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科学导论》课程教学大纲

合集下载

《土地管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土地管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土地管理学》课程教学大纲Land management一、课程基本信息(一)知识目标土地内涵和特性,土地管理的基本原理和一般过程,土地管理学的基本内容和方法。

(二)能力目标应用土地管理学的原理和方法,来研究和阐明一定的社会生产方式下调整土地关系,监督、调控土地利用的规律性,以达到平衡土地供需矛盾,取得尽可能大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目的。

(三)素质目标能综合运用土地管理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解决房地产开发与管理中有关土地的一些政策和实务性问题,在增强其业务素质,扩展其知识面。

三、基本要求(一)了解我国土地资源现状与土地的可持续利用,了解不同模式土地管理组织结构的利弊及中国港台地区及国外土地管理概况。

(二)理解理解土地、资源、人口和环境之间的辩证关系,土地管理的一般过程;理解土地的概念和特性、土地管理的经济学、生态经济学和土地管理等基本原理。

(三)掌握掌握地籍管理、土地权属管理、土地利用管理、土地市场管理等土地管理的基本内容和方法。

四、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第一章绪论4学时第一节土地的基本概念1学时知识点:土地的涵义、土地资源与土地资产、土地的功能、土地的基本特性第二节土地、人口、环境与可持续发展1学时知识点:土地与人口的辩证关系、人地比例关系的变化与环境问题、土地、人口、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第三节土地管理的基本概念1学时知识点:土地管理的涵义、土地管理学的产生第四节土地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1学时知识点:土地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学科性质、土地管理学的任务和内容、土地管理学的研究方法本章小结: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从土地管理的立场上理解土地的概念、功能与基本特性,理解土地与人口的辩证关系、人地比例关系的变化与环境问题,理解土地、人口、环境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掌握土地管理的基本概念、土地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

重点:土地的含义、特性、功能,土地管理的涵义与内容难点:人口、土地、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土地资源与资产管理思考题:根据现今世界土地、人口和环境的辩证关系探讨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问题。

地球科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地球科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地球科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课程编号】:031305【开课对象】:四年制本科:地质学专业【学分】:4【总学时】:64【先修课程】:无二、教学目标本课程是地球科学各分支学科诸专业(包括资源勘查工程、矿物加工工程等专业)的入门课或基础课。

主要任务是介绍地球科学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和主要研究方法,使学生较全面了解现代地球科学的主要成就、基本知识和时空观念,训练学生掌握一些重要的基本技能,启发学生主动钻研地球科学的精神,鼓励学生的创新意识,增进学生学习地球科学的兴趣,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苦乐观,同时为今后各门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教学要求及内容提要结论(一)教学要求讲授地球科学的基本概念、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意义以及该门课程的主要内容和授课计划等。

要求学生掌握地球科学的基本概念,将今论古等基本原理和本门课程的主要特点和研究方法,了解研究意义,引发学生学习的浓厚兴趣。

(二)内容提要1.地球科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2.地球科学的研究方法3.地球科学的研究意义4.地球科学的发展简史与未来展望(三)重点、难点1.重点:“地球科学”基本概念“将今论古”原理2.难点:地球科学的特点.第一章结论(一)教学要求讲授地质学研究对象。

要求学生了解地质学的研究内容,学习研究方法。

(二)内容提要1、地质学研究对象2、地质学研究任务3、地质学的研究内容4、地质作用、它的特点及研究方法(三)重点、难点1、重点:地质学的研究对象。

2、难点:地质作用及研究方法。

第二章矿物(一)教学要求通过元素、矿物的基本概念及矿物基本性质讲授,要求学生掌握矿物、晶体、矿物的化学性质及物理性质以及集合体形态等基础知识为肉眼认识、鉴定常见矿物奠定基础。

(二)内容提要1、元素2、矿物3、矿物的基本性质4、认识常见矿物(三)重点难点1、重点:矿物的基本性质。

2、难点:通过矿物的基本性质识别矿物。

第三章岩浆作用与岩浆岩(一)教学要求岩浆作用是地球内部物质运动变化的一种重要方式。

土地经济学教学大纲

土地经济学教学大纲

土地经济学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1.1 课程背景土地经济学是经济学的分支学科之一,研究土地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影响和权益分配等问题。

