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述:肝细胞性肝癌

合集下载

原发性肝癌(肝细胞Ca)

原发性肝癌(肝细胞Ca)
流行病学调查发现在粮油、食品受AFB1污染严 重的地区,肝癌发病率也较高,提示AFB1可能 是某些地区肝癌高发的因素。
AFB1可能影响ras、c-fos、P53、Survivin等
基因的表达而发生肝癌 AFB1与HBV感染有协同作用。
四、饮用水污染
肝癌高发区启东, 肝癌发病率:饮池塘水的居民〉饮井水的居民
六、其他
可疑的致癌物质 如一些化学物质:亚 硝胺类、偶氮芥类、有机氯农药等。
肝小胆管中的华支睾吸虫感染可刺激胆 管上皮增生,为导致原发性胆管细胞癌 的原因之一。
嗜酒、硒缺乏和遗传易感性也是重要的 危险因素。
幽门螺杆菌感染可能是危险因素之一


分 型
(一) 大体形态分型
(二)
(1) 块 状 型 (2) 结 节 型 (3) 弥 漫 型 细胞分型 (1)肝 细 胞型 (2)胆管细胞型 (3)混 合 型
胆管细胞型 由胆管
细胞发展而来,此型少 见。癌细胞呈立方形或 柱状。排列成腺体,纤 维组织较多,血窦较少。
混合型 上述二型
>食管癌>肝癌。
全球范围内,我国为高发区,每年平均约25万 死于肝癌,我国约有11万人死于肝癌,占全球 肝癌死亡数的45%,其中江苏启东和广西扶绥 发病率最高。
男女之比为2~5:1。 发病年龄:可发于任何年龄,以40~49岁为最

中国肝细胞癌经动脉化疗栓塞治疗临床实践指南(最全版)

中国肝细胞癌经动脉化疗栓塞治疗临床实践指南(最全版)

中国肝细胞癌经动脉化疗栓塞治疗临床实践指南(最全版)

概述

一、肝癌的流行病学

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是起源于肝细胞的富血供恶性肿瘤,90%血供来自肝动脉。我国80%的肝癌患者发生于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后[1-2]。目前,经动脉化疗栓塞(trans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被公认为常用的肝癌非手术治疗方法之一。与欧美和日本不同,我国接受TACE治疗的肝癌患者肿瘤较大,且多伴有肝内血管侵犯或远处转移[2-3]。

二、肝癌的临床诊断标准

对有HBV或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及其他任何原因引起肝硬化的患者,若发现肝内直径>2 cm结节,超声造影、动态增强CT、Gd-DTPA 或钆塞酸二钠(Gd-EOB-DTPA)注射液动态增强MRI检查中任何一项有典型的肝癌影像特征,即增强动脉期(主要动脉晚期)病灶明显强化、门静脉或延迟期强化下降,呈"快进快出"强化方式,即可临床诊断为肝癌[4];否则需经肝穿刺活检以明确诊断。若肝内结节直径≤2 cm,上述影像检查中需≥2项显示有典型的肝癌特征才可诊断;否则需行肝穿刺活检病理检查或每2~3个月密切影像随访以确立诊断。若患者甲胎蛋白(AFP)升高,特别是持续增高,进行上述4种影像检查,若未发现肝内结节,在排除妊娠、活动性肝病、生殖胚胎源性肿瘤以及消化道恶性肿瘤的前提下,应密

切随访AFP水平以及每隔2~3个月复查一次影像检查以进一步确诊[4-5]。

《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综述---肝细胞癌

《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综述---肝细胞癌

《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综述---肝细胞癌

我国现有约8千万的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者、其中2-3千万为慢乙肝患者,占到了全球慢性感染者的1/3,是名副其实的肝炎大国。每2个新诊断的肝癌患者中,就有一个是中国人。乙肝病毒与肝癌密切相关,我国90%以上的原发性肝细胞癌都与HBV感染有关。今天是全国“爱肝日”,借此机会我们师生向大家介绍一篇由西奈山伊坎医学院的Augusto Villanueva医生去年发表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的综述文章。该文章总结了肝细胞癌的流行病学特征、主要遗传改变以及基于循证医学的肝细胞癌患者的临床管理,并特别总结了进展期肝癌的靶向治疗药物的研发情况以及对全身性治疗药物的展望。

让我们一起学习肝癌发生风险因素,继续坚持乙肝疫苗接种这一业已被证明有效的一级肝癌预防措施,并对乙肝病毒感染者开展更加积极的抗病毒治疗,做好二级预防!

