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教案]八年级数学上《实数》考点展播

合集下载

最新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十三章《实数》导学案知识讲解

最新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十三章《实数》导学案知识讲解

.
2.
知道正数有两个平方根,它们互为相反数, 0 的平方根是 0,负数没有平方根 .
学习重难点 : 1. 重点:平方根的概念 .
2.
难点:归纳有关平方根的结论 .
预习案
一,知识准备
1. 填空:如果一个
的平方等于 a,那么这个
叫做 a 的算术平方根, a 的算术平方根记作
.
2. 填空:
(1) 面积为 16 的正方形,边长=
0 的平方根有
个,平方根是
负数
平方根
探究案
1、 计算下列各式的值 :
( 1)
( 2)-
( 3)±
( 4 )-
2、 平方根起源于正方形的面积,若一个正方形的面积为
A ,那么这个正方形的边长为多少?
训练案
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5 是 25 的算术平方根(

5 25
( 2)

的一个平方根(

6 36
正数的立方根是
数,负数的立方根是
数, 0 的立方根是

例 2、求满足下列各式的未知数 x :
( 1) x 3 0.008
1、计算: 3 1 2 3 8
训练案
xy
2、已知 x-2 的平方根是 4 , 2x y 12 的立方根是 4,求 x y 的值 .
4、符号 3 a 中, 3 是
3

a 中的
不能省略。
2、 ∵ 22 =
∴ 4 的算术平方根是

3、∵正数 a 的算术平方根是 a
∵ ( 3)2 = 4
9

的算术平方根是

16
∵ 4 的算术平方根是 2

八年级数学上人教版《 实数》教案

八年级数学上人教版《 实数》教案

《实数》教案一、教学目标1.掌握实数的概念和分类,能够正确地表示出实数的平方根和立方根。

2.理解实数与数轴上的点一一对应的关系,能够利用这一关系进行实数的计算和比较。

3.掌握实数的四则运算规则和运算顺序,能够进行实数的加减乘除运算。

4.了解无理数和算术平方根的概念,能够进行无理数的计算和估算。

5.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实数的概念和分类。

2.实数的平方根和立方根。

3.实数的四则运算规则和运算顺序。

4.无理数和算术平方根的概念。

三、教学难点1.理解实数与数轴上的点一一对应的关系。

2.进行实数的加减乘除运算时的注意事项。

3.进行无理数的计算和估算。

四、教学方法1.通过实例引入实数的概念和分类,让学生感受实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通过探究活动让学生自主发现实数的平方根和立方根的计算方法。

3.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实数的四则运算练习,让学生掌握运算规则和运算顺序。

4.通过问题解决的方式让学生了解无理数和算术平方根的概念,并能够进行无理数的计算和估算。

5.通过课堂小测验及时检测学生的学习情况,以便教师进行针对性的教学调整。

五、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复习已学知识引入课题,如数的分类、有理数的概念等,从而引出实数的概念。

2.新课学习:通过实例讲解实数的概念和分类,让学生了解实数的特点;通过探究活动让学生自主发现实数的平方根和立方根的计算方法;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实数的四则运算练习,让学生掌握运算规则和运算顺序;通过问题解决的方式让学生了解无理数和算术平方根的概念,并能够进行无理数的计算和估算。

3.课堂小结:对本节课所学知识进行回顾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内容,让学生明确自己的学习成果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4.作业布置: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实际需要布置适量的作业,以巩固所学知识和提高解题能力。

八年级数学上实数知识点

八年级数学上实数知识点

八年级数学上实数知识点实数是数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也是数学学习的基础,因此在初中数学中也有相关知识点,下面本文将为大家介绍八年级数学上实数相关的知识点。

一、实数的定义实数是由有理数和无理数组成的数集。

其中有理数是可以表示为两个整数之比的数,无理数则不能用两个整数的比表示。

二、实数的分类实数可以分为有理数和无理数两类。

其中有理数可以分为正有理数、负有理数和零三类。

无理数则不可表示为两个整数之比。

三、实数的运算1.实数加减法加减法是实数运算中最基本的运算。

实数加减法遵循结合律、交换律和分配律,可以通过实数的相反数将减法转化为加法。

例如,对于实数a、b和c,有:①a+(b+c)=(a+b)+c②a+b=b+a③a×(b+c)=(a×b)+(a×c)④a-(b+c)=a-b-c2.实数乘除法乘除法也是实数运算中常用的运算方法。

实数乘除法也遵循结合律、交换律和分配律。

例如,对于实数a、b和c,有:①a×(b×c)=(a×b)×c②a×b=b×a③a÷(b×c)=a÷b÷c④a÷(b÷c)=a×c÷b四、实数的性质实数有许多重要的性质,这些性质对于解决实际问题非常重要。

本文只介绍实数的一些基本性质。

1.实数的传递性对于任意的实数a、b和c,如果a<b<b,则a<c,这就是实数的传递性。

2.实数的对称性对于实数a和b,如果a=b,则b=a。

3.实数的不等式性质实数的不等式性质包括四则运算的不等号关系和绝对值不等式。

其中四则运算的不等号关系指的是:①如果a<b,则a+c<b+c;②如果a<b 且 c>0,则ac<bc;③如果a<b 且 c<0,则ac>bc;④如果a>b,则a-c>b-c。

新人教八年级数学上册第十三章《实数》教案

新人教八年级数学上册第十三章《实数》教案

第 十 三 章 《实 数》 教 案是互为逆运算的关系,会用计算器求一些正数的算术平方根示一个数的平方根分算术平方根与平方根第1课时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请同学们欣赏本节导图,并回答问题,学校要举行金秋美术作品比赛,小欧很高兴,他想裁出一块面积为252dm 的正方形画布,画上自己的得意之作参加比赛,这块正方形画布的边长应取多少dm ?如果这块画布的面积是212dm ?这个问题实际上是已知一个正数的平方,求这个正数的问题(引入新课)二、合作交流,解读探究讨论:1、什么样的运算是平方运算? 2、你还记得1~20之间整数的平方吗? 自主探索:让学生独立看书,自学教材总结:一般地,如果一个正数x 的平方为a ,即2x a =,那么正数x 叫做a 的算术平方根,记为a ,读作根号a ,其中a 叫做被开方数。

另外:0的算术平方根是0 探究:怎样用两个面积为1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面积为2的大正方形把两个小正方形沿对角剪开,将所得的四个直角形拼在一起,就的到一个面积为2的大正方形。

设大正方形的边长为x ,则22x =; 由算术平方根的意义,2x =即大正方形的边长为2。

讨论:2有多大呢?思考:你能举些象2这样的无限不循环小数吗?三、应用迁移,巩固提高例1 求下列各数的算术平方根⑴100 ⑵4964 ⑶0.0001 ⑷0 ⑸124点拨:由一个数的算术平方根的定义出发来解决问题思考:-4有算术平方根吗?备选例题:要使代数式23x -有意义,则x 的取值范围是( )A. 2x ≠B. 2x ≥C. 2x >D. 2x ≤四、总结反思,拓展升华小结:1、算术平方根的定义和性质; 2、用计算器求一个正数的算术平方根拓展:已知21a -的算术平方根是3,31a b +-的算术平方根是4,c 是13的整数部分,求2a b c +-的算术平方根五、课堂跟踪反馈1、 非负数a 的算术平方根表示为___,225的算术平方根是____,0的算术平方根是____2、 1612181___,____,_____2581==-= 3、 16的算术平方根是_____, 0.64-的算术平方根____4、 若x 是49的算术平方根,则x =( )A. 7B. -7C. 49D.-495、 若47x -=,则x 的算术平方根是( ) A. 49 B. 53 C.7 D 53.6、 若()2130x y x y z -+++++=,求,,x y z 的值。

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 实数(2)

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 实数(2)

实数(2)教学目标:1、知道实数与数轴上的点一一对应,有序实数对与平面上的点一一对应。

2、学会比较两个实数的大小;能熟练地进行实数运算。

教学重点:实数与数轴上的点一一对应关系。

教学难点:对“实数与数轴上的点一一对应关系”的理解。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复习导入:1、用字母来表示有理数的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乘法分配律2、用字母表示有理数的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3、平方差公式、完全平方公式4、有理数的混合运算顺序二、合作交流,解读探究当数从有理数扩充到实数以后,实数之间不仅可以进行加、减、乘、除(除数不为0)、乘方运算,而且正数及0可以进行开方运算,任意一个实数可以进行开立方运算。

在进行实数的运算时,有理数的运算法则及运算性质等同样适用。

1、讨论 下列各式错在哪里?(1)、2133993393-⨯÷⨯=⨯÷= (2)1=(3)=(4)、当x =2202x x -=-2、例2计算下列各式的值:⑴解:⑴0===⑵例3 计算:(结果精确到0.01)(1π () (2(在实数运算中,当遇到无理数并且需要求出结果的近似值时,可以按照所要求的精确度用相应的近似的有限小数去代替无理数,再进行计算.)三、练习:1、课本P 练习第3题2、计算2022223-⎛⎛⎫⎛⎫-+-- ⎪ ⎪ ⎪⎝⎭⎝⎭⎝⎭ 四、小结:1、实数的运算法则及运算律。

