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打击乐活动:森林舞会
《森林舞会》大班优秀音乐教案
![《森林舞会》大班优秀音乐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9fdacfa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85005f3.png)
《森林舞会》大班优秀音乐教案《森林舞会》大班优秀音乐教案(通用8篇)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
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森林舞会》大班优秀音乐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森林舞会》大班优秀音乐教案篇1【活动目标】:1.通过律动游戏、乐器伴奏、动物扮演等活动感受音乐活动的快乐。
2.了解音乐的两种不同节奏并感受音乐的强弱。
3.在乐器伴奏活动中提升节奏感,掌握恒拍。
【目标重点】:听辨音乐速度(节奏),音乐的强弱。
【目标难点】:对恒拍的掌握和合奏乐器表演。
【活动准备】:道具:军鼓,碰铃若干,大小贴纸若干;音乐:《鞋匠之舞》【活动过程】:1.导入部分:T:小朋友们,今天大森林里要举办一场森林舞会,你们想去参加吗?那就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我们先来听一听今天舞会上的音乐。
播放音乐《鞋匠之舞》。
(教师编舞步),小朋友跟着老师一起跳。
2.分析音乐的强弱T:音乐已经结束了,那我来问个问题,你们听到了几段音乐?这两段音乐给你们什么样的感觉?谁来说一说?T:我们发现了,第一段音乐听上去沉重一些、浑厚一些,那我们用大的音符来表示;第二段音乐听上去明亮一些、轻松一些,那我们用小的音符来表示。
(教师分别在黑板上贴大小音符各一张,表示两段音乐。
)第一段音乐:T:小朋友们已经知道这段音乐的声音比较沉重、浑厚,那我请小朋友来猜猜这段音乐适合哪些动物来跳舞呢?(请小朋友表演,可表演多种动物。
先是个别表演,然后教师带领小朋友一起听着音乐表演)第二段音乐同第一段3.乐器伴奏(分析音乐的节奏)T:小朋友们,你们还听出来两段音乐的其他不同的地方了吗?(回顾第一环节中的律动游戏,让小朋友想起两段音乐的节奏不同,同时听音乐贴大小贴纸,辅助幼儿掌握节奏。
)用不同的节奏,拍身体各个部位T:沉重的一段音乐速度比较慢,是……的节奏,明快的一段音乐速度比较快,是……的节奏T:今天舞会上为你们准备了好多乐器(军鼓、碰铃若干),小动物们想邀请你们来为他们伴奏,你们愿意吗?T:小朋友们请拿出你们座位后面的乐器来。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森林舞会》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森林舞会》含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da967ed9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4336470.png)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森林舞会》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了解自然环境中的动物、植物形态特征,掌握森林舞会歌曲;2.练习走位和动作,掌握跳舞的基本动作;3.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增强其集体协作的能力。
2. 能力目标1.培养幼儿的音乐感知能力;2.培养幼儿的音乐表现能力;3.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集体协作能力。
3. 情感目标1.培养幼儿的爱护生态,保护自然的意识和精神;2.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和自我表达意识;3.培养幼儿的团队意识和协作能力。
二、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准备好录音机,准备好音乐;2.检查场地的安全性,确保幼儿们在跳舞过程中不会受伤;3.准备好获奖证书和奖品。
2. 学生准备1.穿着舒适的衣服,不要穿高跟鞋或者过于宽松的服装;2.确定个人分组和角色。
三、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1.教师播放音乐《森林舞会》;2.让孩子们面对面推荐自己喜欢的野生动物,并介绍该野生动物的一些基本信息;3.观察野生动物的图片,试着模仿它们的动作和叫声。
2. 正式教学环节1.让孩子们坐在圆圈中间,老师抱着动物玩具在中间转圈,孩子们试着模仿老师的动作;2.实行分组赛制,每个小组都要扮演一个森林中的动物,根据动物的叫声和特征,合理地安排小组学生角色,并让孩子们为自己的角色起一个名字(如:大象、狮子、长颈鹿等);3.老师模仿歌曲和舞蹈动作,并且告诉孩子们哪个兽类在乐曲中出现,孩子们模仿老师进行舞蹈动作;4.老师亲自演示舞蹈动作,引导孩子们跟随教学;5.孩子们自由组队,对决模仿各个动物的表演。
3. 总结环节1.老师询问孩子们活动的感受,以及学习本次活动的成就感;2.给予小组学生获胜证书和奖品;3.引导孩子反思本次活动的不足之处,提出改进方案。
四、教学反思这次教学后,我觉得该活动比以往的活动更好,反映在这次教学活动中,幼儿们表现出了更多的热情和合作意识。
观察过程中,我发现明显的问题是孩子们在实际表演中兴趣减退或走神。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在安排任务的角色分配上下一番功夫,特别是要让每个孩子都有表现的机会。
大班音乐优秀教案《森林晚会》及教学反思(优秀范文5篇)
![大班音乐优秀教案《森林晚会》及教学反思(优秀范文5篇)](https://img.taocdn.com/s3/m/20e90377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14.png)
大班音乐优秀教案《森林晚会》及教学反思(优秀范文5篇)第一篇:大班音乐优秀教案《森林晚会》及教学反思大班音乐优秀教案《森林晚会》含反思适用于大班的音乐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创编舞蹈动作,并选择合适的动作变换队型,在感受音乐和感知队型图示的基础上,用动作和队型表现音乐形象,学习小组合作,共同完成表演任务,快来看看幼儿园大班音乐优秀《森林晚会》含反思教案吧。
活动目标:1、在感受音乐和感知队型图示的基础上,用动作和队型表现音乐形象。
2、创编舞蹈动作,并选择合适的动作变换队型。
