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秦娥·娄山关原文及翻译
《忆秦娥·娄山关》原文译文
忆秦娥1•娄山关西风烈3,长空雁叫霜晨月4。
霜晨月5,马蹄声碎6,喇叭声咽7。
雄关漫道真如铁8,而今迈步从头越9。
从头越,苍山如海10,残阳如血11。
注释1.忆秦娥:词牌名,源于李白的词句“秦娥梦断秦楼月”。
双调,仄韵格,四十六字。
该词牌名的最早出李白《忆秦娥•箫声咽》词。
此调别名甚多,计有《秦楼月》、《玉交枝》、《碧云深》、《双荷叶》,而《秦楼月》则与《忆秦娥》同取词中首句为之名。
2.娄山关:又称娄关、太平关,位于贵州遵义北大娄山的最高峰上,是贵州北部进入四川的重要隘口,离遵义城约60公里。
娄山关地势极为险要,《贵州通志》说它“万峰插天,中通一线”。
是四川与贵州的交通孔道。
此处群峰攒聚,中通一线,地势十分险要,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
娄山关是红军长征途中的一处天险,此处战役关系着红军的生死存亡。
3.西风烈:烈,凛烈、猛风;西风劲厉。
4.长空雁叫霜晨月:在霜晨残月映照下,在烟雾茫茫的长空中,有飞雁在叫唤。
这两句是记拂晓情景,时娄山关战斗已经胜利结束。
5.霜晨月:叠句,类似音律上的和声,有连锁作用,详见词牌忆秦娥。
6.马蹄声碎:碎,碎杂,碎乱。
7.喇叭声咽:喇叭,一种管乐器,即军号。
咽,呜咽、幽咽,声音因阻塞而低沉。
8.雄关漫道真如铁:雄关,雄壮的关隘,即指娄山关。
漫道,徒然说,枉然说。
人们徒然传说娄山关坚硬如铁。
9.而今迈步从头越:迈步,跨步、大踏步。
从头越,即为头越。
张相《诗词曲语词汇释》:“为头,犹云从头,或开始也。
”有重头再开始的意思。
说的是从头大踏步越过雄关,却隐约透露着当时战略任务受挫,要对长征计划从头再作部署,且有取得胜利的坚定不移的信心。
10.苍山如海:青山起伏,像海的波涛。
11.残阳如血:夕阳鲜红,像血的颜色。
[1-2]译文凛冽的西风正猛烈地吹着,大雁鸣霜,晓月当空。
晓月当空,马蹄声零碎而又纷杂,军号声声沉郁低回。
不要说群山起伏像铁般难以逾越,而今让我们重振旗鼓向前。
重振旗鼓向前,茫茫青山如大海,夕阳光华赤如血。
《忆秦娥·娄山关》原文与译文
《忆秦娥·娄山关》原文与译文忆秦娥1•娄山关西风烈3,长空雁叫霜晨月4。
霜晨月5,马蹄声碎6,喇叭声咽7。
雄关漫道真如铁8,而今迈步从头越9。
从头越,苍山如海10,残阳如血11。
注释1.忆秦娥:词牌名,源于李白的词句“秦娥梦断秦楼月”。
双调,仄韵格,四十六字。
该词牌名的最早出李白《忆秦娥•箫声咽》词。
此调别名甚多,计有《秦楼月》、《玉交枝》、《碧云深》、《双荷叶》,而《秦楼月》则与《忆秦娥》同取词中首句为之名。
2.娄山关:又称娄关、太平关,位于贵州遵义北大娄山的最高峰上,是贵州北部进入四川的重要隘口,离遵义城约60公里。
娄山关地势极为险要,《贵州通志》说它“万峰插天,中通一线”。
是四川与贵州的交通孔道。
此处群峰攒聚,中通一线,地势十分险要,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
娄山关是红军长征途中的一处天险,此处战役关系着红军的生死存亡。
3.西风烈:烈,凛烈、猛风;西风劲厉。
4.长空雁叫霜晨月:在霜晨残月映照下,在烟雾茫茫的长空中,有飞雁在叫唤。
这两句是记拂晓情景,时娄山关战斗已经胜利结束。
5.霜晨月:叠句,类似音律上的和声,有连锁作用,详见词牌忆秦娥。
6.马蹄声碎:碎,碎杂,碎乱。
7.喇叭声咽:喇叭,一种管乐器,即军号。
咽,呜咽、幽咽,声音因阻塞而低沉。
8.雄关漫道真如铁:雄关,雄壮的关隘,即指娄山关。
漫道,徒然说,枉然说。
人们徒然传说娄山关坚硬如铁。
9.而今迈步从头越:迈步,跨步、大踏步。
从头越,即为头越。
张相《诗词曲语词汇释》:“为头,犹云从头,或开始也。
”有重头再开始的意思。
说的是从头大踏步越过雄关,却隐约透露着当时战略任务受挫,要对长征计划从头再作部署,且有取得胜利的坚定不移的信心。
10.苍山如海:青山起伏,像海的波涛。
11.残阳如血:夕阳鲜红,像血的颜色。
[1-2]译文凛冽的西风正猛烈地吹着,大雁鸣霜,晓月当空。
晓月当空,马蹄声零碎而又纷杂,军号声声沉郁低回。
古诗忆秦娥娄山关翻译赏析
古诗忆秦娥娄山关翻译赏析《忆秦娥娄山关》作者为当代文学家毛泽东。
其古诗全文如下: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
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前言】毛泽东这首写于1935年的《忆秦娥娄山关》慷慨悲烈、雄沉壮阔,通过在战争中积累了多年的景物观察,以景入情,情中有景,从内到外描写了红军铁血长征中征战娄山关的紧张激烈场景,表现了作者面对失利和困难从容不迫的气度和博大胸怀。
【注释】1、忆秦娥:词牌名,本于李白诗“秦娥梦断秦楼月”②娄山关:又名太平关,遵义市北大娄山脉中段遵义桐梓交界处,从四川入贵州的要道上的关口。
海拔1440米,古称天险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③烈:猛烈,强劲。
④长空:辽阔的天空。
⑤碎:细碎。
⑥咽(yè):在这里读入声。
