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结构振动控制反馈系统的新型设计
随机振动控制技术研究与应用
随机振动控制技术研究与应用随机振动控制技术是工程与科技领域中一个广泛应用的技术。
通过控制系统来抑制结构物或者机械系统的振动,从而减少振动、降低噪声、提高系统的安全性能和可靠性能。
该技术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除了可以应用在建筑物和桥梁的结构控制上、车辆、飞机、火箭等的振动控制上,还可以应用在电力系统、化工系统等领域。
本文将从技术的原理、系统设计、控制算法及其应用等多个方面详细的探讨随机振动控制技术。
一、技术原理振动控制的原理是通过对系统的外部激励源进行反馈控制,不断改变控制量,从而使振动系统达到一定的控制目标。
要做到这一点,需要对控制对象了解其振动特征。
对于随机振动,由于随机力量的不同、振动的幅值和频率也会不同,这使得其振动特征非常复杂。
通常情况下,对于随机振动的控制,需要使用随机控制策略。
随机控制的主要思想是通过控制算法,从随机振动中提取出信号的统计特征,形成反馈控制的基础。
这种统计方法通过建立振动模型,然后利用传感器对振动信号进行采集,通过滤波、分析和处理等方法进行预处理。
之后根据不同的控制目标,选择合适的控制方法,进行控制操作,以达到控制目的。
二、系统设计随机振动控制系统的设计通常需要结合控制对象的特性进行,也需要考虑在实际应用中需要的可靠性、复杂度及经济性等因素。
在具体系统设计中,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 选择适当的传感器:振动控制系统需要选择适当的传感器进行数据采集和测量。
传感器的选择可以根据传感器的类型、输出信号、精度、响应时间、灵敏度等参数来进行。
2. 选择适当的控制器:控制器的选择要根据控制要求、系统复杂度、计算速度等因素来决定。
通常,选择可编程控制器或数字信号处理器进行控制。
3. 选择适当的执行器:执行器是振动控制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的选择要根据控制要求和系统特点来决定。
常用的执行器有压电陶瓷、电液伺服阀、扬声器和电动马达等。
三、控制算法在实际应用中,随机振动控制系统常常采取不同的控制算法进行控制操作。
一种实用的振动主动控制系统研究
Re e r h o r c ia tv b a i n Co t o y t m s a c fa P a tc lAc i e Vi r to n r lS se
MA -e 。T li ONG n Xi
器两 端从 而反作 用 于振 动结 构 。
出了高档汽车的振动控制和乘客舒适度之间关 系的
研究 。从工业上讲 , 机械手臂的控制精度越来越高 ,
机械手臂的振动问题正亟待解决 ; 空间结构 的 日趋 大型化 、 柔性化及控制精度要求 的提高 , 求解决 也要
航天 器柔 性 部 件 的振 动 控 制 问 题 。另 一 方 面 , 电 压 材料 具 有频 响 宽 、 量轻 、 构 简单 、 电转 换 性 强 、 质 结 机
( ol eo c a i l n ier ga dA tm t n Hu qa nv r t C l g f e Meh nc gn e n n uo ai , a i U i s , aE i o o e i
Q azo ui 60 ,hn ) unhuFj n3控制 系统如 图 1 所示 , 首先将压 电陶瓷传感片 粘贴 到振 动 结构 上 , 用来 检 测 系统 的振 动状 态 , 过 通 电荷放大 电路将检测到 的电荷信号放大 , 以电压 的 形式传递给控制 电路 , 控制 电路将其处理后送给高 压放 大 器 , 最后 将得 到 的 高 电压 加 到压 电 陶瓷 作 动
维普资讯
一
种实用的振动主动控制系统研究
9
文章编号 :06—15 (0 8 0 0 0 0 10 35 2 0 ) 3— 09— 4
一
种 实用 的振 动 主 动 控 制 系统 研 究
工程结构减震控制技术的研究及应用
工程结构减震控制技术的研究及应用随着现代城市的快速发展,高建筑、大桥、隧道等工程结构的建设日益增多,这些工程结构面对自然灾害和人工因素对其造成的威胁不断加剧。
地震是其中最为严重的威胁之一,强震往往能给人们带来不可挽回的损失,如何减少地震对工程结构的破坏,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成为了当前工程技术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本文将从减震控制技术的角度出发,探讨减震控制技术的研究及应用现状。
一、减震控制技术的研究现状减震控制技术最早起源于20世纪,当时主要采用的方法是增加等效阻尼或阻尼器,但是这些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发现效果并不理想,阻尼器使用寿命短,且易损坏;因此,人们开始发展利用主动控制技术进行减震。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日益成熟,人们逐渐将主动控制技术引入到减震控制技术的研究中,通过计算机对结构的振动状态进行监测和分析,进而对结构进行主动调节。
如:加装自适应液压减震器、利用智能材料进行控制等。
纵观减震控制技术的发展,目前主要存在两种方法:被动控制和主动控制。
被动控制方法主要是通过钢板摆、液态防盗器、粘滞阻尼器等等被动力学装置来约束结构振动,传递外荷载和能量。
而主动控制方法则通过安装主动负反馈控制器或智能材料等设备来实现结构反馈的调节,从而达到减小地震震源的目的。
二、减震控制技术的应用现状虽然减震控制技术已经在实践应用中证明了其重要性和必要性,但是由于技术成熟度和态度束缚等因素的影响,其普及程度并不高。
中国近年来在这一领域发展很快,也相应有不少建筑采用减震控制技术,如北京大学刘道玉楼、上海环球金融中心等。
这些建筑的减震系统采用了主动控制技术或者结构上采用了减震支撑系统,在发生地震时积极地发挥了安全保障的作用,保障了人民的生命与财产安全。