3、学习小组合作,共同完成表演任务。
4、能根据音乐的速度,变换动作速度。
5、熟悉乐曲旋律,并用相应的动作进行表演。
活动准备:1、音乐。
2、队型图示及标记。
活动过程:1、玩“看图示站队型”的游戏。
(1)师:这是我们跳舞的队型示意图,你们看出来,这表示什么样的队型?(2)我们一起看图来玩“看图示站队型”的游戏。
2、听音乐感受音乐的旋律,创编舞蹈动作。
(1)今天森林里开晚会,仔细听,是哪个小动物来参加音乐会了?(2)××小动物来参加晚会表演节目了,那××做了什么动作?(3)我们一起来学一学。
(4)我们请一组小青蛙上台表演,那么小青蛙站什么样的队型表演呢?3、创编不同队型表演(1)以小组为单位,商量队型变化。
(2)鼓励幼儿和同伴合作,共同完成创编活动。
(3)各组表演3、结束教师小结、鼓励教学反思:这次的活动是赵俊老师的《森林音乐会》的衍生品,赵俊老师当时带的是大班活动,活动目标包括舞蹈队形的训练和舞蹈动作的创编,很显然,这个部分对小班的孩子而言不可能。
所以我抓住了“小动物的声音”这个点展开了这次的活动。
整场活动目标和流程还是很清楚的,只是在打节奏这一块,处理得并不好。
幼儿顾着去玩沙蛋,课堂有点难以掌控。
以后这一块,我可能要加强些。
本文扩展阅读:森林是以木本植物为主体的生物群落,是集中的乔木与其它植物、动物、微生物和土壤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并与环境相互影响,从而形成的一个生态系统的总体。
带领幼儿开启美妙音乐之旅——《森林舞会》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精选
![带领幼儿开启美妙音乐之旅——《森林舞会》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精选](https://img.taocdn.com/s3/m/ac69df71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aef10c1.png)
本文将带您一起进入《森林舞会》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的世界,帮助幼儿们开启美妙音乐之旅。
音乐是幼儿园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环,通过音乐可以激发幼儿们的创造力、想象力和感受力,同时也能培养幼儿们的听觉、语言和协调能力。
而《森林舞会》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正是一篇旨在通过音乐教育带领幼儿开启美妙音乐之旅的经典教案。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首先学会如何引导幼儿进入音乐世界,为此,《森林舞会》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第一课教师指导说明中明确了这一点,它强调了幼儿声乐乐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指导方法和技巧,例如:教师应该清晰地表达教学目的,同时要注意修饰音程和强弱变化。
另外,教师还应该注重创造舒适、良好的教学氛围,让幼儿们感受到音乐的魅力,从而激发他们对音乐的兴趣和热爱。
教案中设置了多个环节,让幼儿们充分参与,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尤其是在声乐方面,例如第二课教学中的“口齿操”,幼儿通过特定指令,模仿动物们的叫声和行动,从而在愉悦的氛围中掌握了一首简单有趣的儿歌。
这样其实已经让音乐与幼儿的生活、情感联系在了一起。
而采用一些贴近幼儿们生活、喜欢的歌曲,会加快幼儿的学习效果,增强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此外,《森林舞会》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还注重带领幼儿发现自己的音乐天赋,教案中将旋律和韵律相结合,激发幼儿的音乐才华。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第三课教学中,将声乐和器乐的教学结合在一起,并引入自由创作环节,让幼儿自由发挥,探索出自己的音乐世界。
通过《森林舞会》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的学习,幼儿们能够掌握一些基本的音乐技能,从而更好地培养他们的音乐感知和兴趣。
在散发出美妙的音乐声中,幼儿们的心灵将得到愉悦的滋养,想象力将得到激发,同时也会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
让我们一起开启这美妙的音乐旅程。
幼儿园大班优秀音乐教案《森林舞会》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优秀音乐教案《森林舞会》含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e94414ff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f6.png)
幼儿园大班优秀音乐教案《森林舞会》含反思幼儿园大班优秀音乐教案:《森林舞会》一、教学目标1. 歌曲理解与学唱:能听懂歌曲《森林舞会》内容,能初步把握歌曲旋律和节奏,学唱歌曲。
2. 舞蹈体验与制造:能初步把握歌曲舞蹈动作,理解与仿照森林动物的动作和特点,具备制造森林动物的本领和想象力。
3. 生活情境:通过歌曲和舞蹈学习,能够更好地认得和了解森林及其生态环境,激发对大自然的酷爱,培育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准备1. 歌曲《森林舞会》的录音。
2. 一些森林动物的图片或者道具,如熊掌、狐狸尾巴等。
3. 场地布置:教室内布置成森林的氛围,可以用绿色的布帘或挂上一些树枝、叶子等。
4. 教具准备:扩音器、音响、蓝牙接收器、CD机等。
三、教学步骤1. 导入首先让孩子们跟随音乐老师一起做热身运动,如摆手、拍手等,然后让孩子们利用本身的想象力,想象一下在森林里能够看到哪些动物,依据孩子的想象可以用图片或者道具来呈现。
2. 歌曲学唱播放歌曲《森林舞会》,让孩子们开始学唱歌曲。
首先让孩子们跟随老师一起哼唱,然后分段教唱,尤其需要讲解和引导一些难唱的部分,如“摆荡”,“跳起舞来”等。
最后整合全部部分的内容,让孩子们把握歌曲的整体节奏和旋律。
3. 舞蹈体验让孩子们跟随老师一起学习歌曲的舞蹈动作。
首先利用音乐带播放歌曲,让孩子们跟着音乐动起来。
然后依据歌词和音乐表达的意境,让孩子们仿照森林动物的动作特征,如熊掌挥舞、小狐狸晃尾巴等。
最后整合整个舞蹈,让孩子们跳起来,感受一下森林舞会的气氛。
4. 创作在孩子们学习了歌曲和舞蹈之后,让孩子们本身创作一些动物的舞蹈或者本身编写一些歌词和旋律。
