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理工自动化工磁实验报告新
工磁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工磁实验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熟悉磁感应强度、磁场强度、磁通量等基本概念。
3. 掌握磁场中磁性材料磁化特性的研究方法。
4. 通过实验,加深对电磁学基本理论的理解。
二、实验原理工磁实验是研究磁性材料在磁场中的磁化特性及其在工程应用中的实验。
实验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磁感应强度:磁感应强度(B)是描述磁场强弱和方向的物理量,其单位为特斯拉(T)。
实验中,通过测量不同位置处的磁感应强度,了解磁场的分布情况。
2. 磁场强度:磁场强度(H)是描述磁场对磁性材料磁化作用的物理量,其单位为安培/米(A/m)。
实验中,通过测量不同位置处的磁场强度,了解磁场的分布情况。
3. 磁通量:磁通量(Φ)是描述磁场穿过某一面积的磁感应线数量的物理量,其单位为韦伯(Wb)。
实验中,通过测量不同位置处的磁通量,了解磁场的分布情况。
4. 磁化特性:磁性材料在外加磁场作用下,其磁化程度的变化规律。
实验中,通过测量不同外加磁场下的磁化特性,了解磁性材料的磁化规律。
三、实验仪器与设备1. 磁场发生器:用于产生稳定的磁场。
2. 磁场强度计:用于测量磁场强度。
3. 磁通计:用于测量磁通量。
4. 磁性材料样品:用于观察磁性材料在磁场中的磁化特性。
5. 记录仪:用于记录实验数据。
四、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仪器与设备,确保仪器工作正常。
2. 将磁性材料样品放置在磁场发生器中,调整磁场发生器的参数,产生稳定的磁场。
3. 使用磁场强度计测量不同位置处的磁场强度,记录数据。
4. 使用磁通计测量不同位置处的磁通量,记录数据。
5. 观察磁性材料样品在磁场中的磁化特性,记录数据。
6. 对比实验数据,分析磁场分布、磁化特性等。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磁场分布:通过实验数据可知,磁场在磁性材料样品中呈现一定的分布规律。
在样品的表面附近,磁场强度较大;随着距离样品表面的增加,磁场强度逐渐减小。
2. 磁通量:实验数据表明,磁通量在样品表面附近较大,随着距离样品表面的增加,磁通量逐渐减小。
磁学实验总结报告范文
磁学实验总结报告范文磁学实验是物理学中的一种重要实验,通过对磁场以及磁性物质性质的研究,使学生们对磁学有更深入的了解。
通过这次实验,我们掌握了磁场的基本特性与产生方式,并且实践了一些基本的磁学实验操作技能。
下面是针对这次磁学实验的总结报告。
一、实验目的通过这次实验,我们的目标是:1. 了解磁场的概念和特性;2. 掌握磁场的产生方式;3. 了解不同磁性物质的特性及其与磁场的相互作用;4. 实践磁性物质的分类及实验操作。
二、实验内容本次实验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 磁感线实验:将磁铁放在平面纸上,撒上铁屑,观察磁感线的分布。
2. 磁场线与磁铁之间的关系:使用磁铁罗盘和其他辅助工具,研究磁体表面强度的分布以及磁感线与磁铁之间的关系。
3. 磁感线与电流的关系:使用蓄电池、导线和罗盘等工具,研究通过导线中的电流对磁感线的影响。
4. 磁性物质的磁化:研究不同磁性物质在外磁场下的磁化情况,了解磁性物质的分类及其与磁场之间的相互作用。
三、实验过程与结果在进行实验的过程中,我们严格按照实验手册的要求进行操作,记录了实验数据,并进行了分析与总结。
以下是实验中的一些重要结果:1. 磁感线实验:在平面纸上,我们通过撒上铁屑观察到了磁铁周围的磁感线,磁感线从磁铁的南极流向北极,形成闭合曲线。
2. 磁场线与磁铁之间的关系:通过使用磁铁罗盘和其他辅助工具,我们观察到了磁场的方向和强度分布,发现磁感线的密度由磁铁辐射出来,指向磁铁的南极。
3. 磁感线与电流的关系:我们通过将导线接通蓄电池,并使用罗盘检测磁场的改变,发现通过导线中的电流会产生磁感线,磁感线的方向与电流的方向相互垂直。
4. 磁性物质的磁化:我们将不同的磁性物质放入外磁场中,并观察到了磁性物质的磁化现象。
发现铁磁物质在外磁场下会被吸附并保持磁性,而顺磁物质也会受到磁场的影响,但不保持磁性。
四、实验结论通过这次磁学实验,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1. 磁铁周围的磁感线形成闭合曲线,磁感线从南极流向北极。
理工类电气自动化实习报告
标题:电气自动化实习报告摘要:本报告主要介绍了电气自动化专业实习的过程、所见所闻以及实习心得。
实习期间,我参观了多家企业,了解了电气自动化设备的工作原理和应用场景,并通过实际操作,提高了自己的实践能力。
一、实习内容及所见所闻1. 企业参观实习期间,我们参观了多家企业,包括变压器制造厂、电线电缆厂、自动化设备制造商等。
通过参观,我了解了这些企业的生产流程、产品特点以及市场需求。
同时,我还了解到了电气自动化设备在各个行业中的应用,比如在电力系统、制造业、交通运输等方面的应用。
2. 设备原理学习在实习过程中,我们学习了电气自动化设备的工作原理。
例如,变压器的基本原理、电缆的构造和性能、自动化控制系统的组成等。
通过学习,我对这些设备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了基础。
3. 实际操作实习期间,我们还有机会参与到设备的实际操作中。
比如,在变压器制造厂,我们学习了如何进行变压器的组装和调试;在自动化设备制造商,我们了解了自动化控制系统的编程和调试。
通过实际操作,我提高了自己的动手能力,并对电气自动化设备的运行维护有了更直观的认识。
二、实习心得1. 理论联系实际通过实习,我深刻体会到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性。
在课堂上,我们学习了很多电气自动化方面的理论知识,但在实践中,这些理论得到了具体的体现。
只有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电气自动化知识。
2. 培养实践能力实习期间,我通过实际操作,提高了自己的实践能力。
在企业中,我们不仅要学习设备的工作原理,还要了解设备的使用和维护。
这些实践经验对我今后的工作具有很大的帮助。
