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初中物理九下《18.4能量转化的基本规律》word教案 (3)
(新)物理苏科版九年级下《18.4能量转化的基本规律》公开课(教案)

18.4 能量转化的根本规律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通过实例了解能量及其存在的不同形式。
能说出一些常见的能量名称,知道自然界有多种形式的能量。
2.知道能量是可以转移和转化的,,能分析一些常见现象中的能量转化问题。
3.知道能量守恒定律,并能运用能量守恒定律分析“永动机〞失败的必然性。
【过程与方法】经历能量转移和转化两个活动过程。
参与“永动机〞失败原因,以及能量在转移和转化过程中具有方向性的交流讨论过程。
【情感态度价值观】树立珍惜能源,节约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的意识。
同时认识科学技术的进步在节能和提高能源利用率中价值。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知道能量是可以转移和转化的。
【教学难点】体会能的转移或转化有方向性。
课前准备可充电干电池的充电器、可充电干电池、小灯泡及灯座、导线、开关等。
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通常要做转化才能被我们所用,人类历史上不断进行着能量转化技术的进步。
今天我们就来了解能的转化与守恒。
二、新课教学:探究点一:能的转移与转化1.能量的转移以三个实例说明能量可以在两个物体之间转移。
列举金属勺放在滚开的稀饭中,勺把很烫手的实例。
〔播放相关视频〕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得出:热水的内能转移给冷水,发电站的电能转移给用户。
交流讨论:你还知道哪些能的转移的实例?能否设计一些实验说明能的转移?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得出:机械能、化学能也可以从一个物体转移给另一个物体。
师生总结得出结论:〔板书〕能量可以从一个物体转移给另一个物体。
2.能量的转化能量不仅可以转移,而且各种形式的能之间还可以相互转化。
〔1〕指导学生阅读,它们的能量是如何转化的呢?〔播放相关视频〕教师引导学生得出:电池充电时,电能转化成化学能;电池放电时,化学能转化成电能。
〔2〕交流、讨论、实验:你还知道哪些能的转化的实例?能否用现有的器具或易得的器材设计一些实验说明能的转化?教师引导学生实验、交流讨论得出:机械能转化为电能,如发电机;电能转化为机械能,如电动机;电能转化为内能,如电炉;内能转化为电能,如温差发电;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如摩擦生热;内转化为机械能,如内燃机的做功冲程;光能转化为内能,如太阳能热水器;内能转化光能,如白炽灯;光能转化为电能,如太阳能电池;电能转化光能,如电灯。
苏科初中物理九下《18.4能量转化的基本规律》

四、能量转化的基本规律学习要求1.知道能量守恒定律。
能举出日常生活中能量守恒的实例。
有用能量转化与守恒的分析物理现象的意识。
2.初步了解在现实生活中能量的转化与转移有一定的方向性。
3.讨论和分析两个具体的永动机设计方案,说明永动机是不可能的。
学习指导1.能量守恒定律:能量既不会凭空消灭,也不会凭空产生,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而在转化或转移的过程中,其总量保持不变。
能量守恒定律是自然界最普遍、最重要的基本定律之一。
一切有能量转化或转移的场合,大到宇宙、小到原子核内部,也不论是生物、化学还是物理、地质现象,都遵守能量守恒定律。
自然界中能的总量保持不变,但是对于某一物体可能改变。
2.能量转化和转移的方向性:热量只能从高温物体转移到低温物体,不能相反,具有方向性,否则就要消耗其他的能。
不是什么能源都可以利用,能源的利用是有条件的,也是有代价的,有的东西能成为能源,有的则不能。
虽然能量在转化和转移的过程中是守恒的,但具有方向性,因此我们一定要节约能源。
典型范例例题市场经济的今天,一些厂商一改过去“酒香不怕巷子深”的做法,纷纷对产品进行广告宣传。
可是有些厂商在广告上弄虚作假,夸大其词,欺骗消费者。
如某品牌电热水器这样写道:“我厂电热水器功率只有55W,烧开一瓶水只需5min,节钱省电,最适合普通家庭使用。
”这则广告可信吗?精析:电热水器烧开水,是电能转化为热能被水吸收的过程。
方法一:根据题意求出电热水器所产生的热能,再利用热量公式,算出这些热量能够烧开多少质量的水,与事实进行比较,判断信息是否可信;方法二:先求出电热电热水器所产生的热能,再估算出烧开一瓶水所需要的热量,两者进行比较,判断信息是否可信,判断的依据是能量守恒定律。
全解:方法一:电热水器产生的热能为W=Pt=55W×5×60s=1.65×104J。
假设一般情况下烧开水是把水从20℃加热到100℃,则这些热量可以烧开的水的质量m=Q c△t =Wc△t=1.65×104J4.2×103J/(kg·℃×(100℃-20℃))=0.049kg。
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下册学案18.4能量转化的基本规律

四、能量转化的基本规律学习要求1.知道能量守恒定律。
能举出日常生活中能量守恒的实例。
有用能量转化与守恒的分析物理现象的意识。
2.初步了解在现实生活中能量的转化与转移有一定的方向性。
3.讨论和分析两个具体的永动机设计方案,说明永动机是不可能的。
学习指导1.能量守恒定律:能量既不会凭空消灭,也不会凭空产生,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而在转化或转移的过程中,其总量保持不变。
能量守恒定律是自然界最普遍、最重要的基本定律之一。
一切有能量转化或转移的场合,大到宇宙、小到原子核内部,也不论是生物、化学还是物理、地质现象,都遵守能量守恒定律。
自然界中能的总量保持不变,但是对于某一物体可能改变。
2.能量转化和转移的方向性:热量只能从高温物体转移到低温物体,不能相反,具有方向性,否则就要消耗其他的能。
不是什么能源都可以利用,能源的利用是有条件的,也是有代价的,有的东西能成为能源,有的则不能。
虽然能量在转化和转移的过程中是守恒的,但具有方向性,因此我们一定要节约能源。
典型范例例题市场经济的今天,一些厂商一改过去“酒香不怕巷子深”的做法,纷纷对产品进行广告宣传。
可是有些厂商在广告上弄虚作假,夸大其词,欺骗消费者。
如某品牌电热水器这样写道:“我厂电热水器功率只有55W,烧开一瓶水只需5min,节钱省电,最适合普通家庭使用。
”这则广告可信吗?精析:电热水器烧开水,是电能转化为热能被水吸收的过程。
方法一:根据题意求出电热水器所产生的热能,再利用热量公式,算出这些热量能够烧开多少质量的水,与事实进行比较,判断信息是否可信;方法二:先求出电热电热水器所产生的热能,再估算出烧开一瓶水所需要的热量,两者进行比较,判断信息是否可信,判断的依据是能量守恒定律。
全解:方法一:电热水器产生的热能为W=Pt=55W×5×60s=1.65×104J。
假设一般情况下烧开水是把水从20℃加热到100℃,则这些热量可以烧开的水的质量m=Qc△t=Wc△t=1.65×104J4.2×10J/(kg·℃×(100℃-20℃))=0.049kg。
18.4能量转化的基本规律教案2023-2024学年学年苏科版物理九年级

