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课-建国以来重大科技成就
第19课 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
(2)地位:中国的高性能巨型计算机研制技
术已经居于世界前列
(3)意义:加速了国家信息化发展
2.生物技术
(1)成就 ① 1965年,中国首次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生物技术的发展
1965年,中国终 于在世界上第一次用 人工方法合成出具有 生物活性的蛋白质— —结晶牛胰岛素。人 工牛胰岛素的合成, 标志着人类在认识生 命、探索生命奥秘的 征途上迈出了重要的 一步。
1970年4月24日,“长征一号”运载火箭将 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送入预定轨道,从卫星 上发送出了清晰洪亮的《东方红》乐曲,这表示 我国的空间技术跨入了世界先进国家的行列。
(4)成就:
① 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② 1964年,中国自行设计制造的中近程导弹试验 成功 ③ 1970年,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 号”发射成功
(1)决策:1992年,载入飞船正式列入国家研制计划
(2)成就:2003年10月15日,载着杨利伟的“神舟五
号”飞船成功返回地面
(3)影响: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
的国家
二、袁隆平与杂交水稻
袁隆平其人
世界粮食基金会将本年度世界粮食 奖授予袁隆平和蒙蒂〃琼斯。该奖项是 世界农业研究工作方面的最高荣誉。
一、从“两弹一星”到载人航天
1、“两弹一星”
(1)背景:新中国成了后的国际国内形势
新中国为什么要研制“两弹一星”?
①美苏争霸,局势紧张
赫鲁晓夫和美国总统 肯尼迪的较量(漫画)
②新中国成立后,美国 敌视中国
美军入侵朝鲜 的同时,还悍 然出动第七舰 队入侵我国台 湾海峡。
1969年3月,中、苏两国 军队先后在珍宝岛发生了 三次武装冲突。勃列日涅 夫竟打算“一劳永逸地 消除中国威胁”,准备 用中程导弹对中国的军事 政治目标实施“外科手 术式核打击”。
第19课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
新中国成立后,钱学森萌发起 一个强烈的愿望:早日回归祖国, 用自己的专长为国家建设服务。
美国海军部次长说:“一个钱 学森抵得上5个海军陆战师,我 宁可把这个家伙枪毙了,也不能 放他回红色中国去!”
为此他受到美国政府迫害,失
去自由,历经五年于1955年才回
“导弹之父”钱学 到祖国,表现了高度的民族自尊
纸刊登着两则新闻:“一批解密文件表明,1953年美国曾想利用
核武器攻击中国的援朝部队”“1954年,美、英等国考虑用核武
器进攻中国。”刚刚建立的新中国就面临着日益增长的核威胁。
材料2 1969年3月,中、苏两国军队在珍宝岛发生了三次武
装冲突。勃列日涅夫竟打算“一劳永逸地消除中国威胁” ,准
备用中程导弹对中国的军事政治目标实施“外科手术式核打击”。
太空青椒
太空佛手茄子 太空西红柿
饥饿的女孩
联合国粮农组织 发表《2004年全球 粮食安全状况报告》 中指出,全球有 8.52亿人处在经常 性的饥饿中,饥饿 和营养不良每年使 500多万儿童死亡。
摄影者是1994年普利策奖得主、南非摄影家凯文·卡 特
干枯的土地,奄奄一息的孩子,紧盯“猎物”的兀鹰。
二、袁隆平与杂交水稻技术
第19课-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
一、从“两弹一星”到载人航天 1.“两弹一星”
“两弹”:核弹、导弹
“一星”:人造地球卫 星
材料1 1945年8月6日,美国在日本广岛投下了一
颗原子弹。1949年8月29日,苏联爆炸成功第一颗原子弹。1952
年10月3日,英国进行了第一次核爆炸。1984年和1985年初,报
——2004年“感动中国” 评委会对袁隆平的评语
三、赶超时代的信息技术 ——“银河”系列巨型计算
第19课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
秦 山 核 电 站
所产生的清洁电能输 入华东电网,有助于 缓解浙江省和长三角 区域长期的能源供应 吃紧状态。
1991
年发电能力近300 亿千瓦时。其中 70%的电力输往香 港,约占香港用电 总量的四分之一。
大 亚 湾 核 电 站
1994
(2)成就 ——导弹
20世纪60年代初,仿 制近程导弹成功
1964年,自行设计制 造的中近程导弹试验成功
中国二炮部队地地导弹
中国各种导弹
中国导弹部队
中国新型的中远程地空导弹
(3)“两弹一星”研制的影 响
打破了美苏等国对核武器和空间技术的垄断; 加强了中国的国防能力,为社会主义建设创造安定 环境; 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
你知道为“两弹一星”的研制作出重大贡献的科学家吗?
第19课 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
了解新中国 “两弹一星”、载人航天以及袁隆 平的杂交水稻等科技成就。
一、从“两弹一星”到载人航天
何谓“两弹一星”?新中国在一穷二白的 情况下为什么要研制原子弹?这和中国人 民爱好和平的初衷违背吗?
