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上15古代诗歌四首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5课古代诗歌四首
合作探究
随堂1+1
(一)《钱塘湖春行》
1.从《钱塘湖春行》的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是 写初春景象?
【交流点拨】注意细节描写。如“水面初平”; “争暖树”,“暖树”者,向阳之树也,春寒 未退,故莺争集其上;“啄春泥”,燕初来也; “没马蹄”,草初生也——这些都是初春的景 象。(早莺、新燕、乱花、浅草)
合作探究
随堂1+1
4.诗人在这首诗中把自己欲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表达得淋漓 尽致,诗人借助了什么手法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交流点拨】诗中3~8句实景描写海水与山岛;9~12句表 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是想象之景。虚实结合,借景 抒情,描写沧海的壮丽景色,表现博大的胸怀,抒发统一天 下的宏伟抱负。
自主预习
随堂1+1
钱塘湖春行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自主预习
随堂1+1
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 /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合作探究
随堂1+1
2.哪句诗说明诗人已陶醉在美好的湖光山色之中了?
【交流点拨】“最爱湖东行不足”一句说明诗人流连忘返, 已完全陶醉在这美好的湖光山色中了。
3.“几处”为什么不是“处处”,“谁家”为什么不是“家 家”?
【交流点拨】说“几处”,可见不是“处处”;说“谁 家”,可见不是“家家”。因为还是初春季节,这里的 “早”和“新”在意义上互相生发,把莺和燕连成一幅完 整的画面。因为是“早莺”,所以抢着向阳的暖树,来试 它滴溜的歌喉;因为是“新燕”,就会引起人们的一种乍 见的喜悦。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课件 第15课《古代诗歌四首》(共71张PPT)
写作背景
此诗写于东汉建安十二 年(207)秋。公元207年, 曹操亲率大军北上。追歼 袁绍残部,五月誓师北伐, 七月出卢龙寨,登临碣石 山,诗人登高望海,在他 事业的最高峰,留下了这 千古传颂的名篇。
整体感知
掌握重点生字词。 感受《观沧海》所描写的画面, 翻译诗的内容。
观沧海
临:登上 以:用来 澹澹:形容海水摇摇晃晃的样子
这首诗意境开阔,气势雄浑,这与一 个雄心勃勃的政治家和军事家的风度 是一致的,真是读其诗如见其人。
二 天净沙 秋思
马致远
作者简介 马致远,号东篱,元代著名散曲家。他
与关汉卿、王实甫、白朴并称元代杂剧四 大家。所作杂剧有《汉宫秋》《青衫泪》 《荐福碑》《黄粱梦》等15种。在他的作 品中,更能反映他风格的是散曲;散曲中 又以小令《天净沙秋思》最为有名,元曲 中的“绝唱”,元人誉为“秋思之祖”, 元人周德清誉之为“秋思之祖”。近代王 国维赞其“寥寥数语,深得唐人绝句妙 境”,是“小令之最佳者”。
2、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夕阳西下”进一步点明时间。“断肠人在 天涯”是点晴之笔,点明了人物,道出了游 子的情怀:游子远离家乡,孤独漂泊,秋景 苍凉,时近黄昏,怎不叫人痛断肝肠呢!前 四句写景,极力渲染悲凉气氛,均为最后一 句作铺垫。
板书设计
天净沙·秋思
枯藤 老树 昏鸦
景 小桥 流水 人家 古道 西风 瘦马
悲怆愁苦 思乡之情
情 —— 夕阳 断肠人
主旨:这首小令寄情于物,通过对众多自然景 物的描写,抒发了羁旅天涯的人的凄苦愁楚之情。
写作特色
1.这首小令语言运用上有什么特点?
