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液组成的定量表示教案
《溶液组成的定量研究 第1课时》教学设计【化学苏教版高中必修1(新课标】
第二单元溶液组成的定量研究
第1课时物质的量浓度
◆教学目标
1.能运用物质的量研究溶液的组成,认识物质的量浓度在生产和研究中的重要应用。
2.在理解概念的基础上,能进行物质的量、物质的量浓度等相关物理量之间的换算。
◆教学重难点
1.物质的量浓度概念的构建与理解。
2.物质的量浓度的相关计算。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通过实验方案的讨论把体积和溶质的物质的量联系起来,构建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
【情境引入】科学研究和化工生产中,人们经常在溶液中进行制备、检验和分析等。例如,某氢氧化钠样品中含有少量不与酸作用的可溶性杂质,如何测其纯度?
【思考讨论】化学反应中反应物之间的质量比是一定的。可以用稀盐酸来检测氢氧化钠的纯度。根据NaOH + HCl = NaCl +H2O反应原理可知m(NaOH) : m(HCl) =40 : 35.5。因此,只要知道一定质量样品中的NaOH与多少质量HCl恰好完全反应就能解决样品中NaOH含量的定量分析。
【追问1】参与反应的HCl的质量怎么算?
【学生】将一定质量的NaOH样品配制成溶液,向其中逐滴加入已知浓度的稀盐酸溶液至恰好完全反应,测出消耗的稀盐酸的质量,则m(HCl) = m(稀盐酸)×溶质的质量分数。
【追问2】取用稀盐酸时,称量它的质量方便,还是量取它的体积方便?
【学生】体积
【追问3】若测出恰好完全反应时消耗的稀盐酸的体积,还需要知道什么物理量才能算出稀盐酸的质量?【学生】稀盐酸溶液的密度
【追问4】上述定量分析的依据是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的质量比是一定的。由于NaOH和HCl的反应在溶液中进行,要确定参与反应的HCl质量,就要知道反应所消耗的稀盐酸的体积、密度以及溶质质量分数,计算过程较为繁琐。那么除了依据反应物的质量比进行定量分析,还有别的依据来进行定量分析吗?
溶液组成的表示说课稿
§6-2溶液组成的表示说课稿(两课时)
第一课时溶液组成的表示
一、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属于第6章《溶解现象》的第二节《溶液组成的表示》,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学好这一节,对下面物质溶解性以及以后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有着很大的帮助。通过观察我们发现本节课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溶液组成的定性表示,第二部分是溶液组成的定量表示及溶液的配制。通过对第一节《物质的溶解》这节课的学习,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知道分散现象每时每刻都存在与自然界,而其中溶液又是一种重要的分散体系,初中化学课程中所接触的化学变化多数是在溶液中进行的,生命活动所需要的各种物质,工业生产中的许多化学反应,农业生产中农药化肥的使用都离不开溶液,而溶液是由什么组成的?溶液中各物质的质量关系如何?我们又该如何配制出生活中所需的各种各样的溶液?这些都可以在这一节进行解决。本课前一部分溶液定性组成轻易理解把握,后面的定量组成需要习题来加强对公式的运用,作为重难点来教学。
二、教学方法
我采用了多媒体辅助教学,这样可以让课堂更加生动形象,贯彻“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在教学过程中设计了学生实验,并引导学生积极的交流和讨论,这样不仅增添了课堂的趣味性,也增强了学生实验技能和探究能力,另外我还在每个知识点后配有一定梯度和生活密切相关的练习,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和根据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溶液组成的含义。
2.了解溶质、溶剂的概念。
3.能正确区分常见溶液中的溶质和溶剂。
4.掌握一种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溶质的质量分数。
《溶液组成的定量研究 第2课时》示范课教学设计【化学苏教版高中必修1(新课标】
专题2 研究物质的基本方法
第二单元溶液组成的定量研究(第2课时)
本课时主要内容是初步学会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了解配制溶液的主要步骤、实验仪器以及操作注意事项。《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指出“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是学生必做实验之一,所以本课时设计了学生的自主实验探究活动,包括实验方案的设计、实验问题讨论、实验方案的完善、自主实验探究活动、总结实验注意事项、实验的拓展应用(用浓硫酸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稀硫酸)。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实验技能。
2.了解容量瓶的特点、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
3.了解不当操作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学会误差分析。
教学目标1:着重反映了“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的要素。
教学目标2:着重体现了“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的要素。
教学目标3:着重体现了“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的要素。
▍问题情境
教师引导:配制溶液是实验准备的重要步骤。通过初中阶段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如何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溶液。请同学们回顾一下,在实验室里,我们应如何配制100 g 5%的氯化钠溶液?