第二波序列信号分析法(Fourier法)被长期应用于建筑结构减震控制技术研究,这种方法以频域为基础,对结构振动特性进行分析,利用频率滤波的方法来减少地震对结构的破坏。
另外,还有子空间迭代法、广义平衡降阶法等算法也成为建筑结构分析领域的经典技术。
浅谈建筑结构振动控制
浅谈建筑结构振动控制摘要:文章从不同角度对结构振动控制进行了分类,介绍了其发展与现状,并对近年来控制理论在结构控制方而的新进展给以综述,最后对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进行了探讨,以促进结构振动控制的研究。
关键词:结构振动控制;自主控制;上木工程结构abstract: this article from a different perspective on the structural vibration control classification, its development and status, and give summarized in the the structure controlling party and the new advances in control theory in recent years, last discussed the issue needs further study .to promote the study of the structural vibration control.key words: structural vibration control; self-control; engineering structures on wood中图分类号:c9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结构振动控制是一个应用领域广泛的工程问题。
所谓结构振动控制(以下称为结构控制)是指采用某种措施使结构在动力载荷作用下的响应不超过某一限量,以满足工程要求。
结构控制问题是一种多学科交叉的理论与工程问题,其结构类型繁多、控制目标不同、实现手段多样。
目前,国内外控制界对这类问题的研究十分重视,有大量的学术论文发表,其中不少新结果得到了实际工程应用。
本文旨在对当前结构控制的一此新进展加以综述,并对此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给以归纳。
一、结构控制的特点、发展与现状(一)按控制对能量需求来划分从控制对外部能量需求的角度,结构控制可分为:被动结构控制、主动结构控制、混合结构控制、半主动结构控制。
浅谈建筑结构振动控制
精度要求是根据不同的应用而定的。不同 的 , 分散点测量无法对状态进行完全观测 。 而且 的指标决定 了不 同的控制。 如稳定平 台, 控制 目 存在传 感器噪声 ,因此对结构控制 中一此问题 的是消除振动 , 使平台系统尽可能保持稳定 , 而 的研究 需要随机控制理论。 在土木结构 中,控制 目的是减少振动和保证安 2 . 能 控 制 4智 全, 并不要求完全消除振动。 在结构 控制中 , 经元网络除用于辨识结 神 在 高精度应用 中常采用精密 的智能结构 , 构模型外, 也用于结构控制。 间接预报学习控制 如 S wr t a e k六 自由 度 稳定 平 台 ,采 用 T e 用于大型空间结构中 ,自适应神经控制用于柔 r - l o D材料 , 尺寸与重量 方而都较 小 , 控 性 空间结构振动控制 , e l n 在 在 使用 B 算法及 随机 优 P 制器设计时常采取 比较复杂 的控制策略 ,以求 化搜索算法训练 的神经元网络逼近多 自由度结 达到高的控制效果 , 比如微米级或纳米级精度, 构的逆 动态和控制结构响应 。 而相对地 , 对控制能量要求不大 。 相反在一些 低 3有待研究的控制问题 精度结构控制 中由于被控结构特点往往超 大尺 31 . 控制器设 计角度 的建模与模型简化: 由 寸, 超大重量 , 如高层建筑 , 控制律则要相对 简 于结构系统维数高 ,含有未建模动态特性及参 单, 高可靠性 , 低控制能量。 数 不确定性等 ,研究 面向低 阶鲁棒控制器设计 2 结构振动控制 中的一些理论 的辨识方法及模型简化技术等问题是具 有实 际 21 .结构控制中建模与模型简化 意义的, 同时对于含智能 材料 的结构 , 由于材料 建模 的 目的是建立结 构及控制 系统在外 的强非线性 ,对材料与结构间 的非线性相互作 部动态载荷作用下的动 力响应模型 ,尽量 真实 用的辨识也需进一步研 究。 地描述整个系统的行为。通常 的建模方 法有两 32研究一些较新 的鲁棒控制器设计方法: . 种:..根 据牛顿 力学原理建立 系统的数学模 另外研究 基于某 类特殊 结构 ( 211 如含磁致伸缩材 型。 对于复杂结构 , 这类模型往往维数较高或 者 料 的稳定平 台)的振动控制机理 与鲁棒控制算 是分布系统 ,多用于系统动力学响应 分析与对 法 等都是有很强的工程应用前景的问题 。 闭环系统 的性能评价方 而。 .2 21 利用系统的输 . 33结构控制中的混合控制: - 不同类 型的控 入/ 输出数 据采用控制 中的系统辨识算法辨识 制算法集成的研究 即混合控制方式 目 前是控制 出系统模型 , 辨识算 法不 同, 则得到的描 述模型 界极受关注的问题 , 在结构控制中研究 主动与 也 不尽 相 同。 被 动控 司的最优混合 , : 具有实际意义的方 向。 22最 优 挖 制 问题 . 34许多结构控制问题对于可靠性要求很 . 221 . 混合最优控制 。 . 通过被动控制可以在 高 ,而在正常条件下 又无法对整个闭环系统进 个给定范围内改变结构 的质量 、刚度与阻尼 行实现证实控制方案的正确性 ,如为提高建筑 等参数 , 进而改变结构 的动力学特性。 而基于结 物的抗震能力而设计 的结构控制器。 构原始参数 ,按照某 一准则可设计出具有理想 闭环性能的控制器。在保证上述理想闭环系统 动态特性前提下 ,同步进行控制器与结构参数 重新设计 , 就有可能同时优化结构与控制参 数, 在同样 的控制效果下最小化控制能量 ,即实现 “ 被动与主动控制的最优混合” ,得到性能与结 构参数满足给定约束的最小能量控制器。如果 通过这 种优化得 到的 主动控 制器所需 能量 为 零, 则对应 的最优控制是被动控制 。 这种最优混 合问题 可化为凸二次规 划问题 , 数值解的收敛
