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形态结构观察实验报告
微生物菌落及个体形态观察,实验报告
微生物菌落及个体形态观察,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
观察微生物菌落的形态及个体形态,了解微生物的生长特点和性状。
实验材料和设备:
1. TSY琼脂培养基
2. 火焰灭菌器
3. 培养皿
4. 显微镜
5. 无菌培养基
6. 实验手套及护目镜
实验步骤:
1. 准备培养基:将TSY琼脂培养基按照说明书制备好,热离
心并倒入培养皿中。
2. 灭菌处理:使用火焰灭菌器对培养皿进行灭菌处理,避免外界细菌的污染。
3. 分菌涂布:将待观察的微生物菌液取少量涂布于培养皿表面,通过灭菌针均匀地划过琼脂表面。
4. 培养:将培养好的培养皿倒置放置于恒温培养箱中,设定合适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使其适宜生长。
5. 观察生长:每隔一段时间使用显微镜观察微生物的菌落生长情况,并记录下来。
实验结果:
通过观察发现,微生物菌落的生长形态各异。有的菌落呈圆形,
边缘光滑,整齐排列;有的菌落呈不规则的形状,边缘模糊,有分枝延伸出;还有一些菌落呈现为六边形或星形等不寻常的形状。个体形态方面,通过显微镜观察发现微生物细胞大小不一,有的呈球形,有的呈杆状,形态多样。
实验结论:
微生物菌落的形态和个体形态具有多样性,不同的微生物具有不同的生长特点和形态。通过观察可以初步了解微生物的外观特征,并对微生物的分类和鉴定提供参考。不同形态的菌落和个体形态的研究对于深入了解微生物的生态环境和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微生物实验报告:微生物形态观察
实验一微生物形态观察
一、实验目的
1.巩固显微镜的使用方法,重点练习油镜的使用;
2.认识细菌、放线菌和霉菌的基本形态特征和特殊结构;
3.练习手绘微生物图片。
二、实验原理
1.细菌基本形态
细菌是单细胞生物,一个细胞就是一个个体。细菌的基本形态有3种:球状,杆状和螺旋状,分别称为球菌、杆菌、螺旋菌。球菌根据细胞分裂后排列方式的不同分为单球菌、双球菌、四联球菌、八叠球菌、链球菌、葡萄球菌等。杆菌分为单杆菌、双杆菌、链杆菌等,是细菌中种类最多的。螺旋菌分为弧菌和螺菌。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特殊形态的细菌。
2.细菌特殊结构
细菌的特殊结构包括荚膜、鞭毛、菌毛、芽孢等。荚膜是某些细菌向细胞壁表面分泌的一层厚度不定的胶状物质,具有抗干燥、抗吞噬和附着作用。鞭毛是某些细菌表面着生的1至数根由细胞内伸出的细长、波曲的丝状体,具有运动功能,在菌体上的着生位置、数目因菌种而异。菌毛(又称纤毛)是在细菌体表的比鞭毛更细、更短、直硬,且数量较多的丝状体,与细菌吸附或性结合有关。芽孢又称内生孢子,是某些细菌生长到一定阶段,在菌体内部产生的圆形、椭圆形或圆柱形休眠体,具有极强的抗热、抗辐射、抗化学药物和抗静水压等特性。
3.真菌的结构特征
菌丝是构成真菌营养体的基本单位,是一种管状细丝。可伸长并产生许多分枝,许多分枝的菌丝相互交织在一起,就叫菌丝体。根据菌丝中是否存在隔膜可分为无隔膜菌丝和有隔膜菌丝。为适应不同的环境条件和更有效地摄取营养满足生长发育地需要,许多真菌的菌丝可以分化成一些特殊的形态,这些特化的形态称为菌丝变态。比如吸器、假根、子实体。
细菌形态观察实验报告
细菌形态观察实验报告
细菌是微生物世界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种常见的微生物。在本次实验中,我们选择了几种常见的细菌进行形态观察,并通
过显微镜观察它们的形态特征和结构。
实验过程中,我们使用了一台光学显微镜。首先,我们准备了
好培养基和适宜的环境条件,养殖了细菌。在实验时,我们从培
养皿中的细菌群落中选取一小部分细菌样本。为了观察细菌的形
态特征,我们进行了涂片制备。将一个玻璃载玻片放于烧杯中,
加入一滴无菌的生理盐水。然后,用无菌链取适量的细菌样本,
均匀地涂抹于载玻片上。
接下来,我们使用热固定法固定了细菌样本。将涂片置于一个
耐热玻璃棒或镊子的两个小夹具之间,将其浸入热水中,烧热片