肝细胞癌(HCC)约占原发性肝癌的85%-90%以上。在全球范围内,肝癌是第四大癌症相关死亡常见原因,在新发癌症病例中排名第六(图1)。据世界卫生组织年度预测估计,截至2030年全球将有100万以上的患者死于肝癌。2000至2016年间,美国肝癌死亡率增幅为43%(从每10万人7.2%增至10.3%)。肝癌的五年生存率为18%,是仅次于胰腺癌的第二大致死肿瘤。

图1 2018年全球肝癌流行情况数据来自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nternational Agency for Research on Cancer,访问于2018年10月10日)。图(A)和图(B)显示肝癌的发生率和流行率,图(C)显示肝癌相关死亡率。数据以每10万人口的年龄标化率(ASR)表示。图(D)展示了所有肿瘤类型在2018年的全球癌症事件和死亡预估数。

2022原发性肝癌诊疗指南(完整版)

2022原发性肝癌诊疗指南(完整版)

2022原发性肝癌诊疗指南(完整版)

概述

原发性肝癌是目前我国第4 位常见恶性肿瘤及第2 位肿瘤致死病因,严重威胁我国人民的生命和健康[1-3]。原发性肝癌主要包括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肝内胆管癌(Intrahepatic cholangiocarcinoma,ICC)和混合型肝细胞癌-胆管癌(Combined hepatocellular- cholangiocarcinoma, cHCC-CCA)三种不同病理学类型,三者在发病机制、生物学行为、病理组织学、治疗方法以及预后等方面差异较大,其中HCC 占75%~85%、ICC 占10%~15%[4]。本指南中的「肝癌」仅指HCC。

为进一步规范我国肝癌诊疗行为,2017 年6 月原国家卫生计生委公布了《原发性肝癌诊疗规范(2017 年版)》,国家卫生健康委于2019 年12 月进行了更新。《原发性肝癌诊疗规范(2019 年版)》反映了当时我国肝癌诊断和多学科综合治疗以及研究的状况,对规范肝癌的诊疗行为、改善肝癌患者预后、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以及优化医疗资源发挥了重要作用。

自《原发性肝癌诊疗规范(2019 年版)》发布,国内、外在肝癌的诊断、分期及治疗方面出现了许多符合循证医学原则的高级别证据,

尤其是适应中国国情的研究成果相继问世。为此,国家卫生健康委委托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联合中国抗癌协会肝癌专业委员会、中华医学会超声医学分会、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和中国医师协会介入医师分会等组织全国肝癌领域的多学科专家,结合肝癌临床诊治和研究的最新实践,再次修订并更新形成《原发性肝癌诊疗指南(2022 年版)》,旨在推动落实并达成《「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肝癌患者5 年生存率提高15% 的目标。

肝癌干细胞的研究进展(综述)

肝癌干细胞的研究进展(综述)

肝癌干细胞的研究进展

肝癌是世界第5大常见癌症,以其高致死率成为名副其实的健康杀手。而肝癌发生发展的生物学机制仍未明确【1】。而近年来随着肿瘤干细胞概念的提出,同样在肝癌组织中发现了一群能显著影响肝癌发生、发展,并影响肿瘤复发、转移及耐药性的一类细胞,即肝癌干细胞(LCSCs)。肝癌干细胞(Liver Cancer stem cells,LCSCs)概念的提出,为肝癌的认识及诊治提供了新的思路【2】。本文即肝癌干细胞做一综述。

【关键词】干细胞肝癌LCSC

肿瘤干细胞的概念:

在肿瘤组织中,肿瘤细胞表现出较正常细胞不同的多种形态学及功能学上的差异,传统上多认为这种差异是由于肿瘤细胞内正常基因的过表达【3】或异常突变【4】所致。同时细胞生长赖以维持的微环境亦可影响正常细胞的向恶性细胞演变【5】。近年来多向研究表明,肿瘤细胞的多样性及异质性是一类具有类似于正常干细胞的自我修复,多向分化及无限增殖能力的细胞群分化演变的结果,这类细胞群即被称之为肿瘤干细胞(CSCs)。【6-7】肿瘤干细胞是影响肿瘤转移、耐药性及复发的重要因素,因此,基于肿瘤干细胞的诊治将是肿瘤(包括肝癌)诊治的关键。

CSCs最初是从白血病中分离得到的,随后,在多种实体肿瘤组织,包括胃癌、前列腺癌、胰头癌等中先后发现了类似的细胞群。但现阶段关于CSCs的具体来源仍不甚明确,现有的说法认为,其来源:一是干/祖细胞周围细胞微环境的变化和细胞本身基因异常表达所致干细胞的肿瘤化;二是干细胞增殖产生的前体细胞发生突变,丧失成熟能力,仅保留高度增殖能力所致。

