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的经典传说故事
有关中秋节的七大经典传说故事
有关中秋节的七大经典传说故事八月十五月正圆,中秋佳节万家欢,吴刚捧出桂花酒,嫦娥蟾宫舞蹁跹。
家乡的月亮分外圆,团聚的月饼香又甜,重逢的日子比蜜甜。
说起农历八月十五的中秋佳节,大家都想到了象征美好团圆的月饼。
佳节话经典,今天我就就跟大家细数下流传最广的中秋节七大经典传说故事,感恩中秋,怀念先人!中秋节传说故事一:嫦娥奔月远古时候天上有十日同时出现,晒得庄稼枯死,民不聊生,一个名叫后羿的英雄,力大无穷,他同情受苦的百姓,拉开神弓,一气射下九个多太阳,并严令最后一个太阳按时起落,为民造福。
后羿妻子名叫嫦娥。
后羿除传艺狩猎外,终日和妻子在一起。
不少志士慕名前来投师学艺,心术不正的蓬蒙也混了进来。
一天,后羿到昆仑山访友求道,向王母求得一包不死药。
据说,服下此药,能即刻升天成仙。
然而,后羿舍不得撇下妻子,暂时把不死药交给嫦娥珍藏。
嫦娥将药藏进梳妆台的百宝匣。
三天后,后羿率众徒外出狩猎,心怀鬼胎的蓬蒙假装生病,没有外出。
待后羿率众人走后不久,蓬蒙持剑闯入内宅后院,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药。
嫦娥知道自己不是蓬蒙的对手,危急之时她转身打开百宝匣,拿出不死药一口吞了下去。
嫦娥吞下药,身子立时飘离地面、冲出窗口,向天上飞去。
由于嫦娥牵挂着丈夫,便飞落到离人间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
傍晚,后羿回到家,侍女们哭诉了白天发生的事。
后羿既惊又怒,抽剑去杀恶徒,蓬蒙早已逃走,后羿气得捶胸顿足,悲痛欲绝,仰望着夜空呼唤嫦娥,这时他发现,今天的月亮格外皎洁明亮,而且有个晃动的身影酷似嫦娥。
后羿思念妻子,便派人到嫦娥喜爱的后花园里,摆上香案,放上嫦娥平时爱吃的蜜食鲜果,遥祭在月宫里的嫦娥。
百姓们闻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后,纷纷在月下摆设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
从此,中秋节拜月的风俗在民间传开了中秋节传说故事二:吴刚伐桂传说月中有桂树,《淮南子》已言“月中有桂树”,后来的传说更加具体,桂树旁又添了一个伐桂之人吴刚。
月中之桂树与吴刚的传说,以唐代段成式《酉阳杂俎》前集卷一《天咫》所载最为具体,其云:“旧言月中有桂、有蟾蜍,故异书言月桂高五百丈,下有一人常斫之,树创随合。
八个关于中秋节的传说故事大全
八个关于中秋节的传说故事大全中秋节作为传统民俗节日少不了相关的传说故事,中秋节来临之际让我们来讲一讲关于中秋节的传说故事吧!以下是由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八个关于中秋节的传说故事大全”,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八个关于中秋节的传说故事大全一、嫦娥奔月相传,嫦娥偷吃了丈夫后羿从西王母那儿讨来的不死之药后,飞到月宫。
但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所谓“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正是她倍感孤寂之心情的写照。
后来,嫦娥向丈夫倾诉懊悔说:“明天乃月圆之候,你用面粉作丸,团团如圆月形状,放在屋子的西北方向,然后再连续呼唤我的名字。
三更时分,我就可以回家来了。
”翌日,照妻子的吩咐去做,届时嫦娥果由月中飞来,夫妻重圆。
中秋节做月饼供嫦娥的风俗,也是由此形成。
二、玉兔入月宫相传有三位神仙变成三个可怜的老人,向狐狸、猴子、兔子求食,狐狸与猴子都有食物可以济助,唯有兔子束手无策。
后来兔子说:“你们吃我的肉吧!”就跃入烈火中,将自己烧熟,神仙大受感动,把兔子送到月宫内,成了玉兔。
三、玉兔捣药此传说最早见于《汉乐府·董逃行》:“玉兔长跪捣药蛤蟆丸,奉上陛下一玉盘,服此药可得神仙。
”相传月亮之中有一只兔子,浑身洁白如玉,所以称作“玉兔”。
这种白兔拿着玉杵,跪地捣药,成蛤蟆丸,服用此等药丸可以长生成仙。
玉兔恐怕是嫦娥在广寒宫中最早的玩伴吧。
四、貂蝉拜月貂蝉是东汉末年司徒王允的歌女,国色天香,有倾国倾城之貌。
传说貂蝉降生人世,三年间当地桃杏花开即凋;貂蝉午夜拜月,月里嫦娥自愧不如,匆匆隐入云中;貂蝉身姿俏美,细耳碧环,行时风摆杨柳,静时文雅有余,貂蝉之美,蔚为大观。
正是因了这种美貌,让弄权作威的董卓、勇而无谋的吕布反目成仇,使得动乱不堪的朝野稍有安宁之象。
五、秋暮夕月夕月,就是祭拜月神。
传说在战国时代,齐国有个丑女,名叫无盐,年幼时曾虔诚拜月,后来以超群品德入宫。
某年八月十五在宫中赏月,正巧齐宣王也在宫中游逛,看到月光下的无盐,觉得她美丽动人,于是就册封她为皇后。
关于中秋节的传说故事8个
一、嫦娥奔月相传远古时代,有一位名叫后羿的英勇射手,他精通弓箭技艺,曾救下了人间生活饱受蝗虫之苦的人民。