上半部分。注意不要使玻片变色或裂开。热解的时间一般约为几
秒至数十秒,直到载玻片表面无液滴残留。
固定后,我们使用乔治-吉姆萨染色法染色。将涂片上半部分烧热的玻片置于染色剂中,使玻片平整且染色液接触整个涂片表面,保持片面湿润。染色时间控制在1-2分钟即可。
染色完成后,我们将染色的载玻片放在显微镜架的玻璃片上,
调整好显微镜的倍率和焦距。逐个观察每个细菌样本,并在显微
镜的视野内找到合适的观察位置。
在观察细菌形态时,我们注意到细菌的形态多样。有些呈球形,称之为球菌;有些呈棒状,称之为杆菌;还有一些呈弯曲形状,
称之为弯曲菌。除了这些常见的形态外,我们还观察到了其他的
特殊形态,如链状、丝状等形状。
在细菌形态中,我们还注意到了一些细菌的结构特征。例如,
许多细菌具有细胞壁,它们可以保护细菌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
另外,一些细菌还有着尾鞭毛或鞭毛,它们可以帮助细菌在液体
细菌的形态结构观察实验报告
细菌的形态结构观察实验报告
实验五微生物菌落形态观察
实验五微生物菌落形态观察
1、本次实验的目的和要求
(1)观察细菌、酵母菌、霉菌三大类微生物具体菌落的形态特征。
(2)总结三类微生物菌落的一般特征并能识别。(特征描述:形状、大小、颜色、边缘、隆起、光泽、质地等。)2、实验内容或原理
菌落:单个菌体在固体平面培养基上生长繁殖形成的肉眼可见的群体。
区分和识别各类微生物可从菌落形态(群体形态)和细胞形态(个体形态)两方面进行,菌落形态是无数细胞形态的集中反映,因此每一大类微生物都有其一定的菌落特征,可通过这些特征差异区分和识别。
特征描述:形状、大小、颜色、边缘、隆起、光泽、质地等。
细菌菌落特征:凝胶状、表面较光滑、湿润、与培养基结合不紧密,易挑取,正反颜色一致。
酵母菌菌落特征(与细菌相似) :比细菌大而厚,不透明,
表面光滑、湿润、粘稠,易用针挑起。多呈乳白色,少数呈红色。
霉菌的菌落特征:比细菌菌落大,由菌丝组成疏松的绒毛状、絮状或蜘蛛网状,有的无固定大小,延至整个培养基中,产色素,使菌落显色。3、需用的仪器和试剂
(1)培养基:PDA培养基、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YEPD 培养基(2)菌落观察:
(a)霉菌:黑曲霉、黑根霉、青霉、犁头霉、毛霉(b)酵母菌:酿酒酵母菌(c)细菌:大肠杆菌4、实验步骤
1.细菌菌落形态观察包括:菌落大小、颜色、形状(圆形、不规则、假根形)、边缘(整齐光滑、叶状、波浪状、锯齿状、丝状)、隆起(扁平、低凸起、高凸起)、透明度(透明、半透明、不透明)、光泽(金属光泽、油脂性光泽)、质地(油脂状、膜状、粘稠状)、表面状态(光滑、褶皱、颗粒状、龟裂状)等。
细菌形态结构观察实验报告
细菌形态结构观察实验报告
其结构分为基本结构和特殊结构.
基本结构是细胞不变部分,每个细胞都有,如细胞壁、膜、核.
特殊结构是细胞可变部分,不是每个都有,如鞭毛、荚膜、芽孢.
1、细胞壁cell wall:位于细胞表面,较坚硬,略具弹性结构.
功能:1)维持细胞外形;2)保护细胞免受机械损伤和渗透压危害;3)鞭毛运动支点;4)正常细胞分裂必需;5)一定的屏障作用;6)噬菌体受体位点所在.另外与细菌的抗原性、致病性有关.
2、细胞膜cell membrane
在细胞壁与细胞质之间的一层柔软而富有弹性的半透性膜.厚7-8nm.
化学组成:蛋白和磷脂,蛋白含量高达75%,种类也多.膜不含甾醇类.
功能:1)高度选择透性膜,物质运输:2)渗透屏障,维持正常渗透压;3)重要代谢活动中心;4)与壁、荚膜合成有关;5)鞭毛着生点,供运动能量.
3、间体mesosome(中质体)
细胞膜内陷形成.
功能:1)拟线粒体,呼吸酶系发达.
2)与壁合成,核分裂,芽孢形成有关.
4、细胞核nuclear body
核质体
原核无明显核,一反差弱的核区.
特点:无核膜、核仁、固定形态,结构简单,细胞分裂前核分裂.一般单倍体.
成分:DNA:环状双链,超线圈结构,负电荷被镁离子、有机碱(精胺、腐胺)所中和.
与真核区别:
5、核糖体ribosome RS
核糖核蛋白的颗粒状结构,RNA+蛋白.
原核:游离态、多聚核糖体,70S
真核:游离态、结合内质网上,70、80S
多聚核糖体:一条mRNA与一定数目的单个RS结合而成.