教案:18.4能量转化的基本规律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苏科版物理九年级第18章第4节,主要讲述能量转化的基本规律。
具体内容包括:1. 能量守恒定律:能量不能被创造或消灭,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或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
在转化或转移的过程中,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
2. 能量转化现象:在日常生活中,各种能量转化现象,如机械能与内能的转化、电能与热能的转化等。
3. 能量转化效率:能量转化的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如摩擦、热量损失等,总会有一部分能量无法转化为所需形式的能量。
因此,能量转化效率总是小于100%。
二、教学目标1. 理解能量守恒定律的内容及意义。
2. 能够分析生活中的能量转化现象,并用能量守恒定律解释。
3. 了解能量转化效率的概念,并能够计算简单情况下的能量转化效率。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能量守恒定律的理解和应用。
难点:能量转化效率的计算和分析。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笔记本、课本、练习题。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一个烧水泡茶的例子,让学生观察和思考能量的转化过程。
2. 概念讲解:讲解能量守恒定律的内容及意义,引导学生理解能量不能被创造或消灭,只能转化或转移。
3. 例题讲解:分析生活中的一些能量转化现象,如机械能与内能的转化、电能与热能的转化等,并用能量守恒定律解释。
4. 随堂练习:让学生结合课本上的练习题,自己动手计算和分析一些简单的能量转化问题。
5. 能量转化效率:讲解能量转化效率的概念,并让学生了解能量转化效率总是小于100%的原因。
6. 练习题讲解:讲解课本上的练习题,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能量转化的基本规律。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能量守恒定律、能量转化现象、能量转化效率。
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1. 结合课本上的练习题,计算和分析一些简单的能量转化问题。
2. 举例说明生活中的一些能量转化现象,并运用能量守恒定律解释。
苏科版物理九下18.4能量转化的基本规律教案1

