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的治理聪明》绪论:为什么是《论语》(1)

合集下载

也谈《论语》的得名(1)

也谈《论语》的得名(1)

也谈《论语》的得名(1)

关于《也谈《论语》的得名(1) 》,是我们特意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论文原题】也谈《论语》的得名—兼与敖晶女士商榷[1]

【内容摘要】《论语》是儒家最主要的经典之一,关于它的得名历来多以为是因根据“论”的“论纂”之意。但本文认为我们可以借用“右文说”的观点来考察这一问题,即凡从“仑”得声的字多与“条理”、“规则”这一涵义有关;而《论语》之“论”之所以应该读为平声,则又是一种破读。故而,“论语”就是“伦语”,也就是一本阐发人生伦理规则的图书。

【关键词】论语  得名

《论语》作为一部重要的儒家经典,自前汉以来即受到了当朝统治者的青睐和重视,较早地被立在学官。到了明清时,《论语》更是因“四书五经”被列为科举的必考科目而受到了广大读书人顶礼膜拜。

《论语》一书,主要记载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论和若干行事,它是研究孔子及先秦儒家思想的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料。儒家的一些基本思想,如“仁”、“义”、“礼”、“乐”等概念在该书中首次被提出并被加以诠释。通过研究《论语》,我们可以基本了解前期儒家的思想和观点,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学习和掌握传统的文化精髓。故而,对这样一部典籍,我们必须对它的各个方面进行深入彻底地考察和研究。而本文则主要试图探讨《论语》一书的命名之义。子曰:“必也正名也夫”,又曰:“名不正则言不顺。”[2]“正名”,是研究古代典籍所需要做的第一步工作。

关于《论语》的命名之由,前人一般都认为是因论纂所记之语,故名《论语》。如班固《汉书·艺文志》:“论语者,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与夫子之语也。当时弟子各有所记,孔子既卒,门人相与而论纂,故谓之《论语》。”这是关于《论语》得名最早也是最有代表性的一种说法,后世众人或承班氏之言,或就班氏之言发挥,很少有另创新说的。这种说法不能说没有道理,尤其是袁家麟先生在此基础上从声音入手提出[3]:“又如《论语》的‘论’字,读平声,与读去声的字义大不同。……我们从训诂学求语源来寻找《论语》书名的确切意义。‘论’,古

《论语》智慧大全(一)

《论语》智慧大全(一)

《论语》智慧大全(一)

读论语心得:

中庸之道的智慧

“中庸”强调的是做事守其“中”,既不左冲右突,又戒参差不齐。中庸是孔子和儒家的重要思想,作为一种道德观念,它是孔子和儒家尤为提倡的。孔子说:“中庸作为一种道德,该是最高的了吧!人们缺少这种道德已经为时很久了。”

中庸就是不偏不倚的平常的道理。中庸又被理解为中道,中道就是不偏于对立双方的任何一方,使双方保持均衡状态。中庸又称为“中行”,中行是说,人的气质、作风、德行都不偏于一个方面,对立的双方互相牵制,互相补充。中庸是一种折衷调和的思想。调和与均衡是事物发展过程中的一种状态,这种状态是相对的、暂时的。孔子揭示了事物发展过程的这一状态,并概括为“中庸”,这在古代认识史上是有贡献的。

虽然在《论语》中“中庸”一词仅出现过一次,但中庸的思想却时时闪现,如在《论语》中孔子评价他的弟子们时说:“高柴愚直,曾参迟钝,颛孙师偏激,仲由鲁莽。”孔子认为,他的这些学生各有所偏,不合中行,对他们的品质和德行必须加以纠正。

再如《论语》中记载,有一次子贡问孔子:“子张和子夏二人谁更好一些呢?”孔子回答说:“子张过分,子夏不足。”子贡说:“那么是子张好一些吗?”孔子说:“过分和不足是一样的。”既然子张做得过分、子夏做得不足,那么两人都不好,所以孔子对此二人的评价就是:“过犹不及”。“过犹不及”即是中庸思想的具体说明。

孔子“中庸”思想的本意是:“去其两端,取其中而用之。”也就是去除偏激,选择正确的道路。它体现的是端庄沉稳、守善持中的

博大气魄、宽广胸襟和“一以贯之”的坚定信念,是具有永久的真理性和现实主义的伟大思想。

《论语》简介——推荐阅读

《论语》简介——推荐阅读

论语导读

一、《论语》简介

《论语》:中国春秋时期一部语录体散文集,主要记载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它较为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包括孔子的政治主张、教育原则、伦理观念、品德修养、文学理论等。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纂而成。全书共20篇、492章,首创“语录体”(指对自己或他人语言的记录和摘录)。南宋时,朱熹将它与《孟子》《大学》《中庸》合为“四书”。