功能:
6、细胞质及内含物
是无色透明胶状物,原核与真核不同.
显微镜观察微生物形态的实验报告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显微镜观察微生物形态的实验报告
篇一:微生物实验报告:微生物形态观察
实验一微生物形态观察
一、实验目的
1.巩固显微镜的使用方法,重点练习油镜的使用;2.认识细菌、放线菌和霉菌的基本形态特征和特殊结构;3.练习手绘微生物图片。
二、实验原理
1.细菌基本形态
细菌是单细胞生物,一个细胞就是一个个体。细菌的基本形态有3种:球状,杆状和螺旋状,分别称为球菌、杆菌、螺旋菌。球菌根据细胞分裂后排列方式的不同分为单球菌、双球菌、四联球菌、八叠球菌、链球菌、葡萄球菌等。杆菌分为单杆菌、双杆菌、链杆菌等,是细菌中种类最多的。螺旋菌分为弧菌和螺菌。除此之外,还有一些特殊形态的细菌。
2.细菌特殊结构
细菌的特殊结构包括荚膜、鞭毛、菌毛、芽孢等。荚膜是某些细菌向细胞壁表面分泌的一层厚度不定的胶状物质,具有抗干燥、抗吞噬和附着作用。鞭毛是某些细菌表面着生的1至数根由细胞内伸出的细长、波曲的丝状体,具有运动功能,在菌体上的着生位置、数目因菌种而异。菌毛(又称纤毛)是在细菌体表的比鞭毛更细、更短、直硬,且数量较多的丝状体,与细菌吸附或性结合有关。芽孢又称内生孢子,是某些细菌生长到一定阶段,在菌体内部产生的圆形、椭圆形或圆柱形休眠体,具有极强的抗热、抗辐射、抗化学药物和抗静水压等特性。3.真菌的结构特征
菌丝是构成真菌营养体的基本单位,是一种管状细丝。可伸长并产生许多分枝,许多分枝的菌丝相互交织在一起,就叫菌丝体。根据菌丝中是否存在隔膜可分为无隔膜菌丝和有隔膜菌丝。为适应不同的环境条件和更有效地摄取营养满足生长发育地需要,许多真菌的菌丝可以分化成一些特殊的形态,这些特化的形态称为菌丝变态。比如吸器、假根、子实体。
微生物的形态观察实验报告
微生物的形态观察实验报告
通过在显微镜下观察不同类型的微生物,了解它们的形态特征和结构,从而深入了解微生物的分类和生物学特征。
实验步骤:
1. 准备样本:从不同来源,如水、泥土、食物等,收集微生物样本。
2. 制备菌片:将菌种种入适当的培养基,使其生长和繁殖。然后在玻璃片上刮取一些菌落,通过灭菌消毒杀死细菌并干燥。
3. 加染剂:将制备好的菌片放入染液中,染色时间与染色方法与染料种类有关。
4. 滴加液滴:将染色后的菌片在显微镜下观察。
实验结果:
在显微镜下观察到了许多不同形态的微生物,如红球菌、链球菌、葡萄球菌、酵母菌等。它们的形态、大小、颜色和结构都有所不同。例如,链球菌呈链状,难看,通常组成串并捆扎在一起。
一个典型的酵母菌是一个圆形或卵形,有微细的细胞壁,有一些嚼口器,通常高达数微米,直径可达10微米。
结论:
通过观察不同形态的微生物,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它们之间的差异和分类,从而更好地探索它们在自然界和人类生活中的作用。此外,对微生物形态的深入认识也有助于开发生物科技和医学治疗手段。
细菌的形态检查实验报告
细菌的形态检查实验报告
《细菌的形态检查实验报告》
在生物学实验室中,细菌的形态检查是一项重要的实验,它可以帮助科学家们
更好地了解细菌的结构和特征,从而为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在这个实验中,我们对不同类型的细菌进行了形态检查,并取得了一些有趣的
发现。
首先,我们从不同的环境样本中分离出了一些细菌,并在琼脂平板上进行了培养。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我们观察到了不同形态的细菌,有的呈现出球状,
有的呈现出杆状,还有的呈现出螺旋状。这些不同形态的细菌为我们提供了很
多有价值的信息。
接下来,我们对这些细菌进行了染色处理,使用了革兰氏染色和折射染色两种
方法。通过这些染色方法,我们可以更清晰地观察到细菌的细胞壁结构和形态
特征。我们发现,一些细菌在革兰氏染色后呈现出紫色或蓝色,而在折射染色
后呈现出粉红色或红色。这些染色结果为我们提供了更多的信息,帮助我们进
一步了解细菌的特性。
最后,我们利用显微镜对这些细菌进行了观察。通过放大镜头,我们可以清晰
地看到细菌的形态特征,包括细胞壁、细胞质和细胞核等。我们发现,不同形