2、实数的相反数和绝对值的意义五、作业:课本P87习题14.3第4、5、6、7题;⑵(32=+=。

海南省万宁市思源实验学校八年级数学上册 第十三章第3节《实数》第一课时教案 新人教版

海南省万宁市思源实验学校八年级数学上册 第十三章第3节《实数》第一课时教案 新人教版

海南省万宁市思源实验学校八年级数学上册第十三章第3节《实数》第一课时教案新人教版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师:前面我们学习了平方根和立方根,本节课我们学习实数(板书课题:10.3实数). (二)尝试指导,讲授新课师:什么是实数呢?这得从有理数说起.初一的时候,我们学过有理数,什么是有理数呢?(板书:有理数)有理数包括整数和分数(板书:、整数、分数).师:谁能说出几个整数?生:……(多让几位同学说,要引导学生说出正整数、0、负整数)师:谁能说出几个分数?生:……(多让几位同学说,要引导学生说出正分数和负分数)师:在小学的时候,我们已经知道,分数可以化为小数.怎么把分数化为小数呢?只要用分子除以分母就可以了.(师出示下面的式子)3-=547=82-=3911=师:大家自己动手把这些分数化为小数. (生计算,师巡视)师:(指准35-=)35-化为小数等于什么?生:-0.6.(多让几位同学回答,然后师板书:-0.6)师:(指准478=)478化为小数等于什么?生:5.875.(多让几位同学回答,然后师板书:5.875)师:(指准23-=)23-化为小数等于什么?生:-0.66666….(多让几位同学回答,然后师板书:-0.66666…)师:(指准板书)23-化为小数等于什么呢?等于-0.66666666点点点,点点点表示后面还有无限多个6.师:(指准911=)911化为小数等于什么?生:0.81818181….(多让几位同学回答,然后师板书:0.81818181…)师:(指准板书)911化为小数等于什么呢?等于0.81818181点点点,点点点表示后面还有无限多个81.师:(指准板书)很容易看得出来,这两个小数和这两个小数是不一样的.(指-0.6和6.875)这两个小数是什么小数?(稍停)有限小数(板书:有限小数,并连线).(指-0.66666…和0.81818181…)这两个小数是什么小数?(稍停)无限循环小数(板书:无限循环小数,并连线)师:(指-0.6和6.875)这两个小数为什么叫做有限小数?看到没有-0.6小数点后面只有一个数字,5.875小数点后面只有三个数字,因为小数点后面的数字只有有限个,所以叫做有限小数.师:(指-0.66666…和0.81818181…)而-0.66666点点点和0.81818181点点点,它们小数点后面的数字有无限多个,所以它们是无限小数.那为什么还把它们叫成是无限循环小数呢?循环是什么意思?循环的意思是重复.(指-0.66666…)这个小数无限重复6,所以它是无限循环小数.(指-0.81818181…)这个小数无限重复81,所以它也是无限循环小数.师: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过这样一个故事,说山上有座庙,庙里有两个喇嘛,大喇嘛在给小喇嘛讲故事,讲什么故事呢?说山上有座庙,庙里有两个喇嘛,大喇嘛在给小喇嘛讲故事,讲什么故事呢?说山上有座庙,庙里有两个喇嘛,大喇嘛在给小喇嘛讲故事,讲什么故事呢?大家可以想像,这个故事是永远讲不完的.为什么讲不完呢?因为这个故事无限重复,无限循环.这个故事很像我们所说的无限循环小数.师:(指板书)从这个分数化为小数的情况,我们可以猜出一个结论,什么结论谁来说?生:……(多让几位同学说)师:是这样一个结论:任何一个分数都可以化成有限小数或无限循环小数.也就是说,分数要么是有限小数,要么是无限循环小数(板书:(有限小数或无限循环小数)).师:上面我们所讨论的是有理数,什么是有理数?(指准板书)有理数就是整数和分数.换一种说法也可以这样说,有理数就是整数、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师:那么,除了有理数还有没有别的数?(稍停)有,有别的数.在前面的学习中,实际上我们已经接触过不是有理数的数.譬如2(板书:2).2等于多少?2等于1.41421356点点点(板书:=1.41421356…).大家思考思考:为什么2不是有理数呢?(稍停片刻)哪位同学能回答这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生:……(多让几位同学回答)师:(指准板书)2不是有理数,为什么呢?首先我们可以肯定,2不是整数,也不是有限小数,2是一个无限小数.2等于1.41421356点点点,点点点表示后面还有无限多个数字,所以2是一个无限小数.其次我们可以肯定2不是无限循环小数,2是无限不循环小数(板书:无限不循环小数).1.41421356这一串数字中,没有像0.818181那样出现不断重复的情况,所以1.41421356点点点是无限循环小数.2不是整数,不是有限小数,也不是无限循环小数,所以2不是有理数.师:22是什么数呢?2是无理数(板书:无理数).2无理数这么一个例子,哪位同学知道什么样的数是无理数? 生:……(多让几位同学回答)师:什么样的数是无理数?无限不循环小数就是无理数(板书:(无限不循环小数)). 师:(边讲边板书:3,5-,32,37,π)3,5-,32,37,圆周率π这些数都是无限不循环小数(连线),所以这些数也都是无理数.无理数还有很多很多,和有理数一样,无理数也有无数多了. 师:知道了什么是有理数,什么是无理数,现在我们可以揭晓什么是实数的答案了.什么是实数?(板书:实数)实数包括有理数和无理数(板书: ),(指准板书)35-,478,23-,911这些有理数是实数,3,5-,32,37,π这些无理数也是实数,有理数和无理数统称实数.(上面关于实数分类的板书如下图)(三)试探练习,回授调节1.填空:在0.25,2.3333…,-2.2360679…,-7.646,3.14159265…,-0.3656565…这些小数中, 有限小数是 ;无限循环小数是 ;无限不循环小数是 .2.填空:在-19,3.878787…,π2616,1.41432767-,34-这些数中, 分数(有限小数或无限循环小数)无理数(无限不循环小数)实数有理数整数有理数是 ; 无理数是 ;3.判断对错:对的画“√”,错的画“×”.(1)无理数都是无限小数. ( )(2)无限小数都是无理数. ( )(3)25是无理数. ( ) (4)15是无理数. ( )(5)带根号的数都是无理数. ( )(6)有理数都是实数. ( )4.完成下面实数分类:5.选做题:你找到了数字1.01001000100001…的规律了吗?这个数是有理数还是无理数?(四)归纳小结,布置作业师: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实数的概念,(指准板书)什么是实数?实数包括有理数和无理数.有理数是我们以前学过的,无理数是这学期才接触到的.什么是无理数?像2,3,5 ,32,37,π这些无限不循环小数就是无理数.有了无理数,数的范围就从有理数扩大到实数.(作业:P 86习题2.)四、板书设计10.3实数 整数有理数实数正无理数正有理数负实数0实数正实数13.3实数(第2课时)一、教学目标1.知道每一个实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一个点来表示,数轴上的每一个点都表示一个实数.2.知道一个实数相反数、绝对值的概念,会求一个实数的相反数和绝对值.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实数与数轴上的点一一对应,求一个实数的相反数和绝对值.2.难点:实数与数轴上的点一一对应.三、教学过程(一)基本训练,巩固旧知1.填空:无限不循环小数叫做 ,有理数和 统称实数.2.判断对错:对的画“√”,错的画“×”.(1)79是有理数. ( ) (2). ( ). ( )(4)π是无理数. ( )(5)3.14159265是无理数. ( )(6)0.131313…是无理数. ( )(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是实数.什么是实数呢?(出示下图)师:(指准图)初一的时候,我们学过有理数,有理数包括整数和分数.这学期我们学习了一种新的数,什么数?无理数.无限不循环小数就是无理数.无理数的出现,使数的范围扩大了.看到没有?有理数是这么大的一个范围,无理数是这么大的一个范围,实数是这么大的一个范围.有理数和无理数合在一起统称实数.师:大家还记不记得,初一的时候我们学过不少有关有理数的结论,这些结论当时是针对有理数说的,现在数的范围扩大到了实数,这些结论还成立吗?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三)尝试指导,讲授新课(师出示结论1和数轴)结论1:每个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来表示.5师:(指结论1)我们知道,每个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来表示,那每个无理数也可以用数轴上的点来表示吗?答案是肯定的,每个无理数也可以用数轴上的点来表示.譬如2,2≈1.414(板书:2≈1.414),所以,(边讲边描点,并标2)2就在1.5稍靠左的那一点.又譬如-π≈-3.14(板书:-π≈-3.14),所以,(边讲边描点,并标-π)-π就在-3稍靠左的那一点.师:每个有理数、每个无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来表示,这说明每个实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来表示(边讲边把结论1中的“有理”改为“实”).师:(指准数轴)数轴是由密密麻麻的点组成的,可以想象,数轴上的每一个点,要么表示的是有理数,要么表示的是无理数.也就是说,数轴上的每一个点都表示一个实数(板书:反过来,数轴的每一个点都表示一个实数).师:请大家把这个结论读两遍.(生读)师:读了两遍有什么感觉?可能有同学会说:“这个结论读起来有点像绕口令,怎么感觉上半句话和下半句话的意思是一样的?”上半句话是,每个实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来表示;下半句话是,数轴的每一个点都表示一个实数.上半句话和下半句话的意思一样吗?不一样.比方说,我们班每个同学都坐在电影院的一个座位上,反过来,电影院的每一个座位上都坐着我们班的一个同学.仔细听仔细体会,上半句话和下半句话的意思是不一样的.(四)试探练习,回授调 实数节3.判断对错:对的画“√”,错的画“×”.(1)所有的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表示. ( )(2)数轴上所有的点都表示有理数. ( )(3)所有的实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表示. ( )(4)数轴上所有的点都表示实数. ( )4.如图,(1)表示2.5的点是 ; (2)表示5-的点是 ;(3)表示3的点是 ;(4)表示-5的点是 ; (5)表示π的点是 .(五)尝试指导,讲授新课师:初一的时候,我们学过相反数和绝对值,谁还记得什么是相反数?什么是绝对值? 生:…… 师: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指准数轴上表示-4的点)数轴上表示-4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4的绝对值,一般地,数轴上表示数a 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数a 的绝对值.师:初一的时候,相反数和绝对值都是相对有理数说的,现在数的范围扩大了,对实数来说,也一样有相反数和绝对值.3333数)3333)333-=3.师:关于相反数和绝对值我们有下面的结论.(师出示结论2和结论3)结论2:数a 的相反数是-a.E D C B A ● ● ● ● ● 0 1 2 3 4 5- 1 - 2 - 3 - 4 - 5结论3: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一个负数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 师:请大家把这两个结论读一遍.(生读)师:两这个结论对有理数来说是成立的,对实数来说也同样成立.下面我们利用这两个结论来做一个例题.(师出示下面的例题)例 填空: (1)5-的相反数是 ; (2)5-5的相反数是 ; (3)3的绝对值是 ,即3= ; (4)364-的绝对值是 ,即364-= ;(5)2-2的绝对值是 ,即22-= .(六)试探练习,回授调节5.填空:(1)2的相反数是 ,2的绝对值是 ;(2)-π的相反数是 ,-π的绝对值是(3)0的相反数是 ,0的绝对值是 .6.填空:(1)327-的绝对值是 ,即327-= ;(2)1.8-3的绝对值是 ,即1.83-= ;(4)364-的绝对值是 ,即364-= ;(5)3-π的绝对值是 ,即3π-= .7.填空:(1)一个数的绝对值是7,这个数是 ;(2)一个数的绝对值是32-,这个数是 .(七)归纳小结,布置作业师: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实数的三个结论,大家把这三个结论读一遍.(生读)(作业:P 86练习1.2,P 86习题1.3.)四、板书设计 13.3实数3与-3互为相反数 例3=3,3 =3结论2……结论3……结论1……数轴图13.3实数(第3课时)一、教学目标1.会利用结论比较两个实数的大小.2.会利用运算律进行简单的实数运算,会取无理数的近似值进行计算.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比较实数大小,进行简单的实数运算.2.难点:比较实数大小.三、教学过程(一)基本训练,巩固旧知1.填空:每一个实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一个 来表示,反过来,数轴上的每一个点都表示一个 .2.填空:(1)7的相反数是 ,绝对值是 ;(2)-7的相反数是 ,绝对值是 ;7的相反数是 ,绝对值是 ;(4)7的相反数是 ,绝对值是 ;(5)77的相反数是 ,绝对值是 ;实数无理数有理数(6)7-7的相反数是 ,绝对值是 .(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师:初一的时候,我们学过有理数的很多结论,现在数的范围从有理数扩大到了实数,原来对有理数来说成立的结论,对实数来说还成立吗?基本上都成立.譬如,“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对有理数来说是对的,对实数来说还是对的.所以,有关实数的很多结论我们可以直接从有理数那里搬过来.上节课我们从有理数那里搬来了三个实数的结论,本节课我们还要从有理数那里搬几个结论来,首先我们来看两个实数如何比较大小.(三)尝试指导,讲授新课(师出示下图)师:(指准数轴)学习有理数的时候,我们讲过这样一个事实,数轴上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譬如,4在3的右边,4>3;-1在-4的右边,-1>-4,等等.数的范围从有理数扩大到实数,数轴上右边的数还是比左边的数大吗?(稍停)对实数来说,数轴上右边的数还是比左边的数大.根据这一事实,我们得出比较两个实数大小的结论.(师出示结论4)结论4:正数大于0,0大于负数,正数大于负数;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师:请大家把这个结论读一遍(生读).师:这个结论跟两个有理数比较大小的结论是一样的,它是直接从有理数那儿搬过来的.下面我们就利用这个结论来比较两个实数的大小. 例 比较下列各组数的大小:(1)524; (2)56 (3)3 1.8.解:24≈4.9,因为5>4.9,所以524. 5 2.26 2.4, 因为2.2<2.456-4532(3)3≈1.7, 因为1.7<1.8,所以-3>-1.8.(四)试探练习,回授调节3.填“>”或“<”: (1)3 10; (2)π 3.142; (3)-8 -7;(4)-2 -1.42; (5)29 4513; (6)2- 3-. 4.判断对错:对的画“√”,错的画“×”. (1)有最小的正有理数. ( ) (2)没有最小的整数. ( )(3)没有最小的有理数. ( )(4)没有最小的无理数. ( )(5)没有最小的实数. ( )(6)有绝对值最小的实数. ( )(五)尝试指导,讲授新课师:我们知道有理数可以进行加、减、乘、除、乘方运算,同样,实数也可以进行加、减、乘、除、乘方运算,除了这些运算,实数可以进行开平方、开立方运算.实数之间怎么进行运算呢?有理数的运算法则和运算性质可以搬到实数的运算中来,也就是说,有理数怎么进行运算,实数就怎么进行运算.(师出示结论5)结论5:有理数的运算法则和运算性质,在进行实数运算时仍然成立.师:大家把结论5默读一遍.(生默读)师:譬如,有理数的运算有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同样实数的运算也具有这些运算性质.下面我们就来做几道实数计算题.(师出不例2)例2 计算下列各式的值:(1)32)2+- (2)33+ 解:(1)(32)2+-32233+=(3+2)3=53.(2)3323((2)题板演时,要指出运用了分配律)(师出示例3)例3 计算:(1)5+π(精确到0.01); (2)32.(精确到0.1).解:(1)5+π≈2.236+3.142≈5.38;(2)32≈1.73×1.41≈2.4.(教学时需要指出,结果如果要求精确到0.01,那么运算过程中取近似值要精确到0.001)(六)试探练习,回授调节5.计算:-+.(1)22-32; (2)2322====(七)归纳小结,布置作业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实数的三个结论,这节课我们又学习了实数的另外两个结论,实数的这五个结论是怎么得来的?基本上都是从有理数那里搬过来的.有理数可以在数轴上用点表示,实数也可以在数轴上用点表示;有理数有相反数、绝对值,实数也有相反数、绝对值;有理数怎么比较大小,实数也怎么比较大小;有理数怎么运算,实数也怎么运算. (作业:P87习题4.5.6.)四、板书设计数轴图例1 例2结论4:……结论5:……例3。

