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物理声光热专题复习

合集下载

声光热中考物理专题共16页word资料

声光热中考物理专题共16页word资料

第二部分、声、光、热中考专题(强化练习)声现象1、有一段长为18m 的装满水的铁管,将耳朵贴在装满水的铁管一端,在另一端敲一下,能听到几次声音?(已知:声音在铁、水和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依次为5200m/s 、1500m/s 和340m/s 。

人耳能分清前后两次声音的时间间隔要大于0.1s )(A )A .1次B .2次C .3次D .4次2、一天,小香同学所在的实验小组,将一手机的来电显示设为铃声和屏幕显示,然后将手机用线悬挂在真空罩中,将罩中的空气抽出后,用电话打该手机,结果只看到手机的屏幕显示而听不到铃声。

该实验可以证明声音需要______传播,而电磁波可以______传播。

(介质(空气),在真空中)3、2019年5月12日,我国四川汶川发生8.0级的大地震给生命和财产造成严重伤害,牵动着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心。

地震后有些被埋在废墟下的人为了保存体力不是大声呼救而是用硬物敲击墙壁或管道,向营救人员求救,最后获得了生的机会。

用物理学知识解释他们是利用了声音可以在 中传播的原理,在他们的求救行为中发出的声音是由于用硬物敲击后墙壁或管道发生 而产生的。

(固体,振动)4、当喇叭里响起“我和你,心连心,共住地球村……”的男声演唱时,小明和小亮齐声说:“是刘欢在演唱!”他们作出判断的依据是:不同演员声音的 ( C )A .音调不同B .响度不同C .音色不同D .声速不同5、如图1所示,是我市城区到龙洞堡机场高速公路某路段两旁安装的隔音墙,其目的是减小车辆行驶时产生的噪声对公路两旁居民的危害。

这种减小噪声危害的方法主要是在下列哪个途径中实现的(B )A .噪声的产生B .噪声的传播C .噪声的接收D .以上三种均是6、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有很多有趣的声现象.例如:笑树能发出笑声是因为果实的外壳上面有许多小孔,经风一吹,壳里的籽撞击壳壁,使其 发声;广场音乐喷泉的优美旋律是通过 传入我们耳中的.(振动,空气)7、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C )A .真空不能传声是通过实验与推理的方法获得的B .发出较强声音的喇叭能使它前面的烛焰“跳舞”,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C .课堂上听到老师的讲话声,说明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D .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相同8、下列情景涉及到的物理知识,描述正确的是(D )A .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的课本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它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图1B.拦河大坝的截面上窄下宽呈梯形,应用了连通器原理C.二胡演员在演奏中不时移动手指调节二胡弦的松紧程度,他是在调琴声的响度D.中考期间,学校周围禁止汽车鸣笛,是为了在声源处控制噪声的产生9、有一种电动牙刷,它能发出超声波,直达牙刷棕毛刷不到的地方,这样刷牙干净又舒服,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A、电动牙刷发出的超声波不能在空气中传播B、超声波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C、超声波的音调很低所以人听不到D、超声波能传递能量11、近年来,为了控制噪声污染,改善居民的生活环境,有些城市采取了城区禁止汽车鸣笛、道路两边种花植树、高架桥两侧安装隔声板等措施。

中考物理复习《声光热电经典题型解题技巧归纳》

中考物理复习《声光热电经典题型解题技巧归纳》

力光热电学经典题型解题技巧归纳一、声学部分技巧1.区分图像问题中声音的特性“三步法”第一步:看形状,判音色;第二步:看高度,判响度;第三步:看宽度,判音调。

二、光学部分技巧2.反射、折射作图“三步法”第一步:找入射点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或折射光线与界面的交点,即为入射点。

第二步:作法线过入射点作垂直界面的垂线即为法线。

第三步:画光线①反射: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画出反(入)射光线。

②折射:斜射时,空气中的角大,画出折(入)射光线;垂直界面入射时,传播方向不变,光线不偏折。

技巧3.帮助记忆凸透镜成像特点的“两条规律”1.静态规律:①一倍焦距分虚实,内處外实,实倒虚正。

一倍焦距处是实像、虚像的分界点,物体在一倍焦距以内,成的是正立的虚像;在一倍焦距以外,成的是倒立的实像。

②二倍焦距分大小,远小近大。

二倍焦距处是放大、缩小实像的分界点,物体在一倍到二倍焦距之间成的是放大的实像;在二倍焦距之外成的是缩小的实像。

2.动态规律:①成实像时:物近(物距减小)像远(像距增大)像变大,物远像近像变小。

②成虚像时:物近像近像变小。

三、热学部分技巧4.判断物态变化及过程中的吸放热“四步法”第一步:判断物质发生物态变化前的状态;第二步:判断物质发生物态变化后的状态;第三步:根据定义确定物态变化的类型;第四步:根据物态变化的类型来判断吸放热情况。

四、电学部分技巧5.判断串、并联电路的“电流流向法”1.让电流从电源正极开始,经过各用电器回到电源负板,若电路中电流只有一条路径,则各元件串联;若电路中有分流点和汇流点,则分流点和汇流点之间的各支路并联。

2.注意:在识别电路时,电流表视为通路、电压表视为断路;在设计电路时,电源短路是不允许的,因为可能会烧坏电源。

技巧6.电路故障判断的“现象法”1.现象:小灯泡不发光可能存在的电路故障:①小灯泡短路②小灯泡断路③小灯泡正常,小灯泡到电源的电路出现断路2.现象:电压表有示数且电流表无示数可能存在的电路故障:①与电压表并联的用电器断路,导致电压表串联接入电路中(相当于在电路中串联一个大电阻导致电路中电流太小,电流表指针偏转不明显)。

