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2学年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历史试卷分析报告
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八年级历史期末试卷分析
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八年级历史期末试卷分析一、试题评价(一)、试卷命题试卷分选择和非选择两部分,考试范围是八年级第一期的教学内容即《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开卷笔试,题目立意清楚,贯彻课程标准精神,有时代性,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有机结合;题目表述方面,语言准确简练,阅读量适当,题目指向明确。
(二)、试题简评1、试卷功能显著,知识覆盖面较广。
近代化历程显然是重点命题对象。
试题基本按由易到难顺序排列,全卷无偏题、怪题。
试题在保留改错题的同时,其它题型向知识与实践靠拢,选择题以情景题形式。
能力要求上按照课程标准主要考查学生阅读、提取信息、归纳、概括、分析能力。
2、关于命题知识和考点的分析:试题的基础性、综合性、灵活性较强,三维目标在试题中有机结合。
二、试题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建议从阅卷和分析总结中我们发现:要把快乐和时间还给孩子们,这是新课程的理念。
怎样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生活的主人、校园的主人、时代的主人”?怎样在有限的时间里完成教学和复习,抓质量出成绩?怎样教学才能有效实现义务教育的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这是我们每一个历史教师必须深思的问题。
新的形势要求我们,一定要以对学生高度负责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来迎接挑战,教师的教学思想一定要有新的课程观、教育观、教学观、学生观;教师的教学一定要立足学为主体,一定要着眼于学生的发展;要充分发挥历史教师优秀群体的合力,团结合作迎接挑战,资源共享共谋发展。
三、对今后教学的思考要聚焦课堂真抓实干:在目前的大环境下怎样才能做到事半功倍?考点的有效性怎样落实?怎样使课堂上的每一分钟都精彩?怎样向课堂45分钟要质量要效益?这就要求我们聚焦课堂、真抓实干,平时的教学和今后的复习一定要以《历史课程标准》为教学和复习的方向、指南。
为此,今后教学和复习中一定要防止两种倾向。
一种是活书死教,不注意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相应的技能技巧(课改教材比之旧教材更显得形式多样,但是如果教师的观念不及时更新,依然可能出现生硬灌输的现象);一种是只注意形式上的活跃,表面上整个课堂学生表现得积极活跃,实际上基础知识一片空白,更谈不上思维能力的训练。
八年级历史上册期末考试质量分析
八年级历史上册期末考试质量分析近年来,历史学科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对八年级学生来说,历史的学习不仅仅是一门科目,更是培养学生历史意识、文化素养和批判性思维的重要途径。
在历史上册期末考试中,学生的表现直接反映了他们对历史知识的掌握和理解程度。
因此,对八年级历史上册期末考试质量进行分析是十分重要的。
首先,就历史知识考察方面来看,历史上册期末考试主要涵盖了古代史和近代史两个部分,其中包括了历史背景、重大事件、重要人物等方面的知识。
从考试结果来看,学生对古代史的掌握情况相对较好,而对于近代史部分的理解和记忆则相对较弱。
这可能与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对于历史知识的理解和兴趣程度有关。
因为古代史更具有故事性和传奇色彩,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而近代史则相对较为抽象和复杂,学生们可能更难以理解其中的关联和影响。
因此,针对近代史部分的学习和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们的逻辑思维和分析能力。
其次,历史上册期末考试中的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是重要的考察目标。
学生们在考试中需要针对一些历史事件或问题进行分析,并给出合理的解决方案。
而从考试结果来看,学生们在这方面的表现还存在不足。
例如,在问题分析方面,有些学生只停留在记忆的层面,对于历史事件的背景和原因缺乏全面的理解和分析。
在解决问题方面,一些学生只能给出简单的建议,缺乏深入的思考和创造性的解决方案。
因此,在历史教学中应加强对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通过多种角度和方法来思考历史问题。
此外,考试中的阅读和理解能力也是必不可少的。
历史上册期末考试中,有不少题目需要学生通过阅读文章或材料来理解和回答问题。
然而,从考试结果来看,学生们的阅读和理解能力还有待提高。
有些学生在阅读理解时存在困难,无法准确理解文章的意思,从而影响了正确回答问题。
因此,在历史教学中,阅读和理解能力的培养同样需要重视,可以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和练习来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综上所述,八年级历史上册期末考试的质量分析显示,学生们对历史知识的掌握情况较为良好,但对近代史的理解和记忆相对较弱。
2011-2012第一学期八年级期末成绩登记表