然而,他的妻子嫦娥却因此被一颗仙丹误食,如飞般升上了月亮。
后羿非常伤心,为了怀念妻子,每年中秋节当晚,他都将妻子最爱的水果和糕点摆放在庭院中,希望嫦娥能够感受到他的思念。
人们为了纪念后羿和嫦娥的爱情,也开始了家人团聚,欢度中秋节的传统。
二、嫦娥与玉兔古代神话中,有一个传说,说嫦娥和玉兔是好朋友,她们常常在月亮上一起玩耍。
嫦娥喜欢给玉兔剪裁月宫中的花草树木,而玉兔则陪伴嫦娥度过寂寞的时光。
据说,人们在中秋节赏月时,如果仔细观察就能看见月亮上有一只悬挂在树上或是兔儿子在嫦娥的身边。
这成为了中秋节的一个美丽传说。
三、吴刚捣药据说,中秋节的月亮背后有一个寂静世界,名为\月宫\,月宫中住着许多神仙。
传说有个叫吴刚的人,他因殴打嫦娥嫉妒心作祟而被宙斯褫夺了神仙的身份。
为了弥补错误,吴刚被迫永远待在月宫里,捣药赎罪。
每年中秋之夜,地人如潮水涌向月宫观赏月亮,而吴刚就在月亮的背后日夜奋力捣碎逃命的桂树叶子,千百年来,吴刚捣桂并未停息,以示对中国传统节日中秋的尊重。
四、打败了九头蛇据《山海经》记载,在古代有一只名叫\白蛇\的九头恶龙,它的每个头都有独立的思维和个性,整日猖獗肆虐。
后羿得知这个消息后,决定挑战这只白蛇。
他经过严苛的训练,使自己的箭术更加犀利。
最终,后羿用一箭射死了所有的九个头,救下了人民。
从此,人们在中秋节时都会摆出白蛇的形象,用以纪念后羿的英勇事迹。
五、砍倒了禁果树古代有一位名叫百草仙子的女妖,她隐居在一棵禁果树上,果实负有禁忌。
人们无法靠近此树,因为吃下禁果就会受到惩罚。
传说后羿为了保护人类禁受痛苦,下定决心砍倒了禁忌之树。
在中秋节那天,人们为了纪念后羿的无私付出,也会在家中摆放一棵水果树,并在晚上和家人一起分享水果,以庆祝丰收和团圆。
六、吴山蹲守关于吴山的传说至今广为流传。
相传,在古代,吴山上富藏无数财宝,人们纷纷前去探宝。
中秋节有关的故事
中秋节有关的故事中秋节有关的故事如下:1、嫦娥奔月。
传说后羿射下来天上的九个太阳,为民除害。
随后就娶了美丽善良的嫦娥姑娘,夫妻非常恩爱。
有一次后羿巧遇王母娘娘,便向她求了两颗长生不老的仙丹,回家后交给妻子嫦娥保管。
三天后,后羿率领弟子们进山打猎,他有个叫逢蒙的弟子却装病留在家中。
原来这个逢蒙是个小人,他偷窥到嫦娥保管的仙丹,想借此机会把仙丹抢走。
嫦娥被逼无奈,就拿出两颗仙丹一口吞了进去,然后身子便轻飘飘地飞出窗口,一直飞到天上,落到离人间最近的月亮上。
后羿回家得知此事,发现逢蒙早已经逃亡,气得他顿足捶胸,悲痛欲绝,仰天呼喊妻子的名字。
朦胧中看到月亮上有个晃动的身影酷似嫦娥,便飞一般地朝月亮追去,可无论如何也追不上。
2、玉兔捣药。
相传月亮上除了嫦娥之外,还有一只兔子,浑身洁白如玉,所以人们都称为“玉兔”。
这个玉兔经常拿着一个玉杵跪在地上捣药,然后做出药丸,传说服用此药丸后可以长生不老。
3、吴刚伐桂传说把守南天门的吴刚与月亮上的嫦娥很要好,因为经常去找嫦娥相会,疏于职守,玉皇大帝一怒之下,就罚吴刚到月亮里去砍一棵叫月桂的树,如果他砍不掉这棵树,就永远不要回南天门,更休想与嫦娥相会。
吴刚足足砍了半年,好不容易快要把树砍光了,玉皇大帝却派了一只乌鸦,把吴刚挂在树上的衣服叼走了。
当吴刚把衣服追回后,发现被砍下的树又恢复原来的样子了。
从此以后,每当吴刚快把树砍光的时候,乌鸦就会过来,吴刚只要扭头看它一眼,大树就又重新恢复原状,永远也砍不完。
4、貂蝉拜月。
相传三国时期的貂蝉,国色天香,有倾国倾城之貌。
传说貂蝉出生后,当地的桃花、杏花,三年内都是随开随谢;貂蝉夜里祭拜月亮时,就连嫦娥都自愧不如,匆匆隐身而去,这也是成语“闭月羞花”的由来。
正因为貂蝉的这种美貌,才迷惑住了有勇无谋的吕布,使得王允的连环计得以成功。
5、月饼起义。
元朝末年,人民不堪忍受元朝的残暴统治,各地纷纷起义抗元。
高邮人士张士诚为了暗中串联各地的起义队伍,就利用中秋节互相馈赠麦饼的机会,在其中夹上一张纸条,约定中秋夜起义。
中秋节传说故事8则
中秋节传说故事8则中秋节,又称月夕、秋节、仲秋节、八月节、八月会、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女儿节或团圆节,是流行于中国众多民族与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时在农历八月十五;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故名,也有些地方将中秋节定在八月十六。
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中秋节传说故事8则,欢迎阅读。
(一)嫦娥奔月据说远在四千多年前,有穷国的国王后羿,勇武善射,但生性暴戾,不体恤民间疾苦,弄得民不聊生。
后羿想长生不老,从崑仑山找来长生之药,准备择日吞药,此事为嫦娥得知,为体恤子民,免售后羿长期残暴统治,乃先将此药吃下,突然身轻如燕,飘飘然向月宫腾空飞去,后羿发现,以箭射嫦娥,嫦娥以进入广寒宫,成了月神,称为「明月之神」或「太阴娘娘。
」(二)月神生日八月十五日是月神的生日。
月神是女性神,相传为日神的配偶神。
我国以嫦娥为月神,代表美丽、善良以及一切足以代表女性优美的性格。
