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改造的途径
社会主义改造
一、社会主义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为改革提供了必要准备1.社会主义改造是我国发展生产力的必经之途中国共产党人当时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来源有两个:理论上,来自马列经典著作;实践上,来自苏联实行的社会主义制度。
虽然我们把握了公有制基础上的普遍富裕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原则,但带有某种片面性和盲目性。
如果说对于社会主义蓝图的完整描绘,中国共产党人当时不可能有更多独立的思考,那么,对于中国实现社会主义的途径即社会主义改造,则表现了巨大的创造性,并且从某种意义上说,正是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独创性,为20年之后的社会主义改革提供了理论和实践的准备。
脱胎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新中国,要尽快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使人民富裕,国家富强,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面临着巨大的困难。
革命就是要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当无产阶级夺取了政权之后,要一步一步地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并且尽可能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而生产力的发展需要与之相适应的生产关系作支撑。
毛泽东在审阅中宣部编写的关于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的学习和宣传提纲时,亲自加了一段这样的阐述:“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的实质,就是使生产资料的社会所有制成为我国国家和社会的唯一的经济基础”,只有这样,“才利于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向前发展。
”2.社会主义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主要包括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根本特征是生产资料的公有制和按劳分配。
1956年,我国在绝大部分地区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农村中消灭了富农阶级,农民和手工业者劳动群众个体所有的私有制,基本上转变为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
城市中消灭了民族资产阶级,工人阶级也完全摆脱了资本家雇佣劳动者的地位,成了企业的主人,国家的主人。
经济是社会制度的基础,社会主义政治制度集中体现着并服务于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机器,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这些本来就是上层建筑中保障我国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强大社会主义因素,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一次以根本大法的形式规定了我国的政治制度,即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国家,确立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国家根本制度以及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
简述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经验
简述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经验
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经验
1、实现以经济发展为中心的社会主义改造:社会主义改造必须
以实现经济发展为工作中心,重视实际经济建设,把解决经济问题作为指导思想,以发展社会生产力和改善人民生活为基本任务,强调改造的经济效益。
2、以改革为改造的重要手段:以改革为改造的主要手段,实施
以改革和创新为基础的社会主义改造,积极探索新的改造途径和模式,在政治、经济、科技、文化领域等方面构建技术革命体系。
3、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方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不断探索和实践一切可能有益于发展经济和改善人民生活的行为,但要回到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和特性。
4、重视传统优势的延续和创新:坚持依靠自己,重视传统优势
的延续和创新,在综合利用外部资源的同时,积极推动经济结构的优化,加强技术创新,探索有效的社会主义改造路径。
5、强调社会公平和生态复元:实施社会主义改造,重视发展生
态文明,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加强社会公平和生态复元,解决发展过程中社会的不平等性和污染严重性问题,保护贫困地区的发展环境,使发展更加公正合理。
- 1 -。
毛概·第8讲:社
毛概·第 毛概 第8讲:社会主义改造及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3)把资本主义工商业者改造成自食 其力的社会主义劳动者
改造企业和制度
和平改造
改造人
毛概·第 毛概 第8讲:社会主义改造及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在对私营企业实行利用、 在对私营企业实行利用、限制和改造方 针的同时,对资本家个人实行团结、 针的同时,对资本家个人实行团结、教 育和改造的方针,使私营企业在转变为 育和改造的方针, 社会主义性质的同时, 社会主义性质的同时,资本家也由剥削 者转变为自食其力的社会主义劳动者。 者转变为自食其力的社会主义劳动者。
1.改造个体农业 1.改造个体农业
恩格斯说: “ 当我们掌握了国家权 恩格斯说 : 力的时候, 力的时候 , 我们决不会考虑用暴力去剥 夺小农, 不论有无报偿, 都是一样…… 夺小农 , 不论有无报偿 , 都是一样 我们对于小农的任务, 我们对于小农的任务 , 首先是把他们的 私人生产和私人占有变为合作化的生产 和占有, 但不是采用暴力, 和占有 , 但不是采用暴力 , 而是通过示 范和为此提供社会帮助。 范和为此提供社会帮助。”
毛概·第 讲 毛概 第8讲:社会主义改造及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教学目的 通过学习,掌握社会主义改 造道路的重点,正确认识改造 过程中出现的偏差和失误,深 刻体会我国确立社会主义制度 的重大历史意义和政治意义。
毛概·第8讲:社会主义改造及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毛概 第
重点难点 ◆社会主义改造道路的内容和方法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为什么要 采取和平赎买的方式 ◆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经验 对社会主义改造道路中出现的失误 的正确理解 ◆确立社会主义制度的意义
毛概·第 毛概 第8讲:社会主义改造及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第四章 社会主义改造的理论原则与经验总结
“一化三改” (一体两翼) “一化”,即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 工业化 ,这是主体; (核心) “三改”,即逐步实现对农业、手工业 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 是“两翼”。(实质:改变所有制关系)
二、过渡时期总路线反映了历 史的必然性
1.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是国家独 立和富强的当然要求和必要条件。 2、新民主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始终存 在着工人阶级同资产阶级限制和反限制 的斗争。 3.农村小农经济的落后性日渐突出, 阻碍了农业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
课堂讨论:
1、 为什么对民族资本采取和平赎买, 而不是像对官僚资本那样采取没收政 策? 2、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造特在何 处?