本义是声音因梗塞而低沉,这里用来描写在清晨寒中可听来时断时续的军号声。
⑦漫道:莫道。
⑧从头越:重新跨越。
⑨残阳:夕阳。
⑩西风烈:凛冽的西风很猛烈地吹着。
2、西风烈:列,凛烈、猛风;西风劲厉。
3、长空雁叫霜晨月:在霜晨残月映照下,在烟雾茫茫的长空中,有飞雁在叫唤。
这两句是记拂晓情景,时娄山关战斗已经胜利结束。
4、霜晨月:叠句,类似音律上的和声,有连锁作用,详见词牌忆秦娥。
5、马蹄声碎:碎,碎杂,碎乱。
6、喇叭声咽:喇叭,一种管乐器,即军号。
咽,呜咽、幽咽,声音因阻塞而低沉。
7、雄关漫道真如铁:雄关,雄壮的关隘,即指娄山关。
漫道,徒然说,枉然说。
人们徒然传说娄山关坚硬如铁。
8、而今迈步从头越:迈步,跨步、大踏步。
从头越,即为头越。
张相《诗词曲语词汇释》:“为头,犹云从头,或开始也。
”有重头再开始的意思。
说的是从头大踏步越过雄关,却隐约透露着当时战略任务受挫,要对长征计划从头再作部署,且有取得胜利的坚定不移的信心。
9、从头越:叠句,作用同上片“霜晨月”。
10、苍山如海:青山起伏,像海的波涛。
11、残阳如血:夕阳鲜红,像血的颜色。
《忆秦娥·娄山关》赏析(精选4篇)
《忆秦娥·娄山关》赏析(精选4篇)《忆秦娥·娄山关》赏析篇1忆秦娥•娄山关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
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1935年2月【译诗】西风正壮烈地吹送,大雁鸣霜、晓月当空。
晓月当空啊,嗒嗒的马蹄令人心碎,军号声声沉郁低回。
群山起伏长路漫漫恰似黑铁,如今让我们重振旗鼓向前。
重振旗鼓向前啊,茫茫青山如大海,夕阳光华赤如血。
【赏析】据笔者所见,毛泽东这首《忆秦娥•娄山关》是他所有诗作中绝对第一流的作品,写景状物、抒发胸臆,堪当精品。
首先让我们来看一下诗人自己对这首诗的解释(毛主席在1962年5月9日读了郭沫若对这首诗的赏析后,将郭沫若的内容全部删去,并以郭沫若的口气在清样的四边空白处写了一段对这首诗的注释性文字):“我对于《娄山关》这首词作过一番研究,初以为是写一天的,后来又觉得不对,是在写两次的事,头一阕一次,第二阕一次,我曾在广州文艺座谈会上发表了意见,主张后者(写两次的事),而否定前者(写一天),可是我错了。
这是作者告诉我的。
1935年1月党的遵义会议以后,红军第一次打娄山关,胜利了,企图经过川南,渡江北上,进入川西,直取成都,击灭刘湘,在川西建立根据地。
但是事与愿违,遇到了川军的重重阻力。
红军由娄山关一直向西,经过古蔺古宋诸县打到了川滇黔三省交界的一个地方,叫做‘鸡鸣三省’,突然遇到了云南军队的强大阻力,无法前进。
中央政治局开了一个会,立即决定循原路反攻遵义,出敌不意打回马枪,这是当年2月。
在接近娄山关几十华里的地点,清晨出发,还有月亮,午后二、三时到达娄山关,一战攻克,消灭敌军一个师,这时已近黄昏了。
乘胜直追,夜战遵义,又消灭敌军一个师。
此役共消灭敌军两个师,重占遵义。
词是后来追写的,那天走了一百多华里,指挥作战,哪有时间去哼词呢?南方有好多个省,冬天无雪,或多年无雪,而只下霜,长空有雁,晓月不甚寒,正像北方的深秋,云贵川诸省,就是这样。
经典红色诗词 经典红色诗歌
经典红色诗词经典红色诗歌1、《忆秦娥·娄山关》近现代:毛泽东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
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翻译:西风猛烈,长空中一群群大雁南飞,一阵阵鸣叫,霜花满地,残月在天。
天将破晓,马蹄声零碎而又纷杂,军号声声沉郁低回。
不要说娄山关坚硬如铁难以逾越,而今让我们重振旗鼓向前。
青山起伏,像海的波涛,夕阳鲜红,像血的颜色。
2、《七律·长征》近现代:毛泽东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翻译:红军不怕万里长征路上的一切艰难困苦,把千山万水都看得极为平常。
五岭山脉绵延不绝,可在红军眼里不过像翻腾着的细小波浪;乌蒙山高大雄伟,在红军眼里也不过像在脚下滚过的泥丸。
金沙江浊浪滔天,湍急的流水拍击着高耸的山崖,溅起阵阵雾水,像是冒出蒸汽一样。
大渡河险桥横架,晃动着凌空高悬的根根铁索,寒意阵阵。
更加令人欣喜的是千里岷山,皑皑白雪,红军翻越过去以后人人心情开朗,个个笑逐颜开。
3、《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近现代:毛泽东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翻译:革命的狂风暴雨震荡着蒋家王朝,百万将士渡过长江天险,直捣黄龙。
虎踞龙盘的帝王之城南京啊,今天的面貌胜过往昔,这天翻地覆的变化,是足以令人慷慨高歌和欢欣鼓舞的。
应该趁现在这敌衰我盛的大好时机,痛追残敌,解放全中国。
不可学那割据长江南岸,建立割据势力的霸王项羽。
自然界如果有知,它会体察到兴盛与衰败这条不可改变的法则。
事物不断的向前发展更新和变化,这是必然的规律。
4、《清平乐·六盘山》近现代:毛泽东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
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