二、《论语》的影响力

北宋宰相赵普认为半部《论语》可治天下,就是说《论语》是最精深的政治学。朱熹将《论语》编入四书,成为科举考试最基本的教材。就是说《论语》是教育人、培养人的基石。《论语》对中华民族的心理素质及道德行为起到过重大影响。直到近代新文化运动之前,约在两千多年的历史中,一直是中国人的初学必读之书。

三、孔子简介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名丘,字仲尼。祖籍宋国夏邑,出生于鲁国陬(zou)邑。东周春秋末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孔子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孔子曾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十四年,晚年修订了六经(分别为:《诗经》、《尚书》、《礼记》、《乐》、《周易》、《春秋》)。相传他有弟子三千,贤弟子七十二人。孔子去世后,其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把孔

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了儒家经典《论语》。

孔子在古代被尊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duo)”,是当时社会上的最博学者之一,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万世师表、文宣皇帝、文宣王。其儒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孔子被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他的思想和学说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论语》中孔子的政治思想与现代治理的对比研究

《论语》中孔子的政治思想与现代治理的对比研究

《论语》中孔子的政治思想与现代治理的对比研究

1. 引言

1.1 概述

《论语》是中国古代儒家经典之一,记录了孔子及其学生的言行。作为一部重要的哲学著作,它不仅包含着丰富的道德和伦理观念,也涉及到了政治思想。本文旨在通过对比研究孔子的政治思想与现代治理原则,探讨孔子思想对现代社会的启示与借鉴。

1.2 文章结构

本文主要分为五个部分:引言、孔子的政治思想、现代治理的特点与要求、对比研究孔子的政治思想与现代治理以及结论。首先简要概述本文研究内容和目的,接着分析孔子的政治思想,然后探讨现代治理所具备的特点和要求。随后进行对比研究,比较孔子的政治思想与现代治理原则在政权来源和合法性观点、政府责任和公共服务观念以及政府与公民关系方面的异同。最后,在结论部分总结归纳出孔子思想对现代治理所带来的启示,并提出当前现代治理面临的挑战和发展方向。

1.3 目的

本文旨在通过对比研究孔子的政治思想与现代治理原则,探讨古代儒家思想对于现代社会政治的启示和借鉴。通过深入研究《论语》中孔子对君主、贵族以及民众教育的看法,我们可以了解到孔子对于社会秩序、政权来源以及公民参与等方面的思考。而在现代社会,民主与权力制衡、公正与法治精神以及公民参与与利益平衡等原则成为了政治生态建设中的核心问题。因此,通过对比研究孔子的政治思想与现代治理原则之间的关系,我们将能够更好地认识孔子思想对于现代政治体制建设所提供的指导意义,并提出相关发展方向和改进措施。

2. 孔子的政治思想

2.1 孔子的社会观

孔子的政治思想源于对社会现实的观察和分析。他认为,一个良好的社会应建立在和谐、公正和道德之上。孔子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认为个体和家庭是构建社会秩序的基础。他主张通过道德教育来塑造人的品德,以达到社会稳定和安宁。

《论语》简介

《论语》简介

《论语》简介

《论语》是中国古代儒家经典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后学整

理而成。它是中国古代文化经典之一,包括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

记录,具有很高的思想和教育价值。下面将介绍《论语》的起源、内容特点以及对中国文化的重要影响。

一、《论语》的起源

《论语》成书于战国末年至秦汉之际,是对孔子言行的整理和

记录。在当时,儒家思想逐渐形成,并在后世得到广泛传播。

《论语》作为儒家学派的重要经典之一,为后世儒家学者提供了

重要的思想素材和参考。

二、《论语》的内容特点

1. 强调道德伦理

《论语》强调道德伦理观念的重要性,孔子在书中提到了很多

关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和观点。他强调诚实守信、孝道

敬老、礼貌谦虚等道德准则,对人际关系和社会秩序起到重要引

导作用。

2. 注重人际关系和教育

《论语》中的对话场景大多发生在孔子与弟子、孔子与学生之间。这些对话涉及到人际关系、教育方式和方法等方面内容。孔子提倡心灵相通、师德高尚、以身作则等教育理念,对后世教育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 突出实践和实用主义

《论语》中所表达的思想注重实践和实用主义。孔子重视知行合一,崇尚实践和实用,强调通过实际行动来实现个人修养和社会进步。这一思想观点在中国古代影响深远,并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三、《论语》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1. 形成儒家思想核心

《论语》所体现的儒家思想,成为中国古代文化的核心之一。儒家思想强调道德修养、人际关系和社会秩序,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 培养良好的道德价值观