“两弹一星”:原子弹、导弹、人造地球卫星
赫鲁晓夫和美国总统肯尼迪的较量(漫画)
1、成就
1964,偶然发现优势明显 的天然杂交水稻 经过多年的努力和试验
1973年选育出杂交水 稻品种:南优二号
增产20%
2001年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今天中国水稻种植面积中, 约有一半是采用袁隆平培育的 杂交产品,每年生产的稻谷可 以多养活6000多万人。2004年, 袁隆平领导的超级杂交稻项目 不断取得重大突破,在育种方 面提前一年实现了大面积亩产 超过800公斤的目标,这意味着 每年又可以多养活7500万人。
第19课 建国以来重大科技成就
2005年10月17日凌晨4时33分,在经过115小时32分钟 的太空飞行,完成中国真正意义上有人参与的空间科学实验后,神舟 六号载人飞船返回舱顺利着陆,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安全返回。
“神七”航天员翟志刚在太空挥动中国国旗
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
一名苏丹小女孩,瘦 骨伶仃,身后立一只不怀 好意的秃鹫,它虎视眈眈 着,正要伺机扑上来。卡 文· 卡特开始以为小女孩已 经死了,可他忽然听到了 小女孩微弱的哭声,原来 她正在艰难地向救济中心 爬行。卡文· 卡特赶紧调好 相机,按下快门,然后赶 走那只兀鹫。待一切收拾 妥当,他坐在树下,点起 照片拍摄于1993年的苏丹。当时,苏丹 烟,念着上帝的名字,放 处于战乱、饥荒。踏上苏丹国土的卡文· 卡特 声恸哭起来。 卡文· 卡特 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他坐在灌木丛中,想 看到了自己跟整个人类脆 让自己平静一会儿,没想到却看到了让他更 弱的命运,他控制不住自 加吃惊的情景。 己的哀伤。
a.中国不会首先使用原子弹 b.中国使用核技术为人类造福 (秦山核电站、大亚湾核电站)
邓稼先(1924—1986),
中国物理学家;1950年获美国
普渡大学博士学位,当年返回祖 国。他是中国核武器理论研究工
作的开拓者与奠基人之一,也是
中国核试验在技术上的主要组织 领导者之一。被誉为中国的“两 弹元勋”。
国家政策
科技工 作者
广大科学家和科技工作者开拓创新、无私 奉献、辛勤劳作和研究。
及时训练:
1.烟标是用于烟草各类制品的包装纸,种类繁多,图文精 美,蕴藏着社会变迁的丰富信息是名副其实的记录历史的 载体。右下面烟标反映 的史实是( )
B
A.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中国成功发射“东方红”l号 C.中国成功发射“神州”5号 D.中国首枚自行研制的火箭发射成功
第19课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
2.1970年4月,将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顺利送 入太空轨道的是( A ) A.“长征1号” B.“长征2号” C.“长征3号” D.“长征4号”
3.向全世界宣告中国人民依靠自己的力量 胜利地掌握了核技术的事件是 ( )
A A.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升空 C.第一颗导弹飞行正常 D.第一次实现了导弹和原子弹的结合
也是世界上第一个蛋白质的全合成,开辟了人 工_________的时代。 合成蛋白质 人类基因的研究,到20世纪末, (2)中国积极参与________ 基因工程 中国在依靠_______ 技术改良动植物品种、治疗 人类重大疾病 ____________的药物研究等方面达到了国际先 进水平,为提高国民生活水平和健康作出了贡
钱学森 著名火箭专家, 长期担任火箭导 弹和航天器研制 的技术领导职务, 对中国火箭导弹 和航天事业和发 展作出了重大贡 献。
载人航天
中国首位航天员杨利伟
载人航天工程视频资料
(1)决策 载人航天工程 1992年,中国政府作出实施____________ 的战略决策,载人飞船正式列入国家研制 计划。 (2)成就 神舟五号 2003年10月15日“________”飞船载着宇 杨利伟 升上了太空,并成功返回地面。 航员_______ (3)影响 三 个掌握载人航天 中国成为世界上第______ 技术的国家。
一、从“两弹一星”到载人航天
面对世界大国的核威胁 , 作为一个有着几亿人口的 大国,我们该怎么办?想 一想,我们当初为什么要 搞“两弹一星”?