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
娄山关忆秦娥原文翻译 娄山关忆秦娥赏析
娄山关忆秦娥原文翻译娄山关忆秦娥赏析每天诗词猎奇,关注读书狗子!词本是为乐曲所填的歌词,词作者最初依照曲谱填词,因而曲名就是词调名,也就是“词牌”。
后来词逐渐发展成为一种独特的格律诗体,而词牌,也就成为一首词格律的标志。
历史上词牌数量多达一千六百多个,仅仅宋词中所用到的词牌就有八百多。
同一个词牌填词者众多,其中不乏名作佳篇,但在有些词牌的词作中,若是出了一首千古绝唱。
那么往往这首词几乎就成为该词牌的象征。
譬如说起《虞美人》,几乎所有人首先想到李煜的“春花秋月何时了”;说起《如梦令》,则首推李清照之作;说起《青玉案》,无人可出辛弃疾之右。
只因他们所作之词太过经典,故而也就成了这个词牌中的绝唱。
今天狗子向大家介绍的这个词牌同样有着经典绝唱,令其他同词牌之作黯然失色。
不过此绝唱却是两首,一首前无古人,另一首后无来者,二词颉颃难分高下!这个词牌就是《忆秦娥》,想必大家心中已然浮现出了两首《忆秦娥》经典之作。
咱们便一起来重温经典吧,且先欣赏《忆秦娥》的前无古人之作:忆秦娥唐·李白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
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
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
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
这首《忆秦娥》是词史中最早的词作之一,被后人称为“百代词曲之祖”。
词署名李白,后世常有争议,但毕竟难以断定否认,因而也无人敢轻率地剥夺李白的创作权。
这首词以气象取胜,境界极为阔大,写女子思夫之事,比拟寄托情怀,将意象与情感浑融在一起,由个人之忧愁始,以历史之忧愁收。
语调抑扬顿挫,气象悲凉浑厚,表达出一种历史盛衰、古今悲欢的、既悲且壮的情感。
读这首词令人新潮为之澎湃、震荡、沉思、为之惊心动魄。
寥寥数笔,微微唱叹,却如天地初开,沉声切响,掷地有声,气象悲凉而宏大,堪称千古绝唱。
李白的这首《忆秦娥》也是历史上最早的一首《忆秦娥》,不惟年代上前无古人,而其气象境界也是前无古人。
甚至后代唐宋所有的《忆秦娥》都无法超越,千百年来几乎无人可与之一比高下。
毛主席诗词《忆秦娥·娄山关》原文译文赏析
毛主席诗词《忆秦娥·娄山关》原文译文赏析《忆秦娥·娄山关》【原文】西风烈⑶,长空⑷雁叫霜晨月。
霜晨月,马蹄声碎⑸,喇叭声咽⑹。
雄关漫道⑺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⑻。
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⑼如血。
*另版《忆秦娥·娄山关》的手迹。
另附写于1934年的原版本:西风烈,梧桐叶下黄花发。
黄花发,马蹄声碎,喇叭声咽。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题解】这首词,*曾有注云“一九三四年,形势危急,预备长征,心情又是郁闷的。
这一首清平乐,如前面那首菩萨蛮一样,表露了同一心情。
”当时,*和红军由博古,*和李德(德国人)“三人团”领导。
*被排挤出了领导集团,在会昌“养病”。
赣南军区司令员龚楚去看他,酒后*喟然长叹,“我自从参加革命以来,受过三次开除中委和八次严重警告的处分,这次更将造成失败的责任,完全推在我的身上。
现在,可不是我们井冈山老同志的天下了!”说时竟凄然泪下。
【注释】⑴忆秦娥:词牌名,本于李白诗“秦娥梦断秦楼月”⑵娄山关:又名太平关.遵义市北大娄山脉中段遵义.桐梓交界处,从四川入贵州的要道上的关口。
海拔1440米,古称天险.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⑶烈:猛烈,强劲。
⑷长空:宽阔的天空。
⑸碎:细碎。
⑹咽(yè):在这里读入声。
本义是声音因梗塞而低沉,这里用来描写在清晨寒中可听来时断时续的军号声。
⑺漫道:莫道。
⑼从头越:重新跨越。
⑼残阳:夕阳。
【译文】西风正壮烈地吹送,大雁鸣霜、晓月当空。
晓月当空,嗒嗒的马蹄令人心碎,军号声声沉郁低回。
不要说群山起伏像铁般难以逾越,而今让我们重振旗鼓向前。
重振旗鼓向前,茫茫青山如大海,夕阳光华赤如血。
【鉴赏】*这首《忆秦娥·娄山关》是他所有词作中较为出色的作品,此词慷慨悲烈写景状物、抒发胸臆,堪当精品。
这首词最早发表在《诗刊》一九五七年一月号。
忆秦娥是词牌名,源于李白的词句“秦娥梦断秦楼月”。
娄山关是本词题目,也是本词的写作地点。
忆秦娥·娄山关的意思
忆秦娥·娄山关的意思原文: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
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注释:1、忆秦娥:词牌名,源于李白的词句“秦娥梦断秦楼月”。
双调,仄韵格,四十六字。
该词牌名的最早出李白《忆秦娥·箫声咽》词。
此调别名甚多,计有《秦楼月》《玉交枝》《碧云深》《双荷叶》,而《秦楼月》则与《忆秦娥》同取词中首句为之名。
