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维也纳体系的建立与瓦解
维也纳体系下欧洲均势瓦解
维也纳体系下欧洲均势瓦解
1. 引言
1.1 定义
维也纳体系下的欧洲均势是指19世纪初期通过维也纳会议所建立的一种国际秩序体系。这一体系的核心原则是维护欧洲列强之间的平衡,以确保没有任何一国能够垄断整个欧洲大陆。这种均势体系的建立旨在避免过去的专制帝国主义和战争,保持和平与稳定。
在维也纳会议后,各个欧洲列强开始遵循一系列规则和条约,以维护这种均势。这包括通过外交手段协商解决争端,不得通过单边行动改变欧洲地图,以及互相支持同盟以平衡其他列强的势力。
维也纳体系下的欧洲均势对于当时的欧洲来说至关重要,因为它为整个大陆带来了长达数十年的相对和平与繁荣。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均势体系逐渐出现破裂迹象,最终导致了欧洲均势的瓦解。
1.2 背景
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的欧洲,维也纳体系下的欧洲均势逐渐瓦解,引发了一系列政治和社会变革。维也纳体系是指1815年的维也纳会议上建立的一套国际秩序体系,旨在维持欧洲的和平与稳定。其核心思想是通过限制任何一个国家的扩张野心来保持欧洲的均势,以避免再次爆发大规模战争。
随着时间的推移,欧洲均势在不断受到挑战和动摇。各国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帝国主义扩张和军备竞赛加剧了紧张局势。俄法双方的合作意愿增强,霍尔斯坦问题等地缘政治矛盾愈演愈烈。加之俄国内部的政治动荡和社会动荡,使得欧洲均势面临空前的挑战。
这些背景因素为欧洲均势的瓦解埋下了伏笔。随着维也纳体系的权威逐渐削弱,欧洲各国的地位和影响力逐渐改变,新的力量开始崛起。欧洲的未来走向充满了不确定性和挑战,迫使各大国重新评估自己的战略和政策。【内容结束】
维也纳体系知识点总结
维也纳体系知识点总结
维也纳体系是指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以奥地利外交家梅特涅希为代表的一系列外交政策的总称。该体系的主要特征是坚持以平衡实现和平、稳定、和安全,主张维持各大国势力均衡的外交原则。下面将对维也纳体系的相关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维也纳体系的形成
1.1 战后和约
维也纳体系的形成源于拿破仑战争的结束。拿破仑战争是欧洲近代史上一次影响深远的战争,它不仅改变了欧洲的政治地图,还对欧洲未来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拿破仑时期所建立的大陆封锁政策和其对欧洲各国领土的侵略战争,使得各国对于未来的和平局势引起了深刻的忧虑。拿破仑战争结束后,欧洲各国在维也纳召开会议,就如何维护欧洲的和平与稳定问题进行了磋商,并最终形成了维也纳体系。
1.2 维也纳会议
维也纳会议是维也纳体系形成的关键事件之一。会议于1814年9月至1815年6月在维也纳召开,参加会议的国家包括奥地利、俄国、普鲁士、英国和法国等国。会议的目的是通过磋商达成协议,重建拿破仑战争后的欧洲秩序,确立维也纳体系的基本原则。
1.3 维也纳体系的建立
维也纳会议通过了一系列重要的条约,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维也纳和约》。此次和约维护了欧洲各国的领土完整,重建了欧洲各国之间的联盟体系,制定了维也纳体系的基本原则,为维也纳体系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1.4 维也纳体系的原则
维也纳体系的主要原则包括:1) 恢复旧秩序:在尊重各国领土完整的基础上,尽可能地使欧洲各国的领土恢复到拿破仑战争前的状态;2) 均势平衡:主张维持各大国势力的平衡,避免任何一国成为霸权国家,以保持欧洲的和平权力平衡;3) 白俄罗斯:维也纳体系倡导共同管理的原则,主张国家在欧洲事务中应该采取合作而不是对抗的态度,以达到共同维护和平、安全与稳定的目的。
第三章维也纳体系及其瓦解
梅特涅
• (4)奥皇十分欣赏梅特涅的才干和 忠诚,马上委任他为外交大臣。自 此梅特涅主持奥地利外交事务长达 40年之久。迁就拿破仑同法国结盟; 促成法奥联姻。同时在法俄之间左 右逢源,实际支持俄国,派出3万奥 军支援法军,又向俄国人保证,奥 军不会为法国人卖力。拿破仑远征 俄国惨败后,梅特涅立即进行武装 调停。
5、1848年欧洲革命
• 1848年在欧洲爆发了反对封建势力 的革命 • 德意法英等都相继爆发了革命。特 别是法国二月规模,推翻了正统原 则和旨在反对法国的均势秩序还为 法国民族主义的崛起创造了条件。 • 1849年2月罗马推翻了教皇的政权, 建立了世俗的共和国。波拿巴趁机 进军意大利,俄奥普承认了法兰西 第二帝国。
梅特涅
• (5)维也纳会议期间由于他 在幕前幕后活动异常频繁,像 一只蝴蝶飞来飞去,被人称为 “蝴蝶大臣”。梅特涅拉拢英 国,又不过分削弱法国,推行 “均势”政策,搞大国平衡。 1815年1月,英、法、奥三国 结成秘密同盟,与俄、普相对 峙,使欧洲各大国间出现了实 力均衡。
梅特涅
