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气温与降水第二课时
气温和降水 第二课时降水
读图思考,完成书p65“活动题”
各地降水的极值
世界 降水量 最多的 地方
乞拉朋 齐/卡维 金尼山
中国
火烧寮 8000 多mm 新疆托 克逊 5.9mm
降水量 最少的 地方
阿塔卡 马沙漠 0.1mm
巩固练习
• 1、衡量一个地方降水量的多少,一般用(D ) A、日降水量表示 B、 月降水量表示 C、降水量最多年份的年降水量 D、多年的年平均降水量 2、在自然界里,水汽凝结的主要方式是(A ) A、空气冷却,达到饱和 B、 空气增温,达到饱和 C、空气膨胀,水汽饱和 D、气温不变,增加水汽 量
四、世界降水的分布
一、等降水量线: 二、世界降水的分布规律 1.从赤道向两极降水量递减(即赤道地区降水多, 两极地区降水少)---纬度因素。
2.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多,大陆西岸降水 少(东岸受惠于季风气候)---海陆因素。
3.中纬度地带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海陆因素。 4.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地形因素。
C
D
C
课后习题答案(answers)
(1)乌兰巴托的最高温是19°C左右,最低 温是-23 ° C左右,出现在7月和1月 昆明的最高温是28 ° C左右,最低温是 17 ° C左右,出现在7月和1月
乌兰巴托的年温差约为42 ° C,
昆明的年温差约为11 ° C
初中地理_第二节 气温和降水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第四章世界的气候
第二节气温和降水
【学习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气温的测定方法、降水及降水的类型、降水量的观测方法
2、了解等温线和等降水量的含义,掌握阅读“等温线分布”图、“降水量分布”图的正确方法,并能总结出气温地区分布的规律和降水地区分布的规律
3、能根据气温和降水的数字资料,绘制出气温变化曲线图和降水量逐月分配图,并依据这些气候资料说出气候特点。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习中各种地图的运用,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气温和降水的变化,树立科学自然观。
【重点难点】
1、学会阅读世界平均气温和降水量分布图
2、深刻理解降水形成的两个基本条件。掌握降水的三种基本类型和世界降水的分布。
【学习过程】
一、创设情景,质疑自探
1、创设情景:
复习:天气和气候有什么区别?包括哪两个要素呢?引入学习。
2、自探目标:
(1)气温如何来测定?
(2)世界气温分布有什么规律?
(3)降水是怎样形成的?有几种降水类型?
(4)世界降水有什么分布规律?
(5)气候资料如何表示?
二、分组学习,合作交流:
(一)合作内容:
合作一:气温的含义和气温差异产生的影响
1、气温是指,常用。
2、是造成自然景观和我们生存环境差异的主要因素之一。
合作二:理解等温线定义,并根据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总结规律
1、等温线就是。
2、根据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试着总结规律:
(1)总的来看;
(2)观察北半球10℃等温线,总结;
(3)根据北半球20℃等温线在海陆交界处出现弯曲,总结。
3、北半球陆地气温最高月是,最低月;南半球则反之。
4、北半球海洋气温最高月是,最低月;南半球则反之。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第二节气温和降水教案(新版)湘教版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第二节气温和降水教案(新版)
湘教版
【教学目标】
1.了解气温的含义及测定方法
2.学会等温线分布图的判读方法
3.知道降水及降水的类型
4.学会等降水量分布图的判读方法,并分析归纳世界降水分布特点
5.能运用气温和降水资料,绘制出气温变化曲线图和降水量逐月分配图,并能依据图示分析气温和降水的时间变化规律。
【学情分析】
1.经过一年的学习,学生具备了基本的绘图、读图、析图的能力。
2.教材在内容编排上注重学生的发展,以培养学生终身能力为基本宗旨,内容简明扼要,弹性大,给教师上课留有很大的发挥空间。