2、娄山关:又称娄关、太平关,位于贵州遵义北大娄山的最高峰上,是贵州北部进入四川的重要隘口,离遵义城约60公里。
娄山关地势极为险要,《贵州通志》说它“万峰插天,中通一线”。
是四川与贵州的交通孔道。
此处群峰攒聚,中通一线,地势十分险要,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
娄山关是红军长征途中的一处天险,此处战役关系着红军的生死存亡。
3、西风烈:烈,凛冽、猛风;西风劲厉。
4、长空雁叫霜晨月:在霜晨残月映照下,在烟雾茫茫的长空中,有飞雁在叫唤。
这两句是记拂晓情景,时娄山关战斗已经胜利结束。
5、霜晨月:叠句,类似音律上的和声,有连锁作用,详见词牌忆秦娥。
6、马蹄声碎:碎,碎杂,碎乱。
7、喇叭声咽:喇叭,一种管乐器,即军号。
咽,呜咽、幽咽,声音因阻塞而低沉。
8、雄关漫道真如铁:雄关,雄壮的关隘,即指娄山关。
漫道,徒然说,枉然说。
人们徒然传说娄山关坚硬如铁。
9、而今迈步从头越:迈步,跨步、大踏步。
从头越,即为头越。
张相《诗词曲语词汇释》:“为头,犹云从头,或开始也。
”有重头再开始的意思。
说的是从头大踏步越过雄关,却隐约透露着当时战略任务受挫,要对长征计划从头再作部署,且有取得胜利的坚定不移的信心。
10、苍山如海:青山起伏,像海的波涛。
11、残阳如血:夕阳鲜红,像血的颜色。
解析:此词写于娄山关激战之后,以娄山关之战为题材,虽然写的是翻越娄山关的行军情景,但表达的却是胜利后的所见所闻所感。
此词开篇即简练地指出了战斗的时间、景候,还创造出一个壮烈的抒情氛围。
初中语文古诗文赏析毛泽东《忆秦娥娄山关》注释、翻译及赏析
毛泽东《忆秦娥娄山关》注释、翻译及赏析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
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词句注释】1、西风烈:列,凛烈、猛风;西风劲厉。
2、长空雁叫霜晨月:在霜晨残月映照下,在烟雾茫茫的长空中,有飞雁在叫唤。
这两句是记拂晓情景,时娄山关战斗已经胜利结束。
3、马蹄声碎:碎,碎杂,碎乱。
4、喇叭声咽:喇叭,一种管乐器,即军号。
咽,呜咽、幽咽,声音因阻塞而低沉。
5、雄关漫道真如铁:雄关,雄壮的关隘,即指娄山关。
漫道,徒然说,枉然说。
人们徒然传说娄山关坚硬如铁。
6、而今迈步从头越:迈步,跨步、大踏步。
从头越,有重头再开始的意思。
说的是从头大踏步越过雄关,却隐约透露着当时战略任务受挫,要对长征计划从头再作部署,且有取得胜利的坚定不移的信心。
7、苍山如海:青山起伏,像海的波涛。
8、残阳如血:夕阳鲜红,像血的颜色。
【译文】凛冽的西风正猛烈地吹着,大雁鸣霜,晓月当空。
晓月当空,马蹄声零碎而又纷杂,军号声声沉郁低回。
不要说群山起伏像铁般难以逾越,而今让我们重振旗鼓向前。
重振旗鼓向前,茫茫青山如大海,夕阳光华赤如血。
【赏析】《忆秦娥·娄山关》是毛泽东写于1935年的一首慷慨悲烈、雄沉壮阔的词,通过在战争中积累了多年的景物观察,以景入情,情中有景,从内到外描写了红军铁血长征中征战娄山关的紧张激烈场景,表现了作者面对失利和困难从容不迫的气度和博大胸怀。
这首词题目中的娄山关又称娄关、太平关,建立在险峻的山峰之间,位于贵州遵义北大娄山的最高峰上,是贵州北部进入四川的重要隘口,离遵义城约60公里。
娄山关地势极为险要,是四川与贵州的交通孔道。
此处群峰攒聚,中通一线,地势十分险要,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
娄山关一役关系着中央红军的生死存亡。
长征过程中,土城战役失败后,毛泽东认真总结教训,亲自指挥了他一生最为得意的四渡赤水行动。
他决定放弃和张国焘会合,挥师东进,再渡赤水,回贵州攻打黔军。
《忆秦娥·娄山关》意思
《忆秦娥·娄山关》原诗及诗意
《忆秦娥·娄山关》
毛泽东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
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诗意:西风正壮烈地吹着,大雁鸣霜、晓月当空。
晓月当空啊,嗒嗒的马蹄令人心碎,军号声声沉郁低回。
群山起伏长路漫漫恰似黑铁,如今让我们重振旗鼓向前。
重振旗鼓向前啊,茫茫青山如大海,夕阳光华赤如血。
附:全诗赏析
《忆秦娥·娄山关》是现代革命家、文学家毛泽东于1935年创作的一首词。
此词上阕写景,下阕抒情,从内到外勾勒出一幅雄浑壮阔的冬夜行军图,描画了红军长征中征战娄山关的紧张激烈场景,表现了作者面对失利和困难从容不迫的气度和博大胸怀。
全词上阕写景,下阕抒情,景中含情,情中又有景,情景一体,水乳交融。
其篇幅虽短,但雄奇悲壮,气势如虹,寥寥数笔,像一幅出自大师手笔的简笔画。
忆秦娥·娄山关(毛泽东)全诗赏析,原文翻译
忆秦娥·娄山关(毛泽东)全诗赏析,原文翻译忆秦娥娄关(毛泽东)原文忆秦娥①娄山关西烈②,长空雁叫霜晨月③。
霜晨月④,马蹄声碎⑤,喇叭声咽⑥。
雄关漫道真如铁⑦,而今迈步从头越⑧。
从头越,苍山如海⑨,残阳如血⑩。
注释①忆秦娥:是词牌名,源于的词句秦娥梦断秦楼月。
双调,仄韵格,四十六字。
该词牌名的最早出李白《忆秦娥箫声咽》词。
此调别名甚多,计有《秦楼月》、《玉交枝》、《碧云深》、《双荷叶》,而《秦楼月》则与《忆秦娥》同取词中首句为之名。
