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差等比数列的性质总结

合集下载

(完整版)等差等比数列的性质总结,推荐文档

(完整版)等差等比数列的性质总结,推荐文档

6.等差数列的证明方法
定义法:若 an an1 d 或 an1 an d (常数 n N ) an 是等差数列.
7.提醒:
(1)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及前 n 和公式中,涉及到 5 个元素: a1 、 d 、 n 、 an 及 Sn ,其中 a1 、 d 称作
为基本元素。只要已知这 5 个元素中的任意 3 个,便可求出其余 2 个,即知 3 求 2。 (2)设项技巧:
①一般可设通项 an a1 (n 1)d ②奇数个数成等差,可设为…, a 2d , a d , a, a d , a 2d …(公差为 d ); ③偶数个数成等差,可设为…, a 3d , a d , a d , a 3d ,…(注意;公差为 2 d )
8..等差数列的性质:
(1)当公差 d 0 时,
5.等差数列的判定方法
(1) 定义法:若 an an1 d 或 an1 an d (常数 n N ) an 是等差数列. (2) 等差中项:数列 an 是等差数列 2an an-1 an1 (n 2) 2an1 an an2 . ⑶数列 an 是等差数列 an kn b (其中 k, b 是常数)。 (4)数列 an 是等差数列 Sn An2 Bn ,(其中A、B是常数)。
即 当 a1 0,d 0,由 aann1 00 可得 Sn 达到最小值时的 n 值.
或求 an中正负分界项
法三:直接利用二次函数的对称性:由于等差数列前n项和的图像是过原点的二次函数,故n取离二次函数对
称轴最近的整数时, Sn 取最大值(或最小值)。若S
p
=
S
q则其对称轴为 n
pq 2
注意:解决等差数列问题时,通常考虑两类方法:
S奇 S偶
n 1 n

数列的等差与等比性质知识点总结

数列的等差与等比性质知识点总结

数列的等差与等比性质知识点总结数列是由一系列数字按照一定规律排列组成的序列,而等差与等比性质是数列中常见的两种规律。

在数学中,掌握数列的等差与等比性质对于解题和推导数学公式都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数列的等差与等比性质进行详细总结。

一、等差数列1. 定义:若数列中相邻两项之差保持不变,则称该数列为等差数列。

2. 通项公式:设等差数列的首项为a1,公差为d,则第n项的通项公式为an = a1 + (n-1)d。

3. 性质:a) 任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差等于公差,即an - an-1 = d。

b) 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为Sn = (a1 + an) * n / 2。

c) 等差数列的任意一项可以表示为前一项与公差之和,即an = an-1 + d。

d) 若等差数列的前两项之和等于第三项,即a1 + a2 = a3,则该等差数列为等差数列。

二、等比数列1. 定义:若数列中相邻两项之比保持不变,则称该数列为等比数列。

2. 通项公式:设等比数列的首项为a1,公比为r,则第n项的通项公式为an = a1 * (r^(n-1))。

3. 性质:a) 任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比等于公比,即an / an-1 = r。

b) 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为Sn = (a1 * (1 - r^n)) / (1 - r)。

c) 等比数列的任意一项可以表示为前一项与公比之积,即an = an-1 * r。

d) 若等比数列的前两项之积等于第三项,即a1 * a2 = a3,则该等比数列为等比数列。

三、等差与等比的联系与区别1. 联系:等差与等比数列都是按照一定规律排列的数列,且都有其通项公式和前n项和的公式。

2. 区别:a) 等差数列的相邻项之差相等,等比数列的相邻项之比相等。

b) 等差数列的公差为常数d,等比数列的公比为常数r。

c) 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为an = a1 + (n-1)d,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为an = a1 * (r^(n-1))。

等差等比数列性质总结

等差等比数列性质总结

等差数列性质总结1.等差数列的概念式:d a a n n =--1(d 为常数)(2≥n );2.等差数列通项公式:*11(1)()n a a n d dn a d n N =+-=+-∈ , 首项:1a ,公差:d ,末项:n a 推行: d m n a a m n )(-+=. 从而mn a a d mn --=; 3.等差中项(1)若是a ,A ,b 成等差数列,那么A 叫做a 与b 的等差中项.即:2b a A +=或b a A +=2(2)等差中项:数列{}n a 是等差数列+-112(2,n N )n n n a a a n +⇔=+≥∈212+++=⇔n n n a a a4.等差数列的前n 项和公式:1()2n n n a a S +=1(1)2n n na d -=+211()22d n a d n =+-2An Bn =+(其中A 、B 是常数,因此当d ≠0时,S n 是关于n 的二次式且常数项为0) 专门地,当项数为奇数21n +时,1n a +是项数为2n+1的等差数列的中间项()()()12121121212n n n n a a S n a +++++==+(项数为奇数的等差数列的各项和等于项数乘以中间项)5.等差数列的判定方式(1) 概念法:若d a a n n =--1或d a a n n =-+1(常数*∈N n )⇔ {}n a 是等差数列.(2) 等差中项:数列{}n a 是等差数列)2(211-≥+=⇔+n a a a n n n 212+++=⇔n n n a a a . ⑶数列{}n a 是等差数列⇔b kn a n +=(其中b k ,是常数)。

(4)数列{}n a 是等差数列⇔2n S An Bn =+,(其中A 、B 是常数)。

6.等差数列的证明方式概念法:若d a a n n =--1或d a a n n =-+1(常数*∈N n )⇔ {}n a 是等差数列 等差中项性质法:-112(2n )n n n a a a n N ++=+≥∈,.7.提示:(1)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及前n 和公式中,涉及到5个元素:1a 、d 、n 、n a 及n S ,其中1a 、d 称作为大体元素。

等差等比数列的性质总结

等差等比数列的性质总结

一、等差数列1.等差数列的定义:d a a n n =--1(d 为常数)(2≥n );2.等差数列通项公式:*11(1)()n a a n d dn a d n N =+-=+-∈ , 首项:1a ,公差:d ,末项:n a推广: d m n a a m n )(-+=. 从而mn a a d mn --=;3.等差中项(1)如果a ,A ,b 成等差数列,那么A 叫做a 与b 的等差中项.即:2ba A +=或b a A +=2 (2)等差中项:数列{}n a 是等差数列)2(211-≥+=⇔+n a a a n n n 212+++=⇔n n n a a a4.等差数列的前n 项和公式:1()2n n n a a S +=1(1)2n n na d -=+211()22d n a d n =+-2An Bn =+ (其中A 、B 是常数,所以当d ≠0时,S n 是关于n 的二次式且常数项为0)特别地,当项数为奇数21n +时,1n a +是项数为2n+1的等差数列的中间项()()()12121121212n n n n a a S n a +++++==+(项数为奇数的等差数列的各项和等于项数乘以中间项)5.等差数列的判定方法(1) 定义法:若d a a n n =--1或d a a n n =-+1(常数*∈N n )⇔ {}n a 是等差数列.(2) 等差中项:数列{}n a 是等差数列)2(211-≥+=⇔+n a a a n n n 212+++=⇔n n n a a a . ⑶数列{}n a 是等差数列⇔b kn a n +=(其中b k ,是常数)。

