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教资考试复习必备:中国近现代音乐史
近现代音乐史1
中国近现代音乐史复习提纲
一、名词解释:
1.沈心工:(1870—1947),原名庆鸿,号叔逵,笔名心工。上海人,中国音乐教育家,学堂乐歌的代表人物之一,他从日本学校的音乐教育中得到启发,一生致力于音乐教育,曾在日本留学生中组织了“音乐讲习会”研究乐歌创作,所编歌曲题材广泛、内容浅显易懂,且成为最早使用白话文进行歌词写作的音乐教育家。其代表作有歌曲《体操─兵操》(又名《男儿第一志气高》)、《黄河》等,出版乐歌集《学校唱歌集》等;此外,沈心工还创设唱歌课,并且多处教授、推广。沈心工是中国近代普通学校音乐教育初创时期最早的音乐教师,一生作有乐歌180余首,多数是采用外国歌曲的曲调,少数采用中国传统民歌填词或专门作曲,为学堂乐歌运动做出了突出贡献。
2.李叔同:(1880—1942)李叔同,原名文涛,字息霜,别号漱筒;是中国话剧的开拓者之一,在音乐、书法、绘画和戏剧方面,都颇有造诣。其乐歌承中古典歌词的意境美,文辞隽永秀丽,意境深远,富于韵味,曲调优美动人,清新流畅。他是第一个向中国传播西方音乐的先驱者,所创作的《送别歌》,历经几十年传唱经久不衰,成为经典名曲,其音乐在乐歌创作,音乐教育,创办期刊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1906年,在日本留学时编印出版中国第一份音乐期刊《音乐小杂志》。一生创作了大量的歌曲,代表作有《春游》、《送别》、《早秋》等共70余首。
3.大同乐会:创建于1920年,创始人郑觐文,其宗旨“整理国乐,阐扬固有文化;研究中西音乐,筹备演作大同音乐促进世界文化运动”。这个乐会致力于传统乐器的继承和改良,开始探索新型民族管弦乐队的创建,组成了一个有32人编制的民族乐队,基本上分为吹、弹、拉、打四组,是中国近代规模最大的管弦乐团。其整理改编的中国古典乐曲有《国民大乐》、《春江花月夜》、《霓裳羽衣曲》、《十面埋伏》、《醉渔唱晚》等。
中国近现代音乐史
传统音乐:一般指世代相传,具有民族特色的本土音乐,它是一种活着的过去,经过历史不断累积,不断丰富并沿袭至今。
山东大鼓:是北方各种大鼓中较早进度城市,较早成熟成型的曲种之一。何老凤、郭大妮、黄大妮、王小玉
四大名旦:梅兰芳,程砚秋,荀慧生,尚小云。武生,杨小楼。
学堂乐歌:是什么:指的是20世纪初期,随着新式学堂的建立而兴起的歌唱文化,一般指学堂开设的音乐课或为学堂唱歌而编创的歌曲。意义:中国近代的新音乐以学堂乐歌为代表,步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作为中国音乐历史上的新品种,学堂乐歌的出现不仅有着深刻的社会的内因,还有着鲜明的外力作用。它“对于学校音乐教育的启蒙,对于中国走向近代化社会的行程,起到了促进作用”。
学堂乐歌基本内容:1宣扬“富国强兵”抵御外墙欺凌的爱国精神。2歌颂推翻帝制,建立共和新政的胜利,代表性作品有沈心工作词的《革命军》等,此类歌曲大多产生于辛亥革命后。3配合向中小学进行所谓”军国民教育”的各种所谓的军歌。 4呼吁妇女解放,鼓吹男女平等。代表作秋瑾作词的《免女权》等。5鼓吹新文化,倡导出去旧习俗,树立新风气。6向青少年进行勤学苦练和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教育。7鼓吹忠君,尊孔等等封建传统伦理道德的题材,如陈颂平的《尊孔》。
学堂乐歌基本形式:根据日本新式学校唱歌的经验和中国当时的国情,我国"学堂乐歌"的艺术形式也是以在学校内集体歌咏、并通过学唱这些歌曲学会西方的记谱法(五线谱、简谱)和基本乐理的知识。但是,对于这些歌曲的编写,当时一般都采取以外国(日本、欧美)现成歌调配以我国自编的歌词给以填配而成的,而以我国传统音乐的音调来进行填配的歌曲相当少、以我国音乐家自创曲调来编写的更少。此外,当时这些歌曲大多采取"单音歌唱"(即齐唱曲调)的方式,而极少以多声合唱的方式。此外,除了李叔同外,一般对伴奏均无特定要求。
(完整版)中国近现代音乐史填空
近现代音乐史填空:
1、我国最早的创作歌曲是沈心工《黄河》(1905)。
2、我国最早的一本较完备系统介绍西方音乐体系的乐理教科书是曾志忞的《乐舞教科书》
3、黄自的管弦乐序曲《怀旧》是最早在国外演奏的中国管弦乐曲,也是中国作曲家所创作的第一部交响音乐作品。
4、黄自的清唱剧《长恨歌》是我国第一部清唱剧.
