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学流派
语言学流派
1. 分支? 流派? 分支? 流派?
1.1 定义 分支: 多指语言学研究的领域, 研究范围, 分支: 多指语言学研究的领域, 研究范围, 也 有经典著作, 有影响的人物, 多用共时观点。 有经典著作, 有影响的人物, 多用共时观点。 流派:流派多指思潮, 有代表人物, 流派:流派多指思潮, 有代表人物, 代表著 主要观点, 研究方法, 盛行时代, 作, 主要观点, 研究方法, 盛行时代,有其影 往往有历史视角。 响, 往往有历史视角。 历史视角和共时视角 一起 可以画出一个十 像一个坐标。 字, 像一个坐标。
《外国语言学》通识课程 外国语言学》
西方语言学流派
徐艳 juliettebj@yahoo.com.cn 中国人民大学 外国语学院
主要内容
1. 区别流派与分支 2.语言学的主要流派: 从希腊到现代 2.语言学的主要流派 语言学的主要流派: 3. 对流派的宏观分类 4. 语言学各流派理论的现实意 5.推荐阅读书 5.推荐阅读书 6. 思考题
2.3 索绪尔
现代语言学鼻祖; 关键词:现代语言学鼻祖; 区分了语言和言 历时语言学和共时语言学, 语, 历时语言学和共时语言学,语言符号的 任意性, 所指和能指都是任意的;语言是一 任意性, 所指和能指都是任意的; 个系统, 一个关系系统(在系统中的位置决定 个系统, 一个关系系统 在系统中的位置决定 其意义); 语言是符号学中最典型的代表. 其意义 ; 语言是符号学中最典型的代表.其 理论影响深远。 理论影响深远。
第一讲 语言学的分类和流派
第一讲 语言学的分类和流派
第一页,编辑于星期一:十七点 十九分。
一、语言学的分类
(一)从研究范围上:内部语言学和外部语 言学
第三十页,编辑于星期一:十七点 十九分。
2.赵元任、吕叔湘、朱德熙、索绪尔、布龙 菲尔德、乔姆斯基,选一人写出代表性语言 学著作,并简要阐述其主要内容以及对语言 研究的影响。(2006,北京语言大学)
3.综合性语言学兴起的原因。(2008,华中 师大)
第三十一页,编辑于星期一:十七点 十九分。
考察语言的历史来源和亲属关系,为语言建 立了谱系,对各种语言做出了谱系分类,为 研究人类语言的共同规律的普通语言学的诞 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九页,编辑于星期一:十七点 十九分。
2.结构主义语言学 (20世纪30年代) 索绪尔——现代语言学之父 结构语言学的主要论点扼要地说有两个方面:
第一,认为每种语言都有一套独特的关系 结构;
第二十一页,编辑于星期一:十七点 十九分。
4.其他语言学流派:
(1)格语法: 格语法是美国语言学家菲尔墨在20世纪60代中
期提出来的,是着重探讨句法结构与语义之间关 系的一种语法理论和语义学理论。格语法中的 “格”不同于传统语言学中的“格”。传统语言 学中的“格”是指某些屈折语中名词和代名词的 形态变化,表示这些词在句子中与其他词之间的 关系,是句子表层结构方面的现象。而“格”语 法中的“格”是指体词跟谓词之间及物性关系, 一般称为“语义格”,主要有施事、工具、对象、 结果、处所等等。
西方三大语言学流派。
西方三大语言学流派
目录:
【一】19世纪:历史比较语言学(也称比较语言学)
【二】20世纪初期到中叶:结构主义语言学(也称结构语言学)
【三】20世纪中叶至今:转换生成语言学
【一】19世纪:历史比较语言学
(也称:比较语言学)
运用“历史比较法”,对不同语言进行比较分析,揭示语言间的亲属关系以及它们的历史发展,这样的语言研究就是历史比较语言学。
【1】先驱人物——威廉·琼斯(英国东方学家,加尔各答最高法院法官)1786年是语言学诞生的一年,因为这年的9月27日有个名叫威廉·琼斯(W. Jones)的英国人在加尔各答“亚洲学会”宣读了一篇著名的论文《三周年演说》。文章指出梵语(古印度语)和欧洲希腊语、拉丁语、凯尔特语和日耳曼语的结构具有惊人的相似之处,因而他断言,这些语言必有一个共同的来源。威廉·琼斯的论文研究引起了欧洲学术界的广泛兴趣,在当时启蒙运动和浪漫主义思潮的影响下,许多学者把眼光引向过去,探索各民族的起源和史前史,古代的语言也是系统研究的对象之一。
此后的100年中,学者们忙于各种语言的历史比较——先是在印欧语系的各种语言之间进行比较,后来则是构拟它们的母语——原始印欧语。
【2】奠基人有:葆朴、拉斯克、格里木
1816年,德国语言学家葆朴发表了《论梵语动词变位系统,与希腊语、拉丁语、波斯语和日耳曼语相比较》一文,揭示了这些语言的动词变位系统的对应规则,并认为这些语言应该具有共同的来源的结论,被认为是历史语言学的奠基之作。