(4)数列{}n a 是等差数列⇔2n S An Bn =+,(其中A 、B 是常数)。

6.等差数列的证明方法定义法:若d a a n n =--1或d a a n n =-+1(常数*∈N n )⇔ {}n a 是等差数列.7.提醒:(1)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及前n 和公式中,涉及到5个元素:1a 、d 、n 、n a 及n S ,其中1a 、d 称作为基本元素。

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的知识点总结

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的知识点总结

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的知识点总结
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是数学中的两个重要概念,它们在日常生活和科学研究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关于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的主要知识点总结:
等差数列:
1. 定义:一个数列,其中任意两个相邻项的差是一个常数,这个数列被称为等差数列。

2. 通项公式:$a_n = a_1 + (n - 1)d$,其中 $a_1$ 是首项,$d$ 是公差,$n$ 是项数。

3. 求和公式:$S_n = \frac{n}{2} [2a_1 + (n - 1)d]$,其中 $S_n$ 是前$n$ 项的和。

4. 等差中项:任意两项的算术平均值等于第三项。

5. 等差数列的性质:如果两个数列都是等差数列,那么它们的和也是一个等差数列。

等比数列:
1. 定义:一个数列,其中任意两个相邻项的比是一个常数,这个数列被称为等比数列。

2. 通项公式:$a_n = a_1 \times q^{n-1}$,其中 $a_1$ 是首项,$q$ 是公比,$n$ 是项数。

3. 求和公式:对于 $q \neq 1$,有 $S_n = \frac{a_1(1 - q^n)}{1 - q}$;对于 $q = 1$,有 $S_n = na_1$。

4. 等比中项:任意两项的几何平均值等于第三项。

5. 等比数列的性质:如果两个数列都是等比数列,那么它们的乘积是一个等比数列。

以上是关于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的主要知识点总结。

在学习这些内容时,可以通过做练习题来加深理解和巩固知识。

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的性质

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的性质

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的性质1. 等差数列的性质等差数列是指数列中相邻元素之间的差值保持不变的数列。

它具有以下几个重要的性质。

1.1 公差对于等差数列a₁, a₂, a₃, ..., an,相邻两项之间的差值称为公差,用d表示。

即d = a₂ - a₁ = a₃ - a₂ = ... = an - a(n-1)。

等差数列的公差决定了其增长或减小的速度。

当公差为正数时,数列递增;当公差为负数时,数列递减。

1.2 通项公式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可用来表示其任意一项。

设等差数列的首项为a₁,公差为d,第n项为an,则通项公式为an = a₁ + (n - 1)d。

利用通项公式,可以快速计算等差数列中任意一项的值。

1.3 前n项和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表示为Sn,可用来求等差数列前n项的和。

求解前n项和的公式为Sn = (n/2)(a₁ + an) = (n/2)(2a₁ + (n - 1)d)。

利用前n项和公式,可以快速计算等差数列前n项的和。

1.4 等差数列的性质等差数列具有以下一些重要的性质:- 等差数列的中项为首项与末项的算术平均数。

- 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与后n项和相等。

- 若两个数列的差构成一个等差数列,那么两个数列分别也是等差数列。

2. 等比数列的性质等比数列是指数列中相邻元素之间的比值保持不变的数列。

它具有以下几个重要的性质。

2.1 公比对于等比数列a₁, a₂, a₃, ..., an,相邻两项之间的比值称为公比,用r表示。

即r = a₂/a₁ = a₃/a₂ = ... = an/a(n-1)。

等比数列的公比决定了其增长或减小的速度。

当公比大于1时,数列递增;当公比大于0且小于1时,数列递减。

2.2 通项公式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可用来表示其任意一项。

设等比数列的首项为a₁,公比为r,第n项为an,则通项公式为an = a₁ * r^(n-1)。

利用通项公式,可以计算等比数列中任意一项的值。

2.3 前n项和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表示为Sn,可用来求等比数列前n项的和。

等比、等差数列性质总结

等比、等差数列性质总结

等差数列的性质总结1.等差数列的定义:d a a n n =--1(d 为常数)(2≥n );2.等差数列通项公式:*11(1)()n a a n d dn a d n N =+-=+-∈ , 首项:1a ,公差:d ,末项:n a推广: d m n a a m n )(-+=. 从而mn a a d mn --=;3.等差中项(1)如果a ,A ,b 成等差数列,那么A 叫做a 与b 的等差中项.即:2ba A +=或b a A +=2 (2)等差中项:数列{}n a 是等差数列)2(211-≥+=⇔+n a a a n n n 212+++=⇔n n n a a a4.等差数列的前n 项和公式:1()2n n n a a S +=1(1)2n n na d -=+211()22d n a d n =+-2An Bn =+ (其中A 、B 是常数,所以当d ≠0时,S n 是关于n 的二次式且常数项为0)特别地,当项数为奇数21n +时,1n a +是项数为2n+1的等差数列的中间项()()()12121121212n n n n a a S n a +++++==+(项数为奇数的等差数列的各项和等于项数乘以中间项)5.等差数列的判定方法(1) 定义法:若d a a n n =--1或d a a n n =-+1(常数*∈N n )⇔ {}n a 是等差数列.(2) 等差中项:数列{}n a 是等差数列)2(211-≥+=⇔+n a a a n n n 212+++=⇔n n n a a a . ⑶数列{}n a 是等差数列⇔b kn a n +=(其中b k ,是常数)。

(4)数列{}n a 是等差数列⇔2n S An Bn =+,(其中A 、B 是常数)。

6.等差数列的证明方法定义法:若d a a n n =--1或d a a n n =-+1(常数*∈N n )⇔ {}n a 是等差数列.7.提醒:(1)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及前n 和公式中,涉及到5个元素:1a 、d 、n 、n a 及n S ,其中1a 、d 称作为基本元素。