40 36 38 34 38 31 31 33 32 33 30 34 26 23 29 29 26 38 35 27 27 28 35 39 33 22 33 29 27 26 29 28 25 27 28 25 23 24 20 15 25 20 26 16 17 17
36 28 28 30 30 22 20 20 10 18 26 22 26 18 24 18 24 28 30 24 16 12 22 36 24 20 22 24 14 16 18 20 28 18 22 20 8 16 18 14 18 12 14 20 12 8
语文
数学
英语
பைடு நூலகம்物理
历史
地理
生物
总分
名次
32 8 46 39 34 25 32 30 29 35 32 32 34 41 47 32 38 36 9 0 51 24 28 22 58 21 26 60 49 63 48 39 50 47 51 41 45 60 50 49 52 45 42 48 45 50
26 19 27 23 18 25 24 16 11 26 26 17 24 17 22 17 19 12 28 0 28 14 12 14 32 26 20 36 33 27 38 34 35 27 32 36 25 31 29 33 29 34 22 25 35 27
16 10 14 24 18 14 20 8 14 16 14 16 12 10 14 10 8 18 22 0 22 2 8 14 26 22 10 24 24 36 28 20 32 28 24 28 14 32 20 22 18 22 22 18 22 22
第 1 页,共 10 页
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八年级期末成绩登记表
试卷分析
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八年级语文期终考试试卷分析(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王秋萍一、试卷题型分析。
这次考试试卷包括三大块:积累·课文巩固、探究·阅读鉴赏、创造·表达分享。
阅读理解,作文是铁打的40分,探究·阅读鉴赏题两道共25分,记叙文(14分),说明文(11分)。
积累·课文巩固45分,除材料探究题以外,其他的题目都是紧紧围绕课本出的,就连是病句修改都是节选于课文当中,充分体现了回归课本的命题方向。
不过此次命题较以往稍微的变化之处是,把原来的文言文阅读从阅读理解这一板块当中提到积累·课文巩固里边,这也正是2011年中考语文命题思路的延续。
贴近学生生活和兴趣爱好是本次命题的一大亮点,比如第一板块里边的材料分析题,“粉丝、山寨、下课”等词语都是学生们最熟悉不过的,时常挂在嘴边的,通过言辞看现象,让他们解释说明,这类题目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们的答题兴趣,还有阅读题的“求和得和”,接近学生的心理特征,容易达成共鸣,学生答题时就有话可说、会说了。
从难易程度上说,此次命题难易程度适中,考虑到了面向全体,兼顾优差生。
从分值分布上看,探究·阅读鉴赏题两道共25分,积累·课文巩固45分,作文40分,分值的分布,体现出了母语教学的重点是读和写。
总之,这次考试试卷题型设置比较合理。
二、学生答题分析基础题里的注音题和文言文里的解释加点词有一部分同学错了,比如“沼”字的注音,“念无与为乐者”的“念”意思的解释,本不应该在这上面丢分,为什么失分了呢?究其原因,前者是由于方言的影响,我们的大语言环境就是方言,仅仅光靠课堂说普通话,效果不是很明显;后者是由于这些同学平时上课不专心听讲和课后作业不认真导致的。
还有,大部分学生的字写得不规范,甚至模糊不清,难认辨认。
另外,作文写得没有别开生面,令人耳目一新之感,写《让我说声“谢谢”你》,几乎都不谋而合地都写自己电闪雷鸣的夜晚感冒了,母亲冒雨送自己看病的事,不免落入了千篇一律、雷同重复的俗套。
2011-2012年度期末考试质量分析
2011-2012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质量分析在各级领导的精心安排下,在各校的大力配合下,在各位阅卷教师的认真工作下,灞桥区2011-2012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工作已圆满结束。
现结合各校反馈的信息,将本次的考试做出以下三方面的分析:一、试卷分析2011-2012年度第一学期末考试试卷严格按照中考要求,综合考查了九年级上学期全部至九年级下册第二章第四节二次函数的图像,考查的知识点全,覆盖面广,难易程度适中,能够客观真实的考查出学生的真实水平。
所以本次考试试卷是一份质量高、灵活度大的能力兼水平测试卷。
二、试题分析根据近几年的出题动向及各章节的分值分配,在所有人的精心研究下,本次考试在考试范围广,知识点多的情况下,仍然按照中考的比例进行了各章节考点合理的分配,现对各章的分配情况统计如下:由以上统计的分数显示,本次在按中考的指导下,针对本区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侧重考查了几何证明,二次函数考查的较少,其他各章节考查的比重大致相同,考查较为全面,到位。
三、学生的答题情况分析章节 题 型 题 号 分 值 总 分空 间 几 何(上册) 第一章 第三章证 明4,6,8,10,14,16 18 23 25 每题各3分 本题6分 本题9分 本题12分45分 (上册) 第四章 视 图 2 20 本题3分 本题7分 10分 (下册) 第一章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 7,11 21 每题各3分 本题8分 14分代 数 运 算(上册) 第二章 一元二次 方 程 1 17 22 本题3分 本题5分 本题8分 16分(上册) 第五章 反比例函数 5,15 24 每题各3分 本题10分 16分 (下册) 第二章二次函数 9,13 每题各3分 6分 概 率 (上册) 第六章 频率与概率 3 19 本题3分 本题7分 10分 统 计(上册) 第六章频率与概率12本题3分3分为了更好地开展教育试题的拟制工作,为了能够真实有效的考查本区学生在数学学习方面的真实水平,让本区每位教师对所教学生及整个灞桥区学生的整体情况有一个准确的定位,对学生的答题情况分析就显得尤为重要。