中秋节为月神生日,台湾并没有专祀月神的庙,都配祀在太阳公庙里。
台北市内湖太阳公庙,八月十五日信徒们前往祭拜月神,一般民众:有在户外院内设香案供鲜花、水果、月饼、焚香烧金,放炮祭月,全家人在团圆的气氛中一边吃月饼、一边赏月,就是所谓的「拜月」。
(三)土地公生日八月十五日除了月神生日外,也是土地公生日,土地公庙要演戏酬神,农夫们在田里插「土地公拐杖」,用竹子一根,上端绑以金纸,这种竹杖是给土地公走路时作拐杖用,并祈求明年会存更好的收成。
(四)推翻元朝相传,元末,中原汉民不甘受其统治,爱国之士纷纷抗元,朱洪武的军师刘伯温要属下扮道士到各县卖符,并称:今年天将降灾,要避灾者可于八月十五日悬挂日月旗,旗将藏于大月饼中。
到了这天,各地民众都切大月饼,将其中所藏的旗都挂起来,元人看了大吃一惊,朱洪武就一击成功,结束了元朝的统治。
后来,这种日月旗就是「明」旗。
另外类似的传说是月饼内藏一条纸,内写「八月十五夜杀鞑子」,大家切月饼时看到这一张纸,大家一起把鞑子杀了,元朝就推翻了。
中秋节有关的传说
中秋节有关的传说中秋节,又称月圆节,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
在这一天,人们会举行各种庆祝活动,比如赏月、吃月饼、赏灯等。
中秋节还有许多与传说有关的故事,这些故事代代相传,成为中秋节的一部分。
下面就让我们来了解一些与中秋节有关的传说。
一、嫦娥奔月相传远古时代,天上有十个太阳一起出现在天空,烧焦了大地,于是王母娘娘派后羿射下了九个太阳,使得人间恢复了宁静。
为了报答后羿的功绩,王母娘娘赐给他一块不死之药。
后羿要让世人分享不死之药的益处,于是他藏起了它。
可是无情的王母还是知道了他的计划,于是暗中命令了前来要药。
为了防止药被夺走,后羿将不死之药藏在家中。
不料后羿的妻子嫦娥在打扫房间的时候发现了这块宝贝,不小心吞服了下去。
她立刻便踏上了一段奇幻的旅程,直至她登上了月宫成了月神。
二、吴刚和玉兔相传吴刚是个好汉,贤良而富有,赤心报国。
他经常对着天空仰望,对嫦娥怀有一种深深的爱慕之情。
由于一次偶然的机会,吴刚被诱使到了帝王大青山,仙帝嫦娥将自己的梳子赐给了他,不久紧随其后又去给吴刚社养了一头玉兔。
后来,不幸的是世人称他朝嫦娥奏都独畅神。
帝王大青山,而因其勤谨于坤芳于,以比质赞。
三、吴刚切桂相传后羿的弟弟吴刚,故世界以赠个八月十五折。
兄竟器不易而症者显尤,且与白氏诓然大侯。
承帝命。
和玉手摘了一根长。
回家后亦令他不幸的奥,还犯得30杖。
他很是得意的借着月光和一个未敢啮手停吻枝修清雕节。
不幸的是,害怕的奥还犯了她意中归图,于是她隐藏。
蝞月明月津介雷、飞青独、踊潦尽、邪播尽不刚,时亦不时但东,以拂招满,准并不如,光合而金抛获之,以功见古奥难憎为大不且知。
寿母日结束后家,又乐观阰余。
以上就是一些与中秋节有关的传说,这些故事生动有趣,传承千年,至今仍然深受人们的喜爱。
通过这些传说,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中秋节的来历和内涵,也为这个美好的节日增添了一份神秘和魅力。
让我们一起在中秋节这一天,回忆这些传说故事,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中秋节的传说小故事 关于中秋节的传说故事【简短八则】
故事七:
玉兔捣药此传说最早见于《汉乐府·董逃行》:玉兔长跪捣药蛤蟆丸,奉上陛下一玉盘,服此药可得神仙。相传月亮之中有一只兔子,浑身洁白如玉,所以称作玉兔。这种白兔拿着玉杵,跪地捣药,成蛤蟆丸,服用此等药丸可以长生成仙。
传说吴刚的妻子与炎帝之孙伯陵私通,吴刚一怒之下杀了伯陵,因而惹怒太阳神炎帝,被发配到月亮砍伐不死之树。但月桂树随砍即合,吴刚每砍一斧,斧子砍下的枝叶就会长回树上,经过了这么久,吴刚仍然没能砍倒月桂树。
03
故事三:
月亮为什么这么亮每年八月十五的晚上,月光照亮了村庄的前山后,阿美人的姑娘们就聚集在一块杵米磨谷,歌唱丰收。传说很久很久以前,阿里山和月亮之间有一拱美丽的虹桥相连,从地面走向月亮并不困难,特别是八月十五满月那一夜,阿里山上就有许多身穿五彩达戈纹衣裳的姑娘,背着装满谷子的藤篓,一个接一个地攀上虹桥,登上月亮。
从十六开始,月亮姑娘又一天关上一个门,到三十,月亮门全关上了,也就看不见月亮了。就是这样,一天一天,一个月一个月,年年这样。
不知道是哪一年,来了一个叫亚西的男人。这个亚西是个窥视癖,爱好悄没声地跑到月亮门外偷着看月亮姑娘。月亮姑娘气急了,把所有的门啪、啪、啪全关上了。
一下子,天昏地暗,白天黑夜不分。这可糟了,天下的人们以为月亮被天狗吃了,说这是月食,就拿出铁桶、铜盆,当当当、当当当地敲起来,亚西听见有动静,吓跑了。月亮姑娘就又把关上的门打开,给天下的人照亮。
玉兔回宫后,百姓非常感激他,供奉其为祛灾除病之神。并用泥塑造了玉兔的各种形象,有骑鹿的,有乘凤的,有披挂着铠甲的,样子千姿百态非常可爱。
每年八月十五京城百姓都要设供拜月供奉兔儿爷,还亲切地称它兔儿爷兔奶奶 。北京的东岳庙都会按照老北京的风俗摆一座高高的兔爷山,成百上千尊兔爷形态各异,大小不一,承载着老北京几百年的民俗风情,也寄托着人们对幸福吉祥生活的无限期盼。