八年级数学上册第二章《实数》教案

八年级数学上册第二章《实数》教案

第二章实数1.了解平方根、立方根、二次根式、最简二次根式、实数及其相关概念;会求平方根、立方根;能进行有关实数的简单四则运算和简单的二次根式化简,发展运算能力.2.结合具体情境理解估算的意义,能进行简单的估算,进一步发展数感和估算能力.经历数系扩充、探求实数性质及其运算规律、借助计算器探索数学规律等活动过程,发展抽象概括能力,并在活动中进一步发展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能运用实数的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提高应用意识,发展解决问题的能力,从中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一、本章主要内容及要求1.体验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学符号的过程,理解实数.2.掌握必要的运算(包括估算)技能.3.了解平方根、算术平方根、立方根的概念,会用根号表示数的平方根、算术平方根、立方根.4.了解乘方与开方互为逆运算,会用平方运算求百以内整数的平方根,会用立方运算求百以内整数(对应的负整数)的立方根,会用计算器求平方根和立方根.5.了解无理数和实数的概念,知道实数与数轴上的点一一对应,能求实数的相反数与绝对值.6.能用有理数估计一个无理数的大致范围.7.了解近似数,在解决实际问题中,能用计算器进行近似计算,并会按问题的要求对结果取近似值.8.了解二次根式、最简二次根式的概念,了解二次根式(根号下仅限于数)加、减、乘、除运算法则,会用它们进行有关的简单四则运算.二、教材分析从有理数扩充到实数是初中阶段数系扩充的最后一个阶段,中学阶段的多数问题是在实数范围内进行的,同时实数也是后继内容(如一元二次方程、函数等)学习的基础.因此,本章学习内容具有基础性,应要求学生能熟练掌握有关实数的运算,适应后续学习的需要.学生以前经历过数系的第一次扩充,已经积累了一些数系扩充的学习经验,感受到数系扩充是源于实际生活的需要.本章再次引领学生经历数系扩充的过程,感受数系扩充的必要性.本章大致按照如下线索展开内容:无理数的引入——无理数的表示——实数的相关概念及其运算(包括简单的二次根式的化简),实数的应用贯穿于内容的始终.具体地,教材首先通过拼图活动和计算器探索活动,给出无理数的概念;然后通过具体问题的解决,引入平方根、立方根的概念和开方运算.由于在实际生活和生产中,人们常常通过估算来求无理数的近似值,为此教材安排了一节“估算”,介绍估算的方法,包括通过估算比较大小、检验计算结果的合理性等.接着,教材用类比的方法引入实数的相关概念、运算律和运算性质等,最后,介绍了二次根式的概念及其化简和运算.在呈现具体内容时,教材关注现实性,力求从学生实际出发,以他们熟悉或感兴趣的问题情境引入学习主题.但考虑到本章内容的特点,以及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他们的思维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因此本章在关注现实性的同时,更加关注数学知识内部的挑战性,为此提供了许多有趣而富有数学含义的问题,如a可能是整数吗?a可能是分数吗?……让学生进行数学的思考,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水平.【重点】1.经历无理数发现的过程,了解无理数的概念和意义.2.了解算术平方根、平方根、立方根的概念,会用根号表示数的平方根、立方根;能用平方运算与立方运算求某些数的平方根与立方根;会用计算器求平方根和立方根,并能探索一些有趣的数学规律.3.能用有理数估计一个无理数的大致范围,包括通过估算比较大小,检验计算结果的合理性等.4.了解实数的概念,会按要求对实数进行分类,了解实数的相反数和绝对值的意义,知道实数与数轴上的点具有一一对应的关系,了解有理数的运算法则与运算律对实数仍然适用.5.能对带根号的数进行化简,并能利用化简进行有关实数的简单四则运算.6.能运用实数的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难点】1.无理数概念的理解及应用.2.解决与实数有关的实际问题时的思维转化.3.运算性质的掌握与应用.1.注重概念的形成过程,让学生在概念的形成过程中,逐步理解所学的概念.概念是由具体到抽象、由特殊到一般,经过分析、综合,去掉非本质特征,保持本质属性而形成的.加强概念形成过程的教学,对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是很有必要的.如无理数的引入,要让学生亲身经历活动,感受引入的必要性,初步认识无理数是无限不循环小数这一意义,在教学时,教师要鼓励学生动手、动脑、动口,与同伴进行合作,并充分地开展交流.再如平方根的概念,对正数有两个平方根学生不太容易接受,往往丢掉负的平方根,因为这与他们以前的运算结果唯一的经验不符.对此,在平方根的引入时,教师可多提一些具体的问题,如9的算术平方根是3,也就是说,3的平方是9.还有其他的数,它的平方也是9吗?……旨在引起学生的思考,让学生从具体的例子中抽象出初步的平方根的概念.接着让学生去讨论:一个正数有几个平方根?0有几个平方根?负数呢?引导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平方根的概念,特别是负数的情况,然后再通过具体的求平方根的练习,巩固新学的概念.2.鼓励学生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本章为学生提供了许多有趣而富有数学含义的问题,教学中应当让学生进行充分的探索和交流.如面积为2的正方形的边长a是什么数?教师应引导学生充分进行交流、讨论与探索,从中感受无理数引入的必要性,并体会无限不循环的过程;再如二次根式的相关运算性质,教学中应让学生经历从具体问题到一般规律的探索过程,鼓励学生借助计算器等工具进行探索、猜测、验证,并用自己的语言清楚地表达.3.注意运用类比的方法,使学生清楚新旧知识的区别和联系.七年级时,学生已经学习过有理数的有关概念和运算,本章将学习实数的有关概念及运算.在这些概念、运算律、运算法则的教学中,应加强类比教学,通过新旧知识的类比、对比,认识新旧知识的区别和联系,促进知识系统的构建与完善.如实数的相反数、绝对值等概念是完全类比有理数建立起来的,运算律和运算法则也是通过类比得出的.1认识无理数2课时2平方根2课时3立方根1课时4估算1课时5用计算器开方1课时6实数1课时7二次根式3课时回顾与思考1课时1认识无理数1.通过拼图活动,感受无理数关系到的实际背景和引入的必要性.2.借助计算器探索无理数,并从中体会无限逼近思想.3.会判断一个数是不是无理数.1.在探究的过程中使学生感受到数的扩张,积累解决数学问题的经验和方法.2.在探索的过程中体会无理数的产生过程,积累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和经验.1.通过现实中的实例,让学生认识到无理数与实际生活是紧密联系的,数学是来源于实践又应用于实践的.2.通过“再创造”的过程,体会数学发现的方法和乐趣.【重点】理解无理数的概念.【难点】判断一个数是不是无理数.第课时感受无理数产生的实际背景和引入的必要性.经历动手拼图过程,发展动手能力和探索精神.通过现实中的实例,让学生认识到无理数与实际生活是紧密联系的,数学是来源于实践又应用于实践的.【重点】感受无理数产生的背景.【难点】会判断一个数是不是无理数.【教师准备】两张边长为1的正方形纸片,多媒体课件.【学生准备】两张边长为1的正方形纸片,复习有理数的运算法则及勾股定理有关知识.导入一:七年级的时候,我们学习了有理数,知道了整数和分数统称为有理数,考虑下面的问题:(1)一个整数的平方一定是整数吗?(2)一个分数的平方一定是分数吗?[设计意图]做必要的知识回顾,为第二环节埋下伏笔,便于后续问题的说理,为后续环节的进行起了很好的铺垫作用.导入二: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的直角边长为1,那么它的斜边长等于多少?利用勾股定理计算一下.【总结】我们在小学学了非负数,在七年级发现数不够用了,引入了负数,即把小学学过的正数、零扩充到有理数的范围,有理数包括整数和分数,那么有理数范围是否能满足我们实际生活的需要呢?1.已知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长分别为1和2,算一算斜边长x的平方,并提出问题:x是整数(或分数)吗?2.把边长为1的两个小正方形,通过剪、拼,设法拼成一个大正方形,你会吗?出示教材P21图2 - 1.图2 - 1是两个边长为1的小正方形,剪一剪、拼一拼,设法得到一个大的正方形.问题1拼成后的正方形是什么样的呢?问题2拼成后的大正方形面积是多少?问题3若新的大正方形边长为a,a2=2,则:①a可能是整数吗?②a可能是分数吗?【总结】没有两个相等的整数的积等于2,也没有两个相等的分数的积等于2,因此a不可能是有理数.[设计意图]选取客观存在的“无理数”实例,让学生深刻感受“数不够思路一(1)如图所示,以直角三角形的斜边为边的正方形的面积是多少?(2)设该正方形的边长为b,b满足什么条件?(3)b是有理数吗?【问题解答】(1)由勾股定理可知,直角三角形的斜边的平方为5,所以正方形的面积是5.(2) b2=5.(3)没有一个整数或分数的平方为5,也就是没有一个有理数的平方为5,所以b不是有理数.思路二在下列正方形网格中,先找出长度为有理数的线段,再找出长度不是有理数的线段.【问题解答】构造直角三角形,利用勾股定理可得,长度为有理数的线段有AB,EF.长度不是有理数的线段有CD,GH,MN.[设计意图]创设从感性到理性的认知过程,让学生充分感受“新数”(无理数)的存在,从而激发学习新知的兴趣,让学生感受到无理数产生的过程,确[知识拓展]正方形网格中的线段既可以表示有理数,也可以表示有理数之外的数.数轴上的点可以表示有理数,也可以表示有理数之外的数.比如正方形OCBA的对角线长度就不是有理数,数轴上的点P表示的就是这个非有理数.网格上长方形(包括正方形)的对角线的长度都不一定是有理数.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证实了确实存在不是有理数的数.1.在直角三角形中两个直角边长分别为2和3,则斜边的长()A.是有理数B.不是有理数C.不确定D.4答案:B2.下列面积的正方形,边长不是有理数的是()A.16B.25C.2D.4答案:C3.在右面的正方形网格中,按照要求连接格点的线段:长度是有理数的线段为,长度不是有理数的线段为.答案:略第1课时1.拼接正方形.2.做一做.3.a,b存在,但不是有理数.一、教材作业【必做题】教材第21页随堂练习及教材第22页习题2.1第1题.【选做题】教材第22页习题2.1第2题.二、课后作业【基础巩固】1.在正方形网格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则网格上的ΔABC中,边长不是有理数的线段有,在图中再画一条边长不是有理数的线段.【能力提升】2.在任意两个有理数之间都有无数个有理数.假设a,b是两个有理数,且a<b,在a,b两数之间插入一个数为.【拓展探究】3.把下列小数化成分数.(1)0.6;(2)0.7·;(3)0.3·4·.4.你会在下面的正方形网格(每个小正方形面积为1)中画出面积为10的正方形吗?试一试.【答案与解析】1.AB,BC,AC 略(解析:AB2=42+12=17,BC2=22+32=13,AC2=22+42=20.)2.a+a2(解析:答案不唯一,如插入a和b正中间的数.)3.解析:(1)0.6=35; (2)设0.7·=x,则10x=7.7·,∴9x=7,从而x=79;(3)设0.3·4·=x,则100x=34.3·4·,∴99x=34,从而x=3499.解:(1)0.6=35. (2) 0.7·=79. (3) 0.3·4·=3499.4.略大量事实证明,与生活贴得越近的东西就越容易引起学生的浓厚兴趣,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此,本课时通过拼图游戏引发学生学习的欲望,把课程内容通过学生的生活经验呈现出来,然后进行大胆质疑.在教学过程中,没有刻意安排一些环节,帮助理解能力差的学生加深对“新数”的理解.设计更多的实例让理解能力差的学生较好地理解“新数”.为进一步学习“新数”,即第二课时的教学埋下伏笔.随堂练习(教材第21页)解:因为等边三角形中BC边上的高平分BC,所以h2=22-12=3,所以h不可能是整数,也不可能是分数.习题2.1(教材第22页)1.解:答案不唯一.如图(1)所示,线段AB,AD,AE,DE,BD,BC的长度都是有理数;线段AC,CE,BE的长度都不是有理数.2.解:答案不唯一.如图(2)所示的是几个符合要求的直角三角形.一个正方形木块的面积为8平方厘米,那么它的边长满足什么条件?可能是整数吗?可能是分数吗?解:它的边长的平方为8,没有整数的平方为8,所以边长不可能为整数,也没有一个分数的平方为8,所以边长不可能为分数.第课时掌握无理数的概念;能用所学定义正确判断所给数的属性.借助计算器探索无理数是无限不循环小数,从中体会无限逼近的思想.在掌握估算方法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数感和估算能力.【重点】 能用所学定义正确判断所给数的属性. 【难点】 无理数概念的建立.