语言极为精炼确切,而且富有特色。通篇只有 短短五句二十八字,却描绘出诗情浓郁的画画, 创造出凄冷悲寂的意境。前三句句法结构完全相 同,全用名词和形容词,没有一个动词,描写了9 个形象,9个小景,每三个形象构成一幅小画面。 各句各以三个并列的偏正结构的词组组成整齐的 排比句,显得和谐匀称。马一语道破“某一种心 情”。也正因如此,这首小令被称为“秋思之 祖”。
七年级上册语文古代诗歌四首
七年级上册语文古代诗歌四首1、第一首:《观沧海》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诗文解读: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意为:向东登上高高的碣石山,来观看苍茫的大海。
海面水波荡漾,山岛高高地耸立着。
东:向东,往东;临:到达,登上;以:连词,来;沧海:大海,这里指渤海;何:多么;澹澹:水波荡漾的样子;竦峙:耸立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意为:(山岛上)树木郁郁葱葱,各种草类长势很旺盛。
水面上吹起萧瑟的秋风,巨大的波涛不断涌起。
丰茂:茂盛;茂密;萧瑟:拟声词,形容风吹树木的声音;洪波:巨大的波涛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意为:璀璨的日月星汉不停地运行,好像是从大海里起落的。
(真是)幸运极了,让我用诗歌来抒发我的志向吧。
行:运行;若:如同,像;星汉:银河;至:达到极点;志:心意,志向2. 第二首:《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诗文解读:标题解读:龙标:今湖南黔阳,唐时甚僻。
诗中指王昌龄,古人常用官职或任官之地的州县名来称呼一个人。
左迁:古尊右卑左,即贬官。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译文:在柳絮落尽、子规啼叫的季节,听说你被贬为龙标尉,路过五溪。
杨花:柳絮;子规:布谷鸟,又称杜鹃;龙标:指王昌龄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译文:我把为你而忧愁的心托付给天上的明月,让它伴随着你一直走到夜郎的西边。
与:给予;夜郎:地名,怀化境内3. 第三首:《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诗文解读: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七年级语文上第15课《古代诗歌四首》翻译及练习附答案
古代诗歌四首翻译 >> 观沧海<<秋各种草长得很繁茂。
碣石山上树木丛生,碣石山高高耸立在海边。
海水多么宽阔浩荡,日月的运行,好像是从这浩淼的海洋中出发的。
银河星光风飒飒,海上涌起巨大的波涛。
真是幸运极了,用歌唱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灿烂,好像是从这浩淼的海洋中产生出来的。
情吧。
《次北固山下》游客路过苍苍的北固山下,两岸江面显得更宽阔。
春潮正涨,船儿泛着碧绿的江水向前。
江上的春天早在年底就春风拂面。
从海上升起。
红日冲破残夜,恰好把帆儿高悬。
顺风行船,寄去的家书不知何时到达,请问归雁几时飞到洛阳边。
《钱塘湖春行》一场春雨刚由孤山寺的北面绕到贾公亭西。
我信马来到钱塘湖畔,在一个明丽的春日,快要跟岸齐平了。
而湖水涨得满满的,像贴在水面似的。
云气同湖面上的微波连成一片,过。
远处近处都有黄莺婉转的叫声,这些春天的使者们,嬉戏追逐,争着抢着往向阳的枝头飞。
快要让人谁家新归的燕子在湖边飞上飞下,它们忙着衔泥筑巢。
沿途繁花东一簇,西一丛,眼花缭乱了。
而路上的春草刚从土里钻出来,把草铺在春神把花挂在树上,刚够遮住马蹄。
白堤静静的躺在湖边,这里绿杨成荫,而我最迷恋的却是湖东一带,供人们尽情赏玩,地上,安闲,自在,真要让人留连忘返了。
秋思》《天净沙小桥下潺潺的流水映出飘荡着炊烟的藤缠绕的老树的枝干上栖息着黄昏归巢的乌鸦,夕阳早已往一位骑着瘦马的游子缓缓前行。
荒凉的古道上,迎着萧瑟的秋风,几户人家,西沉下,漂泊未归的游子还远在天涯海角。
课《古代诗歌四首》练习题15七年级语文上一、《观沧海》第一部分:末年接触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其子曹丕称帝后,追尊为、曹操是1魏武帝。
在文学史上,曹操以四言诗著称,是继《诗经》以后四言诗的又一高峰。
曹操与其。
”三曹“在文学史上被称为子曹丕、、2。
》《选自的第一章,》《原是的题目是后人加的,《观沧海》),曹操率领大军征伐当时东北方的大患乌桓。
这是曹操统一北方大业中207建安十二年(瑟调曲》)。
七年级上册古代诗歌4首
七年级上册古代诗歌4首
1. 《登鹳雀楼》 -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首诗描绘了登上鹳雀楼的壮丽景象,以及人们追求进步的精神。
2. 《春晓》 - 孟郊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这首诗描述了春天的一天开始,以及大自然的变化。
3. 《静夜思》 - 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这首诗表达了李白的乡愁之情,以及对家乡思念的深切感情。
4. 《望岳》 -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这首诗以崇拜的目光仰望泰山,表达了作者对山川自然的喜爱和敬仰之情。