初中物理声光热

初中物理声光热

5. 听到声音过程:声波—鼓膜振动—听小骨振动—听觉神经—大脑 骨传道:声波—头骨——颌骨—听觉神经—大脑
6. 双耳效应:声音到两只耳朵的时间和强弱不同
通过双耳效应可以辨别声音的方向,产生立体感。
7. 音调指声音的高低。
(1)频率:1秒内振动的次数,反映振动的快慢,物体振动的越快,频率就越大。
(2)音调的高低和发声体振动的频率有关系:频率越大,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也低。人的听觉是20Hz---------20000 Hz
8. 响度指声音的大小。
(1)振幅是物体振动的幅度。

(2)响度跟发声体的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还跟发声体的距离有关,距离越远,声音就越分散,响度就越小。
声光热
专题一:基本概念
第一章 声现象 1. 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因振动而发出声音。
2. 声音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气体)
3. 真空不能传播声音,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的。
4. 声速与介质的种类和温度有关,一般来说,声音在固体中最快,在液体中较快,在气体中最慢;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为340m╱s
13.声音可以传递信息,例如:B超,也可以传递能量,例如:清洗钟表,除去结石。蝙蝠利用回声来确定目标的方法叫做回声定位,根据回声定位原理,发明了声呐。
14.原声和回声的时间间隔大于0.1秒(或者离障碍物距离为17m)才能产生回声。 回声测距离:2s=vt
第二章光现象
1. 光源:自身能够发光的物体。太阳是自然光源,电灯、烛焰是人造光源。月亮和所有的恒星不是光源。
11、分贝(dB):表示声音的强弱。0 dB:人刚能听到最微弱的声音。30—40 dB:较为理想的安静环境,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声音不能超过50 dB,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声音不能超过70 dB,为了保护听力,声音不能超过90 dB 。

声光热复习讲义

声光热复习讲义

中考物理复习导学案声光热专题(一)——声学、光学一、应用知识:1、声音的产生、传播;声音的特性;噪音的危害和控制;声音的利用2、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定律;平面镜成像特点;光的折射定律;颜色和看不见的光3、透镜对光线的作用;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及应用;眼睛与眼镜二、典型题讲解1、钓鱼时不能大声喧哗,因为鱼听到人说话声就会被吓走,这说明( )A .声音从空气传入水中,音调发生了变化B .只有空气能传播声音C .声音在水中的速度比在空气中的速度小D .空气和水都能传播声音分析:解决此题的关键是要知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是需要介质的,它既可以在气体中传播,也可以在固体和液体中传播,但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最快,在液体中次之,在气体中的传播速度最慢.2、如右图所示,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乒乓球被弹开.这个实验是我们在学习《声现象》一章时经常做的实验,它说明了( )A .发声的音叉正在振动B .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C .声音的传播不需要介质D .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最快分析:本题是把音叉的振动转化为轻质小球的运动,这样可以把音叉的微小振动进行放大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声音产生的是由于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了解,以及物理学法中的转换法的应用.3、为了使教室内的学生上课免受周围环境噪声干扰,下面哪个方法有效合理( )A .在教室内安装噪声监控器装置B .在教室周围植树C .每个学生都戴个防噪声耳罩D .将教室的窗户打开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减弱噪声的途径有三种:在声源处减弱噪声;阻断噪声的传播;在人耳处减弱噪声,分析各个选项是否可以有效合理的减弱噪声.点评:解决此类问题要结合噪声的特点和防治噪声的途径进行分析解答.4、在音乐会上用二胡和小提琴同时演奏《荷塘月色》时,人能分辨出二胡和小提琴演奏的声音,主要是依据声音的( )A .响度不同B .音色不同C .音调不同D .传播速度不同分析:音色是指声音的品质与特色.它与发声物体的材料有关,一般不同物体发声的音色是不同的.5、如图所示的四种情景中,属于光的反射的是( )A .手影B .铅笔好像在水面上折断了C .景物在水中的倒影D .手指看上去变“大”了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及光的折射的区别,在平时要注意区分.6、一只小鸟在平面玻璃幕墙前飞来飞去,欣赏它自己在幕墙中轻盈的“身影”.以下描述正确的是()A.“身影”始终和小鸟一样大B.小鸟靠近幕墙过程中,“身影”远离幕墙C.小鸟远离幕墙过程中,“身影”逐渐变小D.“身影”到幕墙的距离大于小鸟到幕墙的距离分析:玻璃幕墙相当于平面镜,鸟在玻璃幕墙上成的像符合平面镜成像特点,物像大小相等、到玻璃幕墙等距、连线与玻璃幕墙垂直、是虚像点评:掌握平面镜成像特点,生活中很多都可以看成平面镜,如水面、玻璃幕墙等等,都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去分析成像情况7、从岸边看水中的鱼,看到“鱼”的位置与实际位置不同.下列模型能解释此现象的是()A B C D8、许多照相机镜头到胶片的距离是可调的.某次拍摄前摄影师已经“调好焦”,使被摄者在胶片上形成了清晰的像.如果在拍摄前被摄者和摄影者的距离变远了,为了使他在胶片上仍然成清晰的像,镜头与胶片间的距离应()A.变小B.变大C.先变小后变大D.先变大后变小分析:利用“物近像远像变大”或者说“物远像近像变小”的规律来解决本题较容易一些.9、如图是物体S通过凸透镜成像的示意图,当物体S放在哪个位置时,才能产生图中所成的像S′()A.u>2f B.f<u<2f C.u=f D.u<f分析:根据图中物体成倒立的实像和像的位置,利用凸透镜成像规律可得出结论.10、小明用凸透镜先后两次观察书本上的字,看到如图所示两种情景.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甲图中成的是实像;乙图中成的是虚像B.甲图中书本在凸透镜2倍焦距以外;乙图中书本在凸透镜l倍焦距以内C.甲图中凸透镜靠近书本,所成的像变小;乙图中凸透镜远离书本,所成的像也变小D.甲图中成像规律可应用于投影仪;乙图中成像规律可应用于照相机点评:本题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及应用.我们可以用口诀:“一倍焦距分虚实,二倍焦距分大小.物近像远像变大,焦距以内反变化.”来帮助我们记忆.11、物体置于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前,得到了一个放大的像()A.若像是正立的,那么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大于20cmB.若像是正立的,那么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大于10cm,而小于20cmC.若像是倒立的,那么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大于10cm,而小于20cmD.若像是倒立的,那么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小于20cm分析: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知道物距小于f时,成放大、正立的虚像;物距小于2f、大于f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三、课堂练习:1、下列的实验和实例中,能说明声音的产生或传播条件的一组是( )①把发声的音叉放进水盆里看到溅出水花;②二胡发声时用手按住琴弦,琴声就消失了;③拿一张硬纸片,让它在木梳齿上划过,一次快些,一次慢些,比较两次的不同;④在月球上的宇航员,对着对方“大声说话”,对方也不能听到声音。

