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电网络理论课程讲义
电网络理论1-66
i L f ( )
1-6 网络的线性和非线性
i ( t ) u( t )
i + u _
1Ω
1-7
网络的时不变性和时变性
端口型 时不变网络的定义是:如果 v (t ), y(t )为一个n端口网络的 ˆ(t ) v (t T )时, 任一输入—输出信号偶,将输入改变为 v ˆ (t ) ,只要在两种情况下的输入输出方程具有 输出变为 y ˆ (T ) y (0) (t=0和t=T分别为两种情 相同的初始条件,即 y ˆ (t ) y (t T )(对于所有的t和T), 况的初始时刻),必定有 y 则此网络称为端口型时不变网络 。
1-7
网络的时不变性和时变性
v (t )
y (t )
时不变网络
u( t )
u( t )
0
(a)
t
性质:
dv( t ) ˆ (t ) v dt
u(t-T)
dy( t ) ˆ (t ) y dt
0 u(t-T ) 0 T
(a)
t
0
T
(b)
t
ˆ ( t ) v( t )dt v
t
ˆ ( t ) y( t )dt y
i +
1-6
网络的线性和非线性
1 q
u –
+ uC – iC
课程名称: 电网络理论
课程名称:电网络理论
一、考试的总体要求
该课介绍现代电路分析理论中一些较为成熟和先进的内容, 是
了解现代电路理论的“窗口”。牢记基本概念, 掌握基本方法, 与大学电路的内容有机地联系在一起。掌握与电气工程及电子工程相关的电路理论的一些新思想、新方法和新进展。综合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复杂电路分析计算问题。
二、考试的内容
1.网络理论基础:网络元件的新体系,网络的互联规律性以及网络及元件的基本性质,如⑴线性与非线性⑵无源性和有源性
⑶时变性与时不变性⑷无损性及非能性⑸互易性与非互易性
[6]稳定性等
2. 简单非线性电路:非线性电阻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常用分析方法以及一、二阶非线性动态电路的分析方法。重点掌握低阶自治电路的定性分析。
3.多口网络:多口网络常见矩阵表示法,简单了解散射矩阵,重点掌握不定导纳矩阵定义、计算方法及其应用。
4.电路的代数方程:稀疏表格法,约束网络法,重点掌握混合分析法和改进节点法。
5.动态电路的时域方程:网络分析的状态变量法,含有高阶元件或非线性元件电路的状态方程及输出方程的列写,常用时、频解法,矩阵解法。
6.网络函数与稳定性:网络函数的定义、性质,信号流图法求网络函数。
7.网络的灵敏度分析:灵敏度分析的意义和在本专业分析计算中的主要应用,重点掌握伴随网络法和导数网络法。
三、考试的题型
证明题、叙述题、计算题
电网络理论
电网络理论
电网络理论是电力系统的基础理论,通过对电路中电流、电压、功率和能量等参数的分析和研究,以及电路中的元件如电阻、电容和电感等的特性和相互关系,来研究电路中的电能传输、控制和转换问题。本文将从电网络的基本原理、电路分析方法、交直流电路、三相电路和磁电路等方面来介绍电网络理论。
一、电网络的基本原理
电网络是由电路元件按照一定的连接方式组成,在电路中产生或传输电能的一种电学系统。它包含基本电路、复合电路和控制电路等三种基本类型。其中,基本电路只由一种电路元件构成,例如电阻、电容和电感等单元,例子如图1所示。
图1:基本电路
复合电路由多种电路元件组合而成,可以分为串联、并联、树型等不同结构,例子如图2所示。
图2:复合电路
控制电路则在复合电路的基础上增加了逻辑控制包括开关、计算机等,在实现空间、时间、功能上高度复杂,例子如图3所示。
图3:控制电路
每种电路元件都有其对电能的特性消耗、储存、转换的贡献,而每种电路结构规则所连接的电路元件也影响了电路的性能特征。因此,电网络理论的基本任务是分析和预测电路中电信号之间的关系和影响。
二、电路分析方法
为了研究电路中的各种性质,需要采用适当的方法来分析电路。电路分析方法主要分为两大类,即基本法和派生法。
1.基本法
基本法是指对简单电路采用基本关系式和物理学原理求解电路中的电压、电流和功率各种参数的方法。其中包括:
(1)基尔霍夫电压定律法和基尔霍夫电流定律法,用于求解电
路中各节点的电压和电流。
(2)欧姆定律法,用于求解电路中电阻元件的电流和电压。
