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弯曲内力(2)
材料力学教案 第5章 弯曲内力
教学目的:在本章的学习中要求熟练掌握建立剪力、弯矩方程和绘制剪力、弯矩 图的方法。理解弯矩、剪力与载荷集度间的微分关系,以及掌握用该 关系绘制或检验梁的剪力、弯矩图的方法。
教学重点:剪力与弯矩;剪力方程和弯矩方程;剪力图与弯矩图;指定截面的内 力计算。
教学难点:剪力和弯矩,剪力和弯矩的正负符号规则;剪力图和弯矩图;剪力、 弯矩和载荷集度的微分、积分关系;利用微分关系作梁的内力图。
1、简支梁
2、悬臂梁
3、外伸梁
4、多跨静定梁
5、超静定梁 超静定梁:梁的未知力的数目大于独立的静力平衡方程式的数目,此时,仅 由平衡方程不能完全确定所有的未知力,这样的梁称为超静定梁。 根据支座及载荷简化,最后可以得出梁的计算简图。计算简图以梁的轴线和
支承来表示梁。 梁在两支座间的部分称为跨。其长度称为跨长。
5.4 剪力方程和弯矩方程 剪力图与弯矩图
通过弯曲内力的分析可以看出,在一般情况下,梁的横截面上的剪力和弯
矩是随横截面的位置变化而变化的。为了知道 FS、M 沿梁轴线的变化规律,只知
道指定截面上的
FS、M
是不够的。为了能找到
FS max 、
M
的值及其所在截面,
max
以便对梁进行强度、刚度计算,我们必须作梁的剪力图和弯矩图。
5.1.2 弯曲的概念
1、弯曲的概念 受力特征:外力是作用线垂直于杆轴线的平衡力系(有时还包括力偶)。 变形特征:杆的轴线在变形后成为曲线。 以弯曲变形为主的杆件称为——梁。 2、实例
1桥式起重机大梁 2火车轮轴 3镗刀刀杆 4轧板机的轧辊
3、平面弯曲:讨论杆的弯曲时,我们暂时限制在如下的范围; ①杆的横截面至少有一根对称轴(一个对称面)
《材料力学》 第五章 弯曲内力与弯曲应力
第五章 弯曲内力与应力 §5—1 工程实例、基本概念一、实例工厂厂房的天车大梁,火车的轮轴,楼房的横梁,阳台的挑梁等。
二、弯曲的概念:受力特点——作用于杆件上的外力都垂直于杆的轴线。
变形特点——杆轴线由直线变为一条平面的曲线。
三、梁的概念:主要产生弯曲变形的杆。
四、平面弯曲的概念:受力特点——作用于杆件上的外力都垂直于杆的轴线,且都在梁的纵向对称平面内(通过或平行形心主轴且过弯曲中心)。
变形特点——杆的轴线在梁的纵向对称面内由直线变为一条平面曲线。
五、弯曲的分类:1、按杆的形状分——直杆的弯曲;曲杆的弯曲。
2、按杆的长短分——细长杆的弯曲;短粗杆的弯曲。
3、按杆的横截面有无对称轴分——有对称轴的弯曲;无对称轴的弯曲。
4、按杆的变形分——平面弯曲;斜弯曲;弹性弯曲;塑性弯曲。
5、按杆的横截面上的应力分——纯弯曲;横力弯曲。
六、梁、荷载及支座的简化(一)、简化的原则:便于计算,且符合实际要求。
(二)、梁的简化:以梁的轴线代替梁本身。
(三)、荷载的简化:1、集中力——荷载作用的范围与整个杆的长度相比非常小时。
2、分布力——荷载作用的范围与整个杆的长度相比不很小时。
3、集中力偶(分布力偶)——作用于杆的纵向对称面内的力偶。
(四)、支座的简化:1、固定端——有三个约束反力。
2、固定铰支座——有二个约束反力。
3、可动铰支座——有一个约束反力。
(五)、梁的三种基本形式:1、悬臂梁:2、简支梁:3、外伸梁:(L 称为梁的跨长) (六)、静定梁与超静定梁静定梁:由静力学方程可求出支反力,如上述三种基本形式的静定梁。
超静定梁:由静力学方程不可求出支反力或不能求出全部支反力。
§5—2 弯曲内力与内力图一、内力的确定(截面法):[举例]已知:如图,F ,a ,l 。
