强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团结与合作,重视改善和发展同发达国家的关系。
5、中国实行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政策,愿在平等互利原则的基础上,同世界各国和地区广泛开展经贸文化交流。
中国在2001年12月11日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已开始切实履行WTO体制,促进世界的繁荣与进步发挥积极作用。
6、中国积极参与多边外交活动,是维护世界和平和地区稳定的坚定力量。
中国是安理会的常任理事国,积极参与政治解决地区热点问题。
中国派出了维和人员参与联合国的维和行动。
中国积极致力于推进国际军控、裁军与防扩散事业。
二、中国对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主张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以及其他公认的国际关系准则应成为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基础。
三、中国对南南合作的立场发展中国家地域辽阔、资源丰富、产品众多、市场潜力大、发展模式各具特色,整体经济实力不断提高,互利互惠,相互支持,相互借鉴,共同发展的可能性和机会很大。
当前国际形势与中国外交政策
•
•
•
国际经济恢复增长
• 2004年,多国经济克服了油价上涨等不利因素影响,增长速度 明显提高。国际货币基金组织9月底公布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估 计:2004年全球经济增长率将高达5 %,比2003年的3.8%上升1.2 %,是近30年来最快的增速。美国将达4.3 %,日本4.4 %,欧元区 2.2 %,俄罗斯7.3 %,亚洲发展中国家7.6 %,非洲4.5 %,拉美4.6 %。后来资料证明这个估计是比较准确的。这些速度平均起来成为三 十年来全球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一年。人们普遍预计,2005 年世界 经济会继续维持增长势头,但增幅将较上年有所减缓。主要国际经济 组织发布的初步预计表明,2005 年全球经济增长率有可能比2004年 回落0.5到1个百分点。过去我们讲,全球经济都是衰退,中国经济一 枝独秀,现在变成了全球经济百花齐放。在这个过程中,国际经济进 行了一些调整。在经济全球化的同时,区域络济一体化的趋势在发展, 形成了几个大的共同市场。
国际安全形势依然严峻和复杂
• • 和平与发展依然是当今世界的主流,是国际形势的主调,是人类社会的 主题。但国际安全问题也是我们所不能掉以轻心的。 一是:军备竞赛在发展。由于美国恃武争霸,加深了很多国家的危机感。美国 的军备一年比一年高,2005年的预算增长到4200多亿,比2004年增加5 %, 其中高新技术比例增大,美国花重金保持他在军事高科技上的力量。这样就 促使英国、法国、德国、中国、日本以及很多国家增加自己的军费开支,甚 至韩国、朝鲜、巴基斯坦、印度也都增加自己的军费开支。全世界的,军事 开支呈水涨船高的局面。俄罗斯2005年的军费预算比2004年增加27.6%。 日本的军费预算比上一年增加很多。 二是:世界上还有一些地区冲突热点不断。2004年新发生的冲突,比上年增 加15起。发生在中东、伊拉克、朝鲜半岛、俄罗斯高加索地区的冲突,就随 时随地可以加剧。外国人还把我们台海也看成冲突地区。 三是:人类的非传统安全威胁增加,非传统安全指SARS、口蹄疫、禽流感, 还包括大面积停电、地震、泥石流、海啸等。印尼海啸震惊全世界,专家认 为,它不完全是自然的问题,而是人类和自然的关系问题。在全球化的过程 中,很重要的一个特点就是过度开发资源,使沿海的生态受到破坏,使海啸 的危害急剧扩大。 四是全球性的恐怖主义。恐怖主义威胁有增无减,恐怖活动越来越分散、隐 蔽、本地化,而且频率高,破坏力大。今年英国、埃及、印尼、印度等都发 生了恶性事件。
当前国际形势与我国的外交政策
当前国际形势和我国的外交政策外交是内政的延续,强大国力是外交的坚强后盾。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国际形势与我们的现实生活密切相关,世界少不了中国,中国离不开世界。
中国外交政策的宗旨就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世界发展。
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变革大调整之中。
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
世界多极化不可逆转,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革命加速推进,全球和区域合作方兴未艾,国与国相互依存日益紧密,国际力量对比朝着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方向发展,国际形势总体稳定。
同时,世界仍然很不安宁。
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依然存在,局部冲突和热点问题此起彼伏,全球经济失衡加剧,南北差距拉大,传统安全威胁相互交织,世界和平与发展面临诸多难。
中国坚定不移地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这一政策的基本目标是维护中国的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为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创造一个良好的国际环境,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其主要内容包括:1、中国始终奉行独立自主的原则。
2、中国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3、中国积极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4、中国愿意在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同所有国家建立和发展友好合作关系。
5、中国实行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政策,愿在平等互利原则的基础上,同世界各国和地区广泛开展贸易往来、经济技术合作和科学文化交流,促进共同繁荣。
6、中国积极参与多边外交活动,是维护世界和平和地区稳定的坚定力量。
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是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促进世界的和平和发展。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是符合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的。
然而中国外交目前主要有三大难题:一是台湾问题。
中国是大国中惟一没有实现统一的国家。
二是中国选择的政治道路是独特的,一些西方国家不愿信任这种选择。
三是中国所处的东亚地区可能是国际关系最复杂的地区,大国小国、各种宗教力量等集中于此。
我国的外交政策
1955年10月,毛泽东主席、 周恩来总理会见日本恢复 日中、日苏邦交国民会议 会长久原房之助。
1962年11月,在北京共同签 署中日长期综合贸易备忘录。 该备忘录在中日关系上是一 个重要突破。
1965年8月,中国领 导人彭真、郭沫若和 中日青年联欢。
1964 年 1 月,中国与法国建交,这 一事件在世界上引起强烈反响。图 为当年6月中国首任驻法大使黄镇向 戴高乐总统递交国书后合影。
1971年4月,周恩来总理在 北京会见格雷厄姆· 斯廷霍文 率领的美国乒乓球代表团, 打开了中美交往的大门。这 就是著名的"乒乓外交"。
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 1971年10月,第二十 六届联合国大会讨论 了阿尔巴尼亚、阿尔 及利亚等二十三国的 提案,并通过了2758 号决议,恢复中华人 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 合法权利。
1978年12月16日, 中美双方同时发表 建交公报,宣布双 方自1979年1月1日起 互相承认并建交外 交关系。
返回
回归后的香港、澳门特别行 政区经济繁荣、社会稳定
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
中葡澳门政权交接仪式
2000年江泽民主席出席 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
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 贸易组织
截止2008年1月,我国已同世界174个 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同200多个国家 和地区开展经贸、科技、文化交流与合作。