中秋节传说10个小故事大全
中秋节传说10个小故事大全中秋节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也是家庭和团聚的时刻。
在中秋节这一天,无论是老人还是孩子,都非常喜欢聚在一起吃月饼、赏月、敬祖和讲故事。
中秋节的起源和传说非常丰富,许多故事被人们世代流传。
下面是中秋节传说10个小故事大全。
1. 嫦娥奔月(Cháng'é bēn yuè)许多人都听说过这个故事。
相传很久以前,天上有十日,其中这第十日是帝王射日,射中华羽,引起了天下大乱,混乱持续数年,只有二十岁一缺月才会正常。
这时,仙女嫦娥自愿赴月宫,在月宫中度过余生,帮助安定天下。
从那以后,许多人在中秋节晚上便会赏月,来缅怀嫦娥。
2. 后羿射日(Hòu yì shè rì)后羿是一个有名的射箭手。
相传他有十个儿子,这十个儿子代表着十个太阳。
后羿为了平衡天下,便一箭射下九个太阳。
由于后羿的行为违抗了天帝的旨意,皇帝便降下了惩罚。
后羿随后逃到深山中,并且留下了妻子嫦娥。
后来,嫦娥便品尝了一颗仙丹,飞升到月宫。
3. 印度神话九头鸟(Yìn dù shén huà jiǔ tóu niǎo)根据印度神话,这个故事讲的是月亮上住着一只九头鸟。
这九头鸟是一个恶魔,引起了灾难和毁灭。
在一个夜晚,英雄甘地曼决定在中秋节这天,前去消灭九头鸟。
他调制了一杯特殊药剂,让九头鸟聚集在一起。
于是,甘地曼乘机发动了进攻,打败了九头鸟,轻松地把月亮夺回。
4. 岳飞的“背水一战”(Yuè fēi de “bèi shuǐ yī zhàn”)传说岳飞和他的部队在中秋节这天与敌军作战。
敌人强大,岳飞和他的部队被迫后退,但岳飞不放弃。
他激励士兵,奋力反击,并最终取得了胜利。
这个胜利被称为“背水一战”。
5. 打破天罡,桀骜不驯(Dǎ pò tiān gāng,jié ào bù xún)相传很久以前月宫依山傍水,气象万千。
中秋节的传说故事5篇
中秋节的传说故事5篇中秋节的传说故事1:玉兔救人过去,每到中秋节,北京街头的许多店铺里都摆满了色彩鲜艳,造型可爱的泥塑玩具----兔儿爷。
关于兔爷还有一个传说呢。
有一年,北京城里忽然闹起了瘟疫,几乎家家都有病人,吃什么药也不见好。
老百姓们愁眉苦脸,只好烧香拜月求嫦娥保佑他们。
这天正好是农历八日十五,又圆又大的月亮挂在空中,月宫中的嫦娥看到人间烧香求医的情景,心里十分难过,就派身边的玉兔到人间去为百姓们消灾治病。
玉兔变成了一个身穿素白衣裙的少女,当天就来到了北京城。
她去敲开了一家家的大门,但是,人们打开门一见到她,都连忙把门关上,不敢让她进去。
玉兔想来想去,不知为什么人们不让她进门。
她只好坐在一座小庙里寻思。
她低头一看自己这一身素白的衣裙,忽然恍然大悟:只有办丧事的人家才穿白的衣服,现在人们家里都有重病人,看到我一定觉得不吉利,我应该换一身衣服去试试。
玉兔儿看见身边的神像穿着一身铠甲,就借来穿在了自己身上。
玉兔穿戴好后,又去敲人家的门。
人们一见她这身打扮,吓了一跳,后来一听说她会治疑难病症,就让她进屋来了。
玉兔给病人吃了红、白两种小圆饼,顿时,病人的精神就好起来了。
玉兔走了一家又一家,治好了很多病人,但是,人们见到这身装束,都有点害怕,对那种神奇的药也感到莫名其妙。
玉兔想:我不能总穿这身衣服了,可是,穿什么好呢?人们感谢玉兔走街串巷,不辞劳苦地解救病人,都要送给她东西。
玉兔什么也不要,只向人家借衣服穿。
这样,玉兔每到一处就换一身衣服,有时候象个卖油的,有时候象个算命的,有时候又象个卖菜的、唱戏的----一会儿是男人装束,一会儿是女人打扮。
病人太多了,玉兔跑得再快也忙不过来,她就骑马骑鹿、乘凤乘鹤;或者骑上狮子、老虎,走遍了北京城内外。
玉兔走到哪里,哪里就充满了欢乐。
在人们的赞扬和感谢声中,玉兔高兴得有点忘乎所以,把自己的两只长耳朵露出来了。
拜月的人们看到这人身兔首的少女,觉得很奇怪,抬头看看月宫,发现嫦娥身边的玉兔不见了。
与中秋节有关的故事或传说
与中秋节有关的故事或传说
1. 嫦娥奔月:相传古时有一位姓嫦的美丽女子,她嫁给了后羿,后羿偷了上帝赐给人类的不死药,嫦娥担心后羿因此变得贪婪而灭亡,于是决定吞下不死药并飞上了月亮,成为了月宫中的仙女。
2. 水灵之战:相传很久以前,中国的北方松花江边上有一只恶龙,每到初秋,它就爬到北方天空中吞食月亮。
人们为了保护月亮,采取了各种手段,最终通过制作粽子用来喂龙,使它暂时不再吞食月亮。
3. 白蛇传:故事中的白娘娘是一条白色的蛇精,她化身为人类形态并与许仙结婚。
然而,妖怪绿娥不满白娘娘的人类身份,加上仇恨许仙,最终诱使许仙喝下了能使人忘却过去的酒。
白娘娘为了挽救许仙,流泪祈祷,结果打破了天地规则,最终许仙和白娘娘得以团圆,化身升入天界。
4. 月亮宝宝:这是一个现代的故事,关于一个小男孩和他的玩具月亮宝宝。
故事中,这个小男孩和月亮宝宝一起度过了一个难忘的中秋节,一起欣赏月亮、赏月、吃月饼,并讲述了关于团圆和家庭重要性的主题。
这些都是与中秋节有关的故事和传说,它们表达了人们对家庭团聚、爱情和仙境的向往,代表着人们对幸福和美好生活的追求。
中秋节十大传说故事
说起关于中秋节的传说故事,大家耳熟能详的就是“嫦娥奔月”了。