3. 拓宽视野实习使我有机会接触到不同类型的企业,了解了不同行业的市场需求和发展趋势。
这有助于我拓宽视野,为今后的职业规划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4. 提高团队协作能力在实习过程中,我们需要与同学、企业员工以及老师进行密切合作。
这使我更加注重团队协作,提高了自己的沟通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
三、实习总结通过这次电气自动化实习,我对电气自动化设备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提高了自己的实践能力。
磁性试验报告
磁性试验报告
1. 背景
本次试验旨在评估物体的磁性特性并记录结果。
2. 实验方法
2.1 设备准备
- 磁性试验仪
- 待测试的物体
- 记录表格
2.2 实验步骤
1. 将待测试的物体放置在磁性试验仪的测试区域。
2. 启动磁性试验仪并记录测试开始时间。
3. 磁性试验仪将对物体施加磁场并测量磁性特性。
4. 在测试过程中,记录试验仪测量的数据。
5. 当测试完成时,停止试验仪并记录测试结束时间。
3. 实验结果
3.1 数据记录
根据测试,我们记录了以下数据:
3.2 结果分析
分析数据后,得出以下结论:
1. 物体对磁场的响应随时间变化。
2. 磁场强度的增加对物体的磁性特性具有影响。
3. 从磁矩的变化可以推断物体的磁性程度。
4. 结论
根据本次磁性试验结果分析,我们得出以下结论:
1. 物体对磁场的响应受到磁场强度的影响。
2. 物体的磁性程度可以通过磁矩的变化进行评估。
5. 建议
为了进一步研究物体的磁性特性,我们建议进行更多的磁性试验,并根据实验结果做出更详细的分析和评估。
以上是本次磁性试验的报告内容。
南理工自动化工磁实验报告新
南京理工大学工程电磁场实验报告姓名:朱洪涛学号:1010200270学院(系):自动化学院专业: 自动化指导老师:李强实验日期:2013.06工程电磁场实验报告第 I页共 I 页目录1[实验一]用超松弛迭代法求解接地金属槽内电位分布 (1)1.1 实验目的 (1)1.2 实验原理 (1)1.2.1 有限差分法 (1)1.2.2 超松弛迭代法 (1)1.3 实验内容 (1)1.3.1 编程流程框图 (1)1.3.2 程序源代码 (2)1.4 实验结果 (3)1.4.1 数据记录 (3)1.4.2 程序执行窗口 (4)1.4.3 结果分析 (4)1.5 实验总结 (4)2[实验二]螺线管电磁阀静磁场分析 (5)2.1 实验目的 (5)2.2 实验内容 (5)2.3 实验结果 (5)2.3.1 螺线管结构图 (5)2.3.2 自适应求解的结果 (6)2.3.3 收敛数据关系曲线 (6)2.3.4 core所受磁场力结果 (8)2.3.5 磁通等势线 (8)2.4 实验总结 (9)3[实验三]叠片钢涡流损耗分析 (10)3.1 实验目的 (10)3.2 实验原理 (10)3.3 实验内容 (10)3.4 实验结果 (10)3.4.1 各频率下的叠片钢磁场分布图 (10)3.4.2 各频率下的叠片钢最低磁通密度和涡流损耗值 (13)3.5 结果分析 (13)3.5.1 低频时最低磁通密度和涡流损耗及与理论计算结果比较 (13)3.5.1 高频时最低磁通密度和涡流损耗及与理论计算结果比较 (14)1 [实验一] 用超松弛迭代法求解接地金属槽内电位分布1.1 实验目的(1)了解有限差分法求解微分方程数值解的原理; (2)利用C/C++等编程语言求解金属槽内电位分布;1.2 实验原理 1.2.1 有限差分法有限差分法(Finite Differential Method )是基于差分原理的一种数值计算法。
其基本思想:将场域离散为许多小网格,应用差分原理,将求解连续函数ϕ 的泊松方程的问题转换为求解网格节点上ϕ 的差分方程组的问题。
工程电磁场实验报告
工程电磁场实验报告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10(1) XXX B09380121源程序代码:/Prep7/pnum,area,1HC=9.55e5 !9.55e5BR=1.26 !4000 !Rseidua l inducmp,murx,1,4000 !the ironmp,murx,2,1 !the airmp,murx,3,1 !the coilet,1,13l=0.06w=0.01fw=0.015fl=0.005L=0.1W=0.1a=0.06l=0.05w=0.01l1=0.04w1=0.02fl=0.015fw=0.0075fww=0.006X= !铁芯离开绕阻气隙(X1= !铁芯上下气隙)(X2= !铁芯离开原位置位移)rectng,0,a,0,arectng,w,l,w,lrectng,w1,l1,w1,l1rectng,l1+X,l1+fl+X,w1+fw,l1-fw (rectng,l1+0.001,l1+fl,w1+fww+X1,l1-fww-X1 )(rectng,l1+0.001,l1+fl,w1+fw+X2,l1-fw+X2) rectng,l1,l,w1+fww,l1-fwwALLSEL,ALLAOVLAP,ALLAADD,7,6AADD,9,11 asel,s,area,,10 aatt,1,,1 esize,0.0005 amesh,all asel,s,area,,1 aatt,1,,1 esize,0.0005 amesh,all asel,s,area,,2 aatt,2,,1 esize,0.0005 amesh,all asel,s,area,,8 aatt,3,,1 esize,0.0005 amesh,alldl,4,2,asym dl,3,2,asym dl,2,2,asym dl,1,2,asym asel,s,,,1 esla,scm,am,elem fmagbc,'am' allsel,allfinish/soluasel,s,area,,8 bfa,all,js,,,4e6,0 magsolvfinish-400-300-200-10001001234567XforceX forceY理论分析:水平受力其实是两端磁场线相互作用的结果,方向为负,所以F1大于F2,当铁芯外移,左侧磁通量减少,故合力=F1-F2,增大。
磁性试验报告范文
磁性试验报告范文一、实验目的:本实验通过对不同材料和样品的磁性进行测试,了解和比较它们的磁性特点,并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讨论。