【教师准备】 计算器、立方体、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 计算器、复习有理数的分类.导入:前面我们学习了有理数,有理数是如何分类的呢? 1.有理数是如何分类的?【问题解决】有理数{整数(如-1,0,2,3,…)分数(如13,-25,911,0.5,…)2.除上面的数以外,我们还学习过哪些不同的数? 如圆周率π,0.020020002…上节课又了解到一些数,如a 2=2,b 2=5中的a ,b 不是整数,能不能转化成分数呢?那么它们究竟是什么数呢?本节课我们就来揭示它们的真面目.[设计意图] 通过这些问题让学生发现有理数不够用了,存在既不是整数,也不是分数的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去揭示它们的真面目.一、数的小数表示面积为2的正方形的边长a究竟是多少呢?(1)如图所示,三个正方形的边长之间有怎样的大小关系?说说你的理由.(2)边长a的整数部分是几?十分位是几?百分位呢?千分位呢?……借助计算器进行探索.(3)小明将他的探索过程整理如下,你的结果呢?边长a面积S1<a<2 1<S<41.4<a<1.5 1.96<S<2.251.41<a<1.42 1.9881<S<2.01641.414<a<1.415 1.999396<S<2.0022251.4142<a<1.4143 1.99996164<S<2.00024449【思考】a的范围在哪两个数之间?左面的边长中,前面的数值和后面的数值相比,哪个更接近正方形的实际边长?【归纳总结】a是介于1和2之间的一个数,既不是整数,也不是分数,则a一定不是有理数.如果写成小数形式,它是有限小数吗?事实上,a=1.41421356…,它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做一做】(1)请大家用上面的方法估计面积为5的正方形的边长b 的值(结果精确到0.1),并用计算器验证你的估计.(2)如果结果精确到0.01呢?(提示:精确到0.1,b≈2.2,精确到0.01,b≈2.24)同样,对于体积为2的正方体,借用计算器,可以得到它的棱长c=1.25992105…,它也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设计意图]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进行思考和交流,逐渐缩小范围,借助计算器探索出a=1.41421356…,b=2.2360679…,c=1.25992105…是无限不循环小数的过程,体会无限逼近的思想.二、有理数的小数表示,明确无理数的概念思路一请同学们以学习小组的形式活动.【议一议】把下列各数表示成小数,你发现了什么?3,4 5,59,-845,211.【答案】3=3.0,45=0.8,59=0.5·,-845=-0.17·,211=0.1·8·.分数化成小数,最终此小数的形式有哪几种情况?思路二回忆小学我们学过的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的时候,用到的π取多少?(3.14)它是确切的值吗?(不是,是近似值)那π是有理数吗?(不是)并且,我们还知道,利用计算机,现在π已经算到几亿分位,但是还是没有算出来.当然,π也不能化为分数的形式,所以π不是有理数,那π是什么数呢?【探究结论】分数只能化成有限小数或无限循环小数,即任何有限小数或无限循环小数都是有理数.【强调】像0.585885888588885…,1.41421356…,-2.2360679…等这些数的小数位数都是无限的,并且不是循环的,它们都是无限不循环小数.我们把无限不循环小数称为无理数.(圆周率π=3.14159265…也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故π是无理数)【想一想】你能找到其他的无理数吗?[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的活动与探究,得出无理数的概念,通过师生互动的教学活动,既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与小组合作讨论的能力,又感受到无理数存在的必要性,建立了无理数的概念.三、例题讲解下列各数中,哪些是有理数?哪些是无理数?3.14,-43, 0.5·7·,0.1010001000001…(相邻两个1之间0的个数逐次加2).解:有理数有:3.14,-43,0.5·7·;无理数有:0.1010001000001…(相邻两个1之间0的个数逐次加2).【强调】1.无理数是无限不循环小数,有理数是有限小数或无限循环小数.2.任何一个有理数都可以化成分数a a的形式(q ≠0,p ,q 为整数且互质),而无理数不能. [设计意图] 通过例题的讲解,让学生充分理解无理数、有理数的概念、区别,感受数的分类.[知识拓展] 确定x 2=a (a ≥0)中正数x 的近似值的方法: 1.确定正数x 的整数部分.根据平方的定义,把x 夹在两个连续的正整数之间,确定其整数部分.例如:求x 2=5中的正数x 的整数部分,因为22<5<32,即22<x 2<32,所以2<x <3,因此x 的整数部分为2.2.确定x 的小数部分十分位上的数字.(1)将这两个整数平方和的平均数与a 比较,预测十分位上数字的取值范围,如两个整数2和3的平方和的平均数为22+322=6.5>5,所以x 的十分位上的数字一定比3小,不妨设x ≈2.2.(2)设误差为k (k 必为一个纯小数,且k 可能为负数),则x =2.2+k ,所以(2.2+k )2=5,所以4.84+4.4k +k 2=5,因为k 是小数,所以k 2很小,把它舍去,所以4.84+4.4k =5,所以k ≈0.036,所以x =2.2+k ≈2.2+0.036=2.236.实际估算中,整数部分的数字容易估计,十分位上的数字也可以采用试验的方法进行估计,即2.12=4.41,2.22=4.84,2.32=5.29,因为4.84<5<5.29,所以2.22<x 2<2.32,所以2.2<x <2.3,所以十分位上的数字为2.数{有理数:有限小数或无限循环小数{整数分数无理数:无限不循环小数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无限小数都是无理数 B .有限小数是无理数 C .无理数都是无限小数 D .有理数是有限小数 答案:C2.以下各正方形的边长是无理数的是 ( )A.面积为25的正方形B.面积为425的正方形C.面积为8的正方形D.面积为1.44的正方形解析:52=25,(25)2=425,(1.2)2=1.44.故选C.3.一个直角三角形两条直角边的长分别是3和5,则斜边长a是有理数吗?解:由勾股定理得: a2=32+52,即a2=34.因为不存在有理数的平方等于34,所以a不是有理数.4.已知-34,5,-1.4·2·,π,3.1416,23,0,42,(-1)2n ,-1.4242242224…(相邻两个4之间2的个数逐次加1).(1)写出所有有理数;(2)写出所有无理数.解:(1)有理数:-34,5,-1.4·2·,3.1416,23,0,42,(-1)2n.(2)无理数:π,-1.4242242224…(相邻两个4之间2的个数逐次加1).第2课时1.数的小数表示.2.有理数的小数表示,明确无理数的概念.3.例题讲解.一、教材作业【必做题】教材第24页随堂练习.【选做题】教材第25页习题2.2第2,4题.二、课后作业【基础巩固】1.面积为3的正方形的边长为x,则x()A.1<x<2B.2<x<3C.3<x<4D.4<x<52.一个正三角形的边长是4,高为h,则h是()A.整数B.分数C.有限小数D.无理数【能力提升】3.在直角三角形中,若两条直角边的长分别是2和3,则斜边长的平方是,则斜边长是数.【拓展探究】4.设半径为a的圆的面积为20 π.(1)a是有理数吗?说说你的理由;(2)估计a的值(精确到十分位,并利用计算器验证你的估计);(3)如果精确到百分位呢?5.在某项工程中,需要一块面积为3平方米的正方形钢板.应该如何划线、下料呢?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首先求出正方形的边长,那么,请你算一算:(1)如果精确到十分位,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2)如果精确到百分位呢?【答案与解析】1.A(解析:12=1,22=4.)2.D(解析:由勾股定理,得h2=42-22=12,没有整数或分数的平方等于12,所以h为无理数.)3.13无理(解析:由勾股定理,可得斜边的平方为13,没有整数或分数的平方为13,所以是无理数.)4.解:(1)∵πa2=20π,∴a2=20.a不是有理数,因为a既不是整数,也不是分数,而是无限不循环小数. (2)a≈4.5. (3)a≈4.47.5.解析:1.72=2.89,1.73=2.9929.解:(1)1.7米. (2)1.73米.本节课借助寻找正方形边长这一“现实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通过估算、借助计算器进行探索、讨论等途径,体会数学学习的乐趣,体会无限逼近的数学思想,得到无理数的概念.对基础较薄弱的学生和班级,这一探索过程所需时间较长,会影响后面环节的进行.知识分类整理环节,学生自主整理和接受会有一定困难,若学生学习例题后再进行知识分类整理可能会更好.感知过程是学生理解无理数这一抽象概念所必需的,所以绝对不能淡化.随堂练习(教材第24页)解:有理数有:0.4583,3.7·,-17,18.无理数有:-π.习题2.2(教材第25页)1.解:-559180,3.97·,-234.10101010…(相邻两个1之间有1个0)是有理数,0.12345678910111213…(小数部分由相继的正整数组成)是无理数.2.提示:(1)x不是有理数. (2)x≈3.2. (3)x≈3.16.3.(1)✕(2)a(3)✕(4)✕4.解:5a ,π-1,3.4141141114…(相邻两个4之间1的个数逐次加1)等,答案不唯一.由于本节的重点之一是让学生经历借助计算器探索无理数是无限不循环小数的过程,因此,要重视教材创设(或相同类型)的问题,针对内容应该花较多的时间,教师应积极引导,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借助计算器进行思考和交流,循序渐进地缩小范围,体会无限逼近的思想.本节渗透了用有理数近似地表示无理数和用有理数逼近无理数的数学思想,通过探索,学生容易理解“无限”,但对“不循环”一般不会有清楚的认识,只有逐步渗透理解,教学中不必多说.“逼近”思想可以借用中央电视台的“幸运52”的猜商品的价格游戏进行解释.为进一步让学生理解无理数的概念,应强调“无限不循环小数”与“无限循环小数”的联系和区别,前者不能化为分数,后者可以化为分数,但如何化成分数,教师不必深入讲解.鼓励学生自学教材中的“读一读”,了解无理数产生的历史背景和人类的科学精神,特别是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可阅读“边长为1的正方形的对角线的长是无理数”的严格证明.一根长为5米的电线杆竖立于地面,为保证它的安全,要用三根钢丝把它固定,要求每根钢丝一头拉着电线杆的最上端,一头系在离电线杆3米远的地面木桩上,则每根钢丝的长要满足什么条件?它是有理数吗?大概是多长?〔解析〕每根钢丝的长要满足它的平方等于52+32,它不是有理数,大概是5.8米.解:由勾股定理,得钢丝长的平方等于52+32=34,但是找不到一个整数的平方是34,也找不到一个分数的平方是34,所以,它不是有理数,5.82=33.64,接近于34,所以大概为5.8米.2平方根1.了解数的算术平方根、平方根的概念,会用根号表示一个数的算术平方根和平方根.2.了解开方与平方是互逆运算,会利用平方运算求某些非负数的算术平方根和平方根.通过教学过程的参与,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数学表达和运算能力.1.通过与“加法的逆运算是减法、乘法的逆运算是除法”作类比,让学生体会平方和开方互为逆运算的同时,领会数学中处处蕴含着辩证法.2.使学生通过开方运算的学习,解决实际生活中的一些具体问题.【重点】1.数的算术平方根、平方根的概念,会用根号表示一个数的算术平方根和平方根.2.(√a)2=a(a≥0)的得出和应用.【难点】1.利用这个互逆的关系求某些非负数的算术平方根和平方根.2.(√a)2=a(a≥0)和√a2=|a|的区别和联系.第课时1.了解数的算术平方根的概念,会用根号表示一个数的算术平方根.2.了解一个正数的算术平方根与平方是互逆的运算,会利用这个互逆的关系求某些非负数的算术平方根.在合作交流等活动中,培养合作精神和创新精神.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发展对数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13.3《实数的运算》教案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13.3《实数的运算》教案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13.3《实数的运算》教案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13.3《实数的运算》是学生在掌握了实数的概念、性质以及实数的运算律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内容。