18.4 能量转化的基本规律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能量是可以转移和转化的.(2)知道能量守恒定律,并能用它来解释有关简单的实际问题.(3)初步了解能量转移和能量转化的方向性.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能运用能量守恒定律分析“永动机”失败的原因.(2)以思考、讨论为主体会能的转化有方向性.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学会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看问题.(2)培养学生将所学知识服务于社会的意识和能力.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难点:对能量转移和转化的方向性的认识.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回顾“机械能和内能”一章中机械能的转化问题.并请同学谈谈自己的认识.既然动能和势能可以互相转化,那么,自然界中不同形式的能量之间是否也可以互相转化呢?在转化过程中能量又遵循何种规律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问题.历史上曾经有不少人企图发明一种可以不消耗能量,又能不断对外做功的机器,号称永动机如图18—4—1所示就是一种永动机的设计:上水池的水使水轮发电机发电,水轮发电机在给用电器供电的同时,还开动抽水机,把下水池中的水不断抽回上水池·设计者自作聪明地认为,有了这套装置,上水池的水便永远不会枯竭,用电器就能永同学们你们认为这种设计叮行吗?学生争议.这种设计最终以失败而告终,为什么?今天我们将研究这个问题.(设疑引入)乒乓球自南下落过程中,弹起高度越来越小;将单摆拉到适当高度放手后自由摆动过程中摆起的高度越来越小.乒乓球和单摆在运动过程中能量是如何转化的?学生回答.在转化的过程中,弹起高度越来越小,单摆摆起的高度越来越小,是不是岗为能量在转化过程中逐渐减少呢?(错误经验引入)解读探究1.能量的转化和转移想一想:自然界中各种形式的能之间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同学们能举出一些实例证明这个观点吗?说一说:汽轮机带动发电机发电(机械能一电能)电动机带动风扇转动(电能一机械能)光电池提供电压(光能一电能)白炽电灯发光(电能一内能一光能)燃料燃烧(化学能一内能)讨论交流:同一种形式的能量在物体中可以转移吗?(学生展开讨论交流)议一议:小孩在水平地面上弹玻璃小球,当甲球从手中弹出而撞击静止的乙球后,乙球即沿地面向前滚动.在此过程中,乙球获得的机械能从何而来?这个现象说明了什么?(学生各抒己见,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点拨:乙球获得的机械能南甲球传递而来.说明同一种形式的能量可以在物体之间转移.讨论交流:如图18—4—2所示,是一些能量转移的实例,请同学说出各例中是什么能量发生转移?转移是怎样进行的?总结:草通过光合作用吸收太阳能,兔子吃草吸收草的能量,人或其他动物吃兔子吸收兔子的能量,人通过吸收食物的能量才能进行各种运动.自然界中的能量在不停地转移和转化,我们是在能的转移和转化过程中利用能量的.2.能量守恒定律看一看:引导学生看课本活动“水滴实验”.做一做:仿照课本图18一16(a)、(b)利用棉纱吸水提高水位.看一看什么情况下棉纱带能使杯中的水滴下?(a图中的水能滴下,b图不能)总结:“永动机”失败的原因说明自然界存在一条法则:我们不可能无中生有地获得能量科学家经过长期探索终于发现各种形式的能量在相互转化时遵循一种规律,即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定律巩固提高A级训练1.化石燃料燃烧使蒸汽温度升高的过程是能转化为能;高温蒸汽推动汽轮机带动发电机的过程是能转化为能再转化为能;电动机工作时把能转化为能.2.能量守恒定律:能量既不会凭空也不会凭空它只会从一种形式为另一种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到另一个物体,而在和过程中,其保持不变.3.能量经转化后,要利用的能量只会而不会因此节能和如何有效地利用能源是当前重要的课题.4.写出下列现象中利用了什么能源?(1)太阳光促使植物生长(2)煤燃烧给水加热产生水蒸气(3)利用海水的涨落带动水轮机发电5.写出下列过程中能量转化或转移的情况(1)太阳光促使植物生长(2)电灯发光(3)地雷爆炸(4)木炭燃烧发出光和热(5)冬天双手互相摩擦感觉暖和(6)火箭升空(7)萤火虫夜晚发光(8)给蓄电池充电(9)风吹动帆船前进(10)人跑步时,身体发热出汗(11)一杯热水漫漫变凉(12)火力发电(13)原子能发电6.下列关于能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用砂轮磨刀时,有内能转化为动能B.陨石进入大气层后成为流星,此时内能转化为机械能C.壶中的水沸腾时壶盖不停地跳动,是水的势能转化为壶盖的动能D.用打气筒给轮胎打气,打气筒发热是机械能转化为内能7.解决人类对能源的需求的根本出路是 ( )A.加快开采地球上的化石能源B.寻找富含能源的星球供人类定居C.依靠科学技术,不断开发新能源D.尽可能节约能源8.下列几种现象中属于能的转化的是( )A.飞驰而过的流星拖着一条发光的尾 B.给电炉通电,电炉丝变红C.子弹从枪堂里射击 D.水沸腾时,水壶盖被顶起E.烧水时,水温逐渐升高,最后沸腾 F.在砂轮上磨刀时,会射出火星G.晒太阳感到暖和 H.冬天两手摩擦感到暖和9.在上题中属于利用热传递改变内能的是10.请在以下括号内填写能量转化的装置、器具.(1)机械能()电能 (2)化学能()内能(3)内能()机械能 (4)光能()电能11.下列关于能量转化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发电机和电动机都是转化能量的机器B.在化学变化中,能量的转化是难以守恒的c.不同物体间内能不能转移D.不同物体间内能可以转化12.在观察滚摆的运动时发现,在经历几次上、下来回后,它能够上升的高度逐渐减小.下列关于此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 )A.这说明滚摆运动时能量是不守恒的B.因为摩擦而有部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C.因为摩擦而使部分机械能消失D.这说明并不是任何情况下能量都是定恒的13.如果电扇在一个与外界隔热的房间内,那么电扇工作一天后,房间温度将 ( )A.降低 B.升高 C.不变 D.无法判断14.下列不是以焦耳为单位的物理量是 ( )A.功率 B.热量 C.内能 D.机械能15.下面的例子中,有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是 ( )A.冬天在阳光下晒太阳 B.用酒精灯加热杯中冷水的过程c.热水中加进冷水的过程 D.点燃爆竹后,爆竹腾空而起16.能量守恒定律的意义是什么?17.跳伞运动员在空中下落时,具有动能和势能,当他落到地面上时,他具有的能量就消失了,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18.煤炭燃烧时,化学能转化成内能,反过来.给燃烧过的煤渣加热,并不能增加煤渣的化学能,这种现象说明了能量转化具有什么特点?你能再列举两个事例吗?19.有人设想,如果在相距很远的两个城市间控一条弧开隧道,那么从一个城市出发的汽车,可以不需要动力就穿过隧道到达另一城市,如图所示,你认为这个设想是否有科学性呢?20.如图所示,巨型运载火箭将“神舟”六号飞船平地托起,直冲云天.(1)火箭上升时,燃料燃烧释放的转化为飞船的能;(2)“神舟”六号发射时,在发射台下部的大水池里冒出了大量的“白气”,它们是水蒸气遇冷形成的小水珠.(3)“神舟”六号船、箭成功分离前,载人飞船相对运载火箭是的;若以地面为参照物,载人飞船是的;(4)在太空中航天员感觉周围一片寂静,这是因为真空不能(5)在飞船返回大气层时,飞船与大气层发生剧烈摩擦,变成一个火球,将能转化为能.因此给飞船降温十分重要,一种重要的降低方式是“烧蚀防热”即在飞船表面设有一层高分子固体材料,让这些材料在发生物态变化时吸热.你认为可能发生的物态变化有、、2019-2020学年物理中考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 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九年级物理下册第十八章能源与可持续发展四能量转化的基本规律教案(新版)苏科版

技能训练:
设计实践活动或实验,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能量转化的基本规律”识的应用,提高实践能力。
在“能量转化的基本规律”新课呈现结束后,对“能量转化的基本规律”知识点进行梳理和总结。
强调“能量转化的基本规律”的重点和难点,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六)课堂小结(预计用时:2分钟)
简要回顾本节课学习的“能量转化的基本规律”内容,强调“能量转化的基本规律”重点和难点。
肯定学生的表现,鼓励他们继续努力。
布置作业:
根据本节课学习的“能量转化的基本规律”内容,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巩固学习效果。
提醒学生注意作业要求和时间安排,确保作业质量。
学生学习效果
(三)新课呈现(预计用时:25分钟)
知识讲解:
清晰、准确地讲解“能量转化的基本规律”知识点,结合实例帮助学生理解。
突出“能量转化的基本规律”重点,强调“能量转化的基本规律”难点,通过对比、归纳等方法帮助学生加深记忆。
互动探究:
设计小组讨论环节,让学生围绕“能量转化的基本规律”问题展开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c.计算能量转化效率:η = E_out / E_in = (10W * t) / (20W * t) = 0.5
d.能量转化效率:50%
4.能量转化实例分析题:
题型描述:给出一个能量转化的实例,要求学生分析并解释能量转化的过程。
举例:分析家用电风扇运行过程中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过程。
解题步骤:
a.分析电风扇的工作原理:电风扇通过电动机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实现风叶旋转,产生风。
(四)巩固练习(预计用时:5分钟)
随堂练习:
随堂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检查学生对“能量转化的基本规律”知识的掌握情况。
18.4能量转化的基本规律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苏科版物理九年级下学期