《古代诗歌四首》原文及译文及赏析(部编版人教社七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
人教版七年级上《古代诗歌四首》原文及译文及赏析一、曹操《观沧海》曹操【整体感知】曹操这首《观沧海》准确生动地描绘出海洋的形象,单纯而又饱满,丰富而不琐细,好像一幅粗线条的炭笔画一样。
尤其可贵的是,这首诗不仅仅反映了海洋的形象,同时也赋予它以性格。
句句写景,又是句句抒情。
既表现了大海,也表现了诗人自己。
诗人不满足于对海洋做形似的摹拟,而是通过形象,力求表现海洋那种孕大含深、动荡不安的性格。
海,本来是没有生命的,然而在诗人笔下却具有了性格。
这样才更真实、更深刻地反映了大海的面貌。
【白话译文】东行登上碣石山,来观赏那苍茫的海。
海水多么宽阔浩荡,山岛高高地挺立在海边。
树木和百草丛生,十分繁茂,秋风吹动树木发出悲凉的声音,海中涌着巨大的海浪。
太阳和月亮的运行,好像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发出的。
银河星光灿烂,好像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产生出来的。
我很高兴,就用这首诗歌来表达自己内心的志向。
【名句含义】“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运用作者的想象,写出了作者曹操的壮志情怀。
【诗歌主旨】前面的描写,将大海的气势和威力凸显在读者面前;在丰富的联想中表现出作者博大的胸怀、开阔的胸襟、宏大的抱负。
暗含一种要像大海容纳万物一样把天下纳入自己掌中的胸襟。
二、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整体感知】《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七绝。
此诗是李白为好友王昌龄贬官而作,以抒发感愤,寄托慰藉,表达对王昌龄怀才不遇的惋惜与同情之意。
首句写出了春光消逝时的萧条景况,渲染了环境气氛的黯淡、凄楚;次句是对王昌龄“左迁”赴任路途险远的描画,显出李白对诗友远谪的关切与同情;三、四两句寄情于景,对诗友进行由衷的劝勉和宽慰。
全诗选择了杨花、子规、明月、风等意象,以奇特的想象力编织出一个朦胧的梦境,虽未追叙与好友昔日相聚的情景和友谊,但通过对景物的描写,把友情抒发得真挚感人。
【白话译文】在杨花落完子规啼鸣之时,我听说您被贬为龙标尉,龙标地方偏远要经过五溪。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四课《古代诗歌四首》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四课《古代诗歌四首》包括四首古诗,分别是《观沧海》、《次北固山下》、《钱塘湖春行》和《天净沙·秋思》。
《观沧海》是东汉末年诗人曹操创作的一首四言诗。
这首诗通过对波涛汹涌、吞吐日月的大海的生动描绘,使读者仿佛看到了曹操奋发进取,立志统一国家的伟大抱负和壮阔胸襟,触摸到了作为一个诗人、政治家、军事家的曹操,在一种典型环境中思想感情的流动。
写景部分准确生动地描绘出海洋的形象,单纯而又饱满,丰富而不琐细,好像一幅粗线条的炭笔画一样。
《次北固山下》是唐代诗人王湾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
此诗以准确精练的语言描写了冬末春初时作者停留在北固山下看到的青山绿水、潮平岸阔等壮丽之景,抒发了作者深深的思乡之情。
《钱塘湖春行》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一首游记诗。
诗中描写了西湖早春的美丽风光,抒发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之情。
《天净沙·秋思》是元代诗人马致远的一首著名的散曲,被誉为“秋思之祖”。
此曲以多种景物并置,组合成一幅秋郊夕照图,让天涯游子骑一匹瘦马出现在一派凄凉的背景上,从中透出令人哀愁的情调。
这四首古代诗歌是中国文学的经典之作,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人物心情的描绘,展示了中国古诗的韵味和艺术魅力。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四课《古代诗歌四首》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四课《古代诗歌四首》课文原文及教案《观沧海》【作者】曹操【朝代】汉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作者】李白【朝代】唐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次北固山下》【作者】王湾【朝代】唐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天净沙·秋思》【作者】马致远【朝代】元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教案教学目标:1、理解诗歌大意,体会作者思想感情。
2、通过诵读,品会诗歌中描绘的意境,学会把握诗歌意象的方法。
3、激发学生诵读古代诗歌的兴趣,提高审美和鉴赏能力。