我国外交工作的基本目标就国内来讲,维护国家的独立和主权。 从国际主面看,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符合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 共同愿望和根本利益,是时代的要求,是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通 过外交活动,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是义不容辞的责任。
本课小结:
浅谈我国当前的和平外交政策
浅谈我国当前的和平外交政策外交政策是国家总政策的一部分,又直接体现着国家的对外职能,所以,外交政策必然服从和服务于这个国家的阶级性质。
国家之间的关系,无论是表现为友好还是表现为对抗和冲突,归根到底都是为了实现和维护本国的利益的,所以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利益就会产生不同的外交政策。
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着我国的外交政策。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我国的外交政策就是由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的,是人民根本利益的体现。
由于我国正在进行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急需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同时,我国一再宣布:在坚定不移地维护的国家利益、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同时,也绝不侵犯别国的利益、主权和领土的完整,这为我国实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打下良好的基础,也为我国在国际上赢得良好的声誉、形象与支持。
1949年9月通过了具有临时宪法职能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对我国的外交政策作出了明确的规定,《共同纲领》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政策的原则是:保障本国独立、自由和领土完整,维护国际持久和平与各国人民间的友好合作,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
这些原则,规定了新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指导着新中国的对外活动。
独立自主是指国家的主权是独立的,不允许任何外来的干涉与侵犯,每个国家都有权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独立地、自主地处理本国对内对外的一切事物。
独立自主是我国的基本立场,坚持独立自主,主要体现在:(1)坚持把国家主权和国家利益放在首位。
(2)真正的不结盟。
(3)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世界和平是全世界人民的愿望,也是我国人民的愿望。
我们主张和平是由社会主义制度决定的。
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需要一个长期的和平的国际环境。
维护和平主要体现在:(1)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指导我们处理国家关系的基本准则。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指在处理国家之间关系中,坚持“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的原则。
外交与国际关系的理论与实践
外交与国际关系的理论与实践随着全球化和经济一体化的加速发展,各国之间的互联互通关系日益密切,国际关系日趋复杂。
如何处理好国际关系,保持和平稳定,促进共同发展成为世界各国需要面对的重要问题之一。
1.外交与国际关系的概念外交是指各国之间通过协商、合作、协调等方式,使彼此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领域互相关联,共同维护国际和地区的和平与发展。
外交是国际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各国之间进行交流和合作的重要手段。
国际关系是指各国之间的相互关系,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各方面。
国际关系的发展是由国家发展进程的演进、各种现实的冲突和合作、战争和和平、安全和经济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所形成的。
2.外交的理论及其传统外交理论的形成主要缘于西方文明的传统,古希腊的“无间诺言”,古罗马的“城邦同盟”,中世纪欧洲的“皇权至上”等思想都对外交理论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
近代外交理论的起源,可追溯到17世纪欧洲西方国家建立现代国家制度的时期。
法国副外交部长曼文在1710年的《外交论》和奥地利外交家卡培拉里在1769年的《历史外交》等著作,都是外交理论形成的重要里程碑。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历史进程的演变,各种外交理论也随之不断的发展和完善,包括现代外交的法律制度、国际关系学说、军事外交等等。
3.国际关系的实践国际关系的实践是指各国政府和国际组织为维护和促进国际和地区和平、稳定和发展而进行的一系列活动。
首先,各国在国际组织、国际会议和国际大会等多边平台上进行协商和合作。
不同国家之间利用联合国、世界贸易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国际组织进行交流和合作,以应对全球化带来的各种挑战和机遇。
其次,各国积极发展区域性合作。
各大洲结合各自的优势和需求,建立了东盟、欧盟、亚太经合组织、金砖国家等区域性合作机制,逐步推进经济、政治等方面的共同发展。
最后,各国依靠国际法律、条约等手段,来约束各国之间的行为,防止不必要的冲突和纠纷。
例如,联合国《世界人权宣言》、《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国际法院》等法律条约,都对国际关系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外交的政策
外交政策外交政策是一个国家制定的面向国际社会的政策,是根据自身利益和国际形势制定的。
它旨在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促进经济发展、科技进步、文化交流和国际合作等领域的合作。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加强与其他国家的交流与合作。
我国的外交政策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一、和平发展我国一向秉持和平共处、互利共赢的原则,追求与其他国家和平、友好、平等的关系。
和平发展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也是我国外交政策的核心。
在国际事务中,我国披荆斩棘不畏艰险,为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作出了卓越贡献。
二、全球视野我国已成为一个新兴大国,拥有广阔的地域、丰富的资源和强大的经济实力,具有较大的全球影响力。
我国的外交政策要体现全球视野,把握全球发展趋势,保持清醒的头脑和谨慎的态度,积极推进国际合作、促进全球经济发展、应对全球性挑战。
三、公平正义我国支持多极化、民主化和公正国际秩序的建设,以维护公平和正义为导向。
我国积极参与国际组织和争取更多话语权,使我国的外交政策始终保持着秉持公正、平等、合作、互利的精神。
四、周边外交我国处于亚洲的中心地带,周边国家是我国对外合作最重要的领域之一。
我国着力推进周边外交,积极加强与周边国家的联系和合作,推进共同发展、繁荣和稳定。
特别是加强与发展中国家的合作,为世界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实现共同繁荣。
五、人民外交我国的外交政策一直以人民为中心。
在国际事务中,我国始终坚持以人民为本,尊重各国人民的权利和民族的尊严,关心和支持贫困国家和人民。
通过人民外交,我国赢得了世界各国人民的友谊和信任。
综上所述,我国外交政策旨在推动和平发展、促进全球合作、维护公正正义、加强周边外交、秉持人民外交,提高我国在国际社会的舆论影响和政治话语权,为实现国家长远发展和人民美好生活而努力。
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和国际关系的发展,我国的外交政策也在不断发展和深化。