文档18.4能量转化的基本规律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苏科版物理九年级下学期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苏科版物理九年级下册第18章第4节“能量转化的基本规律”。
本节主要内容包括:能量转化的基本规律、能量守恒定律的证明以及应用。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能量转化的基本规律,理解能量守恒定律,并能够运用能量守恒定律分析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1. 知道能量转化的基本规律,理解能量守恒定律。
2. 能够运用能量守恒定律分析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能量守恒定律的理解和应用。
2. 教学重点:能量转化的基本规律、能量守恒定律的证明和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如滑轮组、小车等)。
2. 学具:课本、练习册、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例,如热机的工作原理,引入能量转化的概念。
2. 讲解:讲解能量转化的基本规律,介绍能量守恒定律的发现和证明。
3. 实验:进行能量转化实验,如滑轮组实验,让学生观察和体验能量转化过程。
4. 讨论:分组讨论能量守恒定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如节能减排等。
5. 练习:随堂练习,解答与能量转化和守恒相关的问题。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能量转化的基本规律1. 能量不能创造也不能消灭,只能转化或转移。
2. 能量转化具有方向性。
能量守恒定律1. 内容:能量在转化或转移过程中,总量保持不变。
2. 证明:实验证明(如扭秤实验)。
3. 应用:分析实际问题,如节能减排。
七、作业设计1. 题目:计算下列实例中的能量转化过程:(1)一辆自行车下坡过程中,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2)电风扇工作时,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2. 答案:(1)自行车下坡过程中,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具体计算公式为:\[ E_k = mgh \]其中,\( m \)为自行车的质量,\( g \)为重力加速度,\( h \)为下坡的高度。
《能量转化的基本规律》word教案 (公开课专用)2022年苏科版教案 (4)

四、能量转化的根本规律【学习目标】1.知道能量是可以转移和转化的 .2.理解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定律 .【课堂活动】1.人们利用能量的过程 ,就是把一种形式的能量________为另一种能量或能量从一个物_______________到另一个物体 .在我们学过的热传递是能量的____________;燃料燃烧是能量的____________ .2. "永动机〞的设想能否实现 ?小组内讨论后答复 .3.能量既不会凭空 ,也不会凭空 ,它只会从一种形式为另一种形式 ,或者从一个物体到另一个物体 ,而在和的过程中 ,其保持不变 .这就是定律 .性 ,例如 .【练习】1.以下各种现象中 ,只有能的转移而不发生能的转化的过程是〔〕A.冬天用手摸户外的东西时感到冷 B.植物吸收太阳光进行光合作用C.水蒸气会把壶盖顶起来 D.电灯发光2.以下几个例子中 ,属于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是〔〕A.火箭点燃时 ,升空而起 B.给烧杯加热 ,使杯内水的温度升高C.冬天 ,人站在阳光下感到暖和 D.用锤敲石头 ,石头和锤都要发热3.现代社会中 ,尤其是我国使用的能量主要来源于〔〕A.太阳能 B.风能 C.水能 D.燃料燃烧得到的内能4.以下四种能源 ,在使用中容易造成水土流失和沙漠化的是〔〕A.石油 B.天然气 C.柴薪 D.核能5.以下四种能源 ,在使用中对环境影响最|小的是〔〕A.水力发电 B.煤 C.柴薪 D.石油6.使用核能时 ,对环境的影响主要是〔〕A.向大气中排放有害物质B.造成水土流失C.对人的有害辐射D.形成酸雨7.节约能源主要的措施是〔〕A.大力开发新能源 B.大量利用太阳能、地热能C.大量利用水能、风能 D.采用新技术、新设备 ,更新落后的技术装备8.一台汽油机各种热损失情况大致是:汽缸散热损失30% ,废气带走热量35% ,摩擦等机械损耗占10% ,那么它的效率大约是 .500g无烟煤 ,有多少化学能转化为内能 ?如果这些内能的30%被100kg水吸收 ,可使40℃的水温度升高到多少℃ ?〔q无烟煤=3.4×107J/kg〕电功率教教学目标:1、理解电功率的概念 .〔A〕2、理解用电器的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概念 .〔B〕3、会用电流表、电压表和滑动变阻器等测定小灯泡的电功率 .〔B〕重点:伏安法测小灯泡的电功率教学难点:实际功率和额定功率的区别和联系 .教学过程:一、知识回忆1、电功率是描述电流_________的物理量 .2、电功率的公式是什么 ?3、电功率公式中1W=1________ .4、用电器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功率叫做额定功率 .5、某用电器铭牌上标 "220V 100____〞 ,空白处填适宜的单位 ,如何看待 ?二、设计实验列举出设计实验的注意点及步骤1、测量小灯泡实验原理是什么 ?2、需要测量哪些量 ?3、需要哪些测量工具 ?4、如何改变小灯泡的电压 ?5、设计实验电路图6、如何测出小灯泡的额定功率 ?7、设计实验表格此过程重点加强实验素养 ,让学生了解为什么这么做 .提醒设计实验时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及解决的方法 .三、分组实验实验步骤按设计的电路图连接好实物图 .将滑动变阻器调到阻值最|大位置 ,闭合开关 .〔为什么 ?〕调节滑动变阻器滑片P 的位置 ,先后使电压表的示数小于、等于和略大于小电灯的额定电压 ,观察小电灯的亮度 ,并将实验数据填入表格中 .〔学生自主设计表格〕四、分析数据1、当小灯泡两端电压为额定电压也即是2.5V 时的功率 .假设将小灯泡两端的实际电压记做U 实 ,小电灯额定电压记做U 额 ,小电灯实际消耗的电功率为P 实 ,小电灯的额定功率为P 额 ,那么:U 实> U 额 时 , P 实 大于P 额; U 实 = U 额 时 , P 实等于P 额; U 实< U 额 时 , P 小于P 额 . 五、决战中|考1、在 "测定小灯泡电功率〞实验中 ,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2.5V ,灯丝电阻约为10Ω.⑴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 ,将图甲所示的实验电路中未连接局部连接完成(连线不得交叉). ⑵连接电路时 ,开关应处于 状态;按照你连接的电路 ,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调节至|最| (选填 "左〞或 "右〞)端.⑶实验时 ,调节滑动变阻器 ,当电压表的示数为 V 时 ,小灯泡正常发光 ,此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 ,那么通过灯泡的电流为 A ,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是 W .2、在 "测定小灯泡的额定功率〞的实验中 ,实验器材如下列图 ,小灯泡额定电压为2.5V .〔1〕在方框内画出你设计的实验电路图 .小灯泡 规格电压表示数 U/V电流表示数 I/A小灯泡 的亮度小灯泡的功率P/W额定电压 U 额=2.5V〔2〕小赵同学连接好电路后 ,闭合开关时 ,发现灯光特别亮 ,这说明他在闭合开关前没有 .〔3〕小赵同学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记下了三组对应的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 ,如下表所示 .由此可知 ,他在实验中 ,电压表选择的量程应该是;该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是W .实验序号电压表示数/V 电流表示数/A 电功率/W1 0.1623 3六、作业<同步练习>本节内容。
九年级物理下册《能量转化的基本规律》教案、教学设计