3.学生表现活跃,对教师提出的问题能够积极回答和互动。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掌握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规律,及隐含在图中的等温线的概念,并且让学生掌握读图、分析问题的方法。
2.降水柱状图的阅读和绘制
教学难点:
1.通过阅读世界降水量分布图,说出世界降水分布的差异
【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创设情境
以一组2016年武汉暴雨新闻图为素材,将学生带入探究降水分布的氛围和情境中。
活动2【导入】温故——复习旧知识点
在新闻资料中,划出重点词语“降雨”“暴雨”“降水量xxx毫米”等,引导学生回忆上节课学过的降水的形式、降水的等级、降水的测量以及单位,并用大量生活图片再现,加深学生印象,拉近地理课堂与生活的距离。
活动3【导入】知新——引入新课
提问降水测量仪器及单位后,很自然地呈现某年月降水量的数据表格,利用表格的数据分析降水量在一年中的分布,总结出降水的季节变化。接着由以下3种导入方式:
方案①:前面一节中我们学习了天气和气候,不管是天气还是气候,要研究它们都离不开两个基本要素——气温、降水。气温和降水也是我们生活中接触非常频繁,影响较大的。从今天这节课开始,我们一起来学习气温和降水的相关知识。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第二节气温和降水教案湘教版
第二节气温和降水
一、教学目标:
1. 阅读世界年平均1月、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归纳世界气温分布特点。
2. 阅读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归纳世界降水分布特点。
3. 运用气温、降水量资料,绘制气温曲线图和柱状图,说出气温与降水量随时间的变化特点。
4. 了解气温和降水的测量仪器和读法、测定方法、单位
5. 掌握世界主要降水类型的成因、分布特点和示意图。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世界气温和降水的分布规律;绘制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
教学难点:绘制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并能通过读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总结气温与降水的变化规律三、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播放录像】播放天气预报录像。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平时听天气预报所关心的天气情况主要有哪几个方面?
学生思考、回答略
【小结】气温与降水对生活和生产影响深刻,是我们最为关注的气候要素。
(新课教学)
【板书】第二节气温和降水
【展示】展示东北、海南景观图片,学生观察景观图片内容,谈自己的生活感受。
【板书】一、气温
【阅读、自主学习】阅读课本71——72页相关文字,自主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1.气温指,单位是。
2.气温的测量:测量仪器是,测量时间是。
3.日平均气温的计算公式是,同时推导出月平均气温、年平均气温、某地
多年平均气温的计算公式。
【交流展示】1.小组内共同解决自主学习过程中的疑难问题,认证答案,并请优秀小组展示。
2.教师在学生展示的基础上强调气温单位的正确书写和如何准确的读出温度计上的温度数。【过度】通过测量我们发现气温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变化,那么气温在分布上有没有一定的规律呢?【板书】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
【粤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4.2-《气温和降水》ppt课件(2)
气温日较差=日最高气温-日
最低气温
早穿棉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
2 气温的时间变化——年变化
28℃
平均气温 月份
(℃)
一北最半年热球当月大中陆,最28高气温在7 7月,
最最低冷气月温在1月-5 , 1
气温年较差是如何计算的?