讨论总结
1、 一是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具有两面性。 二是我国经济落后,生产力水平低下, 需要资本主义工商业发挥其有利于国计民生 的一面。 三是大多数工商业者都具有较高的科学 文化知识和经营管理经验,和平改造有利于 他们发挥自己的才能,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 四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在历史上就形 成了盟友关系。
一、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及内容
1953年12月,在毛泽东亲自修改审定的 中共中央宣传部关于过渡时期总路线的 学习和宣传提纲中,形成了对过渡时期 总路线的完整和准确的表述: 1954年9月,一届人大通过的《宪法》 把总路线作为国家在过渡时期的总任务 写入总纲。
党的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的内容是:
三、三大改造
1.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途径: 互助合作 目标:把个体农民的生产资料私有制 改造成为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 原则:自愿互利、国家帮助、典型示 范 分三个阶段,于1956年底基本完成
2.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的方针和形式
农业改革
第二阶段
• 1954年至1955年上半年,是农业合作化运动的第二阶段,初级社在全国普遍建立和发 展。1954年春,农业生产合作社发展到9.5万个,参加农户达170万户,大大超过了 中央提出的数字。4月中央农村工作部召开第二次农村工作会议。会议分析了互助合作 运动的形势,指出农村将相继出现一个社会主义革命高涨的局面。为了吸引更多的农 民入社,国家从各方面大力支援农业生产合作社。到同年秋,全国新建农业生产合作 社13万多个,加上原有的共22.5万多个。 1954年10月,中央农村工作部召开了全国第四次互助合作会议,决定到1955年春 耕以前,将农业生产合作社发展到60万个。中共中央批准了中央农村工作部关于这次 会议的报告。到1955年4月,合作社发展到67万个。由于发展速度过猛,不少地方又出 现了强迫命令、违反自愿互利原则的现象。中共中央在1955年初发现了上述问题,发 出了一系列通知和采取措施纠正偏差。1月10日,中央发出《关于整顿和巩固农业合作 社的通知》,要求各地停止发展,集中力量进行巩固,在少数地区进行收缩。3月上旬 ,毛泽东提出了“停、缩、发”的三字方针,即根据不同地区的情况,停止发展、实 行收缩和适当发展。为了贯彻三字方针,农村工作部于4月下旬召开了全国第三次农村 工作会议,总结经验,布置工作,提出要求。到1955年7月,全国原有67万个合作社, 经过整顿,巩固下来的有65万个。 1955年5月17日,中共中央召开华东区、中南区和河北、天津、北京等15个省市 委书记会议。根据毛泽东原来的提议,会议提出1956年发展到100万个社的意见。6月 中旬,中央召开政治局会议,批准了关于到1956年合作社发展到100万个的计划。不久 ,毛泽东从南方考察回来,主张修改计划, 加速发展。担任农村工作部部长的邓子恢不 赞成改变计划,认为合作化运动应与工业化速度发展相适应,不宜发展过快。毛泽东 认为邓子恢和中央农村工作部思想右倾。
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国家资本主义的高级形式
全行业公私合营
8
第一阶段,初级形式国家资本主义阶段
时间: 1953年底以前 形式:委托加工、计划订货,统购包销
(私营工业)、经销代销(私营商业)等。 利润分配:四马分肥
即企业的盈余,按国家所得税,企业公积金、工人福利费、资方 红利四个方面进行分配。
11
一些当时情景的的图片
图图为为11995566年年11月月2195日日,,广北州京市各各界界203多0 万万人人分在区天举安行门庆广祝场社举会行主庆义祝改社造会胜主利义 联改欢造大胜会利。联新欢华大社会发。新华社发
图图众为为举1行1995庆566祝年年社11月月会22主21日义日,改,天造上津胜海市利举和游行平行欢区。群庆新进 入华社社会发主义社会的集会和游行。
限制
和平赎买
6
为什么采取了和平赎买政策?
