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忻州一中2019_2020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
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12).doc
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12)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把正确答案涂在答卷上。
1. 王国维在《商周制度论》中说:“故天子诸侯之传世也,继统法之立子与立嫡也……立贤之利过于立嫡,人才之用优于资格,而不以此易彼者,盖惧夫名之可籍而争之易生,其弊并不可胜穷……”由此制定这一制度的目的是什么A. 广建诸侯藩国B. 区分血缘亲疏C. 保证法律执行D. 巩固分封秩序【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内容及所学知识可以看出王国维所说为嫡长子继承制,它的目的在于巩固统治秩序,因此D项正确;广建诸侯藩国属于分封制,与材料不符。
因此A项错误;区分血缘亲疏是宗法制的目的,不符合材料。
所以B项错误;从材料内容中无法得出保证法律执行的内容,因此C项错误。
点睛:材料的大致意思为“天子诸侯的传承,是通过法统立长子和立嫡子来确定的。
(虽然)立贤良的人的好处超过立嫡子,人的使用才能优于资格,之所以不用这个方法(即立贤不立嫡长,用人只看才能不看资格这个情况)来替代,是因为这样一来容易发生争执,这个坏处不可胜数。
”可以推出嫡长子继承制。
根据嫡长子继承制再来判断就很容易。
2. 易中天在《帝国的终结》中说“秦,虽死犹存,它亡得悲壮。
”从政治上看,“秦,虽死犹存”主要是指它A. 统一度量衡、货币B. 创建皇帝制度C. 创建三公九卿中央官制D. 统一全国和创建中央集权制【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题目中关键信息是“秦,虽死犹存,它亡得悲壮。
”根据所学知识,秦统一后,为了巩固统治,政治上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地方上实行郡县制,经济上统一货币,统一了度量衡,文化上实行了焚书坑儒政策,虽死犹存是指秦朝虽然灭亡了但创立的政治制度却保存下来。
ABC表述正确,三项属于具体制度,都有片面化的问题,都从属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故答案选D。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3. “凡百司奏抄,侍中审定,则先读而署之,以驳正违失。
山西省忻州一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
2019-2020学年高二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试题历史考生注意:1.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2. 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3. 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岳麓版必修一、二、三及选修一。
第I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在当今保存的青铜器皿中,商代青铜器经常刻以夸张变形的兽面或原始图腾作为纹饰;周代青铜器皿则大多遵从固有的规格,在装饰上具有显著的秩序感。
引起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制造技术进步 B.法家思想影响 C.政治伦理规范 D.审美观念变化2.战国时期,秦国“对新取得地方之人民,恐其反复,故令徙之他处,而以赦免之罪人迁实新地”。
秦昭襄王晚期“迁”纳入律令体系,使其稳定化与制度化,成为刑罚的一种。