2、马思聪的小提琴音乐作品结束了中国人只能拉外国小提琴曲的历史。
3、谭小麟创作的《弦乐三重奏》是中国所写的西洋乐器重奏音乐在国外获奖的第一部作品
4、冼星海创作的第一交响乐《民族解放交响曲》是中国第一部以“民族解放运动”为题材的大型西洋乐器合奏音乐。《黄河大合唱》是近代大型合唱音乐里程碑式的杰作。包括《序曲》、《黄河船夫曲》、《黄河颂》、《黄河之水天上来》、《黄水谣》、《河边对口曲、《黄河怨》、《保卫黄河》、《怒吼吧,黄河》 9个部分组成.
5、第一部新秧歌剧《兄妹开荒》
“秧歌剧”是中国小歌剧的一种类型,讲话剧、戏曲、秧歌糅合在一起,在化妆、对话方面吸收了话剧的特长,在歌唱方面更多地吸收了老百姓所喜爱的民间小调、民谣、地方戏曲的曲调,其基本对象是农民,内容反映的也正是农民的生活。起初秧歌剧剧情比较简单,只有两三个角色,主题短小精悍,演出方便,如《兄妹开荒》,后出现的秧歌剧在内容和艺术形式上都有了新的发展,故事完整,分场多,结构复杂,以后秧歌剧运动由延安扩展到各抗日根据地,并持续发展到解放战争时期.
6、标志着中国歌剧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的代表作是《白毛女》。
7、中国第一所独立设置的高等专业音乐教育机构《国立音乐院》(1927),标志着中国音乐教育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中国近现代音乐史名词解释简述题论述题填空题
中国近现代音乐史
(名词解释,简述题,论述题,填空题)
名词解释
沈心工:原名沈庆鸿,字叔逵,笔名心工,上海市人。我国近代学堂乐歌的主要作者,着名的音乐教育家.早年留学日本。回国后一直从事音乐教育,是我国学堂乐歌的最早编写者,作品有《学校唱歌集》等。1947年病逝于上海。
北京大学音乐研究会:中国音乐社团。前身为北京大学音乐团。不久改名北京大学音乐会,1919年1月在此基础上成立了北京大学音乐研究会,由校长蔡元培任会长。创刊《音乐杂志》。1922年12月,在音乐研究会基础上成立了北京大学附设音乐传习所,该会遂告结束。它既培养了一定数量的演唱、演奏人才和音乐教师,又活跃了当时的社会音乐生活,起到了开创社会新风和推行社会音乐教育的良好作用。
王光祈:20世纪20年代音乐学家,社会活动家。我国现代音乐学的奠基人,开东方民族音乐之先河。他研究音乐是希望达到音乐救国的目的。他是最早运用比较科学的方法进行音乐理论研究的音乐家。着有《欧洲音乐进化论》《论中国古典歌剧》等。
左翼音乐运动:是20世纪30年代中国左翼文化运动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以左翼音乐工作者为骨干并团结爱国民主音乐力量的无产阶级革命音乐运动。由于“左翼音乐运动”的兴起和发展,造就了中国近现代音乐史上第一支自觉接受无产阶级政党领导的革命音乐队伍,在革命歌曲创作和群众歌咏运动的发动组织方面,创造了丰硕的成果和成功的经验,对中国新音乐文化的建设具有深远的影响。
学院派:是“国立音专”的代称。其本义概念应指以我国最高音乐学府为核心的音乐流派。其基本特征是:一、理论作曲或音乐表演均经由正规、系统、严格的专业训练;二、名教授云集;三、优异成果(音乐创作或理论研究)叠出;四、具有相同或相似的美学理念(如重视音乐的艺术性和强调作品的艺术质量);五、影响乃至领导音乐时代潮流。因此,学院派是一个国家音乐文化高度发展的标志。
中国近代音乐史复习资料(1)
中国近代音乐史
简答论述题:
一、学堂乐歌(P46~51)
对建立新式学堂、开设音乐课的主要目的,都是为了唤起,民众的爱国热情,以达到“富国强兵”的目的。
(1)内容:
1、宣扬“富国强兵”、抵御外强欺凌的爱国精神。
2、向青年学生进行所谓“军国民教育”和“辛亥革命”后歌颂“推翻帝制、建立共和”的新生等。
3、其次,呼吁妇女解放、鼓吹男女平等,鼓吹学习新文化。
4、还有向青少年进行勤学苦练、热爱生活、热爱自然。
5、由我国音乐家自己创作曲调的学堂乐歌在当时数量极少。
(2)艺术特点:
1、基本上是以西方和日本通用的简谱活五线谱记谱的、供学生集体咏唱的齐唱曲,称之为“单音歌曲”。
2、最初,这些学堂乐歌大多采用日本歌曲曲调进行填词,后来,学堂乐歌就逐渐改为主要选取欧美的歌曲进行填词。
二、李天华的音乐创作(P112~118)
刘天华写了十首二胡独奏曲、三首琵琶独奏曲、一首丝竹合奏曲,以及一套二胡练习曲(共四十七曲)、一套琵琶练习曲(共十五曲)。代表作:第一首二胡独奏曲《病中吟》。