《论语》对个人修养和道德价值观的强调,对塑造中国人民的

道德规范起到了重要作用。它对后世子孙的道德养成产生了积极

《论语》简述

《论语》简述

《论语》简述

作者|杨世珍

一、《论语》的由来

《论语》一书虽由来已久,但后来初学者则知之甚少,现作简单叙述。

《论语》一书,是孔子死后其弟子把孔子平时对他们和时人讲话的记录整理而成的。对“论语”二字,先儒各家解释不一。有的把“论”当作次序的“伦”,有的以为“伦”“论”音义相同,这都是穿凿附会的说法。皇侃著的《论语集解义疏叙》云:“此书出自门徒,必先评论,人人佥允,然后乃记,记必已论,故曰论也。”这样的解释则“语”,当然是孔子当时所述的“语”,而“论”成为孔子死后弟子共同讨论的“论”,依此说法,则此书应作为语论,不应作《论语》了,于理不通。按“语”是从论难答述而来的,《毛诗传》云:“直言曰言,论难曰语”,郑玄(康成)注《周礼》云:“发端曰言,答述曰语。”此书既然是弟子记述孔子当时的语录,这些语录必然是孔子当时论难答述的语。因此,《论语》的论应当作为孔子当时论难的论,语是孔子答述的语,论难在先,答述在后,所以不称语论而称《论语》。

《论语》全书共二十篇,四百九十二章,其中记孔子对答弟子及其时人之语占大部分,约四百四十四章,记孔门弟子相互谈论的,约占四十八章。文字体裁多为简单的问答体,《汉书·艺文志》所载与清代儒者所考辨,都认为孔子以前的各家著作,出自后人伪托的居多,唯独《论语》一书,是先秦诸子中唯一可靠的最古的私家著作,可以作为研究古代前期儒家思想学说的直接文献。所以要研究孔子思想学说时,不得不从《论语》一书获取最原始的可靠资料。

这部《论语》遭到了秦始皇的焚书一劫,后来到了两汉,仅有口头传授及从合壁中所得书册。当时有三种册子:一曰《鲁论》,一曰《齐论》,一曰《古论》,这三个册子中的篇章和内容,也互有异同。据前汉时刘向《别录》曰:“鲁人所学,谓之《鲁论》,齐人所学谓

《论语》简介

《论语》简介

《论语》是一部在中华文明史上具有深远影响的儒家经典,它详实记录了古代中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瑰宝。全书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共二十篇,包含了11705个汉字,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撰而成。

《论语》的名称源于其内容的特点——论”意味着论纂、编撰,而语”则指话语、言论。这部书主要汇集了孔子对于政治、伦理、道德和教育等方面的思考,以及他与弟子间的对话,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和教育原则。

作为儒家思想的核心载体,《论语》与《大学》、《中庸》、《孟子》一同被誉为四书”,与《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并称为四书五经”。这些经典在中国传统文化和封建政治中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对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建设和文化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

《论语》的语言简洁精炼,内涵深刻,其中不少言论至今仍被广泛引用,视为至理名言。书中不仅记录了孔子的教诲,也通过生动的神情语态描写,成功地塑造了孔子的形象,以及一些孔门弟子的鲜明个性,如子路的率直、颜回的温雅、子贡的聪颖和曾皙的脱俗等。

在历史的长河中,《论语》不断被研究和注释,产生了许多著名的注本,如东汉何晏的《论语注疏》、南宋朱熹的《论语集注》等。这些注本丰富了《论语》的内涵,也便利了后人的学习理解。

时至今日,《论语》仍然是国内外学习中华文化、修养道德情操的重要读物,是中华传统美德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通过阅读《论语》,我们可以继续发扬孔子的仁爱思想、礼节观念和中庸之道,促进个人品德的提升和社会和谐的发展。

《论语》中的学问智慧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论语》中的学问智慧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论语中的学问智慧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1. 引言

《论语》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儒家经典之一,记录了孔子及其学生的言行和思想。其内容涉及伦理道德、政治力量、教育理念等方面,也涵盖了学问智慧与修身

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重要观点。

2. 学问智慧

2.1 学习追求

《论语》强调了对学问的重视,提倡不断进取和追求知识。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为例,反映了对于知识从不满足而要持续学习的态度。

2.2 感受自然之道

在《论语》中,孔子强调了通过观察自然世界来获取智慧。例如"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表明了通过观察他人和事物来进行自我反思与改善。

