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比较元素非金属性的强弱
怎样比较非金属性强弱的几条规律
【1】.元素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
①同周期元素,自左向右,元素的非金属性依次增强,如F >O >N >C >B ;Cl >S >P >S i 等。
②同主族元素自上而下,非金属性依次减弱,如F >Cl >Br >I ;O >S >Se ;N >P >As 等 。
【2】.非金属单质与氢气化合的越容易,非金属性越强
如F 2、Cl 2、Br 2、I 2与H 2化合由易到难,所以非金属性F >Cl >Br >I 【3】.气态氢化物的越稳定,非金属性越强
如稳定性:HF >H 2O >HCl >NH 3>HBr >HI >H 2S >PH 3, 所以非金属性:F >O >Cl >N >Br >I >S >P 。
【4】
如酸性: HClO 4>H 2SO 4>H 3PO 4>H 2CO 3>H 4SiO 4, 则非金属性:Cl >S >P >C >Si 。
【5】如2F 2+2H 2O =4HF +O 2↑;O 2+4HCl =2H 2O +2Cl 2(地康法制Cl 2);Cl 2+2NaBr =2NaCl+Br 2 ;3Cl 2+2NH 3=N 2+6HCl ;Cl 2+H 2S =S +2HCl 。 【6】.非金属单质对应阴离子的还原性越强,该非金属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弱。
常见阴离子的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S 2->I ->Br ->Cl ->F -,则非金属性S <I <Br <Cl <F 。
【7】.与变价金属反应时,金属所呈价态越高,非金属性越强 如Cu+Cl 2 →CuCl 2;2Cu+S → Cu 2S ,说明非金属性Cl >S 。 【8】.几种非金属同处于一种物质中,可用其化合价判断非金属性的强弱
怎样比较非金属性强弱的几条规律
一、比较非金属性强弱的九条依据
【1】.元素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
①同周期元素,自左向右,元素的非金属性依次增强,如F>O >N>C>B;Cl>S>P>S i等。
②同主族元素自上而下,非金属性依次减弱,如F>Cl>Br>I;O >S>Se;N>P>As等。
【2】.非金属单质与氢气化合的越容易,非金属性越强
如F2、Cl2、Br2、I2与H2化合由易到难,所以非金属性F>Cl>Br>I 【3】.气态氢化物的越稳定,非金属性越强
如稳定性:HF>H2O>HCl>NH3>HBr>HI>H2S>PH3,
所以非金属性:F>O>Cl>N>Br>I>S>P。
【4】
如酸性:HClO4>H2SO4>H3PO4>H2CO3>H4SiO4,
则非金属性:Cl>S>P>C>Si。
【5】
如2F2+2H2O=4HF+O2↑;O2+4HCl=2H2O+2Cl2(地康法制Cl2);Cl2+2NaBr=2NaCl+Br2;3Cl2+2NH3=N2+6HCl;Cl2+H2S=S+2HCl。【6】.非金属单质对应阴离子的还原性越强,该非金属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弱。电解时,在阳极先产生的单质为非金属性弱的单质。
常见阴离子的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S2->I->Br->Cl->F-,则非金属性S<I<Br<Cl<F。
【7】.与变价金属反应时,金属所呈价态越高,非金属性越强如Cu+Cl2 →CuCl2;2Cu+S→Cu2S,说明非金属性Cl>S。【8】.几种非金属同处于一种物质中,可用其化合价判断非金属性的强弱
如HClO、HClO3中,氯元素显正价、氧元素显负价,说明氧的非金属性强于氯。
怎样比较非金属性强弱的几条规律
怎样比较非金属性强弱
的几条规律
Document number:NOCG-YUNOO-BUYTT-UU986-1986UT
一、比较非金属性强弱的九条依据
【1】.元素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
①同周期元素,自左向右,元素的非金属性依次增强,如F >O >N >C >B ;Cl >S >P >S i 等。
②同主族元素自上而下,非金属性依次减弱,如F >Cl >Br >I ;O >S >Se ;N >P >As 等 。
【2】.非金属单质与氢气化合的越容易,非金属性越强