重难点:1、《观沧海》中“大海”这一意向的准确把握2、《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杨花”“子规”“明月”等意象的理解3、《次北固山下》中重点分析颈联蕴含的自然理趣4、《天净沙·秋思》中直接抒情与间接抒情的结合《观沧海》教学目标:1、熟读并背诵诗歌。
2、理解诗歌内容。
3、品味语言,体会诗中描绘的宏伟壮丽景象。
4、体会诗人广阔的胸襟、豪迈的气慨。
教学重点:理解诗歌内容,背诵诗歌。
教学难点:体会诗人广阔的胸襟、豪迈的气慨。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一代枭雄曹操成为人们热议的焦点话题,这一切都缘于河南省文物局的高调宣布--该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安阳县安丰乡西高穴村抢救性发掘的一座东汉大墓被确定为文献中记载的魏武王曹操高陵。
曹操是一位备受争议的历史人物,在老百姓的眼里,他是阴险狡诈的白脸奸雄;在读书人眼里,他是文才卓异的文坛巨擘;在政治家的眼里,他是叱咤风云的乱世枭雄;在历史家的眼里,他是雄才伟略的盖世英豪,真实的曹操是一位怎样的人呢:让我们通过一首诗来初步了解一下这位备受争议的历史人物。
【人教版】七年级上《古代诗歌四首》原文、译文及赏析
【人教版】七年级上《古代诗歌四首》原文、译文及赏析一、曹操《观沧海》曹操【整体感知】曹操这首《观沧海》准确生动地描绘出海洋的形象,单纯而又饱满,丰富而不琐细,好像一幅粗线条的炭笔画一样。
尤其可贵的是,这首诗不仅仅反映了海洋的形象,同时也赋予它以性格。
句句写景,又是句句抒情。
既表现了大海,也表现了诗人自己。
诗人不满足于对海洋做形似的摹拟,而是通过形象,力求表现海洋那种孕大含深、动荡不安的性格。
海,本来是没有生命的,然而在诗人笔下却具有了性格。
这样才更真实、更深刻地反映了大海的面貌。
【白话译文】东行登上碣石山,来观赏那苍茫的海。
海水多么宽阔浩荡,山岛高高地挺立在海边。
树木和百草丛生,十分繁茂,秋风吹动树木发出悲凉的声音,海中涌着巨大的海浪。
太阳和月亮的运行,好像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发出的。
银河星光灿烂,好像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产生出来的。
我很高兴,就用这首诗歌来表达自己内心的志向。
【名句含义】“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运用作者的想象,写出了作者曹操的壮志情怀。
【诗歌主旨】前面的描写,将大海的气势和威力凸显在读者面前;在丰富的联想中表现出作者博大的胸怀、开阔的胸襟、宏大的抱负。
暗含一种要像大海容纳万物一样把天下纳入自己掌中的胸襟。
二、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整体感知】《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七绝。
此诗是李白为好友王昌龄贬官而作,以抒发感愤,寄托慰藉,表达对王昌龄怀才不遇的惋惜与同情之意。
首句写出了春光消逝时的萧条景况,渲染了环境气氛的黯淡、凄楚;次句是对王昌龄“左迁”赴任路途险远的描画,显出李白对诗友远谪的关切与同情;三、四两句寄情于景,对诗友进行由衷的劝勉和宽慰。
全诗选择了杨花、子规、明月、风等意象,以奇特的想象力编织出一个朦胧的梦境,虽未追叙与好友昔日相聚的情景和友谊,但通过对景物的描写,把友情抒发得真挚感人。
【白话译文】在杨花落完子规啼鸣之时,我听说您被贬为龙标尉,龙标地方偏远要经过五溪。
部编版初一上册语文第四课《古代诗歌四首》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初一上册语文第四课《古代诗歌四首》课文原文及教案《观沧海》【作者】曹操【朝代】汉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作者】李白【朝代】唐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次北固山下》【作者】王湾【朝代】唐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天净沙·秋思》【作者】马致远【朝代】元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教案教学目标:1、理解诗歌大意,体会作者思想感情。
2、通过诵读,品会诗歌中描绘的意境,学会把握诗歌意象的方法。
3、激发学生诵读古代诗歌的兴趣,提高审美和鉴赏能力。
重难点:1、《观沧海》中“大海”这一意向的准确把握2、《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杨花”“子规”“明月”等意象的理解3、《次北固山下》中重点分析颈联蕴含的自然理趣4、《天净沙·秋思》中直接抒情与间接抒情的结合《观沧海》教学目标:1、熟读并背诵诗歌。
2、理解诗歌内容。
3、品味语言,体会诗中描绘的宏伟壮丽景象。
4、体会诗人广阔的胸襟、豪迈的气慨。
教学重点:理解诗歌内容,背诵诗歌。
教学难点:体会诗人广阔的胸襟、豪迈的气慨。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一代枭雄曹操成为人们热议的焦点话题,这一切都缘于河南省文物局的高调宣布--该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安阳县安丰乡西高穴村抢救性发掘的一座东汉大墓被确定为文献中记载的魏武王曹操高陵。