它关注土地供需、土地利用、土地价值以及土地政策等重要理论和实践问题,对于国土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2 课程目的本课程旨在使学生全面了解土地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重要研究领域,培养学生对土地经济学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的能力,为其未来从事相关领域的工作打下坚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1.3 课程内容本课程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土地经济学概述:介绍土地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理论基础。

- 土地经济与城市发展:探讨土地经济对城市发展的影响和作用。

- 土地供需与土地利用:分析土地供需关系、土地利用效率和土地资源配置等问题。

- 土地价值与土地评估:研究土地价值的形成机制和土地评估的方法。

- 土地政策与土地改革:介绍土地政策的制定和实施过程,讨论土地改革的经验和挑战。

- 土地经济与可持续发展:探讨土地经济学在可持续发展中的应用和意义。

二、教学方法2.1 理论授课教师主要通过讲解、演示和案例分析等方式,向学生传授土地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知识。

2.2 案例讨论通过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理解土地经济学理论与实践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思考和问题解决能力。

2.3 学术研讨组织学术研讨会或小组讨论,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学术研究探讨,提升其科研能力。

三、教学要求3.1 知识要求- 具备一定的经济学基础知识,了解基本的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原理;- 把握土地经济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模型,理解土地经济与城市发展等关系;- 掌握基本的土地经济学研究方法和数据分析技巧。

3.2 能力要求- 具备独立思考和问题解决能力,能够运用土地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分析实际问题;- 能够撰写学术论文或研究报告,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研究成果;- 具备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能够与他人合作完成学术研究项目。

3.3 态度要求- 对土地经济学问题保持开放的思维和态度,勇于挑战和创新;- 培养对土地资源的尊重和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关注环境保护和社会公平。

《土地规划学》课程教学大纲

《土地规划学》课程教学大纲

《土地规划学》课程教学大纲Land Programming一、课程基本信息(一)知识目标土地利用规划课是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主要专业基础课和骨干课程之一。

开设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土地利用规划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学会根据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对土地需求,合理评价土地的自然、经济特性,综合权衡土地供需矛盾,对土地资源在空间上进行合理布局,在时间上进行优化配置,以保证社会经济可持续稳定发展。

(二)能力目标— 1 —培养学生的理论研究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并学会运用所学的方法初步完成土地利用规划的编制。

(三)素质目标培养学生爱岗敬业、勤奋好学、细心踏实、思维敏锐、勇于创新、科学规划的职业精神。

三、基本要求(一)了解了解我国土地利用规划的发展历程和土地利用规划的理论与原则;了解土地保护、土地整理、土地复垦和土地整治等土地利用专项规划。

(二)理解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能够全面理解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利用专项规划和详细规划的内容和程序。

(三)掌握掌握土地利用规划的基本概念、任务和内容、体系和程序、理论和原则;掌握土地利用现状分析和人口、土地需求量预测以及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调整的方法。

四、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第一章绪论2学时第一节土地与土地利用0.25学时知识点:土地的概念、土地的功能、土地的特性、土地利用的历史演化、土地利用的概念、土地利用系统的特征、结构和功能。

第二节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0.75学时知识点:规划的概念、土地利用规划的概念、土地利用规划学的研究对象。

第三节我国土地资源及其利用0.25学时知识点:我国土地资源概况、土地资源利用特点及问题。

第四节土地利用规划的任务和内容0.5学时知识点:土地利用规划的任务、内容第五节土地利用规划的体系和程序0.5学时知识点:土地利用规划的体系和程序— 2 —本章小结:通过本章学习,要求掌握土地利用规划的概念、任务和内容,土地利用规划的实质,了解土地利用的一般工作程序,土地利用规划的研究对象。