2.3 思考人生意义

《论语》还探讨了人生的意义和价值观念。例如"巧言令色, 鲜矣仁"告诫人们不要以虚伪和巧言来掩饰自己,而是应该追求真善美的道德价值。

3. 修身齐家

3.1 自我完善

《论语》中强调了对自身品德的修养和内心世界的建设。例如"君子以自强不息"提倡君子应该不断地追求进步和自我完善。

3.2 和谐家庭

孔子认为,要想治理国家和平天下,首先要从家庭开始。他强调了家庭中的和

睦与亲情的重要性,并提出了"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这样的观点。

3.3 礼仪规范

《论语》中还强调了礼仪规范对于个人修身和家庭建设的重要性。例如"君子之于天下也,无所不服而获尊卑焉"即表明了君子应该以身作则、遵守礼仪规范。

4. 治国平天下

4.1 君主责任

孔子在《论语》中探讨了君主的角色与责任感。他认为君主应该放弃个人私利,追求公共利益,并认为"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

4.2 参谋智者

《论语》中也强调了君主应该倾听智者的建议与意见。例如"听其言,观其行"

论语的由来

论语的由来

论语的由来

《论语》是中国古代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及其门徒言传身教而成。其由来可追溯至春秋时期,当时孔子游历各国,传授学问,鼓励民众修身齐家,治理国家。他的言行举止深受人们的尊敬和追捧,门徒们也不遗余力地将其言传于后世。

在孔子逝世后,他的门徒们将他的言论整理成书,取名《论语》,共收集了孔子及其门徒的语录和言行,记录了他们的思想、道德和政治观点。《论语》成书过程中经历了数百年的漫长岁月,历经各种变革和修订,直到汉朝时期才形成了现在的版本。

《论语》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精髓之一,它蕴含着孔子思想的精华,对后世的影响深远。它强调了道德修养、好学不倦、忠诚正直、诚实守信等价值观念,对中国古代和现代社会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论语》的传承和发扬,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 1 -

论语的含义简述

论语的含义简述

论语的含义简述

中国古代儒家学派中重要的理论文本是论语,它集中体现了儒家思想中经典教义、礼义精神、哲学观念和伦理道德标准,对于中国文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也为世界上不同文化的交流与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论语汇聚了许多中国古代儒家学派的核心思想,是中国古代教育学、伦理学与哲学的重要著作,是学者解释儒家思想的重要参照文献。它的内容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话语,话语涵盖了伦理教育、文学艺术、政治思想、实践伦理学等不同学术领域。论语的核心思想是以自我完善、智慧和道德作为本体,以道德为标准,以谦卑为态度,以开放包容的心态接受新事物,以仁义为主旨,以和谐为装置,来探讨人的行为应该遵循的道德准则。

论语的精神意义就在于它的核心思想的传承,将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理论与实践融为一体,将儒家思想的总体价值观贯穿于伦理行为的实践之中,使人们了解到应该遵守的道德标准与追求的理想生活。

论语集中体现了智慧、仁义、谦虚等核心思想,它是一部充满道德教育的经典文本,对日常生活形态、习俗民风乃至思想观念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被世人誉为“尊师重道”的代表,它教导人们谦卑学习、坚持正道、珍惜朋友、善待家人,这些都是儒家伦理思想中最重要的内容,是当代中国文化传统中的基本要求。

古今中外都认可论语的价值,它不仅仅是一部文学文本,更是

一部思想精华的集大成,千古经典,根深蒂固,彰显出儒家思想中的智慧精神、价值观价和人生观,影响着世界文明的发展步伐。

论语不仅是教育的典藉,也是思想的宝库,它的核心思想深深地影响着日常生活,直接影响着中国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它是由古老文明演变成现代文化的里程碑,对于我们来说,明白论语的含义,不仅能让人更深刻的理解儒家思想与中华文化,也能让我们做出更高质量、更有效的学习和行为,积极地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到人类文明的发展中去。

《论语》命名的意义、来由,作者和编著年代

《论语》命名的意义、来由,作者和编著年代

《论语》命名的意义、来由,作者和

编著年代

(一)“论语”命名的意义和来由

《论语》是这样一部书,它记载着孔子的言语行事,也记载着孔子的著名学生的言语行事。班固的《汉书•艺文志》说:“《论语》者,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当时弟子各有所记,夫子既卒,门人相与辑而论纂,故谓之《论语》。”《文选•辨命论注》引《傅子》也说:“昔仲尼既没,仲弓之徒追论夫子之言,谓之《论语》。”

从这两段话里,我们得到两点概念:(1)“论语”的“论”是“论纂”的意思,“论语”的“语”是“语言”的意思。“论语”就是把“接闻于夫子之语”“论纂”起来的意思。(2)“论语”的名字是当时就有的,不是后来别人给它的。