传说嫦娥是个美丽善良的女子,经常接济生活贫苦的乡亲,一天昆仑山上的西王母送给后羿一丸仙药,据说人吃了这种药可以升天成仙。
然而嫦娥被逢蒙所逼,无奈之下吃下了不死之药后飞到了月宫,乡亲们很想念好心的嫦娥,在院子里摆上嫦娥平日爱吃的食品,遥远地为她祝福。
从此,中秋节拜月的风俗在民间传开了。
2.玉免捣药玉兔捣药也是一则关于中秋节的经典神话传说,相传嫦娥在奔月后,触犯了玉帝的旨意,于是玉帝惩罚她变成只白兔,每到月圆时,就要在月宫里为天神捣药以示惩罚。
玉免便成为月亮的代名词,比如晋代傅玄《拟天问》有“月中何有,白兔捣药”,贾岛《赠智朗禅师》诗:“上人分明见,玉免潭底没”,辛弃疾《满江红?中秋》有“著意登楼瞻玉兔,何人张遮银阙”之句。
3.吴刚伐桂吴刚伐桂是古代中国神话传说之一,最早见于唐段成式《西阳杂姐》,传说月中广寒宫前有一株桂树,高达五百丈。
吴刚受天帝惩罚到月宫砍伐桂树,但桂树随砍随合。
故吴刚在月宫常年伐桂,却始终砍不倒这棵树,而他也不断地砍下去。
由于这个神话,月亮又被称为桂月、桂轮,月宫被称为桂窟、桂官,在有桂树的地方,中秋还有赏桂花、饮桂花酒的习俗。
4.玄宗游月玄宗游月是一则关于中秋的民间故事,讲述了唐玄宗漫游月宫的故事,在《明皇杂录》、《龙城录》等书中都有记载。
相传唐玄宗与申天师及道士鸿都中秋望月,突然明皇兴起游月宫之念,于是天师作法,三人一起步上青云,漫游月宫,聆听到月中天乐。
日后明皇回忆月宫仙娥的音乐歌声,自己又谱曲编舞,这便是历史上有名的“黄棠羽衣曲”。
5.月饼起义相传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是起源于元末时期朱元璋的“月饼起义”,当时朱元璋联合各路反抗力量准备起义抗元,但朝廷官兵搜查的十分严密,传递消息十分困难。
军师刘伯温便想出一计策,命令属下将“八月十五夜起义”的纸条藏入饼子里面来传递消息。
后来起义成功了,朱元璋将当年起兵时以秘密传递信息的“月饼”,作为中秋节令糕点赏赐群臣,此后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便在民间流传开来。
中秋节传说10个小故事
中秋节传说10个小故事中秋节传说有很多,这里介绍10个有趣的中秋节小故事。
1、嫦娥奔月:讲述的是嫦娥爱上了牛郎,两人遭到叔叔的反对,牛郎离开之后,嫦娥一心想着一定要找到牛郎,于是偷偷拿起了仙草,骑上了月亮座上的鹊桥,一直往月宫里跑。
这是一个关于忠贞爱情的美好传说。
2、玉兔把月亮搬回来:传说玉兔有神奇的力量,可以搬动大小东西,其中就包括月亮。
一次,玉兔把月亮从天空搬回来,使众多百姓见到了明亮温暖的月光,这也成为重要的中秋节仪式,从此中秋之夜月光普照,人们可以在一派欢乐的气氛中共享月饼,赏月。
3、龟鹤月宴:这是一个有关龟鹤变成仙人与嫦娥进行宴会的故事。
在座落在太行山脉上的灵谷洞里,天上的神仙和地上的人们欢乐相聚,兴高采烈,享乐无穷。
至此,中秋节的习俗也就诞生了。
4、月下老人:在中秋节的夜晚,人们会聚在一起赏月,有时也会遇到一位老人,他总是会叮嘱人们,乐享中秋的宁静。
据传,他就是女娲的兄弟,也就是我们所熟知的月下老人。
5、桂树把月亮保存了起来:讲述的是月亮被一根桂树吞下,使得月光失去了月冷如水,人们无法赏月。
然而,桂树把月亮顺利保存了下来,从而恢复了中秋节的传统,人们再次可以在一起赏月,庆贺中秋节的到来。
6、嫦娥的礼物:传说嫦娥旅行到了月宫,在宴会上,她用一个神奇的礼物唤醒了沉睡的牛郎:一根金箍棒。
于是,牛郎和嫦娥一起走出月宫,这件礼物也成了中秋节的象征,提醒人们用心去感受美好的爱情,把爱传递下去。
7、蜡烛烧月:讲述的是一位信神的孩子去别人家去,他想让别人看见神仙举办的宴会,就拿起了他带来的蜡烛,把它们放在一起点燃,烧的正旺的时候,发现蜡烛正在烧着白亮的月亮,这就成为中秋节的一种习俗,体现了人们朝朝暮暮烧月的愿望。
8、月宫里的宴会:传说月宫里每年都有一次盛大的宴会,神仙和凡人都会受邀参加,他们联谊欢乐,饮食美味,那里是完美而梦幻的世界。
9、舞狮:舞狮是中秋节的传统习俗,传说玉兔与嫦娥共舞狮子舞,以表示对月亮的敬仰和祝福,此后,舞狮就成了中秋节的独一无二的习俗。
有关中秋节的传说故事
有关中秋节的传说故事
中秋节,是中国传统的节日之一,也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
下面是几个与中秋节相关的传说故事:
1. 后羿射日:相传,古时候有十个太阳同时在天空照耀大地,严重干扰农作物生长。
传说中的英雄后羿,带着神奇的神弓和百步穿杨的神箭,一次射下了九个太阳,拯救了人间。
人们为了纪念这一壮举,于每年农历八月十五一起庆祝中秋节。
2. 嫦娥奔月:相传古代有十个太阳同时出现,导致人间酷热,庄稼无法生长。
传说中,后羿的妻子嫦娥偷吃了不该吃的灵丹妙药,身体开始飘浮。
为了避免危险,她最终嫁给了月亮。
人们为了怀念她,于每年中秋节时在庭院中摆放月饼,向嫦娥表示思念之情。
3. 月宫嫁女:传说中,次仙从月宫来到人间游玩,与一个人间人相爱并结为夫妻,生有一女。
后来,次仙被月宫召回,但他非常思念人间的妻子和女儿。
最终,月宫允许他的妻子和女儿每年一次到月宫做客,这就是中秋节的由来。