二、实验器材:1.磁性天平:用于测量样品的磁性强度。
2.磁铁:用于产生磁场,将其靠近样品判断其磁性。
三、实验步骤:1.将不同的材料和样品准备好,包括铁、铜、铝、塑料、橡胶等。
2.先用磁性天平测量磁铁的磁性强度,作为基准值。
3.将磁铁靠近各个材料和样品,观察是否有吸附的现象,并记录下来。
4.将材料和样品放在磁性天平上,测量其磁性强度,并记录下来。
四、实验结果:1.铁:磁铁靠近铁时会有明显的吸附力,铁吸附在磁铁上并能够保持一段时间。
2.铜和铝:铜和铝不具备磁性,当磁铁靠近时没有明显的吸附现象,磁铁无法将其吸附住。
3.塑料和橡胶:塑料和橡胶同样不具备磁性,对磁铁没有吸附力。
五、数据分析:通过实验结果可以发现,铁具备磁性,能够与磁铁发生作用,并具有一定的磁性强度。
而铜、铝、塑料和橡胶等材料则没有磁性,不能够与磁铁产生吸附力。
这是因为铁具有一定的磁矩,能够在外磁场作用下造成磁化,并与磁铁产生相互作用。
而铜、铝等材料的磁矩相对较小,难以被磁化,因此无法与磁铁发生作用。
六、实验总结:本实验通过磁铁与不同材料和样品的相互作用,测试了它们的磁性特点,并得出了相应的结论。
实验结果表明,铁具备磁性,可以与磁铁发生吸附力;而铜、铝等材料没有磁性,无法与磁铁产生相互作用。
这与材料的磁矩和磁导率等因素有关。
磁性试验对于材料磁性特性的了解和应用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能够对不同材料的选用和应用提供依据。
七、实验建议:1.在进行磁性试验时,要注意保持实验环境的洁净和无干扰,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2.在测量磁性强度时,要注意选择合适的磁性天平,并进行校准以获得准确的测量值。
3.实验过程中要小心操作,避免实验器材和样品的损坏。
[1]《材料物理实验讲义》[2]杨林,科学教育实验探究[J].科学教育,2024。
南京理工大学磁阻效应实验报告
南京理工大学磁阻效应实验报告摘要:本实验旨在研究磁阻效应,并通过实验观察、测量和分析磁阻效应的基本特性。
实验采用了南京理工大学提供的设备和实验材料,严格遵守实验操作规程。
通过对磁阻效应的实验研究,我们进一步了解了该效应的原理和应用。
引言:磁阻效应是指材料在外磁场作用下,其电阻值发生变化的现象。
该效应被广泛应用于磁传感器、磁存储器和磁阻读写头等领域。
本实验通过测量和分析磁阻效应的特性,旨在加深对该效应的理解,并为相关研究提供实验数据支持。
实验步骤:1.准备实验所需材料和设备,包括磁阻效应样品、电源、电流表、万用表等。
2.按照实验要求搭建实验电路,确保连接正确可靠。
3.调节电源输出电压,使电流通过样品,记录电流值。
4.使用万用表测量样品的电阻值,并记录下来。
5.在不同外磁场强度下,重复步骤3和步骤4,记录相应的电流和电阻值。
6.对实验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绘制磁阻效应的曲线图。
7.根据实验结果,讨论磁阻效应的特点和应用,并提出相关结论。
结果与讨论:通过实验测量和分析,得到了磁阻效应的相关数据,并绘制了磁阻效应的曲线图。
实验结果表明,在外磁场作用下,样品的电阻值随磁场强度的变化呈现明显的变化趋势。
该实验结果与磁阻效应的理论预期相符合,验证了磁阻效应的存在和特性。
根据实验结果和讨论,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磁阻效应是指材料在外磁场作用下,其电阻值发生变化的现象。
2.外磁场的强度对磁阻效应的大小和方向有影响。
3.磁阻效应可应用于磁传感器、磁存储器和磁阻读写头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结论:通过本实验,我们成功地研究了磁阻效应,并获得了相关的实验数据。
实验结果验证了磁阻效应的存在和特性,并为相关研究提供了实验数据支持。
磁阻效应作为一种重要的物理现象,在磁传感器和磁存储器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本实验对于学生深入理解磁阻效应的原理和应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磁学探究实验报告总结(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通过探究磁学现象,加深对磁学基本原理的理解,提高实验操作技能,培养科学探究能力。
二、实验原理磁学是研究磁场、磁体以及磁现象的科学。
实验过程中,我们将通过观察磁铁的相互作用、磁场的分布、磁感应强度等,来探究磁学的基本规律。
三、实验仪器与材料1. 磁铁(N极、S极)2. 磁场计3. 磁场分布图4. 实验记录表5. 直尺6. 毫米笔四、实验步骤1. 观察磁铁的相互作用,记录实验现象。
2. 使用磁场计测量磁铁周围的磁场强度,记录数据。
3. 分析磁场分布图,观察磁场的变化规律。
4. 通过改变实验条件,探究磁场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磁铁的相互作用实验结果显示,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当两个磁铁靠近时,若它们的同名磁极相对,则它们会相互排斥;若异名磁极相对,则它们会相互吸引。
2. 磁场强度测量使用磁场计测量磁铁周围的磁场强度,记录数据。
实验结果表明,磁场强度随距离的增加而逐渐减弱,且磁场分布呈对称性。
3. 磁场分布图通过分析磁场分布图,我们可以观察到磁场的分布规律。
磁场线从磁铁的N极发出,进入S极,形成闭合回路。
磁场线密集的区域表示磁场强度较大,稀疏的区域表示磁场强度较小。
4. 磁场对物体运动的影响通过改变实验条件,我们可以探究磁场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实验结果表明,当物体在磁场中运动时,会受到磁场力的作用,从而改变其运动状态。
六、实验结论1. 磁铁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2. 磁场强度随距离的增加而逐渐减弱,磁场分布呈对称性。
3. 磁场对物体运动有影响,当物体在磁场中运动时,会受到磁场力的作用,从而改变其运动状态。
七、实验反思本次实验让我们对磁学现象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提高了我们的实验操作技能和科学探究能力。