学生活动:小组讨论、提出实验方案。称取5.0 g NaCl固体置于烧杯中,用量筒量取95.0 mL 水倒入烧杯中,搅拌至固体完全溶解。
▍新课学习
教师引导:若实验需精确配制100 mL 1.0 mol/L氯化钠溶液,我们应该如何配制呢?还可以用量筒和烧杯直接配制吗?请同学们设计实验方案。
学生活动:分组讨论、提出方案。准确称量NaCl固体置于烧杯,加水溶解至100 mL的刻度线。
专题二溶液组成的定量表示教学思路
专题二溶液组成的定量表示教学思路
《专题二溶液组成的定量表示教学思路》这是优秀的教学设计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
专题二溶液组成的定量表示。
所需课
课内共用2课时,每周3课时;课外共用1课时时
专题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掌握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之一----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含义(2)能够进行溶质质量分数及溶液稀释的计算
(3)学会利用数学思想转化解决化学问题,养成规范解题的习惯过程与方法
(1)通过学习溶质质量分数培养分析、推理、归纳等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能够把宏观上的溶质溶剂的概念和微观粒子观念结合起来认识溶液的组成,例如稀释前后溶液里溶质质量不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会有关溶液组成的计算对于解决生产、生活问题的重要作用。
(2)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科学的学习方法。
专题问(1)如何才能准确知道一定量溶液里含有多少溶质, 题设计(2)改变溶质的质量分数有哪些方法,
所需教学环境和教学资源
信息化资源:多媒体网络平台
常规资源:相关化学实验仪器和药品(烧杯、玻璃棒、量筒、蒸馏水、食盐)、导学案等.
教学支撑环境:化学实验室
学习活动设计
第一课时: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之---溶质的质量分数
活动一:
1(情景导入
【故事悬疑】:学农时,大家发现茄子地里有小虫子。指导老师拿出一瓶白色固体农药A,要求小龙加水把它配制成溶质质量分数为0.8%的溶液,用于杀
虫。小龙经过计算,称了8g农药A,量取了92mL水,进行了配制。小龙做的有问题吗,会产生什么后果,
【情境深化】:这样做非常危险~可能的后果有:1、茄子植株被杀死;2、虽然茄子长势照常,但人类吃了这样的茄子可能会有生命危险。
初中化学_溶液组成的定量表示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溶液组成的定量表示》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分析】
1. 知识目标:
(1)通过理性运算,构建溶液组成的定量表示方法——溶质质量分数
(2)通过习题演练,能比较熟练地运用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3)了解溶液组成的定量表示在工农业生产和生活中额应用,并学会利用溶质质量分数解决生产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4)了解其他的定量表示溶液组成的方法。
2. 能力目标:
(1)通过学习溶质质量分数,培养运用数学方法解决化学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2)通过不同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组成不同,建立物质的组成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的化学理念。
(3)通过学习溶质质量分数,培养分析、推理、类比等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培养严谨客观的科学态度,体会有关溶液组成的计算对于解决生产、生活问题的重要作用。
【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内容属于鲁教版五四制九年级第一章《溶液》的第二节《溶液组成的定量表示》,2011年《化学课程标准》对本部分内容的要求是:认识溶质质量分数的含义,能进行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本节课与生活实际息息相关,能够引起学生兴趣。