态的细菌在显微镜下呈现出不同的特征,这些特征有助于我们对细菌进行分类
和鉴定。
通过这次形态检查实验,我们对细菌的形态特征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这些了解
为我们进一步研究细菌的生物学特性和病原机制提供了重要的基础,也为我们
今后的科研工作提供了宝贵的参考。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能够为人类健康和
医学科研做出更大的贡献。
显微镜的使用及细菌形态结构的观察报告
显微镜的使用及细菌形态结构的观察报告
一、引言
显微镜是一种用来观察微小物体的仪器,它可以放大物体的细节,使我们能够看到肉眼无法观察到的细节。在生物学中,显微镜被广泛应用于研究细胞和微生物等微小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本报告将介绍显微镜的使用方法以及如何观察细菌形态结构。
二、材料和方法
1. 显微镜:本次实验使用的是光学显微镜。
2. 细菌样本:从实验室中获取了多种不同类型的细菌样本。
3. 玻片和盖玻片:用于制作样品载玻片。
4. 意式染色剂:用于染色处理,增强对细菌形态结构的观察。
三、显微镜使用方法
1. 调整光源:打开显微镜后,在透明底座上放置一个白色纸片,调整光源位置和亮度,使得纸片上呈现均匀明亮的白色。
2. 调整目镜:将目镜对准眼睛,调节焦距,使得目视舒适且清晰。
3. 调整物镜:选择合适的物镜,将其转至位置,并调节焦距,使得样品清晰可见。
4. 调整聚光镜:根据需要调整聚光镜的大小和位置,以增强样品的亮度和对比度。
四、细菌形态结构观察方法
1. 制作载玻片:在干净的玻片上挤出一滴细菌悬液,在另一个玻片上盖上一张盖玻片,轻轻压紧。
2. 意式染色处理:将制作好的载玻片浸泡在意式染色剂中,静置5-10分钟。
3. 洗涤处理:用蒸馏水洗涤载玻片数次,直到洗涤后水不再有颜色。
4. 干燥处理:将载玻片放置在通风处晾干。
五、结果与讨论
1. 观察细胞形态结构:通过显微镜观察,可以看到不同类型的细菌具有不同的形态结构。如球菌呈圆形或半球形,链状菌呈长条状等等。通过染色处理后观察可以更加清晰地看到这些形态特征。
2. 观察细胞大小:通过显微镜观察,可以测量细菌的大小。不同类型的细菌大小也不同,如球菌直径一般在0.5-1微米之间,链状菌长度则在数十到数百微米之间。
观察细菌的结构实验报告单
观察细菌的结构实验报告单
一、实验目的
1.了解细菌的基本结构;
2.学习光学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3.掌握观察细菌的技术。
二、实验器材和试剂
1.光学显微镜
2.培养皿
3.移液管
4.无菌培养基
5.碘酒
6.盖玻片
7.碘液
8.青霉素盘(可选)
三、实验步骤
1.取一块无菌培养基,用移液管吸取一根细菌试管内细菌悬液,分别在培养基的中心和四周涂抹细菌,封上盖玻片,置于恒温箱中培养。
2.根据培养时间(通常为24小时)取出培养皿。
3.取少量碘酒滴于盖玻片上,将细菌涂物加碘,保持1-2分钟后用蒸
馏水冲净盖玻片。
4.将盖玻片置于显微镜下,用10倍或40倍物镜进行观察。
5.如果有青霉素盘,则将青霉素盘放入培养皿中,保持恒温箱中培养24小时后进行观察。
四、实验结果
通过观察,我们可以看到细菌在显微镜下的结构。细菌包括细胞膜、
细胞壁和细胞质。在细菌的涂片中,我们可以看到细菌的形状和排列方式。有些细菌呈圆形或椭圆形,称为球菌;有些细菌呈短杆状,称为短杆菌;
还有些细菌呈长杆状,称为长杆菌。其中,球菌排列可为单个、成对、链
状等形式,而短杆菌和长杆菌通常呈链状或单个排列。
五、实验讨论
1.细菌在显微镜下的结构是由于显微镜的放大能力。根据实验结果,
我们可以看到细菌的形状、排列和数量等结构特征,进一步了解细菌。
2.青霉素是抗生素之一,它可以抑制细菌的生长。如果实验中使用了
青霉素盘培养,我们可以观察到细菌对青霉素的反应情况,从而评估其对
青霉素的敏感性。
六、实验结论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地观察到了细菌在显微镜下的结构。细菌的
形状、排列和数量等结构特征对于进一步了解细菌的生物学特性和病原性
画细菌形态实验报告