工程力学中的振动控制和振动衰减的方法
工程力学中的振动控制和振动衰减的方法振动是工程力学中非常重要且普遍存在的现象。
在很多情况下,振动会对结构物、机械设备以及人们的生活和工作环境带来一系列不利影响,比如疲劳破坏、能量浪费、噪音和震动等。
因此,振动控制和振动衰减在工程实践中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探讨几种常见的振动控制和振动衰减的方法。
一、主动振动控制主动振动控制是指通过激励源主动地施加力或扭矩,以减小结构或系统的振动响应。
其中,最常用的主动振动控制方法是通过控制系统实时测量振动信号并根据测量结果输出相应的激励信号,通过控制设备施加力或扭矩来实现振动的主动控制。
主动振动控制的优点在于可以实时检测振动,并根据测量结果来调节控制力;通过主动振动控制,可以减小结构或系统的振动幅值,并且能够适应不同振动特性的系统。
主动振动控制需要较为复杂的控制和反馈系统,以实时检测振动信号并作出相应的控制动作。
二、被动振动控制被动振动控制是指在结构或系统中添加被动元件,通过其自身的材料特性和力学行为来实现振动的控制和衰减。
被动振动控制方法通常包括减振器、阻尼器以及填充物等。
1. 减振器减振器是一种常见的被动振动控制装置,可以通过改变结构或机械系统的振动特性来减小振动幅值。
常见的减振器包括弹簧减振器、摆式减振器、液体减振器等。
弹簧减振器通过设置弹簧与结构相连,利用弹簧的弹性来吸收振动能量,达到减小振动幅值的目的。
摆式减振器则通过在结构上安装摆杆和摆球,将振动能量通过摆动的方式消耗掉。
液体减振器则通过将流体置于结构中的腔体中,利用流体的粘性和摩擦阻尼来吸收振动能量。
2. 阻尼器阻尼器是另一种常见的被动振动控制装置,它可以通过增加系统的阻尼来减小振动响应。
常见的阻尼器包括液体阻尼器、摩擦阻尼器和粘弹性阻尼器等。
液体阻尼器通过流体的粘性产生阻尼,将振动能量转化为热能进行耗散。
摩擦阻尼器则通过设置摩擦面来产生阻尼,将振动能量通过摩擦转化为热能来耗散。
粘弹性阻尼器则利用材料的粘弹性质来实现振动阻尼。
振动控制的方法
振动控制的方法
振动控制是指对机械系统或结构中的振动进行控制或降低,以达到减小噪声、提高系统稳定性和可靠性等目的。
常见的振动控制方法包括以下几种:
1. 被动振动控制:通过结构设计和材料选择来实现振动控制。
常见的被动振动控制技术包括质量阻尼、弹簧阻尼、隔振器等。
2. 主动振动控制:通过在系统中引入反馈控制回路来主动控制振动。
常见的主动振动控制技术包括主动振动控制装置、电磁作动器、压电陶瓷等。
3. 半主动振动控制:介于被动振动控制和主动振动控制之间,通过改变系统的参数或边界条件来控制振动。
常见的半主动振动控制技术包括可调节质量阻尼、可调节隔振器等。
4. 智能振动控制:利用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技术,对振动进行智能识别和控制。
常见的智能振动控制技术包括神经网络控制、模糊控制、遗传算法等。
振动控制方法多种多样,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方法进行控制。
振动创新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探究不同材料、结构对振动特性的影响。
2. 设计并搭建新型振动实验装置,验证其振动特性。
3. 分析实验数据,总结振动特性规律,为振动控制与优化提供理论依据。
二、实验原理振动是指物体或系统在平衡位置附近作周期性运动的现象。
本实验主要研究振动系统的固有频率、阻尼比和振幅等特性。
根据振动理论,振动系统可以表示为以下微分方程:mx'' + cx' + kx = F(t)其中,m为质量,c为阻尼系数,k为弹性系数,x为位移,F(t)为外部激励力。
三、实验器材1. 弹簧振子实验装置2. 激励信号发生器3. 数据采集器4. 计算机5. 不同材料(如钢、铝、塑料等)的振动样品四、实验步骤1. 搭建实验装置:将弹簧振子固定在支架上,连接激励信号发生器和数据采集器。
2. 样品准备:将不同材料样品切割成相同尺寸,分别安装在弹簧振子上。
3. 激励振动:通过激励信号发生器产生正弦波激励力,驱动振动系统振动。
4. 数据采集:利用数据采集器实时记录振动样品的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等数据。
5. 分析数据:根据采集到的数据,计算振动系统的固有频率、阻尼比和振幅等特性。
6. 结果比较:对比不同材料样品的振动特性,分析材料、结构对振动特性的影响。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固有频率:实验结果显示,不同材料样品的固有频率存在差异。
一般来说,钢的固有频率最高,塑料的固有频率最低。
这是由于材料密度、弹性模量等因素的影响。
2. 阻尼比:实验结果表明,不同材料样品的阻尼比存在差异。
钢的阻尼比最高,塑料的阻尼比最低。
这可能是由于材料内部结构、加工工艺等因素的影响。
3. 振幅:实验结果显示,不同材料样品的振幅存在差异。
钢的振幅最小,塑料的振幅最大。
这可能是由于材料弹性模量、密度等因素的影响。
4. 新型振动实验装置:通过搭建新型振动实验装置,验证了其实验效果。
该装置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数据采集准确等特点。
六、结论1. 不同材料、结构对振动特性有显著影响。
高层建筑风振响应分析与控制研究
高层建筑风振响应分析与控制研究引言在现代城市的发展中,高层建筑已成为城市景观的一部分。
然而,高层建筑在面临强风的情况下可能出现风振问题,对建筑结构的稳定性和人员生命安全带来威胁。
因此,高层建筑风振响应分析与控制研究变得至关重要。
1. 高层建筑风振现象高层建筑的结构相比于传统建筑更加灵活,在面对风力时容易产生振动现象。
这主要归因于风作用在建筑物上所产生的涡流及压力变化。