激励孩子们发挥本身的想象力和制造力,制造出各式各样的森林动物形象,仿照它们的特征和表情,创作出独一无二的表演。
5. 结束在教学结束时,重点强调保护森林的意义和紧要性,让孩子们意识到保护大自然是我们每一个人应当做出的责任和贡献。
四、教学反思1. 教学目标设置教学目标设计简明扼要,对幼儿的成长和进展具有良好的引导作用。
幼儿园大班教案《森林舞会》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教案《森林舞会》含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a768e76c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a2.png)
幼儿园大班教案《森林舞会》教学目标1.认识不同的动物,如熊、兔子、狐狸等;2.学习森林里的常见物品,如树木、草地等;3.学习跳动物的舞蹈,如熊的扭动、兔子的跳跃;4.培养孩子们的音乐感;5.促进幼儿的合作能力。
教学准备1.PPT: 显示动物、场景、舞蹈教学步骤;2.剪纸:制作动物角色;3.音乐设备:播放适合的舞曲;4.舞蹈辅导员:协助指导舞蹈。
教学流程1. 教学引入(5分钟)老师介绍今天幼儿园大班的教学内容,让孩子们先模仿老师扭动身体,并介绍今天的主题:“森林舞会”。
2. 播放音乐及介绍舞蹈步骤(10分钟)老师在PPT上播放适合的森林舞曲,引导孩子们整齐的排成一排,并向他们介绍舞蹈步骤,给孩子们示范如何扭动身体,跳跃等舞步动作。
3. 制作主题剪纸角色(20分钟)老师让孩子们制作各种森林动物的剪纸角色,如熊、兔子、狐狸等,增加孩子们对森林舞会的感观体验活动。
4. 组织孩子们练习舞蹈(30分钟)老师让孩子们裹上他们制作出来的剪纸角色,从扭动身体、跳跃等舞蹈动作展示,加强孩子们对舞步动作的记忆,并引导孩子们一起跳舞。
5. 温习总结(10分钟)老师和孩子们一起复习今天的教学内容,回顾学习了哪些动物、树木等森林元素以及森林舞会的动作舞步,让孩子们加深对于教学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学习反思与孩子们的互动与教学活动,可以产生几点收获和感想:1.扭动、跳跃等动作并不是每个孩子都容易掌握的技能,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不断地鼓励和引导;2.需要多变的教学手段,让孩子们更好的理解、学习掌握教学内容;3.教学的活动内容,要结合场景和情境,增强教育的意义。
通过今天的教学活动,孩子们参与到了森林舞会的角色中,不仅提升了他们的动手能力,还有助于培养他们的合作能力和声乐节奏感。
让孩子们在愉快的氛围下学习和成长。
幼儿园大班教案《森林舞会》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教案《森林舞会》含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f8b4b842168884868762d6ec.png)
幼儿园大班教案《森林舞会》含反思大班教案《森林舞会》含反思适用于大班的音乐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了解音乐的两种不同节奏并感受音乐的强弱,通过律动游戏、乐器伴奏、动物扮演等活动感受音乐活动的快乐,在乐器伴奏活动中提升节奏感,掌握恒拍,快来看看幼儿园大班《森林舞会》含反思教案吧。
活动目标通过律动游戏、乐器伴奏、动物扮演等活动感受音乐活动的快乐。
了解音乐的两种不同节奏并感受音乐的强弱。
在乐器伴奏活动中提升节奏感,掌握恒拍。
培养幼儿清楚表述和大胆表演的能力。
体会集体合作游戏的快乐。
目标重难点听辨音乐速度(节奏),音乐的强弱。
对恒拍的掌握和合奏乐器表演。
活动准备道具:军鼓,碰铃若干,大小贴纸若干;音乐:《鞋匠之舞》活动过程1. 导入部分T:小朋友们,今天大森林里要举办一场森林舞会,你们想去参加吗?那就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我们先来听一听今天舞会上的音乐。
播放音乐《鞋匠之舞》。
(教师编舞步),小朋友跟着老师一起跳。
2. 分析音乐的强弱T:音乐已经结束了,那我来问个问题,你们听到了几段音乐?这两段音乐给你们什么样的感觉?谁来说一说?T:我们发现了,第一段音乐听上去沉重一些、浑厚一些,那我们用大的音符来表示;第二段音乐听上去明亮一些、轻松一些,那我们用小的音符来表示。
(教师分别在黑板上贴大小音符各一张,表示两段音乐。
)第一段音乐:T:小朋友们已经知道这段音乐的声音比较沉重、浑厚,那我请小朋友来猜猜这段音乐适合哪些动物来跳舞呢?(请小朋友表演,可表演多种动物。
先是个别表演,然后教师带领小朋友一起听着音乐表演)第二段音乐同第一段3. 乐器伴奏(分析音乐的节奏)T:小朋友们,你们还听出来两段音乐的其他不同的地方了吗?(回顾第一环节中的律动游戏,让小朋友想起两段音乐的节奏不同,同时听音乐贴大小贴纸,辅助幼儿掌握节奏。
)用不同的节奏,拍身体各个部位T:沉重的一段音乐速度比较慢,是* * * * *的节奏,明快的一段音乐速度比较快,是* * * * * * * * * *的节奏T:今天舞会上为你们准备了好多乐器(军鼓、碰铃若干),小动物们想邀请你们来为他们伴奏,你们愿意吗?T:小朋友们请拿出你们座位后面的乐器来。
大班音乐游戏《森林舞会》
![大班音乐游戏《森林舞会》](https://img.taocdn.com/s3/m/c93da058e518964bcf847cf0.png)
大班音乐游戏《森林舞会》★游戏目标:1.幼儿在音乐下的自由舞动,增加对音乐的感受力和表现力。
2.大胆爱表演,喜欢音乐,享受音乐,获得轻松愉快的情感体验。
3.与其它小朋友互动、协作,获得良好的同伴关系。
4.提高观察、及时反应、模仿学习能力。
★游戏准备:1.物质准备:动物头饰若干(狐狸、鸟、老虎、鸡、蛇、羊、狗)2.音乐准备:《机械舞》《青春修炼手册》《BangBangBang》《鞋匠舞》《Shake it》3.经验准备:幼儿已具备基本音乐舞蹈素养,对抱团游戏有所了解★游戏过程:1、游戏导入小朋友们,森林里一年一度的舞会就要开始了。
今天老师想邀请小动物们来参加一场快乐的舞会。
在这场舞会里你们会是聪明的狐狸、漂亮的小鸟还有可能是勇猛的老虎。
森林里有一位可恶的猎人,他总是趁着动物们舞会的时候来抓小动物。
但是我们的的小动物非常的聪明,每次都能成功的逃跑。
现在舞会马上就要开始了,小动物们准备好了吗?让我们一起随音乐舞动,去探寻快乐吧。
2、讲解玩法和规则(1)讲解玩法:(可将幼儿分为2-3组)先让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动物头饰,坐在座位上。
音乐前奏响起,幼儿手拉手围成圈准备开始跳舞,一听到歌词放下拉着的手,随音乐跳舞。
根据音乐的类型可以独舞,也可以找寻舞伴,一起互动舞蹈。
音乐停,动物(幼儿)们停止舞动,猎人(由老师扮演)出场,敲门(或打鼓、拍桌子)。
