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轮系

合集下载

第十章 轮系

第十章 轮系

比和转速。
解:只要分别确定变速器各档的传动比,即可求出各 档的转速。 第一档 齿轮6与5啮合而齿轮3、4及离合器A、B均脱
离,汽车低速前进,为低速挡。由上式可得该档传动
比i低及转速nII低 。
nI n1 2 z 2 z6 i低 (1) ,nII低 nII低 z1 z5 i低
第二挡
齿轮4与3啮合而齿轮5、6及离合器A、B均脱
解:由图可知,齿轮4与左边车轮固联,转速为n4;齿轮5 与右边车轮固联,转速为n5。中心轮4、5共同与行星轮 3、3’相啮合。轮3与3’大小相等并空套在转臂H上(即 轮3与3’作用相同,分析时仅需要考虑一个行星轮), 转臂H与齿轮2固联,转速为n2。故在该轮系中,齿轮1、
2组成定轴轮系;齿轮3、4、5和转臂H组成差动轮系。
例8-5 图8-6所示轮系 中,已知各轮齿数为
z1 z2' 100 z2 99, , z3 101 ,试计算系杆 H 与中心轮 的传动比iH 1 1
解:由前式可得
i 1 i1H
H 1k
z 2 z3 99101 9999 (1) z1 z2' 100100 10000
由此亦可见,若已知各轮齿数,当给定两个构件的 转速,即可求得第三个构件的转速(自由度为2)。
若将中心轮 k 固定,则该轮系就变为简单行星轮系, 上式写为: H
n1 n1 nH i H 1 i1H 0 nH nk
H 1k
z2 z3 zk (1) z1 z 2' z3' z( k 1)'
已知n1=200r/min,n3=50/min,转向如箭头,求nH。 解:设n1为正,因n3转向与n1 相反,故为负

轮系

轮系
A、应选将各轮系连接起来的轮轴。
H-5、3-3′
B、应选转速已知的轮轴。
C、应选与要求传动比或转速有关
的轮轴。 (3)解方程 应注意解法技巧 已知:z1=24, 求:i1H? z2=52,z2′=21, z3=78,z3′=18, z4=21, z5=78
′ —3 —H中 解:在周转轮系: 1 — 22 将(1)变形得
(-nH)
反转法
(定轴轮系) 转化轮系
z2 z3 n n1 nH i () n n3 nH z1 z2
轮2:n2
轮3:n3
H nH nH nH 0 H n1 n1 nH (定轴) H n2 n2 nH (定轴) H n3 n3 nH (定轴 )
m
①、当I、N之间所有的轴线都平行
B、当I、N两轴不平行时:不 能用符号表示转向关系,只能用 画箭头和文字说明。
§5—2
解定轴轮系
定轴轮系传动比计算公式 Ⅰ 所 有 啮 合 对 中 从 动 轮数 齿之 积 iⅠN ( 符 号 )所 有 啮 合 对 中 主 动 轮 数 齿之 积 N
A、当I、N两轴平行时:在表 达式的( )里用“+”、“-” 号表示两轴的转向关系。
教、学目标
轮系
解轮系
一、掌握定轴轮系的解法; 二、掌握周转轮系的解法; 三、掌握复合轮系的解法;
认识轮系机构运动简图
Ⅱ 2
2
Ⅲ 3' 4' Ⅳ 5 Ⅴ

1

1
3' 4'
3
3
4
4 5
D
认识轮系机构运动简图
Ⅱ 2

1

Ⅲ 3' 4' Ⅳ 5 Ⅴ

2014考研西安交通大学《802机械设计基础》习题解析 (6)

2014考研西安交通大学《802机械设计基础》习题解析 (6)
8
10-11 图10-30示减速器中,已知蜗杆1和5的头数均为1(右
旋),1 ' 101, z2 99, z2 ' z4 , z4 ' 100, z5 ' 100 ,求传 z
动比 解
i1H 。
1-2定轴轮系,1'-5'-5-4定轴轮系,
2'-3-4-H周转轮系
i12
i1 4
imn m (1)k n
z z
从 mn 主 m n
k——外啮合齿轮对数
2
对于空间轮系: 在图上用箭头表示 首、末两轮的转向关系,箭头同向取“+”;箭 头反向取“-” 。 (2)首、末两轮轴线不平行: 在图上用箭头表示 首、末两轮的转向关系。
10-2 何谓转化轮系?它在计算周转轮系中起什么作用?
解:1.传动比条件 行星轮系必须能实现给定的传动比 2. 同心条件
系杆的回转轴线应与中心轮的轴线相重合 3. 装配条件
行星轮系的装配条 件 两中心轮的齿数z1、z3之和应能被行星轮 个数k所整除
4. 邻接条件 相邻两行星轮的中心距应大于行星轮齿顶圆直径,齿顶才不 致相碰。
4
10-4
在图10-23所示的轮系中,已知各轮齿数,3为单头右
10-8
图10-27所示为卷扬机的减速器,各轮齿数在图中示出。
求传动比 i17 。 解 1-2-3-4-7周转轮系,5-6-7定轴轮系
n1 n7 z2 z4 52 78 169 ∵i n4 n7 z1 z3 24 21 21 n5 z7 78 13 i57 n7 z5 18 3
为“+” 则 1)n1、n3同向时:
n1
图10-25