如F 2、Cl 2、Br 2、I 2与H 2化合由易到难,所以非金属性F >Cl >Br >I
【3】.气态氢化物的越稳定,非金属性越强
如稳定性:HF >H 2O >HCl >NH 3>HBr >HI >H 2S >PH 3, 所以非金属性:F >O >Cl >N >Br >I >S >P 。
【4】
424342344则非金属性:Cl >S >P >C >Si 。
2+2H 2O =4HF +O 2↑;O 2+4HCl =2H 2O +2Cl 2(地康法制Cl 2);Cl 2+2NaBr =2NaCl+Br 2 ;3Cl 2+2NH 3=N 2+6HCl ;Cl 2+H 2S =S +2HCl 。
【6】.非金属单质对应阴离子的还原性越强,该非金属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弱。电解时,在阳极先产生的单质为非金属性弱的单质。 常见阴离子的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S 2->I ->Br ->Cl ->F -,则非金属性S <I <Br <Cl <F 。
【7】.与变价金属反应时,金属所呈价态越高,非金属性越强
如何比较元素非金属性强弱
如何比较元素非金属性强弱
元素的非金属性是指元素的原子得电子的能力,综合中学化学内容,比较元素非金属性强弱,可以从以下几种不同的方面予以分析、判断。
1.利用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表
在元素周期表中,同一周期从左至右,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增强,同一主族从上至下,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减弱。
2.比较单质跟氢气反应的能力
一般说来,非金属性强的元素其单质越容易跟氢气反应,反应现象越剧烈,生成的气态氢化物越稳定。反之,则非金属性越弱。根据这一原则,卤族元素中非金属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依次为F、Cl、Br、I。
3.根据物质间置换反应判断
一般说来,强氧化剂跟强还原剂反应生成较弱还原剂和较弱氧化剂。如:
Cl2+2NaBr=2NaCl+Br2非金属性Cl>Br
Br2+H2S=2HBr+S↓非金属性Br>S
4.比较跟金属反应的难易和化合价高低
一般说来,越易跟金属反应且使金属呈高价化合物的元素,非金属性越强。如:
2Fe+2Cl2点燃
2FeCl3
Fe+S ∆
FeS 非金属性Cl>S
2Cu+S ∆
Cu2S
5.比较最高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强弱
一般说来,酸性越强,则该非金属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如:
∵酸性HClO4>H2SO4>H3PO4>H2CO3>H2SiO3
∴非金属性Cl>S>P>C>Si
有水参加的化学变化
水是一种重要的、常用的溶剂,又能参与多种化学变化,现归纳如下:(化学方程式从略)
1.潮解作用
如CaCl2、NaOH等物质,当与空气接触时,可从空气中吸收一些水分,在表面上形成该物质的浓溶液。因此这些药品常用作干燥剂。
2.水合作用
怎样比较非金属性强弱的几条规律
一、比较非金属性强弱的九条依据
【1】.元素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
①同周期元素,自左向右,元素的非金属性依次增强
②同主族元素自上而下,非金属性依次减弱
【2】.非金属单质与氢气化合的越容易,非金属性越强
【3】.气态氢化物的越稳定,非金属性越强
如稳定性:HF>H2O>HCl>NH3>HBr>HI>H2S>PH3,
所以非金属性:F>O>Cl>N>Br>I>S>P。
【4】
如酸性: HClO4>H2SO4>H3PO4>H2CO3>H4SiO4,
则非金属性:Cl>S>P>C>Si。
【5】
【6】.非金属单质对应阴离子的还原性越强,该非金属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弱。
(1)根据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随原子序数增加,金属性逐渐减弱;
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随原子序数增加,金属性逐渐增强。
金属性最强的元素为钫。
(2)根据与水或酸置换出氢气的难易:越易者金属性越强。