求:距A 端x 处截面上内力。
解:①求外力la l F Y l FaF m F X AYBY A AX)(F, 0 , 00 , 0-=∴==∴==∴=∑∑∑ F AX =0 以后可省略不求 ②求内力xF M m l a l F F F Y AY C AY s ⋅=∴=-==∴=∑∑ , 0)( , 0∴ 弯曲构件内力:剪力和弯矩1. 弯矩:M ;构件受弯时,横截面上存在垂直于截面的内力偶矩。
第5章-弯曲内力
本章主要研究:
直梁弯曲内力 载荷与弯曲内力间的微分关系 刚架弯曲内力
单辉祖,材料力学教程
1
§1 引言 §2 梁的约束与类型 §3 剪力与弯矩 §4 剪力、弯矩方程与剪力、弯矩图 §5 FS , M 与 q 间的微分关系 §6 刚架与曲梁的内力
单辉祖,材料力学教程
2
§1 引 言
FS , M 沿杆轴(x轴)变化的解析表达式 FS FS ( x) -剪力方程 M M( x)-弯矩方程
单辉祖,材料力学教程
16
剪力与弯矩图
表示 FS 与 M 沿杆轴(x轴)变化情况 的图线,分别称为剪力图与弯矩图
画剪力图
FS
ql 2
qx
-直线
FS
(0)
ql 2
弯曲实例 弯曲及其特征
单辉祖,材料力学教程
3
弯曲实例
单辉祖,材料力学教程
4
弯曲及其特征
外力特征: 外力或外力偶的矢量垂直于杆轴 变形特征:杆轴由直线变为曲线
弯曲与梁: 以轴线变弯为主要特征的变形形式-弯曲 以弯曲为主要变形的杆件-梁
计算简图: 画计算简图时,通常以轴线代表梁
单辉祖,材料力学教程
简支梁:一端固定铰支、另一端可动铰支的梁 悬臂梁:一端固定、另一端自由的梁 外伸梁:具有一个或两个外伸部分的简支梁
静不定梁
约束反力数超过有效平衡方程数的梁
单辉祖,材料力学教程
8
§3 剪力与弯矩
剪力与弯矩 正负符号规定 剪力与弯矩计算 例题
单辉祖,材料力学教程
9
剪力与弯矩
FS-剪力
解:
Fy 0, FSE FAy 0 FSE FAy2F
材料力学第五章弯曲内力
CA和DB段:q=0,Q图为水平线, M图为斜直线。
AD段:q<0, Q图为向下斜直线, M图为上凸抛物线。
3、先确定各分段点的Q 、M 值,用相应形状的线条连接。
32
§5-6 纯弯曲时的正应力
• 纯弯曲(Pure Bending):某段梁的 内力只有弯矩没有剪力时,该段 梁的变形称为纯弯曲。
如图(b)示。
qL A
x1Q1
图(a) M1
图(b)
Y qL Q1 0 Q1 qL
mA(Fi) qLx1 M1 0 M1 qLx1
17
2--2截面处截取的分离体如图(c) qL
Y qL Q2 q(x2 a) 0 Q2 qx2 a qL
剪力等于梁保留一侧横向外
②写出内力方程
Q(x)
P
Q( x ) YO P
M(x) PL
x
M( x ) YOx MO
P( x L ) x
③根据方程画内力图
20
F
a
b
A
C
x1 x2
FAY
l
FS Fb / l
Fa / l
Fab/ l
M
[例]图示简支梁C点受集中力作用。
试写出剪力和弯矩方程,并画 B 出剪力图和弯矩图。
4. 标值、单位、正负号、纵标线
31
例 外伸梁AB承受荷载如图所示,作该梁的Q---M图。
3kN
6kN m 2kN/m
A C
B D
1m
4m
FA
Q 4.2
(kN) +
E
_
3
x=3.1m
1m
FB
_
3.8
材料力学第2版 课后习题答案 第5章 弯曲内力
qa qa
qa
1 qa
qa
2
(a)Q 图
1 qa 2 8
(b)Q 图
1 qa 2 2
(c)Q 图
1 qa 2 2
3qa 2
1 qa 2 2
(a)M 图
qa 2
(b)M 图
qa 2
(c)M 图