• 在德意志内部,成立了由35个邦国 和4个自治市组成的松散的德意志 邦联,并担任邦联议长。 • 1815年9月,在沙皇亚历山大的倡 议下,建立了神圣同盟,梅特涅不 甘心屈从于沙俄,便再次拉拢英国, 拼凑起俄、英、奥、普四国同盟, 实现了神圣同盟内部的实力均衡。 1818年,在梅特涅主持召开的神圣 同盟第一次会议,又把法国拉入, 成为五国同盟。
【历史课件】维也纳体系
维也纳 会议
1814--1815
《 1、恢复旧制
最 后 2、限制法国,重划版图
议 定
3、分割殖民地,英国巩固霸主地位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
书
》 4、维持德、意分裂
英国
普鲁士 王国
俄罗斯
奥地利 帝国
1815年的欧洲地图
“公平的力量配备”---势力均衡(漫画)
缔约三国的君主…… 无论何时、何地,均将 互相救援; 他们把自己看作臣民与士兵之父, 又将以本身所赋有的同样的手足精神来引导他们, 去保卫宗教、和平和正义。
时候都强大了。商业和工业已经扩展 恩格斯 到每一个角落,并使大腹便便的资产 1820--1895 者财富巨增; ······他们不能再忍气
吞声地服从这样一个阶级的统 治, ······资产阶级和贵族之间的斗 争已不可避免,这个斗争几乎在和约 缔结后就开始了.。
《自由引导人民》
德拉克洛瓦
浪漫主义作品
希法 比 腊国 利 独七 时 立月 独
革立 命
严重动摇
1848年欧洲革命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资产阶级民族革命
阶级矛盾
革命原因
民族矛盾
1847年欧洲 工商业危机
法国 二月革命
匈牙利起义
1848年欧洲革命
1848年欧洲革命失败的 和
《近现代国际关系史(唐兴贤)》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威斯特伐利亚体系与欧洲国际关系
1.试分析威斯特伐利亚体系的性质和特点。
答:性质:1618年到1648年的三十年战争,彻底打破了罗马神权下的世界主权,建立了欧洲世俗专制王权国家间的国际秩序。威斯特伐里亚条约实际是德意志内部宗教矛盾演变为一场各国君主争权夺利扩疆拓土的战争后,各国瓜分利益的条约。该条约是在新教徒占优势地位的情况下签订的,这在它的内容中也体现出来。该条约从政治上分裂了哈布斯堡王朝,西班牙国力大损,而法国,瑞典增强了自身实力。但实际上作为一场战争的结果,该条约虽然调和了原有的矛盾,但是又挑起了新的矛盾。瑞典法国实力扩大引起了英国,丹麦等国的仇视。威斯特伐里亚体系建立之后,欧洲的局势并没有稳定,反而通过战争不断的进行着更替。特点:l. 威斯特伐里亚体系创立了以国际会议解决争端和结束战争的先例。
2. 承认了国家的独立和主权,表明国家主权和国家领土和国家独立等原则已经成为国际关系中应遵守的准则。
3. 初次规定了缔约国不得破坏和约条款,如违约可集体进行制裁。
4.承认了新教和天主教享有同等的权力,打破了罗马教皇神权统治下的世界主权论。
5. 而此后欧洲各国之间开始确立常驻代表机构的制度,开始了外事活动。
6.它是国际关系史上一个划时代的事件,并且促成了现代国际法的产生。
2.英、法在近代的外交发展战略有什么不同?
回答一:1)英国外交战略特点:英国资阶革命以后,英国为了实现国内资阶的利益,
走上了大力推进海外扩张的殖民道路。为了建立世界贸易霸权,英国商船和舰队
在全球范围内抢占殖民地,并与西班牙、荷兰等海上强国争夺利益。1688年光
维也纳体系(优秀版)
吞声地服从这样一个阶级的统 治, ······资产阶级和贵族之间的斗 争已不可避免,这个斗争几乎在和约 缔结后就开始了.。
《自由引导人民》
德拉克洛瓦
浪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主义作品
1830年法国七月革命
洁心与大熊在进入高中的第一天相识,两人都是大个子,分座位的时候,老师让男女生各排一队,一队一个次第走到座位上,最后一排有六张桌子,洁心谦虚地站到一个比自己矮一点 点的女生前面,与大熊成了同桌
他们一个15岁,一个16岁,花开的季节。初学立体几何,大熊用小纸壳手工助洁心理解立体与平面的迥异,地理考试这对同桌囊括了班里两个第一,大熊94分,第一名,洁心47分, 倒数第一。大熊不知怎么就让无论如何都搞不懂季风洋流方向的洁心尤如神助,醍醐灌顶。洁心盼着上作文课,老师会朗读几篇上榜佳作,每每读到洁心的作文,大熊会看洁心一眼, 好像在说我知道这一篇是你写的,洁心也会漫不经心瞥一眼,故作平淡地回复嗯,是我。不知从何时起,他们走进彼此的心。大学毕业的第二年,他们结了婚,第三年,有了一个可爱 的孩子。洁心的日常开始以大熊小熊为中心,辞去优渥工作,成为家庭主妇,曾经的诗情画意干练要强变成琐碎的柴米油盐酱醋茶,窈窕淑女变成自带三层救生圈的黄脸婆,大熊成为 业内认可的职业经理人,小熊也取得全国乃至世界各大数学竞赛计算机竞赛的各色奖牌。被大熊小熊的光环映着,洁心日复一日忙忙活活庸庸碌碌地快乐着。人和人之间的比较,是丢 失快乐最简单的方式。昔日的同学大多事业有成,成为各自领域的精英,而洁心日渐落伍,好像被抛弃在另一个时代。比较也是客观认识自己最直接的方式。失落带来思考,洁心终于 意识到这十几二十年的岁月她把自己搞丢了。洁心想重回轨道却无力又无助,知识陈旧,书生意气,与社会严重脱节,抱怨,她偏执地认为大熊消耗了她的青春改写了她的命运,而人 到中年的大熊再不会像过去只要听到洁心呼唤,马上放下全世界飞奔而来,事业有成的他也不再对洁心的发号施令全盘言听计从,洁心觉得自己失去了整个世界。