基本国情决定。
我国的民族资产阶级具有 接受和平赎买的可能性。
已具有了对民族资本主义工 商业进行和平赎买的条件。
7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步骤
全行业公私合营阶段
第三阶段
个别企业的公私合营阶段
第二阶段
初级形式国家资本主义阶段
第一阶段
国家资本主义的初级形式
14
概念二
个别企业的公私合营:就是在一些私营企业中加入国家公 股,这样合营后的企业,生产资料由资本家和国家共同占 有,由国家派遣干部与资本家共同管理;公方处于领导地 位。企业利润按“四马分肥”的原则分配,即企业在分配利 润时,国家税收占34.5%,职工福利费占15%,企业公积 金占30%,资本家红利只占20.5%,大体上为1/4,企业 利润大部分归国家和工人。
所得税 34.5% 福利费 15% 公积金 30% 资方红利 20.5% 总计 100.0%
毛概3-2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和历史经验
产品分配采取按劳分配和 土地入股分红相结合
第三阶段是发展高级社
高级社实行生产资料农
民集体所有、按劳付酬, 取消土地分红,具有完
全的社会主义性质。
到1956年底,加入高级社的农 户占全国农户总数的87.8%, 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1956年社员们利用工余时间评分记分
2. 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第一,积极引导农民组织起来,走互助合作道路
农民们成群结队报名入社的场面
第二,坚持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国家帮助的原则, 以互助合作的优越性吸引农民走互助合作道路
政府向农民发放 国家基金贷款
第三,正确分析农村的阶级和阶层状 况,制定正确的阶级政策。
依靠贫农、下中农,
团结其他中农,
限制到逐步消灭富农剥削。
公私合营经过了个别企业的公私合营和全 行业的公私合营两个阶段。
上海工商界代表荣毅仁 等带着申请书参加公私 合营大会
上海申新纺织 公司实行公私 合营,欢迎公 方代表进厂
把资本主义工商业者改造成为社会 主义劳动者
上海永安公司董事长 郭琳爽在全国政协二 届二次会议上表态: “企业向国营商业看 齐,个人向工人阶级 转化。”
党和政府采取了“积极领导、稳步前进”的方 针,通过合作化的途径,引导手工业逐步过渡
第一步: 办手工业供销小组
具有社会主义萌芽性质
第二步: 办手工业供销合作社
具有半社会主义性质
第三步: 建立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社会主义性质的集体经济组织
一 九 五 三 年 毛 泽 东 在 武 汉 与 小 商 贩 交 谈
在手工业的社会主 义改造过程中,党和政 府采取说服教育、示范 和国家帮助的方法,使 他们自愿参加到手工业 合作社中来,从而把手 工业者的私有制改变为 社会主义的集体所有制。
社会主义改造途径及其作用与不足
三大改造即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
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基本上实现国家工业化和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从1951年12月开始,中共党中央颁发了一系列的决议,规定了中国的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到1956年底,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在经历了互助组、初级社、高级社三阶段后基本完成,全国加入合作社的农户达96.3%。
中国有几千年农民个体经济的历史, 农民对土地、耕畜有深厚的私有观念、个体自主经营的习惯根深蒂固。
农民是否同意走合作化道路毛泽东系统地解决了农业合作化的社会条件问题。
第一, 毛泽东认为农业合作化具有必然性。
二, 党和毛泽东制定了“ 自愿互利, 典型示范、国家帮助”的正确的合作化原则和积极领导、稳步前进的方针。
第三,毛泽东制定了合作化运动中正确的阶级路线。
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从1953年11月开始至1956年底结束,全国90%以上的手工业者加入了合作社。
党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采取的三种形式是:手工业生产小组、手工业供销生产合作社、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通过这三种形式,把大量的手工业者组织起来,实现由分散到集中,由低级到高级的社会主义改造。
由于贯彻了自愿互利的原则,以及随着手工业私有制生产关系的变革,生产技术逐步由手工业转变为机械化生产,极大地促进了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从1954年至1956年底全面进行。
中共对之采取了“和平赎买”的政策,通过国家资本主义形式,逐步将其改造成社会主义公有制企业,而且“将所有制改造与人的改造相结合,努力使剥削者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
以和平赎买的方式实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也是从中国的实际出发的。
第一, 民族资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长期是党的同盟者, 革命胜利后既有剥削工人的一面, 又有遵守宪法, 愿意接受改造的一面。
第四章社会主义改造第二节
“穷棒子社”从三条驴腿起家, 依靠自己的力量,克服重重困 难,赢得了第一个丰收年,用 事实对那些散布合作社要“穷 散架”的人,做出了强有力地 回答。这一年粮食亩产达到 254斤,超过互助组上年平均 产量将近一倍,粮食总产量 45800多斤,扣除集体留粮以 后,平均每户分配的收入达 190多元。老贫农王生摸着那 些几乎没地方盛的粮食,激动 得热泪盈眶,他说:“这是走毛 主席、共产党指引的路才得到 的,这条路我是走定了”!