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历史期中教学质量检查试卷
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历史期中教学质量检查试卷形式:闭卷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A 打开中国市场,掠夺原料B 中国人民的禁烟运动C 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D 清政府腐败无能2、之所以说鸦片战争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主要是因为它( ) A 割香港岛给英国 B 改变中国的社会性质C 赔款2100万银圆给英国D 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 3、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获利最多和近代史上割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是( ) A 英国 B 法国 C 俄国 D 美国4、左图是圆明园的残迹,它被摧毁于( )A 鸦片战争期间B 第二次鸦战争期间C 甲午中日战争期间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期间5、19世纪70年代,打败阿古柏政权,收复除伊犁以外的新疆地区的民族英雄是( )A 林则徐B 关天培C 左宗棠D 邓世昌6、近代史上割占中国领土最多的不平等条约是( )A 《南京条约》B 《瑷珲条约》C 《北京条约》D 《马关条约》 7、近代史上割占台湾的不平等条约是( )A 《南京条约》B 《北京条约》C 《马关条约》D 《辛丑条约》 8、《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中体现清政府是“洋人的朝廷”的条款是( ) A 清政府赔款白银4.5亿两,以海关等税收作担保; B 清政府保证严禁中国人民参加反帝活动;C 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D 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
9.洋务派创办近代军事工业提出的口号是( )A. “制夷”B. “自强”C. “求富”D. “师夷长技以制夷” 10、1898年对中国而言是震动整个民族的一年,这一年,身居北京城的居民可以看到的爱国壮举是( ) A.洋务运动 B. 百日维新 C. 公车上书 D. 辛亥革命 11、戊戌变法中最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法令是( )A.训练新式军队B.创办报刊,开放言论C.改革政府机构D.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12、近代中国面临着严重的民族危机,无数仁人志士都在探索救国救民的出路,下列选项搭配不正确的是( )A.林则徐----新文化运动B.李鸿章----洋务运动C.康有为----戊戌变法D.孙中山----辛亥革命 13、红星中学历史兴趣小组想要参观辛亥革命遗址,最理想的去处应该是( ) A.天津、北京 B.遵义 C.延安 D.武昌、南京14、如果老师让你查找有关新文化运动的资料,下列刊物中你应该首选( ) A.《中外纪闻》 B.《民报》 C.《新青年》 D.《红星报》 15、下列关于五四爱国运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它发生于1921年5月4日B 青年学生在运动中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C 工人阶级成为运动的主力军D 它是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16、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
2011-2012 上八年级历史质量分析
年级:八年级科目:历史撰写人:杨进钢一、试卷分析。
1、本套试卷的整体情况该试卷至考查八年级上学期的内容,题型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大类:选择题涉及课本的内容并分析理解,非选择题包括课本五个单元的内容,分别是侵华战争、近代化的起步新民主义的兴起,抗日战争及解放战争,经济和社会生活,科技教育与文化。
从整体的试卷结构上看,能抓住所学的重点内容,结合课标要求命题;从分值上看,选择题40分,非选择题60分,分值一致,容量、难度、知识点分布都比较合理。
①、突出对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考查。
按照课标要求,对学生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掌握情况是否达标进行评估,并提出适当的、有发展性的要求。
②、试卷充分表现出教材的基础作用,挖掘教材的考评价值,体现“课标”的学习要求。
各部分试题所占比重与相应内容在教材中所占课时相适应。
③、试题内容的难易程度基本类似于教材中的内容、思考和探究,个别难度较高的试题也应当把“难”定位于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对思维水平的考察、对探索规律过程的关注。
④、合理安排主客观试题的比重,控制题量,在试卷中选择题、简答题、材料分析相结合,考察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其中选择题占40分,其他题占60分。