洁心没有意识到很多 时候大熊只是在迁就她,不和她计较,也没有意识到一个企业高管若凡事对一个家庭主妇唯命是从究竟是好事还是坏事,她越来越暴躁,越来越容易愤怒,家庭气氛像一只随时会被引 爆的火药桶,说不定什么琐事就会成为导火索。大熊忙碌粗心,洁心心灰意冷,俩人之间有了罅隙,有了不满,洁心不止一次发怒时大喊分手。洁心最脆弱的时候,大熊没有及时给予 支持和关注,洁心撕心裂肺的难过,大熊忙于工作,浑然不觉,洁心认为大熊不再爱自己,痴心错付,悔不当初,对自己的婚姻感到绝望,她给自己7天的时间思考,要不要走出这曾 欣欣然冲进来的围城。一位生性爱冒险的作家本杰明,无法走出半年前的丧妻之痛,带着一个青春期一个幼儿期的两个孩子,生活一团糟。本杰明放弃了专栏写作,拒绝开始新感情, 欲带着儿女换一个崭新环境开始新生活,于是他买了新房子,未曾想这房子却是一个经济窘迫、难以维系正常运转的动物园……本杰明走投无路之时,发现妻子给留下的“冒险基金”, 妻子自知无法常相陪伴,竭尽所能给丈夫最后的成全,这份爱让人唏嘘汗颜。本杰明给一双儿女讲述他和妻子初次见面,一见钟情,自惭形秽,踌躇不前时,自己骨子里天生的冒险精 神推着自己抓住了这份非你莫属的爱情。看着本杰明和一双儿女对着阴阳相隔的妻子、妈妈,互诉衷肠,洁心百感交集,泣不成声,她想世人听过见过无数美丽的爱情故事,但都是别 人的,现实的生活总会有种种难言的苦楚不如意,“万物皆有裂痕,那是光照进来的地方。”接受人和事的缺憾不完美,才是真实的生活。发起冷战的第三天,洁心不再继续臆想徒生 闷气,她决定给彼此一个机会,和大熊进行了一次推心置腹长谈,长谈的结果是洁心庆幸失而复得的婚姻和爱情,大熊说洁心没失去过,自己一直都在,从未离开,只是不该忽视了洁 心的内心需求。洁心开始找回自己的人生旅程,列清单,定目标,开始学习、锻炼、尝试,由内而外改变自己,每晚洁心大熊两人瑜伽对望,相伴练习腹肌撕裂。假期里,大熊更多地 陪伴洁心,两人相濡以沫走遍千山万水,洁心开始一展所长,用文字记录下他们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悟。人到中年,两人相互珍惜,共同成长,生命和爱情焕发出绚丽光彩,照亮了彼 此的人生,很多小伙伴说因为他们,自己又开始相信并渴望爱情了。一日,,麦克是校园篮球明星,他本可以因篮球特长被全额奖学金保送进大学,但因女友怀孕他放弃了关键的冠军 赛而向女友求婚。20年后,麦克穷困潦倒,事业家庭均失意,戏剧性地他重返了17岁,仍是青春闪耀,17岁的他遇到现实中的一对儿女,中年的妻子,一切重来,当他又站在可以延 续辉煌改变人生命运的关键时刻,他意识到妻子和一双儿女才是他人生最宝贵的财富,依旧做出了和20年前相同的选择。当麦克和妻子紧紧相拥时,麦克又恢复了中年的模样,妻子说,
维也纳体系下欧洲均势瓦解
维也纳体系下欧洲均势瓦解
维也纳体系是指1815年至1848年间,欧洲大陆上由维也纳会议所建立的以维护和平
与维持欧洲均势为主要目标的一系列政治条约和安排。维也纳会议旨在为拿破仑战争后的
欧洲建立一种新秩序,旨在维护和平与稳定,使得各个国家都能够维持自身的独立和繁荣。随着时间的推移,维也纳体系的均势逐渐瓦解,欧洲陷入了新一轮的混乱和动荡。本文将
探讨维也纳体系下欧洲均势瓦解的原因和影响。
维也纳体系的形成是出于对纳瓦龙战争的恐惧和对法国大革命及其所带来的影响的担忧。维也纳会议的主要参与者包括奥地利、普鲁士、俄罗斯和英国等国家。这些国家试图
通过建立一个以维护和平与维持欧洲均势为主要目标的政治条约和安排,以防止再次发生
类似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战争那样的混乱和战乱。维也纳体系的目标主要是通过维持国家
之间的平衡和稳定来确保长久的和平和繁荣。
维也纳体系的均势并没有能够持续很久,主要原因在于一些历史事件和国家之间的矛
盾导致了这一体系的瓦解。19世纪上半叶欧洲各国之间的民族主义思潮不断蔓延,许多国家的政治领导人希望通过推动民族主义运动来扩大自己的领土和影响力,这导致了一系列
的战争和冲突。意大利和德国的统一运动就是以此为核心原因。
维也纳体系的瓦解还可以归因于欧洲列强之间的角力和矛盾。在维也纳会议后,奥地
利和普鲁士等列强试图通过扩张自己的势力来取代法国,导致了一系列的外交矛盾和战争。1848年的革命浪潮就与欧洲列强之间的角力和矛盾有着密切的联系。
维也纳体系的瓦解对欧洲大陆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欧洲陷入了一系列的战乱和动荡,
第三章 维也纳体系的建立与瓦解
第三章维也纳体系的建立与瓦解
1.哪些条约组成了维也纳体系的基本框架?
答:①1815年9月,《神圣同盟条约》签订。《神圣同盟条约》是维也纳体系的一个补充,实际上是维护维也纳体系的现状,特别是维护君主专制政治秩序这个大环境的产物;
②1815年11月20日,英俄普奥签订了《四国同盟条约》,作用主要是维护反动秩序,
调和列强矛盾,因此,客观上增加了维也纳体系的稳定程度;
《神圣同盟条约》与《四国同盟条约》作为维也纳体系的补充,最终确立了维也纳体系的完整结构。
③第一次巴黎和约和维也纳会议最后议定书改变了欧洲的政治地图,建立了一个新的国
际关系体系即维也纳体系。
2.从1818年的亚琛会议,到1830年的希腊独立,大国的协调为什么逐渐失灵?