动物们听到几下敲门声,就以几个人抱团,如果没有多出小动物,猎人改变敲门声次数继续,如果有多出来的小动物,那么多出来的小动物就会被猎人带走,(音乐继续播放) 被带走的小动物就要跟着猎人听音乐时所做的动作进行模仿。
规则:1、每位幼儿认真的随着音乐跳舞2、抱团过程中不可以拉扯,小朋友要抱好一团。
3、猎人敲门的次数最多不超过5次(2)示范示范游戏,针对游戏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点评指导,强化游戏规则。
(3)练习玩游戏老师请所有小朋友先练习玩一次游戏,在玩游戏的过程中边玩边指导。
玩了一两次后,再次强调游戏玩法和规则。
大班音乐教案森林舞会教案及教学反思
![大班音乐教案森林舞会教案及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cee855e6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0f3164c.png)
大班音乐教案:森林舞会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学目标1.了解森林舞会的相关内容和舞蹈动作;2.学习合唱歌曲,在协调的动作中发展团队合作精神;3.培养大班儿童的音乐兴趣和良好的音乐素养。
二、教学内容1. 森林舞会的相关内容和舞蹈动作内容森林舞会是一场具有教育意义的活动,它能够让孩子们更好地了解动物世界,并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动脑能力。
在此次活动中,我们将以森林舞会为主题,教授儿童所需的相关内容和舞蹈动作。
舞蹈动作在舞蹈动作方面,我们将选取数个简单的舞蹈动作,让孩子们逐渐掌握。
首先,教师会先熟练展示舞蹈动作,然后引导孩子们进行模仿和跟随,逐步掌握舞蹈动作。
2. 合唱歌曲内容合唱歌曲是此次活动中的重点教学内容,通过合唱歌曲,可以让孩子们在协调的动作中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并加强孩子们之间的感情。
歌曲此次活动选择的合唱歌曲为《大海航行靠舵手》。
这首歌曲旋律简单,容易上口,能够激发孩子们的音乐兴趣,并培养孩子们音乐能力。
三、教学步骤第一步:介绍森林舞会的相关内容在活动开始前,先让孩子们了解森林舞会的相关内容,让孩子们对本次活动有一个初步的了解,有助于孩子们更好地融入到活动中来。
第二步:学习舞蹈动作由教师带领,熟练展示各个舞蹈动作,并引导孩子们进行模仿和跟随,逐步掌握各个舞蹈动作。
第三步:合唱歌曲的学习和表现教师配合钢琴伴奏,带领孩子们学唱《大海航行靠舵手》这首歌曲,并在歌曲中加入舞蹈动作的表演,使孩子们在演唱中得到了更多的乐趣。
第四步:游戏互动环节在教学的过程中,穿插了各种游戏和互动环节,增加了孩子们的兴趣,让教学过程更加生动有趣。
四、教学反思通过本次音乐教学活动,学生们对音乐的认识和了解得到了加深,音乐素养也得到了提高。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意把握孩子们的篇幅,注重情感的引导,让孩子们在充满想象力的氛围中学习和体验音乐的魅力。
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发现了自己的不足,比如过多强调单一的教学方案和教学方式,而忽略了针对不同孩子个体的差异,导致部分孩子无法跟上教学进度。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森林舞会》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森林舞会》](https://img.taocdn.com/s3/m/bd5faa34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1b77897.png)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森林舞会》1. 教学目标1.让幼儿认识不同的动物和它们的声音,增加幼儿的识别能力;2.培养幼儿的音乐兴趣,提高幼儿的音乐素质;3.通过音乐活动,帮助幼儿学习自我表达和团队合作。
2. 教学内容1.歌曲:《森林舞会》;2.动物音效表演;3.音乐与动作的组合。
3. 教学准备1.准备好播放《森林舞会》的音乐设备;2.准备好幼儿喜欢的动物图片、模型等;3.提前在教室内确定好音乐活动区域,以便进行动物音效表演。
4. 教学过程4.1 热身活动(1)音乐游戏:音乐的转圈。
教师播放一首激昂的音乐,幼儿们跟随音乐的节奏做圈圈动作。
教师会不断地改变音乐的节奏和速度,让幼儿们跟着做出相应的反应。
这个游戏可以让幼儿充分感受到音乐带来的快乐和活力,为接下来的音乐活动做好准备。
4.2 学习动物和它们的声音教师拿出一些习惯于出现在森林中的动物图片或模型(如狮子、兔子、大象等),让幼儿们看看这些动物,然后引导他们模仿这些动物的叫声。
通过这种方式,帮助幼儿们认识不同的动物和它们的声音,增加幼儿的识别能力。
4.3 学习歌曲《森林舞会》教师播放《森林舞会》的背景音乐,让幼儿们跟着音乐活动区域内的标志物(如小旗子、小球等)随性地跳起舞。
这可以让幼儿们快速地熟悉歌曲的旋律和节奏,为接下来的音乐活动打下基础。
接着,教师会逐句教唱歌曲《森林舞会》,并教导幼儿们歌曲中的舞蹈动作。
在学唱歌曲的过程中,可以让幼儿们根据歌曲内容自由发挥,配合动作和音乐来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象。
4.4 动物音效表演这个环节是整个音乐活动的重头戏。
教师会让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动物,并在音乐活动区域内发出这个动物的叫声。
这个表演可以促进幼儿们的表达能力和想象力,同时也可以让他们更好地认识不同的动物和它们的声音。
同时,在幼儿表演动物叫声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适时地播放相应的背景音效,以加强整个活动的效果。
4.5 音乐与动作的组合在完成以上环节之后,教师可以适当地将歌曲《森林舞会》和动物音效表演相结合,创造出新的乐曲和动作,让幼儿们在自由的氛围中展示他们的音乐天赋和想象力。
幼儿园大班教案《森林舞会》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教案《森林舞会》含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28f2d35c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e800781.png)
幼儿园大班教案《森林舞会》含反思一、教学目标:1. 能够听懂有关动物的英文单词和短语,如“rabbit, fox, squirrel, bird, mouse, etc.”2. 能够理解并仿照老师所示的动物动作。
3. 能够加强对音乐节奏的感知和把握。