(完整版)等差数列及等比数列的性质总结

(完整版)等差数列及等比数列的性质总结

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总结一、等差数列:一般地,如果一个数列从第2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差等于同一个常数,那么这个数列叫做等差数列,这个常数叫做等差数列的公差,公差常用小写字母d 表示;等差中项,如果2ba A +=,那么A 叫做a 与b 的等差中项;如果三个数成等差数列,那么等差中项等于另两项的算术平均数;等差数列}{a n 的通项公式:)N n (d )1-n (a a 1n *∈+=; 等差数列}{a n 的递推公式:)2n (d a a 1n n ≥+=-;等差数列}{a n 的前n 项和公式:n S =2n)a a (n 1⨯+=d 2)1-n (n na 1⨯+= 中12na n )2d-a (n )2d (=⨯+⨯; 【等差数列的性质】 1、d )1-n (a a m n +=【说明】n 11m a d )1-n (a d )m -n (d )1-m (a d )m -n (a =+=++=+ 2、若m 、n 、p 、q *∈N ,且m+n=p+q ,则有q p n m a a a a +=+【说明】q p 11n m a a )2-q p (a 2d )2-n m (a 2a a +=++=++=+3、md 成等差数列,公差为、a 、a 、a m 2k m k k ⋯⋯++ 【说明】md a -a a -a m k m 2k k m k =⋯⋯==+++4、k )1-n (nk k 2k 3k k 2k S -S S -S ,S -S ,S ⋯⋯成等差数列,公差为d n 2【说明】d n )a a a (-)a a a (S -)S -S (2n 21n 22n 1n n n n 2=+⋯⋯+++⋯⋯++=++,)a a a (-)a a a ()S -S (-)S -S (n 22n 1n n 32n 21n 2n 2n n 2n 3+⋯⋯+++⋯⋯++=++++⋯⋯=,d n 25、数列}{a n 成等差数列Bn An S ,a a a 2,q pn a 2n 1n 1-n n n +=+=+=⇔+【说明】)d -a (dn d )1-n (a a 1m n +=+=,n S =d 2)1-n (n na 1⨯+= n )2d -a (n )2d (12⨯+⨯ 6、若数列}{a n 是等差数列,则}{c n a为等比数列,c>0【说明】d a-a a ac c cc 1-n n 1-n n ==7、偶奇n 偶奇n S S S 表示偶数项的和,则S 表示奇数项的和,S 项和,n 是前S += 当n 为偶数时,d 2nS -S 奇偶⨯=当n 为奇数时,n a S 中n ⨯=,中偶奇a S -S =,1-n 1n S S 偶奇+=【说明】当n 为偶数时,d 2n)a -a ()a -a ()a -a (S -S 123-n 2-n 1-n n 奇偶⨯=+⋯⋯++= 当n 为奇数时,中11-n n 231偶奇a d 21-n a )a -a ()a -a (a S -S =+=+⋯⋯++=,,1-n 1n 21-n )a a (2121n )a a (21S S 1-n 2n 1偶奇+=⨯++⨯+=n a S S -S S S 中n 偶奇偶奇==+8、设1-2n 1-n 2n n n n n n T Sb a 项和,则n 的前}{b 、}{a 分别表示等差数列T 和S = 【说明】nn 中中1-2n 1-n 2b ab )1-n 2(a )1-n 2(T S == 【例】等差数列1515n n n n n n b a,求1-n 31n 5T S ,若T 和S 项和分别为n 的前}{b 、}{a += 9、1-d ,0a ),则q p (p a ,q a q p q p ==≠==+q --p a ),则q p (p S ,q S q p q p =≠==+ 0a ),则q p (S S q p q p =≠=+【说明】0q -q qd a a ,1-d q -p d )q -p (a -a p q p q p ==+==⇒==+ 2-a a p -q 2)q -p )(a a ()a a (S S p 1q p 1q p 1q q p =+⇒=+=+⋯⋯+=-+++q --p 2)q p )(a a (2)q p )(a a (S p 1q q p 1q p =++=++=+++二、等比数列:一般地,如果一个数列从第2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比等于同一个常数,那么这个数列叫做等比数列,这个常数叫做等比数列的公比,公比常用小写字母q 表示;等比中项,如果ab G 2=,那么G 叫做a 与b 的等差中项;如果三个数成等比数列,那么等差中项的平方等于另两项的积;等比数列}{a n 的通项公式:)N n (q a a 1-n 1n *∈=;等比数列}{a n 的递推公式:)2n (q a a 1n n ≥=-;等比数列}{a n 的前n 项和公式:n S =⎪⎩⎪⎨⎧≠==1q ,q -1q a -a q -1)q -1(a 1q ,na n 1n 11 【等比数列的性质】 1、m -n m n q a a ⋅=【说明】n 1-n 1m -n 1-m 1m -n m a q a q q a q a =⋅=⋅⋅=⋅ 2、若m 、n 、k 、l *∈N ,且l k n m a a a a ,l k n m ⋅=⋅⋅=⋅【说明】l k 2-l k 212-n m 21n m a a q a q a a a ⋅===⋅++ 3、m m 2k m k k q ,成等比数列,公比为、a 、a 、a ⋯⋯++ 【说明】m mk m 2k k m k q a aa a ==+++ 4、k )1-n (nk k 23k k k 2k S -S S -S 、S -S 、S ⋯⋯成等比数列,公比为nq【说明】n n21n22n 1n n n n 2q a a a a a a S S -S =+⋯⋯+++⋯⋯++=++ 5、数列}{a n 成等比数列)1-q (A S ,q p a ,a a a nn n n 1n 1-n 2n =⋅=⋅=⇔+【说明】)1-q (1-q a q -1)q -1(a S ,q q a qa a n 1n1n n 11-n 1n ==⋅=⋅= 6、若数列}{a n 是等比数列,则0a 为等差数列,}a {log n n c > 【说明】q log a a log a log -a log c 1-n nc1-n c n c == 7、偶奇n 偶奇n S S S 表示偶数项的和,则S 表示奇数项的和,S 项和,n 是前S +=;若n 为偶数时,q a a 奇偶=;当n 为奇数时,q S a -S 偶1奇=;【说明】当n 为偶数时,q a a a a a a a a 1-n 41n42奇偶=+⋯⋯+++⋯⋯++=; 当n 为奇数时,q a a a a a a S a -S 1-n 42n 53偶1奇=+⋯⋯+++⋯⋯++=; 8、设偶奇n 偶奇n T T T 表示偶数项的积,则T 表示奇数项的积,T 项积,n 是前T ⋅=当n 为偶数时,n中奇中偶奇2n奇偶a T ,a T T 为奇数时,n ;当q T T ===;【说明】当n 为偶数时,2n1-n 42n42奇偶q a a a a a a T T =⋅⋯⋯⋅⋅⋅⋯⋯⋅⋅=;当n 为奇数时,中1-n 42n421偶奇a a a a a a a a T T =⋅⋯⋯⋅⋅⋅⋯⋯⋅⋅=; n中1-n 2n 1n 21奇a a a a a a a a T =⋯⋯⋅⋅=⋅⋯⋯⋅⋅=。