下面将从多个方面来探讨我国外交政策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
一、发展多边关系随着全球化的进程不断加速,国际社会对于多边主义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
国际新形势下中国的外交战略
国际新形势下中国的外交战略摘要:目前,国际形势总体平稳、局部动荡态势,大国围绕国际秩序和地区热点加强博弈,世界格局变化更加复杂。
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
在国内经济迈向新常态和外部环境发生深刻变化的大背景下,中国外交大力开拓创新,成果显著,中国国际影响力进一步提升。
新形势下,中国该如何发展?发展空间有多大?在探讨这个问题的时候,我们应该站在一个全面的角度,不仅要看到国内的发展状况,也要看到国际发展形势以及我们的外交地位。
从国内形势来看,中国正在全面深化改革,推动依法治国,大力发展民生。
与此同时也面临着诸多挑战,经济结构调整、生态治理、能源安全和劳动力配置等都是摆在眼前的紧迫问题。
从国外形势来看,中国的综合国力正在不断提高,国际竞争力不断加强,国际地位上升。
纵观全局,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在曲折中继续发展。
总体和平、局部战争,总体缓和、局部紧张,总体稳定、局部动荡,将是今后一个时期国际局势的基本态势。
总体来看,世界以美国、日本、俄罗斯、中国以及欧洲部分国家为主导,从自身合法利益以及各国共同发展出发,围绕着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进行角逐,谋求在复杂的国际形势中占据重要地位。
但国际形势千变万化,国际局势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态势,各国想要在这种局势中谋求发展,就需要做出正确的发展战略,谋求国与国之间的合作,勇于面对竞争。
中国又有怎样的外交战略呢?一、国际格局与外交关系世界格局是指国家之间尤其是大国之间相对稳定的一种关系。
21世纪以来,旧的世界格局已经终结,新的世界格局尚未形成,世界向着多极化的方向发展。
地方冲突与民族冲突此起彼伏,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依然存在,一超多强的局面还会在较长时间内存在下去。
当今世界已经进入大变革、大调整、大转型的信息革命阶段,一切都要在信息革命的天秤上重新定位、衡量,外交工作也不例外。
在信息每时每刻千变万化的情况下,中华民族万变不离其宗,坚持以和为贵,要和平,不要战争;要发展,不要贫穷;要合作,不要对抗;要共赢,不要私利。
【高中政治】高中政治知识点:中国的外交政策
【高中政治】高中政治知识点:中国的外交政策外交政策的含义:外交政策是指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目标及所采取的策略、方式和手段。
中国的外交政策――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1)决定因素: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
(2)主要内容:①宗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②基本目标: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A.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就是维护我们国家和民族的最高利益。
B.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符合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共同愿望和根本利益;是时代的要求,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
③基本立场:独立自主。
独立自主就是在国际事务中坚决捍卫国家的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对国际问题自主地决定自己的态度和对策。
④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它包括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我国在构建和谐世界中的努力:中国致力走和平发展道路,积极构建和谐世界,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努力:①作为主权国家一定要自觉履行义务,遵守国际法。
②遵守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
③坚决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④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通过维护世界和平发展自己,又通过自身发展来促进世界和平。
⑤要始终不渝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⑥推动建立和谐世界可以从周边地区做起。
⑦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增强综合国力和国防实力,以自己的和谐发展促进世界的和谐发展。
误区警示:误区:我国政府一贯信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因此,在任何情况下都要同世界各国发展友好合作关系。
注意:我国同各国发展友好合作关系是有原则的,是以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为基础的,在涉及民族利益和国家主权的问题上,绝不屈服于任何外来压力,绝不拿原则做交易。
误区: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受到世界人民的广泛赞同和支持,这可以完全避免发展上的障碍。
注意:中国应当和平发展,中国可以和平发展,但由于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以及国际反华势力的存在,它们不愿意看到一个社会主义中国的强大,这决定了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不会平坦和一帆风顺。
国际局势与中国外交论文
国际局势与中国外交论文摘要: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下,国际局势变化微妙,当下的国际是以美国、俄罗斯、日本、欧盟等为主轴的,各国都围绕着自己的利益在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方面进行着竞争与合作。
在利益之间的竞争中,美国日本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由于科学技术的发达和经济实力的强大,在利益的竞争中处于有利的攻势地位,而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则处于守势地位。
在当下的国际局势下要想在国际潮流中站稳脚就必须发展强大的经济实体,采取正确的外交策略,才能使自立于强国之林。
关键词:国际局势;中国外交;和平发展一、当前国际形势1.1世界政治对多极化世界政治走向多极化是大势所趋,但其发展不会一帆风顺。
多极化格局将是一个曲折、漫长的过程。
多极化格局的形成是世界力量的重新组合和利益重新分配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各国都把国家利益放在对外关系的首位。
冷战结束后,在国际旧秩序的运行机制下,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依然存在。
美国想构建单级世界,谋取世界霸权,南北贫富差距不断扩大,全球化条件下第三世界国家的整体利益呈分化态势,在国际舞台上合力作用的发挥受到制约,国际新秩序的建立还将有一个长期的过程。
[1]1.2国际形势总体和平,局部动荡当前国际形势用一句话概括就是: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国际形势在总体上是和平的,大多数国家都把发展本国经济作为第一要务。
但是,进入新世纪以来,世界上不稳定和不确定的因素还很多,世界仍然不太平。
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依然对世界和平存在一定威胁,地区之间特别是中东地区局部动乱频繁爆发,国际恐怖主义活动日益猖獗,核危机的存在这一切都造成世界格局的不稳定。
同时,国际多边军控谈判停滞不前,军备竞争有增无减,主要大国启动核武库更新换代,太空争夺已现端倪。
这一切都充分说明核裁军、防扩散问题依然困难重重。
另外,频繁发生的海盗活动、国际贩毒等事件也严重国际社会的安全。