画细菌形态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
本实验旨在观察和描述不同细菌的形态特征,通过画图的方式对细菌进行形态学研究,进一步了解细菌的结构和特征。
实验材料与方法
材料:
- 高倍显微镜
- 空载玻片
- 细菌培养物
- 消毒用具
实验步骤:
1. 将培养物中的细菌提取一定量,涂抹在空载玻片上。
2. 用高倍显微镜观察细菌的形态特征,选取不同的细菌进行观察和记录。
3. 根据观察结果,利用绘图工具将细菌的形态特征画出来。
实验结果
在本次实验中,我们选取了常见的大肠杆菌和葡萄球菌进行观察和形态学描述。大肠杆菌
大肠杆菌是一种革兰氏阴性杆菌,它具有以下形态特征:
- 形态:细长的棒状,通常呈直线状排列。
- 大小:约为2微米长,0.5微米宽。
- 结构:菌体表面具有纤毛和藻酸鞭毛。
- 颜色:无色透明。
- 纹理:菌体表面光滑。
葡萄球菌
葡萄球菌是一种革兰氏阳性球菌,它具有以下形态特征:
- 形态:呈球状聚集,像一串葡萄。
- 大小:直径约为1微米。
- 结构:表面具有胞外多聚物胶原蛋白,便于菌体附着在宿主细胞上。
- 颜色:黄色或白色。
- 纹理:表面凹凸不平,菌落表面有许多小微突起。
实验讨论
通过本实验,我们观察到不同细菌具有不同的形态特征。大肠杆菌呈长条状,而葡萄球菌则呈球状聚集。这一差异可能与它们的生境和生物学特征有关。例如,大肠杆菌生长在肠道中,长条状的形态有助于适应肠道环境,而葡萄球菌则常见于皮肤和黏膜表面,球状聚集的形态便于附着在宿主细胞上。
细菌的形态特征对于鉴定和分类细菌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观察细菌的形态特征,我们可以初步了解细菌的类型和性质,为后续的研究提供基础。此外,对细菌形态特征的研究还有助于了解细菌的生长方式、生态适应能力以及对环境的响应等方面的问题。
细菌的形态结构观察实验报告思考题
细菌的形态结构观察实验报告思考题
细菌的形态结构观察实验报告
引言:
细菌是一种微生物,它们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了解细菌的形态结构对于研究微生物学和医学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本实验旨在通过显微镜观察不同种类细菌的形态结构,深入了解它们的特征和分类。
材料与方法:
1. 细菌样本:大肠杆菌、葡萄球菌、链球菌、变形杆菌。
2. 显微镜、载玻片、染色剂(甲基蓝)。
3. 操作步骤:
(1)将载玻片用火焰消毒并晾干。
(2)用无菌棉签将细菌样本涂抹在载玻片上。
(3)将涂有细菌样本的载玻片放入甲基蓝溶液中染色,静置2分钟。(4)用滴水器滴少量水在载玻片上,并用纸巾轻轻吸干水分。(5)将载玻片放到显微镜下进行观察。
结果与讨论:
1. 大肠杆菌
大肠杆菌是一种革兰阴性杆菌,通常生长在肠道中。观察其形态结构
可发现,其细胞为长杆状,约2-3微米长,0.5微米宽。在染色后可见其细胞质为深蓝色,周围有一层较浅的薄壳。
2. 葡萄球菌
葡萄球菌是一种革兰阳性球菌,常见于皮肤和黏膜表面。观察其形态结构可发现,其细胞为球形或卵圆形,直径约1微米。在染色后可见其细胞呈紫色。
3. 链球菌
链球菌是一种革兰阳性链状细菌,常见于喉咙和皮肤表面。观察其形态结构可发现,其细胞为链状排列的小球体,直径约0.5微米。在染色后可见其细胞呈紫色。
4. 变形杆菌
变形杆菌是一种革兰阴性弯曲杆菌,在水中广泛分布。观察其形态结构可发现,其细胞为弯曲的杆状体,长度约1-5微米,宽度约0.2微米。在染色后可见其细胞呈深蓝色。
结论:
通过本实验观察,我们可以了解到不同种类细菌的形态结构特征。大肠杆菌为长杆状,葡萄球菌为球形或卵圆形,链球菌为链状排列的小球体,变形杆菌为弯曲的杆状体。这些特征对于细菌的分类和鉴定具有重要意义。
细菌的形态观察实验报告
细菌的形态观察实验报告细菌的形态观察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1.学习并掌握细菌的基本形态和观察方法。
2.通过实验,提高自己的实验操作能力和显微镜使用技巧。
二、实验原理
细菌是一种单细胞生物体,具有多种形态和类型。根据细菌的形态和结构特征,可以将其分为球菌、杆菌和螺旋菌等。本实验将通过显微镜观察不同类型细菌的形态和结构特点,以加深对细菌的了解。