【学情分析】
学生通过本单元第一节的学习,已经对溶液的组成、溶质和溶剂有了初步的认识。在日程生活中学生都有过这样的体会:汤中加入的盐多了就咸,加少了就淡,而汤的咸或淡是由于一定量的汤中含食盐的量的多少决定的。也就是说学生已经有了关于溶液“定量”的认识,但是这些认识在学生学习本节课之前还是模糊的和不规范的,本节课就在这已基础上对溶液进行定量研究。
【重难点分析】本节课的重点是理解定量表示溶液组成的意义。【教法分析】 1. 任务型教学:开展多种类型的任务型活动,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理解语言和运用语言,培养合作意识,促进语言能力。 2. 激励性评价:通过贯穿始终的激励性评价语言,让学生始终
初中化学_溶液组成的定量表示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溶液组成的定量表示》教学设计
板书设计: 第三单元 溶液
第二节 溶液组成的定量表示
一 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
1. 定义
2. 含义
作业布置:P72“在线测试”1.2.4
溶质质量
溶液质量
×100%
溶质的质量分数=
课后反思
1、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教育心理学指出:构成学生学习动机的重要成分主要是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和对学习产生的直接兴趣。初三化学是学习化学的启蒙阶段,如何在这个阶段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造能力,提高教学质量都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教学中,我运用直观、形象、生动的媒体创造情景,从现实生活中选取一些典型、生动、有趣的事例补充教材,扩大学生的知识视野,让学生感到学习是一种乐趣和享受,能主动地、积极地学习。
2、小组合作学习已经成为我们教师经常使用的重要的教学手段之一,广泛应用在我们的课堂上。但无论哪一种教学方法都有其局限性,我们应该使用那些适合我们和我们学生的,并努力去实践它们,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3、本节课虽然是以化学计算为核心恩物,但是仍应该格外重视教材的设计意图——不是开门见山展示计算公式后一味强化训练,而是强调学生通过实验探究主动构建知识,由此产生构建计算模型的需求,然后主动寻找表示方法,最后进行归一训练。
4、我还应该多注重信息交流,主动与一些学校进行交流与学习,扩大资料来源,充分发挥信息互动,取其之长补己之短。
5、教育工作,是一项常做常新、永无止境的工作。社会在发展,时代在前进,学生的特点和问题也在发生着不断的变化。作为有责任感的教育工作者,我必须以高度的敏感性和自觉性,及时发现、研究和解决学生教育和管理工作中的新情况、新问题,掌握其特点、发现其规律,尽职尽责地做好工作。
6.2 溶液组成的表示 教学设计-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
《溶液组成的表示》教学设计
课标要求:
1.认识溶解现象,知道溶液是由溶质和溶剂组成的。
2.知道水是重要的溶剂,酒精、汽油也是常见的溶剂。
3.能进行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属于沪教版第6章《溶解现象》的第二节《溶液组成的表示》第一课时,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学好这一节,对下面溶液的稀释及配置,物质溶解性有着很大的帮助。本节课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溶液组成的定性表示,第二部分是溶液组成的定量表示及简单计算。本课前一部分溶液定性组成轻易理解把握,后面的定量组成需要习题来加强对公式的运用。
学情分析:
生活中学生已经接触了很多溶液,通过对第一节《物质在水中的分散》这节课的学习,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知道分散现象每时每刻都存在与自然界,而其中溶液又是一种重要的分散体系,。但是对学生来说只停留在感性认识,没有理性的表示溶液的组成。本课前一部分溶液定性组成轻易理解把握,后面的定量组成需要习题来加强对公式的运用,作为重难点来教学。
教学目标:
1.通过对溶质、溶剂的理解,树立辨正分析问题的意识,建立科学的物质观。