二胡曲《良宵》给作者带来了短暂的希望和信心,是他的内心油然滋生出汩汩欣欣暖流。也说明中国的知识分子即使处于逆境的重压下,他们也没有完全消极颓丧,他们对未来光明的前途仍有着乐观幻想。
刘天华的代表作:《光明行》、《空山鸟语》
艺术特征:
1、刘天华这些作品中,一方面他有意识保留了为我国民族音乐所特征的“多段来缀”的结
构特点和以“主题音调作自由加花变奏”的乐思延展原则,另一方面,他又大胆吸收了西洋乐器结构的原则
2、关于乐曲音调的调式、调性、旋法等方面,刘天华也是一方面坚定不移地将自己的作品
中国近现代音乐史(名词解释,简述题,论述题,填空题)
中国近现代音乐史
(名词解释,简述题,论述题,填空题)
名词解释
沈心工:原名沈庆鸿,字叔逵,笔名心工,上海市人。我国近代学堂乐歌的主要作者,著名的音乐教育家.早年留学日本。回国后一直从事音乐教育,是我国学堂乐歌的最早编写者,作品有《学校唱歌集》等。1947年病逝于上海。
北京大学音乐研究会:中国音乐社团。前身为北京大学音乐团。不久改名北京大学音乐会,1919年1月在此基础上成立了北京大学音乐研究会,由校长蔡元培任会长。创刊《音乐杂志》。1922年12月,在音乐研究会基础上成立了北京大学附设音乐传习所,该会遂告结束。它既培养了一定数量的演唱、演奏人才和音乐教师,又活跃了当时的社会音乐生活,起到了开创社会新风和推行社会音乐教育的良好作用。
王光祈:20世纪20年代音乐学家,社会活动家。我国现代音乐学的奠基人,开东方民族音乐之先河。他研究音乐是希望达到音乐救国的目的。他是最早运用比较科学的方法进行音乐理论研究的音乐家。著有《欧洲音乐进化论》《论中国古典歌剧》等。
左翼音乐运动:是20世纪30年代中国左翼文化运动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以左翼音乐工作者为骨干并团结爱国民主音乐力量的无产阶级革命音乐运动。由于“左翼音乐运动”的兴起和发展,造就了中国近现代音乐史上第一支自觉接受无产阶级政党领导的革命音乐队伍,在革命歌曲创作和群众歌咏运动的发动组织方面,创造了丰硕的成果和成功的经验,对中国新音乐文化的建设具有深远的影响。
学院派:是“国立音专”的代称。其本义概念应指以我国最高音乐学府为核心的音乐流派。其基本特征是:一、理论作曲或音乐表演均经由正规、系统、严格的专业训练;二、名教授云集;三、优异成果(音乐创作或理论研究)叠出;四、具有相同或相似的美学理念(如重视音乐的艺术性和强调作品的艺术质量);五、影响乃至领导音乐时代潮流。因此,学院派是一个国家音乐文化高度发展的标志。
中国近代音乐史
中国近现代音乐史(上)
这个时期音乐发展的特点:
①传统音乐随社会变化而有相应调整,以求自身保存,主导地位下降。
②由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西方文化的影响,新文化的出现,产生了新音乐,不断发展,逐渐占据主导地位。
③社会政治变化,对音乐影响深刻,有过各种政权下不同政治色彩的音乐文化同时共存,呈现了复杂、多元的特点。
清末以来随西方音乐传入逐步建立的不同此前传统音乐的近代新音乐,其发展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
①以学堂乐歌为中心的启蒙阶段,由1898年康梁上书开办新式学堂,至1919年“五四”前。新音乐文化获得坚实基础,出现一批普通音乐的教育家。
②“五四”新文化运动开始,至二十年代末。发展迅速,新型音乐教育机构建立,为专业音乐发展奠定基础,出现一批专业音乐家。
③三十年代,国立音专的专业音乐创作和演出,全国性抗日救亡歌咏运动,贯穿这个时期。大多是声乐作品,器乐较少。造就了一批优秀的音乐家,出现《黄河大合唱》具划时代意义的作品。
④四十年代,中国处于沦陷区、国统区、抗日民主根据地三种政权并存局面,音乐文化发展呈现不同色彩。仍以声乐作品为主,器乐创作明显提高。歌剧《白毛女》是中国歌剧创作里程碑式作品。
传统音乐的发展
戏曲
京剧等较大剧种已经定型。一些优秀京剧艺术家受“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影响,对原来艺术形式大胆改革,扩大了京剧的表现力。
梅兰芳,创编进步时装新戏和革新的古装新戏《洛神》、《天女散花》;对传统剧目《宇宙锋》、《霸王别姬》、《贵妃醉酒》进行新的加工创造;编演爱国戏《抗金兵》。对旦角艺术进行改革,创立融青衣、花旦、刀马旦为一体的“花衫”,雍容华贵、凝重流畅的唱腔,形成独特风格的“梅派”。另外,伴奏加进二胡、月琴,一些新戏中采用新的配乐手法。三十年代赴美、苏,赢得国际声誉。
中国近现代音乐史考试资料
中国近现代音乐史考试资料