8KN
qa
5KN
1KN
8KN
(d)Q 图
1 qa 2 2
3 qa 2 2
(e)Q 图
3KN
(f)Q 图
qa 2 1 KN ⋅ m 4
M3 = 0
(f) Q1 = 10KN
Q2 = 10KN
Q3 = 10KN
M1 = 5KN ⋅ m M 2 = 5KN ⋅ m
M 3 = −10KN ⋅ m
5-2 试写出下列各梁的剪力方程和弯矩方程,并作剪力图和弯矩图,确定|Fmax|和|Mmax|。
解 :( a) Q(x) = 3M 0 l
Qmax
2
8
2
4
0.5a
qa
1 qa
2
(j)Q 图
3a
5 ql
8
8
(k)Q 图
3P 4
(l)Q 图
1 qa 2
1 ql 2
1 Pa
2
128
4
qa 2
(j)M 图
1 ql 2 8
(k)M 图
(l)M 图
1 Pa 2
5-3 利用 q、 FS 、M 的微分关系作出下列各梁的剪力图和弯矩图,并求出| FSmax |和|Mmax|。
1 qa 2 4
(a)M 图
qa
(b)Q 图
第五章 弯曲内力(张新占主编 材料力学)
(3)作剪力图和弯矩图 剪力方程是x的一次函数,故剪力图是一条倾斜的直线,需确定 其上两个截面的剪力值,于是,应选择 A 右 和 B左 为特定截面,计 算其剪力值,绘出此梁的剪力图。
弯矩方程是的二次函数,弯矩图为一条抛物线。为了画出此抛 物线,至少须确定其上三、四个点,如 l ql2 l 3 2 ; x l, M 0 x 0, M 0; x , M ql ; x , M 2 8 4 32 弯矩极值所在处为跨度中点横截面
5.2 剪力方程和弯矩方程 剪力图和弯矩图
一、剪力、弯矩方程
沿梁轴线取 x 轴,坐标 x 表示横截面 在梁轴线上的位置,则各横截面上 的剪力和弯矩可以表示为 x的函数, 即
FQ FQ ( x ) 剪力方程 M M ( x ) 弯矩方程
在集中力、集中力偶和分布荷载的起止点处,剪力方程和弯 矩方程可能发生变化,所以这些点均为剪力方程和弯矩方程 的分段点。若梁内部(不包括两个端部)有n个分段点,则梁 需分为n+1段列剪力、弯矩方程。
y
0 F FQ 0 0M Fx 0
得
M
得
FQ F
C
M Fx
FQ 是横截面上切向分布内力的 合力,称为m-m面上的剪力, 其单位为N。 M是横截面上法向分布内力的合 力偶矩,称为m-m面上的弯矩, 其单位为N ▪ m。
二、剪力和弯矩的正负号规定
剪力:横截面的左段相对右段向上错动时截面上的剪 力为正,或横截面上的剪力绕截开部分顺时针转动时 为正,反之为负。
弯矩:截面的左段相对右段向上错动时截面上的剪力 为正,或横截面上的剪力绕截开部分顺时针转动时为 正,反之为负。横截面处弯曲变形向下凸(或梁的下 表面纤维受拉)时,此横截面上的弯矩M为正,反之为 负。
工程力学 第五章 弯曲内力(FS)
楼房的横梁:
阳台的挑梁:
(Internal Forces in Beams) 二、弯曲的概念:
受力特点——作用于杆件上的外力都垂直于杆的轴线。 变形特点——杆轴线由直线变为一条平面的曲线。
P M
q
主要产生弯曲变形的杆--- 梁。 RA 三、平面弯曲的概念:
NB
(Internal Forces in Beams) F1 q
A
a m l m x
F
B
F
x
0,
XA 0
Fa M A 0 , RB l F (l a ) Fy 0 , YA l
XA A
YA
F
B
RB