秦国这些举措主要是为了()A.扩大王朝统治疆域 B.瓦解地方反抗势力C.巩固宗法血缘体系 D.适应集权政治发展3.有学者认为:荀子深刻地认识到,“礼”与“法”是治理国家、安定社会的两大根本手段,于是立足于儒家的“礼治”,吸收、发挥法家的“法治”思想,使“礼”与“法”在政治和法律层面相互渗透,和谐统一。
该学者认为荀子()A.是法家学派的实际开创者 B.背离了孔孟思想的精髓C.吸收了诸子百家的有益学说 D.对儒学的发展迎合时代需要4.自西汉以来,君为臣纲被认为不可动摇。
而黄宗羲却认为:“君臣的名分,是因为天下的缘故而有的,我如果没有治理天下的职责,那么我对于君主来说就是路人。
而我一旦为官,则为君之师友。
”这主要反映出黄宗羲()A.反对人世为官 B.主张限制君主权力C.强调民主思想 D.倡导新型君臣关系5.有学者认为,在东汉时期,我国已经开始稻田养鱼。
唐代开创了养鱼开荒种稻的方法。
广东西部山区的人们利用草鱼食草的习性,在新开垦荒地(有水)上放养草鱼,使荒地变成熟地。
2019-2020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含答案(VI)
2019-2020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VI) 本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00分第Ⅰ卷(共50分)本卷共5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5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西周时期出现了我国第一次城市建设高潮,并确立了天子都城十二里(边长4.3公里)、公国都城九里(边长3.2公里)、侯伯国都城七里(边长2.5公里)、子男都城五里(边长1.7公里)的都城建制。
以下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都城规模的差异体现出国经济实力的不平衡B.周王室建立了从中央到地方的一整套集权体制C.城市建制的确立反映了西周等级分封的特征D.建立了以宫殿、庙坛为中心的传统都城的建制2.由于周王朝各封国经济、政治、军事力量的发展,一些较大的诸侯国的力量逐渐超过了周王室,诸侯国的国君们为了取代周王的地位,不得不重新考虑如何富国强兵的问题,而富国强兵的关键是要选用治国人才。
这成为A.分封制崩溃的根源B.宗法制衰亡的表现C.世官制瓦解的原因D.郡县制萌芽的反映3.“从理论上讲,秦汉以后的皇帝跟西周和西周之前的王有着本质的区别,它不是天下的共主而是独主,是国家所有人唯一的君主。
”材料中“共主”到“独主”的变化反映了A.集体统治到君主专制的转变B.贵族政治到官僚政治的过渡C.诸侯割据到国家统一的实现D.地方分权到中央集权的建立4.汉初的刺史和明朝的巡抚最初都是皇帝临时委派的巡察地方不法行为的官职,后来兼管了地方行政、民政,演化成地方行政长官,这说明当时的监察制度A.具有较强的随意性B.逐渐地方化和制度化C.权威性不断加强D.确保了中央控制地方5.如右图,从九卿到六部的变化表明A.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的演进B.从地方分权向中央集权转变C.国家政务与皇家事务的分离D.世卿世禄向科举取仕的转变6.“元代的行中书省,就是一个流动的中央政府,宰相府的派出所,分驻在这个地方来管事……并不是地方政府,只是流动的中央政府。
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6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全球通史》在论述中国诸子百家的思想主张时说:“他们认为贵族的存在已不合时宜,要用国家的军事力量予以清除;而人民群众则需被强迫从事生产劳动。
他们把商人和学者看作可有可无或多余的人,因此不可宽容待之。
”文中的“他们”指的是A. 儒家学派B. 道家学派C. 法家学派D. 墨家学派【答案】C【解析】试题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法家学派主张君主要以法治国,利用权术驾驭大臣,以绝对的权威来震慑臣民,重农抑商,提出了系统的法治理论。
法家把君主的权力提高到极点,迎合了建立大一统专制国家的历史发展趋势。
联系本题材料的思想主张“军事力量清除旧的奴隶贵族”“强迫人民群众生产劳动”“商人和知识分子被歧视”等符合法家学派,这些主张应属于法家学派,C项正确,ABD三项均排除。