第十章-轮系

第十章-轮系

z2 z1
17 27
n1=3000rpm nH=920rpm 得n2 = 2383.5rpm
注意:空间轮系的方向只能用箭头画,但 在公式中一定要反映出正负号来!!
例题2
i13H
n1H n3H
n1 nH n3 nH
z2z3 z1z2'
3080 2.4 20 50
若 n1=50rpm
利用公式计算时应注意:
(1)公式只适用于齿轮1、齿轮k和 系杆H三构件的轴线平行或重合的情况, 齿数比前的“+”、“”号由转化轮系按定 轴轮系方法确定。
i1H3
1 H 3 H
z3 z1
i1H2
1 2
H H
(2) ω1、ωk、ωH均为代数值,代入公式计算时要带上相应 的“+”、“”号,当规定某一构件转向为“+”时,则转向与
最后 i14 = n1/n4= i13 X i34 =-10.13X( -1.67)=16.9
也可: i1H = i15 =n1/n5 = 43.9 i54 =n5/n4 =z4/z5 = 30/78=0.385
最后 i14 = n1/n4= i15 X i54 =43.9X 0.385=16.9
例题:在图示双螺旋桨飞机的减速器中,已知
1、轮系中各轮几何轴线均互相平行
i1N
1 N
n1 nN
(1)k
所有从动轮齿数乘积 所有主动轮齿数乘积
k 为外啮合次数! 若计算结果为“+”,表明首、末 两轮的转向相同;反之,则转向相反。
规定:
外啮合:二轮转向相反,用负号“-”表示;
内啮合:二轮转向相同,用正号“+”表示。
2、轮系中所有各齿轮的几何轴线不都平行,但首、末 两轮的轴线互相平行

机械设计第10章机械传动系统及其传动比

机械设计第10章机械传动系统及其传动比

机械设计第10章机械传动系统及其传动比机械传动系统及其传动比案例导入:在实际的机械工程中,为了满足各种不同的工作需要,仅仅使用一对齿轮是不够的。

本章通过带式输送机、牛头刨床、汽车变速箱和差速器、自动进刀读数装置、滚齿机行星轮系等例子,介绍轮系的概念、分类、传动比的分析计算方法。

第一节定轴轮系的传动比计算在实际应用的机械中,为了满足各种需要,例如需要较大的传动比或作远距离传动等,常采用一系列互相啮合的齿轮来组成传动装置。

这种由一系列齿轮组成的传动装置称为齿轮系统,简称轮系。

一、轮系的分类轮系有两种基本类型:(1)定轴轮系。

如图10-1所示,在轮系运转时各齿轮几何轴线都是固定不变的,这种轮系称为定轴轮系。

(2)行星轮系。

如图10-2所示,在轮系运转时至少有一个齿轮的几何轴线绕另一几何轴线转动,这种轮系称为行星轮系。

图10-1 定轴轮系二、轮系的传动比1.轮系的传动比轮系中,输入轴(轮)与输出轴(轮)的转速或角速度之比,称为轮系的传动比,通常用i表示。

因为角速度或转速是矢量,所以,计算轮系传动比时,不仅要计算它的大小,而且还要确定输出轴(轮)的转动方向。

2.定轴轮系传动比的计算根据轮系传动比的定义,一对圆柱齿轮的传动比为nzi12 1 2 n2z1式中:“±”为输出轮的转动方向符号,图10-2行星轮系第十章机械传动系统及其传动比当输入轮和输出轮的转动方向相同时取“+”号、相反时取“-”号。

如图10-1a) 所示的一对外啮合直齿圆柱齿轮传动,两齿轮旋转方向相反,其传动比规定为负值,表示为:i=n1=n2z2 z1如图10-1b)所示为一对内啮合直齿圆柱齿轮传动,两齿轮的旋转方向相同,其传动比规定为正值,表示为:n1z2 i= =n2z1如图10-3所示的定轴轮系,齿轮1为输入轮,齿轮4为输出轮。

应该注意到齿轮2和2'是固定在同一根轴上的,即有n2=n2′。

此轮系的传图10-3定轴轮系传动比的计算动比i14可写为:nnn ni14 1 123 i12i2 3i***** z2z3z4 312上式表明,定轴轮系的总传动比等于各对啮合齿轮传动比的连乘积,其大小等于各对啮合齿轮中所有从动轮齿数的连乘积与所有主动轮齿数的连乘积之比,即m从1轮到k轮之间所有从动轮齿数n的连乘积i1k 1 1 (10-1) nk从1轮到k轮之间所有从主轮齿数的连乘积式中:m为平行轴外啮合圆柱齿轮的对数,用于确定全部由圆柱齿轮组成的定轴轮系中输出轮的转向。

机械设计基础(第10章: 轮系)