(3)功率方程法,用于求解电路中的功率分配和传输。
电网络第一章讲义
2
子图的运算
并(Union) G1∪G2 : G1 G2所有边、点 交(Intersection) G1∩G2 : G1 G2共有边、点 差 (Difference) G1- G2 : 从G1移走G2所有边(移边不移点) 、孤点 环和(Ring-Sum) G1⊕ G2 : G1G2非共有部分之和
G1⊕ G2= (G1∪G2) - (G1∩G2 ) 子图G1的补图 : G - G1
线性 ≠ 叠加
1.1.2 时变和非时变
第1章 电网络概述
3种定义:
(1)含时变元件的网络称为时变网络,否则为定常网络;
(2)建立的方程为常系数方程者为定常网络,否则为时变网络;
(3)输入、输出间满足延时特性的网络为定常网络,否则为时
变网络
F (t)
R(t)
F (t − t0 )
R(t − t0 )
1
2 (3) 5
78
CS3
(4)
(5) CS4
例:
支路:1
CS1 ⎡1 Q = CS2 ⎢⎢0
CS3 ⎢0 ⎢
CS4 ⎣0
23
11 -1 -1 0 -1 01
第1章 电网络概述
4 5678
0 0 0 0 0⎤
1
0
1
0
0
⎥ ⎥
0 -1 1 1 0 ⎥ ⎥
电网络理论绪论第一章2
四、忆阻元件(Memristor)
发展概况
(3)惠普公司实验室的研究人员已证明忆阻器的确存
在(忆阻现象在纳米尺度的电子系统中确实是天然 存在的),并成功设计出一个能工作的忆阻器实物 模型,研究论文在2008年5月1日的《自然》期刊上 发表 。 D. B. Strukov, G. S. Snider, D. R. Stewart & R. S. Williams. The Missing Memristor Found. Nature, 2008,453(1 May):80-83
1、线性双口电阻元件
线性双口电阻元件,其传输参数方 程
⎧u1 = Au2 − Bi2 ⎨ ⎩ i1 = Cu2 − Di2
矩阵形式
⎡u1 ⎤ ⎡ A B ⎤ ⎡ u2 ⎤ ⎢ i ⎥ = ⎢C D ⎥ ⎢− i ⎥ ⎦⎣ 2 ⎦ ⎣ 1⎦ ⎣
i1 i2
+
u1
-
线性双口 电阻元件
+
u2
-
• 广义阻抗变换器 (Generalized Impedance Converter, GIC) 条件:B=C=0 A 功能: Z in = Z L
D
伏安关系
⎧ u1 = Au2 ⎨ ⎩i1 = − Di2
⎧AD > 0, 正阻抗变换器 ⎪ 分类: ⎨ AD = 0,比例型受控源 ⎪AD < 0, 负阻抗变换器 ⎩
电网络理论 01 网络元件与网络性质
研究生课程——电网络理论 ——1.3网络的基本性质
一、线性与非线性续1
v v1 v2 y y1 y2
vp
T
yq
T
D v, y 0
研究生课程——电网络理论 ——1.3网络的基本性质
一、线性与非线性续2
-算子D是指一组含积分运算、微分运算的关系式 -满足算子D所示方程组的输入量和输出量,实际上就是 网络的容许信号偶
-根据网络的构成元件及其联结关系,用KCL、KVL和元
件u-i关系可写出网络的输入-输出方程,即可得到相应的 积分微分算子D
研究生课程——电网络理论 ——1.3网络的基本性质
一、线性与非线性续3
D v, y 0
v t y t
v t y t
电阻电压可用电阻电流的单值函数表示 压控电阻
电阻电流可用电阻电压的单值函数表示 流控电阻 u t f i t
时变
压控电阻 i t g u t
时不变
u t R t i t
i t G t u t
线性电阻
研究生课程——电网络理论
u - i关系方程
h q, t du h q, t i t dt q t
研究生课程——电网络理论 ——1.1网络的基本概念
五、记忆电阻元件——忆阻元件
电网络 - 第一章网络理论基础(1)教材
3.本课程的主要内容:
教材的第一章~第七章的大部分内容,计划 40学时,21周考,详见后面的教学安排。
4.要求:
掌握基本概念和基本分析计算方法。使对电网络的 分析在“观念”和“方法”上有所提高。
5.参考书:
肖达川:线性与非线性电路
电路分析 邱关源:网络理论分析(新书,罗先觉)
第一章 网络理论基础
§1-1 网络及其元件的基本概念
1. 网络的基本表征量:
基本变量: u(t ) i (t ) q(t ) (t )
高阶基本变量:
u
( )
i
( )
基本复合变量:
令: (k)
x x dkx dt k