20多天的战斗,凭着19双勤劳 的手,打回4万多斤柴,卖得430 多元。打柴换来的钱,全部用在了 添置生产资料上面,根据社内的迫 切需要,买了一头骡子、一头牛、 19只羊、一辆铁轮车,还有一部 分零星农具。从此,长峪山下出现 了一派前所未有的大搞生产的动人 景象:社干部劳动干在前头,活计 专拣重的干,社员你追我赶,紧紧 跟上。送粪缺车,扁担结队挑上山; 耕地缺人,人拉耠子翻开地;春播 缺种,求亲靠友来凑集,合作社终 于适时种上了地。
1956年社员们利用工余时间评分记 分
农业社女社员正在选种
3、高级社
2、初级社
(1955.10.—1956.底)
1、互助组
(1953.底—1955.9.)
(195l.12.—1953.底)
第三步:高级社
第一步:互助组
三阶段
第二步:初级社
第一阶段主要是发展互助组,同时试办初级社
生产资料仍属农民个人所有 生产方面组织起来、互帮互助
第一阶段:
初级形式的 国家资本主义
第三阶段: 全行业
公私合营
第二阶段: 单个企业 公私合营
第一步:主要实行初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
初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有委托加工、计划 订货、统购统销、委托经销代销等。
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和经验
在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方面: 在步骤上:由大城市 到中小城市、由主要行业到一般行业逐步推 开。 第一步是把私人资本主义企业转变为国家资 本主义企业。 第二步由国家资本主义企业转变为 社会主义企业,在转变中采取了由初级形式的国 家资本主义到高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逐步过 渡 重要意义:这种逐步过渡的办法符合农民的 特点和生产力状况。这场巨大而深刻的社会变革, 不仅没有对生产力的发展造成破坏,而且促进了 生产力的发展。 三, 用和平方法进行改造 运用 和平的方法、合作化的途径改造小农经济是马克 思主义的一个基本原则。
• 第三,进行和平改造。手工业者的情况和 农民基本相同。 和平改造解决了诸如实 现社会变革与经济发展、和平过渡与消灭 剥削制度这类通常难以解决的矛盾问 题。 在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上,有两 个事实是世界历史上各种革命大变动中罕 见的:一是在一个几亿人口的大国中比较 顺利地实现了如此复杂、困难和深刻的社 会变革,不仅没有造成生产力的破坏,反 而促进了工农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
第二节 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和历史 经验
中国的特点是农民占人口的绝大多数,从这一实际出发,党制定并实行 了一套适合中国特点的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方针、政策和办法。 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农业、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第一,积极引 导农民组织起来,走互助合作道路。这一政策受到农民拥护。 第二, 遵循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和国家帮助的原则,以互助合作的优越性吸 引农民走互助合作道路。
二是这样的变革没有引起巨大的社 会动荡,反而极大地加强了人民的 团结,并且是在人民基本上普遍拥 护的情况下完成的。这些情况说明, 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的确 是一个伟大的历史性胜利。 我国社 会主义改造也出现了一些误差和失 误。但是,不能因为出现这些失误 而否定社会主义改造的伟大意 义。 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 的确是一个伟大的历史性胜利
14第三章社会主义改造第二、三节
到1956年底,全国共组织了10万个合作社, 入社社员占全部手工业从业人员的92%以上, 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入社手工业者
92%
全国手工业者比例图
2、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资本 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_标清.flv
问题四: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第一,用和平赎买的方法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 第二,采取从低级到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的过渡 形式。 第三,把资本主义工商业者改造成为自食其力的 社会主义劳动者。
32.2% 53.4%
1952 年 1952 年
71.8%
1.5% 0.7%
0.7%
7.3%
32.2% 7.1%
1956年 年 1956 7.3%
53.4%
71.8%
7.1%
6.9%
0%
工业总产值
社会主义工业
56%
67.5%
国家资本主义工业 资本主义工业
26.9% 17.1% 32.5%
接近0
1952年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石家庄人民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思想政治教研组:吴建新
PBL问题汇总:
问题一:农业社会主义改造道路? 问题二: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问题三:对个体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 问题四: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问题五: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三步骤? 问题六: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经验? 问题七: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出现的偏差?
早期同仁堂的药碾子..\..\社会主义改造胜利完成_标清.flv
二、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经验 问题六: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经验?