②西风烈:列,凛烈、猛风;西风劲厉。
③长空雁叫霜晨月:在霜晨残月映照下,在烟雾茫茫的长空中,有飞雁在叫唤。
这两句是记拂晓情,时娄山关战斗已经胜利结束。
④霜晨月:叠句,类似音律上的和声,有连锁作用,详见词牌忆秦娥。
⑤马蹄声碎:碎,碎杂,碎乱。
⑥喇叭声咽:喇叭,一种管乐器,即军号。
咽,呜咽、幽咽,声音因阻塞而低沉。
⑦雄关漫道真如铁:雄关,雄壮的关隘,即指娄山关。
漫道,徒然说,枉然说。
人们徒然传说娄山关坚硬如铁。
⑧而今迈步从头越:迈步,跨步、大踏步。
从头越,即为头越。
张相《词曲语词汇释》:为头,犹云从头,或开始也。
有重头再开始的意思。
说的是从头大踏步越过雄关,却隐约透露着当时战略任务受挫,要对长征计划从头再作部署,且有取得胜利的坚定不移的信心。
⑨苍山如海:青山起伏,像海的波涛。
⑩残阳如血:夕阳鲜红,像血的颜色。
凛冽的西风正猛烈地吹着,大雁鸣霜,晓月当空。
晓月当空,马蹄声零碎而又纷杂,军号声声沉郁低回。
不要说群山起伏像铁般难以逾越,而今让我们重振旗鼓向前。
重振旗鼓向前,茫茫青山如大海,夕阳光华赤如血。
创作背景这首词最早发表在《诗刊》一九五七年一月号。
这首词题目中的娄山关又称娄关、太平关,建立在险峻的山峰之间,位于贵州遵义北大娄山的最高峰上,是贵州北部进入四川的重要隘口,离遵义城约60公里。
娄山关地势极为险要,《贵州通志》说它万峰插天,中通一线。
是四川与贵州的交通孔道。
忆秦娥·娄山关的诗意与鉴赏
忆秦娥·娄山关的诗意与鉴赏《忆秦娥·娄山关》是现代革命家、文学家毛泽东于1935年创作的一首词。
此词上阕写景,下阕抒情,从内到外勾勒出一幅雄浑壮阔的冬夜行军图,描画了红军长征中征战娄山关的紧张激烈场景,表现了作者面对失利和困难从容不迫的气度和博大胸怀。
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忆秦娥·娄山关的诗意,方便大家学习。
本文背景:此词写于1935年2月,最早发表于1957年1月的《诗刊》上。
1935年2月25日凌晨,红军向娄山关挺进,在红花园与黔军遭遇,傍晚时分终于把这座雄关控制在手中,使大部队顺利通过。
由于这一仗意义重大,所以诗人心情无比激动,在战斗结束不久即挥笔写下此词。
原文:《忆秦娥·娄山关》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
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注释:忆秦娥:词牌名,源于李白的词句“秦娥梦断秦楼月”。
双调,仄韵格,四十六字。
该词牌名的最早出李白《忆秦娥·箫声咽》词。
此调别名甚多,计有《秦楼月》、《玉交枝》、《碧云深》、《双荷叶》,而《秦楼月》则与《忆秦娥》同取词中首句为之名。
娄山关:又称娄关、太平关,位于贵州遵义北大娄山的最高峰上,是贵州北部进入四川的重要隘口,离遵义城约60公里。
娄山关地势极为险要,《贵州通志》说它“万峰插天,中通一线”。
是四川与贵州的交通孔道。
此处群峰攒聚,中通一线,地势十分险要,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
娄山关是红军长征途中的一处天险,此处战役关系着红军的生死存亡。
西风烈:烈,凛烈、猛风;西风劲厉。
长空雁叫霜晨月:在霜晨残月映照下,在烟雾茫茫的长空中,有飞雁在叫唤。
这两句是记拂晓情景,时娄山关战斗已经胜利结束。
霜晨月:叠句,类似音律上的和声,有连锁作用,详见词牌忆秦娥。
马蹄声碎:碎,碎杂,碎乱。
喇叭声咽:喇叭,一种管乐器,即军号。
咽,呜咽、幽咽,声音因阻塞而低沉。
雄关漫道真如铁:雄关,雄壮的关隘,即指娄山关。
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的意思
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的意思“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出自当代诗人毛泽东的作品《忆秦娥娄山关》,其古诗全文如下: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
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注释】7、雄关漫道真如铁:雄关,雄壮的关隘,即指娄山关。
漫道,徒然说,枉然说。
人们徒然传说娄山关坚硬如铁。
8、而今迈步从头越:迈步,跨步、大踏步。
从头越,即为头越。
张相《诗词曲语词汇释》:“为头,犹云从头,或开始也。
”有重头再开始的意思。
说的是从头大踏步越过雄关,却隐约OrG透露着当时战略任务受挫,要对长征计划从头再作部署,且有取得胜利的坚定不移的信心。
9、从头越:叠句,作用同上片“霜晨月”。
10、苍山如海:青山起伏,像海的波涛。
11、残阳如血:夕阳鲜红,像血的颜色。
【翻译】凛冽的西风正猛烈地吹着,大雁鸣霜,晓月当空。
晓月当空,马蹄声零碎而又纷杂,军号声声沉郁低回。
不要说群山起伏像铁般难以逾越,而今让我们重振旗鼓向前。
重振旗鼓向前,茫茫青山如大海,夕阳光华赤如血。
【鉴赏】下阕的开头,虽然语调比较舒缓了,但“真如铁”三字,突出了夺取这座雄关的艰辛——作者通过“铁”这一物象的坚硬、沉重,艺术地把“艰辛”具体化、形象化,这是很精巧的构想;而句中的“漫道”二字却又展露出藐视艰辛的豪迈情怀。