三、实验步骤
1.准备实验材料:显微镜、细菌样品(如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乳酸菌
等)、细菌染色液、载玻片、盖玻片。
2.将细菌样品分别涂抹在载玻片上,用染色液进行染色。
3.用显微镜观察不同类型细菌的形态和结构特点,并记录观察结果。
4.清理实验器材,包括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等。
四、实验结果及分析
1.实验结果(见下表)
通过观察不同类型细菌的形态和结构特点,可以发现以下规律:
(1)球菌:呈球形或近似球形,直径大小不一,无芽孢和鞭毛。其中,葡萄球菌属的细菌菌落较大、隆起、边缘整齐,呈金黄色;链球菌属的细菌菌落较小、平坦、边缘不整齐,呈灰白色。
(2)杆菌:呈圆柱状或略扁,有长、短鞭毛。其中,大肠杆菌的菌落较大、湿润、有光泽,边缘整齐;沙门氏菌的菌落较小、干燥、无光泽,边缘不整齐。
(3)螺旋菌:呈螺旋状或弯曲状,有鞭毛。其中,幽门螺杆菌呈螺旋状,长可达6μm,有4-8根鞭毛。
此外,从实验结果还可以看出,不同类型细菌的形态和结构特点存在差异,这与其生物学特性和适应环境的能力密切相关。例如,大肠杆菌是肠道中的主要菌群之一,其形态和结构特点使其能够在肠道中生存和繁殖;金黄色葡萄球菌是一种常见的化脓性球菌,其形态和结构特点使其具有较强的致病性;乳酸菌则是一类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的益生菌,其形态和结构特点使其能够在肠道中定植并发挥重要作用。
细菌形态结构观察实验报告精品
细菌形态结构观察实验报告精品篇
生物学实验报告
报告题目培养基的制备与灭菌
姓名刘伟
学号055656565
指导教师:xxxxxx
学习中心培养基的制备与灭菌
一、目的要求
1. 掌握微生物实验室常用玻璃器皿的清洗及包扎方法。
2. 掌握培养基的配置原则和方法。
3. 掌握高压蒸汽灭菌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二、基本原理
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
是一种应用最广泛和最普通的细菌基础培养基,有时又称为普通培养基。由于这种培养基中含有一般细胞生长繁殖所需要的最基本的营养物质,所以可供细菌生长繁殖之用。
高压蒸汽灭菌:
主要是通过升温使蛋白质变性从而达到杀死微生物的效果。将灭菌的物品放在一个密闭和加压的灭菌锅内,通过加热,使灭菌锅内水沸腾而产生蒸汽。待蒸汽将锅内冷空气从排气阀中趋尽,关闭排气阀继续加热。此时蒸汽不溢出,压力增大,沸点升高,获得高于100℃的温度导致菌体蛋白凝固变性,而达到灭菌的目的。
三、实验材料
1. 药品:牛肉膏、蛋白胨、nacl、琼脂、1mol/l的naoh和hcl溶液。
2. 仪器及玻璃器皿:天平、高压蒸汽灭菌锅、移液管、试管、烧杯、量筒、三
角瓶、培养皿、玻璃漏斗等。
3. 其他物品:药匙、称量纸、ph试纸、记号笔、棉花等。
四、操作步骤
(一)玻璃器皿的洗涤和包装
1.玻璃器皿的洗涤
玻璃器皿在使用前必须洗刷干净。将三角瓶、试管、培养皿、量筒等浸入含有洗涤剂的水中.用毛刷刷洗,然后用自来水及蒸馏水冲净。移液管先用含有洗涤剂的水浸泡,再用自来水及蒸馏水冲洗。洗刷干净的玻璃器皿置于烘箱中烘干后备用。
2.灭菌前玻璃器皿的包装
细菌形态结构观察实验报告
细菌形态结构观察实验报告
细菌形态结构观察实验报告
引言:
细菌是一类微小的单细胞生物,它们存在于我们周围的环境中,有的对人类和其他生物有益,有的则会引发疾病。了解细菌的形态结构对于研究其生长、繁殖和传播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本实验旨在通过显微镜观察和分析细菌的形态结构,以便更好地了解细菌的特征和功能。
实验材料和方法:
1. 细菌培养物:我们选择了两种常见的细菌,分别是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
2. 显微镜: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细菌的形态结构。
3. 准备细菌样品:从培养物中取一小滴,涂抹在玻片上,待其干燥。