坚持社会主义 工业化建设与 社会主义改造 同时并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
8
9
10
第三.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 改造
(1)方针 :和平改造
(2)途径:国家资本主义
(3)பைடு நூலகம்式:和平赎买
(4)目标:把资本主义私人所有制改 造成为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
11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基本形式
国家 资本主义
4
我国农业互助合作运动,大体经历了三个发展 阶段,采用了三种具体形式:
第一阶段(1949年—1953年底):临时互助组, 常年互助组。
第二阶段(1953年底—1956年1月):大力发展 初级农业合作社阶段。
第三阶段(1956年春—1956年底):建立高级 农业生产合作社阶段。
5
6
7
第二.个体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国营经济
合作社经济
公私合营经济 资本主义经济
个体经济
1952年 1956年
17
(五).社会主义改造工作的主要缺点
要求过急,改变太快。表现: (1)农业合作化问题。
1955年夏季以后,农业合作化以及对手工业 和个体商业的改造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 快,形式也过于单一,以致在长期间遗留了一些 问题,如合作社规模过大,干部管理水平一时跟 不上去;财务管理上出现混乱现象;分配上的平 均主义;产业产品结构过于简单。 (2)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过快。 (3)工业化建设的“冒进”问题。
初级形式 高级形式
委托加工 计划订货 统购包销 委托经销代销 个别行业公私合营
全行业公私合营
四马分肥
资本家红利
从新民主主义转变到社会主义的具体途径
从新民主主义转变到社会主义的具体途径1. 引言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是两个不可或缺的阶段。
从新民主主义转向社会主义是一次具有重大意义的转变。
本文将探讨从新民主主义转变到社会主义的具体途径,详细分析这一历史时期的发展和转型。
2. 新民主主义时期的基础新民主主义时期是中国革命的初级阶段,它的基础是建立在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基础上的。
在这个阶段,中国问题主要是民族独立、民主和人民生活改善。
3. 运动的推进与胜利在新民主主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了一系列革命运动。
从北伐战争到土地革命战争,中国人民展现了持久的斗争精神和不屈的意志。
这些运动不仅推动了中国工农群众的觉醒,也为之后的社会主义革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4.论教育与文化的重要性在新民主主义时期,中国共产党非常重视教育和文化的发展。
他们提出的“文艺为民”的口号,标志着中国文化迎来了一个新的时代。
这一时期的文化运动为社会主义文化的兴起奠定了基础。
5.社会主义道路的选择在新民主主义时期,中国共产党通过一系列的实践和理论研究,确认了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这一选择代表了在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中的一次伟大的飞跃。
6.经济改革和社会主义建设在新民主主义转变到社会主义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经济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从农村经济的社会主义改造到城市工业化的推进,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可喜的进展。
7.新民主主义转变到社会主义的思想路线这一历史时期的思想路线是一个丰富多样的过程。
从毛泽东思想到邓小平理论,中国社会主义的思想逐渐丰富和发展。
这些思想不仅为中国的转型提供了理论指导,也为社会主义实践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支持。
8. 总结回顾通过对新民主主义转变到社会主义的具体途径的探讨,我们可以看到这一历史时期的转型具有深远的影响。
从经济、政治、文化、思想等方面来看,这一转变为中国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
个人观点:在我看来,新民主主义转变到社会主义的具体途径是一个极具挑战性的历史时期。
考研政治毛中特第三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知识点总结
第三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1949~1956手段途径)(社会主义革命理论、对象目标:私有制一公有制)第一节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1、(多)新民主主义社会的评价:○1是我国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性质是新民主主义社会○2他不是一个独立的社会形态,而是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转变的过渡性社会形态○3新民主主义社会属于社会主义体系(社会主义萌芽阶段)○4社会主义的因素(公有制)已经居于领导地位2、新民主主义社会存在五种经济成分:○1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3、○2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社经济(个体经济向社会主义集体经济过渡的形式)○3农民和手工业者的个体经济○4私人资本主义经济○5国家资本主义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向社会主义国营经济过渡的形式)4、中国社会基本的阶级力量:○1工人阶级(国营)○2农民阶级和其他小资产阶级(个体)○3民族资产阶级(私人)5、这三种基本的经济成分与之相联系的三种基本的阶级力量之间的矛盾集中表现为:○1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条道路○2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两个阶级的矛盾6、(多)1952.12标志着:○1土地改革完成○2国民经济恢复○3民主革命的遗留任务7、毛泽东等领导同志对原来的设想有了新的认识的原因:○1国民经济得以恢复○2民主革命遗留任务已经完成8、过渡时期总路线的特点:○1最大特点: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的路线○2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的紧密结合○3体现了解放生产力与发展生产力、变革生产关系与发展生产力的有机统一第二节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和经验9、(多)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经验:积极引导农民组织起来,走互助合作道路10、(多)