关于“论语”命名的意义,后来还有些不同的说法,譬如刘熙在《释名•释典•艺》中说:“《论语》,记孔子与弟子所语之言也。论,伦也,有伦理也。语,叙也,叙己所欲说也。”那么,“论语”的意义便是“有条理地叙述自己的话”。说到这里,谁都不免会问一句:难道除孔子和他的弟子以外,别人说的话都不是“有条理的叙述”吗?如果不是这样,那么“论语”这样的命名有什么意义呢?可见刘熙这一解释是很牵强的。(《释名》的训诂名物,以音训为主,其中不少牵强付会的地方。)还有把“论”解释为“讨论”的,说“论

语”是“讨论文义”的书,何异孙的《十一经问对》便是如是主张,更是后出的主观看法了。

关于《论语》命名的来由,也有不同的说法。王充在《论衡•正说篇》便说:“初,孔子孙孔安国以教鲁人扶卿,官至荆州刺史,始曰《论语》。”似乎是《论语》之名要到汉武帝时才由孔安国、扶卿给它的。这一说法不但和刘歆、班固的说法不同,而且也未必与事实相合。《礼记•坊记》中有这样一段话:“子云:君子弛其亲之过而敬其美。《论语》曰:‘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坊记》的著作年代我们目前虽然还不能确定,但不会在汉武帝以后,是可以断言的。因之,《论衡》的这一说法也未必可靠。由此可以得出结论:“论语”这一书名是当日的编纂者给它命名的,意义是语言的论纂。

《论语》名称的由来

《论语》名称的由来

《论语》名称的由来

展开全文

历代学人一般都称《论语》是语录体著作,实际上语录只是《论语》的表象,语录体现的是“语”之体,即语文。孔门向来主张文以载道,强调道体合一。“论”则是对道的强调,“论”有三个层面意蕴:一是排列语录次序。将杂乱无章的语录,按照一定次序排列。二是含有“议”之意,即集体交流,探究义理。三是含有“评”之意,即评断价值,标引指向。翻阅古人解读,较为切近的是邢昺《论语正义》的解释:“论者,伦也,纶也,轮也,理也,次也,撰也。以此书可以经纶世务,故曰纶也;圆无穷,故曰轮也;蕴含万理,故曰理也;篇章有序,故曰次也;群贤集定,故曰撰也。”

《论语》二十篇,前十篇侧重探讨如何道成肉身。“道成肉身”过程,对个体生命来说,就是“大学”过程,即觉悟过程。笔者读《论语》前十篇心得可以概括为:学习仁礼,关注授受,分科教学:言传、身教、身体、力行,以内圣外王之学践行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人生之路。曾子撰写的《大学》是对“道成肉身“过程的概括,也是解读《论语》前十篇的钥匙。《论语》后十篇侧重探讨肉身如何弘道。子思撰写的《中庸》则是对肉身弘道的总结,是解读后十篇的法门。《论语》在战国和汉初时还不是“经”,是附在“经”后面的“传”,“经”是道的载体,“传”是指如何传道的。《论语》的功能其实就是传经布道的工具书,可以简称为传道书。

《论语》里对六经要义的总结,也有弘扬六经要义的科目介绍。东汉时,《论语》被定为经书,当时是七经之一,以后是九经、十二经、十三经之一。南宋时朱熹将《论语》与《孟子》、《大学》、《中庸》合编为四书,把《论语》定为四书之首。如果说《易经》是六经之首,那么《论语》就是解读六经之首,也可说是十三经之首了。因此笔者赞成如下观点:汉代赵岐说:“《论语》者《五经》之管辖,六艺之喉衿也。”唐薛放说:“《论语》者,六经之精华。”宋代二程说:“于《语》、《孟》二书,知其要旨所在,可以观《五经》

《论语》命名的意义、来由,作者和编著年代

《论语》命名的意义、来由,作者和编著年代

《论语》命名的意义‎、来由,作者和编著‎年代

(一)‚论语‛命名的意义‎和来由

《论语》是这样一部‎书,它记载着孔‎子的言语行‎事,也记载着孔‎子的著名学‎生的言语行‎事。班固的《汉书•艺文志》说:‚《论语》者,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

闻于夫子之‎语也。当时弟子各‎有所记,夫子既卒,门人相与辑‎而论纂,故谓之《论语》。‛《文选•辨命论注》引《傅子》也说:‚昔仲尼既没‎,仲弓之徒追‎论夫子之言‎,谓之《论语》。‛从这两段话‎里,我们得到两‎点概念:(1)‚论语‛的‚论‛是‚论纂‛的意思,‚论语‛的‚语‛是‚语言‛的意思。‚论语‛就是把‚接闻于夫子‎之语‛‚论纂‛起来的意思‎。(2)‚论语‛的名字是当‎时就有的,不是后来别‎人给它的。