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的性质

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的性质

3.4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的性质一、.等差数列的性质 1若公差 ,则为递增等差数列,若公差 ,则为递减等差数列,若公差 ,则为常数列.2.若数列{a n }成等差数列,则数列{Aa n +B }也成等差数列.3.在等差数列{a n }中,若m +n =p +q (m 、n 、p 、q ∈N *), 则 特别地,若m+n=2k ,则与首末两项距离相等的两项之和相等,即 a 1+a n =a 2+a n-1=a 3+a n-2=…4.若数列{a n }成等差数列,则数列{a 2n -1}, {a 2n }、。

也成等差数列.(下标成等差,对应的项也成等差)5.若等差数列{a n }的前n 项和为S n ,则数列S m, S 2m -S m, S 3m -S 2m ¡­构成等差数列.a k , a k+m a k+2m , a k+3m ,…成等差数列S 2k-1=(2k-1)a k6 若{a n }、{b n }是等差数列,S n 为等差数列{a n }的前n 项和,则{pa n +qb n }、{s n / n}是等差数列, (其中p 、q 是常数)7 若{a n }是等差数列,则 (a ≠0)成等比数列;若{a n }是等比数列,且a n >0,则{lg a n }是等差数列.8 在等差数列{a n }中,当项数为偶数 2n 时;S 偶-S 奇= nd ;项数为奇数 2n -1 时; S 奇-S 偶= a 中,S 2n -1=(2n -1)·a 中(这里a 中 即a n );S 奇∶S 偶=(k +1)∶k .9若等差数列{a n }、{b n }的前n 项和分别为Sn 、Tn ,且 =f (n ),则 = = =f (2n -1).10“首正”的递减等差数列中,前n 项和的最大值是所有非负项 之和;“首负”的递增等差数列中,前n 项和的最小 值是所有非正项之和.思考:类比等差数列的基本性质,归纳总结等比数列的基本性质.二.等比数列的性质(1)当m +n =p +q 时,则有 , 特别地,当 m +n =2p 时,则有 与首末两项距离相等的两项之积相等,即 a 1a n =a 2a n-1=a 3a n-2=…(2)若{a n }是等比数列,则{ka n }、{a n 2}、{1/a n }成等比数列;注意: 下标成等差,对应的项成等比(3)若{a n }、{b n }成等比数列,则{a n b n }、{ n na b }成等比数列; (4)若{a n }是等比数列,且公比q ≠-1,则数列 S n S 2n -S n S 3n - S 2n … 也是 数列.当 q = -1,且n 为偶数时,数列S n S 2n -S n S 3n -S 2n …是常数数列 0,它不是等比数列.(5)若a 1>0,q >1,则{a n }为 数列;若a 1<0,q >1,则{a n }为 数列;若a 1>0,0<q <1,则{a n }为递减数列;若a 1<0,0<q <1,则{a n }为递增数列;若q <0,则{a n }为摆动数列;若q =1,则{a n }为 数列.(6)当q ≠1时,S n = 11a q --q n +11a q-= aq n +b ,这里 a +b =0,但a ≠0,b ≠0,这是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n a a n n S T n n a b (21)(21)n n n a n b --2121n n S T --式的一个特征,据此很容易根据S n 判断数列{a n }是否为等比数列.(7) S m+n =S m +q m S n =S n +q n S m .(8) 在等比数列{a n }中,当项数为偶数2n 时,S 偶= qS 奇 ;项数为奇数2n -1时,S 奇=a 1+qS 偶.(9) 如果数列{a n }既成等差数列又成等比数列,那么数列{a n }是非零常数数列,故常数数列{a n }仅是此数列既成等差数列又成等比数列的必要非充分条件.1.等差数列{a n }中,已知前15项的和S 15=90,则a 8等于( ) A 452 B 12 C 454D 6 2.等比数列{a n }中,如果 346781a a a a ⋅⋅⋅=,则a 1a 9的值为( )A .3B .9C .±3D .±93.设2a =3,2b =6,2c =12,那么数列a 、b 、c ( ) A .是等比数列,但不是等差数列 B .是等差数列,但不是等比数列C .既是等比数列,又是等差数列D .既不是等比数列,又不是等差数列4.(2009·海南)等差数列{a n }的前n 项和为S n , 已知a m -1+a m +1-a =0,S 2m -1=38,则m =( )A .38B .20C .10D .95.等差数列{a n }的前n 项和为S n ,若S 2=2,S 4=10,则S 6等于( )A .12B .18C .24D .426.有2n +1项的等差数列,其奇数项的和与偶数项的和之比为( )7.若数列{a n }(n ∈N *)是等差数列,则数列 b n = (n ∈N *)也为等差数列.类比上 述性质,相应地:若数列{c n }是等比数列,且c n >0(n ∈N *),则有d n =______ _____(n ∈N *)也是等比数列.8.