机械设计基础(第10章: 轮系)

第10章轮系前面我们己经讨论了一对齿轮传动及蜗杆传动的应用和设计问题,然而实际的现代机械传动,运动形式往往很复杂。

由于主动轴与从动轴的距离较远,或要求较大传动比,或要求在传动过程中实现变速和变向等原因,仅用一对齿轮传动或蜗杆传动往往是不够的, 而是需要采用一系列相互啮合的齿轮组成的传动系统将主动轴的运动传给从动轴。

这种由一系列相互啮合的齿轮(包括蜗杆、蜗轮)组成的传动系统称为齿轮系,简称轮系。

本章重点讨论各种类型齿轮系传动比的计算方法,并简要分析各齿轮系的功能和应用。

10.1 轮系的分类组成轮系的齿轮可以是圆柱齿轮、圆锥齿轮或蜗杆蜗轮。

如果全部齿轮的轴线都互相平行,这样的轮系称为平面轮系;如果轮系中各轮的轴线并不都是相互平行的,则称为空间轮系。

再者,通常根据轮系运动时各个齿轮的轴线在空间的位置是否都是固定的,而将轮系分为两大类:定轴轮系和周转轮系。

10.1.1定轴轮系在传动时所有齿轮的回转轴线固定不变的轮系,称为定轴轮系。

定轴轮系是最基本的轮系,应用很广。

由轴线互相平行的圆柱齿轮组成的定轴齿轮系,称为平面定轴轮系,如图10.1所示。

a)b)图10.1 平面定轴齿轮系包含有圆锥齿轮、螺旋齿轮、蜗杆蜗轮等空间齿轮的定轴轮系,称为空间定轴轮系,如图10.2所示。

图10.2 空间定轴轮系10.1.2 周转轮系轮系在运动过程中,若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齿轮除绕自身轴线自转外,其轴线又绕另一个齿轮的固定轴线转动,则称为周转轮系,也叫动轴轮系。

如图10.3所示。

a) 周转轮系结构图b)差动轮系c)行星轮系图10.3周转轮系其中齿轮2的轴线不固定,它一方面绕着自身的几何轴线O2旋转,同时O2轴线,又随构件H绕轴线O H公转。

分析周转轮系的结构组成,可知它由下列几种构件所组成:1.行星轮:当轮系运转时,一方面绕着自己的轴线回转(称自转),另一方面其轴线又绕着另一齿轮的固定轴线回转(称公转)的齿轮称行星轮,如图10.3中的齿轮2。

轮系课件ppt

轮系课件ppt

算需要考虑齿轮的材料、热处理方式、使用环境以及设计强度等因素。
02
齿数计算
齿数是齿轮的基本参数之一,它决定了齿轮的传动比和结构尺寸。齿数
的计算需要根据传动比需求、齿轮转速、齿轮箱空间等因素来确定。
03
压力角计算
压力角是决定齿轮传动性能的重要参数。压力角的计算需要考虑齿轮的
强度、传动效率以及噪音等因素。常用的压力角有14.5°和20°两种。
04 轮系的维护与故障排除
齿轮的维护与保养
01
02
03
齿轮的润滑
定期检查齿轮的润滑情况 ,保持适当的润滑以减少 磨损和防止锈蚀。
齿面检查
定期检查齿轮的齿面,确 保没有剥落、裂纹或严重 磨损等现象。
紧固件
确保齿轮的紧固件(如螺 栓、螺母)紧固,防止松 动造成齿轮移位或振动。
轴系的维护与保养
轴的清洁
可能是由于齿面磨损、润滑不良或异物进入等原因造成。应检查 齿轮的齿面和润滑情况,清理异物。
轴承发热
可能是由于润滑不良、轴承损坏或轴向间隙过小等原因造成。应检 查轴承的润滑和磨损情况,调整轴向间隙。
轴系振动
可能是由于轴承损坏、轴弯曲或不平衡等原因造成。应检查轴和轴 承的工作状态,进行平衡检测和调整。
05 轮系的发展趋势与展望
定期清洁轴系,去除油污 和杂质,以减少磨损和防 止锈蚀。
轴承的检查与更换
定期检查轴承的工作状态 ,如有损坏或磨损严重应 及时更换。
紧固件
确保轴系紧固件的紧固, 如发现松动应及时紧固或 更换。
轴承的维护与保养
润滑
定期为轴承添加润滑脂或润滑油 ,以减少摩擦和磨损。
清洁
定期清洁轴承,去除灰尘和杂质, 保持轴承的清洁度。