2、本套试卷的主要特点①、试卷题型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大类,又将其有机地分成几个方面的内容进行考核,各方面的内容与教材的内同一致,以便学生能够更好地认识教材。
②、设计合理,图文并茂,如23题是比较经典和有代表性,其中主要是文字材料作题目背景,使学生从图上和文字学习辛亥革命,让学生了解历史。
③、题目难度适中,容量适中。
整份试卷无难题、偏题,都是学生在熟悉教材的基础上能够进行识记、分析和归纳的题目,除了24题的关于北伐战争设置问题稍有一点难度,其他有的可以称为送分题。
④、具有很强的人文主意精神。
所选择的材料大部分都反映课本知识,可以使学生更全面的掌握课本知识。
⑤、紧扣教材,注重基础又抓住重点,有的选择题大部分是教材上原始表述,学生只要进行理解就可以了,注重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够将本册书的内容有机融入试卷中。
2011-2012学年度上学期工作总结 新版
大庆实验中学2011——2012学年度上学期工作总结及新学期工作安排符景海2012年2月21日尊敬的各位老师、同志们:在这里,我首先代表领导班子给全体教职工拜个晚年:祝大家新年快乐,龙年大吉!上学期,学校在市委、市政府的亲切关怀和市教育局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发展为本,激发生命核能‛的教育哲学理念,全面推进‚1355‛发展战略,积极落实‚三部两翼‛管理体制和‚三档两奖‛评价分配机制,求真务实、齐心协力,较好的实现了教育、教学、科研、管理、队伍建设等预定目标。
第一部分:上学期工作总结上学期,学校在全市行风评议活动中蝉联教育系统第一名,校领导班子被评为全市‚好班子‛,荣获‚省‘十一五’期间教育科学研究先进集体‛,被授予清华大学‚新百年领军计划‛优质生源基地,实验二部建设被列为市政府督办项目,这些都充分说明我校的办学层次和品位跃上了一个新台阶。
而山东、吉林、新疆等地高中陆续来我校参观学习,尤其是通辽教育考察组先后3次来我校借鉴办学经验,表明了我校的社会影响力不断在全国扩展。
下面我将对一学期以来学校的整体工作做以总结。
1.队伍建设实效突出学校进一步加强班子建设、四支管理队伍建设和师德师风建设。
一是加强班子建设。
通过领导班子学习制度,加强学习和沟通,提高领导和管理水平。
班子成员率先垂范,深入工作第一线,加大管理力度,落实工作任务。
同时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加强廉政建设,强化民主管理,坚持校务公开,为学校和谐发展提供了保证。
二是提升四支队伍素质。
选拔德才兼备的一线教师充实管理队伍,增强科室之间协调配合能力,建立中层干部考核评价制度,约束行为,督促进步;采取组织集中学习、参加各级各类学习培训等方式,不断提升四支管理队伍的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
三是狠抓师德师风建设。
加强行风建设,规范办学行为,严格控制教辅资料订阅,治理乱办班乱补课现象,成立领导小组,签订保证书,加大检查力度,营造了良好的育人环境。
2011-2012学年秋季学期“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期末考试文字题答案整合
2011-2012学年秋季学期“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期末考试文字题答案整合2011-2012学年秋季学期“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期末考试文字题答案整合辨析题(七选四)20’:1. 在近代中国,要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必须首先进行社会改良。
答:错误。
要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必须首先进行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
因为帝国主义列强绝不会自动放弃在中国攫取的特权,封建主义势力也绝不肯自动放弃自己控制的政权,以改良的方式是不可能改变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联合统治中国的半殖民半封建社会制度的。
2. 近代中国社会贫穷落后的根源是中国资本主义未能得到充分发展。
答:错误。
因为近代中国社会贫穷落后的根源是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和压迫。
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相互勾结,残酷地镇压人民的反抗斗争,完全剥夺了中国人民的民主自由权利,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的进步;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使中国未能走上独立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残酷压迫和剥削也阻止了人民发展生产的可能性。
3. 新三民主义学说是中国同盟会的革命纲领。
答:错误。
三民主义学说是中国同盟会的政治纲领:民族主义包括“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两项内容;民权主义的内容是“创立民国”,即推翻封建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也就是孙中山所说的政治革命;民生主义在当时指的是“平均地权”,也就是孙中山所说的社会革命。
4. 反对帝国主义,打破外国垄断资本的控制,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必须实现的首要任务。