人教版中考物理“声光热“考点概述

人教版中考物理“声光热“考点概述

中考总复习:声现象【考纲要求】1、知道声音的产生与传播;2、知道乐音的三要素;3、知道噪音的危害和控制。

【知识网络】【考点梳理】考点一、声音的产生和传播1、声音的产生: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物体只有振动才能发声。

2、声音的传播: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3、骨传导:声音通过头骨、颌骨也能传到听觉神经,引起听觉。

把这种传播方式叫做骨传导。

要点诠释:1、发声的物体一定在振动,但振动的物体不一定发声,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2、声音的传播速度决定于介质的性质,相同的声音在不同的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不同的声音在同一种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相同,声音在15℃中的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

3、外界传来的声音引起鼓膜的振动,这种振动经听小骨及其他组织传给听觉神经,听觉神经把信号传给大脑,我们就听到了声音。

考点二、声音的三个特性:1.音调:指声音的高低,它是由发声体振动的频率决定的,频率越大,音调越高。

2.响度:指声音的大小,它跟发声体振动的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响度还和距发声体的距离有关,距离越大,响度越小。

3.音色:指不同发声体发出的声音特色,不同发声体在音调和响度相同的情况下,音色是不同的,音色由发声体本身的性质决定。

要点诠释:1、超声波:把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音称为超声波。

超声波的波长短,在均匀介质中能沿直线传播,应用于探伤、测距、测厚、医学诊断和成像。

2、次声波:通常把频率低于20Hz的声音称为次声波。

火山爆发、激光、地震、海啸、台风、核爆炸、火箭发射等现象都会产生次声波。

次声波频率低,其最显著的特点是传播距离远,不容易被吸收。

如:印度尼西亚的喀拉喀托火山爆发时,产生的次声波绕地球三圈传播了十几万米。

次声波速度大于风暴的速度,可以检测风暴。

但是有的次声波对人体有害。

考点三、噪声的危害及控制1、噪声:(1)从物理学角度:噪声是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产生的;(2)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声光热》复习

《声光热》复习

3.物理,留心观察皆学问.对以下现象解释正确 的是 ( ) A.初冬季节,在家里洗澡时发现房间里充满“白 气”,这些“白气”是水蒸气 B.在秋季的早晨看到足球场里的草叶上挂满了露 珠,而到了初冬,露水不见了,却看到了薄薄的 一层霜,可见霜是由露变成的 C.把冰箱里的冻豆腐取出,冰化后,发现豆腐里 有许多小孔,这是豆腐里的水先遇冷凝固成冰, 后又熔化成水形成的 D.放在衣橱里的樟脑丸,时间久了会明显变小, 是因为樟脑丸蒸发为气体跑掉了
物理中考复习专题一
《声、光、热》
实验初中初三物理组
板块一、诊断练习查缺补漏-----我复习,我主动!
1、如图所示的四幅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图中,城市某些路段两旁的透明板墙可以减小噪声污染 B.乙图中,敲鼓时用力越大,所发声音的音调越高 C.丙图中,随着向外不断抽气,正在发声的手机铃声越来越大 D.丁图中,卡片在梳子上划动得越快,听到的声音就越响
友情提醒:关注物理方法的总结与应用
在探究声的产生条件和传播的几个实验中: (1)使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水面溅起 水花,说明 。 (2)在水中敲击石块,是为 了 。
2.下列现象使我们生活中常见的现象: ①立竿见影、②水中倒影、 ③小孔成像、④放电影、 ⑤海市蜃楼、⑥毕业合影、 ⑦透过金鱼缸看到水中的放大的鱼。按要求分类: (填序号)虚像有 ,属于光的反射的 有 ,折射的有
板块 二、典型例题变式拓展-----我展示,我快乐!
【例1】
【例2】
【例3】
【例4】
板块 三、细心审题巩固提升----我检测,我收获!



4. 为了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小明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⑴ 图中反射角的度数是 ,为了探究 反射角与入射角的大小关系,应多次改变 (入射角/反射角),观察并记录有关数据, 通过比较可以得出结论 ; ⑵ 实验中小明使用了一个可折转的光屏, 这个光屏在实验中除了能呈现光线外,另一个重要作用 是: ; ⑶ 图中让一束光贴着光屏左侧的A纸板沿EO方向射到O点,在右 侧B纸板上能看到反射光线OF.实验时,光屏前不同方位的同学 都能看到光的传播路径,这是因为光在光屏上发生了 反 射.若将B纸板向后折转一定的角度,则在B纸板上 (填 “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此时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 (填“在”或“不在”)同一平面内. ⑷ 如果让光线逆着OF的方向射向镜面,会发现反射光线沿着OE 方向射出,这表明: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具有 性.