(Internal Forces in Beams) 求内力——截面法 F (l a ) Fy 0 , FS YA l m XA=0A F (l a ) M C 0 , M YA x l x m YA 1、 剪力(Shear force) FS x 构件受弯时,横截面上其作用线平行 于截面的内力. FS 2、弯矩(Bending moment )M M C 构件受弯时,横截面上其作用面垂直 YA 于截面的内力偶矩. M 剪力 C 弯曲构件内力 Fs 弯矩
m (受拉)
m
按变形:当dx 微段的弯曲上凸(即该段的下 半部受压)时,横截面m-m 上的弯矩为负 注:横截面上的弯矩:
-
m
“左顺右逆”为正;反之为负 按受力:“上压下拉”为正,反之为负
(受压)
(Internal Forces in Beams) 例题2 图示梁的计算简图。已知 F1、F2,且 F2 > F1 , 尺寸a、b、c和 l 亦均为已知.试求梁在 E 、 F 点处横截面处 的剪力和弯矩. RA F2 RB F1 a 解: (1)求支反力 R 和 R
05第05章弯曲内力
x
–FL
25
解:1、支反力(省略) 2、写出内力方程
Fs (x) qx (0 x l)
M (x) 1 qx2 (0 x l) 2
3、根据方程画内力图
q
A
L
x
Fs(x)
M(x)
B
x – qL
x
qL2 226
A FAY Fs(x)
M(x)
a X1 l
F Cb
B
解:1、支反力
Fs2 12001.5 2900 1100(N )
M2
12001.5
1.5 2
FBY
1.5
12001.51.5 29001.5 3000(N.m)
2
21
五、剪力方程、弯矩方程:把剪力、弯矩表达为截面位置x的 函数式。
Fs=Fs(x)————剪力方程 M=M(x) ————弯矩方程 q
M (x2 ) FAY x2 2(x2 1) 2(kN.m)(1 x2 2)
BD : F (x3 ) FBY 1 x3 2 x3 (0 x3 2)
M (x3 )
FBY x3
1 x3
x3 2
2 x3
x32 2
(0
x3
2)
1、建立直角坐标系, 2、取比例尺, 3、按坐标的正负规定画出剪力图和弯矩图。
Fs X
M X
23
八、利用剪力方程弯矩方程画出剪力图和弯矩图 步骤:1、利用静力方程确定支座反力。
2、根据荷载分段列出剪力方程、弯矩方程。 3、根据剪力方程、弯矩方程判断剪力图、弯矩图的形状
描点绘出剪力图、弯矩图。 4、确定最大的剪力值、弯矩值。
弯曲内力2
d
M (x) dx
FS (x)
还可有:
d2 M (x) d x2
q(x)
11
l q(x)、FS(x)和M(x)间的微分关系
d FS(x) q(x) dx
d
M (x) dx
FS ( x)
FS
d2 M (x) d x2
q(x)
l 由微分关系可得以下结论 (书例4. 3)
12
l 由微分关系可得以下结论
常不为零); ③ 端部铰、中间铰弯矩
错误(通常为零); ④ 自由端内力错误; ⑤ 校验错误。
23
题4.4
24
例: (习题4.6)
求:不解方程,并作剪力图和弯矩图. FRD
FRA
解:支座反力如图 分析CE段平衡
FRB FRC
FRB 6kN FRC 2kN
FRB
25
例: (习题4.6)
求:不解方程,并作剪力图和弯矩图. FRD
FS(x) 3 kN M (x) 3x
u AD段
FS (x) 7 kN M (x) 7x 6
u DB段
FS x 19 10x M x 125x 5(2.4 x)2
8
4. 5 载荷集度、剪力和弯矩间的关系
对图示的直梁, 考察dx 微段的 受力与平衡。
FS
⑥ 均布载荷q;
3kN
5kN
⑦ 支反力RB。
18
(3)画弯矩图
① 端点C; ② CA段; ③ AD段; ④ 集中力偶m; ⑤ 均布载荷q; ⑥ 支反力RB; ⑦ 校验。
1.8kN·m