答:欧洲协调失灵:
从1818年亚琛会议开始,英国由于拒绝干涉他国内政的义务,逐渐游离于维也纳体系之外。1821年,特洛波会议和莱巴赫会议,英法反对武装干涉意大利革命,与俄普奥裂痕加大。1822年维罗纳会议时,英国不愿法国在西班牙扩大影响,并企图霸占西班牙所属的拉美市场,未参加干涉西班牙革命的行动,此次会议的结果标志着英国已经放弃"欧洲协调"原则,而与东方三大国分道扬镳。英国甚至主动派坎宁去美国商谈阻止欧洲其他国家干涉拉美独立运动。门罗宣言发表后,面对法国、比利时和波兰的革命运动,各国采取了不同的态度,维持维也纳体系的欧洲协调逐渐失去了其协调功能。随着东方问题的出现,英、法、俄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开始在希腊、土耳其问题上相互排挤、竞争。最终,由于
各国为维护自身利益,欧洲协调彻底崩溃、瓦解。
维也纳体系的建立及其瓦解PPT(20张)
重要问题: 1、维也纳和约 2、神圣同盟 3、四国同盟 4、1848年革命
维也纳会议
一、目标:恢复欧洲旧秩序 二、三大原则:均势原则、正统原则、补偿原则。 三、大国矛盾:波兰-萨克森问题 1、俄国:提出建立由亚历山大兼任波兰国王计划。 2、普鲁士:要求波兰物归原主;兼并萨克森。 3、奥地利:兼并萨克森,并向意大利半岛扩展。 4、英国:主张包围法国;加强中欧,抵制俄国。
《四国同盟条约》
1815年11月,英、俄、奥、普四签订。主要内容: 1、缔约国保证不惜使用武力永久剥夺拿破仑及其家
族在法国的统治。 2、驻法盟军一旦受到法军攻击,缔约国应及时提供
6万人的军队,共同与法国作战。 3、为保证本条约的执行,各国君主定期举行会议,
就各国的共同利益及应采取的措施进行磋商。
“欧洲协调”
1848年欧洲革命
法国:2月,法国建立了第二共和国。 维也纳:3月,维也纳爆发革命。 柏林:3月,柏林人民起义。 意大利: 3月,米兰和威尼斯推翻了奥地利的统治。 匈牙利:3月,匈牙利人民起义,宣布独立。 结果:除法国外,其他国家的革命均被镇压。
欧洲1848年革命的影响
1、俄国通过镇压1848年革命,成为“欧洲宪 兵”。
第二次巴黎和约
1815年11月20日,英、俄、奥、普同法 国路易十八签订。主要内容:法国保持1790年 的疆界,割让部分土地给荷兰和普鲁士;拆除在 瑞士边界的战略据点;赔偿盟国现金17亿法郎, 限5年偿清;东北部175个要塞由盟国军队占领 (3-5年);归还法军在德意志和意大利抢掠 的艺术品。
19世纪前期的欧洲和1848年革命复习
第三章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初步形成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第二节 19世纪前期的欧洲和1848年革命
学案
【知识点拨】
维也纳体系的建立、动摇、瓦解
(一)体系的建立
1814年—1815年,俄英普奥四大国召开维也纳会议,重新划分了欧洲版图并确立了欧洲的统治秩序,这被称为维也纳体系。
1.维也纳会议的内容:①限制法国,保证欧洲均势②按大国意志重划欧洲版图③分割海外殖民地(法)④维持德意分裂。
2.维护体系的工具:神圣同盟、四国同盟
(二)维也纳体系瓦解
1.瓦解的原因:
维也纳体系下,欧洲封建君主国加强了封建专制统治,政治上日趋反动,在其统治下,各种矛盾日趋尖锐,主要有以下矛盾:资产阶级、人民大众与封建统治者的矛盾,被压迫民族与欧洲殖民国家之间的矛盾,同盟内部矛盾。
2.瓦解的过程:①动摇:1821—1829年希腊通过独立战争独立,维也纳会议确立的欧洲版图被改动,在希腊、比利时独立过程中,神圣同盟内部矛盾进一步激化,以致破裂;1832年,法国发生七月革命推翻复辟的波旁王朝,维也纳体系名存实亡。②瓦解:1848年欧洲革命进一步打击了欧封建势力,彻底瓦解了维也纳体系。
注意:维也纳体系的特点:①建立在英俄普奥四国均势基础之上的②违背历史潮流维护封建统治③是战胜国宰割战败国和弱小民族国家基础上形成的统治秩序,体现了大国的强权政治④具有掠夺性和历史的倒退性
(三)对维也纳体系的评价
维也纳会议的主宰国逆历史潮流而动,扶助法、葡、西班牙等封建国家复辟,竭力维护封建统治秩序,镇压革命运动,是历史的倒退;最终被资本主义驱逐出历史舞台;四大国坐地分脏,践踏弱小民族国家利益是历史的反动;该体系下,各国常用召开会议的办法解决国际争端,客观上使近代国际关系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维也纳体系
• 维也纳体系的建立标志着欧洲 权势结构重新回到了五强均势 格局。 格局。
2011-12-18
维也纳体系
13
会议体系(Congress System) 欧洲协调(Concert of Europe)
• 定期多边外交协商制度 • 集体安全第一次真正功能性的 实验
维也纳体系
3
• The Congress of Vienna was an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that was called in order to remake Europe after the downfall of Napoleon I. Many territorial decisions had to be made in the conference that was held in Vienna, Austria, from September 1814 to June 1815. The main goal of the conference was to create a balance of power that would preserve the peace.
2011-12-18
维也纳体系
14
二、如何评价维也纳会议体系?