1、1840至1919年中国音乐发展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①封建统治阶级的雅乐早已衰落,而且原来来自民间俗乐的“雅部”也处于不断衰落的状况;
②随着政治形势的发展出现了大量反映当时现实生活的新民歌、地方戏曲和说唱音乐获得了更为迅速的发展,并增加了不少新的剧种和新的曲种,还自发产生了初期的戏曲改良运动;
③随着西方文化和近代西洋音乐文化的陆续传入,特别是随着新式学堂的建立和发展,从20世纪初至五四运动前后,出现了大量有别于传统旧乐的学堂乐歌。
2、1919至1949年中国音乐发展突出表现在哪些方面?
①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衰落和城市经济的逐步繁荣,大量原来活跃在农村的民间艺人纷纷进入城市,使绝大部分原来主要流传在农村的说唱曲种、戏曲剧种不断在城市中落脚,不断走向职业化的发展。
②在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推动下,中国的新音乐文化得到了全面的建设和发展。其中以音乐教育事业的发展起着推动全面的“龙头”作用。
③由于普通教育的发展和城市革命斗争的影响,中国近代音乐创作始终以各类声乐体裁发展占有特别突出的地位。
④20世纪30年代开始,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群众进步音乐运动越来越对整个中国近代音乐的发展带来不可否认的重大影响。
⑤随着民主革命斗争的不断深入,随着中国社会的曲折向前发展,中国的新音乐以我国自己特有的方式也不断得到迅速的提高和广泛的发展;另外,与之同时并存的各种中国传统音乐,也随着这一客观形式的发展不平衡地、缓慢地、向前推进。
3、近代北方大鼓的发展概况及其特点。★
清代中叶以后,在我国广大城乡各种带有地方特色的说唱音乐大体上都陆续成熟成型,例如主要流传在北方各省的大鼓一类的说唱音乐,在流传过程中不断增强了地方特色,实际上已为后来所形成的山东大鼓、西河大鼓、京东大鼓、乐亭大鼓、梅花大鼓及东北大鼓等不同曲种确立了雏形。
教师资格证教师招考音乐专业知识“中国近代音乐史”必知作曲家
教师招考音乐专业知识“中国近代音乐史”必知作曲家
★萧友梅(1884—1940)
音乐教育家、作曲家。字雪鹏,号思鹤。广东中山人。1901年去日本学习教育及钢琴,并于1906年加入“同盟会”。 1927年在蔡元培等人的支持下在上海创办中国第一所音乐院——国立音乐院,是我国最早的一所体制较完备、规模较大和独立设校的音乐机构,该院的建立标志着我国音乐高等教育的开始。1929年奉命改为“国立音乐专科学校”简称,国立音专,萧任校长。他被誉为“中国近代音乐教育的宗师”。
代表作品:歌曲——《问》《南飞之雁语》(均是易韦斋词)、《“五四”纪念爱国歌》《卿云歌》
合唱歌曲——《春江花月夜》
管弦乐曲——《新霓裳羽衣舞》
大提琴曲——《秋思》
弦乐四重奏——《小夜曲》(中国第一部重奏作品)
著作:《中西音乐的比较研究》、《中国历代音乐沿革概略》,编写教材《钢琴教科书》、《和声学》、《普通乐学》等。
★赵元任(1892—1982)
中国著名语言学家、作曲家。字宣仲,又字宜重,江苏常州人。中国语言科学的创始人,被称为“汉语言学之父”。“罕见的通才”、“一个文艺复兴式的智者”。清华“四大导师”:赵元任、梁启超、王国维、陈寅恪。中国第一位女性院长——杨步伟(赵元任之妻)
代表作品:主要著作——《国语新诗韵》、《现代吴语的研究》
歌集——《新诗歌集》、《儿童节歌曲集》、《赵元任音乐作品全集》
歌曲——《劳动歌》、《老天爷》、《西洋镜歌》、《卖布谣》(刘大白词)、《教我如何不想他》(刘半农词)
合唱——《海韵》
合唱曲《海韵》
《海韵》是合唱歌曲。女声独唱和混声合唱、徐志摩诗,赵元任曲。作于1927年,收入1928年的《新诗歌集》。歌词以优美抒情又带有感伤的笔调,写一位渴望自由的少女,不愿回到家里,不怕大海风浪,暮色苍茫中独自在海滩徘徊、歌舞,最后被波涛吞没。歌曲通过合唱、女高音独唱和钢琴伴奏,表现了作为旁观者的“诗翁”,女郎和大海三种不同形象,它们各以不同的主导主题作基础,随着情节的发展逐渐展开,较好地发挥了合唱的艺术效果。在旋律和声等方面,作者都作了有意义的“中国化”实验,作品发表后,不少合唱团常在音乐会中演出,是我国早期的一部有代表性的大型合唱作品。
音乐学基础知识问答——中国近现代音乐史
中国近现代音乐史
1 ·121中国近代音乐史所讲述的是哪一个阶段的音乐历史? 这段音乐历史的发展呈现出什么特点?