目前的国际热点不少,而且有增多之势,如非洲之角形势、伊朗—美国关系、俄罗斯—格鲁吉亚关系、乌克兰危机、美国在东欧几个国家部署导弹防御系统问题等。
专题:国际社会和我国的对外政策
国际社会和我国的对外政策一、主要知识点:1、当代国际社会:国际关系及其决定因素,主权国家及其权利,联合国及其他国际组织,国际法。
2、当今时代的主题: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国际竞争的实质。
3、我国的对外政策: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我国对外政策的基本目标,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坚持对外开放,加强国际交往,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二、相关知识点(一)国际法1、含义国际法是各国公认的调整国家关系的有约束力的原则、规则和制度的总称。
简言之,国际法就是调整国家之间关系的法律。
2、产生(1)产生的原因:(2)国际法的制定:3、作用国际法对于国家关系的正常发展有重要作用,表现在:①确立辨明国际问题是非曲直的标准和法律依据;②规定国际社会的基本行为准则,指导国际关系的规范化,减少国际纠纷,确保建立正常的国际秩序;③在国际交往过程中建立各种权利与义务的关系,以便明确国际责任。
(二)联合国及其他国际组织1、当代国际组织概况(1)当代国际社会存在名目繁多、职能各异、规模不一的国际组织。
(2)国际组织的含义:是指若干国家为特定的目的,通过条约或协议建立的有一定规章制度的团体。
(3)国际组织的依据2、国际组织的分类国际组织依据不同的标准,可分为不同的类型。
其中有政治性的和专业性的,也有世界性的和区域性的,还有政府间的和非政府间的。
3、国际组织的作用绝大多数国际组织是发展国与国之间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技术等方面的交流和合作的纽带,是协调国际政治、经济关系,调节国际争端的主要力量,是争取世界和平和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组织形式。
4、联合国:(1)联合国的创立与发展①联合国是在二战期间世界人民反对德、意、日法西斯斗争取得胜利的产物,是当代世界最大的国际组织。
②联合国从51个创始国发展到现在,已有192个会员国。
(2)联合国的宗旨和原则①联合国的宗旨是:第一,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第二,发展国际间以尊重人民平等权利及自治原则的友好关系;第三,促进国际合作,以解决国际间属于经济、社会、文化及人类福利性质的国际问题;第四,作为协调各国活动的中心。
我国外交政策的根本立场
一、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1、含义:指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目标及所采取的的策略、方式和手段。
2、决定因素: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了我国奉行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
(1)国家性质决定外交政策的性质,外交政策是国家性质在国家对外关系中的反映,也是实现国家对外职能的手段。
新中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消除了我国百年来屈从于外国侵略、奴役的社会根源,这就决定了我国的外交政策是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2)国家利益决定外交政策的内容,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制定和推行对外政策的依据,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因此,随着国家利益的变化,外交政策的具体内容也会随之改变3、基本内容:(1)宗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符合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共同愿望和根本利益,是时代的要求,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
易错辨析:联合国的宗旨和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2)基本立场:独立自主◆含义:独立自主就是在国际事务中坚决捍卫国家的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对国际问题自主地决定自己的决定自己的态度和对策。
◆主要表现有:①捍卫我国的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在涉及民族尊严和国家利益问题上,绝不屈服于任何外来压力;——国家利益②我国处理一切对内对外事务的独立自主权利神圣不可侵犯,绝不允许别国以任何借口侵犯我国主权、干涉我国内政;——独立权③不依附于任何大国,不同任何大国或国家集团结盟,不搞军事集团,不联合一个国家反对另一个国家。
——是否结盟④处理国际问题,根据其本身的是非曲直决定自己的态度和政策;——处理问题的根据⑤尊重别国人民选择符合符合本国国情的社会制度、发展道路和生活方式;——尊重别国内政⑥主张一国的事情由本国人民做主,国际上的事情由各国平等协商。
——国内与国际主张注意:结伴不等于结盟结伴思想是立足于和平发展,结盟思想则是基于军事对抗,体现的是两种不同的安全观,以中国的结伴体系与美国的结盟体系为代表。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走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的国与国交往新路。
{最新2021}中国的外交政策
新时期中国的外交关系中国高举和平、发展、合作旗帜,坚持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坚持互利共赢的对外开放战略,既通过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来发展自己,又通过自身的发展促进和平。
中国在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和平共处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发展与世界各国的友好合作关系。
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方针,加强与周边国家的友好合作关系。
深化与发展中国家的互利合作,维护与发展中国家的共同利益。
进一步发展同发达国家的关系,努力寻求和扩大共同利益汇合点,妥善处理分歧。
积极参与多边外交,维护和加强联合国及安理会的权威和主导作用,努力在国际事务中发挥建设性作用。
同时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接受,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从中国和世界和平发展的利益出发,中国外交全面运筹同周边国家关系、同大国关系、同发展中国家关系及多边外交,增强外交软实力,取得一系列新的成果。
一、中美关系中美关系是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
从历史上看,影响中美关系的因素很多,诸如国际格局、经济和意识形态、地缘政治和国家利益以及彼此处理双边关系的政策等等。
其中彼此处理双边关系的政策在中美关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影响。
中美两国,一个是最大的发达国家,一个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中美外交关系是我们最重要的外交关系,它不仅关系两国和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在一定意义上也超出两国的范围。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此山中。
我们应该从这样的高度来把握两国关系。
中美三个联合公报是中美关系的基础,中美30年建交的经验告诉我们,和则两利、斗则俱伤,互信则进、猜忌则退。
对话比对抗好,合作比遏制好,伙伴比对手好。
中美关系非常复杂,必须处理好,要处理好中美关系,双方要做到以下几点:1、政治上,相互尊重、增强互信2、经济上,坚持平等、互惠互利3、军事上,建立平台、加强往来中美自建交以来,两国关系跌宕起伏,时有摩擦和波折,但从大的方向看,这艘巨轮一直在向前发展。
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中国外交政策的宗旨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其主要内容包括:顺应历史潮流,维护全人类的共同利益。