(3)根据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碱性强弱:碱性越强者金属性越强。
(4)根据与盐溶液的置换反应:一般活泼金属能置换不活泼金属(钾、钙、钠等极活泼金属除外)。
(5)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一般排在前面的金属较活泼。
二、判断元素金属性或非金属性强弱
1.金属性强弱
①单质与水(或酸)反应置换氢越容易,元素的金属性越强。
②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碱性越强,元素的金属性越强。
③相互间的置换反应,金属性强的置换弱的。
④原电池中用作负极材料的金属性比用作正极材料的金属性强。
⑤电解时,在阴极先析出的金属为不活泼金属(阳离子氧化性强的为不活泼金属,氧化性弱的为活泼金属)
非金属性强弱判断方法及强弱顺序
编号:________________
非金属性强弱判断方法及强
弱顺序
非金属性强弱判断方法及强弱顺序
非金属性是元素化学术语的一种,非金属性常表示获得电子的倾向。两元素非金属性强弱实际上只由两元素形成二元化合物时二者的化合价决定。非金属元素非金属性强弱:F>O>N>Cl>Br>S,I>C>Se>At>H>P>As>Te>B>Si。
怎么判断非金属性强弱
1、由元素原子的氧化性判断:一般情况下,氧化性越强,对应非金属性越强。(反例:氮原子氧化性弱于氯原子)
2、由单质和水生成酸的反应程度判断:反应越剧烈,非金属性越强。
3、由对应氢化物的稳定性判断:氢化物越稳定,非金属性越强。(反例:甲烷比氨稳定)
4、由和氢气化合的难易程度判断:化合越容易,非金属性越强。
5、由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来判断:酸性越强,非金属性越强。(反例:硝酸的酸性弱于硫酸和高氯酸,硒酸的酸性强于硫酸)
值得注意的是:氟元素没有正价态,氧目前无最高正价,硝酸则因分子内氢键导致酸性较弱,所以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合物的酸性最强的是高氯酸,而不是非金属性
高于氯的氮氧氟。
6、由对应阴离子的还原性判断:还原性越强,对应非金属性越弱。(反例:硫离子还原性强于砹离子,氢氧根还原性强于氯离子)
7、由置换反应判断:强置弱。(反例:氯气可以从水中置换出氧气(本反应热力学可行,动力学上则因为中间产物次氯酸分解较慢导致反应速率较慢,光照则可以加速该反应),从氨气中置换出氮气,但氯的非金属性弱于氧氮)此外,若依据置换反应来说明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则非金属单质应做氧化剂,非金属单质做还原剂的置换反应不能作为比较非金属性强弱的依据。
比较非金属性强弱的九条依据
比较非金属性强弱的九
条依据
内部编号:(YUUT-TBBY-MMUT-URRUY-UOOY-DBUYI-0128)
一、比较非金属性强弱的九条依据
1.元素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
①同周期元素,自左向右,元素的非金属性依次增强,如F >O >N >C >B ;Cl >S >P >S i 等。
②同主族元素自上而下,非金属性依次减弱,如F >Cl >Br >I ;O >S >Se ;N >P >As 等 。
2.非金属单质与氢气化合的越容易,非金属性越强
如F 2、Cl 2、Br 2、I 2与H 2化合由易到难,所以非金属性F >Cl >Br >I
3.气态氢化物的越稳定,非金属性越强
如稳定性:HF >H 2O >HCl >NH 3>HBr >HI >H 2S >PH 3,
所以非金属性:F >O >Cl >N >Br >I >S >P 。
如酸性: HClO 4>H 2SO 4>H 3PO 4>H 2CO 3>H 4SiO 4,
则非金属性:Cl >S >P >C >
Si 。
如2F 2+2H 2O =4HF +O 2↑;O 2+4HCl =2H 2O +2Cl 2(地康法制Cl 2);Cl 2+2NaBr =
2NaCl+Br 2 ;3Cl 2+2NH 3=N 2+6HCl ;Cl 2+H 2S =S +2HCl 。
6.非金属单质对应阴离子的还原性越强,该非金属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弱。
常见阴离子的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S 2->I ->Br ->Cl ->F -,则非金属性S <I <Br <Cl <F 。
7.与变价金属反应时,金属所呈价态越高,非金属性越强
【释疑】怎样比较元素非金属性强弱?