①新中国成立后,美国敌视中国; ②60年代中苏关系也急剧恶化; ③美苏争霸,导致世界局势紧张; ④打破大国武力威胁、核垄断,尽快增强国防力量
美 、____ 苏 等国对核武器和 (1)目的:打破____ 空间技术的垄断。
第19课 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
第七单元、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第19课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一、“两弹一星”1、“两弹一星”(指原子弹、导弹、人造地球卫星)决策的提出(1)发展“两弹一星”战略的背景目的:打破等对核武器和空间技术的垄断,加强国防。
2、成就:⑴核技术①年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意义:加强了中国能力②和平利用核能:建成核电站和核电站。
⑵导弹技术:①1960年中国仿制近程导弹成功。
②1964年自行设计制造实验成功。
⑶人造地球卫星技术:年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意义:中国成为世界上发射卫星的国家,中国进入时代。
3、研制两弹一星的意义(1)打破了美苏对核技术和空间技术的垄断。
(2)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3)加强了中国的国防,为社会主义建设创造了安定的环境。
二、载人航天1、决策:1992年,中国政府作出实施载人航天工程的战略决策2、成就:(1)1999年起,“神州”飞船成功进行4次无人飞行实验(2)年10月15日“神舟”5号飞船载人(杨利伟)航天飞行成功。
意义:――中国成为世界上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三、农业:袁隆平与杂交水稻(中国农民说:吃饭靠两平,一靠邓小平,二靠袁隆平)1、背景:中国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粮食关乎国计民生。
2、成就:(1)袁隆平研究培育出高产杂交水稻————第二次绿色革命、第五大发明(2)他2001年获中国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3、意义:(1)是世界上成功利用的第一人(杂交水稻之父)。
(2)提高了中国的水稻产量,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有助于解决未来世界性饥饿问题,联合国把全球范围内推广杂交水稻技术作为一项战略计划。
(3)多次获得国际大奖,有很高的国际声誉。
四、计算机的研制和发展(1)成就:年研制成功每秒运算速度上亿次计算机“银河Ⅰ号”年“银河Ⅱ号(2)意义:加速国家发展五、生物技术的发展:1、1965年人工合成――意义:世界上第一个蛋白质的全合成,开辟时代。
2、20世纪末,中国基因工程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参加人类基因组计划,负责全部序列的1%)——意义:为提高国民生活水平和健康做出贡献。
第19课_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
D
7、20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国防事业不断发展, 中国如果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 国就不能叫做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 样的国际地位。对其中提到的“两弹一星”的表 述正确的是( ) A.“两弹”都是文化大革命时期爆炸成功的 B.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使我国跨入核国家行列 C.我国的第一颗人造卫星是1970年成功发射的 D.原子弹的研制是我国现代国防建设的开始
邓小平: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袁隆平:成功选育杂交水稻
启示: 发展经济,一靠政策,二靠科技 ……
三 计算机技术
这就是我国自行设计和研制的第一台每秒运算速度达 亿次的巨型计算机———“银河—I”。它的诞生,使我 国成为继美国、日本之后第三个能独立设计和研制巨型 计算机的国家。
国防科技大学成功研制出的“天河一号”超级计算机。 它运算速度全球第一,比第二名的美国国家实验室的计 算机快30%,速度达到每秒2.5千万亿次运算。
2.新中国取得的重大科技成就,对我国的现 代化建设有哪些重大作用?
政治制度
新中国成立特别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为 我国科技发展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巨大成就,尤其是改革开放 经济建设 以来,经济迅速发展,综合国力增强。 国际环境 20世纪中期世界兴起的第三次科技革命, 促进了中国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 党和政府重视科技的发展,作出正 确决策 。
我国还积极参与人类基因的研究
★
★
阅读下列材料,思考:袁隆平成功选育出杂交 水稻,有何重大意义?
材料1:直至目前,全球水稻平均亩产依然停留在260公 斤左右。袁隆平带领的中国科研队伍,已经将超级杂交 水稻的亩产提高到了800公斤!为世界粮食增产超过1万 亿斤(约合5亿吨),每年因推广超级水稻而增产的粮 食,相当于每年多养活了7000万人口。 材料2:中国有13亿人口,占世界人口的20%,是世界上 人口最多的国家,但我国可耕地只占世界的7%。 解决 十三亿人口的吃饭问题,是中国政府的头等大事。 材料3:由于气候变化、水旱灾害、世界人口的迅速增 长等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下,导致世界主要粮食生产国 粮食生产量以及出口量急剧减少,世界粮食危机加重。
第19课 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
2014年中国经济网评出了“新中国十大科技成果
• • • • • • • • • • 1965年,中国首次人工合成了结晶牛胰岛素,使中国成为第一个合成蛋白质 的国家。 1964年10月,中国第一枚原子弹爆炸成功;1966年6月中国导弹试验成功; 1970年4月24日,中国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称为“两 弹一星”。 1973年,陈景润发表了求证哥德巴赫猜想的论文。 1973年,袁隆平发明了杂交水稻的育种技术。 1988年,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建造的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首次实现正 负电子对撞。 2003,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发射成功。2012年中国神舟九号与天宫一号 空间手控交会对接成功。 2005年1月,中国科考队登上南极冰盖最高点。 2007年,嫦娥一号探测器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成功发 射。2013年,嫦娥三号实现中国首次月面软着陆。 2012年,中国载人潜水器蛟龙号在西太平洋的马里亚纳海沟下潜至7020米深 度,创造世界作业型载人深潜的新记录 2014年,天河二号获得全球超级计算机排名冠军。
神舟系列
• 神舟飞船的飞行任务是中国载人航天计划
• 已执行的任务 截至神舟十号任务完成后, 中国已经发射了从神舟一号到神舟十号10 艘系列飞船,其中载人任务5项、无人任务 5项。
神舟五号
• 神舟五号,简称“神五”,是中国载人 航天工程发射的第五艘飞船,也是中华人 民共和国发射的第一艘载人航天飞船。飞 船搭载航天员杨利伟于北京时间2003年10 月15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次日返 回,降落于四子王旗着陆场。它的成功发 射与返回标志着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把 人送入太空的国家。
杨利伟
• 杨利伟(1965年6月21日),男,汉族,是中国第 一位进入太空的航天员, 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 队特级航天员,正师职, 少将军衔。他是中国培养 的第一代航天员。2003年 10月15日北京时间9时, 杨利伟乘由长征二号F火 箭运载的神舟五号飞船首 次进入太空。他和技术专 家的创举使得中国成为第 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 国家。
19课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
作用和意义:“神舟六号”创下了中国第
一次多人遨游太空的记录,第一次进行了有人
参与的空间科学实验,飞行时间和距离有了很
大提高,
“神舟七号”实现了中国历史上宇航员第一次
的太空漫步,令中国成为第三个有能力把航天
员送上太空并进行太空行走的国家。
思考
中国农民说,吃饭靠“两平”,一是邓 小平,一是袁隆平。中国农民为什么这么说?