中考物理总复习总结-声-光-热

中考物理总复习总结-声-光-热

声、光、热一、知识要点1、声音是由发声体的而产生的;声音要靠传播,不能传声。

2、声速是表示声音传播的物理量,它与、有关。

3、声音的特性是指、和;控制噪声的方式有在声源处减弱、和在人耳处减弱。

4、声的利用主要是利用声音可以传播、,如超声波探测、碎石、测速等。

5、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是_______,“光年”是的单位。

6、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反射角_______入射角;光的反射现象分为________和漫反射两种;平面镜成像中,像与物体比较:大小相等,到镜面的距离______,连线与镜面垂直,成正立等大虚像。

7、光从一种物质进入另一种物质时通常会发生________现象,光从空气斜射入其他介质时,折射光线会______法线,而光从其他介质斜射入空气时,折射光线会_______法线;在光的反射和折射中,光路都是的.8、透明物体的颜色由决定,不透明物体的颜色由决定;在看不见的光中,具有显著的热作用,具有显著的化学作用.9、凸透镜对光有______作用,凹透镜对光有________作用.10、凸透镜成像规律是:当物距u>2f时,成一个______ 、______ 、_______ 像,实际应用如:_________;当f<u<2f时,成一个_____ 、_____ 、_____ 像,实际应用如_________;当u<f时,成一个_____、_____、_____像,实际应用如_________.11、眼睛对光的作用相当于,它把来自远近不同的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形成物体的像。

近视眼应配_______镜来矫正,远视眼应配______ 镜来矫正。

12、温度计是根据液体___________性质制成的,使用它时要观察它的量程,认清它的______,温度计的玻璃泡要_________被测液体中,待温度计示数_________后再读数,读数时要使玻璃泡_______在被测液体中,视线要与刻度线________。

初中物理声光热基础知识复习提纲.doc

初中物理声光热基础知识复习提纲.doc

初中物理声光热基础知识复习提纲第一讲。

声现象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1声音的产生(1)声咅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因为振动而发声。

(2)物体的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但不能表述为:“振动停止,声音消失”,因为振动停止后,声源发出的声音仍会向周围传播。

2?声音的传播(1)声音以声波的形式传播。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固体、液体和气体都可以作为传声的介质。

真空不能传声(3)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速度一般不同。

一般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速度最大,液体中次之,气体中最小,即声速跟介质的种类冇关。

声速还跟介质的温度有关,在15°C的空气屮声音的速度是340m/so(4)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來便产生回声,只冇当回声比原声到达人耳的时间晚0.1s以上,才能把回声和原声区分开,否则回声使原声加强。

(5)感知声音的途径:空气传导和骨传导。

人耳感知声音的顺序是:声波…耳廓(收集)■…鼓膜(产生振动)一一听小骨(传递振动)一一听觉神经(传递信息)一一大脑(产生听觉);骨传导的原理就是固体传声,人能听到自己说话的声音就是利用骨传导。

二、声音的特性1、音调(1)概念、声音的高低称为音调。

(2)影响因素:发声体振动的频率。

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越低, 音调越低。

(频率——物体每秒内振动的次数。

单位:赫兹,符号:Hz)(3)大多数人能够听到的声音的频率范围:20 Hz到20000 Hz。

(4)超声波:频率高于20000 Hz的声音。

(5)次声波:频率低于20 Hz的声音。

这种声波多由于火山喷发、台风、地震等产生,对人体健康有害。

2、响度(1)概念:人们感觉到的声音的强弱称为响度。

(2)影响因素:发声体的振幅、距离发声体的远近。

振幅越大,响度越大;振幅越小,响度越小。

3.音色(1)概念:音色又称音质、音品,是听觉感到的声音的特色。

(2)影响因素:发声体的材料、结构、发声方式等。

(3)应用:根据音色可以辨人、辨动物、辨乐器等。

中考物理复习知识框架(声、光、热、力、电磁)

中考物理复习知识框架(声、光、热、力、电磁)

中考物理复习知识框架(声、光、热、力、电磁)一声现象01声音产生:物体的振动。

传播:靠介质传播,真空不能传声。

声速:15℃空气中声速340m/s,v固>v液>v气。

回声:间隔0.1s以上,距离≥17m,测距:s=vt/2。

02声音的特性音调:声音的高低,与发声体振动频率有关。

人听频范围:20Hz——20000Hz。

次声波:低于20Hz的声音(海啸、地震、核弹爆炸)。

超声波:高于20000Hz的声音。

响度:声音的大小,与发声体振幅和距声源的距离有关。

音色:声音的品质,与发声体的材料、结构有关。

03噪声定义:物理学:无规则振动。

环境学:影响人们正常休息工作学习的声音。

等级:分贝,dB。

防治:在(1)声源处(2)传播过程中(3)人耳处减弱。

04利用(1)传递信息:声呐、B超。

(2)传递能量:超声清洗、超声碎结石。

二光现象01光的直线传播光源:天然:恒星、萤火虫。

人造:发光的电灯、点燃的蜡烛。

条件:同种、均匀介质。

光速:真空c=3×108m/s。

现象:小孔成像、影子、日食、月食。

02光的反射规律:反、法、入三线共面、法线居中、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分类:镜面反射:平行光入射,反射光平行。