气温年 较差
33
北半球某地气气温温变年化较曲差线=图最高月均温-最低月均温
图4.8 世界1月平均气温分布图
图4.9 世界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
1.分别找出1月等温线和7月等温线的最高值与最最低值的区域。
2.分别找出1月等温线和7月等温线密集的区域与稀疏,分析其中的气温变化情况
3.试分析1月等温线7月等温线的分布情况。
图4.8 世界1月平均气温分布图
图4.9 世界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
3
各(天3的+6平+均15气+1温2)的÷平4均数。
年平=9均℃气温:
各月的平均气温的平均数。
(某通地常一天,的用气温气测温量图曲线图来表示气温在时间
2 气温的时间变化——日变化
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
31°C
在午后2时(或14时)左 右,最低气温出现在日
●
出前后
24°C ●
31℃ _ 24℃ = 7℃
大陆
海洋
气温 最高 最低 最高 最低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第二节气温和降水课件教学设计
第四章世界的气候
第二节气温和降水
教学内容
本节教学内容在教材第60-66页。具体教学内容包括气温、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主要降水类型、世界降水的分布、气候资料的表示方法。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知道气温的测定方法。
2.能正确阅读等温线分布图,并总结出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
3.会降水量的测定方法,掌握主要的降水类型,能正确阅读降水量分布图,并总结出降水量的地区差异。
4.根据气温和降水的数字资料,绘制气温年变化曲线图和降水量逐月分配图,并依据这些气候资料了解气候特点,说出气温与降水的变化规律。
过程与方法
充分动手实践,进行对一天平均气温的测定,以及水蒸气凝结的试验。利用已有的读图经验,逐步学会看图、制图。通过制图的过程进行合作、探究、讨论,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之中。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七年级学生读图、析图能力有限,采取鼓励式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大胆将图上反映的内容用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不怕学生表达不准确,而要多鼓励,逐步帮助学生掌握运用正确的地理语言。
提出问题比解答问题更有意义,在新知识的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学生“善于质疑”的严谨科学态度。
学生在搜集家乡气候资料的过程中,进一步加深对家乡的了解和认识,增进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及突破
重点
掌握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
掌握世界降水的地区分布差异。
学会使用气温和降水资料,绘制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并会通过读图总结气温与降水的变化规律。
难点
绘制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并能通过读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总结气温与降水的变化规律。
教学突破
气温、降水的分布规律要借助于地图总结而出,所以掌握读图的方法是学好本节内容的关键。指导学生读图时首先明确“图名、图例、注记”,在此基础上进行地理要素分布规律的分析。
粤人版初中地理七上第四章第2节《气温和降水》优质课件 (共25张PPT)
第二节 气温和降水
气温的测定
气象台预报的气温是 说一说,气象用台放是在如百何叶测量箱到中并离地1.5 气温的呢? 米的温度计测得的。
日平均气温: 一天中不同时间的气温的平均
数。 月平均气温:一月中各日的日 平均气温的平均数。 年平均气温:一年中各月的月 平均气温的平均数。
北半球某地气温变化曲线图
3.下列关于降水分布的叙述,错误的是( B )
A.南、北纬40º~60º的大陆西岸各月湿润,雨量较多 B.回归线两侧和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 C.中纬度地区沿海降水多,内陆降水少 D.北回归线附近的大陆东岸降水较多
ຫໍສະໝຸດ Baidu
最低气温(日出前后) ②年变化:最高气温(7月)、最低气温(1月)
(南半球则相反,而海洋推迟一个月)
对比等高线和等温线的区别
等高线:海拔相同的点的连线,同一条等高线上各点的 海拔相同 等温线:气温相同的点连接成线,同一条等温线上的各 点气温相同
气温的变化
最冷
密集
海洋气温高
陆地气温低
稀疏
最热
213、找分出析等图温中线最密热的集、变、 最 化稀 冷 情疏 的 况区 地域 方,分析气温变化情况。
5、一年中最高月平均气温与最低月平均气温的差,叫做(C)
A.气温日较差 B.气温月较差 C.气温年较差 D.气温季较差
气温和降水(第2课时)七年级地理上册课件(湘教版)
● ●
●
150
●
冬季气温低,降水少。表述该地
●
0
100