4. 能够感受到森林舞会这首歌曲的欢快和活泼。
二、教学准备:1. 一张放置在地面上的圆形毯子。
2. 一些玩具动物,如兔子、狐狸、松鼠、鸟、老鼠等。
3. 一份可以保护小手安全的舞蹈室内鞋。
三、教学过程:1. 热身(5分钟)老师可以引导孩子们一起做一些简单的热身运动,如鼓掌、拍手、跺脚等来进入状态。
2. 教唱歌曲(10分钟)老师可以事先准备好歌曲,播放歌曲后,引导孩子们跟着老师唱歌。
初学不谙习歌词的孩子们,老师可以逐句教唱,并让他们跟随节奏摇摆身体。
3. 察看动物(10分钟)老师可以拿出一些玩具动物,放在毯子上供孩子们察看。
带着孩子们依次点名每个动物,并让他们说出这个动物的名称、颜色及特征。
4. 跳舞动物(15分钟)老师可以让孩子们自由选择一个动物,并在毯子上“蹦跶”起来。
老师可以用简单的语言描述动物和它们的动作,让孩子们仿照老师所示的跳舞动作。
5. 舞蹈(20分钟)老师可以将毯子中心的空白位置固定为中心点,让孩子们转向中心点,step out! 孩子们可以围着中心点跳舞,并高喊着本身选择的动物,加强舞蹈的互动性和趣味性。
6. 放松(5分钟)结束前,老师可以带领孩子们做一些简单的伸展运动,缓解身体不适,让孩子们放松身心。
四、教学反思:本次课程的主题是“森林舞会”,旨在培育孩子们对森林动物的学问及音乐节奏的感知本领。
从孩子们的表现来看,他们积极参加,表现出了猛烈的喜好。
在课堂教学中,老师应当时刻关注孩子们的表现,适时调整课程节奏。
在下一次教学中,老师可以引入更多的语言互动活动以加强英语语言学习。
大班科学活动《森林舞会》
![大班科学活动《森林舞会》](https://img.taocdn.com/s3/m/50ff7a2f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1288a78.png)
大班科学活动《森林舞会》活动介绍在本次大班科学活动中,我们将带领孩子们进行一场有趣的《森林舞会》。
本次活动旨在通过生动有趣的方式,带领孩子们了解森林生态系统、动植物特征及其相互关系等内容,让孩子们在愉快和互动的氛围中学习科学知识,同时增强他们的观察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活动准备在活动开始前,我们需要准备以下材料:•蝴蝶、蜜蜂、蚂蚁、蜻蜓等昆虫模型若干•活动区域中央设置“森林”,使用自然材料装饰•小石子、小枝条、花瓣、树叶、果实等自然材料,用于孩子们制作小动物和小巢穴等•隐藏在树丛中的森林生物贴纸若干•垃圾桶若干活动过程1.活动介绍首先,老师会向孩子们介绍本次活动内容:我们要在森林里举行一场森林舞会,让孩子们在这里结识各种动物和植物,学习它们的特性和相互关系。
2.森林动物识别在活动区域中央“森林”前,老师会让孩子们认识各种昆虫和动物模型,比如蝴蝶、蜜蜂、蚂蚁、蜻蜓等。
老师会通过问答、展示等方式,让孩子们学习这些生物的习性、生态环境和食物链等方面的知识。
3.制作森林小动物和小巢穴在森林舞会中,孩子们可以扮演小动物,或通过制作小巢穴等方式,来学习森林食物链和生态系统等知识。
老师会提供各种自然材料,让孩子们亲手制作属于自己的小动物和小巢穴。
4.森林生物贴纸游戏孩子们会在森林中寻找隐藏在树丛中的森林生物贴纸,这些贴纸与森林食物链和生态系统等知识相关。
孩子们可以搭配自己刚才制作的小动物,来认识和学习这些贴纸。
5.完成任务收集垃圾在活动结束前,老师会给孩子们分配任务。
例如:找到树下有落叶腐烂的地方,收集垃圾并放进垃圾桶中。
通过这样的任务,帮助孩子们了解环境保护和清理垃圾的重要性。
活动总结通过本次活动,孩子们不仅学习了科学知识,还锻炼了他们的观察力、动手能力、沟通合作能力和环保意识等方面的能力。
现在,让我们回顾一下今天的活动内容,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生活中能够更加注重环境保护,保护我们的家园。
幼儿园大班打击乐活动:森林舞会
![幼儿园大班打击乐活动:森林舞会](https://img.taocdn.com/s3/m/e76cb2e1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c3a8803.png)
幼儿园大班打击乐活动:森林舞会音乐活动中,要让幼儿感知乐曲音乐形象,体验随音乐进行节奏游戏的乐趣。
小编整理了以下内容“幼儿园大班打击乐活动:森林舞会”,供大家参考!幼儿园大班打击乐活动:森林舞会设计意图:晨间活动时一直坚持做音乐海报,播放世界名曲。
本周我选择了贝多芬所作的《土耳其进行曲》,孩子们跟着音乐的节奏,走走跑跑,纷纷议论这曲子叫什么名字,看到幼儿这么兴趣盎然,我设计了音乐节奏游戏《森林舞会》,本课用不同的动物,让幼儿感受用不同的力度、节奏,音型等特点。
活动目标:1.通过肢体语言、人声、打击乐器等形式参与表现《土耳其进行曲》,感受音乐中力度的强弱变化以及连贯和跳跃的节奏变化。
2.尝试创造性地用多种方法演奏一种乐器——手鼓,体验创造性演奏的成就感。
活动准备:1.课件:森林背景图以及大象、刺猬、青蛙的形象;《土耳其进行曲》A段的音乐;2.一块黑板,节奏标记若干:○、~~~~、▲;3.打击乐器——手鼓若干4.围坐成圆圈方便游戏。
活动过程:一、森立舞会真热闹!(一)课件:森林背景图,提问:孩子们看看这是什么地方?(森林)师:这个森林看起来怎么样?小动物要在这里举行一个森林舞会,哪些小动物会来参加呢?(二)音乐游戏——快与慢:小动物们从四面八方赶来了,我们来听着音乐学一学这些小动物吧,音乐中节奏慢的地方就像是大狗熊、小乌龟……慢慢地在蹈舞,节奏快的音乐就像小兔、小猴……蹦蹦跳跳地舞蹈,让我们来听着音乐学一学这些小动物们吧。
二、欣赏音乐主题片段,感受比较乐曲中的力度的强弱以及节奏变化。
(一)初听乐曲,感知音乐形象1. 第一遍音乐欣赏:大象、刺猬、青蛙也来了师:小动物们玩得真开心,突然他们发现还有三位小动物没有来呢,听听音乐猜猜他们是谁?(根据音乐中力度的强弱变化以及连贯和跳跃的节奏变化,联想动物行走发出的不一样的声音,鼓励幼儿大胆想象,进行猜测)师:你为什么觉得是大象?幼:我听到了很重的声音。
……师:那究竟是谁来了?我们一起看一看。
《森林舞会》幼儿园大班趣味音乐教案分享
![《森林舞会》幼儿园大班趣味音乐教案分享](https://img.taocdn.com/s3/m/4c2b9a08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0eb2033.png)
今天,我们为大家分享一个幼儿园大班趣味音乐教案——《森林舞会》,此课程目标是通过音乐教育让幼儿兴趣盎然地学习,享受生活乐趣。
一、课程目标1、了解自然界中的动物形态与声音,如绿树林中的鸟儿、小河中的鱼儿、山中的熊、野猪等;2、感受自然中的音乐,发现音乐中的表情变化,感受音乐韵律和情感;3、培养幼儿的音乐兴趣,提升创造力;4、增强幼儿的团队合作与交流能力。
二、课程内容1、绿树林中的鸟儿通过音乐和舞蹈,让幼儿感受到鸟儿在林间唱歌的欢快情绪。
老师可以在此演示唱歌动作,引导幼儿跟着动作做出唱歌的感觉。