已知等比数列{a n }中,有a 3a 11=4a 7,数列{b n }是等差数列,且b 7=a 7,则b 5+b 9等于( )A.2B.4C.8D.161. 若三个数a ,A ,b 成等差⇔2A =a +b ;2.若三个数a ,G ,b 成等比⇒G 2=ab .例1 设{a n }是公比为q 的等比数列,S n 是它的前n 项和. 若{S n }是等差数列,则q =________.1. 在等比数列{a n }中,a 1=2,前n 项和为S n .若数列{a n +1}也是等比数列,则S n 等于 ( ) A .2n +1-2 B .3n C .2n D .3n-1虽然等差(比)数列的有关计算和证明,都可围绕其首项和公差(比)进行,但是熟练地掌握等变式差(比)数列的性质,则可以大幅度地减少运算量,以达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比如在等差数列中 S 2n -1=(2n -1)a n ;在等比数列中,S n ,S 2n -S n ,S 3n -S 2n (q ≠1)时,也构成等比数列等. “成对下标和”性质(1)已知数列{θn }为等差数列,且θ1+θ8+θ15=2π,则tan(θ2+θ14)的值是( )A.B.C.D.-(2)(2009广东卷)已知等比数列{a n }满足a n >0,n =1,2,…,且a 5a 2n-5=22n (n ≥3),则当n ≥1时,log 2a 1+log 2a 3+…+log 2a 2n-1=( )A. n(2n-1)B. (n+1)2C. n 2D. (n-1)2本题是等差、等比的求值题,难点是找条件和目标之间的对应关系.解题时,根据等差、等比数列的成对下标和的性质,列出方程或多个恒等式是解题的关键.一般的,对于涉及等差、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的条件求值题,合理利用通项或相关性质进行化归是基本方法. 2 (2010湖北省模拟)设数列{a n }、{b n }都是正项等比数列,S n 、T n 分别为数列{lg a n }与{lg b n }的前n 项和,且n n S T =21n n + ,则log b5a 5= . “和与部分和”性质(1)两个等差数列{a n },{b n }的前n 项和的比是(7n +2)∶(n +3),这两个数列中第7项的比a 7∶b 7.= ,(2) 已知数列{a n }是等比数列,且S m =10,S 2m =30,则S 3m =________. (3) 等差数列的前n 项和为54,前2n 项的和为60, 则前3n 项的和为 .巧用性质,减少运算,在有关等差、等比数列的计算中非常重要. 巧用性质,构造一个新的等差或等比数列求解.对于有穷的等差、等比数列的相关计算问题有着特殊的计算方法,比如在一个项数n 为奇数的等差数列中 (其中 为中项).(1) 项数为奇数的等差数列,奇数项之和为44,偶数项之和为33,求该数列的中间项和项数. (2) 一个等差数列的前12项和为354,前12项中偶数项和与奇数项和之比为 32∶27,求等差数列的公差. 例2 点评变式例3 点评例43.已知一个等比数列的首项为1,项数是偶数,其奇数项的和为85,偶数项的和为170,求这个数列的公比和项数.【方法规律】1 知三求二:在等差(比)数列中,a 1,d (q ),n ,a n ,S n 共五个量中知道其中任意三个,就可以求出其他两个.解这类问题时,一般是转化为首项a 1和公差d (公比q )这两个基本量的有关运算.2 了解和掌握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的基本性质,有利于更深刻地理解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问题,使有关的计算和证明问题能做到更简洁、明了、快速和准确.巧用性质、减少运算量:在等差、等比数列的计算中,巧用性质非常重要,同时树立“目标意识”,需要什么,就求什么,既要充分合理地利用条件,又要时刻注意问题的目标,往往能取得与“巧用性质”解题相同的效果.3.除去以上所列出的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的基本性质之外,还要注意以下的一些常见情况:(1)若等差数列{a n }的项数为2n -1,则S 偶=(n -1)a n ,S 奇=na n ;(2)若等差数列{a n }的项数为2n ,公差为d ,则S 偶-S 奇=nd ;(3)若等比数列{a n }的项数为2n ,公比为q , 则 =q .(4)等比数列的相关结论可以看作是等差数列结论的¡°运算升级¡±.(本题满分12分)若S n 是公差不为0的等差数列{a n }的前n 项和,且S 1,S 2,S 4成等比数列,(1)求数列S 1,S 2,S 4的公比;(2)若S 2=4,求{a n }的通项公式.【考卷实录】【分析点评】 变式1.考题对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进行综合考查,考卷实录中第(1)问很好把握了等差数列前n项和的特征S n=An2+Bn.而第(2)问利用了已知S n求a n,要注意a n=要注意对a1=S1是否适合a n=S n-S n-1,n≥2的检验.2.本题的一般解法具体如下:(1)由已知条件得S22=S1S4,即(2a1+d)2=a1(4a1+6d),整理得:d2=2a1d,又d≠0,则d=2a1,=4,数列S1,S2,S4的公比为4.(2)由已知条件4a1=4,则a1=1,d=2,a n=a1+(n-1)d=2n-1.【课后作业】天府数学活页练习3.2 1—9 题 3.3 1—9题。