故选C。
2. 家学说在秦朝遭到沉重打击,在汉代上升为国家的统治思想。
这种变化同它自身的与时俱进有密切关系。
与先秦儒学相比,经过董仲舒改造之后的汉代儒学A. 坚决排斥了阴阳五行之说B. 吸收了佛教和道教的思想精华C. 提出了"为政以德"的观点D. 从批判时政转变为维护现实统治【答案】D【解析】汉代经过董仲舒改造后的儒学,称之为新儒学,它糅合了法家、道家和阴阳家的学说,主要观点有天人感应、君权神授等,适用了加强中央集权和巩固大一统的政治要求,故D说法正确,A项错误;“为政以德”是孔子的思想,C说法不符合史实;吸收佛道两家学说之长的是宋明理学,B项错误。
3. 中国古代,皇帝诏书多以“奉天承运”为开头语,农民起义也常打出“替天行道”的旗号。
这种现象开始于A. 秦朝B. 汉代C. 宋代D. 清朝【答案】B【解析】皇帝诏书多以“奉天承运”为开头语,农民起义也常打出“替天行道”的旗号,结合所学知识,汉代董仲舒“天人感应”“天人合一”的观点,故B项正确;ACD项不符题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西省忻州一中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考生注意:1.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2. 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3. 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岳麓版必修一、二、三及选修一。
第I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在当今保存的青铜器皿中,商代青铜器经常刻以夸张变形的兽面或原始图腾作为纹饰;周代青铜器皿则大多遵从固有的规格,在装饰上具有显著的秩序感。
引起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制造技术进步B.法家思想影响C.政治伦理规范D.审美观念变化2.战国时期,秦国“对新取得地方之人民,恐其反复,故令徙之他处,而以赦免之罪人迁实新地”。
秦昭襄王晚期“迁”纳入律令体系,使其稳定化与制度化,成为刑罚的一种。
秦国这些举措主要是为了( )A.扩大王朝统治疆域B.瓦解地方反抗势力C.巩固宗法血缘体系D.适应集权政治发展3.有学者认为:荀子深刻地认识到,“礼”与“法”是治理国家、安定社会的两大根本手段,于是立足于儒家的“礼治”,吸收、发挥法家的“法治”思想,使“礼”与“法”在政治和法律层面相互渗透,和谐统一。
该学者认为荀子( )A.是法家学派的实际开创者B.背离了孔孟思想的精髓C.吸收了诸子百家的有益学说D.对儒学的发展迎合时代需要4.自西汉以来,君为臣纲被认为不可动摇。
而黄宗羲却认为:“君臣的名分,是因为天下的缘故而有的,我如果没有治理天下的职责,那么我对于君主来说就是路人。
而我一旦为官,则为君之师友。
”这主要反映出黄宗羲( )A.反对人世为官B.主张限制君主权力C.强调民主思想D.倡导新型君臣关系5.有学者认为,在东汉时期,我国已经开始稻田养鱼。
唐代开创了养鱼开荒种稻的方法。
广东西部山区的人们利用草鱼食草的习性,在新开垦荒地(有水)上放养草鱼,使荒地变成熟地。
这一生产模式( )A.目的在于提高粮食产量B.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理念C.有效提高土地肥沃程度D.说明了经济重心已南移6.宋太宗时规定,科举及第者的吏部考试要试判三道,合格者方能释褐授官。
宋神宗后又规定进士、诸科等试律令大义或断案,才能授官。
哲宗元祐时苏辙曾说:“天下官吏皆争诵律令”。
上述信息反映出当时( )A.行政能力是重要的选官标准B.儒家正统思想受到佛道重大挑战C.官制改革兼顾了效率和公平D.时务策成为科举考试的规定内容7.史载,唐太宗时期给一些资历较浅的官员加以“参议朝政”“参知政事”等名号,也给一些资格较老的功臣加以“平章事”的名号,使其继续参与宰相事务。
此举旨在( ) A.弥补政务多、宰相才干差的缺陷B.防范宰相擅权,加强君主集权C.配合科举制度选贤用人的需要D.建立较严密完整的官僚机构8.明以前,蚕桑业和植棉业主要在江南地区,长江以北很少,京畿地区则更少;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全国绢税共征收288546匹,其中京畿地区最高达32962匹,竞占到总数的12%。