本节内容主要介绍了实数的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的运算方法,以及实数运算律的应用。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实数的运算方法,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实数运算律,为后续学习更高级的数学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之前,已经掌握了实数的概念、性质,以及实数的运算律。

但学生在运算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对运算律理解不深,导致运算过程繁琐,甚至出现错误。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理解运算律的应用,以及运算的优先级。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实数的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的运算方法,以及实数运算律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例讲解,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实数运算律的应用,提高学生的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实数的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的运算方法,实数运算律的应用。

2.教学难点:实数运算律的应用,运算的优先级。

五. 教学方法采用实例讲解法、问题驱动法、合作学习法。

通过实例讲解,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实数运算律的应用;通过问题驱动,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和思考;通过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材、教案、PPT、黑板、粉笔。

2.学生准备:教材、笔记本、文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购物时如何计算总价,让学生思考如何运用实数进行运算。

通过这些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呈现(15分钟)讲解实数的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的运算方法,以及实数运算律的应用。

通过PPT和板书,展示运算过程,让学生清晰地理解每一步的运算方法。

3.操练(15分钟)让学生独立完成一些实数运算的练习题,教师在课堂上进行解答和讲解。

八年级数学上册《实数的概念与分类》教案、教学设计

八年级数学上册《实数的概念与分类》教案、教学设计
2.在实数分类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分类游戏,让学生在活动中总结各类实数的性质,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3.对于实数的运算,教师应注重算理的教学,让学生明白实数运算的规律。通过设计不同难度的例题和练习题,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中逐步掌握实数的运算方法。
4.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对学习困难的学生给予个别指导,帮助他们克服学习难点。
(四)课堂练习
在课堂练习环节,教师设计具有梯度性的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习题可分为基础题、提高题和拓展题,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
1.基础题:主要针对实数的分类和性质进行练习,如判断一个数属于哪个类别,计算实数的绝对值、相反数等。
2.提高题:涉及实数的运算,如加减乘除、乘方等,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用实数知识。
(三)学生小组讨论
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针对以下问题进行讨论:
1.实数可以分为哪些类别?各类别之间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2.如何判断一个数是有理数还是无理数?
3.实数的性质有哪些?如何运用这些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学生在讨论过程中,可以相互交流、分享想法,达到共同学习的目的。教师在此环节中要关注各小组的讨论情况,适时给予指导和解答。
5.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学习实数运算时,可以提出一些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
6.课堂小结与课后反思是教学设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应在每节课结束后引导学生总结所学内容,形成知识体系;同时,鼓励学生进行课后反思,查找学习中的不足,为下一节课的学习做好准备。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学生对实数概念与分类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特布置以下作业:

八年级上实数复习专题讲义

八年级上实数复习专题讲义

实数复习专题知识回顾一、实数1、概念:有理数和无理数统称为实数。

2、实数的分类:(1)按定义分:有理数实数无理数(2)按性质分:正数实数0负数二、数轴1、概念: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的直线,叫做数轴。

(数轴“三要素”)2、数轴上的点与实数的关系:所有的实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表示,0用原点表示,正数用原点右边的点表示,负数用原点左边的点表示。

小结:数轴上,右边的数比左边的数大。

三、相反数1、概念:如果两个数只有符号不同,那么我们称其中一个数为另一个数的相反数,也称这两个数互为相反数,特别地,0的相反数是0。

字母表示: a > 0时,-a < 0,a > -aa = 0时,-a = 0,a = -aa < 0时,-a > 0,a < -a2、几何意义:在数轴上,表示互为相反数的两个点,位于原点两侧,并且与原点的距离相等。

字母表示:如果a、b互为相反数,那么a+b=0。

四、绝对值1、概念:在数轴上,一个数所对应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该数的绝对值。

2、绝对值的求法: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

用字母表示: a (a>0)|a| = 0 (a=0)-a (a<0)小结:绝对值具有非负性;0的绝对值是0。

五、倒数概念:乘积为1的两个实数互为倒数;字母表示:a·b = 1。

0没有倒数。

六、实数的运算法则1、(1)加法法则: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异号两数相加,绝对值相等时和为0,绝对值不相等时,取绝对值较大的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

(2)加法运算律:①交换律:a + b = b + a;②结合律:(a + b)+ c = a + (b + c)。

2、(1)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2)字母表示:a - b = a +(-b)。

《实数》 教案 (公开课)2022年人教版数学

《实数》 教案 (公开课)2022年人教版数学

6.3 实 数第1课时 实 数1.经历无理数的探究过程,理解无理数的概念,会判断一个数是否为无理数;(重点)2.进一步理解有理数和无理数的概念,会把实数进行分类;(重点)3.理解实数与数轴的关系,并进行相关运用.(难点)一、情境导入为了美化校园,学校打算建一个面积为225平方米的正方形植物园,这个正方形的边长应取多少?你能计算出来吗?如果把“225〞改为其他数字,如“200〞,这时怎样确定边长?二、合作探究探究点一:实数的相关概念及分类【类型一】 无理数的识别在以下实数中:157,3.14,0,9,π,5,…,无理数的个数有(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解析:根据无理数的定义可以知道,上述实数中是无理数的有:π,5,….应选C. 方法总结:常见无理数有三种形式:第一类是开方开不尽的数;第二类是化简后含有π的数;第三类是无限不循环的小数.【类型二】 实数的分类把以下各数分别填到相应的集合内:,27,4,5,3-7,0,π2,-3125,227…. (1)有理数集合{ …};(2)无理数集合{ …};(3)整数集合{ …};(4)负实数集合{ …}.解析:实数分为有理数和无理数两类,也可以分为正实数、0、负实数三类.而有理数分为整数和分数. 解:,4,5,0,-3125,227,3.14,…}; (2)无理数集合{27,3-7,π2…,…}; (3)整数集合{4,5,0,-3125,…};,3-7,-3125,…}.方法总结:正确理解实数和有理数的概念,做到分类不遗漏不重复.探究点二:实数与数轴上的点【类型一】 求数轴上的点对应的实数如以下列图,数轴上A ,B 两点表示的数分别是-1和3,点B 关于点A 的对称点为C ,求点C 所表示的实数.解析:首先结合数轴和条件可以求出线段AB 的长度,然后利用对称的性质即可求出点C 所表示的实数.解:∵数轴上A ,B 两点表示的数分别为-1和3,∴点B 到点A 的距离为1+ 3.那么点C 到点A 的距离也为1+ 3.设点C 表示的实数为x ,那么点A 到点C 的距离为-1-x ,∴-1-x =1+3,∴x =-2- 3.∴点C 所表示的实数为-2- 3.方法总结:此题主要考查了实数与数轴之间的对应关系,两点之间的距离为两数差的绝对值.【类型二】 利用数轴进行估算如以下列图,数轴上A ,B 两点表示的数分别是3,那么A ,B 两点之间表示整数的点共有( )A .6个B .5个C .4个D .3个 解析:∵3≈,∴3,3,4,5,∴A ,B 两点之间表示整数的点共有4个.应选C. 方法总结:要确定两点间的整数点的个数,也就是需要比较两个端点与邻近整点的大小,牢记数轴上右边的点表示的实数比左边的点表示的实数大.三、板书设计实数⎩⎪⎨⎪⎧实数的分类⎩⎪⎨⎪⎧有理数⎩⎪⎨⎪⎧整数分数无理数实数与数轴——实数与数轴上的点一一对应本节课学习了实数的有关概念和实数的分类,把我们所学过的数在有理数的根底上扩充到实数.在学习中,要求学生结合有理数理解实数的有关概念.本节课要注意的地方有两个:一是所有的分数都是有理数,如227;二是形如π2,π3等之类的含有π的数不是分数,而是无理数4.5一次函数的应用第1课时利用一次函数解决实际问题1.根据问题条件找出能反映出实际问题的函数;(重点)2.能利用一次函数图象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开展学生的应用能力;(重点)3.建立一次函数模型解决实际问题.(难点)一、情境导入联通公司 话费收费有A 套餐(月租费15元,通话费每分钟0.1元)和B 套餐(月租费0元,通话费每分钟0.15元)两种.设A 套餐每月话费为y 1(元),B 套餐每月话费为y 2(元),月通话时间为x 分钟.(1)分别表示出y 1与x ,y 2与x 的函数关系式;(2)月通话时间为多长时,A 、B 两种套餐收费一样?(3)什么情况下A 套餐更省钱?二、合作探究探究点:一次函数与实际问题【类型一】 利用图象(表)解决实际问题我国是世界上严重缺水的国家之一.为了增强居民节水意识,某市自来水公司对居民用水采用以户为单位分段计费的方法收费:月用水10t 以内(包括10t)的用户,每吨收水费a 元;月用水超过10t 的用户,10t 水仍按每吨a 元收费,超过10t 的局部,按每吨b 元(b >a )收费.设某户居民月用水x t ,应收水费y 元,y 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如以下列图.(1)求a 的值,并求出该户居民上月用水8t 应收的水费;(2)求b 的值,并写出当x >10时,y 与x 之间的函数表达式;(3)上月居民甲比居民乙多用4t 水,两家共收水费46元,他们上月分别用水多少吨?解析:(1)用水量不超过10t 时,设其函数表达式为y =ax ,由上图可知图象经过点(10,15),从而求得a 的值;再将x =8代入即可求得应收的水费;(2)可知图象过点(10,15)和(20,35),利用待定系数法可求得b 的值和函数表达式;(3)分别判断居民甲和居民乙用水比10t 多还是比10t 少,然后用相对应的表达式分别求出甲、乙上月用水量.解:(1)当0≤x ≤10时,图象过原点,所以设y =ax .把(10,15)代入,解得ayx (0≤x ≤10).当x =8时,y ×8=12,即该户居民的水费为12元;(2)当x >10时,设y =bx +m (b ≠0).把(10,15)和(20,35)代入,得⎩⎪⎨⎪⎧10b +m =15,20b +m =35,解得⎩⎪⎨⎪⎧b =2,m =-5,即超过10t 的局部按每吨2元收费,此时函数表达式为y =2x -5(x >10); (3)因为10×1.5+10×1.5+4×2=38<46,所以居民乙用水比10t 多.设居民乙上月用水x t ,那么居民甲上月用水(x +4)t.y 甲=2(x +4)-5,y 乙=2x ,得[2(x +4)-5]+(2x -5)=46,解得x t ,居民乙用水12t.方法总结:此题的关键是读懂图象,从图象中获取有用信息,列出二元一次方程组得出函数关系式,根据关系式再得出相关结论.广安某水果店方案购进甲、乙两种新出产的水果共140千克,这两种水果的进价、售价如表所示:(1)假设该水果店预计进货款为1000元,那么这两种水果各购进多少千克?(2)假设该水果店决定乙种水果的进货量不超过甲种水果的进货量的3倍,应怎样安排进货才能使水果店在销售完这批水果时获利最多?此时利润为多少元?解析:(1)根据方案购进甲、乙两种新出产的水果共140千克,进而利用该水果店预计进货款为1000元,得出等式求出即可;(2)利用两种水果每千克的利润表示出总利润,再利用一次函数增减性得出最大值即可.解:(1)设购进甲种水果x千克,那么购进乙种水果(140-x)千克,根据题意可得5x+9(140-x)=1000,解得x=65,∴140-x=75(千克).答:购进甲种水果65千克,乙种水果75千克;(2)由图表可得甲种水果每千克利润为3元,乙种水果每千克利润为4元.设总利润为W,由题意可得W=3x+4(140-x)=-x+560,故W随x的增大而减小,那么x越小,W 越大.∵该水果店决定乙种水果的进货量不超过甲种水果的进货量的3倍,∴140-x≤3x,解得x≥35,∴当x=35时,W最大=-35+560=525(元),故140-35=105(千克).答:当购进甲种水果35千克,购进乙种水果105千克时,此时利润最大为525元.方法总结:利用一次函数增减性得出函数最值是解题关键.如图①,底面积为30cm2的空圆柱形容器内水平放置着由两个实心圆柱组成的“几何体〞,现向容器内匀速注水,注满为止,在注水过程中,水面高度h(cm)与注水时间t(s)之间的关系如图②所示.请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解答以下问题:(1)圆柱形容器的高为多少?匀速注水的水流速度(单位:cm3/s)为多少?(2)假设“几何体〞的下方圆柱的底面积为15cm2,求“几何体〞上方圆柱的高和底面积.解析:(1)根据图象,分三个局部:注满“几何体〞下方圆柱需18s;注满“几何体〞上方圆柱需24-18=6(s);注满“几何体〞上面的空圆柱形容器需42-24=18(s),再设匀速注水的水流速度为x cm3/s,根据圆柱的体积公式列方程,再解方程;(2)由图②知几何体下方圆柱的高为a cm,根据圆柱的体积公式得a·(30-15)=18×5,解得a=6,于是得到“几何体〞上方圆柱的高为5cm,设“几何体〞上方圆柱的底面积为S cm2,根据圆柱的体积公式得5×(30-S)=5×(24-18),再解方程即可.解:(1)根据函数图象得到圆柱形容器的高为14cm,两个实心圆柱组成的“几何体〞的高度为11cm,水从刚满过由两个实心圆柱组成的“几何体〞到注满用了42-24=18(s),这段高度为14-11=3(cm).设匀速注水的水流速度为x cm3/s,那么18·x=30×3,解得x=5,即匀速注水的水流速度为5cm3/s;(2)由图②知“几何体〞下方圆柱的高为a cm,那么a·(30-15)=18×5,解得a=6,所以“几何体〞上方圆柱的高为11-6=5(cm).设“几何体〞上方圆柱的底面积为S cm2,根据题意得5×(30-S)=5×(24-18),解得S=24,即“几何体〞上方圆柱的底面积为24cm2.方法总结:此题考查了一次函数的应用:把分段函数图象中自变量与对应的函数值转化为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然后运用方程的思想解决实际问题.【类型二】 建立一次函数模型解决实际问题某商场欲购进A 、B 两种品牌的饮料共500箱,两种饮料每箱的进价和售价如下表所示.设购进A 种饮料x 箱,且所购进的两种饮料能全部卖出,获得的总利润为y 元.(1)求y 关于x 的函数表达式;(2)如果购进两种饮料的总费用不超过20000元,那么该商场如何进货才能获利最多?并求出最大利润.(注:利润=售价-本钱)解析:再根据它们的数量求出利润,进而利用函数的图象性质求出最大利润.解:(1)由题意,知B 种饮料有(500-x )箱,那么y =(63-55)x +(40-35)(500-x )=3xy =3x +2500(0≤x ≤500);(2)由题意,得55x +35(500-x )≤x ≤125.∴当x =125时,y 最大值=3×125+2500=2875.∴该商场购进A 、B 两种品牌的饮料分别为125箱、375箱时,能获得最大利润2875元.方法总结:此类题型往往取材于日常生活中的事件,通过分析、整理表格中的信息,得到函数表达式,并运用函数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解题的关键是读懂题目的要求和表格中的数据,注意思考的层次性及其中蕴含的数量关系.【类型三】 两个一次函数图象在同一坐标系内的问题为倡导低碳生活,绿色出行,某自行车俱乐部利用周末组织“远游骑行〞活动.自行车队从甲地出发,途经乙地短暂休息完成补给后,继续骑行至目的地丙地,自行车队出发1小时后,恰有一辆邮政车从甲地出发,沿自行车队行进路线前往丙地,在丙地完成2小时装卸工作后按原路返回甲地,自行车队与邮政车行驶速度均保持不变,,如图表示自行车队、邮政车离甲地的路程y (km)与自行车队离开甲地时间x (h)的函数关系图象,请根据图象提供的信息解答以下各题:(1)自行车队行驶的速度是________km/h ;(2)邮政车出发多少小时与自行车队首次相遇?(3)邮政车在返程途中与自行车队再次相遇时的地点距离甲地多远?解析:(1)由速度=路程÷时间就可以求出结论;(2)由自行车的速度就可以求出邮政车的速度,再由追击问题设邮政车出发a 小时两车相遇建立方程求出其解即可;(3)由邮政车的速度可以求出B 的坐标和C 的坐标,由自行车的速度就可以D 的坐标,由待定系数法就可以求出BC ,ED 的解析式就可以求出结论.解:(1)由题意得,自行车队行驶的速度是72÷3=24km/h.(2)由题意得,邮政车的速度为24×2.5=60(km/h).设邮政车出发a 小时两车相遇,由题意得24(a +1)=60a ,解得a =23. 答:邮政车出发23小时与自行车队首次相遇;(3)由题意,得邮政车到达丙地所需的时间为135÷60=94(h),∴邮政车从丙地出发的时间为94+2+1=214(h),∴B (214,135),C ,0).自行车队到达丙地的时间为:135÷24+0.5=458+0.5=498(h),∴D (498,135).设BC 的解析式为y 1=k 1x +b 1,由题意得⎩⎪⎨⎪⎧135=214k 1+b 1,0k 1+b 1,∴⎩⎪⎨⎪⎧k 1=-60,b 1=450,∴y 1=-60x +450,设ED 的解析式为y 2=k 2x +b 2,由题意得⎩⎪⎨⎪⎧72k 2+b 2,135=498k 2+b 2,解得⎩⎪⎨⎪⎧k 2=24,b 2=-12,∴y 2=24xy 1=y 2时,-60x +450=24x -12,解得x =5.5.y 1=-60×5.5+450=120.答:邮政车在返程途中与自行车队再次相遇时的地点距离甲地120km.方法总结:此题考查了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的综合运用,解答时求出函数的解析式是关键.三、板书设计一次函数与实际问题1.建立一次函数模型解实际问题2.利用图象(表)解决实际问题对于分段函数的实际应用问题中,学生往往无视了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同时解决有交点的两个一次函数图象的问题还存在一定的困难,有待在以后的教学中加大训练,力争逐步提高.。