比较全面的等差等比数列的性质总结

比较全面的等差等比数列的性质总结

比较全面的等差等比数列的性质总结
等差等比数列是一种重要的数列,它在数学、物理和经济学中都有重要的应用。

它的性质可以用以下几点来总结:
一.概念:等差等比数列是指数列中各项之差和各项之比都是相同的数列。

二.公式:设等差等比数列{an}的首项a1、公差d、公比q都为实数(q≠1)。

通常记作an=a1qn-1(n>1)。

三.通项公式:设a1和q都是实数,n是正整数,an=a1qn-1,如果p也是实数,则Sn=a1(qn-1-1)/(q-1)。

四.性质:
(1)等差等比数列{an}的各项之差都是一个相同的实数d,即有an+1 – an = d。

(2)等差等比数列{an}的各项之比都是一个相同的实数q,即有an/an-1=q。

(3)等差等比数列{an}的各项之和 (Sn) 可以由下式:Sn = a1(qn-1-1)/(q-1) 求出。

五.特殊情况:
(1)等差数列:若系数q=1,则该等差数列是以实数d为公差的等差数列,公式为:an = a1 + (n-1)d。

(2)等比数列:若系数d=0,则该等比数列是以实数q为公比的等比数列,公式为:an = a1qn-1。

以上就是等差等比数列的基本性质,它具有比较完整的总结和解法,可以为我们省去不少繁琐的推导。

使用这种方法可以大大提高我们在分析数学中等差等比数列问题时的效率。

等差等比数列的性质20条

等差等比数列的性质20条

1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的性质1、等差数列的性质:(11条)(1)首尾项性质:在有穷等差数列中,距首末两项等距离的两项之和就等于首末两项之和,即:n n n a a a a a a --+=+=+=12132特别的,若总项数为奇数,则等于中间项的两倍,即:n a a a +=12中 推广:1、若(),,,*p q r s p q r s N +=+∈,则P q r s a a a a +=+ 2、若m n p +=2,则m n p a a a +=2(2)若{}{},n n a b 均为等差数列,则{}{}(),,n n n ma ma kb m n R ±∈也为等差数列;依次将等差数列{}n a 中间隔相同的项抽取出来所得新数列仍为等差数列;依次将等差数列{}n a 中连续的间隔相同的项作和所得新数列仍为等差数列;(3){}n a 是有限项公差为d 的等差数列,则1、若总项数为n -21,则()(),-,+-,n n n S na S n a S S n a ===121奇偶奇偶,-,n S n S S a S n ==-1奇奇偶偶(其中n a 为中间项) 2、若总项数为n 2,则(),,+,n n n n S na S na S S n a a ++===+11奇偶奇偶 ,-,n n S a S S nd S a +==1奇偶奇偶(其中n a 和n a +1为中间两项)(4)顺次n 项和性质:若{}n a 为等差数列,则其前n 项和n S 、次n 项和n nS S -2、末n项和n nS S -32仍成等差数列,即()()n n n n n S S S S S -=+-2322(5)若等差数列{}n a 和等差数列{}n b 的前n 项和分别为n S 和n T ,则有,n n n n a S b T --=2121(6)若等差数列{}n a 的前n 项和为n S ,若有()()m n m SS n ---=-2212212121,则有,m n a m a n -=-2121(7)若{}n a 为等差数列,且,p q a q a p ==,则p q a +=0(8)若{}n a 为等差数列,且,p q S q S p ==,则()p q S p q +=-+ (9)若{}n a 为等差数列,若()p q S S p q =≠,则p q S +=0 (10)若{}n a 为等差数列,则{}(),na Cc c >≠01是等比数列。

等差、等比数列性质总结

等差、等比数列性质总结

等差数列性质总结1.等差数列的定义式:(d 为常数)();2.等差数列通项公式:, 首项:,公差:d ,末项:推广: .从而;3.等差中项(1)如果,,成等差数列,那么叫做与的等差中项.即:或(2)等差中项:数列是等差数列4.等差数列的前n 项和公式:1()2n n n a a S +=1(1)2n n na d -=+211()22d n a d n =+-2An Bn =+ (其中A 、B 是常数,所以当d≠0时,Sn 是关于n 的二次式且常数项为0)特别地,当项数为奇数时,是项数为2n+1的等差数列的中间项(项数为奇数的等差数列的各项和等于项数乘以中间项)5.等差数列的判定方法(1) 定义法:若或(常数) 是等差数列.(2) 等差中项:数列是等差数列.⑶数列是等差数列(其中是常数)。

(4)数列是等差数列,(其中A 、B 是常数)。

6.等差数列的证明方法定义法:若或(常数) 是等差数列等差中项性质法:.7.提醒:(1)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及前和公式中,涉及到5个元素:、、、及,其中、称作为基本元素。

只要已知这5个元素中的任意3个,便可求出其余2个,即知3求2。

(2)设项技巧:①一般可设通项②奇数个数成等差,可设为…,…(公差为);③偶数个数成等差,可设为…,,…(注意;公差为2)8.等差数列的性质:(1)当公差时,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是关于的一次函数,且斜率为公差;前和是关于的二次函数且常数项为0.(2)若公差,则为递增等差数列,若公差,则为递减等差数列,若公差,则为常数列。

(3)当时,则有,特别地,当时,则有.注:,(4)若、为等差数列,则都为等差数列(5) 若{}是等差数列,则 ,…也成等差数列(6)数列为等差数列,每隔k(k)项取出一项()仍为等差数列(7)设数列是等差数列,d 为公差,是奇数项的和,是偶数项项的和,是前n 项的和当项数为偶数时,()121135212n n n n a a S a a a a na --+=+++⋅⋅⋅+==奇 ()22246212n n n n a a S a a a a na ++=+++⋅⋅⋅+==偶 ()11n n n n n S S na na n a a d ++-=-=-=偶奇11n n n nS na a S na a ++==偶奇 当项数为奇数时,则21(21)(1)1n S S S S n a S n a n S S a S na S n +⎧=+=+=+⎧⎪⎪⇒⇒=⎨⎨-==+⎪⎪⎩⎩偶n+1n+1奇偶奇n+1n+1奇偶偶奇 (其中是项数为2n+1的等差数列的中间项).(8)的前和分别为、,且,则.(9)等差数列的前n 项和,前m 项和,则前m+n 项和则(10)求的最值法一:因等差数列前项是关于的二次函数,故可转化为求二次函数的最值,但要注意数列的特殊性。

数列的等差与等比性质

数列的等差与等比性质

数列的等差与等比性质在数学中,数列是由一系列按照特定规律排列的数字组成的序列。

在数列中,常常出现两种重要的性质,即等差性质和等比性质。

本文将讨论这两种性质,并且介绍它们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一、等差性质等差数列是指数列中每个相邻的数之间的差都相等的数列。

具体地说,如果一个数列的通项公式为an = a1 + (n-1)d,其中a1为首项,d 为公差,n为数列中的第n项,那么它就是一个等差数列。

等差数列的性质有很多,下面介绍其中几个重要的性质:1. 公差求和公式对于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Sn,可以使用公式Sn = n(a1 + an)/2来计算。

其中,a1为首项,an为数列的第n项,n为项数。

2. 通项公式对于等差数列,可以通过第一项和公差来确定第n项的值。

通项公式为an = a1 + (n-1)d,其中a1为首项,d为公差,n为项数。

3. 等差中项对于等差数列中的两个项,可以通过求平均数的方式得到它们的等差中项。

具体地说,对于第m项和第n项,m+n的平均数就是它们的中项。

等差数列的应用广泛。

例如,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碰到每天存入固定金额的储蓄账户。

这种储蓄方式可以看作是一个等差数列,每个月的存款金额都相差固定数值,通过等差性质可以方便地计算出未来的存款总额。

二、等比性质等比数列是指数列中每个相邻的数之间的比值都相等的数列。

具体地说,如果一个数列的通项公式为an = a1 * r^(n-1),其中a1为首项,r 为公比,n为数列中的第n项,那么它就是一个等比数列。

等比数列也有一些重要的性质,如下所示:1. 公比求和公式对于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Sn,可以使用公式Sn = a1 * (1-r^n)/(1-r)来计算。