中国愿与国际社会共同努力,积极促进世界多极化,推动多种力量和谐并存,保持国际社会的稳定;积极促进经济全球化朝着有利于实现共同繁荣的方向发展,趋利避害,使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都从中受益。
建立公平合理的国际政治新秩序。
各国政治上应相互尊重,共同协商,而不应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经济上应相互促进,共同发展,而不应造成贫富悬殊,文化上应相互借鉴,共同繁荣,而不应排斥其他民族的文化;安全上应相互信任,共同维护,树立互信、互利、平等和协作的新安全观,通过对话和合作解决争端,而不应诉诸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
反对各种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中国永远不称霸,永远不搞扩张。
●维护世界多样性,提倡国际关系民主化和发展模式多样化。
世界上的各种文明、不同的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应彼此尊重,在竞争比较中取长补短,在求同存异中共同发展。
各国的事情应由各国人民自己决定,世界上的事情应由各国平等协商。
●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
中国主张加强国际合作,标本兼治,防范和打击恐怖活动,努力消除产生恐怖主义的根源。
●改善和发展同发达国家的关系,以各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为重,不计较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差别,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扩大共同利益的汇合点,妥善解决分歧。
加强同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加强区域合作。
增强同第三世界的团结和合作,增进相互理解和信任,加强相互帮助和支持,拓宽合作领域,提高合作效果。
●积极参与多边外交活动,在联合国和其他国际及区域性组织中发挥作用,支持发展中国家维护自身的正当权益。
翻译:China pursues an independent foreign policy of peace . . The purpose of China's foreign policy is to maintain world peace and promote common development.We stand for going along with the historical tide and safeguarding the common interests of mankind. We are ready to work with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to boost world multipolarization, promote a harmonious coexistence of diverse forces and maintain stability in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We will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in a direction conducive to common prosperity, draw on its advantages and avoid its disadvantages so that all countries, particularly developing countries, can benefit from the process.We stand for establishing a new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and economic order that is fair and rational. Politically all countries should respect and consult one another and should not seek to impose their will on others. Economically they should complement one another and pursue common development and should not create a polarization of wealth.Culturally they should learn from one another and work for common prosperity and should not exclude cultures of other nations. In the area of security, countries should trust one another and work together to maintain security, foster a new security concept featuring mutual trust, mutual benefit, equality and coordination, and settle their disputes through dialogue and cooperation and should not resort to the use or threat of force. We oppose all forms of hegemonism and power politics. China will never seek hegemony and never go in for expansion.We stand for maintaining the diversity of the world and are in favor of promoting democracy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and diversifying development models. Ours is a colorful world. Countries having different civilizations and social systems and taking different roads to development should respect one another and draw upon one another's strong points through competition and comparison and should develop side by side by seeking common ground while shelving differences. The affairs of each country should be left to the people of that country to decide. World affairs should be determined by all countries concerned through consultations on the basis of equality.We stand for fighting against terrorism of all forms. It is imperative to strengthen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in this regard, address both the symptoms and root causes of terrorism, prevent and combat terrorist activities and work hard to eliminate terrorism at root.We will continue to improve and develop relations with the developed countries. Proceeding from the fundamental interests of the people of all countries concerned, we will broaden the converging points of common interests and properly settle differences on the basis of the Five Principles of Peaceful Coexistence, notwithstanding the differences in social system and ideology.We will continue to cement our friendly ties with our neighbors and