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原则:遵循○1自愿互利○2典型示范○3国家帮助的原则以互助合作的优越性吸引农民走互助合作道路11、(多)农业社会主义改造方针:坚持○1积极领导○2稳步前进的方针,采取循序渐进的步骤12、(多)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内容:初级社以土地入股和统一经营为特点,实行集体劳动、产品分配采取按劳分配和土地入股分红相结合,具有半社会主义性质13、社会主义萌芽性质:手工业供销小组半社会主义性质:手工业供销合作社社会主义性质:手工业生产合作社14、(多)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政策:和平赎买其性质:国家有偿的将私营企业改变为国营企业,将资本主义私有制改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具体方式:不是由国家支付一笔巨额补偿资金,而是让资本家在一定年限内从企业经营所得中获取一部分利润15、(多)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和平赎买的必要性:○1有利于发挥私营工商业在国计民生方面的积极作用,促进国民经济发展○2有利于争取和团结民族资产阶级,有利于团结各民主党派和各界爱国民主人士,巩固和发展统一战线○3有利于发挥民族资产阶级中大多数人的知识、才能、技术专长和管理经验16、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和平赎买的原因:○1民族资产阶级具有两面性,既有剥削工人取得利润的一面(坏)又有拥护宪法、愿意接受社会主义改造的一面(好)1919~1949时期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软弱性):◇1革命性◇2动摇性○2中国共产党与民族资产阶级长期保持着统一战线的关系○3我国已经有了强大的国家政权和国营经济,这就造成了私人资本主义在政治上、经济上对社会主义的依赖○4当时国家对粮食和工业原料的统购销售○5资本主义企业中工人群众对资本家的监督等因素17、(多)国家资本主义的评价:○1国家直接控制和支配下的资本主义经济○2人民政府管理之下,用各种形式和国营社会经济联系若,并受工人监督的资本主义经济○3不是普通的资本主义经济,而是一种特殊的资本主义经济,即新式的国家资本主义经济○4不是为了资本家的利润而存在,而是为了供应人民和国家的需要而存在○5带着很大的社会主义性质国家资本主义:○1初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18、(多)形式:(四马分肥)◇1委托加工◇2计划订购◇3统购包销◇4经销代销○2高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1个别企业的公私合营(19、四马分肥)◇2全行业的公私合营20、(背)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经验:在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向社会主义过渡的进程中,中国共产党积累了丰富的历史经验○1坚持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的同时井举○2采取积极引导、逐步过渡的方式○3用和平方法进行改造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造取得了历史性的胜利,也出现了一些失误和偏差第三节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21、1956.12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完成,标志着:○1中国历史上长达数千年的阶级剥削制度的结束○2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初步确立○3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4为当代中国ー切发展进步奠定了制度基础○5使广大劳动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6实现了中华民族由近代不断衰落到根本扭转命运,持续走向繁荣富强的伟大飞跃1949.10的伟大飞跃:专制一民主。
第三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在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上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国以来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指出:“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是我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是我国今后一切进步和发展的基础。”
1.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是我国几千年来最伟大、最深刻的社会变革
2、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为中国现代化创造了条件。
(3)从实践上看,土地改革完成后,为发展生产、抵御自然灾害,广大农民具有走互助合作道路的要求和经验。
(4)从国际环境看,当时国际形势也有利于中国向社会主义过渡。如苏联社会主义的发展已经显示出对资本主义的优越性,对我国有重要的借鉴作用。当时资本主义也不景气。朝鲜战争停战也使世界形势开始缓和。
第二节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和历史经验
对农业、手工业的改造,从具有社会主义萌芽的临时互助组和常年互助组发展到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初级社,再发展到社会主义性质的高级社。
第三,用和平方法进行改造。
我国的三大改造都是以和平的方法完成的:
2.对社会主义改造的评价:
第一,所谓“要求过急”、“改变过快”,就是说社会主义改造在1955年下半年后期明显过急过快,不仅广大农村由初级合作社向高级合作社的转变过快,而且资本主义工商业实现全国行业公私合营的时间也过于短促。
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是一条以“一化三改”为核心内容的、社会主义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的路线。
3.党的过渡时期总路线具有实现的可能性:
(1)从政治上看,土改、镇反、三反、五反等一系列民主改革和政治斗争,巩固了人民民主专政,为社会主义改造奠定了政治基础。
(2)从经济上看,我国已经有了相对强大和迅速发展的社会主义国营经济,为社会主义改造提供了物质基础。
1.改造的史经验
第一,坚持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这是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明确要求。
第四章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2
教学重点与难点