2 ·122中国传统音乐在近代是如何发展的?
3 ·123近代的戏曲音乐、说唱音乐和民族器乐音乐是怎样发展的? 有哪些突的代表人物?
4 ·124在近代京剧的发展过程中,产生了哪几位重要的戏曲艺术家? 他们对当时的戏曲发展产生过什么影响?
5 ·125在近代说唱音乐发展中,苏州弹词为什么能发展得那样迅速?
6 ·126广东音乐是怎样产生发展的?在它的发展过程中有哪几位民间艺术家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
7 ·127“新音乐”一词的含义都有哪些?本书所说的“新音乐”指的是什么?其发展脉络如何?有哪些特点?
8 ·128“学堂乐歌”是怎样产生的?它的内容和创作方法是怎样的?“学堂乐歌”的出现在中国音乐史上有何重大意义?在“学堂乐歌”的发展过程中有哪些代表性的音乐家和乐歌作品产生?
9 ·129“五四”运动前后在大城市中相继出现了哪些新型音乐社团及音乐教育机构?它们都开展了什么活动?
10·130我国第一所专业音乐学院创建于何时何地?谁为它的创建做出了重要贡献?
11·131在我国专业音乐建立之初,有哪几位音乐家各自在什么领域做出了贡献?
各有哪些作品及著作?
12·132二胡是怎样从一件普通的民间乐器走向舞台的?谁为此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13·133著名歌曲《教我如何不想他》的作者是谁?他还有些什么作品了他的艺术风格是怎样的?
14·13420年代北伐战争、工农运动和革命根据地都产生了哪些著名的革命歌曲?这些歌曲的创作方式又是怎样的?
中国近现代音乐史试题及答案
《中国近现代音乐史》试题库及答案
1、我国清代戏曲的四大声腔有哪些?
答:昆腔、高腔(弋阳腔)、梆子腔、皮黄腔
2、我国北方和南方的代表性曲艺音乐品种有哪些?各举一例
答:北方的鼓词(山东大鼓,京韵大鼓),南方的弹词(苏州弹词)
3、什么叫“学堂乐歌”?
答:自1904年左右开始,在新式学堂开设的“乐歌课”上教习的歌曲(1903年,张之洞首先将音乐课作为课程在新学堂中施行)。这些歌曲的曲调太多来自欧洲和日本的歌曲(包括一些艺术歌曲),由一些留学欧日回国的学人填上具有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内涵的新词而成。代表曲目有《何日醒》(夏颂莱编词)《中国男儿》《十八省地理历史歌》《黄河》《扬子江》等。
4、创作和教习学堂乐歌的代表人物有哪些?
答:沈心工(重点了解)曾志泯,李叔同(重点了解),高寿田,冯亚雄等
5、学堂乐歌在中国近现代音乐发展中的意义?
答:1学堂乐歌是欧洲音乐文化大规模传入中国的开端,也是中国新民族主义文化在音乐领域的萌芽,2学堂乐歌为中国“新音乐”的诞生和发展开启了源头;3为后来我国的军歌,工农革命歌曲和群众歌曲体裁的发展开了先河;4为欧洲音乐文化的知识和技能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奠定了基础;5为我国培养了第一批现代意义上的音乐家。
6、歌曲《满江红》(岳飞词)的来历?