当风速超过一定阈值时,建筑结构开始出现共振现象,振幅逐渐增大,进而影响建筑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2. 高层建筑风振响应分析方法为了研究高层建筑的风振响应,需要进行风洞试验和数值模拟。
风洞试验能够模拟不同风速和风向条件下的风场,以获取风作用下的建筑振动响应数据。
同时,数值模拟方法如计算流体力学(CFD)和有限元分析(FEA)也成为研究的重要手段。
3. 高层建筑风振控制技术为了减轻高层建筑的风振响应,研究者们提出了一系列控制技术。
其中一种是主动控制技术,通过在结构上设置反馈控制系统,动态地修正结构的响应。
另一种是被动控制技术,通过在结构上设置阻尼器、质量调整器等装置,改变结构的固有特性,从而减小振动幅度。
此外,还有一些其他的技术,如涂层减振、断层结构等,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高层建筑的风振问题。
4. 实例分析及案例研究以某个高层建筑为例,对其进行风振响应分析和控制研究。
通过在风洞中进行试验,获取了建筑在不同风速下的振动数据。
同时,通过有限元分析,分析了建筑结构的固有频率和模态振型。
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一种主动控制系统,通过调整反馈参数,使建筑的振动响应受到有效控制。
进一步,对比了不同风振控制技术的效果,评估了各种技术的优缺点。
结论高层建筑风振响应的研究和控制对于保障建筑结构的安全和居民的生命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风洞试验和数值模拟分析,可以全面了解风作用下建筑结构的振动响应。
在此基础上,采用主动或被动的控制技术,可以有效减小高层建筑的风振响应,提高其在强风环境下的稳定性和舒适性。
建筑结构振动控制反馈系统的新型设计
建筑结构振动控制反馈系统的新型设计作者:樊敏珍王平来源:《沿海企业与科技》2006年第09期[摘要]文章基于控制理论,给出了建筑结构主动控制系统的理论模型,并通过系统的能控、能观性基本属性分析、比较得出系统为一个最小实现,选用了位移、加速度联合反馈系统进行控制力设计,得出含二阶积分的PID控制器校正系统。
并且利用状态空间描述系统状态,提出了一套可用于建筑结构主动控制的反馈系统,即位移、加速度联合反馈系统。
[关键词]建筑结构振动;位移输出反馈;加速度状态反馈;主动控制;联合反馈系统;新型设计[作者简介]樊敏珍,深圳市中建西南院设计顾问有限公司,广东深圳,518031;王平,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研究生院,黑龙江哈尔滨,518055[中图分类号]TU31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7723(2006)09-0059-05一、引言自从1972年控制的概念被引入到土木工程中以来,理论界发展了多种控制系统,其中主动控制适用于宽带控制,能够很好地减少结构的振动响应。
在以往的主动控制反馈算法中,常常采用位移的输出反馈算法[1]。
本文采用位移输出反馈和加速度状态反馈的算法作为所设计主动控制的控制算法,理论上使系统的时滞减小,反应更加快捷、精确。
建筑结构主动控制减振体系是利用外部能源,在结构受地震、风等激励振动过程中,瞬时改变结构动力特性和施加控制力,以减少结构振动反应的自动控制体系,它主要由如下三部分构成:1.传感器:安装在结构上,测量结构所受外部激励和结构反应或两者,将测得的信息传递给控制器的处理器;2.控制器:处理测得的信息,根据给定的控制算法,计算所需的控制力,并将控制信息传递给控制器的致动器;3.作动器:根据控制信息,由外部供给能源产生所需的控制力,从而减少结构振动反应[4]。
本文中主要设计了位移、加速度联合反馈系统的控制出力u(t)(控制器),对系统进行反馈控制。
结构的主动控制理论方面主要应用了控制论中的经典控制理论和现代控制理论。
结构设计知识:结构设计中的振动控制
结构设计知识:结构设计中的振动控制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结构设计中的振动控制已经成为结构设计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
振动是导致结构损坏和倒塌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合理的振动控制技术不仅可以保证结构的安全性,同时也可以提高结构的工作效率和使用寿命。
结构振动会对结构的性能和稳定性产生影响,如振动会导致结构的自然频率发生变化,甚至会导致结构的疲劳损伤。
振动还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如酒店、医院、办公室等公共场所中的噪声和震动会对人的身心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因此,控制结构振动,降低结构的振动噪声和震动是非常必要的。
振动控制技术包括有源振动控制和被动振动控制,其中有源振动控制是一种高效的结构振动控制方法。
有源振动控制技术利用电子(或机械)设备和反馈控制系统,通过在结构上加上合适的控制力来降低结构的振动。
主要包括光纤陀螺仪、加速度传感器和控制器等装置。
被动振动控制技术与有源振动控制技术不同,被动振动控制的控制机理是建立在特定材料性能基础和结构刚度控制中。
材料振动是通过改变材料的物理、化学或表面性质来实现的,其目的是消耗振动能量和减小结构振动幅度,可以采用惯性质量阻尼器、减振钢绳等附加装置来实现。
在实际振动控制中,需要根据结构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振动控制方法。
为了减少结构的振动响应,可以通过影响结构的基础、选择合适的结构材料和结构形式、改变结构的阻尼能力等方法来降低结构振动响应。