历史背景:
a.新中国成立后,美国敌视中国;
b.60年代中苏关系也急剧恶化;
c.美苏争霸,导致世界局势紧张; d.制定科技发展规划
材料: 核武器的毁伤能力在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中居于首位。 美国扔向广岛的原子弹,2万吨当量,造 成了30多万人员的伤亡。300万吨当量的核 弹可使1000万人口大城市的地面建筑一扫 而光。 地球上的核武器,如果引爆,早可 以把地球炸成碎块了。
邓小平改革开放,农村 实行家庭联创承包责任 制,农民富起来。 袁隆平培育推广杂交水 稻,大幅提高了粮食产 量
中国水稻栽培历史悠久
约在公元前27世纪的神农时代播种"五谷" 的记载,稻被列为五谷之一。 距今约4200余年前,水稻栽培已从长江中 下游推进到黄河中游。到了战国时期,为发 展水稻兴修了大型水利工程 西汉时四川首先出现了梯田。6世纪30年 代,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曾专述了 水、旱稻栽培技术。 晋《广志》中并有在稻田发展绿肥,增 加有机肥源,培肥地力的记载。反映了当 时的种稻技术已有一定水平。 唐宋六百多年间,江南成为全国水稻生产 中心地区。
使我国的 空间技术 跨入世界 先进国家 行列
1983年成功研制出运算速 计算机 度每秒上亿次的“银河— 技术 Ⅰ号”
农业科 学技术
原创3:第19课 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
b. 导 弹
1960年中国仿制近程导弹成功。1964年独立研制的中近 程导弹发射成功,揭开导弹、火箭发展史新一页。
钱学森一家
钱学森(1911-2009), 浙江杭州人,世界著名火箭 专家,中国工程控制论专家。 1935年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 留学,获硕士学位,1938年 获博士学位,后从事火箭导 弹研究。
20世纪三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科学工程: “曼哈顿计划”(原子弹); “阿波罗计划”(登月); “人类基因组计划”。 中国航天史上三个里程碑: 1970年东方红一号 2003年神舟五号 2007年11月探月工程
时间 1960
1964.
1965 1967.6 1970.4
重大成就
作用和意义
第一枚近程导弹
3、袁隆平的杂交水稻对人类的主要贡献:
①在世界上成功利用水稻杂交优势的第一人 ②不仅大大提高中国的水稻产量,也被认为有助于解决 未来世界性饥饿问题。 ③多次获得国际大奖,享有很高的国际声誉。 袁隆平,一个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的名字, 他发起的“第二次绿色革命”,给整个人类带来了福音。
中国农民有这么一种说法:“吃饭靠“两平”,一靠 邓小平;二靠袁隆平”吗?中国农民为什么这么说?
A
D.核弹、导弹和人造地球卫星
3、标志着中国国防力量加强,打破美国、苏联核
垄断的事件是( )
A.提出“科教兴国”战略
B.实施“星火计划”
C.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C
D.秦山核电站建立
4、新中国建立以来,取得世界第一的科技成就是( )
A.研制出每秒运算速度上亿次的计算机
B.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C.掌握载人航天技术
措施:50年代开始研制,83、93年研制出银河一号二号, 94年接入互联网
第19课 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
(2)侧重点:材料一,政治;材料二,经济。(2分) 背景差异:材料一,国内,文化大革命时期,以阶级斗 争为纲;国际,处于冷战时期。(3分) 材料二,国内,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工作重心转移到 经济建设上;国际,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 (4分,答案如超出要点但言之成理,可在每问总分范 围内酌情给分。)
自主学习
领域
时间
1964年
成就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
意义、地位
打破了美苏的对核和空间技术的垄 断,增强了国防力量
两弹 自行设计制造的中近程导弹试 一星 1964年 验成功 1970年 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 载人 2003年 “神舟五号” 发射成功 航天 农业 1973年 袁隆平培育杂交水稻南优2号 技术 计算 1983年 银河-Ⅰ号巨型计算机 机技 术 1993年 银河-II号巨型计算机 生物 技术 20世纪 末 1965年 首次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国际背景:冷战、美苏对抗;美苏对中国虎视眈眈。
国内背景:对国际形势的错误估计
第一个战略向第二个战略转变的原因:
1.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
2.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了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 上来的伟大决策。
2. 科技建功(多维角度找作用))
材料一 邓小平:如果60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 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 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 材料二 美经济学家唐•帕尔伯格:袁(隆平)正引导我 们走向一个丰衣足食的世界。 材料三 美国航天专家对神七的评论,“这表明中国已 成为21世纪世界舞台上科技与经济的强大参与者。” 材料四 航天技术带动了计算机、新材料、生物、钢铁、 通讯、空间、能源等领域的发展。每投入1元就可以获得712元的回报。 材料五 美国《纽约时报》发表评论:“中国的航天计 划激发了中国人民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根据上述材料,归纳新中国科技发展对我国现代化建设 起了怎样的作用?