• 1、是分赃和反革命的会议。
–它是这样一次会议 , 大大小小的帝王“ 分 它是这样一次会议, 大大小小的帝王 “ 它是这样一次会议 配赃物和奖金, 配赃物和奖金 , 并商讨能把革命前的形势 恢复到什么程度, 民族被买进和卖出、 恢复到什么程度 , 民族被买进和卖出 、 被 分割和合并, 分割和合并 , 只要符合统治者的利益和愿 望就行。 望就行。”——恩格斯 恩格斯
维也纳体系全面版
维也纳会议不过是人类历史 记载上曾经有过的最怪诞的国际 法虚构物之一。
马克思 (1818---1883)
维也纳体系
是
一 种历史的反动,
还是
一种历史的进步?
19世纪二三十年代的革命、 改革和独立运动
各种矛盾冲突
革命、改革、独立
阶民内 级族部 矛矛矛 盾盾盾
希法 比 腊国 利 独七 时 立月 独
革立 命
严重动摇
1848年欧洲革命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资产阶级民族革命
阶级矛盾
革命原因
民族矛盾
1847年欧洲 工商业危机
法国 二月革命
匈牙利起义
1848年欧洲革命
1848年欧洲革命失败的 和
1、匈牙利革命:被沙皇俄国镇压 2、法国二月革命 六月起义失败
法兰西第二帝国的建立
1、欧洲大陆封建势力强大 2、欧洲工业资本主义发展不够成熟
维也纳体系的形成和瓦解
形成
维护
严重动摇
瓦解
维也纳会议
神四
圣国
同同
恢重瓜维 盟 盟
复划分持
旧版殖德
制图民、
地意
分
希法 比 腊国 利 独七 时 立月 独
革立 命
一 八 四 八 年 欧 洲 革 命
裂
复辟政府绝没有把资产阶级利
[练习]第三章维也纳体系的建立与瓦解
第三章维也纳体系的建立与瓦解
第三章维也纳体系的建立与瓦解
学习提示:维也纳体系与法国:一是法国国内秩序,即波旁王朝的恢复;二是防止法国再度称霸。维也纳体系与欧洲:一是维持欧洲大国均势和平,首先是领土现状,二是保卫正统秩序。维也纳体系运转的主要表现即欧洲协调。梅特涅是欧洲协调中的核心人物。欧洲民族民主运动和东方问题,是威胁维也纳体系稳定的主要因素。其发展最终摧毁了维持正统秩序的大国均势和平,使维也纳体系走向解体。维也纳体系解体的标志性事件是1848年欧洲革命与克里米亚战争。
学习要点:
1、维也纳体系的基本内容。
2、从1818年的亚琛会议到1830年的希腊独立,大国协调为何失效。
3、从全球的视角看,美国的崛起与土耳其的衰落对维也纳体系的影响。
4、维也纳体系运作过程中大国的均势政策。
第一节维也纳体系的建立
一、维也纳会议
1814年9月,维也纳会议召开。英、俄、奥、普四国主持。英、奥、法的要求大体限于欧洲大陆领土均势格局的确立,与扩张不断的俄国矛盾。
波兰-萨克森问题;德意志问题;意大利问题;土耳其问题;其他问题:黑奴贸易,各国原则上同意废除,根据各自情况,自行决定实施日期。制定国际河流管理制度,确定国际河流向各国商船开放、贸易通航自由无阻原则。通过关于外交代表等级的公约,明确外交代表的三个等级:大使、教皇使节或圣使,特命全权公使,代办。外交语文专用法语。
二、《神圣同盟条约》
1815年9月,亚历山大一世、弗兰茨一世、威廉三世在巴黎订立《神圣同盟条约》。
炮制同盟议定书的目的是以保守的基督教见解来抵消法国1789年革命的危险观念。《神圣同盟条约》是维也纳体系的一个补充。但它没有为签字国规定明确的军事义务。单就其内容看,尽管声称各君主彼此应相互救助,但并不是个具有严格法律意义的、载明缔约国权利和义务的同盟条约,而像是宣传基督教仁慈、友爱、互助精神的宣言书,提倡以基督教的教义作为处理君主与上帝、君主与君主、君主与臣民三种关系的基本原则。
第三讲 维也纳体系
• 同时随着国际关系的发展,国际上召
开了一系列国际会议,签订了一系列 的国际条约,这些条约规定了许多国 际法的原则、规则和规章制度,进一 步扩大了国际法的领域。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一 欧洲五强的崛起 二 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的
兴衰 三 维也纳体系的建立
欧洲五强的崛起
• 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1700-1713) • 北方大战 • 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1740-1748) • 七年战争 • 国际政治规则和国际法的发展
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的兴 衰
• 法国大革命:对传统的冲击与现代
第三讲 维也纳体系的建立
随着科学革命、工业革命和政治革命的相 继发生,欧洲和世界都发生了一系列变化。 在欧洲,法国大革命震撼了整个欧洲的封 建秩序,一国内部资产阶级与封建势力的 力量对比影响到欧洲国家间关系;在世界 上,欧洲大国又凭借其迅速增长的经济和 军事实力加紧进行殖民扩张,将世界其他 地区变成欧洲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使 南北美洲和澳大利亚的欧化、非洲的分割 以及对亚洲的支配成为可能”。在这样一 种背景之下,形成了国际关系史上的维也 纳体系。