关于‚论语‛命名的意义‎,后来还有些‎不同的说法‎,譬如刘熙在‎《释名•释典•艺》中说:‚《论语》,记孔子与弟‎子所语之言‎也。论,伦也,有伦理也。语,叙也,叙己所欲说‎

也。‛那么,‚论语‛的意义便是‎‚有条理地叙‎述自己的话

‎‛。说到这里,谁都不免会‎问一句:难道除孔子‎和他的弟子‎以外,别人说的话‎都不是‚有条理的叙‎述‛吗?如果不是这‎样,那么‚论语‛这样的命名‎有什么意义‎呢?可见刘熙这‎一解释是很‎牵强的。(《释名》的训诂名物‎,以音训为主‎,其中不少牵‎强付会的地‎方。)还有把‚论‛解释为‚讨论‛的,

说‚论语‛是‚讨论文义‛的书,何异孙的《十一经问对‎》便是如是主‎张,更是后出的‎主观看法了‎。

关于《论语》命名的来由‎,也有不同的‎说法。王充在《论衡•正说篇》便说:‚初,孔子孙孔安‎国以教鲁人‎扶卿,官至荆州刺‎史,始曰《论语》。‛似乎是《论语》之名要到汉‎武帝时才由‎孔安国、扶卿给它的‎。这一说法不‎但和刘歆、班固的说法‎不同,而且也未必‎与事实相合‎。《礼记•坊记》中有这样一‎

论语每章思想总结

论语每章思想总结

论语每章思想总结

《论语》是一部以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为主的文献,它是中国古代哲学经典之一,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全书共二十篇,收录了孔子及其弟子在不同场合下的对话和述说,涵盖伦理道德、政治治理、教育思想等方面的内容。下面将对《论语》每章的思想进行总结。

第一章:学而篇。本章主要阐述了孔子的教育理念和学习方法。他强调学习的重要性,认为学习应该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孔子还提到了自律和修身的重要性,他强调学无止境,要不断追求更高的道德标准。

第二章:为政篇。本章主要探讨了政治治理的问题。孔子提出了“君子务本”、“民无信不立”等思想。他认为,一个好的政治

领导者应该注重自身的道德修养,并且要以身作则,赢得民心和信任。孔子还提出了以德治国的观点,认为只有道德高尚的人才能够有效地治理国家。

第三章:八佾篇。本章主要介绍了古代祭祀的仪式和意义。孔子认为祭祀是一种对上天表示敬意的方式,同时也是对自身修养的考验。他强调要以恭敬的态度来祭祀神灵,同时也要寻求自己内心的真善美。

第四章:里仁篇。本章主要强调了仁爱和人际关系的重要性。孔子认为,一个真正的君子应该以仁爱为核心,要关心他人的利益并助人为乐。他还提出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德原则,强调要用心去对待他人。

第五章:公冶长篇。本章主要涉及到一个名叫公冶长的学生和孔子的对话。孔子向公冶长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他告诉公冶长要勤于思考和研究,不断追求真理。同时,孔子还提及了身体力行的重要性,他认为人应该将学到的东西付诸实践,而不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

第六章:雍也篇。本章主要记录了孔子的一些言论。孔子在这一章中提到了学习的态度,他强调要虚心听从他人的意见,并且要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同时,他还提出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观点,强调要从自身做起,通过自律来推动社会的发展。

论语对国家治理的启示

论语对国家治理的启示

论语对国家治理的启示

一、论语的背景与意义

《论语》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儒家经典之一,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被誉

为儒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传统文化学者,我对《论语》进行了深入研究,并从中发现了一些对国家治理有启示的观点。

首先,论语的背景是春秋战国时期,这是一个乱世,诸侯割据,战乱频繁的时代。孔子生活在这个时代,他积极推崇仁义道德,力图通过教育来改变社会风气,使国家治理更加稳定。因此,论语对国家治理的启示具有重要意义。

二、德治与法治的辩证关系

《论语》中强调了德治与法治的辩证关系。孔子认为,德治是治理国家的根本,法治是德治的辅助手段。他强调君子应以德治国,而不是仅仅依赖法律来管理社会。这对于现代国家治理也具有重要的启示。

在现代社会,法律是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平正义的重要手段,但单纯依赖法律并

不能解决所有问题。德治是培养公民道德素质的基础,只有通过教育和道德引导,才能塑造良好的社会风气,实现国家治理的长远发展。

三、仁爱与公平正义的平衡

《论语》中强调了仁爱与公平正义的平衡。孔子认为,仁爱是治理国家的核心,但仁爱不能过分,也要兼顾公平正义。他提倡“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强调人与人之间的互相尊重和关爱。