然而,实验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1. 实验数据不够精确,可能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
2. 实验过程中,部分操作不够熟练,导致实验结果出现偏差。
南京理工大学工程电磁场实验报告
MATlAB 绘制等电位线视图如下:
三维图像:
100 80 60 40 20 0 4 3 2 1 1 3 2 4
8
二维图像:
4
3.5 3
2.5
2
1.5
1
0.5 0.5 1 1.5 2 2.5 3 3.5 4
五、实验总结: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在很大程度上把书本上的知识应用于实践中去, 例如 VC++的应用, 是我们第一次把其应用到工程实验上去, 超越了以 往只限于基础原理的学习。另一方面,在画图方面对于 MATlAB 的应 用,让我们初步认识到这款软件功能的强大,也让我们意识到掌握这 门软件的重要性,其在可视化,仿真方面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大大地 帮助我们更深刻地理解和把握工程电磁场这门课程的相关知识。
三、程序设计及其运行情况:
#include<stdio.h> #include<math.h> #include<windows.h> fun(float u[][41],float p) /*此函数即为差分求解的方 法过程*/ {long int i,j,flag=1,num=0;float t,e=p/4; /*定义变量,在此 p 为收敛 因子*/ while(flag) {flag=0; for(i=1;i<40;i++) {for(j=1;j<20;j++) { t=u[i][j]; u[i][j]=u[i][j]+e*(u[i][j-1]+u[i-1][j]+u[i][j+1]+u[i+1][j]4*u[i][j]); if(fabs(u[i][j]-t)>=1e-5) flag=1; /*该判断语句用于判断 u[i][j]前后两次计算之差绝对值是否符合实验误 差要求*/ }u[i][20]=u[i][19]; }num++; } return num; } int main(void) { long int i,j,num=0,min=100000;float q,p,t,eps=1,e=p/4,u[41][41]; for(i=0;i<41;i++) {u[0][i]=100;u[40][i]=0;} /*定义初值*/ for(i=1;i<40;i++) {u[i][0]=u[i][40]=0;} for(i=1;i<40;i++) for(j=1;j<21;j++) u[i][j]=2.5*(j-1); printf("左半边初始值如下:\n"); for(i=0;i<41;i++) {printf("\n"); for(j=0;j<21;j++) { printf("%-11.5f",u[i][j]);
【工程】南京理工大学工程电磁场实验报告
P(W)
1
0.9997
1.9605e-006
60
0.9993
7.0578e-003
360
0.9881
2.5408e-001
1k
0.9192
1.9605e+000
2k
0.7585
7.8420e+000
5k
0.4124
4.9012e+001
10k
0.1996
1.9605e+002
经过对比发现在2kHz以下频率,数值结果与低频涡流损耗公式的计算结果吻合的非常好。
}
五、求解结果
六、实验总结
通过工程电磁场这门课的学习,掌握了二维静电场边值问题的分析,但是对有限差分法的掌握还不够深入,所以这次实验还是有点难度的。本次实验,编写C++程序即可,源程序的编写是在参照了许多资料完成的。通过本次实验。对有线差分法和超松弛迭代法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实验二螺线管电磁阀静磁场分析
六、磁通等势线
七、Plugnut的BH曲线
八、实验总结
本次实验练习了在MAXWELL 2D环境下建立磁场模型,并求解分析磁场的分布,深入地认识螺线管静磁场的分布。通过建立磁场模型,熟悉了MAXWELL 2D的使用,整个实验过程比较顺利、完成了实验任务要求的内容,对课程的学习有了很大的帮助作用。
实验三叠片钢涡流损耗分析
2、实验要求
做不同频率下的叠片钢磁场分布图,计算不同频率下的最低磁通密度和涡流
损耗,与理论计算结果进行比较。
二、不同频率下的叠片钢磁场分布图
f=1hz:
f=60hz:
f=360hz:
f=1khz:
【精】磁性材料实验
当初始态为H=B=0的铁磁材料,在交变 磁场强度由弱到强依次进行磁化,可以得到面 积由小到大向外扩张的一簇磁滞回线,其中最 大面积的磁滞回线称为极限磁滞回线,如图2所 示,这些磁滞回线顶点的连线称为铁磁材料的 基本磁化曲线,由此可近似确定其磁导率 μ=B/H,因B与H非线性,故铁磁材料的μ不是 常数而是随H而变化(如图3所示)
《磁性材料》实验
一、实验目的和任务 ; 二、实验项目; 三、参考资料 : ❖ 教材及参考书:
1.《现代磁性材料原理和应用》 主编:R.C. O’ Handley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2 2.《磁学基础与磁性材料》 主编:严密等 出版 社: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6 ❖ 实验指导书: 自编《磁性材料》实验指导书。
南京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
图7 退磁示意图
图8 U2和B的相位差等因素引起的畸变
3) 观察样品在50HZ交流信号下的磁滞回线:开启 示波器电源,调节示波器上“X”、“Y”位移旋钮,使 光点位于坐标网格中心,调节励磁电压U和示波器的 X和Y轴灵敏度,使显示屏上出现大小合适、美观的磁 滞回线图形(若图形顶部出现编织状的小环,如图8 所示,这时可降低U予以消除)。
❖ 6) 令U = 3.00V,R1=2.5Ω测定样品的BS、Br、HD等 参数:从已标定好的示波器上读取UX(UH)、UY(UB)值 (峰值),计算相应的H和B,逐点描绘作B-H曲线。 再由磁滞回线测定样品的BS、Br、HD等参数。
南京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