这些传说故事都反映了古代人们对于月亮的崇拜和对美好祝愿的向往。
无论是哪个传说,中秋节都成为了一个团圆、友爱和欢庆的节日。
中秋节有哪些传说故事
中秋节有哪些传说故事中秋节有许多传说故事,下面是其中一些常见的故事:故事一:嫦娥奔月相传在古代有一个智勇双全、正直善良的英雄名叫后羿。
后羿曾经帮助人们赶走了十个太阳,使人们的生活恢复了平静。
后羿得到了一种神奇的药物——长生不老药,这是一种可以让人长生不老的仙丹。
然而,后羿不忍心看到人们老去,他决定把这颗宝贵的仙丹放在家里,保护好它。
后羿的美丽的妻子嫦娥知道了后羿的决定,她出于对丈夫和人们的爱,决定吃下这颗仙丹,保护好这颗宝贵的仙丹。
嫦娥吃下仙丹后,她的身体逐渐变得轻盈,最终竟然从地上飞升而起,最后落到了月亮上。
从此,人们每年的中秋节那天,都能看到嫦娥正在月亮上度过快乐的时光。
故事二:群星闪耀相传远古时期,有十个太阳同时出现在天空,炙热的阳光使人们痛苦不堪。
后羿作为一位有力的射箭手,决定挽救人民。
他拿起神弓,一箭射下了九个太阳,只剩下一个太阳在天空中照耀。
人民为了感谢后羿,纷纷向他送上了香油饭,希望他保佑人们一年四季平安幸福。
后羿接受了人们的馈赠,并在腰间系了一根红色的绳子,以示象征吉祥。
后羿的神奇之举深深震撼了玉皇大帝,他决定将后羿和嫦娥永远困在天上,成为群星中的明星。
因此,人们在中秋节那天,赏月的时候,可以看到众多的星星闪耀,象征着后羿和嫦娥对人民的保佑。
故事三:吴刚偷仙草相传在古代有一个名叫吴刚的人,他生活在月宫里,负责研磨天宫的草药。
因为天宫的仙草具有神奇的力量,可以是人们长生不老。
吴刚对这些仙草非常羡慕,于是他决定偷取一些仙草,带回人间。
他找到了一把神奇的石斧,上了月宫的仙山砍取了几株宝贵的仙草。
然而,在他准备下山的时候,被玉帝发现了。
玉帝对吴刚的行为非常愤怒,他决定将吴刚放逐到月宫,永远离开人间。
在月宫里,吴刚被困在一个山谷中,他不断地砍伐树木,希望可以通过劳动来赎罪。
每年的中秋节,人们看到的就是吴刚在月宫里不停地砍伐树木,象征着吴刚对犯下错误的忏悔。
以上就是关于中秋节的一些传说故事,中秋节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节日,这些故事给人们带来了无尽的美好寓意。
中秋节的八个传说故事
中秋节的八个传说故事中秋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被誉为“团圆节”。
这个节日有许多传说和故事与之相关,下面我将介绍八个与中秋节有关的传说故事。
1. 嫦娥奔月相传古代有个名叫嫦娥的女子,她偷吃了仙丹后变成了仙女,被嫉妒的王母娘娘放逐到了月亮上。
每逢中秋之夜,人们便能够看到嫦娥奔月,她成了人们赏月时的主角。
2. 后羿射日后羿是一个传说中的英雄人物,他有一天用神弓射下了九个太阳,救了人们的生命和庄稼。
为了报答他,王母赐给他不死药,但后羿并不想成为不死之人,而是把不死药藏起来。
最后,他的妻子悄悄吃下了不死药并飞到了月亮上。
3. 十五的月亮中秋节正好是农历八月十五,这一天的月亮最圆。
有一个故事说,古代有十个太阳,害得人们无法生活。
后来英雄后羿射下了九个太阳,剩下一个为人类照明。
为了纪念后羿,人们每年的中秋节都要赏月,因为他们相信这天的月亮是最圆最亮的。
4. 茂林流传的爱情故事有一个传说说,唐朝时期有两位年轻的士人在茂密的林中相遇并坠入了爱河,但命运却将他们分开。
为了表达他们之间的思念,他们选定了中秋节这个日子,在月下共赏月亮。
据说,只要在中秋之夜,赏月之时喊出他们的名字,月亮就会传达他们之间的思念之情。
5. 月兔奇遇有一个古老的传说,说月亮中有一只可爱的兔子,它每年的中秋之夜会跳出来,然后研磨药品。
在中国的传统中,人们认为月亮上还有一个叫月宫的地方,兔子是月宫里的仙兔。
这个传说使得兔子成为了中秋节的象征。
6. 华佗拜望华佗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医学家,他善于治疗疑难杂症。
相传,在中秋节的夜晚,他去拜访了嫦娥仙子,向她请教医术。
华佗不负众望,从嫦娥仙子那里学到了许多医术知识,成为了古代最杰出的医生之一。
7. 月裹石相传月亮上有一块裹着河水的石头,这块石头被称为“月裹石”。
每年的中秋节,人们赏月的时候会在月亮上看到石头的倒影,这是传说中的月裹石,也是人们对着月亮许愿的象征。
8. 神话的魅力中秋节不仅仅有传说故事,还有许多神话故事与之相关。
中秋节的传说故事大全
中秋节的传说故事大全1. 后羿射日:相传古代中国有十个太阳,炎热无比,烧焦了大地。
后羿是一个英勇的射手,他带着弓箭上天射下了九个太阳,拯救了人民。
为了纪念他的英雄事迹,人们在中秋节会举行射箭比赛。
2. 嫦娥奔月:相传古代有十个太阳,后羿射下九个后,只剩下一个太阳。
这个太阳对人类造成了巨大的困扰,于是女娲封印了这个太阳。
为了不让这个太阳恢复自由,女娲将它焚烧为灰尘,最终灰尘汇聚形成了月亮。
嫦娥为了不让这个太阳的灵魂重现,奋不顾身地奔向了月亮。
3. 前朝的宰相焚书坑儒:相传古代有一个独裁的皇帝,他非常仇视知识分子,尤其是儒家学者。
一天,皇帝发起了一场大屠杀,焚烧了所有的书籍,将儒家学者投入坑中。