答:正确。
在辛亥革命失败后,以外国帝国主义列强为靠山的北洋政府不惜出卖国家利权,从而使外国侵略势力在中国得到进一步的伸展。
而后统治中国的国民党政府是在帝国主义支持下建立起来的,在其统治期间帝国主义的经济势力在中国得到进一步扩展,并牢牢掌握了中国的经济命脉。
这给中国社会经济和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因此,反对帝国主义,打破外国垄断资本的控制,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必须实现的首要任务。
生物科试卷分析
从考生答卷情况中,反思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今后教学改革的思路。
本校学生对选择题做的很好,但对非选择题的实验操作题做的很不好,原因之一是学校的实验条件还不完善,教材里要求做的实验大部分无法让学生亲手去进行,所以,今后我们争取学校的帮助,力求多做实验,提高学生实验操作水平,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学年度第学期考试试卷分析
说明:表格空间不够大,可以自行调整,因数学科可能需要录入公式,故采用Word文件方式提交。
学校
年级
科目
任课教师
执笔人
初三
要求
一、试题评价
1、关于试卷命题科学性的分析:考查目标的合理性、明确性,考查内容的准确性、适切性,题目表述的规范性,容量(题量)、覆盖面的合理性,材料选取的严谨性,试题的梯度等。
本命题考查目标合理、明确,考查的内容覆盖面广,源于课本,适当拓宽加深,注重基础知识,面向全体学生;题量适中,并具有准确性;选取材料具有严谨性,题目具有起点低、坡度缓、难度分散等几种梯度特点,偏题、怪题和超纲题的数量显著减少,体现了对初中生物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全面考查。但有关对照实验的内容考查过多了。
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说明:表格空间不够大,可以自行调整。
学校:
年级
科目
任课教师
执笔人
石排中学
初一
生物
李玉辉
王健锦
谢永康
王遇华
王遇华
要求
一、试题评价
1、关于试卷命题科学性的分析:考查目标的合理性、明确性,考查内容的准确性、适切性,题目表述的规范性,容量(题量)、覆盖面的合理性,材料选取的严谨性,试题的梯度等。
要注重基础教学,一些基础知识要学生熟记。
2011-2012(2)八年级第一次月考成绩分析汇报
2011-2012(2)八年级第一次月考成绩分析汇报这次月考考共考8门学科(语文、数学、英语、政治、历史、物理、生物、地理),其中重点对中考科目(语文、数学、英语、政治、历史、物理六科)进行分析统计。
因此,6门学科原始总分满分660分,总赋分满分为69分,满星为12颗星。
本次考试共有320人参加考试,无缺考。
其中满分共有26人,其中最高分69分9颗星,最低分12分。
语文科一、语文科三分三率及成绩分段情况分析语文1201 1202 1203 1204 1205 1206 年级考试人数55 55 53 54 50 53 320平均分87.9 91.8 85.2 88.8 85.8 86.9 87.8最高分103 105 104 101 100 101 105最低分50 57 10 59 49 33 10101-110 2 4 4 2 0 1 1395-100(A)10 25 15 15 7 17 8990-94(B)16 11 10 17 15 11 8085-89(C)14 8 8 5 13 5 5380-84(D) 3 3 4 5 4 10 29优秀率(A率)21.8% 52.7% 35.8% 31.5% 14.0% 34.0% 31.9% 75-79 6 1 3 5 5 3 2370-74 2 1 3 1 1 1 960-69 1 1 2 3 4 2 13及格人数53 54 49 51 47 49 303及格率96.4% 98.2% 92.5% 94.4% 94.0% 92.5% 94.7%50-59 1 1 1 1 0 2 640-49 0 0 0 0 1 0 139以下0 0 3 0 0 1 4低分率0.0% 0.0% 5.7% 0.0% 0.0% 1.9% 1.3%二、语文科具体情况分析:(一)、积累.课本巩固基础知识的评卷中,觉得学生生字和拼音掌握情况比较好,口语表达基本上都能得满分,名著考查中,对于名著中人物学生还是比较了解,回答正确的学生占大多数。
(完整word版)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试题(含答案)
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八年级历史试题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答案题号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答案1、体现中国人民坚决捍卫领土主权和民族尊严的历史事件是A.林则徐虎门销烟B.太平军抗击洋枪队C.左宗棠收复新疆D.义和团抵抗八国联军侵略2、(2011河北中考)右图数据的变化,主要是由于签订了A.《南京条约》B.《瑷珲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3、一位工人进日本在重庆开设的工厂做工,此事最早可能发生在A.鸦片战争后B.洋务运动中C.第二次鸦片战争后D.甲午中日战争后4、晚清汪康年所著《记英法联军焚劫圆明园事》一文中说,“相当一部分中国的普通民众直接参与了劫掠、焚毁圆明园的行动。
而且,根据当事法国军官的回忆,联军之所以下焚毁圆明园的命令,一个主要的原因就是为了驱逐不断涌来参与抢劫的华人。