4.2kN·m 2.45kN·m
1.25kN·m
第五章弯曲内力
第四章弯曲内力授课学时:10学时主要内容:弯曲内力;Q 、M 与q 之间的微分关系;Q,M 方向的确定;突变位置,方向,大小数值。
$5.1概述1.平面弯曲受力特点是:所有外力都作用在杆件的纵向平面上且与杆轴线垂直。
变形特点是:杆的轴线由原来的直线弯曲成与外力在同一平面上的曲线。
轴线2.支承简化3.静定梁的分类4.载荷的简化集中载荷、载荷、集中力偶、分布力偶 例 求悬臂梁的约束反力。
解:(1)分析受力受集中力P ,分布力q ,力偶m ,固定端简化为A m 、A X 、A Y 。
(2)列平衡方程可动铰固定铰支固定端剪支梁 悬臂梁外伸梁043.2,002,00,0=++--==--===∑∑∑A AAA m m l l q Pl m ql P Y Y X X解得287,23,0ql m ql Y X A A A ===$5.2梁横截面的内力——剪力和弯矩1.剪力和弯矩根据梁的平衡条件,列以下方程0)(=∑F MA,0)(=∑F M B得出静定梁在载荷作用下的支反力A R ,B R ;并将其作为已知量。
作载面m m -,考虑左侧平衡,列平衡方程。
()()a x P x RM x R a x P M x M PR Q O Q P R Y AAoAA--==--+=-==--=∑∑1111,0,0)(,,0从上式可以看出,截面上的剪力Q 在数值上等于此截面左侧或右侧梁上所有外力在梁轴的垂线(y 轴)上投影的代数和。
截面上的弯矩在数值上等于此截面左侧或右侧梁上所有外力对于该截面形心的力矩的代数和。
2.剪力和弯矩方向的确定取梁内一小段dx ,其错动趋势为“左上右下” 时,对于剪力Q 规定为正号;反之,为负号。
对于弯矩,在图所示的变形情况下,小段的弯曲变形向下凹进,截面的弯矩M 规定为正号;反之,为负号。
BAXAB例 已知m N q /105.126⨯=,求跨度截面中点截面E 上的弯矩和截面C 上的剪力。
解:(1)求支座反力N R R B A 6105⨯==(2)列平衡方程,求剪力和弯矩N R Q A 6105⨯==m N q R M A .1015.324.04.083.06⨯=⨯⨯-⨯= 3.剪力方程弯矩方程 剪力图和弯矩图 1)剪力方程和弯矩方程 一般情况下,剪力和弯矩随截面位置变化,则横截面上的剪力和弯矩可以表示为x 的函数。
五弯曲内力-精品文档54页
M
l
B
结论:
① 剪力图为0次曲线时,弯矩图
M
为1次曲线;剪力图为1次时,弯 矩图为2次曲线;
l
x
② 凡是集中力(包括支反力)作
用处,剪力图有突变,突变值即为
该处集中力的大小;
③ 在集中力偶作用处,弯矩图有
x
突变,突变值即为该处集中力偶矩
的大小;
例6 图示外伸梁。q=2kN/m,P=3kN。 y
x
P
解:(1)先求出约束反力:
FA
M l
FB
M l
a
A
Mb
B
xC
x
(2)剪力方程和弯矩方程:
FA
l
FB
AC段:
M
FS
M
FS1(x) FA l
(0xa)
Mx
+
l
M1(x)FAx l (0xa)
x
CB段:
FS2(x)
FA
M l
(axl) M
M
Ma l
(M 32)(x)画出F剪Ax力M 、弯矩l图x(M axl)
一、梁的内力的引入
F
例:悬臂梁截面内的内力
剪力Fs(x): 抵抗剪切作用的内 力, 是与横截面相切的分布内力系 的合力.
弯矩M(x): 抵抗弯曲作用的矩, 是与横截面垂直的分布内力系的合
力偶矩.
M(x) Fs (x) F
注: 弯矩和扭矩的比较 共同点:力偶矩 不同点:作用面和所绕的轴不同;作用不同,抵抗扭转还是弯曲.