元素的非金属性是指元素的原子得电子的能力。比较元素非金属性的强弱,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判断。
一、判断元素金属性强弱的5种方法
比较元素金属性的强弱, 其实质是看元素原子失去电子能力的强弱, 越易失去电子, 金属性越强。
二、判断元素非金属性强弱的6种方法
比较元素非金属性的强弱, 其实质是看元素原子得到电子能力的强弱, 越易得到电子, 非金属性越强。
【特别提醒】
(1) 元素非金属性和金属性的强弱实质是元素原子得失电子的难易。凡是能直接或间接地比较化学变化中元素原子得失电子的难易, 即
可比较元素非金属性和金属性的强弱。
(2) 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的强弱与元素原子得失电子的数目无关。如Na在反应中失去1个电子, Al在反应中失去3个电子, 但是金属性: Na>Al
证明非金属性强弱的方法
证明非金属性强弱的方法
1、从元素原子的氧化性来判断:一般来说非金属性,氧化性越强,对应的非金属性越强。(反例:氮原子的氧化性低于氯原子)
2、从元素与水反应生成酸的程度判断:反应越剧烈,非金属性越强。
3、从对应氢化物的稳定性判断:氢化物越稳定,非金属性越强。(反例:甲烷比氨更稳定)
4、从与氢结合的难易程度来看:结合越容易非金属性,非金属性越强。
5、以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合物的酸度来判断:酸度越强,非金属性越强。(反例:硝酸的酸度弱于硫酸和高氯酸,亚硒酸的酸度强于硫酸)值得注意的是,氟没有正价,氧目前没有最高的正价,而硝酸由于分子内氢键作用较弱,所以最高价的氧化物对应的水合物酸性最强的是高氯酸,而它不是比氯更高的非金属硝基氟。
6、从对应阴离子的还原性判断:还原性越强,对应的非金属性越弱。(反例:硫离子的还原性强于砹离子,氢氧化物的还原性强于氯离子)
7、从取代反应来看:强者变弱。(反例:氯气可以置换水中的氧气(这个反应在热力学上是可行的,而在动力学上,由于中间产物次氯酸分解慢,反应速度慢,光能加速反应),氮气置换来自氨气,但氯的非金属性比氧和氮弱,而以非金属元素作为还原剂的置换反应不能作为比较非金属元素。
8、根据元素周期律,同一周期的元素从左到右,随着核电荷的增加,非金属性增加;同一主族元素自上而下,随着电子层数的增加,非金属性减弱。
判断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强弱的方法
判断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强弱的方法
在化学教学活动过程中,常常会遇到判断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强弱的问题。对这个问题把握不好,往往会造成对与之相关联的其他问题的理解和错误处理。本文就中学化学教学中如何判断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强弱的方法做一小结,以期对中学生的化学学习有所帮助。
一、利用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判断
在元素周期表中,同周期元素从左至右,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稀有气体元素除外);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金属性逐渐增强,非金属性逐渐减弱。因此,除稀有气体元素外,金属性最强的元素铯(Cs)位于周期表的左下角,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氟(F)位于周期表的右上角。
二、利用单质与水或非氧化性酸反应置换出氢气的难易程度判断元素金属性强弱
元素的单质与水或非氧化性酸反应置换出氢气越容易(反映越剧烈),其金属性越强;反之,金属性越弱,如金属钠(Na)与冷水反应不及钾(K)剧烈,金属钾与冷水反应甚至可听到爆鸣声,所以钠的金属性比钾弱。镁(Mg)与盐酸反映剧烈放出氢气,铝与盐酸缓慢反映放出氢气,所以镁的金属性比铝强。
三、可利用单质与H2反应生成气态氢化物的难易及氢化物的稳定性判断元素非金属性强弱
单质与H2化合生成气态氢化物越容易,生成的气态氢化物越稳定,则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如卤素按氟(F)、氯(Cl)、溴(Br)、碘(I)的顺序,其单质与H2反应越来越难,氢化物(HX)的稳定性也越来越弱,所以卤素的非金属性按氟、氯、溴、碘顺序逐渐减弱。