p(t )
w(t )
则基本变量与高阶基本 变量可统一表示为:
( k)
dt dt x(t)dt
t
t
t
u
( )
i( )
, 取任意整数
(0) x x
基本变量(表征量)之间存在与“网络元件”无关的普遍 关系:
dq(t ) ( 1 ) i(t) ,q(t) i i(t)dt dt d (t ) ( 1 ) u(t) , (t ) u ( t) u(t)dt dt
t
t
p(t) u(t)i(t),W(t) p(t)dt
电网络理论-第二章
l个独立 KVL方程
1 0 0 -1 -1 0 [ B ][ u ]= 0 1 0 1 0 1 0 0 1 0 -1 1
u1 u 2 u5 0 u3 u 2 u 6 u 4 u5 u 6
矩阵形式的KVL:[ B ][ u ]= 0
§2-3 图的基本矩阵形式
un1 un un2 un3
矩阵阵形式KVL
[u ] [ A] [un ]
T
§2-3 图的基本矩阵形式 2. 回路矩阵B
2-13
[B]=
独 立 回 路
支路b
注意
每一行对应一个独立回路, 每一列对应一条支路。
l b
l
矩阵B的每一个元素定义为: 1 支路 j 在回路 i 中,且方向一致;
矩阵形式的KCL:[ Qf ][i ]=0
§2-3 图的基本矩阵形式
②用[Qf]T表示矩阵形式的KVL方程
2-22
设树枝电压(或基本割集电压):ut=[ u1 u2 u3 ]T
ut1 u1 1 0 0 ut 2 u2 0 1 0 ut1 0 0 1 ut 3 u3 T Q f ut 1 0 1 ut 2 u u u u t1 t3 4 u 1 1 0 t 3 u u u t1 t 2 5 0 1 1 ut2 ut 3 u6
电网络理论概述
电网络分析综述
电路CAD技术是电路分析、设计、验证的有力工具,随着集成电路特征尺寸进入纳米时代,电路的规模越来越大,工作频率越来越高,芯片上市时间越来越短,以集成电路CAD为基础的电子设计自动化(EDA)已经成为提高设计效率、优化电路性能,增加芯片可靠性和提高芯片合格率的新兴产业,渗入到集成电路设计的每一阶段。
电路CAD已经有近40年的历史,涉及电路理论、半导体器件物理、线性与非线性方程组的求解方法、最优化涉及、数值分析和计算机软件等多个领域。纳米时代的到来既为电路CAD技术带来了机遇,也使之前面临更大的挑战。
随着集成电路与计算机的迅速发展,以电子计算机辅助设计为基础的电子设计自动化技术已经成为电子学领域的重要学科,并已形成一个独立的产业。它的兴起与发展,又促进了集成电路和电子系统的迅速发展。当前,集成电路的集成度越来越高,电子系统的复杂程度日益增大,而电子产品在市场上所面临的竞争却日趋激烈,产品在社会上的收益寿命越来越短,甚至只有一二年时间。处于如此高速发展和激烈竞争的电子世界,电路设计工作者必须拥有强大有力的EDA 工具才能面对各种挑战,高效地创造出新的电子产品。
20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初期,电子计算机的运算速度、存储量和图形功能还正在发展之中,电子CAD和EDA技术还没有形成系统,仅是一些孤立的软件程序。这些软件在逻辑仿真、电路仿真和印刷电路板(PCB)、IC版图绘制等方面取代了设计人员靠手工进行繁琐计算、绘图和检验的方式,大大提高了集成电路和电子系统的设计效率和可靠性。但这些软件一般只有简单的人机交互能力,能处理的电路规模不是很大,计算和绘图的速度都受限制。而且由于没有采用统一的数据库管理技术,程序之间的数据传输和交换也不方便。
电网络第一讲(大纲125)讲义——
电网络理论讲义(一)
1 网络元件和网络的基本性质
1.1 网络及其元件的基本概念
1.1.1 网络的基本表征量
(1)基本表征量分为三类:
1)基本变量:电压u (t )、电流i (t )、电荷q (t )和磁链Ψ(t )。 2)基本复合量:功率P (t )和能量W (t )。
3)高阶基本变量:()
u
α和()
i
β()0 1αβ≠-、,
()
d d k k k x
x
t =,
2
()112...()...k
t
t t k k
x x d d d ττττ--∞-∞
-∞
=⎰⎰⎰
0k ⎛⎫ ⎪
⎝⎭
>
例如,22d d i u E t =,22
d d u i D t =等
基本变量和高阶基本变量又可统一成()
u α和()
i β两种变量,其中α和β为任意整数。 (2)基本表征量之间存在着与网络元件无关的下述普遍关系:
()()d t u t dt ψ=
(1)
()()t
t u u d ττ
--∞
ψ==⎰
()()dq t i t dt =
(1)
()()t
q t i
i d ττ
--∞==⎰
()()()()
dW t p t u t i t dt ==
()()()()t t W t p d u i d τττττ
-∞
-∞
==⎰⎰
(3)容许信号偶和赋定关系
可能存在于(多口)元件端口的电压、电流向量随时间的变化或波形称为容许的电压—电流偶,简称容许信号偶,记作
{}(),()t t u i 。
3Ω电阻的伏安关系为,
3u i =,{}3cos ,cos t t ωω是容许信号偶,{3, 1}不是容
许信号偶。容许信号偶必须是向量或者时间的函数。
电网络理论课程讲义-第03章
开路阻抗参数矩阵或Z参数矩阵
2、Z参数的求取 1.端口试验法 k之外端口全部开路
= 0, j : 1 ~ m j≠k
Uk z kk = Ij Ik
Uk zk j = I j Il
, zkj是端口j施加单位电流源,其余端口全部开路情况下 ,端口k的电压,也即是端口j 、 k间的转移阻抗。
对于互易网络,有zk j = zjk 对于反互易网络,有zk j = – zjk 2.列方程消去非端口变量法
(m) S
⎡1 ⎤ 0 L 0 = − ⎢ ⎥ = −E T 0 ⎣0⎦
]
b×m
Y = E0 Yb E 0T–E 0 Yb AT Yn-1A Yb E 0T Y = E0Yb E 0T–E 0Yb AT (AYb AT )-1AYb E0T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4)
1)对于互易网络,Yb为对称矩阵,可令: D= E0Yb AT ,有DT=AYbTE0T=AYb E0T , ∴ Y = E0 Yb E0T–DYn-1DT (5)
2)两个多端口网络各对应端钮相联称为并联。若并联 前后各多端口网络均满足端口条件,则:Y = YA + YB 3)若有一导纳跨接某端口上,则可先将它移去,最后 在该端口所对应的Y对角线位置上添加上该导纳值。 4)若端口并联的导纳移去后仍无导纳与端口串联, 则可通过加串一个+R电阻和一个-R电阻来解决。
第2章电网络理论及应用
Aw
8
第2章 网络矩阵方程
Y nVn J n Aw I w
附加方程
T Aw Vn Vws
Y n T Aw
修正节点 电压方程
Aw Vn J n I 0 w Vws
9
第2章 网络矩阵方程
2.3 割集电压法
I e I e1
Vk
元件导纳矩阵
Ie2
I ek
I eb
T
Ve Ve1 Ve 2
Ye diag Y1 Y2
Yk
Vek
Veb
T
Yb
2
第2章 网络矩阵方程
支路电流、电压特性
I k I sk I ek I dk Vk Vsk Vek Vdk
矩阵形式
Vk
I b I s (1 GZe )Ye (1 RYe )1 (Vb Vs ) Yb (1 GZe )Ye (1 RYe )1
I b I s Yb (Vb Vs )
4
第2章 网络矩阵方程
2.1.2 支路导纳矩阵和支路阻抗矩阵
支路导纳矩阵 Yb
Yb (1 GZe )Ye (1 RYe )1
Z b Yb1
Ye diag Y1 Y2
Yk Yb
支路阻抗矩阵 Z b
电网络理论第一章2015
单调型、 时不变、 时变
电容元件的电压与电流之间的关系 (1)压控型非线性时变电容
q(t ) f (u (t ), t )
d f (u, t ) du f (u, t ) i (t ) f (u (t ), t ) dt u dt t
(2)荷控型非线性时变电容
u (t ) h(q(t ), t )
例2说明流控非线性电阻可以改变频率。即流控非线 性电阻元件的电压与电流虽然都是正弦的,但频率不 同。
四种理想受控源、理想变压器、回转器和负阻抗变换 器等元件都是二端口电阻元件,因为它们的元件特性 都是用端口电压向量和端口电流向量间的代数成分关 系来表征的。 独立电压源与独立电流源的元件特性分别用u-i平面上 的平行于i轴与平行于u轴的直线表示,因此,它们均 属于非线性电阻元件。
(ξ, η ) (u, i ), (u, q), (i , ψ ), (ψ , q)
容许信号偶(admissible signal pair): 在整个时间区间 [t0,)里,对n端口(或 (n+1)端)元件N观测到的一对动态无关变 量向量 (ξ (t ), η (t ))