1818年,丹麦语言学家拉斯克发表了《古代北方语或冰岛语的起源研究》,指出日耳曼诸语言和其他印欧语的词在语音上存在着有规律的形式对应关系。拉斯克认为,语法对应是确定语言亲属关系和起源共同性的更为可靠的标志,该文所论述的方法和原理对历史语言学的建立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语言学流派
语言学流派
语言学是研究语言的科学,它涉及到语言的结构、规则、功能以及语言与思维的关系等方面。在语言学的研究中,有两个主要的流派,分别是形式主义派和功能派。这两个流派在语言学的研究方法、理论观点以及研究重点上存在一定的差异。
形式主义派是一种以形式为中心的语言学流派。形式主义派强调语言的内部结构、规则和形式,关注语言的句法、语音、词汇等方面。形式主义派的代表人物有索绪尔、布洛赫等。他们认为语言是一个独立的系统,与人类的思维和社会无关,语言的功能是次要的。形式主义派通过研究语言的形式规则和结构,揭示语言的内在逻辑和规律。
功能派是一种以功能为中心的语言学流派。功能派强调语言的使用和交际功能,关注语言的意义、语用、语境等方面。功能派的代表人物有马尔库斯、哈贝马斯等。他们认为语言是一种社会交往工具,语言的形式和结构是为了实现语言的功能。功能派通过研究语言的使用和交际情境,揭示语言的功能和意义。
形式主义派和功能派在语言学的研究方法上存在一定的差异。形式主义派主要采用分析和归纳的方法,通过对语言的形式和规则进行抽象和概括,寻找语言的普遍规律。功能派主要采用描述和解释的方法,通过对语言的使用和交际情境进行观察和分析,揭示语言的
功能和意义。
形式主义派和功能派在语言学的理论观点上存在一定的差异。形式主义派认为语言是一种独立的系统,与人类的思维和社会无关,语言的功能是次要的。功能派认为语言是一种社会交往工具,与人类的思维和社会密切相关,语言的形式和结构是为了实现语言的功能。
形式主义派和功能派在语言学的研究重点上存在一定的差异。形式主义派主要关注语言的内部结构、规则和形式,研究语言的句法、语音、词汇等方面。功能派主要关注语言的使用和交际功能,研究语言的意义、语用、语境等方面。
第一讲 语言学的分类和流派
8.结构主义语言学可分( )、( )、( )等三大流 派。(2005,西南师大)
三、名词解释
1.赵元任(2004,南开) 2.哥本哈根学派(2005,南开) 3.描写语言学(2006,山东大学)
4.语言学(2006,北师大) 5.应用语言学(2008,曲阜师大)
第三十页,编辑于星期一:十七点 十九分。
2.赵元任、吕叔湘、朱德熙、索绪尔、布龙 菲尔德、乔姆斯基,选一人写出代表性语言 学著作,并简要阐述其主要内容以及对语言 研究的影响。(2006,北京语言大学)
3.综合性语言学兴起的原因。(2008,华中 师大)
第三十一页,编辑于星期一:十七点 十九分。
(3)提出语言是符号,奠定了符号学的理论 基础。
第十三页,编辑于星期一:十七点 十九分。
结构语言学内部又分为三大学派:布拉格学派、哥本 哈根学派以及美国结构语言学派(也称美国描写语言 学)。
(1)布拉格学派
也称功能语言学派,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分支之一,代表
人特鲁别茨柯伊,《音位学原理》是这一学派的一 部重要的代表作 。另一位代表人物是雅柯布逊,他
言语,强调研究语言的语言学、内部语言学。
第十七页,编辑于星期一:十七点 十九分。
(4)描写性。从言语、话语入手,着重发 现与描写共时语言系统的各类结构。
(5)归纳的方法多于演绎的方法。 (6)客观性。由于要细致归纳描写当代语
语言学流派
语言学流派
1、历史比较语言学
历史比较语言学从前又称比较语法,通过语言亲属关系的比较研究语言的发展规律,拟测它们的共同母语。历史比较语言学是在19世纪逐步发展和完善的,主要是印欧语系的历史比较。19世纪之前,这种研究不是没有,但都是孤立的分散的研究,到19世纪才进入系统的研究,并使语言学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
19世纪历史比较语言学在理论和方法上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在初始阶段,丹麦的拉斯克(R•Rask)、德国的格里姆(J•Grimm)和葆扑(F•Bopp)被称为历史比较语言学的奠基者。
19世纪中期,历史比较语言学发展到第二阶段,最有代表性的人物是德国的施莱歇尔(August Schleicher),其代表作是《印度日耳曼语系语言比较语法纲要》。初期的比较语言学者已经认识到历史上有亲属关系的语言的共同原始母语是一种不再存在的的语言,到了中期施莱歇尔则开始具体“构拟”这种原始母语的形式,并用星号*来标示构拟的形式。他受到生物学物种分类的启发,为有亲属关系的语言的历史演变过程设计了一种树形谱系图,使语言之间的亲属关系以直观的形式呈现在人们的面前。这是历史比较语言学的一大进展。19世纪的最后25年是历史比较语言学的“新语法学派”时期。这个学派的代表人物是奥斯特霍夫(H•Osthoff)和布鲁克曼(K•Brugmann),他们在自己创办的刊物《形态学研究》上正式宣布:语音演变规律不允许任何例外。