例如,在大地震频繁发生的地区,可以采用抗震支撑和防震层来提高结构的承载能力和防震能力;采用钢材结构和预制混凝土结构等优良材料,可以有效降低结构的振动响应;另外,在剧烈振动的结构中,还可以采用能量吸收器等装置来控制结构振动,从而达到减少结构振动的目的。
综上所述,结构振动控制技术能够有效地降低结构振动噪声和震动,其对于构筑安全、耐用、舒适和高效的建筑体系具有重要的意义。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振动控制技术的不断发展,相信有朝一日,我们将能够实现建筑结构的极致稳定。
基于TMD技术的高层建筑结构振动控制研究
基于TMD技术的高层建筑结构振动控制研究俞晓;林小国;胡伟利;张梅【摘要】传统的建筑结构抗震设计方法是利用结构本身物理特性来保证结构具有一定的强度、刚度和延性。
在强震地区或结构所受的动力荷载超过某种程度后,这种抗震手段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
TMD技术是确保地震过程中建筑结构安全性的另一种有效方法之一。
本文根据振动控制理论,推导运动方程,建立仿真模型,设计TMD系统各参数。
最后,以25层建筑结构为实例,计算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减震效果明显。
%Traditional anti-seismic method in the realm of building structures used to the phys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tructure itself to ensure that the structure has a certain strength, stiffness and ductility. This method is usually difficult to achieve the desired effect when the structure is exposed to the power loads or in the violent earthquake areas. TMD technology is another effective way to ensure the security of the building in the process of earthquake. In the paper, the system motion equations are derived and the simulation models are established, as well, the parameters of the TMD are obtained based to the theory of vibration control. Finally, the 25-story building is used as a example as well as the calculated results show that the anti-seismic effect is very effective.【期刊名称】《宁波工程学院学报》【年(卷),期】2012(024)003【总页数】3页(P66-68)【关键词】TMD;高层建筑;振动控制【作者】俞晓;林小国;胡伟利;张梅【作者单位】宁波工程学院,浙江宁波315016;宁波工程学院,浙江宁波315016;杭州市萧山区钱塘江灌区管理处,浙江杭州311200;江苏河海工程·建设监理有限公司,江苏南京20119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U311.3;TP273.1引言建筑结构被动控制技术之一的调谐质量阻尼器(Tuned Mass Damper,TMD),因其构造简单,易于安装,维护方便,经济实用且无需外部能量供给,对结构功能影响小等优点,并且采用调谐质量阻尼器(TMD)对建筑物进行抗震[1-3]是一种有效手段,已大量应用于实际工程领域。
力学振动控制与主动振动减震技术
力学振动控制与主动振动减震技术振动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它存在于各个领域。
在建筑工程、交通运输、航空航天等领域中,振动控制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力学振动控制与主动振动减震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对于提高工程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
力学振动控制是指通过改变系统的结构或参数,来减小或消除系统的振动。
在振动控制中,主动振动减震技术是一种较为先进的方法。
它通过在结构中引入主动控制装置,通过实时监测和控制系统的振动响应,来抑制或减小振动幅值。
主动振动减震技术的核心是控制装置。
控制装置可以根据实时的振动信号进行反馈控制,通过施加力或力矩来改变结构的振动特性。
常见的控制装置包括阻尼器、质量调节器和压电材料等。
这些装置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控制策略,如PID控制、模糊控制和神经网络控制等。
主动振动减震技术的应用广泛,可以用于建筑结构、桥梁、飞机、船舶等领域。
例如,在高层建筑中,主动控制装置可以减小地震或风荷载引起的结构振动,提高建筑的抗震性能。
在航空航天领域,主动振动减震技术可以减小飞机在飞行过程中的振动,提高乘坐舒适度和飞行安全性。
主动振动减震技术的研究还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控制装置的设计和制造需要考虑到结构的特点和工作环境的复杂性。
其次,在振动控制过程中,需要实时监测和控制系统的振动响应,需要高精度的传感器和控制算法。
此外,控制装置的能耗问题也需要解决,以确保系统的可持续运行。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力学振动控制与主动振动减震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将会取得更大的突破。