曹操是一位备受争议的历史人物,在老百姓的眼里,他是阴险狡诈的白脸奸雄;在读书人眼里,他是文才卓异的文坛巨擘;在政治家的眼里,他是叱咤风云的乱世枭雄;在历史家的眼里,他是雄才伟略的盖世英豪,真实的曹操是一位怎样的人呢:让我们通过一首诗来初步了解一下这位备受争议的历史人物。
七年级上册语文书古代诗歌四首
七年级上册语文书古代诗歌四首在七年级语文书中我们要学习哪几首古代诗歌呢?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七年级上册语文书古代诗歌四首,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七年级上册语文书古代诗歌四首(一)题破山寺后禅院唐代:常建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版本一)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惟余钟磬音。
(版本二)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版本三)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版本四)译文大清早我走进这古老寺院,旭日初升映照着山上树林。
竹林掩映小路通向幽深处,禅房前后花木繁茂又缤纷。
山光明媚使飞鸟更加欢悦,潭水清澈也令人爽神净心。
此时此刻万物都沉默静寂,只留下了敲钟击磬的声音。
注释⑴破山寺:即兴福寺,在今江苏常熟市西北虞山上。
南朝齐邑人郴州刺史倪德光舍宅所建。
⑵清晨:早晨。
入:进入。
古寺:指破山寺。
⑶初日:早上的太阳。
照:照耀。
高林:高树之林。
⑷竹径:一作“曲径”,又作“一径”。
通:一作“遇”。
幽:幽静。
⑸禅房:僧人居住修行的地方。
⑹悦:此处为使动用法,使……高兴。
⑺潭影:清澈潭水中的倒影。
空:此处为使动用法,使……空。
此句意思是,潭水空明清澈,临潭照影,令人俗念全消。
⑻万籁(lài):各种声音。
籁,从孔穴里发出的声音,泛指声音。
此:在此,即在后禅院。
都:一作“俱”。
⑼但余:只留下。
一作“惟余”,又作“唯闻”。
钟磬(qìng):佛寺中召集众僧的打击乐器。
磬,古代用玉或金属制成的曲尺形的打击乐器。
七年级上册语文书古代诗歌四首(二)观书有感二首·其一宋代:朱熹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那通:哪)译文半亩大的方形池塘像一面镜子一样打开,清澈明净,天光、云影在水面上闪耀浮动。
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课件:15 古诗四首(共35张PPT)
探意
4.作者是通过哪些意象来表达他的悲伤之 情的?
意象,简单的说就是诗歌中寄托了作者某种情 感的事物。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天涯
5.请同学们分析这些意象有什么特点?为什 么透过这些意象就可以体会游子的悲伤之情?
“乌鸦”这一意象渲染出衰败凄凉的 氛围。
古道,在古诗词中也往往表达冷落荒凉的意思。 如“邯郸古道伤行客。”
划
天净沙·秋思
分
马致远
节
奏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寻情
1、这首诗歌表现了一种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呢? 悲伤,愁苦……
2、请同学找出其中最明显地表现出作者悲 伤心情的一句话。 断肠人在天涯
3、什么是“断肠人“? 形容伤心悲痛到极点的人,此处指漂泊 天涯,极度忧伤的旅人。
zxxkw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乱花,指各种不知名的野花。 “迷人眼”指野花色彩斑斓,形态各异,让
人目不暇接。 “渐欲”用得很准确,说明还不是“野花遍
地是”,有渐开渐盛之意。 浅草,刚生长出来的草,“没马蹄”既写出
了草浅,也侧面点出骑马踏春的行迹。 这首诗写出了诗人陶醉于春光美景之中。
观沧海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东:向东。
以:来。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何:多么。
峙:挺立。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临:登临。 竦:高高的。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萧瑟:风吹草木的声音。 洪:大。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之:助词,无实意。
互文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星汉:银河。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幸:幸运。 甚:表程度深。
语文七年级上第1单元《古代诗歌四首》
听说王昌龄被贬到龙标,(我)在这遥远的地方 写下这首诗寄给他
扬花落尽了子规鸟儿哀啼,
听说去龙标还要逾过五溪。 我把这颗愁心寄托给明月, 随君好友你一直到夜郎西。
1.诗人在第一句诗中描写了哪些景物? 有什么作用?