机械原理——轮系

机械原理——轮系

机械原理——轮系机械原理,轮系轮系是机械中常见的一种传动机构,通过多个轮齿的互相啮合实现能量的传递和转换。

轮系一般由一个或多个主动轮和一个或多个被动轮组成。

主动轮通过外力的作用将动力传递给被动轮,被动轮则将动力传递给其他机械部件。

轮系的基本原理是利用轮齿的啮合来实现转动的传递。

在轮系中,两个轮齿垂直于轴线的轮称为齿轮,两个平行于轴线的轮称为平轮。

轮齿的形状和尺寸决定了轮系的传动比和转矩大小。

常见的齿轮包括圆柱齿轮、锥齿轮、斜齿轮等,而平轮通常为圆盘状。

轮系的主要功能是实现速度变换、转矩变换和传递。

其中,速度变换是指通过不同大小的齿轮组合来改变传动的速度。

传动比由齿轮的齿数比决定,齿数越大的齿轮转速越慢,齿数越小的齿轮转速越快。

通过适当选择齿数比,可以实现从高速到低速或从低速到高速的转变。

转矩变换是指通过轮系将一定转矩转换为不同大小的转矩。

转矩的大小由齿轮的半径和传动力决定,半径越大转矩越大,传动力越大转矩越小。

通过合理选择齿轮的半径,可以实现转矩的放大或减小。

轮系的传递过程中会有一定的功率损耗。

这是由于轮齿间的副动摩擦、齿轮的弹性变形和轴承摩擦等原因引起的。

为了减少功率损耗,需要选择合适的材料、润滑方式和合理的轴承布置。

轮系的应用十分广泛。

在机械工程中,轮系经常用于传动装置中,如汽车的变速器、液压泵、风力发电机等。

此外,在各类设备和仪器中,轮系也被广泛应用于地铁、电梯、空调等。

轮系作为一种传动机构,在实际应用中需要考虑的因素很多。

例如,齿轮的设计和加工精度、齿轮的材料和强度、齿轮啮合时的噪声和振动等。

为了确保轮系的正常运行和使用寿命,需要进行合理的设计和维护。

总之,轮系是机械中一种常见的传动机构,通过轮齿的啮合实现转动的传递。

它具有速度变换、转矩变换和传递的功能。

轮系在汽车、机械设备和仪器仪表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考虑轮系的设计和加工精度、材料强度、噪声和振动等因素,以确保其正常运行和使用寿命。

周转轮系

周转轮系
2、按基本构件不同 ①2K-H型 ②3K型
2、组成
周 转 轮 系
3、分类
①计算公式:
4、
①转化机构中G、K轮相对转速方向相同或相反决定传 动比的正负
②注意事项 ②nG、nK、nH三个量中,若任意两个量方向相反,则 一个代正值,一个代负值。 ③ iGK≠iGKH ④ nG、nK、nH三个量中,需给两个量才能求第三个。
一般而言,假设周转轮系首轮G、末轮K和系杆H 的绝对转速分别为nG,nK和nH,nG和nK为行星轮 系中任意两个齿轮G和K的转速,其转化机构 传动比的一般表达式是 :
注意事项1:齿轮G、K的轴线必须平行。转化轮系中G
轮、K轮转向相同或相反决定 GK 符号为正或负。对于由圆锥齿 轮组成的行星轮系,当两太阳轮和行星架的轴线互相平行时,仍 可用转化轮系法来建立相对转速关系式,但正、负号应按画箭头 的方法来确定。并且,不能应用转化机构法列出包括行星轮在内 的转速关系。
为了套用定轴轮系传动比计算公式必须想办法将行星轮的回转轴线固定同时又不能让基本构件的回转轴线发生变化如图所示我们发现在周转轮系中基本构件的回转轴线相同而行星轮既绕其自身轴线转动又随系杆绕其回转轴线转动因此只要想办法让系杆固定就可将行星轮的回转轴线固定即把周转轮系变为行星轮既绕其自身轴线转动自转又随系杆绕其回转轴线转动公转因此只要想办法让系杆固定就可将行星轮的回转轴线公转固定即把周转轮系变为定轴轮系
注意事项3:
iGK≠iGKH。iGK是行星轮
系中轮G的轮K的绝对 转速之比,而iGKH转化 轮系中两轮的相对转 速之比。
注意事项4:在
nG、nk、nH三个量 中,若给定任意的 两个量,才能确定 第三个。
1、定义
小结
1、行星轮:自转、公转 2、行星架H(系杆) 基本构件 3、太阳轮(中心轮) 4、机架 ①差动轮系:F=2 1、按自由度 ②行星轮系:F=1