其中,a1为首项,r为公比,n为项数。

2. 通项公式对于等比数列,可以通过第一项和公比来确定第n项的值。

通项公式为an = a1 * r^(n-1),其中a1为首项,r为公比,n为项数。

3. 等比中项对于等比数列中的两个项,可以通过求它们的平方根来得到它们的等比中项。

等差等比数列性质总结.doc

等差等比数列性质总结.doc

等差数列性质总结1. 等差数列的定义式: a n a n 1 d ( d 为常数)( n 2 ); 2.等差数列通项公式:a n a 1 (n 1)d dn a 1 d ( nN *),首项 : a 1 ,公差 :d ,末项 : a n推广: a na m ( n m)d .从而 da nam ;n m3.等差中项(1)如果 a , A , b 成等差数列,那么 A 叫做 a 与 b 的等差中项.即: a b A2或 2 A a b(2)等差中项:数列 a n 是等差数列 2a nan -1a n 1 (n 2, n N + )2a n 1 a n a n 24.等差数列的前 n 项和公式:S n n( a 1 a n )na 1 n(n 1) dd n 2 (a 11 d)nAn 2Bn2222(其中 A 、B 是常数,所以当 d ≠ 0时, S n 是关于 n 的二次式且常数项为0)特别地,当项数为奇数 2n 1 时, a n 1 是项数为 2n+1 的等差数列的中间项S2n 12n 1 a 1a2 n 12n 1 a n 1 (项数为奇数的等差数列的各项和等于项数乘以中间2项)5.等差数列的判定方法(1) 定义法:若 a n a n 1(2) 等差中项:数列 a n⑶数列 a n 是等差数列(4)数列 a n 是等差数列d 或 a n 1 a n d ( 常数 nN ) a n 是等差数列. 是等差数列 2a n an-1 a n 1 (n 2)2a n 1 a n a n 2 .a n knb (其中 k ,b 是常数)。

S nAn 2 Bn , (其中 A 、B 是常数)。

6.等差数列的证明方法定义法:若 a n a n 1d 或 a n 1 a nd ( 常数 n N )a n 是等差数列等差中项性质法: 2a n a n-1a n 1(n2, n N ) .7. 提醒:(1)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及前 n 和公式中,涉及到 5 个元素: a 1 、d 、n 、 a n 及 S n ,其中 a 1 、d 称作为基本元素。

等差等比数列的性质总结

等差等比数列的性质总结

等差等比数列的性质总结一、等差数列1、等差数列的定义等差数列(Arithmetic Progression)是指任意两项之差相等的数列。

即:a1, a2 , a3 , a4 ,..., an 构成的数列,其中,a2 - a1 = a3 -a2 = ... ... = an - an−1,又称为等差数列或等差级数,可简记为“等差”或“等差故”。

2、等差数列的性质(1)每一项减去第一项,得到的差为等差数列的公差。

(2)等差数列的每一项都可表示为第一项加上相应的公差乘以第几位:an = a1 + (n-1)d(3)由公式可以推出:等差数列的和∑an = a1 + an其中n是等差数列的项数,d为公差。

(4)等差数列平方之和的求法:∑n²an = a1² + (n + 1)an² + 2[∑(n - 1)an]其中n为等差数列的项数,d为公差。

(5)等差数列的反序列若 a1, a2 , a3 , a4 ,... , an 构成的等差数列,则相反数列为an, an–1, an–2, an–3,... , a1二、等比数列1、等比数列的定义等比数列(Geometric Progression)也叫指数数列,是指任意两项之比相等的数列。

即:a1, a2 , a3, a4 ,... , an 构成的数列,其中,a2/ a1 = a3/ a2 = ... ... = an/ an−1,又称为等比数列或等比级数,可简记为“等比”或“等比故”。

2、等比数列的性质(1)每一项减去第一项,得到的差为等比数列的公比。

(2)等比数列的每一项都可表示为第一项乘以相应的公比的幂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等差等比数列的性质总结-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5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一、等差数列1.等差数列的定义:d a a n n =--1(d 为常数)(2≥n );2.等差数列通项公式:*11(1)()n a a n d dn a d n N =+-=+-∈ , 首项:1a ,公差:d ,末项:n a 推广: d m n a a m n )(-+=. 从而mn a a d mn --=;3.等差中项(1)如果a ,A ,b 成等差数列,那么A 叫做a 与b 的等差中项.即:2b a A +=或b a A +=2(2)等差中项:数列{}n a 是等差数列)2(211-≥+=⇔+n a a a n n n 212+++=⇔n n n a a a4.等差数列的前n 项和公式:1()2n n n a a S +=1(1)2n n na d -=+211()22d n a d n =+-2An Bn =+(其中A 、B 是常数,所以当d ≠0时,S n 是关于n 的二次式且常数项为0) 特别地,当项数为奇数21n +时,1n a +是项数为2n+1的等差数列的中间项()()()12121121212n n n n a a S n a +++++==+(项数为奇数的等差数列的各项和等于项数乘以中间项)5.等差数列的判定方法(1) 定义法:若d a a n n =--1或d a a n n =-+1(常数*∈N n )⇔ {}n a 是等差数列.(2) 等差中项:数列{}n a 是等差数列)2(211-≥+=⇔+n a a a n n n 212+++=⇔n n n a a a . ⑶数列{}n a 是等差数列⇔b kn a n +=(其中b k ,是常数)。

(4)数列{}n a 是等差数列⇔2n S An Bn =+,(其中A 、B 是常数)。

6.等差数列的证明方法定义法:若d a a n n =--1或d a a n n =-+1(常数*∈N n )⇔ {}n a 是等差数列.7.提醒:(1)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及前n 和公式中,涉及到5个元素:1a 、d 、n 、n a 及n S ,其中1a 、d 称作为基本元素。

只要已知这5个元素中的任意3个,便可求出其余2个,即知3求2。

(2)设项技巧:①一般可设通项1(1)n a a n d =+-②奇数个数成等差,可设为…,2,,,,2a d a d a a d a d --++…(公差为d );③偶数个数成等差,可设为…,3,,,3a d a d a d a d --++,…(注意;公差为2d )8..等差数列的性质: (1)当公差0d ≠时,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11(1)n a a n d dn a d =+-=+-是关于n 的一次函数,且斜率为公差d ;前n 和211(1)()222n n n d dS na d n a n -=+=+-是关于n 的二次函数且常数项为0.(2)若公差0d >,则为递增等差数列,若公差0d <,则为递减等差数列,若公差0d =,则为常数列。