课件1:第19课 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
1.(2011·杭州高二检测)20世纪五六十年代, 党和政府把发展以“两弹一星”为核心的原子弹、 空间技术和火箭技术放在重中之重的地位,主要 是为了( ) A.带动其他部门发展 B.尽快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 C.提高中国国防实力 D.适应第三次科技革命潮流
2.从模仿追踪、重点突破到自主创新、引领未来,60 年来,无论是在基础研究领域还是在前沿技术探索方 面,中国科技界常有“惊人”创举。这“惊人”创举 有( ) ①“文革”期间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 ②涌现了诸如钱学森、袁隆平等成就卓著的科学家 ③“一五”期间成功合成了结晶牛胰岛素 ④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 ③④
2007年“感动中国”评委会对钱学森的评语: 在他心里,国为重,家为轻, 科学最重,名利最轻, 五年归国路,十年两弹成。 他是知识的宝藏, 是科学的旗帜, 是中华民族知识分子的典范。
“两弹元勋”——邓稼先 “死而无憾”
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 “东方红一号”
意义:继苏美法日后世界上第五个发射卫星的国家。 标志着中国开始进入航天时代。
是为了防御,为了保卫中国人民免受核战争的威胁。中
国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会首先使用核武器。
为了反对核威胁,打破核垄断,维护国家安全。
材料二:如果60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 卫星,中国就不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 际地位。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 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
第19课 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
课标要求:
列举新中国成立以来科技发展的主要成就,认识 科技进步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作用。
本课探究: 探究一:新中国取得了哪些重大科技成就? 探究二:取得这些重大科技成就的原因是什么? 探究三:这些成就对我国有什么影响?
第19课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
小组讨论三:
科技的发展对我国现代化建
设起了怎样的作用?
小组讨论三:
科技的发展对我国现代化建设起 了怎样的作用?
1、加强中国的国防力量,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为现 代化建设提供和平的国际环境。 2、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增强了综合国力。 3、振奋了民族精神,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4、推动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发展。
• 材料三 改革开放后,国防科技工业实施“保军转民”战 略,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发展核电,中国核事业的发展 揭开了新的篇章。经过20多年的努力,中国的核电建设取 得了可喜的成就。
• (1)材料一中的“两弹一星”是什么?建国初期我 国发展“两弹一星”计划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 • (2)有人认为,建国初期,新中国百废待兴,国内
3.科教兴国。 4.维护世界和平,避免核战争的灾难。 5.科学是一把双刃剑,要正确对待合理把握,
为人类造福。
为提高国民生活水平和健 康作出了贡献 居世界前列,加速了国家 信息化发展
材料一:刚刚建立起的新中国就面临着战争的威胁。报 纸刊登着两条新闻:“1953年美国曾想利用核武器攻击中国 的援朝部队。”“1954年,美英等国考虑用核武器进攻中国.”
材料二:1969年,中苏两国军队在珍宝岛发生三次武装 冲突。之后苏联苏联领导层反应强烈,勃列日涅夫竟打算 “一劳永逸”的消除中国威胁,准备用中程导弹对中国的军 事政治目标实施“外科手术打击”。
材料三:“要有原子弹,在今天的世界上,我们要不受 人家欺负,就不能没有这个东西。” ——毛泽东
请结合材料分析讨论, 新中国成立后,在一穷二白、百废待兴的
情况下为什么要发Βιβλιοθήκη “两弹一星”?新中国成立后,在一穷二白、百废待兴 的情况下为什么要发展“两弹一星”?
第19课建国以来重大科技成就
第19课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一、两弹一星1.含义:“两弹”指原子弹、导弹;“一星”指人造地球卫星。
2.背景(发展“两弹一星”战略决策的时代背景)(1)国际背景:A.新中国成立后,美国敌视中国B.中苏关系急剧恶化C.美苏争霸,导致世界局势紧张D.第三次科技革命(2)国内背景A.新中国成立时,百废待兴,中国领导人作出发展“两弹一星”的战略决策B.中国制定了科学发展战略(3)目的为了打破美苏两国对核武器和空间技术的垄断,加强巩固国防,维护中国安全,为社会主义建设创造一个安定的环境3.表现(重大成果)A.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打破美苏核垄断,中国从此跨入核国家行列B.1970年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中国开始进入航天时代C.和平利用核能,先后建成秦山核电站和大亚湾核电站D.20世纪60年代初,中国仿制近程导弹成功E.1964年,中国自行设计制造的中近程导弹试验成功二、载人航天1.决策:1992年中国政府作出实施载人航天工程的战略决策,这是中国在世纪之交规模最庞大、技术最复杂的航天工程。
2.成就:(注意从神一到神四是无人飞行试验)A.神五:2003年,杨利伟。
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B.神六:2005年,首次双人多天的航天飞行。
费俊龙、聂海胜C.神七:2008年,实现中国人的第一次太空行走(宇航员:翟志刚)。
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D.神八:2011年,无人航天。