历史比较语言学在语言学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历史语言学产生以前,语言学还不是严格意义上的语言学,一般称之为语文学,还不是独立的学科,只是别的学科的附庸。语文学时期的学者,对语言的研究多是主观的规定和臆测,缺少客观的描述和检验,研究对象往往仅限于书面语,目的是校勘古书,解释传统经典中的微言大义,不准违背古人的说法,忽视语言本身的结构与发展,更不理解语言作为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的社会功能。历史语言学建立了比较的方法,既注意语言古今的对比,又注意现代不同语言的对比,重视当代活的语言的研究,运用达尔文的进化论观点,考察语言的的历史来源和亲属关系,为语言建立了谱系,对各种语言做出了谱系分类。所以,历史比较语言学是语言学走上独立发展道路的标志,是语言学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学习中要注意历史语言学的重要地位。
西方主要语言学流派(DOC)
西方语言学主要流派
发布时间: 2006-1-16 18:14:31 被阅览数: 2018 次来源:本站原创
文字〖大中小〗自动滚屏(右键暂停)
西方语言学主要流派
1、历史比较语言学
2、结构主义语言学
3、生成语言学
一、历史比较语言学(historical comparative linguistics)
历史比较语言学是历史语言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历史比较语言学起源于18和19世纪的欧洲,研究重点是印欧语系诸语言的语音系统。1786年英国学者W·琼斯在对梵语做了深入的研究之后指出,梵语同拉丁语和希腊语之间存在着非常有系统的对应关系。例如就词首辅音而言,“三”在梵语、希腊语和拉丁语中都是t,“父亲”都是p。这种系统的对应现象非常普遍,绝不可能归结为偶然因素。琼斯同时认为,要解释这种现象,只有认为它们共同源自现在也许已经消亡了的某种语言。接着,丹麦学者R.K.拉斯克、德国学者F.博普、J.格林等人在更多的语言中发现了类似的对应现象,并且根据
这些系统的对应关系,推测了它们的共同起源──原始印欧语的表现形式,同时把原始印欧语同后来语言之间的关系用简洁明确的定律形式表现了出来。
在拉斯克、博普、格林等人相继对印欧语系作了大量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德国莱比锡大学的一批学者把当时历史比较语言学研究所取得的成果上升到理论的高度加以总结,正式为历史比较语言学提出系统的理论原则和方法。这批学者称为新语法学派。他们提出的最重要的原则是“语音规律无例外论”。根据这条原则,语音变化完全受特定的语音环境的支配。一旦发生了某个语音变化,那么,同一语言地区中处于该特定语音环境中的音全都发生变化,不应该有例外现象出现。语言学界最初对他们提出的这条原则普遍持怀疑态度,因为以前发现的定律确有很多例外现象无法解释。但是,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逐渐认识到,早些时候所说的例外现象,其实也受着其他语音规律的支配,只是这些规律以前没有发现而已。后来,新语法学派的观点终于为绝大多数人所接受,在历史比较语言学中占据主导地位达半个多世纪之久,成为指导这个领域中研究工作的理论基础。尽管现在普遍认为,新语法学派未免夸大了语音定律的作用而没有给类比等因素以足够的注意,但是,从历史比较语言学研究的实践来看,新语法学派所提出的原则促使人们深入研究当时的语音规则尚无法解释的例外现象,力图发现新的支配这些所谓例外的语音规则,对先前的规则加以修改和补充。19世纪历史比较语言学能够获得巨大的成绩,新语法学派所提出的理论原则有很大的功劳。
语言学流派
语言学流派
社会语言学
社会语言学(sociolinguistics)是在20世纪60年代在美国首先兴起的一门边缘性学科。它主要是指运用语言学和社会学等学科的理论和方法,从不同的社会科学的角度去研究语言的社会本质和差异的一门学科。对这个定义,有一些不同的理解。有的学者认为,此研究应以语言为重点,联系社会因素的作用研究语言的变异;有的学者认为是语言的社会学,研究语言和社会的各种关系,使用语言学的材料来描写和解释社会行为。我们比较倾向于前者。
社会语言学的研究范围:一般而言,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语言状况如双言制(diglossia)、双语、多语或多方言状况;