未来,我们可以期待更智能化、高效化的控制装置的出现,以及更精确、可靠的振动控制方法的发展。
这将进一步提高工程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为人们的生活带来更多的便利和舒适。
总之,力学振动控制与主动振动减震技术是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
通过引入主动控制装置,实时监测和控制系统的振动响应,可以减小或消除结构的振动。
这项技术的应用广泛,对于提高工程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
高层建筑在结构震动台试验的地震反应
高层建筑在结构震动台试验的地震反应纪晓东摘要当受到长周期地震动,高层建筑楼层上进行大的反应。
家具及非结构构件容易受到重大损害在这样的事件里。
本文提出了一个全面的子结构振动台试验重现大型高层建筑楼的反应建筑物。
反应在楼的顶层,一个虚拟的30层楼模型受到合成长周期地震动的是作为一个目标波形再现。
由于各种容量的限制,振动台在直接再现这种大型反应较困难,一个聚合橡胶系统(rubber-and-mass system)被设计来放大震动台的运动。
为实现准确复制的楼层反应,一种控制程序称开环补偿逆动力学仿真算法(IDCS)用于生成一个特殊的输入波的振动台。
实现IDCS算法,我们用模型匹配方法model matching method和H∞方法用来构造控制器。
本文提出了一个数值例子来说明IDCS算法,并且比较了不同性能的方法控制器的设计。
本文举出了一系列全面的子结构的振动台试验进行e-defense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审查的地震行为的家具。
本试验结果表明,rubber-and-mass系统能够放大震动台运动影响约3.5的最大速度和位移,另外,子结构的振动台试验可以复制的大型地板反应了几分钟。
引言长周期,长时间地运动的诱发地震在太平洋俯冲洋脊区预计在未来几十年将持续影响日本,具有非常高的概率[ 1 ]。
高层建筑是容易维持显着的反应的特点是许多周期振动大的速度和位移。
2类型的损害可能发生的事件。
梁柱连接很容易受到严重的低周疲劳故障造成许多周期的塑性变形[ 2 ]。
家具及非结构构件在顶端的楼层很可能是哈肯显着,导致滑,跌倒,翻转,和碰撞的这些元素[ 3 ]。
要检查家具的抗震性能下大型落地回应,大规模测试区必须的,因为它是非常困难的,没有相似的损失缩小尺寸的家具。
很显然为高层建筑做一个整体的,全面的测试是行不通的。
另一种方式是在应用程序的在线混合测试,这是能够处理大规模的结构,通过引入子结构技术substructuring techniques [4-8]。
自适应振动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分析
自适应振动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分析振动是自然界中常见的一种物理现象,无论是机械设备还是建筑结构,在运行过程中都会产生振动。
振动不仅会影响设备和结构的性能和寿命,还会给人们带来噪音和不适感。
因此,设计一种有效的振动控制系统显得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自适应振动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分析。
自适应振动控制系统是一种能够根据振动环境自动调整参数的控制系统。
它采用先进的传感器技术和信号处理算法,能够实时感知振动信号,并根据信号的特征实时调整控制参数,从而达到振动控制的目的。
相比传统的固定参数控制系统,自适应振动控制系统具有更好的适应性和控制效果。
在设计自适应振动控制系统时,首先需要选取合适的传感器。
传感器的种类繁多,如加速度传感器、速度传感器、位移传感器等。
选取合适的传感器要考虑传感器的测量范围、灵敏度、频率响应等因素。
一般情况下,加速度传感器是常用的选择,因为振动信号的加速度可以较好地反映振动的强度和频率。
其次,需要选择合适的控制算法。
自适应振动控制系统主要使用的控制算法有LMS算法(最小均方算法)、RLS算法(递推最小二乘算法)、PID算法(比例积分微分算法)等。
不同的算法适用于不同的控制对象和振动环境。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控制对象的特性和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控制算法。
然后,需要对系统进行建模和仿真分析。
系统建模是设计自适应振动控制系统的关键步骤之一。
通过建立系统的数学模型,可以更好地理解系统的特性和行为,为控制系统的设计和分析提供基础。
在建模的过程中,要对系统的结构、参数和振动特性进行准确的描述,以便进行仿真分析和参数优化。
在进行仿真分析时,可以利用专业的仿真软件进行。
常用的仿真软件有MATLAB、Simulink、ANSYS等。
这些软件具有强大的仿真和分析能力,可以模拟真实的振动场景,评估自适应振动控制系统的控制效果。
通过仿真分析,可以优化系统的控制参数,提高系统的控制性能和稳定性。
最后,需要进行实际的实验验证。
混凝土振捣器智能化控制系统的应用
混凝土振捣器智能化控制系统的应用混凝土振捣器智能化控制系统的应用1. 引言混凝土振捣器智能化控制系统是近年来在建筑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的一项技术。
该系统通过引入智能化控制和自动化技术,提高了混凝土振捣过程的效率和质量,减少了人工操作的需求。
本文将探讨混凝土振捣器智能化控制系统的应用,并分享我对该技术的观点和理解。
2. 混凝土振捣器智能化控制系统概述混凝土振捣器智能化控制系统是一种集成了传感器、控制器和算法的技术方案。