答:1925年,“五卅运动”中杨萌浏将元代诗人萨都喇作词的《金陵怀古》一曲,填上岳飞的《满江红》词而成,这首歌曲从1920年代下半叶以来,在我国传唱甚广。
7、从20世纪以来的“新民歌”看民歌的传承演变规律。
答:民歌在传承中,其曲调的变化比较缓慢,但歌词总是在满足现实需要的动机作用下随时处于变化之中,如《五更调》《孟姜女》《苏武牧羊》等,以及30-40年代的“红区民歌”和“解放区民歌”等都体现这一规律。
中国近现代音乐史(名词解释,简述题,论述题,填空题)
中国近现代音乐史
(名词解释,简述题,论述题,填空题)
名词解释
沈心工:原名沈庆鸿,字叔逵,笔名心工,上海市人。我国近代学堂乐歌的主要作者,著名的音乐教育家.早年留学日本。回国后一直从事音乐教育,是我国学堂乐歌的最早编写者,作品有《学校唱歌集》等。1947年病逝于上海。
北京大学音乐研究会:中国音乐社团。前身为北京大学音乐团。不久改名北京大学音乐会,1919年1月在此基础上成立了北京大学音乐研究会,由校长蔡元培任会长。创刊《音乐杂志》。1922年12月,在音乐研究会基础上成立了北京大学附设音乐传习所,该会遂告结束。它既培养了一定数量的演唱、演奏人才和音乐教师,又活跃了当时的社会音乐生活,起到了开创社会新风和推行社会音乐教育的良好作用。
王光祈:20世纪20年代音乐学家,社会活动家。我国现代音乐学的奠基人,开东方民族音乐之先河。他研究音乐是希望达到音乐救国的目的。他是最早运用比较科学的方法进行音乐理论研究的音乐家。著有《欧洲音乐进化论》《论中国古典歌剧》等。
左翼音乐运动:是20世纪30年代中国左翼文化运动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以左翼音乐工作者为骨干并团结爱国民主音乐力量的无产阶级革命音乐运动。由于“左翼音乐运动”的兴起和发展,造就了中国近现代音乐史上第一支自觉接受无产阶级政党领导的革命音乐队伍,在革命歌曲创作和群众歌咏运动的发动组织方面,创造了丰硕的成果和成功的经验,对中国新音乐文化的建设具有深远的影响。
学院派:是“国立音专”的代称。其本义概念应指以我国最高音乐学府为核心的音乐流派。其基本特征是:一、理论作曲或音乐表演均经由正规、系统、严格的专业训练;二、名教授云集;三、优异成果(音乐创作或理论研究)叠出;四、具有相同或相似的美学理念(如重视音乐的艺术性和强调作品的艺术质量);五、影响乃至领导音乐时代潮流。因此,学院派是一个国家音乐文化高度发展的标志。
中国近代音乐史复习提纲
Ha 中国近代史复习提纲
一、填空
1.1927年在上海建立了我国第一所规模较大、制度较健全的独立
的专业音乐教育机构_国立音乐学院_,1929年后更名为_上
海国立音乐专科学校_。
2.学堂乐歌《黄河》是著名音乐教育家_沈心工_根据诗人_杨渡
_的名篇创作的作品。
3.《春江花月夜》上世纪30年代由“大同乐会”的柳尧章等人根据琵琶曲《_夕阳箫鼓_》改编而成的著名民乐合奏曲。4._国乐改进社_是1927年刘天华等人在北京成立的一个以收集、
整理、研究和创作民族音乐的社团组织,当时还编辑出版了刊物《_音乐杂志_》。
5.三十年代青主编写了两本美学性的音乐论著,是《_音乐通论》和
《_ 乐话 _》。
6.在赵元任的作品中,要求恋爱自由、要求个性解放是他创作的重要题材,
其中以艺术歌曲《_教我如何不想他__》和合唱曲《_海韵__》在当时影响
较大。
7.歌剧《白毛女》中主要人物的主导主题是根据民歌的音调创作的。如喜
儿的主题吸取了河北民歌《_小白菜_》的音调;杨白劳的主题吸取了山
西民歌《_捡麦根_》的音调。
8.“北京大学音乐研究会”成立于 1919 年,该会宗旨是“研究音乐,发展美育”。
9.1934年著名美籍俄裔作曲家、钢琴家齐尔品在上海的国立音专举办了
“征求有中国风味钢琴曲”作品比赛,其中_贺绿汀_的钢琴曲《_牧童短笛_》获得了头奖。
10.在评剧发展的初期,农民剧作家_ 成兆才 _曾为评剧编写了近
百个剧目,如当时在北方群众中轰动一时的《_杨三姐告状
_》。
11.《新编“九一八”小调》是_吕骥_为抗战时期的活报剧《八
千里路云和月》而创作的插曲。
中国近现代音乐史
感谢观看
汇报人:
未来展望与趋势
传统与现代相结合:将传统音乐元素与现代音乐形式相结合,创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音乐作品 跨界融合:音乐与其他艺术形式如舞蹈、戏剧、电影等跨界融合,创造出更加丰富的艺术表现形式 数字化发展:随着科技的发展,音乐数字化、智能化将成为未来音乐发展的趋势
国际交流与合作:加强与世界各国的音乐交流与合作,推动中国音乐走向世界,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音乐文化
述
音乐发展背景
历史背景:中 国近现代音乐 发展经历了从 传统到现代的
转变
社会背景:随 着社会的变革, 音乐也发生了
巨大的变化
政治背景:政 治环境的变化 对音乐发展产 生了深远影响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文化背景:中 西文化的交流 与融合对音乐 发展产生了重
要影响
音乐发展历程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中国近现代音乐的萌芽时期,以学堂乐歌和民间音乐为主
音乐技术:运用现代科技手段, 如电子音乐制作、数字音乐合 成等
音乐风格:融合中西方音乐元 素,形成独特的现代音乐风格
音乐教育:推广现代音乐教育, 培养更多音乐人才,推动音乐 创新与发展
音乐教育与普及
音乐教育:学校音乐教育、社会音乐教育、家庭音乐教育等 音乐普及:音乐普及活动、音乐普及教材、音乐普及媒体等 音乐教育与普及的关系: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音乐教育与普及的影响:提高国民音乐素养,促进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中国近现代音乐史复习资料
中国近现代音乐史复习资料
一.填空:
1.新音乐兴起于清末,再度兴起于五四时期.