persist in building a good-neighborly relationship and partnership with them. We will step up regional cooperation and bring our exchanges and cooperation with our surrounding countries to a new height.We will continue to enhance our solidarity and cooperation with other third world countries, increase mutual understanding and trust and strengthen mutual help and support. We will enlarge areas of cooperation and make it more fruitful.We will continue to take an active part in multilateral diplomatic activities and play our role in the United Nations and other international or regional organizations. We will support other developing countries in their efforts to safeguard their legitimate rights and interests.。
论文浅谈我国外交政策
浅谈我国外交政策外交的实质我国是外交战略学的发祥地,战国时即产生了纵横捭阖、远交近攻的伟大战略思想。
外交是国内政治的延续,但有别于内政。
研究外交并制定对外政策,需要知己知彼、学贯东西;必须立足于对世界大势和各国国情的深刻认识,而绝不可以一厢情愿、以己度人、或单纯地"以德报怨"。
无论是两国间的双边关系、抑或更为广阔的国际关系的格局,实质上是各国在实力基础上通过各种手段追求国家利益而相互博弈的结果。
实力是决定格局的基础,格局反过来又加强或削弱一国的实力。
在国际斗争中,一国在世界上的地位不仅取决于其政治、经济和军事的综合力量,还在于该国运用何种外交战略。
高明的外交手段可以在相当程度上弥补一国实力的不足。
外交的实质是各国在世界范围内追求国家权力的极大化,即国家利益。
因此,对外关系的指导思想必然是国家利益高于一切。
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原则最早产生于西方。
西方外交实践遵循的是马基雅维里主义和社会达尔文主义,曾经是西方殖民地的广大发展我国家在独立后,因袭了这种处理国际关系的指导思想和实践。
因此,国家利益至上成为几乎所有国家制定和实施外交政策的准则。
我国奉行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我国外交的发展1955年,于万隆会议,我国同印度、缅甸共同倡导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五项原则内容是:相互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1957年,毛泽东主席在莫斯科向全世界庄严宣告,我国坚决主张一切国家实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963年底至1964年初,周恩来总理出访亚洲、非洲和欧洲14个国家时,提出了我国经济援助的八项原则,把五项原则扩展到经济领域。
1974年,邓小平同志在联大特别会议上再次强调国家之间的政治和经济关系都应建立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
1988年,邓小平同志又率先明确提出以五项原则为准则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主张。
2000年7月6日,国家主席江泽民在访问土库曼斯坦期间,就关于建立国际新秩序阐述了我国一贯坚持的四项原则。
我国的外交政策和外交战略
我国的外交政策和外交战略1. 中国外交政策的根本原则和基本目标(1)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根本原则。
我们从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根据事情的是非曲直,决定自己的立场和政策,不屈服于任何大国的压力,不依附于任何大国或大国集团,不同任何大国或大国集团结盟,不发展针对第三国的战略关系。
独立自主也是中国共产党处理同其他国家共产党之间相互关系的基本原则。
(2)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是:坚持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和主权;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全球共同发展。
2.中国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原则(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同世界各国发展国家之间关系的基本原则。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中国提出这一原则,最初是用于处理同发展中国家的关系。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互相联系不可分割的整体。
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是一切国家存在和发展的前提条件,是五项原则中的核心和主要原则。
互不侵犯和互不干涉内政是实现各国之间和平共处的根本保证。
各国之间不但要互不侵犯,而且要按照平等互利的原则,开展各领域的友好往来,不断扩大经济合作。
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和平共处,是平等互利地进行经济合作的政治前提。
(3)奉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实质是,在处理和发展国与国之间的关系时,不考虑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因素,尊重各国人民掌握自己命运、独立自主选择自身发展道路的权利。
只有坚持按照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处理和发展国与国之间的关系,才有利于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
3. 中国外交政策的基本方针和首要任务(1)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维护世界和平,是我国对外政策的基本方针和首要任务。
(2)为了维护国家主权和世界和平,为了发展经济实现国民经济现代化,现阶段包括中国在内的广大发展中国家在国际斗争中的一个中心任务和目标。
就是要求在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的基础上,争取早日建立起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它代表了和平与发展的时代潮流。
中国坚定奉行 的和平外交政策
中国坚定奉行的和平外交政策中国始终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包括一贯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以及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发展演变而来的其他政策措施处理办法。
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我国对外政策的宗旨;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是我国对外政策的基本目标;建立国际经济政治新秩序,是我国外交为之奋斗的基本目标。
独立自主是我国对外政策的基本立场;加强同第三世界国家的团结与合作是我国对外政策的基本立足点。
半个世纪以来,“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不仅成为中国奉行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基础,而且也被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接受,成为规范国际关系的重要准则。
扩展资料中国国家的社会主义性质、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切身利益都决定了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中国对外政策的宗旨和首要目标。