第十章轮系

第十章轮系
第四级 iⅠ Ⅲ = n n Ⅰ Ⅲ = 5 2 2 6 3 3 9 9 5 2 2 6 3 3 9 9 5 2 2 6 2 5 6 2 = 4
4. 拉键有级变速机构
拉键变速机构中,空套齿轮的转动与从动轴的回转 无关
5.锥轮-端面盘式无级变速机构
锥轮-端面盘式无级变速机构的传动结构简图
动轮齿数的连乘积与所有主动轮齿数的连乘积之 比
i 1 i 2 3 i 4 5 i 6 6 7 n n 1 2 n n 4 3 n n 6 5 n n 7 6 z z 1 2 z z 3 4 z z 5 6 z z 7 6
i1 2i3 4i5 6i67 n n 7 1z z2 1 z z3 4 z z5 6 z z6 7 i17
5.含有齿条传动的定轴轮系的计算 轮系中,若末端为齿轮齿条传动(通常是把齿轮的
整周旋转运动转变为齿条的往复直线移动),可
以采用下列公式来计算齿条的移距(或移速)。
所有主动轮齿数连乘积
LNKmz N1mz所有从动轮齿数连乘积
所有主动轮齿数连乘积
v nKmzn1mz所有从动轮齿数连乘积
例10-4 如图10-12所示的定轴轮系,已知z1=20, z2=40,z3=30,z4=90,z5=2,z6=60,z7=20。主 动轮1转速为n1=1200 r/min,齿条的模数为2 mm, 求齿条的移动速度v。
个回转运动,也可将一个回转运动分解为两个独 立的回转运动。
第二节 定轴轮系的分析与计算
【学习目标】 1.掌握定轴轮系传动比的概念及计算。 2.掌握轮系中末轮转速的计算。 3.掌握含有螺旋传动、齿条传动的定轴轮系
的计算。 4.掌握定轴轮系的回转方向判断。 5.掌握惰轮在轮系中的作用。
一、定轴轮系的传动比及其计算

第10章轮系

第10章轮系

利用公式计算时应注意:
利用公式计算时应注意:
(1)公式只适用于齿轮1、齿轮k和系杆H三构件的轴线 平行或重合的情况,齿数比前的“+”、“”号由转化轮系 按定轴轮系方法确定。
(2) ω1、ωk、ωH均为代数值,代入公式计算时要带 上相应的“+”、“”号,当规定某一构件转向为“+”时, 则转向与之相反的为“”。计算出的未知转向应由计算结 果中的“+”、“”号判断。
n H n 3 ii1 H 1 H 3 31 n 1 1 .1 7 .7 n 5 3 5 1 n 11 .72 n .7 5 3n 5 1
由于n1,n3转向相反,若令n1为正,n3以负值代入,有:
n H1 .7 5 2 1 .70 5 2 05 2 0 .2 7r7 /min
计算结果为“+”,说明nH与n1转向相同。
i1H111000119090101000
iH1H 1
1 1
i1H
0
000
例题2
空间轮系中, 已知:z1=35,
z2=48,z 2 =55,
z3=70,
n1=250r/min, n3=100r/min,
转向如图。 试求系杆H的
转速nH的大小
和转向?
解:i1 H 3n n 1 3 H Hn n 1 3 n n H Hz z1 2 z z2 3 4 3 8 5 7 5 0 5 1 .75
解:因首末两轮轴线平行,故可用画箭头法表 示首末两轮转向关系,所以,该轮系传动比为:
i16nn16
z2z4z5z6 z1z2z4z5
第三节 周转轮系传动比的计算
问题分析:
周转轮系
定轴轮系
例题1 例题2
分析结果是肯定的,用相对运动原理(反转法),假设系杆H不动, 即绕系杆转动中心给系统加一个(-ωH )角速度,则

第10章轮系共31页

第10章轮系共31页
例题
1.轮系中各轮几何轴线均互相平行
规定: 外啮合:二轮转向相反,用负号“-”表示; 内啮合:二轮转向相同,用正号“+”表示。
i1k k 1
1m z2zk z1zk1
式中,m表示外啮合次数。
若计算结果为“+”,表明首、末两轮的转向相同; 反之,则转向相反。
2.轮系中所有各齿轮的几何轴线不都平行,但 首、末两轮的轴线互相平行
n H n 3 ii1 H 1 H 3 31 n 1 1 .1 7 .7 n 5 3 5 1 n 11 .72 n .7 5 3n 5 1
由于n1,n3转向相反,若令n1为正,n3以负值代入,有:
n H1 .7 5 2 1 .70 5 2 05 2 0 .2 7r7 /min
计算结果为“+”,说明nH与n1转向相同。
转化轮系中的传动比为
i1Hk1kH H
1 k
H H
从动轮齿数连乘 主动轮齿数连乘
在各轮齿数已知的情况下,只要给定ω1、ωk、ωH中任意两项, 即可求得第三项,从而可求出原周转轮系中任意两构件之间的传动比。
利用公式计算时应注意:
利用公式计算时应注意:
(1)公式只适用于齿轮1、齿轮k和系杆H三构件的轴线 平行或重合的情况,齿数比前的“+”、“”号由转化轮系 按定轴轮系方法确定。
i 当首轮用“1”,末轮用“k”表示时,
其传动比 1 k 的大小计算公式为
i1 k
1 k
n1 nk
传动比计算包含两项内容 ① 确定传动比的大小数值 ② 确定首、末两轮的转向关系
一、传动比大小的计算 二、首、末轮转向关系的确定
一、传动比大小的计算
已知:各轮齿数,且齿轮1为主动轮(首轮),