2.通过小组交流讨论,培养主动与他人进行交流讨论、锻炼语言表达能力;通过溶液溶质的判断,提高锻炼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3.知道溶液是由溶质和溶剂组成的;知道水是最重要的溶剂,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和气体;能判断常见溶液的溶质和溶剂;知道可以用溶质质量分数来定量表示溶液,能进行简单计算。
教学重难点:
重点:溶质溶剂的判断,溶液组成的定量表示
难点:化学反应后溶液中溶质、溶剂的判断
教学环节与过程:
溶液组成的定量表示教案
溶液组成的定量表示教案
第一章:溶液的基本概念
1.1 溶液的定义
1.2 溶液的组成
1.3 溶液的制备方法
第二章:溶液的浓度表示方法2.1 摩尔浓度
2.2 质量分数
2.3 体积分数
2.4 物质的量浓度
第三章:溶液的配制
3.1 溶液配制的基本原则
3.2 溶液配制的步骤
3.3 溶液配制的注意事项
第四章:溶液的稀释与浓缩4.1 溶液的稀释
4.2 溶液的浓缩
4.3 溶液稀释与浓缩的计算方法第五章:溶液的定容与定标
5.1 溶液的定容
5.2 溶液的定标
5.3 定容与定标的计算方法
第六章:溶液的酸碱滴定
6.1 酸碱滴定的基本原理
6.2 滴定剂的选择
6.3 滴定实验的操作步骤
6.4 滴定结果的计算与分析
第七章:溶液的沉淀滴定
7.1 沉淀滴定的基本原理
7.2 沉淀剂的选择
7.3 沉淀滴定实验的操作步骤
7.4 沉淀滴定结果的计算与分析
第八章:溶液的氧化还原滴定
8.1 氧化还原滴定的基本原理
8.2 滴定剂的选择
8.3 氧化还原滴定实验的操作步骤8.4 氧化还原滴定结果的计算与分析第九章:溶液的光度滴定
9.1 光度滴定的基本原理
9.2 光度计的使用方法
9.3 光度滴定实验的操作步骤
9.4 光度滴定结果的计算与分析
第十章:溶液组成分析的综合应用10.1 溶液组成分析的方法选择
10.2 不同分析方法的操作步骤
10.3 溶液组成分析结果的准确性与可靠性评估
10.4 溶液组成分析在实际应用中的案例分析
重点和难点解析
一、溶液的基本概念
难点解析:溶液的本质特征是均匀性和稳定性,理解溶液制备方法对于掌握溶液的定性表示至关重要。
第二节溶液组成的定量表示
实验探究2:
C杯中溶液质量= A杯中溶液质量+B杯中溶液质量 C杯中溶质质量= A杯中溶质质量+B杯中溶质质量
设C杯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x,则有:
50g×20%+40g×30%=(50g+40g)x
结论: 稀释前溶质质量=稀释后溶质质量
。
第10页/共29页
【例】将100g25%的硝酸钾溶液用水稀释成溶质质量分数
为10%的溶液,求稀释所需水的质量。 解: 设稀释后溶液的质量为x。因为溶液稀释前后
溶质的质量不变,所以:
100g×25%=x×10%
100g×25% x=
10%
= 250g
需要水的质量为250g-100g=150g
答:稀释时需要水的质量为150g。
第11页/共29页
过氧乙酸是一种常用的消毒剂。现有一种过氧乙酸溶液, 其溶质质量分数为15%。请填空: ⑴100g该溶液中含溶质__1_5__g。 ⑵向100g该溶液中加入200g水,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为___5_%__。 ⑶将100g该溶液与100g5%的过氧乙酸溶液混合,所得溶液 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_1_0_%__。
称量:用天平称量 8 g食盐, 用量筒量取42mL水
第17页/共29页
托盘天平的使用
(1)砝码应用镊子夹取,称量干燥的固体药品时,应在 两个托盘上各放一张干净的大小相同的纸片,然后把药品 放在纸上称量。
初中化学备课321溶液组成的定量表示教案
第二节溶液组成的定量表示
主备人:郭店中学
一、备课标
(一)课程标准:课标分析:
“二、身边的化学物质”之(二)“水和常见的溶液”
6.能进行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7.初步学会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二)化学具体目标:
2.形成一些最基本的化学概念;
4.初步形成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初步学会设计完成一些简单的化学实验。
6.初步学习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能用文字、图表和化学语言表述有关的信息,初步学习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进行信息进行加工。
