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维也纳体系的建立与瓦解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 维也纳体系的危机
一、拉美独立运动与门罗宣言对维也纳体系的冲击 1、拉美独立运动 2、神圣同盟的干涉 3、英国的反干涉政策 4、门罗宣言
第三节 维也纳体系的危机
一、拉美独立运动与门罗宣言对维也纳体系的冲击 二、欧洲民族民主运动加剧了维也纳体系的危机
法国七月革命 比利时革命 波兰起义
德意志部分邦国革命、意大利部分地区起义
涅时代”。
第一节 维也纳体系的建立
一、维也纳会议 二、维也纳体系的补充 三、对维也纳会议及其体系的评价
1、对维也纳会议的评价
1、对维也纳会议的评价
维也纳会议是1648-1918年间最重要的一次会议。 使欧洲大国大体上形成了一种领土均势,为防止法国 东山再起构筑了一道安全堤坝;在欧洲大陆恢复了旧 的封建专制制度。
一、维也纳会议
1、第一次巴黎和约
2、维也纳会议(1814.9-1815.6)
(1)、各国的目标 (2)、会议的组织 (3)、会议提出的两个原则
正统主义原则
补偿原则
第一节 维也纳体系的建立
一、维也纳会议
1、第一次巴黎和约
2、维也纳会议(1814.9-1815.6)
(1)、各国的目标 (2)、会议的组织 (3)、会议提出的两个原则 (4)、会议讨论的重大问题和《最后议定书》
◇ 1830年,在英法俄的保护下,希腊正式获得独立地位。
第二节 维也纳体系的危机
一、拉美独立运动与门罗宣言对维也纳体系的冲击 二、欧洲民族民主运动加剧了维也纳体系的危机 三、东方问题对欧洲协调的破坏
1、希腊独立及影响(1821-1830)
(1)、独立过程
(2)、影响
• 通过《亚得里亚堡和约》的签订,俄国在东方问题上获得了优势,同时 也破坏了维也纳体系确立的大国均势状态,加剧了列强之间的矛盾。
第二节 维也纳体系的危机
一、拉美独立运动与门罗宣言对维也纳体系的冲击 1、拉美独立运动
◇ 玻利瓦尔领导的拉美独立战争; ◇ 圣马丁领导的拉美反殖民斗争。
第二节 维也纳体系的危机
一、拉美独立运动与门罗宣言对维也纳体系的冲击 1、拉美独立运动 2、神圣同盟的干涉
干涉的动机: ◇ 视为对维也纳正统秩序的挑战; ◇ 对拉美独立政权的共和政体的仇视; ◇ 趁机扩大在拉美的市场,或攫取西班牙 的美洲殖民地。
1815年3月,拿破仑返回巴黎,发动了百日政变。 各国组成第七次反法同盟,于6月滑铁卢战役击败拿 破仑。再次流放拿破仑,囚禁他于南大西洋的圣赫 勒拿岛。在这种背景下,胜利国认为有必要加固维 也纳体系。
第一节 维也纳体系的建立
一、维也纳会议
二、维也纳体系的补充
1、《神圣同盟条约》(1815.9)
条约提倡以基督教的教义为基础(故称“神圣”),维护 各国君主制度的稳定和欧洲的和平。这个条约是开放的,因此 其他欧洲国家的君主都参加了这个条约,只有英国、土耳其和 梵蒂冈没有参加。
• 俄国丧失在黑海的优势 • 加剧了俄国与欧洲其他列强的矛盾 • 欧洲协调机制遭到破坏
第三章 第三节 维也纳体系的瓦解
一、1848年欧洲革命与神圣同盟的解体 二、克里米亚战争
第三节 维也纳体系的瓦解
一、1848年欧洲革命与神圣同盟的解体
1、革命爆发的原因
政治:新兴资产阶级要求进一步解除资本主义发展障碍;
第一个世界性的国际关系体系 均势原则成为维护国际关系体系内均衡结构的经典型原则
它对各国外交代表的等级的规定,至今还被作为外交惯例 而广泛运用
第三章 第二节 维也纳体系的危机 (1815-1841年)
一、拉美独立运动与门罗宣言对 维也纳体系的冲击
二、欧洲民族民主运动加剧了维也 纳体系的危机
三、东方问题对大国均势的破坏
第一节 维也纳体系的建立
一、维也纳会议
1、第一次巴黎和约
2、维也纳会议(1814.9-1815.6)
(1)、各国的目标:英、奥、俄、普、法 英:维持海上绝对优势,维持大陆均势。 奥:维持大陆均势,防止法国过于衰弱,普、俄过于强大。 俄:希望奥、普对立,吞并华沙大公国。 普:吞并法国领土(萨克森王国和莱茵河地区)。 法:利用各国矛盾,维护法国利益。与英、奥一致,力求维