FS
ql
max
M
max
ql2 2
例4 画出图示梁的FS 图和M图。 解:(1)先求出约束反力:
材料力学05(第五章 弯曲内力)
0 x1 3a
Fs 2 qx2
1 2 M 2 qx2 2 0 x2 a
M
(d )
1 2 qa 2
例 简支梁受力如图a所示。试写出梁的剪力方程和 弯矩方程,并作剪力图和弯矩图。
解:1、求支座反力
1 l l M A 0 FB l q 2 4 0 FB 8 ql 3 l l l M B 0 FA l q 2 ( 2 4) 0 FA 8 ql 可利用平衡方程 Fy 0 对所求反力进行校核。
2、 校核弯矩图 Me =3qa2 A
FS a 5qa/3 8a/3 M C 3a
q
AC段
B
x 剪力=常量 弯矩图→斜率为 正值的斜直线
qa/3 x
弯矩值: 支座A:MA=0
5qa2/3 x
qa2/18 4qa2/3
C截面左侧:
M C
5 2 FA a qa 3
FS
5qa/3
8a/3
FS(x)
AC 段 CB 段
3 ql qx 8 1 ql 8
d FS ( x) dx
-q
0
d M ( x) d M 2 ( x ) M(x) d x2 dx 3 1 23 qlx qx ql qx -q 8 2 8 1 1 ql (l x) ql 0 8 8
对于该梁来说有
d FS x q 2 d M x dx q 2 dx d M x FS x dx
Fa FB l
2、列剪力方程和弯矩方程 ——需分两段列出
a
F
C
l
b
A FA AC段 A FA
x x
B FB
弯曲内力
第五部分弯曲内力5.1预备知识一、基本概念1、弯曲工程中杆经常作为梁承受荷载,它是杆受到与其轴线垂直的外力作用下,轴线呈现曲线形状的变形。
主要内容:杆件在弯曲时的内力计算;弯曲时的内力图绘制;平面弯曲的概念。
二、重点与难点1、剪力方程和弯矩方程、剪力图和弯矩图。
2、绘制剪力图和弯矩图、剪力和弯矩间的关系三、解题方法要点1、2、5.2典型题解一、计算题外伸梁受力如图所示,试画出该梁的剪力图和弯矩图。
解:(1)剪力图CA段:此段中间无任何载荷,仅在端点C有集中力作用,方向为负。
在这段各截面剪力为常数,剪力图上为一水平线,大小为—qα。
AD段:载荷为均布的,且为负,因此剪力为一斜率为负的直线。
A点有向上的集中力作用,剪力图上有一跳跃,其跳跃大小为Rα,A点左侧为—qα,右侧为4qα/3。
D点截面上的剪力为其左侧梁所有载荷之和,大小为—2qα/3。
过A点右侧点剪力和D点剪力作直线即成。
DB段:中间无任何载荷,关照力不变,剪力图上为一大小—2qα/3的水平线。
剪力图如图形(a)。
(2)弯矩图CA 段:仅有集中力q α产生弯矩,C 点无弯矩,弯矩为零。
弯矩M (x )与C 点的距离成正比的直线,C 点为零,A 点为—q α2.AD 段:载荷为均布,且向下,产后负弯矩。
距A 点为x 的截面上的弯矩,由A 截面的弯矩—q α2,A 点右侧剪力4q α/3产生的弯矩,以及均布载荷—q 产生的弯矩之和组成, -q α2+2234x q qax - 弯矩图为一抛物线,且向上,到D 点x=2α,弯矩32qa M D-=在距A 点4α/3处,弯矩达到抛物线的顶点,弯矩9/2qa M -=。
DB 段:在D 点有集中弯矩作用,故有一跳跃,其值为q α2,因此D 点右侧弯矩为2q α2/3。
此段中间无任何载荷作用,弯矩图为直线,B 点的弯矩为零。
弯矩图如图3(b )。
二、计算题作图示梁的剪力图和弯矩图(B 为中间铰)q-(a )剪力图解:首先求D 的支反力。
第五章_弯曲内力
M E 0 FRB (l c) F1(a c) F 2(b c) M E 0
解得
FSE FRA +
M E FRA c +
FRA a
F1
F2
A
C
D
B
E
F
c
d
b
l
FSF
MF F d
FRB
B
计算F点横截面处的剪力FSF 和弯矩MF .