肝细胞肝癌规范化诊治指南课件

肝细胞肝癌规范化诊治指南课件

诊断
高危人群的监测: • HBV、HCV感染者、HBV和HCV重叠感染者、嗜酒者、有肝癌家族史者 ,均为HCC的高危人群, 40岁后应严密监测,每6个月行AFP及肝脏超 声检查一次。 肝癌诊断策略 • 若出现AFP≥400ng/ml持续1个月或≥200ng/ml持续2月,影像学检查发 现肝内占位,且B超、CT或MRI,至少有1项有典型的肝癌表现,可以 诊断为肝癌。 • 肝癌高危人群若影像学检查发现肝内占位,且B超、CT或MRI至少2项 有典型的肝癌表现,无论AFP是否升高,均可以诊断为肝癌。 • 肝内占位性病变,AFP无升高且影像学检查无肝癌特征性表现,若肿 瘤直径<1cm可严密观察。若肿瘤直径>2cm或逐渐增大,可考虑在有 条件的医院或转上级医院行血管造影检查(DSA)或B超引导下穿刺活 检
诊断依据
影像学检查 • 腹部超声扫描:超声扫描无创、方便、经 济,可用于对高危人群的筛查。术中超声 可以发现小病灶及判断肿瘤与血管的关系 。 • CT检查及MRI检查:目前是肝癌诊断和鉴别 诊断最重要的影像检查方法。用来观察肝 癌形态及血供状况、肝癌的检出、定性、 分期以及肝癌治疗后复查。 • 核素骨扫描有助于肝癌骨转移的诊断。
分期组合 I期 T1 N0 M0 II期 T2 N0 M0 IIIA期 T3 N0 M0 IIIB T4 N0 M0 IIIC 任意T N1 M0 IV期 任意T 任意N M1 组织学分级(G) GX:分化程度无法评估 G1:高分化 G2:中分化 G3:低分化 G4:未分化 纤维化分级(F) Ishak定义的纤维化评分具有对总生存期预后 评估价值,故推荐应用。此评分系统共0-6 级。 F0:纤维化得分0-4分(没有-中度纤维化) F1:纤维化得分5-6分(严重纤维化或肝硬 化)

晚期原发性肝癌的姑息治疗

晚期原发性肝癌的姑息治疗

晚期原发性肝癌的姑息治疗

吕菁菁

【期刊名称】《重庆医学》

【年(卷),期】2016(045)015

【总页数】3页(P2142-2144)

【关键词】肝肿瘤;姑息疗法;综述

【作者】吕菁菁

【作者单位】重庆市渝北区人民医院肿瘤血液科 40001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5.7

原发性肝细胞性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简称肝癌,是一种极为常

见的恶性肿瘤,近年来其发病率有所增高,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1]。最新流行病

学资料显示,我国肝癌发病率位居世界第1。肝癌具有临床症状出现晚、转移速度快等特点[2],病死率于恶性肿瘤中排第2[3]。大部分肝癌患者就诊时已出现全身

多器官转移、肝衰竭,以及合并严重并发症,因而丧失进行肝切除术手术机会。如何选择合理治疗方案日益成为晚期肝癌治疗的焦点。随着NCCN肿瘤姑息治疗方

案的推出,姑息治疗逐渐成为肿瘤综合治疗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姑息治疗是以晚期肿瘤患者为中心,针对疾病进展的不同阶段,进行及时诊断及处理并发症,准确评估后采取患者能承受的治疗方案,提供心理及营养支持并缓解患者疼痛的综合系统。针对无法进行根治性手术的晚期肝癌患者,姑息治疗可分为适度治疗、无痛治疗、

个体化治疗等,而适度治疗可根据对患者身体状况及疾病进展的评估,选择姑息性放化疗、姑息性手术及中西医结合治疗、营养支持治疗等不同方式。

原发性肝癌患者中能接受根治性手术治疗的仅占30%~40% ,大多数中晚期患者已无手术指征,其自然生存期仅3~6个月,因此越来越多的学者提出姑息性手术的重要性。Pesi等[4]进行的一项大型回顾性研究证实,进行手术的晚期肝癌患者1、3、5年的生存率分别为53.3%、30.1%、20.0%,无病生存率分别为31.7%、20.8%、15.6%,可见姑息性手术并非晚期肝癌的绝对禁忌证。目前可选择的手术方式有除根治术外的肝切除术、减瘤术、置泵化疗术、无水乙醇注射术(PEI)、肝动脉结扎术等。

综述肝细胞癌的发生发展及其生物标志物

综述肝细胞癌的发生发展及其生物标志物

综述肝细胞癌的发生发展及其生物标志物

先来点鸡汤吧~\(≧▽≦)/~啦啦啦

这次要写的是2015年发的一篇关于肝细胞癌的综述:肝细胞癌的发生发展及其基因变异相关生物标志物(也可以用一个类似“一文了解肝细胞癌的前世今生”的题目)。

概述肝细胞癌发生和发展过程中涉及的主要基因变异,并讨论分子标记物在不同预后和治疗反应患者的分层中发挥的作用。比较综合,大部分内容放在现在也是可行的。

Zucman-Rossi, J., et al. (2015).'Genetic Landscape and Biomarkers of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Gastroenterology149(5): 1226-1239 e1224.