该条约没有为签字国规定明确的军事义务,只表达了合作 的决心。但是这个同盟的三个创始成员在随后的欧洲政治中发 挥了主导作用,即联合起来镇压革命运动。
第一节 维也纳体系的建立
一、维也纳会议
二、维也纳体系的补充
1、《神圣同盟条约》(1815.9) 2、《四国同盟条约》(1815.11)
◇ 条约永久剥夺拿破仑及其家族在法国的统治; ◇ 盟军占领法国; ◇ 必要时动用全部武力以对付法军的攻击; ◇ 确立四国定期协商机制,定期召开会议,确保欧洲和平。
第一节 维也纳体系的建立
一、维也纳会议
1、第一次巴黎和约
2、维也纳会议(1814.9-1815.6)
(1)、各国的目标 (2)、会议的组织 (3)、会议提出的两个原则 (4)、《最后议定书》和重大问题的解决 (5)、会议后的政治形势及潜在的问题
第一节 维也纳体系的建立
一、维也纳会议
二、维也纳体系的补充
会议讨论的重大问题
① 波兰—萨克森问题; ② 德意志问题; ③ 意大利问题; ④ 瑞士一,调整拿破仑战争后欧洲各国的疆界
(1)按照正统主义原则,法国、西班牙、葡萄牙、瑞典、荷兰以及那不 勒斯等王朝恢复了旧王朝的统治;(2)奥属尼德兰并入荷兰,热那亚、萨 瓦和尼斯并入撒丁王国,意大利仍陷入分崩离析状态,瑞典合并挪威; (3)俄国西部疆域扩大到波兰西部,波兰成为沙皇统治下的一个君主立 宪国;(4)英国获得好望角、马耳他和斯里兰卡等战略要地;(5)奥 地利和普鲁士都得到领土补偿,前者得到中南欧的一些领地,后者获得 莱茵地区和波兰部分领土;(6)建立由奥地利、普鲁士和其他33个德意 志邦、4个自由市组成的德意志邦联,邦联议会的议长由奥地利代表担任, 使德意志的分裂状态固定化;(7)承认瑞士联盟为永久中立国。
东方问题
◇ 列强在争夺土耳其遗产的过程中,存在着一系
列矛盾,如俄英矛盾、俄法矛盾、英法矛盾、 列强与土耳其的矛盾、土耳其与其附属国的矛盾
◇ 列强争夺的重点集中在黑海两海峡和巴尔干
半岛,它是东方问题的核心。
◇ 为解决东方问题、列强们曾提出三种方案:
一是维持土耳其现状;
二是在列强之间瓜分土耳其;
三是在土耳其境内建立民族独立国家。
护均势,反对俄、普的扩张野心。
第一节 维也纳体系的建立
一、维也纳会议
1、第一次巴黎和约
2、维也纳会议(1814.9-1815.6)
(1)、各国的目标 (2)、会议的组织
四国外长会议:主导了会议 指导委员会:8个国家组成,梅特涅主持。 专门委员会:负责各种具体事务。 全体大会:一直没有召开过。
第一节 维也纳体系的建立
◇ 在东方问题中,俄国的野心最大,与英、法、奥、普
产生矛盾。希腊独立,土埃战争是典型事件。“欧洲 协调”失去作用。
第二节 维也纳体系的危机
一、拉美独立运动与门罗宣言对维也纳体系的冲击 二、欧洲民族民主运动加剧了维也纳体系的危机 三、东方问题对欧洲协调的破坏
1、希腊独立及影响(1821-1830)
(1)、独立过程 ◇ 15世纪奥斯曼土耳其征服了希腊。希腊的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要
遭受外来压迫的东南欧各国要取得民族独立
《最后议定书》主要内容
第一,调整拿破仑战争后欧洲各国的疆界 第二,讨论并决定了带有普遍性的国际问题。 (1)会议通过《关于取缔贩卖黑人奴隶的宣言》,但各国可以按照自己 的实际情况决定实施的日期;(2)会议通过了《关于河流自由航行的规 章》,确定位于各国边界上的或流经数国的国际河川,从可通航之点起 到河口为止,各国可以完全自由航行,并且不得禁止任何人进行贸易, 但应制定征税和航行的国际规则;(3)会议通过《关于外交代表等级的 章程》,规定外交使节分成三个等级,分别是大使、特命全权公使、代 办。各个等级的外交官员的位次,应依照他们正式通知到达的日期决定。
第二节 维也纳体系的危机
一、拉美独立运动与门罗宣言对维也纳体系的冲击 1、拉美独立运动 2、神圣同盟的干涉 3、英国的反干涉政策
原因 ◇ 英国在中南美洲有巨大的经济利益;
◇ 担心列强的干涉将危及英国的贸易垄断地位和海洋霸权;
◇ 博取拉美独立政权的好感,也借机转移国内斗争的视线;
◇ 凭借海洋霸权,对神圣同盟的干涉行使“否决权”。
•
四国同盟 :英、俄、奥、普4国为保证1815年巴黎条约的实