5.实验数据记录 ❖ 1) 作B-H基本磁化曲线与μ-H曲线 在居里温度❖Tc以下2,对)铁磁描材料绘磁化可动得到态磁滞磁回线。滞回线并计算样品的BS、Br、HD 参数。 再由磁滞回线测定样品的BS、Br、HD等参数。
物理磁道实验报告总结(3篇)
第1篇一、实验背景磁道实验是大学物理实验课程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旨在通过实验验证磁场对带电粒子的作用规律,加深对电磁学基本原理的理解。
本次实验选取了霍尔效应和磁偏转实验两个部分,通过实验观察和分析,掌握磁场对带电粒子的作用规律,并学会使用相关实验仪器。
二、实验目的1. 验证霍尔效应,测量霍尔系数;2. 通过磁偏转实验,研究磁场对带电粒子的作用规律;3. 培养实验操作能力和数据处理能力。
三、实验原理1. 霍尔效应:当带电粒子在磁场中运动时,若垂直于磁场方向通过一导体,则会在导体两侧产生电压,即霍尔电压。
霍尔系数是霍尔电压与磁场强度、电流强度的比值。
2. 磁偏转实验:当带电粒子垂直于磁场方向通过时,在磁场力的作用下,其运动轨迹将发生偏转。
通过测量偏转角度和磁场强度,可以验证洛伦兹力的作用规律。
四、实验仪器与器材1. 霍尔效应实验装置:霍尔元件、电源、电流表、电压表、磁场发生器等;2. 磁偏转实验装置:带电粒子源、磁场发生器、偏转电极、示波器等。
五、实验步骤1. 霍尔效应实验:(1)连接实验装置,调节电源电压,使霍尔元件处于稳定状态;(2)调整磁场发生器,使磁场垂直于霍尔元件;(3)测量霍尔电压和电流强度,计算霍尔系数。
2. 磁偏转实验:(1)连接实验装置,调节电源电压,使带电粒子源处于稳定状态;(2)调整磁场发生器,使磁场垂直于偏转电极;(3)观察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轨迹,测量偏转角度和磁场强度;(4)根据实验数据,验证洛伦兹力的作用规律。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1. 霍尔效应实验:(1)实验数据如下:霍尔电压 U = 0.5V电流强度 I = 2A磁场强度 B = 0.5T霍尔系数 R_H = U / (BI) = 0.5 / (0.5 2) = 0.5(2)分析:实验测得的霍尔系数与理论值相符,验证了霍尔效应的存在。
2. 磁偏转实验:(1)实验数据如下:偏转角度θ = 30°磁场强度 B = 0.5T带电粒子速度v = 5 × 10^4 m/s电荷量q = 1.6 × 10^-19 C洛伦兹力F = qvB = 1.6 × 10^-19 × 5 × 10^4 × 0.5 = 4 × 10^-15 N (2)分析:实验测得的洛伦兹力与理论值相符,验证了洛伦兹力的作用规律。
南理工实习报告三篇
南理工实习报告三篇南理工实习报告篇1在10月20日到31日之间,我们经学校安排进行了为期两周的精工实习,回想起这两周的学习过程的点点滴滴,感悟很多,有时候虽然很忙碌,但确实学到了很多。
金工实习让我回归了久违的作为理工科学生的感觉,也感受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作用。
当然,精工实习只是开始,我们的路还很长很长。
在实习之前,虽说我们是自动化专业,以后和机械打交道应该比较多,但是我很想知道精工实习能带给我们什么,而且在精工实习过程之中的纯手工制作在这个高度机械自动化的社会有什么作用。
带着疑惑和慢慢的好奇心,我开始了两周的实习,努力去寻找我想要的答案,也期望从中收获经验。
事实证明,这次实习作为大学生涯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接触机械实习,非同于以前课堂的学习,我们真的学到很多课本中学不到的知识。
每次的学习都是一种进步,第一天的早上的安全讲座课程,让我们意识到了在实习过程中所可能出现的错误,意识到了潜在的危险,而这些低级错误确是我们很容易碰到的,不小心不应该成为我们受危险的理由,在实习过程中,我们必须谨遵操作步骤,严守实验守则,这确保了我们的安全。
听完讲座,相信很多人都会像我一样会有一点的担忧。
同时,有期待着不一样的学习方式的开启。
在复杂的心情下,我开始了精工实习的历程。
作为自动化学生,在学校接触机械,实物操作,提高动手能力,为以后走向社会做准备,这是非常有需要的。
金工实习培养和锻炼了自己,提高了自己的整体综合素质,使自己不但对金工实习的重要意义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而且使自己实践能力与动手能力有了大幅的提升。
还有在本次实习中,培养了团结合作的精神,加强了团队意识。
在实习的时候,很多任务是分组进行的,这就考验到了我们团队的合作是否协调好,这个需要团队中每一个成员的`努力,例如,在最后一天中,任务是把发动机拆后重新组装回来,我们组有四个人,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都有自己的分工,由于是初次接触机械内部结构,所以出现了很多问题,有一个问题迟迟没有解决,团队的人很是焦急,每个人都有点浮躁,最后,我们互相鼓励静下心来慢慢分析问题,大家互相给出意见,结合大家的意见,最后问题的到来很好的解决,我们最终按时地完成了我们的任务,看着组装好的发动机,我们特别有成就感。
磁性实验报告
永磁材料: 磁性稳定, 不易退磁, 如钕铁硼、 钐钴等
磁记录材 料:具有 磁记录功 能,如磁 带、磁盘 等
磁性液体: 具有磁性, 可流动, 如磁流体、 磁性胶体 等
磁性薄膜: 具有磁性, 可薄层化, 如磁性多 层膜、磁 性纳米膜 等
磁铁:不同形状、大小和磁性的磁 铁
铁屑:用于观察磁力线的分布
导线:连接电源和磁铁
磁性曲线的定义:表示磁性材料在 不同磁场强度下磁化强度的变化关 系
磁性曲线的特征:曲线的形状、峰 值位置、斜率等可以反映磁性材料 的特性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磁性曲线的绘制方法:使用磁性测 量仪器,在不同磁场强度下测量磁 化强度,并将数据点连接成曲线
磁性曲线的应用:用于分析磁性材 料的性能、选择合适的磁性材料、 优化磁性材料的使用条件等
电源:提供稳定的电流
测量仪器:测量磁力大小和方向的 仪器
实验记录本:记录实验数据和观察 结果
准备磁性材料:磁铁、磁针等
读取数据:使用磁性测量仪器读取数据, 记录磁性材料的磁性强度、方向等信息
设定测量环境:无磁场干扰、温度适宜
分析数据:根据读取的数据,分析磁性 材料的磁性特征和规律
放置磁性材料:将磁性材料放置在测量 台上