意义上“民族国家”和“现代民族 主义”的出现 • 拿破仑战争 • 七次反法同盟
维也纳体系的建立
• 维也纳会议 • “正统原则” • “补偿原则” • 1815年的《最后议定书》 • 欧洲均势的实践及其影响
第三章维也纳体系及其瓦解
塔列朗(1754~1838)
• “外交家长着一根舌头是为了 藏起自己的思想”。
• 1770年圣叙尔皮斯神学院学习。 1775年任兰斯圣丹尼修道院长。 1780年任法国教会总代表。 1789年三级会议第一等级代表, 主张把三级会议改为国民议会, 并获通过。在制宪议会中倾向 第三等级,提议没收教会财产, 属宪政派主教。
三、维也纳体系的危机
• 3、门罗宣言:美国为表明自 己孤立主义外交原则立场,于 1823年抛出了“门罗宣言”, 其实质就是“门罗主义”,打 着“美洲是美洲人的美洲”的 幌子,行“美洲是美国人的美 洲”之实。但其对欧洲列强干 涉拉美革命有一定的防御作用。
三、维也纳体系的危机
• 4、欧洲民族民主运动的发 展:1830年10月比利时革 命从荷兰分离并独立。 1831年11月五强承认了比 利时独立,并宣布比利时 为永久中立国。1830年11 月波兰起义。1831年3月俄 国出兵波兰,吞并波兰。
新看法
• 第二、维也纳体系的均势是 一种静态下的均势,它没有 有效手段使体系随着各国实 力的变化进行自我调整。这 势必在将来引起新兴大国对 体系的挑战,从而在根本上 破坏体系。历史事实已证明, 随着法国国力的复兴,维也 纳体系很快瓦解。
对维也纳体系的新看法
• 第三、法国大革命将民主 主义和自由主义传向欧陆 列国。法国大革命。美国 民主共和是对欧陆各国和 神圣同盟的更为现实的挑 战。美洲各共和国的建立 的过程中,正是美英两国 的外部支持帮助了各共和 国建立。
维也纳体系(1815-1871)
(5)新的国际规范
废除奴隶贸易 建立外交惯例 建立国际河流管理制度
5.维也纳会议之后的政治形势 及其潜在问题
会议恢复了君主制度和大国均势,建立了新的和 平。英国获得最大的海上殖民利益;俄国获得欧 陆利益最多;它们分别成为海上最强和欧陆最强。 法国恢复到革命前的疆界;德意志成立了德意志 邦联;比利时并入荷兰,挪威和瑞典合并为一个 王国;瑞士为中立国。 按照均势原则和正统原则建立的秩序,是以大国 随意瓜分小国、牺牲小国利益为代价的,必然导 致弱小民族的反抗。被拿破仑战争激发的民族主 义,后来成为挑战维也纳秩序的主要因素。
一、维也纳体系的建立 (1814-1815)
(一)维也纳会议 (二)维也纳会议的补充
(一)维也纳会议 (1814.9-1815.6)
第一次欧洲全体国家都参加的国际会议,各国 代表共210名。会议的主要任务是重新分配领 土,划分欧洲政治地图,恢复原来的政治秩 序——君主制和均势,保证欧洲和平。会议结 果是《最后议定书》。
(三)东方问题对维也纳体系的 冲击
1.东方问题 2.希腊独立及其影响:1821-1830 3.两次土埃战争及其影响:1831-1841
(2)德意志问题
由于拿破仑战争,恢复原来的神圣罗马帝国十分 困难。维也纳会议设置了“德意志委员会”,专 门处理这个问题,决定建立一个新的德意志邦联。 委员会起草了一部宪法,规定德意志邦联由奥地 利、34个邦和4个自由市组成,设邦联议会,议会 决策方式是投票表决,票数由各邦面积决定;奥 地利代表任邦联议会主席,议会所在地是法兰克 福。邦联的职能是维护德意志的和平。邦联没有 设立军队。后来梅特涅操纵邦联议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维也纳会议
1、第一次巴黎和约
2、维也纳会议(1814.9-1815.6)
1814年9月,维也纳会议召开。除了奥斯曼帝国外,所有 欧洲国家都派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由英、俄、奥、普四国 主持,其主要任务是重新分配领土,划分欧洲政治地图,恢 复原来的政治秩序—君主制和均势,保证欧洲和平。会议结 果是《最后议定书》。
第二节 维也纳体系的危机
一、拉美独立运动与门罗宣言对维也纳体系的冲击 1、拉美独立运动 2、神圣同盟的干涉 3、英国的反干涉政策
原因 ◇ 英国在中南美洲有巨大的经济利益;
◇ 担心列强的干涉将危及英国的贸易垄断地位和海洋霸权;
◇ 博取拉美独立政权的好感,也借机转移国内斗争的视线;
◇ 凭借海洋霸权,对神圣同盟的干涉行使“否决权”。
• 俄国丧失在黑海的优势 • 加剧了俄国与欧洲其他列强的矛盾 • 欧洲协调机制遭到破坏
第三章 第三节 维也纳体系的瓦解
一、1848年欧洲革命与神圣同盟的解体 二、克里米亚战争
第三节 维也纳体系的瓦解
一、1848年欧洲革命与神圣同盟的解体
1、革命爆发的原因
政治:新兴资产阶级要求进一步解除资本主义发展障碍;
一、维也纳会议
1、第一次巴黎和约
2、维也纳会议(1814.9-1815.6)
(1)、各国的目标 (2)、会议的组织 (3)、会议提出的两个原则
正统主义原则
补偿原则
第一节 维也纳体系的建立
一、维也纳会议
1、第一次巴黎和约
2、维也纳会议(1814.9-1815.6)
(1)、各国的目标 (2)、会议的组织 (3)、会议提出的两个原则 (4)、会议讨论的重大问题和《最后议定书》
《四国同盟条约》
•
四国同盟是一个由奥地利外相梅特涅组成的军事同盟,在
1815年11月20日在维也纳签约,是维也纳会议的组成部分,其组