漫反射:平行光入射,反射光向四面八方。

特点:反射时光路是可逆的。

03平面镜成像原理:光的反射。

特点:(对称)正立、等大、虚像。

像与物到镜面距离相等,连线垂直于平面镜。

应用:成像、改变光路(潜望镜)。

04球面镜凹面镜:对光有会聚作用。

应用:太阳灶、手电筒的反光装置。

凸面镜:对光有发散作用。

应用:汽车观后镜、街头拐弯处的反光镜(广角镜)。

05光的折射发生条件: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

规律:从空气斜射入其他介质向法线偏折。

特点:折射时光路是可逆的。

06光的色散光的色散:白光分解成七种色光。

七种色光:红、橙、黄、绿、蓝、靛、紫。

色光三原色:红、绿、蓝。

透明物的颜色由通过它的色光决定。

不透明物的颜色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

声、热、光中考复习

声、热、光中考复习

声、热、光中考复习1.在冬奥会滑冰比赛中,为了消除冰刀滑行造成的划痕,使冰面恢复平整,常在比赛间隙进行“补冰”.“补冰”时,工作人员在冰面上浇水,并向浇水处喷撒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在“补冰”时干冰和水发生物态变化的过程中()A. 均吸收热量B. 干冰吸收热量,水放出热量C. 均放出热量D. 干冰放出热量,水吸收热量2.我国是一个缺水的国家,因而污水净化具有重要的意义.下图是江涛发明的太阳能净水器,该净水器在污水净化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A.先熔化,后液化 B.先升华,后凝华C.先汽化,后液化 D.先汽化,后凝固3.如图所示,二个相同的透明玻璃杯,甲内装的是冰水.乙内装的是干冰(温度可以低到-78.5℃),现在把它们放在20℃的同一房间中,一段时间后,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内壁M结了一层霜,外壁Q结了一层霜B、内壁M结了一层水,外壁Q结了一层霜C、内壁M有水珠,内壁P有一层霜D、外壁N有水珠,外壁Q有一层霜4.在探究树荫下光斑的综合实践活动中,为了研究孔的大小对光斑形状的影响,小华设计了四种开有不同形状孔的卡片甲,并用另一张卡片乙覆盖在甲上,如图所示。

接着,从图示位置沿箭头方向水平移动乙,观察光斑形状的变化情况。

下列合乎要求的是()5.如图所示,在与打火机出气孔相连的导气管外部中央滴了一滴水,然后打开打火机气阀,点燃末端排出的气体,导气管外的水滴迅速变成了冰粒.关于该装置发生的现象,说法错误的是()A.导气管外的水滴变成冰粒,是熔化现象B.气阀打开后,液态的丁烷汽化并吸热C.导气管末端的丁烷气体燃烧时,化学能转化为内能D.打火机中的丁烷是通过压缩体积的方法使它液化的6.在“达人秀”节目中,演员用冬瓜、土豆做成吹奏乐器,用它们吹奏出来的声音可能具有的相同特征是()A.音调响度B.音色响度C.音色音调D.音色音调响度7.飞机黑匣子发出频率为37.5千赫兹的脉冲信号,用录音磁带记录下来正常播放,人耳是不能直接听到的.下列措施能够帮助人耳听到这一声音的是()A. 慢速播放B. 快速播放C. 放大音量D. 减小音量8.“呼麦”是蒙古族的一种高超演唱形式.演唱者运用技巧,使气息猛烈冲击声带,形成低音,在此基础上调节口腔共鸣,形成高音,实现罕见的一人同时唱出高音和低音的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呼麦”中高音、低音指的是声音的响度B.“呼麦”中的声音是振动产生的C.“呼麦”中高音是超声波、低音是次声波D.“呼麦”中高音和低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不等9.同一个物体的温度可以利用摄氏温标表示为20℃,用热力学温标表示为293K.那么,当自来水的温度升高1℃时,用热力学温标表示这一温度的升高,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温度升高大于1K B.温度升高等于1KC.温度升高小于1K D.无法确定升高的值与1K大小的关系10.我国北方冬天,河流会结上厚厚的一层冰,冰的温度有时低达-40℃,假如在-40℃的冰下有流动的河水,如果气压为一个标准大气压,那么水与冰交界处的温度是:( )A、4℃;B、0℃;C、-40℃;D、略高于-40℃.11.如图所示,在两个相同的试管甲和乙中分别装入质量和初温相同的水,然后将沸腾时产生的水蒸气通入试管甲的水中,水蒸气在甲中几乎全部液化,待甲中的水面上升一段高度后,停止通入水蒸气.测出此时甲中水的温度为t,以下能验证水蒸气液化放热的操作是()A.测出乙中的水温并与t比较B.测出烧瓶中的水温并与t比较C.将烧瓶内开水倒入乙中直至与甲中水面相平,摇匀后测出乙中水温并与t比较D.将另一杯开水倒入乙中直至与甲中水面相平,摇匀后测出乙中水温并与t比较12.2013年CCTV3·15晚会曝光黄金造假:个别不法商贩为牟取暴利,在黄金中掺入少量金属铱颗粒。

中考物理复习声、光、热学第1讲声现象课件

中考物理复习声、光、热学第1讲声现象课件

交融的荆楚韵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C )
A.歌手发出的声音由声带振动产生
B.男女歌手声音的传播速度相同
C.使用扩音器主要是为了改变歌声的音调
D.歌声通过空气传到现场观众耳中
3.【教材图片改编】关于如图所示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A.图甲:乒乓球被发声的音叉弹开表明音叉在振动 B.图乙:街道旁设置的噪声监测仪能减弱噪声 C.图丙:倒车雷达是利用次声波传递信息的 D.图丁:按琴弦不同位置是为了改变响度
一、声、光、热学 第1讲 声现象
1.(2023·三市一企)乘客能够分辨出车载导航语音中某公众人物的声音,
是根据声音的(C)源自A.音调B.响度C.音色
D.振幅
2.(2023·荆州)2023 年 4 月 8 日晚,首届楚文化节在荆州古城盛大开幕.开
幕式上,文化节主题歌《荆州荆州》唱响荆州,让人在词曲中感受古今
7.【现代科技】2023 年 5 月 30 日,搭载“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的“长 征二号”F 遥十六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成功发射.火箭发射 过程中,巨大的轰鸣声不绝于耳,“巨大”形容的是声音的响响度度这一特 性,如果离得近,会感觉耳膜有胀痛感,这是因为声音能够传递能能量量.
4.(2023·烟台)生产和生活中产生的噪声会影响人们的生活,但有些情
况下我们也可以利用噪声.下列现象属于利用噪声的是
( D)
A.摩托车安装消声器
B.有的道路旁设置隔声板
C.工厂工人戴着防噪声耳罩
D.飞行员根据发动机轰鸣声判断其运转情况
5.[古代科技]如图是我国古代的计程车“计里鼓车”.当车走一里时, 车上的木人就敲一下鼓,当车走到十里时,车上的木人就敲一下镯(古代 的乐器).人们根据鼓和镯发声的音音色色(选填“响度”或“音色”)不同, 确定车行驶的是一里还是十里,这是利用声传递信信息息(选填“信息”或“能 量”).