施而缔结的同盟。第7次反法同盟打败拿破仑一世军队后,同盟国
同战败的法国于1815年11月20日签订《巴黎和约》,与此同时,
又签订了四国同盟条约。
•
条约 主要内容是:①拥护1815年《巴黎条约》;②如任何一
方受法国攻击,盟国各出兵 6万相助;③定期举行会议,协商各
国的共同利益和维持欧洲和平的方法。条约的有效期为20年。
第一节 维也纳体系的建立
一、维也纳会议
二、维也纳体系的补充
1、《神圣同盟条约》(1815.9) 2、《四国同盟条约》(1815.11) 3、神圣同盟和四国同盟的核心人物—梅特涅
十九世纪著名奥地利外交家。 生于德国科布伦茨,从1809年开 始任奥地利帝国的外交大臣, 1821年起兼任奥地利帝国首相。 任内成为“神圣同盟”和“四国 同盟”的核心人物,反对一切民 族主义、自由主义和革命运动, 在欧洲形成以“正统主义”和 “大国均势”为核心的梅特涅体 系。1848年,奥地利爆发三月革 命,梅特涅被迫辞职,逃往伦敦。 1851年回国,1859年在维也纳病 逝。梅特涅是19世纪保守主义的 巨擘,在维也纳议后的三十几年 (1815-1848),被称为“梅特
维也纳会议重新构筑了庞大的拿破仑帝国覆灭后 的欧洲框架,对近代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强权政治是其一大特色。
第一节 维也纳体系的建立
一、维也纳会议
二、维也纳体系的补充
三、对维也纳会议及其体系的评价
1、对维也纳会议的评价 2、对维也纳体系的评价
2、对维也纳体系的评价
是欧洲列强讨价还价,求得妥协的国际体系,维护了旧的封建 制度,是历史的反动 由于该体系内部的重重矛盾而决定了它的不稳定性 但该体系在国际关系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求摆脱帝国的统治。1821年3月,希腊本土爆发反土耳其苏丹统治的民族 起义,1822年1月13日,宣布希腊独立。
◇英国支持 ◇俄国也支持,但真实意图是在巴尔干扩张,遭到英、法、奥的共同反对 ◇奥、普主张镇压,而俄与英、法合作,共同强制土耳其停止对希腊的战
争,表明神圣同盟无法在正统主义原则上协调一致了。
第二节 维也纳体系的危机
一、拉美独立运动与门罗宣言对维也纳体系的冲击 二、欧洲民族民主运动加剧了维也纳体系的危机 三、东方问题对欧洲协调的破坏
东方问题:就是对土耳其怎么办的问题。奥斯曼土耳 其的衰落以及由此产生的西方列强对其“遗产”的争 夺斗争是“东方问题”产生的根源。它最早可以追溯 到沙俄彼得一世时期对土耳其的战争。
《四国同盟条约》
•
四国同盟是一个由奥地利外相梅特涅组成的军事同盟,在
1815年11月20日在维也纳签约,是维也纳会议的组成部分,其组
成国包括奥地利、英国、俄罗斯、普鲁士四个列强。奥地利外相
梅特涅鉴于由沙皇亚历山大一世倡议的神圣同盟内容流于空泛,
以宗教维系(他不相信以宗教为名的同盟能保证产生实质作用)。 而且神圣同盟也欠缺英国的参与,因此欲重组一个新的同盟以拉 拢英国进入欧洲协调机制之中。此联盟的目的是防止法国因不满 第二次巴黎和约的条款苛刻而反抗,故四大列强加以联手及彼此 支援,共御法国。
第一节 维也纳体系的建立
一、维也纳会议
1、第一次巴黎和约
2、维也纳会议(1814.9-1815.6)
1814年9月,维也纳会议召开。除了奥斯曼帝国外,所有 欧洲国家都派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由英、俄、奥、普四国 主持,其主要任务是重新分配领土,划分欧洲政治地图,恢 复原来的政治秩序—君主制和均势,保证欧洲和平。会议结 果是《最后议定书》。
• 沉重打击了神圣同盟体系。
第二节 维也纳体系的危机
一、拉美独立运动与门罗宣言对维也纳体系的冲击 二、欧洲民族民主运动加剧了维也纳体系的危机 三、东方问题对欧洲协调的破坏
1、希腊独立及影响(1821-1830)
2、两次土埃战争及影响(1831-1841)
(1)、第一次土埃战争(1831-1833) (2)、第二次土埃战争(1839-1841) (3)、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