第十章轮系

第十章轮系
计算螺母的移动距离(或移动速度)。
所有主动轮齿数连乘积 L NPh N1Ph 所有从动轮齿数连乘积

vnPh 所 所有 有从 主动 动轮 轮齿 齿数 数(连 连 mm乘 乘 /m积 积 in)
例10-3 如图10-11所示的传动系统,已知z1=20, z2=20,z3=30,z4=25,z5=40,z6=20,z7=60。 螺杆为梯形螺纹,标记为Tr32×12(P6)。试求z1
(2)齿轮z1转向向上
(3)
i15
n1 n5
260
n5in11522600113(r/min)
v n 5 D 3 .1 4 1 0 1 10 3 2.1 45
例10-8 如图10-16所示为铣床铣螺旋槽机构,工件装夹在铣 床工作台与主轴上,通过蜗杆机构带动工件转动,同时通 过轮系经丝杠带动工作台、工件移动,于是工件作螺旋运
动,铣刀在工件上铣出螺旋槽。已知z5=z6=23,z7=z8=31, z9=1,z10=40,旋向如图中标示,丝杠导程Ph =10mm(右
旋)。试求:
(1)挂轮1、2、3、4齿数间的关系式;
(2)若被加工工件螺旋槽为右旋,导程为50mm,则此时配 置挂轮1、2、3、4齿数分别为多少?
解 (1)为保证工作台与工件间无相对运动,则:
i1k
n1 nk
所有从动轮齿数连乘积 所有主动轮齿数连乘积
推知: 例10-2
如n图k 1ni0k1-1n01所所 所示有 有的从 主定动 动轴轮 轮轮齿 齿系数 数中连 连,乘 乘轴积 积Ⅰ为输入
轴,A、B为直齿圆柱齿轮,C为右旋双头蜗杆,D
为蜗轮,E、F为锥齿轮。各齿轮齿数分别为zA=18、
zB=36、zD=40、zE=28、zF=56。若nA转速为1600

轮系

轮系
2
3
将各传动比相乘: 将各传动比相乘: ω4 i12 × i2’3 ×i34 = ω1 / ω4 = i14。 i14=(-1)2(z2 z3 z4)/(z1 z2 ' z3)
ω1 z1
z '2 1 z4
4
32
i12 i23 i34 = ω1 / ω4 = i14。 i14=(-1)2(z2 z3 z4)/(z1 z2 ' z3) z3 ω3 2 ω2= ω' 2'
F1
n2
n3’ F2
n2
20
4及4‘的运动同其它各轮不共面, 及 的运动同其它各轮不共面, 该轮系称空间定轴轮系。 该轮系称空间定轴轮系。
2 2'
3‘蜗杆
1
3
4蜗轮 蜗轮
21
此轮系为(空间)定轴轮系,现观察各轮的运动。 此轮系为(空间)定轴轮系,现观察各轮的运动。
2 2' 3‘蜗杆
1
3
4蜗轮 蜗轮
2
3 2 z '2 2'
。下述速比公式适用吗 此为空间定轴轮系。下述速比公式适用吗? (各对齿轮中从动轮齿数的积) 各对齿轮中从动轮齿数的积) i1n= ω1 / ωn=(-1)m ( ) (各对齿轮中主动轮齿数的积) 各对齿轮中主动轮齿数的积) 2 2' 3‘蜗杆
5’
43
确定从动件7的转向 解:1.确定从动件 的转向 确定从动件 分析:因该轮系含空间齿轮机构 故轮 的转向只能用箭头法表示。 故轮7的转向只能用箭头法表示 分析:因该轮系含空间齿轮机构,故轮 的转向只能用箭头法表示。 3 1 2’ n1 2 4 6 5 n7 3’ 6’ 7 空间齿轮机构
5’
注意:同一轴上的零件组成一构件,故转速相等、转向相同。 注意:同一轴上的零件组成一构件,故转速相等、转向相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章 轮系第一节 轮系及其类型在第七章已研究了一对齿轮组成的齿轮传动。

但是在实际机械应用中,常常要采用一系列互相啮合的齿轮组成的传动系统,以满足一定功能要求。

这种由一系列啮合齿轮组成的传动系统称为齿轮系,简称为轮系。

按轮系运转时各齿轮轴线位置相对机架是否固定,将轮系分为下面两种基本形式。

1.定轴轮系在轮系运转过程中,若所有齿轮轴线位置相对机架都是固定不动的,这种轮系称为定轴轮系,如图10-1所示。

2.周转轮系轮系在运转过程中,若其中至少有一个齿轮的几何轴线位置相对于机架不固定,而是绕着其他齿轮的固定几何轴线回转,称这样的轮系为周转轮系。

如图10-2中,齿轮2的几何轴线O 2O2不固定,而是绕着齿轮1的固定轴线OO 转动的。

根据自由度F 的值,周转轮系又分为差动轮系(F=2)如图l0-3(a )所示和行星轮系(F=l)如图l0-3(b )所示。

除上述两种基本轮系之外,在实际机械传动中,还常将定轴轮系和周转轮系组合在一起使用,或将几个基本的周转轮系组合在一起使用,这种组合而成的轮系称为复合轮系。

图10-2 周转轮系图10-1 定轴轮系 (a )差动轮系 (b )行星轮系图10-3 周转轮系及其类型第二节 定轴轮系的传动比在轮系中,指定的首、末两构件的角速度(或转速)之比称为轮系传动比。