气候状况为:夏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高温多雨,冬
季寒冷干燥。
-10
50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月)
第四章 第二节 气温和降水02
读图,小组讨论世界年降水分布规律。
读图指导:可参 照气温分布规律。 1、看看赤道到两 极降水变化特点; 2、中温度地区沿 海和内陆降水差 异; 3、回归线穿过的 大陆东西两岸降 水差异。
第四章 第二节 气温和降水02
降水的类型
|对流雨
湿润空气受热膨胀上升,变冷凝结形成降 水。
一般强度大、历时短、范围小,常伴有雷电
如:我国夏季午后的雷阵雨。
第四章 第二节 气温和降水02
降水的类型
迎风坡
|地形雨
湿润空气水平运动背风时坡,遇到山地,沿 山坡“爬升“,温度下降,水汽凝结, 在迎风坡产生的降水。往往在湿润气 流的背风坡形成雨影区,降水少。
第四章 第二节 气温和降水02
某地降水资料
绘制降水量柱状图
降水量柱状图的绘制步骤 绘出横坐标,将其平均分成12段,并标上月份;
绘出纵坐标,按相等的降水量差值标出降水量刻度;
(在坐标图上标出各月降水量数据相应的高度,
·第二节 气温和降水(第二课时)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月)
练一练:观察图4-13和4-14,分析乌兰巴托和昆 明的气候特点。(分组任选其中一个城市进行分析)
乌兰巴托
昆 明
乌兰巴托:年温差大,夏 季温和湿润,冬季寒冷干 燥;降水总量少。
昆明:年温差小,夏季 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 雨;降水总量较多。
比一比:地图册26页有世界九种主要 气候类型的气候图,同桌之间任选其中一 种类型,互相说说该类型的气候特点。
地形与降水
A B
思考
A、B两点纬度位置相同,但降水量 差别很大,与什么因素有关?
• 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1.关于地表气温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B.海拨越高的地方年平均气温越高
(D) A.气温的空间分布一般用气温变化曲线图来表示 C.夏季同一纬度地区陆上气温低于海上气温 D.北半球大陆1月等温线向低纬方向凸出
2.下列地区中,四季气温变化最显著的是 ( D ) A.赤道地区 B.热带地区 C.寒带地区 D.温带地区
某地理兴趣小组观测当地某月全部六次降水过程,当 地全年平均降水量约530mm,并记录了降水量,如下表。 据此回答3~4题。
日期 3日 5日~6日 10日 21日 24~25日 29日
降水量
15mm
大陆东岸——多雨 (海陆因素) 大陆西岸——少雨
湘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第四章第二节《气温和降水》教案
湘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第四章第二节《气温
和降水》教案
湘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气温和降水》教案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湘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第四章世界地气候第二节《气温和降水》,主要介绍了气温和降水对地球表面的影响,包括气温的分布规律、降水的形式和分布等内容。学生已经学习过地球的气候带和气候类型,对气温和降水有一定的了解基础。
二、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目标:
-了解气温的分布规律,包括纬度、海陆分布等因素的影响。
-了解降水的形式和分布,包括降水的类型和降水量的分布规律。-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气温和降水对地球表面的影响。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归纳总结的能力。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
教学重点:气温的分布规律、降水的形式和分布。
教学难点: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气温和降水对地球表面的影响。
四、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学习过地球的气候带和气候类型,对气温和降水有一定的了
解基础。他们具备一定的观察、分析和总结能力,但对于运用所学知识进行问题解决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五、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导入新课
1. 引入气温和降水的概念,与学生共同回顾地球的气候带和气候类型。
-老师:同学们,回顾一下我们之前学过的内容,地球的气候带和气候类型是什么?(学生回答)
-老师:非常好!那么,我们知道气候带和气候类型是如何形成的呢?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气温和降水这两个与气候密切相关的因素。2. 提问:你们知道气温和降水对地球有什么影响吗?请举例说明。-老师:请举个例子,如果一个地方气温很高,会有什么影响?(学生回答)
世界气候-气温和降水(课时2)高中地理课件 第4讲
第4讲 世界气温和降水(课时2)
思考世界雨极和干极的形成原因?