成分关系
相对于同一起始时间t0测出的N的 所有 容许信号偶的全体 。
fL(· )为电感类元件的安-韦关系
f L (i , ψ , t ) 0
f M (ψ , q, t ) 0
电网络理论绪论第一章1
PN结二极管
i = I s (e − u /U T − 1)
⎛ i ⎞ u = −U T ln ⎜ + 1 ⎟ ⎝ Is ⎠
单调电阻
对于任意两组不同容许信号偶 (u1 , i1 ) 和 (u 2 , i2 ) ,恒有
(1) (u1 − u2 )(i1 − i2 ) ≥ 0
单增电阻
严格单增电阻
(u1 − u2 )(i1 − i2 ) > 0
电网络理论有关的重要国际学术期刊
[1] IEEE Transaction on Circuits and Systems I &II IEEE Transaction on Circuits and Systems (CAS) IEEE Transaction on Circuit Theory (CT) IRE Transaction on Circuit Theory [2] IEEE Transaction on Computer‐Aided Analysis and Design for Integrated Circuits (CAD) [3]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ircuit Theory and Applications [4] IET Transaction on Circuits Devices and Systems IEE Transaction on Circuits Devices and Systems [5]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lectronics
电网络理论
电网络理论
Electric Network Theory
课程主要内容概述
一、 基本概念
1. 矩阵代数初步
在电网络分析中要出现代数的或者微分的线性方程组,当这些方程组包含着许多个方程式时,单单是编写它们和使它们具体化非常的麻烦。矩阵表示法乃是编写这些方程组的一种简便方法;而且矩阵表示法还能简化这些方程的运算和它们的求解。
在这一节中,复习了矩阵的基本性质和矩阵代数。如:矩阵的概念,矩阵的基本运算(矩阵的乘法、微分、积分、转置、共轭、共轭转置),矩阵的类型(对称矩阵和斜对称矩阵、埃尔米特矩阵和斜埃尔米特矩阵),矩阵的逆,行列式及其基本运算等主要内容。 2 网络分类
电路的特性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电路元件的特性,同时也决定于电路元件的相互连接方式。
2.1线性和非线性
在电路理论中,电路的线性和非线性有两种定义,一是根据电路元件的特性来定义,二是根据输入输出关系来定义,后者称为端口型定义。
若电路的线性无源元件(具有任意的初始条件)、线性受控源及独立电源组成,则称为线性电路。若电路含有一个或几个非线性元件,则称为非线性电路。
研究电路(或网络)的输入输出关系时,则可根据端口变量之间的关系来定义电路的线性性质,这样的定义称为端口型线性定义。
假设多端口网络的输入U 为M 维向量,输出Y 为N 维向量。当任一端口的电压和电流服从该端口限定的约束时,称此端口的电压和电流为一对允许的信号。
若一网络的输入输出关系由微分积分方程组N (U ,Y )=0给出,当该网络的输入输出关系既存在齐次性又存在可加性,则称为端口型线性网络。当网络的输入输出关系不同时存在齐次性与可加性,则称为端口型非线性网络。这一关系意味着端口型线性网络的输入输出微分积分关系式满足叠加原理。
电网络第一讲(大纲125)讲义——
电⽹络第⼀讲(⼤纲125)讲义——
电⽹络理论讲义(⼀)
1 ⽹络元件和⽹络的基本性质
1.1 ⽹络及其元件的基本概念
1.1.1 ⽹络的基本表征量
(1)基本表征量分为三类:
1)基本变量:电压u (t )、电流i (t )、电荷q (t )和磁链Ψ(t )。 2)基本复合量:功率P (t )和能量W (t )。3)⾼阶基本变量:()
u
α和()
i
β()0 1αβ≠-、,
()
d d k k k x
x
t =,
2
()112...()...k
t
t t k k
x x d d d ττττ--∞-∞
-∞
=
0k ?? ?