九年级声、光复习

九年级声、光复习

声现象光现象复习要点:1、声现象(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发生的,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一切气体、液体、固体物质都可以传声,真空不能传播声音。

(3)在常温下(15℃)的空气中,声音的传播速度是340米/秒。

声音在固体、液体中比空气中传播的速度快。

(4)回声是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反射回来,再传入耳朵。

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0.1秒以上,人可以区分回声和原声,如果不到0.1秒,回声和原声混在一起,使原声加强。

人耳听到回声的条件:回声比原声晚0.1秒以上。

(5)乐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音色音调跟发音体振动的频率有关。

物体在1秒内振动的次数叫频率。

频率越大,音调越高;频率越小,音调越低。

响度跟发声体的振幅有关。

物体在振动时偏离原来位置的最大距离叫振幅。

振幅越大,响度越大;振幅越小,响度越小。

响度还跟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

我们能够分辨出各种不同乐器的声音,是由于它们的音色不同。

(6)噪声A噪声的来源:从物理学角度看,噪声是指发声体作无规则的杂乱无章的振动时发出的声音。

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起干扰作用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B噪声的等级用分贝来划分。

C减弱噪声的途径;(a)在声源处减弱。

(b)在传播过程中减弱。

(c)在人耳处减弱。

2、光的反射和折射(1)光的直线传播: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均匀介质是光直线传播的条件。

小孔成像,影的形成等是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的例证。

我们常用带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的传播路径,这种直线叫光线。

光在真空中的速度大约为3×108米/秒,光在其它透明介质中的传播速度要比它在真空中的速度小。

(2)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三线共面),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两侧(两线分居),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两角相等),无论是镜面反射还是漫反射,每一条光线都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初三复习声光热力(教师用)

初三复习声光热力(教师用)

目录一、物态变化专题 (2)单选题 (4)多选 (5)填空 (6)实验 (6)答案 (9)二、初中物理常识题专题 (11)答案 (12)三、内能、机械能和热量专题 (13)单项选择 (14)多项选择 (17)填空 (18)实验 (19)四、透镜、平面专题 (19)选择 (21)填空 (22)实验 (23)五、根据表格推导物理公式专题 (31)六、实验探究专题 (34)一、物态变化专题1、熔化和凝固(1)熔化:定义:物体从固态变成液态叫熔化。

晶体物质:海波、冰、石英水晶、非晶体物质:松香、石蜡玻璃、沥青、蜂蜡、食盐、明矾、奈熔化图象:晶体熔化特点:非晶体熔化特点:固液共存,吸热,温度不变吸热,先变软变稀,最后变为液态温度不断上升。

熔点:晶体熔化时的温度。

熔化的条件:⑴达到熔点。

⑵继续吸热。

(2)凝固:定义: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叫凝固。

凝固图象:晶体凝固特点:非晶体凝固特点:固液共存,放热,温度不变放热,逐渐变稠、变黏、变硬、最后成固体,温度不断降低。

凝固点:晶体凝固时的温度。

同种物质的熔点凝固点相同。

凝固的条件:达到凝固点;继续放热。

2、汽化和液化:(1)汽化:定义: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

定义:液体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的,并且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汽化现象叫蒸发。

影响因素:⑴液体的温度;⑵液体的表面积⑶液体表面空气的流动。

作用:蒸发吸热(吸外界或自身的热量),具有制冷作用。

定义:在一定温度下,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沸点:液体沸腾时的温度。

沸腾条件:⑴达到沸点。

⑵继续吸热沸点与气压的关系:一切液体的沸点都是气压减小时降低,气压增大时升高蒸发沸腾(2)液化:定义: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

液 方法:降低温度;压缩体积。

化 好处:体积缩小便于运输。

作用:液化 放 热 3、升华和凝华:①升华定义: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特点:吸热,易升华的物质有:碘、冰、干冰、樟脑、钨。

②凝华定义: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放热☆解释“霜前冷雪后寒”?霜前冷:只有外界气温足够低,空气中水蒸气才能放热凝华成霜所以“霜前冷”。

中考物理考点复习资料热声光概念

中考物理考点复习资料热声光概念

义务教育基础课程初中教学资料热学一:物态变化一、温度1、概念:物体的 叫温度。

2、摄氏温度:把 的温度规定为0摄氏度,把1标准大气压下 的温度规定为100摄氏度,把0℃到100℃分为 等份,每一等分叫做1摄氏度,摄氏度用 表示。

例如人体的正常体温是 ,绝对零度的温度是 。

二、温度计 1、原理:常见温度计是利用 、 等液体的 来测量温度的。

2、常见温度计:体温计:内装的液体是 ,量程为 ,分度值为 。

体温计盛水银的玻璃泡上方有一段 ,所以体温计离开人体后还能表示人体的温度,重新测量前应拿着体温计用力向下甩。

寒暑表:量程为 ; 实验用温度计:水银的凝固点为-38.8℃,酒精的凝固点为-117℃,所以测较低温度时应选用 温 度计;水银的沸点为357℃,酒精的沸点为78.5℃,所以测较高温度时应选用 温度计。

3、温度计的使用(实验用温度计):使用前,应该:看清它的 ;认清它的 。

在使用温度计测液体温度时:(1)温度计的玻璃泡 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 ;(2)温度计的玻璃浸入被测液体后要稍等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3)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 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三、物态变化1、物质三态: 、 、 。

2、物态变化:3、晶体和非晶体:、 、 、 、 、 、 、各种 都是晶体,晶体有一定的 ;、 、 、 都是非晶体,晶体没有 。

4、汽化和液化:汽化的两种方式: 和 。

蒸发是液体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的、并且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汽化现象。