四、利用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碱)性强弱判断
若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碱)性越强,则其非金属性(金属性)也越强。如酸性HNO3>H2CO3,则非金属性N>C;碱性NaOH>Mg(OH)2,则金属性Na>Mg。
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
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
1.化学反应性:金属性通常以稳定的氧化态存在,具有相对较低的化
学反应性。这使得金在大多数环境中不会氧化或与其他元素发生反应。相
比之下,非金属性元素更具有活泼的化学反应性,容易氧化或与其他元素
发生反应。
2.电导率:金是最好的电导体之一,具有非常高的电导率。这意味着
金能够轻松地传导电流,使其在电子器件和电路中具有广泛的应用。相比
之下,非金属性元素通常具有较低的电导率。
3.密度:金是相对较重的金属,具有较高的密度。相比之下,非金属
性元素的密度通常较低。
4.熔点和沸点:金的熔点和沸点较高,使其能够在高温下保持状态稳定。相比之下,非金属性元素的熔点和沸点通常较低。
5.导热性:金是非常好的导热体,能够有效地传导热量。相比之下,
非金属性元素通常具有较低的导热性能。
6.化合价:金通常以+1或+3的化合价存在,这意味着它在化合物中
形成阳离子。非金属性元素的化合价通常更广泛,可以是正离子或负离子。
这些因素都可以用来判断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的强弱。然而,要注
意的是,这些判断是基于整体性质和一般规律。对于一些具体情况,不同
元素可能会表现出相反的性质。
除了上述因素,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的强弱还可以从其他角度进行
判断,如以下几个方面:
1.耐腐蚀性:金通常具有较高的耐腐蚀性,能够在大多数化学溶液中
稳定存在。相比之下,非金属性元素可能更容易受到腐蚀的影响。
2.化学价电子层结构:金的价电子层结构稳定,使其形成比较稳定的
化合物。相比之下,非金属性元素的价电子层结构较为复杂,容易形成多
种化合物。
非金属性强弱判断方法及强弱顺序
非金属性强弱判断方法及强弱顺序
非金属性是元素化学术语的一种,非金属性常表示获得电子的倾向。两元素非金属性强弱实际上只由两元素形成二元化合物时二者的化合价决定。非金属元素非金属性强弱:F>O>N>Cl>Br>S,I>C>Se>At>H>P>As>Te>B>Si。
1、由元素原子的氧化性判断:一般情况下,氧化性越强,对应非金属性越强。(反例:氮原子氧化性弱于氯原子)
2、由单质和水生成酸的反应程度判断:反应越剧烈,非金属性越强。
3、由对应氢化物的稳定性判断:氢化物越稳定,非金属性越强。(反例:甲烷比氨稳定)
4、由和氢气化合的难易程度判断:化合越容易,非金属性越强。
5、由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来判断:酸性越强,非金属性越强。(反例:硝酸的酸性弱于硫酸和高氯酸,硒酸的酸性强于硫酸)
值得注意的是:氟元素没有正价态,氧目前无最高正价,硝酸则因分子内氢键导致酸性较弱,所以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合物的酸性最强的是高氯酸,而不是非金属性高于氯的氮氧氟。
6、由对应阴离子的还原性判断:还原性越强,对应非金属性越弱。(反例:硫离子还原性强于砹离子,氢氧根还原性强于氯离子)
7、由置换反应判断:强置弱。(反例:氯气可以从水中置换出氧气(本反应热力学可行,动力学上则因为中间产物次氯酸分解较慢导致反应速率较慢,光照则可以加速该反应),从氨气中置换出氮气,但氯的非金属性弱于氧氮)此外,若依据置换反应来说明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则非金属单质应做氧化剂,非金属单质做还原剂的置换反应不能作为比较非金属性强弱的依据。
如何比较元素非金属性的强弱
如何比较元素非金属性的强弱
编辑整理:
尊敬的读者朋友们:
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如何比较元素非金属性的强弱)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如何比较元素非金属性的强弱的全部内容。
如何比较元素非金属性的相对强弱?