据此可知,明初京畿地区( )A.经济作物规模扩大B.新型物种不断引进C.农业生产效率提高D.政府税收种类繁多9.鸦片战争后,外国银元不仅在沿海等地流通,还逐渐向内地渗透,英国议会在1847、1848年蓝皮书中的报告说:“银元在下述各省自由流通:广东、广西、福建、江西、浙江、江苏、安徽和湖南的南部和东部。
烂板银元的流通,几乎全限于广东、福建和江西。
残缺的小银元则为广东的许多地方所爱好。
”这种现象的出现主要由于( )A.中西方贸易范围日趋扩大B.民众生活对世界市场产生了依赖性C.对外贸易呈现了出超现象D.外国资本已经控制了中国经济命脉10.20世纪初,梁启超强调:“国家所最渴望者,为国包资格了鼓吹革命者亦认为:“夫立国于地球之上者,无国民则亡,有国民则强。
”在当时思想家中,“中国自开国以来,未尝有国民”成为一种共识。
这些看法( )A.有助于民族国家的发展B.折射了军阀割据的现实C.体现了民族文化的自信D.推动了国民革命的兴起11.据统计,1911年全国兴办的各级各类学校数目为52500所,学生总数达163万人,其中占相当数量的是蒙养院的学生和初等小学堂的学生,而在专门学堂、师范学堂普通中学和实业学堂就读的人数不超过10%。
这反映了当时( )A.仍然固守传统的教育模式B.科举制阻碍教育事业发展C.启蒙教育的规模亟待扩大D.新式教育的社会影响有限12.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中,毛泽东依据自己的观察,断言“农民成就了多年未曾成就的革命事业,农民做了国民革命的重要工作”,这是对农民运动革命性、正义性的总体肯定,彰显了农民在国民革命中的作用。
由此可知,该考察报告( )A.建议中共应调整中国革命的道路B.利于纠正当时社会对农民运动的看法C.为中国农民起义的合理性作辩护D.强调建立工农联盟政权的紧迫性13.下表为陕甘宁边区防疫工作统计表(节选)这些措施反映出当时( )A.抗日救亡事业不断发展B.陕甘宁边区疫情日益严重C.近代卫生体系更加成熟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逐步壮大14.1953年5月,中苏签订“5.15协定”,包含苏联技术援助91个新扩建工业项目,1954年底确定为苏联援华项目156项。
1956年,援华苏联专家人数达到高峰,为3113人。
“5.15协定”( )A.推动了中国国民经济恢复和发展B.使中国坚定了“一边倒”政策C.帮助中国顺利完成社会主义改造D.配合了中国国家发展战略需要15.下面为1956—1962年中国财政收入与支出变化数据统计表(单位:亿元),这一变化出现的原因是当时中国( )A.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B.实行财政赤字政策C.基建投资规模不断扩大D.调整经济发展战略16.20世纪80年代初,火车、轮船和长途汽车上到处是拎着装有建筑材料、纺织品和食品等商品样本的大包小包的乡镇企业推销员,形成了“推销员满地跑”的景象。
这一景象( ) A.表明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B.反映出商品市场的活跃C.直接推动了国有企业改革D.体现了私营企业的活力17.古代雅典,指挥军事的将军有10名。
在战场上,如果不只一名将军在场,往往由几名将军轮流指挥全军,每人1天。
雅典其他各类权力机构,也都由多名公民主持。
这些做法( )A.体现了主权在民的思想B.保证了军事行动的统一C.反映了轮番而治的特点D.提高了政府运作的效率18.罗马法规定:如果丈夫于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在外背负了债务,则在婚姻关系解除时,妻子享有的嫁资(陪嫁钱财或物品)返还请求权优先于债权请求权。
这一规定,反映出( ) A.法律注重保护弱势群体利益B.公民的债务权不受法律保护C.婚姻关系影响着立法的内容D.古代罗马婚姻关系极不稳定19.中世纪的意大利艺术喜欢用黄金装饰画面,其目的是为绘制的神圣人物创作一种神圣的氛围。
14世纪,画家们开始改用建筑或者自然风景图案的衬底,这样就创作出更多令人信服的空间,人物看上去似乎真实地生活在这样的空间里。