2、小河中的鱼儿幼儿通过音乐表演鱼儿在水中游动的动作,活动中可以通过游戏体验探索小鱼儿的生活习性与生存环境,激发幼儿对生态环境的关注。
3、山中的熊老师通过音乐与舞蹈,让幼儿感受到熊儿在山中游玩的欢快情绪,同时让幼儿接触野生动物,教育幼儿要珍爱野生动物,不要捕杀破坏。
4、野猪在奔跑幼儿通过音乐与舞蹈表演野猪奔跑的快乐,同时引导幼儿关注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动物,让幼儿更好的感受自然,激发幼儿对动物生命进一步的认识,提高幼儿的自然保护意识。
三、教学方法本课程以音乐教学为主线,并与各种肢体动作进行结合,以充分表达动物的特点与情感,让幼儿充分融入到动物中,感受动物的天性,激发幼儿对生命的热爱与关心。
四、教学流程1、课程开始干部和家长代表出席开班仪式,欢迎幼儿开始本次的森林之旅。
2、音乐唱歌老师为幼儿唱一首温馨动人的童谣,让幼儿感受到温馨、美好的生活,希望幼儿在这顿美好的早餐后愉悦地开始本次的教学活动。
3、音乐教学根据教学计划,老师带领幼儿进入《森林舞会》主题的音乐教学。
通过让幼儿听、唱、跳,来让幼儿了解动物的生命,激发幼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4、活动游戏通过活动游戏,让幼儿深度体验和感受到动物的兴奋、欢快,逐渐融入到这个大自然的世界中,并通过游戏引导幼儿提高自我意识,提高幼儿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5、总结通过音乐教学和游戏活动,让幼儿在感受自然、动物的同时,也培养了幼儿的自我发现能力,提高了幼儿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大班奥尔夫音乐活动:森林舞会教案设计
![大班奥尔夫音乐活动:森林舞会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d0556e57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9ee9bbb.png)
一、活动名称:大班奥尔夫音乐活动——森林舞会二、活动目标:1. 感受音乐节奏,培养幼儿的节奏感和音乐表达能力。
2. 通过奥尔夫乐器演奏,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3. 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审美能力。
4. 增进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培养环保意识。
三、活动准备:1. 森林背景图一张2. 各种动物手偶若干3. 奥尔夫乐器(如木鱼、铃鼓等)4. 音乐CD《森林舞会》5. 幼儿用书《森林舞会》四、活动过程:1. 导入:教师出示森林背景图,引导幼儿观察森林中的各种动物,激发幼儿的兴趣。
2. 基本节奏练习:教师示范敲击奥尔夫乐器,教授基本节奏,引导幼儿跟随节奏敲击乐器。
3. 动物舞会:教师扮演森林国王,邀请幼儿扮演各种动物,一起参加森林舞会。
在音乐伴奏下,教师带领幼儿模仿动物的动作,感受音乐的节奏。
4. 乐器演奏:教师将幼儿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种奥尔夫乐器,按照指定的节奏进行演奏。
5. 结束:教师带领幼儿共同总结本次活动,回顾所学内容,感谢大家的参与。
五、活动延伸:1. 家园共育:教师与家长沟通,建议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幼儿欣赏音乐,培养幼儿的音乐兴趣。
2. 环境创设:教师在班级环境中布置森林主题,让幼儿继续观察和体验森林中的动物。
3. 教学活动:教师根据本次活动内容,设计相关的音乐教学活动,如音乐游戏、音乐欣赏等。
六、教学内容:1. 认识各种动物的叫声和特征2. 学习简单的奥尔夫乐器演奏技巧3. 理解音乐节奏和旋律4. 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能力七、教学方法:1. 直观演示法:教师通过动物手偶和森林背景图,直观地展示动物的形象和叫声,引导幼儿观察和认识。
2. 实践操作法:教师示范奥尔夫乐器的演奏技巧,让幼儿亲身体验和操作,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
3. 游戏教学法:教师设计有趣的音乐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感受音乐的节奏和旋律,提高幼儿的音乐理解力。
4. 团队合作法:教师将幼儿分成小组,让幼儿在团队中共同完成乐器演奏任务,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大班音乐教案《森林舞会》
![大班音乐教案《森林舞会》](https://img.taocdn.com/s3/m/764189ec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00a530d.png)
大班音乐教案《森林舞会》1200字教学目标:1. 能够听懂乐曲《森林舞会》的节奏和旋律,并配合动作表现出相应的情感。
2. 能够通过合唱、舞蹈等形式,展示音乐所传递的快乐、自由、自然的情感。
3. 培养学生的音乐感觉和审美能力,提高其音乐素养,增强其对音乐的兴趣和热爱。
教学重难点:1. 音乐的旋律、节奏,学生的动作配合、表情表现。
2. 合唱、舞蹈等形式的组织和指导。
教学准备:1. 音乐《森林舞会》CD、音响设备、麦克风。
2. 舞蹈教具和道具。
3. 教学PPT。
4. 学生的合作意识和配合度。
教学过程:第一环节:问好与热身(10分钟)1. 教师问好,和学生打招呼。
2. 手拍、踩脚、唱歌等形式进行热身。
第二环节:学习音乐(25分钟)1. 播放《森林舞会》乐曲,让学生感受音乐的旋律与节奏。
2. 教师介绍歌曲的主题和情境,引导学生感受到快乐、自由、自然的氛围。
3. 教师带领学生跟唱歌曲,练习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第三环节:学习舞蹈(25分钟)1. 教师介绍舞蹈的基本动作和手势,让学生学习舞蹈的基本形态。
2. 教师带领学生进行舞蹈的动作练习。
3. 教师带领学生进行舞蹈的大课编排,学生进行集体排练练习。
第四环节:表演展示(20分钟)1. 学生利用教室或操场等场地进行表演展示,展现所学习的音乐和舞蹈。
2. 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的创造和想象,展示自己特色的表演。
3. 教师对表演进行点评和鼓励,让学生充分体验到音乐和舞蹈的乐趣。
第五环节:总结与反思(10分钟)1. 让学生感受音乐与舞蹈所传递的情感与意义。
2. 教师让学生自由发言,分享自己的收获和愿望。
3. 教师总结和反思,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表扬和评价,鼓励他们继续努力。