磁性测量的基本 原理:利用磁场 对磁性物质的影 响来测量磁性
磁性测量的方法: 磁通计法、霍尔 效应法、磁阻效 应法等
磁性测量的应用 :磁性材料研究 、磁性传感器、 磁性存储设备等
磁性测量的发展 趋势:高精度、 小型化、集成化 、智能化
软磁材料: 易磁化、 易退磁, 如铁、钴、 镍等
硬磁材料: 不易磁化、 不易退磁, 如铝、镍、 钴等
实验方法:磁性 材料的制备和测 试方法
南理工电机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电机性能测试实验日期:2023年X月X日实验地点:南理工电机实验室实验目的:1. 熟悉电机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2. 掌握电机性能测试的基本方法。
3. 分析电机在不同负载下的运行特性。
4. 提高实验操作技能和数据分析能力。
实验原理:电机是一种将电能转换为机械能的装置,主要由定子、转子、轴承、绝缘材料和冷却系统等部分组成。
电机性能测试主要包括空载实验、短路实验和负载实验。
实验仪器与设备:1. 电机实验台2. 万用表3. 电流表4. 电压表5. 阻抗测量仪6. 负载电阻箱7. 计算器实验步骤:1. 空载实验:- 将电机接入电源,调节电压使电机达到额定转速。
- 测量电机空载时的电压、电流、转速和功率。
- 记录实验数据。
2. 短路实验:- 将电机转子短路,保持定子绕组电压不变。
- 测量短路实验时的电压、电流、功率和转差率。
- 记录实验数据。
3. 负载实验:- 将负载电阻箱接入电机输出端,调节负载电阻值。
- 测量不同负载下的电压、电流、转速、功率和转差率。
- 记录实验数据。
实验结果与分析:1. 空载实验结果:- 电压:U1 = V- 电流:I1 = A- 转速:n1 = r/min- 功率:P1 = W通过空载实验,可以得出电机在无负载时的性能参数,为后续负载实验提供参考。
2. 短路实验结果:- 电压:U2 = V- 电流:I2 = A- 功率:P2 = W- 转差率:s2 = %短路实验可以测试电机在短路状态下的性能,分析电机的短路特性。
3. 负载实验结果:- 负载电阻:R = Ω- 电压:U3 = V- 电流:I3 = A- 转速:n3 = r/min- 功率:P3 = W- 转差率:s3 = %负载实验可以分析电机在不同负载下的性能,为实际应用提供依据。
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对电机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和性能测试方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实验结果表明,电机在不同负载下的性能参数与其结构和工作条件密切相关。
磁铁制造实习报告
实习报告:磁铁制造实习经历首先,我要感谢学校为我们安排这次磁铁制造实习的机会。
在这段实习期间,我有幸参观了我国一家知名的磁铁制造企业,并对磁铁的生产工艺和制造流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这次实习让我受益匪浅,以下是我实习报告的主要内容。
一、实习单位简介实习单位位于我国南方一个工业发达城市,是一家专业从事磁铁研发、生产、销售的企业。
公司成立于上世纪90年代,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已经成为国内磁铁行业的领军企业,产品远销海内外。
公司主要生产各种形状和规格的永磁铁、磁性组件和磁性制品,广泛应用于电子、电器、汽车、玩具等领域。
二、实习内容1. 生产工艺流程在实习过程中,我了解了磁铁生产的主要工艺流程,包括原料准备、熔炼、铸造、磁化、成品加工等环节。
原料准备阶段,主要是采购和处理铁、镍、钴等原材料;熔炼阶段,将原料加热至高温,使其熔化成液态;铸造阶段,将熔融的原料浇铸成所需形状的铸块;磁化阶段,通过高温磁化和后期处理,使铸块具有磁性;成品加工阶段,对磁化后的磁铁进行切割、打磨、表面处理等,使其达到产品要求。
2. 设备与仪器在实习过程中,我参观了磁铁生产过程中的各种设备与仪器,如高温炉、铸造机、磁化机、切割机、打磨机等。
这些设备与仪器的作用各不相同,但它们共同构成了磁铁生产的全过程。
通过实地观察,我深刻了解了现代化磁铁制造企业的生产水平和科技含量。
3. 质量控制与检测在磁铁制造过程中,质量控制和检测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公司设有专业的质量检测部门,采用先进的检测设备和技术,对磁铁产品的尺寸、磁性、硬度等指标进行严格检测。
只有达到标准的产品才能出厂销售。
此外,公司还根据客户需求,提供定制化的磁铁产品,以满足不同领域的应用需求。
4. 产品应用与市场前景在实习过程中,我了解到磁铁产品在电子、电器、汽车、玩具等领域的广泛应用。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磁铁产品的应用范围将越来越广泛。
在公司展示厅,我看到了各种应用磁铁产品的实例,如电机、扬声器、传感器等。
磁性材料实习报告
一、实习背景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磁性材料在电子、通信、能源、医疗等领域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为了更好地了解磁性材料的研究与应用,我于2023年在某磁性材料研究所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实习。
此次实习让我对磁性材料有了更为深入的认识,也锻炼了我的科研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实习单位及实习内容实习单位:某磁性材料研究所实习内容:1. 参观实验室,了解磁性材料的制备、表征和测试方法;2. 学习磁性材料的理论基础,包括磁学基本定律、磁性材料分类等;3. 参与磁性材料的制备实验,包括粉末制备、烧结、磁性能测试等;4. 协助导师进行相关论文的撰写和修改;5. 参与实验室日常管理工作。
三、实习过程(一)参观实验室在实习的第一天,我参观了研究所的实验室。
实验室配备了先进的设备,如真空烧结炉、磁性能测试仪、X射线衍射仪等。
在导师的带领下,我了解了各种设备的原理和使用方法,为后续的实验打下了基础。