描写了“杨花”和“子规”。 写“落尽的杨花”,点明了时令是“暮春”。 “暮春”在古诗中是一个花与泪同落的季候, 这就奠定了全诗伤感的基调。又因为“杨花” 是漂泊无定的,表现了王昌龄被贬荒僻之地给 人的飘零流落之感。 “子规”即杜鹃,在我国古典诗词中,它总悲 哀凄惨地啼叫着。因此,可以说诗中开头一句 的写景,不着悲痛之语,而悲痛之意自现。
王湾
(唐代诗人)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导语:
古时交通不发达,流落外乡或在外任职 的人久不得归,自然会产生故园之思,因此 乡愁成了诗歌中的一个重要主题。
这首诗就是写乡愁的,且以“海日生残夜,江 春入旧年”这一联而闻名于天下。
作者王湾,生卒年不详,只知道他是洛 阳人,先天元年(712)中了进士,以后曾 往来于吴、楚间,不得归家,故有此作。
15.古代诗歌四首
观沧海 次北固山下 钱塘湖春行
天净沙 秋思
一、导入课文。 古代诗词是我国古代文学宝库中一颗璀璨的 明珠。其中有很多佳作,不仅语言隽美,而且意境 深远;它们有的充满了生活的情趣,有的蕴含着深 刻的哲理,因此千百年来广为传诵,成了流传千古 的名篇。 我们中学生学一点优秀的古代诗词,不仅有助于 提高我们的语言水平,而且能陶冶我们的思想情 操。所以我们要认真学习和努力掌握一定数量的 古代诗词。 今天,我们学习五首古代诗词,主要是领会古人融 情于景,借景抒情的手法和讲究炼字炼句的创作 精神。
景。景,平静开阔
颈联:既写景又点明了时令。 “残夜”指夜将尽而未尽之际。 残夜而东方海日已升,旧年而江上 已是春天——时间过得这么快,怎 能不令人感慨! 尾联:抒发思乡之情。
七上古代诗歌四首
七上古代诗歌四首一、《唐多令·春闺怨》
满地红豔无处寻,春妍犹似绣花金。
空窗无处垂翠影,谁知此处住明月?
去年春色曾入梦,夜深前殿那人归。
玉梯生尘雨侵窗,谁知此处已无踪。
二、《青玉案·洞仙歌》
洞仙故里风光好,绿杨白石衔小桥。
清流细波客游去,碧山绿水月半朝。
多少欢笑情芳景,一朝风絮乱流烟。
平潭老去忘机杼,轻烟流水意无穷。
三、《抱朴子·蓟门西风》
蓟门西风淅沥沥,秋霜白日古道阔。
行行野僧问孤身,何处安乐此相求?
南山山川流春水,青林绿草拥古木。
夕阳暮色望何处,天地人间应难拘。
四、《临江仙·望洞庭》
一望风光洞庭湖,九州山河碧波流。
云带雾蔽孤山寺,晚来天掩月当楼。
星河山色多变化,秋风萧瑟芦芽稠。
惊起梦中人,醉里吹芙蓉。
七年级上册《古代诗歌四首》
七年级上册《古代诗歌四首》
《古代诗歌四首》是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材中的一篇诗歌篇章,包括了四首古代诗歌作品。
以下是《古代诗歌四首》中的四首诗歌和简要介绍:
1. 《登鹳雀楼》 - 王之涣
这首诗描写了登上鹳雀楼之后,眺望远方的美景,通过描写自然景色和传统文化来表达对国家的美好祝愿。
2. 《静夜思》 - 李白
这是李白最为著名的一首诗,表现了诗人在寂静的夜晚思念远方亲人的心情。
以简短神秘的表达方式,寄托了作者异乡漂泊的思念之情。
3. 《望岳》 - 杜甫
这首诗以壮丽的自然景色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岳阳楼的景色和历史背景的思考和留恋之情。
4. 《静夜思》 - 唐代诗人白居易
与李白的《静夜思》同名,但内容不同。
这首诗以别具一格的节奏和自然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在深夜思念亲人的情感。
这些古代诗歌作品通过描写自然景色、表达个人情感和思念,展示了中国古代诗歌的优美和独特之处。
通过阅读和欣赏这些诗歌,学生们可以感受到古代文人的情感表达方式和寄托吉祥美好的文化传统。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古代诗歌四首》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古代诗歌四首》鉴赏【知识梳理】诗歌的分类,1、从诗歌的形式可分为:①古体诗(唐以前的诗歌)包括四古、五古、七古、楚辞、乐府诗等;②近体诗(唐以后的诗歌)包括律诗(五言侓诗、七言律诗)和绝句(五言绝句、七言绝句)。
其中,律诗从上往下又分为:首联、颔[hàn]联、颈联和尾联。
2、诗歌按表达方式分:抒情诗、叙事诗、哲理诗3、诗歌按内容分(题材):叙事诗、写景诗、友情送别诗、爱国怀乡诗、咏物诗、咏史怀古诗、边塞征战诗、山水田园诗等。
一、《观沧海》1、作者曹操(155——220),字孟德,沛国谯郡人,东汉末年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
他是建安时期的代表诗人之一,精于兵法,著有《孙子略解》等军事著作。
其诗以慷慨悲壮、宏伟壮观著称。
著有《蒿里行》《短歌行》《苦寒行》《龟虽寿》《观沧海》等诗篇。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2、《观沧海》全诗以“观”字统领全篇,下文由“观”字展开,写登山所见。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属于实写,描写了海水和山岛的景象,由远及近。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属于想象的虚写,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同时也表现了作者博大的胸襟。
3、中心思想:这首写景抒情诗,作者勾画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展现了开阔的胸怀,抒发了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伟大抱负。
必须掌握的内容:1、“水何澹澹,山岛竦峙”两句渲染大海苍茫雄浑的气势。
写出了大海远景的一般轮廓。
2、“树木丛生,百草丰茂”两句表现草木欣欣向荣,生机无限。
3、“秋风萧瑟,洪波涌起”写秋风萧瑟,波浪滔天的雄伟壮观的情景。
4、“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四句作者面对萧瑟秋风,极写大海的辽阔壮美,有丝毫凋衰感伤的情调。
这种新的境界,新的格调,正反映了他“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烈士”胸襟。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5课 古代诗歌四首》课件(共29张PPT)
• 3、《观沧海》中哪些诗句最能体现作者博大的胸怀?