黄明建
一、原子得电子能力的强弱是元素非金属性强弱的本质反映
原子得电子能力的强弱与元素非金属性的强弱正相关,即: 元素原子得电子的能力越强,元素的非金属性就越强. 而原子得电子能力的强弱是由原子结构决定的。
对于原子核外电子层数相同的元素来说,核电荷数越大,原子半径越小,核对外层电子的吸引力越大,原子得电子的能力就越强,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
对于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或外围电子层排布相似)的元素来说,核外电子层数越多,原子半径越大,核对外层电子的吸引力越小,原子得电子的能力就越弱,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弱。
据此,“非金属单质与化合物间的置换反应”就常常成为判断元素非金属性强弱的一个重要依据。
二、以置换反应判断元素非金属性强弱需注意的问题
以置换反应作为判断元素非金属强弱的依据,须有一个大前提——非金属单质在反应中是作氧化剂,这样才能保证据此判断的结果不与元素非金属性强弱的本质相悖。
例如,下面几个反应: Cl 2 + 2NaBr =2NaCl + Br 2 ………………① Cl 2 + H 2S =2HCl + S↓ ………………② Br 2 + 2KI =2NaBr + I 2 ………………③
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依据
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依据
非金属性的比较规律:由元素原子的氧化性判断,由单质和水生成酸的反应程度判断,由和氢气化合的难易程度判断,由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来判断。
非金属性的比较规律:
1、由元素原子的水解性推论:通常情况下,水解性越弱,对应非金属性越弱。
2、由单质和水生成酸的反应程度判断:反应越剧烈,非金属性越强。
3、由对应氢化物的稳定性推论:氢化物越平衡,非金属性越弱。
4、由和氢气化合的难易程度判断:化合越容易,非金属性越强。
5、由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去推论:酸性越弱,非金属性越弱。值得注意
的就是:氟元素没正价态,故没氟的含氧酸,所以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合物的'酸性最强
大的就是高氯酸,而不是非金属性低于氯的氟元素!故规律5只适用于于氟元素之外的非
金属元素。
6、由对应阴离子的还原性判断:还原性越强,对应非金属性越弱。
7、由转让反应推论:强置强。(若依据转让反应去表明元素的非金属性高低,则非
金属单质应当搞氧化剂,非金属单质搞还原剂的转让反应无法做为比较非金属性高低的依据)
8、按元素周期律,同周期元素由左到右,随核电荷数的增加,非金属性增强;同主
族元素由上到下,随电子层数的增加,非金属性减弱。
非金属性强弱判断方法 有哪些规律
非金属性强弱判断方法有哪些规律
非金属性是元素化学术语的一种,非金属性常表示获得电子的倾向。那幺,非金属性强弱怎幺判断呢?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相关信息,供大家参考!
1 判断非金属性强弱的方法1、由单质的氧化性判断,一般情况下,氧化性
越强,对应非金属性越强。
2、由单质和酸或者和水的反应程度来看,反应越剧烈,非金属性越强。
(比如F2 Cl2 Br2 和H2O 的反应剧烈程度依次减弱非金属依次减弱)
3、由对应氢化物的稳定性判断。氢化物越稳定,非金属性越强,
4、由和氢气化合的难易程度判断。化合反应越容易,非金属性越强。
5、由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来判断,酸性越强,非金属越强;
6、由对应最低价阴离子的还原性判断,还原性越强,对应非金属性越弱;
7、由置换反应判断!非金属强的强制弱!