土地科学导论第五章 土地管理学

土地科学导论第五章 土地管理学
很少村民提到保护农地或农地转用的低成本。没有 人愿意承包更多的农地,只要租赁权稳定,就增加他 们的农业投资。没有人为新房占了农地而后悔,因为 住房在农民心里是一项长期投资。
19
对住房建设和土地用途管制的态度
土地管理法颁布实施以来,申请、批准 、上报和监督越来越严,工作透明化和 执行力度加大。受访者认为这有助于减 少农村住房建设的速度和规模。如果按 土地管理法实施,只有少数家庭能申请 新的宅基地,住房建设必须取得规划许 可。任何想重建住房的家庭必须提供所 有权证书。
尊重 需要
自我实 现需要
15
世界观是调节人们需要的重要因素,通过世界观 的调节,就构成人们的思想,思想则支配人们的行为。
16
需求理论对土地利用行为的启示
人类需求的多样性决定了土地利用行为和方式的多样 性: 耕地的多功能性:粮食、开敞空间和植被景观
人类需求的层次性决定了不同土地利用行为之间的位 次性和时序性: 一要吃饭、二要建设、兼顾生态
14
(1)行为原理
——人的行为都受人的动机支配,人的动机又是由人 的需求决定的,这就是人的行为规律,根据此规律进行管 理,就是管理的行为原理。
需要
动机 行为 目标
可见,行为的最根本原因在于人的需要,为了满足某 种需要,人要进行某种行为,于是,马斯洛提出了“需要 层次论”。
生理 安全 需要 需要
社会 需要
美国心理学家维克托.弗罗姆1964年在《工作 与激励》中,首先提出了期望理论。
M=V*E
其中M表示激励强度。V表示目标的预期价值。E表示期望值
25
26
27
解决途径
明确界定公共利益,规范政府土地征收行为 提高土地征收补偿标准,完善土地征收补偿机

土地资源学课程教学大纲

土地资源学课程教学大纲

土地资源学课程教学大纲Prepared on 21 November 2021土地资源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码:课程名称:土地资源学LandResource先修课程:自然地理学总学时:48(实验学时:0授课学时:48上机学时:0)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土地资源学是为公共管理类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本科生开设的一门专业课。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能理解并掌握土地相关概念及土地资源的构成要素、类型划分,理解掌握并能实际运用土地评价的基本原理以及工作方法和步骤;熟悉土地调查的基本理论与方法,理解土地人口承载力理论的基本内容和应用领域。

了解土地的可持续利用,土地资源保护,土地整理,区域土地资源开发等相关内容。

从而为全面、科学地从事土地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以及土地资源管理工作奠定较为坚实的理论基础。

二、课程教学内容的基本要求、重点和难点及学时分配1.绪论(3学时)基本要求: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土地和土地资源概念、特性以及土地资源学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重点与难点:土地特性及土地资源学研究方法。

2.土地资源的自然构成要素分析(4学时)基本要求: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土地资源自然构成的几大要素:气候、地学、水文、植被、土壤。

重点与难点:理解各自然构成要素间的相互关系。

3.土地资源的社会经济要素分析(4学时)基本要求: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土地资源与人类社会发展间的联系,理解土地价值和价格内涵及土地产权制度,掌握人类活动对土地资源的影响。

重点与难点:理解土地价值和价格内涵。

4.土地和土地资源类型的划分(4学时)基本要求: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土地类型及其划分、土地类型的地带性分布规律以及土地类型的演替,根据实际情况能够识别土地类型。

重点与难点:掌握土地类型的划分及其地带性分布规律。

5.土地资源调查(4学时)基本要求: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土地资源调查的一般程序、土地资源条件调查和现状调查的内容和工作程序,掌握现代技术在土地调查中的利用,能够运用现代技术进行实际调查工作。