在计算轮系传动比时,既要确定传动比的大小,又要确定首末两构件的转向关系。

下面通过具体实例介绍定轴轮系传动比计算方法。

图l0-4(a )所示的定轴轮系由4对啮合齿轮组成,各齿轮齿数已知,求传动比i 15传动比i 15的大小为:4534231245342312544332215115z z z z z z z z i i i i i ''====ωωωωωωωωωω 上式表明,定轴轮系传动比的大小,等于首末两齿轮之间各级啮合齿轮副的传动比之积,也等于各级啮合齿轮副中从动轮齿数的连乘积与各级啮合齿轮副中主动轮齿数的连乘积之比。

即m 、n 两齿轮间传动比i mn 为乘积之间所有主动轮齿数连、齿轮乘积之间所有从动轮齿数连、齿轮n m n m ==n m mn i ωω(10-1) 首末两齿轮转向关系,可根据各级啮合齿轮副中主、从动轮问的转向关系,通过画箭头(箭头方向表示齿轮可见侧面的圆周速度方向)的方法加以确定。

当首末两齿轮轴线平行时,可在传动比数值前冠以“+”号或“-”号,以表示首末两轮转向相同或相反。

如图l0-4(a)中齿轮1与齿轮5轴线平行且转向相反,故其传动比应为:3215325115z -''==z z z z z i ωω 式中z 4因在分子和分母中皆出现,故被约去。

齿轮4齿数不影响传动比的大小,但影响首末两轮转向关系,这种齿轮称为过轮(或中介轮)。

当首末两轮轴线不平行时,则不能用正、负号来表示其转向关系,而只能在图中用箭头表示。

如图l0-4(b)所示的轮系其传动比大小为54321654326161z z z z z ''''==z z z z z i ωω轮1与轮6的转向关系如图10-4(b )所示。

第三节 周转轮系及其传动比一、周转轮系的组成图10-3为一常见的周转轮系,它由齿轮1、2、3和构件H 组成。

其中齿轮2一方面绕其自身的几何轴线O 2O 2回转(自转),而O 2O 2又随构件H 绕固定轴线OO 回转(公转),故称其为行星轮。

构件H称为行(a )首末两构件轴线平行 (b )首末两构件轴线不平行 图10-4 定轴轮系传动比计算星架(又称系杆或转臂),用以支承行星轮。

一个周转轮系只能有一个行星架。

与行星轮2相啮合且轴线位置固定的齿轮1和3称为中心轮(或太阳轮)。

周转轮系中,中心轮1、3和行星架H 均绕固定轴线转动,称为基本构件。

为了保证周转轮系能够运动,各基本构件的轴线必须重合。

二、周转轮系的传动比在周转轮系中,由于行星轮的运动是兼有自转和公转的复杂运动,因此不能直接运用定轴轮系传动比计算方法计算周转轮系的传动比。

计算周转轮系传动比的方法较多,本节介绍常用的转化轮系法。

周转轮系与定轴轮系的区别就在于存在轴线位置不固定的行星轮。

如果设法使其所有齿轮轴线位置相对固定,则可沿用定轴轮系传动比计算方法。

假定给定图l0-5(a )所示的整个周转轮系加一个与行星架角速度大小相等而方向相反的公共角速度“-ωH ”,绕OO 轴线回转,则轮系中各构件之间的相对运动关系保持不变,但行星架的绝对角速度变为零,因而行星轮轴线就转化为“固定轴线”。

这样,原周转轮系就转化为假想的“定轴轮系”如图10-5(b )所示,称之为为原周转轮系的转化轮系。

转化轮系中齿轮1、2、3的角速度是相对于行星架H 的,故记为ω1H 、ω2H 、ω3H,其大小及相对转向关系如图l0-5(b )所示。

既然周转轮系的转化轮系是“定轴轮系”,因此,由定轴轮系传动比计算方法可得图10-5(b )所示轮系的传动比i 13H(齿轮1、3相对行星架H 的传动比)为:132132313113z z -=z z z z -=--==H H H H H i ωωωωωω式中,齿数比前的“-”号表示在转化轮系中轮1的角速度ω1H 与轮3的角速度ω3H转向相反,而不是指轮1与轮3在原周转轮系中的角速度ω1与ω3的转向相反。

上式建立了ω1、ω3、ωH 与各轮齿数之间的关系。

在进行轮系传动比计算时,各轮齿数为已知,故在ω1、ω3、ωH 中已知其中一个角速度,即可求另外两构件间的传动比大小及转向关系(由所求传动比的正、负确定);或已知其中两构件的角速度大小和转向,求第三个构件的角速度大小和转向。

推而广之,在任一周转轮系中,齿轮m 、n 与行星架H 回转轴线皆平行时,则其转化轮系传动比的一般计算公式为:之间所有主动轮齿数积、转化轮系中齿轮之间所有从动轮齿数积、转化轮系中齿轮n m n m --±===H n H m H n H Hmmni ωωωωωω (10-2)应用式(10-2)时必须注意:1、公式只适用于齿轮m 、n 和行星架H 之间的回转轴线相互平行的情况。