1 非金属性强弱变化的规律元素的非金属性包括很多方面:元素的原子得
电子的能力,氢化物的稳定性,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酸性强弱等。它包含了
原子得电子的能力(氧化性),但比氧化性的含义更为广泛。
元素的非金属性实际按照其电负性的强弱。对于元素来说,元素的电负性
常数越大,则其非金属性越强,但电负性标度不只一个,不同元素在不同标
度中的电负性强弱也有所不同,且相同元素在不同物质中的电负性也有所不同,因此具体情况仍需具体分析。
非金属元素非金属性强弱:F>O>N>Cl>Br>S,I>C>Se>At>H>P>As>Te>B>Si 对于主族元素来说,同周期元素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原子核电荷数逐渐
判断非金属性强弱的方法
判断非金属性强弱的方法
判断非金属性强弱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 电负性:电负性是描述原子吸引外部电子的能力的物理量。非金属性元素的电负性越大,越能吸引外部电子,因此在化学反应中具有更强的反应性。根据元素周期表上的位置可知,周期表上靠近氢元素的元素电负性较小,靠近氧元素的元素电负性较大。
2. 电离能:电离能是指从原子中剥离一个电子所需的能量。非金属元素中电离能较小的元素,可以更容易地失去或接受电子,因此具有较强的反应性。在元素周期表中,离惯性较小的元素具有较低的电离能。
3. 亲和能:亲和能是描述原子吸附电子的能力的物理量。非金属性元素亲和能较高,越容易吸收外部电子,因此在化学反应中具有更强的活性。在元素周期表中,靠近氧元素的元素具有更高的亲和能。
4. 反应性:非金属元素的反应性在化学反应中也体现出来。反应性强的非金属元素可以与其他元素形成化合物,因此在实际应用中比反应性较弱的非金属元素更有价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黄明建
一、原子得电子能力的强弱是元素非金属性强弱的本质反映
原子得电子能力的强弱与元素非金属性的强弱正相关,即:
元素原子得电子的能力越强,元素的非金属性就越强。
而原子得电子能力的强弱是由原子结构决定的。
对于原子核外电子层数相同的元素来说,核电荷数越大,原子半径越小,核对外层电子的吸引力越大,原子得电子的能力就越强,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
Cl>BrCl>S
反应③是以Br2作氧化剂,从KI溶液中置换出I2;反应④是以O2作氧化剂,从氢硫酸中置换出S;表现出Br比I原子得电子能力强、O比S原子得电子能力强,所以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次序是:
Br>IO>S
但是,有些置换反应就不宜用于判断元素非金属性的相对强弱。例如:
I2+ 2KClO3=Cl2+ 2KIO3………………⑤
同时,卤化氢的热稳定性也与元素的非金属性正相关。因此,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常常也被作为比较元素非金属性的一种判断依据。
但是,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与分子内原子间的成键方式和键焓(或键能)大小等因素有着密切关系。例如:常见化学键的键焓中,C-H的键焓为415kJ·molˉ1,N-H的键焓为389kJ·molˉ1。CH4需在1000℃开始分解,约1500℃才基本分解完全。NH3在700℃时就会明显分解。2007年某地高考题认为“氢化物的稳定性顺序为:CH4<NH3”,应当是一种惯性思维的错觉所致。
例如,醋酸(CH3COOH)在水中是一种弱酸,而在液氨中则是一种较强的酸,因为液氨接受质子的能力比水强。如果以液态HF作溶剂,CH3COOH就成弱碱了,因为液态HF比CH3COOH提供质子能力强,不仅能抑制CH3COOH的电离,还能使CH3COOH分子接受质子,迫使CH3COOH进入碱的行列。
在中学比较酸碱强弱,都是以水为溶剂的分散系来讨论的,而H2O是一种接受质子能力较强的物质,能使HClO4和H2SO4完全电离,所以无法区分它们酸性的相对强弱,这种现象被称作“拉平效应”。就好像一台称重范围在100g~1g之间的天平,对大于100g的不同质量物质就只能都“拉平”为100g了。要想区分大于100g的不同质量物质只有换一台天平。在化学上,要想区分HClO4和H2SO4的相对强弱,可用醋酸为溶剂,因为HClO4、H2SO4在醋酸中均不能完全电离。如HClO4在醋酸中的电离方程式:
对于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或外围电子层排布相似)的元素来说,核外电子层数越多,原子半径越大,核对外层电子的吸引力越小,原子得电子的能力就越弱,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弱。
据此,“非金属单质与化合物间的置换反应”就常常成为判断元素非金属性强弱的一个重要依据。
二、以置换反应判断元素非金属性强弱需注意的问题
以置换反应作为判断元素非金属强弱的依据,须有一个大前提——非金属单质在反应中是作氧化剂,这样才能保证据此判断的结果不与元素非金属性强弱的本质相悖。
三、以元素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比较元素非金属性的相对强弱