Keywords:

Liver Cancer;

Genomics;

Signaling Pathways;

Molecular Therapies.

PART1 背景介绍

1.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Carcinoma, HCC)

2.了解和掌握HCC发展和进展中的关键事件,并将这些知识转化为新的靶点和生物标志物,能够影响HCC的临床决策,最终改善患者的预后等。

3.目前存在一些挑战:暂无针对高频HCC致癌突变的药物;疾病亚型病例的医学转化部分仍有很多需要做的工作;肿瘤异质性、活检方式等与合适治疗方式的选择;免疫相关治疗方式前景广阔,但仍有待评估。

PART2 各种

1.肝细胞癌的遗传易感性、环境因素及其恶性转化机制

(1)基因和环境在肝细胞癌易感性中的相互作用

肝细胞肝癌放射治疗研究进展

肝细胞肝癌放射治疗研究进展

肝细胞肝癌放射治疗研究进展

姆尼热·阿卜力米提,谭 遥,伊斯刊达尔·阿布力米提

Advancesinradiotherapyforhepatocellularcarcinoma

Munire·Abulimiti,TANYao,Yisikandaer·Abulimiti

DepartmentofThoracicandAbdominalRadiotherapy,AffiliatedTumorHospitalofXinjiangMedicalUniversity,XinjiangUrumqi830011,China.

【Abstract】Hepatocellularcarcinoma(HCC)isoneoftheleadingcausesofcancerdeathworldwide.Liverresectionis

animportanttreatmentoption,butmanyhepatocellularcarcinomapatientscannotundergopartialhepatectomyorliver

transplantationduetotumorstagelateorchronicliverdiseaseand/orcirrhosis.Forpatientswhocannotorrefuseto

surgery,transarterialchemoembolization,radiofrequencyablation,radiotherapy,targetedtherapyandimmunotherapy

肝细胞性肝癌手术切除后生存的影响因素

肝细胞性肝癌手术切除后生存的影响因素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Ma 0 .Vo.8 r2 02 1 ,No 3 .

15 ・ 3
癌灶, 而未被影像检查发现所致, 或是由于手术操作
中, 引起 肿瘤 细 胞播 散 的缘 故 这 正 是 对手 术 病人
肝癌肝切 除后 , 口服氟尿 嘧啶 , 能 预防肝癌 并不

引言
肝癌根治性肝切除后 , 长期随访发现大多数病
饲都死于肝肿瘤复发。总体 5 和 1 年 O年存活率分 别为 2 ~7. 和 1. ~2. 。而无瘤存 O 59 94 64 活倒 散刚更 低 , 年和 l 5 0年无瘤存活饲数分 别是
2 ~5 和 1. “ 。由于肿瘤术后复 发率的 9 8 95 增加 , 有肝硬化的无瘤存活例数更 明显低 于无肝硬
预后 自( 变量。其对肝硬化 , 因) 血管侵犯, 内多发 肝
结节和肝切缘等预后 因素对预后影响意义的分析结 果仍相互矛盾 但是 , 可从其分析结果中获得具 仍
有实际应用价值的信息 没有证据显示 , 术前活检 可以降低术后存活机会0 。肿瘤大小 i 乙型肝炎 活动状态; F A P水平 ; 是否有肝硬化{ 血管是否受侵 犯 } 巴结是否有转移 ; 淋 肿瘤有没有完整包膜和肝内 多发癌灶 , 都不妨碍肝切 除后病人获得治愈的机会 。
二、 与长期 存活 有关 的预后 因素

肝细胞癌临床实验

肝细胞癌临床实验

肝细胞癌临床实验

肝细胞癌是最常见的肝癌类型之一,对于这种疾病的治疗一直是医学界的焦点之一。在临床实验中,研究人员通过各种实验方法和治疗手段,以期找到更有效的治疗方案和策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

一、肝细胞癌的临床试验目的

肝细胞癌的临床实验旨在评估新的治疗方法和药物对肝细胞癌的疗效和安全性。这些试验对于发现新的治疗途径、评估药物的毒副作用和寻找最佳治疗方案非常重要。临床试验通常包括早期研究、治疗比较试验和后续随访观察。

二、肝细胞癌实验的种类

1. 早期研究:在早期研究阶段,研究人员通常会评估新的治疗方法或药物的安全性和可耐受性。这些试验通常包括小样本量的患者,以确定治疗方法的适应症和合适剂量。常见的早期实验包括I期和II期试验。

2. 治疗比较试验:在治疗比较试验中,研究人员通常将新的治疗方案与标准治疗进行比较,评估其疗效和副作用。常见的治疗比较试验包括III期试验和随机对照试验。

3. 后续随访观察:在后续随访观察中,研究人员通过长期跟踪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存情况,评估治疗方法的长期效果和预后。这些试验通常为IV期试验和队列研究。