2.各种语言变体包括地域方言和社会方言(social dialect或socialect)、标准语和土语(vernacular)、正式语体(formal style)和非正式语体(informal style)等构造特点及其社会功能;
3.交谈情景与选择语码之间的关系以及语码选择与人际关系的相互作用;
4.社会以及不同的集团对各种语言或语言变体的评价和态度以及由此产生的社会效应;
5.由于社会的、文化的、经济的、政治的种种原因以及语言接触所引起的语言变化的方式和规律,等。
社会语言学的研究对象一般认为是:
1.语言的变异(variation),并且联系社会因素来探讨语言变异发生的原因和规律,常常使用统计的方法和概率的模式来描写这些变异现象。这又被称为"微观社会语言学"
(micro-sociolinguistics)或"小社会语言学";
语言学流派及其发展
语言学流派及其发展
语言学是一门研究语言的学科,常常被划分为不同的流派。以下是几个主要的语言学流派及其发展:
1.结构语言学:结构语言学是在20世纪初期发展起来的,主要
关注语言的结构和语法规则。这个流派的代表人物包括布鲁姆菲尔德、哈里斯和卡内基学派。他们主张所有语言都有一个结构性组成,并且可以通过分析语言的组成部分来理解这种结构。
2.生成语法学:生成语法学是在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发展
起来的,主要关注语言的生成过程和语法规则的内在结构。这个流派的代表人物包括乔姆斯基、查姆斯基和洛卡斯。他们主张语言是由内在的语法规则生成的,并且这些规则可以解释语言的所有特征。
3.功能语言学:功能语言学是在20世纪80年代发展起来的,主要关注语言在社会和文化中的功能和使用。这个流派的代表人物包括哈林顿、哈斯和哈利德。他们主张语言是一种用于交流的工具,其使用受到社会和文化因素的影响。
4.认知语言学:认知语言学是在20世纪90年代发展起来的,主要关注语言和认知过程之间的关系。这个流派的代表人物包括莱克夫、福瑞和克罗格。他们主张语言是认知和心理过程的一部分,语言的意义是通过认知机制来建立的。
这些语言学流派各有特点,但它们都试图解释语言的本质和语言现象的特征。在未来,随着新的研究和技术的出现,语言学也将继续发展和演变。
语言学流派
文艺复兴运动在欧洲,但这一时期是欧洲人学习、翻译“外语”(阿拉伯文、拉丁文、希腊文)的时期,换言之,文艺复兴运动的文化和理论基础是从希腊语和拉丁语那里借来的。印欧语系是世界上最大的语系,它包括两种伟大的古典语言:古希腊语和拉丁语。因此,可以说,没有希腊语和拉丁语,就没有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萌芽。
拉丁语(Latina Lingua)与希腊语同为影响欧美学术与宗教最深的语言,属于印欧语系意大利语族。是一种已灭亡的语言,在9世纪,通俗拉丁语发展为多种罗曼语言。
拉丁语原本是意大利中部拉提姆地方(Latium,意大利语为Lazio)的方言,后来则因为发源于此地的罗马帝国势力扩张而将拉丁语广泛流传于帝国境内,并定拉丁文为官方语言。而基督教普遍流传于欧洲后,拉丁语更加深其影响力,从欧洲中世纪至20世纪初叶的罗马天主教为公用语,学术上论文也大多数由拉丁语写成。现在虽然只有梵蒂冈尚在使用拉丁语,但是一些学术的词汇或文章例如生物分类法的命名规则等尚使用拉丁语。
罗马帝国的奥古斯都皇帝时期使用的文言文称为“古典拉丁语”(Classic Latin),而2-6世纪民众所使用的白话文则称为“通俗拉丁语”(Vulgar Latin)。而通俗拉丁文在中世纪又衍生出一些“罗曼语族”(Romance),包括中部罗曼语:法语(French)、意大利语(Italian)、萨丁岛(Sardinia)方言、加泰罗尼亚(Catalonia);西部罗曼语:西班牙语(Spanish)、葡萄牙语(Portugese);与东部罗曼语:罗马尼亚语(Romanian)。十六世纪后西班牙与葡萄牙势力扩张到整个中南美洲,因此中南美洲又称“拉丁美洲”(Latin America)。
语言学各学派
布拉格学派
基本观点:布拉格学派的基本观点是在J.N.博杜恩·德·库尔德内和F. de索绪尔的影响下形成的。他们同哥本哈根学派、美国结构主义学派的看法有同有异。相同之处是反对德国新语法学派的历史主义及分割主义,认为语言是一个系统,应对其结构进行共时的研究,不同之处是布拉格学派把语言的结构与功能结合起来研究。他们认为语言的基本功能是作交际工具,语言是一个由多种表达手段构成的、为特定目的服务的功能系统。因此要用功能的观点去研究语言。布拉格学派认为句子能从语法角度分析也能从功能角度分析用主位和述位来分析句子。主位指已知信息或在给定语境是明确的话语起点前信息述位指说话者陈述的有关或涉及话语起点内容。