八年级第二章实数知识点

八年级第二章实数知识点

八年级第二章实数知识点第一节正数和负数实数分为正数、负数和零。

当数比一定的基准数“大”或“小”时,它就成为正数或负数。

当两个正数相加时,和仍为正数;当两个负数相加时,和也为负数;当正数和负数相加时,当它们的绝对值相等时,和为0,即一个正数和与它相等的负数相加等于0。

正数、负数之间也可以进行减法和乘法运算,当一个数乘以正数时,积还是正数;当一个数乘以负数时,积为负数。

第二节绝对值绝对值是指一个实数到0的距离,即 $|a|$ 的等于 $a$ 或 $-a$ 中,距离0更近的那个数。

绝对值的计算公式如下:$|a|$ =$ \begin{cases}a , a\geq0\\ -a , a<0\end{cases}$第三节有理数和无理数所有小数,可以表示成有限小数或无限循环小数的数都是有理数,例如 $\frac{1}{2}$、 $0.75$和$-0.3$等。

无法表示成有限小数或无限循环小数的数称为无理数。

常见的无理数有 $\sqrt{2}$、$\pi$和$e$等,无理数可以用无限不循环小数表示。

第四节数轴和坐标数轴是一个直线,用于表示实数。

数轴的一个固定点称为原点$O$。

数轴上任取一个有向线段$AB$,称$A$为起点,$B$为终点。

坐标就是表示实数的一种方法。

在数轴上,从原点$O$到点$A$的有向线段上任取一个点$P$,则实数$a$表示点$P$到原点的距离。

若$a>0$,则点$P$在$O$的右侧;若$a<0$,则点$P$在$O$的左侧。

若$a=0$,则点$P$在原点O上。

第五节容斥原理容斥原理是一种常用的计数方法。

当要计算多个集合的并集时,容斥原理可以用来避免重复计算。

容斥原理的表述如下:设$A_1 , A_2, \cdots ,A_n$为$n$个集合,以及它们的并集为$S$,则有:$$ |A_1 \cup A_2 \cup \cdots \cup A_n| =\sum\limits_{i=1}^{n}{|A_i|} -\sum\limits_{1 \leq i<j \leq n}{| A_i\cap A_j|} + \sum\limits_{1 \leq i<j<k \leq n}{|A_i \cap A_j \cap A_k|} - \cdots+(-1)^{n+1} |A_1 \cap A_2 \cap \cdots \cap A_n| $$例如,三个集合$A,B,C$的并集$A\cup B \cup C$的元素个数为:$$ |A \cup B \cup C | = |A| + |B| + |C| - | A \cap B | - | A \cap C | - | B \cap C| + |A \cap B \cap C| $$以上就是八年级第二章实数知识点的内容,通过学习这些知识点,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数学知识。

八年级数学实数知识点

八年级数学实数知识点

八年级数学实数知识点八年级数学是学生们数学学习中的一个阶段,涉及到很多实用的数学知识和技能。

其中实数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

实数是指所有的有理数和无理数的集合,是数学中的基本概念之一。

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八年级数学实数知识点。

一、实数概念实数是指所有的有理数和无理数的集合。

其中有理数是可以表示为两个整数之比的数,无理数是不能表示为有限小数或者分数的数。

实数在数学中具有很重要的地位,它们包含了我们所熟知的所有数,并且提供了基本的数学运算法则。

二、实数基本运算法则实数基本运算法则包括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

这些运算法则在实数中是适用的,可以通过这些法则来进行数学计算。

实数加、减法可以通过数轴的正负进行研究,而乘法和除法则需要注意除数不能为零。

三、实数绝对值实数的绝对值是这个数到原点的距离,绝对值是一个非负数。

正数的绝对值与它本身相等,负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的相反数。

绝对值有很多应用,如求解不等式、导数的定义等。

四、实数的比较实数的比较需要注意大小关系,可以通过大小比较符号进行判断。

对于任意两个实数a和b,如果a<b,则称a小于b;如果a>b,则称a大于b;如果a=b,则称a等于b。

五、实数的分类实数可以根据有理数和无理数进行分类,有理数包括整数、分数和小数,而无理数则包括无限不循环小数和代数无理数。

有理数和无理数在数学中都有重要的应用,如证明勾股定理等。

六、实数的近似实数的近似是指通过一定的方法将复杂的数进行简化,以便于计算。

常见的近似方法包括四舍五入、截断和近似成一定的形式等。

近似方法在实际运用中很常见,如测量长度和面积、统计数据等。

总之,实数在八年级数学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知识点。

了解实数的概念、基本运算法则、绝对值、比较、分类和近似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掌握数学相关知识,提高数学应用能力。

在学习实数这一知识点时,要注意理解概念,掌握方法,提高思维能力,才能在数学学习中获得更多的收益。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实数》复习精编教案学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实数》复习精编教案学案