对于国家治理而言,仁爱是保持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因素,但也不能忽视公平

正义。只有在公平正义的基础上,才能实现社会的长期稳定与发展。因此,国家治理需要在仁爱与公平正义之间找到平衡点,既要注重社会关怀,又要保障公平正义。

四、教育与人才培养的重要性

《论语》中强调了教育与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孔子认为,教育是改变社会风气,推动国家治理的关键。他强调“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提倡学习的重要性,并注重培养学生的品德和能力。

古文课文《论语》的现代价值与教育意义

古文课文《论语》的现代价值与教育意义

古文课文《论语》的现代价值与教育意义

简介

《论语》是中国古代的一部经典著作,是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记录。虽然这部作品产生于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但它仍然对现代社会有着重要的价值和教育意义。

现代价值

1. 人际关系与社交礼仪

《论语》中强调了良好的人际关系、社交礼仪和道德修养的重要性。这些道德原则,在现代社会依然具备重要指导意义,帮助人们建立互相尊重、合作共赢的良好人际关系。

2. 领导力与管理智慧

孔子教导学生时经常涉及领导力与管理智慧。《论语》中包含了许多关于领导者道德修养、责任感以及对他人鼓舞和引导的原则。这些原则对于当今组织管理和领导者发展仍然具有借鉴意义。

3. 家庭伦理与个人发展

《论语》中探讨了家庭伦理、个人发展和品德修养等议题。这对于当代社会中强调家庭和个人幸福、道德观念的提升具有深远影响。

教育意义

1. 培养思辨能力与创新思维

《论语》鼓励学生不断思考问题、探索真理,并提供实际行动指导。通过研读《论语》,学生可以培养批判性思维、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解决现实问题的

创新思维。

2. 弘扬传统文化与国粹教育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论语》的研读有助于传承和弘扬优秀的

传统价值观。通过教育,年轻一代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古代文化,并将其融入

现代社会。

3. 塑造公民素养与社会责任感

孔子注重道德修养,尤其是对他人负责和关心社会的情怀。通过阅读《论语》,学生可以培养自我管理能力、倡导公平正义,并拥有积极投身社会的责任感。结论

古文课文《论语》不仅具有丰富的现代价值,同时也承载着重要的教育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语的治理聪明》绪论:为什么是《论语》(1)

一、反拉二胡

据说左撇子的人都聪明,我有个表弟就是个左撇子。有一次他拿了个二胡玩,刚一上手,就拿反了,由于他习惯左手拉弓子。大家笑话一番,他不好意思了,就换了持法,却显得更加笨拙。我说你不妨用你自己的方法试一下,他又恢复左手持弓,果然推拉自如;无独占偶,我看十二女子乐坊的演奏,就发现有个美女笛子手把笛子放在左侧演奏的。后来才知道其中的缘故,原来舞台上有两个笛子手,为了追求对称的舞台效果,其中一个就来了个“反吹竹笛”。假如这位乐手不是左撇子,练就这番技艺确实值得称道。表弟的“反拉二胡”是找到了适合自己的方法,美女的“反吹笛子”是为了适应乐队的舞美效果,这些突破常规的做法都有着很好的理由。常规方法好,还是***规方法好呢?这题目问得没趣了,所谓的好和坏实在是不存在的,只有适合与不适合最为重要,适合的就是好的。本来二胡就不好学,要让我表弟不顾自身的特殊条件而必须采取适合别人的方法,学起来,凭白增加很多难度,有什么好处呢?当年有个企业叫“三株”,用小报纸式的广告页把自己的三株口服液卖得很火。我有位做高档白酒的朋友,把这方法拿来了,廉价的宣传小报散发的满世界都是,着名度倒是上往了,可价钱却上不往,品牌形象大打折扣。为什么小报纸对三株口服液是“好”的,对我朋友的白酒就是“不好”的呢?原因就是适合和不适合的题目。橘在淮南为橘,到了淮北则为枳,口味坏得不可进口。为什么?好的东西,换个地方就变得不好了。美国