与美国结构主义学派的区别:布拉格学派区别于美国结构主义学派之处是:他们主要研究已有悠久文化的欧洲语言,从功能观点出发广泛探讨标准语、语言修养、修辞学、文艺学、诗学、美学等问题。他们重视语义标准,主张采用对立论,而不接受美国结构主义学派的分布论和直接成分分析法。为了强调自己的特点,布拉格学派曾明确表示应该把自己称为功能语言学派。
主要贡献:布拉格学派发展了索绪尔和博杜恩·德·库尔德内的理论。他们的主要贡献是首次系统地阐明了音系学的任务、原理和研究方法,使它在结构主义语言学诸领域中居于领先地位。音系学中的理论原则、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对语法学、词汇学、语义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布拉格学派的实际切分的理论已得到公认的发展,为话语语言学奠定了基础;他们的分析比较法对类型语言学和语言普遍现象的研究起了推动作用;他们的定量分析法又为数理语言学的形成准备了条件。他们对语言结构的研究是机器翻译产生的重要前提之一。1976年,法国成立了以马丁内为首的国际功能语言学协会,旨在发展布拉格学派的基本思想。
各语言学流派的简单对比
各语言学流派的简单对比
现代语言学的基本分类总览
索绪尔-现代语言学开端
结构主义语言学转换-生成语言学伦敦语言学哥本哈根学派(又称丹麦学派)
布拉格学派
美国的结构主义(美国描绘主义学派)
在索绪尔《普通语言学》的基础上演变为
索绪尔-现代语言学的开端
•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的《普通语言学教程》是一部跨时代的著作,提出了一整套新的
理论与方法,奠定了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基础。
• 1.区分语言与言语。他认为语言是一种语法系统,它本身不表现出来,而是潜伏在每个人的大脑之中,言语是语言的运用,是语言的具体表现
• 2.提出语言是一个符号系统。主张系统的研究语言。
• 3.区分语言的共时研究与历史研究。重视公式语言的研究。• 4.区分内部语言学与外部语言学。认为语言系统及其发展与外在条件密切相关。
结构主义语言学
•布拉格学派(结构-功能学派):强调语言是一个功能体系。
在国际语言学会上公开音位学观点,代表作《音位学原
理》,代表人物:马泰修斯、雅各布逊。
•哥本哈根学派(丹麦学派):语言是完整的符号系统,符号是表达方式和内容的综合体
•美国描写语言学(美国结构语言学):是结构语言学中发展最完善、最重要的一个学派。先驱是鲍阿斯和萨丕尔,主张实地调查,强调对语言事实做客观的共时描写,重要人物:布龙菲尔德,他的著作《语言论》是该派的奠基之作,把语言看作是一系列刺激和反应的行为,主张通过形式特征来描写语言结构。
转换-生成语言学
•兴起:是在批判和修正美国结构语言学的理论过程中发展起来的。是最近几十年西方语言学最有影响的一个学派。
创始人:乔姆斯基→1957年《句法结构》标志着转换生成语法的诞生。
语言学流派
语言学流派概述
在现代语言学产生以前的两千多年间,研究语言的学问是规范语言学,即传统语言学,但它并不是现代意义上的一门科学。作为一门科学的理论语言学,是近百年发展起来的。其过程可分为历史比较语言学、结构语言学和形式语言学三个阶段,代表人物有洪堡特、施莱赫尔、索绪尔、萨玉尔、布隆菲尔德和乔姆斯基等。
规范语言学之所以不是现代意义上的一门科学,是由于它既非经验的,亦非实验的。它为自己规定的任务是制定语言规则,而不是去记录语言现实。它以最著名的文学著作为范本来确定这种规则,认为语言系统就包含在这些著作里,需要加以保护,不应让它改变。文艺复兴时代的一位意大利文学家曾经说过:“语法的唯一目的是让人说话正确。”这是直到今天不少传统语法著作仍一再重复的观点。其结果,使规范语言学日益脱离语言的实际。与规范语言学不同,德国政治家和语文学家洪堡特则把语言理解为一种过程,从而要求历史地对待和研究语言及其发展。不仅如此,他甚至比历史比较语言学家走得更远。他对个别语言(巴斯克语和爪哇的卡威语)进行于研究,使他的见解和现代描写语言学家非常相似。因此,洪堡特在德国被公认为近代语言学的奠基人。
一、历史比较语言学
这是十九世纪出现的一个新的语言学派,它最早使语言学成为一门经验科学。它研究彼此相关的语群发展方式,在传统上和比较语文学相联系,后者研究语言之间结构上的亲缘关系。十九世纪初,语言的谱系关系被公认为二门学科,而且发展很快,很有成就。过去几个世纪以来,人们一直认为拉丁语是一种退化了的希腊语,它之所以和其它欧洲语有相同之处,一与拉丁文化在欧洲文化中占据优势有关,在比较语言学的最初阶段,发现了古梵语和其它印欧语言(如古希腊语和拉丁语)有相似之处,而使用梵语的社会文化却同希腊一罗马文化和现代辛化完全无关。这一发现,推翻了上述有关拉丁语的传统解释,从而产生了革命性的结果。
语言学的主要流派
语言学的主要流派