4. 染色:将干燥的细菌样品用甲基蓝染色,以增强细菌的对比度。
5. 观察:将染色后的细菌样品放在显微镜下,逐渐增大倍数,观察并记录细菌的形态结构。
实验结果:
1. 大肠杆菌:观察到大肠杆菌为一种长而细的细菌,呈现出弯曲的形态。通过放大倍数,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细菌的细胞壁和胞质。细胞壁呈现出扁平的形态,胞质则呈现出透明的特征。
2. 金黄色葡萄球菌:与大肠杆菌不同,金黄色葡萄球菌呈现出圆形的形态。观察到细菌表面有许多小颗粒,这些颗粒是细菌产生的黄色素,使其呈现出金黄色的外观。
讨论:
1. 细胞壁结构:大肠杆菌的细胞壁呈扁平形态,而金黄色葡萄球菌则没有明显
的扁平特征。这可能与它们的生长环境和功能有关。大肠杆菌常生长在肠道中,需要扁平的细胞壁以适应肠道内的环境。而金黄色葡萄球菌则常生长在皮肤和
黏膜表面,其细胞壁结构可能更加圆形以适应不同环境。
2. 胞质特征:通过观察细菌的胞质,我们可以发现大肠杆菌的胞质呈现出透明
细菌的形态结构观察实验报告思考题
细菌的形态结构观察实验报告
背景
细菌是一类微生物,具有独特的形态结构。通过观察细菌的形态结构,我们可以了解其生长方式、繁殖能力以及对环境的适应性。这对于研究细菌的生物学特性以及开发抗菌药物等具有重要意义。
实验目的
本实验旨在观察不同细菌的形态结构,分析其特征,并根据观察结果提出相应的建议。
方法
实验材料
•细菌标本:包括不同细菌菌株的培养物
•显微镜:用于观察细菌样本
实验步骤
1.准备不同细菌的培养物标本。
2.将细菌标本滴在玻璃片上,并盖上盖玻片。
3.将盖玻片放置在显微镜台上。
4.调节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和对焦,观察细菌的形态结构。
5.根据观察结果记录相关数据。
分析
根据实验观察结果,我们可以对各细菌的形态结构进行分析和比较。
形态结构特征
球状菌(球菌)
球状菌通常呈圆球状,直径约为1-2微米。它们的细胞表面光滑、均匀,没有细胞壁附件。球状菌可形成单独的菌落,也可聚集成群。
杆状菌(杆菌)
杆状菌通常呈长条状,长度约为2-5微米,直径约为0.5-1微米。它们的细胞表面光滑、均匀,没有细胞壁附件。杆状菌可以呈单条或成串排列。
弧菌
弧菌呈弯曲的形状,其弯曲程度和形态因菌株而异。弧菌的长度约为0.5-2微米,直径约为0.1-0.5微米。弧菌的细胞表面光滑、均匀,没有细胞壁附件。
螺旋菌
螺旋菌呈螺旋形状,可分为单螺旋和多螺旋两种类型。单螺旋菌呈一条完整的螺旋形,而多螺旋菌则由多个螺旋形结构组成。螺旋菌的长度约为2-10微米,直径约
为0.1-0.5微米。螺旋菌的细胞表面光滑、均匀,没有细胞壁附件。
形态结构差异分析
从观察结果中可以看出,不同类型的细菌具有不同的形态结构特征。球状菌呈球形,杆状菌呈长条形,弧菌呈弯曲形,螺旋菌呈螺旋形。这些形态结构特征与细菌的分类和生物学特性密切相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篇一:培养基的制备与灭菌实验报告
陕西师范大学远程教育学院
生物学实验报告
报告题目培养基的制备与灭菌
姓名刘伟
学号
专业生物科学
批次/层次
指导教师
学习中心培养基的制备与灭菌
一、目的要求
1. 掌握微生物实验室常用玻璃器皿的清洗及包扎方法。
2. 掌握培养基的配置原则和方法。
3. 掌握高压蒸汽灭菌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二、基本原理
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
是一种应用最广泛和最普通的细菌基础培养基,有时又称为普通培养基。由于这种培养基中含有一般细胞生长繁殖所需要的最基本的营养物质,所以可供细菌生长繁殖之用。
高压蒸汽灭菌:
主要是通过升温使蛋白质变性从而达到杀死微生物的效果。将灭菌的物品放在一个密闭和加压的灭菌锅内,通过加热,使灭菌锅内水沸腾而产生蒸汽。待蒸汽将锅内冷空气从排气阀中趋尽,关闭排气阀继续加热。此时蒸汽不溢出,压力增大,沸点升高,获得高于100℃的温度导致菌体蛋白凝固变性,而达到灭菌的目的。
三、实验材料
1. 药品:牛肉膏、蛋白胨、nacl、琼脂、1mol/l的naoh和hcl溶液。