对于图10-6所示由圆锥齿轮组成的周转轮系,只适用于其基本构件(1、3、H)之间传动比计算,而不适用于行星轮2。

这是因为行星轮2和行星架H 的回转轴线不平行,故行星轮相对于行星架的角速度ω2H≠ω2 - ωH ,而应按角速度矢量来进行运算;2、齿数比前的“±”号表示在转化轮系中齿轮m 与齿轮n 相对行星架H 的角速度间的转向关系。

它只取决于转化轮系的结构形式,而与齿轮m 和齿轮n 在原周转轮系中的实际转向无关。

由于齿轮m 与齿轮n 回转轴线一定平行,故齿数比前一定可确定出用“+”号还是“-”号,可用画箭头的方法予以确(a )原轮系 (b )转化轮系10-5 周转轮系的转化定。

若从齿轮m 到齿轮n 的轮系全由圆柱齿轮组成,则也可由(-1)k(k 为从齿轮m 到齿轮n 的外啮合次数)确定;3、式中ω1、ω3、ωH 皆为代数值,计算时必须同时代人其正、负号,求得的结果也为代数值,即同时求得传动比大小及两构件转向关系,或构件角速度大小及转向。

【例10-1】 图l0-7所示的双排外啮合行星轮系中,已知各轮齿数z 1=100,z 2=101,z 2´=100,z 3=99。

试求传动比i H1。

解:此周转轮系采用了双排行星轮2-2′,中心轮3固定,故ω3=0。

由式(10-2)得:21321313113z z z z -0---'+====H H H H H H Hi ωωωωωωωωω()1/10000100)99/(100101-1/z z -1213211=⨯⨯==='z z i HH ωω 所以 10000=/1=11H H i i传动比i H1为正,表示行星架H 与齿轮1转向相同。

若将齿轮2′的齿数改为z 2´=99,则i H1=-100。

这说明同一结构形式的周转轮系,仅将其中一个齿轮的齿数作微小变动,结果不但传动比i H1的大小变化很大,而且还可以改变输出构件的转向,这是周转轮系与定轴轮系显著不同之处。

【例10-2】 图10-8所示的差动轮系中,各轮齿数为z 1=64,z 2=60,z 3=45,z 4= 30,n 1=500r/min ,n H =1500r/min 。

求齿轮4的转速n 4及与齿轮1的转向关系。

解:由于行星轮2-3的回转轴线与行星架H 的回转轴线不平行,故无法求行星轮的自转转速,但可以求中心轮4的转速。

由式(10-2)得:31424H 1z z z z +=n -n n -H n 图10-8中所画箭头表示轮1与轮4在转化轮系中转向相同,故齿数比前为“+”号,但并不表示轮1与轮4在实际轮系中转向相同。

式中n 1、n 4、n H 为代数值,由于题目中未说明n 1与n H 的转向关系,故分两种情况计算。

1、设n 1与和n H 转向相同。

n 1与和n H 皆以正值代入上式,则求得n 4=-lOOr /min 。

负号表示齿轮4与齿轮1转向相反。

2、设n 1与和n H 转向相反。

n 1以正值、n H 以负值(或n 1以负值、n H 以正值)代入,则求得以n 4=+1700r /min 。

正号表示其转向与齿轮1相同。

图10-6 圆锥齿轮周转轮系 图10-7 双排外啮合行星传动第四节 复合轮系的传动比如前所述,在复合轮系中或者既包含定轴轮系部分,又包含周转轮系部分,或者包含几部分周转轮系。

对于复合轮系,显然不能筒单地采用定轴轮系或周转轮系的传动比计算公式计算其传动比,而必须首先搞清复合轮系的组成,即划分复合轮系中包含哪几部分定轴轮系和哪几部分周转轮系。

在复合轮系的划分过程中,关键是先找出其轴线位置变动的行星轮,进而找出行星架。

因为一个基本周转轮系只能有一个行星架,故以找出的行星架为出发点,找出其上支承的全部行星轮,与行星轮啮合的且轴线位置固定的齿轮即为中心轮,这样便找出一个基本周转轮系。

对其余轮系再进行划分。

如果其余多个啮合齿轮其轴线位置皆固定不变,则为定轴轮系部分。

然后针对组成复合轮系的各部分按其类型分别建立其相应的传动比计算公式,并根据它们的组合关系建立运动联系。

最后联立求解即可获得所需的传动比或角速度。

【例10-3】 在图10-9所示的复合轮系中,已知各齿轮齿数为z 1 =36, z 2=60,z 3=23, z 4=49, z 4´=69, z 5=31, z 6=131,z 7=94,z 8=36,z 9=167,且已知n 1=3549r /min ,试求H 构件的转速n H 的大小及转向。

解:此轮系是由1-2(3)-4的定轴轮系和4′-5-6-7的行星轮系及7-8-9-H 的行星轮系三部分组成的复合轮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