Fy 0, FSF FRB 0 MF 0, MF FRBd 0
非对称弯曲——梁不具有纵对称面(例如Z形截面梁),因 而挠曲线无与它对称的纵向平面;或梁虽有纵对称面但外力 并不作用在纵对称面内,从而挠曲线不与梁的纵对称面一致。
对称弯曲时和特定条件下的非对称弯曲时,梁的挠曲线 与外力所在平面相重合,这种弯曲称为平面弯曲。
本章讨论对称弯曲时梁的内力和应力。
4.梁的力学模型的简化(Representing a real structure by an idealized model)
(1) 梁的简化 通常取梁的轴线来代替梁。
(2)载荷类型
集中力(concentrated force) 集中力偶(concentrated moment)
分布载荷(distributed load)
(3) 支座的类型
A
可动铰支座
A
(roller support)
A
A
FRA
固定铰支座 (pin support)
第五章 弯曲内力
(Internal forces in beams)
§5-4 剪力、弯矩与分布荷载集度间的关系
(Relationships between load,shear force,and bending moment)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 x2 l 0 x2 l 0 x2 l
C RCx
RCy l/2 x2 Mx 2 Qx Nx
B q
2
§5-7 刚架内力图
B l/2
(3)画内力图
RA A
AB段
Qx ql M x qlx1 N x ql
0 x1 l 2 0 x1 l 2 0 x2 l 0 x2 l 0 x2 l
Qx ql M x qlx1
0 x1 l 2 0 x1 l 2
Qx 1
§5-7 刚架内力图
B 2 l/2 x2 RA A
(2)分段列内力方程 BC段内任意横截面, 由平衡关系得:
l
q
2
N x ql Qx qx2 1 1 2 M x ql 2 qx2 2 2
§5-5
载荷集度、剪力和弯矩之间的关系
x2 x1
M x2 M x1 Qx dx
M x2 M x1 Qx dx
x2 x1
RA
P1=2kN M0=10kN· m q=1kN/m R C
4m 4m D 4m
P2=2kN
B
MC M A
3 7 4 20kN
A Q q a
qa
C a
1 qa 2
B
O M
a/2
1 2 qa 2 1 2 qa 8
x
1 qa 2
O
x
§5-5
载荷集度、剪力和弯矩之间的关系
qa
例5-12 根据载荷集度、剪力、弯矩之间的微分关系,改正剪力 图和弯矩图 2
RA A Q a
qa 4
q
RB
C a
D 2a
B
O a/4
3qa 2
2
x
49qa2 32
xO
x
§5-7 平面刚架内力图
•刚架: 杆与杆之间通过刚性节点连接的杆系 •平面刚架: 全部杆在一个平面之内,且载荷与约束反力 均位于此平面内时称为平面刚架。 •平面刚架的内力图
•例5.13 试作如图所示的平面刚架的内力图
1 a
x1 A
1
p Mx
(1)分段求内力 解:
x1 A p
取右段为研究对象 AB段任意
M D 0, RB 4P M
B
A a
B a
3P
C a
D
a
0, RD 2P
Q
(2)分段 (3)确定控制面的剪力 值,画剪力图; (4)根据剪力图画弯矩图 (微分关系确定形状,积分 关系确定弯矩值,注意极值 点)
O
P
x
2P
M
2 Pa
O
Pa 2 Pa
x
§5-5
弯矩图画在杆件的受压侧,不标正负号。
§5-7 平面刚架内力图
a B A p
(2)画内力图 AB段上的内力: Qx p
0 x1 a
a
C
M x px1 0 x1 a BC段上的内力: N x p 0 x2 a Qx 0
0 x2 a
p p pa
N
M x pa 0 x2 a
例5-8 作全梁的剪力图和弯矩图
(1)由静力平衡关系求支座反力 RA
P1=2kN M0=10kN· m q=1kN/m R C D P2=2kN
B
M M
B
0, RA 7kN 0, RB 5kN
A
B
E 4m 3m
A
4m
4m
(2)分段并根据微分、积分关系判断内力图的形状和数值 A+ Q图 7 AC C3 C+ 1 CD D-3 D+ DB -3 B-3 B+ 2 BE E 2
l
q
BC段
C RCx
RCy
Qx qx2 1 1 2 M x ql 2 qx2 2 2
ql 2 2
ql
N
ql
Q
ql 2 2
M
ql
小
结