7.能主动交流和讨论,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一、备重点、难点
教材分析:
教材用一个“活动天地”栏目引出溶质质量分数的概念和表达式,目的是引导学生在一个真实的需要解决的问题情境下,产生对溶液的组成进行定量表示的需求。教材中对溶质质量分数的有关计算,不完全是一个数量关系的运算问题,而是通过计算帮助学生进一步明确溶液中各种组分的定量关系。教师应把教学的重点放在基本思想、基本方法方面。
所以我确定了本节课的重点、难点
重点:构建“溶液组成的定量表示方法—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模型。
难点:通过学习溶质质量分数,培养学生建模解决一类化学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重点知识:
1.通过感性实验和理性运算的相互印证,构建溶液组成的定量表示方法—溶质的质量分数。
2.通过典型例题讲解、练习演练,较熟练地运用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3.了解溶液组成的定量的表示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并学会利用溶质质量分数解决生产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案溶液组成的定量表示
教案溶液组成的定量表示
教案概述:
本教案旨在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溶液组成的定量表示方法,包括摩尔浓度、质量分数、物质的量分数等概念,并通过实验和练习题来巩固学生的理解和应用能力。第一章:溶液的基本概念
1.1 溶液的定义
1.2 溶液的组成
1.3 溶液的性质
第二章:摩尔浓度
2.1 摩尔浓度的定义
2.2 摩尔浓度的计算方法
2.3 摩尔浓度的应用实例
第三章:质量分数
3.1 质量分数的定义
3.2 质量分数的计算方法
3.3 质量分数的应用实例
第四章:物质的量分数
4.1 物质的量分数的定义
4.2 物质的量分数的计算方法
4.3 物质的量分数的应用实例
第五章:溶液的配制与测量
5.1 溶液的配制方法
5.2 溶液的测量方法
5.3 实验操作注意事项
教学目标:
1. 理解溶液的基本概念,包括溶液的定义、组成和性质。
2. 掌握摩尔浓度、质量分数和物质的量分数的定义和计算方法。
3. 能够应用摩尔浓度、质量分数和物质的量分数来描述溶液的组成。
4. 学会配制溶液和测量溶液的浓度。
教学方法:
1. 采用讲授法,讲解溶液的基本概念、摩尔浓度、质量分数和物质的量分数的定义和计算方法。
2. 通过实验操作,让学生亲身体验溶液的配制和测量过程。
3. 提供练习题,巩固学生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教学评估:
1. 通过课堂提问,检查学生对溶液的基本概念的理解。
2. 通过计算练习题,评估学生对摩尔浓度、质量分数和物质的量分数的计算方法的掌握程度。
3. 通过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在实验中的操作技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资源:
1. 教材或教案课件。
2. 实验仪器和试剂。
初中化学_溶液组成的定量表示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溶液组成的定量表示》教学设计
本课时的设计有五个环节:
一、导入
二、溶质的质量分数
三、有关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
四、溶液的稀释
五、溶液的增浓
六、小结
具体操作如下:
一、导入:以课本“活动天地”两杯水甜度的不同引入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溶质的质量分数
二、溶质质量分数的解读
1、定义
2、公式及变形公式
3、含义
练习:某氯化钠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为16﹪
三、有关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
1、解决导入环节的问题,两杯水甜度的表示
2、学生完成学案上的计算题并黑板板书,强调注意格式
例1、蒸干40g氯化钠溶液得到8g氯化钠,求该溶液中氯化钠质量分数。
例2.如果要配制150克16%的蔗糖溶液,需要蔗糖和水各多少克?