突破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自动对接E.神九:2012年,验证手动对接,首名女航员“飞天”。
刘洋(女)、刘旺、景海鹏F.神十:2013年,首次应用性飞行,太空授课。
王亚平(女)、聂海胜、张晓光。
3.影响(1).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据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苏一美二),中国的航天科技步入发达国家行列。
(2)载人飞船成功发射是我国科技发展史上光辉的里程碑(3)带动高新技术及相关领域的发展,为中国带来巨大经济效益(4)激发自豪感,振奋民族精神(5)浓缩了科研人员的心血三、农业科技1.成就(1)1973年选育杂交水稻新品种——南优2号(即籼型杂交水稻)(2)2001年他获得国中国国家最高奖项——“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意义(对人类的主要贡献)(1)袁隆平是在世界上成功利用水稻杂交优势的第一人(2)他选育出的杂交水稻不仅大大提高了中国的水稻产量,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增加农民收入,也有助于解决未来世界性饥饿问题注意:袁隆平本人被称为“中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杂交水稻被国际上称为“第二次绿色革命”、“东方魔稻”、中国“第五大发明”;有人风趣地说,中国农民吃饭靠“两平”,一靠邓小平;二靠袁隆平。
课件7:第19课 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
第19课 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
一、从“两弹一星”到载人航天 ❖成就 两弹一星 原子弹 导弹 人造卫星
载人航天
1992年,战略决策,2003年, 杨利伟(第三个掌握此技术)
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加强了中 国的国防能力;打破了美苏核垄断。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五 个拥有核武器的国家。
秦
山
核 中国在任何情
电 况下都不会首
站 内
先使用核武器
部
大 亚 湾 核 电 站
1960年中国仿制近程 导弹成功。
1964年独立研制的中 近程导弹发射成功,揭开 导弹、火箭发展史新一页。
中国第一种弹道导弹——东风(DF-1)短程弹道导弹
钱学森
钱学森(1911-2009),浙江杭州 人,世界著名火箭专家,中国工程 控制论专家。1934年毕业于上海交 通大学,1935年赴美国麻省理工学 院留学,获硕士学位后转入加利福 尼亚理工学院,1938年获博士学位, 后从事火箭导弹研究。
今天中国水稻种植面积 中,约有一半是采用袁 隆平培育的杂交产品, 每年生产的稻谷可以多 养活6000多万人。
邓小平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在农村实行家 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 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资料
1950年,我国水稻的平均亩产只 有141千克,1998年达到450千克, 增长了2.2倍。1976—1998年,中国 水稻产量累计增产3.5亿吨,按每吨 1000元计算,累计增收3500亿元; 按人均口粮每年450千克计算,能解 决500多万人一年的吃饭问题。
两弹元勋-邓稼先(1924-1986年) 安徽怀宁人,著名核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核武 器研制与发展的主要组织者、领导者。 邓稼先是中国爱国知识分子的优秀代表,为了祖国的强盛, 为了国防科研事业的发展,毅然舍弃国外优厚的待遇,回国 甘当无名英雄,默默奋斗了数十年。他在中国核武器的研制 方面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却鲜为人知,最后因受核辐射严重 伤害、全身大出血而病逝,年仅61岁。直到他去世后,人们 才知道了他的事迹。他的遗言是:“死而无憾”。
第19课 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
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 选育出杂交水稻新品种 “银河一号” “神五”载人成功升空和返回 基因工程技术
改革开放 时期
1983 2003
20世纪末
我国自主研发的银河系列巨型计算机
银河—I
1983年12月诞生 每秒运算一亿次以上
银河—Ⅱ
1992年诞生 运算速度为每秒十亿次
银河—Ⅲ
1997年通过国家鉴定, 运算速度为每秒百亿次
三、计算机技术与生物技术的发展
1、计算机技术的发展
(1)1946年,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问世 (2)1983年,中国研制出第一台计算机“银河Ⅰ号” (每秒运算速度上亿次)
2004年荣获世界粮食奖
1973年成功培育出杂交 水稻品种——南优2号
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
袁隆平选育出的杂交水稻的重要意义: 1、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 2、有助于解决未来世界性饥饿问题。
三、计算机技术与生物技术的发展
1、计算机技术的发展
(1)1946年,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问世 (2)1983年,中国研制出第一台计算机“银河Ⅰ号” (每秒运算速度上亿次)
②60年代中苏关系也急剧恶化 材料2: 1969年3月,中、苏两国军队在珍宝岛发生了三次武 ③美苏争霸,导致世界局势紧张 装冲突。勃列日涅夫竟打算“一劳永逸地消除中国威胁”,准备 用中程导弹对中国的军事政治目标实施“外科手术式核打击”。 2、目的: 为了冲破美苏两大国对核技术和空间技术的垄断 材料3:“要有原子弹,在今天的世界上,我们要不受人家的
“神舟5号”飞船返回舱
杨利伟返回地面后自主出舱
神舟号飞船顺利升空
“神舟六号” 飞行员费俊龙(左)和聂海胜
神舟六号”航 天员传回的画面, 画面中展示的是 从太空看到的中 国大地。
第19课 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
2008年9月27日北京时间16时43分,中国神舟七号 载人飞船航天员翟志刚顺利出舱,实施中国首次空间 出舱活动。
“两弹一星”的重大意义