2.肖有梅的《今乐初集》及《新歌初集》开近代中国艺术歌曲之先河.
3,黎锦晖主要从事儿童歌舞音乐的创作.
4.30—40年代出现了一批为古诗词谱曲的艺术性独唱曲,著名的有如青主作曲的《大江东去》,《我在长江头》;有如黄自作曲的《卜算子》,《南乡子·灯京口北固亭有怀》;再如刘雪庵作曲的《红豆词》,《春夜洛城闻笛》.
5.冼星海在30—40年代也曾经为古诗词创作著名的歌曲《别情》.
6.江文也得《台湾山地同胞歌》是具有较高水平的艺术歌曲集.
7.中国近代大合唱的里程碑式杰作是冼星海的《黄河大合唱》.
8.30—40年代黄自的清唱剧《长恨歌》是大型戏剧性歌唱音乐的重要作品.
9.中国早期的小提琴音乐做成功之作是马思聪的《内蒙组曲》,《西藏音诗》,《牧歌》等. 10.《南泥湾》和《咱们工人的力量》的曲作者是马可.
11.在秧歌剧基础上吸收其他的音乐艺术成分创作的《白毛女》,《刘胡兰》等奠定了中国民族新歌剧的基础.
12.40年代中后期,解放区器乐逐渐活跃,出现了贺绿汀的《森吉德玛》,马可的《陕北组曲》等优秀管弦乐曲.
13.京剧在北方有四大名旦,他们分别是梅兰芳,程砚秋,尚小云,荀慧生.
14.京剧在北方的四大须生指的是余叔岩,言菊朋,高庆奎,马连良.
15.程砚秋创造了委婉幽咽而又慷慨刚劲的程派唱腔.
16.周信芳的表演富于激情,世称麒派.
17.评剧约于1910年由河北的莲花落子与东北的蹦蹦合流而成.
18.越剧“十姐妹”联合义演了《山河恋》大大扩大了越剧的影响.
中音史复习题答案
中音史复习题答案!
来源:解梦的日志
中国近代现代音乐史
名词解释:
1、学堂乐歌:是1898年—1919年约20年间,中国新式学校音乐课中所教唱的歌曲。它引进外来曲调,填以反映新思想的歌词,构成有别于中国传统音乐之通俗、典雅的新型歌曲。“学堂乐歌”本应称“乐歌”,因它产生在学堂,故都称“学堂乐歌”。虽其后冲出学堂走向社会,但称谓仍未改变。
2、江南丝竹:流行于江浙一带,是以丝弦和竹管乐器相结合的演奏形式,与明清时的“十番锣鼓”有着紧密联系。“江南丝竹”所使用的乐器有二胡、三弦、琵琶,扬琴、笛、萧、笙、鼓、板、木鱼等。在农村多演奏大套乐曲,常加多面锣鼓气氛热烈,风格简练朴实;在城市以文人演奏居多,演奏手法即兴、协调讲究韵味,旋律多加花,故风格优雅华丽。现在泛指的“江南丝竹”即属此类。
3、广东音乐:流传于珠江三角洲一带,由粤剧过场音乐和烘托表演用的小曲发展成独立演奏的器乐曲。早期乐曲音符较疏、节奏也少变化。后经过演奏家们的改编创作,使旋律流畅、轻快,出现多种装饰音型,富有较强的娱乐性。曲调来源除粤曲外,还吸收古代词曲及其他乐曲。前期伴奏乐器以二弦为主,后期以高胡为主。
4、秧歌剧:是在旧秧歌中的“小场子戏”基础上,综合吸收当地民歌、地方戏曲、民间歌舞以及话剧、舞蹈等音乐与表演形式而创作。秧歌剧以过场音乐、齐唱、对口唱及合唱等形式来表现剧情,其语言和音乐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乐队以民族乐器为主,根据需要适当加入西洋乐器。
5、毛主席诗词歌曲:是50、60年代前后艺术歌曲的典型代表作品,他是1958年毛泽东诗词公开发表后,作曲家们纷纷为其谱曲而产生的。毛泽东诗词容量大、内涵深,作曲家们以极其认真严肃的态度,以真挚热烈的情感,调动一切艺术手段去表现,所以这些歌曲品位较高。因创作的时间集中,数量多,且又多数歌曲较有影响,它同“文革”时期创作的同类歌曲.已初步形成一个中国独有的文化现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教资考试复习必备:中国近现代音乐史(五)1、沈心工编配的学堂乐歌有(《体操—兵操》)等;创作的学堂乐歌有(《黄河》)等。