成国包括奥地利、英国、俄罗斯、普鲁士四个列强。奥地利外相
梅特涅鉴于由沙皇亚历山大一世倡议的神圣同盟内容流于空泛,
以宗教维系(他不相信以宗教为名的同盟能保证产生实质作用)。 而且神圣同盟也欠缺英国的参与,因此欲重组一个新的同盟以拉 拢英国进入欧洲协调机制之中。此联盟的目的是防止法国因不满 第二次巴黎和约的条款苛刻而反抗,故四大列强加以联手及彼此 支援,共御法国。
◇ 1830年,在英法俄的保护下,希腊正式获得独立地位。
第二节 维也纳体系的危机
一、拉美独立运动与门罗宣言对维也纳体系的冲击 二、欧洲民族民主运动加剧了维也纳体系的危机 三、东方问题对欧洲协调的破坏
1、希腊独立及影响(1821-1830)
(1)、独立过程
(2)、影响
• 通过《亚得里亚堡和约》的签订,俄国在东方问题上获得了优势,同时 也破坏了维也纳体系确立的大国均势状态,加剧了列强之间的矛盾。
遭受外来压迫的东南欧各国要取得民族独立
求摆脱帝国的统治。1821年3月,希腊本土爆发反土耳其苏丹统治的民族 起义,1822年1月13日,宣布希腊独立。
◇英国支持 ◇俄国也支持,但真实意图是在巴尔干扩张,遭到英、法、奥的共同反对 ◇奥、普主张镇压,而俄与英、法合作,共同强制土耳其停止对希腊的战
争,表明神圣同盟无法在正统主义原则上协调一致了。
第二节 维也纳体系的危机
一、拉美独立运动与门罗宣言对维也纳体系的冲击 1、拉美独立运动 2、神圣同盟的干涉 3、英国的反干涉政策 4、门罗宣言
第三节 维也纳体系的危机
一、拉美独立运动与门罗宣言对维也纳体系的冲击 二、欧洲民族民主运动加剧了维也纳体系的危机
法国七月革命 比利时革命 波兰起义
德意志部分邦国革命、意大利部分地区起义
第一个世界性的国际关系体系 均势原则成为维护国际关系体系内均衡结构的经典型原则
它对各国外交代表的等级的规定,至今还被作为外交惯例 而广泛运用
第三章 第二节 维也纳体系的危机 (1815-1841年)
一、拉美独立运动与门罗宣言对 维也纳体系的冲击
二、欧洲民族民主运动加剧了维也 纳体系的危机
三、东方问题对大国均势的破坏
涅时代”。
第一节 维也纳体系的建立
一、维也纳会议 二、维也纳体系的补充 三、对维也纳会议及其体系的评价
1、对维也纳会议的评价
1、对维也纳会议的评价
维也纳会议是1648-1918年间最重要的一次会议。 使欧洲大国大体上形成了一种领土均势,为防止法国 东山再起构筑了一道安全堤坝;在欧洲大陆恢复了旧 的封建专制制度。
第二节 维也纳体系的危机
一、拉美独立运动与门罗宣言对维也纳体系的冲击 1、拉美独立运动
◇ 玻利瓦尔领导的拉美独立战争; ◇ 圣马丁领导的拉美反殖民斗争。
第二节 维也纳体系的危机
一、拉美独立运动与门罗宣言对维也纳体系的冲击 1、拉美独立运动 2、神圣同盟的干涉
干涉的动机: ◇ 视为对维也纳正统秩序的挑战; ◇ 对拉美独立政权的共和政体的仇视; ◇ 趁机扩大在拉美的市场,或攫取西班牙 的美洲殖民地。
维也纳会议重新构筑了庞大的拿破仑帝国覆灭后 的欧洲框架,对近代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强权政治是其一大特色。
第一节 维也纳体系的建立
一、维也纳会议
二、维也纳体系的补充
三、对维也纳会议及其体系的评价
1、对维也纳会议的评价 2、对维也纳体系的评价
2、对维也纳体系的评价
是欧洲列强讨价还价,求得妥协的国际体系,维护了旧的封建 制度,是历史的反动 由于该体系内部的重重矛盾而决定了它的不稳定性 但该体系在国际关系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东方问题
◇ 列强在争夺土耳其遗产的过程中,存在着一系
列矛盾,如俄英矛盾、俄法矛盾、英法矛盾、 列强与土耳其的矛盾、土耳其与其附属国的矛盾
◇ 列强争夺的重点集中在黑海两海峡和巴尔干
半岛,它是东方问题的核心。
◇ 为解决东方问题、列强们曾提出三种方案:
一是维持土耳其现状;
二是在列强之间瓜分土耳其;
三是在土耳其境内建立民族独立国家。
国的共同利益和维持欧洲和平的方法。条约的有效期为20年。
第一节 维也纳体系的建立
一、维也纳会议
二、维也纳体系的补充
1、《神圣同盟条约》(1815.9) 2、《四国同盟条约》(1815.11) 3、神圣同盟和四国同盟的核心人物—梅特涅
十九世纪著名奥地利外交家。 生于德国科布伦茨,从1809年开 始任奥地利帝国的外交大臣, 1821年起兼任奥地利帝国首相。 任内成为“神圣同盟”和“四国 同盟”的核心人物,反对一切民 族主义、自由主义和革命运动, 在欧洲形成以“正统主义”和 “大国均势”为核心的梅特涅体 系。1848年,奥地利爆发三月革 命,梅特涅被迫辞职,逃往伦敦。 1851年回国,1859年在维也纳病 逝。梅特涅是19世纪保守主义的 巨擘,在维也纳议后的三十几年 (1815-1848),被称为“梅特
该条约没有为签字国规定明确的军事义务,只表达了合作 的决心。但是这个同盟的三个创始成员在随后的欧洲政治中发 挥了主导作用,即联合起来镇压革命运动。
第一节 维也纳体系的建立
一、维也纳会议
二、维也纳体系的补充
1、《神圣同盟条约》(1815.9) 2、《四国同盟条约》(1815.11)
◇ 条约永久剥夺拿破仑及其家族在法国的统治; ◇ 盟军占领法国; ◇ 必要时动用全部武力以对付法军的攻击; ◇ 确立四国定期协商机制,定期召开会议,确保欧洲和平。