世界雨极——乞拉朋齐
(年降水量超过11500毫米) 世界干极——阿塔卡马沙漠(年降水量小于0.1毫米)
一、降水的概念及类型
1、概念:在一定条件下,大气中的水汽凝结成水滴和冰晶,以雨、雪、冰雹等降落到地面,称为降水。
降水的形成条件
在一定条件下,大气中的水汽凝结成水滴和冰晶,以雨、雪、雹等降落在地面上,总称为降水。
水汽饱和
气温下降(上升气流、向高纬度流动)
凝结核多
2、根据降水空气上升机制的不同,可将降水分为四种类型。
对流雨锋面雨
地形雨
台风雨
①对流雨
(1)成因:湿润空气受热膨胀上升,变冷凝结而形成的降水。
(3)分布地区低纬度热带地区,中纬度夏季午后(我国夏季午后的雷阵雨)
对流雨在热带地区分布最多,尤其是赤道附近对流作用最为明显,在一天当中的午后最易出现。
(2)特点:强度大、历时短、范围小、伴有暴风雨
② 地形雨
(1)成因:湿润空气水平运动时,遇到山地,沿山坡“爬升“,温度下降,水汽凝结,在迎风坡产生的降水。
迎风坡多雨,背风坡少雨(雨
影效应、焚风效应)。
3、分布
一般在沿海迎风坡,有地势起伏的地区。
较为著名的地形雨是喜马拉雅山脉南坡的
乞拉朋齐,世界雨极;我国台湾东侧、非
洲马达加斯加岛东侧等。
(1)成因:当冷空气与暖空气相遇时,暖空气被迫“抬升”,冷却凝结而产生的降水。
锋面雨
(4)锋面:冷锋、暖锋以及准静止锋。
冷锋:降雨主要在锋后,降雨范围相对较小。
如我国夏季北方的暴雨,强度大、分布集中;北方冬春季节的冷锋天气主要以降雪为主,伴有大风、降温。
“气温和降水(第二课时)”教学过程设计
反 思 改 进
1 气 温是 怎样 测 出 1 一 天 中8 、1 时 、2 时 、2 四 次 测 量 气 温 值 的 平 均 数 就 是 一 天 的 提 问记 分 . 时 4 0 时
来 的? 气温。
.
循 环 巩 固 加 深 因 为 知 识 点
进 入 学 习状 记 忆 。
多
,源自文库
可 以将
复 习 2 世 界 年 平 均 气 温 世 界 年 平 均 气温 分 布 规 律 。 从 低 纬度 向 两极 气 温逐 渐 降低 。② 同 太 2
问题 答 案 以
提 问 分布规律 。
3世界之 最. .
纬度的陆地上 ,海拔 高的地方 气温 比周 围低 。⑧ 同纬度 的海洋与陆地
抓 住 空 气 上 升 的 关 键
图 文 理 解 , 能 : 受 热 、 词 解释分 析 实际 升 、 爬 抬 现 象。 升。
1 3
垒 慝
『 问1 提 对流雨的成因用一个字来概括 ,是什 么?学生 回答 :热 培 养 学 生的 『 问1 球 什 么地 方终 年 炎热 多雨 ? 学 生 回答 :赤 道 地 区 提 全 发散思 维、 f 问1 道 地 区的 降 水是 什 么类 型 ? 学 生 回答 :对 流 雨 提 赤 逻 辑 思 维 的 f 问1 国有 对 流 雨吗 ? 如 果 有 ,应 该 出现在 什 么 时候 ? 为什 么? 能 力 。 提 我 学生回答 :我国也有时流雨 ,常 出现在 夏季午后 ,因为夏季是一年 中最 热 的季 节 ,而 午后 又是 一天 当 中最 热 的 时候 。 ② 地 形 雨 绘 制 简 易 草 “ 形 雨 示 意 图 ” : 先 画一 座 山 ,在 山坡 的一 侧 画 上 风 向 ,请 同 学 配 合 讲 地 图
八年级地理教案:第二章第二节气候
第二节气候(2课时)
第1课时冬季南北温差大,夏季普遍高温东西干湿差异显著
教学目标
1.理解我国气温和降水的时空分布特点及其原因,培养阅读、分析有关等值线分布图的能力。
2.了解我国各温度带及干湿地区的主要分布地区和划分标准,认识其对我国的生产生活的影响。
3.运用资料说出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以及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
教学重难点
读图分析我国气温和降水的时空分布特点及原因;说出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及影响因素。
教学设计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设计者:)
教学过程设计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教师:(多媒体展示)下面让我们听听来自全国五个不同地方小朋友的描述,你能猜出他们各自是如何描述的吗?试着帮他们连线。
教师:要想知道自己连得对不对,我们需要掌握哪些方面的知识呢?