(二)学习理论基础在实习期间,我学习了磁性材料的基本理论,包括磁学基本定律、磁性材料分类、磁畴结构等。
通过学习,我对磁性材料的本质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三)参与实验在实习过程中,我参与了磁性材料的制备实验。
实验主要包括以下步骤:1. 粉末制备:通过研磨、球磨等方法将原料制成粉末;2. 烧结:将粉末放入真空烧结炉中,在一定温度下烧结成块状;3. 磁性能测试:利用磁性能测试仪测试样品的磁化强度、矫顽力等参数。
在实验过程中,我严格按照实验步骤进行操作,并记录实验数据。
通过实验,我对磁性材料的制备过程有了更直观的了解。
(四)论文撰写在实习期间,我协助导师进行了一篇关于新型磁性材料的论文撰写。
在导师的指导下,我学习了论文的写作规范和技巧,并参与了论文的修改和完善。
(五)实验室日常管理实习期间,我还参与了实验室的日常管理工作,如设备维护、实验材料采购等。
这让我体会到了科研工作者的辛勤付出。
四、实习收获通过此次实习,我获得了以下收获:1. 深入了解了磁性材料的制备、表征和测试方法;2. 掌握了磁性材料的基本理论;3. 锻炼了科研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4. 增强了动手操作能力;5. 了解了科研工作的艰辛与乐趣。
磁性实验报告
磁性实验报告1. 引言本实验旨在通过磁性实验对不同材料的磁性进行观察和比较,以进一步了解磁性的基本原理和特性。
2. 实验材料和仪器2.1 实验材料- 铁- 钢- 铝- 铜- 木材- 塑料2.2 实验仪器- 磁铁- 钢板或磁性实验平台- 移动细铁丝3. 实验步骤3.1 将不同材料依次放置在磁铁附近,并观察是否产生磁性吸引力。
3.2 对于具有磁性吸引力的材料,可以进一步验证磁性的强弱和范围。
3.3 手持磁铁,移动近铁丝或磁性实验平台,观察对材料的影响。
4. 实验结果4.1 铁和钢表现出明显的磁性吸引力,可以吸附和移动细铁丝或磁性实验平台。
4.2 铝和铜没有显示出磁性吸引力,无法吸附或移动细铁丝或磁性实验平台。
4.3 木材和塑料也没有磁性吸引力,表现出与铝和铜相似的反应。
5. 结论通过磁性实验的观察和比较,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5.1 铁和钢具有明显的磁性,能够产生吸附和移动细铁丝或磁性实验平台的效果。
5.2 铝、铜、木材和塑料不具备磁性,无法产生磁性吸引力。
6. 分析和讨论6.1 磁性的产生和表现与材料内的微观结构密切相关。
铁和钢等具有磁性的材料内的微观结构中含有磁性颗粒或磁性原子,可以在外部磁场的作用下,构成磁力线,从而产生磁性吸引力。
与之相反,铝、铜、木材和塑料等材料内的微观结构中没有磁性颗粒或磁性原子,无法产生磁性吸引力。
6.2 磁性的强弱取决于材料内磁性颗粒或磁性原子的数量和排列方式。
更多的磁性颗粒或更有序的排列会导致更强的磁性吸引力。
6.3 实验结果还可以用于判断物体是否为铁质,例如,家庭中的针、钉一般都是用铁制成,可以通过磁性实验验证。
6.4 本实验只考虑了静态磁性吸引力,未涉及材料的动态磁性响应和其他特性。
磁性材料的具体磁性行为还可通过更深入的实验和研究来考察。
7. 总结通过本实验,我们对磁性的基本原理和特性有了更加清晰和直观的了解。
铁和钢等材料具有磁性吸引力,而铝、铜、木材和塑料等材料则不具备磁性吸引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京理工大学工程电磁场实验报告姓名:朱洪涛学号:1010200270学院(系):自动化学院专业: 自动化指导老师:李强实验日期:2013.06工程电磁场实验报告第 I页共 I 页目录1[实验一]用超松弛迭代法求解接地金属槽内电位分布 (1)1.1 实验目的 (1)1.2 实验原理 (1)1.2.1 有限差分法 (1)1.2.2 超松弛迭代法 (1)1.3 实验内容 (1)1.3.1 编程流程框图 (1)1.3.2 程序源代码 (2)1.4 实验结果 (3)1.4.1 数据记录 (3)1.4.2 程序执行窗口 (4)1.4.3 结果分析 (4)1.5 实验总结 (4)2[实验二]螺线管电磁阀静磁场分析 (5)2.1 实验目的 (5)2.2 实验内容 (5)2.3 实验结果 (5)2.3.1 螺线管结构图 (5)2.3.2 自适应求解的结果 (6)2.3.3 收敛数据关系曲线 (6)2.3.4 core所受磁场力结果 (8)2.3.5 磁通等势线 (8)2.4 实验总结 (9)3[实验三]叠片钢涡流损耗分析 (10)3.1 实验目的 (10)3.2 实验原理 (10)3.3 实验内容 (10)3.4 实验结果 (10)3.4.1 各频率下的叠片钢磁场分布图 (10)3.4.2 各频率下的叠片钢最低磁通密度和涡流损耗值 (13)3.5 结果分析 (13)3.5.1 低频时最低磁通密度和涡流损耗及与理论计算结果比较 (13)3.5.1 高频时最低磁通密度和涡流损耗及与理论计算结果比较 (14)1 [实验一] 用超松弛迭代法求解接地金属槽内电位分布1.1 实验目的(1)了解有限差分法求解微分方程数值解的原理; (2)利用C/C++等编程语言求解金属槽内电位分布;1.2 实验原理 1.2.1 有限差分法有限差分法(Finite Differential Method )是基于差分原理的一种数值计算法。
其基本思想:将场域离散为许多小网格,应用差分原理,将求解连续函数ϕ 的泊松方程的问题转换为求解网格节点上ϕ 的差分方程组的问题。
(1)二维泊松方程的差分格式二维静电场边值问题: 2222F x y ϕϕρε∂∂+=-=∂∂;泊松方程的五点差分格式:()20123414Fh ϕϕϕϕϕ=+++-(2)边界条件的差分格式第一类边界条件:给边界离散节点直接赋已知电位值;第二类边界条件:边界线与网格线相重合的差分格式:1020f n h ϕϕϕ-∂⎛⎫≈= ⎪∂⎝⎭; 则:012f h ϕϕ=-;介质分界面衔接条件的差分格式:01234122411K K K ϕϕϕϕϕ⎛⎫=+++ ⎪++⎝⎭,其中:/a b K εε=;1.2.2 超松弛迭代法(1)()(1)(1)()()2(),,1,,11,,1,[4]4k k k k k k k i j i j i j i j i j i j i j Fh αϕϕϕϕϕϕϕ+++--++=++++-- 式中:α——加速收敛因子(1<α< 2)最佳收敛因子的经验公式:021sin()pαπ=+(正方形场域、正方形网络)0221122()p qαπ=-+矩形场域、正方形网络 ·迭代收敛的速度与电位初始值的给定及网格剖分精细有关;·迭代收敛的速度与工程精度要求有关 ()(),,N l N i j i jϕϕε+-<。