“雄关漫道真如铁”这个句子的内涵极为丰富。
“而今迈步从头越”是上句的自然延伸。
“迈步”就是举大步,经过战斗,“雄关”而今已变成通途。
从中,我们不是也可以看出这支革命队伍跨越雄关,踏平险阻的坚强决心和无畏勇气吗?词以“苍山如海,残阳如血”这两个景句来收笔,极有情味。
前一句写山。
“苍山”即青山。
既写出了山的颜色,也隐约流露出作者的喜悦。
“如海”是说山峦起伏不尽,就像碧波万顷的大海。
不仅展现了壮阔的山景,也表明了作者是站在高处眺望,一股雄壮的气概萦绕于句中。
后一句写夕阳。
“如血”是说夕阳像鲜血那样殷红。
忆秦娥娄山关 译文
忆秦娥娄山关译文
忆秦娥:唐代女诗人,本名章台。
她的词《忆秦娥》与李清照的《一剪梅》并称为“词家三绝”,诗与李清照的《如梦令》
并称“济南二安”。
娄山关:在今娄山关附近,又名娄关,关隘雄奇险峻。
译文:
望着那座雄伟的古城墙,我想它当初一定是因了周、秦两代的战争才被修起,而经历了无数次的战火才变成如今这番模样。
当年我随丈夫从军到了这里,后来在这里守边,就再也没有回来过。
在这塞外的风霜雨雪里,我已是两鬓斑白,想到这些年来丈夫在这边关守卫,心中便充满了对丈夫的思念。
你在我身边时,我常听你吟诵那句“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我也常想着与
你一同把酒高歌来排解心中的忧愁。
只是如今我们已不在人世,只有这座古城墙还静静地矗立着。
这塞外的风吹着城墙上的枯草和残枝,它们随风一起飞到了边关去。
—— 1 —1 —。
忆秦娥娄山关意思译文
忆秦娥娄山关意思译文
秦娥娄山关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古代汉语诗,描绘了一个深情厚意的
父亲对女儿的呵护之情。
下面是这首诗的意思译文:
我怀念起娄山关,我与女儿一起来到那里。
山脉连绵不尽,高耸入云;石头嶙峋,巍峨壮观。
女儿年幼时,我抱她在怀中,这一幕至今难以忘怀。
我对她说:“亲爱的女儿,这座山峰就是我们的归宿。
”
如今女儿已长大成人,她离开了家。
她独自一人离开,去追寻她的梦想。
我抱着回忆,再次来到娄山关。
每次经过这里,我都会停下脚步,默默祈祷她平安健康。
我希望她在外面的世界里,能够收获幸福与成功。
我虽然带着思念之情,但也理解她的选择。
女儿,记住,无论何时何地,家乡都是你永远的归宿。
无论你多么疲惫、迷茫或困难重重,山峰永远都会迎接你的归来。
我将永远等待你,等待你平安归来,和我一起再次来到娄山关。
以上是《忆秦娥·娄山关》的意思译文。
这首诗通过描绘父女之间深情厚意的情感,表达了家庭的温馨和浓浓的亲情。
父亲深爱他的女儿,
对于女儿的离家追寻梦想,他表示理解和支持,同时也希望女儿能够平安归来。
这首诗向人们传递了家庭的温暖和情感的力量,也让人们思考亲情、家庭和归宿的意义。
毛主席诗词《忆秦娥·娄山关》原文译文赏析
【导语】⽑泽东这⾸《忆秦娥·娄⼭关》是他所有词作中较为出⾊的作品,此词慷慨悲烈写景状物、抒发胸臆,堪当精品。
下⾯是分享的⽑主席诗词《忆秦娥·娄⼭关》原⽂译⽂赏析。
欢迎阅读参考! 《忆秦娥·娄⼭关》 【原⽂】 西风烈⑶,长空⑷雁叫霜晨⽉。
霜晨⽉,马蹄声碎⑸,喇叭声咽⑹。
雄关漫道⑺真如铁, ⽽今迈步从头越⑻。
从头越,苍⼭如海,残阳⑼如⾎。
⽑泽东另版《忆秦娥·娄⼭关》的⼿迹。
另附写于1934年的原版本: 西风烈,梧桐叶下黄花发。
黄花发,马蹄声碎,喇叭声咽。
雄关漫道真如铁, ⽽今迈步从头越。
从头越,苍⼭如海,残阳如⾎。
【题解】 这⾸词,⽑泽东曾有注云“⼀九三四年,形势危急,准备长征,⼼情⼜是郁闷的。
这⼀⾸清平乐,如前⾯那⾸菩萨蛮⼀样,表露了同⼀⼼情。
”当时,中共和红军由博古,周恩来和李德(德国⼈)“三⼈团”领导。
⽑泽东被排挤出了领导集团,在会昌“养病”。
赣南军区司令员龚楚去看他,酒后⽑泽东喟然长叹,“我⾃从参加⾰命以来,受过三次开除中委和⼋次严重警告的处分,这次更将造成失败的责任,完全推在我的⾝上。
现在,可不是我们井冈⼭⽼同志的天下了!”说时竟凄然泪下。
【注释】 ⑴忆秦娥:词牌名,本于李⽩诗“秦娥梦断秦楼⽉” ⑵娄⼭关:⼜名太平关.遵义市北⼤娄⼭脉中段遵义.桐梓交界处,从四川⼊贵州的要道上的关⼝。
海拔1440⽶,古称天险.⾃古为兵家必争之地 ⑶烈:猛烈,强劲。
⑷长空:辽阔的天空。
⑸碎:细碎。
⑹咽(yè):在这⾥读⼊声。
本义是声⾳因梗塞⽽低沉,这⾥⽤来描写在清晨寒中可听来时断时续的军号声。
⑺漫道:莫道。
⑼从头越:重新跨越。
⑼残阳:⼣阳。
【译⽂】 西风正壮烈地吹送, ⼤雁鸣霜、晓⽉当空。
晓⽉当空, 嗒嗒的马蹄令⼈⼼碎, 军号声声沉郁低回。
不要说群⼭起伏像铁般难以逾越, ⽽今让我们重振旗⿎向前。
重振旗⿎向前, 茫茫青⼭如⼤海, ⼣阳光华⾚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忆秦娥·娄山关原文及翻译篇一:口译概述摘要随着国际交流的日益频繁,口译对当今社会的发展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本文试从温家宝总理2019年3月18日的中外记者招待会现场口译员的相关实例,说明口译员除去其所应具备的语言基本功和口译技巧外,还应加强其跨文化意识的培养,努力扩大知识面和提高综合素质。