学生:他们家乡的气候类型、特点……
教师:大家回答得很对。
教师:展示《中国气候类型的分布》图,请在图中找出五个小朋友家乡的气候类型。
学生:来自吐鲁番的小朋友,她的家乡的气候类型是温带大陆性气候;漠河的气候类型是温带季风气候;海口的气候类型是热带季风气候;五道梁的气候类型是高原山地气候;而南京的气候类型是亚热带季风气候。
二、自主研读初步感知
同学们自主预习教材30~41页内容,完成学生用书有关题目。
三、小组合作深化探究
活动一:
教师:不同的气候类型有着不同的气候特征,我们如何了解各种气候类型的特点呢?下面请阅读漠河的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结合前面我们所学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从漠河的气温曲线图中,读出当地的最高、最低气温,描述气温的特点。
2.从漠河的降水柱状图中,读出当地最多、最少的降水量月份,描述该地全年降水的特点。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 第四章 第二节《气温和降水》教学设计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二节《气温和降水》教学设计
一. 教材分析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二节《气温和降水》是学生在学习了地球的运动、气候类型等基础知识后的进一步拓展。本节内容通过介绍气温和降水的分布规律,使学生掌握气温和降水的空间变化,理解其对生产、生活和环境的影响,培养学生对地理环境的认识和分析能力。
二. 学情分析
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时,已具备了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对气候、天气等概念
有所了解。但气温和降水的分布规律较为复杂,需要通过具体的案例和图像资料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同时,学生在生活中对气温和降水有直观的感受,可以结合生活经验来进行学习。
三.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掌握气温和降水的空间分布规律,能阅读气温和降水的
分布图,分析其对生产、生活和环境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能
力和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地理环境的认识和尊重,增强环保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
1.气温和降水的空间分布规律及其成因。
2.气温和降水对生产、生活和环境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
1.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了解气温和降水的分布规律及其
对生产、生活和环境的影响。
2.图象教学法:利用气温和降水的分布图,直观地向学生展示其空间变
化。
3.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地理观察能
力。
4.生活实践法: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理解气温和降水对生活的
影响。
六. 教学准备
1.教材、教参及相关资料。
2.气温和降水的分布图、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等图象资料。
第二节第二课时气温和降水
湿润空气受热膨胀上升,变冷凝结而形成的
锋面雨 当冷空气与暖空气相遇时,相对较轻的暖空气被
“抬升”遇冷凝结产生的降水,叫锋面雨。
对流雨
对流雨的形成
锋面雨
1、锋面及锋面附近天气 暖气团 冷气团
冷暖气团的交界面叫锋面 锋面附近常伴有云、雨、雪、大风 以及沙尘暴等天气
2、锋面类型及特点
冷气团
暖气团
暖气团
非洲北部,亚洲西部、中部,澳大利亚大陆中 西部,格陵兰岛,南极大陆。
世界降水的分布规律
1、赤道附近地带降水 多 2、两极地区降水 少
气温高,蒸发旺盛,上升气流多,对流雨多 ;
; 气温低,蒸发弱,空气下沉 ,大陆东岸 多 ;
3、南北回归线两侧,大陆西岸降水 少
风从陆地吹向海洋
风从海洋吹向陆地
4、中纬度沿海地区降水
气温 (º 40 C) 30 20 10
地中海气候 全年温和,夏季降水多,冬季降水少。 50 160降水
降水(mm)
140(毫米) 120 100 80
0
10 20 30 1 2 3 4 5 6 7 8
60
40 20
0 9 10 11 12(月)
1、关于降水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B ) A赤道地区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 B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少,西岸降水多 C中纬度地区大陆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降水少 D通常情况下,山地的迎风坡降水多于背风坡 2、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反映的是( B ) A降水与生活的关系 B降水与农业的关系 C降水与工业的关系 D降水与商业的关系
七年级地理上册 4.2 气温和降水教案 湘教版(2021-2022学年)
《第二节气温和降水》教案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知道气温的测定方法及气温的变化.