1、打破了美苏两国对中国的核垄断与核 威胁; 2、展示了我国的实力,尤其是增强了国防 力量,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3、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创造了安定的环境, 也有利于世界和平 4、促进了其他领域(如航天技术)的发展
1、发展“两弹一星”战略的背景: ①新中国成立后,美国敌视中国; ②60年代中苏关系急剧恶化; ③美苏争霸,导致世界局势紧张; ④社会主义建设需要安定的环境。
☆1964年第一颗原子 弹爆炸成功,打破美苏的 核垄断。
☆1967年氢弹爆炸成功
◆ 秦 山 核 电 站
◆ 大核 亚电 湾站
内 部
1960年中国仿制近程导弹成功。 1964年独立研制的中近程导弹发射成功。
今天中国水稻种植面积
中,约有一半是采用袁隆平 培育的产品,每年可以多养 活6000多万人。2004年,袁 隆平领导的超级杂交稻项目 取得重大突破,提前一年实 现了大面积亩产超过800公
斤的目标,这意味着每年又
可以多养活7500万人。
三、计算机和生物技术的发展
1.计算机技术的发展 1946年,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问世 1983年,中国研制出第一台巨型计算机 “银河Ⅰ号”(每秒运算速度上亿次)
课堂练习
1.2001年第一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获 得者是 A.袁隆平 B.邓稼先 C.杨利伟 D.钱学森
A
2.“两弹一星”是指 A.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地球卫星 B.原子弹、氢弹和人造地球卫星 C.氢弹、导弹和人造地球卫星 D.核弹、导弹和人造地球卫星
A
4.新中国建立以来,取得世界第一的科技成就是
必修三第19课 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
1、概念: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地球卫星 2、背景:①新中国成立后,美国敌视中国; ②60年代中苏关系也急剧恶化; ③美苏争霸,导致世界局势紧张; ④打破大国核威胁、核垄断,尽快增强国防力量。 ①1964年: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 3、进程:
②1964年:第一枚中近程火箭发射成功
③1970年: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
【合作探究2】建国以来取得一系列重大科技成就的原因是什么?
材料一 新中国成立后,提出“向科学进军”, 1949 年 11 月,成立了以郭沫 若为院长的中国科学院,逐步建成了由中央各部门、高等院校和地方组成的科 学研究体系。 1956 年,中国制定《 1956—1967 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纲要(草 案)》,把发展以原子弹、导弹为代表的尖端科技放在突出位置。 1978 年,中共中央召开全国科学大会,制订全国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 做出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邓小平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
新中国科技的发展对我国现代化建设起了怎样的作用?
科技在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 政治上—增强了国防力量,提高了国际地 位,振奋了民族精神; 经济上—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提高了人 民的生活水平; 科技上—培养了大量科技人才,促进了科 技的进一步发展;加强了中外科技交流;
从背景、战略重点和成就等方面 总结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
1964
1991-1994
1964
1970 2003 1973 1983 1965 20世纪末
成就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秦山、大亚湾核电站 中近程导弹试验成功 “东方红一号” 卫星
地位、作用
加强了…打 破…,提高… 世界第五 世界第三个 世界第一
“神舟5号”载人飞船
杂交水稻南优2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会儿,没想到却看到了让他更加吃惊的情景。
【思考4】
材料1:联合国粮农组织发表《2004年全球粮 食安全状况报告》中指出,全球有8.52亿人处在经 常性的饥饿中,饥饿和营养不良每年使500多万儿 童死亡。
材料2:当代中国农邓民小说平吃在饭全靠国“实两行平的”以:家一庭联产 靠邓小平;二靠袁承隆包平责”任。制西为方主世要界形称式,的杂责交任稻制是调动 “东方魔稻”。国了际农上民甚生至产把的杂积交极稻性当,作解中放国了继农四村生 大发明之后的第五产大力发,明推,动誉了为农“业第的二发次展绿;色袁革隆平的 命”。杂交水稻饥不饿仅问杂民和解题交的粮决水收食了稻入中提,国高解人了 决的水 了吃稻 农产 民量 的, 吃增 饭加 问了 题农
2008年9月 25日21时10分, 神舟七号飞船 在酒泉卫星发 射中心点火升 空。
一名苏丹小女孩,
瘦骨伶仃,身后立一只
不一怀好名意苏的丹秃小鹫女,孩它,虎瘦骨伶 仃,视眈身眈后着立,一正只要不伺怀机好扑意的秃
鹫,上来它。虎卡视文眈·卡眈特,开正始要以伺机扑
上来为小。女卡孩文已·卡经特死开了始,可以为小
【思考3】我们应该从这些新老科学家身 上学习什么精神?
“两弹一星”精神: 热爱祖国、无私奉献;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 大力协同、勇于攀登。
载人 航天 工程 巡礼
2003年10月15日, “神舟”五号成功发 射, 16日顺利返回。
2005年10月12日, 中国“神舟六号”升空, 17日顺利返回。
材料一
赫鲁晓夫和美国总统 肯尼迪的较量(漫画)
美军入侵朝鲜的同时,还 悍然出动第七舰队入侵我 国台湾海峡
20世纪60年代,中苏边界 谈判破裂后,苏联不断进行 武装挑衅,制造流血事件
材料二 要有原子弹!在今天的世界上,我们要不受人 家的欺负,就不能没有这个东西。
—毛泽东
国际背景: ①美苏争霸,导致世界局势紧张; ②新中国成立后,美国敌视中国; ③60年代中苏关系也急剧恶化。
饭问题;而且其在世界范围的推 (1)广材,料也1反有映助了于一解个决什世么界样性的的严饥重饿问题? (2)问材题料2中,中国农民为什么那样说? (3)据以上材料指出,袁隆平研究的杂交水稻有何重 大意义?