1.培养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和热情,激发他们探索自然现象的欲望。
2.培养学生尊重科学、严谨治学的态度,使他们认识到能量守恒定律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3.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使他们认识到合理利用和节约能源的重要性,培养节能减排的观念。
4.培养学生勇于实践、敢于创新的精神,鼓励他们在生活中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交流分享:学生互相交流解题过程和答案,分享解题心得,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总结归纳
1.教学活动: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能量转化的基本规律和能量守恒定律。
2.知识梳理:通过提问、解答的方式,帮助学生梳理能量转化的过程、方法以及能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3.情感升华:强调物理知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培养他们勇于探索、严谨治学的态度。
2.小组汇报: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分享他们对能量守恒定律的理解和应用实例。
3.教师点评:对各小组的讨论进行点评,强调能量守恒定律的重要性,并对学生的疑问进行解答。
(四)课堂练习
1.练习设计:根据教学目标和重难点,设计具有代表性的练习题,如计算物体下落过程中势能和动能的转化,分析电路中能量的转化等。
2.学生解答:学生在课堂上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一)导入新课
1.教学活动:通过播放一段关于能量转化的视频,如风能发电、水力发电等,激发学生对能量转化的兴趣,引导学生思考能量是如何在不同形式之间转化的。
2.提出问题:观看视频后,教师提出以下问题:“视频中展示了哪些能量转化现象?”“能量在转化过程中遵循什么规律?”
3.目标引导:通过这些问题,引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即掌握能量转化的基本规律,理解能量守恒定律。
苏科版物理九下18.4能量转化的基本规律教案3

情感态度点对能量转移和转化的方向性的认识.、乒乓球自南下落过程中,弹起高度越来越以上过程中能量是否减少了呢?节约能源,这种想法对吗?小结2019-2020学年物理中考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 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单项选择题1.物理知识的应用,体现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下面关于生活中所涉及的物理知识说法不正确的是()A.抽油烟机能将油烟抽走,是因为空气流速越大的地方压强越小B.家庭电路中,开关短路会使熔丝熔断C.书包带做得扁而宽,是为了减小书包对人体的压强D.锯木头时锯条会变热,这是通过做功来改变物体的内能2.如图是直流电动机的结构示意图,要改变直流电动机的转向,应采取的办法是A.只改变线圈中的电流方向或磁场方向B.同时改变线圈中的电流方向和磁场方向C.适当改变线圈中的电流大小D.适当升高或降低电流电压3.日常生活中,为了让同学们养成关注生活和社会的良好习惯,物理老师倡导同学们对身边一些常见的物理量进行估测的实践活动,以下是他们交流时的一些估测数据,你认为数据明显符合实际的是A.一个小铁钉受到的重力约为5NB.成年人正常步行5min通过的路程约为360mC.一般洗澡水的温度约为75℃D.黑板的长度约为12m4.关于家庭电路和安全用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使用测电笔辨别火线或零线时,手不能接触笔尾金属体B.家庭电路中,插座和各用电器之间是并联的C.家庭电路中,用电器的开关可以任意安装在火线或零线上D.家里的空气开关跳了闸,一定是电路中的总功率过大5.杆秤是一种很古老但现在仍然在广泛使用的一种测量质量的工具。
初三物理能量转化的基本规律教案示例 苏科版

初三物理能量转化的基本规律教案示例【设计意图】本节内容是对本章及以前所学物理知识从能量的观点进行了一次综合、深化和再认识.教材首先分析自然界中各种能量之间的转化,揭示它们之间的本质联系:能量,并分析一系列熟知的能量转化的事例,指出能量的转化与守恒.最后阐述了能的转化与守恒定律的普遍性和重要性.能量守恒定律是一个实验规律,列举能量转化的实例,是学生理解和掌握能量守恒的基础,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学生已知知识,对这些实例中的能的转化进行具体分析.在教学过程中,强调定律的两个方面:转化与守恒.另外还要强调该定律的普遍性和重要性,可列举19世纪的自然科学史对学生进行教育.“能量转移和转化的方向性”是本节教学的一个难点.教学时借助学生熟悉的生活实例介绍,并帮助他们初步了解有关知识.教材中是以“水往低处流(黄果树瀑布)”“热水中的冰块”等引入“自发过程”及其方向性问题的,其中功热转换过程、热传导过程以及气体自由膨胀过程的方向性问题,在教学中应通俗且不违背科学地解释有关问题。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通过实例认识能量可以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不同形式的能量可以互相转化.2.知道能量守恒定律,能举出日常生活中能量守恒的实例.3初步了解在现实生活中能量的转化与转移有一定的方向性.4、认识到日常生活中合理利用能源与节约能源的重要性。
二、过程与方法1.能在观察物理现象或物理学习过程中发现一些问题。
有初步的提出问题的能力。
2.通过参与科学探究活动,初步认识科学研究方法的重要性。
有对信息的有效性作出判断的意识。
3.学习从物理现象和实验中归纳简单的科学规律,尝试应用已知的科学规律去解释某些具体问题。
有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能保持对自然界的好奇,初步领略自然现象中的美妙与和谐,对大自然有亲近、热爱、和谐相处的情感。
2.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
3.养成实事求是、尊重自然规律的科学态度,不迷信权威,具有判断大众传媒是否符合科学规律的初步意识。
苏科版初三物理下册学案能量转化的基本规律