这引起了人民的极大愤慨。
为了纪念这些逝去的知识分子,人们在中秋节供奉月亮,寄托着他们的思念和对知识的渴望。
4. 孔雀东南飞:相传古代有一个孔雀,它有着美丽多彩的羽毛。
因为嫉妒而被变成了人形,于是孔雀变成了青楼女子。
她为了寻找自己的丈夫,一直在东南方向飞翔。
人们在中秋节时,欣赏月亮的同时也希望孔雀能够找到自己的归宿。
5. 后羿与仙女的爱情:相传古代有一个英勇的射手后羿,他保护了一个仙女,并与她相爱。
然而,他们的爱情却遭到了神仙的阻碍。
为了能够永远在一起,他们决定用一根红绳将月亮和他们的房屋连在一起。
于是,每到中秋之夜,人们观赏月亮的同时也向这对爱人祝福。
这些传说故事是中国中秋节的其中一部分,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传说故事。
这些故事通过中秋节的庆祝活动,帮助人们传承了中国的文化和价值观。
有关中秋节的七大经典传说故事
有关中秋节的七大经典传说故事八月十五月正圆,中秋佳节万家欢,吴刚捧出桂花酒,嫦娥蟾宫舞蹁跹。
家乡的月亮额外圆,团聚的月饼香又甜,重逢的日子比蜜甜。
提及农历八月十五的中秋佳节,大家都想到了象征美好团圆的月饼。
佳节话经典,今天我就就跟大家细数下流传最广的中秋节七大经典传说故事,感恩中秋,怀念先人!中秋节传说故事一:嫦娥奔月远古时候天上有十日同时出现,晒得庄稼枯死,民不聊生,一个名叫后羿的英雄,力大无穷,他同情受苦的百姓,拉开神弓,一气射下九个多太阳,并严令最后一个太阳按时起落,为民造福。
后羿妻子名叫嫦娥。
后羿除传艺狩猎外,成天和妻子在一路。
很多志士慕名前来投师学艺,心术不正的蓬蒙也混了进来。
一天,后羿到昆仑山探友求道,向王母求得一包不死药。
听说,服下此药,能即刻升天羽化。
但是,后羿舍不得撇下妻子,暂时把不死药交给嫦娥珍藏。
嫦娥将药藏进打扮台的百宝匣。
三天后,后羿率众徒外出狩猎,心怀鬼胎的蓬蒙假装生病,没有外出。
待后羿率世人走后不久,蓬蒙持剑闯入内宅后院,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药。
嫦娥知道自己不是蓬蒙的对手,危急之时她转身打开百宝匣,拿出不死药一口吞了下去。
嫦娥吞下药,身子立时飘离地面、冲出窗口,向天上飞去。
由于嫦娥牵挂着丈夫,便飞落到离人世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
傍晚,后羿回抵家,侍女们哭诉了白天发生的事。
后羿既惊又怒,抽剑去杀恶徒,蓬蒙早已逃走,后羿气得捶胸顿足,悲痛欲绝,仰望着夜空呼唤嫦娥,这时他发现,今天的月亮分外洁白敞亮,而且有个晃动的身影酷似嫦娥。
后羿思念妻子,便派人到嫦娥喜爱的后花园里,摆上香案,放上嫦娥平时爱吃的蜜食鲜果,遥祭在月宫里的嫦娥。
百姓们闻知嫦娥奔月羽化的消息后,纷纷在月下摆设香案,向仁慈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
从此,中秋节拜月的风俗在民间传开了中秋节传说故事二:吴刚伐桂传说月中有桂树,《淮南子》已言“月中有桂树”,后来的传说加倍具体,桂树旁又添了一个伐桂之人吴刚。
月中之桂树与吴刚的传说,以唐朝段成式《酉阳杂俎》前集卷一《天咫》所载最为具体,其云:“旧言月中有桂、有蟾蜍,故异书言月桂高五百丈,下有一人常斫之,树创随合。
关于中秋节的传说有哪些
关于中秋节的传说有哪些中秋节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有许多与中秋节相关的传说故事。
以下是其中一些著名的传说:1. 嫦娥奔月传说古时候有十个太阳同时出现在天空,炎热难忍。
后羿是一个英勇的射手,他射下了九个太阳,拯救了天下。
为了感谢他,王母娘娘赐给了他一瓶长生不老药。
然而,后羿并不想变成神仙,而是想和妻子一起过普通人的生活。
他把长生不老药藏在家中。
一天,他外出打猎,他的妻子嫦娥偷偷打开了药瓶。
她变成了一个美丽的仙女。
当后羿回家后,看到妻子变成了仙女,他非常伤心。
嫦娥为了不再和丈夫分离,奔月而去,成为了月宫的仙女。
2. 后羿射日传说在古代,有十个太阳出现在天空,炎热难耐,给人们带来了灾难。
人们无法忍受这样的环境,于是请来了英雄后羿帮助他们解决困难。
后羿是一个出色的射手,他连续射下了九个太阳,使得世界重新恢复了平静。
3. 月亮宫传说古代有一位名叫吴刚的伐木工人,他非常勤劳踏实,但却粗心大意,因此常常伤到自己。
王母娘娘看到了他的努力和善良,决定让他成为月亮宫的仙职之一。
吴刚非常珍惜这份荣耀,他一直在月宫努力工作,帮助嫦娥。
由于他一直疲于工作,没有时间和妻子团聚。
吴刚希望每年的中秋节能够团聚,于是王母娘娘赐予他一个无法完成的任务,让他生活在月亮上,永远不再团聚。
4. 三兔奉桂相传在远古时代,有一只圣兔,它长着一对明亮的红眼睛,能预测未来。
一年的中秋节当晚,这只兔子就会从月亮上掉落下来。
当人们看到圆月上的兔子时,就会许愿。
这个传说成为了中秋节赏月、奉祭兔子和品尝月饼的重要起源之一。
以上是一些与中秋节相关的传说故事。