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质的社会; 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质的社会;关于党在过 渡时期总路线的评价问题; 渡时期总路线的评价问题;如何认识社会主义改造和社 会主义改革的关系;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及其历史经验; 会主义改革的关系;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及其历史经验; 如何认识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的失误和偏差;基本确立 如何认识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的失误和偏差; 社会主义制度的重大意义。 社会主义制度的重大意义。
1956年1月,毛泽东亲自主编的《中国农村的社会主 年 月 毛泽东亲自主编的《 义高潮》出版,促进了合作化运动的迅猛发展, 义高潮》出版,促进了合作化运动的迅猛发展,席卷整个 中华大地。 年底, 中华大地。到1956年底,加入合作社的农户达到了全国农 年底 户总数的96.3%,其中参加高级社的农户占全国农户总数 户总数的 , 的87.8%。这样,包括毛泽东在内,原来预计 年完成的 。这样,包括毛泽东在内,原来预计18年完成的 农业合作化,仅仅用了7年时间 提前11年完成了 年时间, 年完成了。 农业合作化,仅仅用了 年时间,提前 年完成了。
第四章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教学目的与要求: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内容的教学,使学生深入了解社会主义改造 通过本章内容的教学, 的历史必然性、掌握社会主义改造的原则、方针、 的历史必然性、掌握社会主义改造的原则、方针、形式 及其历史经验, 及其历史经验,懂得我国实现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 的转变,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选择, 的转变,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选择,只有社会主 义能够救中国, 义能够救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基本 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重大成果。 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重大成果。
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改变了原来设想 的在革命胜利以后首先集中力量实现工业化, 然后再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主张,而是要在 实现国家工业化的同时,实现对农业、手工 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社会主义改造道路背诵
社会主义改造道路背诵社会主义改造道路是指在社会主义革命胜利以后,国家对生产资料私有制进行改造的道路。
在社会主义改造道路上,主要包括对工商业、农业、金融、文化教育等领域的改造。
首先,在工商业方面,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包括对私营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通过合作化、公私合营、国有化等方式,逐步完成对私人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这一过程中,充分尊重生产者的积极性,保护私营工商业的合法权益,促进私有制企业与国有企业、合作社的有机结合,实现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全面建立。
其次,在农业方面,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包括对农村私有土地的改造,通过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等方式,逐步完成对农村私有土地的社会主义改造。
在这一过程中,要充分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增加,实现农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全面建立。
此外,在金融领域,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包括对私人资本主义金融机构的改造,通过国有化、合作化等方式,逐步完成对私人资本主义金融机构的社会主义改造。
在这一过程中,要充分发挥金融对经济发展的支持作用,保障金融机构的稳健经营,促进金融资源的合理配置,实现金融领域的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全面建立。
最后,在文化教育领域,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包括对私人资本主义文化教育机构的改造,通过国有化、合作化等方式,逐步完成对私人资本主义文化教育机构的社会主义改造。
在这一过程中,要充分尊重知识分子的创造性和批判性精神,保障文化教育机构的办学自主权,促进文化教育事业的繁荣发展,实现文化教育领域的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全面建立。
总的来说,社会主义改造道路是在社会主义革命取得胜利后,国家对生产资料私有制进行改造的道路。
在这一过程中,要充分尊重生产者的积极性,保护私有制企业和个人的合法权益,促进公有制和私有制的有机结合,实现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全面建立。
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和历史经验 ppt课件
ppt课件
1
第三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第一节:从新民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 第二节: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和历史经验 第三节: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ppt课件
2
第二节 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和历史经验
1953年同仁堂盈利按 国家所得税、企业公积 金、职工福利奖金、资 方股息分红四部分分配, 四部分分红利超过过去 所得两倍多。这样分红 一直延续到1956年定股 定息。
ppt课件
12
4.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953年,根据中央精神,各地开始推行公私合营。
这时乐家就不是很乐意了。公方理解他们,为使他们了
③生产合作社。生产资料 全部归集体,统一经营,按 劳分配。属社会主义性质。
1956年底完成。
ppt课件
10
3.对农业、手工业的改造原则:
①积极引导农民组织起来,走互助合作道路。
②遵循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和国家帮助的原则,以互助 合作的优越性吸引农民走互助合作道路。
农民既是私有者又是劳动者,对农民不能采取剥夺的办 法,只能引导、说服和教育,使其自愿地走合作化的道路。
ppt课件
16
7.何以能赎买成功?