语言学的主要流派:历史比较语言学、结构主义语言学、转换生成语言学、系统功能语言学。
一、历史比较语言学:
(1)时间:1786——1916
(2)特点:独立性、历时的原子主义语言观;
(3)贡献:使语言研究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4)主要人物:琼斯、拉斯克、格里姆、葆朴、维尔纳、施莱赫尔、勃鲁格曼、莱斯金、保罗、梅耶
二、结构主义语言学:
(1)代表人物:索绪尔(开创者)
(2)主要内容:区分语言和言语,认为语言是一个由符号组合而成的系统(依靠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运转),语言符号有能指和所指,区分语言的共时研究和历时研究。
(3)主要学派:布拉格学派、哥本哈根学派、美国描写主义语言学派三、转换生成语言学:
(1)代表人物:乔姆斯基
(2)大致内容:采用现代数理逻辑的形式化方法,根据有限规则演绎无限的句子。
四、系统功能语言学
(1)代表人物:韩礼德
(2)主要内容:重视语言在社会学上的特征,研究如何根据特定交际目的选择特定的语句,集中力量发现描写语言在社会中的规律;从认知的角度解释语言现象;注重个别语言以及个别变体的描写,发现语句在社会中的规律。
第一讲 语言学的分类和流派
④能指和所指。任何语言符号都是由“能指” 和“所指”构成的,“能指”是语言的声音 形象,“所指”指语言所反映的事物的概念。 ⑤句段关系和联想关系(即组合关系和聚合 关系) ⑥外部语言学和内部语言学
第十二页,编辑于星期一:十七点 十九分。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2)提出了语言学的重要原则和方法 ①区分语言和言语,确定语言研究的对象 ②区分共时和历时。 ③提出语言是系统,从结构上研究语言。
语行为。
第十八页,编辑于星期一:十七点 十九分。
3.转换生成语言学(20世纪50年代末) 代表人美国乔姆斯基,代表作是《句法结
构》 转换-生成语法运用转换-生成的理论和方法
研究语言。强调对人的语言能力作出解释, 而不是仅仅描写语言行为,它要研究的是体 现在人脑中的认知系统(怎样用有限的成分 和规则生成无限的句子)和普遍语法(一个 能产生所有句子的语法)。
第一讲 语言学的分类和流派
第一页,编辑于星期一:十七点 十九分。
一、语言学的分类
(一)从研究范围上:内部语言学和外部语 言学
内部语言学研究语言的本体,又可以称为本 体语言学或微观语言学,主要研究语言的内 部结构体系。
外部语言学又称宏观语言学或边缘语言学。 主要研究语言和社会、心理、思维、符号、 文化等与语言有关的外部事物的关系。
考察语言的历史来源和亲属关系,为语言建 立了谱系,对各种语言做出了谱系分类,为 研究人类语言的共同规律的普通语言学的诞 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语言学的类别和流派
语言学的类别和流派
一、语言学的类别的要求从哪些角度去认识?
语言学是语言研究的各个学科的总称,它的内部还有很多的分支学科,所以语言学的内容是十分丰富多彩的。这主要是因为语言本身的结构非常复杂,语言的种类繁多,语言与人类社会生活有着多方面的联系,人们研究语言的目的、角度、方法多种多样,于是就形成了语言学的各种类别和流派。
语言学可以从各种不同的角度分类。关于语言学的类别,要注意以下几个分类角度:一是功能角度,二是研究对象,三是从研究对象的时间范围分类。一般主要是从功能角度给语言学分类。从功能看,语言学首先可以分为理论语言学和应用语言学两大类,其余角度的分类,我们这里综合在一起介绍。由于分类角度不通,一门语言学科可以划分在不同的类别中。例如现代汉语从功能看属于理论语言学,从对象看是专语语言学,从研究的时间范围看是共时语言学。
(一)理论语言学
理论语言学是语言学的主体部分,是所有语言学的理论基础,它包括对具体的、个别的语言的研究和综合各种语言的研究。根据研究对象的不同,理论语言学又可分为普通语言学和专语语言学两大类。 1.普通语言学:也叫一般语言学,普通语言学以人类所有的语言为研究对象,是语言学的重要的理论部分,是在人们对各种具体语言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同时又对专语语言学的研究具有指导作用,可以说是人类语言研究成果的综合反映与运用。普通语言学研究的基本内容是:语言的性质、语言的结构、语言的起源与发展变化,语言学的研究方法,语言学在学科体系的地位等。我们课程性质,就是普通语言学。
普通语言学再细分,可分普通语音学、普通词汇学、普通语法学、语义学等,我们的课程就属于普通语言学性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语言学流派主要有哪些,要求掌握哪些内容?