这一改变( )A.受到了宗教改革运动的影响B.体现了资产阶级的政治追求C.推动了思想解放潮流的进展D.反映了西方人文精神的滥觞20.从17世纪初开始,荷兰、英国和法国等国家相继成立了“东印度公司”,凭借从美洲得来的白银换取欧洲所需的大量亚洲产品。
这反映出( )A.欧洲出现严重的商业危机B.欧洲加快了对亚洲殖民掠夺C.世界市场体系的孕育成长D.亚洲对欧洲的贸易处于劣势21.1973年美国通过《战争权力法》,规定总统若未经国会动用武力,必须在48小时通知国会。
总统在向国会通报后,若60天内国会未宣战,总统须在其后30天撤出军队。
该项法令( )A.表明国会主张收回总统的宣战权B.体现出总统权力受到了限制C.严重冲击了三权分立的政治制度D.提升了美国的行政效率22.美国经济史专家哈罗德.H.福克纳曾不无自豪地说:“(20世纪初)美国农业一次收成,就可以把比利时王国的一切连同国王一起买到手,两次收成可以买进意大利……五次收成,就能把俄罗斯帝国从沙皇手中买进来。
”这主要说明( )A.先进的政治制度有利于经济的发展 B.产业革命推动美国农业产值的攀升C.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提升了美国的经济竞争力 D.美国确立资本主义经济霸主地位23.有学者说:“冷战结束后,追求公平正义和多边主义的价值理念日益成为国际社会的普遍愿望。
”这一愿望折射出( )A.不结盟成为国家关系的主流B.多极化发展趋势得到加强C.霸权主义被国际社会所抛弃D.“一超多强”局面遭到削弱24.20世纪90年代,不仅世界各国的关税税率出现了持续下降,而且前东欧各国家也相继融入到全球贸易体系之中。
这一现象表明( )A.贸易保护主义被放弃B.关贸总协定显现成效C.经济全球化发展加速D.世界市场统一体形成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2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题,第25题25分,第26题12分,第27题15分,共52分。
)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5分)材料一乾隆年间“(人口)较之康熙年间计增十余倍。
承平日久,生齿日繁,盖藏自不能如前充裕”。
仅江苏镇江木渎镇“烧锅(造酒)者已二千余家,合计日耗米万石”。
为此,就隆帝“令地方官严行查禁,勿使靡费米粮”。
官员规谏乾隆禁酒之事取民之生计而禁锢之”。
“实不可以轻举”,乾隆认为“自有酌量”,不愿也不需交群臣商议。
江苏、河南、山东等省在执行过程中出现了尽毁曲酒工具、民间自用一概禁绝等作法,引起民怨。
乾隆对于要求放宽禁令者,一概不准,也不赞成过激行为,官员左右为难。
整个乾隆时代“通邑大都车载烧酒贩卖者正不可以数计”,禁酒政策效果微弱。
——吴慧《中国商业通史》材料二 1829年,英国禁酒运动开始。
中产阶级希望通过禁酒将他们推崇的“自律”“自助”等价值观灌输给工人阶级,他们宣扬工作是成功的关键,饮酒滋生懒惰等恶习。
中产阶级建立柴酒厅,开放俱乐都,方便工人社交。
工人阶级中越来越多的人接受了这些价值观。
1832年—1853年,运动进入绝对禁酒阶段。
工人阶级开始建立自己的禁酒组织,接过禁酒运动的领导权。
这些组织宣扬“自力更生是一种崇高的品德”,很多工人在宣传的影响下开始努力攀爬英国社会的阶梯。
这一时期,作为“全民酒”的啤酒人均消费量急剧减少。
酗酒被英国人普遍视为不可接受的恶习,直至今天仍是社会的主流观念。
——摘编自许志强《19世纪英国禁酒运动与工人文化转向》等请回答:(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乾隆推出禁酒政策的历史背景,并概括其“效果微弱”的原因。
(12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与乾隆时期的禁酒相比,概括英国1828—1833年禁酒运动的特点,并分析英国禁酒运动的意义。
(13分)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2分)材料关于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人与自然环境的地位问题,不同学者有不同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