”从中可知A.抢劫圆明园仅是英法联军所为B.华人对联军到来圆明园一事一无所知C.联军和华人都对圆明园所藏珍宝垂涎三尺D.法国军官下令允许华人劫掠圆明园5、《辛丑条约》签订后,一本启蒙读物中这样写道:“这中国,哪一点我还有份;这朝廷,原是一个名存实亡!替洋人,做一个守土长官……”下列《辛丑条约》的条款中,最能体现“替洋人,做一个守土长官”观点的是A.中国赔款白银4.5亿两B.拆毁大沽炮台,准许各国派兵驻扎在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C.划定东交民巷为“使馆界”,界内不许中国人居住,由各国派兵保护D.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6、对下面图示解读准确的是《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A.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过程B.中国逐步走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过程C.中国民族工业曲折发展历程D.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发展历程7、甲午战争后,中华民族危机的加深引发了一场自上而下的改革。
这场改革的积极作用在于A.提高了行政效率B.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C.增强了近代国防力量D.摧毁了顽固派的力量8、辛亥革命“打开了中国现代化的闸门,使反动力量再也无法照旧统治下去了”。
八年级历史质量分析
沾益县2011-----2012学年学业水平评价八年级历史试题质量分析炎方一中鲁国安沾益县2011-----2012学年学业水平评价抽测的阅卷工作已经结束,本次考试是沾益县教育局统一命题,由各个学校统一组织的一次学业水平考试,为使通过本次抽测能总结经验、查找不足、不断进步,现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八年级历史试题作如下分析:一、试题的基本情况和特点1、试题的基本情况本次期末考试历史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全卷一共两个大题(选择题和非选择题),期中选择题30个小题,60分;非选择题4个题,共40分。
全卷主客观试题分配恰到好处,其中选择题占了60%,便于检测学生对基本历史知识的掌握,而其他题占40%,则侧重考查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充分反映了课改、教改与考改新思路,考查了学生正确处理历史材料以及综合分析与表达能力。
今年八年级历史测试考试试卷正是在去年基点上,稳中求变,变中求新,既体现了义务教育的“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的课程理念,又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激励教师积极进取,努力探索历史教育教学改革的新途径。
2、试题特点①紧扣课标,题型多样,难、易适中,符合我区初中历史教学实际。
试题依据《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紧扣中华书局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命制。
从表1、表2可看出,题型有选择题、材料分析题,易中难比例为6:3:1。
可见这是一套从符合我区初中历史教学实际出发而命制的试题。
②注重历史与现实的联系,抓住社会热点命题,体现历史时代感和价值观目标。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3周年、香港回归15周年,两个周年纪念,给中国人民带来无尽的自豪和骄傲及无穷的喜悦。
本套试题的第9题、第20题和笫27题(3)就是针对这三个热点而命制的,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③所考查的内容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无偏、冷、怪题。
试题所涉及的都是初中历史学习中需要掌握的重要时间、重大事件、重要概念和重要人物.。
八年级历史试卷成绩分析
八年级历史试卷分析2010——2011第一学期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及阅卷结束了,我们对学生的历史试卷,认真进行了成绩分析。
具体情况如下:一、基本情况1、题型、题量及分值单项选择题20个小题共计40分;改错题5道10分;判断题3道共10分;材料分析题三道共19分;问答题2道共21分。
2、试题特点容易题约占70%,中难度题占25%,稍难题占5%;考题侧重对学生基础知识点的考查,特别是考查学生的识记理解能力,适当考查学生从材料中获取信息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学生解题情况1、知识点记忆不准确第一大题共20个选择题,分值为40分.成绩中上学生得分基本在30分以上,而成绩中下的学生得分基本在20-30分之间,只有个别能突破30分,从总体看两部分学生失分还是较多。
学生出错主要问题是:第一,不会从试题中提取有效信息,审题不清;第二,在平时的学习中不注意知识的归纳与总结,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
如对一些影响较大的事变记不清其发生的时间、背景、影响。
第二大题,改错题,考题所出错误明显,大部分学生都能改对,得分较高。
第三大题是列举题共三道,其中第二题“列举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共产党为了通过和平的途径来实现中国的进步和发展提出的三大口号”这道题75%的学生失分。
这道题也是侧重知识点的考查,但学生疏于记忆不能正确答出。
第四题解析题,有关解放战争方面的资料题,学生不会从试题中提取有效信息记知识掌握不清90%的学生在此题上失分。