(填序号)
( 2 )有五个数 :0.125125 …,0.1010010001 …,- , 4 , 3 2 其中无理数有 (
)个
A2 【实数】
B3 C
4
D5
( 1) 有理数与无理数统称为实数。在实数中,没有最大的实数,也没有最小的实数;绝对值最小的实数是
负整数是 -1 。
0 ,最大的
1
a(a 0)
( 2)实数的性质:实数 a 的相反数是 -a ;实数 a 的倒数是 ( a≠0);实数 a 的绝对值 |a|=
★当 a> 0 时,也就是 a 为正数时,它有两个平方根,且它们是互为相反数,通常记做:
x
a。
★当 a< 0 时,也即 a 为负数时,它不存在平方根。 例 1.
( 1)
的平方是 64 ,所以 64 的平方根是

(2)
的平方根是它本身。
( 3 )若 x 的平方根是 ±2,则 x=
; 16 的平方根是
( 4 )当 x
( 5)已知 △ ABC 的三边分别是 a, b, c, 且 a,b 满足 a 3 (b 4)2 0 ,求 c 的取值范围。
( 6)已知: A= x y x y 3 是 x y 3 的算术平方根, B= x 2y 3 x 2y 是 x 2 y 的立方根。求 A - B 的平方根。
( 7 )(提高题)如果 x 、y 分别是 4 - 3 的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求 【立方根】

( 6)若 a 3, b 2 ,且 ab 0 ,则: a b =

( 7)计算:
1
0.5 2 3 1 1 8
4
27
2
3 0.125 3 1 3 1
16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实数知识点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实数知识点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实数知识点
八年级上册数学实数部分的知识点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 实数的定义:实数由有理数和无理数组成。

2. 有理数的性质:
- 有理数可以进行四则运算,符号相同的有理数相加(或相乘)的结果仍然是有理数。

- 有理数的加法和乘法满足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

- 有理数除以非零有理数的结果仍然是有理数。

3. 无理数的性质:
- 无理数不能表示为两个整数的比值。

- 无理数可以用无限不循环小数来表示。

- 无理数与有理数的和、差、积、商的结果都是无理数。

4. 实数的扩展:
- 实数集合包括有理数和无理数。

- 实数集合满足实数的代数运算性质和大小关系。

5. 实数的大小关系:
- 实数的大小关系可以用数轴来表示。

- 数轴上实数a与实数b的大小关系可分为以下几种情况:a>b,a<b,a=b。

6. 实数的绝对值:
- 实数a的绝对值表示为|a|,表示a到原点的距离。

- 绝对值的性质:|a|≥0,|a|=0当且仅当a=0,|a|>-a,|ab|=|a||b|。

以上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实数部分的主要知识点,具体的内容还需要参考教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实数》考点展播
实数是初中数学的重要内容,它是对以前所学的与数有关的知识的一个总结,更是今后学习的基础,因此一直是中考及各级各类考试的重点考查内容. 主要考查会根据平方根、算术平方根、立方根、实数的概念及有关性质解题,会利用非负数的概念及性质解题;会利用计算器求平方根、立方根,进行近似计算以及探索数与式的规律性问题等等.现将本章的考点归纳如下:
考点1:平方根、算术平方根、立方根的概念 例1(1)(2005年无锡市)4的平方根是 ; (2)(2004年江苏镇江市)-8的立方根是 ; (3)(2004年湖北襄樊)| -4 |的算术平方根是( ) A.2;B. ±2;C.4;D.±4. (4)(2004年新疆)81的平方根是( ) A.±9;B. 9;C. ±3;D.3.
分析:解这类题的关键是要弄清平方根、算术平方根、立方根的意义. 特别要注
意“”前的符号,不要漏掉,也不要多添.
解:(1)因为(±2)2=4,所以±4=±2. 故4的平方根是±2. (2)因为(-2)3 = -8,所以38-= -2. 故-8的立方根是 – 2.
(3)由| -4 | = 4. 根据算术平方根的定义,22 = 4,所以4= 2. 故应选A.
(4)由81= 9. 因为(±3)2 =9,所以±9=±3.故应选C. 【同步练习】 1、(2004年浙江淮安)4的平方根是( ) A .-2;B .2;C .±2;D .±2 2、(2004年江苏镇江)4的算术平方根是__________. 3、(2004
( ) A.2; B.2- ;
C.
D.-. 考点2:与方根有关的计算 例2求下列各式的值: (1)±81;(2)
64
25;(3)-04.0;(4)327;(5)3125
64-
.
分析:解这类题的关键是弄清平方根的三种符号±a ,a ,-a 的意义,±a 表示a 的平方根,a 表示a 的算术平方根,-a 表示a 的负平方根. 还要弄清立方
2
根的意义以及如果a > 0,那么3a -= -3a .
解:(1)∵92 = 81,∴±81 = ±9;
(2)∵2
85⎪

⎫ ⎝⎛=
64
25,∴
64
25 =8
5

(3)∵(0.2)2 = 0.04,∴-04.0 = - 0.2; (4)∵33 = 27,∴327 = 3; (5)3125
64-
= -
3
125
64 = -5
4.
【同步练习】
求下列各式的值:(1)±21.1;(2)-9
4;(3)49;(4)38
33

(5)-3216
125-
.
考点3:算术平方根a 成立的条件a ≥0 例3(2005年佛山)要使代数式
3
2-x 有意义,则x 的取值范围是( )
A .2≠x ;
B .2≥x ;
C .2>x ;
D .2≤x . 解析:要使代数式
3
2-x 有意义,须x -2≥0,即x ≥2.故应选B.
例4(2005年武汉市)若a ≤1,则化简后为( )
A.;
B.
; C.

D.
.
解析:由a ≤1,则1-a ≥0. 所以=)1()1(2a a --= (1-a)a -1.
故应选B.
例5(2005年湖北黄冈)已知x ,y 是实数,1-x +3(y -2)2 = 0,则x -y 的值是( )
A.3;
B.-3;
C.1;
D.-1.
解:因为1-x ≥0,y - 2≥0,所以两个非负数之和为0,必须每个加数均为0, 因此,x -1 = 0,y – 2 = 0,解得x =1,y =2. 所以x -y = 1-2 =-1. 故应选D. 【同步练习】
3
3、(1)(2005年南通市)已知2x <,
的结果是( )
A 、2x -;
B 、2x +;
C 、2x --;
D 、2x -.
(2)(2004年山东烟台)已知x ,y 是实数,43+x +y 2 – 6y + 9= 0,则xy 的值是( )
A.4;
B.- 4;
C.4
9;D.-
4
9.
考点4:估算
例6(1)估计125与哪一个整数最接近 ;
(2)估计3250与7.1的大小.
分析:估算一个无理数的大小,通常采用夹逼的方法进行. 解:(1)由121<125<144,即11 <125<12,所以41比较接近11; (2)由216<250<343,即6<3250<7,所以3250<7.1. 【同步练习】
1、估计3121与哪一个整数最接近;
2、估计310与5的大小. 考点5:用计算器进行计算
例7(2005年常州市)用计算器计算: ≈41 . (保留4个有效数字)
解:利用计算器求得,≈41 6.403. 例8(2005年广州市)用计算器计算1
2122
--,
1
3132
--,
1
4142
--,…,根据你
发现的规律,判断P =
1
12
--n n 与Q =
1
)1(1)1(2
-+-+n n (n 为大于1的整数)的值的大小
关系为( )
A.P < Q ;
B.P = Q ;
C.P > Q ;
D.与n 的取值有关.
分析:本题是借助于计算器探索规律的一道创新题. 先用计算器计算出各式的值,再通过观察、猜想规律,得出结果.
解:由
1
2122
--=1.732;
1
3132
--=1.414;
1
4142
-- =1.291;…

1
12
--n n >
1
)1(1)1(2
-+-+n n 即P > Q. 故应选C.
例9(2003年辽宁大连)借助于计算器可以求出2234+,223344+,
2
2
333
444
+,2
2
3333
4444
+,…,仔细观察上面几道题的计算结果,试猜想
4
2
3
200324
2003333444
个个+ = .
分析:首先利用计算器进行计算,再分析结果得出规律,最后进行猜想. 解:借助于计算器计算各式,得
2
2
34+=5,2
2
33
44+=55,22333444+=555,2
2
3333
4444
+=5555,….
通过观察上面的计算可猜想:2
3
200324
2003333444 个个+= 5
2003555
个. 【同步练习】
(2003年常州市)用计算器探求:满足不等式
n
n 1+-1<0.01的最小正整数
n .
考点6:实数的概念及分类 例10(1)(2005年常州市)在下列实数中,无理数是( )
A 、5;
B 、0;
C 、7;
D 、
5
14.
(2)(2005年四川绵阳)在3.14,7
22,-3,364,π这五个数中,无理数
的个数是( )
A.1;
B.2;
C.3;
D.4.
分析:(1)根据无理数的概念,可判断7是无理数,故应选C.
(2)首先根据题目中的各数的特点以及有理数与无理数的概念,找出其中的无理数,特别要注意含根号的数,如364=4是有理数. 答案为B.
【同步练习】
(2005年上海市)在下列实数中,是无理数的为( ) A 、0;B 、-3.5;C
、D
、考点7:实数的有关计算
例11(1)计算:
|5| +
2;
(2)计算:
·3(结果保留3个有效数字). 解析:(1)
|5| +
5

=5; (2)
·3≈2×1.414×1.732≈4.90. 【同步练习】
1
2
2、计算:23+π(精确到0.01).
5
考点8:平面直角坐标系及平移
例12(2005年湖北武汉)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 ,B ,C 的坐标分别是A (-2,5),B (-3,-1),C (1,-1),在第一象限内找一点D ,使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那么点D 的坐标是 .若把平行四边形ABCD 向左平移2个单位,则其四个顶点的坐标为 .
解析:由题意,得BC =4,即AD = 4. 又A (-2,5),所以点D 的坐标是(2,5). 由于把平行四边形ABCD 向左平移2个单位,
则平行四边形ABCD 四个顶点同时向左平移2个单位,即各点的横坐标减去2.
所以A (-2-2,5),B (-3-2,-1),C (1-2,-1),D (2-2,5).
【同步练习】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有三个点,它们的坐标分别是A (1,2),B (3,2),C (4,52).
(1)求三角形ABC 的面积;
(2)将三角形ABC 向上平移2个单位,三个顶点的坐标变为多少?
O A · A · C ·
y
x。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