2001年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2004年荣获世界粮食奖
信息技术的发展
在国防科技大学计算 机学院宽敞明亮的机房里, 矗立着一个红黄两色相间 的大机柜。这就是我国自 行设计和研制的第一台每 秒运算速度达亿次的巨型 计算机———“银河—I”。 它的诞生,使我国成为继 美国、日本之后第三个能 独立设计和研制巨型计算 机的国家。加速了国家信 息化发展。
女孩他忽已然经听死到了了,小可女他孩忽微然听到
了小弱的女哭孩声微,弱原的来哭她声正,在原来她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正在艰难艰地难向地救向济救中济心中爬心行爬。行。
卡文卡文·卡·卡特特赶赶紧紧调调好好相相机机,,按
照片拍摄于1993年的苏丹。当时, 苏丹处于战乱、饥荒。踏上苏丹国土
下待点快一起按 只 当 烟下 兀 , ,门切烟快 鹫 他 念,收,门 。 坐 着然拾念, 待 在 上后妥着然 一 树 帝赶当上后 切 下 的走,帝赶 收 , 名那他的走 拾 点 字只坐名那 妥 起 ,兀在字鹫树,。下放, 声恸放声哭恸起哭来起。来卡。文·卡卡特看到
我国自主研发的银河系列巨型计算机
银河—I
1983年12月诞生 每秒运算一亿次以上
银河—Ⅱ
1992年诞生
运算速度为每秒十亿次
银河—Ⅲ
1997年通过国家鉴定,
运算速度为每秒百亿次
生物技术的发展
1965年,中国终 于在世界上第一次用 人工方法合成出具有 生物活性的蛋白质— —结晶牛胰岛素。人 工牛胰岛素的合成, 标志着人类在认识生 命、探索生命奥秘的 征途上迈出了重要的 一步。
问题:概括取得科技成就的原因
(二)取得科技成就的原因:
前提: 新中国的建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 确立。
经济:改革开放,经济实力增强。 政策:党和政府的重视和正确决策。 人物:科技工作者开拓创新和无私奉献。 科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作用。
(三)科技的作用
政治上
增强了国防力量,提高了国际地位。
经济上
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增强了综合国力。
目的:为了打破美苏核垄断和核威胁, 加强国防。
核原则:
中国发展核武器,是为了防御,在任何时候, 任何情况下,都不会首先使用核武器。
秦
山
大 亚 湾 核 电
核 电 站 内 部
站
思考
材料 如果60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 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 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 在这样的国际地位。这些东西反映一 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 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
材料一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同年组建了中国科 学院。1956年制订了全国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 20世纪80年代中期,陆续制定了863计划、星火 计划、火炬计划;1995年,提出“科教兴国”战 略。
材料二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技事业有了进一步发 材料展三。 为适应以航天技术、原子能技术、电子计 算机的应用为代表的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浪潮,我国 广大科技工作者跋涉戈壁滩,风餐露宿,夜以继日, 自力更生,取得了“两弹一星”的重大成就。
照的片卡拍文摄·于卡1特99不3年敢的相苏信丹自。己当的时眼,睛苏,丹他处于了自文·己卡跟特整看个到了人自类己脆跟弱整的命运,
战乱、坐饥在荒灌。木踏丛上中苏,丹想国让土自的己卡平文静·卡一特会不儿敢,相信他控个人制类不脆住弱自的己命的运哀,伤他。
自己的没眼想睛到,却他看坐到在了灌让木他丛更中加,吃想惊让的自情己景平。静一 控制不住自己的哀伤。
——邓小平
“中国导弹之父”——钱学森
他知道所有美国导弹工 程的核心机密,一个钱 学森抵得上5个海军陆 战师,我宁可把这个家 伙枪毙了,也不能放他 回红色中国去!”
——美国海军部次长
中国导弹之父钱学森一家
两弹元勋——邓稼先
为了祖国的强盛,他在 美国取得博士学位后的 第 9 天即登上了轮船返 回祖国。邓稼先默默无 闻地在核工业战线上奋 斗几十年,被誉为“两 弹元勋”。最后因受核辐 射严重伤害、全身大出血 而病逝,年仅61岁。直 到他去世后,人们才知道 了他的事迹。他的遗言是: “死而无憾”。
科技上
培养了大量科技人才,促进了科技的进一 步发展;加强了中外科技交流。
精神上
振奋了民族精神。
神舟五号
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生物技术
杂交水稻 基因工程技术
计算机技 术
银河-I号
1970年 2003年 1965年
进入航天时代 世界第三个
世界上第一个蛋白质全合成
1973年 第一人、产量、解决
20世纪末
提高水平
1983年
居世界前列
两弹一星
原子弹
导弹
人造地球 卫星
【思考1】“两弹一星”是在什么国际背景 下研制的?目的是什么?
第19课 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
1
1. 新中国取得了哪些重大科技成就,各有什么作用?
2
2. 取得这些重大科技成就的原因是什么?
3
3. 这些成就对我国有什么影响?
(一)科技成就
成就
两弹一星
原子弹 导弹
时间
1964年
作用
打破垄断、提高地位、 扩大影响、加强能力
1964年
同上
“东方红1号”卫星
载人航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