首先,中国在近代历史上是个遭受帝国主义欺压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中国人民饱经战乱和穷困之苦。
中国人民经过长期奋斗,付出了高昂的代价,才赢得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终于得以在和平的环境中建设自己的国家。
中国人民从自己的悲惨遭遇中深刻体会到,和平是十分珍贵的。
这样的经历和认识促使中国外交追求和平与发展的目标。
其次,中国是个社会主义国家。
绝不会发动战争去侵略和奴役别国人民,也绝不愿像过去那样受别国维护的奴役促进和压迫、社会主义的国家性质决定中国外交的宗旨和首要目标必须是和平与发展。
第三,中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正在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奋斗,需要外部环境的不断优化作为保证,和平是中国发展繁荣最根本的前提。
这是中国外交把和平与发展作为宗旨和首要目标的重要原因。
最后,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突出问题。
从优化国际环境,维护中国的安全、领土完整和巩固社会主义制度方面出发,也要把和平与发展作为中国外交的首要目标。
【经济类论文】关于中国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探讨
关于中国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探讨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同其他发展中国家一样,长期以来遭受国际旧秩序的不公正待遇,因此,一贯主张改变这一状况。
不过,真正形成全面、明确的建立国际新秩序的主张,并使之成为中国对外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的事情。
一、邓小平提出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主张冷战结束前夕,邓小平敏锐地把握住了国际社会正在发生着的深刻变化,率先提出了建立包括国际政治和经济新秩序在内的国际新秩序主张。
1988年9月21日,邓小平在同斯里兰卡总统谈话时首次公开提出:当今世界“需要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也需要建立国际政治新秩序。
”同年10月4日,邓小平对来访的联邦德国前总理施密特说,现在要研究提出建立一个国际政治新秩序的问题,他明确指出,建立国际政治新秩序,就是要结束霸权主义,实现和平共处与友好合作;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就是要解决南北问题,谋求各国共同发展与繁荣。
1988年12月21日,邓小平在会见印度总理拉吉夫.甘地时又说,“世界总的局势在变,各国都在考虑相应的新政策,建立新的国际秩序”。
“世界上现在有两件事要同时做,一个是建立国际政治新秩序,一个是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
关于建立国际新秩序的基本原则,邓小平强调“中印两国共同倡导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最经得住考验的”,“这五项原则非常明确,干净利落,清清楚楚。
我们应当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指导国际关系的准则。
我们向国际社会推荐这些原则来指导国际关系。
”在当时国际政治经济的空前变化刚刚开始,许多走向尚未完全显露的情况下,邓小平的这些见解和主张充分反映了他的魄力和远见卓识。
明确提出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是对当代国际政治理论的一个重大贡献。
1989年10月,他又重申,“应该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相适应。
我特别推荐五十年代由我们亚洲人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今后国际政治新秩序的准则。
”1990年3月3日,邓小平在同几位中央负责同志谈话中明确指出,“我们对外政策还是两条,第一条是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维护世界和平;第二条是建立国际政治新秩序和经济新秩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国际关系新秩序建立中的中国外交政策摘要:国际形势风云变幻,大国之间的角逐日趋激烈。
但在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时代主题的今天,中国应认清自身的处境,坚持和平共处求同存异的基本外交立场,以为经济建设服务和实现祖国的和平统一为主要外交任务,支持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正当权益,积极发展同发达国家的多边合作,以期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建立国际经济政治新秩序中发展重大作用。
关键词:国际关系新秩序;外交政策;国际局势一、引言进入21 世纪后,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国家间的相互依存不断加深,国际政治格局向着多极化演进,国际局势有所变化。
在对当今国际局势与时代特征的判断上,人们有着一些不同的认识。
这一点,又直接关系到中国的外交举措。
中国应在认清国际政治形势的前提下制定能使我国利益最大化的外交政策。
二、对当今国际局势与时代特征的判断<一>、国际局势发展的基本态势近期以来,由民族、宗教、领土、资源等传统安全问题所引发的国际争端与国际冲突此起彼伏,恐怖主义、贫困、环境恶化、毒品等非传统安全问题更趋突出,霸权主义与强权政治时有新的表现,有碍和平与发展的突发性事件频繁发生,但这并不意味着国际局势业已发生了根本变化。
在判断国际局势时,我们一定要分清主流与支流、全局与局部。
应当说,就主流与全局而言,国际形势仍然是和平的因素大于战争的因素,稳定的因素大于动荡的因素。
因此,十六大报告对当今国际局势作出了较为乐观的判断:“新的世界大战在可预见的时期内打不起来”。
此前,江泽民还曾对此进行过更具体的阐述:“总体和平、局部战争,总体缓和、局部紧张,总体稳定、局部动荡,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国际局势发展的基本态势”。
形势决定任务,党中央对当今国际局势发展基本态势所作的科学判断,不仅有助于人们澄清认识,统一思想,聚精会神地从事我国的经济建设,而且有助于为今后的中国外交确定正确的方向。
<二>、当今时代主题不可否难题与十分严峻的挑战,然而和平仍是人心所向,发展仍是大势所趋。
诚如十六大报告所言:“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党的十六大再次确认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主要出自下述三方面的原因:第一,从主观上看,它事关各国人民的福祉。
上个世纪,两次世界大战的劫难令人不堪回首,贫困与落后多次阻碍了一些国家与地区的发展。
因此,各国人民都不愿看到世界上任何地方出现新的有碍和平与发展的冷战、热战或动乱。
要和平稳定,不要战争动乱;要发展进步,不要贫穷落后,已成为各国人民的共同心愿。
第二,从客观上看,它具备一定的基础。
目前,世界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以及国际关系民主化在曲折中发展,它们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战争的发生,并且在客观上要求世界各国平等、互惠、共赢、共存。
第三,从和平与发展的关系上看,二者相辅相成。
从本质上说,和平与发展二者都不可或缺。
世界和平是促进各国共同发展的前提,而各国的共同发展则又是维护世界和平的基础。
维护和平与促进发展并重,不仅会使世界人民过上稳定安宁的生活,而且还会使之彻底摆脱贫困与落后状态,共创人类美好的未来。
此外,确认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时代的主题,还有助于我们自己排除干扰,一心一意致力于经济建设;有助于我国树立温和可亲的外交形象,与世界各国继续和平共处。
<三>、中国对自身处境的判断对中国自身处境的判断,党中央是十分乐观而自信的。
在十六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坚信“世界正向着光明和进步的目标迈进”。
其次,它认为中国“争取较长时期的和平国际环境和良好周边环境是可以实现的”。
最后,它明确提出:“二十一世纪头二十年,对我国来说,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中国对自身处境的判断之所以十分乐观,并非意味着我们否认世界还很不安宁,或者忽略了影响和平与发展的因素还在增加,而是基于以下认识:从总体上讲,“和平的力量,正义的力量,进步的力量,终究是不可战胜的。