2、李叔同编配的学堂乐歌有(《送别》),创作的学堂乐歌有(《春游》)等;他曾出版中国第一个
音乐杂志(《音乐小杂志》)。
3、“江南丝竹”所使用的乐器有(二胡)、(三弦)、(琵琶)、笛、箫、笙、鼓、板、木鱼,扬琴。
4、箫友梅音乐创作中代表性歌曲(《问》)、大提琴曲(《秋思》《春江花月夜》)等。
5、《怀旧》是黄自的管弦乐作品。
6、歌剧《白毛女》运用民歌素材塑造人物形象,如喜儿的主题音乐是河北民歌(《小白菜》)而发展。
7、施光南的代表作品有年:歌曲(《打起手鼓唱起歌》)、(《吐鲁番的葡萄熟了》)、(《在希望的田野上》)、(《多情的土地》);歌剧(《伤逝》)。
8、80年代影视歌曲中,有充分发挥民族调式特性音色彩的歌曲,如(《绒花》);有运用传统作曲手法的歌曲。如(《我爱你,中国》);有西北摇滚风格,如(《少年壮志不言愁》)。
9、学堂乐歌:是1898年—1919年约20年间,中国新式学校音乐课中所教唱的歌曲。它引进
外来曲调,填以反映新思想的歌词,构成有别于中国传统音乐之通俗、典雅的新型歌曲。“学堂乐歌”本应称“乐歌”,因它产生在学堂,故都称“学堂乐歌”。虽其后冲出学堂走向社会,但称谓仍未改变。
10、江南丝竹:流行于江浙一带,是以丝弦和竹管乐器相结合的演奏形式,与明清时的“十番
锣鼓”有着紧密联系。“江南丝竹”所使用的乐器有二胡、三弦、琵琶,扬琴、笛、萧、笙、鼓、板、木鱼等。在农村多演奏大套乐曲,常加多面锣鼓气氛热烈,风格简练朴实;在城市以文人演奏居多,
演奏手法即兴、协调讲究韵味,旋律多加花,故风格优雅华丽。现在泛指的“江南丝竹”即属此类。
11、广东音乐:流传于珠江三角洲一带,由粤剧过场音乐和烘托表演用的小曲发展成独立演奏
的器乐曲。早期乐曲音符较疏、节奏也少变化。后经过演奏家们的改编创作,使旋律流畅、轻快,出现多种装饰音型,富有较强的娱乐性。曲调来源除粤曲外,还吸收古代词曲及其他乐曲。前期伴奏乐器以二弦为主,后期以高胡为主。
12、秧歌剧:是在旧秧歌中的“小场子戏”基础上,综合吸收当地民歌、地方戏曲、民间歌舞
以及话剧、舞蹈等音乐与表演形式而创作。秧歌剧以过场音乐、齐唱、对口唱及合唱等形式来表现剧情,其语言和音乐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乐队以民族乐器为主,根据需要适当加入西洋乐器。[page]
13、简述歌剧《白毛女》?
答:1945年4月,在延安成功上演了由贺敬之等人编剧、马可等人作曲,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歌剧《白毛女》。作品通过“旧社会使人变成鬼,新社会使鬼变成人”的传奇故事情节,深刻反映了
处于地主阶级残酷压迫下的农民的苦难生活,表现了他们紧跟共产党、推翻旧世界的决心。该剧在音乐创作上创造性地吸取了民间音乐,并借鉴了西洋歌剧的创作经验,使该作既有鲜明的民族特点,又有强烈的戏剧性,成为我国新歌剧的标志性作品,是中国歌剧探索的里程碑,标志着中国歌剧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歌剧《白毛女》吸收了河北民歌《小白菜》的音调,其中着名的唱段有《北风吹》《扎红头绳》《我要活》《太阳出来啦》《杨白劳》《大红枣儿甜又香》《哭爹》《十里风雪》等。
歌剧《白毛女》的产生,推动了文艺工作者对歌剧创作的热情,随后又出现了《刘胡兰》《赤叶河》《王秀鸾》等歌剧作品。
本文来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