三、肝细胞癌临床试验的流程

1. 筛选合适的患者:根据试验的入选标准,筛选符合条件的肝细胞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2. 研究设计:制定试验方案,包括分组方式、治疗方案、观察指标等。

3. 治疗实施:根据试验方案,进行相应的治疗和观察。

4. 数据收集和分析:收集患者的治疗数据和相关指标,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以评估治疗效果和安全性。

5. 结果解读与报告:依据数据分析的结果,解读实验结果,撰写实验报告,向科学界发布研究成果。

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Carcinoma

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Carcinoma

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Carcinoma Augusto Villanueva ...

肝细胞癌占原发性肝癌的⼤多数。在全球范围内,肝癌是癌症相关死亡的第四⼤原因,在新发病例数量⽅⾯排名第六1。根据年度预测,世界卫⽣组织估计,2030年将有超过100万患者死于肝癌2。在美国,2000—2016年,肝癌死亡率增加了43%(从每10万⼈中有7.2⼈死亡增加⾄10.3⼈死亡)3。肝癌的5年⽣存率为18%,是胰腺癌之后排名第⼆的致死性肿瘤4。⼤多数肝细胞癌发⽣于有基础肝病的患者,主要是由⼄型或丙型肝炎病毒(HBV或HCV)感染或者酒精滥⽤导致。HBV疫苗的普遍接种及抗HCV的直接抗病毒药的⼴泛应⽤可能改变肝细胞癌的病因学格局。然⽽,⾮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增多与代谢综合征和肥胖⼀起增加了肝癌的风险,⾮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将很快成为西⽅国家肝癌的主要原因5。⼈种和族群差异在⽣存概率⽅⾯起着重要作⽤,⿊种⼈和西班⽛语裔接受根治的可能性⽐⽩种⼈低6。晚期肝癌患者的全⾝性治疗正在迅速发⽣改变,过去2年中有4种新药在3期试验中显⽰出临床疗效7。本⽂综述了肝细胞癌的主要基因改变、重要流⾏病学特征和循证治疗⽅法。

分⼦发病机制

慢性肝病患者持续存在肝脏炎症、纤维化和异常肝细胞再⽣。这些异常可导致肝硬化,并促进⼀系列遗传和表观遗传事件的发⽣,最终形成发育不良结节,⽽发育不良结节是真正的瘤前病变。其他分⼦改变为发育不良细胞提供了增殖、侵袭和⽣存优势,并完成了向完全肝细胞癌的转变(图1)8。肝细胞癌也可发⽣于患慢性肝病但未形成肝硬化或明显炎症的患者(如HBV感染者)。

原发性肝细胞肝癌病案分析优质PPT课件

原发性肝细胞肝癌病案分析优质PPT课件

HCC的早期筛查原则
• 早期筛查:肝硬化或其他高危人群 • 有助于早期诊断及治疗,改善预后推荐筛
查期:每6月一次 • 推荐筛查方式:超声检查 • AFP用于早期筛查的意义尚待明确
HCC的临床诊断标准
• 组织病理学诊断仍是金标准 • 肝脏占位病灶或者肝外转移灶活检或手术切除 组织标本,经病理组织学和/或细胞学检查诊断 为HCC为金标准
影像特点
肝功能评定方法:Child-Pugh评分
Child A 5-6 Child B 7-9 Child C 10-15
代偿良好的肝硬化 可代偿性肝硬化 失代偿性肝硬化
体能状态:PS评分或ECOG评分标准
0分 正常活动 1分 症状轻,生活自在,能从事轻体力活动 2分 能耐受肿瘤的症状,生活自理,但白天
检查 :强调不同检查的意义和作用
影像学: 腹部增强CT或 腹部MRI
血液学:乙肝/丙肝标志物、 AFP 、血常规 、肝肾功电解质、出 凝血时间
病理学:活检 (原发性肝癌是否必须?)
其他全身检查:心电图、胸部CT、骨扫描等等
肝癌的临床症状
• 肝癌亚临床期(早期):大多数患者仍无典型症状,多为血清 AFP普查发现
卧床时间不超过50% 3分 肿瘤的症状严重,白天卧床时间超过50%
但还能起床站立,部分生活自理 4分 病重卧床不起 5分 死亡
常见的肝癌分期系统

(完整版)肝癌的病理学

(完整版)肝癌的病理学

肝癌的病理学

原发性肝癌包括肝细胞癌、胆管细胞癌、混合性肝癌及一些少见类型,其中以肝细胞癌

占绝大多数。

(一)肝细胞癌

1、大体形态与分类肝癌的大体形态往往因人而异,肿瘤的染色硬度、大小和生长型均有很大变异。多数呈灰白色,尤以细胞、纤维均较丰富者。部分可因脂肪变或伴坏死而显黄色,因含较多胆汁而显绿色,或因出血而呈红褐色。癌节结的质地多与组织学有关,质软剖面平滑且柔软,常表现实体型癌。干燥、颗粒状常为梁状型癌特征。