2. 仪器及玻璃器皿:天平、高压蒸汽灭菌锅、移液管、试管、烧杯、量筒、三
角瓶、培养皿、玻璃漏斗等。
3. 其他物品:药匙、称量纸、ph试纸、记号笔、棉花等。
四、操作步骤
(一)玻璃器皿的洗涤和包装
1.玻璃器皿的洗涤
玻璃器皿在使用前必须洗刷干净。将三角瓶、试管、培养皿、量筒等浸入含有洗涤剂的水中.用毛刷刷洗,然后用自来水及蒸馏水冲净。移液管先用含有洗涤剂的水浸泡,再用自来水及蒸馏水冲洗。洗刷干净的玻璃器皿置于烘箱中烘干后备用。
2.灭菌前玻璃器皿的包装
(1)培养皿的包扎:培养皿由一盖一底组成一套,可用报纸将几套培养皿包
成一包,或者将几套培养皿直接置于特制的铁皮圆筒内,加盖灭菌。包装后的培养皿须经灭菌之后才能使用。
(2)移液管的包扎:在移液管的上端塞入一小段棉花(勿用脱脂棉),它的作
用是避免外界及口中杂菌进入管内,并防止菌液等吸入口中。塞入此小段棉花应距管口约0.5cm左右,棉花自身长度约1~1.5cm。塞棉花时.可用一外围拉直的曲别针、将少许棉花塞入管口内。棉花要塞得松紧适宜,吹时以能通气而又不使棉花滑下为准。
先将报纸裁成宽约5cm左右的长纸条,然后将已塞好棉花的移液管尖端放在长条报纸的一端,约成45℃角,折叠纸条包住尖端,用左手握住移液管身,有手将移液管压紧.在桌面上向前
搓转,以螺旋式包扎起来。上端剩余纸条,折叠打结,准备灭菌。
(二)液体及固体培养基的配制过程
1.液体培养基配制
(1)称量(假定配制1000ml培养基)
按培养基配方比例依次准确地称取3.0g牛肉膏、10.0 g蛋白胨、5.0gnacl放入烧杯(或1000ml 刻度搪瓷杯)中.牛肉膏常用玻棒挑取,放在小烧杯或表面皿中称量,用热水溶化后倒入烧杯。
(2)溶化
在上述烧杯中先加入少于所需要的水量(如约700ml),用玻棒搅匀,然后,在石棉网上加热使其溶解,将药品完全溶解后,补充水到所需的总体积(1000ml);如果配制固体培养基时,将称好的琼脂放人已溶的药品中,再加热溶化,最后补足所损失的水分。
(3)调ph
调ph:一般用ph试纸测定培养基的ph。用剪刀剪出一小段ph试纸,然后用镊子夹取此段ph试纸,在培养基中蘸一下,观看其ph范围,如培养基偏酸或偏碱时,可用1mol/l naoh 或1mol/l hcl溶液进行调节。调节ph时,应逐滴加入naoh或hci溶液,防止局部过酸或过碱,破坏培养基中成分。边加边搅拌,并不时用ph试纸测试,直至ph达7.4-7.6。反之,用1mol/lhcl进行调节。
2.固体培养基的配制
配制固体培养基时,应将已配好的液体培养基加热煮沸,再将称好的琼脂(1.5~2%)加
入,并用玻棒不断搅拌,以免糊底烧焦。继续加热至琼脂全部融化,最后补足因蒸发而失去水分。
(三)培养基的分装
根据不同需要,可将已配好培养基分装入试管或三角瓶内,分装时注意不要使培养基沾污管口或瓶口,造成污染。如操作不小心,培养基沾污管口或瓶口时,可用镊子夹一小块脱脂棉,擦去管口或瓶口的培养基,并将脱脂棉弃去。
1.试管的分装
取一个玻璃漏斗,装在铁架上,漏斗下连一根橡皮管,橡皮管下端再与另一玻璃管相接,橡皮管的中部加一弹簧夹。分装时,用左手拿住空试管中部,并将漏斗下的玻璃管嘴插入试管内,以右手拇指及食指开放弹簧夹,中指及无名指夹佐玻璃管嘴,使培养基直接流入试管内。装入试管培养基的量视试管大小及需要而定,若所用试管大小为15×150 mm时,液体培养基可分装至试管高度1/4左有为宜;如分装固体或半固体培养基时,在琼脂完全融化后,应趁热分装于试管中。用于制作斜面的固体培养基的分装量为管高1/5(约3—4mi),半固体培养基分装量为管高的1/3为宜。
2.三角瓶的分装
用于振荡培养微生物时,可在250 m1用于制作
平板培养基用时,可在250 m1三角瓶中加入150ml粉(按2%计算),灭菌时瓶中琼脂粉同时被融化。
(四)棉塞的制作及试管、三角瓶的包扎
为了培养好气性微生物,需提供优良通气条件,同时为防止杂菌污染,则必须对通入试管或三角瓶内空气预先进行过滤除菌。通常方法是在试管及三角瓶口加上棉花塞等。
1.试管棉塞的制作
制棉塞时,应选用大小、厚薄适中的普通棉花一块,铺展于左手拇指和食指扣成的团孔上,用右手食指将棉花从中央压入团孔中制成棉塞.然后直接压入试管或三角瓶口。也可借用玻璃棒塞入,也可用折叠卷塞法制作棉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