2、理解等温线的含义。
3、学会阅读世界平均气温分布图并能总结出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
教学重难点:
1、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
2、“等温线分布图”的判读。
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以图析文、理论联系实际、对比分析、归纳总结。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出示一组景观图片(选取有代表性的图片:如热带雨林地区、热带沙漠地区、南极地区景观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根据图片你能说出这些地区气候有什么特点?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些地区的景观差异?(由于气温和降水量不同造成的。)那么世界各地的气温和降水有什么变化规律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一部分内容。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一)学习任务(一)气温的测定与日变化
1、自主学习:学生阅读教材P71图文资料及P72“活动”,解决以下问题:
(1)什么是气温?如何表示?
(2)气温是怎样测定出来的呢?
(3)分别读出图4—8中4次观测气温数值。
(4)一天当中的平均气温是如何计算出来的呢?
(5)想一想,怎样计算一个月或一年的平均气温?
2、小组交流:四人一小组,交流以上问题并提出疑难
3、合作探究:
【探究问题】联系生活实际,你知道一天当中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各出现在什么时间吗?
【探究结论】一天当中气温的最高值出现在14时左右,最低气温在日出前后。
学习任务(二)世界气温的分布
1、自主学习:
学生阅读P72图文资料,解决以下问题:
(1)回顾等高线的知识,据次推出什么是等温线?
(2)哪一块大陆最炎热?哪一块大陆最寒冷?除南极洲外寒冷区域最大的洲是哪一个?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习目标:
• 1、降水及降水量的测定; • 2、降水形成的两个条件; • 3、降水的基本类型; • 4、世界降水分布的基本规律及 与生活、生产的关系。
思考:
• 1、请问降水就是降雨吗? 不对,降水包括降雨、雪、冰雹, 但不包括雾。 2、降水的基本条件是: ①空气中有足够的水汽和凝结核 ②空气温度下降到水汽能够凝结 出来的程度
降水量测量
工具:雨量器,单位:毫米
• 1、日降水量的计算 一般每天8时、晚20时两次降水 量之和 2、月降水量的计算 一个月中,每天降水量之和
雨量桐 (外部)
雨量器 (内部)
• 3、年降水量的计算 该地区多年平均的降水量,即 每一年的降水量等于12个月降水 量之和。 4、世界两大雨极 一是印度东北部的乞拉朋齐; 二是夏威夷群岛的卡维金尼山。
气候区春 秋两季
源自文库
世界降水分布图
观察上图,概括如下:
• 1、赤道附近降水多,两极地区 降水少; • 2、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 多,大陆西岸降水少; • 3、中纬度地区沿海降水多,内 陆降水少。
三大降水类型:
对流雨
地形雨
锋面雨
类型
空气上升原因
降水特征
主要分布地区
对流雨 空气强烈受 强度大、 赤道及两 热上升 历时短、 侧,我国 范围小 夏季午后 地形雨 暖湿空气受 强度较大、 山地迎风 阻上长升 历时长 坡
锋面雨 暖空气被冷 强度小、 中纬度地 空气抬升 时间长、 区,我国 东部季风 范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