传感器负责实时采集混凝土振捣过程中的数据,如振捣频率、振捣力等。
控制器根据传感器数据进行实时调整,以确保混凝土的振捣效果和质量。
算法则根据历史数据和经验模型,对振捣器的运行进行自动优化,提高了混凝土振捣的效率和一致性。
3. 智能化控制系统的优点混凝土振捣器智能化控制系统相比传统的手动振捣具有以下几个优点:3.1 提高振捣效率:智能化控制系统能够根据实时数据进行调整,使振捣过程更加高效,节省时间和人力成本。
3.2 保证振捣质量:系统根据传感器数据进行实时调整,保证混凝土的均匀性和强度,提高了施工质量。
3.3 减少操作人员需求:智能化控制系统减少了对操作人员的依赖,降低了人为失误的可能性。
3.4 提供数据记录和分析:系统能够记录并分析振捣过程中的数据,为施工质量的追踪和改进提供参考。
4. 智能化控制系统的应用领域混凝土振捣器智能化控制系统在许多建筑项目中得到了应用:4.1 建筑施工:在大型建筑物的混凝土结构施工中,智能化控制系统能够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减少人工操作的需求。
4.2 桥梁建设:桥梁结构的混凝土振捣是关键步骤,智能化控制系统能够确保桥梁的强度和耐久性。
4.3 隧道工程:在隧道的混凝土喷射衬砌中,智能化控制系统可以提高施工质量,确保衬砌的整体性和均匀性。
5. 对智能化控制系统的观点和理解我认为混凝土振捣器智能化控制系统是一种非常有前景的技术。
它通过引入传感器、控制器和算法,实现了混凝土振捣过程的自动化和优化。
自适应振动控制系统设计
自适应振动控制系统设计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在机械领域中,振动控制系统设计日益成为一个热门的研究领域。
自适应振动控制系统设计是其中的重要一个分支,它是指通过不断地监测和调整系统参数,使其能够自动适应外界的振动环境,从而达到最优的振动控制效果。
在本文中,我们将深入探讨自适应振动控制系统设计的原理和应用。
首先,自适应振动控制系统设计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反馈机制实现的。
一般来说,自适应振动控制系统由传感器、控制器和执行器三部分组成。
传感器负责获取振动信号,控制器根据传感器采集到的信号进行计算,并以此来调整执行器的工作状态,从而控制系统的振动状态。
为了实现自适应控制,一般采用自适应算法来不断地调整控制器中的参数,以适应外界的变化。
然而,自适应振动控制系统设计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首先,系统的建模是一个重要的环节。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对振动系统进行精确的建模,并从中提取特征参数。
这些参数将作为自适应算法的输入,直接影响到系统的控制效果。
因此,建模的准确性对于系统设计来说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其次,自适应振动控制系统设计还面临着参数辨识的挑战。
参数辨识是指通过实验数据来估计系统的未知参数。
由于振动系统往往具有较为复杂的非线性特性,因此参数辨识变得更加困难。
为了提高参数辨识的准确性,需要采用更加精确的方法,结合系统建模的结果来进行综合分析。
除了挑战,自适应振动控制系统设计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在工程领域中,自适应振动控制系统可以被广泛应用于机器人控制、飞机和船舶的振动控制、汽车悬挂系统等。
在这些应用中,自适应振动控制系统可以有效地减小振动对系统的影响,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在研究中,人们也提出了许多关于自适应振动控制系统设计的改进方法。
例如,一些学者提出了基于神经网络的自适应振动控制系统设计方法,将神经网络应用于控制器中,通过网络的学习和训练来适应外界的振动环境。
还有一些学者提出了基于模糊逻辑的自适应振动控制系统设计方法,通过将模糊控制理论应用于控制器中,来适应外界的振动环境。
a型抑振原理
a型抑振原理A型抑振原理A型抑振原理是一种用于减震和抑制振动的方法。
它适用于各种工程领域,如建筑结构、机械设备、桥梁等。
本文将详细介绍A型抑振原理的基本原理、应用领域以及优缺点。
一、基本原理A型抑振原理是通过改变系统的固有频率来减小振动的幅度。
它基于共振现象,通过在系统中添加一个与系统固有频率相近的质量块或弹簧来改变系统的振动特性。
当系统与质量块或弹簧共振时,振动能量会被转移给质量块或弹簧,从而减小系统的振动幅度。
二、应用领域A型抑振原理在建筑结构中的应用非常广泛。
例如,高层建筑往往会受到地震、风力等外部力的作用,容易发生振动。
通过在建筑结构中添加质量块或弹簧,可以有效地减小振动幅度,提高建筑的抗震性能。
A型抑振原理也常用于减振机械设备中。
例如,某些大型机械设备在运行时会产生较大的振动,影响设备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
通过在机械设备中添加质量块或弹簧,可以减小振动幅度,提高设备的运行效率和稳定性。
A型抑振原理还可以应用于桥梁工程中。
桥梁在车辆通行时会受到振动荷载的影响,容易发生振动。
通过在桥梁结构中添加质量块或弹簧,可以有效地减小振动幅度,提高桥梁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三、优缺点A型抑振原理的优点是简单易行、成本较低,并且适用于各种不同的工程领域。
通过合理选择质量块或弹簧的参数,可以实现较好的抑振效果。
然而,A型抑振原理也存在一些缺点。
首先,质量块或弹簧的添加会增加系统的质量和复杂度。
其次,A型抑振原理只适用于特定频率范围内的振动抑制,对于频率较高或较低的振动效果不明显。
此外,A型抑振原理也无法完全消除振动,只能减小振动幅度。
四、总结A型抑振原理是一种常用的减震和抑制振动的方法。
它通过改变系统的固有频率来减小振动幅度,适用于各种工程领域。