>
例如,22d d i u E t =,22
d d u i D t =等
基本变量和⾼阶基本变量⼜可统⼀成()
u α和()
i β两种变量,其中α和β为任意整数。(2)基本表征量之间存在着与⽹络元件⽆关的下述普遍关系:()()d t u t dt ψ=
(1)
()()t
t u u d ττ
--∞
ψ==?
()()dq t i t dt =
(1)
()()t
q t i
i d ττ
--∞==?
()()()()
dW t p t u t i t dt ==
()()()()t t W t p d u i d τττττ
-∞
-∞
==??
(3)容许信号偶和赋定关系
可能存在于(多⼝)元件端⼝的电压、电流向量随时间的变化或波形称为容许的电压—电流偶,简称容许信号偶,记作
{}(),()t t u i 。
3Ω电阻的伏安关系为,3u i =,{}3cos ,cos t t ωω是容许信号偶,{3, 1}不是容
许信号偶。容许信号偶必须是向量或者时间的函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I = BT f Il
有
解: (1)节点法:
8
1 0 1 0 0 1 A = 0 −1 1 0 1 0 − 1 0 − 1 0 0 − 1 Z = diag [1 2 2 2 1 2] J = [0 0 0 3 0 2]
KCL
Ai b = [Al Q f i b = [Q l B f ub = [1l ub = A T u n
KVL
2 网络的最少变量 注意到: AB f = 0
T
B f QT f =0
Ql = − BtT = AtT Al
可得以下关系:
i i 1 1 i b = l = l = l i l = lT i l = B T f il i t − Q l i l − Q l Bt Q lT u l − Bt u t − B t = ub = = ut = ut = Q T f ut ut ut 1t 1t
图示网络中, il = f (ψ ), u c = f ( q ) ;其中 f (⋅) 在两式中是同一函数,设 f (⋅) 的
导数连续。电阻为 1 Ω ,各初始条件均为零。试证明此网络是端口线性的,且与 1 Ω 电阻等 效。
解:由定义 10 是非线性的,由定义 20 是非线性的,因为
&=q & + f ( q) u = uc + 1 ⋅ q
始条件均为零。试证明此网络是端口时不变网络,且与 1 Ω 电阻等效。
解: Q 令
ψ q & +( −q & ) ⋅1 = ψ L C ψ & + =α ψ L q & + =α q C
∴
&+ ψ
ψ q &+ =q L C
ψ (t 0 ) = 0 q (t 0 ) = 0
对所有 t ≥ t 0
而在任何时刻,均有 C (t ) = L(t ) ,可知 ψ (t ) = q (t ) 注意到
i=
ψ & +q L
及
&+ u =ψ
q C
得
Ri =
u (t ) = 1Ω i (t )
可见此网络是端口时不变的,且与 1 Ω 电阻等效。 3 无源性和有源性 对 n 端口网络,其端口处电压,电流分别为:
u(t ) = [u1
u2
u 3 Lu n ]T
i (t ) = [i1
i2
i 3 L i n ]T
y 2 , L,
yq
]
T
ຫໍສະໝຸດ Baidu
2
分别表示其 p 个输入和 q 个输出,而 [u, y ] 为其容许信号偶,可以是电压也可以是电流。 (a)齐次性 (b)可加性 若 u → y ,有 αu → αy 成立,称其为按端口齐次性网络。 若 u → y , u → y ,有 u + u → y + y 成立,称其为按端口可加性网络。
现代网络理论
本课程是研究生的一门技术基础课,是在掌握了本科 《电路》课程的基础上开设的。其目的是开拓视野,扩展知 识面,为专业课的进行以及今后的研究工作奠定扎实基础。 1 课程时数:40 学时 2 考试方式:考试 3 授课方法:讲授与自学相合 4 参考文献: (1) B. Peikari , Fundamentals of Network Analysis and Synthesis . 1974. (2) N . Balabanian T . A . Bikart , Electrical Network Theory . John wiley & sons , Inc., 1968. ( 3) 社,1982. ( 4 ) 肖达川编著 . 电路分析 . 北京:科学出版社, 1984. (5) 邱关源编著. 电网络理论. 北京:科学出版社, 1988. 邱关源编著. 网络理论分析. 北京:科学出版