要加快液体的蒸发,可以提高 ,增大 和加快 。

沸腾是在一定温度下在 和 同时发生的 的汽化现象。

一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 。

气体液化的方法:1) ;2) 。

四、实验:观察水的沸腾1、器材:除有烧杯、铁架台、石棉网、火柴和中心有孔的纸板外,还有 、 、 、 。

2、现象:水在沸腾时发生剧烈的 现象,形成大量的 ,上升变大,到水面破裂开来,里面的 散发到空气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物理声、光、热专题复习一、万丈高楼平地起,知识点滴要积累1.声音在15℃的空气中的速度是 m/s。

2.光在真空中的速度是 m/s= km/s。

二、基础概念全都懂,重点难点掌握中1.有些耳聋病人配有骨导式助听器就能听到声音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两人相距较远说话时,听不到对方的声音,但同样情况下,用自制的土电话就可以听到相互的说话声;耳朵贴在铁轨上能听到远处火车开来的声音而站起来就听不到了,对此,请你提出一个要研究的问题。

3.宜昌市区主要道口设有噪声监测设备.某时刻该设备的显示屏上显示49.20的数字,这个数字的单位是.4.我市在科学规划和建设城市时,大量增加水面面积,是利用水的大的特性,且水在蒸发时(选填“吸热”或“放热”),可以调节气温,营造“宜居重庆”的舒适环境。

5.北方冬天的清晨,我们经常看到玻璃窗上有美丽的“冰花”,这是 (选填“室内”或“室外”)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此过程要热(选填“吸”或“放”)。

6. “炖汤”因味道好而深受茂名人喜爱。

“炖汤”就是把汤料和水置于炖盅煲内的水沸腾过程中,煲盖与煲的缝隙间冒出大量的“白气”,这是现象(填物态变化),煲盖不断跳动,这是水蒸气的能转化为煲盖的机械能。

若汤的沸点与水的沸点相同,则盅内的汤 (填“会”或“不会”)沸腾。

7.炸油条、炸土豆用菜油;煮玉米棒子、煮鸡蛋用水。

这样可以对不同烹饪手段提供各自所需的(选填“热量”或“温度”),这是因为油和水的不同。

8.小明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研究光的反射规律,其中有一个可折转的光屏,光屏在实验中的作用是:(写出两条)①;②。

9.像一架照相机,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_______透镜,来自物体的光会在视网膜上形成一个__________的像(选填“正立”或“倒立”)。

如果长期不注意用眼卫生,会导致近视。

有一种治疗近视眼的手术,采用激光对角膜进行处理,使晶状体和角膜构成的透镜对光的偏折能力变得__________些(选填“强”或“弱”)。

三、雷区一一来扫除,一错再错莫要有(一)声现象中的“音调、响度、音色”,即是重点,有时又不易判断。

1.二胡是我国劳动人民发明的一种弦乐器。

演奏前,演员经常要调节弦的松紧程度,其目的在调节弦发声时的()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振幅剖析:声音的三个特性:音调、响度和音色。

音调指的是声音的高低,由振动快慢决定,振动快则音调高,振动慢则音调低。

响度指的是声音的大小,由振幅大小和距离发声体的远近决定,振幅越大、距离发声体越近则响度越大,振幅越小、距离发声体越远则响度越小。

音色由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决定。

变式训练题组:2.汇演上,小明弹奏电吉他时不断用手指去控制琴弦长度,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改变声音的;琴声是通过传播到我们耳中的。

(二)热现象中的“物质三态的六种物态变化”是热现象的重点,也是中考必考内容,与实际生活联系密切,在生活中有的难以判断是什么物态变化,易混淆,有的错误地认为寒冷的冬天说话时的“白气”是水蒸气。

例题:3.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凝固的是()A.寒冷的冬天,湖水结成冰B.炎热的夏天,冰棍周围冒“白气”C.初冬的清晨,地面上出现霜D.秋天的夜晚,草叶上出现露珠剖析:初中讲物态变化,就是讲这三种常见的物质状态间的变化问题。

③关于“白气”,很多同学认为寒冷的冬天,我们在室外讲话时,嘴里出来的“白气”是水蒸气。

这种认识是错误的。

请同学们思考一下,冬天说话和夏天说话同样都有水蒸气出来,为什么在夏天看不到?水蒸气是无色的、是看不见的,那么“白气”究竟是什么呢?“白气”的出现是有条件的,与冷有缘,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大量的小水珠,是液体,不是气体。

夏天打开冰糕纸冒“白气”,冰糕起的作用是降低温度,冰糕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大量小水珠。

夏天打开冰箱门冒“白气”,原因是冰箱里面出来的冷空气,使得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大量小水珠。

夏天打开空调吹出来的都是“白气”, 原因是空调里面出来的冷空气,使得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大量小水珠。

变式训练题组:4.留心观察皆学问。

对以下现象解释正确的是A .初冬季节,在家里洗澡时发现房间里充满“白气”,这些“白气”是水蒸气B .在夏季的早晨看到足球场里的草叶上挂满了露珠,而到了初冬,露水不见了,却看到了薄薄的一层霜,有人认为霜是由露变成的C .放在衣橱里的樟脑丸,时间久了会明显变小,是因为樟脑丸蒸发为气体跑掉了D .把冰箱里的冻豆腐取出,冰化后,发现豆腐里有许多小孔,这是豆腐里的水先遇冷结冰,后又熔化成水形成的(三)初中光现象包括三部分: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光的折射。

生活当中有很多光的现象,同学们应该会解释属于光的什么现象。

例题:5. 如图1所示的四种现象中,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剖析:在光学考题中,经常让同学们辨别所发生的光现象的原理解释。