可以认为:主族元素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能够间接地反映原子得电子能力的相对强弱。例如——
酸性强弱次序:HClO4>H2SO4>H3PO4>H2CO3>H2SiO3
元素非金属性:Cl>S>P>C>Si
一般而言,主族元素的原子得电子能力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就越容易电离出H+,酸性就越强。
例如,下面几个反应:
Cl2+ 2NaBr=2NaCl + Br2………………①
Cl2+ H2S=2Fra Baidu bibliotekCl + S↓………………②
Br2+ 2KI=2NaBr + I2………………③
O2+ 2H2S=2H2O + 2S↓………………④
反应①②均是Cl2作氧化剂,分别从NaBr溶液和氢硫酸中置换出Br2和S,表现出Cl比Br和S原子得电子能力都要强,所以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次序是:
2C + SiO2=== 2CO + Si………………⑥
显然,我们不能因为反应⑤来判断碘元素比氯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因为该反应中,碘单质中的碘原子并没有从KClO3中的氯原子哪里夺得电子,反而是ClO3-中+5价的氯原子得电子被还原为Cl2。所以,不能机械地利用该反应比较碘与氯的非金属性强弱。
反应⑥中置换反应的次序与“碳元素比硅元素的非金属性强”的结论虽然是一致的。但仔细分析就会发现,这个反应与前面的①②③④几个反应有着本质上的差异:碳原子在反应中不仅没有表现出得电子能力比硅原子强的性质,反而是提供出电子使硅还原为硅单质。所以,该反应也不宜用于比较碳与硅的非金属性强弱。为什么反应⑥能够发生?原因应该从自由能变化方面分析。
分析元素在周期表中的排列位置和性质的关系,还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
各主族元素性质的变化在周期表中呈现两极——越往左下角的元素,其金属性越强,非金属性逐渐减弱;越往右上角排的元素,其非金属性越强,金属性越弱。犹如一幅奇妙的太极图,而F和Cs如同两极的中心。
参考书目:
宋心琦王晶《化学2》(必修),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15-18
近年高考命题也常涉及化学变化事实与结论关系的讨论,即前面的提供的实验事实和后面的结论有无因果关系,实际要考查的就是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值得关注。
此外,我们通过反应③还可以注意到:原子得电子的能力大小并不是以单个原子得电子数目的多少决定,而是由原子得电子的难易决定。1个Cl原子最多只能得1个电子,1个S原子最多能得到2个电子,可是当-2价S遇到Cl原子时,不得不“缴械”投降。顺便提一下:反应③中,若是与氢硫酸反应的Cl2足够多的话,其产物还有可能是H2SO4。
不过,在中学化学中的H2SO4、HClO4都属于强酸,在稀的水溶液中几乎都是100%电离。那凭什么说HClO4比H2SO4的酸性强呢?这需要借助酸碱质子理论解释。
酸碱质子理论认为:
凡是能给出质子(H+)的分子或离子都是质子给体,称为酸;凡是能与质子结合的分子或离子都是质子受体,称为碱。
酸碱强弱不仅决定于酸碱本身释放质子和接受质子的能力,同时也取决于溶剂接受和释放质子的能力。
HClO4+ CH3COOH⇌[CH3C(OH)2]++ ClO4-
其酸性强弱次序是:HClO4>H2SO4,它们在醋酸中摩尔电导率的比值为:
HClO4∶H2SO4=40∶3
由此可以说明HClO4比H2SO4酸性强的原因。
四、以单质与H2反应形成气态氢化物的难易比较元素非金属性的相对强弱
卤素单质与H2反应生成气态氢化物的难易主要决定于卤素原子得电子能力强弱,能很好地说明元素非金属性强弱与原子结构的对应关系。
王磊《化学2》(必修),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19-23
华彤文陈景祖等《普通化学原理》(第3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158-162,93
大连理工大学无机化学教研室《无机化学》(第5版),2006,100-111
唐宗薰《中级无机化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89-90
周公度《化学辞典》(第二版),化学工业出版社,317
五、以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判断元素非金属性的相对强弱
用元素周期表反映元素周期律有多种形式,目前在各类教科书中最常用的是长式周期表(如上图所示)。在同周期中,从碱金属到卤素,随着原子核电荷数的递增,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增强,金属性逐渐减弱;在同主族元素中,从上到下,随着原子核外电子层数的递增,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增强,非金属性逐渐减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