1、熟练求解各种形式静定梁的支座反力 2、明确剪力和弯矩的概念,理解剪力和弯矩的 正负号规定 3、熟练计算任意截面上的剪力和弯矩的数值 4、熟练建立剪力方程、弯矩方程,正确绘制剪 力图和弯矩图 5、熟练建立平面刚架的剪力方程、弯矩方程, 正确绘制平面刚架的剪力图和弯矩图
§5-5
载荷集度、剪力和弯矩之间的关系
三、简易法作内力图:
基本步骤: 1、确定梁上所有外力(求支座反力);
2、分段
3、利用微分关系判断梁各段内力图的形状; 4、确定控制点内力的数值大小及正负;
5、画内力图。
控制点:端点、分段点(外力变化点)和驻点(极值点)等。
§5-5
载荷集度、剪力和弯矩之间的关系
3、控制点处的弯矩值
Q图的面积计算(Q值要带入代数值)
M x2 M x1 Qx dx
x2 x1
4、检查集中力偶作用处的M图的突变
§5-5
载荷集度、剪力和弯矩之间的关系
P
例5-10 根据载荷集度、剪力、弯矩之间的微分关系作全梁的剪力图 和弯矩图
(1)由静力平衡关系求支座反 力
截面形心∑MO=0
M x pa 0 x2 a
x2 2 Mx
B
可知:对于平面刚架,内力通常包括: 轴力N,剪力Q,弯矩M 符号规定: 轴力N:拉伸为正,压缩为负; 剪力Q: 使研究对象顺时针转动为正,反之为负; 弯矩M:不规定正负号。
Nx
轴力图和剪力图: 正的画在上侧或外侧, 负的画在下侧或内侧; 注明正负号。
2
A
B
E 3m
1 1 M 极值 M C 20.5kN Q 2 3 3 7kN M D左 M 极值 2 20kN 4.5kN 16kN O M D右 M D左 10
6kN A+ 3 4C- C+ CD MB M D AC M 6kN 12kN 6kN
Lx x 2 Mx 2 2 q
M
Mx
bx p L
L q 2 M M R x qx x b M p q x x x A 2 L 2 2 Lx x 2 bx p q O xO L 2 2
(1)由静力平衡关系求支座反力
qa
q
RB
M B 0, RA
5 qa 6
A a
C a
B a
D
M A 0, RB
(2)分段
13 qa 6
Q
5 qa 6
qa
(3)确定控制面的剪力值, 画剪力图; (4)根据剪力图画弯矩图 (微分关系确定形状,积分 关系确定弯矩值,注意极值 点)
O M
5 2 qa 6
5 a 6
x
13 2 qa 72 7 qa 6
作剪力图,从左往右,看 着上就上,看着下就下。
O
1 2 qa 6
x
1 2 qa 2
§5-5
载荷集度、剪力和弯矩之间的关系
1、两端的弯矩M的值;
注意:
若两端为集中力端、 铰支端
无集中力偶作用
M=0
2、弯矩图的凹凸性和极值点;
载荷集度q(x)方向向下,则为弯矩图开口向下,上凸; q(x)方向向下,则为弯矩图开口向上,下凸; 极值点在Q=0的截面处,利用积分关系求值。
pa
Q
M
§5-7 刚架内力图
•例5.14 试作如图所示的平面刚架的内力图
1 B l/2 1 l q x1 RA A
(1)由静力平衡关系求解支座反力 解:
M
C
0
RA ql
RCx ql
RCy ql
X 0
Y 0
C
RCx RCy 1 Mx x1 RA A
(2)分段列内力方程 AB段内任意横截面, 由平衡关系得:
由平衡关系可知:
B
1 a C
Qx
1
Qx p
0 x1 a
M x px1 0 x1 a
§5-7 平面刚架内力图
a p A
BC段任意横截面,取上段为研究对象 由平衡关系 垂直方向∑Y=0 水平方向∑X=0
x2
a 2
B
2 C
a p A Qx 2
Nx p Qx 0
0 x2 a 0 x2 a
3kN 1kN 1m
2kN x
D20kN· m
D+ DB
3kN
B-
B+ 2
BE
E 2
x
Q图
M E M B 2 3 0kN
7
3
1
O
-3
20.5kN· m 16kN-3 · m -3 6kN· m
6kN· m
§5-5
载荷集度、剪力和弯矩之间的关系
RA
例5-9 根据载荷集度、剪力、弯矩之间的微分关系作全梁的剪力图 和弯矩图 2
7 qa 4
M
5qa 4 qa2 4
2
O
x
§5-6
叠加法作弯矩图
叠加法作弯矩图——单独计算单个载荷下梁的支座反 力或内力值,再进行代数相加。
q
P
q
q
P
A x
C
B
A x
C L
B
A
C
B
x
L
L
Lxb x 2 L bx MM ,p p x 0 R q q B A L 2 2 L 2
载荷集度、剪力和弯矩之间的关系
2
例5-11 根据载荷集度、剪力、弯矩之间的微分关系作全梁的剪力图 qa2 和弯矩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