关键词口译;口译员;记者招待会;跨文化意识引言2019年3月18日温家宝总理于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之际,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了中外记者招待会。
全场招待会历时140多分钟,温总理精彩地回答了十三位记者的提问,同时,现场的口译员也逐一翻译了所有的提问和回答。
口译员令人称赞的表现不仅再次说明口译既是一门技术,也是一门艺术,也体现了跨文化意识是口译员艺术性地架起沟通两种语言文化桥梁的重要方面。
一、口译的灵活度与跨文化意识口译是通过口头表达,将所感知和理解的信息由一种语言形式准确且迅速地转换成另一种语言形式的跨文化交际行为。
其传递的话语信息通过声音、面部表情和肢体动作等综合形式得以完成。
与通过文字来传达语言意义的笔译相比,口译具有较高的灵活度。
这也由口译本身的特点所决定的,即口译速度快,现场性、时限性、独立性较强。
面对不可预测的交谈话题,文化背景信息,口译员不得不具有较高度即席应变能力,还要不断培养应对交际过程中相关文化因素的跨文化意识,把握文化差异,使受众有效地领会来自另一文化领域的信息。
尽管素有"平民总理"之称的温总理常用朴实通俗的语言展现其亲民爱民的情怀,其记者招待会则是总理个人站在国家的立场,代表国家或国家利益就当前的国内外时事解释政策、发表评论,所涉内容包括政策表述、外交声明等等,所以记者招待会的用语总体上比较正式,措辞准确平易,语法简明严谨,不是纯粹个人情感的表露,也不是一般的叙谈,风格也介于书面语和口语之间。
(任小平, 2019: 40)不过,我们从多次记者招待会又了解到温总理还善于借用诗词典故,旁征博引,回答记者提问,来展现其"诗人总理"的风采。
2019年的记者招待会上,温总理一开始就用两位相隔两千年的中国伟人的诗句概括自己"今年和今后的工作",他们分别是毛泽东《忆秦娥·娄山关》"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和屈原《离骚》"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在表达对祖国和平统一的热切愿望时,总理又连续引用了台湾近代爱国诗人丘逢甲的诗句"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
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和当代乡土文学家钟理和的诗"原乡人的血,必须流回原乡,才能停止沸腾"。
如此丰富的文化艺术内容无不给口译员的翻译工作带来了巨大挑战。
如果没有敏感的跨文化意识,口译员是无法将说话人所要表达的信息准确生动地传递给目的语听众,也就不能很好地实现其作为沟通语言文化桥梁的作用。
2019年的记者招待会,总理又多次引用诗词典故,表现其对当今时政的关怀和思虑,而口译员的从容翻译也说明跨文化意识对把握口译灵活度的重要性。
二、记者招待会现场口译实例评析在2019年3月18日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温总理引用古语或古诗词回答中外记者提问,前后有九次之多,而现场译员也是在总理陈述完毕后即时从容流畅地将这些文言句式翻译出来,不仅体现了译员本身扎实的语言基本功底和广博的知识面,也为口译的学习和研究提供了生动的资料,更方便我们理解跨文化意识对成为优秀口译员的重要意义。
(一)实例一在回答凤凰卫视记者提问时,温家宝总理先后引用了三处古语和古诗句。
温总理: 5年已经过去了,行事见于当时,是非公于后世。
历史是人民创造的,也是人民书写的。
一个领导者应该把眼睛盯住前方,把握现在,思考未来。
……5年前,我曾面对大家立过誓言,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趋避之。
今天我还想加上一句话,就是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
译员: Five years haspassed. What one does now will be fairly judged by history. History is created by people and written by people. As a leader, his eyes should be on theway ahead and his energy should be focused on the presentand at the same time he should be thinking of the future... Five years ago, in front of a similar audience, I made a promise, which is also my motto, that one should uphold his country's interestwith his life; he should notdo things just to pursue his personal gains and he should not evade his responsibilities for fear ofpersonal loss. Today, I'd like to add a few more lines. One should not fear changes under the heaven, and one should not blindly follow old conventions and one should not deterred by complains of others.温总理的话包含了三句极具汉语骈散对称特点的引语,他们分别出自《明太祖宝训》、林则徐的《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和《宋史·王安石列传》。