当前我国各地采用的大体分类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政司编的“常见恶性肿瘤诊治规范”(1991年第二版)中的原发性肝癌的大体分类:

(1)弥漫型:癌节结小,呈弥漫性分布,与肝硬变易混淆。

(2)块状型:癌结节直径>5CM,其中>10CM者为巨块型。常见亚型有:①单块型:单个癌块边界清楚或不规则,包膜完整和不完整;②融合块型:相邻癌肿融合成块,周围肝组织中常有散在的卫星结节;③多块型:由多个单块或融合块癌肿形成。

(3)结节型:癌结节直径<5CM。常见亚型有:①单结节型:单个癌结节边界清楚有包膜,周边常见小的卫星结节;②融合结节型:边界不规则,周围卫星结节散在;③多结节型:多散于肝脏各处,边界清楚或不规则。

(4)小癌型:单个癌结节直径<3CM,或相邻两个癌结节直径之和<3CM。小癌边界清楚,常有明显包膜。

2、组织学形态光镜下高分化肝细胞肝癌癌细胞呈多角形,胞浆丰富,颗粒状,嗜伊红,有时可见胆汁小滴。胞核较大,核膜厚,染色质多集中于核膜周围,核仁大而明显。分化差的肝细胞癌癌细胞明显异形,胞浆较少,嗜苏木素。胞核明显增大、深染、核浆比例增高。有时核膜反褶,胞浆内含、伊红染色的核内包涵体。可见核分裂相和瘤巨细胞。癌细胞可排列呈梁状、腺样实体。肿瘤间质一般稀少,偶尔见有间质丰富者,称为硬化型肝细胞肝癌。在不足10%的病例中,瘤细胞胞浆因有大量糖原或脂质积蓄而为透明状,称为透明细胞型肝癌。近来发现与HCV感染有关的肝细胞肝癌中透明细胞癌几可达77.8%。一般认为此型肝癌预后相对较佳。有时肿瘤由梭形细胞或多核瘤巨细胞或破骨细胞样细胞构成,偶尔有骨或软骨形成,当肝细胞癌中瘤巨细胞超过一半者则为肝巨细胞癌。由于癌细胞索被平行的板层状排列的胶质纤维隔开,因而称为纤维板层型肝细胞癌,在我国较少见,约占1%,此型预后较好,多在儿童和青少年中发生,绝大多数发生在左叶,通常无肝硬化,切面中央可见星芒状纤维瘢痕,电镜下瘤细胞胞浆

肝细胞性肝癌代谢组学研究进展

肝细胞性肝癌代谢组学研究进展

[ 中图分类号] R 7 3 5 . 7
[ 文献标志码 ] A
[ 文章 编 号 ] 1 0 0 6一 o 1 1 1 ( 2 0 1 3 ) 0 2— 0 0 8 1— 0 5
73 5. 7【 Do1 ] 1 0 . 3 9 6 9 / i . i s s n . 1 0 0 6—0 1 1 1 . 2 01 3 . 0 2 . 0 0 1
1 0 0 1 4 1 , C h i n a )
[ Ab s t r a c t ] H e p a t o e e l l u l a r c a r c i n o ma( H C C )w a s o n e o f t h e m o s t c o m mo n m a l i g n a n c i e s w i t h h i g h i n c i d e n c e a n d mo r t a l i t y

综述 ・
肝细胞性肝癌代谢组学研 究进展
刘 悦 , 赵 亮 , 李 燕 , 朱臻 宇 , 柴逸峰 ( 1 . 第二军医大学药学院药物分析教研室, 上海 2 0 0 4 3 3 ; 2 . 第二军医大
学附属东方肝胆外科 医院药材科 , 上海 2 0 0 4 3 8 ; 3 . 中国人 民解放军总后勤部郑常庄干部休养所 , 北京 1 0 0 1 4 1 )

关于原发性肝癌的名词解释

关于原发性肝癌的名词解释

关于原发性肝癌的名词解释

原发性肝癌是一种常见的肝脏恶性肿瘤,它起源于肝脏组织,而非转移性肿瘤。它是全球范围内的常见癌症之一,尤其在亚洲及非洲地区发病率较高。本文将对原发性肝癌进行名词解释,包括定义、病因、分类、症状、诊断、治疗和预防等方面的内容。