土地科学导论 第二章 土地资源学

土地科学导论 第二章 土地资源学
土地资源学作为土地科学的子学科,处于一个 土地科学的续分二级学科地位,是土地科学体 系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土地科学的分支 学科处于各分支学科的基础位置。
1、土地资源学是一门基础学科 2、土地资源学是一门应用学科 3、土地资源学是一门分支学科 4、土地资源学是一门综合学科
第一节 土地资源学概述
第一节 土地资源学概述
2、土地资源的地域分异理论
自然地理环境各组成成分及其构成的自然综合体在地表 沿一定方向分异或分布的规律性现象,称之为地域分异。 大约有以下几种:由太阳辐射引起的纬度地带性、 大地 构造和大地形引起的地域分异、海陆相互作用引起的干 湿度地带性(经度地带性)、随山地高度而产生的垂直 地带性、由地方地形、地面组成物质及地下水埋深引起 的地方性分异。
土地与土地资源是有区别的:土地的范畴要宽于土地 资源,它包括了一切类型的土地,而土地资源是指在 当前和可预见的将来的技术经济条件下,能为人类所 利用的那部分土地,强调其具有资源利用价值。
土地与土地资源之间的界限并不明确。从发展运动的 角度辨证地看,有些现在看来毫无用处的土地,在未 来的科技及社会的发展中,可能成为非常有用的资源。 因此,土地与土地资源两个概念在通常情况下没必要 具体区分,可以等同看待。
(一)土地资源学研究的内容 (1)土地资源构成因素及其对土地资源利用的影响; (2)土地资源类型及土地资源时空演替与分布规律研究; (3)区域土地资源数量性质的调查; (4)土地资源质量性质的评价; (5)土地生产潜力与土地人口承载力研究; (6)区域土地资源概况与土地资源开发研究; (7)土地资源的利用与保护研究; (8)土地资源的动态监测研究等。
土地资源生态伦理体现了一个重要思想,即要把人的行为准 则和道德规范从人与人的社会关系领域,扩张到人与自然生 态关系的领域。

土地科学导论 第二章 土地资源学

土地科学导论 第二章 土地资源学

第二节 土地资源学的主要知识体系
(一)土地资源调查 土地资源调查就是运用土地资源学知识,借助测 绘制图等手段,查清各类土地资源的数量、质量、 空间分布状况,以及它们之间发生的规律和相互 关系,为综合农业区划、区域土地资源评价、国 民经济发展长远规划,以及土地资源的科学管理 等服务。 土地资源调查大致可以分为土地条件调查(土地 质量状况调查)和土地利用现状调查两种。
土地与土地资源是有区别的:土地的范畴要宽于土地 资源,它包括了一切类型的土地,而土地资源是指在 当前和可预见的将来的技术经济条件下,能为人类所 利用的那部分土地,强调其具有资源利用价值。
土地与土地资源之间的界限并不明确。从发展运动的 角度辨证地看,有些现在看来毫无用处的土地,在未 来的科技及社会的发展中,可能成为非常有用的资源。 因此,土地与土地资源两个概念在通常情况下没必要 具体区分,可以等同看待。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土地资源研究取得了很大的 进展。
20世纪90年代,城镇土地分等定级在我国广泛开展, 城镇土地分等定级的理论、方法和技术也逐步完善。
2003年正式颁布《农用地分等规程》、《农用 地定级规程》和《农用地估价规程》,推进了 全国农用地分等定级评价的开展。
2005年以来,以全面、协调与可持续的科学发 展观为指导,我国第三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全 面展开,2006年底已完成国家和省级规划修编 的重大专题研究,这些成果突出了土地利用战 略、土地节约与集约利用、优化区域与城乡土 地利用、协调土地利用与生态建设等新理念、 新方向,使我国传统型土地利用规划逐渐向资 源节约型和统筹城乡发展的土地利用规划转型。
土地资源生态伦理体现了一个重要思想,即要把人的行为准 则和道德规范从人与人的社会关系领域,扩张到人与自然生 态关系的领域。

《土地管理学》教学大纲

《土地管理学》教学大纲

《土地管理学》教学大纲课程代码:课程名称:土地管理学课程英文名称:Land management课内学时:48学分:3编写人:刘兆顺一、课程的目的与要求:本课程为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课。

该课程将土地管理理论、相关法规和土地管理实践融为一体,要求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理论、相关法规来分析和解决社会经济活动中出现的土地权属、土地利用等问题。

二、课程简介:土地管理学是管理科学中介于土地科学和管理科学的一门交叉学科,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应用学科。

土地管理学研究土地管理的基本理论,相关法规的法理解释及其适用,行政、法律、经济和技术等管理手段在土地管理实践中的综合运用,以及如何分析和解决社会经济活动的各种土地问题,如何合理组织土地利用,以提高土地利用的生态、经济及社会效益。