1.3 实验内容1.3.1 编程流程框图程序流程图如图1-1所示:开始赋边界节点已知电位值赋予场域内各节点电位初始值累计迭代次数:N=0N=N+1按超松弛法进行一次迭代所有内点相邻二次迭代值的最大误差是否小于e结束是否图1-1编程流程框图1.3.2 程序源代码#include <iostream> #include <math.h> using namespace std; void main(void ) { double e=0.0001; //误差精度 double h=10; double a0=1; //加速收敛因子 cout<<"输入加速收敛因子: "; cin>>a0; int N=0; int i=0; int j=0; double value_1[5][5]={ //本次各点电位值 {0,0,0,0,100}, {0,0,0,0,100}, {0,0,0,0,100}, {0,0,0,0,100}, {0,0,0,0,100}, }; double value_0[5][5]={ //上一次各点电位值 {0,0,0,0,100}, {0,0,0,0,100}, {0,0,0,0,100}, {0,0,0,0,100}, {0,0,0,0,100}, }; int flag0=1;while(flag0) //迭代过程{N++;flag0=0;for(i=1;i<4;i++){for(j=1;j<4;j++){value_1[i][j]=value_0[i][j]+0.25*a0*(value_1[i-1][j]+value_1[i][j-1]+value_0[i+1][j]+value_0[i][j+1]-4*value_0[i][j]);}}for(i=0;i<5;i++){for(j=0;j<5;j++)if((value_1[i][j]-value_0[i][j]>e)||(value_1[i][j]-value_0[i][j]<-e)){flag0=1;break;}if(flag0==1)break;}for(i=0;i<5;i++)for(j=0;j<5;j++)value_0[i][j]=value_1[i][j];}for(j=4;j>=0;j--){for(i=0;i<5;i++){cout.setf(ios::left );cout.width (15); //输出格式化cout<<value_0[i][j]<<" ";}cout<<'\n';}cout<<"value1="<<'\n';for(j=4;j>=0;j--){for(i=0;i<5;i++){cout.setf(ios::left );cout.width (15);cout<<value_1[i][j]<<" ";}cout<<'\n';}cout<<"迭代次数"<<'\n';cout<<" "<<"N="<<N<<'\n';}1.4 实验结果1.4.1 数据记录不同误差精度、不同加速收敛因子下的收敛次数见表1.1;表1.1 不同误差精度、不同加速收敛因子下的收敛次数α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05e-=20 15 11 14 17 21 28 40 61 128 106e-=23 18 13 16 19 25 34 45 72 151 107=26 20 14 18 22 28 37 52 82 172 10e-1.4.2 程序执行窗口图1-2 程序执行窗口1.4.3 结果分析(1)迭代收敛的速度与工程精度要求有关,程精度要求e 越小,收敛速度越慢; (1)迭代收敛的速度与加速收敛因子0a 有关,只有0a 取合适值,才能保证收敛速度;1.5 实验总结在本次实验,我利用超松弛迭代法求解接地金属槽内电位分布,并借助C/C++编程实现超松弛迭代法求解,得出最终结果和迭代次数。
2 [实验二]螺线管电磁阀静磁场分析2.1 实验目的(1)练习在MAXWELL 2D 环境下建立磁场模型,并求解分析磁场分布;(2)深入地认识螺线管静磁场的分布2.2 实验内容(1)生成项目其中包括生成项目录,生成螺线管项目,打开新项目与运行MAXWELL2D。
(2)生成螺线管模型使用 MAXWELL 2D 求解电磁场问题首先应该选择求解器类型,静磁场的求解选择Magnetostatic,然后在打开的新项目中定义画图平面,建立要求尺寸的螺线管几何模型,螺线管的组成包括Core、Bonnet、Coil、Plugnut、Yoke。
(3)指定材料属性访问材料管理器,指定各个螺线管元件的材料,其中部分元件的材料需要自己生成,根据给定的BH 曲线进行定义。
(4)建立边界条件和激励源给背景指定为气球边界条件,给线圈 Coil 施加电流源。
(5)设定求解参数本实验中除了计算磁场,还需要确定作用在螺线管铁心上的作用力,在求解参数中要注意进行设定。
(6)设定求解选项建立几何模型并设定其材料后,进一步设定求解项,在对话框SetupSolution Options 名进入求解选项设定对话框,进行设置。
2.3 实验结果2.3.1 螺线管结构图螺线管结构图如图2-1所示:图2-1 螺线管结构图2.3.2 自适应求解的结果自适应求解结果如图2-2所示:图2-2 自适应求解结果由图2-2可知,自适应解是收敛的,通过9步收敛。
2.3.3 收敛数据关系曲线(1)三角单元与收敛次数关系图2-3 三角单元与收敛次数关系图(2)总能量与收敛次数关系图2-4总能量与收敛次数关系图(3)能量误差百分比与收敛次数关系图2-5 总能量与收敛次数关系图(4)磁场力与收敛次数关系图2-6 磁场力与收敛次数关系图(5)统计信息图2-7 统计信息2.3.4 core所受磁场力结果core所受磁场力如图2-8所示:=-;F N118.389图2-8 core所受磁场力2.3.5 磁通等势线磁通等势线如图2-9所示:图2-9 磁通等势线2.4 实验总结在本次实验中,我利用MAXWELL软件在MAXWELL 2D 环境下建立磁场模型,并求解分析磁场分布,得出螺线管静磁场的各常量分布情况,从而深入地认识螺线管静磁场的分布。
3 [实验三]叠片钢涡流损耗分析3.1 实验目的(1)认识钢的涡流效应的损耗,以及减少涡流的方法 (2)学习涡流的计算方法(3)学习用MAXWELL 2D 计算叠片钢的涡流3.2 实验原理许多电工设备中都存在大块的导体。
当大块导体处在变化的磁场中,其内部都会感应出电流。
这些电流的的特点是:在大块导体内部自成闭合回路,呈旋涡状流动,即涡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