四、有关溶液稀释问题的计算
情景引入:学校开运动会,为运动员准备了糖水,但是太甜了,怎么办?学生讨论后完成学案上有关稀释问题的知识点总结并分享答案。
根据对知识点的总结完成学案上的计算题。
例1:把50g98%的硫酸稀释成20%的硫酸,需要水多少克?
例2:把100g10%的氯化钾溶液稀释成5%的氯化钾溶液,需要水多少克?
学生黑板板书自己的计算步骤,其他同学挑出毛病,再次强调计算步骤的规范性。
五、有关溶液增浓问题的计算
情景引入:妈妈给你准备的糖水,但是味道太淡了,怎么办?学生讨论后完成学案上有关增
浓问题的知识点总结并分享答案。
根据对知识点的总结完成学案上的计算题。
例1、将200g质量分数为20%的氯化钠溶液配制成为质量分数为50%的氯化钠溶液,
(1)若用蒸发水的方法,且无晶体析出,问蒸发水的量为多少?
(2)若用添加溶质的方法,问应该加入多少溶质?
2.2 溶液组成的定量研究(课件)高一化学(新教材苏教版必修第一册)
0.9NAC.2 L溶液中K+的浓度为1.2 mol·L-1D.将0.3 mol硫酸钾溶于1 L水中,
所得硫酸钾溶液的浓度为0.3 mol·L-1
为( A )A.1∶1 B.1∶2 C.1.87∶1 D.3.65Baidu Nhomakorabea1
课堂练习
2、300mL某浓度的NaOH溶液中含有60g溶质。现欲配制1mol·L-1NaOH溶液, 应取原溶液与蒸馏水的体积比约为( A ) A.1:4 B.1:5 C.2:1 D.2:3
课堂练习
3、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对0.3 mol·L-1K2SO4溶液的叙述正确的
使溶液混合均匀。(5)定容:缓玻缓璃地棒将蒸馏水注入烧衣容杯涤和液量玻璃瓶棒中2至3,次,直洗
到容量瓶中的液面距离容量瓶的刻度线_______cm时,改用 __________滴中蒸馏水至溶液的凹液面正好与刻度线相切,再将容
量瓶塞盖好,反复上下1至颠倒2 ,摇匀。 胶头滴管
基础实验
溶解 转移
转移 定容
m(NaCl)=n(NaCl)×M(NaCl) =c(NaCl)×V(NaCl)×M(NaCl) =0.200mol·L-1×0.250L×58.5g·mol-1 =2.925g
物质的量浓度 二、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1、仪器:容量瓶
九年级化学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第一课时)教案沪教版
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1)知道什么是溶质和溶剂.能区分溶液中的溶质和溶剂。
(2)理解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概念
(3)掌握溶液组成的定量表示方法,会计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课前预习
1、溶液是由几部分组成的?举出生活中常见的例子说明。
2、我们常见的溶液都是溶液,所以是最常见的溶剂,一般不指明溶剂的溶液都是指。但如果不是以水为溶剂,则根据溶液组成物质的状态或多少确定:如组成的物质有液态,则液态物质为,如组成的物质都是液态,则含量较大的为,含量较少的为。
学习过程
一、溶液的组成
1.质量关系
(1)被溶解的物质叫,溶解溶质的物质叫。
溶质质量+溶剂质量溶液质量
(2)在一量筒中先加一定体积的水,再放入两块冰糖,观察液面高度的变化。
预测现象,为什么
所以,溶质体积+溶剂体积溶液体积(填“等于”或“不等于”)
2.溶质、溶剂的判断
讨论完成下表
(小结)(1)除水以外,、也可做溶剂;
(2)溶质可以是固体,也可以是液体或气体;
(3)固体、气体溶于液体时,、是溶质,液体是。两种液体互相溶解时,通常把量多的一种叫做,量少的一种叫做。当水为溶剂时,不论多少,水均为;
(4)不指明溶剂的溶液,一般就指水溶液
★当物质溶解时发生化学反应时,一定要判断准确溶质
如:锌和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溶质为氯化锌。
二、溶液组成的定量表示
活动探究
请你猜猜,上述两个实验所得的溶液,哪个更甜?你能通过有关数据的比值来说明吗?