现代语言学一百多年来的发展经历了三个主要时期,历史比较语言学、结构主义语言学、转换-生成语言学分别是这三大时期的代表。网络课件介绍了八个流派,我们要求重点了解历史比较语言学、结构主义语言学(包括布拉格学派、哥本哈根学派、美国描写主义学派)、转换-生成语言学,因此我们主要围绕这三大学派简要介绍有关内容要求,也就是各个学派最基本的基本情况:各学派的贡献、地位、代表人物。更加详细的内容,同学们可以参考《语言学概论》网络课件?quot;望远镜·语言学流派"。
1.历史比较语言学
历史比较语言学从前又称比较语法,通过语言亲属关系的比较研究语言的发展规律,拟测它们的共同母语。历史比较语言学是在19世纪逐步发展和完善的,主要是印欧语系的历史比较。19世纪之前,这种研究不是没有,但都是孤立的分散的研究,到19世纪才进入系统的研究,并使语言学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
19世纪历史比较语言学在理论和方法上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在初始阶段,丹麦的拉斯克(R·Rask)、德国的格里姆(J·Grimm)和葆扑(F·Bopp)被称为历史比较语言学的奠基者。
19世纪中期,历史比较语言学发展到第二阶段,最有代表性的人物是德国的施莱歇尔(August Schleicher),其代表作是《印度日耳曼语系语言比较语法纲要》。初期的比较语言学者已经认识到历史上有亲属关系的语言的共同原始母语是一种不再存在的的语言,到了中期施莱歇尔则开始具体"构拟"这种原始母语的形式,并用星号*来标示构拟的形式。他受到生物学物种分类的启发,为有亲属关系的语言的历史演变过程设计了一种树形谱系图,使语言之间的亲属关系以直观的形式呈现在人们的面前。这是历史比较语言学的一大进展。
19世纪的最后25年是历史比较语言学的"新语法学派"时期。这个学派的代表人物是奥斯特霍夫(H·Osthoff)和布鲁克曼(K·Brugmann),他们在自己创办的刊物《形态学研究》上正式宣布:语音演变规律不允许任何例外。
历史比较语言学在语言学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历史语言学产生以前,语言学还不是严格意义上的语言学,一般称之为语文学,还不是独立的学科,只是别的学科的附庸。语文学时期的学者,对语言的研究多是主观的规定和臆测,缺少客观的描述和检验,研究对象往往仅限于书面语,目的是校勘古书,解释传统经典中的微言大义,不准违背古人的说法,忽视语言本身的结构与发展,更不理解语言作为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的社会功能。历史语言学建立了比较的方法,既注意语言古今的对比,又注意现代不同语言的对比,重视当代活的语言的研究,运用达尔文的进化论观点,考察语言的的历史来源和亲属关系,为语言建立了谱系,对各种语言作出了谱系分类。所以,历史比较语言学是语言学走上独立发展道路的标志,是语言学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2.结构语言学
语言学的重要流派之一。兴起于本世纪30年代的欧洲,基本理论源出于索绪尔的《普通语言学教程》,反对对语言现象进行孤立的分析,主张系统的研究。结构语言学的主要论点扼要地说有两个方面:第一,认为每中语言都有一套独特的关系结构;第二,每种语言的个别单位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在跟其它单位的区别、对立中存在的。其鼻祖索绪尔有一个著名的例子:语言结构类似于象棋,每个棋子都有一定的意义和动作范围,以若干个区别特征与其它单位对立,按一定的规则相互作用,离开了象棋的结构关系,这些单位不过是毫无意义的木块或石子。语言中的词或语素,都可比拟为这样的棋子。
结构主义强调不能孤立地从事物的个别性去认识它,而要同时从各个成分之间的关系、从结构的分层符号系统的整体性去认识,这无疑是正确的,但结构主义语言学后来陷入了形式主义的死胡同,过于追求抽象形式,而忽视语句的具体内容,显得比较片面。
结构语言学内部又分为三大学派:布拉格学派、哥本哈根学派以及美国结构语言学派(也称美国描写语言学)。(1)布拉格学派,又称"结构-功能学派"或"功能学派"。其先驱者是马泰修斯,成员主要有雅科布逊、特鲁贝茨柯伊、哈弗阿奈克等。1926年10月,由马泰修斯和雅克布逊等6人发起,建立了布拉格语言学会。该学会在第一届国际语言学会议上第一次把音位学的观点公诸于世,引起很大反响。1929年出版了会刊《布拉格语言学会
论丛》。布拉格学派集体观点的全面论述见于他们在第一届国际斯拉夫学会议上所提出的《论纲》,《论纲》中强调语言是一个功能体系,对语言现象的评价应着眼于它的功能。特鲁贝茨科依的《音位学原理》是这一学派的一部重要的代表作。