这些传说反映了古人的想象力、美好愿景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也成为了中秋节传统习俗和文化的一部分。
中秋节的传说有哪些
中秋节的传说有哪些
中秋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有许多不同的传说与其相关。
以下是一些与中秋节相关的传说:
1. 后羿射日:传说古时候的十个太阳同时出现在天空,烧焦了大地和庄稼,后羿是一个弓箭手,他用弓箭射下了九个太阳,拯救了人民。
人们为了纪念后羿的英勇事迹,便在中秋节那天吃月饼。
2. 嫦娥奔月:传说太阳神后羿得到了长生不老药,但他的妻子嫦娥偷偷喝下了它,变成了一位仙女。
后羿发现后,追求嫦娥的时候,嫦娥为了躲避外神的纠缠,最终飞上了月亮。
每年的中秋节,人们赏月的时候,也会想起嫦娥飞升的传说。
3. 月宫嫂嫂奔世俗:传说广寒宫中嫂嫂带着长生不老草下凡寻找丈夫,结果被她的仇人诅咒,变成了一位老妇人,无缘与丈夫团圆。
嫂嫂最后被月亮收留,并在每年的中秋节时给人们带来好运。
4. 民间故事:中秋节是农历八月十五,此时正值丰收季节,古人为了庆祝丰收,赏月和嫦娥成为节日的主题。
人们也会通过吃月饼、赏月等方式,祈祷家庭美满、团圆和幸福。
这些传说丰富了中秋节的文化内涵,也使得这个节日更加深入人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秋节的经典传说故事
中秋的来源,民间一直流传着多个不同的传说和神话故事。
下面,本人为大家分享中秋节的经典传说故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故事一:嫦娥奔月
相传,嫦娥偷吃了丈夫后羿从西王母那儿讨来的不死之药后,飞到月宫。
但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所谓“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正是她倍感孤寂之心情的写照。
后来,嫦娥向丈夫倾诉懊悔说:“明天乃月圆之候,你用面粉作丸,团团如圆月形状,放在屋子的西北方向,然后再连续呼唤我的名字。
三更时分,我就可以回家来了。
”翌日,照妻子的吩咐去做,届时嫦娥果由月中飞来,夫妻重圆。
中秋节做月饼供嫦娥的风俗,也是由此形成。
故事二:吴刚伐桂
传说月中有桂树,《淮南子》已言“月中有桂树”,后来的传说更加具体,桂树旁又添了一个伐桂之人吴刚。
月中之桂树与吴刚的传说,以唐代段成式《酉阳杂俎》前集卷一《天咫》所载最为具体,其云:“旧言月中有桂、有蟾蜍,故异书言月桂高五百丈,下有一人常斫之,树创随合。
人姓吴名刚,西河人,学仙有过,谪令伐树。
”意思是说吴刚曾跟随仙人修道,到了天界,但是他犯了错误,仙人就把他发配到月亮,命令他砍伐不死之树--月桂。
月桂高达五百丈,随砍即合,炎帝就是利用这种永无休止的劳动为对吴刚的惩罚。
李白诗中有“欲斫月中桂,持为寒者薪”的记载。
故事三:玉兔捣药
此传说最早见于《汉乐府·董逃行》:“玉兔长跪捣药蛤蟆丸,奉上陛下一玉盘,服此药可得神仙。
”相传月亮之中有一只兔子,浑身洁白如玉,所以称作“玉兔”。
这种白兔拿着玉杵,跪地捣药,成蛤蟆丸,服用此等药丸可以长生成仙。
玉兔恐怕是嫦娥在广寒宫中最早的玩伴吧。
小结:前三大中秋故事处处带有神话传说的影子,关于三者之间的联系,有一说是这样的:相传羿从西王母那里得到了不死药,交给姮娥保管。
逢蒙听说后前去偷窃,偷窃不成就要加害姮娥。
情急之下,姮娥吞下不死药飞到了天上。
由于不忍心离开羿,姮娥滞留在月亮广寒宫。
广寒宫里寂寥难耐,于是就催促吴刚砍伐桂树,让玉兔捣药,想配成飞升之药,好早日回到人间与羿团聚。
故事四:玄宗游月
相传唐玄宗与申天师及道士鸿都中秋望月,突然玄宗兴起游月宫之念,于是天师作法,三人一起步上青云,漫游月宫。
但宫前有守卫森严,无法进入,只能在外俯瞰长安皇城。
在此之际,忽闻仙声阵阵,清丽奇绝,宛转动人!唐玄宗素来熟通音律,于是默记心中。
这正是“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日后玄宗回忆月宫仙娥的音乐歌声,自己又谱曲编舞,这便是历史上有名的“霓裳羽衣曲”。
故事五:貂蝉拜月
貂蝉是东汉末年司徒王允的歌女,国色天香,有倾国倾城之貌。
传说貂蝉降生人世,三年间当地桃杏花开即凋;貂蝉午夜拜月,月里嫦娥自愧不如,匆匆隐入云中;貂蝉身姿俏美,细耳碧环,行时风摆杨柳,静时文雅有余,貂蝉之美,蔚为大观。
正是因了这种美貌,让弄权作威的董卓、勇而无谋的吕布反目成仇,使得动乱不堪的朝野稍有安宁之象。
故事六:月下独酌
诗人李白写自己在花间月下独酌的情景。
“对影成三人”句构思奇妙,表现了他孤独而豪放的情怀。
《李诗直解》:“此对月独饮,放怀达观以自乐也。
”诗人上场时,背景是花间,道具是一壶酒,登场角色只是他自己一个人,动作是独酌,加上“无相亲”三个字,场面单调得很。
于是诗人忽发奇想,把天边的明月,和月光下自己的影子,拉了过来,连自己在内,化成了三个人,举杯共酌,冷清清的场面,就热闹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