①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
②多年的统一战线关系。 ③国家政权已建立,掌握了经济命脉,国营经济很强大 。 造成民族资产阶级在政治、经济上对社会主义的依赖 。 ④统购统销政策,使民族资产阶级只能接受改造。
ppt课件
17
8.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步骤:
采取从低级到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的过渡形式。
主义改革,是为了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两者的方向、 目标和要求是一致的,都体现中国共产党人代表先进生产 力发展要求和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品质。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和平改造的原因。
第一,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是具有两面性的阶级,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时期,它有革命性的一面,又有妥协性的一面;在社会主义革命时期,它有剥削工人阶级取得利润的一面,又有拥护宪法愿意接受社会主义改造的一面。
第二,我国经济落后,工业不发达,需要利用私营工业有利于国计民生的积极作用,以利于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第三,我国民族资产阶级中的大多数人具有不同程度的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和经济管理经验,实行和平改造,有利于发挥他们的知识和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方式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和社会主义的改造,是通过国家资本主义的途径,用“和平赎买”的方式,逐步把以剥剂工人剩余劳动为基础资本主义私人所有制改造为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到1956年底,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基本完成。
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实行。
“一五”计划的联益的同时,我国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1957年)也在顺利转变的重大步骤,标志着我国大规模的有计划的的重要内容,是我国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定的主要指标大多提前完成,到1957年底,“一五”计划的各项指标大多大幅度超额完成。
“一五”计划不仅使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举世嘱目的成就,加强和巩固了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为全面进行社会主义建设莫定了坚实的基础,而且为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积累了十分宝贵的经验,第一,在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前提下,必须加强农业和轻工业的发展,尤其是农业的发展,对重工业和轻工业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第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必须贯彻量力而行的原则,即反保守,又反冒进,保持工农业发展的综合平衡;第三,要正确处理经济建设和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关系,贯彻统筹兼顾、全面安排的原则,照顾到国家、集体、个人三方面的利益,充分调动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第四,要正确处理经济建设中自力更生与争取外援的关系,注重提高经济效益,增加生产,厉行节约,降低成本,反对铺张浪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社会主义改造的途径、作用和不足。
答:社会主义改造是中国共产党在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政权后,进行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和平的社会主义革命。
它主要包括三大改造,即对个体农业、个体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社会主义改造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彻底的变化。
1956年底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所谓至少要100年才能完成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也从这个时候开始算起。
对于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是三大改造的重点。
改造分为两个步骤:第一步是把资本主义转变为国家资本主义;第二步是把国家资本主义转变为社会主义。
全行业公私合营,是国家资本主义的最高形式,是使资本主义所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具有决定意义的重大步骤。
在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高潮中,也存在着过急过快和过粗的问题。
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在经历了互助组、初级社、高级社三阶段后基本完成。
党和毛泽东制定了“ 自愿互利, 典型示范、国家帮助”的正确的合作化原则和积极领导、稳步前进的方针。
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从1953年11月开始至1956年底结束,全国90%以上的手工业者加入了合作社。
党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采取的三种形式是:手工业生产小组、手工业供销生产合作社、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通过这三种形式,把大量的手工业者组织起来,实现由分散到集中,由低级到高级的社会主义改造。
由于贯彻了自愿互利的原则,以及随着手工业私有制生产关系的变革,生产技术逐步由手工业转变为机械化生产,极大地促进了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中国共产党在这个历史阶段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理论与实践, 具有深刻的历史经验与教训, 对于今天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我国没有照搬苏联模式,成功地开辟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道路,从理论上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要正确对待资本主义,充分利用它来发展社会主义经济。
然而,随着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实施,1955年以后,随着三大改造进入了高潮,中国也开始了消灭资本主义的过程。
无论领导革命或建设工作,都必须一切从实际出发,绝不能急于求成,犯主观性急的毛病。
指出用革命的方式解决建设的问题,解决生产力大发展的问题,是毛泽东、党中央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认识上的误区,并导致了实践中一系列重大偏差的发生。
社会主义改造的实践证明,经济变革和经济建设不适宜采用群众运动的方式,只有一切从实际出发,按照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办事,才能避免急于求成,大起大落,保证经济的快速发展
2小康社会的阶段性特征与三步走战略的关系。
答:在改革开放推动下,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基础设施和城乡面貌发生巨大变化。
实际上,这个历史进程与我国的三步走发展战略是密切相关的。
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大体分“三步走”的战略部署,正确地反映了我们这样一个经济不发达国家实现现代化的客观进程。
作为“三步走”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康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承上启下的地位与作用,是全面实现这一战略的关键。
人民生活总体上已经达到小康水平,反贫困取得全世界最突出的进展。
城乡恩格尔系数的持续降低标志着消费结构的升级和生活质量的提高。
目前所达到的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而且平均数往往掩盖着不同社会阶层收入和生活水平的巨大差异。
由于农村综合改革逐步深化,农业税、牧业税、特产税全部取消,支农惠农政策不断加强,农村发展保持良好势头。
同时,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特征仍很明显,农村发展滞后的局面尚未改变,发展基础、区位优势和自然禀赋不同决定了地区差距将会长期存在,发展不平衡仍然是突出矛盾。
随着整个改革进程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人民政治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断提高,政治体制总体上是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
同时要看到,我国政治体制还有不少亟待完善和发展的环节,需要通过继续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加以解决。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推动下,文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同时要看到,文化建设总体水平和我国经济发展水平还不适应,和我国的国际地位还不适应,还不能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
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这样的历史任务是贯穿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全过程的。
我国已经从封闭半封闭型经济转变为开放型经济,加入世贸组织标志着对外开放进入新的阶段,蓬勃发展的中国经济在世界上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同时要看到,我国还是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在经济上科技上占优势的压力将长期存在,同国际社会联系日益紧密,风险也随之增加。
从大的发展阶段看,我国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分“三步走”实现现代化这个大的发展战略中一个重要的发展阶段。
从根本上说,当前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具体表现。
深刻认识这一点,对于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