•
9、 人的价值,在招收诱惑的一瞬间被决定 。21.5.1021.5.10Monday, May 10, 2021
•
10、低头要有勇气,抬头要有低气。20:33:2420:33:2420:335/10/2021 8:33:24 PM
•
11、人总是珍惜为得到。21.5.1020:33:2420:33May-2110-M ay-21
1、东临碣石, 以观沧海。 2、水何澹澹, 山岛竦峙。 3、星汉灿烂, 若出其里。 4、幸甚至哉, 歌以咏志
课堂检测
• 1、这首《观沧海》是《步出夏门行》中的一章,作
者 ,是 时期著名的
家,
家、诗人。
他的诗以
见称。
• 2、是非分明,判断正误(对的打“√”,错的打“×”)
• ①“东临碣石,以观沧海”两句开篇点题,交代了观察的 方位、地点以及观察的对象。( )
固
山 下
颈联: 生残夜,入旧年 ——写景点时令,时间过得太快
江南春早 游子思乡
尾联: 乡书,归雁 ——直抒思乡之情
白居易
字乐天,晚年又叫香山居士,唐代诗人。
1、诗的四联各写了什么内容?从哪些词语可以 看出是早春的景色?
2、哪句诗说明诗人已陶醉在美好的湖光山色之 中了?
3、“几处”为什么不是“处处”,“谁家”为 什么不是“家家”?
《观沧海》正是北征乌桓凯旋归来时经 过碣石山所作。当时他正处于事业的最 高峰:他削平北方群雄,打垮乌桓和袁 绍残部,消除后患,统一北方。如果再 以优势的兵力去消除南方孙刘割据势力, 他就可以荡平宇内,一统天下。
大战之前,身为主帅的曹操,登上了 当年秦皇汉武也曾登过的碣石山,又当 秋风萧瑟之际,他的心情像沧海一样难 以平静。他把自己宏伟的抱负、旷大的 胸襟融会到诗歌里,借着大海的形象表 现出来,使这首诗具有一种雄浑苍劲的 风格,成为一篇流传至今的优秀作品。 也是我国第一首完整的写景诗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法指导
观 沧
曹 操
海
曹操,即魏武帝。 三国时政治家、军事 家、诗人。字孟德, 沛国谯县(今安徽亳 州市)人。善诗歌, 其诗大都抒发自己的 政治抱负,并反映汉 末人民的苦难生活, 气魄雄伟,慷慨悲凉。 他的散文亦清峻整洁。 与其子曹丕、曹植合 称“三曹”。
至星 涌 百 澹 东 哉汉 起 草 澹 临 歌灿 日 丰 山 碣 以烂 月 茂 岛 石 咏若 之 秋 竦 以 志出 行 风 峙 观 其若萧树沧 里出瑟木海 幸其洪丛水 甚中波生何
天净沙 秋思
元 马致远
解
题
天净沙是曲牌名,秋 思是题目。此曲是元 代小令中的名篇。
介绍作者
马致远 号东篱,元代大都 人,是当时著名的元曲作家, 被人称为“元曲四大家”之 一,更被时人美誉为“曲状 元”。因为这首小令,他还 被称为“秋思之祖”
:
关于元曲
“曲”是一种合乐歌唱的诗 歌形式.