苏科版初三物理下册学案18学习要求1.明白能量守恒定律。
能举出日常生活中能量守恒的实例。
有用能量转化与守恒的分析物理现象的意识。
2.初步了解在现实生活中能量的转化与转移有一定的方向性。
3.讨论和分析两个具体的永动机设计方案,说明永动机是不可能的。
学习指导1.能量守恒定律:能量既可不能凭空消灭,也可不能凭空产生,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而在转化或转移的过程中,其总量保持不变。
能量守恒定律是自然界最普遍、最重要的差不多定律之一。
一切有能量转化或转移的场合,大到宇宙、小到原子核内部,也不论是生物、化学依旧物理、地质现象,都遵守能量守恒定律。
自然界中能的总量保持不变,然而关于某一物体可能改变。
2.能量转化和转移的方向性:热量只能从高温物体转移到低温物体,不能相反,具有方向性,否则就要消耗其他的能。
不是什么能源都能够利用,能源的利用是有条件的,也是有代价的,有的东西能成为能源,有的则不能。
尽管能量在转化和转移的过程中是守恒的,但具有方向性,因此我们一定要节约能源。
典型范例例题市场经济的今天,一些厂商一改过去“酒香不怕巷子深”的做法,纷纷对产品进行广告宣传。
但是有些厂商在广告上弄虚作假,夸大其词,欺诈消费者。
如某品牌电热水器如此写道:“我厂电热水器功率只有55W,烧开一瓶水只需5min,节钱省电,最适合一般家庭使用。
”这则广告可信吗?精析:电热水器烧开水,是电能转化为热能被水吸取的过程。
方法一:依照题意求出电热水器所产生的热能,再利用热量公式,算出这些热量能够烧开多少质量的水,与事实进行比较,判定信息是否可信;方法二:先求出电热电热水器所产生的热能,再估算出烧开一瓶水所需要的热量,两者进行比较,判定信息是否可信,判定的依据是能量守恒定律。
全解:方法一:电热水器产生的热能为W=Pt=55W×5×60s=1.65×10 4J。
假设一样情形下烧开水是把水从20℃加热到100℃,则这些热量能够烧开的水的质量m=Qc△t =Wc△t=1.65×104J4.2×103J/(kg·℃×(100℃-20℃))=0.049kg。
四、能量转化的基本规律-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下册教案

四、能量转化的基本规律-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下册教案一、能量的定义和单位能量是物体的势能和动能的总和,是指物质所具有的做功能力。
通常用符号 E 表示,单位是焦耳(J)。
二、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能量可以在物体之间转化,能量转化常见的有以下几种方式:1. 动能转化当一个物体发生运动时,它就具有了动能,当物体停止运动时,动能就转化成了其他形式的能量,例如声能、热能等。
2. 势能转化当一个物体处于高处时,它具有了势能,当它下落时,势能就转化成了动能,或者转化成了其他形式的能量,例如热能。
3. 热能转化热能是指物体分子内部和分子之间的运动能,当热能向外放出时,就可以转化成其他形式的能量,例如机械能、电能等。
能量转化的总和应该保持不变,这就是能量守恒定律的基本原理。
例如,当物体从高处下落时,它的势能会转化成动能,但是其总能量应该保持不变。
三、热能的传递热能可以通过几种不同的传递方式传递到其他物体中。
以下是常见的几种方式:1. 热传导热传导是指热量从一个物体传递到相邻的物体中。
它是通过介质中的分子或电子的碰撞传递热能。
2. 热对流热对流是指热量通过流体的运动传递。
当热气体或热液体在介质中流动时,它们会将热量带走。
3. 热辐射热辐射是指通过空气或真空中的电磁波形式传递热量。
它不需要介质来传递热量。
四、能量的利用与保护能量的利用和保护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方面。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方法:1. 节约能源我们可以通过节约用电、用水和用汽油等方式来减少能源消耗,保护环境,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2. 新能源我们可以利用太阳能、水能、风能等新能源来替代传统的能源,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3. 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我们可以通过科学技术的发展来开发和利用更多的能源来满足人类的需要。
例如核能、燃料电池等。
五、小结能量转化的基本规律是能量守恒定律,能量可以转化成其他形式的能量,热能可以通过热传导、热对流和热辐射等方式传递。
保护能源和利用新能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方面。
苏科版物理九下18.4能量转化的基本规律学案

§18.4 能量转化的基本规律学案学习目标1、知道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2、知道能量的转移和转化具有方向性预习内容1、化石燃料燃烧使蒸汽温度升高的过程是能转化为能;高温蒸汽推动汽轮机带动发电机的过程是能转化为能再转化为能;电动机工作时把能转化为能.2、能量守恒定律:能量既不会凭空也不会凭空它只会从一种形式为另一种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到另一个物体,而在和过程中,其保持不变.3、能量经转化后,要利用的能量只会(增多/减少/不变,下同)而不会因此节能和如何有效地利用能源是当前重要的课题.4、写出下列现象中利用了什么能源?(1)太阳光促使植物生长(2)煤燃烧给水加热产生水蒸气(3)利用海水的涨落带动水轮机发电5、写出下列过程中能量转化或转移的情况(1)太阳光促使植物生长(2)电灯发光(4)木炭燃烧发出光和热(5)冬天双手互相摩擦感觉暖和(6)火箭升空(7)萤火虫夜晚发光6、下列关于能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用砂轮磨刀时,有内能转化为动能B.陨石进入大气层后成为流星,此时内能转化为机械能C.壶中的水沸腾时壶盖不停地跳动,是水的势能转化为壶盖的动能D.用打气筒给轮胎打气,打气筒发热是机械能转化为内能7、如果电扇在一个与外界隔热的房间内,那么电扇工作一天后,房间温度将 ( )A.降低 B.升高 C.不变 D.无法判断8、请在以下括号内填写能量转化的装置、器具.(1)机械能()电能 (2)化学能()内能(3)内能()机械能 (4)光能()电能9、有人设想,如果在相距很远的两个城市间控一条弧开隧道,那么从一个城市出发的汽车,可以不需要动力就穿过隧道到达另一城市,如图所示,你认为这个设想是否有科学性呢?2019-2020学年物理中考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 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九年级物理下册18.4能量转化的基本规律教案新版苏科版

四能量转变的基本规律【设计企图】本节内容是对本章及从前所学物理知识从能量的看法进行了一次综合、深入和再认识.教材第一剖析自然界中各样能量之间的转变,揭露它们之间的实质联系:能量,并剖析一系列熟知的能量转变的案例,指出能量的转变与守恒.最后论述了能的转变与守恒定律的广泛性和重要性.能量守恒定律是一个实验规律,列举能量转变的实例,是学生理解和掌握能量守恒的基础,所以在教课过程中要充足利用学生已知知识,对这些实例中的能的转变进行详细剖析.在教课过程中,重申定律的两个方面:转变与守恒.此外还要重申该定律的广泛性和重要性,可列举 19 世纪的自然科学史对学生进行教育.“能量转移和转变的方向性”是本节教课的一个难点.教课时借助学生熟习的生活实例介绍,并帮助他们初步认识相关知识.教材中是以“水往低处流(黄果树瀑布)”“热水中的冰块”等引入“自觉过程”及其方向性问题的,此中功热变换过程、热传导过程以及气体自由膨胀过程的方向性问题,在教课中应平常且不违反科学地解说相关问题。
【教课目的】一、知识与技术1.经过实例认识能量能够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不一样形式的能量能够相互转变.2.知道能量守恒定律,能举出平时生活中能量守恒的实例.3初步认识在现实生活中能量的转变与转移有必定的方向性.4、认识到平时生活中合理利用能源与节俭能源的重要性。
二、过程与方法1.能在察看物理现象或物理学习过程中发现一些问题。
有初步的提出问题的能力。
2.经过参加科学研究活动,初步认识科学研究方法的重要性。
有对信息的有效性作出判断的意识。
3.学习从物理现象和实验中归纳简单的科学规律,试试应用已知的科学规律去解说某些详细问题。
有初步的剖析归纳能力。
三、感情态度与价值观1.能保持对自然界的好奇,初步领会自然现象中的美好与和睦,对大自然有亲密、热爱、和睦相处的感情。
2.拥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研究自然现象和平时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
3.养成脚踏实地、尊敬自然规律的科学态度,不迷信威望,拥有判断大众传媒能否切合科学规律的初步意识。
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初中物理九年级下册 四能量转化的基本规律(省一等奖)