对于这些词句整齐且不包含关联词的引语,译员虽处于现场压力,却不拘泥于汉语的形式,以代词one和he增补出主语,并适时添加连接词and。
尤其"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一句,译者较为确切释意成"天象的变化不必畏惧,祖宗的规矩不一定效法,人们的议论也不用担心",表现出较为敏感的跨文化意识。
(二)实例二在谈到人民群众关注"两会",关心政府工作时,温总理又有感言。
温总理:我常常一边看网,脑子里就想一段话,就是"民之所忧,我之所思;民之所思,我之所行"。
译员: Sometimes when I was surfing the internet, I was also pondering over the following lines: "what people's concerned about is what preoccupies my mind, and what preoccupies the minds of the people is whatI need to address. ""民之所忧,我之所思;民之所思,我之所行"又是一则重意合的四字格,文字简洁凝练,结构对称,音调和谐。
在口译时要做到形意兼顾,绝非易事。
不过译员把握整体内涵,以较为简洁的形式传达了原语的信息,同时也以平行并列句的形式弥补了原句形式上的修辞效果。
(三)实例三在谈到抑制物价上涨的问题时,温家宝总理引用了古语"事不避难"。
温总理: 我有一个信念,就是事不避难、勇于担当、奋勇向前。
译员: I have a very firm conviction. We should never shy away from difficult responsibilitiesand we should always have the courage to take on the difficulties, head on and press forward.温总理的"事不避难"出自《后汉书·虞诩传》:"志不求易,事不避难,臣之职也!"这不仅体现了总理深厚的文学修养,也反应了总理以史为鉴、以史明志的气概。
原话四字词组,整齐严谨、铿锵有力,译员虽及时忠实地以并列平行结构将原文的信息传递出来,试图弥补形式上的缺憾,但由于口译现场时限,无从考证其来源,故而不能完全解释总理引语背后的文化内涵。
不能不说明口译之难,译员只有较强的语言能力是不够的,还要有深厚的文化功底。
(四)实例四在回答台湾记者有关提问时,温家宝总理又分别引用了两行诗句。
温总理: 我是一个爱国主义者,我脑子里总是在想,"一心中国梦、万古下泉诗"。
"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
译员: I am a patriot, and Iam always thinking about this line thatwe have always longed to see a reunified China, as this is reflected in the old poet Xia Quan, shared by all our people in this country. As lines of a poem go that we remain brothers after all the vicissitude, let's forgo our old grudges when smiling we meetagain.温总理所引的"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对大多数读者不算陌生,出自鲁迅的《题三义塔》,原是鲁迅先生为表达对中日友好的殷切盼望而作,此时引用借以表达对台湾同胞的思念之情十分贴切。
译员也根据前后语境,抛开原文束缚,把握内在逻辑关系,适时增补连接词,释意成文,简明达意。
相比之下,"一心中国梦,万古下泉诗"一句,包含了一个不为译员所熟悉的典故,使得译员将"下泉诗"直译成"诗人下泉的诗",虽然没有严重影响现场听众的理解,但却是造成了误译。
该诗是宋末诗人郑思肖《德佑二年岁旦》中的两句①,旨在表现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和渴望祖国一统的愿望。
"下泉"典出《诗经·曹风》,诗歌以寒泉浸草来比喻曹国局势艰危,抒发对太平之治的怀念和渴盼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