一、定义

原发性肝癌,也称为肝细胞性癌,是指肝脏出现恶性肿瘤的情况。它起源于肝

细胞,通常由肝脏内部的细胞发生恶性变化而形成。原发性肝癌通常分为单个病灶和多发病灶两种类型,前者在肝脏中只有一个恶性肿瘤,后者则有多处恶性肿瘤。

二、病因

原发性肝癌的主要病因是肝炎病毒感染,尤其是乙型和丙型肝炎病毒。这两种

病毒会引发慢性肝炎,随着时间的推移,长期的炎症刺激导致肝脏组织发生异常增生和恶性变化。其他原发性肝癌的风险因素包括酒精滥用、肝硬化、脂肪肝、烟草使用、遗传因素以及环境暴露等。

三、分类

原发性肝癌通常分为两类:肝细胞癌(HCC)和胆管细胞癌(CCC)。肝细胞

癌是最常见的类型,它起源于肝脏的肝细胞,占原发性肝癌的大部分病例。而胆管细胞癌则起源于肝脏的胆管细胞,相对较少见。

四、症状

原发性肝癌在早期通常没有明显的症状,而在晚期可能会出现以下一些症状:

腹部疼痛或胀痛、乏力、食欲减退、体重下降、黄疸、肝区肿块触及等。然而,这些症状并非原发性肝癌的特异性症状,可能与其他肝脏疾病相似。

五、诊断

诊断原发性肝癌通常包括体检、影像学检查、肝功能指标检测和肝穿刺活检。体检部分通常包括检查腹部肿块、触及肝脏和脾脏、触诊淋巴结等。影像学检查常用的有超声、CT、MRI和造影等技术,它们可以提供肿瘤的大小、位置和形态等信息。肝功能指标检测主要是了解肝脏的功能状态,肝穿刺活检则是通过取样肝脏组织,进行镜下检查以确定诊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综述:肝细胞性肝癌

原发性肝癌以肝细胞性肝癌(HCC)为主。在全球范围内,肝癌是导致癌症相关死亡的第四大常见原因,在发病率方面排名第六。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年度预测,估计2030年将有100多万患者死于肝癌。

在美国,从2000年到2016年,肝癌的死亡率增加了43%(从7.2人/10万人上升到10.3人/10万人),而5年生存率为18%,肝癌已成为仅次于胰腺癌的第二大致死性肿瘤。大部分的HCC发生在有基础肝脏疾病的患者当中,主要是HBV或HCV感染或酒精滥用。

普遍接种HBV疫苗和广泛应用针对HCV的直接作用抗病毒药物可能将改变HCC的病因谱。而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代谢综合征和肥胖患者的增加放大了肝癌的发生风险,在西方国家,NAFLD将很快成为肝癌的主要病因。

针对晚期肝癌患者的系统疗法发展迅速,在过去2年,有4种新药在3期临床试验中显示出了临床疗效。本文将主要论述HCC的主要遗传学改变、风险因素、监测和诊断,以及循证治疗方法。

一、发病机制

慢性肝病患者存在持续性肝脏炎症、肝纤维化和肝细胞异常再生。这些异常的生理过程可导致肝硬化,并导致一系列遗传学和表观遗传学事件,最终导致异常增生结节(真正的肿瘤癌前病变)的形成。额外的分子改变能使异常增生细胞获得增殖、侵袭性和生存优势,并完成到成熟HCC的转变(图1)。HCC也可发生于不存在肝硬化或明显炎症的慢性肝病患者(如HBV感染患者)。

图1HCC的主要遗传学改变及分子分型

图中描述了人HCC发生过程中关键的分子和组织学改变,以及HCC两个分子亚型的主要遗

传和临床特征。*表示高水平的DNA扩增。在非增生型中,CTNNB1突变增强了免疫排斥。

二、风险因素

没有基础肝病的患者很少罹患HCC,男性的HCC发病率是女性的两倍。任何原因的肝硬化都会增加HCC的发生风险。

这种风险因病因、地理区域、性别、年龄和肝损伤程度而异。

在世界范围内,HBV感染是HCC的主要病因。尽管乙肝疫苗的广泛接种降低了HCC的发病率,但仍有许多未接种疫苗的人感染HBV(2015年为2.57亿人),有罹患HCC的风险。饮食中接触黄曲霉毒素B1可导致249位TP53的特异性突变(R→S),增加HBV感染患者发生HCC的风险。在西方国家和日本,HCC的主要病因是HCV感染。无论潜在的肝纤维化程度如何,HBV感染都有直接的致癌作用,但在HCV感染者中,若不伴有重度肝纤维化,则HCC很少发生。

全世界范围内,NAFLD相关HCC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在美国,从2016年到2030年,该发病率预计将增加122%(从5510例增加到12240例)。