剧曲
“曲”分 类
内容总结:
孤山寺 起, 全诗以“ 行 ”字为线索,从 至 白沙堤 终。以“ 春 ”字为着眼点, 写出了自然界的美景给游人带来的喜悦之 情。
对仗要求:
两句中的短语结构和 词性要相同,互相成对, 像古代的仪仗队一样,两 两相对。
想一想?
文中哪几联诗句使用了对仗?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一
起
背
诵
王 唐 湾
听读要求:1、把握这首诗的朗读节奏,
找出这首诗的韵脚和所压的韵;
2、整体感知诗歌的内容。
归乡江海风潮行客 雁书春日正平舟路 洛何入生一两绿青 阳处旧残帆岸水山 边达年夜悬阔前外 。 ,。,。,。,
王 湾
Hale Waihona Puke 次 北 固 山 下次北固山下
王湾
ian
山 水 岸 帆 残 旧 处 阳 外, 首 前。 联 阔, 颔 悬。 联 夜, 颈 年。 联 达, 尾 边。 联
散套
散曲 小令
划 分 节 奏
天净沙· 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5第二句写景与一、三句写景是什么关系?这 3、综观这首小令,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来给这 2、写景的句子分别写出了景物什么特点? 1、这首小令哪几句三写景的?哪几句是抒情 4、前三句写景与后两句抒情是什么关 样写有什么作用? 幅图画拟个恰当的名子。 抒情的语句抒发了什么样的情? 的? 系?
所在 所见 淡 淡 的 乡 愁 自 然 的 理 趣
客 行 潮 风 海 江 乡 归
路 舟 平 正 日 春 书 雁
青 绿 两 一 生 入 何 洛
所见 所思
4、你能够感觉到全诗所表达的内容是什 3、试着各用两个字来概括这首律诗首 1、把握这首诗的朗读节奏。 2、找出这首诗的韵脚和所压的韵。 么吗? 联、颔联、颈联和尾联所写的内容。
钱 塘 湖春行
唐 白居易
白居易简介 白居易(七七二-八四六),字乐天,号香 山居士,下邽(今陕西省渭南县境)人。唐代著 名诗人。贞元十五年(七九八)进士,任翰林学 士,左拾遗。因直言极谏,贬江州司马,移忠州 刺史。后被召为主客郎中,知制诰。太和年间, 任太子宾客及太子少傅。会昌二年(八四二), 以刑部尚书致仕,死时年七十五岁。 杜甫而后,白居易是我国古代一位杰出的现 实主义诗人。他所生活的七十多年里,正是安史 之乱后各种矛盾冲突急剧发展的时期,也正是唐 朝走向衰微的时期。错综复杂的社会现实,在白 居易诗中得到了较全面的反映。今存白居易诗近 三千首,数量之多在唐代诗人中首屈一指。他的 成就,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政治讽喻诗; 一是以《长恨歌》、《琵琶行》为代表的长篇叙 事诗。前者把当时社会病态的症结所在,几乎全 部呈露在他的笔底。后者则有着曲折离奇、自具 首尾的细致的情节描写,和完整而鲜明的人物形 象的塑造。在语言和音调上又显得特别得流畅匀 称,优美和谐。这是一种新型的诗,当时号称 「千字律诗」,流传极广,正如宣宗李忱所说: 「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著有 《白氏长庆集》七十一卷。
诗 歌 的 特 点
1、具有强烈的感情色彩。
2、通过形象表达思想感情。
3、想象丰富。 4、语言精练。 5、押韵,有节奏感。
找出诗中最能表现早春的词语:
初平: 说明秋冬水落,春雨使湖水刚刚涨平。 早莺、新燕:说明春季刚刚来临,最早出现 的黄莺在争抢暖树,刚从北方 飞来的燕子在衔泥筑巢。 渐欲: 说明野花逐渐开放,还不到姹紫 嫣红开遍大地的时候。 浅草:说明春草初生,仅能遮没马蹄而已。
天净沙 · 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写
游子 思乡 图
苍凉 恬静 荒凉 思 乡
景
烘 托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对 比 反 衬 断肠
抒
情
断肠人在天涯。
布置作业:
1、背诵并默写四首古诗;
2、选择其中一首改写成一 篇小记叙文或者写写感想。
人教版七上
天津市第43中学 刘海蕾
15.古代诗歌四首
学习要点
初步学习领会古诗词意境的方法。 体会诗人借景抒情、融情于景所表达的 不同感情。 理解不同的时代背景、作者的不同经历 同作品的关系。
首先,要结合注释 疏通文句。 其次,要从整体 上理解所写内容和所 抒发的情感。
再次,要神入其 中,体会其意境。 最后,还要揣摩 体会其遣词造句的妙 处和表达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