能量转化的基本规律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通过实例认识能量可以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不同形式的能量可以互相转化.2、能在观察物理现象或物理学习过程中发现一些问题,有初步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能保持对自然界的好奇,初步领略自然现象中的美妙与和谐,对大自然有亲近、热爱、和谐相处的情感。
[学习重点]能量的转化与守恒[学习难点]能量的转移与转化有一定的方向性[学法指导]自学、关键点拨、练习巩固等相结合[教学活动]活动1:新课导入师:出示一辆玩具小车,要让玩具小车运动起来,你有哪些方法生:用力推一下汽车、利用斜面让小车从斜面顶端滑下来、装电池,利用电能来工作、用弹簧压缩后弹击汽车等师:这些方法使小车运动起来的动能是怎么得来的生:分别用人的能量、重力势能、电能、弹性势能转化为动能,让小车运动起来的师:很好,那么思考一下,有没有什么方法让小车运动起来但不消耗其他能量呢似乎没有,如果有不消耗任何能量,却能永远地运动并对外做功的机器,那就是我们物理上所称的“永动机”。
那么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一下“永动机”到底能不能做出来。
活动2:滴水实验出示视频,一块毛巾一端放在水盆里,另一端伸出水盆外,一段时间后水顺着毛巾低出来了。
师:受到滴水实验的启发,毛巾能把水从盆内滴到盆外,那我们就利用滴水实验把水从低处滴到高出,再让水从高出流下,撞击水轮机,让水轮机不停转动,这样我们就制成了一个不需要消耗能量就能不停运动的“滴水轮永动机”,如图所示。
器材:小烧杯、棉纱、水实验:做一做,棉纱伸出端高于水面和低于水面,看看什么情况下棉纱能使杯中的水滴下来学生分小组进行实验师:两种情况都能滴出水吗生:只有棉纱伸出端低于水面才能把水滴出来师:滴出来下落的水还具有动能,我们从能量的转化角度上分析一下,为什么只有棉纱伸出端低于水面才能把水滴出来生:棉纱伸出端低于水面能把水滴出来,是将水的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师:很好,换言之如果棉纱伸出端高于水面也能把水滴出来的话,水的重力势能就凭空增加了,能量既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它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其他物体,而在转化或转移过程中,总量保持不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能量转化的基本规律学习要求1.知道能量守恒定律。
能举出日常生活中能量守恒的实例。
有用能量转化与守恒的分析物理现象的意识。
2.初步了解在现实生活中能量的转化与转移有一定的方向性。
3.讨论和分析两个具体的永动机设计方案,说明永动机是不可能的。
学习指导1.能量守恒定律:能量既不会凭空消灭,也不会凭空产生,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而在转化或转移的过程中,其总量保持不变。
能量守恒定律是自然界最普遍、最重要的基本定律之一。
一切有能量转化或转移的场合,大到宇宙、小到原子核内部,也不论是生物、化学还是物理、地质现象,都遵守能量守恒定律。
自然界中能的总量保持不变,但是对于某一物体可能改变。
2.能量转化和转移的方向性:热量只能从高温物体转移到低温物体,不能相反,具有方向性,否则就要消耗其他的能。
不是什么能源都可以利用,能源的利用是有条件的,也是有代价的,有的东西能成为能源,有的则不能。
虽然能量在转化和转移的过程中是守恒的,但具有方向性,因此我们一定要节约能源。
典型范例例题市场经济的今天,一些厂商一改过去“酒香不怕巷子深”的做法,纷纷对产品进行广告宣传。
可是有些厂商在广告上弄虚作假,夸大其词,欺骗消费者。
如某品牌电热水器这样写道:“我厂电热水器功率只有55W,烧开一瓶水只需5min,节钱省电,最适合普通家庭使用。
”这则广告可信吗?精析:电热水器烧开水,是电能转化为热能被水吸收的过程。
方法一:根据题意求出电热水器所产生的热能,再利用热量公式,算出这些热量能够烧开多少质量的水,与事实进行比较,判断信息是否可信;方法二:先求出电热电热水器所产生的热能,再估算出烧开一瓶水所需要的热量,两者进行比较,判断信息是否可信,判断的依据是能量守恒定律。
全解:方法一:电热水器产生的热能为W=Pt=55W×5×60s=1.65×104J。
假设一般情况下烧开水是把水从20℃加热到100℃,则这些热量可以烧开的水的质量m=Q c△t =Wc△t=1.65×104J4.2×103J/(kg·℃×(100℃-20℃))=0.049kg。
一瓶水的质量远大于0.049kg,故信息不可信。
方法二:电热水器产生的热能为W=pt=55W×5×60s=1.65×104J。
假设一般情况下一瓶水的质量为2kg,烧开水是把水从20℃加热到100℃,则一瓶水烧开所需要的热量Q=cm△t=4.2×103J/(kg·℃)×2kg×(100℃-20℃)=6.72×105J。
由此可见电热水器产生的热量不能烧开一瓶水,故信息不可信。
点评:在很多情况下,我们对某些物理量大小要求并不是非常精确,运用估算法可以轻松解决问题。
通过本题使我们进一步理解了能量守恒定律。
活动与探究下面是生活中的一些现象:A.行驶的汽车刹车后滑行一段距离停下来;B.从树上掉下的苹果下落得越来越快;C.足球运动员头顶飞来的球,球飞出去;D.举重运动员用力将杠铃从地面举起来。
(1)试分别说出这些现象所对应的理物过程;(2)根据以上四个现象所对应的物理过程概括一个结论。
思考与练习一、填空题1.能量守恒定律是自然界最普遍、最重要的基本定律之一,是人类认识自然、利用自然、保护自然的有力武器。
由能量守恒定律可知:能量既不会凭空消失,也不会凭空___________,它只会从一种形式___________为其他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_________另一个物体,而在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过程中,能量的总量保持_____________。
2.能量的转化和转移具有性,如在热传递中,物体将热量传递给物体。
3.2005年6月3日《场子晚报》报道,6月2日10时30分,江苏全省负荷达2482.9万千瓦,创历史最高。
有关人士呼吁请社会有序、有效用电,做好节约用电工作。
就家庭、学校和社会如何节约用电,请你提出两条合理化建议:(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选择题4.火电站进的是煤,出的是电。
在这个过程中能量的转化是()A.机械能→内能→化学能→电能B.化学能→内能→机械能→电能C.化学能→重力势能→动能→电能D.内能→化学能→机械能→电能5.学习了“能量的转化和守恒”的知识后,同学们提出了下面一些关于利用和开发能源的建议,其中不可行的是()A.我国煤炭资源丰富,应研究并采用如何让燃料充分燃烧,以减少热量损失的措施B.应加快进行将内能充分转化为电能的研究,以减少内能在多次转化过程中的损失C.我国应进一步开发利用江河水利资源D.随着资源的不断消耗,应研究出一种既可以不消耗能量,又能不断对外多做功的机器相关链接“神舟”三号2003年4月1日,“神舟”三号航天飞船在内蒙古成功着陆,据航天专家披露,在该飞船上进行的拟人载荷试验达到预期效果。
为了验证飞船能否满足载人的要求,科学家采用了人体代谢模拟装置,在该置能“呼吸”,会“出汗”,其耗氧量、产热量、代谢量和真人一样,飞船座舱内的环境控制系统和生命保障系统是靠模拟装置控制的,地面监控系统只要测试该模拟装置的心电、血压、呼吸、体温、温度等生理指标,就可以验证飞船座舱内能否满足载人的医学要求。