◇ 在东方问题中,俄国的野心最大,与英、法、奥、普
产生矛盾。希腊独立,土埃战争是典型事件。“欧洲 协调”失去作用。
第二节 维也纳体系的危机
一、拉美独立运动与门罗宣言对维也纳体系的冲击 二、欧洲民族民主运动加剧了维也纳体系的危机 三、东方问题对欧洲协调的破坏
1、希腊独立及影响(1821-1830)
(1)、独立过程 ◇ 15世纪奥斯曼土耳其征服了希腊。希腊的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要
第一节 维也纳体系的建立
一、维也纳会议
1、第一次巴黎和约
2、维也纳会议(1814.9-1815.6)
(1)、各国的目标:英、奥、俄、普、法 英:维持海上绝对优势,维持大陆均势。 奥:维持大陆均势,防止法国过于衰弱,普、俄过于强大。 俄:希望奥、普对立,吞并华沙大公国。 普:吞并法国领土(萨克森王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和莱茵河地区)。 法:利用各国矛盾,维护法国利益。与英、奥一致,力求维
会议讨论的重大问题
① 波兰—萨克森问题; ② 德意志问题; ③ 意大利问题; ④ 瑞士永久独立; ⑤ 新的国际规范
《最后议定书》主要内容
第一,调整拿破仑战争后欧洲各国的疆界
(1)按照正统主义原则,法国、西班牙、葡萄牙、瑞典、荷兰以及那不 勒斯等王朝恢复了旧王朝的统治;(2)奥属尼德兰并入荷兰,热那亚、萨 瓦和尼斯并入撒丁王国,意大利仍陷入分崩离析状态,瑞典合并挪威; (3)俄国西部疆域扩大到波兰西部,波兰成为沙皇统治下的一个君主立 宪国;(4)英国获得好望角、马耳他和斯里兰卡等战略要地;(5)奥 地利和普鲁士都得到领土补偿,前者得到中南欧的一些领地,后者获得 莱茵地区和波兰部分领土;(6)建立由奥地利、普鲁士和其他33个德意 志邦、4个自由市组成的德意志邦联,邦联议会的议长由奥地利代表担任, 使德意志的分裂状态固定化;(7)承认瑞士联盟为永久中立国。
《最后议定书》主要内容
第一,调整拿破仑战争后欧洲各国的疆界 第二,讨论并决定了带有普遍性的国际问题。 (1)会议通过《关于取缔贩卖黑人奴隶的宣言》,但各国可以按照自己 的实际情况决定实施的日期;(2)会议通过了《关于河流自由航行的规 章》,确定位于各国边界上的或流经数国的国际河川,从可通航之点起 到河口为止,各国可以完全自由航行,并且不得禁止任何人进行贸易, 但应制定征税和航行的国际规则;(3)会议通过《关于外交代表等级的 章程》,规定外交使节分成三个等级,分别是大使、特命全权公使、代 办。各个等级的外交官员的位次,应依照他们正式通知到达的日期决定。
• 沉重打击了神圣同盟体系。
第二节 维也纳体系的危机
一、拉美独立运动与门罗宣言对维也纳体系的冲击 二、欧洲民族民主运动加剧了维也纳体系的危机 三、东方问题对欧洲协调的破坏
1、希腊独立及影响(1821-1830)
2、两次土埃战争及影响(1831-1841)
(1)、第一次土埃战争(1831-1833) (2)、第二次土埃战争(1839-1841) (3)、影响
•
四国同盟 :英、俄、奥、普4国为保证1815年巴黎条约的实
施而缔结的同盟。第7次反法同盟打败拿破仑一世军队后,同盟国
同战败的法国于1815年11月20日签订《巴黎和约》,与此同时,
又签订了四国同盟条约。
•
条约 主要内容是:①拥护1815年《巴黎条约》;②如任何一
方受法国攻击,盟国各出兵 6万相助;③定期举行会议,协商各
第一节 维也纳体系的建立
一、维也纳会议
1、第一次巴黎和约
2、维也纳会议(1814.9-1815.6)
(1)、各国的目标 (2)、会议的组织 (3)、会议提出的两个原则 (4)、《最后议定书》和重大问题的解决 (5)、会议后的政治形势及潜在的问题
第一节 维也纳体系的建立
一、维也纳会议
二、维也纳体系的补充
护均势,反对俄、普的扩张野心。
第一节 维也纳体系的建立
一、维也纳会议
1、第一次巴黎和约
2、维也纳会议(1814.9-1815.6)
(1)、各国的目标 (2)、会议的组织
四国外长会议:主导了会议 指导委员会:8个国家组成,梅特涅主持。 专门委员会:负责各种具体事务。 全体大会:一直没有召开过。
第一节 维也纳体系的建立
1815年3月,拿破仑返回巴黎,发动了百日政变。 各国组成第七次反法同盟,于6月滑铁卢战役击败拿 破仑。再次流放拿破仑,囚禁他于南大西洋的圣赫 勒拿岛。在这种背景下,胜利国认为有必要加固维 也纳体系。
第一节 维也纳体系的建立
一、维也纳会议
二、维也纳体系的补充
1、《神圣同盟条约》(1815.9)
条约提倡以基督教的教义为基础(故称“神圣”),维护 各国君主制度的稳定和欧洲的和平。这个条约是开放的,因此 其他欧洲国家的君主都参加了这个条约,只有英国、土耳其和 梵蒂冈没有参加。
第二节 维也纳体系的危机
一、拉美独立运动与门罗宣言对维也纳体系的冲击 二、欧洲民族民主运动加剧了维也纳体系的危机 三、东方问题对欧洲协调的破坏
东方问题:就是对土耳其怎么办的问题。奥斯曼土耳 其的衰落以及由此产生的西方列强对其“遗产”的争 夺斗争是“东方问题”产生的根源。它最早可以追溯 到沙俄彼得一世时期对土耳其的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