2、概括归纳能力差历史学考要求学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如果学生概括归纳能力差,在答题时就会出现零乱、啰嗦或不完整。
这就是平时思维能力训练太少、分析综合能力欠缺影响所致。
3、学生书写不工整,不规范,对考试的重视总而言之,本次历史试题,难度适宜,侧重对学生基础知识的考查,学生失分主要就是知识点记忆不清所致,再者是做题太少,缺乏做题经验。
三、对今后教学建议、1、狠抓基础知识落实基本知识点的落实:人物、时间、地点、原因、经过和影响等是历史最基本的知识点,必须牢固掌握,反复记忆是最重要的方法。
2011~2012学年度上期期末考试八年级 历史
(3)材料中张謇的救国思潮和洋务运动起到了什么共同作用?(2分)这种作用于材料中所指革命的爆发有什么关系?(2分)(4)材料中多次提到的革命指什么事件?(1分)这场革命对张謇所倡导的工业产生了什么影响?(2分)29、(13分)看图说史。
(1)请用图示法表示上述图片所反映的重大事件之间的联系。
(4分)(2)用简洁的语言说明你这样设计的理由。
(100字左右)(5分)(3)图片反映了中国人民在政治制度的探索方向上发生了什么变化?(4分)2011~2012学年度上期期末考试八年级历史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2二、非选择题(共50分)26.(14分)(1)《南京条约》、《马关条约》。
(各1分,共2分)分)(4)列强的侵略。
(2分)27. (15分)(1)提出了“实业救国”口号,创办大生纱厂等一系列企业。
(2分)(2)没有改变落后腐朽的封建制度。
(2分)江南制造总局,安庆军械所,福州船政局等任写两个个军事工业即可。
(4分)(3)推动了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2分)为革命爆发奠定了阶级或经济基础。
(2分)(4)辛亥革命;(1分)刺激或推动了民族工业的发展。
(2分)28.29.(13分)(1)(4分)或(2)(5分)新文化运动后期宣传马克思主义,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奠定了思想基础,五四运动中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为党的成立奠定了阶级基础,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国的革命面貌焕然一新,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或新文化运动后期宣传马克思主义,为五四运动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五四运动中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为党的成立奠定了阶级基础,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国的革命面貌焕然一新,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3)(4分)资产阶级革命向无产阶级革命转变或由学习资本主义制度到学习社会主义制度。
八年级上册历史期末检测试卷分析
八年级上册历史期末检测试卷分析
一、总体评价
本次八年级上册历史期末检测试卷难度适中,知识点覆盖面广,注重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
从整体上看,试卷的命题质量较高,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
二、分项分析
选择题
选择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
其中,对于历史事件的时间、地点、人物等基本要素的考查较多,同时也有一些题目涉及到历史事件的背景、影响等方面的内容。
学生在答题时需要认真审题,仔细比对选项和题目要求,避免因为粗心而失分。
填空题
填空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事件、人物等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
这部分题目相对来说比较简单,但是也需要学生在答题时仔细比对题目要求和答案,避免因为疏忽而失分。
简答题
简答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事件、人物等方面的理解能力。
学生在答题时需要认真审题,理解题目要求,并用自己的语言简明扼要地回答问题。
同时,还需要注意答案的条理性和逻辑性。
材料分析题
材料分析题难度较大,主要考查学生对于历史事件、人物等方面的综合分析能力。
学生在答题时需要认真阅读材料,提取关键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和总结。
同时,还需要注意答案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三、问题与建议
在本次考试中,学生在答题时主要存在以下问题:基础知识掌握不扎实、审题不仔细、答题不规范等。
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建议采取以下措施: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和巩固;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加强答题规范训练等。
试卷分析格式
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试卷分析实验中学学校八年级历史学科试题评价题号学生的答题情况及教师对试题的评价其它情况本校八年级期末考试,在较规范的按照标准答案阅卷的情况下,年级平均分68.2分。