教后感:7.1 《力》【教材分析】力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物理现象,力学是初中物理的重点知识。
学好力的概念是今后学习力学知识的基础。
【学情分析】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对力已有许多感性认识,如何将感性认识转化为理性知识是本节教学的难点。
先让学生列举一些有关力的实例,然后用不完全归纳法归纳出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再通过实验现象概括出力的作用效果是使物体发生形变或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最后通过实验,让学生体验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本节教学设计的思路是“实例(实验)——分析——概括”。
教学中要注意联系生活实际,突出科学探究中的分析与论证这一环节。
二、三、过程与方法1.通过活动和生活经验感受力的作用效果。
2.了解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并能解释有关现象。
3.“实例——分析——概括”。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科学道理。
2.善于将自己的见解公开并与他人交流,认识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力的概念、单位及其作用效果。
2.力的三要素,会用示意图表示力。
教学难点:1.力的概念。
2.认识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并解释有关现象。
【教学方法】观察法、实验法、讨论法、探究法,分析归纳法【教学用具】气球,弹簧,磁铁,铁钉,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情景导入通过吹气球的小游戏,引发学生思考“为什么气球会飞出去?”,同时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进行新课一、什么是力通过这几幅图“人推.车人拉.弹簧起重机提.重物压路机压.路面”归纳总结出力的概念1.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1)力不能离开物体而单独存在,施力物体与受力物体总是同时存在的。
(2)不直接接触的物体间也会产生力的作用。
(让学生举事例说明)2.在物理学中,力的符号为F.3.(为了纪念伟大的科学家牛顿,我们把)力的单位规定为:牛顿,简称牛,符号为N。
4.小常识:手托起两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为1N。
一个质量为50kg的同学对地面的压力大约是500N。
1.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①速度大小改变②运动方向改变2.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当物体发生形变或运动状态改变时,我们就可以判断物体受到了力的作用。
不同的力作用效果不同,那么它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呢?二、力的三要素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1.用弹簧演示实验,用力越大,弹簧伸长的越长,再结合生活中的例子。
归纳总结出: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有关。
2.用弹簧演示实验,拉弹簧可使弹簧伸长,压弹簧可使弹簧缩短,同时结合生活中的例子。
归纳总结出: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方向有关。
3.推门实验,教师在门前,门边处推门,学生在门后靠近门轴处推门,都用全力,结果教师很容易就把门推开了。
说明:力的作用效果还与力的作用位置有关,这个力的作用位置在物理上叫做力的作用点。
老师总结: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有关,在物理学中,我们把它们称为力的三要素。
生活中,打台球、高尔夫球时,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都很重要。
四、力的示意图力看不见摸不着,那么怎样去表示力呢?1、在物理学中,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表示力:在受力物体上沿着力的方向画一条线段,在线段的末端画一个箭头表示力的方向,线段的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作用点,在同一个图中,力越大,线段应该越长。
有时还可以在力的示意图旁边用数值和单位标出力的大小。
例题加练习2、画力的示意图步骤:1.确定受力物体;2.找出作用点;3.找出受力方向 ;4.画出带箭头的线段;5.标出数值和单位;6.检查同一图若有两个及两个的力时,保证力越大,线段越长;五、力的相互作用1、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都有体验,当你手拍桌子时,手会疼,用船浆用力推岸,船就会离岸而去,在交通事故中,汽车撞断路边的栏杆的同时,车子本身也会“受伤”。
这说明了什么?手会疼,说明桌子对手施加了作用力;船会离岸而去,说明河岸对船桨施加了作用力;车子会“受伤”,说明车子受到了墙对它的作用力。
总结:甲物体对乙物体施力时,乙物体对甲物体同时也施力。
因此,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2、应用“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这一物理知识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现象或应用?师生共同列举:跑步、划船、游泳等;⏹小结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①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②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也可以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③力的作用是相互的;④如何使用力的示意图表示力。
让学生回想气球游戏,找一位同学用本节课所学知识来解释气球会飞出去的原因。
教师总结。
同时说明火箭发射升空、喷气式飞机飞行也是利用这一原理。
⏹布置作业课后动手动脑学物理⏹板书设计7.1 力一、力的概念1.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在物理学中,力的符号为F。
3.单位:牛顿,简称牛(N)二、力的作用效果1.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2.力可以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三、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四、力的示意图五、力的相互作用⏹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