酒精性肝硬化是HCC的另一常见病因。

吸烟合并HIV感染也可能导致HCC的发生。抗病毒治疗在降低HCC的发生率方面是有效的,但不能根除这种风险。

与无应答的患者相比,在对干扰素治疗方案有持续病毒学应答的HCV感染患者中,HCC 的风险从6.2%降低到了1.5%。据报道,使用直接作用抗病毒药物治疗的HCV感染患者发生HCC的风险也会降低。

除了肝病的病因治疗外,尚无任何药物可以降低HCC的发生率。

三、HCC的监测

癌症监测旨在早期发现肿瘤,增加治疗机会,提高生存率。然而,尚无高质量的随机对照试验评估HCC监测对肝硬化患者的临床价值。不过,数学模型、低质量的临床试验(在方法学上有局限性)以及meta分析都显示了监测对患者的生存益处。

HCC监测的目标人群是肝硬化患者,且不考虑肝硬化的病因。

由于重度肝功能不全的肝硬化患者不适合接受根治性治疗,所以没有癌症监测的必要。但因肝功能障碍而等待肝移植的患者则需要进行监测,目的是确保肿瘤不会发展到按照既定标准无法进行移植的程度。

一些没有肝硬化的肝病患者也应该被纳为癌症监测目标。慢乙肝患者发生HCC的风险存在地区差异(非洲和亚洲地区的发生风险高于其他地区),且老年、男性、肝纤维化、病毒复制水平高、基因C型以及HCC家族史都提示着更高的HCC发生风险。

虽然无肝硬化的非酒精性肝病患者可能会发生HCC,但实际风险是未知的,且可能非常低。除非有方法可以识别出风险较高的患者,否则不建议对无肝硬化的NAFLD患者进行癌症监测。

HCC的推荐监测方法为:每6个月进行一次腹部超声检查,联合/不联合血清甲胎蛋白水平检测。结果对操作者的依赖性较高,敏感度为47%-84%,特异度>90%。对肥胖患者,超声检测的实用性会降低。

四、HCC的诊断

在肝硬化患者中,利用影像学技术就可以诊断HCC(图2)。由于肝细胞在恶性转变期间会发生血管转变:良性病灶(如增生性结节)由门静脉系统分支供血,而恶性病灶由肝动脉分支供血。这种转变转化为一种独特的模式:对比增强CT或MRI可显示动脉后期明显强

化、门静脉期或延迟期消退。该模式对结节直径>1cm的肝硬化患者诊断HCC的敏感度为66%-82%,特异度>90%。

图2肝硬化患者肝结节的诊断

可以根据结节的大小和影像学表现来诊断肝硬化患者是否罹患HCC。如果结节直径<1cm且在12个月后未增大,则应考虑恢复到常规的6个月监测。美国肝病研究协会(AASLD)指南建议,对于不确定结节,可以采用影像学随访来替代活检。

五、HCC的分期

由于大多数HCC患者伴有肝脏疾病,肿瘤治疗必须权衡干预措施对肝硬化患者的潜在伤害。为了充分评估患者的预后,分期系统需要同时量化肿瘤负荷、肝功能不全的程度和体能状态。

巴塞罗那临床肝癌分期(BCLC)是应用最广泛的分期系统。该分期已被临床实践指南认可,是肝癌临床试验设计的公认标准。其将患者分为五个阶段,并针对每个阶段提供不同的治疗建议(图3)。

图3HCC的临床治疗流程

预计生存期描述的是一旦推荐的治疗被实施后,每个阶段的估计生存时间。仑伐替尼(lenvatinib)试验未纳入50%或以上肝占位的肿瘤患者和胆道/门静脉受侵袭患者。二线治疗的临床试验均未纳入既往使用仑伐替尼治疗的肿瘤患者。瑞戈非尼(regorafenib)纳入了既往接受索拉非尼(sorafenib)后出现副作用的患者,雷莫芦单抗(ramucirumab)试验纳入的是血清AFP水平≥400ng/mL的患者。

六、临床治疗

1.外科治疗

理想的手术切除候选人是早期(BCLC0期或A期)单发性肿瘤患者,这些患者的体能状态及肝功能良好(不论肿瘤大小),且无具有临床意义的门脉高压。对于这些患者,若接受手术治疗其5年生存率>60%,术后死亡率<3%;70%的患者在术后5年发生肿瘤复发。尚无辅助疗法能减少复发率。

肝移植可用于肿瘤负担有限但不适合切除手术的患者。除了治疗肿瘤外,肝移植还有根除肝脏疾病的优势。

米兰肝移植标准(即,单个结节,直径≤5cm;或最多3个结节,直径均≤3cm)是HCC患者肝移植的基准。肿瘤侵袭大血管或肝外扩散是肝移植的禁忌证,因为其很高的肿瘤复发风险。符合米兰标准的HCC患者行肝移植后,5年生存率为60%-80%,10年生存率为50%,移植后肿瘤的复发率低于15%。对于不符合米兰标准的肿瘤患者,肝移植的疗效更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