一般有三种,即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光的折射。

光的直线传播能解释的现象有:影子、小孔成像、日食、月食、夏天浓密树荫下的圆形光斑、射击时的三点一线,利用激光准直挖掘隧道等。

光的反射能解释的现象有:平面镜成像、水中倒影、黑板反光、能看到本身并不发光的物体(漫反射)、潜望镜等。

光的折射能解释的现象有:水中的筷子向上弯折,渔夫叉鱼要叉看到的鱼的下部,看到的河水要比实际的浅,游泳运动员在潜水时看到岸上的树变高了,雨后彩虹,光的色散,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凸透镜的成像规律等。

变式训练题组:6.如图所示,对下列光学现象的描述或解释错误的是( )(凝固)(放热)(液化)(放热)(熔化)(吸热) (汽化)(吸热)固 态 液 态 气 态(升华) (吸热) (凝华) (放热) 图1(a ) (b ) (c ) (d )A.图(a )中漫反射的光线尽管杂乱无章,但每条光线仍然遵循光的反射定律B.图(b )中木工师傅观察木板是否平整,是利用了光的直线传播特点C.图(c )所示炎热夏天公路上的海市蜃楼景象,是由光的反射现象造成的D.图(d )所示是太阳光经过三棱镜色散后的色光排列情况(四)凸透镜的成像规律是初中物理的重点、难点、易混淆的知识点,在生活中应用广泛,同学们要会用凸透镜的成像规律解释:放大镜、照相机、幻灯机的工作原理,并能解决实际问题。

例题:7.凸透镜成像规律时,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先后把蜡烛放在a 、b 、c 、d 四点并分别调整光屏的位置,如图4所示,探究后他总结出下列说法。

其中正确的是A .照像机是利用蜡烛放在a 点的成像特点制成的B .放大镜是利用蜡烛放在b 点的成像特点制成的C .幻灯机是利用蜡烛放在d 点的成像特点制成的D .蜡烛放在b 点成的像比它放在c 点成的像大剖析:凸透镜的成像规律是比较难记忆的,也是比较难理解的。

突破这一难点的办法有3个。

①实验法。

做好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分组实验。

记录好物距、像距、成像的大小倒正虚实,做好数据的分析,总结出规律:一倍焦距是虚像实像分界点,物距小于一倍焦距成正立、放大的虚像;二倍焦距是放大和缩小实像的分界点;在成实像的前提下,物体靠近凸透镜的时候,像就远离凸透镜,而且成的实像变大;反之,物体远离凸透镜的时候,像就靠近凸透镜,而且成的实像变小;即“物远像近像变小,物近像远像变大”;实像都能落在光屏上,虚像不能落在光屏上;实像是倒立的,虚像是正立的。

变式训练题组:8.小方同学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当蜡烛、凸透镜、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时,光屏上得到了清晰的像。

则A .得到的像是正立缩小的实像B .得到的像是倒立放大的实像C .把蜡烛向左移动,调整光屏的位置,得到的清晰像变小D .把蜡烛向右移动少许,要得到清晰的像,应向左移动光屏(五)光现象中的作图题,是中考中经常考到的,利用光现象中的作图题,提高学生的绘图能力,培养严谨细心的作图习惯。

渗透利用作图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

举例:9.在图中做出人看到球的光路图。

分析归纳:光学作图题只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利用光的直线传播作图可以解释:影子的形成、日食、月食、小孔成像等;利用光的反射作图可以解释:物体在平面镜中成虚像的原理以及平面镜成像的规律、利用平面镜改变光的传播方向等;利用光的折射作图可以解释:河底看起来变浅、水中的筷子向上弯、凹透镜对光的发散作用、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凸透镜的成像规律等。

总之光现象的一切问题都可以用作图的方法来解释。

在作图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光线要画上箭头,在反射现象和折射现象中法线都是垂直于界面,法线是虚线,注意反射角、入射角、折射角的大小关系,发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都是虚线。

训练题组:10.图中画出了光线通过透镜前、后的方向,在方框中画出适当类型的透镜。

四、科学探究伴你行,研究方法记心中声现象、热现象、光现象用到的科学研究方法有归纳法、类比法、作图法、控制变量法、转换法、图像法、在实验的基础上进行科学推理法、模型法等。

《物理课程标准》要求,在突出科学探究内容的同时,还要重视对研究方法的指导,使同学们在进行科学探究,学习物理知识的同时,掌握科学探究方法,形成科学探究能力。

下面就剖析“声现象、热现象、光现象”所用到的一些科学研究方法。

(一)归纳法:由观察或实验得到现象、数据,然后分析物理现象的共同点和不同点或分析数据的规律,通过综合、概括,提炼出物理规律或结论的思想方法。

例1:敲鼓时,撒在鼓面上的纸屑会跳动;将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能溅起水花;扬声器发声时纸盆会振动。

根据上述现象可归纳出: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二)类比法:利用看的见的、感知的到的来类比看不到的、感知不到的,这样更形象、更生动,有利于对知识是理解和掌握。

例1:利用看的见的水波类比看不见的声波,这样学生在理解声波的传播时就容易理解了。

(三)转换法:把不易观察到的现象转换为能直接观察的现象,或是把不易解决的问题转换为容易解决的问题的方法。

转换法是研究物理问题时经常使用的方法。

例1:常用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把温度的变化转化为液体的热胀冷缩,从而达到可测量的目的。

例2:音叉在发声时,我们看不到音叉的振动,我们可以让用细线系住的乒乓球接触音叉,我们发现乒乓球被弹起来,于是我们可以推断出发声的音叉在振动。

(四)图像法:当因变量随着自变量的变化而变化时,利用平面直角坐标系,让自变量为横坐标,因变量为纵坐标,在坐标系中找到对应的点,再用光滑的线把点依次连接起来,就做出了图像。

例: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和凝固图像,液体的沸腾图像。

(五)控制变量法:当某个物理量的变化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时,为探究出他们之间的关系,可人为地将一些因素控制起来,使他们保持不变,分别只研究其中的某个因素的变化对该物理量的影响,然后综合起来,就得到了这个物理量与另外几个因素之间的关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