学生个人最高分99分,最低分6分。
、本次试卷100分,试卷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选择题25小题共50分,非选择题50分,本次试卷注重对学生基础知识的考查,考查的知识点全面、覆盖面宽,立意高远。
2、选择题,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
选择题得分率为70%左右,说明学生在平时的历史学习中比较注重对基础知识的把握。
丢分大的是5小题,学生知道洋务运动有创办海军,但换一种问法就不会了,不会灵活运用,16小题计算民国年代,这道题讲过练过,学生没有引起足够重视、24小题学生不能理解题意,不知所云。
3、非选择题共计60分。
本不知所云卷主要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分析能力、思考能力等,学生的水平不等,结果丢分较多。
这充分反映了学生历史学习与考试的各项基本技能和综合能力有待提高。
表现在:⑴学生的基本功不扎实,有待提高。
错别字现象、字迹模糊不清现象、观点不明、语言表达不通顺现象等大量存在。
⑵审题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不强。
答卷中答非所问,文字表达不切要点等现象也很严重。
有许多同学做题不认真,没有认真审题,对题意理解不深,张冠李戴,考虑问题不全面,造成不必要的丢分。
如,第三大题的材料分析题,文中考到的是五四运动,而有的学生不认真审题,看到运动就想到新文化运动,因此整个题目都答错,十分严重。
(3)对知识点的链接能力较差,缺乏对历史知识系统的把握。
比如第四大题考的就是近代中国两次反侵略战争,主要就是第一单元的甲午中日战争和第四单元的侵华战争,学生的答题思路只局限在图片当中不能联系到整个战争体系。
1、老师们教的很认真,学生背的很辛苦,成绩却如此之低,真的难以交代。
如何从知识的背诵,转向促进对知识的理解是教学的首要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1—2012学年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历史试卷分析报告
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已经结束,为总结得失,寻找差距,找准教学方向现将试卷分析如下:
一、试卷结构:
八年级历史试卷共四大题,由以下几个题型构成。
第一题选择题,共计20分,第二题列举题,共计8分,第三题是填表题,共计5分,第四题是材料分析题,共计17分。
本套试卷没有偏题、怪题,整个试卷难度适中,考点覆盖面广。
本次考试侧重于对基础知识的考察以及对材料分析的综合能力。
要求学生具有用简单的基础知识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真正的做到学以致用。
二、试题及答题情况分析:
1、试题注重对学生基础知识的考查。
考查的知识点全面、覆盖面宽,立意高远。
2、选择题共计20分。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
选择题得分率为70%左右,说明学生在平时的历史学习中比较注重对基础知识的把握。
但是,15、16、17、18小题错误较多,究其原因就是对基本概念不清,基础知识掌握不够牢固,凭感觉答题。
3、非选择题共计30分。
本卷主要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分析能力和思考能力,学生的水平不等,结果丢分较多。
这充分反映了学生历史学习与考试的各项基本技能和综合能力有待提高。
主要表现在:
⑴学生的基本功不扎实,有待提高。
错别字现象、字迹模糊不清现象、观点不明确、语言表达不通顺现象等大量存在。
⑵审题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不强。
试卷中答非所问,文字表达不切要点等现象也很严重。
有许多同学做题不认真,没有认真审题,对题意理解不深,张冠李戴,考虑问题不全面,造成不必要的丢分。
⑶对知识点的链接能力较差,缺乏对历史知识系统的把握。
主要表现在:
①第二大题的第一小题,大部分同学能列举出三大战役,不知道第四次战役的学生就有很多,失分较多.第二小题大部分同学都能回答正确。
②第三大题是填表题,考的是中国近代具有重要意义的历史事件,大部分同学都没有答,或答非所问,失分较多。
③第四大题是材料分析题,包括24和25两个小题。
对24小题的第一小题大部分同学回答较好。
第二小题大部分同学答非所问,没有弄清题意,分析不够全面准确,是造成失分率高的原因。
第25小题学生普遍答的不够好,分析其原因,还是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和总结分析能力较差。
三、由试卷所想到的
1、课堂上要注重基础知识的教学和基本能力的培养,对重点知识,人点问题扎扎实实要求学生牢固掌握,并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过,灵活运用。
2、认真研究教材,并根据每个班学生的实际有针对性教学,提高课堂效率。
3、为适应现代教育教学和考试的要求,有计划的长期培养学生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知识迁移、发散思维、逆向思维能力等。
四、不足之处.
部分题型的设置不符合新课程要求,考查死记硬背的类型题目较多,没有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总结分析能力,如材料解析题。
五、改进方向
1.加强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养成自学的意识。
2.培养学生思考的习惯
3.曾强差生的学习兴趣
4.继续加强培优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