d X = AX + Bu dt
Y = CX + Du
则称其为线性网络。 若用这个定义考察一个网络是否线性, 就必须知道网络的内部结构, 就考察网络的端口 特性时未必有效。 30 从端口特性定义 对于一个 n 端口网络,用列向量
u = u1 , u 2 , L, u p
[
] , y = [y ,
T 1
T
1 Y = diag 1 2
这就是说,b 个支路电流可以用 l = b − n 个连支电流表示,而 b 个支路电压可以用
n = nt − 1 个树支电压表示。
3 一般支路
由 Kirchhoff ’s & Ohm’s lows,可得支路特性关系:
I k = Yk (U k + E k ) − J k = Yk U k + Yk E k − J k U k = Z k ( I k + J k ) − Ek = Z k I k + Z k J k − E k
4
(1) 若对所有容许的信号偶 [ u, i ] ,在所有时间 t,输入端口的总能量为非负的,即:
W (t ) = ∫ u T (τ )i (τ )dτ ≥ 0
−∞
t
则称其为无源网络。这里假定在 t ≤ −∞ 时,网络是松驰的。即 i ( −∞ ) = 0 , u( −∞ ) = 0 。 (2)若对某些容许的信号偶 [ u, i ] ,或对某些 t ≥ −∞ ,有
1
1.网络的基本性质 §1.1 1 基本变量 复合变量 2 基本关系 基本概念
i (t ) p (t )
u (t ) w(t ) dq(t ) dt
q (t )
ψ (t )
与元件无关的变量之间关系
i (t ) =
u (t ) =
dψ (t ) dt
t −∞
p(t ) = u (t )i (t )
3 基本元件
AI = AYU + AYE − AJ = 0 AYU = AJ − AYE Yn U n = J n
式中 Yn = AYAT 为节点导纳矩阵,J n = AJ − AYE 为注入节点的等效电流源的电流列 向量。 (2) 割集法 以树支电压为求解对象 而
U = AT U n
有
Q f I = Q f YU + Q f YE − Q f J = 0 Q f YU = Q f J − Q f YE QC U t = J c
对网络中的各支路 b1 , b2 , L, bb 列出方程,可得 b 元联立代数方程,用向量表示:
7
I = YU + YE − J
U = ZI + ZJ − E
式中 Y, Z 分别为支路导纳矩阵和支路阻抗矩阵,它们不必是对角阵,即元件之间可以有互 易或互易的耦合。 4 一般求解方法 (1) 节点法 以节点电压为求解对象
式中 Qc = Q f YQ T f 为割集导纳矩阵,J c = Q f J − Q f YE 为注入割集的等效电流源的电流 列向量。 (3) 回路法 以连支电流为求解对象 而
U = QT f Ut
有
B f U = B f ZI + B f ZJ − B f E = 0 B f ZI = B f E − B f ZJ Zl Il = El
u(t ) = u (t ) ,而在所有 t ≤ t1 及任何 t1 > −∞ ,有 y (t ) = y (t ) ,称其为起因性网络。否则称
其为非起因性网络。 例 1.5 隧道二极管在电压激励,电流响应时是起因性的,而在电流激励,电压响应时是 非起因性的。
隧道二极管为压控电阻, i = f (u ) ,对两个输入 u (t ) 和 u (t ) , 若 u (t ) = u (t ) (对所有 t) ,其输出 i (t ) = f (u (t )) = f (u (t )) = i (t ) (对所有 t) 。但 是对两个相等的电流 i (t ) = i (t ) ,却有三个不同的响应 u1 (t ) ≠ u 2 (t ) ≠ u 3 (t ) ,在这种情 况下,电路是非起因性的。 5 互易性