(2)哥本哈根学派,又称丹麦学派。代表人物有叶姆斯列夫、布龙达尔、乌尔达尔等。1931年,叶姆斯列夫和布龙达尔共同创建了"哥本哈根语言学会",该学会成为当时欧洲结构主义语言学的一个中心。1938年创办会刊《语言学学报》,1939年的创刊号布龙达尔发表了他的论文《结构语言学》,遂成为这个学派的纲领。
(3)美国描写语言学派,布拉格学派和哥本哈根学派共同汇成欧洲结构主义语言学,它区别于美国的结构主义语言学。美国结构语言学又称美国描写语言学,是结构语言学中发展最完善、最重要的一个学派。它是本世纪美国的一些学者在对美洲印第安语的调查和研究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先驱者是鲍阿斯和萨丕尔,分别著有《美洲印第安语手册》和《语言论--言语研究导论》,二人都强调要对语言作客观的共时描写。这个学派最重要的代表人是布龙菲尔德,1924年他和鲍阿斯、萨丕尔等人一起创立了"美国语言学会",1925年出版会刊《语言》。1933年布龙菲尔德的《语言论》出版,对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形成和发展产生重大影响,是这一学派的奠基性著作,使它进入"布龙菲尔德时期"。50年代,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进入"后布龙菲尔德时期",哈里斯和霍盖特是这一时期的主要代表。霍盖特1958年出版的《现代语言学教程》是美国结构语言学集大成的理论著作,对美国结构语言学的发展进行了一次科学的总结。1951年,哈里斯的《结构语言学的方法》出版,被人视为后布龙菲尔德时期的象征和转折点。
结构主义语言学自产生以来,不仅影响到语言学研究的各个领域和各个流派,而且还影响到其他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其严密的分析方法已渗透到人类学、哲学、心理学和文艺批评等其它领域。这样,结构主义就由一种语言学理论演变成一股几乎对人文社会科学各个学科都产生影响的思潮,因而引起学术界的广泛关注。
3.转换-生成语言学
出现于二十世纪50年代末,以美国乔姆斯基为代表,运用转换-生成的理论和方法研究语言。其活动中心是在美国麻萨诸塞州的麻省理工学院;另外,在欧洲有一个专门研究转换-生成语法的学术组织,称为"旧大陆生成语言学协会",它是一个国际性的生成学派的组织,于1975年秋成立于荷兰。
1957年乔姆斯基的《句法结构》出版,标志着"转换-生成语法"的诞生。这一理论是建立在理性主义的哲学基础之上的,它完全不同于建立在经验主义基础之上的美国结构主义,因此,它的出现是对当时居于主流地位的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的一大挑战,被人称作"乔姆斯基革命"。
乔姆斯基受美国描写语言学的影响,最初曾经运用结构主义的方法研究希伯莱语的语法,他发现以分布和替代的原则和方法对语言素材进行切分和分类的"分类主义"的方法,虽然对语言结构的表面现象作了一定分析,但对于语言结构内在的联系却解释不了,比如某些"同形异构"的现象,主动句和被动句之间的关系。他举了一个例子来说明结构主义分析的不足:
Flying planes can be dangerous.
按结构主义的分析是:Flying || planes | can ||| be || dangerous.而其中的Flying planes 可以有两种结构关系:一是动/宾"驾驶飞机",一是形/名"正在飞行的飞机",这在结构主义直接成分分析法的分析中是无法显示出来的,这种意义是在语言的深层而不在表层。也就是说,结构主义只分析了表层结构,而没有分析也无法分析深层结构,实际上上面的句子就含有两个不同的深层结构,是两个深层结构转换来的,其中一个深层结构中的planes受事,一个深层结构中的planes是施事。
又如下面两个句子:
1〕John is easy to please.
2〕John is eager to please.
这两个句子,按结构主义直接成分分析法分析,其语法结构完全是一样的,不能发现二者的本质区别,而实际上它们的意思根本不同。前一句的意思是"约翰很容易被讨好"(直译是"人们容易使约翰高兴"),后一句的意思是"约翰急于讨好别人"(直译是"约翰急于使别人高兴)。这是因为第一个句子可以转换为:It is easy to please John.第二个句子不能,如果转换为"It is eager to please John",意思就完全错了。
这就促使乔姆斯基和其他一些语言学家积极思索,另辟语言分析的蹊径,于是产生了转换生存语言学,这就是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