虽然A型抑振原理存在一些缺点,但它仍然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振动控制方法。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可以根据具体的工程需求和振动特性,选择合适的A型抑振方案,以实现振动的减小和控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 : t ,
( 2 【 : 0一 M ) B [ I c 叫L M L , - L  ̄
一
M‘ ]
』
其 中 :2 ) ( a 为系统 的状 态 方程 , 2 ) 系统 的输 出 (b 为
渤变 等
三
O
£ 1
一
厶 j
]
一
() A一KM); =n —c :, (n … ;; M 0 - — t 。
建筑 结构 振 动 控 制反 馈 系 统 的 新型 设 计
樊敏 珍 , 王 平
[ 摘
要 ]文章基 于控制理论 , 给出 了建筑结构主动控 制 系统 的理论 模型 , 并通过 系统的能控 、 能观性基 本属性分析 、
比较得 出系统为一个最 小实现 , 用了位移 、 选 加速度 联合反馈 系统进行控 制力设计 , 出含二 阶积分 的 PD控制 器校 正 系 得 I 统。并且利用状态空 间描述 系统状态 , 出 了一套可 用于建筑结构主动控制 的反馈 系统 , 提 即位移、 速度联合反馈 系统o 加
维普资讯
2 0 7 9期 ( 6年 第 ) 0 总第 6期
C A T LE T沿P I 企A业 CE C 技 C N L G O SA N E RS S N SI科 E&T H O O Y R 海 E D 与 N E
N 920 O. ,0 6 ( u lt e O.6 C muai l N 7 ) vy
描述输入与输出外部关系的传递函数为基础 , 通过
在 频 域下 判断零 极 点位 置 , 过极 点 配置 来 分析 系 通
式 ( ) 以写成 如下 一 阶形 式 : 1可
5 9
维普资讯
l ) xf+ ) =A ( 瑚 )
l: D) y c)颤 (x f £ + )
统 的控 制 出 力 u( ) 控 制 器 ) 对 系 统 进 行 反 馈 t( , 控制。 结 构 的主动 控 制 理 论 方 面 主 要 应 用 了控 制论
M摊 ) c  ̄ + a∞= -( Lu0 () + ao v tXO+ ( 1 ,
其 中 : c, M, K分别 代表 结 构质 量 、 阻尼 和刚度 阵 ( n
器 ;. 2 控制 器 : 理测 得 的信息 , 据 给定 的控 制算 处 根
二 、 论 模 型 分 析 ‘ 理
法, 计算所需的控制力 , 并将 控制信息传递给控制
( ) 制 系统理 论模 型 一 控 器的致动器 ;. 3 作动器 : 根据控制信息 , 由外部供给 在结构 控 制问题 中 , 用状 态空 间描 述 一个 n自 能源 产 生 所 需 的控 制 力 , 而 减 少 结 构 振 动 反 从 由度 的结 构如 下 : 应_ 。本文中主要设计了位移 、 4 J 加速度联合反馈 系
统的动态特性及稳定性 ; 经典控制理论发展于上世 纪3 5 0— O年代_ , 2 主要解决单变量控制系统的分 J
析 与设计 , 研究 的对 象 主要 是 线 性 定 常 系统 ; 而发 展 于上 世纪 5 7 代 的现 代控 制 理论 以微 分 方 0— 0年
适用于宽带控 制 , 能够很好 地减少结 构 的振动 响
[ 中图分类号】T 313 U 1.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1 7 72 (o6 一 09 0 0 — 73 2o ) 05 — 5 0
一
、
引 言
自从 17 控制 的概 念被 引入 到 土木 工 程 中 92年 以来 , 理论 界发 展 了多 种 控 制 系统 , 中主 动控 制 其
[ 关键词 ] 建筑 结构振 动; 位移输 出反馈 ; 加速度状 态反馈 ; 主动控制 ; 联合反馈 系统 ; 新型设计 [ 作者简 介] 樊敏珍 ,深圳 市中建西南院设计顾 问有限公 司, 东 深圳 ,10 1 王平 , 尔滨工业 大学深圳研 究生 广 5 83 ; 哈
院, 龙江 黑 哈 尔滨 ,1 0 5 5 85
程、 线形代数及数值计算 为主要数学工具 , 用时域 应 。在 以往 的主动 控制 反馈算 法 中 , 常常 采用 位 移 ( 或状态 空 间 ) 法 以描述 系 统 内部 状 态 变量 关 系 方 的输 出反 馈 算法 _ 。本 文采 用 位 移 输 出反 馈 和 加 l J 的状态 方程 为基础 , 究 系统状 态运 动 。其 已不再 研 速度状态反馈 的算法作为所设计主动控制 的控制 局限于单变量、 线性 、 定常、 连续 的系统 , 而扩展到 算法 , 上使 系统 的时滞 减小 , 理论 反应更加快 捷、 了多变量的、 非线性的、 时变的离散系统。 精确。 建筑结构主动控制虽有很多优点 , 但是在大震 建筑 结 构 主动 控制 减振 体 系是 利用 外部 能 源 , 作用下是否能够保证控制系统 中有大量能源输入 在结构受地震、 风等激励振 动过程 中, 瞬时改变结 是一 个亟 待解决 的问题 。出于 以上考 虑 , 文拟 采 本 构 动力 特性 和施加 控 制力 , 以减 少结 构 振动 反应 的 用系统辨识的方法 , 在现有主动控制结构中采集数 自动控制体系 , 它主要 由如下三部分构成 :. 1 传感 据, 然后 回归一些有价值 的参数 , 将分析结果去指 器: 安装在结构上 , 测量结构所受外部激励和结 构 导 少量 能源输 入 的控 制器设 计 。 反应或两者 , 将测得 的信 息传递 给控 制器 的处 理
×n ;为 1×1 外界 激励 向量 ; )f T 阶 I u为 r ×1阶控制 L , 中 的经 典控 制 理 论 和现代 控 制 理论 。经 典 控 制 理 作 用 向量 ; L 分 别代 表 控 制 力 和激 励位 置 系数 引。 论 主 要 以积分 变换 为主要 数学 工 具 , 频 域方 法 以 矩 阵 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