w(t ) = ∫ u (τ )i (τ )dτ
MEMRISTOR,由美籍华人蔡少棠教授于 1971 年提出。
§1.2
网络的基本性质
1 线性和非线性 (1) 关于线性的定义 10 从元件性质定义 若一网络由线性元件(具有任意初始值)及独立电源所构成,则称其为线性网络。此定 义初看起来似乎正确,但就网络的输入输出特性而言未必有效。我们将举例说明。 20 从网络方程定义 若网络的输入输出方程可以写成
At ], B f = [1l
B t ], Q f = [Q l
1t ] ,令节点电压列向量为 un ,支路
电流,电压列向量分别为:
i u ib = l , ub = l ,则 i t u t i At ] l = Al i t + At i t = 0 i t i 1t ] l = Ql i l + i t = 0 i t u B t ] l = ul + Bt ut = 0 ut
W (t ) = ∫ u T (τ )i (τ )dτ < 0
−∞
t
则称其为有源网络。 例 1.4 某非线性电阻在 t = 0 时与电池接通,
解:
W (t ) = ∫ u (τ )i (τ )dτ = ∫ 1 ⋅ (−0.5)dτ = −0.5t
−∞ 0
t
t
对所有 t > 0, W 为负的,网络向电池提供能量,非线性电阻是有源的。 4 起因性(Causalty) (1) 如果网络在激励施加之前没有响应,仅当激励施加后才有响应,网络的这种性质称为 起因性。即网络在任何时刻的响应只受过去和现在激励的影响,与将来的激励无关。 ( 2 ) 若 一 n 端 口 网 络 对 所 有 容 许 信 号 偶 [u(t ), y (t )] 及 [u (t ), y (t )] , 在 t < t1 时 ,
& + 1 ⋅ il = ψ & + f (ψ ) u =ψ
我们考察定义 30,因为 f (⋅) 的导数连续,所以它们的解是存在且唯一的。
& = u − f (q ) q & = u − f (ψ ) ψ
所以
q (t 0 ) = 0 ψ (t 0 ) = 0
对所有 t ≥ t 0 即 Ri =
q(t ) = ψ (t )
如果一个 n 端口网络同时具备齐次性和可加性,称其为按端口线性网络。 例 1.1 图示电路中,电容初始值为 U 0 ,考察其是否线性。
该电路按定义 10, 20 是线性的; 按定义 30 却不是线性的; 因为 y (t ) = 既不具有齐次性又不具有可加性。 例 1.2
1 t u (τ )dτ + U 0 c ∫0
而
& + il = u − f (q) + f (ψ ) = u (t ) i (t ) = q
u (t ) = 1Ω i (t )
,
可见此网络是端口线性的,且与 1 Ω 电阻等效。 (2)说明 随意断言一个网络是否线性是错误的。 2 时变和时不变
3
(1)关于时不变的定义 10 若网络中不含有时变元件,则称其为时不变网络。 20 若网络的输入输出状态方程可以写成一组常系数一阶微分方程, 则称其为时不变网络。 30 设 [u(t ), y (t )] 及 [u (t ), y (t )] 为网络的任意两个输入输出偶,又设 y (T ) = y (0) 。若对 所有的 T ,当 u (t ) = u(t − T ) 时,有 y (t ) = y (t − T ) ,则称其为按端口时不变网络。 (2) 说明 定义 10 包含了定义 20,30 的意义,即满足定义 10 的网络也一定满足定义 20,30,反过 来却不成立。 例 1.3 图示电路中,电感和电容是线性时变的,在任何时刻,均有 C (t ) = L(t ) ,且初
5
粗略地说,当输入,输出互换位置时,将不改变同一激励所产生的响应,网络的这种性 质称为互易性。具有互易性的网络称为互易网络。
6
2.网络的代数方程 §2.1 网络的基本解法 1 KCL 和 KVL 的矩阵形式 若一个网络是用一个具有 b 条支路, nt = n + 1 个节点的连通图表示,并选一树 T。于 是可以写出 A = [ 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