教学方式:1. 教师讲解,学生听课。
2. 教师带领,学生学习和跟唱。
3. 学生自主练习和表演。
教学资源:1. 音乐《森林舞会》2. 舞蹈教学PPT教学评估:1. 学生学习的配合度和参与度。
2. 学生表演的态度和表现。
促进幼儿身心发展的《森林舞会》大班音乐教案
![促进幼儿身心发展的《森林舞会》大班音乐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849b763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c3.png)
作为幼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教育在幼儿身心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森林舞会》大班音乐教案在促进幼儿身心发展方面具有深远影响,本文将从身体协调、语言表达、情感表达、社交能力等方面进行分析,探讨其对幼儿发展的积极作用。
一、身体协调音乐教育可以帮助幼儿提高身体协调能力,让幼儿更好地掌握自己的身体,提高运动技能。
《森林舞会》大班音乐教案中的舞蹈动作是按照幼儿生理和心理发展特点精选出来的,简单易行,能够轻松地让幼儿掌握。
而且,音乐的节奏感、舞蹈的韵律感会让幼儿自然地完成身体动作的配合,锻炼身体协调性。
二、语言表达音乐教育不仅可以提高幼儿的身体协调能力,还可以帮助幼儿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在《森林舞会》大班音乐教案中,教师会引导幼儿听别人说话的声音、模仿发音、欣赏音乐、表达感受等,这些过程会让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提高。
三、情感表达音乐教育可以帮助幼儿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增强情感交流能力。
在《森林舞会》大班音乐教案中,教师会通过音乐和舞蹈的形式,引导幼儿面对自己的情感表达,并且接受他人情感的表达。
在这个过程中,幼儿会学会表达自己、倾听他人,从而提高情感交流的能力。
四、社交能力音乐教育还可以帮助幼儿提高社交能力,锻炼合作精神。
在《森林舞会》大班音乐教案中,教师会设计许多合作活动,让幼儿能够与他人一起完成某些任务。
这些活动会帮助幼儿学会合理分配任务、沟通合作,从而提高社交能力和合作精神。
《森林舞会》大班音乐教案在促进幼儿身心发展方面具有多种积极作用。
通过音乐和舞蹈的形式,帮助幼儿提高身体协调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情感表达能力和社交能力,从而全面促进幼儿身心发展。
教育者可以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发展阶段,挑选适当的音乐教案,科学地进行幼儿音乐教育,为幼儿健康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幼儿园大班音乐活动《森林舞会》教案
![幼儿园大班音乐活动《森林舞会》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e874c20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f1fe0a7.png)
幼儿园大班音乐活动《森林舞会》教案一、教学目标1.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激发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2.提高幼儿的音乐欣赏能力,培养幼儿的节奏感和动感。
3.通过活动,让幼儿认识动物和自然,了解森林的生态环境。
二、教学准备1.CD或音乐播放器。
2.简笔画或图片,用于呈现森林和动物的形象。
3.小动物面具、头饰等道具。
三、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可播放一首和森林有关的音乐,如《小绿草》。
请幼儿闭上眼睛,听音乐的时候想象自己身处在森林中。
2.歌曲学唱(10分钟)教师播放《森林舞会》的音乐,并带领幼儿学唱歌曲。
先教唱整首歌曲的第一段,再逐段教唱。
通过反复练习,让幼儿掌握歌曲的歌词和节奏。
3.舞蹈动作学习(15分钟)教师根据歌曲的节奏,带领幼儿学习舞蹈动作。
可以通过简单的动物动作来表现歌曲中的不同角色,如像小鸟一样扇动翅膀、像大象一样摇晃身体等。
教师可以先示范动作,然后让幼儿跟随模仿,逐步进行连贯的舞蹈表演。
4.游戏互动(20分钟)教师将幼儿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代表一种动物。
教师给每个小组发放相应的动物面具和头饰,让幼儿穿上并扮演相应的角色。
然后,教师可以提问一些关于动物的问题,如“大象是什么样的动物?它有长长的鼻子和大大的耳朵”,让幼儿根据描述找到对应的小组。
接着,教师可以提出一些建议,让幼儿根据动物的特点来创造自己的舞蹈动作,通过舞蹈表演展示出来。
5.制作森林画(20分钟)教师给每个幼儿发放一张白纸和一支彩色笔,让幼儿根据自己的想象,画出自己心目中的森林。
教师可以给予提示,如画一些树木、小动物等,同时鼓励幼儿发挥自己的创造力。
6.结束活动(5分钟)教师和幼儿一起回顾本次活动,询问他们对于《森林舞会》的感受和体会,并表扬他们的参与和表现。
最后,教师播放由幼儿活动过程中录制好的视频,让幼儿观看自己的表演。
四、教学延伸1.可以组织幼儿利用自己制作的面具和道具,进行角色扮演表演。
2.可以带领幼儿进行创作性舞蹈,让他们自由发挥动作和形式,并用音乐伴奏。
大班打击乐活动:森林舞会
![大班打击乐活动:森林舞会](https://img.taocdn.com/s3/m/88df184a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00.png)
大班打击乐活动:森林舞会简介打击乐是一种独特的音乐形式,可以提高儿童的协调性和音乐感知力。
在大班教育中,打击乐活动是非常受欢迎的一种集体活动。
本文将介绍打击乐活动中的一种经典形式:森林舞会。
活动准备音乐选择森林舞会的音乐应该选择悠闲、自然的调子,可以选择一些民间音乐或是轻柔的放松音乐。
在音乐选择方面可以充分发挥想象力,根据活动的主题作适当选择。
打击乐器选择在打击乐活动中,器材的选择是非常重要的,它往往会影响到活动的成败。
森林舞会中常用的打击乐器有:•手鼓:手鼓是一种常见的打击乐器,适合小儿童操作,颜色鲜艳,造型可爱,能够吸引孩子的注意力。
•钹:钹是一种非常好玩的打击乐器,可以让儿童体验不同的音色和节奏。
•鼓槌:鼓槌是一种打击乐器辅助工具,可以用来击打其他打击乐器,辅助打击。
活动场地准备森林舞会的活动场地要求较为宽敞,最好选择户外活动场所,比如花园、公园、操场等。
在场地选择方面,注意要考虑到儿童的安全问题,尽量选择没有碎石地面或是坎坷不平的地形。