1.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溶质的质量分数
(提问)什么叫溶质的质量分数?
(提问)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数学表达式如何?
溶质质量分数越大,说明溶液中溶质的相对含量越高.......................
教学设计:溶液组成的定量表示
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
溶液组成的定量表示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使学生初步理解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定义。
2.使学生掌握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有关计算。
3.使学生初步掌握溶质的质量分数和溶解度相互换算的计算。
4.使学生了解用体积分数表示溶液组成的方法。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自学能力。
2.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多角度思维的能力。
教学重点
1.溶质的质量分数定义和有关计算。
2.配制溶液的操作步骤。
3.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和溶解度的相互换算。
教学难点
1.溶液稀释的计算。
2.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和溶解度的相互换算。
教学过程
一、溶质的质量分数
1.定义
溶质的质量分数是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与溶液的质量之比(经常表示为百
比)。
【讲解】
1.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含义。
2.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组成都可以用溶质的质量分数来表示。
【引入】根据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定义,有下列定义式:
定义式
%100⨯=
溶液的质量溶质的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 %100⨯+=溶液的质量溶质的质量溶质的质量
【讲解】
1.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定义式的意义。
2.定义式中各质量的单位以及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单位。
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有关计算
【引入】
根据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定义式,可以进行有关溶液组成的一些计算。
【讲解】溶解度与溶质的质量分数概念间的区别和联系。
溶质的质量分数和溶解度的相互换算。
(1)溶解度与溶质的质量分数
【引入】溶解度与溶质的质量分数都可以表示溶液的组成,所以它们之间是可以相互换算的。
(2)溶质的质量分数和溶解度的相互换算
%100100⨯+=克溶解度溶解度溶质的质量分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溶液组成的表示
一、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从日常生活经验和图例了解溶液的组成,溶质与溶剂的概念,并交流与讨论常见的溶液中溶质与溶剂
②通过探究活动了解溶液的质量关系,学习用质量分数表示溶液的组成。
③通过例题学习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
④与同学协作配置一定质量分数的溶液。
2、过程与方法:通过活动和探究,培养学生之间的合作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溶液在使用过程中要了解溶液的组成才能使用,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
二、任务分析
1、起点能力:学生对日常生活中的溶解现象有所了解
2、教学重点:
①溶液的组成,溶质、溶剂与溶液三者的关系。
②掌握一种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
③能进行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④初步学会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3、教学难点:
①溶质与溶剂的辨证关系。
②涉及体积的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
③与化学反应方程式计算相结合的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
4、课型:探究、讨论、练习
5、课时安排:4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溶液的组成、溶液组成的定量表示
【引入】高锰酸钾水溶液是高锰酸钾溶于水后形成的混合物,蔗糖水溶液是蔗糖溶于水后形成的混合物。所以的溶液都是由溶质和溶剂组成的。像高锰酸钾、蔗糖这样被溶解的物质叫做溶质。像水这样溶解溶质的物质叫做溶剂。
【交流讨论】常见溶液的组成
【说明】
1、水是常用的溶剂,但不是所有的物质都能溶解在水里。
2、溶质可以是气体:O2、H2、CO、CH4、HCl
溶质也可以是液体,则产生问题:哪种物质是溶剂?
判断标准是两个“通常”、一个“习惯”:
通常把量多的是溶剂,通常不指明溶剂的,溶剂是水;
习惯上不论水有多少,水是溶剂。如溶质和溶剂两名称都写,则前面是溶质。例如:水的酒精溶液,水是溶质,酒精是溶剂。
【活动与探究】课本161页实验1、2
【思考】猜一猜,哪个更甜一些?为什么?
【阅读】课本162页例题
【教后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