课程主要内容包括:土地管理原理、土地权属管理、土地利用管理和城市土地市场管理等。

Land management is an intersected course between Land Science and Management Science. The matter what this course studies on as follow: the principle theory for land management, the content and utilization of related law and rule, the methods that used in land management, how to analysis and solve that land matters, how to organize the utilization of land, how to improve the profit of land utilization. The main contents of this course includes the principle of land management, the management of land right, the management of land utilization and the market management of urban land三、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第一章绪论:本章共分四节:第一节土地的基本概念;第二节土地、人口、环境;第三节土地管理的基本概念;第四节土地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土地科学导论》课程教学大纲
Specialty Introduction
课程编号:08075101
适用专业:土地资源管理专业
学时数:16 学分数:1
执笔者:审核人:
修订日期:2008年6月
一、课程的性质与目的
本课程是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入学的专业导论课,为必修课程。

其任务是使学生了解土地资源管理的主干课程以及相关课程的学习方法。

并为以后专业课的学习打下基础。

并对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产生浓的兴趣。

二、课程教学内容
1.土地和土地科学(2学时)
主要内容:土地简介、土地科学简介、土地科学和其他科学的关系以及我国土地科学的历史、现状和发展方向。

了解土地的概念,土地的属性,掌握土地的科学的学科体系以及与土地科学和其他学科的关系。

(教学方式:讲授2学时)
2.土地资源学(2学时)
主要内容:土地资源学简介、土地资源的研究简史及发展前景、我国土地资源介绍。

掌握土地资源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教学方式:讲授2学时)
3.土地经济学(2学时)
主要内容:土地的供给与需求,地租与地价理论,土地金融与土地税收,土地报酬递减规律及规模经济原理。

掌握土地的供给与需求,地租与地价理论;了解土地金融与土地税收,土地报酬递减规律及规模经济原理。

(教学方式:讲授2学时)
4.土地利用规划学(2学时)
主要内容:土地利用规划的概念,土地利用规划的基本原理,土地利用规划总述及土地利用专项和详细规划。

掌握土地利用规划的概念,土地利用规划的基本原理;了解土地利用规划总述及土地利用专项和详细规划。

(教学方式:讲授2学时)
5.土地法学与土地行政学(2学时)
主要内容:土地法学理论与体系、土地法的渊源及其与其他部门的关系、土地产权制度;土地行政的概念与职能,土地行政组织与土地行政方法。

掌握土地法学理论与体系、土地行政的概念与职能;了解土地行政组织与土地行政方法。

(教学方式:讲授2学时)
6.地籍学(2学时)
主要内容:地籍制度、土地调查与土地分等定级、不动产登记。

掌握土地调查与土地分等定级;了解地籍制度;理解不动产登记。

(教学方式:讲授2学时)
7.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2学时)
主要内容:可持续发展理论、土地资源与可持续利用、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

理解土地资源与可持续利用;掌握可持续发展理论
(教学方式:讲授2学时)
8.国土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与土地信息系统(2学时)
主要内容:国土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土地信息系统构建。

了解国土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土地信息系统构建。

(教学方式:讲授2学时)
附:学时安排表
三、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本课程一课堂讲授为主,应根据学生平时听课的情况以及作业情况适当安排课堂讨论与习题课,采用精讲多练、加强课后答疑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使学生熟练掌握课程内容。

(一)课堂讲授
本课程以土地资源的学科为基础,由于学时比较少,授课时应精讲,重点讲土地资源管理的主干学科。

通过有限的学时,使学生尽快掌握土地资源管理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并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学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课堂讨论
课堂讨论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开拓思路,也可以暴露学生学习上的问题。

应组织、利用课堂讨论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开拓思路、灌输科学的分析问题的方法。

(三)平时测试
为及时了解教学情况,可适当安排平时课堂测验。

每次测验约0.5学时。

(四)考试
考试采用闭卷形式,内容包括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应用和分析、简答与论述。

题型采用选择、填空、简答等方式。

成绩评定:平时成绩占30%;期末考试占70%。

四、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与分工
本课程的为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专业入门指导课程,学好本课程可以更好的了解土地资源专业的学科体系,为以后专业课的学习打下基础。

五、建议教材与教学参考书
[1] 叶俭平,《土地科学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2] 杨子生,《土地资源学》,云南大学出版社,1994
[3] 倪绍祥,《土地类型与土地评价》,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