活动时间森林舞会的活动时间可以根据需要适当调整,在40-60分钟左右为宜。
不宜过长,以免影响儿童的体力和注意力集中。
活动流程热身活动森林舞会的热身活动可以选择一些简单易学的动作,比如蹦跳、跳跃、转身、跑步等。
这些动作可以让儿童逐渐进入动感状态,为接下来的活动做好准备。
舞蹈活动森林舞会的舞蹈活动可以结合儿童喜欢的主题,比如动物、植物、节日等,编排适合儿童实际操作的舞蹈动作。
在舞蹈活动中,可以让全体儿童共同演奏打击乐器,配合节奏,为舞蹈活动增加氛围和乐趣。
打击乐活动打击乐活动是森林舞会中最重要的环节,也是最具挑战性的环节。
在打击乐活动中,孩子们需要通过操作打击乐器,配合音乐节奏,展示自己的打击乐才华。
在打击乐活动中,教师需要注意疲劳程度,适时给孩子们休息时间。
结束活动在活动结束前,应当进行一些放松活动,比如呼吸练习、身体放松等,从而使儿童彻底放松身心,消除活动中的疲劳感。
《森林舞会》大班音乐教案:启发孩子创造力
![《森林舞会》大班音乐教案:启发孩子创造力](https://img.taocdn.com/s3/m/432a2275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b7337e7.png)
《森林舞会》大班音乐教案:启发孩子创造力的文章人的一生中,无论在哪个阶段,都需要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
尤其是在幼儿阶段,培养孩子的创造力是非常重要的。
音乐教育可以激发孩子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让他们在轻松愉悦的学习过程中成长。
本文将以《森林舞会》大班音乐教案为例,介绍如何通过音乐教育启发孩子创造力。
一、《森林舞会》大班音乐教案介绍1.教学目标通过学习这首歌曲,达到以下目标:(1)引领孩子们了解自然中野生动物的生存状态,了解野生动物自然的生态和习性;(2)增强孩子对音乐的接受能力和审美能力,培养孩子的音乐素养;(3)激发孩子的音乐创造力,以及对大自然和动物的浓厚兴趣。
2.教学步骤(1)介绍歌词和主题《森林舞会》是一首针对幼儿设计的音乐作品,歌曲主要描绘的是美丽的森林和那些在森林中安居的生物们。
启动课的时候,老师可以介绍歌曲的题材,让孩子们通过歌词来了解自然风光和野生动物。
(2)教唱歌曲老师可以分段教唱歌曲,注意精确音高和节拍。
适当加入一些简单的动作和舞蹈,让孩子更深刻地感受歌曲所表达的情感。
(3)音乐素材探索老师可以带领孩子们在课堂中发现、感知自然音乐素材,比如鸟儿的叫声、小动物的脚步声以及森林树木的声音。
基础上,发挥孩子们的想象力,尝试模仿这些声音,或者设计自己的声音效果。
(4)音乐创作经过对音乐素材的感知和索,孩子们可以依照自己掌握的音乐知识和手段,创作自己想象中的音乐作品,比如用音乐表现河流、小溪、风声等等。
(5)音乐欣赏通过听录音、看演出和自己参与演出等形式,让孩子们加深对音乐的理解和感受,锻炼他们的音乐感知和欣赏能力。
二、如何启发孩子创造力1.培养孩子学习的兴趣幼儿时期是人生中学习性最强的时期,要通过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吸引他们投入学习中。
善用有趣的故事和比喻、灵活的形式,让孩子们感到学习非常有趣。
2.提供合适的环境和工具孩子们的创意需要良好的环境和工具支持。
建议老师准备一些多元化的、适合幼儿的玩具和教学材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大班打击乐活动:森林舞会
幼儿园大班打击乐活动:森林舞会
设计意图:
晨间活动时一直坚持做音乐海报,播放世界名曲。
本周我选择了贝多芬所作的《土耳其进行曲》,孩子们跟着音乐的节奏,走走跑跑,纷纷议论这曲子叫什么名字,看到幼儿这么兴趣盎然,我设计了音乐节奏游戏《森林舞会》,本课用不同的动物,让幼儿感受用不同的力度、节奏,音型等特点。
活动目标:
1.通过肢体语言、人声、打击乐器等形式参与表现《土耳其进行曲》,感受音乐中力度的强弱变化以及连贯和跳跃的节奏变化。
2.尝试创造性地用多种方法演奏一种乐器——手鼓,体验创造性演奏的成就感。
活动准备:
1.课件:森林背景图以及大象、刺猬、青蛙的形象;《土耳其进行曲》A段的音乐;
2.一块黑板,节奏标记若干:○、~~~~、▲;
3.打击乐器——手鼓若干
4.围坐成圆圈方便游戏。
活动过程:
一、森立舞会真热闹!
(一)课件:森林背景图,提问:孩子们看看这是什么地方?(森林)
师:这个森林看起来怎么样?小动物要在这里举行一个森林舞会,哪些小动物会来参加呢?
(二)音乐游戏——快与慢:小动物们从四面八方赶来了,我们来听着音乐学一学这些小动物吧,音乐中节奏慢的地方就像是大狗熊、小乌龟……慢慢地在蹈舞,节奏快的音乐就像小兔、小猴……
蹦蹦跳跳地舞蹈,让我们来听着音乐学一学这些小动物们吧。
二、欣赏音乐主题片段,感受比较乐曲中的力度的强弱以及节奏变化。
(一)初听乐曲,感知音乐形象
1.第一遍音乐欣赏:大象、刺猬、青蛙也来了
师:小动物们玩得真开心,突然他们发现还有三位小动物没有来呢,听听音乐猜猜他们是谁?
(根据音乐中力度的强弱变化以及连贯和跳跃的节奏变化,联想动物行走发出的不一样的声音,鼓励幼儿大胆想象,进行猜测)
师:你为什么觉得是大象?
幼:我听到了很重的声音。
……
师:那究竟是谁来了?我们一起看一看。
(课件:大象、刺猬、青蛙)
师:他们正在赶往森林舞会的路上呢!
2.模仿三种小动物的走路姿势及独特的声音
师:大象会怎样走?他走路时会发出什么声音?(咚咚)小刺猬还在高高的山坡上呢,他有什么好办法可以很快的下山呢?(滚)
滚动会发出什么声音?(咕噜噜噜噜噜)能用什么身体动作来表现吗?小青蛙呢?(蹦蹦跳跳)
如:大象——甩动鼻子——咚咚
刺猬——双手举起,手由上至下抖动——咕噜噜噜噜噜
青蛙——轻轻跳跃——呱呱
(二)音乐欣赏:重点感受比较乐曲中的力度的强弱以及节奏变化。
1.感知音乐形象
第二遍音乐欣赏:大象、刺猬和青蛙在赶往森林舞会的路上,听,他们来了。
师:在这段音乐里你听出了谁的声音?
师小结:一会儿有大象笨重的脚步声,一会儿有刺猬滚下山的声音,还有小青蛙跳跃的声音。
第三遍音乐欣赏:那这次我们再来听一听,你先听到了谁的声音,接着是谁,然后又是谁。
2.分句欣赏并和幼儿共同设计图谱。
(1)用标记替换动物形象
出示三种标记——大圆点○、波浪线~~~~、小三角形▲,这3个标记就代表这3个动物朋友,你觉得它们分别代表谁?将标记与动
物配对:
如:大象——○、刺猬——~~~~、青蛙——▲
(2)欣赏音乐第一乐句并设计图谱:○○~~~~▲▲▲
(3)欣赏第二句并设计图谱:○○~~~~▲
(4)欣赏第三句并设计图谱:○○▲▲▲▲(重点解决青蛙的
四声叫声)
(5)欣赏第四句并设计图谱:○○~~~~▲(找一找第四乐句和
第几乐句是一样的)
三、跟着音乐来演奏
1.嗓音打击乐(人声)伴奏
我们用三位动物发出的声音给歌曲伴奏,好吗?
2.教师指图谱,孩子倾听,帮助孩子理解乐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