”具体说,世界要和平,人民要合作,国家要发展,社会要进步,乃是任何人都难以逆转的时代潮流。
中国对自身处境的判断之中充满着自信,则主要是因为自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中国的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与此同时,中国政府按照冷静观察、沉着应对的方针和相互尊重、求同存异的精神处理国际事务,业已积累了许多成功经验。
三、中国外交的基本立场<一>、关于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在国际上政治地位的提高,某些国家散播所谓的“中国威胁论”,试图在国际关系中孤立我国。
在十六大报告中,党中央再一次明确提出:“不管国际风云如何变幻,我们始终不渝地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这是因为“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我们的立足点”。
<二>、关于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20 世纪80 年代末,针对以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为实质的国际政治经济旧秩序,邓小平提出了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主张。
在此之后,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一直是中国外交的基本立场之一。
十六大报告指出:“我们主张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而且还从政治、经济、文化、安全上明确了其具体内容。
它要求:“各国政治上应相互尊重,共同协商,而不应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经济上应相互促进,共同发展,而不应造成贫富悬殊;文化上应相互借鉴,共同繁荣,而不应排斥其他民族的文化;安全上应相互信任,共同维护,树立互信、互利、平等和协作的新安全观,通过对话和合作解决争端,而不应诉诸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
”这一系列明确而具体的新提法,必将使中国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努力更具可操作性。
四、中国外交的主要任务<一>、中国外交的中心任务一是为经济建设服务,二是争取实现祖国统一。
二者都是今后相当长的一个时期之内中国最重要的外交任务,都事关整个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
党的十六大提出要在本世纪头20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这一目标,无疑是今后我国20 年内的头等大事,自然也是中国外交的最重要的一大任务。
台湾问题,历来都属于中国的内政。
然而长期以来,由于某些外国势力的干涉与台湾分裂势力的图谋,台湾问题往往牵制了中国的外交运作。
可见,在今后的一定时期里,排除外来势力的干扰,争取实现祖国统一,无疑也是中国外交的中心任务之一。
<二>、中国外交的具体任务1、不断增强的综合国力是我国外交的物质基础综合国力是一国外交的基础和后盾,是一个国家制定外交战略最基本的和首要的依据。
正所谓“弱国无外交”,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决定着其对外影响力和外交能力。
从这个意义上说,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制约着这个国家在国际舞台上的外交发言权,[3]决定着一个国家的说话分量和外交政策的坚定性、原则性和弹性。
2、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是我国外交政策的指导思想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是中国一贯坚持的基本外交政策,它确定了中国外交的性质,同时规范了我国外交的总体原则和基本方针。
在外交中坚持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主要体现在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平等地与世界各个国家发展友好合作关系。
坚持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能够使我国在国际多边外交舞台上保持行动自由,可以充分利用风云变幻的国际关系所提供的各种机会,最大限度地增加我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发言权的分量。
3、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奋斗目标中国对外政策的根本宗旨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维护全人类的共同利益。
只有顺应世界合作大趋势,积极参与多边外交,融入现存秩序,逐步加入“游戏规则”的制定过程,才能更好地在现存国际秩序中捍卫国家政治、经济和安全利益,并推动建立新的国际秩序,进而实现世界的和平与共同发展。
4、发挥中国在联合国等全球性国际组织中的积极作用联合国是当今全球性多边外交的最高组织形式。
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国应积极参加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各种多边外交活动,并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
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这一角色,是中国在国际舞台上最重要的一个角色,它不仅使中国国际地位得到提升,也赋予中国重要的责任和义务,为中国提供了发挥大国作用的机会和可能。
新的世纪,中国必须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联合国系统的各项工作,为维护联合国的权威,推动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做出贡献。
5、发挥中国在区域性国际组织中的积极作用作为亚洲最重要的国家之一,我国在亚洲有较多的利益,理应把推动多边外交的重点放在亚洲。
中国要继续参加各种区域性合作组织,推进地区性多边外交的发展。
除了参与全球性多边外交活动以外,多边外交还有另外一种十分重要的表现形态,就是发展本区域的多边外交,即推动本地区一体化的发展。
在亚洲目前所有的区域和次区域的合作组织中几乎全部有中国的身影。
中国经济实力的提高和国际影响力的增强,要求我们以更加积极主动的姿态参与到区域合作的组织建设中来。
通过区域合作,使周边国家认识到中国的发展是机遇而不是威胁,提高我国参与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能力,为推动建立国际新秩序提供一种可行的合作范式。
这是中国外交发展模式上的一个突破,也是中国多边外交未来发展的一个基本的策略选择。
6、积极发展大国间的多边合作利用多边外交积极发展同世界其他大国的相互信任与合作对于中国国际影响力的提高意义重大。
历史和现实都表明,大国关系是国际关系的主要矛盾,向来都是国际关系格局变动的主要力量,对世界和平与发展起着重要的,甚至是决定性的作用。
中国的大国地位是在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大国为主导的国际环境中努力争取得来的,与大国在多边外交场合中的合作与接触,有利于减少我国的外部压力,制约美国的单边主义政策。
通过多边外交可以向国际社会表明中国建设性地参与世界事务和国际体系的决心、愿望和能力,消除其他大国对中国的疑惑和排斥,增强中国的国际影响力。
参考文献:[1] 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
[2] 邓小平文选第3卷[M] .第3 页.[3] 元成章,刘建飞.二十一世纪的中国外交[M] .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2003。
[4] 王文平.论新中国多边外交的历史演进与现实选择[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2006。
[5] 金正昆.试析当今国际局势与中国外交举措[J].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2003。
[6] 梁守德.中国的崛起及其世界定位[J] .国际政治研究,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