很著名的咨询公司在中国国内吃不开,弄坏了好几个案例,并不是人家的方法“不好”,其中就有不适合中国企业的缘故。中国的企业先是推崇西方的治理模式,后来又喜欢日本的治理模式,由于日本的文化可能更接近我们,所以更轻易找到相似的地方。然而中国和美国、和日本都是大不相同的,且不说市场环境、文化背景、企业特征,单就“人”这一项就大不一样了。我们常说企业“以人为本”,实在中外企业的最大区别就在于组成企业的人是不一样的。我们不从资本或技术的所有者来区分,只要是在中国本土,由中国人构成的企业都属于我们所要讨论的范畴。中国人和外国人到底有什么不同?根本上当然是文化背景的不同,并且由此而产生的思维方式、行为习惯等等的巨大区别。面对不同的人群,却打算用相同的治理方法,那难度简直是自找了,由于那些是未必适合中国人的特点的。成功有着成功的背景,这个背景往往存在极大的差异。当你不具备人家当时的条件的时候,同样的方法就会产生相反的结果。事实上,只有根据自己的情况采取的对策才可能有效。表弟要学二胡了,为什么偏要他采用通常的方式,而放弃适合自己的方式呢?二、为什么是《论语》中国人的特点是什么?这可是个大课题。不过有个小例子可使我们窥其一斑:即便是山村一个字不熟悉的老太太,在行为方式上也在遵循中国自己的道德标准。比如她会说:“我要做了这样的事情,死后让人家怎么说我?”这是什么思想?这叫“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她还可能说:“这孩子是个孝子,靠得住!”这个判定的理论依据是什么?是“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这些话都是《论语》中的章句。为什么

不熟悉字、没学过《论语》的人也是《论语》的思维方式呢?由于《论语》所推崇的观念实在已经成为中国人的文化基因,说是生而有之不为过了。《论语》对中国人的文化特征的形成起到深刻而久远的影响,但《论语》还不仅仅如此简单。我们知道,《论语》是中国哲学的颠峰之作,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誉,其中的治理哲学和方法才是其精华。并且这种治理哲学是基于对人的研究和影响的,也就是说,《论语》所显示的治理哲学正是适合《论语》所塑造的人群的。一个深受《论语》思想影响的民族,必然适应《论语》所推行的治理哲学。然而,历来《论语》中的治理学都是被用来治天下了,并没有被企业界所广泛研究和利用。或许这和中国古代企业不够发达有直接的关系,而在中国企业高速发展的今天,为什么我们还要一味从国外寻求治理方法,而放弃可能是最适合自己的治理哲学呢?诚然,《论语》中的治理学确实是反映了孔子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本意和努力,似乎没有提到在企业中的应用。然而哲学之所以是哲学,就在于其对于普遍事物的广泛适应性和启发性。就像《论语》还可以被运用到其他更多方面一样,研究《论语》在企业治理方面的运用,是一条寻找中国企业治理方法的理想门径。更重要的是,中国和西方国家的思维确实存在极大的差别。也举一例,比如说,尽管现在外出谋生、异地工作已经成为很普遍的事情,但是“背井离乡”听起来依然比较悲惨凄凉,尤其春节、中秋这些该团圆的时候团圆不了,那“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感觉还是难以排解。在这些方面中国人似乎不如西方人那么豁达想得开,实在这正是中国文化的特点。中国以农耕文化

为基点,地理依靠和宗法意识已经成为我们民族的基本心理状态。于是家长制、独裁集权制的治理模式就有了形成的土壤并且被世代接受,这种治理模式的特点是以人治为核心,夸大集体主义,讲究尽对服从,遵守伦理道德,注重教化作用。当代中国企业是在相对***的环境下成长的,带有明显的时代特色,但无论如何,从本质上讲,企业都必然是独裁的组织。这种独裁不是人为的,也未必是中国企业所独占,而是由资本的性质所决定。谁拥有这个企业的资本,谁就有难以相比和替换的发言权。在资本合作的企业里,发言权的大小决定于资本的大小。所以,企业说到底是资本独裁的组织,这一点,并不存在私营、国营或股份制企业的区别,也和中国外国、东方西方没有关系。企业的这一属性和中国人特有的文化心理相结合,就使得中国企业必然谋求更加贴近这些特点的治理哲学和治理方式,并且对不同文化背景下形成的治理模式具有自然的文化性排斥。所以对待西方、日本还有韩国等的企业治理模式的态度,必然是以包容的心态来吸收改造,而被中国企业治理模式所同化。然而,由于历史文化因素,中国在传统上企业发展并没有形成社会的主流,而是作为一个孱弱的分支在惨淡经营,更没有形成成熟的企业治理专门理论。这当然和中国的哲学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我们知道,中国哲学起源于生命哲学,将宇宙的生命、人的生命作为完整的、根本性的研究,从而在哲学体系上具有难以分割的整体性。像我们熟知的《老子》,历来被看作中国哲学的原始,但我们很难说清楚这部书到底是在研究哪个门类,并且之后的哲学研究也都具有这样的“含糊”特点。这也使得我们可以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