(3)当m n p q +=+时,则有q p n m a a a a +=+,特别地,当2m n p +=时,则有2m n p a a a +=.注:12132n n n a a a a a a --+=+=+=⋅⋅⋅,(4)若{}n a 、{}n b 为等差数列,则{}{}12n n n a b a b λλλ++,都为等差数列(5) 若{n a }是等差数列,则232,,n n n n n S S S S S -- ,…也成等差数列(6)数列{}n a 为等差数列,每隔k(k ∈*N )项取出一项(23,,,,m m k m k m k a a a a +++⋅⋅⋅)仍为等差数列(7)设数列{}n a 是等差数列,d 为公差,奇S 是奇数项的和,偶S 是偶数项项的和,n S 是前n 项的和1.当项数为偶数n 2时,()121135212n n n n a a S a a a a na --+=+++⋅⋅⋅+==奇 ()22246212n n n n a a S a a a a na ++=+++⋅⋅⋅+==偶()11n n n n S S na na n a a ++-=-=-偶奇 11n n n n S na a S na a ++==奇偶2、当项数为奇数12+n 时,则21(21)(1)1n S S S n a S n a S n S S a S na S n +⎧=+=+=+⎧+⎪⎪⇒⇒=⎨⎨-==⎪⎪⎩⎩n+1n+1奇偶奇奇n+1n+1奇偶偶偶 (其中a n+1是项数为2n+1的等差数列的中间项).(8)、{}n b 的前n 和分别为n A 、n B ,且()nnA f nB =, 则2121(21)(21)(21)n n n n n n a n a A f n b n b B ---===--.(9)等差数列{}n a 的前n 项和m S n =,前m 项和n S m =,则前m+n 项和()m n S m n +=-+(10)求n S 的最值法一:因等差数列前n 项是关于n 的二次函数,故可转化为求二次函数的最值,但要注意数列的特殊性*n N ∈。

法二:(1)“首正”的递减等差数列中,前n 项和的最大值是所有非负项之和即当,,001<>d a 由⎩⎨⎧≤≥+01n n a a 可得n S 达到最大值时的n 值.(2) “首负”的递增等差数列中,前n 项和的最小值是所有非正项之和。

即 当,,001><d a 由⎩⎨⎧≥≤+01n n a a 可得n S 达到最小值时的n 值.或求{}n a 中正负分界项法三:直接利用二次函数的对称性:由于等差数列前n 项和的图像是过原点的二次函数,故n 取离二次函数对称轴最近的整数时,n S 取最大值(或最小值)。

若S p = S q 则其对称轴为2p qn +=注意:解决等差数列问题时,通常考虑两类方法:①基本量法:即运用条件转化为关于1a 和d 的方程;②巧妙运用等差数列的性质,一般地运用性质可以化繁为简,减少运算量.二、等比数列1. 等比数列的定义:()()*12,nn a q q n n N a -=≠≥∈0且,q 称为公比 2. 通项公式:()11110,0n nn n a a a q q A B a q A B q-===⋅⋅≠⋅≠, 首项:1a ;公比:q 推广:n m n m a a q -=, 从而得n m n m a q a -=或n q =3. 等比中项(1)如果,,a A b 成等比数列,那么A 叫做a 与b 的等差中项.即:2A ab =或A =注意:同号的两个数才有等比中项,并且它们的等比中项有两个(两个等比中项互为相反数)(2)数列{}n a 是等比数列⇔211n n n a a a -+=⋅4. 等比数列的前n 项和n S 公式: (1) 当1q =时, 1n S na = (2) 当1q ≠时,()11111n n n a q a a qS qq--==-- 11''11n n n a aq A A B A B A q q=-=-⋅=---(,,','A B A B 为常数) 5. 等比数列的判定方法(1)用定义:对任意的n,都有11(0)n n n n na a qa q q a a ++==≠或为常数,⇔{}n a 为等比数列 (2) 等比中项:211n n n a a a +-=(11n n a a +-≠0)⇔{}n a 为等比数列(3) 通项公式:()0n n a A B A B =⋅⋅≠⇔{}n a 为等比数列(4) 前n 项和公式:()'',,','n n n n S A A B S A B A A B A B =-⋅=-或为常数⇔{}n a 为等比数列6. 等比数列的证明方法 依据定义:若()()*12,nn a q q n n N a -=≠≥∈0且或1n n a qa +=⇔{}n a 为等比数列 7. 注意(1)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及前n 和公式中,涉及到5个元素:1a 、q 、n 、n a 及n S ,其中1a 、q 称作为基本元素。

只要已知这5个元素中的任意3个,便可求出其余2个,即知3求2。

(2)为减少运算量,要注意设项的技巧,一般可设为通项;11n n a a q -=如奇数个数成等差,可设为…,22,,,,a aa aq aq q q …(公比为q ,中间项用a 表示);8. 等比数列的性质 (1) 当1q ≠时①等比数列通项公式()1110n nn n a a a q q A B A B q-===⋅⋅≠是关于n 的带有系数的类指数函数,底数为公比q ②前n 项和()111111''1111n n n n n n a q a a q a a S q A A B A B A qq q q--==-=-⋅=-----,系数和常数项是互为相反数的类指数函数,底数为公比q(2) 对任何m,n ∈*N ,在等比数列{}n a 中,有n m n m a a q -=,特别的,当m=1时,便得到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因此,此公式比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更具有一般性。

(3) 若m+n=s+t (m, n, s, t ∈*N ),则n m s t a a a a ⋅=⋅.特别的,当n+m=2k 时,得2n m k a a a ⋅= 注:12132n n n a a a a a a --⋅=⋅=⋅⋅⋅(4) 列{}n a ,{}n b 为等比数列,则数列{}nka ,{}n k a ⋅,{}k n a ,{}n n k ab ⋅⋅{}n n a b (k 为非零常数) 均为等比数列.(5) 数列{}n a 为等比数列,每隔k(k ∈*N )项取出一项(23,,,,m m k m k m k a a a a +++⋅⋅⋅)仍为等比数列 (6) 如果{}n a 是各项均为正数的等比数列,则数列{log }a n a 是等差数列 (7) 若{}n a 为等比数列,则数列n S ,2n n S S -,32,n n S S -⋅⋅⋅,成等比数列(8) 若{}n a 为等比数列,则数列12n a a a ⋅⋅⋅⋅⋅⋅, 122n n n a a a ++⋅⋅⋅⋅⋅⋅, 21223n n n a a a ++⋅⋅⋅⋅⋅⋅⋅成等比数列(9) ①当1q >时, ②当1q <0<时,110{}0{}{n n a a a a ><,则为递增数列,则为递减数列, 110{}0{}{n n a a a a ><,则为递减数列,则为递增数列③当q=1时,该数列为常数列(此时数列也为等差数列); ④当q<0时,该数列为摆动数列.(10)在等比数列{}n a 中, 当项数为2n (n ∈*N )时,1S S q=奇偶,. (11)若{}n a 是公比为q 的等比数列,则n n m n m S S q S +=+⋅例1、(1)设{}n a 是等差数列,且21512841=+---a a a a a ,求133a a +及S 15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